第一篇:《积的变化规律》设计(薛铮)
授课教师:
北京西城区黄城根小学 薛铮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四年级上册p58例4 教学目标:
1.探索积的变化规律,尝试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并进行简单运用。2.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表达和应用的过程,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方法和经验,发展概括、推理能力。
3.感受探索、运用规律的乐趣。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中来
一只小熊乘着热气球去旅行,如果每秒上升5米的速度保持不变。
教师问:如果小熊飞2秒,能飞多高?
如果小熊飞4秒,会飞到哪儿呢?
如果小熊飞6秒、8秒又会飞到哪儿呢?10秒、12秒、14秒、16秒?
什么感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悟:速度不变时,上升的高度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借助直观,初步感受了感受“变”与“不变”。】
二、探索规律 1.发现规律。
(1)观察两组算式,借助学习建议,寻找积的变化规律。2×6=12 5×2 =10 10×6=60 5×4 =20 100×6=600 5×12=60 学习建议:
①独立思考,在算式上写一写、画一画。②同伴交流,说说你的发现。(2)反馈交流。
(3)学生举例,并写出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若干组不同的算式,自己探索积是怎么变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并把它们表示出来。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借助积与因数的依赖关系,将观察角度由“一维”向“二维”过渡。从而初步感悟积的变化规律,为抽象概括规律打好基础。】
2.表达规律
师:请你把永远也写不完的乘法算式中藏着的规律,用一个简单的方式写出来。
(1)学生独立表达规律;(2)反馈交流,完善认识;(3)整理板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个性化的表达,使内隐的认识外显化。并借助生成资源引导学生互相交流,使规律逐渐清晰,并逐步完善对规律的表达,由自然语言逐渐过渡到规范简练的语言,并适时进行其他形式的拓展,从而发展概括、推理能力。】
3.应用规律
小青蛙“吃”数:吃进的数与嘴里的数相乘,得到“吐”出来的数。第一组:已知: 5×□=20 回答:15×□=? 30×□=?
教师问:怎么算出来的呢?
第二组:已知: 6×□=222 回答:24×□=?
教师问:怎么那么快知道答案?为什么6乘4,222也乘4? 3×□=?
教师:看来,利用积的变化规律有时能让计算变得更简便。
【设计意图:简单的算式直接乘,而不好算的算式使学生自然运用了积的变化规律,体会了规律的作用。此外,此形式与表格形式本质是相同的,更突出了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因数与积的变化。】
三、到生活中去 1.回顾学习过程。
引导学生“回头看”,回顾整个学习过程。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实现完整的“模型”建构,让学生从“模型”和“建模”的角度亲近数学,了解数学。站在“高点”再回望探究之旅,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就更加深入了,由此而产生的“魔力”,将深刻而持久地影响着他们的数学学习和生活。】
2.借助图,编故事。(机动)
【设计意图:实现“形式”的数学知识向现实生活的“复归”。拓展对积的变化规律的认识,感悟“变”与“不变”存在的广泛性,为进一步学习积累相关经验。】
第二篇:积的变化规律
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2.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3.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自探找出规律
教学难点:总结应用规律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数青蛙”儿歌导入
师;
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唱“数青蛙”的儿歌吗?咱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一只青蛙(4)条腿
两只青蛙(8)条腿
四只青蛙(16)条腿
八只青蛙(32)条腿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这些算式很有(规律),那到底有着怎样的规律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课题:积的变化规律(揭示课题并板书)
师:你们觉得积的变化跟什么有关呢?(因数)
二、自主探究,探究新知
1、研究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大,积的变化情况。
6×2=
6×20=120
6×200=1200
(1)师:在研究问题的过程过程中,为了方便我们研究和表达,可以把这组算式分别说成(1)式,(2)式,(3)式。
(2)引导学生分别用(2)式、(3)式与(1)式比,观察因数和积分别有怎样的变化?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师:谁来说说通过刚才的两次比较,你们又发现了什么?
生: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化,积也变化。
师:怎样变化的?能说得具体些吗?
生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积也乘相同的数。
生2: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
师:你们真能干!刚才,我们从上往下观察,发现了这样的积的变化特点,那从下往上观察,用刚才比较研究的方法,比一比,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具体应该怎么比呢?
2、研究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小,积的变化情况。
(1)师:如果这组算式从下往上观察,分别把上面的两个式子与底下的一个式子作比较,会不会有新的发现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把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2)全班汇报交流:你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
3、通过观察、思考用一句话概括已经发现的规律。
学生总结不完整时,讨论这个问题.得出结论:(课件出示)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要乘(或除以)几。这就是积的变化规律。
(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来记忆)
汇报时找差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
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师:下面我们就要运用积的变化规律来进行一次数学擂台,准备好了吗?
第一关:火眼金睛
1、判断:
(1)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5,积应该乘4。
()
(2)两数相乘,一个因数除以10,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除以10。()
第二关:大展身手
2.用积的变化规律填空。
(1)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积就乘5.(2)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3,积就().(3)18x10=180,第一个因数除以2,第二个因数不变,这时积是()。
(4)两数相乘,积是300,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3,这时积是()。
第三关:随机应变
第四关:拓展应用
第五关:解决问题
四.课堂小节
五.送一首小诗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生活中并不缺少数学,缺少的是发现数学的眼睛。
让我们用数学的眼光来发现生活中的美,更要学会用数学的方法来创造生活中的美。
六.结束课堂
第三篇:《积的变化规律》
《积的变化规律》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2、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3、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学习重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学习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学法指导:
1、自学
P51例3及练习九,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口算p54练习九第1题
小组内交流:你能说一说口算时是怎样想的?
比一比,谁算得快?(小黑板出示第1题)
学生比一比谁算的快并说一说口算的过程
2、综合练习
(1)完成第6题。
你说出口算的过程吗?
学生表述口算的过程(多名学生说一说)。
(2)观察这道题你发现了什么特点?
学生先填空后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友情提示: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
提高练习
1、要求完成第4、10题。(说一说解题的思路。)
①第4题要教会学生如何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②做10题时先让生读题,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
跳出常规思维进行创新.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口算乘法的方法:
(小组合作完成,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
三、过关检测:
1、这些题你都会算吗?试一试。
5×3=
50×3=
500×3=
50×30=
500×30=
你发现了什么?请你比较一下,看有什么规律。观察前三个算式:
第二个因数不变,第一个因数扩大10倍、100倍,积就扩大几倍。(积扩大的倍数和因数扩大的倍数相同)
第二个因数不变,第一个因数缩小10倍、100倍,积就缩小几倍。(积缩小的倍数和因数缩小的倍数相同)
谁能将这两条规律合起来说?该怎么说?
如果把这三个算式中的3换到前面,结论又是怎样的?
这三个算式呈现出来的规律可以概括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多少倍,积会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2、运用规律。
我们在口算乘法中经常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如算200×60时
先算2×6=12,由于一个因数扩大了10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了10倍,所以积12就应该扩大1000倍,积就是12000。
请你说说口算120×40时该怎样运用规律。
★3、在乘法算式A×B=C中,如果因数A扩大(缩小)m倍,因数B扩大(缩小)n倍,积C会怎样变化?(A、B、m、n均不为0)
★4、在乘法算式A×B=C中,如果因数A扩大m倍,因数B缩小n倍,积C会怎样变化?(A、B、m、n均不为0)
第四篇:积的变化规律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
牙舟小学
陆海鸥
《积的变化规律》是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三单元的内容,我在上课前进行了认真备课,并向其他教师虚心请教,精心编写了教案,较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值得自己反思的方面,现总结如下:
一、收获:在上课过程中更加认识到小组学习在当前教学中的作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交流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在使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又能迅速学习同伴的长处,取长补短。
二、不足:尽管在收获中我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迅速进行了教案的调整,但因此而延长了情境探索的时间,而在后面的自主探索、解决问题中,没有及时调整所用的时间,因此到巩固应用时,时间略显仓促,对练习题的处理没留出足够的时间,使学生在通过练习题提高中,没有达到课前预设的目标,成为一个遗憾,只有在下一结课中弥补。
第五篇:积的变化规律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王
景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七册58页例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2.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3.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研究“两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变化,它们的积如何变化的规律”。
1.研究问题。
(1)两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时,积怎么变化。
请学生完成下列两组计算,想一想发现了什么,并把发现写出来。
6×2=()8×125=()
6×20=()24×125=()
6×200=()72×125=()
(2)两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缩小若干倍时,积又怎么变化。
请学生完成下列两组计算,想一想又发现了什么?把发现也写出来。
80×4=()25×160=()
40×4=()25×40=()
20×4=()25×10=()
2.概括规律
(1)分层概括发现的规律。
①组织小组交流,让每一个学生先把在第⑴组算式中独立发现的规律说给自己的同伴听。学生也许是就题说题,如,左边一组算式,发现的规律是:20是2的10倍,120也是12的10倍;右边一组算式,发现的规律是:24是8的3倍,3000也是1000的3倍。
②组织全班交流。在小组交流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第(1)组算式中积随因数变化的情况,将发现的上述规律用一句话概括出来:“两数相乘,当其中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时,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
③再引导学生讨论第(2)组算式中积随因数变化的情况,与第(1)组算式的讨论过程相同,最后引导学生概括:“两数相乘,当其中一个因数缩小若干倍时,积也缩小相同的倍数。”
(2)整体概括规律。
问:“谁能用一句话将发现的两条规律概括为一条?”
引导学生将发现的两条规律概括为一条,并用简明的话语表示出来: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3.验证规律。
(1)先用积的变化规律填空,再用笔算或计算器验算。
26×48=1248 17×12=204
26×24=()17×24=()
26×12=()17×36=()
(2)自己举例说明积的变化规律。每位学生各写两组算式,一组3个,展现积分别随一个因数扩大、缩小的变化情况。
4.应用规律。
完成例4下面的“做一做”和练习九第1~4题。
二、研究“两数相乘,两个因数都发生变化,它们的积变化的规律。”(这部分内容作为弹性要求,应视学生情况决定是否选用。)
(1)独立思考,发现规律。
①请学生完成下列计算,并在组内述说自己发现的规律。
18×24= 105×45=
(18÷2)×(24×2)=(105×3)×(45÷3)=
(18×2)×(24÷2)=(105÷5)×(45×5)=
②组织全班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发现的规律,然后指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概括:两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另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它们的乘积不变。
(2)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①在○中填上运算符号,在□中填上数。
24×75=1800 36×104=3744
(24○6)×(75×6)=1800(36×4)×(104○4)=3744
(24○3)×(75○□)=1800(36○□)×(104○□)=3744
②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56平方厘米,如果长缩小4倍,宽扩大4倍,这个长方形就变成了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它的边长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