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2 17:23: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篇:人教版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第一课时)教学

设计

一、教材分析 ⒈ 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节教材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是学生认识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起始课。从教材的体系看,它是初中学习溶液导电性、酸碱盐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高中学习电解质溶液理论知识的基础,所以从知识体系看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从研究方法看,它是研究化学反应分类标准的另一种形式以及从本质分析化学反应的原理基础,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从事化学专业必备的重点知识和能力。掌握好这一内容,既巩固了初中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选修四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进而使学习者揭示和理解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⒉ 教学目标 ⑴ 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对溶液导电性的分析,从宏观、微观、符号三个水平上建立对电离的认识。

②初步了解电解质的概念;能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学会常见酸、碱、盐电离方程式的书写。③认识电解质在溶液中反应的本质。⑵ 过程与方法

①化学概念是化学基础知识的核心,在教学中,创设各种情景,运用有效手段,让学生体验、探究概念的形成及发展过程。

③化学原理反映着化学现象及事实的本质,有严密的逻辑性,引领或启发学生通过逻辑思维过程的一种探究方式而发现或总结出原理,从本质上认识、掌握原理。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科思想是学科的灵魂,学生具备了相应的学科思想,就会从本质上获得学科研究的基本方法,从而就会具备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的动力。⒊ 教学重难点

1.从宏观、微观、符号三个水平上建立对电离的认识。2.认识电解质之间的反应本质

二、学情学法分析

初中化学已经了解了氯化钠溶液可以导电,蔗糖溶液不导电,但是对于溶液导电的本质以及还有哪些物质能导电并不是很清楚,本课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设计实验和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自主实验、积极思考和相互讨论中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教法

创设情景,使电解质等概念的教学过程化,离子反应等原理的教学逻辑化。整堂课围绕在对溶液导电的研究中,教学方法是实践法、发现法。

四、教学程序

我们学校从今年开始实行小班化,采用“两先两后---先学后教、先练后讲”的教学模式。教学中充分落实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过程。本节内容,在特定的背景中学生领悟到溶液在导电,拓宽了视野的同时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溶液中什么样的溶质可导电?为什么导电?整堂课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物质导电的本质、导电的条件、探究电解质在溶液中反应的本质,【创设情境】

展示图片,从“家用电器—简易手电筒”的工作原理,引导同学获得信息。重点落实到探讨导电的液体物质是什么。【问题导入】

准备12种试剂和一套自己设计的简易测定物质导电性的装置,学生以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方案,测定13次以上物质的导电性的实验。(目的:若简单的思维条件下,只能做12次,13次实验操作,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教师主导的切入点:不同的溶剂下物质导电性的变化或者溶液相互反应后的导电性的变化。)【设计方案】

学生的探究设计 要求:以一定的依据进行分类,每一类选择一种物质测定导电性,然后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本组所能解决 的问题。(目的:①如果学生设计的实验都进行测定在时间上是不允许的②培养学生在物质分类的

基础上对分类有更深的理解 ③为学习酸碱盐定义做准备)流程:学生自我思考,设计方案;小组交流,互相补充,达成共识;小组汇报。(目的: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小组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相互交流的能力。这个过程也实现了科学探究的理性化,即在一定的目的下完成实验的探究)

二、教师的探究设计

用导电装置测定CuSO4溶液的导电性,然后逐滴加入Ba(OH)2溶液,让学生观察导电装置中灯泡的变化和溶液中的现象。(目的:在学生的认知水平达不到探究的目的时,发挥教师的辅助作用,给学生们一个探究的切入点。)【实验探究】

学生六人一组进行分组实验。

⑴ 连接测定导电性的简易装置。⑵ 测定所选试剂的导电性。【课堂纪实】

一、学生的探究设计:

学生能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分类,得到的两种结果是: 潜意识的根据组成分类——选择的试剂有:酸、碱、盐、有机物的溶液; 解决的问题:什么物质可以导电。潜意识的根据物质状态分类——选择的试剂有:蒸馏水、固体、溶液; 解决的问题:导电的原理、条件

这些与预期的相同,在第二种分类的情况汇报时,有的组认为应该测定蒸馏水的导电性,为此学生之

间展开了讨论,并达成了共识,水是使物质电离的条件。但是学生没有认识到乙醇也可以做溶剂,教师在此给予引导,不但突破了对分散剂认知的局限性,并凸显了水在电离中的作用,还为学习离子反应做了准备。

落实知识点: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从微观、符号水平上认识电离;从本质上认识酸、碱、盐。(书写板书)

二、教师的探究设计:

学生的方案中有设计溶液相互反应后体系导电性变化的实验,但是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大多数的学生因为繁琐没有做,少数同学做了也没有达到实验目的(选择的试剂不同)。所以我课堂演示了这个“高难度”的实验(方案是学生设计的,只是选择了能达到探究目的的试剂,还要提示学生控制试剂的用量)。

落实知识点:认识离子反应、掌握离子反应的本质(书写板书)

【拓展应用】

手电筒中的溶液是电解质的溶液(目的:扣题,解决了创设情景中的问题,也为电解质理论中电化学知识打下基础)初中所学的化学反应中那些是离子反应?进行分类?(目的:寻找学生学习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宏观的表现为生成沉淀、气体和水)用化学语言表示出离子反应的本质。(目的:促进学生在学习了电离方程式后会用微粒观分析电解质溶液间的反应,为下一课时学习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打下基础)【教学反思】

科学探究的最终目的是达成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高中化学教学模式的演变过程我们是亲身经历者。从讲授、灌输到一定层面上的注重形式的探究,再到包含各种探究要素的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认为是一节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教学环节在应用中关注本质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形成提出问题的氛围,进而建立假设——制定研究方案——检验假设——得出结论——交流结果。从课堂的教学效果看,基本上达成了教学目标。但教学过程中,我也深刻体会到有的学生提不出问题(小组学习的优势此时体现),有的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缺乏感悟(想不到测水的导电性),有很多同学对做实验的目的性不清楚,所以我感受到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是不可能仅仅依靠一种形式化的探究步骤来实现的,必须坚持在教学的点点滴滴中,必须坚持在每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学过程中,还需处理好考试与教学的关系,在探究教学下,有的教师会感受到教学时间不够,知识点强化所需要的时间不够,如何解决?我的体会是:学生能自己悟到理解的并在小组交流中表达出来的不要再重复,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关注知识点的落实,关注典型问题的解决。

每堂课都要做到有效的教学设计,它在考验着教师的教学理念,它在考验着教师的教学功底,它在考验着教师的职业素养,它关系到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让我们共同来实践吧。

【板书设计】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第二节 离子反应

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1.从电离认识化合物 3.从电离认识酸、碱、盐 电解质 酸 非电解质 碱 盐

2.电离的表达 4.从电离认识化学反应 电离方程式 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的本质:-->

第二篇:离子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离子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作者:赵联足 单位 :沂水县第二中学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离子反应”的相关内容属于化学基本概念范畴。在进行本节课教学设计时,将曾经的“注重以化学知识获得为核心”这一教学思路,修改为“以学生认识素养发展为核心”这样的教学,注重化学知识认知功能的实现。关注认识发展的教学也注重对具体性知识的学习和思考,但最终目的是把具体知识作为载体和工具,来帮助学生化学认识的建构和形成。

在这一思路下,除了关注“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等具体知识的落实,还要同样关注“离子反应”这一内容对于学生从微粒及其相互作用的角度更加本质的认识溶液中的化学反应的促进作用,让学生能够从微观角度认识在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初步建立起研究水溶液系统的思路方法。

二、教材分析与处理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化学必修1》(人教版)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教学内容。离子反应是高中化学重要基础内容之一,中学化学学习的许多化学反应都是离子反应,理解离子反应实质和规律,对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从整个中学化学教学内容来看,要学习许多重要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凡涉及到溶液中的反应的一般都是离子反应,只有让学生掌握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加深对这些反应实质的理解;同时离子反应理论,还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题材,通过认真引导使学生逐步理解离子反应规律在物质世界中的体现,帮助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本节课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离子反应不仅是学生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完善和巩固,也对学生后续的学习(特别是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打下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本节课将承担的主要教学功能之一即是对学生“分类观”的完善以及“微粒观”(“离子观”)的建构。

三、学情分析

学生情况分析:一方面,学生刚刚经过中考复习,对于常见酸、碱、盐溶液间的复分解反应非常熟悉,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通过课前测查发现,“原子”、“离子”、“分子”等概念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仅仅是一个名词,学生们还没有意识可以从微粒的角度认识物质、认识物质间的反应,因此,“微粒观”的建构将成为本节课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之一。

四、本节课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离的过程,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 2.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3.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探究化学反应实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比实验“几组物质的导电实验”,初步学会形成概念的分析方法。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独立思考探究酸、碱、盐的定义。

3.通过对酸、碱、盐电离情况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3.通过离子反应的学习,体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认识物质世界的普遍规律关系。初步形成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检验真知的学习观以及反思评价的学习方式。

【重点】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概念 2.电离的概念,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难点】电解质的电离过程的理解

五、教学准备

1.实验仪器:学生电源、微型导电性实验装置、导线

2.实验药品:氯化钠固体、氯化钠水溶液、硝酸钾溶液、NaOH溶液、稀硫酸、蔗糖溶液、酒精溶液

六、教学基本思路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分组做溶液导电性的实验,然后通过分析实验现象顺利地引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再思考电解质溶液为什么导电,以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为例,引出NaCl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以及HCl、H2SO4、HNO3三种酸的电离方程式,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的定义。最后安排思考与交流活动,引导学生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碱和盐的本质。

七、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观察比较、分组讨论交流、比较归纳、分析讲解、讲练结合等

第三篇: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第一课时教案

必修1第一章教案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识别一些化学药品安全标识;

(2)懂得发生实验事故时的一些简单处理方法;

(3)能正确使用一些基本仪器并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

2、过程与方法

(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2)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教学重点】树立实验安全意识,能识别一些化学品安全标识。【教学难点】常见安全事故的处理方法,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法 【教学过程】

【讲述】故事:1774年,拉瓦锡在发现氧的著名实验中,经过科学分析得出了反应事物本质的结论:空气是有两种气体组成的。拉瓦锡通过严谨的化学实验拭净了蒙在氮元素上的尘土,人们终于科学的认识了空气的基本组成。

【引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科学规律是通过对自然现象的发现、探究和反复验证形成的。化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方法,所以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掌握实验方法以及完成实验所必须的技能,是学好化学的关键。【板书】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一、化学实验安全

1、遵守实验室规则 【投影】实验室安全规则

1.进入实验室,不准私自大声说话、吵闹。

2.在老师讲解过程中,请不要私自动实验台上的仪器、药品。

3.在实验过程中按规范操作,认真观察现象,思考本质。务必要清楚你的每一步操作的目的。

4.没做过的实验要向老师请教或查清资料后再做,不要贸然实验。步骤多的实验,操作顺序要记熟,不可看一步做一步。

5.实验室要有一定的安全设施。

6.熟悉实验室事故的急救方法和处理措施。

必修1第一章教案

7.不要将火柴棍、滤纸的倒入水槽。实验完毕应清洗好仪器和整理桌面。得到老师允许方可离开实验室。【过渡】熟悉并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还不能完全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还必须要求学生掌握规范的化学实验操作,并正确操作。

【板书】

2、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投影】1.取用药品的安全注意事项(1)固体药品的取用

固体药品的取用一般用药匙。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到底部。有些块状的药品可用镊子夹取、(2)液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很少量液体时可用胶头滴管吸取。取用较多量液体时可用直接倾注。取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然后拿起瓶子(标签应对着手心),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注意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一般往大口容器后容量瓶、漏斗里倾注液体时,应用玻璃棒引流。(3)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4)按用量取药品,若无用量说明,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5)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2、用酒精灯加热的注意事项

(1)能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仪器有试管、硬质玻璃管、蒸发皿、坩埚等。①试管加热时应使用铁架台的铁夹或试管夹。②硬质玻璃管可用于给固体物质加热。③蒸发皿主要用于溶液的浓缩或蒸干。

④坩埚主要用于固体物质的高温灼烧。通常把坩埚放在三脚架的泥三角上直接加热。

(2)必须隔石棉网才能加热的仪器有:烧杯、烧瓶(平底烧瓶、圆底烧瓶、蒸馏烧瓶)、锥形瓶等。①烧杯主要用于固体物质的溶解,盛放滤液等。

②烧瓶(平底烧瓶、圆底烧瓶、蒸馏烧瓶)用于有液体参加,要加热且有气体生成并要导出收集的反应。③锥形瓶用于中和滴定和作为加热反应容器。(3)试管使用主要事项

①可直接加热,用试管夹夹在距试管口1/3处。

②放在试管内的液体,不加热时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2,加热时不超过1/3.③加热后试管不能骤然冷,防止炸裂。

④加热时试管口不应对着任何人;给固体加热时,试管要横放,管口略向下倾斜。若给液体或固液混合物加热则试管口应向上倾斜。(4)关于酒精灯的主要事项

①在使用前,要检查酒精灯里有无酒精。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②在使用时,要注意几点: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绝对禁止用燃着的一只酒精灯去点另一只酒精灯。

必修1第一章教案

③用完酒精灯,不可用嘴吹灭,必须用灯帽盖灭,并盖两次。

④不慎洒出的酒精若在桌上燃烧起来,不应惊慌,应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盖。

【讨论1】制取并收集氧气、制取氢气并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浓硫酸的稀释三个实验从实验安全的角度要注意哪些问题?

【讨论2】在实验中如果出现下列情况,我们如何去处理这些事情呢?

情景1:一位同学用一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结果肉酒精洒在桌上并燃烧起来。情景2:一位同学在稀释浓硫酸是,将水一下子倒入浓硫酸中,结果浓硫酸迸溅到皮肤上。情景3:一位同学在搅拌氢氧化钠溶液时,不小心将氢氧化钠迸溅到眼中。

3、了解安全措施

【总结】安全措施主要有:(1)被火烫伤时应该先冷敷。

(2)浓硫酸沾在皮肤上时宜先用干布小心拭去浓硫酸,再用大量的水冲洗。(3)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在涂上硼酸溶液。(4)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5)因电失火应先切断电源,在实施救火。

【投影】以下图片,请同学们想一下在哪些地方见过?你知道什么意义吗?

第四篇:高中英语必修4 Unit1 Women of achievement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

Unit 1 Women of achievement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英语必修4 第一单元(Unit 1 Women of achievement)第一课时 阅读课 “非洲野生动物保护者”A PROTECTOR OF AFRICAN WILDLIFE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话题是“取得成就的优秀女性”,通过介绍几位不同国度、不同时代、不同职业、不同理想与追求、不同经历的杰出女性,探讨女性对社会、对人类的价值和贡献,展示女性的风采和她们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成就。学习本单元有助于提高对妇女社会角色的认识,了解成功女性的奋斗经历和勇于斗争的精神,培养学生(尤其是女生)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和自信心。本课时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内容包括热身(Warming up),读前(Pre-reading),阅读(Reading)和理解(Comprehending)四个部分。其中阅读部分以“非洲野生动物保护者”为题,分别从研究工作的内容、困难和取得的成就等方面介绍了Jane Goodall在非洲原始森林中工作的情况,赞扬了她为保护野生动物所做出的贡献。此部分提供了本单元的主要阅读语篇,载有本单元话题“取得成就的女性”的重要信息,且呈现了本单元的大部分的词汇和主要语法结构。

三、学情分析

1.学生个性和英语水平差异大,教学设计要有梯度,由浅入深,注意层次性。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参与,在参与中学会学习。2.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视、听、说的教学方法,从感性认识入手,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表达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目标:

① 学生通过阅读Jane Goodall与她的同事们在非洲原始森林观察黑猩猩的一个片断,了解她在动物保护方面所付出的艰辛和所取得的成就。

② 使学生了解黑猩猩的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的相似之处,获取保护野生动物的知识。

2.能力目标:

① 学生学会快速阅读的方法、培养筛选局部和整体信息的能力及独立阅读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训练阅读技巧,同时加强听,说,写等能力训练,提高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② 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组织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3.情感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认识Jane Goodall从事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唤起学生理解动物、尊重动物和保护动物的意识。通过学习主人公的“遇到困难不退却、知难而进、独立解决、勇于冒险、探索大自然”等乐观的人生态度,使学生受到鞭策和鼓舞,培养学生(尤其是女学生)的自信心、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和社会观。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阅读技巧的训练,如快速阅读找出主旨大意和精读课文获取有关黑猩猩生活习性和动物行动学博士Jane Goodall研究黑猩猩的过程、付出的艰辛和取得的成就等信息,培养学生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使用相关语言口头阐明有关动物保护的观点,提出有效的保护措施、合理的建议的能力。

六.教学方法

1.演示法: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显示给学生看,便于学生对微观知识和背景知识的把握,并从旧知识中获得启迪,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2.任务驱动教学法: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问题和小组活动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并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把有关黑猩猩和Jane Goodall的文本、图片、声音和视频等信息融合在课件中,可以增加课堂信息量的输入并发挥学生的多种感官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七、学习方法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英语课程要有利于学生优化英语学习方法,使他们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根据《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我班学生英语基础与能力较弱的实际,本课时我把阅读课文作为整体处理的同时,把每个教学环节所设计的问题和任务区分出高低不同的层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每个教学环节尽量符合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力争全班绝大多数同学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通过“任务型”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 “跳读”、“寻读”、“定位”、“推理归纳”等阅读方法;通过描述、讨论和采访等活动,进行合作学习。

八、教学过程设计 将Warming Up部分与Pre-reading, Reading, Comprehending部分放在同一课时教学设计成一节阅读课。

Step 1 Warming-up and Lead-in(热身与导入)Step 2 Pre-reading(读前活动)Step 3 Reading for information(信息阅读)Step 4 Reading for comprehension(深层次阅读)Step 5 Consolidation(巩固运用)Step 6 Homework(作业)具体教学步骤:

Step 1 Warming up and Lead-in

1. 学生观看一副邰丽华在《千手观音》中的剧照,教师问:Who is the lady in the front of the team? Have you seen any performance given by her? What is it? Let’s watch the video.Later, I’d like you to talk about her.教师随后点击图片链接到视频《千手观音》,让学生观看视频。

2、激发学生讨论成功女性的事迹。教师问学生: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dance “The Thousand-handed Goddess of Mercy”? Do you think it is easy for these dancers to give such an amazing performance? Why is it difficult? 如果学生对这些舞蹈演员的残疾情况不了解,教师则做简要介绍,引导学生讨论:What do you think of Tai Lihua? Is she a woman of achievement? Was it hard for her to learn to dance? Why? Do you know any other women of achievement? 学生讨论后,教师介入:On page one of your textbook, there are some introductions to six women(见下图幻灯片1)and I’d like you to read them quickly, work in pairs and then tell me which of these women you think is great.Give your reasons for your choice.此时教师巡视班级,并给予阅读有困难的学生必要的帮助。

3. 学生讨论并概括有成就的女性的优秀品质。学生浏览完教材Warming Up中六位杰出女性的简介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概括有伟大成就的女性的优秀品质。学生概括好后,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描述有成就的女性的一些形容词(见幻灯片2)。

【设计说明】使学生通过观看舞蹈《千手观音》、讨论著名舞蹈演员邰丽华的事迹和快速阅读教材第一页六位女伟人的简介,讨论概括出“有成就的女性所有的优秀品质”,提高学生对女性的社会角色的正确认识,培养学生勇于战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的自信心。

Step2 Pre-reading

课件展示幻灯片3,再次让学生学习Jane Goodall的简介文本信息,通过教师设问过渡到观看第2个视频,使学生从视频资源中获取 有关Jane Goodall的研究活动和有关黑猩猩的信息,进入课文预读。在播放视频前教师设问:Do you know anything about the life of chimps? Will you go to the forests to study it instead of going to university?

【设计说明】使学生通过再次学习Jane Goodall的简介和观看她在非洲森林里研究黑猩猩的视频的活动,培养学生从文本资源和视听资源获取有关信息的能力,并为进入课文阅读输入相关的背景知识。

Step3 Reading for information 1.Skimming for the main idea.(略读)

略读就是以尽可能快的速度进行阅读。让学生快速浏览文章,回答以下3个问题:

1)Who is the protector?)What animals’ life was she studying?

3)Where was she studying it, in the forest, or in a university? 2.Scanning for details(寻读)

在学生细读完阅读材料后,让学生寻找有关Jane Goodall和她研究黑猩猩所发现的细节内容。此教学过程通过学生个体细读后,采用小组合作、学生互问互答的方式填满两个表格。

【设计说明】通过略读学生初步掌握文章整体后,学生再进行寻读,捕捉具体信息细节,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寻读是快速阅读的另外一种方式,它要求教师设计好需要查找的信息和具体的事实。利用小组互问互答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用英语交流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Step 4 Reading for comprehension

本过程主要采用回答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浏览文本信息,从阅读文本材料中迅速找到这些特定的信息和具体的事实。在这教学环节中,本人设计了6个问题(详见左幻灯片图示)。

【设计说明】阅读理解能力的素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快速阅读,二是准确理解。两者缺一不可。因此,在此过程中,教师设计一些帮助学生深刻把握课文要旨(message)的问题。

Step 5 Consolidation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本人设计了讨论、采访和辩论一共3个任务活动。活动1:深化阅读的2个问题的讨论。

1)What problems might she have while working in the forest?

2)What do you think of her? Give examples to support what you think.活动2:学生扮演Jane Goodall展开面对面的访谈。课件显示下列关键词: born in London in 1934

study chimps at Gombe, East Africa get help from mother, teammates...study by observing, recording have a hard life for many years

understand, respect, discover…, achieve… 活动3:利用所学课文信息内容的辩论活动。

教师把学生分成男女生两组围绕Women are able to do more than men.和Women aren’t able to do more than men.展开辩论。此过程是教材内容的升华,预计为课堂的高潮部分。

【设计说明】学生通过阅读获得了信息的输入,而运用所输入的信息来完成某项有实际意义的任务是巩固其阅读效果,内化其学习内容,进行德育渗透,学生通过讨论、采访和辩论,进一步理解Jane Goodall的工作重要性及其优秀的品质,唤起同学们理解动物、尊重动物和保护动物的意识,进而增强学生们,尤其是女学生们克服学习和生活上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以鼓励和激发他们的创造性。课堂讨论和复述课文是训练学生运用所输入的信息进行信息加工和信息输出的一个重要环节,采用讨论、辩论、采访等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复述课文和延伸课文的训练,既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掌握课文的要点,又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同时为提高学生英语书写的能力打下基础。

Step 6 Homework

Watch a video and write a letter to those parents who prefer boys to treat girls equally by telling them some stories of some women of achievement.【设计说明】由于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有一部分世代居住在农村的父母有抛弃或虐待女婴的现象,要求学生看完视频新闻报道后,写一封信给这些不喜欢女孩的家长,劝说他们公平对待女孩,信中要有成功女性的事例描述,使家长们看了这些成功女性的事迹改变他们的落后的观念,公平地对待女孩。

九、教学反思

反思之一: 抓住时机渗透德育

随着国际互联网的普及,人类彼此间的交往越来越方便,越来越频繁。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科技交流和信息交流已成为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外语学习、外语教学特别是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语言既是思想和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有思想模具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英语教学要使学生多一双看世界的眼睛、多一对听天下事的耳朵和多一条与外国人交流的舌头,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和自信心,使学生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在当前人们津津乐道于素质教育的话题时,我们更应当看到,英语教学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必然产生重大影响。通过本课人物Jane Goodall对黑猩猩的研究工作片断的学习,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一切时机对人物进行分析,挖掘人物个性特点,以及促使她成功的因素,将有助于提高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此教学步骤中的第五步巩固性课堂活动和第六步课外作业两个环节就是为了渗透思想教育而设计的,如果在这两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能适时地介入给予引导,思想教育就可滋润学生的心田。

反思之二:转变观念提高实效

在新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不少的教师为了学生的考试成绩,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课堂上知识点讲授、机械性的应试训练仍然占据大量时间,学生互动学习时间相对较少,学生能力的培养还未得到重视。社会快速地发展,我们要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与外语水平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加强对外语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摈弃“以传授知识为本、注重讲解传授”的封闭型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我们要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用贴进学生生活的语言取代枯燥乏味的机械重复。在本课的细节寻读环节,本人利用教材资源创设交互情境,让学生以互问互答的方式进行,就改变了教师问学生答的单调的交互模式。总之,教师要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快乐学习,注重学生的主动发展、学习兴趣和个性的培养;在教学评价上重视学生各方面的差异性,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发挥,只有这样英语教学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反思之三:不可忽视“情感因素”

英语教师应将教学注重点转移到学生的性格、兴趣、情绪等方面的培养和控制。事实证明,认为自己“民主、开放、平静、友好、体贴、乐于助人、聪明、富于逻辑性和快乐”的人,一般来说,其学习英语成功的可能性要大于与上述性格相反或相差极大的学习者。另外,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学习者会出现焦虑沮丧烦躁不安等情况,英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应注意对英语学习者情感因素的培养和控制。

学习者对学习材料是否有兴趣、对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是否有兴趣,这些都会影响学习者的情绪和学习效果,由于学生对Warming Up中的宋庆龄比较熟悉,谈论时话语较多,学习兴趣相对较浓厚,而对其余的几位女性在头脑中缺少原有的图式,很难达到新知建构前的热身作用,这就需要教师灵活处理教材,采用学生所熟悉的成功女性的实例来激发兴趣提高参与率。除了邰丽华成功的事例之外,如果用任长霞、居里夫人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成功女性的事例来使学生课前热身效果会理想一些。

课后反思

在Step 1中通过观看能复习所学句型,既能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又使学生对上节课有一个清晰的回顾,为下一个教学环节作好铺垫。在Step 2的教学中教师从已学的单词和句型入手,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生成新的知识,教给学生生词,然后,让学生利用图片,利用句型进行操练,充分体现了师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的课程理念,最后,让学生看图、识图、听音、小组合作,归纳整理所学的水果和蔬菜的单词,多角度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并通过小组讨论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在Step 3教学中,有一般疑问句转向陈述句的教学,是让学生在已有的句型基础上先听说、再模仿,然后固化,自然习得新的句型,体现了学习过程是学生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知识由内而外的生长,而不是由外而内灌输的教学理念。在Step 4 中,利用句型互相交流信息,谈论自己或别人的饮食爱好和习惯,发言者、倾听者、记录者转述者四种角色不断更换,所出示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看图说话,利用常识,判断饮食,然后虚拟野炊情景,让小组讨论并制定出合理的食品购物单,小组上台展示本组购物单,这一环节的安排,既要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自由表达,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又要学生在小组交流中正确审视自我和他人的饮食习惯,从而学会自我认识、自我反馈的积极的生活态度,其中小组讨论的购物单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挑战性,有机地渗透了生物、体育等学科知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友好相处、关心他人、为他人着想的意识。教师的热情的鼓励和赞扬拉近了师生关系,与学生建立了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促使课堂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在Step 5中根据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要求学生课后写出自己的饮食好恶,使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

第五篇:离子反应(第2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第二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章以分类为中心,介绍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的分类。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一课时学习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情况,并从电离的角度深化酸、碱、盐的定义。本课时学习离子反应的概念,从概念出发总结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2.在学生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的基础上,能够分析溶液中离子的共存问题。

3.通过组织学生实验探究的方法,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掌握溶液中离子的共存问题。

4.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让学生体验科学知识获得和形成的过程与方法,体会成功的获得知识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教学难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电解质和电离的概念。

过度:有以上知识做基础下面我们学习离子反应和其发生的条件。电解质在溶液里的反应必定有离子参加,离子间是如何进行反应的呢?其本质是什么呢?

板书:

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推进新课:

老师:演示实验2—1.(要求学生观察并写出完成化学方程式)

学生:1.试管无现象2.试管有白色沉淀。

老师:从溶液中离子变化的角度分析实验现象。

过度:电解质在水或熔融状态下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这些电解质在这种状态下发生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间的反应。

板书:1.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叫离子反应。

过度:那么离子反应怎么来表示呢?

板书: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过度:那么如何书写离子方程式呢?

板书: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老师:我们来阅读书本P32的以Cu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为例,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与步骤。

老师:针对上面的每一步骤我们可以记为:写、拆、删、查。

板书:写、拆、删、查

练习:练习习题

老师:通过习题体现这四步中最重要是是拆的这一步,那些物质要拆呢?那些不要拆呢?

(1)可写成离子的物质: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

A.强酸:H2SO4、HCl、HNO3 B.强碱:NaOH、KOH、Ba(OH)2

C.可溶性盐(注意记忆课本后的溶解性表)

D 有微溶物参加或生成的反应。若微溶物是反应物且浓度稀,写离子形式。如果是浊液写出分子形式。若是生产物则用分子表示且打沉淀符号。

(2)仍用化学式表示的物质

A.难溶物质:BaSO4、Cu(OH)2等

B.难电离物质:水等

C.气体:CO2、H2、SO2等

D.单质:H2、Na、I2、O2等

E.氧化物:Na2O、Fe2O3等

老师:那么我们来用离子方程式来表示下列的反应:

1、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中和

2、硫酸中加入氢氧化钾溶液

3、澄清石灰水中滴入硝酸

H+ + OH-== H2O

4、氢氧化铜溶于盐酸

Cu(OH)2 + 2H+ == Cu2+ +2H2O

对于以上的离子方程式表达了什么意义呢?

学生:H+++OH-=H2O这一离子方程式只能表示强酸和强碱生成可溶性盐和水这一类型的中和反应。离子方程式的意义就是:离子方程式不仅可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且可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板书:离子方程式的意义:离子方程式不仅可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且可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老师: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我们还应当注意:

(1)凡非溶液中进行的反应一般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如:NH4Cl固体与Ca(OH)2固体混合加热,只能写化学方程式。即:2NH4Cl(固)+Ca(OH)2(固)=CaCl2+2NH3↑+2H2O

(2)多元弱酸的酸式盐的酸根离子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写。

例:

1、NaHCO3与盐酸反应:HCO32-+H+==H2O+CO2↑

2、KHSO4与BaCl2反应: SO42-+Ba2+==BaSO4↓

老师:这种离子与离子间的交换的反应正是我们中学的复分解反应。那么这种反应要成立的条件是什么呢?

板书: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1.有气体生产(生产挥发性物质)

2.有沉淀生产(生产难溶物)

3.有水生成(生产难电离的物质)

离子反应的实质是:离子浓度减少的过程

作业布置:P34 10、11。

板书设计:

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1.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叫离子反应。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写、拆、删、查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1.有气体生产(生产挥发性物质)

2.有沉淀生产(生产难溶物)

3.有水生成(生产难电离的物质)

离子反应的实质是:离子浓度减少的过程

下载人教版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九年级化学课题1(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5篇)

    一、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二、教学课题: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教案 三、教材分析: (一)学习目标: 知识和技能: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

    1《理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理想》教学设计 中国烟台格迈纳尔中学 【教材分析】 《理想》是初中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课文侧重于理想和信念,《理想》一课,诗人从多角度赞美理......

    《白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高傲、郑重、局促不安、倘若、从容不迫、侍候、脾气、供养不周、架子十足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匆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教学理念】 以读为主,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读的兴趣,让学生在活泼、开放的课堂里自主发展。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生词,学习课文1~3自然段。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生字......

    Unit 1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认读本课时的主要单词:teacher’s office, canteen, garden, playground,library。 2.听懂指示语,并按要求做出相应的动作,如:Go to t......

    浪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浪 花(第一课时) 贾家店农场九年一贯制学校 陈 闯 教学目标: 1、 认识“玩、步、丫”等12个生字,会写“下、不”2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海边玩耍的乐趣。 3、 激发......

    1一次函数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次函数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一次函数的概念,理解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关系。 2.能根据问题信息写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能利用一次函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

    精品教案--人教必修1 抗日战争

    高中历史必修一《抗日战争》教学案例 一、《课标》内容标准 “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