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5《争论的故事》教案

时间:2019-05-12 17:46: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5《争论的故事》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5《争论的故事》教案》。

第一篇: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5《争论的故事》教案

25《争论的故事》

1、能正确、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有条理地口述课文中的故事。

4、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故事中所蕴涵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教学准备:小黑板、挂图、录音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板书:争论,你知道“争论”是什么意思吗?

2、继续板书课题:争论的故事

3、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

(1)听课文录音,注意生字的读音。

(2)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3)记忆生字的字形。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的读音,采用多种形式读。

烤鸭 评理 剖开 可惜 真笨 浪费 关键 原谅 烟熏火燎

(2)指名分自然段进行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脉络,思考:(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课文哪几自然段写盛老师讲的故事?哪几自然段写大家同了故事后的感想?

三、学习课文1~5自然段

1、自由读一读,要求:理解“争论不休”“不以为然”

2、讨论交流

(1)故事中谁和谁为什么事而争吵?他们是怎样争论的?(2)理解“不以为然”(出示:*对*如此这样*然而)

(3)听录音,指导读兄弟俩的对话,重点指导几个反问句的读法。

(4)小结:从对话看,兄弟俩各抒己见,争论激烈,读时要体会兄弟俩这两种不同的语气。

3、课文中用了一个词语说明他们争论没有停止?(争论不休)理解“休”的意思(*停止 *休息 *表示禁止或劝阻)

4、引读4、5段

5、齐读盛老师的话。

三、学习生字

倆 烤 评 剖 惜 笨 抓 费 键(1)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2)用形声字进行记忆。(3)教师范写生字。(4)学生描红

四、作业

1、读熟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你能用听写的词语,来讲这个故事吗?(要求讲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练习复述故事)

(也可以出示填空:故事的起因是兄弟俩看到大雁想 充饥,经过是兄弟俩为怎样吃大雁,并跑到村里找人。结果他俩找到了一个 的办法,可大雁。)

(一)(1)学生准备(不会讲的同学看书默读)(2)请学生上讲台讲争论的故事(3)共同评价

(二)既然是争论,就应该让故事中的兄弟俩争论起来,再讲故事,讲出争论语气。(1)四人小组准备(2)请同学讲

(3)学生根据要求进行评价

(三)结合板书:两全其美 不以为然 争论不休 无影无踪 烟熏火燎 你能说说它们的意思吗?

(四)如果再配上适当的动作就更好了。大家练习后,请同学表演。(学习表演故事)

二、学习课文,领悟道理(练习说话)

1、自由读一读剩下的部分

2、讨论:你觉得这些话有道理吗?谈谈你的体会。

3、指导读好文中同学们的话,相机提问:(1)“兄弟俩真笨”“笨”在哪里?

(2)“他们没有抓住时机”指的是什么时机?

(3)为什么说兄弟俩这样争论下去时间都白白浪费掉了?(4)与其这样毫无意义地争论下去,还不如怎样做?

4、再读同学们的话,品位品位,从中你领悟到了什么?(谈自己对抓住时机的认识)

5、引导读:盛老师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1)“赞许”是什么意思“

(2)盛老师为什么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三、总结课文,布置练笔

1、总结课文](1)师生分角色表演朗读课文。(提高朗读水平)(2)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练笔(练习语言表达与仿写能力)

(1)实际生活中,也有人和你争论吗?讲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注意表达的语气。

(2)作业:认真练习朗读课文,注意提示语,并仿写一个片段。如:《课堂上的一次争论》、《饭桌上的对话》。板书设计:

25争论的故事

讲 兄弟俩 争论不休 盛老师 问 同学们 各抒己见

听 赞许

反思

本文主要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兄弟俩看到大雁不去射下来,只顾争论,结果让大雁飞跑了。让学生领会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事情最关紧要的是要去做,光说不做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

这篇课文并不难理解,主要能从故事中明白道理。教学时,如果只有教师繁琐的讲解,没有学生的参与,那么课堂就好比一潭死水,没有活力。所以我在处理教材时,为深化对课文主旨的认识,我抓住课文后面的省略号作了巧妙的延伸,让学生想象同学们还会说些什么,兄弟二人如果听到这些话会怎么想„„给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尽情地说、写。这样的延伸大大地拓宽了学生的阅读空间,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有效地达成教学目的。

在教学中。我感觉学生的参与面广,各类学生都有收获。从课文的学习中懂得了做事一定要抓住时机,并能积极从身边的事做起。

第二篇: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争论的故事》教案1

课题: 争论的故事

总课时:2课时

本课时:第1课时

主备人:颜欢

授课人: 赵 花

授课时间:

5、2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

过程与方法:学习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组织学生认真朗读课文。情感态度价值观:领会故事所蕴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教学准备:小黑板、挂图、录音

一、导入新课

1、板书:争论,你知道“争论”是什么意思吗?

2、继续板书课题:争论的故事

3、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

(1)听课文录音,注意生字的读音。(2)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3)记忆生字的字形。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的读音,采用多种形式读。烤鸭

评理

剖开

可惜真笨

浪费

修改:剖开的“剖”学生经常和“部首”的“部”混淆,提醒他们注意区分。

关键

原谅

烟熏火燎

修改:用无字词典的方式理解好词语“烟熏火燎”。(2)指名分自然段进行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脉络,思考: 课文哪几自然段写盛老师讲的故事?哪几自然段写大家听了故事后的感想?

三、学习课文1~5自然段

1、自由读一读,要求:理解“争论不休”“不以为然”

2、讨论交流

(1)故事中谁和谁为什么事而争吵?他们是怎样争论的?(2)理解“不以为然”(出示:*对*如此这样*然而)

(3)听录音,指导读兄弟俩的对话,重点指导几个反问句的读法。(4)小结:从对话看,兄弟俩各抒己见,争论激烈,读时要体会兄弟俩这两种不同的语气。

3、课文中用了一个词语说明他们争论没有停止?(争论不休)

理解“休”的意思(*停止 *休息*表示禁止或劝阻)修改:补充“休”的其他解释,并理解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

4、引读4、5

5、齐读盛老师的话。

三、学习生字

烤 评 剖 笨 键 辩 聚

赞(1)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2)用形声字进行记忆。(3)教师范写生字。(4)学生描红

四、作业

1、读熟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课题: 争论的故事

总课时:2课时

本课时:第2课时

主备人:颜欢

授课人: 赵 花

授课时间:

5、2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联系课文的语言环境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不以为然”、“大声争辩”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学习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组织学生认真朗读课文。情感态度价值观:领会故事所蕴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体悟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

一、揭题激趣 1、板书:故事

2、激趣: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想不想听老师讲故事?听老师讲故事可是有条件的呀!认真听,待会有快速抢答游戏等着大家,谁最先抢到就把掌声送给谁!同意吗?

3、教师惟妙惟肖的讲述《争论的故事》

4、教师小结、揭题:同学们,这就是《争论的故事》!

板书:争论的5、快速抢答游戏:

(1)故事中兄弟二人为了什么而争论?

修改:帮助学生明确这个问题的答案:他们是为了大雁到底是煮着吃还是烤着在争论。(2)争论的结果怎样?

修改:这个问题也很重要,所以一定要让学生明白结果是在他们争论不休的过程中大雁飞走了。

6、激励性评价:同学们不仅听得认真,而且反应迅速!好样的!修改:教师讲故事、快速抢答游戏就是最好的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

二、品读课文

1、兄弟二人是怎样争论的?他们各持什么意见?老人又是怎样评理的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2——5节,画出相关语句)2、指名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教师相机指导学生借助文本材料或生活实际理解关键词语,进而指导朗读。

(1)你是怎样理解“不以为然”的?

(2)怎样做才能表现“大声争辩”、“很不服气”?

(设计意图:“文章思有路,遵路识其真。”如何带动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文本,超越文本?读书指导十分重要。)

同学们的朗读很精彩!但是老师相信你们的分角色朗读会更精彩!(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学生可边读边附加动作。)

三、演读课文

1、同学们读的真棒!让老师都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想不想演一演呢?看大家已经迫不及待了,先等等!兄弟二人找老人评理,这一场景该怎样设置?(学生讨论、归纳:加上动作,可以有兄弟二人的语言……)

2、指导学生练习表演四分钟。

3、学生分角色表演(一组)。

4、(鼓掌)感谢你们的精彩表演!但老师认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同学们,你认为刚才三位同学的表演有没有需要改进的?现

在你是导演,请你提出宝贵意见。

5、教师根据改进意见,另选一组再次分角色表演。

(设计意图:学生有很强的表现欲,在课堂上,教师及时的抓住时机,诱导他们进入角色。这样不仅使他们在表演中熟悉课文,加深对课文的了解,而且能启迪他们的思维,发展他们的表演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感悟明理,拓展延伸

1、此时此刻,你想对这兄弟二人说些什么?(指导学生联系故事练习说话)2、想知道课文中同学们是怎么说的吗?(指导学生朗读文中同学们的对话)

3、文中的省略号说明什么?你能想象出同学们还会说些什么吗?兄弟俩如果听到同学们的对话会怎么想?

4、续写片断。

5、交流续写片段,师生共赏。

6、小结:是呀,假如这兄弟二人能(),也不会()呀!(指导学生填空,教师趁机板书:做事应抓住时机)

7、追问:文中的“抓住时机”指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续写片段,这一延伸的教学设计一方面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创作欲望。另一方面,它可以使学生对于课文意蕴有更深层次的挖掘。)

8、兄弟二人的故事给了我们很深的启示:那就是做事应抓住时机。

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

9、生活中有没有抓住时机而获取成功的事例呢?指导学生结合实际谈谈。五. 作业

1、本文所讲的故事出自《笑林广记》。《笑林广记》是清代一本笑话集,所讲的故事发人深省,令人回味。建议同学们课后搜寻阅读,准备在班级内举行故事会。

2、把《争论的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兄弟姐妹或好朋友听,相信他们会有所启迪!

板书设计:

争论的故事——

做事应抓住时机!

第三篇:苏教语文三年级下册成语

三年级下册课本成语

银光闪闪:银白色的光闪烁不定。

星罗棋布:像星星似的罗列着,像棋子似的分布着,形容多而密集。蔚为壮观:形容景象非常盛大。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腾云驾雾:形容奔驰迅速或头脑迷糊,感到身子轻飘飘的。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各不相同。瞬息万变;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一泻千里:形容江河水流迅速。

流连忘返:形容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

气象万千:气象,景象。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富于变化,非常状观。风云变幻:变幻,变化莫测。像风云那样变动不定。比喻事物变化复杂或局势动荡不安。

奇峰异岭:非常奇特的山岭。

若急若现:形容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飘飘欲仙:漂浮上升,像要超脱尘世而成仙。多指舞姿轻松爽快或人在某种境界中的感受。

白云苍狗:也作“白衣苍狗”。天上白衣般的浮云,刹那间又变得象黑狗。比喻世事的变化无常。

遥不可及:形容距离现实很远,远的有点脱离现实,以至于无法去接触到。风驰电掣:形容像刮风和闪电那样迅速。

千山万水:形容经过的山水非常多,路途遥远而艰难。

不知所措:措,安排,处臵。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有利可图:图,谋取。可从中谋利益。

有机可乘:机,机会。乘,趁。有机会可趁,有空子可钻。有根有底:比喻事情是有其根源和内情的。

有始有终:有开头,也有收尾。指人做事能坚持到底。有口难言:有嘴却难以说出。形容有话不便说或不敢说。

有恃无恐:恃,倚仗,依靠。恐,害怕。因为有倚仗就无所畏惧或顾忌。有求必应:只要有请求,就一定答应。

有志竟成:竟,终于。有志气的人,最后一定能成功。

尽心尽力:用尽自己的全部心思和力量。热火朝天:形容场面、情绪或气氛热烈高涨。

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

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文思如泉:指写文章的思路象泉水一样汩汩而出。笔走如飞:是说写文章速度很快,一气呵成。

拍案叫绝:拍桌子大为赞赏地叫好。形容赞赏至极。

出急预料:形容没有想到。

风华正茂:风采和才华正在最好的时候。

出类拔萃:出,超过。类,同类。拔,超过。萃,草丛生的样子。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形容品行、才干很杰出,超出同类之上。

才思敏捷:才思迅速而灵敏,或指反应很快。

后生可畏:指青年人是新生的力量,很容易超过他们的前辈,令人敬畏。手不停挥:手不停顿地挥写,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极快。笔下生花:比喻所写的文章非常优美。

力透纸背:透,穿过。形容书法遒劲有力或文章深刻有力。

束手就擒:捆起手来由人捉拿,形容因无法脱逃或无力反抗而甘愿被擒获。东逃西窜:指到处逃跑流窜。

挨挨挤挤:形容荷叶长得很密,互相挤在一起。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也形容动物飞舞。

精妙绝伦:精细美妙,无与伦比。

炉火纯青:纯,纯粹。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等达到精纯完美的境地。活灵活现:形容描述或模仿人或事物生动逼真。

栩栩如生:栩栩,生动活泼的样子。形容形象逼真,像活的一样。梦笔生花,梦到笔头生了花。比喻文思俊逸,有杰出的写作才能。浑然天成:形容才德、文章等完美自然。

斗酒百篇:斗,古时的盛酒器。饮一斗酒,能写诗百篇。形容才思敏捷。鬼斧神工:鬼神所造,非人力所为。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高超奇妙。

无边无际;没有边际。

铺天盖地:形容声势大,来势猛,到处都是。

波浪滔滔:指波浪奔流连绵不断的样子。

暴跳如雷:跳着脚喊叫,像打雷一样,形容大怒的样子。谈笑风生: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

沙漠之舟:沙漠里的船。

自强不息:自强,自己努力向上。息,停止。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息。忍辱负重:负重,担负重任。忍受屈辱,担负重任。

始终如一:始,开始,终,结束。如,如同。自始地终都一样。飞沙走石:沙子飞扬,石块滚动,形容风很大。志在千里:指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义无反顾:反顾,向后看。在道义上只许奋勇向前,不容徘徊后退。坚定不移:移,改变,变动。非常坚定,毫不改变。

夜幕初垂:夜幕,在夜间,景物像被一幅大幕罩住一样。指天刚刚黑。小心翼翼:翼翼,严肃谨慎。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大意。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七嘴八舍:形容人多嘴杂,讲个不停。

坐观成败:指对于别人的成功或失败采取旁观的态度。

按兵不动:按,止住。兵,军队。使军队暂时不行动。等待时机。现也指接受任务后暂不执行,以观望形势的发展。

操之过急:操,做,从事。办事过于急躁。

轻举妄动:轻,轻率。妄,任意。不经慎重考虑,盲目行动。

兴风作浪:兴,掀起。作,制造。原指妖魔掀起风浪。比喻挑起事端。

蠢蠢欲动:蠢蠢,虫子蠕动爬行的样子。指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

雷厉风行:厉,猛烈。像雷一样猛烈,像风一样快。形容执行政策法令等严厉而迅速。也形容办事声势猛烈,行动迅速。

闻风而动:风,风声,消息。动,行动。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

千奇百怪:形容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事物和现象。庞然大物:外表庞大的东西。望而生畏:看见了就害怕。展翅高飞:张开翅膀飞向高空。

大大咧咧:形容随随便便,满不在乎。

波涛汹涌:形容水势盛大,奔腾起伏。

窃窃私语:私下里小声交谈。本课用来形容声音很小。各种各样:具有各种不同的种类。

一筹莫展:一点儿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儿办法也想不出来。挺身而出:勇敢地站出来。

翻山越岭:形容长途跋涉的艰辛。

披荆斩棘:指在前进道路上清除各种障碍,克服种种困难。千辛万苦: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苦难。

烟波浩渺:烟波,指雾气笼罩的江河湖海。浩渺,形容水面辽阔。这个词语的意思是雾气笼罩的大海十分辽阔。

一碧万顷:形容辽阔的水面碧绿一片,无边无际。

游人如织:如织,如织布机上的梭子。游人很多,穿梭往来。谈笑风生:风,风趣。形容谈话很有兴致,并很活跃有趣。

一帆风顺:船挂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没有曲折或障碍。风平浪静:形容没有风浪,十风平静。比喻平安无事。鸥水相依:海鸥和海水紧密相依。比喻离不开赖以生存的环境。海波不惊:比喻平安无事或天下太平。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兴致勃勃:形容兴趣很浓厚,情绪很高。毫不示绞痛:一点儿也不比对方软弱。得意洋洋:形容非常得意的样子。

喜笑颜开:因为高兴而笑容满面的样子。反义词,愁眉苦脸。

烟薰炎燎:熏,用烟火薰烤。燎,烧。有烟火上烧制薰烤。本课指把大雁直接放在火上烤。这样烤出来的食物容易变焦,沾上烟火气味,所以不好吃。

争论不休:休,停。争个不停。

两全其美:全,成全,顾全。做一件事顾全两个方面,使两方面都好。

无影无踪:一点影子、一点踪迹也没有。形容消失得干干净净,不知去向。聚精会神:全部精神集中在一起。形容注意力集中。近义词,全神贯注。

欢天喜地:形容非常欢喜。

揠苗助长:揠,拔。把苗拔起,以帮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杯弓蛇影:比喻因疑虑不解而自相惊扰,或比喻虚惊一场。

螳螂捕蝉:比喻目光短浅,一心图谋侵害别人,却不知有人也在算计他。鹬蚌相争:比喻双方相互争持,结果两败俱伤。

郑人买履:用来讽刺那些刻板而不知随实际状况变化的人。

叶公好龙:比喻表面上似乎喜爱某种事物,实际上并非真正爱好它。狐假虎威:假,借,比喻倚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或吓唬人。黔驴技穷:黔,指导贵州。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已经用完。

第四篇:苏教版《争论的故事》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教学要求:

1、能正确、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有条理地口述课文中的故事。

4、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故事中所蕴涵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教学准备:

小黑板、挂图、录音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争论,你知道争论是什么意思吗?

2、继续板书课题:争论的故事

3、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

(1)听课文录音,注意生字的读音。

(2)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

(3)记忆生字的字形。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的读音,采用多种形式读。

烤鸭评理剖开可惜真笨浪费

关键原谅烟熏火燎

(2)指名分自然段进行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脉络,思考:

课文哪几自然段写盛老师讲的故事?哪几自然段写大家同了故事后的感想?

三、学习课文1~5自然段

1、自由读一读,要求:理解争论不休不以为然

2、讨论交流

(1)故事中谁和谁为什么事而争吵?他们是怎样争论的?

(2)理解不以为然(出示:*对*如此这样*然而)

(3)听录音,指导读兄弟俩的对话,重点指导几个反问句的读法。

(4)小结:从对话看,兄弟俩各抒己见,争论激烈,读时要体会兄弟俩这两种不同的语气。

3、课文中用了一个词语说明他们争论没有停止?(争论不休)

理解休的意思(*停止*休息*表示禁止或劝阻)

4、引读4、5段

5、齐读盛老师的话。

四、学习生字

倆烤评剖惜笨抓费键

(1)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

(2)用形声字进行记忆。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

五、作业

1、读熟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你能用听写的词语,来讲这个故事吗?要求讲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也可以出示填空:故事的起因是兄弟俩看到大雁想充饥,经过是兄弟俩为怎样吃大雁,并跑到村里找人。结果他俩找到了一个的办法,可大雁。)

(一)(1)学生准备(不会讲的同学看书默读)

(2)请学生上讲台讲争论的故事

(3)共同评价

(二)既然是争论,就应该让故事中的兄弟俩争论起来,再讲故事,讲出争论语气。

(1)四人小组准备

(2)请同学讲

(3)学生根据要求进行评价

(三)结合板书:两全其美不以为然争论不休无影无踪烟熏火燎你能说说它们的意思吗?

(四)如果再配上适当的动作就更好了。大家练习后,请同学表演。

二、学习课文,领悟道理

1、自由读一读剩下的部分

2、讨论:你觉得这些话有道理吗?谈谈你的体会。

3、指导读好文中同学们的话,相机提问:

(1)兄弟俩真笨笨在哪里?

(2)他们没有抓住时机指的是什么时机?

(3)为什么说兄弟俩这样争论下去时间都白白浪费掉了?

(4)与其这样毫无意义地争论下去,还不如怎样做?

4、再读同学们的话,品位品位,从中你领悟到了什么?(谈自己对抓住时机的认识)

5、引导读:盛老师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1)赞许是什么意思

(2)盛老师为什么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三、总结课文,布置练笔

1、总结课文

(1)师生分角色表演朗读课文。

(2)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练笔

(1)实际生活中,也有人和你争论吗?讲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注意表达的语气。

(2)作业:认真练习朗读课文,注意提示语,并仿写一个片段。如:《课堂上的一次争论》、《饭桌上的对话》。

第五篇:三年级语文《争论的故事》备课参考

三年级语文《争论的故事》备课参考

导航台

一、课文主要内容及思路导读

“争论”就是各执已风,互相辩论。你和别人争论过吗?为什么事争论?争论的结果如何?有兄弟两为大雁是煮了吃还是烤了吃而争论,你猜结果怎么?结果,大雁既没煮了吃,也没烤了吃。怎么回事?

这篇课文写盛老师给同学们讲兄弟俩争论的故事,并引导学生交流听后的感受。说明做事应握好时机,如果陷入无休止的争论。必将贴误时机,一事无成。

全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可惜这时大雁早已飞得无影无踪了”写盛老师讲故事。故事讲的是兄弟两看见大雁不去射,反而争论如何吃大雁,还跑到村里去找人评理,哥哥说要把大雁煮了吃,他认为烤了吃,烟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味道,弟弟说要把大雁烤了吃。他认为烤了吃,皮香肉嫩,味道鲜美。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情况下,他们跑去找村里人评理。大家建议把大雁剖开,煮一半,烤一半,不就两全其美了吗?只可惜这时大雁早已飞走了,煮、烤都不可能。

第二部(从“故事讲完了”到结束)主要写同学们交流感想。通过学生之口来告诉我们这个故事的道理:做什么事都要抓住时机,不要因为没有意义的争论浪费时间。

讲故事

明道理

精品屋

二、课文精彩片断欣赏

片 断 点 评

用来填饱肚子

不认为正确

兄弟俩谁也说服不了谁。

[欣赏]

这兄弟俩以打猎为主,射下大雁是用来填饱肚子的,所以“射”非常有必要。但大雁“从他们的头上飞过”,“飞”说明大雁不是静静地等在那里,它是活动着的,所以时间非常紧迫,不可耽误。但这兄弟俩却为着还没有射下的大雁争论如何吃法,竟然还争得头头是道,不分胜负,让人发笑。

金手指

三、表达方法提示

这篇课文大量运用人物语言,以对话推进故事的发展,通篇只有首尾两个自然段不是人物的语言。所以对话是这篇课文的特点。

在刚刚开始学与作文时,老师就教给同学们人物对话的形式。

×××说:“......”。

这是最简单的一种,提示语放在前面。随着同学们的熟练掌握,老师又教给同学们另外两种,提示语放在后面和中间。

“......”。×××说。

“......”,××说,“......”。

提示语放在后面,点句号。提示语放在中间点逗号。一些同学在运用时有些混淆,认为说后面都应点冒号。其实提示语放后面,一句话已经结束了,当然点名号。提示语放中间,如果“说”后面点冒号,那么前面一段引号里的话和后面一段引号里的话就不是一个人说的了,你把它(提示语)看作句子的中间一部分,后面还有,理所当然地点逗号。这样理解是不是简单些。

同学在读这篇课文时,是不是已经发现课文中的很多对话没有提示语。

“这兄弟俩真笨,白白让大雁飞走了。”

“不是他们笨,是他们没有抓住时机。”

“兄弟俩这样争论下去,时间都白白浪费了。”

“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做起来。”

这段对话没有提示语,是因为话语接得比较紧凑,每句话分别是谁说的并不重要,重点在话的内容,所以没有提示语,还有一种情况也不需要提示语,那也是话语接得比较紧凑,再加上上文的提示,没有提示语。也能分清每句话分别是谁说的。

现在,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四种形式描写了物的语言,对话,要注意及时巩固复习哦!

益智园

四、创新与实践

1、在“金手指”里,我们了解人物对话的四种形容,你能否学着这篇课文中没有提示语的对话进行对话片断的小练笔,可以写同学们的争论,也可以写大街上,公共汽车上,菜市场里的人物的语言。

2、故事的兄弟俩教训了吗?下次再遇到类似的情况,你猜他们会怎么做?请你续编《争论的故事》。

下载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5《争论的故事》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5《争论的故事》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苏教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www1kejiancom)

    习作五 教学要求: 1、读懂文中的资料,知道端午节时我国的传统节日,了解有关端午节的民间习俗。 2、能根据内容或需要,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初步学习摘录整理材料。 3、学习口头介绍......

    苏教六年级语文下册螳螂捕蝉教案(范文模版)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螳螂捕蝉。 师:螳螂和蝉两种不同的昆虫,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找出文中写“螳螂捕蝉”故事的内容。二、学生自读课文。......

    苏教三年级下册语文 词语近义词反义词

    一、要掌握的词。 第一单元 1.民族 谱写 万里长城 绸带 创造 连绵起伏 驾驶 曲折蜿蜒 不朽 诗篇 辽阔 岛屿矿产 水天相连 壮观 宝库 海龟 星罗棋布 不仅 曾母暗沙 合璧 变幻无......

    三年级语文下册 争论的故事2教学反思 苏教版(范文)

    《争论的故事》教学反思《争论的故事》一文写了盛老师给同学们讲了个故事,并引导学生交流听后的感受,说明了做事应把握好时机,如果陷入无休止的争论,必将贻误时机而一事无成。本......

    争论的故事 教后反思

    《争论的故事》教后反思 这篇课文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教学第一部分时我抓住兄弟二人的对话反复练读,让学生感受他们争论得很激烈;接着,加上提示语读,注意人物说......

    苏教三年级下册语文一、 二单元练习

    一 二单元练习姓名:一、听写词语 20个 二、写出以下省份的简称 福建广西广东 浙江河北山东 你还能再写出3个吗? 三、组词 系:露: 组资练 祖姿炼 四、句式训练 1、我轻......

    苏教语文六年级下册知识点大全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要点 1、本学期培养的学习习惯: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②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2、《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词作者是胡宏伟,曲......

    《争论的故事》语文教案设计

    《争论的故事》语文教案设计 1.学会本课生字烤、嫩、评、剖、笨、键、赞、聚、辩,能熟练运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引号的正确用法。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