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文 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淡谈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
【摘要】为了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创设和谐学习情境、采取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愈来愈被广大教师所重视。
【关键词】方法、兴趣、和谐学习、任务驱动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总认为信息技术这门课就是教会学生如何上机操作;在具体教学中无非是教师演示,学生观看演示,然后学生上机操作。结果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乐观。反应快的学生教师还没有讲完,他就会操作了;反应较慢的学生还没有弄清楚你在讲什么,还有部分学生上课走神,压根没有听你在讲什么。这种教学方法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是一门新课程,它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挖掘学生潜力,提高学生素质,尤其是利用计算机这一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反思:
一、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动机来自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兴趣越大,学习的动力越大,学习的状态越好,学习效果就越明显。
在小学的时候学生对计算机早已有了浓厚的兴趣与神秘感,渴望更深层次的了解它,掌握它。希望有一天自己能随心所欲地操作计算机,利用电脑绘画、制做自己的作品、上网聊天、购物等等。信息技术课正好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现在他们终于能够动手操作了,较多的实践机会为学生们提供了大量的动手操作空间,大大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好动心理。但是,如果课堂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教师讲,学生听”,“学”跟着“教”走,只要“我说你做”就可以了。而信息技术是一门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教师仍按以前的做法,学生很容易产生“三分钟的热度”,过后就凉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较容易掌握的内容,我们应该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学生们边学边练,很快就学会了本节内容。使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创设和谐学习环境,保持良好学习情趣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让我懂得,鼓励和诱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抵触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是保持学生学习情趣的最佳手段。
现在每班学生都在六十人左右,绝大部分同学上机操作时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要一个一个教根本忙不过来,肯定会挫伤没有被辅导到的同学的积极性,因此在分组的基础上,采用“兵教兵”的教学方法。我让几位先掌握的同学当“小老师”,把他们分到各组去辅导,这样即可以减轻教师逐个辅导学生的负担,也使“小老师”们得到锻炼,使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还克
服了部分学生惧怕老师现象,从而使所有学生不会的问题得到解决。在这种分组教学的情况下,教师的作用并没有失去,我们正好可以集中精力去辅导个别“特困生”,使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提高操作水平。同时,在同学互相辅导学习中增进了友情,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创造出合作学习的和谐氛围。
三、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法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由于建构主义学习活动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且是真实的,因而学习者就更具有兴趣和动机,能够鼓励学习者进行批判型思维,能够更易于提供个体的学习风格。建构主义认为,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真实的任务和学习领域内的一些日常活动或实践。这些贴近生活真实的、复杂的任务整合了多重的内容或技能,它们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意识到他们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有意义性。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创造性、操作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特点。“任务驱
动”这一教学法既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也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总之,要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只要我们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处处留心,时时注意,必须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让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使我们的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驾驭计算机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
1、李艺,李冬梅.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继承与创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郭芳.基于“任务驱动”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设计.课程教材教法,2002(7)
3、朱云霞.“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中国电化教育,2002(5)
4、李冬梅.信息技术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国电化教育,2001(3)
5、刘国福,《教育学----情境与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6、[1] 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影响探讨,李建正,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 01期
第二篇: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论文
浅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张家坡镇中心学校
杜培玲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大胆改革探索,大胆创新,并寻求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来,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有助于语文课堂效率的提高。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作者谈了以下几点措施:
一、树立良好的教师角色形象,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领域我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随着课程改革和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一些教师无论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指导学生上都已经力不从心,存在着方法陈旧,知识面窄等问题,已经跟不上教育时代发展的步伐。教师只有具备了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才能成为教学过程的真正能手,提高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教师只有建立既精深又广博的知识结构,成为一专多通、一专多能的通才,才能在教学上博采众长,旁征博引,得心应手,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除了有丰富的学识和深厚的专业知识,还要有美好高尚的道德情操;要有热爱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要有一颗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角色形象,并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双方才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体谅,才能产生共鸣,实现心与心的沟通,才能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二、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渴求新知识的心理状态,激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 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十分肯定地说:“成功的教学, 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这给我们语文教学活动提供良好的启示。毫无疑问,我们一旦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就会对语文产生一种热爱之情,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学习、去钻研、去体验、去创造,而这些活动又必然会反过来促进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对于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印象,增大课堂信息量,提高课堂高效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课件创设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情境,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设计优美生动的导语,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美的情境,就可以使学生神思飞越,达到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比如,我在讲《爱莲说》这一课时,我利用了先进的教学媒体——电子白板,以一首《荷塘月色》的视频导入本课,在诗情画意的情境之下,有些学生也跟着一起哼唱,课堂气氛随之活跃了起来。在浪漫的歌声和 优美的荷花图片中,自然而然引出本节学习的主题《爱莲说》,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感情和兴趣,引起了学生对本节课的期待心理。课堂上再辅以专家的视频朗读,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提高了课堂学习实效。由此可见,语文教师要尽可能打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讲到底的落后状况,多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一种让学生感到愉悦的学习情景,从而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变换多样的教学方式,借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皮亚杰指出:“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观点硬塞给学生,而应该找到能引起学生兴趣,能刺激学生的材料,让后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挖掘教材,吃透教材,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变换多样的教学方式,以此来激发学习动机,以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如我在复习古诗歌时,在课堂上以“击鼓传花”的方式让学生背诵,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兴致极高,精神也高度集中,每个人都攒足了劲儿,生怕到自己这儿卡壳儿。经验证,课堂效果非常不错,直到下课时间到了,学生还是有点意犹未尽。试想,这样的课学生怎能不喜欢,教学内容很容易就得以完成。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将师生角色互换,让学生尝试当“小老师”的滋味,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我经常有意注错音,写错字等,请学生当小老师进行批改,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赏析诗歌、精美散文时,我采用吟诵的手段,有时配上相应的音乐,让琅琅书声代替老师无休止的讲解。使文中之意皆出我之口,文中之情皆出于我之心。
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小辩论、分角色朗读、课本剧表演等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的眼、口、耳、脑等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将教师的一言堂变成师生互动的群言堂。不再是教师唱独角戏,而是师生、生生合作,和谐互动。
总之,只有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思想认识提高了,业务素质增强了,教学技能提升了,才能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也才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把握好课堂教学环节中的各种因素,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才能不断提高课堂的教学实效。
第三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论文
新课程改革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我们必须冷静地思考当前的语文教学现状。冷静思考一下,我们就不难发现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存在许多误区,应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
误区一:重视“工具性”忽视“人文性”,造成课堂教学低效。
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不尽人意,受分数至上观念的影响,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不经意地使语言学习脱离人的主体精神经验,把知识简单堆积,搞题海战,技能重复操练,使语文课成了一种空壳的、工具的纯技能训练,把学生作为学习的“机器”,这种过度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忽视语文的人文性,使语文课成为精神的沙漠和情感的荒原。使学生在课堂上麻木接受学习,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让“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载体,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不应过度重视工具性,忽视人文性,两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使两者有效结合。
中学语文课文都具有丰富的情感因素和深厚的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应渗透人文精神教育,如在学习文本时,一方面可以通过学习课文,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培养运用语言能力及“听、说、读、写”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文本的品读,体验,进而得到人文精神教学,对《老王》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对弱者的关爱,让爱这种博大感情深入学生心中;对《中国石拱桥》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对《三峡》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看云识天气》学习,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对《生命生命》学习,让学生体味人生,关爱生命,思考人生;对《散步》学习,让学生懂得亲情是人间真挚美好的感情,要珍视亲情,学会感恩……
通过语文课堂教学,不但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能渗透人文精神教育,美化学生灵魂,净化学生心灵,使学生真正理解人生的意义,关注人生,让他们找到正确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语文课堂教学对人文性教育不能缺失,这样语文课堂才能有生命,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误区二:合作学习流于形式,造成课堂教学低效。
目前几乎所有的语文课堂教学都具有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确实“动”起来了,课堂气氛活跃了。但有些合作学习存在许多问题,合作效率低,只把合作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形式,一种时髦。当合作学习时,学生合作时间短,没有思考的时间,没有思维的撞击升华,怎能有效合作学习?同时老师唯恐学生耽误自己的教学进度,没等学生进入角色,就草草收场,看似全班热闹非凡,实则是走过场,合作效率低。因此,我们应提倡有效合作学习,有效合作学习。
首先合作的内容必须有一点难度,一个人难以完成的,跳一跳才能摘到苹果。其次,探讨结果是开放的,答案不唯一。
第三,合作的流程是清晰的,即学生先独立思考,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说自己的想法,讨论形成小组意见。
最后,合作学习时,不但要留给学生时间,而且教师要参与其中,教师要走下讲台,深入学习小组,了解合作进展情况和遇到的困难,适时教给他们合作技巧,组织合作的要领,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时,学会尊重、倾听、否定、质疑和补充。
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这课时,我就及时给学生创设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合作学习“想象一下,这个皇帝回到宫里会采取什么行动呢?”通过有效合作学习及教师的指导,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不但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还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真可谓一举两得。
误区三:把讨论作为“陪衬”,造成课堂教学低效。
某些课堂动辄小组讨论,表面轰轰烈烈,其实流于表面,学生在课堂上根本没有主权而且学习效率低,我从两个方面阐述:
就学生而言:在课堂上学生讨论的时间没有保障。有些老师在学生正在讨论时,恐怕耽误教学进度,不管学生讨论的怎样,就像“交警”一样,说停止讨论就停止讨论,只是把讨论作为课堂教学中一种“陪衬”,这样课堂讨论就不能深入,效率低。因此,在课堂讨论中教师要“放权”,留给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因为问题解决需要时间,所有学生得到锻炼需要时间。在这样的课堂讨论中,学生乐于参与,讨论深入,讨论才有意义,思维在讨论中碰撞升华,促成学生的智慧生成、表现、创新,讨论的效果就会大大提高。
就教师而言:
其一,教师要精心设计讨论题,既能化解难度,又能让学生积极思维。命题时要有一定的难度、深度和外延性,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其二,课堂讨论时教师要参与其中。课堂讨论中有些教师沉默不语,不敢参与其中,恐怕剥夺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果这样教师就不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讨论情况,就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不能针对性进行教学;就不能及时纠正,致使学生的讨论偏离教学目标,浪费时间,致使课堂效率低。因此,在讨论环节中教师要参与其中,保证课堂讨论生动活泼,深入开展,引导学生在积极健康的氛围中实现思想交流,知识丰收,提高讨论效果、学习效果。
总之,在新课改中,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冷静审视和思考教学中的不足,把握语文教学的本质,走出语文课堂教学误区,理性的走在课改路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机。
第四篇:扎实推进校本科研活动 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扎实推进校本科研活动
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永吉十中“先学后教,打造高效课堂”校本科研活动回顾
科研室 杜志国
一、校本科研工作现状
(一)校本科研活动的组织管理情况
1、管理体制:
我校校本科研活动,实行“四重”管理体制,即学校校本科研领导小组、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的立体交叉式校本科研管理体制。
2、责任分工:
领导小组统领学校各学科校本科研的开展。组长由学校一把校长张启同志亲自担任,下设两名副组长,即主管教学的刘桂菊校长和教导处丁朝霞主任,共同担任。组员由主抓教科研的杜志国主任以及教导处分管各学科教学的徐洪波、崔秀志、王俊宝、范立为、唐晓明副主任。这样张启校长亲自督导,教学校长和教导主任共同指挥,部署检查,各分管领导各指一科,共同谋划,协同作战。统领全校校本科研活动的具体研究和成果转化。
三个年级组长分别由教导处的徐洪波、崔秀志、王俊宝担任,组织、协调本学年的任课教师有针对性完成共性问题的研究。从研究方案的制定、研究步骤的实施以及研究成果的推出和转化都要由本学年教师共同研究制定,实行学年组长负责制,上对主管校长负责,下分工到人。
各学科教研组长在分管主任的领导下主抓本学科的校本科研活动的,要制定、修改本学科的研究方案,指导参研教师具体实施,并负责研究材料的收集、成果的落实和转化工作。
各备课组长在教研组长的直接领导下,负责本年段本学科的校本科研的研究,是主研人,带领小团队要多、快、好、省的推出研究成果,完成研究任务。
这样,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立体交叉式校本科研管理网络,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喜人局面。
(二)校本科研活动开展情况
1、主体思想:
我校校本科研活动的开展实行的是:科、研、培、教四位一体机制。
用科研的力量对校本科研活动进行理论指导和引领,使校本科研活动得到理论支撑,研究活动更加全面且深刻,有的放矢。科研引领是由科研室来主抓,每一学期都要进行三次有针对性的全员科研培训讲座和一次优秀教研骨干现身说法的报告,使参研教师明确目的,动有方向、赶有目标,轻轻松松的投入到校本科研活动中来。
由于教师个人理论素质和研究能力的不同,教研活动中难免有个别教师,不得要领,感到困难,行动落后。教导处主抓本学科的副主任就要及时的对这样的教师进行个别培训指导,使之抓住头绪,突出重点,能力得以提升,尽快赶超上来,顺利完成教研任务。
2、研究过程:
2009年5月张启校长在一份材料上看到有关杜郎口中学的办学经验介绍,便立即召开备课组长以上领导参加的干部会议,学习有关杜郎口的经验,商讨如何摆脱现在的招生紧张以及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的困境,会议决定:必须向杜郎口学习,进行“先学后教”的课改实验,今后三年校本科研的主题为《加强“先学后教”研究,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先学后教,打造高效课堂)。于是,全校教师积极行动起来,热火朝天掀起了培训、学习、研究杜郎口的热潮。
同年8月,县教育局决定在全县中小学进行“先学后教,打造高效课堂”课改实验,这更加坚定了张启校长做好此校本科研课题的决心和意志。但是,十中的课改进行得并不顺利,课堂有些不伦不类,学生情绪不高涨,主动性差,教师摆脱不了老路子,课堂效率不高。
为了走出困境,10月份,学校精心选派了以刘桂菊校长为首的各学科骨干精英七人(学年主任或组长),赴山东杜郎口考察学习。他们起早贪晚听课、走访调研、听报告讲座,其中仅听课每人平均达20节,带着丰厚的宝贵经验,风尘仆仆10天后回到了学校。
到校后,这些人连续3天向全校教师传授杜郎口的成功经验,使教师明确了研究理念和操作方法。在之后的一周内,学校备课组长以上的领导每天坐在一起,交流研讨,对着经验查找不足。提出了改进建议30余条,经学校校本科研领导小组研究后采纳12条,作为学校“先学后教”课改实验的理论依据,在全校推广实验。
在接下来的2周时间,学校校本科研领导小组的全体成员深入到所主抓的教研组,召开研讨会,商讨落实杜郎口的经验,细化本学科 “先学后教”实施方案,改进“导学案”的设计思路:突出知识的研究方法,以学生自主性学习为主,教师点拨为辅,增设学生上台展示学习效果的环节,摒弃“导学案”就是学习提纲的使用方式,当堂验收,合格过关为止。并把班级学生细致地分成学习小组,结成帮扶对子,形成学习共同体,以达到知识、能力共同提高的目的。这样,使老师们思路清晰了,目的明确了,干劲十足了。同时,领导和教师每天深入课堂听课、反馈研讨,针对每位教师都提出整改意见。教师边学习边整改,边观摩边展示边汇报,领导小组成员带头做示范课,并手把手指导教师上课,搭台子、铺路者、并要送上一程,干群关系融洽了,气顺了,理念变了,思路变了,课堂气氛变了,学习效果变得更好了。
为了进一步完善“先学后教”的课改实验,从2009年下半年至2010年上半年,张启校长先后5次邀请到省、市、县教育学院(校)的领导及教研员来校观摩研讨、座谈交流、听汇报课、开现场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不断改进教学环节和操作方法,直到上级领导满意。其中,市教育局基教处刘处长,3次光临学校检查指导校本科研工作。
经过近一年半的不懈努力,十中“先学后教”课改实验已初步成功,在县里的多次统考以及外县友好中学的联考中,成绩都名列榜首。特别是2010年、2011年中考中,英语、数学、语文、物理成绩非常突出,深受教育同行的瞩目。特别是2011年中考,我校的郭兴宸以590分的成绩勇夺永吉县中考状元,中考全县前10名考生,我校占6名,前100名,我校占61%,统招150人,我校占80%。同时,涌现出一大批省市级名优、骨干教师,学校的品位大幅上升。
学生笑了,家长高兴了,领导满意了。各地方参观学习接踵而至,仅2011年上半年,就接待了吉林市、桦甸、磐石、舒兰等地来考察的学校5所,均受到广泛的赞誉。承办市级以上现场会5次,教师在协作区以上做公开课、展示课30余节,发表论文20余篇,取得科研成果16项,编辑整理教师论文集、教学随笔集、反思集、教学设计集8册。学校先后被评为“吉林市校本科研先进校、吉林省主题教研先进校、吉林市校本科研先进校”等10余荣誉。回顾走过的历程,这其中的艰辛只有十中的领导、老师才知道。
(三)校本科研保障机制情况
为了确保校本科研的顺利进行,学校先后出台了《校本科研管理制度》、《永吉十中校本科研奖惩细则》、《“先学后”教奖励办法》、《随堂小测奖励细则》等制度措施,目的奖优罚劣、评选先进,促使教师努力工作,不断提升学生能力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校本科研管理制度》是常规性对全校校本科研活动提出地具体要求,包括:校本科研工作的主要任务、校本科研的形式及教研活动要求、促进措施、后勤保障措施、校本科研工作领导小组等相关内容,强化规范校本科研活动,使之顺利地开展。
《永吉十中校本科研奖惩细则》、《“先学后”教奖励办法》、《随堂小测奖励细则》三个奖励制度,目的是激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到“先学后教”课改实验中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名师”、“名校”。其中,《“先学后”教奖励办法》是一个学期对那些在校内、协作区、以及省、市、县作公开课、展示课或经验交流活动的教师进行激励,以此鼓励教师刻苦钻研,展风采,做“名师”。《随堂小测奖励细则》,是对在“过关检测”教学环节中编写试题贴近学生实际、有创新性、又及时全批全改的教师每月激励一次,而制定的措施。可以说,这些制度、措施出台,极大地鼓舞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也消除了部分教师的职业倦怠,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工作热情,提前一学期完成了“先学后教,打造高效课堂”的初级研究任务。从2009年3月到2011年8月,仅“先学后教,打造高效课堂”这一课改实验,学校用于购臵书籍资料、外出考察学习、请专家领导讲座、召开现场会、奖励优秀教师等累计投入资金10万余元,在以往教研活动是从未有过的。这方面,学校领导敢花钱,也舍得花钱,钱也真正花在了刀刃上。
(四)校本科研取得的成效
通过三年来坚持不懈地专研,我校“先学后教,打造高效课堂”的校本科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解决了束缚课堂效率提高的“瓶颈”问题,大幅度提高了教学质量。
1、教学理念发生彻底的转变。本着“以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思想,以“促成主动进取积极向上的强烈愿望”为动力,以“课堂改革”为突破口,进行课改实验的。所以,彻底改变了传统课堂:气氛沉闷,教师一人讲“满堂灌”,学生一言不发“死记硬背”,重知识,轻能力,效率低下的问题。取而代之的是:学生根据“导学案”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愉快展示学习效果,教师微笑点拨,重能力重过程的和谐课堂。
2、把“自主、自信、自强不息的性格”,当做课堂当中所追崇,所追求,所完成的主线,老师搭台,学生唱戏,让学生敢说能说愿说会说,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更多的场合,表现自己,表演自己,表达自己,因此,彻底解决了厌学,辍学,升学。
3、强化了校本科研的作用。过去的校本科研活动,只是教师们坐在一起闲聊一会,走走形式,应付检查,真正解决的问题却很少。而今天的教研活动从领导到教师围绕同一主题聚在一起,共同探索研究,共同出主意、想办法,拧成一股绳,共同分担困难,共同分享成功地喜悦,既融洽了干群关系,也强化了校本科研的突出作用。可以说,现在十中的校本科研活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受重视,问题解决得之多、之广、之深前所未有。
4、改变了教学评价内容和标准。把对教师的评价转移到注重学生课堂表现上来。(1)课堂气氛。课堂上学生到底是积极主动,争问争答,你争我夺,还是鸦雀无声,规规矩矩,小绵羊,反映了学生求知的迫切程度。(2)课堂形式。学生学习要多元化、多样化。学习形式要和学习乐趣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不觉得累,不觉得烦。积极倡导多种反馈形式:小主持人,竞赛,辩论,课堂中的小老师,以及曲艺节目:歌曲,舞蹈等 等,还可以作诗、填词。这给课堂教学融入了生机,激活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体验到了学习是乐趣。(3)活动人次。让学生在课堂时空中充分表演。(4)时间模式。教师只准讲10--15分钟,学生活动30分钟以上。按规定的模式去做就是优秀的,不按这个模式,哪怕你成绩好,也不认可。
5、教师的科研能力、教研能力、获得信息能力都有大幅提高。
6、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高。和谐的氛围,造就和谐的校园,学校不再可怕、老师不再可恶,同学不再可恨。学生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仅2010年、2011年中考我校考入重点高中比率比其他兄弟学校高30%,全县前10名占50-60%,前100名占60%,统招150人我校占80%左右,遥遥领先,李佳琳、郭兴宸同学分别荣获全县中考冠军。2011年,在各种学生比赛或竞赛中,有400余人次市级以上的奖励,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二、校本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
1、资金投入不足。虽然领导高度重视,但由于学校经济十分困难(仍有300多万元债务),导致校本科研资金投入受到一定限制,教师外出参观学习、聘请专家讲座以及奖励方面有些力不从心,但教师们仍一如既往,无怨无悔地奉献,为的是学生们的前途和永吉十中的明天更加美好。
2、教师理论学习仍显不足。能够参考的优秀理论书籍和课程资源相对少,校本科研的深广度受到限制,继续深入研究有一定的困难。
三、校本科研工作的建议
现在,我校“先学后教,打造高效课堂”课改实验,已进行深化研究到适应校情、学情的具体“学科教学模式”,任重而道远。为此:
希望上级主管部门加大资金和书籍物质的扶持力度,保证实验能够顺利完成。
2011年9月1日
第五篇:初探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论文
摘要:
新课改背景下,教学理念不断更新,课堂教学也随之发生很多改变,如课堂更加活跃,师生互动更多,学生动手能力更强等。然而,近几年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却存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效率低下”的现象,所以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应用能力,已经成为初中语文教师最为关心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所谓语文课堂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教育与引导下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升语文水平、陶冶情操的过程,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推进作用。所以,完善语文课堂教学,发挥语文课堂教学魅力,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就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一、精心备课,掌握教学目标。
备课对课堂教学效率有着直接影响,首先备课需以人为本,教师需在充分了解与掌握学生学习能力与个性差异的基础上进行不同层次与类型的备课,其次备课需遵循“三备法”,即第一次备课需独立探索,不可参考教案等,第二次备课需参照他人教学设计,学习与借鉴他人的设计特色,第三次备课需结合课程教学实况做出课后反思,完善教学策略。
在做好备课的同时教师还需掌握教学目标,也就是说要注重三维目标设计与分层设计,从三维目标设计来说,初中语文有效结合了人文性与工具性,在教学目标的设计过程中,教师不可忽略知识和技能、方式和过程、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结合,三者密切相连,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从分层设计来说,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知识基础与学习能力,在教学目标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在设计总体目标的同时还要考虑学困生与尖子生间的差异,给他们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从而促进所有学生共同进步。
二、创建平等和谐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较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在此过程中师生互动分享知识、情感,互相沟通情感、体会,拓展教学内容,获取新发现,以此促进师生共同进步的实现。所以,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创建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了解学生心中所想所需,即在实际课程教学中,师生可以平等对话,适时指导学生,表扬学生,并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创造。
除此之外,教师还需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真正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才能主动去学习、去探索,因此首先教师需认真设计导入,导入是语言课堂教学的初始环节,其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直接影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在充分了解与掌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选取合理的导入方法,如游戏导入与故事导入等,生动活泼的导入语言自然会吸引学生兴趣;其次教师需多鼓励、称赞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自己的努力可以获得他人的肯定,依据这一心理,教师应多鼓励、称赞他们,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乐趣,从而产生学习兴趣。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新教学形式。
传统课堂教学过于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率,为此我们需积极创新教学形式,转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教师需将训练视作重点,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强化学生对字、词、句、章的理解与掌握,以提升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还需积极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具备较多特征,如直观、便捷、生动与实用等,且有效结合了图、文、声、像,其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全方位地激发学生感官,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启迪学生分析、总结表象,开发学生思维,从而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实现了课堂教学改进,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促进了课程教学效率的提升。例如,在实际学习时教师应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一些与所学习内容相关的视频片段,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舞蹈,相比于教师口头讲授来说,这种方式带给学生的收益更多。
四、发挥教材作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虽然教材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依据,但若想更好地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便需要灵活应用教材,具体而言:首先要合理选择教材,具有代表性内容的教材要深入讲解,反之则少讲;其次要有效发挥教材范例作用,教师可以从教材里深挖方法,为学生讲解提问题方式与回答问题标准,同时还需以课堂教学的方式为学生讲解阅读方式、写作方式、吟诵方式与评价方式等;最后要适当拓展教材,在拓展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合理分析。
除此之外,教师还需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积极鼓舞学生加入课堂讨论,给予学生自由讨论的时间与空间,对于具备充分证据的问题,学生便可以畅所欲言,即使讨论超越了语文教学范围,或者是阻碍了教学进度,教師也不可打断学生,应让学生继续说完。总的来说,课堂讨论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创建宽松活泼的学习氛围,使学生逐渐步入乐学、会学境界,又可以培养学生思考、倾听能力,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学会分析与评价观点。
五、改进评价,坚持教学反思。
教学评价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需创建合理有效的评价模式,首要要保障评价多元性,在创建评价模式时,除了要注重教师评价,还要注重生生评价与师生评价,促进多元评价格局的形成;其次要注意评价发展性,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推动学生达至目标,并非是评比,学生的学习过程才是评价重点;最后要注重评价激励性,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需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使学生可以享受到成功的愉悦感,提升学习自信心,总的来说,对于在学习中表现突出的学生,教师都要抓住机会给予鼓励与称赞,从而促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提高。
另外,教学反思的坚持也很重要,有效的教学反思可以保障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与实效。反思能力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问题、思索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反思教学除了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还是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教师只有不断反思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主要涉及教学模式、课堂结构、教学方向、学法指导与时间安排等,才能更好地推陈出新,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及课堂教学效率。
六、结论。
总而言之,语文既是基础学科,又是最为深奥与活跃的学科,它总是被放于教学改革的首位,每一次教学改革都会有新发现,这无疑增添了语文教学魅力。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是初中语文教师最为关心的问题,长期以来,不少课堂教学都较为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低下,为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将新课程视作指导,不断活跃课程氛围,不断探索、优化、总结,选择更多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从而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铺垫基础。
参考文献:
[1] 韩 娟。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做法[J]。语数外学习: 初中版下旬,2013(11)。
[2] 李占国。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研究[J]。快乐阅读,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