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上册 19,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19、美丽的小兴安岭
一、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嫩绿、汇成、欣赏、密密层层、挡住、视线、献出、可口、鲜嫩、名贵、药材、又松又软”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4、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二、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学习生字新词,理清层次,学习第一、二自然段。第二课时:学习第三至第五自然段
第三课时:学习第六自然段,总结全文,学写生字。第一课时
一、资料展示交流
学生出示课前收集的有关小兴安岭的文字或图片资料,互相交流,激发学生对小兴安岭向往的情感。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
2、出示生字,抽读。重点指导:“涨”是翘舌音,“葱”是平舌音,“融、涨、葱、挡”是后鼻音,“浸、剑、舔”是前鼻音。3、用多种方法识字字形。
三、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齐读1自然段。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2、自读2自然段,边读边想:作者是怎样来描写春天的景色的? 树木——积雪——春水——小鹿 3、出示句子,体会用词的准确。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抽出”是长出的意思,但用“抽出”,就把枝条快速而有力长出来的样子写出来了,很生动形象;枝条一般是笔直的、长长的,像一把剑,把枝条“长出”说成“抽出”,非常贴切。这个词可以用换词法来理解,使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到“抽出”更准确,更形象。“嫩绿”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或通过实物展示来理解。“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侧着脑袋”,写小鹿欣赏水中影子的神态。“欣赏”是讲小鹿一边喝水,一边看着溪里流水的样子,好像在欣赏自己的影子。可引导学生想像小鹿的可爱神态。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用“读懂一段写景文章”的方法,学习了这一课“春天”的部分,让我们欣赏到小兴安岭生机勃勃的春天。可是,我们还没有看够春天的美景,夏天又来了,让我们迎着夏天灿烂的阳光,再次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看录像
2.小组学习第三自然段,用学习“春天”的方法理解课文,自学后,同位可交换意见,解决疑难问题。
学习方法:①边读边想,主要写了什么景物。②找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和词语。③感情朗读课文。3.据学法导读
⑴这一段描写了夏天小兴安岭什么景物?(板书:树木、浓雾、阳光、野花)⑵夏天的树木是怎样,读有关句子
①教师出示句子,让学生找出最能突出夏天小兴安岭树木特点的词,理解“葱葱茏茏”。
②用换词方式,体会“密密层层”、“封”的准确性
③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你从哪儿可以具体看出来?(“挡”、“遮”)④教师范读,再指导读好这个句子。
过渡:刚才这个句子是老师最喜欢的句子,你又喜欢哪句?(3)第二句:“浓雾”
①出示这句子,让学生自己找出不理解的词 ②看图,帮助学生理解“浸” ③想象情境,指导朗读
雾在山谷里飘起,由于森林被叶子封得严严实实的,雾不易散去,整个森林就像泡在浓雾中。你要是置身其中,你感觉怎样?能读出你的感觉吗?(4)第三句:“太阳” ①出示句子,让学生质疑 ②看图理解“缕”、“像利剑” ③朗读这个句子(5)第四句:“野花”
①出示句子,说说这句好在哪儿? ②齐读句子(6)小结:
这一段,作者抓住了夏天花木繁茂的特点。先从夏天的早晨写起,写出了小兴安岭早晨特有的朦胧美,再写太阳渐渐升高,阳光驱散浓雾,出现了利箭一样的金光,大花坛似的草地。从这段描写中,我们看出作者很注意突出季节特点。
三、默读课文,自学第四、第五自然段
我们知道小兴安岭的春天、夏天都很美,那秋天、冬天又怎样呢?你们想知道吗?现在,老师让你们自己去走一走,看一看。
(学生继续用上述方法,默读课文,自学四、五自然段,看看学生是否真的掌握了“读懂一段写景文章”的方法)1.检查自学情况
①第四、第五自然段各写了什么景物? ②在“秋天”、“冬天”一段,哪个句子写得好? ③出示句子:a.落叶在林间飞舞b.西北风呼呼地刮着
(词语替换法,让学生理解“飞舞”更能表现秋天的欢快、活泼;“刮”突出西北风非常猛烈)2.小结:
秋天果实累累,遍地是名贵药材,无边的森林尽是宝藏,这多么令人惊喜!冬天,小兴安岭雪花纷飞,动物们独特的过冬方式给文章增添了无穷的情趣。这两段,作者也是抓住景物的特点,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刻写出来的。3.指导学生读出丰收的喜悦及动物的不同表现。
四、总结
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抓住景物在不同季节的特点,进行生动、具体的描述,向大家展示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
只短短的几分钟,我们大家在小兴安岭里一同度过了春、夏、秋、冬,那里景色诱人,你觉得小兴安岭是个什么地方?(大花园、宝库)齐读最后一段
五、师生配合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 绿色的海洋
春 抽出新枝 长出嫩叶 原木 夏 葱葱茏茏 密密层层 秋 落叶飞舞 果实累累 冬 树上积雪 动物过冬 大花园 宝库 第三课时
一、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兴安岭的季节。
二、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出示句子“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这是用“美丽的大花园”和“巨大的宝库”来形容小兴安岭的美丽和物产丰富,说它是美丽的大花园是因为这里树木葱茏,流水潺潺,野花盛开,即使是冬天,雪花飞舞,银花满地,也无比的美丽;说是巨大的宝库,是由于它盛产木材,还有山葡萄、蘑菇、木耳以及人参等名贵药材及珍贵动物。这句话是对全文的概括。
三、学生字。1、给生字归类。左右结构:11个
同偏旁:汇和浸,欣和软,刮和舌(舌做部首和独立成字时写法不同)。比较生字的比例:如“挡”和“刮”一个是左窄右宽,一个是左宽右窄。“赏”师范写。
四、生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
教学反思:《美丽的小兴安岭》是新教材小学三年级上学期的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一篇传统的经典名篇。课文通过描写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表现了作者对小兴安岭无限的热爱。文章语言生动,文笔优美,学生喜读爱读想读。这么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教师应如何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体现新的理念、新的追求、新的手段,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呢?下面就这节课谈谈我对课改的理解。
一、激情导入,走近“美”。
语文学习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语文学习氛围,一节课的导入非常重要,教师要会抓住学生的“心”。写景的文章在教学时更应注意这一点,因此,我在教学时,特别注重前五分钟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接触文本的内容,走近美丽的小兴安岭。课一开始,我通过投影片,让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小兴安岭四季的美,让学生在激情的语言和优美的画片中欣赏小兴安岭的美,感受小兴安岭的美,然后直奔主题,问学生:“你觉得小兴安岭是个什么样的地方?”有的学生说:“我觉得小兴安岭是个宝库。”有的说:“我觉得小兴安岭特别美。”有的同学则说“老师,我要补充,小兴安岭不仅美,它还象个美丽的大花园。”我马上接下去问:“如果让你做个小导游,把美丽的小兴安岭介绍给你的爸爸妈妈行不行?”学生的回答是响亮的、异口同声的:“行。”这样的导入,这样的情景设计,使学生更快更好地走入了课文,走进了美丽的小兴安岭,与文章融为一体,让他们从向往中产生了浓厚的阅读欲望,为下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打下了基础。
二、品词品句,抓住“美”。
《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中,好词佳句特别多,也特别重要,就像人身上流动的的血液,贯穿全文。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词汇,要把这些新鲜的血液输送给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学习、感悟时,多角度、多方位地感受小兴安岭的美。(1)在阅读中理解。在教学“夏季”这一段时,我问学生:“你为什么喜欢小兴安岭夏天的树木?请你把这句话读一读行吗?”学生读完后,我又问学生:“你读了这句话,你想告诉大家小兴安岭的树木长得怎么样?”学生说:“小兴安岭的树木长得很茂盛。”我问:“从哪些词语中告诉了你?”学生说:“从葱葱茏茏、密密层层、挡、遮中感受到的。”我紧接着说:“请你再读读这句话好吗?”于是,学生娓娓读来,在读中自然而然地熟记了这些词语,更加深了对这些语词的理解,感受到了小兴安岭夏天树木的与众不同的美。(2)在理解中比较。课文描写小兴安岭的春天时有这样一句话:春天,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在学习这句话时,我问学生:“抽出是什么意思?”学生说:“是长出的意思。”我马上说:“那能不能用长出换成抽出呢?为什么?”有学生说:“抽出要恰当,它写出了新芽长得很快。”有的学生说:“抽出要好,如果一个句子中用两个长出,读起来就比较单调。”教师通过词语的比较,让学生体会文章中用词的精确性和重要性,感受小兴安岭勃勃生机的春景。(3)在比较中寻求最佳。
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描写小兴安岭草坪上盛开的野花时,我问学生:“草坪上开了许多花,有哪些颜色?”当学生说完有红、白、黄、紫时,我就问:“你能不能用一个语词来表达这么多的颜色呢?”于是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五颜六色。”有的说:“五彩缤纷。”„„我就对学生说:“你能不能把你刚才说的其中一个语词放进这个句子中,把句子说得更具体、更生动、更感人呢?”有的学生说:“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五彩缤纷,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有的学生说:“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五颜六色,芳香扑鼻,太美了。”有的学生说:“老师,我要补充,我仿佛真的看到了这些花朵。”学生就是这样在品词品句中展开想象的翅膀,体会着小兴安岭的美。
三、读悟结合,感悟“美”。
《课标》中指出,“语文教育是审美的诗意的,充满情趣的。”要达到这一点,让学生体会小兴安岭的美,教师必须创设美的情景,美的课堂。在教学中,我把这种美集中体现在朗读上,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爱到情感的熏陶。我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朗读,感悟小兴安岭的美,激发他们对小兴安岭的向往。在教学小兴安岭的春天时,课堂环节是这样的:(1)读中找景,用“○”圈出你看到了小兴安岭的哪些美景。让学生幽比较直观、形象地初步感知美。(2)读中找特点,用“——”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话?这时学生的情感被激发了,有的学生说:“我喜欢描写小鹿的这个句子,因为这句话把小鹿写得太美了,太可爱了。”有的学生说:“我喜欢描写小溪的句子,因为我似乎听到了流水声。”于是我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想象当时的画面,带着这种感情读读句子,加上动作读读句子,加上流水声读读句子,使学生心中对美的理解得到了升华。(3)读评结合,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激情,深入体会小兴安岭的勃勃生机。学生可以抓重点词句读,可以全段读,可以用多种形式的方法读,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读中感爱小兴安岭的美,在读中感悟小兴安岭的美,感受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美。这种潜移默化的语言熏陶,我想是当今语文教学的主旋律之一。记得有人曾经这样说过,终身爱益的东西从来是看不见的,是学生内在的情感态度和人格,就这节课而言,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于言而动之情,这种油然而生的对自然美、语言美的感悟,是学生终身爱益的。
四、自主学习,创造“美”。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单纯的传授知识,更重要的还是一种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今天的“教”,就是为了明天的“不教”。光有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是违背现代教育的精神。因此,我突破了传统的认知性单一的教学目标,把能力目标提高到了与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并列的重要地位。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加强自主、协作学习,让学生真正意义上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逐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自己分析、感悟文章的能力。《美丽的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写法相似,我先带领学生走进小兴安岭的春天,按“读中找景、读中寻景、读中感悟”的方法一起学习、一起探究,然后让学生按照这种学法分组进行学习第三自然段,再独立自学四、五自然段。在反馈中,显示了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他们在自学的过程中,不仅欣赏、领悟了小兴安岭的美,更重要的是创造了美。有一位同学学了第四自然段,这样说:“小兴安岭的秋天太美了,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还有一位同学说:“小兴安岭的宝贝太多了,有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馋得我直流口水。”有的干脆做起了推销员,有的急着想去小兴安岭看一看。学生真情的语言,感情的自然流露,不就是教师千方百计想要达成的愿望吗,不就是学生对美的一种理解,一种欣赏,一种创造吗? “美”是文章的“魂”,“美”是教学的线。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围绕这些教学思想组织教学,努力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但真正教学起来,总会有那么多的遗憾。
其一,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表面上能按照老师的要求有步骤地进行学习、讨论,看起来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但学生合作气氛不够浓,有些问题不能在小组中更深入地学习。如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虽然能很快地找到描写的景物和特点,也能有感情地去读读句子,但在小组读评相结合的环节上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如何加强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如何发挥小组长的作用等等,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尝试。
其二,对课文的理解只停留在文字的表面上,没有让学生抓住字词的深刻内涵,展开想象,深入体会。例如对“雾”的描写,学生能从“升、浸”中体会到雾浓、雾大,范围广,但是教师没有让学生更深入的感悟和体会,没有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展开想象,这远远是不够的。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做到更深层次的“读悟”结合。
有人说,语文教学是一门很遗憾的教学艺术,我则不然,我认为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种美,是一种美的孕育,是一种美的享受,我希望自己能永远在这方园地里工作、学习,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一种缘分吧!
第二篇:三年级语文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教
案
设计
教材分析
《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思路清晰,段落分明,语句生动,用词准确,是进行单元训练重点“用词准确”的一篇典型。选编本课的意图,是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在感受小兴安岭美丽富饶的同时,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目标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感受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今天我们要好好品味文中的优美语言,看看作者是怎样观察小兴安岭四季的景色特点的。学会了这种方法,我们这次习作就可以应用了。
二、品读课文,领会写法,积累语言。
默读课文,再次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
(一)以春天这个季节为例,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默读第二自然段。出示思考题:在描写小兴安岭春天的景色中,课文重点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在文中划出相关词句)
(1)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利用换词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把“抽出”换成“长出”体会不同。若学生理解有困难,可播放通过实物展示帮助理解。
(2)“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侧着脑袋”写小鹿欣赏水中影子的神态。“欣赏”写出了小鹿像人一样爱美。句子多生动。(可播放相关)
(3)自由放声朗读这段,感受春天的美丽。
2.总结学法。
(1)读文,找景物
(2)抓住景物特点
(3)体会情感
(二)小练笔、自由选择自己喜熟悉的地方,写一写那里春天的美景
3、交流自己的写作。
三、小结
这次的小练笔,同学们都能运用自己学到的方法,抓住了春天的主要景物特点,利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来描写自己熟悉的地方。通过相互的交流,相信同学们一定都有所收获。
第三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教材分析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壮丽的祖国山河”中的第三篇课文。
文章中间部分按照四季顺序描绘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象,每段都是先写树木,再写树木周围的景色,有利于引导中年级学生感悟组段方法,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的要求。同时,课文语言准确、生动,有利于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语感。本课一些生字,如“汇、挡、献、刮”,比较好地体现了季节的特点,有利于教学把识字与阅读紧
密结合起来,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它们的意思和表情达意的作用。
由于课文内容较为浅显,学生可以大致读懂课文内容,因此,阅读重点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探究并发现课文组段规律,学习、积累背诵生动、优美的语言为宜。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词,会写“汇、挡、献、刮”,初步领会左右结构生字宽窄布局的迎让规律。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背诵喜欢的段落,尝试运用立桩记忆的背 诵方法。
3.探究并发现写春夏秋冬四段的组段规律,学习和积累准确、生动的语言。
三、教学准备
1.引导学生大致了解本单元学习内容,能说出前课生字“渔、披、状、划”结构上的特点。
2.教师准备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器。3.教师准备有关小兴安岭资料,制作指导关键字及背诵用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板书课题 1.教师板书:美丽的小兴安岭 2.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认读字词,指导纠正易读错的字音。
白桦、淙淙、嫩绿、涨满、蘑菇、脑袋、葱葱茏茏(树木青翠茂盛)、当美餐 2.学生自己小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字音和同学交流。3.请大队委或课代表推荐六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要求和评价指标:声音洪亮,正确流利。
(三)提示重点,明确目标
这节课重点探究课文中间部分,是按照怎样的顺序组织段落,每段又按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的思路,向我们一一展现小兴安岭的美丽的。
(四)读中感悟,积累语言
1.由教师背诵第一段导入,学习第二段——感受春天活力之美。
(1)指导感受“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中“抽出”用得准确、生动,充满了 春天的活力之美。
练习朗读,要求读出树木的生机勃勃。
(2)学生自读、探究整段,找找还有哪些词“用得真好”。(3)交流汇报。
重点感悟:“汇” 也用得生动形象,充满了春天的活力。第一步,读“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涨 满了春水。”
第二步,出示“汇”字。
课件演示,理解“汇”字的意思,形象记忆字形:三点水就如同积雪化成的水,淙淙地流进小溪(“象形”的半口匡)。
第三步,指导书写“汇”字。指导要点:偏旁三点水,写在弧线上,上面两点要写紧凑一些。
第四步,学生练习写“汇”字。第五步,再读带有“汇”字的句子。
师:想象雪水“汇”成小溪的景象,有感情朗读。(4)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写小鹿的句子。
师:汇进春天美丽图画的,还有什么也充满了春天的活力之美?
引导学生有感情齐声朗读:“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 水里的影子。”
指导要点:加入动作演示,想象、感受小鹿愉快、得意地心情。(5)交流感受,体会春天的活力之美。教师板书:活力之美(6)感悟第二自然段的顺序
(先写了树木抽枝长叶,再写了树木周围的美丽景象)。
配乐,师生合作读第二自然段(老师读树,女同学读春水,男同学读小鹿)强化对组段特点的感受。
(7)指导学生用立桩记忆法背诵这一段。第一步,展示背诵立桩词: 树木 抽出____ 长出____ 积雪 汇成____ 流着____ ____涨满____ 小鹿 ____散步 俯下____ 侧着____ 欣赏____ 第二步,解释立桩词
师:左边是关于“春天小兴安岭的主要看点”的三个词语,右 边是关于“主要看点具体怎么样”的若干词语。第三步,指导立桩记忆的方法
师:要做到高效背诵,就要找到一根支持背诵的拐杖——先记住要点之间的关系,再利用这种联系 加快记忆。第四步,练习背诵 ①自己试着背背。
②指名背诵,会背的同学一起背,背不熟的可以读文。③齐声背诵。
2.学习第三段——感受夏天葱茏之美。
(1)默读第三自然段,探究发现这段与前一自然段在组段上的相同之处。(也是先写树木,再写树 木周围的美丽景象)
(2)学习作者是怎样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夏天草木葱茏的特点的。第一步,读“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 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第二步,默读,圈出表示特别能表现(也是专门表现)夏天树木特点 的词。(只有“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还可以用在他 处)第三步, 交流读后的感受。
师:后两个叠词又分别从“枝繁叶茂”和 “没有缝隙” 两个角
度进一步渲染了夏季树木的“葱葱茏茏”这个主要特点。“葱茏”二字写出了小兴安岭夏季的美丽。
第四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夏季树木的葱茏之美。第五步,背诵这句话,巩固立桩背诵法。(3)书写“挡”字。
师:这个“挡”字,不适合用在春天,也不适合用在秋天,用在夏天最合适,因为它从一个侧面也
反映了夏季树木的葱茏之美。第一步,教师指导书写。第二步,学生练习书写。第三步,师生合作再读这句话。(4)再读读树木周围的美丽景象。
师:作者还写了哪些景象也反映了夏季树木的葱茏之美?
学生自读:“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
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 ,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5)交流感受,体会夏季的葱茏之美。
师:因为草木葱茏,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时,整个森林就像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一样。工人宿舍门前 的草地上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从一个小侧面也映衬了夏季小兴安岭的葱茏之美。
教师板书:葱茏之美 3.学生分两大组自学四五段——感受秋、冬之美
(1)同学们自主探究秋天和冬天两段。探究发现这两段与前两个自然段在组段上的相同之处。(也
都是先写树木,再写树木周围的美丽景象)
(2)学生分两大组合作学习,分别交流汇报能够分别体现秋、冬特点的两个生字。
随文指导学写“献”字和“刮”字。
指导重点:“献”左右两部分基本相等。“刮”左宽右窄,竖勾要长且直。评价“汇”、“挡”、“献”、“刮”四个字的书写。评价要点:注意左右相等和左宽右窄字的布局。(3)交流感受。
①边观看视频课件,欣赏秋天丰收的景象,边小结:作者表现“秋天的美”时主要写了丰收之美。
②引导学生一边听老师朗读,一边想象冬天的景色。师:听后说说想象到的小兴安岭的冬天是什么样的。
③感受“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 中“刮”字的准确、形象。引导 方法:
师:天寒地冻、滴水成冰!但是动物们是怎么生活的呢? ④感悟小兴安岭冬天的生命之美。教师板书:生命之美
(五)回归整体,交流感受
交流学习课文的感受:如果你有机会去小兴安岭,你会选择哪 个季节。
第一步,自己准备。第二步,学习动情地表达。第三步,师小结。
第四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融、汇”等10个生字。会写“汇、欣”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抽出、嫩绿、汇成”等15个词语。
2、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出示中国地图,教师谈话:在我国东北有一个著名的林区——小兴安岭,为了加强旅游业,林区管理局决定招收一批导游,大家想报名参加竞聘吗?
一、明确要求
那么大家怎样在竞聘中获得成功呢?学生讨论,师生共同确定“闯关”要求。
二、读书闯关
①闯第一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②闯第二关——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三、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检查巩固
①听写生字新词,听写有关句子。
②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继续闯关
①闯第三关——展示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诱人景色。
a.学生先和自己要好的朋友练一练,或和同座练说。
b.学生自由登台介绍,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评价。
②闯关总结:同学们经过自己努力,不但读得好,而且说得好。你们都是合格的小导游。
三、拓展活动
①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想想这些句子好在哪里。
②利用星期天观察家乡的一处景物,并且抓住景物特点写一写。
板书:
23、美丽的小兴安岭
绿色的海洋春夏秋冬
美丽的大花园巨大的宝库
第五篇:三年级语文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认读词语
2.听写生字词。
3.课文写了小兴安岭的什么?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小兴安岭,看看他的四季到底有哪些美丽的景色?
二、细读课文,品词品句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读第一自然段。思考:第一自然段主要告诉了我们什么?你是从哪些词看出来的?你又是怎么理解的?
2.集体交流
(1)第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小兴安岭的树木非常多,也非常美丽。
(2)抓住“数不清”“几百里连成一片”“绿色的海洋”等词语来理解,突出小兴安岭森林广阔无垠,一片绿色,非常美丽的特点。
a.“数不清”一词说明什么?
b.省略号表示什么?你能再说出几种树的名字吗?
c.“几百里连成一片”又说明什么?
d.“绿色的海洋”是指什么?(小兴安岭的树)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要让学生带着对美丽的小兴安岭的赞美之情。)
(二)扶学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①你觉得小兴安岭的春天怎么样?②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来写的?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谈谈你的理解。
2.集体交流。
(1)小兴安岭的春天很美丽。
(2)作者抓住了树木、积雪、小溪、小鹿、原木等景物来写。
(3)学生抓住“抽出”“欣赏”等词语来理解,突出春天刚刚到来时,小兴安岭景色美丽,生机勃勃的特点。
①“树木抽出新的枝条。”
“抽出”还可以换成哪些词,比较哪个词用的准确,为什么?
明确:“抽出”还可以换成“长出”,“抽出”准确,“抽出”虽然也是长出的意思,但用“抽出”就把枝条快速长出来的样子写出来了,形象生动,枝条一般是笔直的,长长的,像一把剑,把枝条“长出”说成“抽出”非常贴切。
②“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面的影子。”
抓住“散步”、“欣赏”这两个词语。把小鹿当作人来写,使更生动、更活泼、更有趣。说明作者对小兴安岭中的树木、动物都充满了喜爱之情。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4.小结读书方法。
(1)先读课文,感受到了小兴安岭的春天很美丽。
(2)抓住了作者所描写的词句进行理解。
(3)通过感情朗读,体会小兴安岭春天的美丽。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半扶半放)
1.自由读课文,自己思考并理解下列问题:
(1)小兴安岭夏天的景色怎样?
(2)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来写的?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的?谈谈你的理解?
2.集体交流
(1)小兴安岭的夏天很美丽,作者抓住树木,晨雾,太阳,草地,野花这些景物来写的。
(2)抓住“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封”“挡”“遮”等重点词语理解小兴安岭夏天树木葱茏,枝叶茂密,抓住了“浸、穿”来理解晨雾、阳光、野花的美丽。
①“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a.“葱葱茏茏”是讲树木长得非常茂盛。
b.“密密层层”可以换成什么词?(密密麻麻)写出了夏天枝繁叶茂的特点。
c.“封”可以换成什么词?为什么要用“封”字,用“盖”字行不行?
“盖”字有由上而下覆盖的意思。而小兴安岭树木繁多,枝叶不仅是将上面的天空遮盖住,而是上上下下的空间都被浓密的枝叶封闭得严严实实,因此这个“封”字用得恰到好处,再次照应前文的树多得就“像绿色的海洋”。一个“封”字既形象地表现了树木枝叶遮天蔽日,又密又严的景象,也显示出树木在夏天生长的勃勃生机。
②“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a.比较句子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罩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b.讨论“浸”和“罩”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在字典中“浸”是泡的意思,一般指沉没在液体里。小兴安岭的雾很浓,而且是从地面生成,自上而下蔓延开来的;范围跟森林一样广,逐渐使整个森林都沉没在浓雾里。但“罩”是扣盖、覆盖的意思,有由上而下的内涵。相比之下作者把浓雾比作液体,用“浸”来形容雾中的森林,十分确切。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四)合作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按照上面的学习方法合作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2.自由读课文,你觉得小兴安岭的秋天怎么样?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来写的?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你是怎么理解的?
3.分小组讨论学习。
4.集体交流,明确:
第四自然段
(1)小兴安岭的秋天很美丽,很富饶,作者抓住了树木、落叶、山葡萄、木耳、人参等景物来写。
(2)抓住:“飞舞”“献”等重点词语来理解,突出了小兴安岭的秋天不但景色美丽,而且物产丰富。
①“落叶在林间飞舞。”
“飞舞”还可以换成哪个词?比较用哪个词更准确?
明确:“飞舞”还可换成“飘落”。“飞舞”是形容树叶随风飘落的样子。作者看到树叶飘落联想到彩蝶飞舞的情景。用“飞舞”而不用“飘落”,表现了落叶随秋风悠悠飘落的情景,使我们体会到秋天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进一步体会到作者的用词准确。
②从白桦、栎树的叶子“变黄”、松柏显得更“苍翠”,可以看出秋天的森林色彩艳丽。③“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
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在这句话中,作者用“献出”一词,赋予了森林以人格化的描写。告诉人们,森林里的野果成熟了,这里的特产正在被采集利用。由此可见,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是联系在一起的,既有收获,又无私“献出”,表现了小兴安岭的奉献美。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活泼、快乐的情绪
第五自然段
(1)小兴安岭的冬天美丽,富饶,作者抓住了树木、积雪、西北风、紫貂、松鼠等来写。
(2)学生们抓住“飞舞”“刮”“只好”“散步”等重点词语来理解,使学生们体会到小兴安岭冬天的美丽和富饶。
①“树上积满了白雪。”
“积满”一词用得非常恰当,连树上都“积满”了白雪,既可以让人想象出小兴安岭冬天很冷,雪很大,又可以反映出小兴安岭森林的密密层层。
②“黑熊只好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
a.“只好”就是只能这样。冬天,遍地是雪,黑熊无法出来活动,无法外出觅食,只能舔自己掌上分泌出的养分过冬。这是动物生存的本能。
b.作者用“只好”一词赋予了黑熊人格化的描写,显得生动而富有情趣,表达出作者对自然界的喜爱之情。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
(五)学习第六自然段
.齐读最后一段。
2.想一想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花园,又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呢?
明确:宝库,是指物产丰富。花园,是指一年四季美丽。因为小兴安岭物产丰富,其中还有很多珍贵的动植物,而且一年四季景色美丽,所以说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三、朗读课文,升华情感
感情朗读课文,注意体会小兴安岭的景色优美和物产丰富。
四、总结全文,学习写法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重要的收获?
2.总结:课文首先写了小兴安岭树木多,再写春、夏、秋、冬的景色;最后点明它的美丽、富饶。是按总-分-总这样的顺序写的。
五、拓展延伸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并抄写。(提示)
2.当一次小导游,把感受到的小兴安岭的美景讲给父母听。
3.选择家乡的一处景色,仔细观察,再写一写。(运用本文学习的语句和方法)
板书设计
春
美丽的小兴安岭
夏
大花园
秋
巨大宝库
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