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4.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教案 5
天材教育
华南实验学校北大门
第四章 光的折射
知识点归纳: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
凸透镜成像:
(1)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 (2)物体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2f)。如幻灯机。 (3)物体在焦距之内(u (1).要借助工具作图;(2)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虚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5)光发生折射时,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6)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相交在虚焦点上;(7)平面镜成像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像;(8)画透镜时,一定要在透镜内画上斜线作阴影表示实心。 7.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8.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镜;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镜。9.望远镜能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其中伽利略望远镜目镜是凹透镜,物镜是凸透镜;开普勒望远镜目镜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 10.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也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 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练习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1.从物理学角度说,站在平静的湖边的人,透过清澈的水面看到“鱼翔浅底”,看到的鱼的像是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而鱼的实际位置比看到的像要________些(选填“深”或“浅”)。2.某摄影师用一台镜头焦距固定的照相机给全班同学拍毕业照,此时胶片上所成像的性质是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接着又要给小明同学照半身像,这时摄影师应该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3.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图中表示某二人看物体时的光路图,要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甲需配戴________镜,乙需配戴________镜。 4.如图在鉴定文物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裂纹,其夹角是5度,要想使看到的像更大些,应该将放大镜离裂纹________。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6倍,则他看到的角是________度。天材教育 华南实验学校北大门 5.当小玲在观察阳光通过甲、乙两个眼镜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时,发现两个眼镜形成的光斑不同。阳光通过眼镜甲形成的光斑中问较四周亮,而阳光通过眼镜乙形成的光斑中间较四周暗,由此可以判断眼镜甲是________透镜,眼镜乙是________透镜。 6.如图所示,B′是人眼在A处透过水面看见的河底一白色鹅卵石的虚像,这虚像是由 光的________形成的。若在A处用激光手电对准虚像B′照射,则手电发出的光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照射到河底的白色鹅卵石上。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两支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置于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C、D两处会得到清晰________(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烛焰的像,用一厚纸板挡住A处的烛焰,在光屏上________(选填“C”或“D”)处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8.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它对光有_______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9.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 10.在凸透镜成像时,若用一张不透明的纸将透镜的上半部分遮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A.像也只剩下一半 B.不可能成像C.仍能成像,只是变暗一些 D.仍能成像,只是像上有暗斑 11.潜水员在水中看天空中的小鸟,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其光线的传播大致路径的是() 12.小明仔细观察了如图所示的情况后,总结出以下几条结论。其中错误的是()A.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B.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C.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 天材教育 华南实验学校北大门 D.光从玻璃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13.如图所示.有一盛水的圆柱形敞口容器,水面的升降可由进水管和出水管调节。在其右侧某一高度朝确定方向射出一激光束,在容器底部中央产生一个光斑。该光斑()A.是激光束经水面反射后形成的;若向右移动,表明水面土升 B.是激光束经水面反射后形成的;若向左移动,表明水面上升 C.是激光束经水面折射后形成的;若向左移动,表明水面下降 D.是激光束经水面折射后形成的;若向右移动,表明水面下降 14.如图所示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照相机使用的是凸透镜 B.照相机使用的是凹透镜 C.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D.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15.将物体放在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前30cm处,则在透镜的另一侧可得到()A.正立、放大的虚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 16.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A.一定小于L B.一定大于L C.可能等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17.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记录并绘制了物距、像距之间关系图像,则凸透镜焦距为()A.60cm B.40cm C.20cm D.10cm 18.小光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a、b、c、d 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探究后他总结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照像机是利用蜡烛放在a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放大镜是利用蜡烛放在b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幻灯机是利用蜡烛放在d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D.蜡烛放在b点成的像比它放在c点成的像大 三、作图实验题(共38分)19.(12分)(1)如图甲所示,a、b为岸上灯泡S发出的光线射入潜水员眼睛的其中两条,请作图找出潜水员看到岸上灯泡的位置; (2)如图乙所示是点光源S发出的光经透镜折射后,其中的两条折射光线,试用作图的方法,确定点光源S及像点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 (3)如图丙所示,一束光线垂直射向玻璃棱镜,请在图中画出光通过三棱镜的大致 天材教育 华南实验学校北大门 路径。 20.(6分)小宇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a、b、c、d、e是主光轴上的五个点,F点和2F点分别是凸透镜的焦点和二倍焦距点。 (1)在a、b、c、d、e这五个点中: ①把烛焰放在________点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②把烛焰放在________点上,所成的像最小; ③把烛焰放在________点上是属于照相机原理; ④把烛焰放在________点上是属于投影仪原理; (2)小宇做完实验后,又想用手表代替蜡烛,看在光屏上能成什么样的像。于是他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手表盘,如图甲所示。把这个玻璃板放在蜡烛的位置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表盘照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像为止。此时表盘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丙中的哪一个?() 21.(20分)信息综合题 一天,小明和同学们郊游,他们来到湖边,明媚的阳光洒在湖面上,湖中泛起粼粼的波光。岸上的树与水中的倒影相映成趣。浅水中几条小鱼在自由自在的游动,小明跑进水里,用手直冲鱼的方向抓去,但却没 天材教育 华南实验学校北大门 有抓到„„ 根据以上场景,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找出三个光现象的场景,并说明属于哪种光现象;(2)试画出阳光照到湖面上后的传播路径;(3)小明为什么抓不到鱼? 答:这是由于光线从________中传播到________中的过程中发生了折射现象造成的。小明看到的鱼实际上是它的变浅的________像,而实际上鱼的位置比较深,所以小明抓不到鱼;(4)设计实验证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请写明实验器材、步骤、现象和结论) 参考答案 一、1.虚 浅 2.缩小 增大3.凹透 凸透4.远一些 5 5.凸 凹 6.折射 能 7.缩小 C 8.凸透 会聚 二、9.B 10.C 11.C 12.C 13.C 14.A 15.D 16.D 17.D 18.A 三、19.作图略(12分)20.(10分)(1)e a ab cd(双选的对一个得1分)(2)D(2分)21.(1)(6分)①明媚的阳光洒在湖面上——光沿直线传播 ②湖中泛起粼粼的波光——光的反射 ③岸上的树与水中的倒影相映成趣——光的反射 ④浅水中几条小鱼在自由自在的游动——光的折射(答对一个得2分,前后不对应不得分)(2)(2分)(3)(6分)水空气虚 (4)(5分)作如图示实验(器材、步骤、现象、结论)略 光的折射与透镜复习教案 淮安市淮阴区开明中学徐建伟 教案背景:学生学习光的折射与透镜这章内容过程中感觉较为难学。对建立光线这个模型感觉较为困难。尤其对光的折射规律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学习上存在较大问题。因此,对本章内容进行复习很有必要。 教材分析:光的折射和透镜在初中物理中占有比较中重要的位置。几乎每年中考都有涉及。并且这章内容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有较高的学习兴趣。同时,光的折射规律和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又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所在。学生也容易在这个地方产生想学又学不好的矛盾心理,进而导致厌学的发生。因此,本章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为他们解决令他们困惑的问题。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将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构建成一个知识结构体系 2 了解光的折射定律 认识到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4 知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2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研究、探索新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光的折射规律,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对光的作用及成像规律。 难点:解释简单的折射现象。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教学方法:实验法模型法讨论法对比法 教学用具:媒体课件及相关实验器材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步聚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目的 引言 展示图片1:踮起脚尖的男孩想要知道些什么?这儿有五幅图片,你想知道哪一个? 根据学生的愿望播放链接:1是水中的钢笔2是玻璃砖下的直尺 3从水中看到的天空 隐形衣 5 放大镜 引入课题,并板书:光的折射透镜 说出自己想看的图片 分析归纳所看到的图片的共同点 将学生的注意力从课间转移到课堂,同时激发学习的兴趣 光的传播复习 展示图片2:影与倒影 与学生一起完成光路 从图片中找出与光的传播有关的现象 画出光路 为建立框架图作车垫 活用知识 光的折射及规律 图片3:链接中的五图合一,从光的传播角度看,为什么天空变得更高了?光是从哪儿开始传播的? 复习光的折射规律 要求:可以看书也要可以查资料 强调折射时的两种不同物质对折射角的影响,光在折射时光路可逆 图片4:练习判断光的传播路线是否正确 用图表示出光的传播路径 说出自己画图的依据 同桌之间说出光在折射时还有哪些规律可循? 手脑并用,通过练习加强知识的记忆 应用一现象的解释 步骤 图片5:这是《岳阳楼记》里描写的情景,想抓一条吗? 单击:四幅图片 单击:原图片,画面中只有鱼吗? 图片6:反射与折射的原理图 我们语文课刚复习过《岳阳楼记》,一面是岳阳楼记里的一段描写,大家能把它背出来吗? 图片7: 这些都属于对现象的解释,也是光的折射定律的第一个应用,并板书,子图:1鱼的位置变浅,2水中的筷子变弯,3蜃景,4蜃景解释此处考试不作要求,(故速度要快)并板书 教师活动 思考怎样才能抓到鱼 选出答案,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观察图片,找到水中的树枝并解释 体会 背诵,找出里面与光的传播有关的语句,并分类 总结共解释了哪些现象? 观察记忆 学生活动 将物理知识融合在美中 知道光路的传播方向和传播介质 再巩固 进行学科间的综合 巩固 增加学生的兴趣 活动目的早餐摊点旁:透过炉火上方的空气看对面的景物 隔着烟囱上方的烟看高处的树枝,这些景物都会变得晃动起来,还有,夜晚的星星眨眼睛也是因为光经过地球表面的大气时,大气的密度变化使光的传播方向不停的变化的缘故 尝试列举生活中的其他事例 学以致用,掌握的知识鲜活 应用二透镜 现在我们看折射的另一个重要应用,大家先看下面的三个光学仪器。图片10:透镜与面镜的比较 这就是光的折射的第二个应用,透镜,(板书)设疑:光经过透镜后如何传播呢? 为什么会这样传播呢? 图片:光的色散 如果将一束光变成一条光线经过三棱镜,结果会怎样呢? 点明每个学生所画的光都是随意而画,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偏向宽厚的一方 图片12:单击,两透镜 再单击:对光的作用 再单击:结论 根据刚才的光路,我们可以找到通过透镜的两条特殊光线 图片13:两条特殊光线事先板画于黑板 光经过透镜后的传播方向我们已经知道,那一个物体放在透镜前,其表面的光经过透镜后,会在透镜的另一则形成像,其规律及应用分别是什么? 板书三种物距u>2f f< u< 2f u 思考中 找出它们的不同点 观察光的传播路线 画出光经过三棱镜的光路图 一生板演 观察所画光路的偏折方向,尝试总结其共同点 观察两透镜形状上与三棱镜的关系,光经过它们后会怎样传播呢? 尝试回忆和总结 完成图: 一生板演 回忆,可以查书,并用两分钟的时间记住它,然后与同桌比一比,看谁记得牢记得全 一学生板演自己的记忆结果 边看动画边与自己的记忆进行对 理解概念的内涵 引起学生的注意 巩固光的折射,也为会透镜原理打伏笔 自己发现问题,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 通过练习巩固 记忆是学习的前提 利用多种手段进行记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目的给出记忆规律:像是毛泽东的游击战策略:敌进我退(物近像远),敌退我进(物远像近),且在退的过程中像变大(因为逃跑时不断有新人入伍,队伍壮大)学是为了用,成像有哪些具体的应用? 链接:u>2f 子图1:眼睛的原理,及其矫正; 子图2:三种眼睛的成像实况; 子图3矫正; 子图4:应用 f 子图1:投影仪,幻灯机; 子图2:两者的成像光路 对投影仪要讲清平面镜的应用,幻灯机的工作过程要结合侦破电影中的镜头进行 U 比 尝试回答 并将各种应用进行分类 联系自己的近视眼镜与家中老人的老花眼镜进行,回忆老人戴老花镜看近处与远处时的不同姿势 完成对老师眼睛的成像情况的分析 回忆当屏幕上的图像不清楚时是如何调节的 忆,增加记忆的牢固性与准确性 利用已有的经验进行正迁移 解决近视眼睛老年后又老花的实际问题 此处涉及物与像的位置、大小关系 小结 现在对于光的折射及其应用我们已经有了解,现在能解决上课时五幅图片中的问题吗? 图片16:回看图片3 图片17:隐形衣隐形的原因 进行知识的盘点 知识再巩固 作业布置 浏览图片18—22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学后有思考,也明确了下节课的任务 教学反思: 本节对光的折射以及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探讨,一方面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很多光的折射现象,培养学生的留意生活,探索真理的科学精神,另一方面让学生建立“光线”的模型,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究物理问题的本领。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生活中的光的折射现象,有效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板书设计: 光的折射透镜 一.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2.光的折射规律口诀: 三线共平面,法线居中间,两角同变化,空气中角大。垂直向不变,折射光可逆。3.解释现象 ①池水变浅.②硬币升高 二.透镜 1.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会聚;凹透镜:发散 2.凸透镜成像规律 u>2f 缩、倒、实照相机眼睛 f< u< 2f 放、倒、实投影仪 4.3 <<光的折射>>教案 第一课时(1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上课班级: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初中物理第一册第四章《光的折射》第三节,光的折射是重要的光学现象,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同时又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本节教材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和初步规律,是为以后几节课学习活动进行充分准备。所以本节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线和折射角; 2、知道光的折射规律及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2)过程与方法: 通过PPT演示实验,指导学生观察现象,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归纳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难点和重点 (1)重点:光的折射规律;光路可逆。 (2)难点:光线进入不同介质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 四、教具:多媒体课件。 五、教法、学法 1、教法 本节采用观察分析、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实验演示、观察分析、启发对比、总结归纳得出规律。 2、学法 本节采用观察、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通过思考讨论,总结归纳出光的折射规律。 六、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但是他们刚接触物理,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还需要直接经验的支持。因此应以学生身边事物和现象引入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光在均匀介质中如何传播? 2、光的反射定律内容 二、新课引入: 在碗中倒入适量的水,斜插入一根直筷子,让学生观察现象。请学生思考这是为什么? 三、新课教学: 1、光的折射现象 (PPT实验演示)光的折射,让一束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 学生观察会看到:光线发生偏折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得出: (1)光的折射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注意:当光从一种透明物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物质里时,在这两种透明物质的分界面上,其中一部分光线发生反射,另一部分光进入另一种物质里而发生折射。 (2)光的折射相关概念: 入射点: 0 ; 法线:MN 入射光线: AO ; 入射角: i 折射光线: OB ; 反射角: r 2、研究光从空气进入水或玻璃的物理规律 〖提出问题〗: ①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② 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如何? ③ 随着入射角的变化,折射角如何变化? ④ 当入射光线垂直于玻璃入射时,折射光线的方向如何?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并思考规律,得出结论。 ①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三线共面);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光线从空气斜射玻璃)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靠近)。② 折射角度随入射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③ 光线垂直射入玻璃时,传播方向不改变。【课件演示】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学生得出:光在折射中光路也可逆。 【教师补充】:如果光从玻璃、水晶等透明物质空气进入时,折射情况与上述是否相同? 【学生总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离(远离) 四、【总结】光的折射规律: ①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靠近)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离(远离)② 折射角度随入射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③ 光线垂直射入玻璃时,传播方向不改变。④ 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折射规律怎样记?(教师讲解) 五、【练习】 以中考的考点、题型,给学生进行相应的练习。 六、【布置作业】 完成相应的同步练习【板书设计 】 第一节 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规律 (1)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上;(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在空气中,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更大;(4)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 (5)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6)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七、【教学反思】 光的反射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B.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C.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同样增大 D.入射角大于反射角 (2)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间的夹角为60°,则反射光线与镜面间的夹角为()A.60° B.30° C.120° D.150° (3)甲从一面镜子中能看见乙的眼睛,那么乙从这面镜子中()A.一定见到甲的眼睛 B.一定见不到甲的眼睛 C.可能见到,也可能见不到甲的眼睛 D.镜子的位置不同,结果也不同(4)在暗室的桌子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平方在纸上(镜面朝上),让手电筒正对平面镜照射,从侧面看去()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5)一条光线在物体表面上发生反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则()A.入射角为45° B.入射角为90° C.反射角为45° D.入射光线垂直物体表面 二、填空题 (1)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是60°,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_.若入射角增大10°,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改变了_______. (2)太阳光线与水平面成45°角,现用一平面镜把太阳光线反射到竖直向下的水井中,则平面镜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_______.(3)光的反射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上发生_____反射的缘故;在教室里,因“反光”从某个角度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这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三、作图题 (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完成下图中的光路图. (2)在下图中根据入射光和反射光的位置,确定反射面的位置. 学情分析 从上学期的各方面情况来看,本班总体还是不错的——班风积极健康向上,学生思维较活跃,班干部的工作能力有很大提高,大部分学生已经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仍不排除少数一些自控力较差的学生。本学期仍应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争取引导个别学生有明显进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干力所能及的事并做好组织引导工作,最大限度的营造一个团结、积极、先进的班集体。 总之,随着新一轮课改的全面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体现科学质、突出科学探究、反映当代科学成果的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必将更加在今后体现,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必须作出相应的转变; 1、更新观念、改变不良的低效的教学方法与陈旧的教学观 我们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改变以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面对大多数学生,扎扎实实抓好基础知识的学习,大面积提高学生的成绩。在教学中要重视物理现象、概念、规律的教学,重视学生理解、分析、推理、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以物理知识点为载体,选取结合实际的事例,丰富和充实物理课程的内容,在课堂上将知识点发散开来,注意同一学科内部的知识整合与不同学科知识相互渗透和综合教学,注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教学,充分提高每一节课的课堂效率。 2、倡导科学探究教学 以立足学生的发展为着眼点,突出科学探究,强调学生自身的主动学习是当前自然科学教学的重要教育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以知识教学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方法,以探究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当今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所以,在教学中,要以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能力为解决问题的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取得成功,要以问题为载体,以探究学习为主要方法,培养学生获取信息、构建问题模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联系实际与知识的更新 目前综理试卷的特点之一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试题增多,这对初中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原因是初中生年龄小,生产、生活实践经验少,知识面窄,视野也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解答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有时会有点力不从心,其能力有待提高。提倡通过多种形式将这些知识延伸到课外、校外,让学生广泛接触生活和社会,使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 生活”,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终引导学生能自主学习,学会科学探究,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无论是从着眼于素质教育的角度,还是从开发学生智力角度,解决好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是物理教学的努力方向。4.加强学风建设: 加强与各任课老师的联系,抓好各门学科的联系工作.继续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发挥家长的主导作用,积极配合.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知识竞赛、综合性活动比赛、辩论会等。加强作业的自主管理,切实提高作业的质量,特别是双休日的作业质量。 5.与家长保持正常、经常化的沟通,力争家长的配合,共同管理好学生。重视家长会的作用,重视做好家访工作,继续进行家校联系单的方式密切与家长的联系,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情况,同时也向家长了解学生的校外活动,使家长与教师共同参与对学生的教育工作,让学生更好地健康成长。 6、改进措施 多关注优等生,让他们一定要保持稳定。多关注中等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让他们与优等生逐一雌雄。多鼓励下游生!努力使两极分化最小化!一如既往抓学风。要做到勤说(每天每时常提醒)、勤问(每天能够与个别学生进行交流)、勤查(每天检查各科作业的完成情况),加大管理力度,让学生能在安静的环境中学习。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阐明各校之间竞争的严峻形势,让学生有忧患意识,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多与各科教师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动态,接受科任老师的建议。多与家长交流,形成合力,共同督促学生学习,使其进步。继续进行“一帮一”互助学习帮教活动,让优生带动差生学习,共同取得进步。学生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对自己的学习提出具体的要求。举行一次学法交流会,促成每个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良好学习方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学习新课程理念,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取得优异的成绩。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浙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七年级下第二章第五节第3课时的内容,主要讲的是光的折射现象。光的折射是初中重要的光学现象,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同时又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本节教材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和初步规律,是为之后学习透镜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课时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线和折射角; 2、知道光的折射规律及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3、能够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实验,指导学生观察现象,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归纳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2、引导学生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习惯。(3)情感与态度: 1、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2、通过对日常光现象的分析,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 【难点和重点】 重点:光的折射规律;光路可逆。 难点:光线进入不同介质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用光的折射解释自然现象。 【教具学具】 光的折射演示仪、碗、适量的水、筷子、多媒体课件、录像剪辑。 【教法和学法】 实验法、演示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演示实验,引入新课 【演示一】: 在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水,斜插入一根直筷子,让学生侧面斜视观察现象。请同学观察实验现象 师:为什么会出现筷子折断的现象? 预设:折射。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光的折射。 二、基于预学,讲授新课 【演示二】:光的折射,让一束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实验演示)师:你观察到了什么? 学生观察会看到:光线发生偏折。追问:向哪里偏折? 预设:向下偏折。 师:那么谁来说说看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得出: 光的折射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 现象叫光的折射。 师:这是我们刚才看到的光路图,请你参照光的反射,来给光的折射的一些名词作一个定义。 光的折射相关概念: 入射点: 0(注意不是叫折射角) ; 法线:NN’ 入射光线: AO ; 入射角: α 折射光线: OB ; 反射角: β 师:同学们对名词的定义很准确。那我来试试同学们。(简单的练习巩固对这些名字的定义)【随堂练习】 1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线,其中___是入射光线,___是反射光线,___是折射光线,反射角为___ ,折射角为____,光进入玻璃后偏折角度的大小是___. 师:光的反射要遵循反射定律,那么光在折射的时候是否也要遵循一些规律呢?你能不能猜想出光在发生折射时可能会出现什么规律? 预设:折射角等于入射角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共面 …… 【演示四】:实验演示: ① 光线斜射入玻璃; ② 让入射角变化,记录折射角的变化; ③ 光线垂直射水中 同学们的猜想都很好。 师:好的,那我们就一起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这是一套光的折射仪器。PQ相当于我们的水面90°的这条线,我们取0°为法线。让入射光线从空气中沿着我们的塑料板斜着入射到水中,请你找到折射光线(第一步)。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光线发生了偏折。追问:在哪里发生了偏折? 预设:水中发生了偏折。 追问:那么光线是怎么偏折的呢? 预设:往法线的位置偏折。 第二步:改变入射角的大小,看看折射角是怎么变化的? 师:我们请一个小组来汇报一下结果。 预设: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但是折射角一直都是小于入射角的。师:其他小组有没有补充的? XXX你来评价一下他们小组的结论。预设:…… 师:同学们的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很强。那么老师有一个疑问。是不是折射角一直都是小于入射角的ne ?有没有什么特例? 预设:垂直入射; 教师演示垂直入射的时候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传播方向不改变。师:那么谁再来说说看入射光线和法线、折射光线它们的位置关系。预设:共面。 师总结:并且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居法线两侧。师:同学们在实验的过程中表现的都很棒,总结的也很好。我们现在来梳理一下,谁来说说看光的折射有哪些规律呢?其他同学仔细听,及时补充。预设:……& ①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三线共面); ②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光线从空气斜射玻璃)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靠近)折射角度随入射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④ 光线垂直射入玻璃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师:在学习光的反射的时候我们知道光路是可逆的。那么光的折射是否也遵循这样的规律呢? 【教师演示】光路可逆用两只激光笔一只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另一只从水中沿着折射光线的路径入射,让学生观察情况。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预设:光路沿着原路返回了。 【教师补充】:如果光从玻璃、水晶等透明物质空气进入时,折射情况(折射光线的偏折情况)与刚才是否相同? 【学生总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离(远离) 其余与光从空气射入玻璃结论相同。【总结】光的折射规律: ①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②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 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靠近)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离(远离)④ 折射角度随入射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 ⑤ 光线垂直射入玻璃时,传播方向不改。⑥ 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 三、探索新知,实际应用 〖现象一〗同学们看一看书本图2-68.为什么水中的物体实际位置会比我们看到的位置要低一点? 【练一练】若从水中看岸边的物体位置是变高了还是变低了?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1)看课本p63《海市蜃楼》(2)完成作业本《光的折射》练习 【板书设计 】 第一节 光的折射 1、折射现象: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折射现象相关概念: 3、光的折射规律 (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 ①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上; ②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④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 ⑤ 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2)光从水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4、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5、用光的折射解释现象第二篇:光的折射与透镜复习教案
第三篇:光的折射教案
第四篇:光的折射教案
第五篇:光的折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