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2 17:32: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篇: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青龙县马圈子中学 谷 春 娇

教学设计,目前比较权威的定义界定为:“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1]”。简言之,教学设计是一种预设的教学活动方案,是教师为达成课程目标,实施教学活动的准绳,更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范本。

影响教学设计结果的因素很多,诸如: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设施条件等,但其中影响最大的无疑是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不同的教育教学理念会形成不同的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学设计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活动、不同的教学效果。

传统的化学教学设计强调“备教材”、“备学生”,以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学情”作为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的依据,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是形成“教什么”、“如何教”的一种操作方案的过程。而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也一直在努力尝试、改变,由过去的备课到今天的教学设计、由“导入”到“情境创设”、由“讲授”到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由“巩固练习”到“开放、留白”引发学生思考与创造、由“考知识”到更加注重“考能力” [2]等等.新课程为教师的教学创设了广阔的空间,按这一理念设计并实施教学,实现由以往的重知识传授向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转变,由英才向关注全体学生的转变,由应试向关注学生未来发展需要的转变,这样更能展现教师创造性劳动价值。然而,新课程实施诸多年来,我们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并未从思想观念、教学行为上发生大的改变。“新瓶装旧酒”的尴尬局面仍未打破,“穿新鞋走老路”的嫌疑尚未解除,特别是化学这一学科,教学设计中明显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仍以知识目标为主,教学设计只是知识或知识结构的简单呈现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指挥棒,它决定着教学设计的价值取向。大部分教学设计强调知识教学,而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都有所忽视与冷落,这样就不能完全体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究其原因,我认为是教学设计者没有很好地融合学习内容,挖掘化学知识内容本身,让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建构科学的化学观念。无论是初中课标,还是高中课标都规定了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维度的总目标[3]。如:如初中化学《水的组成》一节的学习,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准确到位,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知道单质和化合物;过程与方法是要学生学会氢气和氧气的检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让学生认识水对生命、生活、工农业生产的作用,能认识到对水的研究实验对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这样目标的确立体现了三个维度,这样的教学就不再是知识的简单传递、复制和转移,而是学生对知识的建构、理解、体验和感悟的过程,正好充分呈现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化学教育理念。

二、教学过程“学生主体”体现不够明显,教师一言堂仍占化学教学的主流

化学这一学科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上并非尽善尽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教学方法的选择仍然以“师传生受”为主,没有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为学生创设主动探索的学习情境,更谈不上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二)有许多教师停留在教案的描述阶段,没有很好地体现教学设计的艺术性、活动性、直观性和人文性,没有能够很好地把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教学过程进行有机的融合[4]。在以往的化学教学设计中,尽管对知识与技能的重视程度很高,但对于观念的构建大都忽略掉了,这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盲区,造成了学生单纯的为了考试而学习化学知识,这样学生就没有了长远的发展,也就是说在学生的头脑中构建合理的化学认知结构,这种认知结构的构建不是

教师告诉的,而是学生自己构建的一种学习网络,如在二氧化碳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自己谈谈对二氧化碳的了解,其实学生能想到的也就是二氧化碳的是无色无味气体,能溶于水,会发生光合作用,能灭火等,其实学生能认识到这么多就已经为我们的教学提供很好的素材了,教师可根据这些对学生进行引导,如为什们能灭火,引导学生思考,灭火的原理是什么,进而得出二氧化碳具备哪些性质;再如发生光合作用,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综合起来总结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这样的分析能够帮助学生建构起“性质决定用途”的知识结构。所以,化学的教学设计要着重考虑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对知识间内在联系的思考,重视对化学知识的综合整理,促进化学知识的结构化,为后继化学新知的学习奠定基础。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其实质是注重交流。要求在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使学生学到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获得化学学习的基本方法,逐步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初步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念[5]。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说白了,我们的教学是为学生服务。因此,我们的教学设计是在学生的立场立意构思的。

三、探究氛围淡漠,验证结论还在实验教学中担当主角儿 针对化学学科的特点,新课程标准提倡化学的教学时研究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就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起的是引导、帮助的作用。实验探究课中,教师应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经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等科学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在不断的活动中学会探究,在探究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但是作为乡村中学的化学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这种技能,教师首先自身要具备探究的技能,能设计探究性、研究性的课题,但是在现实中却与我们想象的完全相反,可能是由于学校条件的限制,也有的可能是因为学生的能力问题,多数的实验都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究根结底还是我们的探究实验的主体——学生不能真正的融入到其中,发挥不

了自己的作用,特别是初中化学时间紧,任务重,这样教师就代替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多数实验变成了演示实验,即使是分组实验,也都变成了验证性实验。“恶性循环”下来,我们的探究变成了验证。

四、学习评价手段单一,考试分数依旧是教师束住学生的至圣法宝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和测量结果,对学生的行为变化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它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但是我认为教学评价这一环节是教学设计中操作较差的一个环节。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目前的化学教学评价中存在许多的不足,表现在:

(一)教师仍然是学习评价的单主体,学生没有切实参与到评价中来, 教学评价期望的双主体并没有出现;

(二)学习评价仍然以知识评价为主,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还没有体现;

(三)学习评价仍然以结果评价为主,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评价很少[6]。新课程理念强调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知识、能力、方法、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做出评价,如,不同的两次测试,我们不能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尺,要对学生有个横向的对比,再结合试题的难易程度,对每一个学生的进行整体的评价。所以,化学教师要根据化学这一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行为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的评价。

总之,教学设计是教师为学生设计的学习过程,设计主要发生在不同学生头脑中的事情,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有思维的学生,不可能像施工蓝图那样细致,不留任何的空白死角,但是我们的教学设计可以设想的更细一点,可能出现的问题预设的更充分一点,可能用得着的教学资源,事先多一点准备,那我们为了学生发展的教学设计才能更好的发展学生。

参考文献:

[1]化学课程标准[M].教育部.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1.[2]袁孝亭,王向东.新课程理念与初中化学化学课程改革[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1(第1版).[3]王磊.观念建构为本的化学教学设计研究[J].化学教育,2008.[4]王后雄.新理念化学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5]杨开城,李文光,胡学农.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体系初探[J].中国电化育,2002.[6]范晓玲.教学评价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第二篇: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教学设计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教学设计的教学理念

【摘要】教学设计需要正确的教学理念指导。本文主要从素质教育、建构主义学习、化学学科特点、化学教学过程的本质、化学课堂教学评价等方面论述了化学教学设计所需的教学指导理念。

【关键词】化学教学 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人们对课程教学的理性认识,它首先应回答教学活动的目的及其高效实现等基本问题。它涉及教学活动的任务、目标、内容、形式、方法、评价等方面,指导着教师的教学设计及其实施,决定着课程的实施及其效果。化学教学设计离不开正确的教学理念指导,现代化学教学设计主要需要如下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

1.化学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中学教育是素质教育,属基础教育阶段。

教育为每一位学生,为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基础教育的宗旨,化学教学更不能例外。面向全体学生的化学教学,应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从全体学生出发考虑,使我们的教学适应每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能成功学习,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中学化学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这里的科学素养包括学生未来学习和发展所需的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全面素质的内容。化学教学目标及其达成的教学活动设计,就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科学素养为出发点和归宿。我们不应再围绕少数“尖子生”的精英教育去设计教学,因为基础教育的责任是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养,化学教学应担负起提高全民族化学科学素养的重任。

2.化学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意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可能被传递,学生的学习是学生自主建构个体性知识意义的过程。

也就是说,学生的知识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生成的,是外来的知识信息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即认知结构相互作用结合的产物。这种学习观下的化学教学设计,就应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会注重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活动的设计;就会注重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而不是让学生去简单的接受知识结论;就会既重知识结论,又重知识获得过程的设计,通过过程参与的设计,让学生既获得知识与技能,又获得过程的体验,发展相应的能力、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3.化学教学应树立正确的实验教学观,突出化学实验的探究作用。

“以实验为基础”既是化学学科的特征,也是化学教学的特征。化学学科是在化学实验的基础上发生与发展起来的,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具有提供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兴趣、训练实验技能与科学方法、发展观察、实验、探究等多种能力、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等多方面的功能。正确的化学实验教学观就是在全面认识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的基础上,将化学实验作为实现中学化学课程目标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贯穿于中学化学教学的全过程;把学生作为实验教学的主体,充分发展学生在实验中的主观能动性;把实验作为一种探究活动,注重实验探究教学;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中依据实验事实,不主观臆造;注重化学实验史在化学原理学习、培养学生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与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化学教学中突出实验的探究作用,是因为一方面化学实验本身具有探究性,另一方面化学实验的实证性是探究学习中“检验假设”环节的主要方法,探究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用上述正确的化学实验教学观指导的化学教学设计,必然是符合学科特点的设计,是高效教学的设计。4.化学教学应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的实际

化学与日常社会、生活紧密联系是该学科的特点之一。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化学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到学习的知识似曾相识,并不陌生,对知识增加亲近感与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社会经历,降低学习难度;可以使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社会与生活,能学以致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体会什么是化学科学及化学科学对现代社会的重要影响与作用。贴近学生实际的化学教学,除联系学生的日常社会生活外,还应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让教学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和情意现状的基础上进行。

基于这样的化学教学设计,必然会降低学习的难度,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新知识的意义。

5.化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平等对话、合作性意义建构的过程

化学教学系统包括教与学两个子系统,在教的系统中,教师是教的主体,在学的系统中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因而教师与学生主体间必然会存在交往。交往是主体间的本质属性,交往也体现出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平等关系。此外,从教学过程的本质来看,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教学过程中就是通过师生主体间的交往互动,求得教与学的平衡与发展。教学过程中的交往不仅体现在师生之间,还体现在学生与学生之间,生生间通过共同的实践活动、讨论、交流、争论等交往互动,可达到相互启发、互相取长补短,对事物的意义得以全面建构,并使学生群体这一教学资源得以充分有效利用。可以说,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者不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

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生生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与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了教学内容,充分利用了学生群体个性差异这一教学资源,从而在教与学过程中师生达到共识、共享、共进,促进了教与学的发展,实现了教学相长和师生的共同发展。

化学教学设计应着力于师生交往、积极互动的人人参与、平等对话、合作性意义建构的活动设计。

6.教学评价应激励学生乐于学习,充分发挥促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化学教学评价是化学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评价的功能对于教学内部来说,主要有诊断、激励、改进、导向、鉴别、促发展等功能。以“应试”升学为目的的功利性评价,评价的方式主要是纸笔测验,测验的内容又主要是向高考靠拢的试题;评价的性质主要是终结性的,目的是排名次,以便进行甄别、鉴定和选拔:评价的主体只是教师,评价的对象只有学生。这样的教学评价结果势必会使学生难以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失去学习的兴趣,师生难以得到相应教学过程的反馈,不利于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改进,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全面素质的提高,不利于教师改进教学发展自己。

化学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是形成性评价,包括课堂、章、节测验等。这种教学过中的形成性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评价内容,采用多种方式进行的评价。化学教学过程的评价设计应立足于评价促激励、促改进、促发展的形成性评价。

第三篇:化学论文: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在新课程理念下怎样进行化学教学设计

庄浪四中

李昌安

教学设计是教师运用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所学的教学理论,综合处理教材、学生和教学环境,实现教学目标的创造性活动。是实施课程的最基本的方案,是课堂教学中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计划,是教师结合课程标准、教科书、学生的学习状况通过研究提供的高度浓缩的学习资源,是教学方法与认知规律高度统一的结晶。课堂教学设计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行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必须从课堂教学设计入手,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教学设计更要讲究策略性。

教学设计的策略性是指教师依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创造性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删减和加工处理,以尽量合理的方式组织和呈现教材内容,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和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务必讲究教学策略,才能更有效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高度统一,否则,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只是一句空话。化学学科的教学设计既要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又要体现出鲜明学科特点的教学策略,化学学科的教学设计经常用到的教学策略有:

1.“架桥”引入新知的策略。我们教师在设计教学呈现教学内容时,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状况,通过复习、提示、铺垫、引申等方式,激活与学习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中找出学习新知识的“支撑点”,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设一座“桥梁”。由已知育未知,由旧知促新知。如在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与离子反应之前 应巩固基本反应类型和酸碱盐氧化物知识,学习“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的学习中,在讲“盖斯定律”之前,可先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山的高度与上山的途径无关”,类推“化学反应热与反应的途径无关”这一结论。学习化学平衡建立和移动与过程或途径无关,只与条件有关前复习盖斯定律“化学反应热与反应的途径无关”这一结论。

2.教学内容的情景化策略。实践证明,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化学实验和跟化学有关的问题、故事、新闻报道、实物、图片和影像资料等创设学习情景,有利于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当然教学情景的创设,要依据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进行合理的构思,教师切不可脱离实际,滥用乱用影像资料,否则,会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降低课堂教学效率。如涉及到碳酸钠制取的教学内容时可适当的介绍“侯氏制碱法”,但不宜过多过深。

3.教学内容的生活化策略。化学是一门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生活离不开 化学,化学也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化学物质不仅是化学教育的素材,又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基础,是化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在教学设计要充分注意课程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及现实社会的联系,重视STSE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体会科学进步对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所做出的贡献,感悟到学好化学对自身科学素养的提高和人类文明发展所起的作用。比如,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能源、环境、粮食、生命的进化等重大问题,都需要化学的参与。教学内容生活化有利于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社会、学以致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管理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 感。[ 4.教学内容的问题化策略。教学内容的问题化就是将教材中以“定论”形式陈述的材料,转化为引导学生探究的“问题”形式,让学生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这种以“问题”为特征呈现教材的方式,能唤起学生探索研究的热情,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勤于思考的内在需要。教学内容的问题化策略的关键是,教师能否从教材中提取出激起学生认知冲突,追求事物本源欲望的有价值的问题。当然教师如能抓住教学过程中生发的有价值的问题展开分析,研究,对促进学生的能力的提高更有帮助。如“物质的量”一节课,以提出的“18毫升水的质量是多少?”、“18毫升水中有多少个水分子”?为问题情境,为整个一堂课的主线,带入学生进入一个既有问题困惑,又有成功快乐的美好学习情境。所以说,创设良好教学情境,对学生的知识获得、能力提高、情意提升,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5.教学内容的直观化策略。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在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中遇到的复杂的抽象的问题,教师可利用化学实验、实物、标本、模型、图表等直观教具,或运用数字化媒体等教学手段,把复杂、抽象的内容简明化、具体化。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比如,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的教学,可以让学生观看模型,引导他们联想和类比,运用抽象思维把握各种模型的本质属性。而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方式等,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增强学生的直观性理解。在实验教学中将实验原理从“特例”到 “一般”,由点到面,从反应物的状态与反应条件归纳出制取气体的一般装置;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积极地创新,利用二氧化碳气体所产生的压力,大理石与盐酸分离和接触,引导学生,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能使他们接触和分开的方法,都能使化学反应随时发生与停止,这样学生会设计出许多有创意的装置,6.教学内容的活动化策略。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提倡“在做中学”,他认为教学不应该是直接向学生注入知识,而应是诱导学生全身心参与活动,以活动为媒介间接学习知识。为了落实新课程化学教学的三维目标,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以多样化的探究活动呈现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做中学,通过回忆、联想、观察、讨论、合作、探究、练习、总结等活动来实现知识的内化,能力的锻炼和情感的培育。

7.教学探究结论的开放性策略。设置进行探究问题要具有开放性和弹性,探究的结果不一定唯一。探究要让学生都能有所体会,有所研究,有所提高,就是要让差一点的学生走得进去,要让基础一般的学生探得出来,要让基础好一点的学生探个清楚明白。

8.设问和训练层次性策略。设问是为学生更好的思维来设计的,要体现知识的由难到易的思想,学生是有差异的,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成熟能力,要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使各个层面的学生的思维在本节课都有所发展,问题设置可从多方面考虑,体现问题的层次性。课堂训练要从难度和量上有层次性,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训练中都有收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学生的成功人生做好铺垫。

9.科学思维方法的策略性。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如分类与比较、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让学生主动求知,乐于探索、勇于创新。如在实验教学中将实验原理从“特例”到“一般”,由点到面,从反应物的状态与反应条件归纳出制取气体的一般装置;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鼓励学生跳出定势积极地创新,利用二氧化碳气体所产生的压力,大理石与盐酸分离和接触,引导学生,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能使他们接触和分开的方法,都能使化学反应随时发生与停止,这样学生会设计出许多有创意的装置,在各个层面上设计出多样化的装置。

前面强调教学设计要讲究策略性,但是,在同一个教学方案中,并不是策略运用的越多越好,要提高教学效率,就要讲究多种教学策略的优化,尽可能地选择单位时间内学生乐于接受,教学目标达成度高的策略。

第四篇: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教学设计的几点建议

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教学设计的几点建议

化学新课标降低了对化学事实性知识的学习要求,突出了对化学学习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和基本观念的形成。这就要求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站在学生的角度,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化学教学设计。提高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

一、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进行化学教学设计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对教师来说,进行化学教学设计重在如何促进学生理解,所以应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进行教学设计,而不是从教师教学方便的角度出发。但后一种情况在教学中却时常发生。一些重要的化学概念常常通过背诵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概念。

例如,在上册书《分子与原子》的教学中,学生尽管记住了原子和分子的概念,也知道分子与原子的几点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3、分子之间有间隔。但当其面临真实的问题情境时,仍然不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化学现象。教师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当前需要理解的学习内容之间的人事冲突,激发学生对常见问题深入探究的欲望。让学生在新的问题情境中对熟悉的内容进行重新思考,那些看似简单但实际复杂的知识才会显示出其固有的科学价值和教育意义。从而被学生理解并接受。

二、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维,实现教学反馈

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提出具有思考价值的基本问题,让学生基于已有知识经验对基本问题做出解答,这就要求教师针对需要深入理解的核心概念,设计好问什么、何时问、怎样问。达到让学生充分理解的目的。

例如,元素是中学化学课程中一个核心概念,在初中化学元素知识的教学中,尽管元素的定义比较抽象,但这并不妨碍学生建立起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和物质的元素组成是物质性质基础的基本认识。为使学生产生上述基本认识,可向其提出以下基本问题:

1、假如将一宏观物质进行无限次的分割,你认为最终得到的将是什么?

2、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电解水可得到氢气和氧气;水可以灭火,氢气可作燃料,氧气可助燃。你认为组成上述三种物质的基本成分各是什么?在电解水的过程中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如何将这一变化表示出来?

3、金刚石和石墨看上去是截然不同的物质,但其在氧气中燃烧,产物都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可以燃烧,二氧化碳却可以灭火---------,庞大的物质世界和有限的物质基本单元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上述问题都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涉及学生熟悉的物质和现象,是学生感兴趣并且经过思考就可以对元素获得深层理解的内容。

学生经过对以上问题的思考,在头脑中建立起需要给一类原子一个统称的认识,意识到物质是由最基本的成分——化学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保持不变,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元素之间的重新组合;每种元素都有特定的表示符号,元素符号不仅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该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学习化学需要在宏观物质、微观粒子和化学符号间建立联系;物质的元素组成决定了物质的性质,可以从物质的元素组成方面对物质进行分类。学生还可以认识到即使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相同,但物质的性质也可以千差万别。

三、针对所学知识设计真实情景,实现学有所用

有一句谚语:听了容易忘,看了才记住,做了就明白。这句谚语深刻反映了实践应用对于促进知识理解的作用。在教学设计中,设计真实的教学情景,以激发起学生应用知识并对其理论进行提升的意识。同时实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

例如,在初中化学“燃烧与灭火”一节的教学中,燃烧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学生已具备一些促进燃烧和灭火的经验与方法,教师可设计应用燃烧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情景,利用活动的形式让学生扮演消防人员,热电厂工程师等角色,对学校实验室和家庭居室提出合理的防火措施以及对热电厂锅炉燃烧提出有效的改进建议,把新知识的学习与问题的解决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实现了“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实践应用中达到对知识的持久性理解。

学生的考试成绩并不能完全代表其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原先如果学生通过背诵、记忆的方式记住了大量的事实、结论,考试时照本宣科,也能提供正确答案并获得比较好的成绩。但现在的化学试题重点考查的都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如果学生对知识结论并没有真正理解,那么,学生的成绩就不会理想。更重要的是,真正的理解意味着学习者能将外在的知识结论内化为指导自己正确思考与行动的思想观念。这种思想观念的转变将对学生起到非常深远的影响。所以,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充分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

第五篇: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体会

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体会

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强调: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促使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新课程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针对性、有效率的教学是一重要途径。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因此,新课标理念下的化学教学活动不应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改变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是在教学活动中体现最新教学理念的关键。

一、鼓励学生化被动为主动的学习

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结合化学学科特点,为学生提供开放的、面向实际的、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把教材变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以社会、生活中现实问题立意,结合社会热点、焦点、科技及人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素材,结合巧妙设计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新课程理念强调培养学生全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在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注重过程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感,结合化学教学的学科特点,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如主动编题,看书上的资料也能有编题的可能性。

二、注重细节教学,关注学生的想法和体验,保护并开发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在有限的课时内尽量多地安排学生进实验室,通过感性的体会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也是化学教师的心愿。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有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周光召先生说:科学精神中最重要的,一个是实事求是,一个是追求真理,这是最根本的内容。在实验这种最体现真理的发现过程中,教师必将回答学生提出的若干为什么,如在nh4cl固体分解的实验中,有同学尝试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了试管口,并且在实验报告中提出疑问为什么石蕊试纸变蓝了,而不是变红了?,书上只是介绍了分解产生的nh3和hcl在冷处相遇后又会化合为白色固体的事实,但学生多了一个加试纸的动作,多引出一个问题。教师对于这个细节的处理和回答,一定要让学生满意,有可能有偶然的因素,但学生看到的就是真理,教师是否引导到两种气体的扩散速率上去呢,虽然书上没有要求,但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有了教师的引导和鼓励是否可以激发他更深入地自我学习呢?

化学实验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将化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知识将会使学生认识到生活、生产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就在身边,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及用知识、智慧和行动保护环境的责任心和光荣感。也充分体现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

三、注重知识传承,把化学知识从零散的记忆整合为理论知识的贯穿体验

在学习高中化学的过程中,大多学生有知识杂乱、记忆点多的印象,知其然,然后知其所以然。虽然由于一些知识教授范围的局限性,教师不能在高中课堂上完整地阐述一门科学。但授之以渔的教学策略应该是教师所追求的,给学生一些启迪,让学生有自动往深和全去探索的目标和勇气,但如何实施,这需要一些教学设计和联想。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纵贯知识体系,特别是将学科中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生活化、经验化。

初三在讲实验室制co2气体的选料时,特别强调不能用碳酸钙和硫酸反应,理由是生成物caso4是微溶物,生成后影响碳酸钙和硫酸的接触,所以要用盐酸。此时已经间接指出了物质间的接触是反应的必要条件,接触机会越多、接触面越广,反应越容易进行,速率越快。在高中化学中,出现了钝化现象,提到铝表面生成的致密氧化膜,能阻止铝和浓硫酸的接触,而用硝酸汞处理过铝后,会看到铝失去致密氧化膜后的长白毛的现象。化学的教学从表象上升到反应速率理论,教师若将相关知识联想起来,把初中一些记忆性的知识拔高到理论层面,交给学生一把通用钥匙,学生在遇到新情境时才能不变应万变。

四、注重师生互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多年来,课堂上教师习惯于自己设计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究,很少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导致突然给学生机会让学生提问时,竟然不知道如何提问。教师只说不听,学生只听不说的机械课堂教学,让学生兴趣大减,没有兴趣的学习会让人觉得累,再加上过多的作业,高达44%的人都表现得累、无兴趣。调查部分学生的回答累,没精力、想睡觉,人不在状态、作业越来越多,忙得没时间思考、无兴趣,脑子懒得动。有一部分自信独立能力强的学生,发现问题时更相信自己的能力,不会提出问题与教师交流。

师生交流互动是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交流互动是主体间的相互联系与能动的反映,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与学生彼此间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

下载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程理念下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和分析

    新课程理念下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和分析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思想更注重“以人为本”,更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育的过程是双方互动、共同......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简介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是一门运用......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杨莉 众所周知,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必先有一个成功的教学设计。传统的教学设计还停留在只考虑知识的重点难点的讲解和教学过程所安排的逻辑起点上......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理念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理念 教学形式为教学内容服务例:解剖器使用(2010市长陵中学视导课) 教学内容为教学目标服务例:克隆羊(2004市视导课),更多的是目标不要求的无用内容 教学目标为......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吝店中学 杨新侠 2001年9月开始实施的基础教育改革,使我们的教师教学生活发生根本变化,其中一个重要变化就是课前教学设计。传统教学的课前准备有备课......

    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课堂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课堂教学 ——教学模式与化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摘要: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指导下,通过教学实践抽象概括而形成的一种教学策略体系。教学模......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问题教学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问题教学 关键词: 新课程 数学问题教学 教学情境 论文摘要:本文从问题教学的前提、问题教学的保证、问题教学的有力保障、问题教学的目的四个方面结合......

    浅谈化学新课程理念有效教学

    浅谈化学新课程理念有效教学 作者:于吉国 摘要: 化学教学要追求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有效教学的教学理念和策略是一重要途径.新课程理念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