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柳笛与榆钱》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S版三年级下册《柳笛和榆钱》教学设计
*
4、柳笛和榆钱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运用精读课上学习的阅读方法自主学习课文,了解文章通过对童年趣事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生活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家乡无比眷恋的真挚感情。
2、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品味重点词语、句子、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3、学习本课要认的8个字,理解“沐浴”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在默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
教学准备:
文字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要认的8个字,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沐浴”等词语的意思。
2、自读课文,理清文章顺序,粗知文章大意。
3、小结阅读方法,并按着此种方法自学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自读。
2、纠正错误读音。
3、在语境中理解新词的意思。
二、自读课文,出示自学要求。
默读课文:
1、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2、想想柳笛和榆钱给孩子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欢乐?
3、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介绍阅读方法
1、如果想自己解决这些问题,应如何学习呢?
提示:回忆前几课学习时,是用什么方法学习课文的?
2、教师帮助学生小结并提供一些阅读方法。
(1)读:抓住文章主要的内容读。
(2)画:画出文章重点词语。
(3)思:思考不懂的问题,思考课文为什么这么写。
(4)议:和同学交流看法,解决自己的问题。
四、作业:
1、认真读书,认识8个生字。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运用精读课上学习的阅读方法自主学习课文,了解文章通过对童年趣事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生活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家乡无比眷恋的真挚感情。
2、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品味重点词语、句子、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默读、品味重点语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学习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
文字片 教学过程:
一、指名读课文,回忆本文主要写什么事及本文的写作顺序。
1、主要写童年做柳笛、吹柳笛,吃榆钱的欢乐。
2、按总分方法记叙的。
二、交流自学的收获,提出不懂问题。
1、做柳笛带来的欢乐。
(1)找出描写做柳笛动作的词语,读一读。
(2)从动作中感悟到什么?
(3)自由读,指名读。
2、吹柳笛带来的欢乐
(1)课文通过以下几点体现欢乐之情的。
愿怎么吹就怎么吹
吹出的音色各不相同
我们的样子
(2)边读边说自己从中怎么体会到这份欢乐之情的。
(3)小组合作读。(分3个方面读)
(4)出示文字片
春天把自己的歌声藏在柳树的枝叶里,每个孩子都有本事把这歌声找出来。
①请你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要点:春天无处不在,柳笛吹出的歌声正是那藏在柳树枝叶里春天的歌声。是孩子们用吹柳笛的办法让人们听到这美妙的歌声。从中可以看出故乡的柳笛美、故乡的孩子聪明、可爱。体会到作者对家乡的眷恋、热爱之情。)
②自己读读这段话,感受这份情感。
3、榆钱给孩子们带来怎样的欢乐?
(1)摘榆钱
①找出描写榆钱样子的句子读一读。
②思考:这样写说明了什么?
③你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小结:童年的趣事令人回味,令人向往。
4、回读全文,讨论解决: 为什么开头写柳树、榆树的样子?与做柳笛、吹柳笛、吃榆钱有什么联系?
5、总结全文,谈收获。
(1)学习组材方法:先总后分。
(2)情感体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对大自然热爱之情。
(3)如何学习略读课文:
初读,了解大意——自学生字,提出不懂问题——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解决不懂问题,感悟重点语句——积累好词佳句。
五、布置作业:
1、积累好词佳句。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篇:2015三年级语文下册《柳笛和榆钱》教学设计 语文S版
《柳笛和榆钱》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运用精读课上学习的阅读方法自主学习课文,了解文章通过对童年趣事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生活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家乡无比眷恋的真挚感情。
2.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品味重点词语、句子、积累语言,增强语感。3.学习本课要认的9个字,理解“沐浴”等词语的意思。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在默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自读。2.纠正错误读音。
3.在语境中理解新词的意思。
二、自读课文,出示自学要求。默读课文:
1.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2.想想柳笛和榆钱给孩子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欢乐? 3.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介绍阅读方法:
1.如果想自己解决这些问题,应如何学习呢?
提示:回忆前几课学习时,是用什么方法学习课文的? 2.教师帮助学生小结并提供一些阅读方法。(1)读:抓住文章主要的内容读。(2)画:画出文章重点词语。
(3)思:思考不懂的问题,思考课文为什么这么写。(4)议:和同学交流看法,解决自己的问题。
四、作业:
1.认真读书,认识9个生字。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指名读课文,回忆本文主要写什么事及本文的写作顺序。1.主要写童年做柳笛、吹柳笛,吃榆钱的欢乐。2.按总分方法记叙的。
二、交流自学的收获,提出不懂问题。1.做柳笛带来的欢乐。
(1)找出描写做柳笛动作的词语,读一读。(2)从动作中感悟到什么?
(3)自由读,指名读。2.吹柳笛带来的欢乐。
(1)课文通过以下几点体现欢乐之情的。愿怎么吹就怎么吹 吹出的音色各不相同 我们的样子
(2)边读边说自己从中怎么体会到这份欢乐之情的。(3)小组合作读。(分3个方面读)(4)出示句子。
春天把自己的歌声藏在柳树的枝叶里,每个孩子都有本事把这歌声找出来。① 你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春天无处不在,柳笛吹出的歌声正是那藏在柳树枝叶里春天的歌声。是孩子们用吹柳笛的办法让人们听到这美妙的歌声。从中可以看出故乡的柳笛美、故乡的孩子聪明、可爱。体会到作者对家乡的眷恋、热爱之情。)
②自己读读这段话,感受这份情感。3.榆钱给孩子们带来怎样的欢乐?(1)摘榆钱
①找出描写榆钱样子的句子读一读。②思考:这样写说明了什么?
③你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小结:童年的趣事令人回味,令人向往。4.回读全文,讨论解决:
为什么开头写柳树、榆树的样子?与做柳笛、吹柳笛、吃榆钱有什么联系? 5.总结全文,谈收获。
(1)学习组材方法:先总后分。
(2)情感体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对大自然热爱之情。(3)如何学习略读课文:
初读,了解大意——自学生字,提出不懂问题——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解决不懂问题,感悟重点语句——积累好词佳句。
三、布置作业: 1.积累好词佳句。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板书设计:
柳笛和榆钱 柳笛 吹
榆钱 吃 春的赞歌
孩子 乐
第三篇:冀教版《柳笛和榆钱》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略读课《柳笛和榆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用深情的笔调描写了故乡科尔沁草原的春天里柳树和榆树奉献给孩子们的礼物——柳笛和榆钱。全文语言生动、形象,自始至终充满了童真童趣,表现出春天的无限乐趣和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可触摸。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总的介绍了故乡科尔沁草原的柳树和榆树。文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披散着头发的柳树”和“探出身子的榆树”在春风中快乐生长的、可爱的样子。
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具体介绍了柳笛的制作方法、声音以及它带给孩子们的乐趣。一系列的动作描写,使柳笛的制作方法跃然纸上。柳笛的歌声在每一个读者的耳边轻轻响起。春天那欢乐的音符和着摇摆的春风,伴着孩子们的欢笑,飘溢在科尔沁的草原上。
第四自然段生动地描写出了榆钱可爱的样子、甜美的味道和采摘它们的乐趣。一连串细致具体的的描写,让读者的心不禁飞到了科尔沁草原上。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柳笛和榆钱在春天里带给孩子们的乐趣。
2、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正确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1个生字。
3、继续学习用提炼小标题的方法来概括课文内容。
4、体会比喻、拟人等表达方法在课文中的作用。积累优美的词句、语段。教学重难点:
继续学习用提炼小标题的方法概括课文内容;初步体会比喻、拟人等表达方法在课文中的作用。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小组交流预习内容。
1、小组内对子同学每人一个自然段轮流互读,并进行互评。
2、小组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3、小组交流自己不懂的地方,组内同学答疑解惑。
二、全班交流、探讨。
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教师指导学生从题目入手了解课文内容,充实题目,回答“柳笛和榆 钱怎么样?”便可提炼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柳笛和榆钱给春天里的孩子们 带来哪些乐趣?你是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 组内学习方法:
(1)自读课文,找出哪些词句最能反映柳笛(榆钱)带给孩子们的乐趣;(2)细细品读这些词句,体会这些语句的巧妙写法,在组内表达自己的思考。(3)练习朗读。
3、全体同学交流,互相补充,适时指导朗读。※柳笛:
(1)“当柳树的长发披散开来,在春风里沐浴时,榆树常常把身子探出墙头,向我们招手。”本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柳树和榆树的可爱样子。
(2)可以抓住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折下”“切割”“撮一撮”“猛一下抽出”,让学生们在课堂上,真正的动手操作一下!
(3)……“呜呜”的像牛吼;细笛声音尖俏,“吱吱”的像雏鸡叫。比喻的形象描写,让柳笛的声音在每一个读者耳边轻轻响起。采用比较的方式,让学生体会,比喻方法的表达效果。
……
※榆钱:抓住:一个形象贴切的比喻:“亮晶晶、绿莹莹,真像一串串晶莹的玉荚。”也可以让学生亲口尝一尝。
4、全班配乐朗读。
三、总结全文,谈收获。
(1)学习组材方法:先总后分。
(2)朗读基调: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对大自然热爱之情。(3)渗透如何学习略读课文,尤其如何预习课文: 如何略读课文: 初读,了解大意——自学生字,圈点勾画不懂的字、词、句,提出问题——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解决不懂问题,感悟重点语句——积累好词佳句。
如何预习课文:
初读,了解大意——自学生字,圈点勾画不懂的字、词、句,提出问题,通过查字典、查网络等方式理解不懂的字、词等。
第四篇:2017春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柳笛和榆钱教学设计1
《柳笛和榆钱》
文本细读: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用深情的笔调描写了故乡科尔沁草原的春天里柳树和榆树奉献给孩子们的礼物——柳笛和榆钱。全文语言生动、形象,自始至终充满了童真童趣,表现出春天的无限乐趣和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可触摸。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总的介绍了故乡科尔沁草原的柳树和榆树。文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披散着头发的柳树”和“探出身子的榆树”在春风中快乐生长的、可爱的样子。
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具体介绍了柳笛的制作方法、声音以及它带给孩子们的乐趣。一系列的动作描写,使柳笛的制作方法跃然纸上。柳笛的歌声在每一个读者的耳边轻轻响起。春天那欢乐的音符和着摇摆的春风,伴着孩子们的欢笑,飘溢在科尔沁的草原上。
第四自然段生动地描写出了榆钱可爱的样子、甜美的味道和采摘它们的乐趣。一连串细致具体的的描写,让读者的心不禁飞到了科尔沁草原上。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1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尝试学习从题目入手了解课文内容。
3、初步体会比喻、拟人等表达方法在课文中的作用。积累优美的词句、语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柳笛和榆钱在春天里带给孩子们的乐趣。策略与方法:合作交流,读中感悟。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新鲜的柳条和榆钱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柳笛和榆钱
师:同学们,看到课题,你们猜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呢?
1(学生畅谈)
师:文章的作者,围绕着柳笛和榆钱都写些什么呢?让我们细细的读读课文,通过自己的边读边思考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明确自学要求。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查字典读准字音;
(2)参考课文题目,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柳笛和榆钱给春天里的孩子们带来哪些乐趣?你是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可以讲一讲,也可以读给同学们听一听。
(3)自己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记下来,准备和同学讨论。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1)开火车认读词语
(2)开火车一人一段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三、师生对话、感悟文本。
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柳笛和榆钱给春天里的孩子们带来哪些乐趣?你是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
2、出示组内学习方法:
(1)自读课文,找出哪些词句最能反映柳笛(榆钱)带给孩子们的乐趣;(2)细细品读这些词句,(3)可以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小组交流补充;(4)讨论怎样读好这一节?练读。
3、全体同学交流,互相补充。
柳笛:可以抓住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折下”“切割”“撮一撮”“猛一下抽出”,让学生们在课堂上,真正的动手操作一下!
榆钱:抓住:一个形象贴切的比喻:“亮晶晶、绿莹莹,真像一串串晶莹的玉荚。”也可以让学生亲口尝一尝。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自主认识字词,同桌互相测试。
2、指导重点字的书写,如“唇”上下结构,但是上半部撇写的要长些。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1、柳树和榆树给春天里的孩子们带来了很多的乐趣,你还知道还有哪些书给春天增添了色彩,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呢?
2、积累文中描写的生动的词语或句子。
第五篇: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22课《左公柳》教学设计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22课《左公柳》教学设计
四塘中心小学
邓胜平
内容简析:
《左公柳》是一篇精读课文,记叙了“我们”在游览参观玉门关途中听到导游所讲述的左宗棠的爱国事迹。
作者按照“总起引入——具体分述——总结抒情”的思路行文,全篇可分为三部分。设计理念:
力求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图文结合,激发学生想象,让学生入情入境,读中理解,读中感悟。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左宗棠以身报国的忠义之举,体会他在收复新疆失地和建设西北边疆中表现出的满腔爱国热忱。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深受感动的段落。
3.帮助学生会认“戈、俄、慷、慨、忱、湘、棺、淌”,会写“纤、屹、戈、俄、拱、慷、慨、腹、惫、湘、棺、谋、策、携、淌”。理解“纤巧、屹立、戈壁、拱手相让、慷慨激昂、腹地、疲惫、棺材、谋划、策略、携带、流淌”等词语。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重点词句在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 2.本文借物写人、抓典型事例写人的表达方式。教学课时:
2课时(注:展示课上第二课时)教学准备:
(一)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读准生字词,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了解词语的含义;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内容;找出文中喜欢的语句。如果有疑惑的地方,可以与他人交流或课上提出。)
(二)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简案)
一、谈话导入。
简介左宗棠。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注意本课的生字新词,可借助文中拼音 多读几遍。
2.四人小组合作读课文,互当小老师,纠正不正确的读音。然后再请几位学生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介绍了左宗棠的哪些爱国事迹?你能用 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来吗?动笔写一写。
四、作业布置。1.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出示柳树图片,让学生用几个词语形容;再出示左公柳,也让学生用词语形容一下样子。)它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名字——左公柳(板书)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22课《左公柳》。(生齐读课题)
2.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字音读准了吗?一起来读一读这几个词语:(屏幕出示词语,生齐读。)
3.词语读得很好,同学们,那么你读懂了课文写了些什么呢?
(左宗棠收复新疆失地,在收复之后又植树造林,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他栽种的柳树称为左公柳。)
(板书:左宗棠)
预设1:(学生说的很好,直接导到“人们为什么要纪念左宗棠?”)预设2:(学生说的不全面)
师:只是写左宗棠这个人吗?文中的柳树为什么称为“左公柳”,课文中是怎样写的?
(人们为了纪念左宗棠,便将这柳树称为左公柳。)5.人们为什么要纪念左宗棠?(左宗棠收复了新疆!)
二、学习课文
学左宗棠的故事(4—13自然段):
(一)1.现在请同学们默读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相关段落,划出你最受感动的地方,想一想感动你的原因是什么?
(谈到第10段)
师:你读一读感动的句子,说一说为什么?(个人读)(原来是左宗棠的视死如归的精神感动着你!)2.师:还有哪儿感动着你呀?
引出第6段:咱们都来看一看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左宗棠坚决主张收复新疆)
引生说:左宗棠坚决收复新疆的三点理由!
(生说为什么感动:左宗棠有勇气、爱国、有一定的军事才能。)
3.同学们,你们知道当时朝廷中其他大臣的观点吗?(不同意收复、主张放弃)大家请看(出示李鸿章的话):
“新疆乃化外之地,茫茫沙漠,赤地千里,土地瘠薄,人烟稀少。乾隆年间平定新疆,倾全国之力,徒然收数千里旷地,增加千百万开支,实在得不偿失。新疆不复,与肢体之元气无伤,收回伊犁,更是不如不收回为好。”
师:说这话的人是李鸿章,他位极人臣,权力极大,皇帝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他这样说接着就有许多人随声附和,如果这时不同意李鸿章的意见,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引来杀身之祸)
4.这时左宗棠又是怎样做的呢?(挺身而出、力排众议)
好,现在我们就在金殿之上,群臣之中,当大臣们认为新疆不重要想放弃这片国土时,你左宗棠坚决反驳:
(生接读)
他这样反驳朝廷众臣,你满意吗?你再来(生读)!
当众臣们认为新疆是千里荒漠、贫瘠之地时,你慷慨激昂的反驳道: 当众臣们认为新疆远离京城军事地位不重要时,你又断然指出: 师:这几位左大人慷慨激昂,从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勇敢)
(学生说不出来,师总结:是啊,这可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不顾自己的生死、冒死反驳、他真是一位孤胆英雄呀!)(概括收复新疆第一件事:力排众议 主动请缨)
(二)铁骨铮铮的左宗棠主动请缨!他以身报国的忠义之举和满腔的爱国热忱折服了满朝文武,接着踏上了收复新疆的征途,让我们跟随他来到出征的那个夜晚:
引出:第九段
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一段,想一想你体会到什么?(学生自由读)
1.“那是一个令人神伤的夜晚,天上没有明月,地上没有人送行。”(体会到当时没有人支持他,更没有人给他送行!)
2.然而这个刚毅坚韧的湖南老人,面对兵马疲惫、粮饷匮乏、运输艰难等重重困难,仍信心百倍。(个人读)
(体会到虽然面临的困难很多,但是没有丧失信心)(体会到左宗棠内心的刚毅坚韧)看到这里你又感受到什么?
(让生谈虽然困难大,但是左宗棠刚毅坚韧)
3.是呀,让我们跟随老将军踏上西行的征途吧!(自己读一读第10段)。同学们,这就是老将军,前面是千难万阻,后面紧跟的是自己的同乡子弟兵,这时左宗棠老将军在想什么?
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他想:(至少3人说)(他想:我们打的是正义之战,一定会胜利的!)评价:多么坚定的信念啊!(一定不能让我们的国土落入侵略者的手中)评价:一心为了国家啊!
现在作为千万士兵中的一员,看到此情此景,你一定心潮澎湃,你在想什么?(我要跟随将军在战场上奋勇杀敌)评价:你真是一位勇敢的战士!
(我也要将生死置之度外,多多杀敌,帮助将军收复新疆)评价:你真是将军的好士兵!
4.这是多么感人的场面,正是老将军和他的将士们英勇无畏,压倒一切困苦的气势,促使他用不到两年的时间就收复了新疆。
(概括收复新疆第二件事:抬棺出征 收复新疆)
(三)收复新疆只是他完成伟业的第一步,他还有什么有远见的举措呢?(建设新疆)哪位同学来说一说课文写了左宗棠建设新疆的哪件事?(植树造林)是呀,正是这位睿智而有远见的老将军让“春风不度的玉门关”变成了“新栽柳树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门”的塞外绿洲!
学柳树:
1.过渡:同学们,现在你明白为什么把它称为“左公柳”了吧!2.这左公柳又是一种怎样的树呢?请大家划出课文中写左公柳的句子,想一想写出了左公柳的什么?
学生汇报:这柳树高大茁壮,身姿挺拔,枝条刚劲有力,树冠宛如帷幄。(写了柳树的外形、样子)
这里的柳树枝干是挺拔的,枝条坚定地向上生长着。这屹立在戈壁滩上的刚强之树,大有英勇无畏、压倒一切困苦的气势!
(写了柳树的精神、品质)
它依然屹立在黄沙之中,那茂密的树叶,那铁筋般的枝条,那挺拔的身躯,那在同沙漠进行生死较量中流淌着的顽强的生命力„„这哪里是一株普普通通的柳树?它分明就是爱国将士们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的精神之树!
3.孩子们,这一段还仅仅是写柳树吗?(感知课文写法:借物喻人)
4.小结升华:赞左宗棠;赞英勇无畏的将士。
三、总结谈话,布置作业
1.总结:同学们哪!左公虽去,柳树尚在,左宗棠以及千万将士的爱国热忱和不屈不挠、英勇无畏的精神必将激励着我们前进,我相信这柳树也一定扎根在你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2.学生谈学习本课的收获和是否还有存在的问题。
2.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深受感动的段落;学习课文写法,写人小练笔。
板书设计:
22.左公柳
↓
借物喻人
力排众议 主动请缨
左宗棠 抬棺出征 收复新疆
植树造林 建设新疆
(爱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