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也许——葬歌》教案(定稿)
《也许——葬歌》教案
重庆市荣昌仁义中学 钟传林
教学设想
《也许——葬歌》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一书第二单元“挚情的呼唤”中的一篇现代诗歌。诗歌教学应在反复吟咏的基础上体会诗中的思想情感,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鉴赏诗歌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这节课旨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学生、教师、文本间的对话,来实现对诗的把握。拟通过诵读,围绕文眼 “睡”字展开教学,品味诗歌如童话般的纯净之美,感受诗歌舒缓的韵律,进而深入体会闻一多痛失爱女后无以言表的哀伤和悲痛以及散发的淳厚的凄美。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人论世,了解闻一多其人其文及创作主张之诗歌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2.有感情朗诵《也许——葬歌》。3.体味技巧与内容的完美结合。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诵读,师生共同把握诗人细腻的情感。2.围绕文眼“睡”解读文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内心对女儿的强烈的真挚的痛惜之情。教学重点
感受作者内心对女儿的强烈的真挚的痛惜之情。教学难点
体味技巧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教具准备
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一曲《七子之歌·澳门》唱响祖国大江南北,也唱出了作者的拳拳赤子心,你知道这首歌的词作者吗?(生答:闻一多)诗人目睹“国疆崩丧,积日既久”,有感于神州故土“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因择其中与中华关系最亲切者七地,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亦以励国人之奋兴”,从《七子之歌》我们感受到了一份赤热的爱国心,而爱女立瑛的夭折,给诗人以无情的打击,为了表达他对女儿剪不断、挥不去的思念之情,诗人含悲写下了《也许》这首诗。唱出了内心的悲痛、不舍之情,今天我们一同走近性情中人——闻一多,走进《也许》,感受作者深沉、凝重而又复杂的情感。
二、作家作品简介
闻一多,1899-1946,汉族,原名闻家骅,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闻一多全集》。新月派代表诗人。三美主张: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诗集《红烛》、《死水》。学者。《唐诗杂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春江花月夜》)
民主战士。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最后一次讲演》
《也许》一诗中的主人公就是闻一多年仅四岁的长女闻立瑛。立瑛聪明伶俐,闻一多对她怜爱之至。1926年夏,闻一多在北京不堪时任校长挤兑欺凌,愤然辞职南归,携病中女儿上路,一路折腾,返回老家浠水时,孩子病情加重。但为了生存,闻一多又不得不离家求职,只身到上海吴淞国立政治大学任职。此间,病中的立瑛经常呼唤“爸爸,爸爸”。闻一多得讯后却抽不出时间,只得寄一张照片回家,立瑛 1 看着照片边叫边哭。同年冬天不幸夭折,至死也没有再见到她的爸爸。等闻一多赶回老家时,见到的只是萋萋墓草。闻一多含悲写下这首诗。
三、朗读·赏析·探究,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1、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注意朗读的字音、节奏。
2、再读文章,体会诗歌三美,找准诗眼。
明确:“音乐美”是指音节和韵律的和谐,追求节奏感。《也许》全诗一节16行,每行9个字,即9个音节,但大多数以单音词结尾,在变化中保持着整齐,参差错落,抑扬顿挫;而且讲求押韵,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韵律感都很强。
“绘画美”指诗的辞藻,讲究视觉形象。读此诗时,我们眼前似乎出现了这样的场景:深夜的郊外,没有阳光,没有蛙鸣,没有夜鸟的啼叫,连一丝风也没有。皓月当空,诗人怀抱夭折的女儿,静静地坐着。一切都是那么的静,静得可以听见根须在吸水,静得可以听见蚯蚓在翻泥。女儿是夭折了么?不,不,不是的。她只是累了,只是睡着了。那么,就躺在爸爸的怀里,什么也别怕,乖乖睡,乖乖睡„„此时无声胜有声,没有眼泪,没有号啕,而父亲的悲伤我们不会没有感觉到!
“建筑美”主要是指整齐划一结构形式。全诗虽只有一节16行,但是每行字数一致,都是9个。一个不多,一个不少,整齐划一。
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和谐统一,形神兼备,堪称“三美”的典范。
诗眼明确:睡。以“睡”字来代替冰冷的死亡,体味诗人不忍接受女儿亡故的冰冷现实而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沉痛挚情。
追问:诗人以“也许”为题目,这一次词有什么含义?诗中多次重复“也许”一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也许”含有假设、不肯定的意思,由于作者深爱女儿,不愿意承认她真的死了,多次重复“也许”一词也是安慰自己,以寄托哀伤之情。
四、小组合作、探究
以“睡” 字为核心解读诗歌。
具体分析
1、女儿为什么要睡? 明确:哭累要睡。
2、父亲怎样让女儿入睡?
明确:①去除影响睡眠的不利因素。在第一节中连用了三个“不要”,因为“夜鹰”“蛙”“蝙蝠”这些恐怖的叫声和形象会影响孩子的睡眠,诗人是以制止的口气让它们安静。第二节中连用了两个“不许”,口气更加重了,不许阳光照射、清风吹拂,强光和风吹都会影响睡眠,最后干脆用一句警告语“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孩子的安睡在父亲心里是最重要的事情。
②创造有利的睡眠环境。所以“撑一伞松荫庇护你睡”,而松树是常常种在坟墓前的树木。取小孩睡觉需要摇篮曲的特点,用“也许”猜测孩子可能会喜欢听“蚯蚓翻泥”“草根吸水”。第三节中连用了两个“也许”,第四节中连用了两个“让”字,这一切,都是为了使女儿能够安然长眠,也都与诗人的爱抚之情紧紧地连结在一起。
追问:这么做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世界?
明确:表明了诗人殷切的关注之情,处处流露出对女儿的体贴入微,呵护备至。父爱细腻如此!
3、女儿安睡后父亲有何感受?
明确:安稳,“也许你听这般的音乐,比那咒骂的人声更美”,解脱,美好的归宿。追问: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诗人为什么认为女儿的死是解脱?
明确:这句诗也间接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控诉,世上的生活是如此痛苦,早夭也不失是一种美好的归宿。真切地表现身为人父对女儿血脉相连、难以割舍的悲哀与无奈。
4、父亲梦醒后怎么做?
请从诗中找出蕴涵作者情感的诗句词语并体会其中的妙处。明确:我把黄土轻轻盖着你,我叫纸钱儿缓缓的飞。.... 2 这是诗人思想感情的高潮。一方面,父亲对女儿的慈爱发展到了高潮——诗人倾尽慈爱,悄声劝慰,仿佛安抚女儿入眠,好让她进入恬静的梦乡;而另一方面,诗人的丧女之痛也发展到了高潮——黄土撒落,纸钱飘飞,女儿死矣!两股感情,纠结涌荡。诗歌到此,言已尽,而情不可终;诗人此刻,柔肠寸断,心肝俱碎。而叠词的运用,一轻一缓,表现无比轻柔又无比哀伤的氛围。
五、小结全文
痛失爱女,诗人内心的凄切悲怆,岩浆般涌荡奔突。然而,父亲对女儿疼爱呵护的温情,伴随了女儿的生,也要伴随女儿的死;女儿的生命曾那么鲜活,女儿的灵魂是那么纯洁,诗人怎肯用冰冷的“死”来玷辱她?何况,在艺术上,诗人崇尚锤炼,讲求蕴藉。故诗人敛住悲怆,将它掩抑在对女儿的爱之下。因沉浸着浓郁的悲哀,父爱更显真挚凝重;因掩抑在温厚的父爱下,悲哀更显蕴藉深沉。因此,诗的意象、意境童话般纯净,诗的韵律眠歌般舒缓;整首诗,散发着淳厚的凄美。
六、写一写
请给闻一多写一段话,表达对这位父亲深深的爱。
附:
欣赏由闻一多作词李海鹰作曲的歌曲《七子之歌·澳门》。
这首诗作于1925年,闻一多目睹“国疆崩丧,积日既久”,有感于神州故土“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因择其中与中华关系最亲切者七地,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亦以励国人之奋兴”,写下组诗《七子之歌》,以拟人的手法,将中国当时被列强掠去的七处“失地”比作远离母亲的七个孩子,哭诉他们受尽异族欺凌、渴望回到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
第二篇:也许——葬歌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学习“泛读导引”《中国新诗发展概述》,使学生逐步了解我国现代诗歌的发展概况及创作特点,初步了解闻一多及其创作主张。
2.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作者内心对女儿的强烈的真挚的痛惜之情,以及他的“三美”主张是如何在《也许》中实践的,体味技巧与内容的完美结合
3.教学用具
多媒体
4.标签
教学过程
1、预习阶段
布置学生朗诵这首诗,扫清字词障碍,注意读出葬歌的沉痛之情。
2、了解背景知识
学习《也许》前,要求学生了解闻一多的生平,了解他的诗歌创作主张,了解本诗创作背景,可由学生先介绍,教师再明确。
闻一多原名闻家骅,现代诗人、学者,新月诗派代表诗人。有诗集《红烛》、《死水》。新月诗派,20世纪20年代,以闻一多、徐志摩、梁实秋等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新诗流派。
3、诵读本诗,品味诗情
①读完此诗,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诗中的画面。
(此题意在激发学生表达对这首诗的真实感触)
②诗人以《也许》为题目,有什么含义?诗中多次重复“也许”一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也许”含有假设、不肯定的意思,由于作者深爱女儿,不愿意承认她真的死了,因此诗人以“也许”为题,想象中女儿死亡的事实,于是多次重复“也许”一词安慰自己,以寄托哀伤之情。
③作者在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的选择可以表达作者对亡女怎样的情怀?
参考:诗人蕴藏的激情如地下的岩浆,奔突翻涌,时刻准备喷发。然而,诗人却极力控制这种激情,使它深深包蕴在每一个词句中和每一组意象中,成为诗作内在的情感动力。作者并不愿接受女儿已死的事实,只当它是睡着了。“那么夜莺不要咳嗽,/蛙不要号,蝙蝠不要飞”,好让女儿睡在一个安静的环境里,这些诗句读起来,让人心碎。在第二节中,诗人进一步以深挚的爱心,为不幸的少女呼唤着彼岸的宁静。“不许阳光拨你的眼帘,不许清风刷上你的眉”,还撑一伞松荫庇护她,表明了诗人殷切的关注之情,处处流露出对女儿的体贴入微、呵护备至。“我把黄土轻轻盖着你,我叫纸钱儿缓缓的飞”依依不舍之意,哀婉之情尽在其中。
④作者在诗中有没有流露悲伤的感情?为什么?
参考:诗中并没有直接流露出悲伤的感情。因为作者已把内心的悲痛化为对女儿的怜惜慈爱,所以诗中只流露诗人对女儿的关怀爱护,并没有让人直接感到内心中的悲伤哀痛之情。诗人以“也许”一词贯穿全诗(全诗中共出现5次),使作者就此展开丰富的想象,把女儿的死亡假设为安睡,这样更能突显作者对女儿的挚爱,视她虽死犹生,所以诗人不愿说女儿已死,而是说女儿只是安睡。
虽然全诗没有悲伤的字眼,但那却是作者努力抑制住悲痛的心情,把悲痛升华为对女儿呵护备至的感情,用间接抒情的方法把对女儿虽死犹生,呵护备至的感情表现出来。用平静的笔触写成此诗。
4、感受艺术魅力。
讨论:闻一多提出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德是个“三美”的新格律诗理论主张,“三美”在《也许》一诗中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参考:“音乐美”是指音节和韵律的和谐,追求节奏感。《也许》全诗一节16行,每行9个字,即9个音节,但大多数以单音词结尾,在变化中保持着整齐,参差错落,抑扬顿挫;而且讲求押韵,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韵律感都很强。
“绘画美”指诗的辞藻,讲究视觉形象。读此诗时,我们眼前似乎出现了这样的场景:深夜的郊外,没有阳光,没有蛙鸣,没有夜鸟的啼叫,连一丝风也没有。皓月当空,诗人怀抱夭折的女儿,静静地坐着。一切都是那么的静,静得可以听见根须在吸水,静得可以听见蚯蚓在翻泥。女儿是夭折了么?不,不,不是。她只是累了,只是睡着了。那么,就躺在爸爸的怀里,不要怕,乖乖睡,乖乖睡„„此时无声胜有声,没有眼泪,没有号啕,而父亲的悲伤我们不会没有感觉到!
“建筑美”主要是就诗歌的整体外形而言的。全诗虽只有一节16行,但是每行字数一致,都是9个。一个不多,一个不少,整齐划一。,与音乐美、绘画美和谐统一,形神兼备,各臻其美,非精心雕琢不呢不过为之,堪称“三美”的典范。
课后习题
课外阅读闻一多的诗歌《死水》,使用闻一多提出的“三美”主张分析这首诗。
第三篇:《也许——葬歌》教案
《也许——葬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对夭亡的女儿深挚的情感。
2、体会闻一多诗歌的“三美”特点。
二、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及作者深挚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体会诗歌意象对情感表达的作用。
四、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赞扬闻一多的民族的英雄气概。然而爱女立瑛的夭折,给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以无情的打击,所以,为了表达他对女儿剪不断、挥不去的思念之情,写下了《也许》这首诗。唱出了内心的悲愤、孤苦、企盼之情,今天我们一同感受作者深沉、凝重而又复杂的情感,走进性情中人——闻一多的心灵世界。
(二)简介作者。闻一多,1899-1946,汉族,原名闻家骅,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闻一多全集》。新月派代表诗人。三美主张: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诗集《红烛》、《死水》。学者:《唐诗杂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春江花月夜》。民主战士: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相关资料《最后一次讲演》)
(三)写作背景。诗中的主人公就是闻一多年仅四岁的长女闻立瑛。据说聪敏,当时已识不少字,只是身体虚弱单薄。闻一多对她怜爱之至。1926年夏,闻一多在北京不堪时任校长挤兑欺凌,愤然辞职南归,携病中女儿上路,一路折腾,返回老家浠水时,孩子病情加重。但为生存,闻一多又不得不离家求职,在吴淞国立政治大学任训导长。此间,病中的立瑛经常呼唤“爸爸,爸爸”。闻一多得讯后却抽不出时间,只得寄一张照片回家。立瑛看着照片边叫边哭。并于同年冬天不幸夭折,至死也没有再见到她的爸爸。等闻一多赶回老家时,见到的只是萋萋墓草。
(四)听课文朗读录音,初步感知诗歌内容以及作者感情。
(五)问题探究。
1、诗人以《也许》为题目,有什么含义?诗中多次重复“也许”一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点拨】诗人明明知道爱女此次是永世长眠,但他不原意承认这个残酷的事实。作为父亲,他有着育儿常识,小孩生病哭闹,常常哭着昏睡过去,所以,前两个“也许”,他宁愿假想孩子是“哭得太累”的缘故,又要睡一睡了。整首诗的构思也就建立在“哭累要睡”这一点上,所以,这一“睡”字,可以说是全诗的关键词,自上而下,一贯到底,使全诗的立意显得十分清楚,女儿的离去对诗人来说是永远地睡着了,用“也许”真切地表达父母对痛失骨肉的难以言传的悲痛
诗人以怎样的想象表达对亡女的感情?
【点拨】诗人特意为女儿制造了一个非常安静的“睡眠”环境。表达了诗人对亡女深切的安慰和爱抚。诗人从两个方面写“睡眠”环境。
一是要去除影响睡眠的不利因素。在第一节中连用了三个“不要”,因为“夜鹰”“蛙”“蝙蝠”这些恐怖的叫声和形象会影响孩子的睡眠,诗人是以制止的口气让它们安静。第二节中连用了两个“不许”,口气更加重了,不许阳光照射、清风吹拂,强光和风吹都会影响睡眠,最后干脆用一句警告语“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孩子的安睡在父亲心里是最重要的事情。
二是创造有利的睡眠环境,所以“撑一伞松荫庇护你睡”,而松树是常常种在坟墓前的树木。取小孩睡觉需要摇篮曲的特点,用“也许”猜测孩子可能会喜欢听“蚯蚓翻泥”“草根吸水”。第三节中连用了两个“也许”,第四节中连用了两个“让”字,这一切,都是为了使女儿能够安然长眠,也都与诗人的爱抚之情紧紧地连结在一起。
同时他用一句诗也间接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控诉,“也许你听这般的音乐,/比那咒骂的人声更美”,世上的生活是如此痛苦,早夭也不失是一种美好的归宿。真切地表现身为人父对女儿血脉相连、难以割舍的悲哀与无奈。
3、作者在诗中有没有流露悲伤的感情?为什么?
诗中并没有直接流露出悲伤的感情。因为作者已把内心的悲痛化为对女儿的怜惜慈爱,所以诗中只流露诗人对女儿的关怀爱护,并没有让人直接感到内心中的悲伤哀痛之情。诗人以“也许”一词贯穿全诗(全诗中共出现5次),使作者就此展开丰富的想象,把女儿的死亡假设为安睡,这样更能突显作者对女儿的挚爱,视她虽死犹生,所以诗人不愿说女儿已死,而是说女儿只是安睡。
虽然全诗没有悲伤的字眼,但那却是作者努力抑制住悲痛的心情,把悲痛升华为对女儿呵护备至的感情,用间接抒情的方法把对女儿虽死犹生,呵护备至的感情表现出来。用平静的笔触写成此诗。
(六)体会闻一多诗歌的“三美”。闻一多提出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德是个“三美”的新格律诗理论主张,“三美”在《也许》一诗中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1、“音乐美”是指音节和韵律的和谐,追求节奏感。《也许》全诗一节16行,每行9个字,即9个音节,但大多数以单音词结尾,在变化中保持着整齐,参差错落,抑扬顿挫;而且讲求押韵,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韵律感都很强。
2、“绘画美”指诗的辞藻,讲究视觉形象。读此诗时,我们眼前似乎出现了这样的场景:深夜的郊外,没有阳光,没有蛙鸣,没有夜鸟的啼叫,连一丝风也没有。皓月当空,诗人怀抱夭折的女儿,静静地坐着。一切都是那么的静,静得可以听见根须在吸水,静得可以听见蚯蚓在翻泥。女儿是夭折了么?不,不,不是。她只是累了,只是睡着了。那么,就躺在爸爸的怀里,不要怕,乖乖睡,乖乖睡…此时无声胜有声,没有眼泪,没有号啕,而父亲的悲伤我们不会没有感觉到!
3、“建筑美”主要是就诗歌的整体外形而言的。全诗虽只有一节16行,但是每行字数一致,都是9个。一个不多,一个不少,整齐划一。,与音乐美、绘画美和谐统一,形神兼备,各臻其美,非精心雕琢不呢不过为之,堪称“三美”的典范。
(七)朗读闻一多诗歌两首《忘掉她》《我要回来》
(结束语)拍案而起怒视国民党反动派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我只觉得自己是座没有爆发的火山。炽热滚烫的岩浆被表面板结的地壳束缚了,只能在地下运动着,这就是闻一多的精神世界。因此对真挚情爱的表达,感情潜能的突发和沉着的自持的统一,就形成了闻一多的凝重、沉郁、略带一些苦涩味的诗风,因为“诗是用生命来写的”。
第四篇:也许教案
《也许——葬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初步了解闻一多及其创作主张。
过程与方法: 逐步了解我国现代诗歌的发展概况及创作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二、教学重点: 感受作者内心对女儿的强烈的真挚的痛惜之情。
三、教学难点: 体味技巧与内容的完美结合。
四、教学关键: 自主—合作—探究,价值观教育。
五、教学方法 反复朗读,师生讨论
六、教学过程:
1、预习阶段
布置学生朗诵这首诗,扫清字词障碍,注意读出葬歌的沉痛之情。
2、了解背景知识
学习《也许》前,要求学生了解闻一多的生平,了解他的诗歌创作主张,了解本诗创作背景,可由学生先介绍,教师再明确。
闻一多原名闻家骅,现代诗人、学者,新月诗派代表诗人。有诗集《红烛》、《死水》。新月诗派,20世纪20年代,以闻一多、徐志摩、梁实秋等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新诗流派。
3、诵读本诗,品味诗情
①读完此诗,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诗中的画面。
(此题意在激发学生表达对这首诗的真实感触)
②诗人以《也许》为题目,有什么含义?诗中多次重复“也许”一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也许”含有假设、不肯定的意思,由于作者深爱女儿,不愿意承认她真的死了,因此诗人以“也许”为题,想象中女儿死亡的事实,于是多次重复“也许”一词安慰自己,以寄托哀伤之情。
③作者在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的选择可以表达作者对亡女怎样的情怀?
参考:诗人蕴藏的激情如地下的岩浆,奔突翻涌,时刻准备喷发。然而,诗人却极力控制这种激情,使它深深包蕴在每一个词句中和每一组意象中,成为诗作内在的情感动力。作者并不愿接受女儿已死的事实,只当它是睡着了。“那么夜莺不要咳嗽,/蛙不要号,蝙蝠不要飞”,好让女儿睡在一个安静的环境里,这些诗句读起来,让人心碎。在第二节中,诗人进一步以深挚的爱心,为不幸的少女呼唤着彼岸的宁静。“不许阳光拨你的眼帘,不许清风刷上你的眉”,还撑一伞松荫庇护她,表明了诗人殷切的关注之情,处处流露出对女儿的体贴入微、呵护备至。“我把黄土轻轻盖着你,我叫纸钱儿缓缓的飞”依依不舍之意,哀婉之情尽在其中。
④作者在诗中有没有流露悲伤的感情?为什么?
参考:诗中并没有直接流露出悲伤的感情。因为作者已把内心的悲痛化为对女儿的怜惜慈爱,所以诗中只流露诗人对女儿的关怀爱护,并没有让人直接感到内心中的悲伤哀痛之情。诗人以“也许”一词贯穿全诗(全诗中共出现5次),使作者就此展开丰富的想象,把女儿的死亡假设为安睡,这样更能突显作者对女儿的挚爱,视她虽死犹生,所以诗人不愿说女儿已死,而是说女儿只是安睡。
虽然全诗没有悲伤的字眼,但那却是作者努力抑制住悲痛的心情,把悲痛升华为对女儿呵护备至的感情,用间接抒情的方法把对女儿虽死犹生,呵护备至的感情表现出来。用平静的笔触写成此诗。
4、感受艺术魅力。
讨论:闻一多提出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是个“三美”的新格律诗理论主张,“三美”
在《也许》一诗中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参考:“音乐美”是指音节和韵律的和谐,追求节奏感。《也许》全诗一节16行,每行9个字,即9个音节,但大多数以单音词结尾,在变化中保持着整齐,参差错落,抑扬顿挫;而且讲求押韵,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韵律感都很强。
“绘画美”指诗的辞藻,讲究视觉形象。读此诗时,我们眼前似乎出现了这样的场景:深夜的郊外,没有阳光,没有蛙鸣,没有夜鸟的啼叫,连一丝风也没有。皓月当空,诗人怀抱夭折的女儿,静静地坐着。一切都是那么的静,静得可以听见根须在吸水,静得可以听见蚯蚓在翻泥。女儿是夭折了么?不,不,不是。她只是累了,只是睡着了。那么,就躺在爸爸的怀里,不要怕,乖乖睡,乖乖睡„„此时无声胜有声,没有眼泪,没有号啕,而父亲的悲伤我们不会没有感觉到!
“建筑美”主要是就诗歌的整体外形而言的。全诗虽只有一节16行,但是每行字数一致,都是9个。一个不多,一个不少,整齐划一。,与音乐美、绘画美和谐统一,形神兼备,各臻其美,非精心雕琢不过为之,堪称“三美”的典范。
5、作业。
课外阅读闻一多的诗歌《死水》,使用闻一多提出的“三美”主张分析这首诗。
6、个性化学习的指导(任选其一做答)。
①根据《也许》这首诗提供的内容,加上自己的合理想象,改写一篇文章(可参看课后练习三)。
②读完《也许》我们被闻一多深挚的感情所打动,有感于他对女儿的无限怜爱,试着给闻一多也写一首诗吧,表达对这位悲痛不已的父亲的深深理解和安慰。
关于课后的信息化教学的课外拓展:
《也许》让人想起周国平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同样是痛失幼女,同样是深沉细腻、痛彻心肺父爱,请简评这两篇作品的异同。
附:
周国平《妞妞》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一书记述了一个仅拥有562天生命的小女孩——妞妞。因为妈妈在怀孕5个月时接受了大量X光照射,妞妞刚出生不到一个月就被确诊患有绝症。当父母终于下定决心,要给妞妞作手术时,已经来不及了。任何治疗都无法挽回妞妞的生命了。然而,妞妞的父母并没有因此而抛弃她,或是消极的等待亲生骨肉一点点死去,他们像养育健康小孩一样细心的呵护她,直到她停止呼吸的那一刻。
《也许——葬歌》学案整体感知:1926年秋,闻一多只身离开家乡湖北浠水,到上海吴淞国立政治大学任教。不久其妻和女儿立瑛即患重病。闻一多得知后,又匆匆返回家乡。但已经晚了,立瑛因病情严重,无法挽救,不幸死亡。年轻的父亲心情异常悲痛,写下了这首诗。这是一首感情深沉的葬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生者告别死者的哀伤,哀惋而不悲惨,真挚而不夸饰。诗人没有刻意渲染,而是平静地娓娓道来,看似无章,实则有法,像是轻描淡写,实则激情内蕴,读来令人黯然销魂。爱女的早夭对诗人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是,诗人没有号啕恸哭,而是将深深的悲痛埋进诗里去了。父母对于子女的感情离不开一个“爱”字。小孩得病,昼啼夜哭,苦累了便昏然睡去,这是常有的现象。而这里的情况是,诗人借睡眠来安慰自己,爱女的早夭是“哭得太累”的缘故,又要睡一睡了。由此找到了诗歌构思的突破口,后面的诗句全都由此引出,整首诗的框架也就建构在“哭累要睡”这一点上,以下所谓的“叫夜鹰不要咳嗽”等句,均由此“睡”字而来。所以,这一“睡”字,可以说是全诗的诗眼,自上而下,一贯到底,使全诗的立意显得十分清楚。
第五篇:一曲旧时代的葬歌
一曲旧时代的葬歌
---读老舍《茶馆》
老舍的《茶馆》具有时代和现实的悲剧性
《茶馆》共分为三幕,均是发生在每次大的政治事件之后。第一幕是在戊戌变法之后,第二幕是在袁世凯死后,第三幕是在抗日战争之后,前后五十年的变迁,可以说是旧社会的缩影,小小的茶馆,是三教九流的会面之处,容纳各色人物,又是一个小的社会,老舍先生通过茶馆掌柜王利发等人的悲惨命运,描写了旧时代人们生活的艰苦,同时又把视线引向新时代,形象的揭示了旧世界必然崩溃,新的光明必然到来。
《茶馆》人物复杂,剧情纷繁,共描写了七十多个人物,有小财主,有恶霸,有流氓,打手,还有挣扎在死亡线上的穷苦人民,为了活命,有的甚至卖儿卖女„
茶馆掌柜王利发二十多岁开始独立经营,一生守着这个祖传的茶馆,为了保全家业,维持生计,他小心谨慎,委曲求全,迎合世风,改良经营,煞废苦心,甚至增添女招待,可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经营状况每况愈下,最后当他的茶馆被国民党宪兵霸占,这个挣扎了一生的小人物终于被逼得上吊自尽了。其实王利发是善良的,可这就更增加了悲剧性,也更加深对旧社会制度罪恶的揭露。
还有茶馆房东,主张实业救国的秦仲义,在戊戌变法失败后,他仍然坚持走维新道路,为了筹集资金开工厂,他卖掉了全部房产,但他奔波一生,却以失败告终。另一个重要人物是由旗人沦落为普通劳
动人民的常四爷,他是个有着侠骨豪情的满族爱国志士,他有胆有识,因为说了一句“大清国要完”被押到衙门吃了一年多官司,家产耗光竭尽,最后卖花生豆为生,在经历了几十年**之后,他不得不把多年的郁闷不平埋在心底。这些人物的悲惨遭遇生动的揭示了旧中国的苦难和生活在旧时代的人们的血泪心酸,也表现了旧时代的罪恶统治是多么不得人心,必然走向灭亡。
剧中安排了一个悲惨而又寓意深刻的场面:王利发、秦仲义、常四爷三位老人在饱经沧桑之后,在茶馆的最后一次会面,怀着对旧时代的愤恨,撒纸钱在祭奠自己,这也象征着为旧时代送葬。
所以,《茶馆》是一曲旧时代的葬歌,悲剧寓意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