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认识时分课案(苏教版)
认识时、分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88—89页。教学目标: 的时间观念;
2、正确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动手操作和实践应用能力及探索创新、合作学习的意识;
4、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教学的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教学准备:
钟面学具、课件、。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猜一猜:小马不停蹄,日夜不休息。嘀嗒嘀嗒响,催人早早起。
你知道这是什么吗?(时钟)时钟可以用来干什么?
我们每天都离不开时间,要养成把握时间,珍惜时间的好习惯,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认识了钟表,今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看钟表的方法。出示课题:认识时、分。
二、操作体验,自主探究
(一)认识钟面
1.出示钟面,学生观察钟面,说说还缺少什么?并画下来。钟面上有数字,时针和分针,时针短,分针长,还有些小格。2.引导学生认识大格,弄清从哪到哪是1大格。
T:12到1之间是1大格,1到2之间也是一大格,谁能说说还有那两个数之间是1大格?
那钟面上一共有几个大格?我们一起来数一数。(钟面上有12个大格)3.引导学生认识小格,数一数1个大格里有多少个小格。
1、认识钟面以及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时、分 这是1小格,数一数1个大格里有多少个小格。(每个大格里有5小格)4.引导学生数清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
12—1之间有5小格,那12—2之间有几小格?那么钟面上一共有几小格呢?拿出钟面数一数。
交流数的方法:你是怎么数的?一起5个5个的数。(钟面上共有60个小格)
12-7之间有几小格?12-5之间有几小格? 5.小结。
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钟面上共有60个小格。
(二)认识时、分。1.认识时
(课件出示12时的钟面)提问:观察钟面,看看谁在动?走了多少? 引导学生说说时针从12走到1,走了1大格,是多长时间?
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板书)
时针从1走到2是几小时?时针还有从哪到哪是1小时? 小结: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
时针从12走到4是几小时?时针从12走到7呢?时针从3走到5呢? 2.认识分(课件出示钟面)
提问: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现在看看谁在动?走了多少?引导学生说说分针走了1小格
师:分针走1小格就是1分(板书)
提问:分针走2小格是几分?分针从12走到1是几分?
分针从12走到4是几分?分针从12走到7呢?
师:小朋友们想不想动手拨一拨,不过可得听要求,请把分针调到12。(1)分针从12起走了10分钟,拨一拨:分针走到几?(2)分针接下去走,再走20分钟,分针又走到几?(3)分针再走多少分钟能走回到12? 3.感受1分钟有多长。
T:那1分钟有多长呢?
我们来感受一下吧。猜猜:1分钟做眼保健操可以做几节?一起做。1分钟跳绳可以跳多少下,休息1分钟,自己在心理默数数字看能数到几? 1分钟可以做很多事。
1分钟虽然很短,但充分利用却能做很多事。印刷厂1分钟印刷1000多份报纸;和谐号动车组1分钟可以行4000米;铅笔厂1分钟可生产1600支铅笔;儿童的脉搏1分钟大约跳90下„„
因此,我们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钟。4.1时=60分
师:同学们,你们都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吧,下面时针和分针也想进行跑步比赛,给它们相同的时间,你们猜谁跑得远? 大多数同学认为是分针跑得远。
师:(课件演示跑得过程)请小朋友注意观察:时针走了多远,分针又走了多远? 生1: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
再演示一遍,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时=60分(2)感受1时。
我们一节课的时间是40分,课间休息10分钟,再加上几分钟,是60分钟,就是1小时?
一集《海宝来了》动画片大约30分钟,看几集的时间大约1时。
三、全课小结。
1、说说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
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钟面上共有60个小格。1时=60分。
2、读一读时间的名言。
小朋友们,世界上最宝贵的就是时间,我们要珍惜时间,合理的安排时间学习,学好本领,长大后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
《认识时分》教学反思
《认识时分》这一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对钟面有了一定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一年级的时候,学生已经认识了钟面,会看几时和大约几时。本节课主要是对钟面作进一步的了解,让学生知道1大格和1小格,钟面上共有12大格和60小格;了解分针和时针是怎样计时的;理解1时=60分;感受1时与1分的时间长短等等。对学生来说,时间是很熟悉的,但是也很陌生,因为它极为抽象,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也注意到了以下几点:
一、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一开始时,我通过让学生来猜谜语来引出新课,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习1时=60分时,我通过学生熟悉的龟兔赛跑来引入,让学生观察钟面上时针和分针赛跑,在相同的时间里,谁跑的快?最后让学生发现分针跑得快,但是他们跑得时间是一样的,从而引出1时=60分。这样设计,学生既感兴趣,又能很好的理解1时=60分
二、注重活动中感知
(1)数一数: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呢?在钟面上数一数或算一算,然后和同桌交流谁的方法又清楚又快!学生的方法很多:5个5个数、每次加5、5的乘法口诀、半圈30格,30+30=60。通过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数出钟面上的小格,既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又使学生主动掌握了新知。
(2)体验一分钟:短短一分钟可以做些什么事情呢?我设计了做1分钟的眼保健操;跳1分钟的绳;在心里默数数字1分钟。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1分钟虽然很短,但充分利用它的话却可以做很多的事情,并结合这一活动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这句话是耳熟能详了,但关键是怎样课堂中有效体现。怎么“导”?在导的过程中也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比如:学生知道了“从12到2是2大格”后,设计“你还能找到从12到几是几大格?”这一问题;认识了“从2到6是4大格”后,设计了“你能找到从几到几是几大格?”问题,等等。这样的“导”在改变了原先的教学方式的同时更好地体现出了学生的自主性,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当然,在这节课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1、课堂的应变能力不够强。当学生的回答偏离自己的预设,我不应着急地把学生拉回到自己的预设当中,而是应先等待学生表达完自己的想法,再思考如何引导。
2、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为主要的思维方式,并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在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并逐步引导从形象过渡到抽象。
第二篇:认识整时详案
认识钟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钟面,并结合生活经验会读写整时的两种表现形式。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精神与合作交流的意识。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具钟、学具钟、水彩笔、小演草纸一张、画纸一张
教学流程: 上课问好。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好朋友,请你们猜猜它是谁?(有 个 好 朋 友,会 跑 没 有 腿,会 响 没 有 嘴。他 会 告 诉 我,什 么 时 候 起,什 么 时 候 睡。请 你 猜 猜 看,好 朋 友 是 谁?)
对了,就是钟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认识钟表”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到钟表王国里去听一听、瞧一瞧吧!刚才我们在钟表王国里看到了各种各样的钟表,我们回忆一下钟面上都有什么?
一、认识钟面
1、请看老师这有一个钟面,仔细观察,钟面上有什么?(时针、分针)你能告诉我时针、分针长得什么样子吗?谁还愿意告诉我时针分针长得什么样子?(2人)
2、钟面上有两根针,长长的是分针,短短的是时针。
3、我们认识了时针和分针,再仔细看看钟面上还有什么?(1——12个数字)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4、钟面上有12个数字,刚才我们又认识了时针和分针,那么,时针和分针是怎么告诉我们时间的呢?
有个小朋友叫小红,是个大懒虫,他却不认识钟表,所以每天都是妈妈叫他起床,今天我们一起来叫他起床好不好?小红快起床!播放图片。
二、认识整时
1、谁来告诉小红,现在是几时?(7时)你是怎么看的?(1人)还有谁说说看?
其他同学会不会说呀,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谁愿意告诉我?(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7就是7时。)
我们一起说一说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7就是7时。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这样表示7时——7:00
2、小红要放学回家了。谁来告诉小红放学的时间是几时?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汇报时贴钟面和5时)
3、我们一起说一说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5就是5时。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这样表示5时——5:00
4、刚才我们帮助小红认识了时间,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了,这还有3个钟面,他们表示的是几时?两种表示时间的形式你喜欢用哪一种就用哪一种。(1)请你写在小演草纸上。(3时、9时、5时)
(2)请选择一个喜欢的钟面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3)谁愿意告诉我,是几时,你是怎样看的?
(4)请你们再仔细看看这3个钟面,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呀?(2人)分针都指向12.比如说: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3就是3时。
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9就是9时。
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12就是12时。
5、像这样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你会看几时了吗?和你的同桌说说看。谁来告诉我你是怎样看几时的?
齐读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6、像这样分针指向12的时候,这样的时间称之为整时。
7、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时刻,你会拨一拨吗?
(1)师说学生拨,学生代表到讲台演示,你是怎么拨的?
刚才看到同学们拨的很有趣,老师也想来参加。
(2)我拨你说。
(3)同桌互拨,说一说你们拨的是几时?请同学说一说你们拨的是几时。
四、会认电子表
1、刚才小红起床的时候除了墙上的钟面能告诉它时间,回忆一下小红的床头柜上也有这样一个钟表。
2、你见过没有?这样的是电子表。
3、电子表上显示的是几时?你是怎样看的?
4、电子表上有两个小圆点,小圆点的后面有2个0,就表示整时。两个小圆点的前面是几就是几时。
5、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这样的电子表?(4人)
6、我们一起来看看生活中常见的电子表所表示的时刻。(幻灯片)
7、这样的时间你会说吗?一起说一下(幻灯片)
五、古代的计时工具
今天同学们都很聪明,认识了这么多的时刻,而且能很快的认出时间,但你知道古代的人们是怎样计时的吗?我们来了解一下。
1、日晷——利用太阳照射的影子来计时
2、铜漏壶——利用滴水来计时
六、小明的一天
我们认识了时间,时间是很宝贵的,我们应怎样合理的安排每一天呢?先来看看小明是怎样来安排的吧?
1、打开课本85页,看看小明几时在干什么,并写下来。
2、请同学说说小明几时在干什么?(5人)
3、这就是小明的一天,请仔细回忆一下,这些时间你有没有发现特别的地方?
为什么有两个9时呢?(2人)
4、师:一天有24个小时,时针要跑两圈,所以会有两个9时,为了区分这两个9时,我们可以说早上的9时和晚上的9时。
5、同学们也要像小明一样合理的安排时间。
6、老师要送给同学们一句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意思是,时间是非常宝贵的,我们要珍惜时间。
六、收获 今天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认识钟表、钟面上有什么?会看整时
七、小小设计师:
最后,请同学们和爸爸妈妈一起设计一个钟表。来欣赏一下其他哥哥姐姐设计的钟表吧。播放背景音乐学生放松。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第三篇:教 案
教 者: 赵 岩 班 级: 高一(2)班 课 题:《归园田居 》 地 点: 五家高中多媒体教室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原文:
少无适欲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陶渊明其人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朴素平淡的语言表达情怀的能力;培养学生能够穿透诗文把握文章的内涵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诵读中领悟诗歌的意境;掌握诗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学习他那种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人格;学会辩证看待陶渊明的隐居生活。
二、教学重点:
知人论世,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如何看待陶渊明的隐居生活。
四、授课方法: 诵读、分析、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想的家园,它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世外桃源”。这个名词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所写的一篇千古美文《桃花源记》。在这篇美文中,作者虚构了一个景色优美、土地肥沃、和平安宁的社会。世外桃源的理想世界一经陶渊明笔下流出便成了我们中国人共有的精神财富。由此可见,陶渊明以及他的作品对后世的影响之深远,今天,我们就一起再来欣赏他的另一篇作品,再次感受陶渊明的人格魅力和作品的文学魅力。
二、整体感知
上节课我们介绍了作者,疏通了字词。这节课我们的学习重点是知人论世,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多媒体展示)。
知人论世: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曾祖父曾官至大司马,到他时已家境没落。少年时代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是东晋时局动荡,政治黑暗,陶到29岁时才出仕,不久又归隐。后又时隐时仕。直到41岁完全弃官归隐。他是东晋最杰出的诗人。流传至今的有125首,他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公元405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随即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
请同学读全文,整体感知一下诗人的情感。
三、粗识田园白描
1、诗的题目叫《归园田居》,诗人要归到什么样的园田呢?
学生齐读“方宅十余亩„„虚室有余闲”。
2、从这部分内容我们可以知道,诗人的田园生活是快乐的,他有没有直抒胸臆说我多么快乐?(没有)但是他通过自己在乡村所见到的、所听到的、所感受到的来表述出自己的快乐。大家能不能用诗句告诉我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田 见:方宅、草屋、榆柳、桃李
园 村庄、炊烟 生 闻:狗吠、鸡鸣
活 感:无尘杂、有余闲
这些景物没有任何特别之处,都是农村司空见惯的,是非常普通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但诗人却把它描绘得有近(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有远(村庄/炊烟),有声(狗吠/鸡鸣)(我们能不能听到狗吠、鸡鸣?早上四五点听得到。不是白天他们不叫,而是城市的白天太喧闹。诗人天天听得到狗吠、鸡鸣,说明他们那儿非常宁静)有色(榆柳/桃李/炊烟),有生机。“无尘杂、有余闲”仅仅指家里干净、农活不多,还有空闲吗?(存疑)
陶渊明显然对这种生活非常喜爱。
我们久居都市的人,可能出于新鲜感,偶尔会去农村小住,调整一下生活节奏,但大多不会长住。久居乡村的人,或者因为缺乏审美情趣,或者因为已经审美疲劳,也可能厌倦这种生活。那么陶渊明为什么如此喜爱这普通平常的农村生活呢?我们只能到他的内心世界中去寻找——
四、赏析归园之志
1、学生齐读“少无适俗韵„„守拙归园田”部分。
2、课文解读:
(1)、“少无适俗韵”的“流俗”是什么?
——做官求禄
(2)、“性本爱丘山”的“本性”是什么?
——热爱自然
(3)、“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既然是“少无适俗韵”,又为何“落网”?
(多媒体展示)
——贵族后裔,理当继承先贤;
儒家学子,义当大济苍生;
一家之主,情当求禄养家。
“一去三十年”:29岁(393)初次出仕,做江州祭酒,不久回家闲居;五六年后又做幕僚,为时不长。41岁(405)辞去彭泽令,直至63岁去世,再未做官。
陶渊明早年有“大济苍生”的理想,但当时的东晋朝廷:政治腐败、争权夺利、门阀森严、结党营私。官场现实: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阿谀逢迎。在这样的政治局面下,想实现进步的政治理想是不可能的,陶渊明又不愿同流合污,只有选择离开,选择归隐。(4)、“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羁鸟”、“池鱼”指什么?“旧林”、“故渊”又指什么?
——“羁鸟”、“池鱼”:“官场”中的诗人。“旧林”、“故渊”:诗人久违的园田。(5)、“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守拙”并不仅仅是诗人自谦的话,“愚拙”,也是流俗对他的讥讽。面对流俗讥讽,仍然“坚守”不变,很有一种“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战斗意味。
由此我们知道,正因为诗人是逃脱官场投奔园田而来,所以他笔下的“园田”便充满了真挚热烈的情感。
五、细品田园情趣
在陶渊明看来: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茅檐草舍远胜____)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树环花绕远胜____)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朴素村落远胜____)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鸡鸣狗吠远胜____)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清净悠闲远胜____)
学生交流,老师点评。
参考:
(官府高堂 前呼后拥 繁华闹市 车喧马嚣 摧眉折腰)
由此,我们可不可以这样理解,“无尘杂”更多地指内心的纯净,“有余闲”更多地指内心的清闲,不被烦杂事情骚扰,不用干自己不愿干的事情,简单纯朴,悠游自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六、深味卒章之志
诗人最后以这样两句作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樊笼”指什么?“自然”指什么?“返自然”又指什么?
学生答。多媒体展示:
——回归“田园与本性”(物质家园与精神家园)
2、学生再带着感情读全文。
七、教师小结:(心灵碰撞)
《归园田居》,主要写诗人摆脱官场来到农场后的自由生活和愉悦的心情,这种心情,用一个词组来概括,叫“返朴归真”,第一是“真”,做人要正直真实,不虚伪,具有人的本性;第二是“朴”,处事要朴实,不造作,不追求荣华富贵,而是自由自在的潇洒之至,这是一种与官场生活相对应的生活方式,也是历代文人之所以追求的至高至真的境界。
陶渊明人性光辉:
拒绝沉迷物欲,坚守精神;
拒绝摧眉折腰,坚守节操;
拒绝随波逐流,坚守本性。
希望我们都能从陶渊明的这首诗得到人生的感悟!
八、迁移拓展:
有的人喜欢渊明的人格,有的人喜欢渊明的境界,同学们喜欢渊明的哪一方面呢?请做下面一个小练习,填补后面的内容 喜欢他的人品:(如:不为五斗米折腰)喜欢他的心态: 喜欢他的境界: 喜欢他的透彻: 喜欢他的豁达:
要求:真诚、精炼、精彩。
九、我抒我见
有的人说这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态度,你有什么看法(讨论)?
板书:
归园田居
(陶渊明)
(厌恶)官场 从何而归 归向何处 田园(远近结合)(动静结合)归
(后悔)本性 为何而归 归去如何 自然(喜悦、闲适)
厌恶官场、热爱大自然
第四篇:教 案
教
案
课题: 授课教师:
一、教学目标:1能够对西藏民歌有初步认识,了解西藏民歌常见的节奏特点。
2、通过对比欣赏蒙古、新疆的民歌,感受西藏民歌的风
二、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对比欣赏,分辨不同民族的音乐特点。
三、教学方法:1激情导入,走近西藏音乐
2视听感受并了解西藏民歌节奏特点
四 教学过程:教师:刚我们听到的是《走进西藏》,你们对西藏有哪些了解?
学生:西藏有高原、雪山,有喇嘛,转法轮,有许多的庙宇,有大大的佛像,有青颗酒,有洁白的哈达,有闹分裂的**喇嘛,有金瓶签定的转世灵童。
教师:今天老师带你们欣赏西藏民歌,请看大屏幕,音乐响
起才旦卓玛演唱的《宗巴朗松》。
听后提问:你们对西藏歌曲了解多少?给你们的印象最深的是
什么?
藏族歌曲有:《唱支山歌给党听》、《洗衣歌》、《北京的金山上》
比较流行的有《高原红》、《神奇的九寨》、《青藏高原》。
教师:西藏被称为歌舞之乡,藏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
化,藏族音乐可分为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和宫廷音乐
三大类,《宗巴朗松》属于民间音乐的歌舞音乐。:
五 课后小结:通过这次教学,让同学们能进一步了解西藏的文化,西藏的音乐风格,希望同学们在课下也能多听藏族音乐,名族音乐。
第五篇:教 案
教 案
授课课题:多彩的民歌——茉莉花 授课教师:广元市元坝中学 欧寒梅 授课年级:高一年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聆听三首不同地区的《茉莉花》民歌,比较其风格特征。,初步了解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和认识民歌在流传过程中的混融性。通过欣赏《图兰多特》的主题曲、了解歌剧《图兰多》与《茉莉花》的联系。了解《茉莉花》在国内外文化交流中的影响和地位。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通过学唱,分析比较,让学生感受它们在风格上的差异。使学生在其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通过优秀作品的欣赏,让学生了解《茉莉花》在国内文化交流中所产生的影响和地位,使他们对《茉莉花》的认识得以升华。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优秀民族音乐作品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了解其在世界音乐中的地位和形象,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以及中华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聆听不同形式的《茉莉花》,感受其不同的风格特征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音乐在传播与交流过程中得到的融合和发展”的理解。教学过程:
一、芳香茉莉
教师手拿茉莉花演唱歌曲《》走上讲台,接着播放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中国女孩儿演唱的《茉莉花》片断。给出问题
1、老师唱的歌曲以及播放的视频都与什么有关系?
——茉莉花,播放的视频相信同学们都知道,这是由张艺谋导演在2004年奥运会闭幕式上安排的一个场景,一个小女孩儿站在预示吉祥的大红灯笼上演唱了这首中国民歌《茉莉花》。
2、为什么在这些仪式和场景中会选用这部作品?接下来,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寻找答案。
二、多彩茉莉
1、欣赏江苏民歌——《茉莉花》(ppt展示江南水乡、江南姑娘、苏州评弹、茉莉花)提问:这首《茉莉花》有什么特点?(从旋律、节奏、速度、力度、调式等音乐要素来回答)这首茉莉花曲调优美,旋律以曲折的级进为主,婉转流畅,充满了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情。据史料记载,《茉莉花》最早发源于明朝时期的江苏扬州,称为扬州小调,后又叫《鲜花调》。
小调:又称“小曲”,是我国民歌的重要体裁,是流传与城镇集市并多被民间艺人加工提高的民间歌曲。一般,小调的结构比较规整,节奏富于变化,旋律流畅细腻,演唱中经常加进表演及伴奏。
请同学们跟着钢琴伴奏学唱江苏民歌《茉莉花》。
2.聆听河北民歌《茉莉花》以及东北民歌《茉莉花》(ppt展示谱例)
请同学们看着谱例一起哼唱这两首不同地方的《茉莉花》民歌,把这两首民歌与江苏民歌《茉莉花》进行比较,讨论完成下面的连线题。
江苏民歌《茉莉花》 旋律音调夸张、风趣,体现了粗犷豪爽的风格; 东北民歌《茉莉花》 旋律音调清丽、婉转,体现了柔美、细腻的风格; 河北民歌《茉莉花》 旋律音调明快,具有叙述性,体现了刚直、爽朗的风格。
三、茉莉绽放
1、欣赏歌剧《图兰多特》的主题曲。(ppt展示《图兰多》部分剧照)
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哼唱《图兰多》主题歌(ppt出示谱例)并与江苏民歌《茉莉花》作比较。
了解《图兰多特》的故事梗概
《图兰多特》是剧作家阿达米和西蒙尼根据高吉的同名剧改编而成的。14世纪中国元朝美丽的图兰多特公主在北京紫禁城前出了一张征婚者公示:谁能猜中公主的三个谜语,即可招为驸马,否则就被杀头。许多求婚者都屈死刀下。突厥国的卡拉夫王子决心冒杀头危险去猜谜语。结果他猜中了公主的三个谜语,经过一番周折,卡拉夫王子终于赢得了公主的爱情。
介绍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
1858—1924,意大利作曲家,代表作品:《艺术家的生涯》、《托斯卡》、《蝴蝶夫人》、《图兰多特》等
《茉莉花》与《图兰多》
1804年,英国第一任驻华大使的秘书约翰.贝罗《中国游记》刊载了《茉莉花》的曲谱。1926年,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在歌剧《图兰多》中把《茉莉花》作为音乐主题,贯穿全剧。从此,《茉莉花》随着《图兰多》这部经典歌剧的流传而享誉世界。
2、欣赏由美国著名的萨克斯演奏家凯利金改编演奏的《茉莉花》(播放音频)体会与江苏小调《茉莉花》的异同(异:调性的变化)
3、图片、文字资料展示——重大场合的《茉莉花》。请同学们思考讨论为什么在这些仪式和场景中会选用这部作品?(背景音乐选用天地人组曲《茉莉花》片段)1998年,中国中央民族乐团在维也纳演奏《茉莉花》(ppt展示相关图片)
1997念,为庆祝香港特区政府成立,在《天地人》组曲中,马友友演奏的《茉莉花》(背景音乐)
1999年,在澳门回归仪式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乐团演奏了《茉莉花》(ppt展示相关图片)1998年江泽民访美时,在白宫举行的欢迎仪式上演奏了《茉莉花》(ppt展示相关图片)美国发射的宇宙飞船收录了中国的茉莉花(ppt展示相关图片)
学生讨论总结:
《茉莉花》来源于民间,其香、其韵、其神来自民间民族的土壤,这也是它拥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清末,李鸿章接待美国使者时,就曾演奏过这首《茉莉花》,所以这也是我国的第二国歌。并且这是第一首打入国际的、也是老外唯一熟悉的中国民歌。它以委婉流畅细腻的旋律深深吸引着每一个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茉莉花淡雅、清秀,虽不艳丽却芳香压群,代表着我们东方人的含蓄、淡泊,如同我们民族一般,毫不张扬,沉静中富有底蕴,平和中透着高雅。《茉莉花》代表着友好的、有深厚底蕴的中国。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欣赏了形式题材各异的《茉莉花》,了解了经典歌剧《图兰多》,通过欣赏总结了音乐中茉莉花的精神品质,感受到了民间音乐朴实无华的美。一首简单的小调,成了一个国家的形象代表,相信明天《茉莉花》依旧灿烂绽放,芳香四溢!——最后请同学们齐唱江苏民歌《茉莉花》结束本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