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表达与交流”教学设计与评价

时间:2019-05-12 17:41: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必修2“表达与交流”教学设计与评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必修2“表达与交流”教学设计与评价》。

第一篇:必修2“表达与交流”教学设计与评价

必修2“表达与交流”教学设计与评价

泉州培元中学 陈维恭

一、教材处理

高中语文第二册,表达交流部分共分五部分:直面挫折 学习描写;美的发现 学习抒情;园丁赞歌 学习选取记叙的角度;想象世界 学习虚构;演讲。新课程对写作部分的编写比旧教材更细致,更丰富,更有条理性,所举的范文也大多是过去所学的课文或大家比较熟悉的文章。学生学习起来更有方向性、实在性,也容易掌握提高。况且,本册的描写、抒情、记叙的角度、想象等都是写好记叙文必备的基本功。因此,对于本册的写作教学,我们备课组不打算删除任何一个专题,而且要讲好、练好,让学生牢固掌握。

二、课时安排:1、2、4单元各两课时,3和5单元合3课时,共9课时

三、教学思考

(一)直面挫折 学习描写

描写是记叙文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是五种表达方式之一。学习描写,关于描写,可说的很多,比如,描写的特点和作用,描写的方法,描写应注意的问题。我认为,在这单元里,对于这么多的信息,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学过的课文内容做取舍。重点让学生明确几点:描写要有明确的目的,要为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和作品的主题思想服务;描写要抓住特点;描写要生动形象,往往要带有感情。

教学设计:

1.收集学过的课文片段,由学生论评。

2.并就各个归类,选定部分题目,让学生当堂练习描写。3.范文示例。

“直面挫折”是这次作文的话题,教学用书中提到,这个题目不限于用描写,甚至可以不用描写。我个人认为,既然是放在一个单元里,就应该有所联系,至于不用描写的写作方式,比如,用议论文,则作为拓展的部分。

“直面挫折”,首先,是“直面”,可以就环境描写做侧面烘托,或者运用人物描写,来刻画“直面”的坚韧。其次,“挫折”,遇到的困难,完全是生活中的一个插曲或片段,运用描写再恰当不过了,可以是细节描写、环境描写、人物描写等来记叙面对的挫折的艰辛。

评价方式:片段写作以及当堂作文。

(二)美的发现 学习抒情

第一册“写人要凸显个性”中,涉及发现人性美的内容,本册扩大范围,发现整个自然、社会、人类直至自身的美。“美的发现”是价值取向的问题,引导学生正确全面深入地了解社会,进而认识社会,丰富自身。

抒情是能力方面的学习目标,抒情也是五种表达方式之一,在初中记叙文单纯记事记人的基础上,提出更高的写作要求。在这单元中主要指导学生注意下边几点:情要真实;情要健康;直接和间接抒情的两种抒情方式;抒情要自然,不能牵强或虚浮,甚至无病呻吟。

教学设计: 1.和描写一样,在阅读中学习。我们学过的不少优秀文学作品中,抒情部分很值得借鉴:有母子之情,有父子之情,有游子思乡,有革命之情,有爱情等。收集材料分析。

2.在指导学生品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抒情方式,并做片段练习。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部分图片,让学生就图片,写抒情片段。

3.大家交流,品评。

“美的发现”,重点在于指导学生如何发现美。尤其是身边的环境,社会,自然等。

可以让学生写一副风景画或出示一张风景照片让学生去把他们的美表现出来。另外,还可以让学生收集关于美的格言等。

(三)园丁赞歌 学习选取记叙的角度

提到写老师,很多学生会觉得不够新鲜,但实际上尊师重道的传统还是不能忽视的,只是他在不同的时代被赋予不同的具体的含义。许多人成名后依然在回忆记叙自己的老师。

为此,我们可以就尊师的古今中外故事为作文指导的引子。并选择一些著名的学者文人,或有成就的人士,他们在回顾自己的老师时的文章作为范文。结合现今教育改革的情况,引导学生写出教师的时代特点。可以对以往老师进行比较,或写自己心目中老师的形象等等。

本单元写法上要求注意记叙的角度,可以就同一个事例,让学生用不同的人称记叙,感悟不同人称的写作环境和写作效果。并且就此比较不同角度的利弊。

结合第5单元举行一次“园丁赞歌”的演讲比赛。

(四)想象世界 学习虚构

现在写作讲究创造性思维,讲究创新。那么,什么叫创新?简单地说,咱们不讲理论。简单地说就是你根据自己的努力你往前进了一步了,这就是创新了。

那么创新需要什么?从思维的角度来讲,需要联想、需要想像。这个想像,我想咱们把它说得很简单的话,对于写作来讲,是不是就是这么回事:你根据写作目的的需要,然后把平常、日常生活当中储存在自己大脑里面的形象,你加以选择、加工、组合,创造出一个新的形象来,这就是想像。平常生活里面,你脑子里面储存了不少,看到的、听到的,摸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嘴尝的时候又有什么感觉;鼻子又闻到什么?把这些感受,你根据需要筛选一下,加工一下,组合一下,创造出一个新的形象来,这就是想像,是吧?郭沫若那个《天上的街市》哪来的?不就是因为人间有街市吗?他根据他的需要,筛选、加工、组合、创造出来了,大家觉得很感人的那个贺敬之的《回延安》“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紧紧搂定宝塔山”那么怎么来的?不也是因为生活当中有过这样的经历,见过听过?

因此,写想象作文要注意:想象的基础是生活的积累,想象离不开生活;想象的灵魂要真实,必须合乎生活;想象的目标是创新,要求新求异,创造新形象,表达新思想。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学会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重难点:什么是想象?如何想象?

三、教学过程

1.收集学过的课文片段,体会想象作文的写法 2.课堂练笔

(1)可提供图片让学生想象或播放有强烈情节性的音乐,让学生闭目欣赏想象,并把想象的写下来。

(2)根据《包身工》提供的材料,写一段芦柴棒和小福子的对话。用“夜晚,二人并排躺下„„”开头,400字左右。

3.学生自由想象,班级交流各自的想法。

4.布置作业:根据写作训练提供的题目,任选一题,完成作文。另一节为讲评。

(五)演讲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演讲能力已成为考核和评价人才素质的重要尺度,学习演讲的人越来越多。

本单元的指导重点在于说明演讲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必要的准备。包括演讲时的表达技巧、演讲词的特点。

教学设计:

1.介绍与演讲相关的重要知识点。

2.用多媒体播放一个成功的演讲片段,让学生对照教材“指导与探讨”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自我反思。

3.评价方式,结合第三单元“园丁赞歌”,让每个同学准备一篇演讲稿,组织一次班级演讲活动。

①“园丁赞歌”篇作文完成后,先是在小组里评改交流。主要是让学生有展示自我与发展自我的机会,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体现。

②以小组推荐和自愿相结合的原则,选六七个学生面向全班同学演讲。这是对优秀学生的激励,也是从优秀学生身上开发教育教学资源的很好的途径。同时,通过这次演讲又起到了宣传“尊师”的作用。

四、评价

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的一部分,实际上它影响到学生作文的的全过程,从某种角度来看,它的影响还要超出作文教学本身。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

如此三维目标为作文评改提供了宏观框架。过去以考试时通行的评分标准作为平时评改作文的依据是有一定的误区的,这实际上是只看到了知识和能力,而忽视了对文本以外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的评价。作文只是作文活动的结果,平时的作文评价与考场作文评价的最大不同在于,平时的评价“首先应充分发挥其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而考场作文的评价是为了甄别和选拔。因此,我们评改作文时,不要混淆过程与结果的区别,而要关注到写作过程和写作态度。

1.从单纯关乎“知识和能力”的评价扩充为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多方面兼顾的评价,尤其要透过学生作文,看到其情感上、方法上的问题和经验,从而加以引导。

2.不同的学生,评价标准也应有所区别;对每次作文,可以把相对突出的能力训练点作为评价的重点。如训练描写,评价重点就是“描写”;训练抒情,评价重点就是“抒情”。这种评价方式具有针对性、阶梯性,有利于不同的学生按自身条件不断取得进步。

3.多元评价。新课标指出:评价主体多元化是当前评价改革的重要理念和方向。语文课程评价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主题地位,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另一方面要鼓励同伴、家长等参与评价。况且我们一线的教师,由于教材内容多,课时少,备课时间就多,时间显得很紧张,一手包办的作文评改常常不能及时完成,这既影响了反馈的效果,又制约了作文写作的篇数。因此,采用作文评改主体多元化势在必行。即以学生自改、互改为作文评改的主体,教师选改为辅,家长适当参与。但是,这样做的关键是指导评改(定“法”可依据新课标有关“表达与交流”的第1至6条),落实到位。

4.评价注重语言表达的水平。整体制定等级分ABCD4个等次。其实,我的评价思想是对学生要激励,对老师要“减负”。虽然,各班各校评价差异性较大,但也只能如此。诚然有许多老师提到的用“成长记录袋、课堂行为记录袋、谈话记录袋、成绩曲线表”等,这些也有很强的科学性,能有较好的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但对于工作量大的语文老师,要做到长期坚持,非常困难,即使安排学生来投入到这项工作中来,也未必能达到期望效果。

第二篇:必修1“表达交流”教学设计与建议

一、教材处理

高中语文必修一“表达交流”部分除了分散在阅读鉴赏及“梳理探究”的活动外,主要集中在教材的“表达交流”这一板块中。它分写作和口语交际两部分,写作部分有四个单元,口语交际一个单元。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之一,明确规定写作教学必须突出过程与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应着重突出写作的过程和方法。如写作的过程是一个由现实生活转化到主观认识情感,再由主观认识情感向文字表现转化的双重转化的过程。因此,对于写作每一单元的“话题探讨”“写法借鉴”和“写作练习”三个部分,“话题探讨”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要指导学生感受、认识社会自然;“写法借鉴”帮助解决“怎么写”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借鉴范文作者是怎样认识、感受和表现的;最后在“写作练习”所提供范围,让学任意选题,进行写作实践中,自行经历写作过程。

教材对知识部分的编写较简约,缺乏具体的指导性,着重于学生的感悟与提高,因此,可以不用对写作的知识点作过多的讲解,让学生在课堂上或课下自学课本,互相相讨论,自行领悟,在写作实践中掌握写作的要领;同时也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在不偏离课本“心音共鸣”一类的人文专题和“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一类的技法专题的情况下,可以不按课本呈现的内容进行教学,根据学生需要选择更合适的专题编辑资料,课堂引导学生围绕资料探究,课后形成成果,课堂内再进行交流评价,对于优秀的探究成果积极向外界推荐发表,让学生觉得作文能力与表达能力也会及时得到认定,使学生从心理上重视它们。

高中新教材普遍的情况是内容多,而教学时数却少了。一个模块实际的上课时间为9周共36学时,教学上时间非常紧,按常规操作一般是完不成教学任务的,因此有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整合。教材写作部分的四个单元“写出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写景要抓住特征”、“写人要凸显个性”、“写事要有点波澜” 主要训练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基本技能,可以整合为写人、写事、写景三个专题,共需8个课时:每专题各安排1课时进行写作指导,1课时讲评并选优秀作文展示。最后安排一课时进行综合的记叙文写作训练,一课时讲评。“朗诵”安排2个课时:朗诵知识指导以及优秀朗诵作品欣赏安排1课时;布置搜集、交流、欣赏名家朗诵作品,过两周后安排1课时朗诵训练。平时,把朗诵训练结合在阅读教学中。

根据教学的内容,确定写作教学的重点的是记叙文的写作,把握记叙文的写作原则,仔细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体验,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真情实感。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写前的构思,整理材料的思路及表达等思维训练。口语交际教学的重点是训练朗诵的基本技能,培养人际交往的基本素养。

二、教学设计

记叙,是一个人写作文的基本能力,所以,记叙文的教学是不容忽略的基本功夫。若是一个人连基本叙述、告诉别人、让人明白的能力都没有,就更不要说情感抒发、论说说服等能力了。所以,在教学记叙文写作时,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记叙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再教导写作方法。

写人作文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写人的最根本原则是凸显人物的个性;

2、学会用生动的描写、细腻的表现、典型的事例激活人物的个性;

3、培养认真观察和收集、积累作文素材的习惯。教学实施: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学生学习“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和“写人要凸显个性”的短文,讨论一下什么是人物个性;收集写人的文章或片断,或自己写点人物片断,体会刻画的方法技巧;

二、写作指导:对学生收集的文章或片断进行交流、探讨,引导学生从中归纳凸显人物个性的技法。如正面刻画时,描摹外貌要抓住特征,拍摄动作要注意个性,介绍性格抓出主要特质,透析心理要找出思想基础;如可以通过描写与主体形象相关的人、物、社会环境、影响来侧面烘托主体形象;如可以选择典型事件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如可以运用比喻、夸饰等修辞技巧使人物的特色更加突出深刻。

三、应用练习:布置作文,学生进行写作实践。

第二课时

学生习作交流评价,老师点评,推荐优秀作品。

写事作文

教学目标:

1、练习把事件叙述清楚

2、了解并掌握一些兴波澜,生变化的方法

3、让学生体会并有意识地在叙事时掺入抒情、议论 教学实施: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学生学习“写事要有点波澜”的短文;收集一些故事或记事的文章片断,领会怎样才能写出波澜。

二、写作指导:

1、教师简要讲授把事件叙述清楚应该注意的事项,简要介绍文章兴波澜常用的方法;

2、以一个简单的故事,互相讨论,相互启发,打开思路,使该故事波澜起伏,编成小小说一类作品。

三、应用练习:布置作文,学生进行写作实践。

第二课时

学生习作交流评价,老师点评,推荐优秀作品。

写景作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白,景物描写的标准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2、仔细观察,培养描写景物时抓住景物的特征来写的能力

3、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实施: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学生学习“写景要抓住特征”的短文,有意识地观察周围的景物,尽可能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

二、写作指导:

1、课堂提供一些优美的写景文章,供学生鉴赏品味,引导他们去认识自然、感受自然和表现自然的,培养对自然的情情,使他们受到美的熏陶,并激发其写作的欲望。

2、有关写景的知识,阅读课经常涉及,学生已多掌握,似乎可以不用特意讲解,可提醒在写作实践中有意识运用,或批改讲解作文时个别讲解。

三、应用练习:布置作文,学生进行写作实践。

第二课时

学生习作交流评价,老师点评,推荐优秀作品。

在课堂作文教学之外,可以结合教学重点进行一些课外语文活动,如写人的作文,学生课后可做一些游戏,如学生自行抽签决定要观察的同学,再请几位同学上台介绍,请全部同学猜猜被观察者是谁。观察的角度包含外貌的特征、性格、习惯性的动作及口头禅。或将一组组人物,如商人和顾客、警察和小偷、老师和学生或司机和乘客„„写在纸上,依情境需要推派几组学生抽签,再上台以对话表演出来。学生可自行设定情境,再设计出人物的对话,注意对话要能反映出当时情境和人物的性格。写事的作文,学生课后可以以记者的身份,观察班级活动或学校运动会、园游会、甚至社会事件后,写一篇新闻报导。内容可选取一件事或多件事,写作时要注意情节次序、详略 的安排,并加入场景及人物的描写。

口语交际:朗读

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朗诵的基本方法和常用技巧

2、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自信心、相互尊重理解等人际交往的基本素养 教学实施:

第一课时

一、学习“指导与探讨”的短文,教师讲授朗诵的基本方法和常用技巧,及在朗读活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二、范读。选择一些文段范读,加深学生的体验,尽可能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在思想上,让学生认识到朗读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在行动中,带动学生“读”起来;在效果上,让学生发现朗读之后的感悟更多更透彻。

三、布置搜集、交流、欣赏名家朗诵作品。(可如“实践与交流”中所设计的进行活动)

第二课时

小组推荐选手参加朗诵比赛,互相评价,谈体会。

三、测试评价

根据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对教学评价的指导意见,结合结合作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评价标准。

(一)平时学生学习过程评价:

1.学生作文包括课内作文和课外练笔,口头交际包括平时参加小组讨论、举手发言;另外还应参考参加语文活动的情况,如参加文学社团,参与课外语文活动,发表作品等。

2.记录方法。

①采用《写作记录表》记录学生作文情况。记录项目包括“作文题目”“字数”“学生自评”“师生互评”几项。一般情况下,学生先自我评定等级,然后,课内作文由教师评分,课外作文在同学中交流后,小组同学给予评定等级。

②提倡采用学生编写作文自选集的方式,既是“成长记录”,也便于集中检查评价学生作文情况。

学生作文自选集由学生自己命名,由学生设计自选集的封面,其背面设计为“目录”(或用利用附表2)。作者自选文章录入,包括自己的课内作文和课外练笔,以模块为单位装订成册。作者自写“序言”或“跋”、“后记”,记录写作学习情况和心得。

③学生作文自选集要定时进行展示交流,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同时,也借此让学生互评。教师要予以指导。

3.评价标准。

①每篇文章按内容和表达两个方面进行评价,由学生自评、师生互评等级(一般课内作文由教师评分,课外作文由小组同学评定等级。具体操作方法可以根据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决定)。按照语文课标的要求,评价要注重语言表达的水平,至于文体和文章具体内容,可以有比较大的灵活性。评定等级分A、B、C、D、E5个等次。E等文章是不符合要求的文章。

②按要求,本模块每单元至少写1篇800字以上的作文,4个单元共应作文3200字以上。根据课标的要求,高中学生“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分配到本模块内应不少于2000字。按此标准计算,本学段内作文达到5000字可以得到D,达到6000字可以得到C,达到7000字以上可以得到B,达到8000字以上可以得到A。E等文章不能计算字数。

③作文评价,首先要坚持写作量的要求,不动笔、少动笔,就不可能写好作文。在一定“量”的基础上,注意“质”的提高,特别是课内作文,高分作文多的,应当给予提高评价等次。

④平时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举手争取发言就记良好;能在全班发言或提出疑问就记优秀。妨碍同学学习,降等记录。

4、展性评价可进行总体调控,优秀20%-30%,不合格5%左右。

(二)模块学业评价

模块学业成绩评价包括终结性的学业成绩测验和过程性评价两个方面。终结性学业成绩主要是以纸笔测试为主的封闭式书面测试。

两种评价都采用等级计分的方式。终结性学业成绩与过程性评价不宜简单相加,应分开报告,两方面都达到要求者才能获得模块学分。

对于在报章杂志上发表文章者,在校级以上演讲、朗诵、普通话比赛中获奖者,评价时应予以适当的考虑。

第三篇:必修一课:表达与交流一

第八次课:表达与交流<一>

一、心灵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事

<一>什么叫触动心灵

我们之所以觉得没有东西可写的原因是缺少对生活的敏感。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我们缺少一种发现美的眼光。我们除了要对生活敏感外,还应该有一颗对生活感恩的心。我们有时候觉得没有东西可以写,可能是我们对生活中的事情司空见惯了,正如书中说的一样“面对一个生活场景,一句真情的话,一个善意的微笑„„只要我们的心灵不麻木,就会激起涟漪。” 如:朱自清《背影》 《拾馒头的父亲》 生活当中的一些感人事迹

<二>为什么要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伟人、大事固然可感,一个生动的场景,一句真情的话语,一个善意的微笑,也是生活美、人性美的表现,也会折射出生活的真谛,“一滴水里看世界”“细微之处见精神”。再者,同学们日常生活所能观察到的大多是一些凡人小事,因此,从平凡的小事中观察人物,从细小的言行中探索人物心灵,是我们尤其需要培养的本领。

<三>、作家谈有感而发

1.我写东西时是有感情的,没有感情时,我就不写。──巴金《在四川省文学创作会议上的讲话》

2. 没有感情也就不存在真正的艺术。──歌德

3. 你自己要先笑,才能引起别人脸上的笑容。同样,你自己得哭,才能在别人脸上引起哭的反应。──贺拉斯

4.你的感情只要有一点不真实,读者一下子就会念得出来。所以,要对读者真实,首先要对自己真实,要把自己的真实感情写出来。──冰心《写作经验琐谈》

<四>怎样写出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1、发掘感动点。从自己的生活储备中寻找材料,要特别留意,是什么人,什么事,什么地方曾使你的心灵受到了触动,要把它发掘出来。在发掘感动点时,要注意抓住细节,把它形象地再现出来。

十九世纪俄罗斯作家屠格涅夫写了一篇《麻雀》,把一只老麻雀写得十分生动。

为了救护自己的小麻雀,这只老麻雀表现出惊人的牺牲精神,它不顾力量的悬殊,“势如飞石一般,正投到狗的鼻前来”,它了解狗是多么庞大的怪物,虽然“惊恐万状,倒竖了全身的羽毛,发出了绝望而哀求的叫声”,但它还是“两次投向那齿牙发光的张大的口边”。这只老麻雀,多么令人同情,又多么令人尊敬!

2、提炼素材。这个过程,是发掘主题、深化意蕴的过程。要善于从触动你心灵的人和事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东西:它为什么触动你?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一定要把这些感悟写出来。

魏巍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感动了千千万万读者。里面可爱的人和事就是作者从在朝鲜战场上采集到的无数感人的材料中反复推敲、仔细提炼出来的。

3、整体构思。动笔前一定要想一下要写的人和事,需要从哪点展开叙述?重点安排什么材料?在何处、做怎样的议论和抒情?怎么收尾?

总之,只要善于观察、思考,家庭、社会、学校以致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都会给我们垢心灵带来许许多多触动。只有心灵受到触动,真挚的感情才会很自然地在我们的笔下流露出来。否则,勉强为之,一定写不出好文章。

<五>怎样选择材料

选择材料没有什么固定的方法,但应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1、着眼于“小”。在写作时,不一定要写大人物、大事件,生活中的平凡人、平凡事,只要我们感受独到,写出来就是一篇好文章。正如艺术家罗丹所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看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罗丹艺术论》)只要认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抓住生活中那些有意义的“小”事,深入挖掘,是可以写出好文章来的。

2、着眼于“真”。总有一些同学逃不出选材虚假、陈旧的“怪圈”。比如,他们写老师总是固定的选材套路:“五个一”――雨天里的一把伞(学生忘带雨具,老师出手相助)、病痛中的一片药(学生高烧难耐,老师授以良方)、缺席后的一堂课(学生卧病在床,老师排忧解难)、失败后的一番话(学生失败沮丧,老师开导解惑)、暗夜里的一盏灯(夜半时分,孤灯一盏,老师奋笔疾书,默默奉献),这“五个一”近乎笑话,但我们却随处可以看见它的影子。这些脱离了生活真实的“故事”,自己读了也要反胃,更不用说以情动人了。当然,文章中的真,并不是客观描绘,生活实录,而是经过提炼、升华的真实,是一种艺术上的真,是“一种生活中的可能”。

3、着眼于“深”。要深入挖掘材料本身的意义,并把这种影响施加给读者,以期引起一种感情上的共鸣。要想深入挖掘材料的意义、价值,除了自己的思考,还要多读书,弄明白成功的作品是怎么做的,模仿、借鉴会对提高自己的水平有很大帮助的,正如梅兰芳所说“不看别人的戏,就演不好自己的戏”,写作也是这样。

例文展示

父亲是三天前的一个下午到家的。当时无人在家,他搁下背篓蹲在门口抽叶子烟。楼上的张婆以为是盲流,呵斥他走开。我向父亲求证此事时,他像犯了错的孩子,局促地搓着双手,目光游移,嗫嚅地说:“下次,我一定要穿周正点。”

家里不宽敞,我们把父亲和儿子安排在一间屋里。父亲进屋不久,我就听见巴掌落在脸上的“啪”声。开门一看,儿子正大吵大闹:“你脏,你脏,不准你亲我,滚出去!”我对儿子动了武,妻子对我怒目而视。父亲垂着手,呆呆地站在一旁,这一夜很晚还听见父亲辗转反侧的声音。

次日早晨,妻用不友善的腔调对父亲交代:“茶几上有好烟,有烟缸,别抽叶子烟,别乱抖烟灰。别动音响,别动气灶,别动冰箱,别动电视„„”父亲谦恭地说:“叫我动,我也动不来的。”中午我俩回来,看见满地的水,父亲正蹲在地上,拿着抹布,手忙脚乱地擦地板。妻子一甩手进了卧室,“砰”地一声关了门。父亲便立即又像做错了事一般,不知所措起来。

下午下了一场小雨,下班回来不见父亲。父亲回来时,湿漉漉的头发搭在皱纹堆砌的额头,松树皮一样的手提着一个塑料袋。他鞋也没有脱就进了屋,妻子“哼”了一声,又进了卧室。

父亲说:“我去买东西了,不会买,也不知你们缺啥,就琢磨着买了这些。蜂蜜治胃病,你记着,一早一晚都要喝一勺。她是用脑的人,核桃粉补脑。孙儿胃口不好,瘦,就给他买了健脾糕,吃了开胃。” 父亲最后从贴身衣兜里拿出一个塑料袋,说:“这5 000块钱是我卖鸡卖猪攒的,都攒3年了。我用处不大,你拖家带口的用得着,拿着。我明天就回去了,你有空就回来,看看你妈的坟,你爷的坟。没空回来,爸也不怪你,你们忙,单位纪律严呢!”说完父亲笑了一笑,摸出叶子烟,正要点,可能想起了妻的交代,又揣了回去。布置作业

1.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些让自己感动的人和事。回想一下,你最受感动的人和事是什么?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2.往往有这样的情况:经历过的一些事情,淡忘了,而某个细节,如: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却记得很清楚;读过的一些文学作品,记不清了,而作品中的某个细节、或语 言、或动作、或某个人物的肖像却记得很清楚。

请以“令人难忘的细节”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700字。

补充:“人生是一条浪花飞溅的长河,时光的流逝淡化了过去的记忆。但总有一些人和事在你的心灵深处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就像照相的底片,随时可以再现。”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这类文章的题材几乎无穷无尽,每个人都会写出与他人不同的文章,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以及感受生活的方式都是独一无二。这类文章的题材,大致有以下几类:

亲人类:主要是与自己有密切血缘关系的人,因为他们与自己相处的时间最多,相处的空间最近,观察得最多,感受最深刻。

社会关系类:主要是指与自己有一定血缘关系的人,一般的说,这类人与自己的关系仅次于亲人,自己对他们的观察也较多,感受也很深。同学朋友类:这是人除家庭之外的另一个空间与自己关系密切的群体,自己与他们相处相交,有机会观察并感受他们的人和事。

不特定人群:这类人根据每个人的生活空间,价值取向不同而不同,有的是一位经常看见的拾荒者,有的是路边的小贩,有的是一位经常到学校来送衣物的学生家长。不同的作者会根据自己的不同审美观、价值观去观察并感受有关这个群体的人和事并写出好文章。

二、《园丁赞歌 学习选取记叙的角度》

教学目标

1.认识记叙有不同的角度,且不同角度有不同的表达效果。2.学会在写作中根据具体情况选用记叙角度。教学过程:

一、话题探讨

1.我国的尊师传统源远流长,不少尊师名言广泛流传,你知道哪些有关尊师的名言? 2.为什么要尊师,你对“尊师”有怎么的看法?

3.在你的老师中,有令你印象深刻的吗?说说他(她)让你念念不忘的地方。

二、选取记叙的角度

1.什么是记叙的角度

在这里所说的记叙的角度,指的是视角。即记叙者站在什么位置来看记叙对象。2.记叙的角度:

从叙述人称上来看:(1)采用第一人称

第一人称,即是所谓的有限叙述视角,“我”无法感知的时空则无法叙述。这种视角有几种情况,让主要人物自述其事,如《狂人日记》《社戏》;让次要人物侧述,如《孔乙已》中的小伙计,也可以让局外人旁叙,如《我的叔叔于勒》。

采用第一人称“我”叙述能给读者以很强的真实感和亲切感,并体现着鲜明的主体性与浓郁的抒情性。(2)采用第二人称

所谓第二人称叙述就是文章中频频出现“你”的称呼,作者采用这种称呼叙述有两种情况:

一是把读者称作“你”,如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用法。这种方式可以消除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感,使读者觉得亲切、自然。二是对被叙述对象称作“你”,如朱自清的《给亡妇》,文中称作者已经逝世的妻子为“你”。这种虚拟对话的方法,可以使叙述对象由静态转化为动态,由历史变成现实,从而增加作品的感染力。

(3)采用第三人称

第三人称叙述,则是“全知全能”的叙述视角,它所叙述的对象不受个人所处角度的影响和限制,具有超越时空的特性。如《项链》《陈奂生上城》《边城》等等。

采用第三人称叙述的优点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作者的视角比较宽,可以自如地反映客观事物的任何一个侧面,也可以抓住某一个角度深入开掘立意。

3.如何选取记叙的角度

事实上,不论那种叙述人称和叙述视角,本质上都属于作者视角,只不过是呈现的形式不同而已。各种记叙角度有不同的表达效果,而一篇记叙性文章,很少只使用单一的叙述人称,常常是两种或三种叙述人称的交替使用,各有主次、程度的差异而已。

在熟练掌握三种人称特点的基础上,根据表达需要选择记叙角度。

例如:

《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

选段1:

如果总结一下刚才我所讲的几个时代,我们可以这样说„„

那么,有人问,到21世纪会发生什么现象?要想预测未来当然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一个长远的社会动态通常都有很深的很长远的因素。我个人认为,„„

不错,不错,这些问题都会发生,可是我们看看20世纪发生了什么事情„„因为科技的发展所需要的原来很简单,只是我刚才所讲的四个条件,只要有人才、有纪律、有决心、有经济的支持,中国在20世纪里有前三者,到了21世纪我认为将四者具备,所以我对21世纪中国科技的发展是绝对乐观的。

——采用第一人称,发表自己的见解。

选段2 如果你去看19世纪末20世纪初年中国文献的话,你就会发现其中有很多奇谈怪论,都是因为受到了自卑感的影响。

——采用第二人称,接近与听众的距离,引领他们共同思考自己提出的问题

选段3 大家都知道,中国古时候有所谓四大发明,就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和造纸。在17世纪初,英国有位大哲学家培根,他对欧洲以后近代科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他曾说过,当时并不知道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是中国人发明的,可是他知道这些发明对于人类的历史有巨大的影响。所以他在一篇文章上讲,没有一个王朝、没有一个宗教派别、没有一个伟人对于世界文明的影响有这三个发明这么大。为什么呢?他说印刷术影响了整个世界的文学;火药影响了整个世界的战术;指南针影响了整个世界的航海术。

——采用第三人称,用于介绍一些权威性的知识或观点

多种人称的变换,使这篇演讲辞语调丰富新切,易于为听众接受。

三、写作练习。例文展示1 父亲是三天前的一个下午到家的。当时无人在家,他搁下背篓蹲在门口抽叶子烟。楼上的张婆以为是盲流,呵斥他走开。我向父亲求证此事时,他像犯了错的孩子,局促地搓着双手,目光游移,嗫嚅地说:“下次,我一定要穿周正点。”

家里不宽敞,我们把父亲和儿子安排在一间屋里。父亲进屋不久,我就听见巴掌落在脸上的“啪”声。开门一看,儿子正大吵大闹:“你脏,你脏,不准你亲我,滚出去!”我对儿子动了武,妻子对我怒目而视。父亲垂着手,呆呆地站在一旁,这一夜很晚还听见父亲辗转反侧的声音。

次日早晨,妻用不友善的腔调对父亲交代:“茶几上有好烟,有烟缸,别抽叶子烟,别乱抖烟灰。别动音响,别动气灶,别动冰箱,别动电视„„”父亲谦恭地说:“叫我动,我也动不来的。”中午我俩回来,看见满地的水,父亲正蹲在地上,拿着抹布,手忙脚乱地擦地板。妻子一甩手进了卧室,“砰”地一声关了门。父亲便立即又像做错了事一般,不知所措起来。

下午下了一场小雨,下班回来不见父亲。父亲回来时,湿漉漉的头发搭在皱纹堆砌的额头,松树皮一样的手提着一个塑料袋。他鞋也没有脱就进了屋,妻子“哼”了一声,又进了卧室。

父亲说:“我去买东西了,不会买,也不知你们缺啥,就琢磨着买了这些。蜂蜜治胃病,你记着,一早一晚都要喝一勺。她是用脑的人,核桃粉补脑。孙儿胃口不好,瘦,就给他买了健脾糕,吃了开胃。” 父亲最后从贴身衣兜里拿出一个塑料袋,说:“这5 000块钱是我卖鸡卖猪攒的,都攒3年了。我用处不大,你拖家带口的用得着,拿着。我明天就回去了,你有空就回来,看看你妈的坟,你爷的坟。没空回来,爸也不怪你,你们忙,单位纪律严呢!”说完父亲笑了一笑,摸出叶子烟,正要点,可能想起了妻的交代,又揣了回去。

例文展示2

《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

选段1:

如果总结一下刚才我所讲的几个时代,我们可以这样说„„

那么,有人问,到21世纪会发生什么现象?要想预测未来当然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一个长远的社会动态通常都有很深的很长远的因素。我个人认为,„„

不错,不错,这些问题都会发生,可是我们看看20世纪发生了什么事情„„因为科技的发展所需要的原来很简单,只是我刚才所讲的四个条件,只要有人才、有纪律、有决心、有经济的支持,中国在20世纪里有前三者,到了21世纪我认为将四者具备,所以我对21世纪中国科技的发展是绝对乐观的。

选段2 如果你去看19世纪末20世纪初年中国文献的话,你就会发现其中有很多奇谈怪论,都是因为受到了自卑感的影响。

选段3 大家都知道,中国古时候有所谓四大发明,就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和造纸。在17世纪初,英国有位大哲学家培根,他对欧洲以后近代科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他曾说过,当时并不知道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是中国人发明的,可是他知道这些发明对于人类的历史有巨大的影响。所以他在一篇文章上讲,没有一个王朝、没有一个宗教派别、没有一个伟人对于世界文明的影响有这三个发明这么大。为什么呢?他说印刷术影响了整个世界的文学;火药影响了整个世界的战术;指南针影响了整个世界的航海术。

第四篇:表达与交流课程目标

表达与交流课程目标

(1)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2)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

(3)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

(4)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

(5)进一步提高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

(6)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

(7)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在口语交际中树立自信,尊重他人,说话文明,仪态大方,善于倾听。敏捷应对。

(8)注意口语的特点,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恰当地进行表达。借助语调、语气、表情和手势,增强口语交际的效果。

(9)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个性和风度。在讨论或辩论中积极主动地发言,恰当地应对和辩驳。朗诵文学作品,能准确把握作品内容,传达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第五篇:《3.3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教案

2011——2012年高二年级通用技术教案

3.3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技术语言是设计人员与生产人员进行交流的语言,掌握图样、图表、模型、符号等常见的技术语言;

2、知道设计的交流主要依靠图纸;

3、了解制图标准的基本内容;

4、了解常用绘图工具的用法及常用的绘图用品;

5、知道进行设计交流的图通常用有透视图和三视图;

6、知道透视图的原理,种类及应用;

7、掌握简单立体透视图的画法。【教学重难点】

1、知道透视图的原理,种类及应用;

2、掌握简单立体透视图的画法。【教学过程】

导入:复习上节内容,引出具体设计的步骤和做法。

提问:设计的一般过程有哪些内容?

学生:发现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和原型、优化设计方案、编写使用说明书。上节我们分析了方案的构思和制定,有了方案后还要采取制图或表格的形式进行表达和交流,这节我们来学习设计的表达和交流的主要内容。

展示课件:各种用来交流的工具形式(形象的和抽象的)

学生总结技术语言的种类:图样、图表、模型、符号标志、手语旗语、网络语言等。教师总结技术语言定义:技术语言是在技术活动中进行信息交流的特有的语言形式。

一、制图标准

(一)图纸幅面及格式(规定的图纸幅面有5种)

(二)字体

国家标准规定:汉字应写成长仿宋体,字母和数字写成斜体。

(三)比例(展示图样)

标准规定了优先采用的比例。无论采用何种比例,所标注尺寸数字都应是物体的真实大小,与绘图的比例无关。

(四)图线国标规定粗线的宽度b应按图的大小和复杂程度,在0.5——2mm之间。

2011——2012年高二年级通用技术教案

(五)尺寸标注

1.尺寸三要素

尺寸界线、尺寸线(包括箭头)、尺寸数字(包括必要的符号及字母)

注:当单位是毫米时,在图中不标单位,水平尺寸的尺寸数字字头朝上,垂直尺寸字头朝左。倾斜尺寸字头有朝上的趋势。

2.常用的尺寸标注法

①标注角度尺寸时,尺寸界线沿径向引出,尺寸线是以角度顶点为圆心的圆弧。②标注直径或半径尺寸时,应在尺寸数字前分别加注符号“φ”或“R”。③标注球面的直径或半径尺寸时,应在符号“φ”或“R”前再加注符号“S”。

二、绘图工具及用品

(一)常用绘图工具及用法(学生看课本P71)

丁字尺、三角板、圆规、分规、比例尺、曲线板、墨线笔等

(二)绘图用品(学生看课本P72)

绘图纸、绘图铅笔、胶带纸、擦图片、小刀、砂纸、绘图橡皮等

三、透视图

展示课件:家具装修透视图、工件制作绘制图等各种透视样图。透视图:沿视平线做出过消失点的图。种类:一点透视、二点透视、三点透视。

画透视图的步骤:设视平线、在视平线上取消失点、由基准棱边的端点向消失点连线图形的其余可见轮廓线都画在连线内。

练习:课本P74练习画透视图。

【课堂总结】

1.技术语言定义及种类; 2.制图标准; 3.制图工具及用品; 4.认识透视图及种类。

【课堂作业】

【课堂反思】

下载必修2“表达与交流”教学设计与评价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必修2“表达与交流”教学设计与评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三节,设计的表达与交流(学案)

    课堂练习二:将下列三视图补充完整。 第三节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 (学案)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目标:1,识读一般平面图。2,标示简单零件图。3,绘制简单......

    文本信息加工与表达 教学设计

    讲课比赛教学设计-----《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 上传: 刘小强更新时间:2011-12-25 23:41:21 《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 南昌市第十九中学 李鸿琴 一、教学......

    表达交流综合初中场面与细节教学设计

    “表达·交流”综合实践场面与细节教学设计 胭脂湖街道中心学校邹炳南 【教学目标】 1、体会阅读:学习本单元人物描写的精华。 2、写作指导:训练写好人物之间交往交流的场面,学......

    教学设计与评价

    课堂教学设计与评价 课堂教学是实践课程目标的主阵地,教学设计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保证。教学设计由分析、设计和评价三部分构成,教学设计的开展一般要经过以下过程。 一、需求分......

    《开放与交流》教学设计[本站推荐]

    《 开放与交流 》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 1.列举文化传播的一些途径,了解历史上不同区域之间文化交流的结果。2.列举事例,说明历史上交通和通信手段的不断进步,使区域之间的联系......

    开放与交流教学设计(范文)

    开放与交流 东湖中学朱明华 一、课程标准 1、列举文化传播的一些途径,了解历史上不同区域之间文化交流的结果。 2、列举事例,说明历史上交通和通信手段的不断进步,使区域之间......

    《多媒体演示文稿作品交流与评价》教学设计[精选合集]

    《多媒体演示文稿作品交流与评价》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制作演示文稿的基本流程, 2、培养观察、分析和评价演示文稿作品的能力;提高综合使用演示文......

    合作与交流自我评价(最终定稿)

    自我评价是对自己的一种总结方式,各位,我们一起看看小编收集的合作与交流自我评价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合作与交流自我评价范文一因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经研究决定,拟面向社会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