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用幽默点亮历史课堂
用幽默点亮历史课堂
【摘要】面对新课程改革和中考压力,如何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同时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师生共同发展,迎接中考挑战,本人就课堂教学实践体会方面谈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幽默更好地实现课改精神,改变当今中学历史教学“枯燥无味”的尴尬局面,提高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幽默
促进发展
历史教师要学会讲故事,而幽默则是故事中的点睛之笔。教学中的幽默不仅能给课堂带来轻松与欢笑,而且能促进学生启迪与思考,它就是巧妙思考和深刻体会的有机统一。前苏联著名教育家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善于运用幽默,往往能“使整个教学顿时生辉,并能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轻松愉快的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气氛中去理解、接收和记忆新知识”,在谈笑风生中实现教学目标。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是如何运用幽默来点亮我的历史课堂。
一、幽默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在课堂导入,内容枯燥难学时,幽默是“开胃菜”,可以“活跃课堂,激发兴趣”: 如在讲大跃进时,由于大跃进的原因对初中生来说枯燥又难以理解,所以我先从大跃进的现象入手,边配合图片,边用夸张的语气念了一首顺口溜:“一颗芝麻光溜溜,榨成香油发了愁,全国人民吃不完,只好倒到河里头。一只南瓜如地球,结在五岳山上头,把它放到大西洋,世界又多了一个洲。”,学生哄堂大笑,顺势我问学生:“世界上有没有这样的芝麻和南瓜呢?”,学生齐声说:“没有!”,我告诉学生:“当时类似的宣传画和歌谣是相当普遍的,为什么大家都要说谎呢?”,由此,学生探究的欲望一下子被激了起来,主动的开始翻书找答案,这为我接下来的进一步教学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2、当学生上课疲倦时,幽默是“川菜”,可以“提神醒脑,提高效率”:
历史教学中,课程大多安排在下午,学生们可能会因为内容枯燥而兴趣索然甚至打瞌睡,此时,教师靠单纯的提醒也许效果并不见好。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来一段幽默,不仅提醒了学生,而且还活跃了课堂气氛。如在讲工农武装割据内容的时候,因为是下午第一节课,学生们都觉得挺疲惫,个个耷拉着脑袋,当时我心中很是着急,怎么办呢,忽然灵光一闪,想到毛泽东的一句名言,我清了清嗓子说“毛泽东曾经说过井冈山根据地之于部队,就像屁股之于人一样,知道为什么吗?”当即所有同学抬起了头爆笑,然而笑过后仔细思考,发现这个看似不雅的比喻揭示了一个不俗的真理,即红军不能一直处在游动作战中,需要像人一样坐下来休息,革命力量才能发展壮大,因此根据地对红军有着重要的作用。想出这个方法可能有些“下里巴人”的感觉,但是课堂又恢复了正常的秩序,接下来的半节课同学们的听课效率大大的提高了。
3、当学生不守纪律时,幽默是“特色菜”,可以“提醒教育,和谐课堂”:
在课堂管理中难免会出点状况,如果教师能够适时捕捉各种契机,然后及时加以幽默处理,便可避免师生的直接冲突,融洽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学记》)。上半学期,八(3)班有一名叫李佳成的学生,上课行为习惯很差,屡教不改。一次,在讲香港回归的时候,我发现他在正大光明的抄别人的英语作业,虽然可气,但我忍了下来,沉声说到:“李佳成同学,你知道香港首富是谁?”,全班的目光一下子都聚到了他身上,齐喊“李佳成”,他很不好意思地站了起来挠了挠头,我继续问:“李佳成,你知道为什么富商李嘉诚在香港回归之后他的事业仍然蒸蒸日上吗?是不是依赖别人的帮助啊?”,“不是。”他咕哝了一句,迅速的把英语作业塞到了课桌里。“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他低着头不说话,此时大家都来了兴致,纷纷举手说:“因为香港实行„一国两制‟,现行制度50年不变”,“因为祖国大陆经济实力强,在全力支持着香港”,“因为李嘉诚有经商头脑”,“李嘉诚是白手起家,都是靠他
自己的努力才有今天”……,就在同学们讨论的时候,接着我语带双关地说:“我真的很希望李佳成同学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来也能成为一个亿万富翁,到时,老师脸上就有光啦!”。可见,用幽默的方式,不仅指出了这个学生的错误,还拉近了师生关系。
二、课堂教学中怎样运用幽默
课堂教学中怎样运用幽默,来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呢?
1、上课前,精选“佐料与食材”
俗话说的好: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化为一眼泉。要在课堂中创造智慧幽默,首先应该在平日博览群书、博采众长,特别是要留意和搜寻与课本知识有关的资料(如逸事、对联、诗歌、谚语、民谣、歇后语、漫画、歌曲等),并从中挖掘幽默精华,给教学预设备好足够的精选“佐料”。比如,讲到国民政府黑暗统治时,我找了当时的一些对联和数据,如: ①“这征税,那征税,除却菩萨都征税;英自由,美自由,只有国人不自由。” ②“民国万税(岁),天下太贫(平)。”(刘师亮)
③“为了堵赤字漏洞,国民政府来了个两手抓两手都很硬:一手是增加苛捐杂税,一手是开足马力印钞票。上海5家1分钟就可印制1600万元纸币的印刷厂日夜赶制,仍不能满足需要,甚至还要到英国和美国去印,后来又发行10万元面额的大钞。物以稀为贵,钱多了就不值钱,而是废纸一张,当卫生纸都不够格,太硬。同样的100元钞票,1937年能买一头牛,10年之后只能买三分之一盒火柴。”
2、课堂中,修炼“厨艺”
如何让这些精选“佐料”让菜肴更加美味呢?当然需要一个好厨师。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别思通过许多实验总结出这样一个公式: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音强+55%的面部表情。可见,有了幽默材料远远不够,还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的推敲和揣摩表达技巧。而教学表达技巧的构成要素包括语音、吐字、音量、语调、节奏、语速、语汇、逻辑以及身态语等十几项,要驾轻就熟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练成,但这是对教师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要求。回顾教学4年,我从当初上课的惴惴不安,到现在胸有成竹,幽默运用也越来越娴熟。幽默教学时教师的眉眼都要动起来,有时需要用到神秘的口吻,有时需要夸张的语气,有时需要用讥讽的态度,有时需要故意严肃,有时需要故意傻笑,而有时甚至需要以上的综合版,如和学生探讨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原因时,为体现清政府腐败无能,我讲了奕经“五虎制敌”浙东反攻战的故事,在讲述中就需要我“翻脸”比翻书还快,所以教师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一个演技派演员。
当然,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新的问题和新的情况不断出现,严格的遵循“预设”是不可能的,这时教师急中生智下制造的幽默能收到意外的效果。这也需要教师平时的积累和课堂灵活的反应。去年在讲八年级期中复习卷时,学生总记不住清朝灭亡的时间,当时我突然灵光一闪,教了大家一句口诀:药酒一两,清朝完了。至今提及,学生还记忆犹新。
3、课后,完善“菜谱”
对于课上智慧的火花在课后应及时的记录补充,如果不及时把火花捕捉住,它就很可能就此熄灭。记录的形式可以是案例、教学反思、甚至是只言片语。
此外,为具备幽默素养,教师平时可以多看一些有关幽默的报刊、杂志,如《演讲与口才》、《幽默大师》等,养成幽默达观的开朗气质。这样,不仅对教学有帮助,而且对整个人生都大有裨益。
4、厨师备忘录
切记一,运用幽默的首要条件是有正确的师生观。首先,教师不能把嘲讽学生当幽默,与学
生没大没小,乱开玩笑也不是幽默。
切记二,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达成来精选材料设计教案,和教学风马牛不相及的或不能点题的幽默放在教学中就是一种失败。
在此本人有一例败笔,聊以自嘲和他鉴。在介绍古希腊文学时,为增强学生对“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的认识,我特意讲了一个故事:“埃斯库罗斯连死亡都带有悲剧性,传说他是被一只鹰从空中丢下来的乌龟砸死的,因为老鹰为了要吃到乌龟肉,误把他的脑袋当作了石头——原来埃斯库罗斯是一个光头!” 本认为是一个不错的点子,然而今年开学初在分析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卷子时,再次提到“悲剧之父”,学生唯一记得的仅是乌龟,老鹰和光头。我的目的是要学生记住人名,而要学生以一个感性的故事记住一个抽象的外国人名,这无疑是不可能的。但让他们记“哀思哭螺丝”的话,往后名字肯定要写错,如何让学生巧记人名,目前我还是无法做到。
切记三,一切为了学生,所以精选的材料必须要通俗易懂。有位教师在分析明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时,引用了一首当时的民谣:“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嘴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刮脂油,亏老先生下手。”(李开先《一笑散》)此民谣用夸张手法,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但是这样的诗句学生一时理解不了,教师要浪费课堂宝贵时间解释整首诗,教学效果也就削弱了。
切记四,在设计教案时,要注意使用幽默的最佳时机,如课堂导入时、学生疲倦时、不守纪律时、课文内容枯燥难懂时等。以上已有论述,不再重复。
切忌教师兴之所至,到处“幽默”,否则就会给人以油腔滑调,哗众取宠之感,因为上课不是教师自我表演,教是为了学,幽默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列宁说:“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一个教师要拥有这样优美健康的品质,除了要有正确的师生观,要有从容、超脱的气度,机智、敏捷的个性,还要不断推敲表达技巧,提高自身修养和学识,精心设计教案,这样才能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创造幽默,深化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创造宽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从而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健康、乐观、全面地发展。
第二篇:历史课堂幽默教学
浅谈历史课堂的幽默教学
生活中的一句幽默,可以使我们心情愉悦。同样,我认为课堂上的一句幽默,可以使学生精神振奋,教学效果增倍。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品质,它能带给人们轻松和笑声,它具有多方面的、独特的教育功能。
一、实施幽默教学的方式
1、形象比喻
比喻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打比方。在历史教学中,比喻虽然运用得最经常、最广泛,但并联非任何比喻都能产生幽默情趣,关键要看比喻是否新厅恰当,而不能蹩脚。有位教师在讲到十九世纪英德竞争时,比喻说:“德国作为帝国主义筵席上的迟到者,最根本不满足只得到一些残汤剩菜的。这就是一个饿汉吃不饱,自然首先盯住的就是英国的那个大盘子--相当于英国本土面积一百多倍的殖民地。”这一连串形象地比喻,既新奇恰当,幽默风趣,又揭示了英德之间的尖锐矛盾。
2、巧用反语
即使用和本意恰恰相反的语言来表达本意的一种方法。一位教师在讲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首相张伯伦的所作作为时,嘲讽地说:张伯伦可以说是推行绥靖政策的大师慕尼黑协定就是他的杰作,言外之意显然在于怒骂张伯伦是十足的小丑,在于揭露慕尼黑协定是一个丑恶的阴谋。上述两例,巧用反语,幽默诙谐。、今词古用
在讲课时,恰在此时当地选用现代词语来表达古代的人物,事物或现象,这就是今词古用。有位教师在介绍了世界古代史上意大利著名科学家伽略时,最后的结语是“罗马教皇在三百年后的今天--一九七九年,终于宣布为伽利略平反昭雪,为伽利略落实政策了不起。”此例中的“平反”,落实政策是学生熟悉的现代词语,这位教师将之“古用”,虽出人意料,但十分恰当,学生能够心领神出鬼没会,又感到谐趣幽默,不免大笑一番。可见,某些现代词语的恰当古用,具有新颖别致诙谐幽默的效果。
4、成语变用。在使用成语时,为了表达的南昌要,对某些成语进行临地性的改造,这就是成语变用。有位教师讲到
1929年10月24日,震惊世界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像火山一样首先从美国爆发时,说道:“这一是星期五,被称为”黑色的星期五“,直到现在资本家一谈起三十年代的大危机仍然是”谈五色变“。这是成语”谈虎色变“被临时改动了一个语素而成为谈五色变了。这一变用,一方面说明”黑色的星期五“在资源共享本家心目中投下了难以抹去的可怕阴影,另一方面又使语言活泼多变,增添了语言幽默感。
5、引用对联
对联是我国特有一种修辞格式。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雅士和民间作者,创造出不计其数的对联佳作,其中不少就颇谐趣讥讽,适当引用大有裨益。例如,当讲到国民党统治下苛捐杂税层出不穷时,一位教师引用了当时四川流行的一幅对联:”自古未闻粪有税,而今只有屁无捐,“横批为”民国万岁“(民国万税),这一对联,讽刺辛辣,入木三分,通信幽默益兼顾。一引用,立刻引起学生哄堂大笑,在笑声中又使学生领悟到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
6、有意曲解
即对某些词语的意思有意进行歪曲解释的一种方法,有位教师讲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学生问到意大利为什么不马上参战,他幽默地说,”意大利,意在大利,当时它要观望哪里有利可图就参加到哪能里。此例把“意大利”有意曲解为意在大利,既讲清了事情的原因点明了大战性使用权,又满足了表达的需要,具有幽默诙谐的语言特色,此言一出,妙趣横生,顿使学生拍案叫绝。
7、巧妙借用。
借用就是把某一社会习惯用语包括专门术语和行业语用来说明,表述另一特定的人物或事物。一位教师在讲到西汉中山靖王刘胜时,诙谐地说:“此人在历史上没有做过上点好事,却有点名气,只是因为他保持了生儿一百二十个的生育冠军。”“冠烟”本是体育专业术语,人世间们称体育比赛的第一名为冠军。这位教师巧妙地借用这一术语授予刘胜一个“生育冠军”的称号,从而依靠语境暂时突破了这一专业术语的使用限制,负予一种新的含义。这不仅给语言增添了幽默情趣,而且世有力地抨击了刘胜,造成了“张冠李戴”的特殊表达效果。
二、实施幽默教学的几点要求
1、要求教师具备宽广的知识面和一定的幽默素养。
这是实施幽默教学的前提。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得有一桶水。”首先,针对历史教育的范畴,教师应对大纲、教参、教科书等一些相应的教辅材料进行系统的学习,从而完整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只有这样,当我们站到讲台上面对学生之时,才有那份自信去给学生“一杯水”;其次,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幽默素养,平时多看一些有关幽默的报刊、杂志,如《演讲与口才》、《幽默大师》等。以培养自己的幽默素质,养成幽默达观的开朗气质。这样,不仅对教学有帮助,而且对整个人生都大有裨益。相反,一个平时木讷机械、沉默寡言的人不仅不能上出一堂生动活泼的课,而且其人生道路也会显得黯然无光。
2、要求教师在上课前调整好心态,以乐观的心态去感染学生。
教师为教育事业奉献的主要阵地是神圣的三尺讲台,当我们站到讲台前面,必须以最好的教态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即使课前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情绪如何变化,也要尽量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不断闪现出幽默的灵感和小火花。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主张以乐观的心态去感染学生;以高尚的情操去陶冶学生;以幽默的语言去打动学生。
3、要求教师把幽默当作“佐料”,而不是“主菜”。
幽默教学是一种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如果把课堂45分钟当作一道菜,那幽默的教学语言就好比一盘很好的“佐料”,她将使课堂教学这道菜变得更加丰盛可口。但是,如果“佐料”太多,那将使“主菜”变得华而不实,令人难以下咽。有的学生这样反映:上某某老师的历史课听起来很舒服,但课后却什么东西都记不住。幽默为历史教学提供了许多不同多得的有利条件。然而,幽默只是手段,并不是目的,不能为幽默而幽默。如果脱离开具体的教材内容和实际需要,一味调笑逗乐,那只会给学生油嘴滑舌之感。
所以,教师如能恰如其分地在课堂教学中时而幽它一默,必定能使学生在笑过之后增强对历史科的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篇: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关于历史课堂的实效性
关于历史课堂的实效性
一、告别无效提问;演绎课堂精彩
课堂提问作为教学的一种手段,当下被许多教师作为课堂师生互动、教学落实乃至体现新课程理念和落实素质教育的经常性教学举措。在听课过程中,目睹教师在课堂提问环节存在的一些“无效提问”,引起笔者的反思。
上述“无效提问”的策略:首先,教师对课堂即时提出的问题要善于运用“第一等待时间”和“第二等待时间”,特别是一些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课堂要求学生即时回答的问题,则应课前布置相关预习。其次,应该提供相应思考的“载体”,实现“论从史出,论从证出”。第三,提问要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课堂要求学生即时回答的问题,其设问应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层层递进,并允许学生可以置换一个问题作答。第四,不要先请学生起立,再提出所回答的问题,人为制造紧张气氛,影响课堂教学氛围和质量。
解决这一“死问题”的策略:首先,问题的设计应尽量避免学生缺失生活体验及相关问题探究情境、载体的情形,要求学生即时回答的问题不易过大过难。其二,案例中所设计的“问题”,如果教师能够进行适度的学法指导,把其作为一个课后拓展性的探究作业还是可行的。
针对“无效提问”的弊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尝试“生成性提问”。教师创设情境,关注学生的想法,因势“设问”,善用“疑问”,乘胜“追问”,而形成“有效提问”和“生成性提问”。课堂教学也因此而“生动”“有效”并“精彩”。该教学环节的成功,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教学中,只要我们能够立足于“学情”,精心设计问题情境,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呈现方式,我们的学生就会产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我们的课堂教学也会因此有效并精彩.二、丢弃形式上的合作;追求课堂讨论之实效
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讨论更是当下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特别是举行各类公开课时经常采用的教学方式。但是笔者在听课中时常看到:课堂小组合作、讨论环节存在追求形式、走过场的现象,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深思考。
合作与交流还应该作为一种方法和能力来培养。首先,在选择讨论问题时,我们应该从教学内容本身出发,要考虑该问题的讨论有无必要?讨论的目的是什么?要选择哪些只有当学生个体操作条件不充分需要帮忙、或独立探索有困难需要相互启发、形成不同意见有分歧需要交换的问题。其次,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讨论,在学生的讨论搁浅或需要教师提供帮助时,教师要及时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或进行适度的点拨、引领。三,教师所提供给学生进行合作、讨论的时间应该保障其真正有效的开展。
让我们一起努力,告别课堂教学“无效提问”,提倡“有效提问”和“生成性提问”;丢弃形式上的合作,追求课堂讨论之实效,共同演绎课堂教学的优质与实效。
用心爱心专心 1
第四篇:用“亮点”点亮课堂
用“亮点”点亮课堂
(此文在2012年《中学语文教学通讯》第1期发表)
郑西银 余青
在大力提倡构建高效课堂的今天,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已成为教育界许多有识之士探索的目标。2010年起,荆门市初中语文教学开展了“语文亮点教学研究”,正在努力探索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打造快乐高效课堂。
语文亮点教学就是从解读语文文本入手,通过对一篇课文的特色的剖析,挖掘出属于这个文本独有的特征(或核心价值)、精彩美点,即亮点,然后针对亮点设计教学方案。通过教学方案的实施,引领学生准确、合理地解读文本,发现亮点,收获亮点,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亮点教学的内容包括诗歌散文朗读教学、文本语言深度赏析指导教学、文本创作中表达技巧指导教学、文本创作中思想情感表达问题教学等等。日前,荆门市名师工作室的两名教师——聂晶和沈红丹参加湖北省青年教师语文优质课竞赛,实施亮点教学,获得了专家评委的高度评价,均获得了一等奖。我们借此谈谈实施语文亮点教学的方法和途径:
一、借我一双慧眼,探寻文本亮点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将语文性质明确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依据这一原则,新教材选编的文章大都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适合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实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我们在选择教法时,要真正做到深入解读文本,找准亮点,因材施教,上出每一课的精彩来!先看聂晶老师执教的《公输》。《公输》是一篇极具文采和文学趣味的文章,情节生动,悬念迭生;以对话为主,言辞巧妙犀利。所以聂老师在解读文本时,把“领略墨子高超的论辩艺术”和“感受墨家兼爱、非攻的思想”作为文章的核心价值,也就是文章的亮点。在教学当中,老师引导学生品味墨子的劝说技巧,理解墨子的反侵略主张,让同学们认识到和平的珍贵。再来看沈红丹老师执教的《木兰诗》。《木兰诗》文化内涵丰富,情感健康饱满,语言摇曳多姿、韵味悠长,是“乐府之奇葩,巾帼之颂歌”。那么,《木兰诗》的亮点在哪里呢?通过对文本的深刻研读,沈老师把“挖掘作品的审美内涵,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作为教学亮点,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获得最有价值的知识。
特级教师于永正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亮点在„语文‟里”。这句看似简单的话给了我们许多启示。
二、浓墨重彩演绎,成就魅力课堂
于漪在谈到语文有效教学时说:“教怎样的课文,达到怎样的目标,要减头绪,要削枝强干,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老师通过与文本对话,对教材中蕴含的亮点进行分析、比较、评价,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进而把握亮点,采取最优化教学模式,重锤敲打,能够激活课堂,让课堂魅力无限。
请看聂老师的精彩教学片段——
师:坚守道义从不杀人,公输盘说这句话时心情如何?我们请同学把这句话读一遍。(一生读)
师:你把公输盘内心的感受读出来了,此时的公输盘很生气,断然拒绝,这正中墨子下怀,那墨子针对公输盘的“吾义固不杀人”,是如何批驳的呢?
生回答,师引导:先用一个反问句“宋何罪之有”质问他。然后用了五个“不可谓”,重重否定,层层逼近,批驳公输盘的行为,让他的行为和语言自相矛盾。师:我们应该怎样读这段话呢? 生:理直气壮,义正词严 生:势如破竹,掷地有声 师:谁来为我们朗读这段话?
(一生读)师:你读得响亮,很有文言语感,不过老师觉得五个“不可谓”你读得平淡了点,其实这五个不可谓,句句都有针对性,针对公输盘可能狡辩的理由,老师想进行一个模拟对话。我扮演公输盘,为自己辨解,请一个同学扮演墨子,用书上的话来驳斥我。角色扮演朗读后,老师问:大家说说看,我们俩谁读的好?(学生肯定老师读得好。)
老师说:老师读得好可不行,老师扮演的是公输盘,作为墨子的你,应在气势上压住公输盘,要读得铿锵有力。谁还愿意和老师来读?
(一女生与老师再进行一次模拟对话)
这一次,学生的朗读义正辞言,咄咄逼人,完全压倒了“公输盘”,课堂气氛达到高潮;老师借机引导,再把五个“不可谓” 连起来全班齐读,一气呵成,感受语言的气势。
聂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精彩语段的反复诵读,既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又让学生领略到墨子论辩艺术的高超,可谓一箭双雕。正如课后专家点评所说的“创意巧读文趣生。”
三、春风化雨滋润,提高语文素养
阅读教学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有效程度。我们的语文亮点教学,由于切入口小,教学目标单一明晰,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更深入的与文本对话,与老师对话,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真正实现新课标提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而成为亮点课堂的最大受益者。长期进行这样的教学,似春风化雨,让学生学有所获,一课一得,日积月累,进而提升语文素养。
新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十年历程,新课程理念已深入人心,语文课堂呈现出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局面。我们希望通过语文亮点教学的研究,探索出一条语文高效课堂的方法与途径,使枯燥的“阅读”教学变为愉快的“悦读”教学,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和激情,充满智慧和灵性。前不久,《初中语文亮点教学研究》在湖北省课题开题研讨会上做了示范交流,受到专家的肯定并正式获得立项。这次湖北省青年教师语文优质课竞赛,荆门市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的聂晶和沈红丹老师授课成功,更坚定了走下去的信念。
荆门市教学研究室
郑西银 荆门市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 余青
第五篇:风趣幽默点亮生物课堂
风趣幽默点亮生物课堂
问题的提出
风趣幽默的课堂讲解,往往给学生带来新异亲切的感受,不仅能使学生的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迅速由抑制转为兴奋,而且还会让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自我需要,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问题解决过程
我在给学生讲解遗传图解:一对性状在亲子代之间的遗传图解
亲代母亲AAX 父亲
①
生殖细胞Aa精子
子代Aa
学生比较容易X 忘记,我说X就是你爸爸明媒正娶你妈妈,有了X就是合法婚姻,你们忘记了你就是非法的产物,将被罚款处理。学生哄堂大笑,很自然的就记住了。箭头①代表的是产生生殖细胞;箭头②代表的是精子和卵子结合成受精卵,结果是产生了一个基因为Aa的你,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气氛中把遗传图解问题学习完了,学习效果比较好,记忆效果很好。
在课堂上把枯燥生硬的知识用风趣幽默的话语讲解出来,学生记忆效果会很好。如我在讲解化石的定义时,有点学生把化石背成了埋藏在地层中的生物的遗体、遗迹、遗物。我说如果我在今晚上在地里埋上一只死猫,明天早上被你从地里挖掘出来,那么那只死猫是不是化石。学生异口同声的说不是,我问为什么?有点同学回答说那只死猫不是古代的生物。到此学生对化石的定义有比较深的印象。
取得的效果
通过这运用风趣幽默的授课方式,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顿时被调动起来,学习起来劲头十足,学习效果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