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和《琵琶记》教案(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2 17:26: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明和《琵琶记》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明和《琵琶记》教案》。

第一篇:高明和《琵琶记》教案

教案

高明和《琵琶记》

西安思源学院

中国古代文学

吴玉军

2013-5-10

高明和《琵琶记》

教学目标:

1、教学目的和任务:

①了解曾有的作者之争,把握《琵琶记》的故事情节,了解《琵琶记》主题的多样性及对人物性格理解的多样性。

②培养学生勇于怀疑的精神,学习评论家们在学术争鸣中的探索精神。

2、教学重点和难点:

《琵琶记》中的赵五娘形象和《琵琶记》的艺术成就。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运用法 教学过程:

导语:中国戏曲发展到元代,具有了新的特点,那就是出现了北曲杂剧和南曲戏文,南曲戏文即:南戏,它始于南宋宋光宗朝,比北曲杂剧出现得早。起初是在浙江温州(永嘉)一带流行的地方戏“温州杂剧”(或称“永嘉杂剧”)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元代末年,杂剧走向衰微,而南戏却显示出了蓬勃的生命力,出现了非常成熟的且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琵琶记》。这部作品被称为“南戏之祖”;明太祖曾盛誉这部戏是:“山珍海错,贵富家不可无。”(《南词叙录》)

一、《琵琶记》的作者

1、作者之争

自《琵琶记》问世以来,人们对它的评价,偏重于思想艺术,而对作者的问题,都肯定为高明。但是到了1981年,朱建明、彭飞在《文学遗产》第八期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论<琵琶记>非高明作》的文章,此文认为:在高明之前,今本《琵琶记》就已存在。这篇文章用《九宫十三调词谱》和《吴越所见书画录》,对《琵琶记》产生的时间及当时高明的年龄作出推断:一个十八九岁的小伙子是写不出或改编不出如此成熟的作品的。但这很快引来了徐朔方先生的批驳,徐先生在1981年的《社会科学战线》第四期上,发表了《<琵琶记>的作者问题》,他认为,上述两作者所依据的《九宫十三调词谱》,其产生的时间值得怀疑,并另据材料判定高明应卒于明代初年,这样,他总结起来说,朱、彭之文,论据不充分,也不能因为《琵琶记》出现在民间或前人创作的成果,全盘否定它。自此,这场官司却停息下来,仍维持原判,即作者是高明,但是,如果哪一天发现了新证据,说不定是另一位比高明更高明的人物,好,我们姑且认为是高明,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高明。

2、高明

高明(1308—1359)字则诚,号菜根道人,浙江瑞安人(今属温州),元末至正五年(1345)进士。自少即以博学著称,曾投于理学家黄溍门下,也曾参加过围剿方国珍起义,随后厌倦功名,隐于浙东宁波,以词曲自娱,创作了《琵琶记》,这部颇具影响力也同时颇有争议的南戏剧作,将南戏带上了一个新台阶,我国古代戏曲中一部经典名著。除《琵琶记》外,还有南戏《闵子骞单衣记》,已佚;诗文集《柔克斋集》,也大多散佚,经近人搜辑,仅存五十余篇。

二、《琵琶记》的故事情节

《琵琶记》材料源于宋代南戏戏文《赵贞女》,其情节大致如下:蔡二郎应举考中了状元,他贪恋功名利禄抛弃双亲妻子,入赘相府,其妻赵贞女在饥荒之年,独力赡养公婆,竭尽孝道,公婆死后,她以罗裙包土,修筑坟莹,然后身背琵琶上京寻夫,可是蔡二郎,不仅不肯相认,竟还放马踩踹,致使天神震怒,最后蔡二郎被暴雷轰死。

书生发迹后负心弃妻的现象,与宋代科举制度有密切的关系。元代社会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元代科举一度中断达七十余年,考试制度时兴时辍,出现了“九儒十丐”的说法,在此社会环境下,高明的《琵琶记》以同情宽恕的态度,刻画蔡伯喈的形象,删除了马踏五娘、雷劈蔡伯喈的激烈关目,而代之以“三被强”或“三不从”,即蔡辞考父亲不从、辞婚牛丞相不从,辞官皇帝不从。这样,男主人公“生不能事,死不能葬,葬不能祭”的“三不孝”罪名,被彻底开脱,从而使一个背亲弃妇的势力小人转换成了一个“全忠全孝”的正人君子,原来的悲剧结局也变成了皆大欢喜的大团圆。

三、《琵琶记》的主题

《琵琶记》是建国以来古典戏曲评论中问题最为复杂的一个剧本。自从1956年,中国戏剧家协会发起展开关于它的讨论之后,对它的争论一直延续至今。关于《琵琶记》的主题思想,大致有以下四种认识:

1、反封建说。认为《琵琶记》对封建社会的描写和揭露非常深刻,有相当强的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赵五娘的悲惨遭遇是古代劳动妇女的缩影,她最后与蔡伯喈团圆只是作者的美好愿望而已,蔡伯喈的家庭悲剧是由于他追求功名利禄所造成的,作者对此有所批判,显示了他的认识高度。王季思、俞平伯、程千帆、戴不凡、李长之等人主此说。

2、封建说教说。、处处宣传封建道德,剧中人物是封建道传奇剧本德的化身,是封建伦理纲常的传声筒。黄芝伪、徐翔方、周贻白等主此说。

3、两面性说。认为剧本有宣传封建道德的主观意图,有“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的封建说教的思想倾向,但由于剧本对元代的社会现实作了真实的描绘,对它的黑暗,对人民群众在灾荒年代的生活的悲惨遭遇作了不加掩饰的赤裸裸的描写,反映了生活的真实,所以有它的认识价值,这是作者的主观创作意图所不能概括的,它表现了作者世界观和创作方法的矛盾。即既有封建性又有反封建性。何其芳、蒲江清等主此说。

4、伦理悲剧说。《琵琶记》尽管从正面肯定了封建伦理,但通篇展示的却是“全忠全孝”的蔡伯喈和“有贞有烈”的赵五娘的悲剧命运,从而可以引发对封建伦理合理性的怀疑。在封建时代,恪守道德纲常的知识分子,经常陷入情感与理智,个人意愿与门第、伦理的冲突之中。《琵琶记》的悲剧意蕴,具有深刻性和普遍性,它比单纯谴责负心汉的主题,更具社会价值。曲六乙、赵越等人认为通过蔡家的悲惨遭遇,通过蔡家、牛府贫富不均的强烈对比,真实地捞写了元代人民的悲惨生活,具有历史的真实性。

四、《琵琶记》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1、蔡伯喈是戏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具有复杂的性格特征,把握其形象的典型意义,成为理解《琵》主题的关键。

①封建典型说。认为蔡伯喈是一个“全忠全孝”的标准的封建典型人物。

②“动摇”典型说。认为蔡伯喈是一个软弱而动摇的知识分子,他“三被强”而终于“三屈从”证明了这一点,“既善良,又软弱”这就是蔡伯喈的书生本色。

③忧闷不郁的典型说。认为蔡“并不是一个在厌弃名利与贪恋名利之间动摇不定的封建士大夫的典型形象;而是一个具有“本性笃孝、闲居玩古、不交当世”的思想情趣,却以被迫陷身名利场而忧闷不堪的封建士大夫的典型形象。④“背叛平民”说。认为蔡身上有一种“背叛平民阶层的反面人物的先天性的缺陷,他与王魁、陈世美一类人物的性格相比,仅仅是缺少狠毒的一面。⑤多重性格典型说。⑥悲剧人物典型说。

小结:蔡伯喈是一个全忠全孝的封建典型说。

蔡伯喈这一形象是高明自己创造出来的全新形象,与以前的“里俗”之作完全不同,这一形象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

作品中的蔡伯喈的确是一个内心充满矛盾的知识分子。他的内心矛盾冲突始终贯穿全剧,这种矛盾不是厌弃名利与贪恋名利之间的矛盾,而是忠和孝不能两全的矛盾。他的内心深处也是向往功名富贵的。

2、赵五娘是《琵琶记》中塑造得最为成功、最为震撼人心的人物形象。

①民间妇女性格。认为赵五娘的民间性格表现在“糟糠自厌”、“祝发买葬”等民间类型的故事情节之中。李希凡认为“赵五娘是中世纪千百万中国妇女最深刻的典型”。这种民间妇女的性格主要是“渗透在赵五娘性格里的那种勇于承担苦难的自我牺牲精神,那种高尚的人道主义爱情,那种不受功名利禄引诱的纯洁朴实的生活理想。”

②艰苦斗争的性格。戴不凡认为“她不是被风风雨雨批得垂头丧气的牡丹,她是在严霜中迎着北风开放的菊花。”“正如夏日蓝天初升的旭日,奔腾万里的黄河,耸入云霄的泰山”,“令人油然地感到一股强大的鼓舞力量。”

③双重性格。认为一方面,赵五娘身上“体现了中国人民克己待人,勤苦自立的传统美德和坚忍不拔、忘我牺牲的精神”。另一方面,“在她身上不可避免地也留有时代的印记:奴隶式的驯服,„一鞍一马‟,„不嫁二夫‟的贞操观念。”

小结:赵五娘这一形象集中体现了封建社会中下层妇女的优点:吃苦耐劳、孝敬温顺、克己待人、勇于自我牺牲。同时也集中体现出下层妇女的弱点:过分的温顺屈从,而缺乏自主意识。过分的忍受而缺乏反抗意识,逆来顺受,从一而终。剧中的赵五娘在重重困苦中苦苦挣扎,确实表现出一种惊人的坚韧性格和自我牺牲精神,但她对自己的悲惨命运怨而不怒,悲而不愤。从未有过抗争之举,显出一种十足的奴性。赵五娘的形象是有典型意义的。

五、《琵琶记》的艺术成就

(1)悲剧特色:善于塑造苦境,抒发苦情,以情动人。主要以苦境苦情塑造赵五娘历尽苦难的悲剧形象。如第二十出“五娘吃糠”、第二十四出“五娘剪发卖发”等。

(2)人物形象真实生动。①、赵五娘:孝顺、忠贞、善良、坚忍,在艰难困苦中具有高度责任感和自我牺牲精神,是古代劳动妇女具有人格光辉的典型形象。②、蔡伯喈:软弱、动摇——三被强,三不从,是元朝受压迫、软弱的知识分子的典型。

(3)双线结构,交叉发展,对比映衬。一条线索是蔡伯喈求取功名、享尽荣华的经历,另一条线索是赵五娘在家历尽磨难的痛苦遭遇,一贵一贱,一乐一苦,表现出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巨大差异。

(4)语言特色:兼顾不同人物的身份和具体环境,运用不同两种风格的语言,以质朴自然为主,兼有文采之美。如赵五娘的曲词多质朴自然,蔡伯喈的曲词多文雅绮丽。名曲为第二十出 [孝顺歌] 三支曲。布置作业:

小论文:谈谈对赵五娘形象的理解

板书设计

高明和《琵琶记》

一、《琵琶记》的作者

1、作者之争

2、高明

二、《琵琶记》的故事情节

三、《琵琶记》的主题

四、《琵琶记》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五、《琵琶记》的艺术成就

第二篇:读《琵琶记》有感

读《琵琶记》有感

杨启慧

《琵琶记》中塑造了“全忠全孝”的主人公蔡伯喈,当蔡伯喈依据伦理纲常准则去践行孝道时,却在践行过程中遭遇窘境——蔡家父母最终冻馁而死。面对“不孝”的现实,他恰恰又成为皇帝旌表孝义的典范,获得“一门旌表”的大团圆结局。可见,封建统治阶级标榜的“忠孝节义”其实是自相矛盾的,最终这种尽忠行为的实现,是以牺牲尽孝为沉重代价的。愧悔与怨苦交集,便是这种充满尽孝之心却未能实现尽孝之事的孝子心情的写照。

宋代戏文《赵贞女蔡二郎》的故事情节:蔡二郎应举考中了状元。他贪恋功名利禄,抛弃双亲和妻子,入赘相府。其妻赵贞女在饥荒之年,独立支撑门户,赡养公婆,竭尽孝道。公婆死后,她以罗裙包土,修筑坟墓,然后身背琵琶,上京寻夫。可是蔡二郎不仅不肯相认,竟还放马踩踹,最后,蔡二郎被暴雷劈死。高明的《琵琶记》以同情的态度刻画了蔡伯喈的形象,删除了马踏五娘、雷劈蔡伯喈的情节,而代之以“三不从”.这样,男主人公“生不能养,死不能葬,葬不能祭”的“三不孝”罪名,被彻底开脱,从一个背亲弃妇的势利小人变成一个全忠全孝的君子。思及此,封建统治阶级标榜的“忠孝节义”其实是自相矛盾的,这个在忠孝观念夹缝中痛苦呻吟的蔡伯喈,他思想苦闷、情感压抑、精神颓废,软弱而又怯懦。

在儒家正统思想的伦理关系中,君臣、父子是宗法等级社会最重要的两伦。中国古代宗法社会的社会结构是家国同构。对亲人的孝是家庭和家族内部最根本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要求,延伸至国家,它就是对君主的忠。因此,忠君和孝亲是内在统一的,忠君就是孝亲的扩充。但是,在君权至上的中国古代社会中,君是万民之主,国为一君之国,对君主的忠诚为无条件的服从。在这种情形下,忠大于、高于孝是必然结果,是为“始于孝亲,忠于事君”,因此就有了“忠臣孝子”“忠孝自古难两全”的历史之叹。《琵琶记》蔡伯喈的矛盾,就其深层意义而言,正是封建伦理纲常中的“忠”与“孝”的矛盾。无可否认,《琵琶记》中的蔡伯喈,从各方面看都是难得的孝子、忠臣。偏偏,正是以“忠”“孝”为核心的伦理观念造就了二老冻馁而死,五娘孤苦的悲惨局面,也造成了主人公的根本痛苦。倘使蔡公不逼试,蔡伯喈就不会去应举,也中不了状元,更谈不上逼官和逼婚了。蔡公把儿子送上应举之路,就是孝的伦理。身仕宦,显父母耀门闾,是大孝,而守贫事亲是没出息、没志气,只能算作小孝,功名当然的要强过孝名,从一个村野之夫口中说出这种话来,已足见功名利禄思想的影响之深。不幸的是,他满心盼着富贵,结果却大违其愿。儿子一去竟然不归,心愿不成,反遭天灾人祸。在临终之时,这位热心功名、大讲孝道的贫苦老人终于彻底悔悟,许下几桩心愿:一是自己死后不要葬,“留与旁人,道伯喈不葬亲父”;二是劝媳妇改嫁,不必为蔡伯喈守节;三是留下柱杖给张大公,待那“忤逆不孝子蔡邕”回来,打他个“三不孝”.所谓“三不孝”,即生不能养、死不能葬、葬不能祭。可以说,这是以蔡公之口对所谓大孝进行的热嘲冷讽。这也是控诉了封建君主笼络和利用读书人的科举制度和功名利禄的根深缔固的封建伦理观念。纵有高官厚禄,琼林玉宴,却顾不得清贫双亲,不能养、不能葬、不能祭,何谈人子之孝?

在《琵琶记》中,“忠”同时也与婚姻形成了矛盾,换言之,也便是国与家构成了冲突。蔡伯喈成为了状元,当即被牛丞相看中,执意要招其为婿。这在一般人看来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对蔡伯喈而言却是天降横祸,“好似合针吞却线,刺人肠肚系人心”.虽然他敢于逆丞相之意,却终于抵不过圣上之旨:“可曲从师相之请,以成桃夭之化”.只能被逼着同牛小姐“结鸾凰”,又再一次地在心灵上背上了沉重的枷锁。可见,这种悲剧冲突已然触碰到了封建伦理观念的内在矛盾,也必然是对这种礼教伦常本身的批判与否定。

自古以来,百善孝为先。蔡伯喈打算力行孝道,因而放弃了科考。他说:“教孩儿出去,把爹爹妈妈独自在家,万一有些差池,一来别人道孩儿不孝,撇了爹娘去取功名;二来道爹娘所见不达,只有一子,教他远离;以此上不相从。”但蔡公认为:“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甚至再三劝服蔡伯喈:“你若衣锦归故里,我便死呵,一灵儿都是喜。”深受封建思想熏陶的蔡伯喈,既不能违背孝道伦理原则又不能违抗父命,在无可奈何之下,踏上应试之路,这是蔡伯喈悲剧命运的开端。其次,蔡伯喈中了状元后,他一方面惦记父母,另一方面又有结发妻子在家等待,他选择辞官和辞婚。但君命难违,蔡伯喈又一次在“忠君”的道德观念中选择了屈服,他入赘牛府。同时,父母在灾荒之年,家破人亡。这样一个起初“孝父”后来“忠君”,在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下,一步步妥协退让,从而成为一个在忠孝边缘苟延残喘的牺牲品。因而,剧中的蔡伯喈既可是说是全忠全孝的典型,也可以说是不忠不孝的典范。这体现在对父母的饿死视为“不孝”;对丞相和皇帝的辞婚辞官、对赵五娘的有妻再娶视为“不忠”.由此看出,作者一面在标榜“子孝与妻贤”传统伦理道德,一面又在通过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展示了“子孝是双亲的饿死及一夫二妻的”无礼行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全忠全孝“通常被当做一个理想的价值目标,但二者往往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所谓”忠孝难以两全“.如果说蔡伯喈在不能尽孝的前提下,为朝廷尽忠,为封建国家全心效力,进而功成名就,光宗耀祖,倒也可以成为当时社会的一个理想人格典范。偏偏他又无意于仕途,对唾手可得的高官厚禄不屑,整日里在牛府中思亲念妇,长吁短叹,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有抱负、有作为的”国家栋梁“.事实上,号称”全忠全孝“的蔡伯喈,一方面无力尽孝,另一方面又无心尽忠,偏偏造成”不忠不孝“的悲剧现实,这是一个残酷的讽刺。如果说,”强婚“只是让蔡伯喈背负了良心的自责和道义的重压,那么”强官“造成的直接后果却是蔡伯喈内心”忠“和”孝“之间的尖锐矛盾。最终这种尽忠行为的实现,是以牺牲尽孝为沉重代价的。愧悔与怨苦交集,便是这种充满尽孝之心却未能实现尽孝之事的孝子心情的写照,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一个在忠孝观念夹缝中痛苦呻吟的蔡伯喈,他思想苦闷、情感压抑、精神颓废,软弱而又怯懦。到了这一步,理想社会应有的家庭的淳厚亲情,功名富贵的荣耀,传统伦理道德、伦理政治的理念也被现实无情地击碎。

蔡伯喈自始至终都被动地处在忠和孝的夹缝中,处于一种有真情又不敢大胆表现,既对传统礼教的束缚心存不满却又无力反抗,只好听任命运摆布的尴尬境地之中。他的”三不从“和”三不孝“既是顺承的紧密联系,又是因果的必然关系。”孝“这一原本基于家庭血缘关系的基本伦理观念,在现实中由于濡染上功利性的欲求而被扭曲,也被封建时代的统治者加进许多符合其阶级利益的道德内容和伦理规范,因此所谓的”孝“都要和”衷“归结在一起。可见,封建统治阶级标榜的”忠孝节义"是自相矛盾的,最终这种尽忠行为的实现,必然是以牺牲尽孝为沉重代价的。

第三篇:反弹琵琶教案[最终版]

反弹琵琶,构筑最美彩虹

——选准角度,尽显逆向思维魅力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明白什么是“逆向思维”。

2、使学生学会在写作中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法 讲练结合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运用逆向思维是写作出新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学重点:使学生明白什么是“逆向思维”。

教学难点:学会在写作文中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故事导入 以“小”欺“大”

北京的一条街道上,同时住着3家裁缝,手艺都不错。可是,因为住得太近了,生意上的竞争非常激烈。为了抢生意,他们都想挂出一块有吸引力的招牌来招揽顾客。

一天,一个裁缝在他的门前挂出一块招牌,上面写着这样一句话:北京城里最好的裁缝!另一个裁缝看到了这块招牌,连忙也写了一块招牌,第二天也挂了出来,招牌上写的是:全中国最好的裁缝!第三个裁缝眼看着两位同行相继挂出了这么大气的广告招牌,抢走了大部分的生意,心里很是着急。这位裁缝为了招牌的事开始茶饭不思,一个说“北京最好的裁缝”,另一个说“全国最好的裁缝”,他们都大到这份上了,我能说世界最好的裁缝?这是不是有点儿太虚假了?这时放学的儿子回来了,问明父亲发愁的原因后,告诉父亲不妨写上这样几个字。第三天,第三个裁缝挂出了他的招牌,果然,这个裁缝从此生意兴隆。

招牌上写的是什么呢?原来第三块招牌上写的口气与前两者相比很小很小:“本街最好的裁缝”!

“本街”最好,那就是这三家中最好的。你看,聪明的第三家裁缝没有再向大处夸自己的小店,而是运用了逆向思维,在选用广告词时选了在地域上比“全国”、“北京”要小得多的“本街”一词。这个小小的“本街”却盖过了大大的“北京”乃至大大的“全国”。

二、了解什么是逆向思维

所谓逆向思维,即克服思维定势,从问题的相反方向进行思索,从而显露出新的思想,塑造新的形象。逆向思维法就是反过来想一想,不采用人们通常思考问题的思路,而是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逆向思维法具有挑战性,常能出奇制胜,取得突破胜解决问题的方法。“反弹”就是从某论点的对立角度去确立新观点,去阐发新见解。即“反其意而用之”,是求异思维的一种形式和结果,是经过了多种多样方向的“求异”之后,最终确定了朝原来的“信息”相反(或相对)的方向发展的一种表现,即是一种逆向求异思维。运用逆向求异思维的方法,立意才会有新的意境,发人深省。接下来,我们先来个小小的热身,让大家更深入地体会逆向思维。请大家看投影: 1.趣味题

有四个相同的瓶子,怎样摆放才能使其中任意两个瓶口的距离都相等呢?

解析:可能我们琢磨了很久还找不到答案。那么,办法是什么呢?原来,把三个瓶子放在正三角形的顶点,将第四个瓶子倒过来放在三角形的中心位置,答案就出来了。把第四个瓶子“倒过来”,多么形象的逆向思维啊!

2、阿拉伯的一个大财主,对两个儿子说,你们去赛马,终点是沙漠中的绿洲,谁的马后到,我的全部财产就给谁。两个儿子听后,都骑上自己的马,缓慢的行走,太阳炙热,沙漠烤人,没过多久,两个人便热得支撑不住了。正巧一个“智多星”路过这里,给他们出了一条妙计,让两人换马骑。

解析:因为父亲说要看哪匹马后到,两人一换马,比慢的赛马就变成了比快的赛马。换了马,骑的是对方的马,对方的马先到了,自己的马就会后到。这个办法看起来只是换了一种骑法,实际上是换了一种思维方式,换了一个角度分析问题。这个问题若只是从正面进行思考,是根本解决不了的,只有从反面去考虑,才可将问题解决。

三、成(俗)语逆向立意训练 逆向思维常能出奇制胜,取得突破胜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在作文中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立意才会有新的意境。那么,如何才能打开思路呢?我们来做一个成(俗)语逆向立意训练。出示投影:

事后诸葛亮 东施效颦 愚公移山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逆向立意参考:

事后诸葛亮: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东施效颦: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东施想变得更好;她努力地向比她漂亮的西施学习,这是她有胸怀和胆量的具体表现。

愚公移山:动员全家,耗用好几代人,也才挖了一点点,效率太低了!要不是神仙帮助,说不定现在还挖呢。这是蛮干。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对自己的商品有信心;为自己的产品做广告,以此打开自己商品的销路,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并不是件丑事,而是一件很有必要的大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晒网用了两天,就是为了补好网,好再捕鱼。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通过对传统思维的质疑,得到了与愿意全然不同的结论。逆向立意能开启人们的第三只眼,找到一条崭新的路,但是,也并不是说逆向立意就可以随心所欲,胡思乱想,逆向立意要注意几个方面:

(出示投影)

1.敢想敢说勇于出新 2.立意严谨积极有益 3.遵从规律避免极端 4.尊重科学不伤感情 教师对以上几点进行补充说明:

1、敢想敢说勇于出新。学会逆向思维,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敢于破除习惯的思维方式和旧的传统观念的束缚,跳出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老框框,大胆设想。发前人之未发,化腐朽为神奇,标新立异。

2、立意严谨积极有益。立意要经得起推敲,避免表面化、浅层次的思考问题。例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逆向内容从古至今,有理有据,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但理论不能算是正确的。

3、遵从规律避免极端。逆向求异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或特定的社会背景中进行,只有严格遵循客观规律,准确把握事物的本质,才能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如“螳臂挡车”,贬抑螳螂已成共识,你若想褒扬它,想借此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人们将难以赞同。

4、尊重科学,不伤感情。“逆向”不具普遍性,那些违反科学道理,有悖于人们共识和伤害人感情的“逆向”,都是不可取的。

四、课堂练笔

古人云:学以致用,我们做这个逆向立意训练的目的是把逆向思维运用到写作中,这样立意构思,作文就能出新、出奇。

出示投影:

现代电子通讯快速发展,手机,几乎成了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手机,拉近了空间上的距离;手机,缩短了时间上的距离;手机,架起人们沟通的桥梁;手机,维持人们正常的交往。没手机时,让你跑断腿;有手机时,只需动动嘴。由此看来,手机确实是个十全十美的物品。请用逆向思维,构思一篇150字左右的短文,阐述你的见解。

(五分钟时间展示成果。)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的习作都非常出色,看来大家已经掌握了逆向思维。其实,逆向思维不仅可以运用在作文中,生活中的一些发明创造也离不开逆向思维。如:刀削铅笔,刀动笔不动,运用逆向思维,笔动刀不动,于是,就有了转笔刀;人上楼梯,人动梯不动,运用逆向思维,梯动人不动,于是,就有了电梯;救落水之人,使人离水,运用逆向思维,让水离人,于是,就有了司马光砸缸。学会运用逆向思维,未来的文学家也许就是你;学会运用逆向思维,未来的发明家也许就是你。

反弹琵琶,构筑最美彩虹

——选准角度,尽显逆向思维魅力

阜康市第一中学:刘维莉

2009年4月

第四篇:高明事迹

有道是百善孝为先,中国历史上二十四孝的故事,时至今日,仍被传送,今天我就来为大家讲讲横林镇大孝子高明的故事。他是横林镇牛塘社区人,今年已经64岁了。

高明的母亲,名叫冯珍,今年94岁。冯老太的丈夫早年过世,从56岁开始,就大病不断,可以说是儿女的孝心在延续着她的生命。冯老太56岁时,查出患有肺癌。从小受父母疼爱的小儿子高明忧心如焚。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在母亲危难的时刻最大限度地尽到儿子的责任。冯老太的其他子女也像高明一样,团结一心,要把母亲从死神手中夺回来。也许子女们的孝心真的感动了上苍,由于发现早,救治及时,住了三个月院的冯老太就出院了,儿女们心中的石头也终于落了地。这个大家庭又回复了往日的平静。

俗话说,马老易失蹄,人老易得病。在冯老太68岁那年,突然出现吐血症状,一吐就是半痰盂。儿女们四处为其寻医问药,终于打听到云南大学有一医生有医治母亲支气管扩张的偏方,高明立马寄去药费,并将母亲的病状详细告诉了医生。这个医生也回了信,并寄回一包中药,冯老太的咳血现象奇迹般的被控制住了。

在冯老太81岁那年又突发脑梗塞,尽管用尽各种办法,也只能卧床不起了。那时,高明的两姐妹一个在外地,一个身体不好,高明就和哥哥高朋担当起照顾母亲的重任了,两人白天黑夜地轮流在医院守护。高明的哥哥高朋家住奔牛镇,每次回来看母亲要穿一个城,但是每隔3天,他都会从奔牛自己家赶到横林的弟弟家住3天,和弟弟一起照料母亲。哥哥高朋总是戏称,照料母亲自己只是个游击队员,弟弟高明才是主力队员。

这时的高明,他已意识到母亲随时随地有可能离他而去。几经周折的他,少了几分惊慌,多了几分沉着。他的爱母之心也越发地深沉。为此高明作了一个重大的抉择:毅然决然地办理了内退手续,回家照顾母亲。那时高明才48岁。

48岁,虽已不是青春年华,却也是人生奋斗的黄金时段。如今,有多少人能为自己的父母作这样的牺牲呢?又有多少人能弃小家而顾奄奄一息的老人呢?高明,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人,却有着超乎常人的胸怀。从此,他把自己的 时间全部奉献给了病床上的母亲,不再外出娱乐,更不出远门。目前,高明和母亲住的房子还是高明还在厂里的时候分配到的。几十年了,还是当初的样子。高明说,他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来对房子进行装修,他的所有心思都在怎么伺候好母亲上。他妻子因为受不了这种枯燥、辛苦而清贫的生活,带着女儿离他而去。但高明对自己的选择没有后悔:“照顾妈妈我是放在第一位的。”高明仍然一如既往的守候在母亲身边。

八年前,老太的意识开始变得模糊,高明守在母亲身边的时间就更多了。每到哥哥高朋来,高明就可以出去买点东西,哥哥一走,他就不出门了,一天二十四小时陪护母亲身边。

为了更好地照顾母亲,高明还总结了几个照顾意识模糊、瘫痪在床老人的好办法。比如在冯老太床前,常年放着这些东西:一个闹钟、一部小灵通、一支笔、一本记录本。“叮铃铃——”,闹钟铃一响就是提醒他,母亲喝牛奶的时间到了。在冲牛奶的时候,高明还要加一些冻干粉、蜂乳以及黄金搭档。他说,冻干粉是帮助母亲提高抵抗力的,而蜂乳是帮助润肠通便的,黄金搭档是补充维生素的。由于冯老太意识不清,东西很难放进她的嘴里,高明只得用针筒来帮助母亲吃东西。喝完牛奶,高明立即把时间记录在本子上。高明说,因为母亲有时候不能按时吃,有了记录心里就有数了,保证一天吃四到五顿。每个小时高明要为老太太翻一次身,也用闹铃提醒,因为怕搞混淆,就用小灵通的闹铃声。每次喂完饭,高明都会用自己制作的牙签帮母亲把牙齿剔干净,因为老太不能刷牙,他还要用药水帮母亲进行口腔消毒。

高明还有一个自己的小发明,就是布条,或许大家会觉得奇怪,这布条是用来干什么的呢?高明说,吃馄饨或者米饭的时候,母亲一直磨牙,牙齿都磨掉了。为此,高明想了很多方法,包括买来婴儿用的奶嘴放在母亲嘴里防止她磨牙,但都不管用。用布条,是高明挖空心思想出来的,把布条卡在冯老太上下牙齿之间就能很好地防止老太磨坏牙齿。而这些布条以及针筒,每次用过以后,高明都会用沸水蒸煮消毒。高明的第三个妙招就是消毒方法。由于母亲体弱,抵抗病菌的能力差,为了防止母亲因为常年待在空调下得空调病,高明每隔三天都会用紫外灯对空调进行消毒。又怕祡外光伤着母亲的皮肤,高明还做了一块板,把紫外光给挡掉了。老太卧床这些年来,从来没有得过感冒等疾病。

高明的第四个心得就是照顾老母亲这样的失能老人,不能用尿不湿,要用尿布,这样既透气又舒服,不过要每隔一小时就换一次尿布,这样才能保证干净卫生,每次为母亲换尿布,高明总是要费力地抱起母亲,换洗擦拭,往往弄得满头大汗、疲惫不堪。

高明对老母亲的照顾可谓是尽心尽力,对自己,却总是马马虎虎地凑合着。内退回家后,高明每个月的工资只有500多元,他想方设法地为母亲买这买那改善伙食,增加营养;而自己却节衣缩食,速冻食品成了他的家常便饭。他把母亲的床弄得宽敞暖和,自己就睡在一张用六张凳子拼出的一块宽度不超过0.5米的小床。高明每天就睡在这里,用自己的身体作为护栏,防止神智不清的母亲摔下床来。每天晚上,高明照样是每隔1小时就会起来为母亲翻一次身,换一次尿布。因为及时翻身,冯老太太十多年来从来没有生过褥疮。

为了延续母亲的生命,高明费尽心思。周边的邻居都知道冯老太有四个孝顺的儿女,对小儿子高明更是称赞不已。邻居们感慨地说,“一个男人,服侍母亲到这样,很不容易,像我们女人要服侍母亲,都没有这样的耐心。”有人问:“高明,为了照顾你的老母亲,老婆和孩子都跑了,你后悔吗?”他说:“有遗憾,但是绝对不后悔!母亲只有一个,照顾母亲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又有人劝:“高明,你的老母亲都没有什么意识了,你的照顾不用这么细心,差不多就行了,你也六十多岁了,要对自己好点了!”高明认真地回答说:“那怎么行呢,我们小时候什么都不懂,家里孩子又多,父母工作再苦再累,回到家照样全心全意地照顾我们,从来不叫苦叫累,宁可自己少吃一口,也要让我们吃饱吃好。现在妈妈老了,做子女的理所当然要照顾好她,尽管母亲已经不能动弹,但她毕竟还活在我的身旁,这已经是老天的最大恩赐了。母亲多活一天,我就多一天的幸福。现在她是我生活的支柱,你们觉得我苦,我却觉得很开心!” 高明照顾母亲的事在社区传为美谈,感动了不少人。有句老话叫“久病床前无孝子”,但高明却用行动告诉我们:久病床前也有孝子!在2010年,高明被评为了武进区十大孝星、“江苏省十大孝子”,他的事迹被更多的人知晓,他的事迹也时刻感动着我们,启迪着我们,提醒我们,要去关爱我们的亲人,照顾好我们的家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只有家庭和谐,才能社会和谐!

第五篇:反弹琵琶作文学教案

——逆向思维的运用

主备人:使用班级:1-22使用日期: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白什么是“逆向思维”

2、学会在写作文中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 教学重点:使学生明白什么是“逆向思维”

教学难点:学会在写作文中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一、导入

二、什么是逆向思维?

“反弹琶琶”即逆向思维在写作中的运用。所谓逆向思维,即克服思维定势,从问题的相反方向进行思索,从而显露出新的思想,塑造新的形象。逆向思维法就是反过来想一想,不采用人们通常思考问题的思路,而是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逆向思维法具有挑战性,常能出奇制胜,取得突破胜解决问题的方法。

“反弹”就是从某论点的对立角度去确立新观点,去阐发新见解。“即反其意而用之,是求异思维的一种形式和结果,是经过了多种多样方向的”求异“之后,最终确定了朝原来的”信息“相反(或相对)的方向发展的一种表现,即是一种逆向求异思维。运用逆向求异思维的方法,立意才会有新的意境,发人深省。例如:

1、阿拉伯的一个大财主,对两个儿子说,你们去赛马,终点是沙漠中的绿洲,谁的马后到,我的全部财产就给谁。两个儿子听后,都骑上自己的马,缓慢的行走,太阳炙热,沙漠烤人,没过多久,两个人便热得支撑不住了。正巧一个“智多星”路过这里,给他们出了一条妙计,让两人换马骑。因为父亲说要看哪匹马后到,两人一换马,比慢的赛马就变成了比快的赛马。换了马,骑的是对方的马,对方的马先到了,自己的马就会后到。这个办法看起来只是换了一种骑法,实际上是换了一种思维方式,换了一个角度分析问题。这个问题若只是从正面讲话进行思考,是根本解决不了的,只有从反面去考虑,才可将问题解决。

2、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星期六的早晨,在条件很差的情况下,牧师在准备讲道。那天下着雨,他的妻子没在家,他的小儿子吵闹不休,令他心烦。他无可奈何地他拿起一本杂志,一页一页的翻着,他翻到了一幅色彩鲜艳的大图画——世界地图。他把地图撕成碎片,丢在地上,对儿子说:“小约翰,如果你能把这些碎片收拢,我就给你两角五分钱。”牧师以为这件事会花费小约翰上午的大部分时间,免得再反烦他。没想不到十分钟,小约翰就来敲他的门了。牧师见儿子如此快地拼好了那地图,十分惊讶。他问道:“小约翰,这件事你怎么做得这么快?”小约翰回答说:“这很容易,在地图的背面有一个人照片,我把这个人的照片收拢,然后把它翻过来。我想,如果这个人是正确的,那么这个世界也是正确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时侯若从反面去思考、去解决,会找到更好的方法。正是,反弹琵琶是逆向思维方法。我们在思考一个问题时,常常有“卡壳”的现象,会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此时如果折回来从事物的反面去思考,有时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这种把通常的思维反过来,在对立的思维道路上打开新局面的思维叫做逆向思维。

三、逆向思维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学会逆向思维,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敢于破除习惯的思维方式和旧的传统观念的束缚,跳出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老框框,大胆设想。发前人之未发,化腐朽为神奇,标新立异。

2、立论要经得起推敲。逆向求异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或特定的社会背景中进行,只有严格遵循客观规律,准确把握事物的本质,才能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如果把“反弹”误为“乱弹”,立论偏颇,就会画虎不成反类犬,贻笑大方。

3、有时,”反其意而用之“只表现为局部范围的补充、发挥,并不一定要全部推翻原采的观点?没有异想,哪来天开?”,“熟不一定生巧”,“弄斧应到班门”,“不看风焉能使舵”等,都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或特定的社会背景中的合理的逆向思考。对于这一类的“反其意而用之”,一定要严格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严肃地探索,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避免从-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反弹”不具普遍性,不是任何事物或观点都能逆向求异。那些违反科学道理,有悖于人们共识和伤害人感情的“反弹”,都是不可取的。如“螳臂挡车”,贬抑螳螂已成共识,你若想褒扬它,想借此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人们将难以赞同。我建议同学们用“反弹”这一手法时还是先作一番思考。一般来说,以下几种情况不适用“反弹” 一是自古以来人们公认的道理。比如“尊老爱幼”,你不能说要“欺老骗幼”。

二是一些寓言、神话、成语、典故,不能单从表面字意理解,而应把握其内在含义。如《愚公移山》告诉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种精神,如果从愚公的做法这一角度思考,得出:移山不如搬家“这一结论,这是有悖于寓言的原意的。三是对名人的优秀事迹不宜反弹。

四是对国家政策、路线、方针、不宜用反弹。

总而言之,我们写文章要有新意,要敢于表达意见,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怀疑一切、否定一切。经典例文 “诚信”漂流记

话说诚信被那个“聪明”的年轻入投弃到水里以后,他拼命地游着,最后来到了一个小岛上。“诚信”就躺在沙滩上休息,心里计划着等待哪位路过的朋友允许他搭船,救他一命。

突然,“诚信”听到远处传来一阵阵欢乐轻松的音乐。他于是马上站起来,向着音乐传来的方向望去:他看见一只小船正向这边驶来。船上有面小旗,上面写着“快乐”二字,原来是快乐的小船。“诚信”忙喊道:“快乐快乐,我是诚信,你拉我回岸可以吗?”“快乐”一听,笑着对“诚信”说:“不行不行,我一有了诚信就不快乐了,你看这社会上有多少人因为说实话而不快乐,对不起,我无能为力。”说罢,“快乐”走了。过了一会儿,“地位”又来了,诚信忙喊到;“地位地位,我是诚信,我想搭你的船回家可以吗?”“地位”忙把船划远了,回头对“诚信”说:“不行不行,诚信可不能搭我的船,我的地位来之不易啊!有了你这个诚信我岂不倒霉,并且连地位也难以保住啊!”诚信很失望地看着“地位”的背影,眼里充满了不解和疑惑,他又接着等。随着一片有节奏的却不和谐的声音传来,“竞争”们乘着小船来了,“诚信”喊道:“竞争,竞争,我能不能搭你的小船一程?”竞争们问道:“你是谁,你能给我们多少好处?”“诚信”不想说,怕说了又没人理,但“诚信”毕竟是诚信,他说:“我是诚信„„”“你是诚信啊,你这不成心给我们添麻烦吗?如今竞争这么激烈,我们'不正当竞争'怎么、敢要你诚信?”言罢,扬长而去。正当诚信感到近乎绝望的时候,一个慈祥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孩子,上船吧!”--个白发苍苍的老者在船上掌着舵道:“我是时间老人。”“那您为什么要救我呢?”老人微笑着说:“只有时间才知道诚信有多么重要!”没有诚信,快乐不长久,地位是虚假的,竞争也是失败的。“在回去的路上,时间老人指着因翻船而落水的”快乐“"地位”、“竞争”意味深长地说道:“没有诚信,快乐不长久,地位是虚假的,竞争也是失败的。注意:一个事物的有无结果如何,人们很少去想到底有怎么样,没有怎样;一个该有的事物,想想没有了会怎样,这就是逆向思维--”诚信“该有,丢弃以后会怎样,想一想,写出来就是用”反弹琵琶"法来写作。

四、训练题

1、如写牵牛花,一般人多赞美它勇于攀登,奋发向上,为“四化”进军吹奏喇叭;逆向思维则讽刺它攀着绳索树枝上爬,是不能自立的软骨头。

例一:牵牛花,你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呢?你看你——爬上了竹竿,高高地吹着你的小喇叭,仿佛是胜利的号角。可是,请看看你所依托的竹竿吧,他们什么也没有说!

例二:牵牛花,我赞美你!你没有牡丹的富贵,没有荷花的清高,也没有菊花傲世孤高的姿态,可是你从不自卑,哪怕是生在瓦砾堆中,破旧的墙角,你仍然开得轰轰烈烈,把你的小喇叭朝着太阳!

2、请分别就“雪”、“昙花”、“彩虹”、“竹子”“小草”、“荷花”等物为立意的对象,仿照上面的方式各写两段话。

3、请采用逆向思维法从“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孟母三迁”“知足者长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好马不吃回头草”“天平”“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中任选一个为立意的对象,写一段话。

五、学生质疑

六、课上总结

七、布置作业读下面材料,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写一段话谈谈你的看法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里之富人见之,闭门而不出;贫者见之,挈妻子而走。(《庄子》)

八、课后回顾

下载高明和《琵琶记》教案(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明和《琵琶记》教案(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琵琶教学大纲

    《琵琶》课程教学大纲 五年制中专(高考班) —.课程简介: 琵琶教学是艺术职业学院音乐教学中器乐教学的主要课程之一。由于职业学院教育所培养人才的特殊性,那么在教学中我们......

    建构游戏教案.:可爱的高明doc

    建构游戏教案:可爱的高明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可爱的家乡——高明。知道高明主要的建筑有:皂幕山、灵龟塔公园、世纪广场、高明大桥、沧江大街、七星岗公园。 2、让幼儿对......

    高明创业事迹材料

    高明创业事迹材料 我叫高明,女36岁,1995年毕业与西北财经大学金融专业,分配于西安科元光电仪器厂从事财务工作。2001年由于孩子患有白血病,来到了宁夏,再加上原来工作单位效益不......

    高明家长会发言材料

    高明言材料各位家长,各位领导:你们好!首先,我以加美学校一位普通教师的名义,向过去在工作中给予我理解,帮助和支持的诸位高明学生家长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请让......

    琵琶语读后感

    林海的《琵琶语》曲调哀怨婉转,充满了叹息。 乐曲分为五段。结合音乐的基本语言,谈谈你的欣赏感受。当那琵琶的语言,轻轻流入我的耳际,我忽然感到一股冷香飞上心头,牵着我的思绪,......

    琵琶的历史

    历史上的所谓琵琶,并不仅指具有梨形共鸣箱的曲项琵琶,而是多种弹拨乐器,形状类似,大小有别,象现在的柳琴,月琴,阮等,都可说是琵琶类乐器。其名“琵”“琶”是根据演奏这些乐器的右手......

    琵琶五斤》读后感

    从前,有个不学无术的富家子弟,从小就好吃懒做,学习不好好儿用功,总是马马乎乎,应付了事,书读了多年,还经常念白字,大家给他取了个外号叫"错别字先生",琵琶五斤》读后感---虞婷婷。有......

    琵琶英语演讲稿

    英语演讲稿范文 ladies and gentlemen, good afternoon! i’m very glad to stand here and give you a short speech. today my topic is “youth”. i hope you will 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