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美术教学上册设计第一周

时间:2019-05-12 17:17: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二年级美术教学上册设计第一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二年级美术教学上册设计第一周》。

第一篇:人教版二年级美术教学上册设计第一周

第一周

课题:流动的色彩 课时:2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两种颜色调和后会产生第三种颜色。

2、吹画后,展开想象,并添画成一幅完整的作品。教学重点:

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并认识色彩的变化,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教学难点 :

学生将颜色调到适合的浓度。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红、黄、蓝三色水彩颜料,吸管等管状材料一根,毛笔,水罐,画纸,玻

2、教师除需要准备与学生相同的材料外,还需准备几张范作 教学过程 :

1、引导阶段:

欣赏范作,交流讨论:这些作品分别是怎样画出来的?使用了几种颜色?吸管在今天的作业 中有什么作用?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明确学习任务,找到本次作业 的绘画方法及步骤,使下一阶段的学习更有针对性。

2、发展阶段:

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总结的方法做一次范画,让学生明白使颜色流动的条件——调好颜色是关键。

学生练习调色(告诉学生在调色时,只能用一种颜色),小组总结怎样调色,调到什么程度在纸上吹最合适。

鼓励学生大胆吹画,分别调出红、黄、蓝三色,滴落在纸上吹画。

3、探索阶段: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自己获小组作品,红、黄、蓝三个好朋友在玩耍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些颜色是怎样“变”出来的?交流观察到的色彩变化情况,教师帮助学生一起总结。

其思妙想做一做,对画面进行添加,使其构图、情节更完美,也可根据画面效果进行裁减。

除了吹画的方法,你还能想出什么样的方法,让三个好朋友一起玩耍,拿出三个玻璃球,想一想,做一做。

4、收拾与整理:

学生将作业 放在通风的窗台或地面晾干,保持作业 整洁。然后,用抹布擦净桌子,最后将水罐及毛笔洗净。

5、课后小结

第二周

课题:变化无穷的形象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开动脑筋,把身边常见的物品变化出人、动物或其他物品的形象来。

2、分析物品的外形特点,在形的基础上利用适当的美术方式创造出新的形象作品。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经过自己的想象,创作出美的作品,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

重点:用绘画或手工的方式,把身边常见的物品变化出奇特的形象。难点:运用变化的手法,对物品进行合理的形象变幻。教学过程:

一、走进变化

课前欣赏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图片中的舞蹈家通过丰富的想象把人影变化出这么多奇妙的形象。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变化的现象也很多,比如:天空中的-----(略停顿,以启发学生),平时善于观察的同学肯定发现了,天上的云变幻莫测,形象万千,这是大自然变幻的魅力。我们身边的物品能变换出哪些形象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变化,学习《变幻无穷的形象》体验变化的魅力。毛巾变成烤鸭的小魔术,体现变化的魅力。一个简单的水杯创造出这么多形象,看来形象的变化真是无穷无尽啊。既然变化能有这么大的魅力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的乐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如何进行变化?

二、研究变化

看看这个普通的锁你能把他联想成什么呢?首先大家用你的火眼金睛来观察一下这个锁的外形有什么特点啊? 师:锁的外形特点方方的身子和弯弯的脖子,转换一下方向,你又会联想到什么?学生讨论。这些形象里面有没有你没有想到的想法呢?大屏幕出示线描变幻的形象。

你觉得那个更奇妙? 哪个笔画添加的最少?你对这个小猫的形象评价怎么样啊?这个鸟的形象是怎么变来的,用的什么方法?

引导学生了解再添加的时候要少而精,添加出意味,能批判的看这些形象。

看来变幻的形象虽说无穷尽,但只要我们同学只要认真观察,发挥想象力运用合理的方法就能创造出奇妙的形象。

三、变化的意义

刚才我们变出了这么多的形象,难道仅仅是为了有趣吗?这些形象有什么意义,能用来干什么呢?

1、看老师把刚才的变的形象做成了一张环保海报,倡导大家节约用水。

2、老师手中的这件手工作品大家知道他的原形是什么吗?(手套)你想把它放在什么地方呢?我们变来的形象还可以装饰房间,点缀我们的生活。其实许多艺术的设计灵感也都是源于对生活中普通物品的创意。

3、大家都知道北京有一个鸟巢体育馆,那你知道他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吗?(鸟巢照片对比)

看看小小的甲壳虫给了人们这么多的灵感。既然形象的变幻能有这么多作用,那我们就一起来变一变。

四、我们一起变

1、首先欣赏一下小朋友们的作品,看看他们有什么奇思妙想。播放图片欣赏。

提出本节课的作业要求:大胆想象、创造,试着把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变化成奇特的形象。教师选择形象进行变换。(萝卜变成孔雀、金鱼)想一想:

1、美观

2、巧妙、3、有意义

2、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好的作品好的想法及时在屏幕上展示

3、作业展示讲评

互评、自评、师评

评价落实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六、拓展小结。

欣赏创意在生活中运用的图片。

今天大家的作品让老师大饱眼福。如果在生活中运用一些创意会让我们得到意想不到惊喜,创意无极限。希望大家用创意来装点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

第三周

课题:闪光的名字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各种图片,初步认识美术字。

2.引导学生选用与众不同的材料书写、装饰自己的名字,让名字闪光起来。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产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和探究心理。教学准备:

教具:学生作品、彩笔、学生用纸、课本等。学具:色卡纸条、彩笔、荧光笔、双面胶、(荧光胶、橡皮泥等)。

七、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唱歌导入。

小朋友喜欢听歌吗?好,我送给大家一首,会唱的一起来!(播放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师生一起听唱。)

2、介绍名字含义。

你们的名字真好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名,它就像我们最最亲密的小伙伴儿,从出生那一天起,它就跟我们永远形影不离了。你的名字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呀?(学生谈谈自己名字的含义,也可以拿出自己的记录和照片等资料展示。)

3、大大的写出名字。

听了小朋友们的介绍,我被深深的打动了,因为姓名不仅仅是代表着我们的存在,还凝聚着爸爸、妈妈和长辈对我们浓浓的爱和殷切的希望!我们应当为自己独一无二的名字感到自豪!小朋友想不想大大的写下自己的名字?用铅笔在色卡纸上顶天立地的写下来吧!(横竖均可)小朋友真大胆,把名字写的顶天立地的。(生用铅笔写名字。)

二、发展阶段 :

1、教师自我介绍。

小朋友介绍了自己的名字想不想知道老师的名字?(出示老师的名字,教师介绍自己名字的含义。)

我写的名字跟大家刚才写的一样吗?有什么特别之处?

用这种方法写出的既像字又像画,不仅美观还能表现出名字的意义呢!

2、欣赏范作

像这样漂亮的美术字我这儿还有一些!(出示教师示范作品)你欣赏哪一幅作品?说说它是怎样变化的?

(学生选出作品,欣赏分析装饰笔划;象形;背景对比衬托等方法)

3、示范

了解了写美术字的方法,大家想不想也给自己的名字穿上“衣服”,带上“帽子”变成有趣的美术字?我们先一起来试一试:找谁的名字变一变?刚才这位小朋友吧!大家来提建议,我来画。(以一位同学的名字为例,师生共同完成名字的变化)

4、这儿还有一些其他班小朋友的作品,分给各组看看,他们用了什么样的材料让自己的名字与众不同的?讨论谈发现(分发作品,生讨论)小朋友用各种材料把自己的名字变得很眩目、闪光。

5、现在大家想不想也来用各种方法和材料让自己的名字闪光起来?

三、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学生可以选择用绘画、剪贴、撕贴或其他手法来表现自己的名字。

四、展示评价

谁愿意展示一下你闪光的名字呀?你喜欢他的作品吗?为什么?(自我展示评价;生生互评。)

五、拓展

第四周

课题:有趣的彩泥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橡皮泥来表现生活中的事物。

2、在创作过程中强调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

3、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教学重点:

1、学习橡皮泥制作方法及其运用。

2、学习橡皮泥的色彩搭配。教学难点:

1、橡皮泥的造型塑造。

2、橡皮泥制作技巧的掌握。教学准备:

学生:橡皮泥、垫板、制作橡皮泥的工具 教师:橡皮泥制作工具、范作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作品展示

老师出示“橡皮泥姐姐”作品,启发、提问学生并导入新课——“有趣的彩泥”。师:“这个小姐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生:“橡皮泥做的。”

2、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这个“小姐姐”是老师特意用丰富多彩的橡皮泥作的,老师把她请来,除了让你们欣赏橡皮泥姐姐的美丽外,还有一个目的,是要看看你们对橡皮泥的制作知识掌握了多少,看看像橡皮泥姐姐这样贴出来的画美不美。她准备教给大家一个新的橡皮泥制作方法—橡皮泥贴画。待会橡皮泥姐姐还要给大家评评奖,同学们,你们说好不好? 生:好

二、授课

1、欣赏范作

师:在我们学习制作橡皮泥贴画前先来欣赏几幅贴画作品。出示范作,并结合课本的范作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欣赏。让学生了解橡皮泥贴画的材料特点,从构图、用色、造型、内容让学生了解每幅画的特色。

引导学生讨论、发言,使学生在讨论观察中发现橡皮泥贴画的技法——压、割、戳等多种手法,以及如何使用色彩搭配,让橡皮泥贴画更丰富美丽。2、教师示范制作并讲解贴画制作的步骤: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课本和老师的作品,已经初步懂得了橡皮泥贴画的一些知识。现在,老师现场制作一幅橡皮泥贴画,让同学们更深刻了解橡皮泥贴画的技法技巧。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橡皮泥贴画《小帆船》,并归纳出贴画的步骤:

(1)橡皮泥贴画的构图设计(以向日葵为例,指出构图要考虑到画面安排、作品大小。)(2)橡皮泥贴画的色彩搭配。(3)橡皮泥贴画的造型设计。

三、布置学生作业

要求学生用橡皮泥贴画形式做出一幅自己喜欢的作品。(提醒学生注意作业的几项要求:(1)、有创意(2)、构图大方(3)、色彩搭配丰富)

四、教师巡回指导,主要提示橡皮泥的制作技巧和色彩搭配,并提醒、帮助学生充实作品的内容。

五、教师组织学生和橡皮泥姐姐一起欣赏、评价作业,评评你觉得哪幅作品比较好?为什么?说说作品的优缺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教师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又学会了一种新的橡皮泥制作方法,做出了好多精美的橡皮泥作品,其实啊,橡皮泥的制作方法可不仅仅是这些,在平时你们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去探索,你们就会觉得橡皮泥制作是一个非常精彩的世界。

七、布置学生收拾、整理教室卫生,美化环境。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课程改革教材中为数不多的泥工课之一,在教学方法上主要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让学生在观赏中自己去探讨、发现,而不是延用单一的被动的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在自由、轻松的课堂气氛下发现、掌握橡皮泥制作技巧,增强师生互动。并且强调作品的展示、学生自我的评价这两方面,提高学生的评判、鉴赏的审美能力。

第五周

课题:喂,你好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利用彩泥、纸盒等材料设计、制作电话机或手机,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通过欣赏相关资料,启发学生用夸张、变形、重组等方法,制作与众不同的电话机;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体验创造的乐趣。教学重点: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制作与众不同的电话机。

教学准备:彩泥、纸盒、彩纸、剪刀、胶水、牙签等材料。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导 师:(拿出做好的电话),这是什么? 这是什么颜色的?漂亮吗?你们喜欢吗? 生:(略)

师:你们常打电话吗?

那么当你们家的电话响了,你拿起电话,第一句说什么? 对,喂,你好!师:(出示课题)你们都是这么说吗?

二、教学发展

师:太好了,同学们很懂礼貌,那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电话?(略)是从哪儿见到的? 你们真棒,知道了这么多,我还知道一些,你们知道吗?

(看书讲解:1.电话的起源;2.最早的电话;3.电话广告。)这个画面上是什么呢?生答

这里有一行字,大家一起读一读。

哦,电话是贝尔发明的,多了不起。再看这个画面,这些人在干什么? 这是最早的电话,太不方便了,还有,这是什么?

最早的电话广告是登在报纸上的。那么你见过现在的电话广告吗?给大家学一学。

太精彩了,现在的电话机和手机的造型也越来越漂亮,那么等我们长大了,那时的电话或手机会是什么样子的? 生:(想象)(略)

师:你们说得太好了,我现在就想看一看,你们想不想现在就做出来? 生:想!

师:那用什么来做呢?小朋友们先讨论讨论。生:(讨论)

师:你想用什么来做?拿出来,让大家看看你准备的东西? 生:(略)

师:大家想到一起了。我有几个朋友就这么做的,你们看,这是小鸡丫丫做的;这是小熊聪聪做的……这些电话或手机有什么与众不同的?

师:你们知道吗?这几个小朋友也刚刚读二年级,做得多好呀?你们想不想和他们比试比试? 生:想。

师:对,咱们可不服气,比就比,看谁做得新奇,做得好,做得快。生:(进行创作)

(教师在此时发现学生创作中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三、教学评价和延伸

师:你的电话机和手机做得真好,给大家介绍介绍。生:(介绍自己做的电话机和手机。)

师:试试你的电话机或手机好不好使。你想给谁打个电话?(多找几名学生)生:(做打电话的游戏)

师:大家都忙了一节课,现在轻松轻松。来,咱们一起听首歌谣,站起来唱一唱、跳一跳。生:(参与律动)师:(做接电话的姿势)现在举办小动物运动会好,我一定来参加。(转身对同学们说)现在我去参加小动物运动会,小朋友们想参加吗?欢迎你们一起参加,再见!教学反思:

这节课同学们对做电话非常感兴趣,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作出来的效果不错。各种电话都有自己的特色,有造型别致,色彩漂亮。有的电话功能奇特,非常喜欢。课后学生们可以把这些作品再相互交流欣赏。而且让学生懂得废物利用。通过这节课也可以发现学生的团结与合作精神。

第六周

课题:花 花 衣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用彩绘、粘帖等方法包饰一个废弃的容器,使其成为一件美化生活、环境的装饰品。

2、在设计、制作过程中能够合理选用多种媒材及方法。

教学重点:

色彩的对比和应用

教学难点:选材的使用及色彩的调配

教学准备:各种废弃的容器、包装纸、彩色纸、碎布、缎带等材料,准备彩泥、颜料、画笔、胶水等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你们看,这两个东西你们见过吗?(师出示两个经过加工装饰的瓶子与盒子)生:答(略)师:其实这两个东西很普通,我想大家一定都看过。只是因为它穿上了一件美丽的花衣裳。现在,老师就把它的花衣裳脱下来,让你们看看它的真面目。(师动手去掉其衣裳)

生:答(略)师:对了,我们今天就来学做“花花衣”

2、赏析教材,引导学生赏析教材,并讨论、交流:这么漂亮的瓶子可以摆放在什么地方?知道它原来是什么样子的吗?课本给我们提供了哪几种方法?你还有什么好方法?并就手中收集到的容器及材料,说说自己准备选用哪种方法来装饰?生汇报。

3、学生动手练习,师巡视指导

4、作品展示(评出最佳装饰奖)

5、收拾与整理

将装饰好的容器集中在一起,看看哪些适合单独放置,哪些适合组合在一起。然后将这些适合组合的作品用绳子等连接起来,稍加修饰后,将桌子上多余的材料收拾干净。

6、课后拓展

将穿上花花衣的容器摆放在班级里。做成漂流瓶,让江河大海将我们的祝福带向远方。

将穿上花花衣的瓶子串成风铃,挂在教室里,挂在校园的树上。

第七周

课题:金钥匙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拼剪纸的方法剪出钥匙若干,并用剪好的钥匙拼贴在纸上并进行添画。

2、体验设计乐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提高审美能力。教学重、难点:

1、钥匙的对折剪法,如何来设计、粘贴。

2、把各种各样的钥匙组成一份装饰画。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各种各样的钥匙,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以谈话的形式):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份礼物,你们看:(各种各样的钥匙)

二、讲授新课

1、引导学生欣赏,感受各种各样不同钥匙的艺术美,引起学生对设计的兴趣。

2、学生讨论交流设计与制作方法。

师:我这里一把锁缺了一把钥匙,老师请你们帮忙,来制造一把钥匙开这把锁,你们愿意帮老师这个忙吗?

3、四人小组讨论要运用什么样方法来制造钥匙。

4、老师小结:对有道理的方法都给予肯定,引导学生说出把纸对折的方法来剪出各种钥匙的图。

5、四人小组商量讨论我要设计什么钥匙(每个人设计要不同)再把钥匙组合成一份装饰画.三、学生动手剪制作钥匙

老师鼓励学生发挥自己想像,设计出与他人不一样的钥匙。老师巡视并帮助能力较差的学生。

四、交流欣赏

1、全班互相欣赏每组的作品。

2、请学生来说说你最欣赏哪一组的作品,为什么?

五、收拾与整理

请同学们制作结束后将废纸扔进纸篓,将剪刀、胶水、彩色卡纸等不再使用的东西收起来,将桌子上的东西收拾整齐。

六、课后拓展

用对折的方法还可以剪出许多左右对称的物体,请学生试着剪一剪。

第八周

课题:对印的花纹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作品,了解对称图形的特点,能够说出多件左右对称的物体。

2、了解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带给人们的独特感受。

3、能够运用对印的方法较好地表现作品。教学重点:能运用对印的方法表现出对称的美。教学难点:掌握适当的水分表现独特的肌理效果。

教具:水粉颜料、调色盘、笔、抹布、水罐等工具材料及范作。学具:水粉颜料、调色盘、画笔、抹布、水罐等工具材料。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欣赏图片,了解对称图形的特点,说说对称图形带给人们的独特感受。(1)欣赏图片,说说对称图形的特点。

(2)欣赏实物照片(植物、昆虫、建筑物、生活用品等),说说对称图形带给人们的独特感受(稳定、庄严、整齐、完美)。

(3)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对称的物体。

2、点题

板书:对印的花纹

二、发展阶段 1.了解对印方法。

(1)小组学习讨论课本技法点击,了解对印方法。(2)教师小结,板书:对折 绘画 对印

2、学生尝试对印,发现并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在纸上尝试着对印一个图案,交流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师例举相关学生作品中的典型问题,让大家出主意,思考用什么方法解决。

3、教师示范。

调色——注意颜料水分的控制,少加水,以毛笔蘸颜料饱满而不滴下来为宜。绘画——构图要饱满;涂一块,印一块,防止颜料易干造成的不便。对印——轻压,防止色块变形。

添画——印完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看看出来的东西像什么,进行添画。(板书:添画)

4、欣赏课本中的作品。(构图、色彩、肌理效果)

5、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1)出示作业要求。作业要求:

把纸对折,涂上颜色,合起来,印一印。把对印出来的花纹添画成各种物体。(2)学生创作

(3)教师巡视,及时对学生作业中的问题进行指导。

三、作品展示与评价

引导学生从对印作品的内容、表现方法和产生的肌理效果等方面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作适当提示,小结时应注意措辞,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尽情体验成功后的喜悦。

四、课后拓展

将作品制成贺卡,在上面写上祝福语,送给你最喜欢的人。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创作过程中,抛弃单纯的独立作出创造,注重对学生协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整节当中边学边动手的过程中同浅入深地接受新知识,完成整个艺术创造活动。我感到在小学美术教学要从技能技巧的训练拓宽到学生的知识审美领域,利用多元文化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只有技能技巧与审美文化在教学的层与面中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才能使课堂丰富起来。现在想来美术教育应该是从技能技巧的学习层面提高到审美文化的高度,在课堂中增加文化含量。这样才会是一节着眼于提高学生素质的艺术课。

第九周

课题:蜻蜓飞飞 教学目标

1、有重点地观察蜻蜓,了解对称对于飞翔的重要性。

2、创作一幅以蜻蜓为主题的作品。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养成良好的观察能力,发现生活的美。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引导学生观察蜻蜓,抓住其对称的特点进行绘画创作。

2、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和创造能力,运用不同的手法表现蜻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两个谜语,它们都是说的同一个动物,想不想证明一下自己的能力,看谁能猜得出,听好。师说谜语,生答 揭示课题:蜻蜓飞飞

二、探索新知

1、是从哪些方面觉得是蜻蜓呢?蜻蜓都有哪些部分组成呢? 先分别由学生讨论回答后,师出示图片,并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

2、教师简笔范画,将蜻蜓的头部、眼睛、胸部、尾部依次画出后,留出翅膀的部分让学生在看图片的基础上到黑板上来画出翅膀。

三、深入了解

1、展示蜻蜓标本。

2、让学生自由提问,还想了解蜻蜓的哪些问题。

师引导作答。并通过图片让学生了解蜻蜓生活习性。师补充有关蜻蜓的知识。

3、讨论:蜻蜓是美丽的,那你们觉得它美在哪呢?

4、思考:“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它的美呢?” 并请几位同学到黑板进行现场绘画。

5、欣赏书本范图及线描的蜻蜓绘画作品。

四、作业设计(配合播放音乐)

1、作业:请小朋友来为蜻蜓画一个故事,看看谁画的故事最特别,最好。

2、要求:仔细观察蜻蜓的结构,大胆发挥想象力,结合不同的材料把蜻蜓的美表现出来。

五、学生绘画,师巡视并进行辅导(播放音乐)对个别存在的问题单独指导 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全班指导

六、作品展示

展示学生完成的绘画作品。大家都来说说,最成功的画和还需努力的地方。(师生互议)

七、课后小记

总结今天所学的内容,并提倡小朋友要保护蜻蜓,因为蜻蜓是专吃害虫的益虫,所以不能随意捕捉它!教学反思: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线条大胆地来描绘蜻蜓身体和翅膀的细部,在让学生了解了蜻蜓的生活习性、蜻蜓的结构后,我利用演示,让学生掌握住蜻蜓的各种姿势的动态的绘画方法,并让学生仔细观察蜻蜓翅膀的特点,由于我们农村的孩子比较调皮,在野外亲手捉过蜻蜓,所以他们对蜻蜓并不陌生。结果有的同学很轻松的发现,蜻蜓翅膀的线很细、很密、很有规律,于是我借助学生总结的这几点,要求学生用细密有规律的点和线对蜻蜓进行装饰,结果全班大部分同学都能细致的表现了蜻蜓翅膀的纹理,画出了各种动态且栩栩如生具有装饰效果的蜻蜓,收到了预想的教学效果,学生的造型能力和画面空洞的问题的解决在这一节课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培养了他们动手和动脑的能力,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明显。

第十周

课题:我也是艺术大师 教学目标:组织学生欣赏大师作品,要求学生会解读大师作品的创作特点及富有创意的表现形式。

课时:2课时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摹仿大师们的表现方法及形式,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具体形象来塑造形象。

2、引导学生尝试用各种材料表现物体形象,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启发,形成创造性的作品。教具学具:大小不同、颜色各异的塑料袋、绳子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欣赏大师作品,思考:大师的作品是用什么方法来画的?

小结:大师的作品多用点、线、面来表示,而且颜色大多很鲜艳,对比强烈。

2、引导学生观察:

大师的作品中用了什么材料?他们画的东西你都看得懂吗? 小结:大师用不同的材料表现画面,而且有些很抽象,看不懂。

三、发展阶段:

1、小朋友,你们在画的时候可以摹仿大师的画法,加上自己大胆的想象,不一定画出很真实的东西,尽量用点、线、面和各种鲜艳的颜色。

2、作业:用你们找到的各种材料如塑料袋、旧报纸、彩色绳子等拼贴、组合,大胆创作。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欣赏、评价:

你的作品是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表现的?请你向大家介绍,并说说你想象的是什么?它们表示什么意思?

五、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第十一周

课题:用画来写信 课题:用画来写信 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课件,备用信件等 教学目标:

1、知道书信的一般格式。用图夹文的方式给朋友或亲人写一封信。

2、了解绘画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审美能力。

3、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情感教育。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简单介绍本节课的具体安排:“本节课是一节小比赛活动课,凡每正确回答一个问题的同学,就可以自己从面前拿一幅剪纸作为标志,最后看一下,谁的礼物最多,哪个小组的礼物最多。”

2、教师讲童话故事《小兔子家的大老虎》。

师:这两种记录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绘画与文字相结合)(板书)如果让你到书店去买故事书,你会选择哪种呢?

师:我知道了,有文字又有绘画的书是非常受你们欢迎的,对吧?下面呢,我们再来找一下我送给你们的另一个礼物。上课前,我把这个礼物悄悄地放在了你们每个小组的工具篮里,各组的小组长找一下,找到了吗?是什么啊?

你知道人们为什么要写信?你会写信吗?这节课以后啊,你不仅会写信了,而且还会写得很好呢。下面请同学思考几个问题。

①看一下你手中的信件是你的吗?为什么呀?

②老师这里有几封收信人不是我的信,我能不能看呀?为什么? ③打开你的信看一下吧,也许你会收到一个好心情呢!(学生阅读信件)④喜欢吗?这信有什么特点?(字画结合,用画写的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用画写信。(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二、新授

1、师:用画写的信与单纯用文字写的信有什么不同?你更希望收到什么样的信? 老师这儿还有很多同龄朋友用画写的信,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看一下他们是怎样用画写的。请你们读一下信的内容,分析画面的内容,并说出是谁写给谁的,是什么时间写的?或者收信人是哪里,是谁,写信人是哪里?(分别欣赏信的信文,信封)

2、小组讨论:

教师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①信分几部分?(信封.信文)②信封上需注明什么? ③信文的格式是什么?

④如果信件需邮寄的话,还必须怎么办?

3、教师设问

在美术课上我们已学过用彩笔、蜡笔画画,也学过剪贴画,还学过撕贴画,如果要你用画写信,你喜欢用什么材料?喜欢用什么样的方式?(画,撕贴,剪贴都行)

四、学生练习

(屏幕显示“想一想,写一写,画一画”画面)

师:欣赏了那么多同龄朋友的信,我们对信的知识已了解了很多了,想不想动手用画写一封信啊?不要太急,先想一想要给谁写信?写什么内容?怎样设计才能使你的信更漂亮? 老师在教室设了一个展示台,如果你愿意的话,做完以后,可以把你的信放在这里展示,我们评析一下,互相学习一下。

要求:用各种图像夹杂一些文字,给朋友或亲人写一封简单的信,如果有时间的话还可以写一下信封,装饰一下信封。

教师提示:可以大胆设计,如果能表现出与别的同学不同那更好。小组的成员可以相互帮助一下,别忘了我们还要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

五、展示作品

1、个人分析信的内容,画面好在哪里?

2、同学互评,找出你最喜欢的两幅作品,说一下你最欣赏作品的哪个地方?在你喜欢的作品上的合适位置贴上一个大红花。

3、教师简评(内容,书写,画面,总体布局)。同时比较一下,哪个小组得到的奖品最多,个人谁得的最多。

六、拓展

师:今天,我们知道了用画可以写信,所有的同学表现得都挺好,你知道用画还可以干什么吗?

(出示绘画日记、手抄报,作文插图)

这些形式,对提高你的审美能力,绘画水平,还有写作水平,都有很大帮助,希望同学们课后继续用绘画的形式,生动地表现你快乐的生活。

第十二周

课题:有趣的瓶盖 课业类型:工艺制作课 教学目标:

1、了解瓶盖的外形特征

2、用瓶盖制作有趣的玩具

3、懂得“变废为宝”的道理

教学重点:巧妙地利用瓶盖来设计、组合有趣的玩具 教学难点:对自制的瓶盖玩具产生兴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示范用材料

学具准备:瓶盖、彩纸、剪刀、双面胶、毛线等杂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展示三个录相片段)

(1)下棋(用瓶盖当棋子)

(2)拼图(用瓶盖拉出了“2008”北京奥运会的徽标)

(3)将瓶盖当成滚动的玩具

每个片段结束后,师问:他们在干什么?学生分别回答。

教师小结:这些不起眼的小瓶盖可真有趣!

揭示课题:有趣的瓶盖

二、新授

1、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自己面前的瓶盖,它们是什么形状的?(多数是圆形的,也有形状奇特的)

2、看到圆形的瓶盖,你会想到生活中的哪些物体?学生举例,看到形状奇特的瓶盖,我们同样可以联想到生活中的一些物体。

3、老师也收集了许多瓶盖,并把它们做成了有趣的形象。边展示边问:你们知道老师是怎么做成的吗?

学生回答:

4、这些作品用到了哪些材料?

5、老师以娃娃头像为例,演示制作过程(实物投影)

6、同学们准备做什么?需要用哪些材料?

(小组讨论并回答)

7、同学们制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课件):

三、学生分组制作,教师巡视指导(音乐)

随时提醒学生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注意教室的环境卫生。

四、展评

每个组选出最好的作品,小组代表介绍创作思路及方法,并为他们发奖。

五、拓展

除了瓶盖,我们还可以利用身边其它的废旧材料制作成有趣的工艺品(展示一两件)

六、课堂小结

瓶盖娃娃发言:“这节课,大家懂得了变废为宝的道理,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更要善于发现美的事物,用你们灵巧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明天”。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导入部分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到瓶盖的魅力。从而激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观察各种形状的瓶盖,联想生活中相似的物品,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欣赏了老师的范作之后,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范作中用到的材料,猜想制作方法,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环节及时地教育学生懂得变为宝的道理,实现本课的情感目标。

不足之处:评价环节有些薄弱,应该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进行自评互评。发现别人作品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

第十三周

课题:回家的路上 课 时:2课时

课业类型:造型、表现课

教学目标:

1、参考交通图的表达方式,绘出从学校到家的路线图。

2、能够画出一路上有标志性的建筑、景或物。

教学重点:能将从学校到家的路线交待清楚。

教学难点:能把这条路线上的你所熟悉的建筑或场所等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

教具:教师准备交通地图、旅游地图和范作。

学具:学生准备笔、胶水、剪刀,收集房产广告册、建筑物、风景图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导入新课:

你会看地图吗?地图是怎样给人们指路的?老师可以给大家参照本地的交通图,然后,找一找“我们的”学校在地图一所处的位置。

请一位学生描述一下从学校回家的线路,要求把转弯的地方(特别是三岔口、十字路口)描述得详细一些,教师要提醒他向大家介绍那些标志性的建筑或物体。

三、讲授新课:

观察教材上的学生作品及交通或旅游地图,讨论:我们要表现的从学校到家的线路图与交通图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然后交流。

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回家路上经过了哪些场所(市场、超市、饭店),可以把它作为有代表性的建筑画在回家路上作为景物,还可以想一想从学校到你家你需要经过几个拐弯,几个十字路口等,把这个线路在平面上表现出来。

以小组为单位谈谈创作思路:把回家路线交待清楚,再画上路旁有代表性的建筑以及树木,还有在你回家时路上的情景:车、人等。你打算怎样涂色?

四、学生绘画,教师指导:

作业要求:画画从学校到家里的路线图。可以根据需要添加人物与景物。

学生绘画的步骤应该是随意的,但有些学生在作这幅画时仍然感觉不知如何下手,可以向他们提供以下建议:

1、首先在纸上写下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先画学校,再按照回家的路线一点一点延伸出去,一直画到家。什么地方有拐弯,朝什么方向拐要画出来。纸张不够可以拼接,作品完成后的形状可以是不规则的。

2、如果有的学生喜欢将线路图画在一张完整的作业纸上,那么,可以建议他们先将学校与家的位置确定好,然后用单线轻轻画出线路,确定后,再具体描绘。

最后,根据需要可以添画人物与景物(可以用剪贴或绘画的方式)。

五、课堂小结:

把学生的路线图贴在黑板上,找其他同学上来看,看能不能找出跟你回家路线相同的,看看你跟谁做邻居。

第十四周

课题:今日菜单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彩泥表现生活中的菜肴,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

2、在创作过程中,培养和发扬小组(2个同桌)团结协助的精神。教学重点:找准菜肴的颜色和形状。

教学难点:色彩的搭配和大胆有趣的造型设计。

教学准备:各种蔬菜的图片与菜肴的图片,范作,奖励的小红旗等。学具:垫板、尺、铅笔、牙签、彩泥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活跃气氛同学们,今天天气这么好,秋高气爽,阳光充足,老师带同学们去郊游吧!听,小鸟也加入我们的队伍了。学生随着歌曲唱歌,做动作。

师:伴随着音乐,我们来到了农民伯伯的水果园、蔬菜园,还有池塘边,都看到了什么水果呢?学生看图回答:香蕉、苹果、梨、葡萄、黄瓜、西红柿……。

师:同学们,最喜欢吃哪一种水果、蔬菜,能不能描述一下它的形状和颜色?

学生:香蕉的黄色的,形状像月牙。葡萄是紫色的,形状是圆圆的。黄瓜是绿色的。

二、欣赏示范作品,讲解做菜方法

师:同学们,我们参观了农民伯伯的菜园、水果园、池塘,不知不觉到中午了,肚子也饿了,可是我们的午餐在哪里呢?现在老师就来教同学们自己动手做午餐。第一步:选材料,起菜名。

师:我们选的材料就是刚才参观过的水果、蔬菜、鱼、鸡等。老师已经把它们当做做菜的材料,做好了几样菜,请同学们欣赏。(出示老师做的各种菜、水果拼盘)同学们,老师知道你还吃过各种各种的菜肴,谁能说说有那些?学生:美极虾、螃蟹、炒豆角……师:现在老师给同学分组,两个同桌为一组,商量你们准备用什么材料做一盘菜,名字叫什么?学生:用西瓜、香蕉、葡萄做一盘水果拼盘。用青菜、蘑菇做一盘菜。用螃蟹做一盘菜。……第二步:做菜。老师已经用橡皮泥做了一些菜,请同学们欣赏。

师:这些菜漂亮吗?为什么?学生:色彩鲜艳。摆放的很漂亮。形状美丽。第三步:总结出一盘“好菜”的特点:

1、色彩鲜艳

2、造型美观

3、摆放漂亮。要求学生做完之后,对比这三条,是否达到要求?

三、小组合作做菜师:欣赏了这么久,老师已经看到每个小朋友摩拳擦掌,让我们赶快来做自己的午餐吧。教师在巡视辅导的过程中,讲“揉、搓、压、捏、切”等方法。

四、讲评、展示作业 师:每组有小红旗的同学是本组的评委,你觉的谁做的最好的同学,将你的小红旗插到他做的菜上。谁得的小红旗最多,就是今天的“冠军小厨师”。小评委进行评选。请每组的“冠军小厨师”到前边来,全班掌声鼓励。欣赏他们的作品,并请一部分小评委发言,为什么将小红旗奖给他?学生纷纷发言。

五:收拾整理,德育教育 同学们,今天我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做了各种各样的菜。同学们玩得高兴吗?太阳快下山了,我们收拾东西一起回家把吧!同学们,我们要做一名环保小 卫士,不要往大自然中乱仍垃圾、塑料袋等。

第十五周

课题:乘着大象

课 时:2课时

课业类型:造型·表现课

教学目标:了解大象的造型特点,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绘画,表现自己乘着大象时的情景和感受。

教学重点:在了解大象的造型特征基础上,进一步对这一特征进行夸张和想象。

教学难点:是否通过绘画表现了自己乘上大象的这种感受。

教具学具准备:师生课前收集有关大象的图片、录像资料等,教师还应准备一些不同类型的、同龄孩子的作品供学生欣赏。学生准备水彩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引导阶段:

1、分小组交流课前了解到的有关大象的资料,并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大象图片、照片。

2、找学生说说你是在哪儿见过的大象?

3、根据自己对大象的印象,讨论并尝试画一头大象。

三、发展阶段:

1、教师出示有关乘着大象的资料:少数民族人乘着大象慢悠悠行走的一种情景;动物园里小朋友骑大象、跷在大象鼻子上的情景。

2、伴着音乐,引导学生想像自己乘着大象的情景及感受。

3、欣赏同龄人画的乘着大象的作品,体验乘着大象时的快乐、兴奋、紧张、害怕等感觉。

4、讨论:如何结合自己的想像与感受,画一幅非常有趣的关于乘着大象时的作品?进一步发挥自己的想象,也可以给大象长出翅膀,既象一头大象,又象一只大鸟,当然也可以画成大象造型的滑梯。

5、提示:以大象为主体,使画面形成中心构图样式,可以在大象的背上、长鼻子上、大耳朵上添画一个或多个乘着大象的人物。教师可以演示乘坐大象的人物形象。

四、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继续播放音乐,让学生伴着这种节奏来绘画。提示学生注意大象在画面中的主要位置。把大象的主要特征表现出来,通过你画的人物表情、动作来表达骑上大象的感受。

五、学生作品展评:把有创意的作品展示交流。

六、课堂小结:

同学的想象力都很丰富,大胆地夸张了大象的形象,也画出了自己骑上大象的这种感受,有些同学只是单纯地把大象的样子画出来,而不是表现骑大象,希望课后这些同学把骑大象的人物添加上去。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首先展示大象的真实形象和各种动作的造型,加强学生的记忆力:其次,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和表现;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幻想乘着其他动物或者东西自由飞翔的情景。

本节课的另一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及审美能力,我精心设计了师生之间 “大象能飞吗”、“你想乘着大象飞吗”、“如何乘着大象飞呢”这些贴近学生心理、生理特征和实际感知能力的对话,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充分想象,让“自己和大象一起飞上天”。整节课结构紧凑,生动有趣,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较好完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当然在整个课堂中也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比如在评价学生作品时候,评价的语言不够丰富,范画时应多列举一些大象的形象,及各种角度的画法,使学生不会局限与一种大象的画法。

第十六周

课题:风来了

二、教学目标:

1、了解风的特点,学习风的表现方法;

2、培养对大自然、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发展想象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3、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观察记忆刮风时周围事物和人物的变化。

2、运用线条大胆地表现对风的感受。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教具等

学生:水彩笔或油画棒、绘画用纸等

三、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

1、听一听: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心倾听,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回答,师揭示课题:风来了。

2、画一画:风究竟长成什么样子呢?请几位同学上台用线条尝试画一画风,师简单点评小结。

3、看一看

出示课件视频,让学生观察,师提问:看到什么?还观察到什么?这样一场大风带给你们怎样的感觉?你还知道其它像这样大风的名字吗?大风来时我们周围的事物会发生哪些变化。

(二)发展阶段:

1、师在黑板上快速画一棵柳树,让学生感知当大风吹来的时候,这棵柳树会发生什么变化?请几位学生上台画出。师点评大风来时,树形态会发生不同的变化。

2、风来了,人在大风中行走会是什么样呢?请学生上台表演(师播放风声,创设情境)。生观察,师小结并提出问题:人在大风中动作有何特点?生讨论回答。

3、课件出示一组人在大风中的图片,学生观察,谁来说说看?师总结。

4、欣赏分析画家的作品,学生感受。接着欣赏小朋友的画,让学生观察说一说。(可同桌互相讨论后回答)师小结

(三)动手实践,应用创新:

看到这些同龄小朋友画风的作品,大家想不想也来画一画,师课件出示作业要求:根据自己的回忆和想象画一幅与风有关的画,注意画出风来了的感觉。学生听音乐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四)交流成果,互相评价:

选择部分典型作品进行展评,让学生自己观察,总结对作品的感受并自评互评。师小结

(五)深化主题,拓展延伸:

同学们,“风”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美妙而神奇的礼物,它虽有时也给人们带来一些灾难,但只要我们合理加以利用,就会造福于人类,我们就能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第十七——十八周周

课题:小学二年级美术试题

班级

姓名

等级

一、基础知识填空

1、三原色()、()、()。

2、请画出:斜线()、直线()、波浪线()折线()

3、()色 加 黄色等于橙色、蓝色加()色等于紫色、黄色加蓝色等于()色。

二、画一幅《蜻蜓飞飞》的画

(要求:构图时注意疏密,有遮挡关系的加分;涂色时要用上三原色,涂色方向不乱,能够平涂均匀者加分)

第二篇:人教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百变团花》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团花的基本特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感知,思考,探索及发散思维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分析出团花的外形制作方法

通过师生共同演示来解决团花的纹样制作的难点

3、情感与态度:通过欣赏及学习制作团花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团花的外形的设计和制作

教学难点:纹样的设计和制作

教学策略:

本课以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实践活动为主线,重视探究经验。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学习资源。鼓励学生经过探究,自己发现知识,学生的实践活动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的始终。

课前准备:彩色折纸,剪刀和固体浆糊,课件,展示布置。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全班分为四个小组,在教学中进行纪律评比,纪律好的奖一面小红旗,一节课下来看哪一组的红旗累计最多,最多者奖一幅成品剪纸画。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种新的美术种类——剪纸。若将其拼成一幅画,则别有一番情趣。(板书课题。)

三、新授:

1、讲述:在古时候,印刷还不是很发达,一些年画、版画也不是很好买到,若遇喜事古人是如何美化自己的居室呢?

聪明的同学一定会想到剪纸。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剪纸——百变团花。

2、学习基本纹样的剪法。

一些复杂的图案都是由基本纹样构成的。只有对基本纹样掌握透彻,才能剪出精美的图案。下面是一些基本纹样,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

3、学习剪对称图形。

剪对称图形只需将纸对折一遍即可。

(1)、剪树叶:

(2)、剪鱼:(鱼鳞或用笔画或用刀刻,鱼翅经过剪制后再贴。)

(3)、指导学生将所剪的叶子及鱼拼成一幅水底群鱼图。再添制一些水底景物,使画面更加完美。

4、学习剪团花。

先将纸斜对角折,剪出正方形。再反复对折几次,折的次数越多,剪出的图案越复杂、越精美。

5、学习剪花瓶。

(花瓶其实也可剪成对称图形。)

6、将剪成的团花和花瓶组成一瓶花,再配上绿叶,则更完美。

7、各小组进行制作比赛,看哪一组的优秀作品最多,最形象,所需时间最少,将获胜,获胜组奖一面小红旗,以示鼓励。

8、将各小组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进行展示,以激励大家的学习兴趣。

四、作业:

剪贴一幅百变团花图。

《摆花样》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学习拼摆的知识和方法,对以后学习重复做准备。

能力:锻炼学生设计的能力。

教育:教育学生自己创造美、创设美的环境。

教学重点:如何拼摆物品。

教学难点:创造性的拼摆物品。

教具准备:书、磁铁石(彩色)。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生活中的美其实是无处不在的。在咱们的身旁。比如说,咱们用的彩笔。教师问:这样摆漂亮吗?象什么呢?今天我们就用手中一样的东西来摆出一幅画。

学生回答:“漂亮”。

二、具体讲解

摆花样主要用具就是同一种东西进行摆放,力求一致性。比如,图钉、扣子、彩笔、笔、粉笔、钉子、图钉、钉书钉……等都是可以的。

根据不同的用具拼摆不同的图案。比如,图形。

根据自己的用具拼摆不同的图形,成为一幅好看的画。

三、学生作业

学生自己亲手拼摆物品。老师指导

四、课堂小结

教师指出学生的作品的优缺点。

教师请学生参观各式各样的摆出的作品。大家选出摆出得好的作品。教师和学生表扬好的作品。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摆花样,笔也可以,希望你们的生活美术色彩越来越浓。

《杯子的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杯子各部分结构、材料、功能等方面的知识。

2、欣赏古今中外的各式杯子,丰富学生的视野,认识杯子的文化内涵,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了解设计要素,渗透设计意识,进行初步的形象设计,感悟形象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观察、分析杯子的各部分设计意图,进行初步的形象设计。

教学难点:渗透设计意识,进行初步的形象设计,会在设计中感受、体会功能与形象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2B铅笔或勾线笔(师、生)。

教学过程:

一、感知认识

(一)启发导入

1、谈话: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设计。(板书:设计)

首先请同学们看这一段话:设计是一种艺术表现方式,是一种文化;是用设计的语言去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

同学们现在还不理解,希望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慢慢地去体会、去感悟。

2、揭示: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杯子的设计》,当当小小设计师。(课件)

(二)初步感知

1、谈话:请同学们想想,要设计一个杯子必须知道哪些元素?

2、揭示:你们说的很好,老师帮你们总结概括了,他们分别是杯子的结构、形象、纹饰、功能、材料。(课件)

二、观察分析

(一)分析结构

1、谈话:我们首先来了解杯子的结构,请你分析一下杯子由哪几部分组成?(根据学生的回答,用鼠标指示相应的结构)

2、揭示:现在我们回顾一下杯子的结构——杯盖、杯口、杯身、杯柄、杯底。

(二)观察形象

1、谈话: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各种不同形象的杯子。

2、欣赏古今中外的杯子图片,分析杯盖、杯口、杯身、杯柄、杯底各有什么形象特点?

杯盖:超越盖子本来功能,有时和杯身连成一体,构成一个形象整体;有时也能做杯垫。(没有杯盖也可以)

杯口:不再局限于圆形,有方形、心形、不规则形。

杯身:有简单的几何形体、动物或物品的造型;对称形和不对称形;互补形等。

杯柄:有些杯子很有特色,没有杯柄;有些杯柄的形象很简单,用花纹装饰;有的杯柄设计很有个性,瞧!这个耳朵多生动。

杯底:杯子生产的年代、生产商的logo、个性图案等。

(三)了解纹饰

1、谈话:漂亮的杯子都有各式不同的纹饰,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欣赏古今杯子图片,总结纹饰特色。

纹饰一般出现在杯子的哪里?(身、柄、盖、底)

哪个纹饰让你印象深刻?

(四)功能展现

展示图片,揭示杯子在各个时代的不同功能。

古代:酒器、水器

现代:保温杯

磁化杯

电热杯、变色杯、量杯、旅行杯等

(五)熟悉材料

1、谈话:如果我在家里喝水,我用怎样材质的杯子更合适?如果我出去旅游,我用怎

样材料的杯子更合适?如果我在一个古朴的茶馆里和喝茶,我用什么样材质的杯子更合适呢?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技的进步,杯子的材料有着怎样的变化呢?

欣赏图片

古代——现代

青铜、玉、陶瓷、竹、木、金属、玻璃、塑料、纸、合金、高分子混合(笨重、易碎—→轻巧、卫生、结构稳定)

三、初步设计

1、承上启下:现在你们能够稍稍明白一点“设计是一种艺术表现方式,是一种文化”这句话的含义了吧!

2、小试牛刀

(1)师示范(铅画纸上画出具有观赏性的杯子形象)

(2)提出要求

你是初级设计师

先思考形象与功能之间的联系

设计一个具有观赏性的杯子形象(大小与作业纸的比例合适)

(3)学生进行初级设计,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评价

说说你设计的杯子的形象特点,具有怎样的功能?

在设计有个性特点的形象时,还要考虑什么?(功能,实用性)

在清楚明白你所设计杯子的形象特点以及功能,并且能将这两者与实用性结合,那就成为一名中级设计师啦!

五、总结延伸

下一节课,我们将重点学习设计图的绘制方法,希望你们都能成为出色的高级设计师。

《大树的故事》教案

教学目的:

1、认知目标: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树根、树干、树枝、树杈、树叶等)。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儿童画创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地关心,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围绕大树的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现。

2、画面构思和组织。

教学准备:

铅笔、橡皮、彩色笔、油画棒等用具。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示范在黑板上画出一棵大树的轮廓。

2、问:看了这棵大树的轮廓,你能说说大树由哪几部分组成?

树根、树干、树枝、树杈、树叶等。(通过剪贴的形式,将大树逐步拼贴完成,介绍树的结构。)

3、问:树上、树下、树洞里可能会有哪些小动物来玩?

请孩子上黑板来,将来大树周围做客的小动物添画在黑板上。

4、板书课题。(《大树的故事》)

(二)、赏析探究。

1、讲故事的活动:(翻开书本至17页)

生:围绕书本上的一张作品,同桌互相讨论。

问:你能根据书上的小朋友的作品,讲一讲他们画的是什么故事吗?

问:你是通过哪些信息了解画面故事的?(整棵树、树根

等信息)

2、看课件

对比2幅画,分别画的是大树的什么部分?

1)教师根据作品分析画面表现大树的哪个部位、构思与构图。(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图片的方法分析)

横构图

竖构图

构图要做到:画面饱满、主题突出、富有生机

引导学生构思。

(三)、创作表现。

1、教师黑板示范。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棵椰子树,请同学根据构图来构思一下椰子树的故事。

故事1:小猴子和椰子树的故事

故事2:海鸟的椰子树的故事

2、思考:

1)准备画出什么样的有关大树的故事?

2)你准备表现树的哪部分?

3)画面中有谁?

4)用什么方法表现,绘画或制作。

2、学生作画。

引导学生绘画前先构思,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四)、展示评价。

1、学生在小组中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

2、推荐画得好的作品。

3、说出理由。

4、课后延伸:大树为什么能保护我们的环境?有关大树的知识还有很多,同学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

(五)、总结。

《动物乐园》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对比、拆装雕塑动物等活动,学生明白了立体泥塑动物的制作要从基本形体入手,要抓住动物特征,采用切割、揉捏等技法创作。

2、能力目标:

在共同探究中明白了泥塑动物的制作方法,通过参考、借鉴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理解,采用揉、捏、粘、切、刻等技法,临摹或创作泥塑动物形象,增强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

3、情感目标:

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通过共同探究、共同创作,学生意识到要热爱生活,保护动物。

教学重点:学习用基本形体塑造动物形象。

教学难点:抓住特征表现出立体动物,作品力争完整、牢固、美观、生动、新颖。

教具准备:橡皮泥或泡泡泥、泥塑作品、剪刀、小棍、牙签等材料。

学具准备:橡皮泥或泡泡泥、牙签、小棍、剪刀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在上课之前,咱们先到动物乐园去转转(播放视频)。

动物乐园里真是太热闹了,老师把几位动物朋友请到了我们教室,猜猜他们是谁?(展台表演)

美羊羊:今天的天气真好啊,我要好好晒晒太阳……啊,不好了,灰太狼来了,他会吃了我的!

小灰灰:美羊羊,你别害怕,我是小灰灰。

手偶:是啊,是啊,你别害怕,它不是真狼,它是我们捏出来的。我们是谁,你猜出来了吗?--我们就是老师的手指头,我们不光捏出了美羊羊和小灰灰,还有好多动物呢!(展示动物)

你们想不想用自己的双手捏捏可爱的小动物?今天我们就用自己勤劳而又灵巧的小手捏捏小动物,创建一个动物乐园。

二、合作探究:

师:要想把动物捏好,我们要共同创四关,你们有信心吗?

1、第一关:比一比

出示羊、兔、乌龟、老虎、长颈鹿等动物的图片对比图,探究:捏制的动物与生活中的动物有什么不同?

师:捏出来的小白兔与生活中的小白兔颜色上有什么不同?

生:颜色更鲜艳……

师:捏出来的小猪与生活中的小猪在外型上有什么不同?

生:外形更概括……

师:蛇与鸡各有什么不同之处?

生:特点更夸张……

师小结:泥塑动物

造型:概括、夸张、突出特点

色彩:更加丰富、图案装饰更漂亮

2、第二关:想一想

(1)以前我们捏过橡皮泥,你们都会哪些方法?

揉、搓、切、捏、刻……

今天,我要为大家展示一种新方法:“剪”把老鼠变成刺猬。

还有很多方法等待我们大家去发现,大家一会儿制作时动动脑筋吧!

(2)以前我们制作过橡皮泥太阳,它与动物泥塑有什么不同?

生:一个是平面的,一个是立体的。

怎样去做立体的呢?我们进入下一关。

3、第三关:赛一赛

(1)小组比赛:拆一拆泥塑动物,再装一装泥塑动物,看谁动作最快?讨论一下完成泥塑动物需要几个步骤?

学生总结:概括基本形----抓住特征------具体刻画-----美化装饰

(2)老师按照学生总结出的步骤想做一个平面大象,请学生找毛病。

生:基本型是平面的,所以大象也立体不起来了。

教师改正做法。

师:瞧,小马虎本来要做大象,可是鼻子做的太短了,大象变成了小猪。长鼻子是大象的什么?

生:长鼻子是大象的特点。

师总结:所以我们在做小动物时,一定要把基本形做立体,抓住小动物的特征,可不要让你的动物立不起啦呀,或是让大家认不出来!

(3)巩固知识

老师这里做了一些动物,看看你会做吗?(出示泥塑小动物)

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小朋友的作品。小朋友们把自己的作品放入了动物乐园,你想做吗?我们进入第四关。

4、第四关:做一做

说一说你要做一个什么样的动物?想突出它的什么特点?

教师鼓励学生尽可能夸张动物的动作表情,让手中的动物更加完整、牢固、美观、生动、新颖。

作业要求:互帮互助捏塑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让它到大自然中自由快乐的生活。相信在你灵巧的手下泥塑动物一定能跳起来,笑起来,活动起来。有没有信心?

学生进行泥塑制作,教师进行巡视辅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泥塑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否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师生质疑解惑。

三、交流评价

感受成功。

1、组织学生交流展示,请学生自评互评:我的动物叫什么名字,我想对它说……

2、教师小结:

动物乐园真热闹,各个动物来报道。

立体动物咪咪笑,造型夸张颜色好。

小朋友们手真巧,捏的动物真是妙。

朋友之间多友好,保护动物要记牢。

大家记牢了吗?

《过春节》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有关春节的文化、历史,欣赏不同地区不同习俗,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体会美好生活的情趣。

2、尝试着采用多种材料和工具来制作春节的小礼物,表达自己美好心愿。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3、将记忆中春节的美好景象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画面要体现出春节的喜庆气氛和热闹场面。

教学重点:了解有关春节的历史、、文化习俗,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各种小礼物。

教学准备:图画纸、水彩笔或蜡光纸、剪刀等。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春节是我国盛大的传统佳节,也是我们小朋友最喜欢的节日。你认为春节令你最难忘的、有趣场面有哪些?

师总结归纳并介绍春节的一些知识和习俗。

二、新课。

1、欣赏教材44页。

学生仔细观察,比一比,这两件门神作品哪一件更古老?看一看,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中国人过年时有在大门上贴门神、贴春联、贴福字的传统习俗,它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愿望呢?

想一想,你能说出门神、春联、福字可以贴在什么地方吗?贴时有什么讲究吗?

2、提问:你们想学学剪窗花吗?

教师演示纸的折法。

画花边。

花边剪法。

3、老师还想教教你们学习制作小灯笼,你们愿意学吗?

教折纸;

教剪纸;

粘贴连接。

讨论:你知道小灯笼、窗花剪纸的共同特点吗?

三、艺术实践。

画一幅表现春节花会、庙会等题材的创作画,或者和小组同学合作制作一件有浓厚春节气氛的小场景。

四、学生创作,老师巡视指导。

五、评议。

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哪些作品内容丰富多彩,形象生动,色彩鲜艳?

《会变的线条》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不同种类线条带给人的美感。

3、通过学习,能用不同种类的线条组织、表现出一定的美感。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体验艺术作品中线条的美感。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不同种类线条表现美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朋友(教师出示一根彩带),这位朋友最会跳舞了,有谁能让它把身子扭动起来?(指名演示)这些线条在同学们的手里能跳出这么优美的舞姿,想不到它有这么多千变万化的姿态,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会变的线条(板书课题)。

二、审美与欣赏(感受各种线条的形态和性格)

1、欣赏艺术作品中的线条(了解人类使用线条的发展变化)

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

新石器时代器皿

书法作品

绘画作品中的线

2、线条会变成各种各样的形态,藏在我们教室里。下面就让我们去好好找找吧

3、让我们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找一找它们还躲在哪里?

多媒体出示,自然生活中的线,同时讲到各种线条给人带来的感觉。:直线(建筑)挺拔、曲线(沙漠)柔美、折线(建筑)坚硬、立交桥(螺旋线)旋转。看来线条还真是到处都有。

三、理解和运用

1、欣赏

A、看图蜘蛛网

观察特点

蜘蛛是特别聪明的动物,用简单的线条也能织出自己的家来。

请观察它用了哪些不同的线条?

你觉得蜘蛛的网有什么特点?(有序)

(老师觉得蜘蛛的网有种独特的美感,它的线条既有规律又有变化,而且蜘蛛顽强的织网精神也很令人赞叹。)

想知道它是怎样织网的吗?

(师示范,对比范画说明线条的组织)

小结:线条既要有不同种类的变化也要有一定的秩序的组织在一起才能给人以美的感受,那我们作画得时候也要学习蜘蛛织网的方法。

B、《苗族蜡染图案》

“你觉得这幅图中的线条怎么样?说说你的感受”。

有秩序、有变化、疏密有秩,给人以装饰美感。

2、练习

刚才同学们看了这么多作品,老师也想尝试着画一画线条。

看我这有一个椭圆形的图案,请同学们学一学老师是怎样组织线条的。

(师示范)

你想画出试着画出漂亮的线吗?

现在我们来做个小游戏吧(变一变)。

游戏要求:运用线条有序的变化组织装饰图案,变出不同的效果(分组游戏,每个小组运用同样的图案)。

在画的时候不要忘了蜘蛛织网的本领,线条要有秩序的变化的交织在一起。

奖励每组最棒的小朋友。

四、作业:

新石器时代陶器皿作品。

接下来我们欣赏远古的人们用线条装饰的陶器,观察他们都用了哪些线条组织在一起。

其实老师觉得你们也可以用线条设计出比他们更美的器皿。就在刚才你们已经设计出了好多个呢?

请看(师任意将图案组合成几个陶器)

看你们设计的陶器,每个都很独特,看来你们学到了蜘蛛的本领拉。

请你们运用线条装饰这些器皿吧。

五、展示评价

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

六、拓展

生活中线条装饰的运用。

《会变的小手套》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对手套进行简单的运用,设计出新的艺术形象。

能力目标:通过想象,欣赏,探究活动,学生能大胆创作。

情意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及动手能力等。

重点:

了解适形造物的方法,发散学生思维,创作出生动的形象。

难点:

创造性地使用手套,设计丰富多样的形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手套、课件、教材

学生准备:教材、手套、彩纸、剪子、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大家都带来了漂亮的小手套,把你的手套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看一看,我们的小手套像什么?如果变一变,又会像什么?

戴上手套展示给大家看。

板书:会变的小手套

二、讲授新课

1、欣赏教材中的作品。

2、小组讨论:

这些小东西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怎样能把手套变换成这样的形状呢?

3、把小手套随便摆一摆,看看像什么?

小组同学互相看看各自摆出的小手套,看看像什么?

如何使变好的形象更加生动?(添加)

4、总结方法

三、学生制作

用自己的小手套变一变,会做成什么?

鼓励学生相互学习,拓宽思路。

四、小结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手套做出的形象进行表演。

《绘画中的节日》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欣赏绘画中的节日场面,使学生初步了解到我国是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在不同的节日里,人们有着独特的庆祝方式,而在节日中更多的是体现出快乐、祥和的气氛。在绘画中,如何表现出这种气氛是艺术家与同学们共同探讨的问题。

教学内容与目标:

学习欣赏画面,提高通过画面获取信息的能力,会从造型、色彩方面对作品作简单的描述,发表自己的看法。了解不同地域、民族有丰富多彩的节日。培养学生尊重、发扬各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传承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观察画面、分析作品,从画面获取信息的方法,谈出自己的感受。了解画家(学生)表现节日题材作品的不同特点。

难点:针对不同作品大胆谈出自己的感受。

学习材料:

少数民族节日图片、绘画作品等。

教学过程:

一、生活中的节日:

1、谈谈我们的节日都是怎样庆祝的?

2、看看书中的节日,他们是怎样庆祝的?(春节、元宵杰、端午节、泼水节)

3、你还知道哪些节日是怎样庆祝的?

二、画家笔下的节日:

1、《枣园来了秧歌队》

2、作品中表现了一个什么样的节日?

三、小朋友笔下的节日:

1、小朋友的作品中都表现了哪些节日?

2、他们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方法?共同特点是什么?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能力,开拓学生的眼界,拓展学生的思维。

四、我们笔下的节日:

1、你想表现什么节日?

2、运用什么样的表现方法?

3、作业要求:表现一个节日活动,要表现出节日的喜庆、祥和、热闹的气氛。

4、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5、展示我们的作品

6、拓展:了解更多的民族风俗习惯。

《节日的装饰》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与评析,体会节日装饰的不同表现方式。

2、能力目标:结合学生自己的观察、发现,大胆地想象和联想,了解运用美术方法可以将我们的生活装扮得更美。学习发现身边的装饰,了解节日装饰的特点,尝试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对节日进行装饰。

3、情感目标: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激发学生运用美术去装饰生活,引导学生对美的发现与追求。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包括多元文化。欣赏现代、传统的装饰,体验人们热爱生活的情感。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交流意识,感受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节日装饰的色彩、造型特点,认识各地区不同的节日装饰以及各种类型、形式的装饰方法、描述自己对各种装饰的印象、体验美感。

难点:学习表现节日装饰的造型与色彩。

教具准备:卡通片光盘、课件、环境布置道具若干。

学具准备:作业纸、彩纸、剪刀、胶水、节日相关装饰品等。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问候,学生今天很高兴能和同学一起来上这堂欣赏课。出示图片门神和对联。

二、探究式学习活动

(一)教师出示课题:

-节日的装饰

师:从色彩上看,节日里的人最喜欢选择什么颜色来烘托喜庆的气氛呢?

生:红色

师: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红色是喜庆颜色,它鲜艳、热烈,代表红红火火,吉祥如意。在中外很多传统节日中总也缺不了红色!)

师:节日里除了红色,人们还会用其它大量的颜色进行点缀,使节日的色彩在红红火火中呈现丰富多彩的装饰美。

生:学生回答的内容多样

(二)从形式上分析: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

师:人们为什么要在春节时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呢?春天象征什么呢?

生: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这些风俗习惯寄托着人们对新的一年美好的憧憬,人们总是把春天作为一个美好的象征,用春天来比喻新的开始和美好的青春。

师:还可以用哪些形式来表现春天?

生:春联、绘画、音乐、雕塑、歌曲等。学生欣赏。

教师放音乐雕塑、歌曲等的课件。

(三)从地方节日活动中分析:

1、点课件看,这是蒙古族的“那达慕”节,盛装的人们进行射箭,摔跤,骑马等比赛。

2、南方人舞狮:

3、在农村,人们还非常喜欢在家里挂年画来表达美好的愿望。(点课件)大家瞧,这张年画画的是什么?表达人们什么愿望?(莲年有鱼-----连年有余)

学生认真观看课件,认识各个地区不同的节日活动和装饰,以及各个地区的不同类型、形式的装饰方式。

(四)外国的节日活动:1、圣诞节2、复活节3、樱花节

认识各国家、地区的节日装饰。通过对比、分析感受不同。

三、学生作业: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利用多种材料制作节日饰品。

自评、互评作品。

四、小结:用巧手来装饰生活,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美丽!

五、延伸与拓展:从节日的服装、食品、环境等方面感受节日的气氛,学生回家查找资料。

《捏泥巴》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学生活动中,探究各种泥器物的制作方法,体验泥的特性,感受捏泥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2.过程与方法:通过捏泥,体会陶艺的捏制成形方法,尝试制作各种泥器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捏泥巴、玩泥巴,了解祖国古今的陶艺作品,激发创作欲望。通过对玩泥过程知识及技巧的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及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简单的陶艺制作方法,体会中国陶艺的历史文化,引导学生以生活为创作源泉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小器皿的捏制方法及造型设计。

教学工具:不同造型的器皿。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欣赏老北京的很多有趣的玩意儿,仔细观察说出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泥公鸡、兔爷、小泥罐等)展示泥制陶罐,请同学们上来摸摸。泥制的物品摸起来有什么感觉?

引出课题:捏泥巴

二、探究

1、说一说在我们生活中哪些物品是用泥制作的?

(泥面具、泥雕塑、老北京的泥玩具等。)

2、看看从古代到现代陶艺的发展历史。(课件)

中国有这么深厚的陶艺文化,你们想不想也尝试做一做?

3、分小组活动:每组准备不同样式的陶罐,小组成员通过观察、触摸,体会它的制作方法。

三、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陶罐示范制作。

示范捏泥的手法——揉、捏、搓,并将基本形组合成各种奇怪造型。

四、学生作业

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鼓励学生多想办法。

五、小结。

泥塑的技法非常丰富,在我们对不同的物象的创作中,要自己摸索方法,创作方法,才能丰富形象。

《刷牙》教案

教学目的:

1、感受绘画乐趣;通过绘画练习,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2、体验刷牙的乐趣,把刷牙时的有趣样子表现出来。

3、培养审美能力;培养创造想象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教学准备:牙刷

牙膏。

教学过程:

(一)启发诱导

体验感悟

1、通过儿歌《天天刷牙好》体验感悟。

小牙刷,手中拿,张开我的小嘴巴。

上下刷,里外刷,牙齿刷得白花花。

早上刷,晚上刷,没有蛀牙人人夸。

2、引导学生了解刷牙的必要用具及其特点,出示实物,观察实物的模样。

(二)情景诱导

激活思维

1、结合儿歌引导学生进行即兴刷牙表演,让学生拿着牙刷、杯子,一起表刷牙歌,说一说刷牙的动作、模样、姿势等,教师给予及时表扬。

2、运用小组比赛形式试着引导学生互相观察,深刻感受刷牙时的动作、模样、姿势等,欣赏刷牙的美感。

(三)欣赏感悟

想象创新

引导学生欣赏同龄学生绘画作品,体验作品创作特色,启发鼓励学生像他们一样想象创作。

引导幼儿回忆刷牙时的有趣动作和趣事,教师给予及时的建议和肯定。

(四)引导幼儿大胆介绍自己作品的有趣场面,教师及时鼓励、点拨和表扬。

《我们身边的痕迹》教案

教学内容与目标:

能够发现、采集不同肌理的材料,并利用材料再创作。渗透学生对生活美、环境美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感知中采集不同材质的肌理。

难点:拓印的技巧。

教学准备:

彩色铅笔、油画棒、比较薄的纸张。

教学过程:

1、摸一摸,猜一猜。

准备两件质感截然不同的物品,如光滑的盒子与竹编的盒子;平滑的镜子与粗糙的砂纸,让学生触摸感受实物的质。

2、看一看,想一想。

提示学生,什么人用触觉认识文字,什么动物用触角探路,多认识体会一种功能,感受纹理。

3、找一找,拓一拓。

小实物:叶子,钥匙,鞋底,硬币。

大实物:文件架,塑料包装盒,地面,墙角,井盖,木桌椅,纱窗。

4、组织活动。

(1)活动时间,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返回教室,与学生对表加强时间观念。规定活动范围:教室,走廊,操场。

(2)规定活动秩序:避免大声喊叫,影响他人上课,使学生心中有他人。

(3)规定组长责任制:由组长按时带回教室。完成简单管理任务。

5、整理材料。

引导学生把采集的材料用文字简单地编辑一下,注明每块拓品来源于哪些实物,采集的时间、地点。

(1)当你拓完作品,心中有什么感受?

(2)看看你的拓品像什么?

(3)对拓得模糊不清的图案,找一找原因。

(4)想想自己还能做些什么加工,使它更好看。

把以上问题写在拓品的空间里,并用箭头标明方向,使整个作品图文并茂,标识说明性强,初级作品就很完整。引导学生把拓品作为素材使用。帮助他们把拓品的纹理巧妙地利用起来构成画面。

6、后期制作。

《下雨了》教案

教学目标:

1、利用色彩、粗细、疏密、节奏不同的点、线条及细小的形状、创造性的表现不同的雨及雨中的情景。

2、尝试体验下雨给人与动物带来的不同感受。

3、引导学生回忆下雨时的情景,感受人间亲情、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回忆下雨时的情景,感受人间亲情、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难点:利用色彩、粗细、疏密、节奏不同的点、线条及细小的形状、创造性的表现不同的雨及雨中的情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示范画。

学生准备:绘画用具。

教学过程:

一、引导

谈谈下雨:

1、为什么会下雨?

2、下雨好不好,为什么?

二、讲授新课

看看下雨

1、回忆你见过什么样的雨?

2、到黑板上画一画你见过的雨。

3、欣赏书中小朋友的作品。

三、绘画练习

画画下雨:

1、提出作业要求:

2、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四、小结。

赏赏下雨:

1、展示自己的作品。

2、让学生谈谈作画的体会。

《小扇子》教案

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有关扇子的文化,种类及欣赏价值,尝试着采用多种材料来制作小扇子,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进而创造出形状各异、图案不同,可以在不同的场合使用的小扇子。

2、能用各种不同的制作方法,制作出材料不同、外形各异、美观的小扇子。作品体现出实用性、观赏性。

3、在学习和了解有关扇子的文化、种类及欣赏价值中,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情感及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扇子文化,学习小扇子的设计与制作,体验做扇子的乐趣。

教学难点:小扇子的构思设计,不同材料的选择利用,扇形的创新与装饰。

教具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各种纸材、剪刀、胶、彩笔.油画棒.自己能想到找到的可以装饰的小物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试说扇子的作用。

课件出示《西游记》中三借芭蕉扇的图片,引出扇子。

二、揭题

扇子的用途可真多!扇子不仅用途多,还有经济实用、精致美观、携带方便等优点。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体会这小小扇子的魅力吧!

课件

1:小扇子炎炎夏日,手拿一把扇子轻轻摇一摇,就会给我们带来凉爽。扇子除了能给我们纳凉外,还有什么作用?你看到谁用过什么扇子?(生答)

课件2

:房间里挂着大扇起美化装饰作用、舞台上人们拿着扇子跳起欢乐的扇子舞。衣衫褴褛的济公拿的是一把破芭蕉扇。诸葛亮轻摇鹅毛扇出现在金戈铁马的战场上,更显出他运筹帷幄、镇定自若的神情

。还有想象中神奇的扇子,孙悟空过火焰山时用芭蕉扇扑灭了大火。古时皇帝出行时后面有拿着大扇障的宫女,起仪仗队的作用。

三、扇子的历史

谁知道扇子最早出现在哪个国家?

课件3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有扇子的国家,距今已有

4000

多年的历史。夏令时节来临,人们把丹鹊脱掉的翎毛制成扇,,这是我国第一把羽毛扇子。因此,古人据此意造“扇”字,“户”下从“羽”。

四、扇子的材质

扇子的文化历史悠久,充满智慧的人们,利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制作了各式美丽扇子。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课件4

:出示各种不同材质的扇子

五、扇面画

老师这里有两把扇子,谁来说说它们的形状、材质、大小。

课件五:出示空白的扇面和有绘画的扇面。

如果让你来选择,你会选择那一把?为什么?

扇面可画上什么图案呢?(生答)

六、扇子的形状

我们可以用美丽的图案来装饰扇子,那么扇子的外形可以有哪些形状呢?

1、外形变化

扇子的形有圆形、苹果形、葫芦形,那么还有什么形呢?那些同学到黑板上

来画一画,师作简单点评。

2、超级“变变变”

胖胖的圆形可变成小瓢虫、还可变成什么?学生说,师板画。

课件6

:出示各种图案的扇子。

七、扇子的制作

这些扇子是怎样做成的呢?

课件7

:扇子的制作步骤。

评析:向学生直观展示,给予学生一些做扇子的间接经验,通过小组交流,让学生互相探讨,互相学习,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创作的方法,通过欣赏课件中的制作方法,为学生的创造表现提供借鉴。

1、作业要求

(1)创新;(2)合作或独立完成;(3)保持环境卫生整洁

2、在宽松的环境中自由创作

3、指导学生作业,及时表扬创新“闪光点”

八、精彩瞬间

欢迎同学们来到扇子市场,请尽情挑选自己喜欢的扇子,并说出喜欢的理由。如果说的好就可以把它“买”下来,说自己的扇子也行。

九、拓展阶段

请同学们课后和同学们或家人一起讨论:还可以用什么材料和方法制作装饰小扇子,尝试着做一做。

《雄伟的塔》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于塔的知识,认识各种各样的塔。

2、学生通过会设计简单的塔,加深对塔这一建筑形式的认识,引发对塔的关注。

3、培养他们保护古迹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设计一座漂亮、雄伟的塔。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根据塔的特点,把塔设计的更雄伟。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实践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拼图游戏,揭题

1、拼图、猜是什么

师:小朋友们,玩过拼图游戏吗?老师带了一个拼图,谁愿意上来拼一拼?

看看他拼了一个什么?

生:塔(板书:塔)

2、揭题

师:你觉得塔是一种怎样的建筑?

生:高、大

小结:塔就是一种高耸、雄伟的建筑物。(板书:雄伟的)许多城市和国家都将塔作为一种标志性的建筑物。

三、讲授新课

A.欣赏了解塔的结构、功能

2、分析塔的结构

⑴再看拼图

师:从外面看,你发现了塔有什么秘密呢?

生:每一层都是相同的形状,从大到小,中心对称

⑵认识塔的种类

四、欣赏、设计

师:我们也来做一回小小设计师,来设计一座雄伟的塔。

1、设计绘画

⑴师:小设计师们一定也跃跃欲试了吧,你想设计一座什么样的塔呢?

生:……

⑵师:想一想,怎样使塔更雄伟?

生:在塔下画一些小汽车、小树等,在塔的上方或者中间画一些云朵……

要把纸撑满。

小结: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老师相信大家都会把塔画得很高,不过要注意,塔虽然高,一定要让塔站稳了,千万不要让人觉得你的塔会倒塌。所以塔的下面底座部分要画得大一些。

2、学生操作

五、展示评价

出示作品,说说谁的塔最雄伟?

第三篇: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简单推理教学设计

简单推理

教学目标

1.经历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3.体会数学思想在生活中的用途,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经历简单推理的过程。

教学难点

推理依据的叙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新学期开始,班里来了一对双胞胎兄弟,哥哥叫大壮,弟弟叫小壮,(出示课件或图片)你能分出谁是哥哥谁是弟弟么?为什么?(学生可能回答不能,因为他们长的一模一样)

二、探索新知

1.做出判断

师:(课件演示)现在其中的一个说:“我不是哥哥。”现在你能指出谁是哥哥,谁是弟弟吗?

2.说明理由

你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判断?

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班内汇报。

3.小结

师:(小结同学们推理的过程)刚才同学们根据双胞胎兄弟中一人的话,判断出了谁是哥哥,谁是弟弟。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简单推理(板书课题)。

4.找气球

师:推理在生活中有非常广泛的用途,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需要我们根据已知的条件对事件进行推断。为了庆祝元旦,小明、小红、小芳每人从家里带来了一个气球,(课件出示三位小朋友及红、黄、蓝三个气球)小明说我的气球是红色的,小红说我的气球不是1

蓝色的。根据他们的对话你能说出小明、小红、小芳各拿来了哪一个气球吗? 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

三、拓展应用

1.可以在完成课本101页的第3、4题的基础上完成下列有趣的题目。

这三组影子分别是哪组积木的投影?请连线,并说明为什么?

2.红圈中的积木和哪块积木拼合,才能成为一个和左图一样的正方体?

3.小熊、小狗、小兔的箱子分别装有相同大小的铁块、木块、棉花。你在看过跷跷板之后,能说出每人的箱子里都装有什么吗?为什么?

第四篇:二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一: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 流动的颜色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学会调匀水粉颜料。通过实践,体验两种颜色调和而产生第三种颜色的变化过程。

2、根据吹画后的效果,展开想像,进行添画创作。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在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过程中,感受色彩变化的美。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根据吹画的效果巧妙地添画。

教具学具:水彩颜料、画纸、吸管、毛笔、调色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导入阶段:

1、请一位同学和老师一起做游戏:老师有红、黄、蓝三种颜色,两人各滴一种颜色在画纸上,再用吸管吹,让颜料混合、互相渗透。利用多媒体的投影仪,让全班同学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的变化过程,并且把看到的变化分别在小组里说一说。

2、请两位同学上台,再做一次游戏,把看到的变化经小组讨论后,在班上说一说。

3、教师小结:两种流动的颜色在互相混合、渗透的过程中变幻无穷,今天,我们一起动手试试,看看这种美妙的变化。

4、揭示课题:流动的颜色

二、课堂教学:

1、师示范调颜色:用毛笔蘸水放在调色盘里,再蘸颜料在调色盘里调匀,调到毛笔蘸颜料时,水份饱满且不滴落。

2、教师示范让颜色互相混合、互相渗透的方法:倾斜画面,直接用嘴吹,用吸管吹,等。

3、师问:除了老师的这些方法之外,大家想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使颜色流动吗?(要求同学在小组里讨论,在作业时应用、尝试。)

4、强调在作业游戏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色彩融合、渗透时的美妙变化。

5、教师帮助学生一起总结,示范语句表达形式。

师示范:我用 办法,让 色和 色融合在一起,我看

到:。

三、布置课堂作业:

1、会调匀水粉颜料。

2、用各种方法让颜色互相流动,观察颜色融合时美妙的变化,且把观察到的在小组里进行交流。

3、比一比,哪组的颜色流动方法多?说说观察到色彩有什么变化?

四、学生练习:学生以小组开展作业游戏,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五、小结: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说一说用的方法、讲一讲观察到的情况。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导入阶段: 学生自主欣赏教材的作品,并讨论交流。

1、小组讨论交流,这些作品是怎样画出来的?(在吹画的基础上进行添画。)

2、这些画和以往的画有什么不一样?(比较抽象)

二、课堂教学:

1、让学生把上节课的作业拿出来和课本的作品比一比,自由讨论:找找作业的绘画方法及步骤要点,在讨论交流中明确学习任务。

2、出示教学范图,用欣赏的方式复习构图知识:

①要有主题,有情节。

②画面要饱满、丰富。

三、布置作业:

1、根据上节课的吹画效果,展开想象,进行添画。

2、比一比,谁的画添得巧、添得妙。

四、学生练习: 学生做作业,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及时辅导、纠正。

五、小结:学生展示作品,师生一起评说各幅作品添得巧妙的地方。

第二课 变化无穷的线条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渗透简单的构成知识。

教学重、难点:

1、形体的概括能力及想象力。

2、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及想象力。

教具学具:蜡笔、彩色笔、彩色纸及各种学习用具、磁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新课:

老师:(出示粉笔)它是拿来做什么的?学生:写字、画画等

老师:对(画上一条鱼)(出示磁铁块)这些是拿来做什么的?

学生:把东西吸住的

老师:还能做什么?可不可以也用它画画啊

学生:行或不行

老师:(示范)可以想一想办法啊(摆出一条鱼)现在老师“画”出这条鱼,像不像!老师:(出示一张彩纸或报纸)老师还可以用其他的材料来做这条鱼(可以用撕出一条鱼 展示)现在老师把这张纸变变样子,(用手撕出一条,搓成绳)也可把它当成画笔来画这条鱼,请一位同学来试一试好么!(邀请学生上来,圈出一条鱼,老师可提示,摆出鱼的形状,转折处用磁铁压住)这也是一条鱼,它用的是什么材料?

学生:纸条

老师:刚才老师用了几种方法来表现这条鱼啊 ?它们有什么不同?学生:三种:画的、磁铁摆的,纸条绕的。

老师:(总结引出课题)对了,不管是画的还是摆的都可以“画”出鱼来,只要我们能够把鱼的形状抓住就可以“画”出来。只要肯动脑筋就可以做出各种各样我们想要的线条,今天就让我们用变化无穷的线条(板书)来摆出自己喜欢的作品。

2、启发、拓展思路

老师:看看你们手中都准备了什么材料啊,他们是不是让你觉得是可以运用的线条啊?一起来看一看。(展示学生手中现有的线形材料:短蜡笔、彩笔、长铅笔、细绳)这些线条有长有短、有粗有细、有直硬有柔软弯曲。这么多线条!我们能不能利用这些线条创造出有趣的图形呢?让我们一起试一试(示范),哪位同学有更好的想法?(蜡 笔)(绳子 纸条)(综合运用)粉笔、彩纸

3、欣赏书上小朋友的活动照片来拓展学生的思路:

老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看一看这些同学如何运线条的变化来表现他们的画

三、老师巡视辅导,鼓励学生创造出新的方法及大胆运用种材料,进行创造性和概括性的塑造图形

四、组织学生布置创作的主题,进行作品展示与评析

第三课 闪光的名字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美术字。

2、能用综合材料绘画或书写自己的名字。

教学重、难点:

1、设计具有自己特色的名字。

2、尝试用各种材料装饰名字。

教具学具:变体美术字的作品,画册、记号笔、水彩笔、油画棒、闪光材料、白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投影)一些明星、歌星龙飞舞凤的艺术签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感受。

生:看不懂是什么名字、龙飞凤舞有特色、?? 师:告诉学生要设计具有自己特色的名字,首先要让别人看得清、认得懂你的名字,(出示课题)可以让学生稍加评价,对明星艺术签名的看法、评价。(出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

1、学生说说自己的名字有什么特别的含义?为什会取这个名字?

对自己的名字有何看法

2、学生看看教材上的画画,说一说它们的名字,假如让你做、你有什么想法。

3、教师展示(实物投影)一些形式较为自由夸张变形的美术字作品让学生欣赏。

4、教师取班上任一学生的名字进行设计示范,学生帮老师出主意,共同设计名字。

5、设计法:

(1)笔划双勾法,后上彩色。

(2)笔划用实物代替法。

(3)部首实意,实物替代法

(4)给自己的名字添画背景或花边装饰。

6、制作法:

金色材料的运用(例:彩色碎纸,闪光胶、金色鳞片、泡沫等)先将名字笔划双勾,画出名字的轮廓,再在轮廓线内涂满胶水,最后将这些材料均匀撒在上面,垫上一张干净的纸稍加按压之后,将纸竖起来,抖去未粘住部分,这样、名字就做好了。

7、学生思考:你准备用什么材料制作,运用什么方法(绘画、剪贴、撕贴)进行制作

8、作业要求:构图饱满,形式多样,色彩鲜艳。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及时点评作业。

四、课后拓展:将它制作成特色的胸卡,实物(例:叶子、布、泡沫等)厚实材料拼贴,让自己的名字站起来。

第四课 有趣的彩泥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橡皮泥来表现生活中的事物。

2、在创作过程中强调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

3、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篇二: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

我和昆虫

教材分析:

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中的昆虫,观察发现昆虫的形态美、色彩美、花纹图案美。简单了解有关昆虫的知识(昆虫的特点和种类)和渗透对称的知识。培养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好习惯,使人与大自然的距离贴的更近。通过观察,记忆昆虫的特征,学习昆虫的表现方法,在了解昆虫的种类和习性的基础上,大胆现象有关小朋友和昆虫的故事。启发、诱导学生的艺术创造潜力,用童心去观察自然、描绘自然。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了解自然界中昆虫的种类和特点,知道表现主题的方法。认识对称的基本特点,发现昆虫的对称。应会:体验参与学习、主动学习的快乐,通过观察,学会抓住特点表现不同种类的昆虫。

(2)隐性内容与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观察、了解有趣的昆虫,大胆表现有情节的故事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教学,培养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难点:表现有情节的故事内容,充分发挥想象力。抓特点表现昆虫。训练组织画面的能力。[教学时间]:2课时

[教具准备]:昆虫标本、昆虫生活资料影碟。

第 一 课 时

一、谜语导入。

“有个姑娘真美丽,身穿一件花花衣,拍拍翅膀飞呀飞,百花丛中忙不停。”

1、揭开谜底。

2、说出除蝴蝶以外的一些昆虫,并讲一讲它们的样子。

二、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书中的照片,了解大自然中各种昆虫的外形特征。

2、和学生一起看昆虫生活资料的影碟,了解昆虫。

3、讨论昆虫的特征。

特征:触角、翅膀。

4、看昆虫标本,比较昆虫翅膀上的图案。

5、揭示左右两边相同的图案叫对称图案。

三、实践操作的要点指导:

1、选定自己喜爱的昆虫,并确定它的形状。

2、拿作业纸并将它对折,然后画出你喜爱昆虫身体一边的图案。

3、用剪刀沿外轮廓线剪下对称形。

4、进行涂色,保持左右两边相同,使其成为对称图案。

四、评价建议:

请我们的“昆虫朋友”一起在花丛中飞舞,互相看一看谁的翅膀上的图案最漂亮。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上课时内容。

1、作业表演。

2、观看昆虫生活资料的影碟。

3、说说昆虫的生活环境。

二、实践操作的要点指导:

1、根据已制作过的昆虫图案,为它们添加环境。

2、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做立体的环境或画出来都可以。

3、可以小组合作,将不同的昆虫朋友放置在一个环境中。

4、让学生模仿昆虫飞行,并想象他它们交流的语言,编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三、评价建议:

选画面完整或有立体环境的作业进行展示表演。

课后记

因为本课的题目是“我和昆虫”,所以光画昆虫是不行的。因此在分析完几种常见昆虫的特点后,我问:“谁能把它们画在黑板上?”待五位同学画完昆虫后,我便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边迅速的在他们的画面上添加上“我”,如:我拽着蜻蜓的尾巴飞上天,我和螳螂比拳法等等,同时简单的添加花草等背景。学生们在笑声中明白了:“原来?我?和昆虫之间可以发生这么多事情呀!”我又顺势启发学生观察画面的主次、前后、遮挡等关系。经过这样的师生共同作画,学生在独立作画时画面充实完整,有情境。

奇妙的爬行

教材分析:

本课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爬行动物的特点,体会其美感,能够大胆想象、创作,并充满画面作画。通过看一看、说一说、议一议、画一画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验细微之间蕴涵的美,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作画习惯,同时培养学生对未知世界勇于探究的精神。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a.观察、分析生活中爬行动物的特点并体会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创作能力。b.了解爬行动物特点,培养学生跨学科学习的能力。c.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2)隐性内容与目标:a.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b.培养学生细致认真、大胆作画的习惯。c.培养学生对未知世界勇于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爬行动物的习性,并发挥自己的现象能力,创作出富有情趣的、奇妙的爬行画面。(2)难点:如何抓住爬行动物的特点大胆表现,并充满画面。

学习材料:

关于奇妙的微观世界的音像、图片小动物(小昆虫)的标本,动画、作业纸。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1.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有关爬行动物的资料、图片。2.观察、回忆不同种类爬行动物的外形特点。

欣赏爬虫及爬行动物的录像或图片以及教材中的内容。

思考:

①你认识这些爬行动物吗? ②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它长得什么样子吗? ③它们给你们带来什么样的美感? ④你能把你看到的爬行动物画下来吗? 3.接龙游戏:各小组将你们观察到的爬行动物的外貌特点画在黑板或纸上,比一比哪个组画得又大又美。

4.如果你是一只小爬虫,你会爬到什么地方呢?怎么样爬才能到达目的地呢?(1)教师出示树叶、木头、石块等模型,请学生描述或表演爬行的情景动作。(2)启发学生谈一谈爬行动物们还会碰到什么有趣的现象。5.作业要求:

每组设计爬行动物的头饰或服装以及爬行的背景,可以用彩纸、报纸、彩笔等多种材料进行绘制、剪贴制作,比一比谁画的爬行动物又大又美,设计的旅行又奇妙又有趣,最后表演《爬虫一家的奇妙之旅》。6.分工合作:

小组讨论:谁画头饰、谁画背景?每个人如何分工? 7.小组创作,教师巡视指导。8.课后小结:

(1)以小组为单位表演,给同学们介绍奇妙的爬行。(2)学生自评、互评。

(3)教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今后你还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识呢? 9.课后拓展:你掌握了哪些知识?回家后观察身边的爬行动物,看一看它们是怎样生活的?如果你有兴趣还可以将它们写生下来。

课后记:示范时我着重强调了小动物爬行时憨态可掬的动作,并添加上了相应的情境,使画面富有故事性。这样使得学生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更加注意自己画面的完整性和趣味性。为今后的绘画创作打下基础。

漂亮的小钟表

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为孩子们所喜爱。通过这节“设计应用”领域的课业,能够给学生提供很大的创造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材中选择了中外不同形式的钟表,目的是引导学

生感受不同形式的钟表给人的不同美感。教材中还展示了一些学生利用不同的材料设计、制作的钟表作品,目的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废弃物和多种材料设计、制作小钟表,帮助学生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开阔思路。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a.通过欣赏,了解钟表的文化及造型特点。b.通过对不同钟表的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c.通过钟表的设计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设计与制作能力。

d.引导学生利用自己设计制作的钟表,认识表盘上的时间,进行跨学科的综合。(2)隐性内容与目标:a.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b.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不同种钟表的特点及其设计制作方法。(2)难点:如何巧用材料以及对表盘的设计。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具准备]:刀、胶水、腊光纸、纸杯、圆盖等。[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实物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一些漂亮的小钟表,并让学生说说时间。

2、揭示课题:漂亮的小钟表

二、重点、难点的解决:

1、选材。

引导学生按照自己所准备的材料来设计表盘和外形,并且找出做表针的材料,以及固定表心的图钉。

2、观察钟表的特征。

(1)表的外形:各式各样。

(2)表盘的形状:圆、方、三角、多角等。

(3)表符的种类:数字、几何形、装饰形等。

(4)表针的特点:时针粗短、分针稍长稍粗、秒针最粗最长。

(5)表的装饰:剪、贴、画各种形象。

三、实践指导:

1、根据材料做出外形和表盘。

2、制作表符。引导学生分清大刻度和小刻度,并将他们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在表盘上。

3、制作表针。表针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万变不离其宗,三根针的长短不变。

4、添加小装饰。

四、评价:

1、学生展示作品并自评。

2、评选出最漂亮的小钟表。第 二 课 时

一、总结上节课学生作业情况。

二、拿出自制小钟表,认识钟表时间。

1、说说日常作息时间,并在钟表上拨一拨。

2、小组合作互相说时间,拨时间。

3、试想将小钟表的附件进行变化。

4、互相对对方的表针进行变换。

三、创设情景,体现小钟表的使用价值。

小组进行活动:同学们每到作息时刻就表演应做的事。

四、小结:

请同学们说说制作小钟表的感受

课后记

我一共制作了三个范作:白色纸盒盖上用绘画法制作的伽菲猫钟表、废旧光盘上粘贴的小熊钟表、将旧纸杯剪切改造的小兔子钟表,三个范作材料和制作方法不同,表针的固定方法也不一样:有的用铅丝固定,有的用图钉穿过,背后用橡皮泥堵住。通过对三种范作的分析,学生在自行制作时也能充分利用各种材料,制作的小闹钟也各具特色,有的甚至可以说十分精 美。

会变的小手套

教材分析:

本课作为一节“设计 应用”课程,目的是激发学生运用身边常见的材料进行有趣的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本课以人们冬季常戴的手套作为艺术再创造的原材料,使学生在对手套形象感受联想的基础上,通过思维的发散性获得新的形象。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初步感受适形造物的艺术表现手法。应会:能大胆地创作,通过对手套进行简单的添加创作出某种新形象。(2)隐性内容与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动手能力和创造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适形造物的方法,发散学生思维,创作出较生动的形象。(2)难点: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形象。[教学时间]:2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小手套、橡皮筋、碎布头、彩纸等。[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组织教学,安定学生情绪。

二、讲授新课。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篇三: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一)主要内容及教材重点、难点:

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色彩知识、线条的游戏、橡皮泥塑、绘画、手工制作、纸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

教材重点: 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教材难点: 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 维度谈。

知识和能力: 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 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学情分析

通过一年级的学习,这群刚刚进入小学一年的孩子已经掌握了小 学美术学习的基本方法,知道了课堂授课的基本程序。对于油画棒、水彩笔等绘画工具可以做到熟练运用,对于剪刀、绳子等手工工具也有一定的认识。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都有了一定的的提高,在接下来的二年级美术课堂上,应该继续坚持绘画和动手的结合教学,使得孩子在意识和动手方面继续提高。

三、教学主要措施

合作的学习方式: 提倡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提高学生做小老师的兴趣及自学水平,也有利于优良班风的形成、发

展;学生仍然按照上学期分好的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鼓励合作与探究,合作作业以组为单位进行评价。欣赏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前期准备,如:上网查阅有关资料,采访有经验的家长等。橡皮泥雕课以小组为单位准备材料,进行合作练习。而造型表现课、游戏式活动方式的课业一定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集体活动获得丰富的知识与情感体验。

创造性的培养: 培养形象思维能力,提高用美术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和切近自己生活的设计、制作能力。采取巧妙的设计提问、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等多种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发散性,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将自己通过《花花衣》一课学到的设计知识

运用到为自己家的容器“穿上花衣裳”的实践过程中,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的成果的能力。

转变学习方式,把学习过程变成人的主体性、创造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把发现、探究、研讨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从而使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美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己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而发展综合实践能力。

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四、教学进度表

第一周《流动的颜色》

第二周《染色游戏》

第三周《装饰自己的名字》

第四周《彩泥世界欢乐多》

第五周国庆节休息

第六周《奇妙的电话机》

第七周《对折剪纸》

第八周《对印的图形》

第九周《蜻蜓飞飞》

第十周《画出你的想象》

第十一周《儿歌变画》

第十二周《巧用瓶盖》

第十三周《回家的路》

第十四周《做一道拿手“菜”》

第十五周《我和马儿在一起》 第十六周《风来了》

第十七周《会转的玩具》

第十八周《电脑美术》

第十九周《指偶剧场》

第十九周《丰富多彩的玩具》

第一课 流动的颜色

教学目标:

1、知道两种颜色调和后会产生第三种颜色。

2、根据吹画后的效果,展开想像,并添画成一幅完整的作品。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在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过程中,感受色彩变化的美。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根据吹画的效果巧妙地添画。

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几张范作,以及水彩颜料、画纸、吸管、毛笔、调色盘。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阶段:

1、请一位同学和老师一起做游戏:老师有红、黄、蓝三种颜色,两人各滴一种颜色在画纸上,再用吸管吹,让颜料混合、互相渗透。让全班同学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的变化过程,并且把看到的变化分别在小组里说一说。

2、请两位同学上台,再做一次游戏,把看到的变化经小组讨论后,在班上说一说。

3、教师小结:两种流动的颜色在互相混合、渗透的过程中变幻无穷,今天,我们一起动手试试,看看这种美妙的变化。

4、揭示课题:流动的颜色

二、课堂教学:

1、师示范调颜色:用毛笔蘸水放在调色盘里,再蘸颜料在调色盘里调匀,调到毛笔蘸颜料时,水份饱满且不滴落。

2、教师示范让颜色互相混合、互相渗透的方法:倾斜画面,直接用嘴吹,用吸管吹等。

3、师问:除了老师的这些方法之外,大家想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使颜色流动吗?(要求同学在小组里讨论,在作业时应用、尝试。)

4、强调在作业游戏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色彩融合、渗透时的美妙变化。

5、教师帮助学生一起总结,示范语句表达形式。

第五篇:二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巧用瓶盖人教新课标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树立环保意识是时代的要求。二.教学背景分析

1.本课知识点在知识体系中的空间位置:

本课是人物动态表现的延伸,在原有基础上用废旧资料表现。2.学生的学习基础与认知能力:

知识上学生已掌握表现人物动态的方法,但材料上是 初次接触。3.教学设计思想、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

本课在表现内容上没有新的,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重点应放在制作方法的研究上。首先复习表现人物动态的方法,引出本课的瓶盖小人。接着提问知道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让学生自学课本中的制作方法。三.教学目标:

1.掌握瓶盖人物的制作方法,能制作出不同形态的人物。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设计制作能力。

3.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激发学生能从各种事物上发现美。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瓶盖人物的制作方法,能制作出不同动态的人物。(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设计制作能力。2.教学难点:

(1).瓶盖人物的制作方法中线的用法。五.教学媒体: 师备:瓶盖小人。生备:瓶盖等材料。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对以前知识进行归纳,引出本课内容。出示作品复习:以前我们学过表现人物动态方法。说。出示作品,展示玩法。今天我们也来做一个。

(二).研究制作方法。通过自学研究制作方法。

提问:你能做出来吗?你打算怎样进行?有什么问题?你怎样解决?

生说说(找材料、研究制作方法、制作、颜色、巧用材料、人物造型设计。)。自学课本,提出问题。

提问:怎样才能制作出不同形象的人物?班上交流。思考。(用不同的材料、粘出不同的表情、摆动作。)

(三).制作。制作,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要求:紧凑、人物可动、注意安全。制作。

(四).展示交流。总结。班上交流。点评。

今天我们学习了瓶盖小人,生活中处处是宝贝,不仅是瓶盖,课下看看谁还能发现更多宝贝。谈活动的收获和感受。八.板书设计:

第十一课 巧用瓶盖——人物

九.课后反思:

下载人教版二年级美术教学上册设计第一周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二年级美术教学上册设计第一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教新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上册《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数学使人高尚——培根 人教新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上册 《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的算理和方法,明白“个位不够减,从十位......

    人教新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上册《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数学使人高尚——培根 人教新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上册 《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进位加法中“满十进一......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和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 2. 能够熟练正确地进行计算。 3. 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

    人教二年级语文(上)《假如》教学设计

    《假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9个生字:良、缩、遥、寻、食、泣、健、康、操; 2、学会书写8个生字:寻、良、双、操、哭、食、体、场;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

    冀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图画故事》教学设计

    冀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图画故事》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教学光盘 教学目的: 1、能过大胆地运用图像和文字相结合的办法完成作品 2、体会美术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表现......

    人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计划

    二年级美术(上)教学计划 王屯小学 张发月 一、教材简析 美术教科书是美术课程内容与目标具体化的载体,是美术教学的依据和学生学习美术的资源。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通过......

    人美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人美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周次内容第一周《会变的线条》第二周《雄伟的塔》第三周《捏泥巴》第四周《小扇子》第五周《漂亮的小钟表》第六周《下雨了》第七周《百变团花》第......

    人美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大全)

    欣赏《连年有余》 背景:连年有余“莲”是“连”的谐音,“鱼”是“余”的谐音,连年有余是称颂富裕祝贺之词。每逢春节,人们总要供奉活鲤,并要在晚上吃芋(鱼)头,以示来年丰收。在包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