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年级美术上册 风来了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会转的玩具课时:1课时课堂类型: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一个会转动的简易玩具。2.指导学生采用绘制、剪贴等方法对玩具进行简单的装饰。教学重、难点:
1.启发学生研究、发现玩具会转的原理。2.鼓励学生制作出有创意的会转的玩具。教具、学具:
纸盒、吸管、小瓶盖等材料及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教授新课 1.导入:
看书中的作品图片,相互讨论:这些玩具为什么会转动? 2.新授:
师介绍风车及陀螺的制作方法及步骤。
看一看,找一找:在你带来的材料中,有哪些材料可以用来做风车和陀螺?其它的材料又能做出什么会转的玩具?
作业要求:请用你喜爱的材料,通过想象与构思,设计并制作出一个会转动的小玩具,并用画、剪贴等方法进行简单的装饰。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小结
将自己做到的玩具进行实验,比比谁的玩具转得久,转得快,转得稳。
五、拓展
回家去寻找更多会转的玩具,请家长一起研究玩具会转的原因。
第二篇:二年级美术上册 蜻蜓飞飞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蜻蜓飞飞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重点地观察蜻蜓,了解对称对于飞翔的重要性。
2.学会用不同的线条和色彩来表现蜻蜓的美。
3.掌握创作的基本方法并以蜻蜓为主题创作一幅作品。
教学重、难点:
1.蜻蜓的结构及绘画方法。
2.结合不同的材料,大胆的表现画面。
教具学具:蜻蜓观赏VCD、标本、有关蜻蜓的绘画作品、彩色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新知
导入语:“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到昆虫世界去认识一个朋友。”播放蜻蜓观赏VCD。
小朋友来说说这个朋友长着什么样?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小朋友想不想了解这个新朋友的更多秘密啊,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蜻蜓的家吧!揭示课题:蜻蜓飞飞
(二)探索新知
1.展示蜻蜓标本。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了解蜻蜓的身体结构。(蜻蜓分为:头、胸、腹。胸部有三对足,这是昆虫特有的特征,还有两对透明的对称的大翅膀,上面有很多翅脉。头部有一对触角,还有一双复眼,占据头的大部。腹部较长,上面有很多不同的花纹。)
2.让学生自由提问,还想了解蜻蜓的哪些问题。师引导作答。并通过图片让学生了解蜻蜓生活习性,如:蜻蜓好湿、下雨天飞得很低,捕捉虫子等。)
3.请小朋友一起来讨论:蜻蜓是美丽的,那你们觉得它美在哪呢?
4.思考:“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它的美呢?”并请几位同学到黑板进行现场绘画。
5.欣赏书本范图及线描的蜻蜓绘画作品,自由讨论:“看看其他小朋友跟你们的想法有什么不一样,你觉得他们好在哪,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哪些优点?”
三、作业设计
1.作业:请小朋友来为蜻蜓画一个故事,看看谁画的故事最特别,最好。
2.要求:仔细观察蜻蜓的结构,大胆发挥想象力,结合不同的材料把蜻蜓的美表现出来。
四、学生绘画,师巡视并进行辅导
五、总结
展示学生完成的绘画作品。大家都来说说,最成功的画和还需努力的地方。(师生互议)
六、课后拓展
提倡小朋友要保护蜻蜓,因为蜻蜓是专吃害虫的益虫,所以不能随意捕捉它!
用心爱心专心 1
第三篇:二年级美术上册 花花衣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花花衣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
教学目标:
1.用彩绘、粘贴等方法包饰一个废弃的容器,使其成为一件美化生活、环境的装饰品。
2.设计、制作过程中能够合理选用多种媒材及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色彩的对比和应用。
2.选材的使用及色彩的调配。
教具学具:
各种废弃的容器、包装纸、彩色纸、碎布、缎带、彩泥、颜料、画笔、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你们看,这两个东西你们见过吗?(师出示两个经过加工装饰的瓶子与盒子)师:其实这两个东西很普通,我想大家一定都看过。只是因为它穿上了一件美丽的花衣裳。现在,老师就把它的花衣裳脱下来,让你们看看它的真面目。(师动手去掉其衣裳)
师:我们今天就来学做“花花衣”。
二、讲授新课
1.赏析教材。
将穿上花花衣的容器摆放在班级里。
做成漂流瓶,让江河大海将我们的祝福带向远方。
将穿上花花衣的瓶子串成风铃,挂在教室里,挂在校园的树上。
在征得学校同意之后,我们甚至可以将校园里用来种盆景、养睡莲的大缸进行包装,让它“美丽一星期”。
引导学生赏析教材,并讨论、交流:
这么漂亮的瓶子可以摆放在什么地方?知道它原来是什么样子的吗?课本给我们提供了哪几种方法?你还有什么好方法?并就手中收集到的容器及材料,说说自己准备选用哪种方法来装饰? 生汇报
2.学生动手练习,师巡视指导。
3.作品展示(评出最佳装饰奖)
三、收拾与整理
将装饰好的容器集中在一起,看看哪些适合单独放置,哪些适合组合在一起。然后将这些适合组合的作品用绳子等连接起来,稍加修饰后,将桌子上多余的材料收拾干净。
四、课后拓展:运用多种材料为多种容器进行包装。
用心爱心专心 1
第四篇:电脑美术(人教新课标)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电脑美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掌握画图程序上菜单的功能及画图工具的使用。
2.指导学生运用画图程序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复制、粘贴和翻转。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电脑美术的兴趣和热情。教学重点:
1.使学生在掌握运用复制和粘贴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运用翻转的功能进行花边图案的设计与制作。
2.利用矩形、椭圆形、线形等工具进行花边图案的创作设计。教学难点:
1.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能把握好画图工具的使用特点。2.粘贴过程中形象大小和色彩的改变。
3.学生自已能解决电脑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故障问题。教学准备:
1.师检查电脑硬件设备,排除电脑故障。2.准备若干电脑美术的优秀作品。
3.教育学生要爱护电脑设备及各种教学设施。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组织学生有秩序地进入电脑室,并稳定好学生情绪准备上课。
二、引导阶段
1.师通过电脑屏幕引导学生巩固认识画图程序窗口。
2.师打开有关花边的电脑美术优秀作品让学生欣赏,并请学生思考:这些图案有什么特点?是运用了菜单栏中的哪项功能制作出来的?
3.复习排列与重复的知识内容。
4.请学生按程序打开电脑进入画图界面复习复制和粘贴的操作过程,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与兴趣。
三、发展阶段 1.分析与讲解:
师通过电脑屏幕向学生进一步说明画图程序界面上的各种工具的用途并演示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2.欣赏与思考:
指导学生欣赏教材作品,学生根据图示中的制作步骤思考:单独纹样是采用工具箱中的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一个单独纹样如何变成一条漂亮的花边图案,它采用什么方法制作出来的?(师通过演示使学生进一步巩固选取、复制、粘贴的制作要点)
师通过电脑屏幕向学生展示一幅花边图案,并提问:这组花边图案还有其它的排列方式吗?(导出翻转的功能)。师演示翻转的制作过程(复制—粘贴—翻转)。
请学生看书说说翻转后形成新的单独图案是如何继续制作花边图案的?(师通过演示进一步补充说明)
3.学生归纳步骤: 打开画图程序。(开始—程序—附件—画图)。打开工具箱的各种工具画出一个形象后上色,并打开编辑进行复制、粘贴、翻转、变化和排列。
4.布置作业:
让学生利用复制、粘贴、变化和翻转制作一副独特、有趣的花边图案。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作和绘制。作业完成后可让学生互评、互欣赏。
四、收拾与整理
指导学生按正确的步骤关闭电脑,有秩序地走出教室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第五篇: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我是什么_人教新课标-精选文档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浮、雹、暴等11个生字,会写冲、晒、池等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教学重难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通过朗读课文、视频动画、图片、做动作等方法了解自然界中的水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变化成各种不同形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结识一位新朋友,这位新朋友非常有意思,他不直接告诉你们他是谁?他说:“你们猜猜,我是什么?”(板书“30我是什么”学生齐读课题)他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一起学习30课就知道了。
二、检查预习1.出示学习目标。
2.检查生字词。
(课件1:词语)带拼音读、去掉拼音读
暴
躁
浮
溉 灌
器
淹
毁 灾
雹
稼
(课件2:词语)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齐读
飘 浮
雹 子
灾 害
灌 溉
机 器
淹 没
庄 稼
冲 毁
暴 躁
3.检查读文(开火车分段读课文)
要求:1.读的同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我们的这位新朋友到底是谁?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水)
四、自主探究
1.(出示水的图片)这是我们生活当中常见的水的样子,课文当中的水是这样的吗?
2.水是一个大魔术师,它说:“我会变!”,你想知道它都变成了什么,是怎么变的吗?请你自由读课文1、2自然段,找出它都变成了什么,把关键的词语画出来。
五、深入学习全班交流
交流要求:
1.你是从第几自然段看出来的?先读一读这个自然段。
2.在这个自然段中,结合词语说说你的理解。
指名读要求。
(下面按教材顺序备课,实际教学时,按学生回答的顺序学习)
(一)第一自然段
1.指名学生汇报。
2.(课件4:“水变成汽又变成云的过程”的动画)
边演示边讲解、板书:太阳照在水上,水就变成了汽慢慢上升,升到了天空,又变成了许许多多极小极小的点儿,(就是特别特别小的水点儿,或者是极小极小的小冰晶)它们连成一片,在空中飘浮,这就是什么呢?(板书:云)
自己读1—3句,读出感情。
指名读。
3.边演示边提问:(课件:三种颜色的云)
这是白云,课文里是怎么说的?
这是乌云,课文里是怎么说的?
这是红云,也就是课文里说的? 4.学习生字“黑” a先观察结构 b找关键笔画
c教师范写,学生跟着书空 d学生田字格里写两个 e教师评价
教师总结:在田字格里写字要写对关键笔画。(板书:抓关键笔)
5.(课件:第四句话)你们看,课文用了有时候……有时候……这样的句式,把云的三种颜色写出来了,让我们感到非常神奇。你们愿意读吗?自己读一读。谁还会用“有时候……有时候……”说句子?
配乐点名读。
(二)第二自然段
1.指名学生汇报。
2.你们看见过冰雹吗?说说什么样?
3.你们都看见过雪花,雪花什么样?
4.你们看,雨、冰雹、雪(出示三个动态图:雨、冰雹、雪)它们要从空中到地面上完成一次旅行,它们是怎样下来的呢?下面我们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出示3个动词:落打飘)请一名学生分别填在动态图下面,并说说为什么这么贴?把动词换一换合适吗?
雨、冰雹、雪它们都是水变成的,又从空中回到地面上。画“↓”。
同桌互读,可以加上手势。
5.你能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带大家去看看雨、雹子、雪下落的样子吗?
指明读、齐读
6.你还知道水能变成什么?(出示露珠、霜的课件)
(三)第三自然段
水变成雨、雪、雹子回到地面之后住在了哪里,干了什么呢? 1.点名读,学生评价。
2.师引导:睡觉要读的轻一些;散步要读的慢一些;江河里的水流得快,要读的快一些,有力一些;跳舞唱歌开大会要读的开心一些。)
3.指名有感情地读,范读,再指名读。4配图填空形式背诵。
(四)第4自然段:
我们的这位朋友不仅样子善变,脾气也很多变:
1.指名读第一句。
2.你们还知道水为我们做过什么好事?
(边汇报边播放图片)
3.你们知道水发脾气时,还会做哪些坏事?(边汇报边播放图片)4.人类想了哪些办法叫水听人的使唤。(边汇报边播放图片)
(比如:利用气象卫星来预报天气,建水电站,建水库、大堤,防止水灾和旱灾,多植树、保护水土,防止泥石流等,这都是我们人类想的办法。)
齐读第4自然段。
六、总结全文 1.今天,我们结识了“水”这位好朋友,在生活中,我们天天离不开水,它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美丽可爱的世界。如果你们还想更多的了解水,课后可以继续找一些关于水的资料,大家一起办一个“我的朋友——水”的展览。
七、总结收获
同学们,课文学完了,你有什么收获吗? 1.我认识了哪些字?
2.通过“飘”、“落”、“打”三个动词的运用,我学会了…… 3.我在田字格里写生字的时候,要抓
住…… 4.我知道水能变成……
5.我还学会了……,我还知道了……
八、实践活动
画一画水的变化的连环画,分别画出水的不同的样子,并在每幅图下面写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