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现问题》教学设计_1
《发现问题》教学设计
一、内容分析:
“发现问题”是江教版《技术与设计1》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它是技术设计过程首要阶段,对学生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建立发现问题,认识问题的意识,形成对问题的敏感性,对“问题”、“发现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进行系统阐述并进一步拓展,有助于提高学生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敏睿地发现问题。
二、学情分析
1、受传统的教育影响下的学生很少注意到自己身边的问题和生活中的问题,普遍学生认为生活中的问题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书本知识才是最重要的。但对于高一学生来说他们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完全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和文化基础,认识问题有自己的观点,具备了发现问题的初步知识,但判断能力较差,难以发现有设计价值的问题。
2、在传统教育底下的学生多数是被动的接受问题,没有主动去发现问题的意识。遇到问题总是退缩和回避。3.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总是停留在现象而没有积极主动的通过对问题现象认识提升到问题的本质,对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
三、知识目标:
1明确发现技术方面问题的重要性。2初步掌握发现问题的一般方法。
3了解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懂得发现问题也是有章可循的。
四、能力目标:
使学生乐于观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对发现和分析生活中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发现问题过程中进行分析问题,提出有技术设计的问题,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五、情感目标:
增强主动发现问题的意识,独具慧眼的发现,养成观察的习惯。
六、过程与方法:
能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与所发现问题相关的各种信息,并进行处理。
七、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发现问题的途径与一般方法。
难点:积极主动发现问题的方法。
八、教学策略:
本节书的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和案例,学生讨论分析,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观察问题的现象到掌握问题本质的提升过程中,是学生对问题的发现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对发现问题。
九、教学器材:直吸管`可弯曲吸管`折叠式剃须刀`电动剃须刀。
十、教学过程教学时间:1时 引入新:
“在第三章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对设计的一般过程有了深刻的认识,知道了发现和确定设计项目,是设计的一般过程中的首要阶段,是进行独立设计活动的第一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设计环节。”,“为了使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设计过程,从本章开始,我们将详细地介绍几个主要设计环节的有关知识。”,“首先我们来学习发现问题这一节的内容。”
:凤凰教育网
第二篇:《发现问题》公开课教学设计及课件
第一节 发现问题
教材内容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明确发现技术方面问题的重要性。(2)初步掌握发现问题的一般方法。
(3)能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与所发现问题相关的各种信息,并进行处理。
2、能力目标:在发现问题过程中进行分析问题,提出有技术设计的问题,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目标: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善于对生活经历的思考,体验生活的乐趣,养成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思想情感。教学重难点:
2、难点:能主动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进行处理。
教学策略与方法:
1、本节书的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和案例,学生讨论分析,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观察问题的现象到掌握问题本质,使学生对问题的发现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掌握发现问题的一些基本途径和方法。
2、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在第三章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对设计的一般过程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问题是设计的一般过程中的首要阶段,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设计环节。设计必须有确定的目标,目标需要人去寻求和发现。这是设计的起点,也是人类发展和进步的起点。
为了使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从本章开始,我们将详细地介绍几个主要设计环节的有关知识。下面我们来学习发现问题这一节课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
请同学们谈谈我们身边的问题
通过这些案例我们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什么是问题:生活中为我们所不知而需要解答的话题,这就是问题。
2、问题的分类:问题有科学问题、社会问题、技术问题等。电话的发明的案例分析
我们技术课讨论的主要是技术问题。
3、发现问题的重要性:结合生产生活举例说明、观看孔祥瑞同志的一段视频。
第一种:人类生存活动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请同学们讨论举例说明。
第二种:由别人给出问题,设计者必须针对问题寻求解决方案。请同学们讨论举例说明。第三种:基于一定的目的由设计者自己主动地发现问题,并试图解决它。请同学们讨论举例说明。
5、发现问题的途径和与方法
教材上给我们介绍了发现问题的三种途径与方法:
一是观察日常生活: 鲁班
学生活动: 观察一次性饭盒和塑料杯;举生活中的实例 二是收集和分析信息: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询问法
学生活动:
1、通过高佳佳同学的调查问卷来发现问题
2、对圆珠笔的使用情况,进行询问并发现问题 三是进行技术研究和技术试验: 案例分析: 伽利略与体温计 青霉素的发明
三、课后总结
四、板书设计
1、什么是问题:生活中为我们所不知而需要解答的话题,这就是问题。
2、问题的分类:问题有科学问题、社会问题、技术问题等。
3、发现问题的重要性: 第一种:人类生存活动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
第二种:由别人给出问题,设计者必须针对问题寻求解决方案。
第三种:基于一定的目的由设计者自己主动地发现问题,并试图解决它。
5、发现问题的途径和与方法
一是观察日常生活
二是收集和分析信息
三是进行技术研究和技术试验
五、作业
练习:
3、4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讨论的是发现问题,如何引导学生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我是通过对“孔祥瑞同志发现问题”的一段视频的引入来引出本节课的。在引入方式上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进行具体的改变。
在教学内容上还是需要再进行推敲的。
第三篇:《发现问题》教学设计
《发现问题》教学设计
表学科:通用技术
授年级:高一年级
章节名称发现问题计划学时1学习内容分析1
“发现问题”是苏教版《技术与设计1》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学生已对设计的一般过程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本节是为了让学生对“发现问题”这一环节有一个最深入的了解。“发现明确问题”是技术设计过程的第一环节,是设计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设计的一般过程中非常关键环节。本节内容对学生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养成主动发现问题的意识、形成对问题的敏感性以及掌握主动发现问题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2
在本教材上,这一节内容主要包括:“问题的”及“发现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分析问题的,其最终落脚点是要引出“我们要主动发现问题”。至于如何主动发现问题,教材上介绍了三种方法和途径:观察日常生活、收集分析信息及进行技术研究和试验。但我认为“观察日常生活”与其说它是一种主动发现问题的方法,还不如说它是一种发现问题的心理条,因为“观察日常生活”能不能发现问题关键在有没有主动发现问题的意识和对问题及问题价值的敏锐性。所以我把第一种方法作为主动发现问题的心理基础,并对学生进行深入的心理分析和心理引导。而这种心理基础同样也是后两种方法的心理基础。而且三者在发现问题的“主动”程度上也是一个递进的关系。学习者分析1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设计的一般过程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但对具体的每一个环节缺乏深入的了解和切身的体会,所以要通过本节学习让学生对“发现问题”有更深的认识,并通过堂活动,让学生亲历“发现问题”的过程,掌握“发现问题”的方法。2
学生一般都知道可以通过观察日常生活来发现问题,但缺乏对问题及问题价值的敏锐性。3
学生对通过收集和分析信息及进行技术研究和技术试验来发现问题的方法比较陌生,对这两种方法在主动发现问题的重要性可能缺乏认识。4部分学生对自己能否发现有价值的问题缺乏信心。教学目标1
了解发现问题在设计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发现问题的重要性;2
通过在堂活动中亲历“发现问题”的过程,养成细心观察生活、主动发现问题的意识,形成对问题及问题价值的敏感性;3
知道“收集和分析信息”、“进行技术研究和技术试验”是主动发现问题的重要方法;掌握通过“收集和分析信息”及“进行技术研究和技术试验”主动发现问题的方法。教学重点亲历主动发现问题的过程,掌握主动发现问题的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问题及问题价值的敏感性教学策略1以丰富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2
通过对学生在发现问题过程中的心理进行分析和引导,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主动发现问题的意识,及对问题和问题价值的敏感性;3
通过堂实践活动,让学生亲历“发现问题”的过程,加深对“发现问题”的认识,提高“发现问题”的信心;4
通过向学生发放问题登记表对学生堂学习和活动情况进行形成性评价,同时也促使学生养成随时记录发现的问题的良好习惯
通过在问题登记表设置“可能引出的设计(发明)或我的设想”,培养学生对问题价值认识的敏锐性,同时也巧妙把学生提出的“问题”限制在技术领域内。教学设计思路教学过程
序号教学环节师生活动设计意图1导入l
展示实例:(1)无针钉书机(2)无针注射器l
引导学生分析这两个设计的重要价值,激发学生兴趣l
指出发现问题的地位和作用:要成就一项有价值设计,第一步就是要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发现问题是设计的第一个环节,是设计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设计的过程可以说就是一个问题求解的过程:发现问题——进行设计——解决。
4、导入新:问题从哪里来?如何发现问题?激发兴趣引起重视2问题从哪里来?l
列举出问题的三种:1、必然会碰到不得不解决的问题;2、别人给出要你解决的问题;3、主动发现的问题。l
分析指出主动发现问题的重要性:第一、二种问题的往往已有的比较明确的问题,而第三种却是全新的,需要我们积极主动通过一番努力才能发现的问题。而这种问题引出的设计往往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推进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引起重视,引出“要主动发现问题”3如何主动发现问题1、积极敏锐抓住问题——用心观察生活l
提问:问题就在我们世界的每个角落,就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我们为什么对我们生活我们身边的问题视无不见呢?l
通过案例分析如何才能主动发现问题的心理基础:(1)
分析案例:“无针注射器”“无针钉书机”分析指出:要用心观察生活,养成主动发现问题的意识,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不要认为是理所当然的。(2)
分析案例:“线龟”缠线器充气雨衣分析指出:我们要保持问题价值的敏感性。l
堂实践活动:笔是我们每天都要用到的,同学们在使用笔的过程中,碰到什么问题,这个问题有可能引出什么样的设计和发明或你有什么设想?把你发现的问题填入发给你的表格中。引发思考让学生进行自我剖析学生心理发生变化后,让学生试一试2、主动出击,寻找问题——收集和分析信息l
通过现场进行关于笔的附加功能的调查引出通过收集和分析信息发现问题的方法l
介绍收集和分析信息的多种方法l
案例分析:“小家电市场调查报告”分析指出:有些问题隐藏在复杂信息的背后让学生明白收集分析信息可以发现更广更深的问题3、科学探索,创造问题——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主动发现问题方法之二)l
案例分析:“学生进行船模试验发现问题”l
案例分析:“微波炉的发明”让学生明白进行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可以创造更多的机会更主动地发现问题4发现问题综合实践分小组发现问题:小组一:你在刷牙时发现的问题小组二:你在使用剪刀时发现的问题小组三:你在下雨时发现的问题小组四:你在使用黑板擦擦黑板时发现的问题各小组把自己发现的问题填入表格,小组内交流,各小组选出认为最有价值的2-3个问题在班内展示让学生一展身手小结如何主动发现问题:
1、我们要用心观察生活,养成主动发现问题的积极意识,保持对问题和问题价值的敏感性,这样我们才能及时抓住问题。
2、我们要广泛地收集和分析信息,这样我们才能发现更广更深的问题。
3、我们要科学地进行技术研究和技术试验,这样我们才能有创造更多机会更主动地发现问题。让学生对如何主动发现问题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教学反思
第四篇:创设情境发现问题环节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发现问题”环节的教学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研究教学模式”实验研究课 教学活动设计指导教师: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教师进修学校
高占国
一、设计理念:
按照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实验的基本要求,按照综合实践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按照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教学研究模式”的基本要求,我设计本活动的基本理念主要是:
1、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1)强调学习情境的结构性,而教材的逻辑结构性又必须符合学生心智发展的水平。
(2)重视学生理解,而理解的重要条件是靠学生自行探索;从探索中发现知识结构中的原理原则,才是真正的学习。
(3)学习不能与生活脱节,在接近实际生活的教学情境中,才会学习到真正的知识。
2、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1)每个学生都具有天赋的学习能力,只要顺其天赋而提供他学习机会,他就会自行学习。
(2)只有在学生喜欢并自愿的情形下所从事的学习活动,才会产生真正的学习。
(3)不强调系统的教材教法;主张教师的责任在设置情境、提供材料,而学习活动则是学生自已的责任。(4)重视学习活动中人际关系的培养,因而主张合作学习
3、主体教育理论
(1)“主体教育理论”认为“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个体主体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个体的主体性发展是以活动为中介的,个体只有投身于各种活动之中,其主体性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2)“主体教育理论”认为“ 主体性教育认为,教育应该以育人为本,重视人的自我发展和完善的需要,把人的发展本身作为目的和核心,确立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自觉地以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主体地位的确立、主体能力的扩大和主体力量的解放为己任,建构学生的丰富和全面的主体性,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二、教学目标:
我确定本活动教学目标的依据是:第一,《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要求;第二,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中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人文主义和主体教育等理论;第三,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教学研究模式”的基本要求;第四,根据我们学校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第五,我自身的知识能力等情况;第六,我们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条件;第七,实施本活动的课程资源情况等。根据以上情况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能力:
(1)大多数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描述具体情境所包括的内容;(2)大多数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初步形成分析理解具体情境的能力;
(3)大多数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具体情境初步形成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的知识和能力;
(4)大多数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具体情境初步形成合作发现和提出问题的知识和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大多数学生经历了解具体情境中的知识的过程;初步了解和运用解读具体情境的基本方法。
(2)大多数学生经历根据具体情境中初步形成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过程;初步了解和运用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的基本方法。
(3)大多数学生经历根据具体情境中初步形成合作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过程;初步了解和运用合作发现和提出问题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大多数学生通过根据这一情境发现问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初步产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兴趣;
(2)大多数学生通过根据这一情境发现问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初步认识自主学习的价值;
(3)大多数学生通过根据这一情境发现问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初步认识合作学习的价值;
三、教学内容: 情境内容:
一位专家在给学生讲课。
‚我们进行个小测验。‛专家拿出一个一加仑的广口瓶放在桌上。随后,他取出一堆拳头大小的石块,把它们一块块地放进瓶子里,直到石块高出瓶口再也放不下了。他问:‚瓶子满了吗?‛所有的学生都回答:‚满了。‛他反问:‚真的?‛说着他从桌下取出一桶砾石,倒了一些进去,并敲击玻璃壁使砾石填满石块间的间隙。‚现在瓶子满了吗?‛这一次学生有些明白了,‚可能还没有。‛一位学生说道。‚很好!‛他伸手从桌下又拿出一桶沙子,把它慢慢倒进玻璃瓶。沙子填满了石块的所有间隙。他又一次问学生:‚瓶子满了吗?‛‚没满!‛学生们大声说。然后专家拿过一壶水倒进玻璃瓶直到水面与瓶口齐平。他望着学生:‚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一个学生举手发言:‚它告诉我们:无论你的时间表多么紧凑,如果你真的再加把劲,你还可以干更多的事。‛ ‚不。‛专家说,‚那还不是它的喻意所在。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如果你不先把大石块放进瓶子里,那么你就再也无法把它们放进去了。那么,什么是你生命中的‘大石块’呢?你的信仰、学识、梦想?或是和我一样,传道授业解惑?切切记得先去处理这些‘大石块’,否则你会终身错过了。‛
——《哲理故事三百篇》
播放下面的动画:
http:///tu2.jsp
本环节的教学内容是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教学研究模式”中“创设情境——发现问题”环节。
教学任务主要包括:
1、理解并叙述情境的内容。
2、根据情境发现问题。
四、教学策略:
为了能够实现我确定的教学目标,实践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人文主义的学习理论、主体教育理论,按照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研究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本活动设计的基本策略是:
1、按照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研究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策略;
2、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策略;
3、根据情境进行教学的策略;
4、问题教学策略。
五、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方法;
2、发现法;
3、文献法;
4、自主学习方法;
5、合作教学方法;
6、探究教学方法;
7、头脑风暴法;
8、目标教学方法等。
六、教学模式:
本活动设计是按照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研究教学模式”进行设计的。“主题研究教学模式”是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教师进修学校高占国主持研究的课题。
“主题研究教学模式”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是按照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课程改革理论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要求,在一定主体(教师个体或集体)的组织引导下,围绕某一综合主题,按照课题研究的基本程序,综合利用各门学科知识、能力、各种课程资源,使一定的活动主体——学生学习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试图解决综合主题的所有问题的过程。
“主题研究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是:“确定目标——创设情境——发现问题——选择问题——确定主题——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这一设计只是这一教学模式中“创设情境——发现问题”的环节,其中“发现问题”环节包括四个基本部分“怎样发现问题——什么是问题——什么是发现问题——为什么要发现问题”,这节课只上到“怎样发现问题”部分。
七、教学时间: 年月日
八、教学对象: 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分析:
九、教学地点: 包括: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
十、教师: 主导教师: 指导教师:
辅导教师:其他相关教师 专家教师:
十一、教学过程:
第一 环节:创设情境
1、内容:
一位专家在给学生讲课。‚我们进行个小测验。‛专家拿出一个一加仑的广口瓶放在桌上。随后,他取出一堆拳头大小的石块,把它们一块块地放进瓶子里,直到石块高出瓶口再也放不下了。他问:‚瓶子满了吗?‛所有的学生都回答:‚满了。‛他反问:‚真的?‛说着他从桌下取出一桶砾石,倒了一些进去,并敲击玻璃壁使砾石填满石块间的间隙。‚现在瓶子满了吗?‛这一次学生有些明白了,‚可能还没有。‛一位学生说道。‚很好!‛他伸手从桌下又拿出一桶沙子,把它慢慢倒进玻璃瓶。沙子填满了石块的所有间隙。他又一次问学生:‚瓶子满了吗?‛‚没满!‛学生们大声说。然后专家拿过一壶水倒进玻璃瓶直到水面与瓶口齐平。他望着学生:‚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一个学生举手发言:‚它告诉我们:无论你的时间表多么紧凑,如果你真的再加把劲,你还可以干更多的事。‛ ‚不。‛专家说,‚那还不是它的喻意所在。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如果你不先把大石块放进瓶子里,那么你就再也无法把它们放进去了。那么,什么是你生命中的‘大石块’呢?你的信仰、学识、梦想?或是和我一样,传道授业解惑?切切记得先去处理这些‘大石块’,否则你会终身错过了。‛
——《哲理故事三百篇》
播放下面的动画:
http:///tu2.jsp
2、主体:指导教师
3、方式:讲述和多媒体辅助等方式。
4、时间:5分钟。
5、地点:多媒体教室。第二环节:发现问题 导语:在情境中大家一定产生了许多想法和问题,下面按照老师的要求,要根据情境去发现问题。首先,进行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然后,学生小组内合作发现问题;第三,学生小组之间合作发现问题;第四,学生小组和教师之间合作发现问题;第五,学生小组和其他人合作发现问题;第六,进行总结评价。下面我们首先进行自主发现问题。
(一)学生自主发现问题
1、教师提出对学生的要求:(演示文稿演示或者其他方式)(1)目标: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情境自主发现问题。
(2)主体:发现问题的主体是每个学生个体,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发现问题,不能与同学和教师交流。
(3)时间:25分钟。
(4)地点:教室、图书馆、阅览室、计算机教室等。
(5)数量:发现问题的数量至少5个,越多越好。错了没关系。(6)发现问题一定要根据的给定的情境,不能离开给定情境发现问题。
(7)发现问题时遇到不知道的知识和不懂的可以查找资料。(8)把自己发现的问题记录在档案袋内。
(9)发现问题的方法时可以采用发散思维、头脑风暴等方法。
2、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尽量观察记录每个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情况,并同时根据情境进行教师自主发现问题。
(二)学生小组内合作发现问题
1、教师提出对学生的要求:(演示文稿演示或者其他方式)(1)目标:根据教师提供的情境学生小组内合作发现问题。(2)主体:发现问题的主体是每个学生小组内部,每个学生小组不能与其他学生小组交流。
(3)时间: 20----25分钟。
(4)地点:教室、图书馆、阅览室、计算机教室等。
(5)数量:发现问题的数量平均每个人至少6个,越多越好。错了没关系。
(6)发现问题一定要根据的给定的情境,不能离开给定情境发现问题。
(7)发现问题时遇到不知道的知识和不懂的可以查找资料。(8)把小组合作发现的问题写在小组笔记本上,同时每个学生把小组合作发现的问题记录在档案袋内。
(9)发现问题的方法时可以采用发散思维、头脑风暴等方法。(10)程序:在学生小组长的组织下,先每个学生把自己的发现的问题和其他学生汇报,其他同学倾听并记录汇报同学发现的问题,这同时其他同学还可以评价汇报同学发现的问题,被评价的同学可以解释和反驳同学的评价,也可以修改自己发现的问题。组长组织统计整理小组同学们发现的问题,形成小组共同发现的问题。在形成小组共同发现的问题过程中,还可以由组长组织大家通过共同查找资料等方式进一步发现问题。
2、学生小组内合作发现问题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观察记录每个学生小组合作发现问题的情况,并同时根据情境进行合作发现问题的启发和指导。
(三)学生小组之间合作发现问题
1、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演示文稿演示或者其他方式)(1)目标:各学生小组之间交流各小组合作发现的问题。(2)主体:各学生小组。(3)时间:30分钟之间。(4)地点:教室。(5)主持:教师。(6)程序:
●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小组发现的问题。
●其他小组每个学生和教师倾听和记录汇报小组发现的问题。●其他小组可以评价汇报小组发现的问题。●汇报小组可以解释和反驳其他小组的评价。
●汇报小组根据其他小组的评价形成新的发现问题。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交流——修改——再交流——再修改„„的多次反复。
●活动中选出符合要求且发现问题最多的小组
2、组际合作交流发现问题的过程: 在学生小组之间进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交流由辅导教师主持进行,学生小组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教师要根据进行交流过程中的问题及时进行示范和指导。
第五篇:教学反思_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_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在最近这段时间的教学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我也在积极地去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心态。
第一个是有的学生数学基础很差,非常简单的推公式会卡在数学问题上,物理知识大体上没有问题,但是只要出现推公式的题就不会,刚开始会很仔细的去讲数学的问题,随着次数的增多,我也很气愤,不知道怎么解决才好,便去请教指导老师,与老师交流后,我更深刻的理解了现在学生处于的阶段,因为初二大家刚接触物理,上半学期计算上的问题很少,这学期的难度跨度很大,大家刚开始数学物理只是结合,很多学生不能很好的运用数学知识去解答物理问题,需要时间让学生慢慢适应。
第二个问题是很多学生急于去做题,知识基础打得不牢固,计算上的难题不会出问题,反而概念上的简单问题有很多。我也发现了这种孩子很很容易因为一个很小的问题被绊住,解题思路并不清晰。我思考了很久,也和物理组的其他实习教师还有指导老师进行了讨论。指导老师先告诉我的是孩子好学是好事情,不能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再来解决问题。最后我总结了大家的建议并开始改进讲题的方式。不再直接把整个思路和答案教给学生,而是用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的思路,用思路来代替直接的答案,并且通过提问侧面的来检测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可以很清晰的看出学生是哪一部分的知识出了问题并适时提醒他们去仔细阅读课本复习相关知识。
第三个问题是随着教学的进行,从开始压强到浮力的过程,知识的难度在慢慢加大,计算中用到的物理量越来越多,包括上一学期学到的密度,这一学期学到的压强、重力、浮力、受力分析,上一次强调受力分析已经过去了将近半个月,学生们开始忽略这个力学问题中最重要的问题。很多孩子反馈题中的已知量越来越少,需要求的未知量越来越多,思路就很容易乱。我认为问题出在学生学了知识,但是不会运用,碰到实实在在的题的时候无从下手,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开始突破。请教了指导老师,也结合了我做学生的时候的经验,总结出了大题的解决方案,从需要求的量入手,求它需要什么量,然后一句一句读题,题上从来都没有没用的信息,一句一句一个点一个点推出中间信息,最后求出未知量。强调后大家的反馈情况有好转。
最近一段时间的教学收获很多,很开心与学生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