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案例-像在哪里
像在哪里
案例背景:
对“探究、互动、创新”的思考 走上工作岗位还不到一年,一切教学活动对我来说都是新的起点。新课程的实施和深入开展又不断地撞击、诱惑着我,新的教材体系、新的理念、新的师生关系都是我极为向往的,常常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我利用一切机会参加新课程的学习,了解新教材的知识结构,在老教材的教学中大胆尝试采用新课程的教法和学法,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探究课题,营造探究氛围,和他们一起研究探究方法,慢慢的我和学生明白探究的目的并不仅仅是通过探究来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一种研究科学的方法,把它广泛用于学习和生活。使将来的探究过程更完善,想法更有创意,更有价值。
2003年的11月,在上城区的新课程培训中,我上了一节《平面镜成像》的示范课。在这节课学习中,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双向互动为原则。师生一起摸索熟悉科学探究学习方法的相关要素,体验科学探究中失败的挫折和成功的喜悦。通过教学中创设的情境,使学生经历了“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评估”的学习过程,从对像的位置比较模糊到能准确找到像的位置。课后很多老师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同时也对课中一些不成熟的地方给予了指导,我感到受益非浅。
案例描述:
下面我就从寻找像的位置的几个教学片段,来谈谈对“探究、互动、创新”的一些思考。
1、像在镜子后面
形形色色的镜子—各种各样的照法—千姿百态的成像——“躲”在镜子后面
教学片段1:
师:我们已经知道平面镜能成像,那么平面镜所成的像在哪里呢? 生:在平面镜的后面。(有学生立即脱口而出)
师:到底是不是在后面呢,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带来的镜子照一照,看看像在哪里? 学生活动:大家纷纷拿出带来的镜子照起来,镜子有方的、圆的、有支架撑着的、还有的甚至是破的有裂缝的,有的学生正面照,有的从侧面照,有的把镜子拿到头顶上,头仰起来照,还有的甚至把下巴搁在镜子上照。
(学生在没有老师的指导下,以他们认为好玩,有趣的方式照镜子,这样往往就是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了普遍的规律)
师:好,你们找到自己的像在哪里了吗? 生1(正面照的):像在镜子的后面。
生2(镜子搁在下巴下照的):像在镜子的后面。生3(用破镜子照的):像也在镜子的后面。
师:大家有没有不同的结论。(我这样问一是让学生知道不管用怎么样的镜子或是用什么方法照,得出的结论都是一样的,二是想了解一下学生以前的知识结构对平面镜成像特点有哪些了解。)生:没有。
师:大家通过现场照镜子已经找到了像的大致位置。现在有没有同学能告诉大家你镜子里的像的准确位置?
(学生们纷纷开始议论,但没有人能回答)分析:
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是做好实验的第一步
课前通知学生带各种各样的镜子时,已经引起了他们的好奇心,他们在猜想今天上课带镜子有什么用呢?我认为这就是实验探究教学的第一步,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学习的兴趣,这是上好课的关键。然后把生活中照镜子的事搬到课堂上来做,这样创设的情景贴近学生的生活,引起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教师是探究活动的引导者也是参与者
在没有老师正确的引导下,靠学生已有的实验技能和知识储备,让学生通过看镜中的自己来寻找像的位置,发现学生只能粗略地找到像的位置,并不能说出像的准确位置,可见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着引导者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当老师问谁能说出像的具体位置时,所有的学生都哑然了,使得学生们对这个司空见惯的现象产生了疑问,这就激起了学生想亲自动手实验把这个问题搞清楚的欲望。
2、原来像与物关于镜面完全对称
问题的提出 — 实验的设计— 方案的评价— 数据的测量— 像与物关于镜面完全对称
教学片段2:
师:我们要找到平面镜中像的具体位置,仅仅通过照镜子能行吗? 生众:不行。
师:那我们该怎么办呢?(我是以与学生商量的口气提出疑问)生:我们可以通过做实验来找。(一步步把学生引入到实验中来)
师:很好,同学们已经想到了要用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那么做实验首先要确定器材,我们想想看,做这个实验要用到哪些器材?
(学生们看了看桌上摆放的器材,立即就叫出来了)生:蜡烛,还有平面镜。
师: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选用镜子可以吗?
(学生们纷纷拿出镜子开始找像,很多同学把手伸到了镜子的后面,发现什么也没有,有些同学镜子前面看看,镜子后面看看,始终无法确定像的位置,这时有学生举手了)生:镜子是不能用来做实验的,我们做实验是要找到像的位置,如果用镜子就无法确定像的位置,因为镜子是不透明的,我们在镜子后面找像的一切活动都看不见。
师: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我们既要看到像,又要看到镜子后面,想一想可换用哪种材料呢? 生众:哎!玻璃。
师:好,我们试试看,用这种方法能不能帮我们找到像的准确位置。
(学生四人一组开始热烈地讨论,学生们一边摆弄桌上的仪器,一边向老师要玻璃板,一边讨论实验的步骤,有一些同学在做笔录,把大家讨论的结果写下来)师:好现在我就先请一个组的代表上来汇报他们组设计的实验方案。(有很多同学纷纷举手,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组设计的实验汇报出来)
生:我们组设计的实验是这样的:把玻璃放在一张白纸上,在玻璃前方放一支点燃的蜡烛,把另外一支蜡烛移到玻璃后面,放在正好成像的位置上,然后测出物和像之间的位置关系。
师:你们觉得他们组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何?(马上有同学站起来了)
生:我觉得他们组的方案不够完整,我认为应讲明玻璃应该垂直的放在纸面上,而且没有讲明要如何测量物和像的位置关系。
师:那么你认为应该如何来测量物和像的位置关系呢? 生:我认为首先应该先把物和像的位置确定下来,就是在两支蜡烛的底部分别沿着蜡烛的轮廓画下记号,然后把两支蜡烛移掉就可以量出距离关系。师:他补充的很好。(这时这位同学脸上漏出了得意的笑容)
还有同学要补充吗?
生:我觉得光测一次是不够的,要把蜡烛前后移动,左右移动,看看像的位置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师:看来我们的同学都想的得很周到。那还有没有要补充的了?
生:我觉得玻璃不仅要垂直的放,而且每次移动蜡烛时玻璃的位置都不能动。师:那你认为要怎么做?
生:先在纸上画一条直线,把玻璃始终放在这条线上,而且要用三角板的直角来固定玻璃,保证玻璃垂直的放在纸上。
师:我觉得我们的同学真的很了不起,能把一个实验设计的这么完整,周密。
接下来大家就按照这个实验方案来动手做实验。(学生两个人一组开始实验,教师在一边进行辅导)
师:现在通过实验,你们能告诉我像的确切位置吗?(我刻意请做实验做得最快的同学回答,这种机会的给予其实是一种奖赏,让他们有机会表现自己)
生:我们测量了四组数据,在垂直于镜面的方向上测了两组,发现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到镜面的距离是一样的,然后在水平移动蜡烛的位置,发现像是跟着物体等距离移动的,说明物体和像是关于镜面垂直的。
师:很好,你们已经把像的位置描述得很清楚了。那么等距和垂直能不能用一个词概括出来。(学生们拿起刚才实验用过的纸来看,有同学开始动手把纸沿着平面镜那条线对折起来,这时有同学兴奋的叫出了声音)生:对称。
师:很好,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完全对称。那我们能不能再想一想,利用对称性怎么样直接准确找到像的位置。
生:我们只要把一张纸对折,用大头针穿通纸张,纸上留下的两个洞,就分别是物和像的位置了。分析:
选择器材,设计实验
这一片段教师巧妙的创设了问题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引入到实验中来。课前放好一些实验用的器材,也为学生设计实验做了一个引导。教师提出用镜子做实验,学生通过实践发现了问题,推翻了教师的提议,这样的引导使学生明白实验中正确选择器材是成功完成实验的重要一步,也深刻理解了为什么用玻璃做实验的道理。
师生互动,评价方案
在学生相互评价实验的时候,教师不断的说:“有没有需要补充了?”这句话,其实是帮助学生把实验设计得更加完美。整个设计和评价实验的过程都是由学生自己完成,这样不仅能调动课堂的气氛,还能培养学生实验设计的思路和评价实验的能力。
动手实践,得出结论
实验结束后学生对自己测得的数据进行整理,总结出结论。这样能培养他们的归纳概括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种开放性、探究性的实验设计,和同学之间相互激烈地评判,把学生带入一个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空间,使学生有一种主动投入心力去学习的愿望。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课后学生认为通过做实验能使他们形象直观的认识到物与像关于平面镜的对称关系,不仅仅拘泥于课本的教条传授。亲手做实验比起死记硬背来,印象更深刻,做起题来更得心应手。
3、通过潜望镜看到的像在哪里
奇异的半人像实验— 拆看潜望镜— 研究潜望镜成像规律—亲手制作潜望镜
教学片段3:
师:我们已经清楚的了解了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关于镜面对称的,生活中也有很多例子都与这一特性有关。接下来我就请一位同学上来表演人在半空悬挂起来的魔术。(教师搬出一面大镜子,让一个学生站在镜子的边上,一半的人在镜子前面,一半的人在镜子后面,在镜子前面的那支脚抬起,我就可以看到一个现象:整个人凌空了。)(这时学生们都哈哈大笑)师:你们能告诉大家这是为什么吗?
生:其实我们看到的并不是完整的一个人,镜子里面的是镜子前面这半个人所成的像,因为镜子成像是对称的,所以我们误以为是一个人了。
师:解释的很好。请同学们再来看一样东西(拿出潜望镜,分给学生),这是什么? 生:潜望镜。
师:我们都知道,利用潜望镜我们可以在水下看到水面上的物体,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马上翻弄手上的潜望镜,有的看倒置的地球仪、有的看远处、有的看书上的字,有的还把潜望镜拆开看)生:因为潜望镜内部装有平面镜,通
过平面镜成像,我们就可以看到水上的物体。
师:那通过潜望镜所成的像的位置到底在哪里呢?
(学生开始议论,提示:利用我们刚刚得出的对称性。)
学生上台,通过现场画图来解释。教师再播放潜望镜成像原理的课件。
师:如果要看到的是倒立的像,那么潜望镜应如何改装?这就留给同学回家自己研究。课后探究:月亮的像在哪里?
学生往往认为月亮像的位置决定于水的深度,其实这是他们生活中的误区,让他们通过课后互相讨论,真正的理解,找到答案。案例分析:
成像的广泛应用,加深知识的理解
这一片段是平面镜成像的应用,教师通过现场表演,把课堂的气氛推到了最高点。然后使用潜望镜,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通过现场拆潜望镜看其内部结构,来加深对对称性的理解。学生通过拆装潜望镜,对他们的实验动手能力会有一定的帮助。学生认为,通过现场拆看潜望镜,调动了我们学习的兴趣,也加强了我们的动手能力。
课后的探究作业有别于以前的练习,有一定的挑战性。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还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要求学生还利用课余时间制作一些实验模型,这样不仅提高了实验的动手能力,还能为以后的实验积累素材
让学生直面新、奇、趣
科学探究是一个复杂的实践研究过程,但初中学生年龄还小,知识和经验都不足,对科学探究的方法了解也不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也还欠缺,加上以往的学习多采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问题意识不强。所以教师要营造积极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直面新、奇、趣,感受矛盾,发现疑问,学会推理和思考。如引入新课的实验设计、悬在空中的人等。
良好的师生互动促进学生的发展
我是一名年轻的新教师,和学生的年龄差距不大,很容易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与学生一起共同经历和体验探究过程,以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促进学生的发展,通过这节课的多次的教学设计和试教,更深刻的体会到,教师和学生是教学共同体的平等成员,在双方 的交往中,都要敞开自己、接纳对方,双方都是求知者、合作者。这样学生才能在探究学习中,真正体会到作为求学者的乐趣和幸福。
课后探究,培养创新意识
学生的作业不能总是布置一些算、画、写等,经常给学生布置一些开放型、实验型的作业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像这节课留给学生的“月亮的像在哪里”。同时利用所学的科学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用科学去解释现像,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所学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正由于我年轻,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也感觉到了一些不足。例如当学生设计出较为怪异离谱的实验时的处理;有很好地实验而由于实验条件的缺乏无法当场演示的问题,不能充分预见的问题等等。但我有理由相信,在将来对《科学》的不断研究中,只要能坚持做到和学生一起“探究、互动、创新”,我的教学一定会越来越完善。
第二篇:藏在哪里案例分析
小班语言活动《藏在哪里》案例分析
小三班:蒋晓丽
小班语言活动:藏在哪里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动物显著的外形特点找到相应的动物。
2、愿意大胆、清楚地讲述动物躲藏的位置。
3、体验捉迷藏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PPT课件。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师:今天森林里来了许多小动物,看它们是谁?你们认识它们吗?
2、数一数一共来了多少小动物。
3、师:6个小动物们准备做游戏,猜猜看它们会玩什么游戏呢?你们玩过捉迷藏游戏吗?怎么玩?
4、师小结:森林里的动物朋友们要玩捉迷藏的游戏,真有趣。我们跟他们一起 玩吧!
5、小狐狸把眼睛蒙起来,猜猜其它小动物们去干什么了?(躲起来)小结:小狐狸说:你们都躲起来吧,好好地躲起来,我来找,一定能找到。我开始数数了5、4、3、2、1,我来找你们了。
二、出示图片,找动物。
1、片段一:
(1)看小狐狸找到了谁?你怎么知道是小兔?(2)小兔躲在哪里了?出示图片验证。
2、片段二、三、四:
(1)小狐狸还找到了谁?在哪里找到的?(再一次引导幼儿讲述:小松鼠躲在大树后面;小鸭躲在花丛里,小象躲在草丛里)出图片验证。
3、片段五:
(1)刚才小狐狸找到了很多的小动物。(出示图片重复幼儿的记忆)(2)小兔、小松鼠、小鸭、小象都被小狐狸找到了,还有谁没有找到?
(3)小鹿躲在哪里了呢?小狐狸找了好久都没找到,你发现了吗?为什么小狐 狸找不到小鹿呢?
(4)小结:小鹿真聪明,躲在树林里,大家把它的角当成了树枝,所以找不到它!
三、游戏:捉迷藏。
你和谁一起玩过捉迷藏?玩游戏的时候你躲在哪里了? 今天我们一起到操场上去玩捉迷藏的游戏吧。
案例背景:
绘本故事《藏在哪里》讲的是动物们在玩捉迷藏的游戏。剪刀、石头布,小狐狸来找大家。他们都躲到哪里去了呢?石头后面有对长耳朵,大树后面有条花花的尾巴。绘本中作者将小朋友喜欢玩的“捉迷藏”的游戏贯穿整个故事,让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通过观察动物的特征来找出那只藏起来的小动物。玩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事情。然而捉迷藏是孩子们最熟悉和喜爱的游戏之一。整个活动就是以“藏”这样一个游戏活动为线索,牢牢地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
活动目标体现了多领域的整合,教学环节生动有趣。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动物显著的外形特征,在帮助小狐狸寻找朋友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运用着相关的知识经验,体验着阅读的乐趣;游戏中教师还不断重复巩固动物或幼儿躲藏的正确位置,有助于小班孩子的掌握和大胆讲述,真正做到了在游戏中快乐的阅读在游戏中快乐的学习。
过程描述:
片段一: T:(演示PPT)小狐狸说:你们都躲起来吧,好好地躲起来,我来找,一定能找到。我开始数数了5、4、3、2、1,我来找你们了。S:幼儿一起开心地高声倒数“5 4 3 2 1 ” T:这里有小动物吗?
S1:有个小兔子躲在那里。S2:我看见小兔子的耳朵了。T:看小狐狸找到了谁?你怎么知道是小兔?
S:小狐狸找到了小兔子,因为它的长耳朵露出来了。T:小兔躲在哪里了?谁会来说长长的话。S:小兔躲在大石头的后面。
片段二
T:刚才小狐狸找到了很多的小动物。找到了哪几个小动物?我们一起来想一想。(出示图片重复幼儿的记忆)S:看图片讲述。
T:小兔、小松鼠、小鸭、小象都被小狐狸找到了,还有谁没有找到? S:还有小鹿。
T:小鹿躲在哪里了呢?小狐狸找了好久都没找到,你发现了吗?(出示小鹿躲藏的图片)
S1:我也没找到。S2:我看到了小鹿的角在大树那里。
T:小结:小鹿真聪明,躲在树林里,大家把它的角当成了树枝,所以找不到它!
案例反思:
下面结合“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来谈谈自己对组织这节活动的反思。首先来谈谈活动目标。本次活动内容比较适合小班幼儿,活动目标的制定也比适切。本次活动目标制定为:
1、能根据动物显著的外形特点找到相应的动物。
2、愿意大胆、清楚地讲述动物躲藏的位置。
3、体验捉迷藏游戏的快乐。活动目标体现了目标要求的统一性、适宜性和整合性。其次来谈谈教学环节。本次活动设计我以观察小动物为切入点,借助“你们猜猜他们想玩什么游戏”展开对捉迷藏的探索。在第二个大环节,从第一个小兔开始躲,大家来找,并清楚地表述“小兔子躲在石头后面”,后面的几个小动物依次出现,松鼠躲在大树后面,小鸭躲在花丛里,小象躲在草丛里。层次性和递进性包括其中。“还少了一个小动物,小鹿躲到哪里去了?”激发了幼儿观察、探究的兴趣,形成了动物们玩捉迷藏游戏的高潮。当最终谜底被揭晓时,孩子们的快乐是不言而喻的。第三个环节则是体验游戏,大家来玩捉迷藏。在愉悦的游戏氛围中自然结束活动。
再次来谈谈教学提问的预设。活动中的主要提问是需要预设的,这些预设的提问要确保教学目标的落实。比如:“今天森林里来了许多小动物,看它们是谁?你们认识它们吗?“数一数一共来了多少小动物?”“小狐狸把眼睛蒙起来,猜猜其它小动物们去干什么了?”“看小狐狸找到了谁?你怎么知道是小兔?”“小兔躲在哪里了?”等等,这些提问都体现了提问的适宜性(难度适中)、关键性(能解决重难点)、开放性(适度开放)、推进性(保证环节的层层递进)和过渡性(起承上启下作用)。这些有效的提问对于本次活动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从而也保证了教学实施的有效性。
最后谈教具和媒体教学手段。这是个绘本活动,故事内容PPT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增加幼儿对故事的兴趣,为了能让幼儿有效地和故事互动,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观察到细节,在设计PPT时,我用了放大功能,孩子们通过这一功能的展示,对小兔小鸭小象松鼠小鹿的细节观察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在PPT中还增加了玩捉迷藏游戏的倒计时“54321”,增加了趣味性,帮助幼儿积累了游戏经验。为了让故事更加生动,我增加了音乐效果,使原本枯燥的故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总之,从开始研究这个教案到设计每句提问和提升再到实施活动现场直到活动后的反思,整个过程我都有所收获,整个过程是个学习过程,在学习中教学能力得到提高,教学组织技巧得到了提升。
组员谈 环节架构
集体活动《藏在那里》环节架构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整个过程的设计紧紧围绕着目标,环节架构比较有效。整个活动在环节架构上还体现了层次分明、思路清晰的特点。活动分成三个大环节。导入部分,引发幼儿兴趣。以观察小动物为切入点,借助“你们猜猜他们想玩什么游戏”展开对捉迷藏的探索。在第二个大环节中,找四个小动物有详有略。从第一个小兔开始找,大家找到并清楚地表述“小兔子躲在石头后面”,后面的几个小动物依次出现,松鼠躲在大树后面,小鸭躲在花丛里,小象躲在草丛里。层次性和递进性包括其中。“还少了一个小动物,小鹿躲到哪里去了?”激发了幼儿观察、探究的兴趣,形成了动物们玩捉迷藏游戏的高潮,也是幼儿根据动物显著的外形特点找到相应的动物的难点。第三个环节则是体验游戏,大家来玩捉迷藏。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自然流畅、节奏紧凑,幼儿也在情境中自然地参与、投入。
第三篇:春天在哪里案例设计
让学生学会多角度欣赏和体验美
《春天在哪里》课例(2~3课时)
一、学科:小学《品德与生活》
二、课例名称:《春天在哪里》
三、执教教师:张祖桂(白银区麻林坪小学)
四、课型:活动性学习
五、年级:一年级下册
六、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第二单元“春姑娘来到我身边”的第一个主题内容,意在让孩子离开教室,走出校门,回归自然,去寻找春姐姐的脚步为主线,利用多媒体课件把观察到的新知回归课堂,欣赏美丽的春色,发现春天的变化,感悟春天的乐趣,从而使孩子们在春天的环境中产生对春天、对大自然、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并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把春天表现出来,以此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理念: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因此,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把生活资料回归课堂,使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品德、发展品德。
(三)、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
通过通过主体活动,学会欣赏春天的景色,感受春天的美、体验春天到来的愉快,从而去感受自然的美,萌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知识与技能:
通过主体活动,了解春天里动物与人类的活动,了解春天季节的变化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3、过程与方法:
主动参与发现春天、寻找春天等的活动,激励学生去探究、去学习,在探究中了解身边的学问,体会亲近大自然的乐趣。
重点:引导学生在观察、感知中观察春天的特点,了解春天到来的信息,初步体会农民春耕时的辛劳。
难点: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欣赏大自然的审美情趣。
(四)教学准备:
1、课前要求小朋友收集春天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春天美丽景色(声象结合)。
3、歌唱春天的歌曲。
(五)、板书设计:
春天在哪里 发现 感受
美丽 乐趣
(六)、教学流程:
活动一:追寻春姐姐的脚步——找春天
教师活动: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之后质疑:这是一首描写什么季节的歌曲?
学生活动:听赏歌曲(会唱的同学跟唱),并说说这首歌曲是描写什么季节的的。
教师活动:美丽的春姑娘来到我们的身边了,你们发现了吗?和冬天相比有哪些变化?
学生活动:汇报自己的发现。
教师活动: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观察到自己生活周围的春天?
学生活动:汇报自己所用到的观察的方法。
教师活动: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春姑娘的脚步,用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和灵巧的小手,去户外用心寻找春姑娘,看一看春天都有哪些特征。
学生活动:自由分组。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到校园、校外寻找春天。(强调安全)。学生活动:到校园、校外寻找春天。
设计意图:教材有一定的局限性,春天的很多信息它并没有涉及到,所以我设计了这一活动。让学生到学校周围或校园里看一看、找一找,看看我们眼中的春天在哪里,在学法上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去找春天,体会亲近大自然的乐趣。
活动二:走进春姐姐的心灵——说春天
教师活动:我们今天看到了这么美的春天的景色,高兴吗?你们找到了那些春天的变化呢?
学生活动:谈自己的收获(把自己观察到的表现春天特征的现象描述出来)。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春天的田野、校园、山坡……图片,启发学生用最贴切的有关春天的诗歌、句子描述“我眼中的春天”。
学生活动:欣赏并赞美春天。教师活动:出示调查表(教材中)学生活动:完成调查表。
设计意图:叶圣陶老先生早就说过:解放孩子的手,让孩子多做一做;解放孩子的脑,让孩子多想一想;解放孩子的嘴,让孩子多说一说。在这些理念支撑下,我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让他们把自己观察到的表现春天特征的现象描述出来,同时我也向同学们展示了一些精彩的春天景象,直观形象的画面,符合一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儿童喜闻乐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三:留住春姐姐的身影——画春天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春天的图画(学生作品)
学生活动:欣赏并说说这些画都表现了春天的哪些特征。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完成绘画并点评。
学生活动:展开想象,画出自己最想画的春天的景象,展示作品。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也是新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之
一,课堂上,我让学生把自己所知道的最能表现春天特征的景象画下来,这样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和刚才看到的图片,用画笔把对春天的热爱表达出来。
活动
四、抒发对春姐姐的情感——唱春天 教师活动:播放《春天在哪里》音乐。学生活动:学唱《春天在哪里》。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感受春天的乐趣,分享童话般美丽的春天。
(七)、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注重从学生的兴趣和生活体验入手,使学生在自身的生活体验中感受、学习生活常识,体现“玩中学”的特点。同时,通过对远程教育设备和资源的使用,为学生提供更开放的时间和空间去发现春天、认识春天,从而得到深刻地感受。
第四篇:《力在哪里》教学案例
《力在哪里》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力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而力的现象是学生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但力是无形的,根据力作用在物体上的效果来感受力,又是学生所陌生的。本课的教学目标是组织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活动,感受力的存在;感受到力有大小;力有方向。由于力是无形的,我们只能从力作用到物体上的效果来认识力。所以本课把感受力的存在以及力对物体运动、形状的影响作为重点。在清楚感受到力的存在的基础上,认识到力有大小、方向,从而为后面的四课学习降低难度,打好基础。
案例片段:
实验一: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研究弹玻璃球滚动实验的做法: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
1、提出探究活动的方案;提出方案
2、选出小小记录员;
3、动手实验,收集信息;
4、填写实验记录单并汇报。
(讨论、交流、汇报,通过动手游戏,使学生体会到究竟什么是力。)
实验二:力对物体形状的影响——研究揉捏橡皮泥的实验:
实验方法同实验一。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提出方案、、选记录员实验操作、填写记录、汇报。这些实验方法不但科学,而且合理,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符合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
实验三:认识力的大小——研究弹簧秤的使用方法:
1、学习使用弹簧秤;
2、用弹簧秤测一测提起一些物体所需要的力,填写活动记录;
3、比较拉动、拎苹果时用力的大小。
(“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即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案例分析:在整个教学中,我感觉成功之处是:
1、整堂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2、在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力的经验与体验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具有引导性、启发性的问题和游戏,使学生对已有经验和信息进行检索与筛选发现有关力的科学规律,激发孩子们的科学探究兴趣。
3、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中学习知识,使学生从“我学会”变成“我会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当然,不足之处还是存在的:
1.个别内容在设计时有,可是上课时遗漏了,说明教学思路还是不够清晰,完整。
2.总是想方设法将学生拉到教师事先预设好的思路中来,没有很好的实行师生互动。
4.在学生活动设计时,没有仔细考虑学生方面因素,使得活动中有些学生不够投入。
第五篇:想像在作文中的作用
想象在阅读中的作用
摘要: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写道:“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可见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同样,在阅读和鉴赏文本时,也离不开想象的参与。想象在阅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想象联想理解
我们在阅读文章时,要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这样对作品的理解就会更精辟、更深刻。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阅读原始文本,通过“再造性想象”客观地把语言文字转化为画面呈现在读者脑中;进而在此基础上,学生结合自己的情感、知识、阅历等主观因素进行“创造性想象”,在大脑里产生“新形象”,最后把“新形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写下来或说出来。这样阅读与想象的有机结合实现了读者与作者之间的生命对话,于是才能真正理解作品的特色。
一、启动阅读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的投入和参与是最深刻的活动机制,而兴趣则是推动学生积极地去认识或处理某种事物的重要内在动力。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是阅读教学的良好开端。
引导学生凭借表象进行联想、想象,可将书面的语言文字在头脑中还原成作者所描绘或记述的那一客观事物或尽量接近那一客观事
物,产生一种如见其人、如视其物、如临其境的心理状态,调动起阅读兴趣。意境是在抒情作品中,艺术家所描绘的自然景物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的,有兴发感动作用的艺术境界。诗歌特别是中国古代诗歌主要是通过意境来传达思想感情的。诗人涌动于胸中的情感,无法让人直接感知,因此,诗人在抒发情感时,往往把情感凝结成有声有色有形有态的具象,通过对具象的艺术处理,创造出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形神兼备的意境。如教学《在山的那边》,我先放了一遍全文的配乐朗读。学生一边听读一边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辽阔的思维天空中翱翔。既提高了审美情趣,又启动了学生的阅读欲望。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投入到学习中。叶圣陶先生说:“读诗不仅要睁开眼睛看文字,更要在想象中睁开眼睛看由文字触发而构成的画面。”对于上首诗,教师就不能只作一般性的语句疏通,而应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去激发学生的想象,把学生带入到诗的优美意境中。
教师在学生理解课文后,根据课文特点,挖掘创造性因素,设置疑点,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编织故事的各种结局给课文续篇,激发学生的兴趣。《少年闰土》的结尾是两个志趣相投的孩子离别时的悲恸大哭和离别后的互赠礼物:“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他后来还托他的父亲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我也曾送他一两次东西。”我提问:从这段叙述中,你体会到什么?学生体会到:两个孩子难舍难分,感情深厚。我趁机激发学生想象:文中说“从此没有再见面”,但20年
后二人见面了,二人见面后是怎样的情景呢?学生一致认为,两个人会欣喜若狂,激动不已。我打开《故乡》一文,读上一段20年后二人再次见而的那种麻木不仁、冷若冰霜的情景,学生听后纷纷表达感受,既怀疑又困惑,很想亲自读一读,找到变化的原因。
二、加深感知理解
“空白”是中国国画、书法艺术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部分课文语言精练、内容含蓄。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有意留下一些艺术的“空白”,使作品达到“余音绕梁”的境界。
对于这类课文,教师先要指导学生感知语言文字,获得信息,再恰当地设置疑问,启发学生去思考,以想象填补“空白”,达到理解目标、促进思维发展的目的。
从“球形阅读”教学理论看,作为文章组成部分的字词句段,均有所指,有某种联系,但审视教学,结构往往并没有形成一个“圆”,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不那么紧密,存在着“欠缺”与凹陷,弥补的办法是凭借想象进行“少补”、拓展,道出文中的未尽之意。《游园不值》用一枝出墙的红杏写出春色美。春色到底有多么美呢?我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吟诵展开联想、想象,凭借一枝出墙的红杏,进行“形象再造”,脑海中展示出一幅姹紫嫣红的满园春色图:或花团锦簇,彩蝶飞舞;或绿草茵茵,芳草萋萋;或莺歌燕舞,蜂群嗡嗡„„学生渐入意境,受到感染,与作者热爱大自然之情融为一体。这样“少补”使得原来“凹陷”的“球体”圆了起来。
三、把握艺术想象的变形作用
艺术想象以出现新形象为结果,而这个新形象既以大脑原积累的旧形象为基础,又明显区别于原有旧形象,甚至是离奇的、超现实的,即这个新形象是大脑原有积累的变形。即使生活中的典型形象(原始典型)也不能照搬在作品中,所以,艺术想象具有变形性。郑板桥《题画》中说:“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岂只画画?文学创作亦然。艺术想象实际上是作者对原有积累在胸中进行艺术加工的过程。其结果怎能不高于原有积累呢?艺术想象的变形性也表现在它所产生的新形象比原积累的感性形象更集中、更突出、更深刻、更典型、更具有感染力、说服力,因此也更具有普遍意义这一点上。总之,现实生活中的感性形象在作家的艺术想象中都发生了这样那样的改动、变相,甚至”扭曲“成超现实的东西。一个谄上欺下、诡计多端、惯以他人之血“染红顶子”的“密探”、“小爬虫”,在匈牙利作家久尔吉?莫尔多瓦的笔下竟成了一头“会说话的猪”;刘易斯?长罗尔《阿丽思漫游奇境记》中的柴郡猫什么时候都咧着嘴笑,嘴角一直咧到耳根,身体却从尾巴开始慢慢隐没,直到“猫全不见了,只有枝头还挂着笑。”马尔斯?长彭铁尔《人间王国》中的黑妈诺埃尔能抛下人的外形,时而变成鸟,时而变成驴、蚂蚁、胡蜂„„千变万化的独臂人麦克康达尔“有时长出翅膀,有时变有游鱼„„一会与母马交配,一会在清凉的池塘中小憩„„”借此来象征黑奴摆脱被压迫的地位、争取自由解放的愿望、要求和他们在起事前
噪动不安的情绪;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名著《百年狐独》,其中先哲墨尔基阿德斯,罕见的淫雨飓风度、偏执谎诞的性爱,„„皆渗透了更大的变形色彩,使它成为轰动世界的魔幻现实主义顶峰之作。
由此可见,艺术想象的变形性应从两方面去理解:一是低级变形,即一般变形。表现在纯现实主义描写中,典型化的过程就是一个就形过程;一是超级变形,即特殊变形,变形幅度较大,夸张、象征、甚至谎诞不经、光怪陆离,如浪漫主义、超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艺术想象具有惊人的大胆、超级的变态、神奇的魅力。
学生喜欢看的《灰太狼和喜羊羊》实际也运用了艺术想象的变性作用,《皇帝的新装》更是艺术想象变形作用运用的典型。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学生的想象力更有张力,更能引起读者的思考。
四、培养语感
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锐的感觉。”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文能力的最高层次是语感能力。从内容上看,语感包括语意正误的感受、语言形象感受、情感色彩感受。
语感的产生以感性为主体,离不开具体生动的形象。小学生的情感伴随清晰的表象和理解的不断深化。这就要求我们设法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创设的情境,正确理解课文的语言形象。怎样渐入佳境呢?“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叶圣陶语)
《观潮》按时间顺序介绍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色。教学中,我运用幻灯、录音和亲切的导语,引导学生入情入境,逐渐变文字为头脑中的“内心视象”:“同学们,我们现在已经登上了海塘大堤,眼前便是宽阔的钱塘江。隆隆的响声越来越大,如山崩地裂。那条白线逐渐前进、拉长、变粗,白浪不断翻滚,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学生眼看画面,耳听录音,仿佛进入了其声可闻、其景可观、其物可及的境地,感受到大潮的姿态、气势,禁不住由衷地赞叹其雄伟、壮丽,从而达到“使感知的美的表象分外丰富”的目的。
学生开始不会想象,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每当读到这类有景有情有意的语言时,画面便会一一浮现,逐渐成为“永远的情景”,语感会越来越强烈,越来越敏锐。
实践证明,运用想象思维进行阅读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长期训练,既能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又能发展学生智力,促进语文素质全面发展。通过启发学生想象,引导学生创造性表达,将阅读、创造性想像和个性表达结合起来。想象式阅读,它涉及到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训练,通过“想象”这一环节把四者结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有效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