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点评100个教育案例读后感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点评100个教育案例》读后感
教师只有读书,才能拥有不竭的水源,不断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增长职业智慧,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闪耀着睿智的光彩,充满着创造的快乐。
为进一步提升教育智慧和师德修养,学校组织教师阅读教育名著,我选择的是《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该书为基础教育研究专家王晓春所著,本书汇集了100个小学教师及班主任常常碰到的棘手问题,从“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师生关系、教师与家长关系、管理问题”这五个部分,就当前在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教育案例进行点评和剖析。书中的案例真实,极其贴近老师教育教学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文章短小,可读性强;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可直接借鉴的操作经验;案例点评注重科学,深入浅出,入情入理,思路独特,发人深省,读后令人深受启发。本书既是教师的得力助手,又是教师进行案例研究的范本,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课堂上,作为教师最讨厌那些坐不住或者不时做小动作说话的学生。虽然对他们多次提醒,反复教育但仍不见起色,真是恨铁不成钢。《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中的案例30讲的是黄老师向王晓春老师求教让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的方法。看了王晓春老师的支招,我觉得受益匪浅。其实,原来是我们没有把握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规律。
王老师告诉我们学生的注意有两种: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是主动的收敛的,无意注意是被动的散漫的。现在有不少学生有意注意水平很低,东张西望,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不知自己想干什么,不知自己该干什么。他们虽然坐在教室里,但并不是“学习者”。这是教师最头疼的。而无意注意的规律是:哪里声音大,哪里色彩鲜艳,哪个人动作怪异,什么事情新鲜好玩,他就会往哪里看,这种情况小学生中表现很突出。
为此,在教学中必须从他们生理、心理所处阶段出发,灵活多样的采取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一种方法集中连续实施的时间不能太长,以免使学生感觉厌恶、疲劳,分散注意,从而出现讲话、做小动作的现象。以一种方式为主,伴以其他方式交替进行,降低学生的紧张度。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出发,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多以身边熟悉和感兴趣的例子介绍,甚至穿插一个故事,一个笑话,绝对不能单一化,从而有效的使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相互交替,穿插在整个教育教学中,让学生松紧结合,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本书我还没有全部读完,但读到这儿,我已经明白了,身为教育者,全身心地去爱学生固然重要,但教育智慧不可少。只有既有爱心,又具有教育智慧,才能更有效的教书育人。
吴亚波
第二篇: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点评100个教育案例读后感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点评100个教育案例》读后感
三十五团中学邓海燕
在这一个月的读书时光中,我感到很快乐。基础教育研究专家王晓春所著《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本书汇集了100个小学教师及班主任常常碰到的棘手问题,从“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师生关系、教师与家长关系、管理问题”这五个部分,就当前在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教育案例进行点评和剖析。书中的案例真实,极其贴近老师教育教学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文章虽短,但可读性强,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可直接借鉴的操作经验,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好书。
这本书我还没有全部读完,我已经明白了,身为教育者,全身心地去爱学生固然重要,但教育智慧不可少。现将感悟最深的一个案例与大家分享。
课堂上,作为教师最讨厌那些坐不住或者不时做小动作说话的学生。虽然对他们多次提醒,反复教育但仍不见起色,真是恨铁不成钢。《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中的案例30讲的是黄老师向王晓春老师求教让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的方法。看了王晓春老师的支招,我觉得受益匪浅。其实,原来是我们没有把握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王老师告诉我们学生的注意有两种: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是主动的收敛的,无意注意是被动的散漫的。现在有不少学生有意注意水平很低,东张西望,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不知自己想干什么,不知自己该干什么。他们虽然坐在教室里,但并不是“学习者”。这是教师最头疼的。而无意注意的规律是:哪里声音大,哪里色彩鲜艳,哪个人动作怪异,什么事情新鲜好玩,他就会往哪里看,这种情况小学生中表现很突出。
为此,在教学中必须从他们生理、心理所处阶段出发,灵活多样的采取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一种方法集中连续实施的时间不能太长,以免使学生感觉厌恶、疲劳,分散注意,从而出现讲话、做小动作的现象。以一种方式为主,伴以其他方式交替进行,降低学生的紧张度。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出发,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多以身边熟悉和感兴趣的例子介绍,甚至穿插一个故事,一个笑话,绝对不能单一化,从而有效的使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相互交替,穿插在整个教育教学中,让学生松紧结合,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只有既有爱心,又具有教育智慧,才能更有效的教书育人。
第三篇: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点评100个教育案例读后感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点评100个教育案例》读后感
34团教师赵文娟 教师只有读书,才能拥有不竭的水源,不断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增长职业智慧,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闪耀着睿智的光彩,充满着创造的快乐。
为进一步提升教育智慧和师德修养,学校组织教师阅读教育名著,我选择的是《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该书为基础教育研究专家王晓春所著,本书汇集了100个小学教师及班主任常常碰到的棘手问题,从“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师生关系、教师与家长关系、管理问题”这五个部分,就当前在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教育案例进行点评和剖析。书中的案例真实,极其贴近老师教育学生中的种种问题;文章短小,可读性强;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可直接借鉴的操作经验;案例点评注重科学,深入浅出,入情入理,思路独特,发人深省,读后令人深受启发。本书既是教师的得力助手,又是教师进行案例研究的范本,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课堂上,作为教师最讨厌那些坐不住或者不时做小动作说话的学生。虽然对他们多次提醒,反复教育但仍不见起色,真是恨铁不成钢。《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中的案例30讲的是黄老师向王晓春老师求教让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的方法。看了王晓春老师的支招,我觉得受益匪浅。其实,原来是我们没有把握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规律。
王老师告诉我们学生的注意有两种: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是主动的收敛的,无意注意是被动的散漫的。现在有不少学生有意注意水平很低,东张西望,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不知自己想干什么,不知自己该干什么。他们虽然坐在教室里,但并不是“学习者”。这是教师最头疼的。而无意注意的规律是:哪里声音大,哪里色彩鲜艳,哪个人动作怪异,什么事情新鲜好玩,他就会往哪里看,这种情况小学生中表现很突出。
为此,在教学中必须从他们生理、心理所处阶段出发,灵活多样的采取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一种方法集中连续实施的时间不能太长,以免使学生感觉厌恶、疲劳,分散注意,从而出现讲话、做小动作的现象。以一种方式为主,伴以其他方式交替进行,降低学生的紧张度。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出发,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多以身边熟悉和感兴趣的例子介绍,甚至穿插一个故事,一个笑话,绝对不能单一化,从而有效的使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相互交替,穿插在整个教育教学中,让学生松紧结合,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本书我还没有全部读完,但读到这儿,我已经明白了,身为教育者,全身心地去爱学生固然重要,但教育智慧不可少。只有既有爱
心,又具有教育智慧,才能更有效的教书育人。
第四篇:《教育的智慧从哪里来》点评100个教育案例(小学)
《教育的智慧从哪里来》点评100个教育案例(小学)第一部分 教师问题 【案例1】
用智慧启迪智慧用心灵感化心灵
宇是后来进入我班的学生,他是体育特长生,学习对他来说远远不如足球重要。他刚进班,我就断定他肯定是个调皮蛋,于是第一个深入了解的对象就选定了他。开始的几周他倒是有几分收敛,但是上课基本上不听讲。有一次上课看漫画书,被我没收了,他却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于是怎样让他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成了我的首要难题。起初他并不愿意和我多说话,也不大喜欢和班里的学生交流,于是我开始主动地接近他,专门找一些有关足球的话题和他探讨。他是个很坦诚的孩子,几次交流过后,他就经常给我说他从小到大有关足球的故事。从他的故事中我读出了他的坚韧,他的毅力,他的追求。
他的足球技术还算是不错的,文化基础比较差,对于一个体育生来说,这将意味着前途的渺茫。随着我们交流的深入,我开始涉及学习的话题。他却有些退缩了,一下子拉大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弄得我措手不及。直到那天下大雨,我发现他一个人在卫生区打扫卫生,雨水几乎湿透了他的全身,我看到这样的场面心里顿时颤了一下,马上找来一把伞为他遮雨。事后我在班里表扬了他,我说他让我感动,让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幕。后来他告诉我,我们之所以能像现在这样的彼此信任,正是那次为他撑伞的事深深地感动了他,从那时候起他把我当成了朋友。就在冒雨打扫卫生区当天,我在他的作业本上这样写道:“你的行为让我感动,我相信自己的眼光,你是个好孩子,我为有你这样的学生而感到自豪,我愿意陪你一起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第二天他给我一封长长的信,里面写下了他的故事,他的想法,他的追求以及他的困惑。他还把日记给我看,让我彻底地了解他。这是一个很懂事、很孝顺、很好强的孩子,他的最大的追求就是是球,为了足球他可以放弃很多东西,但是学习决不能放弃,所以我计划从数学开始着手,加强对他学习的督促。
在我的劝、哄、鼓励的作用下,他开始上课回答问题了,也开始自己做作业了,而且有时候还来问我题,我高兴极了。我和他定的目标是期中考试至少数学及格。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上课有了明显的变化,政治、历史课也开始回答问题了。当我们俩都期盼的期中考试成绩下来后,发现历史59分,数学48分,我对此没有做任何的评价,让他自己总结。他在给我的信中写到,这次考试成绩下来后他很难过,以前的他从来不会因为考试成绩而伤心,而这一次确实觉得不好意思了,尤其是那个59分,如果再多背一个题就及格了。看了他的信,我没有批评他,反而表扬了他,让他谈谈得59分的感觉,告诉他付出与收获是成正比的,期待着他的努力,相信他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就这样,我们一直进行着良好的沟通。我看到了他的进步,起码他知道学习了,虽然有的科目还是很差,但他知道努力了,我为此而感到欣慰。现在的他,是班里的体育委员,对班级的工作非常有责任心。他遇到了不高兴的事也是第一个告诉我,就连他出去比赛也会每天向我汇报行程,我知道我已经成为了他的朋友,甚至是亲人。他曾说过:“李老师,除了我爸妈,就你最疼我了。”虽然我无法承担这句话的分量,但是我的学生着实一次次地感动了我,是他教给了我这样一句话“用智慧启迪智慧,用心灵感化心灵”。有了和宇的接触,我坚信我可以用自己的心灵感化更多的心灵。
附:这可能不是一篇好的教育案例,但这是我当班主任以来感触最深的一个教育过程。虽然我现在并没有和每一个孩子达到这么顺畅的师生关系,但我一直在努力,因为我始终相信用真心可以换得真心。也许宇将来不一定出人头地,但我会成为他记忆中最深刻的老师,因为我是在用真心教育他、关怀他。(misspuck)【点评】
智慧与爱心同等重要
misspuck老师文章的题目是“用智慧启迪智慧 用心灵感化心灵”,可是我们纵观全文,其中教师的一片爱心倒是看得很清楚,而智慧,恕我直言,就不明显了。这正是目前中小学教师工作的普遍弱点。
学生宇是个“调皮蛋”,不爱学习,只爱足球。misspuck老师看到了这些现象,不假思索地就给自己确定了以下任务:“于是怎样让他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成了我的首要难题”。我发现很多老师都是这样思考问题的,已经公式化了。
这种思路是智慧的吗?恐怕不是。可能misspuck老师一抬脚就走错了路。这种思路的推理是:学习不起劲,是因为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一旦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就会努力学习,而且能学好。
这个推理经不起推敲。
实际上学生都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不但口头上知道,而且心里也很明白。家长和老师天天挂在嘴边的观点,他们怎么能不知道?再说,我们社会的整体风气分明对高学历者有利。学校里,成绩好者出尽风头,成绩差者灰头土脸;社会上,高学历者名利双收,低学历者就业困难。学生再傻,也能看清这种现实。
明明知道学习重要,为什么还提不起劲呢? 这样提问题,就有点智慧了。
那是因为,认识到一件事情的重要,并不能保证人做这件事情有劲头,更不能保证做得好。
举例来说,哪一位老师不知道差生教育的重要性?然而不是仍有很多教师看见差生就头痛,恨不得他们赶快全都转学吗?请想一想,教师一提差生就晕和学生一提学习就烦有什么区别?这几乎完全是同一种心态。
当你面对一个困难,发现自己总是不能克服它,感觉自己找不到出路,怀疑自己能力的时候,别人还向你强调此事的重要性,只能使你对此事更反感、更沮丧。
坦率地说,教师对学习障碍生大谈学习的重要性,做的就是这种傻事。于是你就明白为什么misspuck老师和学生宇虽然搞好了关系,但是只要“涉及学习的话题”,他就“退缩了,一下子拉大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弄得我措手不及”。这其实是最正常的心理反应,就像很多老师提起班上的“麻烦制造者”就皱眉一样。
所以,面对一个学习障碍生,教师千万不要再说教。那些话,学生都背下来了,甚至比老师还会说呢!教师的最重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深入具体地分析,他的心理问题是什么,他的智力类型是什么,他的思维方式是什么,他的困难到底在什么地方,从何处突破可以见到成绩、可以建立信心。
有些老师遇到这种情况,往往采用“爱心治疗法”。先和学生搞好关系,misspuck老师就是这样做的,也有效果。这比那种“横眉冷对法”当然要好得多。但是教师一定要明白,这种方法只能给学生努力学习提供一个较为良好的心态基础,而并不能解决具体的学习问题。就好像医生与病人关系好并不能保证治好病人一样。要治好病人,医生还需要有专业能力,能对症下药。
千万不要以为爱能包治百病。而且我再说一句可能得罪人的话:爱不属于专业能力(虽然它对于教师是必须的,非常重要)。爱,谁不会?家长对孩子的爱,难道比教师对学生的爱少吗?为什么他们反而常常来求老师教育他的孩子?他们缺少的不是爱,而是理智、是智慧、是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方法。智慧,即使不比爱心更重要,起码也和爱心同等重要。
misspuck老师说:“用真心可以换得真心。”不一定。如果没有更多的智慧相伴,则真心换回来的很可能就不是真心,而是寒心。浙江最近就有一位老师,应家长的要求好心照管一位差生的全部生活,结果被这个学生打成脑震荡住院了。现在令教师寒心的事情多极了,该是清醒的时候了。
【案例2】
找骂
肖×这孩子实在不像话,简直是无法无天了,搞得每个老师一走进四。二班教室头就疼。
数学课,大家都在认认真真地听讲,他突然来了一声鸡叫,教室顿时炸了锅,调皮的小家伙们都跟着学起来,数学老师气得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可肖×倒好,一本正经地坐在那儿,没事人似的。
思想品德课上,老师说一句“做人要诚实”,他就跟一句“诚实要吃亏”;老师讲一句“拾金要不昧”,他就来一句“不拿白不拿”。年轻气盛的周老师当然不会放过他,课也不上了,训了他整整大半堂课。可他挺受用似的,听得嘴巴快咧到耳边去了。
音乐课,他扯着破钟似的嗓子边吼边扭;科技课,他用剪刀把前面孩子的衣服剪了个大洞,还美其名日“防空洞”;体育课上,他又偷偷地把同学的鞋带系到一块儿,害得那个同学摔伤了膝盖,连带着让教体育的陈老师也受到了学校的处分……
老师们一个个都把“状纸”递到了班主任管老师那里。
管老师找肖×和颜悦色、语重心长地谈了好多回,可肖×就是不长记性,前面点头,后面又犯。
今天,肖×直接把“战火”烧到了管老师的头上。语文课上,管老师带着同学们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在行间陶醉地踱着步子,肖×冷不丁地横扫出一条腿,把没有防备的管老师摔了个“五体投地”,眼镜也跑出去跟墙壁“亲吻”了。管老师把肖×像拖“死狗”一般拖进了办公室。“说,你哪天不挨骂就浑身不舒服,是不是?”平日里温文尔雅的管老师此时全没了淑女风范,“你到底对老师们有什么不满?你说啊,你!”
“因为……因为你们都是女的。”
“岂有此理!女老师好欺负是不是?!”管老师更是怒火中烧,偾怒的拳头狠狠地砸向桌子,巨大的响声吓得办公室里的其他老师个个都停下了手中的工作。肖×也吓得一哆嗦,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往下掉。他边抹着眼泪,边抽抽噎噎地说:“不是这样的。自从妈妈和爸爸离婚以后,妈妈就不知上哪儿去了,看见你们骂我,就好像妈妈还在我身边一样。所以我经常捣乱,好看到你们生气的样子。对不起,老师……”
管老师心尖猛地一颤,把肖×紧紧地搂在怀里……(王晓琴)【点评】
批评不是研究方式
这个故事令人心碎。孩子太可怜了。
他居然用这种方式寻找失去的母爱,恐怕是很多老师始料不及的。老师们都只看到了事物最表层的现象,不知其本质。
我相信这些老师都是爱学生的。可是,光有爱心,不一定能走进孩子的心里;要了解事物的本质,需要科学,比如心理学。
一个人的个性,他的心理特点,他的本性,都不是“爱”出来的,而是研究出来的。
爱能解决很多问题,不能解决一切问题;正像科学能解决很多问题,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一样。
其实这个孩子“捣乱”的本质是管老师在偶然中发现的,是撞上的,不是研究出来的。
很多老师都领教过这个孩子,但是好像没有人研究过他,甚至没有人提出一个最普通而又最重要的问题:“他为什么会这样?他心里在想什么?” 是没有研究的工夫和精力吗?不是。是没有研究的习惯。老师们更习惯于“教育”这个孩子。而所谓“教育”者,批评也。
然而批评并不是一种研究方式。您见过一个“批评”天气的气象学家吗? 批评最多是一种带情绪的管理方式。
当你不知道某种事物的真相的时候,批评它,只能进一步掩盖它的真相,而不会使它的真相显现出来。
换句话说,批评一个事物,并没有使你对这个事物加深什么认识,批评半天,你也没学到点什么。
于是你就明白为什么许多老师越批评学生越不管事,越不管事越批评,直到气晕了——他们压根就没搞清这孩子怎么回事!我把这种老师称之为“蒙在鼓里的教育者”。
于是你也就明白许多教师的素质为什么长期得不到提高了。
没有研究的教育,是盲目的、情绪化的教育,是教师素质提高的最大障碍。这种教育现在很流行。我们必须想办法改变它。王山而老师跟帖: 批评也是一种研究方式
晓春先生分析得入情入理,读后深受启发。但对其中的一句话我有点想不明白。想说:“换句话说,批评一十事物,并没有使你对这个事物加深什幺认识。批评半天,你也没学到点什么。”(《批评不是研究方式》)不知您这里说的“批评”是指真正意义的“批评”,还是特指“指责”、“训斥”式的“批评”?真正意义的“批评”有两个义项:①指出优点或缺点:②专指对缺点或错误提出意见。我觉得这两者也都有“研究”的成分。比如您的《给阿德老师的建议》和《智慧与爱心同等重要》就是真正意义的“批评”,也是“研究”,在这个过程中,不但您自己“对这个事物加深”了“认识”,大家也跟着“学到点什么”了。由此说来,“批评”也是一种研究方式。难道批《水浒传》或评《红楼梦》不是对这两部书的研究吗? 如果教师对学生不是一味地“指责”、“训斥”,而是真正意义的“批评“,并且允许学生辩解,这就不能不带有“研究”的成分了。王晓春回复:
非常感谢王老师的意见。我表达得不够好。
我文中所谓的“批评”,指的是学校里通常发生的事情,即教师对学生缺乏分析地指责,与学术性的和研究性的批评不是一个概念。
我读过王山而老师不少帖子。王老师总是能启发我的思考。您这种批评,对我好处很大。
十分欢迎您经常到这里来批评指正!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案例3 【案例3】
教育专家的方法为何不灵?
一个师范生,学教育学的时候.老师举了一个例子。说一个教育专家,有一次发现一个孩子在摇晃一株小树苗,便走上前去说:“小朋友,小树苗可不能摇呀,你一摇,它头就晕了,要叫疼的,就要流泪了。”孩子于是很懂事地不摇了。这个师范生真的佩服这位专家,于是一直记着。后来他毕业了,好长时间后,他竟也遇到了这样的事情。有一个小朋友在路边摇晃着小树苗。他也学着那位教育专家的口气说:“小朋友,小树苗可不能摇呀,你一摇,它头就晕了,要叫疼的,就要流泪了。”可小朋友却说:“老师,你骗人,小树怎么会头晕.怎么会想事情.怎么会说话呢,”他晕了!心里想,现在的孩子怎么啦?(大潮河)【点评】
教育专家的办法为什幺就必须灵? 我也想起了一个故事。
说古时候有一个人决心学医。他读了一些医书,记住了,然后就给人看病。看了一个,没治好,又看了一个,还是没治好。人家问他:“您怎么治不好呢?” 这位先生愤愤地说:“我明明是按照医书开的药方,可恨这些病人不按照医书得病!”
大潮河老师说的这位师范生也是在按照医书(教育专家的成功案例)在开药方,结果也失败了,他和那位蹩脚医生一样,责备学生为什么不按照教育专家描写的那样幡然悔悟。这不是很有趣吗? 不很有趣。有点可怕。说明我们的师范教育有问题:只让学生记住了某些现成的结论,没有帮学生学会探究的思路;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责备学生,不会反思自我。这样下去,我们的教师队伍里可能叉会增加一位牢骚家.这种人已经够多了,都是我们师范教育的产品。
根本就不应该要求学生完全按照我们主观想象那样去行动,就像医生不能要求病人只得“标准病”一样。
有的孩子可能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发达,换位思考能力强,有同情心。对这种孩子,你用拟人法是可能唤起他对小树的同情的。有的孩子可能缺乏想象力,很现实.死心眼,或者不善于换位思考,或者缺乏同情心,对这种孩子,你用拟人法就可能完全不顶事。这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医生有时候用某种药,不也不顶事吗?怎么办,换一种药再试试就是了。再不行,重新检查,重新诊断。谁说过解决学生问题必须一次完成? 这地方我们就看出某些师范毕业生的思维方式多么狭窄,多么死板,多么拘谨,一点都展不开。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因为他们经验少。愚以为,经验少不是主要原因。有这样的思维方式,他们很难刨造和积累新经验。你想,一个认定病人应该按照医书得病的医生,上哪里去积累经验?他根本不想学习新经验。病人得病超出医书,这本是研究新问题的好机会,他却觉得可恨。其前途可知。
【案例4】
师范教育中到底什么是最要紧的? 每年学校里都要来一批新老师,套用一位前辈的话,良莠不齐。其实在自己上大学时就很纳闷,受过师范教育的人不会教育学生,甚至于和学生谈话都说不明白。有些名校毕业的学生不会和学生打交道,反倒不如一些专科生工作起来得心应手。
今天在办公室里和同事们讨论说,教育学、心理学其实是自学的,不如把各位名师的教育日记好好研读研读,再结合自己的性格特点、自己的成长历程来理清自已的工作思路。教育学、心理学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吗?
(老师你好)【点评】
最要紧的是学会学习和研究
我们的师范教育着实问题不小。正如这位网友所说,“教育学、心理学其实是自学的”。这不是个别人的看法,师范毕业生大都有这样的体验。
问题在哪里呢? 问题在于,我们的师范教育是知识教育而不是能力教育。学的多是死知识,死知识只在考试中有用,实际工作需要的是能力,死知识当然就用不上了。有人认为这是由于那些知识脱离实际,若讲的知识都能联系实际,学生参加工作“拿来就能用”,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事情恐怕不是这样简单。
实际生活千差万别而且瞬息万变,想让师范教育把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全部包括进来,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想让师范教育预见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将要发生什么情况,并且预设具体的解决方案,那也是绝对不可能的。师范教育不能给自己提出这样大而无当又细致人微的任务.那太不明智了。
愚以为,师范教育给自己提出的任务应该是,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
这样,他们参加工作以后,即使遇到从未见过的难题也没关系,他们知道怎样着手去研究它,解决它。不怕没见过,就怕没思路。
可惜,这个最重要的方面,在我们的师范教育(非师范教育其实也差不多)中,却最薄弱。一个师范毕业生如果没有研究能力,又无法逃避眼前的实际问题,那他拿什么来应对呢?恐怕就只有模仿他人了。很多青年教师就是这样模仿老教师的,结果不久就“未老先衰”了。
模仿是最低级的学习。靠模仿永远也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所以我们周围,多的是“教书的人”,而不是“教师”。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在师范教育中搞“研究性学习”。也就是说,学生不能是光学习和记住某些知识(这也是必要的,因为必要的知识是思维材料,没有材料无法思考),他们要学会发现问题,学会研究——确定研究方向,找到研究突破口,知道如何收集资料.知道采用适当的思维方式进行合乎逻辑的思考,知道对自己的结论进行各种反驳以便使它更合理等等。
这种研究性学习,恐怕离不开案例,所以师范教育的案例教学应该大大加强。案例教学实际是以例子为“由头”的思维教学,它提供的主要不是某种具体办法,而是一个思路;它不是要告诉学习者“怎么办”,而是要帮学习者学会“怎么想”。
愚以为,对于师范教育和教师在职培训这才是最要紧的。
【案例5】
质疑数十万元造神童
据央视报道,最近,北京的某机构推出了一项培养神童的“日出计划”,称只要孩子从小接受他们的培训,10岁时就能赶超大学生。目前,已经有160多个孩子参加了“日出计划”,其中最小的只有9个月,最大的也不超过10岁。果真有这幺神奇的培训吗?
在这家机构的网站上,记者看到,“日出计划”培养的主要是1~6岁的孩子。学习课程包括大学微生物学、化学、植物学等。授课老师是正在高校就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根据师资配备不同.该计划被分为四个等级,收费从每年2万元到13万元不等。记者注意到,“日出计划”对孩子不需要筛选,交费就能参加。并且这个机构承诺,任何孩子在接受培训后,到l0岁时综合智力就能超越大学生。
“日出计划”创始人攸武说:“我告诉我的研究生,必须把l岁或5岁的孩子看成你的同学,对他讲最高的专业术语。不要管孩子懂不懂。他现在是不懂,因为他的大脑是空白的,但是他有潜能,能产生一种高级的思维,并不是记忆。” 这位负责人表示,任何孩子都有“高级思维”的潜能,只要方法得当,就能激发潜能,从而成为世人所说的“神童”。在多次要求下,记者观摩了一次“日出计划”的上课情景。
接受培训的孩子叫小小,只有1岁ll个月大,已经接受了大约7个月的“日出计划”培养。
记者看到,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小能够比较熟练地使用显微镜,并且能辨认出水分子、氮气、氧气等的分子模型。小小的老师告诉记者,小小是她的学生里教学效果比较好的一个孩子。
小小的家长也对培训效果感到比较满意。可是,当记者把这段录像给有关专家看的时慎,专家则认为,这种学习方法和通常的幼儿教育一样,都是利用了幼儿的形象思维,让他认识世界。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赵忠心说:“大学讲的知识是抽象的,是理性思维,可孩子的思维方式是具体的行动思维、形象思维,不可能理解大学的知识。”
这样的教育虽然对孩子的早期智力开发有一定的作用,但不可能达到“10岁超越大学生”的神童效果。
专家提醒家长们要用平常的心态来看自己的孩子,不要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从而给孩子过多的负担。(2005年4月20日东方早报)【点评】 我的看法
l.人类对自己的潜能,自己的思维,还知之甚少。孩子究竟怎样学习更好,现在众说纷纭,很难做出统一的结论。对现今教育的不满,更促使人们进行新的探索。我以为,有探索精神是好事。2.要证明某种理论,必须有科学的实验,而在实验进行中,是不可以推广的。“日出计划”是实验.其对象是人,而且是孩子。以孩子为实验品,必须非常慎重,尤其是幼儿,他们的早年经历可能影响其一生。一个严肃的科学工作者,要有起码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良心。章未经反复实验证明成功的教育方法来推广,有违科学精神。
3.我最反对把这种研究商业化。研究成果可以商业化,研究过程不可以商业化,你不能拿你自己尚没有把握的东西来卖钱,而且卖高价。大家都知道,做虚假广告,做不能兑现的承诺,是要负法律责任的。为什么乱做教育广告就可以不负责任呢?比如有一所名校声称“我校无差生”,好多家长就慕名送孩子去了。这口号就不够实事求是。哪里有无差生的学校? 没有差生哪儿来的好学生?所以我建议国家成立专门机构,审查这类口号和承诺。你个人看法自然随便说,但是只要你从事商业活动,你的广告词就必须经过审查。家长的钱跑到别人的兜里去倒是小事,要是把孩子毁了,那可太不值了。只有一个孩子,不敢冒这种风险。
案例6】
爬树**
“你为什么爬树,”我压着心头的不满看着眼前这个黑黑的孩子,早上我刚和他们讲到不能爬树,这不,刚吃过中饭,就有小朋友来告状说他爬树。
“我……我找不到小朋友了。”
“找不到小朋友就可以爬树?”对他的回答我又好气又好笑。“我看不到他们,我就爬到树上想看看他们在哪里。”
原来如此,孩子的一个想法竟是如此的简单,我不仅在心里开始微笑,也为刚才没有马上发脾气而感到庆幸。孩子们许多调皮的做法,很多时候往往源于一个淳朴的理由。我们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就批评指责,打掉的不是孩子的缺点,往往会是孩子对我们的信任。想到这,我微笑着看着他,问:“如果我找不到小朋友站到你的肩膀上去找,你愿意吗?”孩子摇摇头。“是啊,小树一样不乐意你踩到它身上啊,下次可要知道不能这样做了。”孩子点点头。“去吧。”看着孩子快乐而击的身影,我的心也为这件小事而明朗了半天。(黄玫瑰)【点评】
面对问题,要探究
刚说完不让爬树,学生就公然违反,这岂不是向老师挑战吗? 很多老师就是这样想事情的。他们总认为,学生“顶风作案”,明摆着就是和老师作对。其实很多学生违反纪律,本来主观上并没有和老师作对的意思,他的心思并不在老师身上,是老师自觉主动把矛头引向自己的。
教师这样不加分析地贸然站到孩子的对立面去,而且多次如此“导向”,最后孩子就索性和老师对立起来了,真的成心捣乱了。
我把这种教育方式称之为“制造敌人”。黄玫瑰老师就很聪明,她能“化敌为友”。
但这首先不是因为她聪明,而是因为她心理健康水平高。
黄玫瑰老师发现学生公然不听她的话,第一个反应也是“不满”,实属人之常情。问题是她能压住自己的不满,而且能成功地把这种不满迅速转化为“探究”,去询问孩子“为什么爬树”。这是一个看起来很平常实际,很了不起的转折。有大批的老师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都没有能力实现这种转化,他们的思路沿着“不满”向前进.变成了“发泄”,于是点燃了战火。
黄玫瑰老师遇事能保持平常心;很多老师不能,他们失控了。所以要搞好教育.前提是教师自己心理要健康。还要有科学精神,有研究心态。
经验告诉我们,人有研究心态.他是不会向研究对象发脾气的。地质学家不会对化石这样喊:“你怎么可以出现在这个地方?”当你把对方当作研究对象的时候,你就不会幻想对方适应你的要求,恰恰相反,你得想办法使自己的认识客观地反映对方的现实状况。这是科学的思维方式。
黄玫瑰老师有科学的思维方式,所以她不生气(一个想研究学生的教师是“没有时间”生气的),结果她得出了一个很科学的结论:“孩子们许多调皮的做法,很多时候往往源于一个淳朴的理由。我们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就批评指责,打掉的不是孩子的缺点,往往会是孩子对我们的信任。” 有科学的结论才会有正确的教育方法。既然孩子并不是想与老师作对,既然他爬树只是因为一个淳朴的理由而忘记了纪律(这种“忘记”当然也是缺点,不管理由多么淳朴),那么这孩子需要的就不是简单的批评和纪律的重申,而是要想办法使他下次遇到同类事情的时候“不这样做”。这比“承认错误”要重要。黄玫瑰老师采用的是“拟人法”,把树拟人,让孩子替树想想,不要踩到它身上去。对于小学生,我以为这种方式挺好的。当然,要树立纪律“观念”,这还只是个开端。许多老师遇到问题,只会自我中心地想事情,说的话全都是他自己的感觉,立足点从来不会变一变。黄玫瑰老师不然。她不但能从自己的角度看世界,而且能从孩子的角度,甚至能从树木的角度看世界。我们把这叫做“立足点的多元化”。能多角度看世界,是为智慧。
学生顶风爬树,这件事放到有些教师手里,本来可能成为个把老师气得发疯,弄得满城风雨,甚至惊动校长的“事件”,可是到了黄玫瑰老师手里,在微笑中,举重若轻就处理完了,教师还因为此事心情“明朗了半天”。黄攻瑰老师把麻烦酿成了快乐。
黄玫瑰老师热爱学生,热爱教育。更重要的是,她热爱生活。
教师素质不同,理念不同,思路不同,人生哲学不同,教育效果就会有如此大的区别。
【案例7】
来,让我抱抱你
孩子们在我身边蹦跳玩耍,每张脸上都绽放着天真无邪的笑容。牛牛他却靠在教室的墙壁上偷偷地打量着同学,目光中流露着无限的羡慕,迟迟不敢上前和同学们一起玩。开学快两个月了,他却还没有交到一个朋友。
牛牛不爱整洁。每次午餐后,你都能看见一只“小花猫”——红红黄黄的汤汁遮住了半边脸颊,胸前更是画上了一幅“现代抽象画”。他的桌子上五花八门,堆满了散乱的书籍,课桌里拖下一条长尾巴——那是艺术课的画纸准备随风飘下。我曾跟他谈过几次,都没有明显的进展。我就这样注视着牛牛时,脑海中灵光一闪。我今天穿了一件纯白的外套。我微笑着朝他招招手。他慢吞吞地靠近我。我亲切地说:“牛牛,来!让老师抱抱!看看有没有长胖呀?”他很开心,正想扑进我怀里时,猛然发现了自己胸前的那幅“现代抽象画”,马上就止住了脚步,偷偷地看了我一眼,好像是说:“我会把你的衣服弄脏的。”看着他僵在那儿尴尬的样子,我连忙说:“明天让我抱抱你好吗?”他用力点了一下头,目光中盛满了欢乐!我相信,明天他一定会干干净净地等着我去抱他。(fangqiong)【点评】 两种教育方式
一个学生不讲卫生,教师对他进行个别教育,通常的方式是什么? 告诉他:你太脏了。(直率地或者委婉地)要求他:你必须把自己整干净。(严厉地或者温和地)第一句话是向孩子耳朵里输入教师评价。第二句话是向孩子的耳朵里输入教师指令。我把这种教育方式称之为“干涉式教育”。
干涉式教育是赤裸裸的教育。教师一张口,教育架势就摆出来了。干涉式教育通常属于“低科技含量”的教育。进行这种教育,不需要多少专业知识,靠条件反射就可以实施了。
所以,经常用这种方式教育学生的教师,教育能力一定会停滞不前。这种办法不怎么需要动脑筋的。
fangqiong老师的教育却不是这样。
她既没有评价牛牛,也没有命令牛牛。她只是设计了一个“拥抱情境”,让牛牛自己“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且鼓励牛牛改正。
我把这种教育方式称之为“帮助式教育”。
帮助式教育是隐蔽的教育,学生甚至可能没感觉到老师在教育他,可是他已经受到教育了。这种教育讲的是实效,而不是表面形式。实施帮助式教育,不但需要有爱心,而且需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主体性,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而不是拔苗助长),而且需要技巧。这个“拥抱情境”,一看就很“专业”,非“业余选手”所能为。
这才像个教师。要知道教师是专业技术人士呀!每天用简单粗暴的方法管教学生,不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却用“恨铁不成钢”为自己辩解。这种老师实在应该仔细想想fangqiong老师这个小例子。小例子里有大文章。
最后要说明的是,我并不完全否定“干涉式”教育的作用,这种教育方式不可能完全取消。我要说的是,此种方式不可多用。这是笨办法。
【案例8】
课间有学生打架了
课间学生打架也成了我的快乐事情,关键是换个角度看问题。
班长让我看看她的裤子,说是被冯×踢的,我一看满裤腿上都是脚印,笑着为她扫了扫,安慰安慰后,让她把冯×叫来。
你知道这冯×何许人也?是这学期刚从一班过来的孩子,内向到极致。开学一个多月了,我还没见过他张嘴说话。他怎么会打班长呢? 来到办公室,他就站着,一言不发。我对他说:“来到办公室,老师想听听你来到这儿的收获。每说一句话,加2分,说够10分,你就可以走了。”
他坐在我旁边,我开始备课。
十分钟后,他说第一句话:“我不该打毕×。”
“好,奖励2分,说明了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继续说。” 二十分钟后,说第二句话:“我应该上课发言。” “好,找到了自己的不足,再加2分。”
三十分钟后,说第三句话:“因为不守纪律,耽误上科学课了。” “好,认识到有损失,说明这节课过得有价值。”
下课时,他说了两句话:“一节课老师都在忙于备课,还要解决我的问题,老师很辛苦。今天我们小队得不了自律小队了,这是我的责任。”
“再说一个'好’,好在你会体谅老师了,同时老师相信你能做一个负责任的孩子。”我握了握他的手,把他送出了办公室。(快乐014)【点评】 两种教育思路
处理学生问题有两种思路。
1.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促使学生成长。2.看到现象——进行教育——达到教师目的。
第一条思路的主线是“问题”,第二条思路的主线是“管理”。窃以为快乐014老师处理学生冯×打架事件,其思路属于第二种。冯×踢班长,这是个现象。教师把他叫到办公室,用发言记分不发言不让走的办法迫使他承认自己不该打人,上课应该发言,不该耽误上课,影响了集体荣誉,害得老师很辛苦;老师说了四声“好”,鼓励冯ד做一个负责任的孩子”,于是这件事就处理完了。
搞不清老师到底打算解决什么问题。打人问题,不发言问题,不守纪律问题,不能体谅老师问题,还是什么问题。又好像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看不出这次谈话的主题,看不出冯×经过这样的工作有多少进步,他只是“承认”了许多错误而已。一个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用处不大。因为经验告诉我们,学生犯的大多数错误,在犯错之前就明知道这是错误的。难道冯×不知道踢人不对?不知道应该守纪律?知道不对,如果只承认了不对,不知原因何在,不知以后如何避免这种错误,认错又有多大意义? 我发现很多老师都是这样,把学生承认错误看作教育的成功,看作处理一件事的结尾,殊不知这常常连开头都算不上。
这种教育,可以称之为“认错教育”。从科学角度看,这种“教育”在多数情况下都属于做无用功。
更重要的是,我看不出这位老师经过这次谈话,自身的认识水平和分析能力有什么提高。教师没有研究任何问题。
这种教育,可以称之为“无研究教育”。教师素质提高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把精力都用在这种实际上没动脑筋的教育上了。
据快乐014老师说,冯×是一个“内向到极致”的孩子。他是从来如此,还是转到本班来才变成这样?这非常重要,应该了解清楚。一个十分内向的孩子发生攻击性行为,这是心理问题的征兆,而且按我们的经验,问题还不小。教师应该追溯孩子成长史,搞清原因(有好几种可能的原因),进行心理调治,否则今后还会出现类似事情,而且可能愈演愈烈。
教师最后鼓励冯ד做一个负责任的孩子”,似文不对题。冯×的问题可能主要是心理问题而不是责任感问题。
总之老师这件事不是以问题为主线,而且老师似乎并没有研究问题的愿望,所以他的思路是漂移的,问题可以随时变动。打架问题可以转移成不说话问题,又可以转移成责任感问题,逻辑很混乱。那么到底这位老师打算解决什么问题呢?不大清楚。我的感觉是,只要学生认错服软,答应今后不给老师添麻烦,教师就认为成功了。也就是说,教师的工作目的是方便今后的管理,而不是学生真实的成长,或者也可以说,教师认为只要学生服从教师的管理,就是成长了。我们把这叫做教师中心。
处理学生问题,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以真问题的研究为主线的时候,才谈得上素质教育。
【案例9】
水彩笔的故事
“老师,钱××不还我的水彩笔。”课间,王××和陆××拉着手出现在我办公室门口。我随口说:“去让她还给你。”她们出去了一会儿又回来了,陆××委屈地告诉我:''她还是不还给我。”陆××和钱××平时是好朋友,怎么回事呢?我问她:“是不是她把你的水彩笔用完了?”“没有。”
按照往常的做法,我差点脱口而出:“去把她叫来!”在这句话就要出口之际。不知怎的,我脑中思维一闪.蛮成了这样一句话:“她是不是正在画画啊?”陆××点点头。“那她肯定是想把那幅画画完。你就让她画完,再让她还给你好吗?”小姑娘点点头又去了,这次没有再回来。这件小事让我明白,在做出决定之前,我们有时不妨多转个弯想一想。(黄玫瑰)【点评】
要有探究的愿望和习惯
黄玫瑰老师运用的是科学家常用的思维方式:遇到问题先提出假设(假说),然后加以验证。
医生治病就是这样的思路。当你向医生叙述自己病情的时候,医生实际上是一边听一边在心中做出假设。他心中可能有好几种假设,然后他通过检查、验血、验尿等方式验证自己的假设。一旦发现检查结果与自己的假设比较符合,他就可以开药方了。
所以,遇到问题能不能提出几种“假说”,这是检验一个教师是否是科研型教师的重要标准。
黄玫瑰老师遇到了一个问题——钱××不还陆××水彩笔。她提出了两种假说。第一种:钱××把水彩笔用光了,用完了不还与没有用完性质不一样。结果证明不是这样。于是教师又想到了第二种:钱××不是不想还,而是画得正高兴,不愿意还。结果证明是这样。于是黄玫瑰老师开的药方——“你就让她画完,再让她还给你好吗?”就管事了。
这里有个前提,就是教师要有探究(研究)的愿望。如果教师听说有人借东西不还就表现出强烈的道德义愤,那他肯定就不会再去思考什么“假说”了,他会风风火火地去主持正义。结果呢?当然也能“解决问题”,把陆××的水彩笔要回来,这个不难。但是两个学生就会互相怨恨,埋伏下今后问题的隐患,而教师的能力则没有丝毫提高。黄玫瑰老师有一个非常好的思维习惯,她遇事总想问个为什么,而且喜欢猜一猜有几种可能的原因,然后加以验证。这正是科学家的思维方式。
我要给黄玫瑰老师补充的一点是,不妨再深入研究一下钱××的心理。我怀疑她是比较自我中心的,顾自己不顾别人,独生子女常有这种现象。或者她是太喜欢画画了,忘乎所以(这也是两种假说)。不过无论哪种情况,都应该告诉钱××,借人家东西,当人家索还的时候,应该立刻还给人家,如果还想再用一下,应该向人家说明,征得人家的同意,否则就是侵犯主人的权利(反客为主),而且也是不礼貌的。这是人际交往的一般规则,应该让孩子们知道。
【案例10】
换个角度(摘要)
不知什么时候,班上的男生迷上了踢瓶盖。一下课,三五成群的男生围着一个瓶盖,你一脚我一脚地将瓶盖踢来踢去。
我笑问学生:“这是什么玩意儿?”学生乐呵呵地说:“这是在踢'小足球’!” “小足球”的魔力已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但意识到这一点的毕竟是个别学生。假如此刻班主任就以此为由下令禁止活动,可能不但不能把学生的心收到学习上来,还可能因此引起逆反心理,由“公开”转入“地下”,从而引I起更多同学对此项游戏的痴迷。可是不禁又不行,这是明摆着的,可怎么个禁法呢? 正当我一筹莫展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那天中午,我刚坐下休息,一群男孩大呼小叫地向我汇报,说强抢踢“小足球”把脚扭伤了。我急忙赶到教室,只见强痛得眼泪汪汪,他的身旁正围着一群男孩,涛正用手给他揉…… 我顺手拉过涛,说:“听说'小足球’是你发明的?真有创意!现在,我交给你一个任务,请你为'小足球’游戏写个说明,介绍一下它的玩法、注意事项,顺便也可以说说这项活动的益处和害处。行吗?”涛很乐意地接受了任务。第二天涛就交来说明书了,竟洋洋洒洒地写满了一张纸。
我让涛在全班介绍这项游戏,并让学生发表补充意见。想不到的是很多学生都认为这项游戏利少弊多,没有多大的价值。更想不到的是第二天几乎没人再玩这项游戏了。
至此,我不禁想起了这样一个故事:
法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迪梅普莱有一个美丽的私人林园。每到周末,总是有人到她的林园摘花,拾蘑菇,有的甚至搭起帐篷,在草地上野营野餐,弄得林园一片狼藉,肮脏不堪。管家曾让人在林园四周围上篱笆,并竖起“私人林园,禁止入内”的木牌,但均无济于事,林园依然不断遭到践踏、破坏。于是,管家只得向主人请示。迪梅普莱让管家做了一些大牌子立在路口,上面醒目地写着:“如果在林中被毒蛇咬伤,最近的医院距此15公里,驾车约半小时即可抵达。”
从此,再也没有人闯入她的乐园。
这位女歌唱家并没有像管家那样,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替自己说话,而是换了一个角度,立足于那些游客的处境替他们着想,其效果的取得是情理之中的事了。教育也是这样!当我们能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时,教育就会充满了智慧。(紫云飞)2004.10.6 【点评】
搞清自己到底成功在哪里
有很多老师看见学生游戏就生气,说来不可思议,但确实是这样。这种老师是自觉地把自己放到学生的对立面去了,因为游戏是少年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不游戏的少年儿童是不正常的。
可能这种老师是以不正常为正常,他们但愿学生都是学习的机器。
紫云飞老师就不是这样,她把学生当成活人来尊重,而不是当成机器来操纵。但是尊重不等于迁就,理解也不等于全盘赞同。所以紫云飞老师有所引导。她达到了目的。请注意“引”和“导”这两个字。仔细想来,“引”和“导”都有个前提,就是你必须和被引导者脸朝同一个方向。如果你和对方“面对面”,那就谈不到“引导”了,那只能是“阻挡”,也就是站到孩子的对面去了。
紫云飞老师高明就高明在她“替孩子着想”,让孩子自己认识到踢“小足球”的弊端,自己把它停下来。
老师的教育不是直接作用于学生,而是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起作用的。这才叫引导。
然而,这些学生为什么会如此容易地停止了这个游戏呢? 我觉得有几种可能:
1.已经玩腻了,又出一件事故,扫兴不玩了。
2.老师让涛宣讲“小足球”游戏规则,孩子们猜到了老师的意图,顺水推舟了。3.老师让涛宣讲“小足球”游戏规则,这等于把“民间游戏”,“官方化”了。大家知道,什么东西只要一“官方化”,往往就会失去吸引力的。
4.多数孩子确实认识到这影响了学习,不玩了。
到底是哪一种原因呢?或者是混合型的原因?或者还有其他原因? 我觉得还可以进一步研究。
教师的教育行为达到了预定目标,并不是事情的结尾。只有真正搞清它的机制,才能总结出符合科学精神的经验。
为什么很多老师用自己成功的经验去教育新的学生往往失败? 那是因为他们其实并没真正搞清自己究竟成功在何处。以上意见,谨供紫云飞老师参考。
【案例11】
意外的收获
数学老师怒气冲冲地对我说:“那个张×,上课时竟把前面女生的辫子绑在一起,还在上面别了一枝笔!”我顿时火冒三丈,这个学生平时旷课、迟到、拖拉作业、上课做小动作、搞恶作剧、课间打架……让我头痛不已。
同学们陆续回家了,张×留下来,一脸的倔强和漫不经心。我酝酿着情绪,想给他来一场暴风骤雨。
就在这时,我班有个同学说小风的车锁打不开了,我赶忙跑过去解难,那个锁很难撬,花了很长时间才撬开。等我回到教室,发现他小小的身影还在教室晃动。我的怒气烟消云散了。我想,算了,让他走吧。忽然看到他在冷风里打了个寒战。我摸着他的头,俯下身子和气地说:“张×,我送你回家好吗?”他猛然抬起头来,眼睛很亮地闪了一下,随即又暗淡下去,支支吾吾地说:“不……不用了,我妈妈还没有下班。”我笑着说:“我只是想送你回家而已。”他没有说话,跟在我后面,坐上了我的车。
我慢慢地骑车,怕他被夜风冻着,他的衣服穿得很少,按他的指点,我送他到离家不远的地方停下。“谢谢老师!”他一边大声地说,一边飞快地跑了。很快我有了新的发现:他再没有出现过拖拉作业的习惯,任课老师也开始表扬他了,广播操有了很大进步……我想,再调皮的学生也有反常的时候,恐怕时间长不了,但在课堂上我还是表扬了他,从此他像换了一个人,期中考试竟名列班级前十名。
开家长会那天,我见到了他的爷爷,这才知道他父母离异,妈妈不要他,爸爸在外地打工,他只好和爷爷相依为命……
“老师,谢谢你,那天晚上你把张×送回家,孩子告诉我说,第一次有老师送他回家……”
我背过身,忍住夺眶而出的泪水,不为自己意外的收获,是为自己曾经的冷漠而惭愧……(《读者》一翎)【点评】 不能总把希望寄托在“意外”上 我们来看张×的故事。
张x有很多毛病。从文章中,我没有看到教师对他的问题做了什么调查研究,也没有看到教师对张×问题的逻辑分析,甚至张×父母离异、只和爷爷相伴这样最基本的生活背景,也是教师后来才知道的。
教师最基本的情况都不知道,他是怎么教育这个问题学生的呢? 没有诊断,怎么开药方呢? 只能是碰运气。有效果,属于“意外的收获”;要是没有效果呢? 其实有效果没有效果都“不知其所以然”。
思考的前提是掌握有关学生的背景资料,而张×的老师似乎对此并不积极。愚以为这不是科学的教育方法。这又是一个“神话师爱”的案例。
这种案例不能说没有教育作用,如果老师都学张×的老师的榜样送学生回家,总会感动几个学生。
但教育若归结为“感动”,还是科学吗?还需要科学吗?
【案例12】
秘密约定
课堂提问,竟然也有滥竽充数的,不懂装懂,随意举手,欺骗老师。这不,又是他。我还没说完,他手已经举了起来。这个学生叫××,从外地转来。好几次了,课堂上我提问的时候,他总是第一个把手举起来。可每当我把他叫起来的时候,他却总是低着头,哑口无言,引得下面的同学窃笑不已。一丝不快闪过我的心头。
不过凡事要“三思而后行”。我压下心头的不快,课后把他叫到办公室,和气地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吞吞吐吐地说:“我在原来的学校的时候,老师提问时我总不太会,我就不好意思举手。可是同学们慢慢地就开始在课下给我起绰号,叫我'傻瓜’。可我现在确实真的想也像其他同学一样高高地举手,我也希望老师能表扬我。”
我茅塞顿开,庆幸自己刚才没有做出过激的行为。这孩子有一颗多么好胜、上进的心啊!可能以前他遇到了什么挫折,以至于不敢举手了吧。
转学后,学校变了,他又敢举手了。
我对他说:“这么样吧,咱们俩来个秘密约定。上课我提问时,你只管大胆举手。不过,当你真会的时候就高高地举起左手,不会的时候就举起右手。我呢,就根据你举的是左手还是右手来决定是否提问你,怎么样?”他没敢在办公室中笑出来,但我却看出了他眉梢间的笑意。
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们俩心领神会。我根据他的举手或提问或不提问。渐渐地,我发现他竟越来越多地举起他骄傲的左手,他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地回答出我的课堂提问。(肖东萍)【点评】
缺点摇身一变,成了优点
一个小学生上课频频举手而答不出问题,给老师的印象是“不懂装懂,随意举手,欺骗老师”。然而老师经过询问后却认定,这说明他有一颗“好胜、上进的心”。前后评价截然相反,缺点竟原地摇身一变成了优点。
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孩子还是那个孩子,老师还是那个老师。什么地方变了呢?老师的视角变了,老师的想法也就变了。
这地方我们就看出了教师观念的极端重要性了。
我们可以设想,如果这位老师坚持原来的观点,他一定会对这个学生十分厌恶,他会狠狠批评孩子,于是孩子就绝望了,下一步很自然地就会破罐破摔,跟老师作对。老师呢,则会更坚定地认为此人软硬不吃.刀枪不入,不可救药…… 这种事情不是很常见吗? 我们不能要求老师总能看透学生的心思和本意,这太难了。但是我们总可以要求人们像肖老师这样“三思而后行”吧?先不忙做结论,问一问,总可以吧? 只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可以少犯好多错误,少生好多冤枉气了。如此不但有益工作,而且有益健康。
学生的优点竟然以缺点的外部形态表现出来,这种事情多得很。敬请各位留意。
学生的想法常常很简单、很淳朴,但是如果老师的头脑不复杂一点,恰恰无法发现这种简单和淳朴。因为孩子有自己的思维逻辑,他们不是按成年人的方式思考的。这一点,也敬请各位老师留意之。
【案例13】
让老师困惑不解的孩子
有这样一个男孩子:刚进学校时,无论你问什么,他都不会答;如果写作业,不明白是什么缘故,他就坚决不写了。刚开始,也不知道拿他怎么办好。慢慢地他对老师的问话有一些反应,心情好时,愿意回答老师的问话,于是我一再告诉他,有什么事,一定要告诉老师,老师才能帮你。渐渐地他也有一些变化。
那一回运动会,他不会做操,常常不是动作反了,就是人已经挪动到很远的地方。为此他的母亲甚至要求不让他参加,可是我告诉她:这是集体活动,只要他愿意参加,他认真做,扣分也没什么。后来他在场上的表现出乎意料地好,没把一个动作做反,我们都为他的进步高兴。
有一次体育课结束,他就坐在地上不起来,体育老师叫他起来,因为马上要放学了,可他竟然干脆躺在操场上了。后来他告诉我是因为脚有点麻!有时候我自己有点糊涂了,他到底是有心理问题,还是特别胆小,或许是别的什么。我一直很努力地帮他,可他实在进步太慢,在家里家长,他常常也是根本不理。
非常希望王老师能够指点一二。(逍遥121)【点评】
成功的关键不在于知道答案,而在于知道如何寻找答案 这是一位外国教育家说的话。
逍遥老师提出的这个问题,我不知道答案,但是我知道如何去寻找答案,也就是说,我有思路。
对这个思路我曾做过如下说明:
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我们先要尽可能周全地了解情况,占有材料(否则根本无法研究,因为研究就是思考,而思考是需要有材料的,人的脑子不能空转),然后根据这些材料提出种种归因假设(假说),即初步诊断。有了诊断,就可以开药方试试了,于是采取措施对学生及其家长进行干预。再根据反馈回来的干预结果,调整假说,调整诊断,调整药方……如此巡回往复,认识不断深入,问题也就逐渐得到解决。
请逍遥老师调查一下孩子的深层情况,不要停留在自己眼睛看到的事实上。调查后,如果逍遥老师经过思考,能够自己提出几种假设,那再好不过了。如果逍遥老师尚不习惯这样做,则我可以试着提出几种假设供逍遥老师参考。其实我看完了这段文字,脑子里已经出现了几种(至少三种)假设,但是我想我还是不说为好,因为可供判断的材料太少,这太冒险了。
我发现,老师们遇到学生问题的时候,一般不大习惯追溯孩子的成长史,不注意考察其家庭教育的特点,这是不行的。这样你就搞不清孩子问题的真正原因。这说明我们许多教师缺乏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凡具备心理学常识的人,没有不注意一个人童年经历和童年生长环境的,因为这太重要了,在~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远比学校教育重要。
逍遥12l老师回复: 几天来,我找孩子的家长,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情况,还有幸见了孩子幼儿园时的老师。孩子的基本情况如下:
1.孩子的母亲曾经是建筑设计院的打字员,父亲是省工商局的财务人员。2.孩子小时候多由母亲照顾,母亲上班就由奶奶帮着照看。孩子小时候脾气就比较犟,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使劲哭。母亲是个急性子,不胜其烦就大声吼,吼仍不见效,就打。孩子的父亲性子慢一些,可是在对孩子的问题上也是没什么耐心,老说不听也打。当孩子的想法与大人不一致时,他们曾经也试着给孩子讲,但最终依靠打解决问题的时候居多。因为孩子和奶奶住一块,父母打,奶奶常常也护着。有时候快吃饭了,他偏要吃零食。母亲不同意,他就哭,奶奶就让他吃。3.父母关系较好。家庭经济条件基本上能满足孩子的需要,因此孩子要什么东西家长就买,要吃什么东西,家长也完全满足。
4.孩子上的是省级机关幼儿园,各方面条件都相当好。孩子上幼儿园时,就是出了名的犟,刚开始不想上幼儿园,就踢教室门,哭闹不止,老师实在没辙,就让他一次哭够,他哭够了就算了;如果谁去劝或者哄他一下,他就没完没了地闹。据幼儿园老师介绍,那时候,他母亲急了,就打,好像他也不怕似的,好多时候,也不和小朋友交流、说话,也不和小朋友玩。
5.孩子目前感兴趣的就是电子游戏。平时做作业动作慢是一些知识没有掌握好,有时候不会做,又怕家长骂,就不吱声。
我想孩子的问题,主要还是在家长身上。建议:
1.家长将孩子一些最急迫或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列出来,有计划地一段时间解决一个。最初这些要求可以是孩子容易做然而平时又没有做到的,如家长有事叫你或给你提要求的时候,你要注意听,该回答的要回答,该做的要立即做。家长避免随意性,不要今天高兴,本应要求的东西就不做要求,或自己心情不好就发泄性地指责孩子。坚持一周,给一定的表扬或奖励。
2.尤其是家长在孩子逐步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耐心。
3.如果家长对自己的信心不足,建议家长找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咨询。王老师,不知这样是否可行? 王晓春回复:
研究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很钦佩逍遥老师的敬业精神和探究态度,如果再加上认真读书,逍遥老师就会逐渐变成专家。第一线的教育专家,常常就是这样练成的。
有了逍遥老师最新的调查结果和分析,我们对这个小男孩一下就理解了很多。原来我们莫名其妙,觉得他很怪异,现在我们不奇怪了。在如此家庭教育中长大,他的表现其实是“本色”、“纯天然”。
这就使我们想起了毛泽东的一句名言:调查就是解决问题。事实上我们在调查的时候不可能不思索,所以往往调查结束的时候,我们的对策也就大致成型了。在我们的大脑中,调查和研究既不是分阶段,也不是分领域进行的,人的大脑思考问题是非常复杂地把什么都搅在一起的,虽然有时有侧重,也有某种程度的阶段性。
我想谁看了这些新材料都会逻辑地得出这样的结论:不改变这孩子上游的家庭教育,在下游(学校)堵孩子的毛病是堵不住的。你这里堵住七分,他那里又给你制造十分,你只能穷于应付,手忙脚乱。
这显然是情绪型的家长教育出了情绪型的孩子,任性的家长教育出了任性的孩子,没谱的家长教育出了没谱的孩子,矛盾的家长教育出了矛盾的孩子——一切都“合情合理”。
所以我很赞成逍遥老师的重点转移:把精力主要放在转变家庭教育上,而不是跟孩子较劲(孩子其实是受害者)。
逍遥老师给家长出的主意,我觉得也很到位。不过似乎太多了一点。我的经验,这种家长,你最好一次只给他出一两个招数,说得越具体越好,等他落实了,再说下一招,有梯度地引导他进步。
我还有一个主意,最好跟孩子父母商量一下,让孩子离开奶奶,否则即使有教育效果,也会被好心的奶奶给“消化”掉,而要转变奶奶的观念,那就更难了。本来教师介入家庭教育就已经够累了,卷入太深,受不了。
只有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立下基本的规矩而且遵守(比如不准情绪型地打孩子,不准无原则满足孩子的要求,不轻易给孩子提要求,一旦提出就必须坚持),孩子才有希望成为一个有规矩的人。我认为目前家长不必找心理医生,您指导他们就行了。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别打算速效。
【案例14】
大眼睛春
春是班里有名的大眼睛男孩,所有的老师来上过课,都没记住他的名字,却记住了他的大眼睛!今天,我又拿到了春的听写本,看着他的那些被“十二级台风”刮过的字,我真是越看越晕!没办法,只能改吧!改了一个,实在看得我头晕!我轻轻地叫了声:“春!”他大眼睛愣愣地看着我,一眨不眨!我摸了一下他的头:“春,你把这些字擦一擦,改一下,把那些被风吹倒的字扶起来,好吗?”他眨了一下大眼睛,点点头说:“好!”不一会儿,来了,拿出他的作业本!我打开作业本,真让我摇头不止,那些被风吹倒的字还是一如既往地躺在那儿,惟一的改变就是他的作业比刚才脏了许多!唉!看着他的大眼睛,我……(晓风叮咚)【点评】 设想多种可能性
晓风老师的这个案例给人的印象是:这孩子“虚心接受,坚决不改”,而且只有这一种可能性。于是老师就只能“一声叹息”了。
我承认有这种可能。不过据我的经验,还有许多可能性。也许他眼睛有毛病,看字“以斜为正”。
也许他虽然能看出自己写的字是歪的,但是习惯了,一时改不过来。老师要求他都改过来,超出了他的能力。也许,他若努力控制自己,本可以把这些字都改过来,但是他没有如此意志力,坚持不下来。他懒。我们可以说懒是态度问题,但是也可以说是能力问题——他没有能力控制自己。孩子没有这种能力,你提要求是没有用的。
还有一种可能说起来更不可思议,但是我确实见过。那就是他其实“并未听见”老师的要求,或者“并未听懂”老师的要求。“未听见”属于注意力问题,有些孩子会瞪着眼睛专心致志地看着老师,而完全没听进老师的话,然后他就习惯性地点头。你以为他答应了,其实他都不知道答应了什么。这叫做“信息丢失”,是常见的心理现象。晓风老师让他“把那些被风吹倒的字扶起来”,这是一个比喻句。老师也没有做个样子。孩子是否真的听懂了,我也怀疑。
我若遇到此种情况就不急于叹息。我换个说法试试,我让他先只改几个字试试,我给他做个样子试试,我再提几个别的要求看他能不能听进听懂,我问问他的家长,这孩子写字歪是怎样形成的……
总之,我用更多的精力研究他,而不急于要求他达到我的满意。我首先做研究者,其次才做管理者。
设想的可能性越少,工作方法越简单。
灵活多样的、科学实验式的工作方法是以多元假设为前提的。这条思路,供晓风老师参考。晓风老师回复:
王老师,看了你的回帖,不禁笑了。在你眼里,他真是个可爱又可怜的孩子!他的眼睛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他的学习态度。他不存在听不懂我的话,倒有可能没听进去。他只是习惯地点点头,然后拿下去又拿上来。
你说得对,首先做研究者,其次才做管理者。
可能我太急于求成了,不够耐心。我继续去研究。谢谢!晓风老师再回复:
清早让他拿出英标纸头,他居然没带来。晨会课结束,我让孩子们把星期天的作业交上,春的小组长跑来告诉我“老师,春的作业没带来!”没带来?我把春叫到身边,轻轻地问:
“你把作业落在家里了?”他点点头,那双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我。我的神情严肃起来:“真的?你说实话,真的是忘在家里了还是……是不是没完成?”他的大眼睛依旧神态自若地一眨不眨,我继续看着他的眼睛,他的眼睛里慢慢有了一丝慌意,他点了点头(从他那一丝慌意,可以看出他的子并不大,可什么原因能使他冒天下之大不韪,居然不做作业呢?!)。
于是我就打电话给他爸爸,请他爸爸把他带回家去,完成作业再回来!刚才他妈妈来了,说不想带他回家!(这样的家长,我莫奈何?!)晚上春的妈妈又来了!说真的,我最不喜欢的就是叫父母到学校来,如果是我孩子的老师整天叫我去学校听老师说自己的孩子如何的不听话,我也会心痛,我也会难为情。可是,春实在是好不争气啊!让我好为难!希望春能够理解老师和妈妈的心!希望春能够改掉懒毛病,我一定也努力
反思对他的教学行为!王晓春回复:
把最重要的事情忘记了
我第一次关注晓风老师提到的这个“大眼睛春”,所谈的问题是他作业字体倾斜,老师指出,他没有改正。
当时我估计了几种原因,晓风老师认为只有一个原因:有问题的是他的学习态度。
现在我看了晓风老师的新帖,才知道这个孩子还有文具带不齐的问题,不完成作业的问题(还说谎?)。
这次怎样归因呢?仍然可以归结为“学习态度”的问题。
可见,“学习态度不好”是一个无往而不胜的标准答案。它能解释一切,因而它什么也没解释。
所以到目前为止,这孩子字体倾斜的具体原因,带不齐文具的具体原因,完不成作业的具体原因,我们还是不知道。我们一步也没有前进。其实造成这三个问题的原因都可能有多种。恕我直言,晓风老师可能并没有深入研究这几个问题的愿望,或者没有这种习惯。晓风老师关心的只是:“你必须照我的要求去做,我不管你什么原因,做不到就不行。”所以孩子没完成作业,晓风老师并不仔细询问孩子的感觉,不研究具体原因,她只是坚决地让孩子回家,写完作业再回来。上次孩子写字倾斜,她也是这样,不管什么原因,我让你重写,写好了我表扬,写不好我说你学习态度不好。
这样当老师,不也太简单点了吗? 这是管理者的思路,不是研究者的思路。
我真的很想知道这孩子为什么写字歪斜,为什么不完成作业,我真想知道孩子面对作业时心里在想什么,搞清这些,我才可能对症下药。
然而晓风老师(多数老师都是这样)却没有具体分析、具体研究的习惯,既然她把孩子的问题都笼统归结为“态度”问题,对策就很简单了,你不想学,我迫使你学。再不想学,怨家长。回家!为什么现在许多教师的教育方法都惊人地简单?症结就在这里。他们看见问题就管,缺乏中间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具体的研究。
其实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材施教)才是教师真正的专业工作。教师之所以为教师,实赖于此。否则不就成“监工”了?
【案倒15】
这个班主任到底该怎样当?
当班主任算起来也有几年了,但如今的班主任是越来越难当了。就说去年我接的一个班吧,上学期好好的,下学期却闹翻了天。据了解,学生说我这个人太善良了,不怕我。今年新学期我换了个班还当班主任,开学初蛮好的(无论是学习方面还是纪律方面),可是这段时间出现了和我原来带的那个班相似的情况,许多调皮的学生开始把我说的话当作耳边风。我的很多同事都认为老师不能对学生太好,否则学生有一天会爬到你的头上来,并且他们认为给学生适当的体罚是必要的。而我平时是最反对打学生的了,但很明显那些老师的班级每周的值周评比都能得到流动红旗(我班从开学到现在只得了两次)。这个班主任该怎样当?谁来帮帮我?(山村小渡船)【点评】 出几招您试试
小渡船老师:如果您是个性格温和的人,您最好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性格的教育方法,学别人那样厉害,恐怕您学不像的。再说打学生是违反教育原则的,眼前虽然有效,总有一天会出事,那不是办法。
我出几个主意您试试。1.闭口不语。
没用的话、不管事的话您可能说得太多了,这是最降低威信的。物以稀为贵,话多不值钱。您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尽量不说话,少说话。课上有问题,用眼睛扫视或注视,用手势提醒,不得已再开口维持纪律。
而且您开口之前一定要准备好下一步棋,顶嘴怎么办,不理怎么办,想好了再开口。估计不能落实的指令,绝不可以发出。比如我估计要赶某个学生出教室他可能不听,我就不说:“你出去!”而说:“下课我再找你。”给自己留个台阶。讲课中有纪律问题,突然停下来,把严肃的眼光定在捣乱者脸上不动,坚持一分钟,往往有效果。一开口可能倒糟了。
您坚持闭嘴不语(少语)一个星期,学生感觉您像变了一个人,情况就可能有所好转。差生不知您葫芦里卖什么药,或许会有所收敛。
2.不要被个别学生牵着鼻子走。
教师面对学生的时候,重点应该注意整体情况,看大面。只要整体不乱,就不要纠缠个别学生的小说小动,不要片面追求所谓“鸦雀无声”,否则你可能反而弄得“鸦雀齐声”了。教师只顾和个别生理论,置多数人不顾,可不就全乱了?明明看见个别学生在那里不守纪律,却装没看见,或者只用手点一点,这常常是正确的办法。
3.提高教学水平。我不知您讲课是否吸引学生,这很重要。一般说来,教师讲课水平较高,他当班主任班里不大容易乱的,他有威信。要有威信,必须把课讲好。
4.按我的经验,出现您这种情况(班级先好后乱),恐怕主要原因不是因为您不如别的老师厉害,而是您动脑筋不够。估计您说了不少不该那样说的话,做了不少无用功,而您自己并没有觉察。所以,建议您到学生中去征求一下意见,反思一下自己的言行,调整一下自己的做法。
总之,照您的说法,您的班主任工作遇到困难主要是因为您对学生太好,这种归因是有问题的。事情绝不是这样简单。而且这样归因不会推动您提高自身素质,只会使您埋怨学生“吃硬不吃软”。此路似不通。
我不了解您的细致情况,以上意见谨供参考。山村小渡船回复:
谢谢你给我出的主意。其实我班的学生并不是上我的课时很吵,而是上其他副科、自习和午习时有时会很吵,对于我上的语文、音乐及品德等课学生们还是非常认真听讲的(我自认为我的课学生还是喜欢听的)。我们农村学校的学生有一个通病就是只听语、数主科老师的课,其他的副科老师如果课上得好还会听一下(有些副科老师只上20分钟或干脆让学生自习,学生没事做自然会吵闹,我想这也是造成大部分班级上副科时纪律不好的原因吧?)。但是自习和午习课的纪律是要纳入每周班级评比的,这也是我伤脑筋的地方。班上又选不出什么能树立得起威信的班干部,现有的一些班干部自己常常不能自觉遵守纪律,起不到模范带头作用。要是重新再选一次班干部的话也实在选不出什么合适的。王老师你能帮帮我吗?
王晓春回复:
山村小渡船老师,您的问题好像是三个。1.学生轻视副科。
其实副科的课堂纪律主要应该由该科任教师负责,班主任只是帮忙的,但是现在好像都弄到班主任头上来了。这很难办,因为副科的课堂纪律好坏主要决定于副科老师本人的能力和教学水平,而不是班主任。没奈何,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和学生一起仔细研究一下,怎样做到即使不爱上某科的课也让课堂纪律说得过去,有哪些具体办法。让学生想办法,他们会有办法的。有的老师遇到此种情况就反复向学生讲副科的重要性,甚至强化考试来迫使学生重视副科,我不主张走这条路,因为学生够累的了。绷得再紧一些,学生更厌学了,弄不好会殃及主科。
2.自习纪律问题。
请您认真调查一下自习课上什么地方乱,什么时候乱,什么人乱,因为什么乱。这样您才能找到解决办法。笼统说“乱”只能泄气,没有意义。
3.没有得力的干部维持纪律。
没有得力的学生干部,纪律就一定不好吗?也不一定。我的经验,班上的纪律情况主要决定于两条:
一、“基本群众”是否稳定。
二、“麻烦制造者”能不能控制住。在一般情况下这两者都主要靠教师,而不能靠学生干部。
您有一种思维方式令人担忧。您总是倾向于把事情弄不好的原因归结为别人(别的老师,学生干部,学生),这很可能有一定道理,但是这样想事如果形成习惯,会严重阻碍您业务水平的提高。
山村小渡船回复:
你的分析很有道理,不过我想有些地方也许你误会了。首先我这个人不喜欢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正因为如此我才这么急迫地想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我常常问自己:是不是我当不来班主任,没有管理能力。那些我教过的学生无论是出去打工的还是走上工作岗位的,对我是极其尊重。因为我对每个学生都很好,也许在我教他们时他们没有意识到,但当他们毕业后体会到老师曾经对他们的好后,有些同学的态度就发生了改变。有一些学生外面打工回来还特地来探望我。其次,我们这里的学生确实比较轻视副科,以前副科没有纳入考试范围更是如此,大概也是因为主科老师常常挤占副科的原因吧。
下面我想和王老师交流的问题是:我班上的基本群众是稳定的,只有三四个学生(麻烦制造者)比较难以控制,其中有一个叫范××的男孩,不喜欢和女老师打交道,是那种软硬不吃的家伙。这几天天气转凉,他每天都迟到。问他为什么迟到,他说早上起不来或是早饭吃晚了,其他就不多说什么了。午习也是如此。有时我被他气得把他留下来,第二次他还是照旧。找他妈妈,他妈妈就告诉我她只是完成做父母的责任让孩子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她知道她的孩子不是块读书的料。连他的妈妈都对他失去了信心,作为老师到底要用什么办法才能走近他呢?你有什么高见吗? 王晓春回复: 做一个反思型教师
看到您的回帖后,我又把您前两个回帖重读了一遍。我发现您的思路是漂移的。
您的第一个帖子给我的印象是,因为您的脾气好,不厉害,学生欺负您,结果您班的纪律先好后乱,不如别的班。我针对这个问题,给你出了点丰意。您的第二个帖子则提到了学生副科纪律不好,自习纪律不好,班干部不得力的问题。
您的第三个帖子又说“我班上的基本群众是稳定的,只有三四个学生(麻烦制造者)比较难以控制”.您特别指出了其中有一个男孩。
我实在搞不清您班上的问题到底在哪里,更不明白您先后提出的这几个问题之间是什么关系。我觉得您自己也没想清楚,您的思路是乱的。
很多老师都喜欢求助,不过求助有两种类型。
一种求助是“完成任务”型的,其着眼点是“学来一点招数,解决眼前问题”。这无可厚非,但我以为是浅层次的。
另一种求助是“提高素质”型的,其着眼点不是完成眼前的任务,而是“反思我的工作,学到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
愚以为你的求助,目前基本上属于前一种。这样,即使您学了几招,解决了眼前的问题,您的整体专业能力也提高不了多少。
您似乎不大习惯“审视自己的思维方式”。其实作为一个教师,这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把习惯“审视自己思维方式”的教师称之为“反思型教师”。反思型教师才是名副其实的专业人员。
注意,这里说的是“审视”而不是“批判”,审视强调思考,而批判则强调拒斥,侧重点是不同的。我们不需要自我谴责,需要的是对自我的冷静观察和分析。
当然,目前能称得上“反思型教师”的人绝不是多数,但这是方向。山村小渡船回复: 王晓春老师,谢谢您细心的帮助。您的话语一针见血,指出了我的问题所在,受益匪浅。我认真地梳理了一下班上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其实只是几个特别生的问题。如果能做通这几个学生的工作,事情就好办了。下面我把那个最特殊的学生的事贴出来,希望能得到您的帮助。
范××,这样的一个男生:上课时,我看他不认真听讲影响边上的同学,就提问他,没想到他说不知道(其实问题很简单,一看书就能找到答案);家庭作业从开学到现在基本上没怎么做;迟到,他妈妈说天冷他每天都要赖床。今天上午我找他谈了话,他说是他爸爸非要他读书,他自己不想读书,我跟他说了很多道理,但他好像没有听进去。据了解他上面还有个哥哥,今年本来读初二,但已经辍学去打工了,不知道他是不是受哥哥的影响。王老师,对于这样的学生您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王晓春回复:
我想,这种孩子,最好不要非逼他读书不可,你越弄他越烦。我要是班主任,我就先解决他的迟到问题,以免影响班集体纪律分数。
解决办法是:
1.与他搞好个人关系,让他冲着老师的面子早来一点。
2.找点早晨的事情给他做,而这事情又是他比较喜欢的,有兴趣的。我当年曾经安排一个爱迟到的学生早来教室生炉子,效果不错。3.再解决不了,就扬言惩罚。
【案例16】
教育也是很顽强的
一位老师上课时,有个男生不停地扮鬼脸逗同学,根本无视老师的制止。那位老师就请他站起来听讲,结果那男生一气之下冲出了教室。老师也随之追出教室。接下来,师生二人沿着操场跑道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追击赛。整整三圈跑完,那位教师用他最后一把力气抓住了他的学生,就跌坐在地上起不来了。最后还是学生搀扶着老师走回办公室。路上,学生的眼泪夺眶而出……
事后,那位老师告诉我,他当时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让学生感觉到,教育也是很顽强的;当教育充盈着决不放弃的毅力时,它会在学生心中产生强烈的震撼。(黄水琴)【点评】
做一个既执著又灵活的教师 很钦佩这位老师的执著。
“教育也是很顽强的”,这话说得非常好。
我在讨论案例的发言中,谈得比较多的东西是教师的观念、思维方式,涉及智力因素较多。
其实教师的非智力因素问题一点也不比智力因素问题小。你会看到很多教师性格和心理都存在一些问题,柔而不韧,脆而不坚。
他们往往像一把柴火,呼地一下就烧完了。发生问题风风火火赶到现场,不问清情况,张嘴就大肆进行道德谴责。有很多事情当时发火没有用,需要事后做很多工作。他们恰恰把重点放在当时,而只要自己一消了气,好像工作就做完了。问题不能去根,这类事情以后就还要不断重演。
碰到钉子就急躁,遇到失败就沮丧,稍不称心就埋怨,怨气冲天,顾影自怜。当然,由于绝大部分教师的敬业精神还是不错的,所以他们尽管急躁,尽管沮丧,尽管埋怨,尽管情绪低落,还是在那里勤勤恳恳地干着,每日吃力地与学生周旋,和学生较劲。
大家想想,如果一个人做事的时候并没有高昂的斗志,并没有上面那位追击学生的老师的坚定信念,也没有多少招数,而且怀着委屈,一副寒心的样子,可他又努着劲在那里干呀、干呀,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生存状态? 我看有点像“挣扎”。“挣扎”不是顽强,“挣扎”也不是执著。执著和顽强的人是有信心的人,是有信念的人。他们不会急于成功,也不会迅速灰心;他们不爱埋怨别人,也不会可怜自己;他们不会认为自己能解决一切问题,但也不会幻想救星来拯救自己。一个真正顽强的教师,在战略上是执著的,目标始终如一,百折不回。但是在战术上,他肯定是灵活的,这种办法不行,就换另一种办法,他办法很多。用某种办法多次碰钉子仍然拒不改变思路和方法,那就不是执著,而是死板了。你会发现很多死板的教师恰恰是那些“挣扎”者,因为“挣扎”没有什么策略可言,只有本能的、被动的、机械重复的回应。
【案例17】
如何对付上课说闲皮话?
到了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生活积累,自我意识加强,幽默感来了。课堂上在你不经意的时候插句嘴,让你忍俊不禁,其他同学看着你什么表情,看你怎么处理。刚开始呢,不理,后来忍不住也连幽带刺悠他一句,久之,就变成了和他斗智。怕自己丢不起人,搅尽脑汁对付这家伙。累得慌。怎么办?该怎么处理呢?有好招吗?(飞雪无痕)【点评】 提问的圈套
如何对付上课说闲皮话的学生? 如果你老老实实地沿着这个提问的思路想下去,你可能上当。
因为问题的提法本身是一个圈套。当然,未必是提问者有意设置一个圈套,他已经习惯这样提问了,或者干脆说,他已经习惯在圈套中生存了。
请仔细玩味这个问题的每一个字:如何对付上课说闲皮话的学生? 您会发现问题本身就已经暗含着结论了。作者在提问的时候,已经把这些结论偷偷地强加与你了。你一不小心,就会走进他的封闭思路。
这个问题暗含的结论有: 1.学生说的话是“闲皮话”。这就肯定了学生的错误,否定教师可能有错误和责任。教师被悄悄择(zhái)开了。
2.“如何对付”,限定了你的思路。也就是说,你不要问学生为什么会说“闲皮话”,只要说怎么办。不必研究,管就是了。
恕我直言,这是一种典型的封闭型的、教师自我中心的、非反思型的、非研究型的提问方式。
与此相对的,开放型的、非主观的、反思型的、研究型的提问方式应该是:学生上课为什么会说闲皮话? 这样一问,你起码要考虑师生两个方面的原因,无法把责任都归于学生,这对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好处可就大了。
其实这个问题换位思考一下,很容易理解。
教师听领导作报告的时候,参加所谓“进修学习”的时候,处于“听讲”地位的时候,在下面说“闲皮话”的还少吗?可能一点也不比学生少。这时候要问“谁的责任”?他肯定该说“台上讲得不好”了。
这时候如果台上讲课者提问道:“我讲课,你们在底下说闲皮话,我该如何对付你们?”下面的教师作何感想? 于是你就知道当我们讨论如何对付学生的时候,学生作何感想了。一个优秀教师,当课堂上出现学生说话的现象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是“我讲课的吸引力不够”,其次才考虑学生的缺点。我绝不是说学生没有缺点,我只是说,如果你打算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你就最好首先反思自我。沿着这条思路前进,不久你就会发现,明明有些学生上课总是说话,教师公认如此,可是他到你的课上就不说了。你有一种本领,能让他没有工夫说闲话,他被你吸引住了。
于是人家就不得不承认您水平高出一筹。
而您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在于您一开头提问的时候,就走对了路,没有封闭自己。
因此,我们对任何问题的提问方式,都要保持警觉。铁皮鼓老师回复: 王老师的话是有道理的。
但是不排除这样一种情况,老师讲课很好,学生依然出现这种现象,甚至课堂纪律无法维持。
我们班上有时候就会出现这种现象。而我们班的任课老师是全校最优秀的一批,学生也公认老师水平高。(重点班嘛)我觉得原因可能是学生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听不懂,上课没有成就感。当然可能还有其他原因,一概地说老师上课有问题似乎说不过去。王晓春回复:
铁皮鼓老师说得在理。
学生上课说闲话,原因是很复杂的,我只是把原因粗分成两大类,而且强调了教师原因。如果因此得出结论说:“只要教师讲得好,就不会有纪律问题。”那就太绝对了。
教师讲得好,为什么仍有纪律问题?这是一个很有趣味的研究题目,研究起来,一定很有收获。
感谢铁皮鼓老师,使我们把问题想得更全面,更细致,更深入了。
【案例18】
一个永远说不明白的问题
下课了,我正在那儿改作业。小星站在我旁边。“你又有什么鬼把戏呀?”
她趴在我耳边,轻声说:“我给你说一句悄悄话。” “说什么?我洗耳恭听。”
“老师,你说这世界上是先有鸡,还是先有鸡蛋呢?” “应该是先有鸡吧!” “为什么?”
“我从一本书上看过这个话题,鸡可能是由其他动物演变而来的。有了鸡以后,才可能有蛋!对吧?” .
“我觉得应该是先有蛋,才有鸡的!” “那蛋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
“我也不知道,反正我认为是先有蛋的。现在的鸡不都是从鸡蛋里面生出来的吗?”
“你应该知道人是怎么来的吧?” “当然知道,人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 “这个问题和你的问题差不多,你觉得呢?” “噢。”她似懂非懂地点着头。
回到办公室,我立刻把这个问题说了出来,大家一致认为都应该是先有鸡,再有蛋的。至于为什么,没有人知道答案。
去网上浏览了一番,也没找到理想的答案。这个问题,真让人费神!(橡皮树365)【点评】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如果你指着一只具体的鸡问我:“先有蛋,还是先有这只鸡?”
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先有蛋,然后才有这只鸡。这只鸡是由鸡蛋孵出来的。” 如果你指着一个具体的蛋问我:“先有鸡,还是先有这只蛋?”
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先有鸡,然后才有这只蛋。这只蛋是由母鸡生出来的。” 如果你问我一个抽象的问题:“这世界上先有鸡,还是先有鸡蛋?” 我就回答:“对不起,您这个问题是错误的,没有意义。” 理由如下:
我问你,先有父母,还是先有子女?你没法回答。因为人类是由猴子变来的,而这个变化是渐进的,不是一日之功。你永远无法断定哪一天,哪一刻,哪个猴子已经变成了“人”,你更无法判断它变成“人”的一瞬间,他究竟是父母,还是子女。同样的问题我可以问好多:
先有兔子,还是先有兔妈妈?先有老虎,还是先有虎宝宝?先有橘子,还是先有橘子树?先有麦穗,还是先有麦苗……
这些问题都是毫无意义的(除非你要专门研究逻辑问题),因为提出这样的问题,并不能使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前进一步。
这只是一种语言游戏。
在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中,是无所谓先后的。
小朋友几个人手拉手围一圈,你还能说清谁在前面吗?他们互为前面,也互为后面。
抽象地谈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就是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
你只有把它具体化,把这个循环暂时切断,我才能告诉你谁先谁后。当你指着一只具体的鸡问我的时候,实际上就是暂时把循环切断了,这时我才有办法明确回答你。
“先有蛋,还是先有鸡”这个问题的诡计就是:它是用线性的思维方式,问了你一个循环系统的问题,而且它把抽象问题和具体问题混为一谈了。
这就等于让你把石头分出公母来,你当然束手无策了。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我们不但要学会回答问题,而且要学会对问题本身进行质疑。当问题本身就是个陷阱的时候,切不要欣欣然跳下去。
【案例19】
如此学生怎么教?
今天是一个令人不高兴的日子。
上午第三节数学课,本来没我什么事。然而在办公室坐了不到十五分钟的时间就来了两件令人头痛的事。首先是班长来找我,说是数学老师叫我下去一趟。原来是一个捣乱者在上课不到两分钟的时间里接连吃了好几口苹果,老师提醒他注意场合。他说“我吃我的苹果,又不要你出一分钱,不要你管”,而且还故意站起来大吃大嚼起来。同学回过头去看他时,他破口大骂。我只好把他带到办公室里来。没想到还没等我问清楚怎么回事,班长又来了。这回是另一个男同学在老师正讲课时从最后一个座位走到第一个座位,老师说了他几句,他把书一扔,头一甩走出教室去了……
我气得不知道怎么形容才好。然而可气的是:我一连打了五个电话给他们家,请他们的家长来一趟。电话里他们答应得挺好的,可我等了足有一个小时(没有回家吃饭),家长们却没有见到一个人影。无奈之下我只好说了他们几句,然后让他们一走了之。
此事就这样让我给“处理”了,我不知道他们何时会再犯这种毛病,更不知道今后出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飞雪无痕)【点评】
如此教师,怎么能教下去? 这位老师面对问题的表现,按顺序说来就是: 1.生气,更生气。2.通知家长。
3.“说了他们几句,然后让他们一走了之。”
恕我直言,这三项没有一项能体现教师的专业水平,甚至可以说,做到这三条,完全不需要专业知识。所以我们从头到尾都没有搞清,这两个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做。是习惯问题、性格问题、人际关系问题,还是品德问题?连病因都无法确诊,当然谈不到治疗了。
更可怕的是,我们始终没有发现这位班主任有丝毫研究问题的意向。他根本不想问个“为什么”。
这位班主任还问:“如此学生怎么教?”
他的意思是说:“不如此”的学生,我才有法教;“如此”,我就没法教了。这岂不等于宣告“学生只能适应老师,老师不必适应学生”吗? 再恕我直言,这位老师生活在幻想中。社会在飞速变化,学生会越出越奇。类似的学生现在已经屡见不鲜了,不是没办法教育,问题的关键是教师的专业水平需要提高。
如果不在提高自身素质上下功夫,却幻想学生个个顺老师的心,如此教师,还怎么能教下去?
【案例20】
一个争强好胜的孩子
他是四年级的一个很优秀的学生,知识面广。思维灵活,表达力强,考试分数出色,绘画出色,打乒乓出色,在校足球队表现也出色。他是一个争强好胜的人.每次选班干部时他都非常紧张,每次他的票数都寥寥无几,有时他会哭,但更多的时候他会站起来攻击当选的同学,历数胜利者的种种缺点,由于响应者寥寥,每次他的攻击都以失败告终。由于他的优秀,难免老师在潜意识里对他有所偏爱,同学们多多少少也会敬他几分,所以在班主任有意识的引导下,每次他也能坐上一个可以表现自己的职位。
他虽能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但没有以身作则的意识,导致他告别人及别人告他的状就特别多。近期异常情况:他常学着大人对同学说一些脏话,伤害别人或者哗众取宠,他告状和捣蛋的本事也越来越厉害。只要班主任走进教室,总有那样两三只手举起来,其中有一只手必定是他的——他怀疑别人说他坏话,他告;同别人玩足球时撞倒了别人,别人说不同他玩了,他告;别人开玩笑骂了他有些出格的话,本来他“挺大度不追究”(此阶段正在重点对他进行做人要大度的说教,这是他的原话),可有人多嘴说他不对,实在“太气人了”,他告;有人在他的座位旁拾到他的红领巾交公了,他告;他认为座位底下的垃圾是邻桌弄过来的,而且他在邻桌的桌盒里找到他的铅笔,他告(当他告状时,那个邻桌女孩先是一脸的莫名其妙,后是一脸的惊愕)……他打别人;他用脏话说别人,甚至辱骂别人的父母惹人生气;他没事找事,上课时用老师听不到的音量同别人互相骂脏话,让周围的同学忍无可忍。他故意欺负弱者,问别人要零食吃。然后又把零食摔在给他零食人的脸上(已被要求道歉)……同人正确相处的道理他懂得多,认识比一般人还深刻(同其父母的谈话和他的课堂发言可以看出来)。他周围的同学要求调座位的声音一直不断。
症国调查情况:从小随父母长大,一直由父母照顾。父母感情正常,争吵情况较少。父母没有讲脏话的习惯。父亲初中文化,当年顶替退休父亲进厂上班。父亲在学校属于头脑灵活一类学生,对于自己的学历一直深感遗憾,对于同样头脑聪明的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他非常关注孩子平常的单元测试和期末考试,特别不能容忍由于粗心大意造成的错误。孩子考好有奖励,成绩不理想会挨打。在孩子与其他孩子的相处中,父亲会有意识地压制孩子要强的性格,要求忍让。母亲对于孩子的教育较为冷静和理智,但表达能力不是很强,在家庭教育中不能做主。孩子对父亲最看重的是父亲的聪明让他骄傲,对母亲最看重的是可以同母亲说说心里话。对父母最大的希望是不要打自己了。孩子认为自己算不上特别聪明,因为平均分不能保持95分以上。孩子对自己的智力自信程度为:应该都可以考l00分。
孩子的焦虑是:记性越来越不好,复习得好好的内容考试时怎么也想不起来。寻找孩子的早期记忆采用的是一步一步追忆的方式进行的,从三岁左右到三年级,大约有20来件在他记忆里留下深刻印象的事。这些事件中绝大部分都是他同小朋友在一起时发生的纠纷事件。有的是他不原谅别人,让别人挨批评受罚;有的是别人不原谅他,让他挨批评受罚;有的是他欺负别人,有的是别人欺负他。除此以外,剩下的几件事是:一次落水被人救;幼儿园一次睡午觉由于害怕跑回家睡;一次姑姑给买的玩具坏了,大哭了一场;幼儿园一次夹弹子比赛,由于自己不会夹,大哭一场。
症情分析:孩子对于他人的看法评价非常敏感,他的安全感很大一部分来自干外界的评价和外界的抚慰。目前由于年段的增高,考试分数仍按低年级标准要求,家长和孩子对于学习分数都有不太现实的期待,一次次分数上的失利。再加上家长的态度强化了孩子对于失利的挫败感,让孩子的自我评价陷入混乱。潜意识中他渴望在“评价”中获得自我肯定的力量,所以不停地不自觉地制造他人评价的机会。
解决方法一,同孩子父母交流。
1、对孩子考试的分数的期待要立足现实,将培养孩子的目标树立得高远一些,尽量将孩子平常的考试以查漏查缺查弱的方式和态度对待,而不要只单纯地看成学习结果。对于改正孩子学习方面的弱点,不能抱一次解决的心态。
2、不要过分强调孩子在人际交往中的“忍让”,如果认为他需要接受“忍让”,最好以探讨的方式进行,少用强制的方式进行。
3、多同孩子讨论讨论人与人交往中发生误会及被人粗毒对待的事很平常,人人都会遇到,对此要像大多教人一样学会宽容和淡化。
解决方法二,同孩子及班上的同学约定,如果他没事生事故意对别人说脏话,当事人可以将其当作动物发出的无意义的声音不予理睬。在此情况下,如再进一步过分无理取闹,将作为严重伤害他人的违规行为给于重罚。(火狐)【点评】 孩子的“称霸心态”
这个案例写得很好,研究有法度,分析有深度。愚以为不足之处有两点:问题的锁定值得商榷,问题的诊断与干预措施有些脱节。先说问题的诊断。初看起来,这孩子问题很多,表现欲,攻击性,心胸狭隘,自我中心,自傲,自卑,人际交往障碍都有,火狐老师把他的问题主要锁定为“自我评价陷入混乱。潜意识中他渴望在'评价’中获得自我肯定的力量”,当然是有道理的,但是自我评价混乱者不一定都攻击他人,既然渴望他人(尤其是老师)的正面评价以肯定自我,为什么还要做那么多违反纪律的事情呢,有点说不通。
我把这孩子的情况进行了综合的思考,初步看法是:这孩子小小年纪,就已经满脑子“称霸心态”了。唯恐当不成干部,当干部又不以身作则(我有特权),骂人,侮辱人,打人,认为自己门门都应该考l00分,又生怕自己记忆力不好 所有这一切,都可以集中成一句话:“我要做人上人,我必须做人上人,我只能做人上人,我就是人上人。”总而言之,他的基本原则是,和任何人打交道的时候,我都必须占上风,必须压倒别人。
这就是他生活的目的。至于用什么方式压倒别人,这种方式是否正当,并不重要。“同人正确相处的道理他懂得多,认识比一般人还深刻”,可是他还要明知故犯,原因就在这里。这是“为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的路子。我们还应该注意到,这孩子的早期记忆几乎全都与人际关系相关,说明他的生存倾向就是在人际关系上做文章,要出人头地,要在人群中“拔份儿”。孩子年龄这样小,我做如此结论,未免过早。我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把问题说得更清楚,或许这个孩子中毒还没有这么深,但是这种倾向确实已经看得很清楚了。这孩子的毛病如果任其发展,长大之后,一旦有权,就可能为所欲为;一旦失势,就可能报复社会。这不是正常的竞争心态,而是称霸心态。竞争心态的着重点是超越自我,称霸心态的着重点是压倒别人,两者路子不同。
我们再来看干预措施。火孤老师把孩子的问题锁定为“孩子的自我评价陷入混乱。潜意识中他渴望在'评价’中获得自我肯定的力量,所以不停地不自觉地制造他人评价的机会”。干预措施是三条:第一,对孩子考试的分数的期待要立足现实,将培养孩子的目标树立得高远一些,不要只单纯的看成学习结果。第二,不要过分强调孩子在人际交往中的“忍让”。
第三,学会宽容和淡化。可以看出,这三条与问题诊断对应得不好,第三条和第二条还有矛盾。这些措施也不够具体,缺乏可操作性。
我来说说我的干预措施。我既然把问题锁定为“称霸心态”,我的干预(治疗)的原则就很明确:告诉孩子,你是个普通人;教育孩子,做一个普通人。
具体措施是,教师跟他谈话,指出他的想法(压倒别人)的错误和危险。然后在行动上少表扬他,少照顾他,也少批评他。一定要注意把他和其他同学同等对待。他和同学发生冲突,该怎么处理怎么处理,不偏袒他,但也不格外多惩罚。从此不要夸他聪明,但是他回答某个问题特别好,考试成绩确实不错,可以照样表扬。指导家长。我怀疑孩子的父亲有强烈的“做人上人”思想,一定要把这种想法对孩子的害处和未来可能给家长带来的麻烦讲清楚。告诉家长,要明确地对孩子说:“我是普通的人,你也是普通的人。做一个普通人很幸福。你要不断努力提高自己,不要老琢磨怎样压倒别人。”千万不要给孩子学习压力太大,不要过分关注孩子的成绩。孩子考得好不必奖励,成绩不理想也不要打。“不能容忍由于粗心大意造成的错误”是不懂儿童心理的表现,恰恰相反,应该容忍这种毛病,同时柔和地引导他逐渐改正。我感觉这位父亲望子成龙心太切,似乎一心想让孩子立刻给家长挣面子,这是很危险的思想。
以上意见,仅供火狐老师参考。2005.5.5 火狐老师回复: 在给王老师提供案例之前,我按照我的分析对孩子实行了干预,但事实证明,我的诊断是误诊。五一假后,我准备同孩子再次进行交流,但谈话刚开始几分钟,我便决定终止谈话,固为我很快发现同一个自以为是的孩子进行这场交流,如果只用口头语言,实在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接着,我将我写给王老师的案例和王老师的分析及其提供的干预措施原原本本地打印下来,根据孩子和孩子父亲的具体情况,用钢笔在某些地方作了注解。
我再次将孩子叫到办公室,先将资料递给他,同时将我同王老师交流他的情况的动机及过程作了简单介绍。我还没介绍完,孩子眼睛好像瞟到了什么,张嘴辩解道:“老师,我觉得根本没有要当什么霸王之类的想法。”我没有让他说完,将他手里的资料不经意的拿了过来,并让他先耐心地听我将话说完。我主要向他强调了四个意识:
1、他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跟做他小学老师的我没多大关系,他的人生成功不会给我带来荣耀,他的人生失败不会给我带来生活影响,我完全可以维持现状直到我们师生缘分尽了的时候。我这样大费周折,只是作为一个老师,真诚地想帮帮他。
2、我比较具体地强调了王老师的权威之处。
3、心理学家就像医生一样,他发现我的问题,往往是我们自己难于弄清楚的却又实实在在存在于我们身上的毛病。王老师同他和我之间没有一点利害关系,他这样费心也只是纯粹想帮助我和他。王老师的分析及建议,只供他参考。4先把这份资料拿回家,自己慢慢看看,认真想想,让爸爸妈妈也看看想想,再自主决定。今后我不会再专门找他谈话。
今天是谈话的第四天,在这几天中,我发现孩子真的变了。首先眼神变得沉静,没有以往的野性,待人处事也沉稳多了,几天来没发生一例他告别人或别人告他的案件。
王老师,你真是厉害!
【案例21】
我这样教学生去“爱”
满脸通红的赵××从教室门外风风火火地闯进来,拉住我张口就说: “马老师,小文进男厕所了。” 所有在场的同学都惊呆了。“怎么回事?跟老师好好说。”
第五篇:《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点评100个教育案例》读书活动实施方案
2013--2014学三十一团中学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点评100个教育案例》读书活动实施方案
阅读是学校教育最基本的途径之一,是一种长期的、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的精神活动。为切实推进我校的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习型、研究型教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积极构建和谐校园、书香校园,打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树立勤奋读书、热爱知识、崇尚科学的良好风尚,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本学年将开展《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点评100个教育案例》读书活动。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科学的教育理论引领教育教学改革,引导全校教师以书为友,努力营造全校教师良好读书氛围,激发教师读书兴趣,让教师与好书作伴,与大师对话,通过阅读增长知识,提高修养,塑造美好心灵,打好人生底色,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不竭的内在动力。
二、活动主题:
借鉴同行智慧,践行育人使命。
三、基本原则
1.坚持主体性原则。要始终坚持以教师的实际需要、自我发展、自我提高 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全员参与、以校为本、教师共读、辐射学生”的基本思路,坚持重在平时、利于终身和有益于教师育德、励志、启智,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坚持“三贴近”原则。我校要针对本校实际,根据贴近教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三贴近”要求,开展本次读书活动。
四、读书活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王燕
副组长:安华明瑛刘文胜尚骞
组员: 张世亮、唐成江、陆勇、刘庆华、王光业 于翔舒、李瑞萍 张红霞
五、活动时间
2013年12月--2014年11月
六、活动实施过程
1.读书活动发起阶段(2013年12月)
2013年12月,在我校召开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点评100个教育案例》读书活动启动仪式,在全校教师中掀起读书的热潮。教务处给每个教师发一本读书笔记本(小学语文、英语教师除外,另以电子稿的形式上传跨越式学习元)。
2.读书活动第一阶段(2013年12月-—2014年2月)
要求全体教师要认真阅读《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点评100个教育案例》第一章和第二章,同时在阅读期间完成5000字数的读书笔记。
3、读书活动第二阶段(2013年3月-—2014年10月)
要求全体教师要认真阅读《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点评100个教育案例》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同时在阅读期间完成5000字数的读书笔记。并撰写一篇高质量的读书心得体会。
4.读书沙龙阶段(2014年11月)
各教研组组织一次《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点评100个教育案例》读书沙龙活动,并评选一至两名优秀读书先进个人。在此基础上,学校组织一次《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点评100个教育案例》读书沙龙活动。
5、总结表彰阶段(2014年11月)
在学校组织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点评100个教育案例》读书沙龙活动的基础上,评选出十佳读书先进个人,并发放一定奖品。发放奖品的基本原则是“以书代奖”,并对下一阶段读书工作提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