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智慧从哪来》读后感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
德国著名诗人、思想家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寒假,我认真阅读了《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一好书,使我更深刻地领悟到这句
话的真正内涵。这本书是王晓春老师所著,全书分五个部分,分别就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师生关系、教师与家长关系、管理问题等,当前在学校、社会和家庭
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热门的教育案例进行点评和剖析,深入浅出,入情入理,发人深省。本书节选了100个发生在小学的典型的教育案例,以及王晓春老师的精辟
点评,使我受益匪浅,深受启发。
读完全书,可以说处处让我感动,处处令我深思。我想:教师不仅要了解每一位学
生、相信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友爱每一位学生,而且要依靠每一位学生,保护每一位学生。它告诉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学,以案例研究为突破口,推动经验积累,我想这就是我们需要的。
读了此书,让我真正体会到,教育是真情和爱的事业。仅仅有责任心是不够的,根
本的意义是,教师心中要时刻装着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考虑、决定一切。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能厚此薄彼。教师的真情付出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教师的举止言行,无一不对学生产生情感触动,触及学生心灵。“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对于喜爱的老师,往往能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其执教的学科中,爱学,乐学,甚至为博取老师的表扬而努力,而老师也受到学生爱戴和尊敬,而更加倾心于教育工作。我深信:教师的真情投入,必定会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
那么,爱究竟是什么?它像空气一样,每天都在我们身边,但又因为它无影无形,往往又很容易被我们忽略。但我们的生活中不能缺少它,它的意义已经融入我们的生命。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曾记得有一位教育家说道:“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如果我们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没有功利性的,那么,你对学生的鼓励,哪怕是一个无意的微笑,让孩子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感受到你对他的爱,并能把这种美好的感受带给更多更多的人。读了此书,让我从我书上得到的启示有很多:
一、智慧与爱心同等重要
“智慧与爱心同等重要”这是王晓春老师点评案例1的标题,是啊,对学生每位老师都倾注了爱,但爱不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我们的身边这种现象数不胜数。学生病了,老师上门探望,课落下了,利用业余时间补,学生在校内跌伤了,老师小心呵护,及时与家长联系。但结果不一定如你所想,可能会令其家长感动,令周围的同仁称赞。但有时真不能让学生从根本上改变。收效不明显的原因主要是我们的教育智慧还不够,没有能解决他们真正的心理问题,客观的家庭问题等。学生之间打打闹闹,斗嘴绊脚,总认为是小儿科的事,所以总是用很简单的谈话和互相道歉来解决。却很少会想到去找找发生矛盾的真正原因,是它自身的,还是和家庭环境有关。王老师告诉我们,学一点心理学,走进一点学生,花一点耐心,这样我们的收获会让我们惊喜。
如何走进孩子的世界,我在书上看到这样一个词——换位思考。这并不陌生,却又那么陌生。它唤醒了我沉睡的心灵,让我豁然开朗,使我不断设想:假如我是学生,我最需要的是什么?假如是我的学生,我会怎么做?换位思考使我明白: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多一些耐心和等待,就会多一种教育的方法,就会让自己让学生多一份快乐。换位思考让我不知不觉地走进学生的心灵,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感受他们细腻、透明、多彩的心灵世界,换位思考成了我和学生们零距离沟通的一条无障碍通道。
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尊严,更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需要。自尊之心人皆有之,学生也是如此。
二、批评不是解决学生问题的唯一方式
批评只是一种带有情绪性的管理方式,没有研究的教育,是盲目的、情绪化的教育,是教师素质提高的最大障碍。往往在没弄清楚学生是怎么回事,自己就大动肝火真是不值。如何正确地批评学生,而且又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当你理解了学生,批评学生肯定能找到非常自然的方法,孩子也自然能够接受,不掩盖问题,才能真正全面地理解学生,才能正确地实施挫折教育与批评。这是我从这本书上得到的启示。
三、教育智慧是一门艺术
教育是一门学问很深的艺术,蕴藏着许多智慧。一直以来,我也是那些忙忙碌碌的愚人,书中一个个真实的案例,好多就发生在我身边,也曾经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也曾经让我忧心忡忡,也曾让我牢骚满腹,而我机械地做着、忙着、拼搏着。尤其,读到“水彩笔的故事”这一案例,使我想到自己平时也经常的遇到此类问题,但很少去动脑筋思考和观察学生的表现,而是“无研究的教育”,这种简单的教育,没有从根本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而对教师的能力也没有丝毫的提高。非常好的思维习惯是,遇到事情总想问个为什么,猜猜有几种可能的原因,然后,加以验证,有时不妨多转个弯想一想。面对教育中频频出现的各种问题,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首先慌了手脚,孩子的成长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各种各样的原因左右着他们的行为,我们要有容忍之心,更要具平常之心;我们要有大将风度,不要用我们的急躁表情和过激言语让孩子害怕、叛逆、压抑,而要寻找到合适的“点”,让孩子自我成长。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呢?教育智慧从日常善于捕捉的点滴小事中来,从科学的思维方式中来,从概括反思中来,从良好的心态中来„„只要我们以研究的心态来看待问题,向研究型教师努力,可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简单的问题明了化,你可以发现:原来教育可以如此轻松又愉悦!
读了《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一书,我发现了真正开启孩子心灵的钥匙——用爱心启迪学生的智慧,用智慧开启学生的潜质。当然,我知道仅仅看完这本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正确运用该书中的正确理论去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反思和创新,努力提高教育教学工作效率和质量,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篇:读教育智慧是从哪来的有感
读教育智慧是从哪来的有感
读过一个故事:人们发现一条河中总出现溺水者,赶紧下河去救人。第一天救,第二天救,第三天救„„可河里的溺水者却似乎总也救不完。人们气喘吁吁、疲惫不堪,仍然怀着责任心和使命感一直不停地救着。终于,有个智者疑惑地问道:“我们为什么不到源头去看一看呢?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么多人溺水。”然而赶着救人的人们没好气地说:“我们很忙,我们要赶着救人,我们没有时间再去管别的事„„”
也许今天,我们许多教师对待工作的状态就是如此:很有责任心和使命感,很忙,所以很疲惫,然而当帮助了一个个他们认为需要帮助的学生之后,却发现似乎需要帮助的学生更多了。也许我们缺的就是停下手,走到源头去看一看的反思精神。
看了王晓春老师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本书,终于豁然开朗,掩卷沉思。书中一个个真实的案例,好多就发生在我身边,曾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也曾让我忧心忡忡,也曾让我满腹牢骚,而我机械地做着、忙着、重复着,却忘了以“闲庭看花”的悠然心态、以“更上一层楼”的宏伟视角去想这些问题的源头,再从源头去解决它们。
我随手翻开这本书,就发现书中的案例点评都一针见血,说到我的内心深处了。如王老师点评《课间有学生打架了》这一案例,指出处理学生问题有两种教育思路:1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促使学生成长;2看到现象——进行教育——达到教师目的。第一条思路的主线是“问题”,第二条思路的主线是“管理”,教师自身的认识水平和分析能力没有什么提高,是无研究教育。读到这,我平时处理学生问题的桩桩件件就浮现在眼前,我的教育思路科学吗?是单纯地说服了学生,还是启发了学生并解决了根本的问题了呢?
由此,我意识到教师教育研究与学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书中的大部分案例也确实证明了这一点。
我也从中深受启发:教育智慧来之于永无止境的学习。我们要科学地分析处理教育教学中出现的教育现象,以学习与研究的态度从事于教育工作。
王老师分析解决问题就是让人觉得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切实可行的办法,把存在问题的孩子或现象推断出各种可能,在逐一给出几个切实可行的办法,让我不但增加了解决教学中的一些常见问题的能力,而且也学到了分析教学现象的方法。
《秘密约定》这个案例讲了一个学生上课频频举手,给老师的印象是“不懂装懂,随意举手,欺骗老师”。一般老师可能会冷落,甚至讥讽他。可肖东萍老师经过深入了解后却认定他有一颗“好胜,上进的心”。学生的一些看似缺点的表象一下子成了优点,老师的视角变了,想法也就变了,可见老师的观念是极其重要的。老师遇事“三思而后行,不忙于下结论”,先了解情况,了解是解决的前提,思考就是研究!了解和思考过程蕴涵科学的探究,才能有切合实际的问题解决的结果。
所以,王老师认为:“成功的关键不在于答案,而在于知道如何寻找答案。”寻找答案的一般思路是:
1、收集资料。尽可能周全地了解情况,占有材料。
2、提出假设。根据这些材料提出种种归因假设(假说),即初步诊断。有了诊断就可以开药方试试了,于是采取措施对学生及其家长进行干预。提出的假设越多,思路越广,解决的办法就越多,越能提高解决问题的准确率。
3、出招。再根据反馈的干预结果,随时调整自己的想法,立足点多元化。作为教师最怕的就是分析解决问题的时候首先进行思维定势,也许自己推断的是对的,如果随着调查或解决的深入发现自己错了一定要及时改正,只会自我中心的想问题,说的话只是自己的感觉,立足点从来就不会变一变,那就难免会在教育的过程中离预想的越来越远。如书中一例,一小学生早晨老师刚说不爬树,课间他又爬到树上去了,教师的第一反应是“故意不听话”但是没有马上批评,而是问清理由,谁知孩子时看到旁边的楼道有人在撬锁,还及时地抓住了贼。王老师陈这种老师为“心理健
康型老师”能够在自己的第一判断后及时地问清理由,调整了自己的想法,避免错误的批评学生。如此循环,认识不断深入,问题也就逐步得到解决。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老师在了解情况时,要习惯于了解学生的个人成长史和考察家庭教育的特点,要提高自身的素质,还要学会指导家庭教育,这样有利于搞清孩子问题的真正原因,帮助孩子成长,从源头把问题解决掉。
一直以来,许多学生不是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出现在哪,老师也不是找准问题所在,只是找不到科学恰当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学生写不好字,王老师提出了六条建议方法:撕纸游戏锻炼手部小肌肉群使其尽快发达;一个月内不提写字的事,淡化写字的烦恼;一个月后专找一个写得好的字在旁边写一个小小的好字树立自信;家长练习写书法,用孩子的好奇心诱发对汉字的兴趣,发现汉字的美妙;准备打持久战,不要指望几个月就把字练好,一两年能练好就不错了;要想写的好就要写的精。细想,原来这就是我在之前的教学中一直在为之烦恼的事情啊!
当然,一本好书给自己带来的收获不是用只言片语能够概括的全面的:如,批评是一种带情绪的管理方式,当你不知道某种事物的真相的时候,批评它,只能进一步掩盖它的真相,而不会使它的真相显现出来,教师应设法搞清原委,假设多种可能性,才可主动出招;如面对学困生,爱不能包治百病,爱不属于专业能力,只有当爱与智慧相伴时,教育效果才能显著,教师最重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深入具体地分析,心理问题、智力类型、思维方式、学习困难以及何处突破可以见到成绩建立信心;如教师的教育是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起作用的,达到了预定目标,并不是事情的结尾,只有真正搞清它的机制,才能总结出符合科学精神的经验„„这些都是金玉良言,但正如王老师说的,案例教学实际是以例子为“由头”的思维教学,它提供的主要不是某种具体办法,而是一个思路;它不是要告诉学习者“怎么办”,而是要帮学习者学会“怎么想”。
为了引导学生真实地成长,我们就要边读书学习,边反思教育工作,努力学习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将自己所得在教学中进行实践,让学生受益,在学习的道路上使自己的水平和能力不断提高,让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更加科学化、理性化。练就一身过硬的发现、分析和解决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种种“案例”,来引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纠正偏差,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做人、做事的习惯,提高素养。而这一切都需要教育者独具慧眼,不以粗暴、简单的方式加以归因、干预和压制。重在发现和研究,积极探求学生表现的背后的深层次的本质原因!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不断进步。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教育好学生,而且也要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成为一个深入学生生活的探索教育方法最优化的“研究者”。教育的智慧和艺术并没有模式可寻,但它们都属于思考者。也许,多花一些时间思考,就能少花几倍的时间在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上早日成为一个反思型与提高型教师。
第三篇:读后感 分数从哪来
分数从哪里来
刘万丽
读了分数从哪里来这篇文章,我收获很大。
第一,学生是课堂教学的最大资源
传统教学模式就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就像演员和观众,演的再好,观众也会产生审美疲劳。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学生上台展示。一但被聚焦,他会精神抖擞、竭尽全力地表现自己。这是人的本性。老师若能充分“利用”,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小核反应堆。
“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就是课改的方法和出路。”高效课堂的开创者李炳亭先生说,“利用学生是一切教育的智慧源头。”如何利用呢?就是: 利用分身术,培养小老师
教育的最大弊端就是缺乏因材施教,即“一师难称百生意”。作为教师的我苦于无分身术,无法兼顾。在这里也有了答案。即相信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就能很好地解决首尾无法兼顾的问题。这样就相当于老师有了孙悟空拔毛分身术,它是践行高效课堂的前提。
利用上进心,发掘源动力
学习是人的天性,其实,孩子厌学,是厌恶学习的形式,换种他感兴趣的方式,不用老师督促,孩子就会学得投入。
善是人发展的方向,每个学生都有上进心,只是持续时间长短不同而已。利用上进心,就是利用学生向善、好学的天性,培养正当、持久的兴趣,挖掘潜在、强劲的动力,让学生相互“比、帮、拼、赶、超”中不甘落后,奋勇向前。
利用表现竞争欲,搭建展示小舞台
表现欲竞争欲是儿童成长中最珍贵的东西,儿童越是高兴,表现欲竞争欲就越是强烈。这欲望是随着儿童自我意识的萌发而产生的,且会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而发展。
利用学生的表现欲竞争欲,要做到收放自由,动静适宜,张弛有度。最好,在组内搭建小舞台,给每个成员以出彩的机会,再把表现好的、能解决共性问题的展示推荐到班里亮相。这样,学习促表现,表现带学习,学生会为了自己的脸面而背后暗暗用功。
利用荣誉感,小组促竞争
荣誉感是个人不断进步的动力。为尊严而战,为集体争光,这都是受到荣誉的驱使与感召。高效课堂的分组学习,最容易培养荣誉感,学生也愿意为团队的进步摇旗呐喊。有 1
了荣誉感,如何利用,关键看班级文化氛围和考核评价机制。首先,各个小组要力量均衡,都有强烈的进取心。其次,评价项目和方式要公平合理,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第三,评价结果要有后续表彰,让学生看到团结拼搏收获的胜利果实。的确,不要小看一张奖状、一面红旗或一个等级分数,学生往往视若珍宝。实践最有说服力。利用差异性,结对兵练兵
第二,学生的个性差异也是一种资源。利用差异,可以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用差异,可以在“取长”中拓展自己,又能在“补短”后帮助别人。
学生间的差异毕竟是小的,而师生间的差异才是巨大的。充分利用学生在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上的微小差异,还可以弥补老师在巨大鸿沟面前“有劲使不上”的缺憾。老师与学生的认知关系就像“骆驼”和“小羊”一样:高大有高大的便利,矮小也有矮小的优势。兽有兽言,鸟有鸟语。同理,师有师道,生有生法。笨办法往往是最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老师的清醒,固然能直奔大道,避免误入歧途,而糊涂的学生却最容易理解同学所走的弯路。同样是讲题,学生给学生讲,会用学生之间最容易理解的语言,沿着他们共同能想到的思路,虽不快捷却管用。而老师给学生讲题,居高临下,不容质疑,最容易犯先入为主的毛病,直接把答案一塞了事。如同棋逢对手才下得痛快。
第三进一步理解和体会了小组建设的意义
小组建设、导学案、展示,可谓现代课堂的三大热点。套用一句话:开谈不用导学案,想要高效必枉然。所以,重点进行小组建设。唯其难,才显示出价值。小组建设无须怀疑,科学指导的方法也并不神秘,剩下的就是践行,践行,再践行;坚持,坚持,再坚持;反思,反思,常反思。
小组建设的目的不光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还能产生“动车效应”。有了小组合作,班级管理就有了抓手,各小组之间就产生了竞争,有了PK就激活了学生的表现欲竞争欲与进取心。如果没有了PK与晋级,失去了互动与竞争,课堂教学效果就很差。
作为教师的我,的确应该向毕福剑学习,科学预设嘉宾点评的时机与分寸,节目进程的衍生与掌控,现场观众的互动与利用……只要愿意动脑,愿意投入,应该说教学是一件有意思的工作!
2013.5.182
第四篇:《时间简史》读后感:时间从哪来,到哪去?
《时间简史》读后感:时间从哪来,到哪去?
原创: 刘群阳
霍金先生在今年3月14日离开人世,但是他的思想成果永留人间。《时间简史》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科普书,迄今已经发行了2500万册。早就知道《时间简史》,但是自以为这是一部比较难懂的作品,所以一直都没看。最近,喜欢上了物理科普作品,翻开了《时间简史》。
《时间简史》并非是一部很难看懂的作品,霍金先生将深奥的物理学知识写的生动易懂,读完此书像做了一次奇妙的旅行,新奇震撼。我的视野一下变得开阔,开拓到宇宙的视野。我们对于宇宙充满好奇,宇宙究竟是怎样的?探索宇宙本身就是非常新奇的一件事,而《时间简史》正是带我们进行一次宇宙探索之旅。
当然,我们会因此书而重新认识时间。我们可能认为生命是有限的,而时间是无限的。往回追溯,我们所知古代、蛮荒时期、恐龙时代……似乎可以无限追溯无法穷尽,而往后时间也不知有无尽头。,经过科学家的不断探索,霍金和彭罗斯证明了时间有一个开端--宇宙大爆炸,而时间也相应的会有一个终结。人类是看不到终结的时候,但是,终结的状态却可以预言,终结点应该和宇宙大爆炸时点类似。所以,我们只要探索出时间的开端,也就能预言时间的终结;两大哲学问题,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也就能回答了。
读这本书的收获不仅仅是知道了物理知识,还开拓了眼界,以及了解科学家们探索世界的思维方式。当我们站在宇宙的视野审视自身时,渺小不足以形容,无限小也许更合适;因此,我们会懂得谦卑,相比于宇宙,也许我们身边发生的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真的不足为道。有些时候有些问题我们无法理解,也许是我们所站的高度不够。
人类探索世界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虽然,牛顿,爱因斯坦个体的伟大,但是他们也是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思考发现。科学的探索,是在寻求某一理论能够准确的描述我们现实大量的观测,也能对未来的观测结果做出明确的预言。牛顿、爱因斯坦等科学家,就是因为现有的理论无法解释某些观测了,而去寻求新的更合适的理论以解释观测。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当现有理论和实际观测有所不符时,我们要有质疑理论的勇气,不要因为某一理论是大神,而不敢质疑。
看《时间简史》收获的绝对不仅仅是获得了一些物理科普知识,而是一次有趣、奇妙的思维旅行。虽然,我看的是中文版,但是其文字充满阅读愉悦感,我想英文原版的文字应该更有魅力!
第五篇:《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范文1
爱究竟是什么?它像空气一样,每天都在我们身边,但又因为它无影无形,往往又很容易被我们忽略。但我们的生活中不能缺少它,它的意义已经融入我们的生命。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爱的教育》中有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如果我们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没有功利性的,老师对学生的'鼓励,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是一个无意的微笑,让孩子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感受爱,并把这种美好的感受带给更多更多的人。“智慧与爱心同等重要”这是王晓春老师点评案例1的标题,是啊,对学生每个老师都倾注了爱,但爱不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我们的身边这种现象数不胜数。学生病了,老师上门探望,课落下了,利用业余时间补,校内跌了,碰了,小心呵护,及时与家长联系。但结果不一定如你所想,可能会令其家长感动,令周围的同仁称赞。但有时真不能让学生从根本上改变。我想,收效不明显的原因主要是我的教育智慧还不够,没有能解决他真正的心理问题,客观的家庭问题等。学生之间打打闹闹,斗嘴绊脚,我总认为是小儿科的事,所以总是用很简单的谈话和互相道歉来解决。却很少会想到去找找发生矛盾的真正原因,是它自身的,还是和家庭环境有关。
王老师告诉我们,学一点心理学,走进一点学生,花一点耐心,这样我们的收获会让我们惊喜。如何走进孩子的世界,我在书上看到这样一个词——换位思考。并不陌生,却有那么陌生。它唤醒了我沉睡的心灵,让我豁然开朗,使我不断设想:假如我是孩子,我最需要的是什么?如是我的孩子,我会怎么做?换位思考使我明白: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多一些耐心和等待,就会多一种教育的方法,就会让自己让学生多一份快乐。
换位思考让我不知不觉地走进孩子的心灵,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感受他们细腻、透明、五彩的童心,换位思考成了我和孩子们零距离沟通的一条无障碍通道。“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对一个个活生生的孩子,应当把阳光洒在他们每一个人的心田,要化更多的心思去了解他们、研究他们。”一语道出我们班主任比别人更要用心,不仅对每一个学生用心,要用心关注“优秀生”、“灰色儿童”、“潜能生”,慧眼识金,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助其自主成长。
做教师的千万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学生,每个学生都是“变数”,在发展,在变化,教师对他们投入细致的感情,加温到一定程度,他们会成长,会进步。每个学生都有被人赏识的渴望,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给他们一些宽容和鼓励,多给他们一些关注,最大限度地为他们创造表现的机会。使每一位学生在教学中都有所得!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范文2
谈到教育的智慧,我们很容易想到的是课堂上的一些巧妙的教学技法,但是我们往往忽略的就是课堂上的随机事件,这些突发的事件,也就是课堂上随即生成的教学资源,利用好这些教学资源,会使我们的课堂变得鲜活起来,让看似冰冷枯燥的数学变得温柔丰满。因为在课堂上,因为我们的教育智慧,会让优异的孩子灵机闪现,会让吃力的孩子在错误之后一步一步的引向成功,感悟到思考的`神奇。在一节数学课上,当我问到植树节是什么时候时,大多数学生都哑口无言,我就抓住契机适时教育他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增强保护环境意识与生态意识。三尺讲台,40分钟,孕育了无限的智慧,捕捉教育机会,闪现教育智慧。
有些时候,我们老师、父母确实是缘木求鱼,我们忽视了最宝贵的做人教育。我们心甘情愿地、一门心思地把自己、孩子绑上了'分数'的应试车,尽管历尽颠簸和坎坷,甚至中途翻车、抛锚,我们也乐此不疲,前赴后继。孩子们也为了一个又一个高分绞尽脑汁,以至他们错过了人生旅途中许多美丽的风景,错过了生活中酸甜苦辣丰富多彩的滋味品尝……所以在家庭,要培养孩子做一个善良有爱心的人,应格外重视孩子情商的培养,在学校,要以爱育人,以情育人,以境育人。
我们经常会发出如此的感慨:'现在的孩子怎么啦?'事实上我们没有反思过:'我们老师、父母究竟怎么啦?'在生活中,我们的父母、老师要么是在生活中无微不至的呵护孩子,造就生活无能儿;要么是在学习上让学生俯首帖耳,造就了书呆子;要么是在社会利欲的熏陶下,培养了俗人。对于孩子,我们必须呵护好心灵,这是教育的底线。力促孩子求真、求善、求美;生活和学习上,放放手,多让孩子自己去闯荡,去体验;为他们擦擦伤口,听听倾诉,为他们的行囊补充食粮,对孩子们说,继续去闯,前面风光旖旎……我想,一旦我们的教育做到了让孩子时刻保持舒展的心灵这个境界,那么孩子的学习与生活该是多么幸福!
想成为一个好教师,就应成为终身学习的典范,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使自己的课堂成为智慧的课堂。我们不仅要向书本、向专家、向同行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己,同时也向我们的学生学习:认真积累学生在课堂上、作业中的奇思妙想、精彩提问和回答;也重视收集学生们出现的共同错误;从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更好的为学生创设他们发展的平台,同时促进自己的发展,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也许是我们容尽一生也不能回答全面的问题。但是,走进《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与王先生晤谈,却能得到
一点启示:关注教育现象,揭示教育问题,为了我们光荣的育人职责,执着地思考,教育智慧将从中汩汩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