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凤之死》教学设计090515

时间:2019-05-12 18:23: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鸣凤之死》教学设计090515》,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鸣凤之死》教学设计090515》。

第一篇:《鸣凤之死》教学设计090515

《鸣凤之死》(巴金)教学设计

朱寅生

一、教学目标

1、梳理节选部分内容信息,概述情节。

2、紧扣课文的语言,评述鸣凤悲剧产生的原因。

二、教学设计

(一)预习设计

1、在两节课内阅读课文《鸣凤之死》,并完成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读后感。内容可就文中的相关的情节、语言、心理描写、环境描写或主题等方面,要求感悟必须紧扣文中的语句,不可泛泛空谈。

2、课外预习作业

1)书面简介“鸣凤之死”的主要情节。(选派小组代表准备课堂发言。)2)阅读巴金小说《家》,或《家》第26章(教师提供材料)。要求: ①能简述小说中一个令你印象较深的故事。(建议用书面文字)

②根据对《家》的全篇阅读感受和教师的建议,对自己的初始读后感进行修改、补充或润色。

3)假如你是鸣凤之死的辩护律师,你应该从哪些方面起诉?请草拟一份起诉书。也可以不用起诉书的形式,但要列出你的观点和证据。提示:

①作为律师,起诉要有理由据,证据可结合课文中语言内容信息,还可以根据小说节选部分前后的信息(课外的内容)分析。

②被起诉对象可以是周老太爷、冯乐山、周太太、佣人、觉慧或其它。被同时起诉的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

③辩护律师可以有一人或多人担当。辩护的理由可以从法律层面,也可以是道德层面,只要你认为是不应该的发生的,都可以找出来作为理由申诉。其他同学可以根据被起诉对象,担任被起诉人的辩护律师。

④不参加辩护的同学,担任书记员。

(二)课堂学习设计

1、导入:从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和目标导入课文学习。

2、概述:小组代表上台概述“鸣凤之死”的主要情节。教师抽查部分同学。

3、口头简述巴金《家》中一个令你印象较深的故事。(课文节选内容之外,学生自主简述,控制在2~3位同学内。)

4、依据自己的读后感,在课堂上交流自己的阅读感悟。

5、对鸣凤之死的起诉与审判。

6、讨论:从现代的眼光来看,假如我是鸣凤„„

凤凰涅槃前的悲歌

——读巴金《鸣凤之死》

朱寅生

传说中的天方国,有一对神鸟,雄为凤,雌为凰。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从此鲜美异常,不再死。—— 一个美丽的神话

鸣凤之死,死于封建的强权,死于世人的冷漠,死于一段苍白的爱情。

一堵高厚的墙

鸣凤之死,是死在没有公平健全的法律社会里。鸣凤没有婚姻自由,没有选择的资格,也没有选择的权利。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不好抗争的。这就注定了这是一段“有缘无份”的爱情,注定了是一个“有始无终”的爱情悲剧。

鸣凤的死是必然的。即使没有冯乐山,还会有马乐山,张乐山。。。即使没有高公馆,还会有王公馆,李公馆。。他们只是这个世界的一个代表,一个缩影。在这样的世界,鸣凤似乎是无法摆脱悲剧的命运的。鸣凤深知,他们之间有一堵很高很厚的墙。即使不被送人,也很难成为周家的媳妇,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只能是高家的一个女佣,一个使唤的丫头,在一定的时候只是一件送人的礼物而已。即使爱她的三少爷也会无力伸出援助之手的。唯一选择的只有放弃。将她那纯洁的爱留在且只能留在晶莹清澈的湖水里。

在这样一个强权社会里,鸣凤哀求过,努力过,抗争过,希望做一个像有钱人家的少女一样幸福的女子,生活充满着欢笑和自由,能有一个阳光灿烂的明天。她把这一切的希望寄托在对觉慧的爱情上。面对强权,鸣凤的企求希望并不高,如果有爱情,鸣凤也是愿意顺从这个强权社会的,“她想不顾一切地跑进房里,跪在他的面前,向他哭诉她的痛苦,并且哀求他把她从不幸的遭遇中拯救出来。她愿意永远做他的奴隶,爱他,服侍他”。然而鸣凤是生在一个没有话语权的世界里。高老太爷的话是谁也不能改变的,说是初一,就不可等到十五。面对强权,周太太很无奈,三少爷也无能为力,鸣凤就更是连申诉的机会和话语都被剥夺了。虽然心中充满了悲愤和无奈,但在现实面前,鸣凤只能几声温柔的、凄惨的“三少爷”等寥寥数语。只有在生命中的最后一刻,“三少爷,觉慧。”鸣凤终于喊出了平等,然而这样的一声“觉慧”来得是多么的凄切、悲凉和无奈!

一个弱女子是无力改变现实的。鸣凤临死前“她完全明白了”。这里的“完全明白”是鸣凤对现实世界的觉悟,也是对黑暗世界的彻底绝望。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鸣凤最终以生命向这个令人窒息的世界发出了最后的控诉。

一段苍白的爱

细读鸣凤之死,我们可以发出这样的疑问:难道在没有婚姻自由的强权世界里,鸣凤就没有出路了吗?鸣凤就非死不可了吗?我们不得不拷问:作为鸣凤深情眷恋的人,觉慧在做什么?他在想什么?

爱是要相互付出的。作为鸣凤心爱的人,“然而他究竟给了她什么呢?他一 点也没有给。帮助,同情,怜悯,他一点也没有给。他甚至不肯听她的哀诉就把她遣走了”。鸣凤对觉慧一往情深,而觉慧虽然也爱鸣凤,但他更多的是关注自己的工作。一再说自己很忙,等再过两天,忙完工作再说,而没有倾听鸣凤最后的求助。这样的爱是不平等的,不公平的。如果这时觉慧放下手头的工作,认真地倾听鸣凤哀求,悲剧也可能不会发生。

在鸣凤离开后,觉慧沉浸在深深的自责中。“去,他必须到她那里去,去为他自己赎罪 ”。他去的目的更多的是为自己,为自己赎罪,是为自己浅薄的灵魂寻找一种慰藉!而并没有在行动上拿出十分的勇气和力量去拯救鸣凤。此时的觉慧虽然在寻觅中被树枝碰得头破血流,但最终还是绝望的走回来了。

爱情面前,觉慧是迟钝的,是无力的,也是有罪的。在鸣凤找他之前,他已经听过冯乐山要娶鸣凤这样的消息了。“我怎么早不晓得?。。。哦,我明明听见过这样的消息,怎么我一点儿也记不起来?”这样的话语让人痛心,而此时,作为当事人觉慧已经明白,今天——三十日,是他的恋人鸣凤生死抉择的一天。“明天!”“嫁”!“做姨太太!”“冯乐山!”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美丽善良聪明的17岁少女正在思考抉择的问题。在高府的深宅大院里,觉慧于情于理也不该在此时是绝望地走回来!这样的放弃使爱情苍白,这样的放弃亵渎了鸣凤对他的一片真情!

“她坐在地上。耳边仿佛有人接连地叫”“鸣凤”(此处与前文有照应),“她知道这是他的声音,便止住了泪注意地听。周围是那样的静,一切人间的声音都死灭了。她静静地倾听着,她希望再听到同样的叫声,可是许久,许久,都没有一点儿动静。可以设想,如果这时,觉慧他坚定地继续找下去,悲剧也可能不会发生。觉慧没有坚持喊下去,找下去。鸣凤再也没有听到同样的叫声。

这不是女孩子一点儿的矜持,也不是一场爱情的考验,这是鸣凤对生命的最后一次是等待。然而等待的结果是无奈!是绝望!鸣凤完全明白:即使觉慧,挽救了今天,也挽救不了明天,也更加坚信,“他们之间永远有一堵墙”“他是属于另一个世界的。”(觉慧潜意识根深蒂固)也许放弃也是一种爱。

觉慧对鸣凤的爱情,这是一种勇气,但缺少一定的执着精神,缺少坚定的信念和行动。相比而言,这样的爱是不公平的。这样的爱让鸣凤感到心痛,失望,无奈,凄凉!这样的爱是苍白的!一段苍白的爱情,注定是一个无果的爱情。

一张张无情的脸

因为冷漠,所以孤独。

“我的生存就是这样地孤寂吗?” 这是鸣凤最后的哀怨。一个在高家经过了八年的忠心苦役之后的她,换来的报酬却是去做一个60岁老头子的姨太太。面对着鸣凤跪下来苦苦哀求,“我才只做了八年。。我宁愿在公馆里做一辈子的丫头。。我宁愿受冻挨饿。。太太,请你发点慈悲,可怜可怜我吧。。。”然而,在强大的封建家长的权势威慑下,周太太最终还是缩回了援助之手,虽有些许同情,但周太太母性的温情随着鸣凤的哀求的哭声的消止而戛然而止。很快又把这个少女的事情忘在脑后了。

周氏似乎是无奈的,在强大的封建家长的权势威慑下,只是老太爷的一个没有表情的传声筒而已,“他说怎么办就要怎么办,我做媳妇的怎敢违抗?。。。无论如何你初一一定要去的。。。”在这样家庭,周氏只能是维护封建家长权势的一个帮手,别无可能。“你不要怕,好心人终有好报的。。”这样的安慰只能让鸣凤绝望。如果说周太太的无情是出于无奈,那么和鸣凤身份处境相当的周围的人呢?遗憾的是,当她周围的人知道鸣凤的境遇后,竟没激起众人的一点点同情和关心。一张张无情的脸在嘲骂,在讥笑。她的故事成了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姨太太”、“小老婆”、“小”,这些字眼好像到处都有人在讲,那个肥胖的张嫂还鄙夷地说:“呸,年纪轻轻就给死老头做小。再有多少钱我才不干嘞!” 到处她都能听见这一类的嘲骂的语句,而没有一丝的同情、安慰、帮助。

祥林嫂在临死前到处诉说她的苦痛,希望能有人听她的倾诉。可换来的却是嘲笑,讽刺,挖苦,就连从不杀生的柳妈也用迷信来吓唬她。可怜的鸣凤又何尝不是呢?况且她还没有诉说!

“为什么所有的人都还活着,她在这样轻的年纪就应该离开这个世界?” “我的生存就是这样地孤寂吗?”这是鸣凤对这个世界最后的控诉!在这个世界里,没有人同情她,来安慰她,虽然她很留恋这个世界,留恋小鸟在树枝上唱歌,留恋朝日的阳光染黄树梢,流恋水面上散布着无数的明珠。她爱生活,她爱一切。但这个世界并不留恋她。生活之每一扇门都关住了她,人们单单要蹂躏她,伤害她,置她于死地。她感受不到温和,感受不到同情,甚至一声怜悯的叹息!只有晶莹清澈的湖水才是她寄身之所。

一个社会地位卑微的女子,她的生命就像一根草一样,经受着无尽的风吹雨打。最终很孤寂地消失了,消失得是那么的无声,消失得是那么平静,消失得是那么凄凉。

一曲抗争的挽歌

在鸣凤短暂的生命里,没有欢笑,没有享乐,只有一段甜蜜与酸楚交织的爱情。但就是这样的不公平的爱,激励着鸣凤一次次的抗争。

鸣凤是个温柔而刚烈的女性。虽然知道他们两个人的中间横着一堵不能推到的墙,虽然知道彼此身份的不同,虽然知道老太爷、太太们以及公馆里所有的人全隔在他们两个人的中间。然而她没有放弃最后的希望,不甘心不情愿走向毁灭。她还想好好地活下去。她要抓住任何的希望。

在别无选择下,虽然有点忧虑,有点徘徊,但她还是勇敢地去找觉慧,要说明变故,希望他能拯救他。然而得到的只是一个冲动的吻,一个连觉慧自己也说不出是为了什么的吻!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浅薄的初吻激起了她对生活的眷恋和对爱情的幻想。

“她并不愿怨他,她反而更加爱她,而且她相信这时候他依旧像从前那样地爱她”。然而一次次的希望,一次次伸出呼救之手,得到的却是一次次的失望。就在最后的绝望中,她还希望再听到同样的叫声,可是许久,许久,都没有一点儿动静。她期待的那只手,最终还是没有等到。凤凰非良桐而不栖。“分离,永久的分离,这种情形比死别还要难堪。她觉得这样的生活是不值得留恋的了”。

一支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在一个漫漫的黑夜里,永远地凋谢了。一片衷心,一片无奈,一片凄凉,荡漾在静夜的空气中,又马上沉没在平静的湖水里。

这是一个温柔而刚烈的女子。这是一只孤寂无助的凤凰在涅槃前的悲歌。

2009年5月15日

第二篇:鸣凤之死

鸣凤之死

【根据巴金作品《家》改编】

演员表:冯乐山:齐继开、高老太爷:吴晨明、觉慧:苏业豪、觉新:田姜文、觉民:覃基立、陈姨太:陈瑞天、周氏:闫艺凡、旁白:马海娟、鸣凤:向文、婉儿:戴利源、丫头甲:刘沛、丫头乙:赵文陶、第一幕

(冯乐山、高老太爷、觉慧、觉新、陈姨太、周氏等陆续上场)

◆旁白:这天,高公馆来了位贵客——孔教会的头面人物冯乐山,高老太爷决定设宴款待◆ 高老太爷:难得我们冯老爷您来寒舍作客,赏脸留下吃顿晚饭吧?

冯乐山(笑):高老爷客气了。吃饭可以,赏脸我可当不起哟!

(此时高、冯、陈姨太已走至桌旁。高对冯作个“请”的姿势,冯也对高作“请”姿势,二人一同坐下,后面跟着的陈姨太、周氏等也相继入席,觉新坐在觉慧旁)

陈姨太(摇着扇子,对门外大声):鸣凤、婉儿!给老爷、冯爷上茶!

(鸣凤、婉儿上场,婉儿持茶盘,鸣凤将茶盘上的茶杯分端给高、冯)

(当鸣凤将茶端至冯老太爷面前时,冯站前,绕着鸣凤、婉儿用色咪咪的眼神打量一圈,同时鸣凤、婉儿二人神色慌张)

冯乐山(边打量鸣、婉二人,边用调侃语气说):啧啧啧,高老爷家中栽了不少奇花嘛!

(冯乐山坐回,对高老太爷一笑,接着说):可否赏冯某一朵呢?

(觉慧用力把筷子摔在桌上,一下子站起,鸣凤、婉儿作受惊状,急急退场)

高老太爷(愤怒):觉慧!兔崽子,反了你了!想干什么?

觉慧(一脸怒色,怒声还嘴):我想干什么?„„

(觉新迅速站起,用力拍了一下觉慧)

觉慧(怒气未消,转对觉新):大哥你„„

觉新(接着觉慧的话):也没什么,就是我们哥俩想敬一下爷爷您和冯老爷。

(转向觉慧说):对吗,觉慧?

(说完强举起觉慧的手,塞了个杯子,自己也举杯敬高、冯二人):祝爷爷和冯老爷健康长寿!

(觉新干了一杯,觉慧依然一脸怒色举杯未动,觉新看了看觉慧,摇摇头把他按回座位)

觉慧(坐下5秒左右又站起,对高老太爷说):我有点不舒服,失陪了。

(不等高老太爷同意,转头便走,退场)

高老太爷(怒):太„太不像话了!

(向冯乐山赔笑道):冯老爷您别和那兔崽子计较。

冯乐山(笑):没关系。倒是刚说的姨太太的事儿„„

高老太爷:那有何难?您喜欢哪个丫头,我派人给您送过去。

陈姨太:(摇着扇子对高老太爷说)我看刚才来的鸣凤、婉儿就不错。

(对冯乐山挤眼睛):对吗,冯爷?

冯乐山(面露喜色):全凭高老爷定夺。

◆旁白:觉慧提前离席,在走道上撞见鸣凤◆

觉慧:鸣凤!

鸣凤(惊讶):三少爷,你怎么出来了。

觉慧(怒):我看不惯姓冯的那副德行!出来透透气儿。

鸣凤(担心,低声):三少爷!你怎么能这样称呼冯老爷?

(左顾右盼后说):老爷和冯老爷都在里面,你这样跑出来„„老爷会生气的,你还是回去吧„„

觉慧(怒):我不想回去,姓冯的那副嘴脸我看着就恶心!他,他竟想要你做姨太!

鸣凤(紧张,自我安慰的语气):不会的,不会的,冯老爷都六十岁了,刚才只是说着玩的。觉慧(激动,双手握住鸣凤双臂):刚才那姓冯的是个什么德行,你没看到嘛?他会是说着玩的吗!

鸣凤(急,单手挡住觉慧的嘴):不,不会的。即使冯老爷不是说笑,老爷也是明事理的,他们不会那么狠心对我的。三少爷,别担心了。

觉慧(双手握起鸣凤的一只手,激动中带温柔):好,你别急,我不担心了,好吗,我只

要你知道,知道我的心。

鸣凤(嗔怪,羞,最后一句略带凄凉):三少爷,快别这么说,小心别人听见!我,我只

是个丫鬟,没那福分……

(鸣凤说着转过身去,退场。觉慧目送鸣凤直至看不见)

●背景后有人叫:三少爷,报馆的人来了!●

觉慧(猛然想起):好,我这就过去。

(觉慧快步退场)

第二幕

◆旁白:第二天晚上,两丫头在走道上低声交谈,鸣凤路过,恰听见“冯老爷”“姨太”等字眼,心中疑惑,便停下细听◆

丫头甲:你听说了吗?昨天冯老爷到咱府上来了,好像看上了咱府里的丫头,要挑一个去作姨太呢!

丫头乙(惊讶中带着懊恼和厌恶):真的?那姓冯的都六十岁了!不知咱们这些丫头中哪个要倒霉了

丫头甲(羡慕):说不定是享福呢?不用再端茶送水了,就像老太爷的陈姨太那样,还能天

天对我们呼来喝去。可这也轮不着咱俩呀,听说那姓冯的看上的是鸣凤和婉儿,要挑也是她俩中的一个!

丫头乙:不会吧!我看三少爷对鸣凤有点意思„„

丫头甲:真的?鸣凤这小蹄子还想攀高枝„

(笑):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丫头乙(朝鸣凤所站处瞥一眼):鸣凤来了,鸣凤来了,不说了,不说了„„

(鸣凤听后吃了一惊,两丫头退场,鸣凤低下头,放慢脚步,神情忧虑,像是在想什么事情,走了几步,路遇跑来的婉儿)

鸣凤:婉儿?什么事这么急啊,看你,跑得气喘吁吁的。

婉儿(微微带喘):太太正找你呢,说有什么要紧事儿交代。

鸣凤(露出担心的神色,但随即又平静下来):好,我马上过去……

(婉儿退场,鸣凤作赶路状,走几步,来到周氏房门口)

(鸣凤小心翼翼地推门走进,周氏坐在椅子上)

鸣凤:太太,您有什么吩咐?

周氏(慢腾腾地):鸣凤,你在公馆里做了几年,也做够了。

(鸣凤露出不安的神色)

周氏(语速加快):今天老太爷吩咐,要送你到冯家去,给冯老爷做小。冯家后天来接人,明天起你不必做事了。你服侍我几年,我也没什么给你的,明儿叫人给你做两身衣服,预备点首饰„…

(鸣凤听着周氏的话,表情越来越悲伤,最后捂着嘴啜泣起来,她的啜泣打断了周氏)周氏(惊讶,后温和地问):鸣凤,怎么了?你哭什么。

鸣凤(跪下,抱着周氏的膝盖):太太!我不愿意去!我宁愿在公馆里做一辈子的丫头,服

侍太太,服侍小姐,服侍少爷……太太!我只求你不要送我出去,请你不要把我送出去,不要„„

周氏(温柔地抚摸鸣凤的头发,凄然一笑):我也知道你心里委屈,然而这是老太爷答应

了的,我一个妇道人家又能说什么呢……

(从椅子上站起,弯腰想拉鸣凤起来):其实到了冯家,只要安分守己,也会有好日子过,你不要怕。

(鸣凤不动,周氏叹口气,踱步到门前):你快起来,回屋去睡吧。

鸣凤(爬到周氏跟前,抱着周氏的腿,哀求着):太太!别把我送走……

(哽咽):您打我、骂我都可以,只是别把我送到冯家去……我怕,怕过那种日子……太太,可怜可怜我吧……太太,我不能去啊!

周氏(背对鸣凤凄然地摇摇头):我真的帮不了你。我们女人家,还是认了这个命吧。

(转头对鸣凤)起来,好好地去睡吧。

(鸣凤用衫子的底襟角揩了眼泪,未说一句话,摇摇晃晃地走出了周氏的屋子)第三幕

◆旁白:鸣凤仿佛失了魂魄,漫无目的地在夜色中游荡,恍惚中来到觉慧屋前◆

鸣凤(自言自语):啊,三少爷房里的灯还是亮的……至少我该向他道个别……又或许他能帮我?

(觉慧在灯光下写文章,鸣凤走进房间)

鸣凤(胆怯而温柔):三少爷。

觉慧(抬头,惊讶):鸣凤,是你?什么事?

鸣凤:三少爷,我想看看你„

觉慧(指着桌上一叠稿纸,无奈地笑了笑):你看我忙得跟蚂蚁一样,再过两天,等我把

这些事做完,我再好好陪你说说话,好吗?

(看看表):啊,都两点了,明天早上还有课„„

鸣凤(声音凄楚):三少爷,我想和你说句话„„

觉慧(关心):鸣凤,你受了什么委屈吗?

(走到鸣凤面前,牵起她的双手):现在我忙着写稿,实在没时间。你忍耐一下,过两天我一定帮你。

(笑了笑,用哄人的语气):好啦,让我安静地把事儿做完好吗?

(外面响起了口哨声)

觉慧:快去,二哥来了。

(鸣凤留恋地看了觉慧几眼,转身出门,边走边用衣袖揩眼泪,退场。觉民走进房间)觉民:刚才鸣凤来过吗?

觉慧:嗯。

觉民:她一点也不像丫头,又聪明又漂亮,还认得字,可惜得很„„唉!

觉慧(放下笔,惊讶):你说什么?可惜什么?

觉民:你不知道?鸣凤要嫁人了,爷爷把她送给冯乐山了!

觉慧:(意外、愤怒)爷爷,爷爷竟也会同意这事!冯乐山!一个六十岁的老头!觉民:我真替鸣凤可惜,她今年才十七岁!

觉慧:(马上站起来,大声)不行!

(觉慧愤怒地跑出去,退场)

第四幕

◆旁白:鸣凤径直走进花园,摸索着走到湖畔,她似乎已预见到自己的结局◆

(背景音乐响起,鸣凤木然地立在湖边,泪水缓缓流下)

鸣凤内心独白:我不曾伤害任何人,我同别人一样,有聪明的心,有血肉的身体,为什么他

们单单要蹂躏我,伤害我,我可曾做错什么吗!为什么这个世界要这样对我!

●远处隐约传来觉慧的声音:“鸣凤——”●

鸣凤(鸣凤缓缓地走向前,忽然又止住了,喃喃地念着):三少爷,三少爷„„ ●觉慧的呼唤停了●

(鸣凤紧紧地按住胸膛,脸上浮现凄凉的微笑,眼里有泪珠,鸣凤再向前一步)鸣凤:(温柔而凄楚)三少爷,觉慧。

(鸣凤纵身往湖里跳)

●音效“扑通”●

第五幕

◆旁白:第二天,高老太爷得知鸣凤投湖,便决定由婉儿代替鸣凤成为送给冯乐山的礼物。◆

◆顿一顿◆◆觉慧得到鸣凤死讯,来到湖畔,看风景依旧,怎奈伊人已逝◆

觉慧(手拿宣传单,悲愤):我写这些就是为了冲破那压迫我们千年的帝制,可,可我连自

家的家制都

奈何不得!鸣凤,(散飞手中的传单,声音骤然提高):我对不起你啊!

(哽咽):你怎么这么傻啊!

(苦笑):鸣凤,你知道吗,婉儿代替你出嫁了。可这能挽回你的生命吗?不过平添一个悲剧罢了!哈哈„难道这就是所谓的结局吗?呵„鸣凤,只怪我们生在这个时代!(情绪爆发)鸣凤…鸣凤!鸣凤!

第三篇:项羽之死教学设计

《项羽之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②通过三个场面,分析人物形象,培养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③探讨项羽悲剧性格与乌江自刎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把握文章内容,学习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项羽之死。②感受古代英雄志士的刚毅品格和浩然之气。〖学习重点〗把握项羽的性格特点。

〖学习难点〗探讨项羽性格特征及乌江自刎的原因。〖学习课时〗两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鲁迅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人把《史记》誉为悲剧英雄的画廊,而其中西楚霸王项羽是悲剧画廊中的绝代典型。“项羽之死”这个片断便是这部旷世悲剧的最后一幕。“乌江自刎”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历史把版面留给了刘邦,楚河汉界的真正含义从此变成了性质,寄居在中国象棋棋盘上。“喑哑叱咤,千人皆废”的英雄死了,留给我们无数读者的是掩卷闭目思索、拍案而起的长叹。多媒体显示项羽自刎乌江图及课题。

二、朗诵全文

教师富有感情的朗诵,能更好的表现文中描写的历史场景,营造悲剧氛围,感染学生。多媒体显示学习任务:

1、结合书下注解,疏通文意,确定重点词、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

2、设疑、解疑:通过交流、讨论,解决心中疑惑。

3、提交问题,共同讨论解决。

学生按照要求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收集学生的疑难问题。

三、知识积累

师生共同疏理文言基础知识,教师用多媒体归纳重点字词句。

1、重要字音

垓()下

骓()

数阕()

马骑()

麾()下

属()者

田父()

绐()

自度()

刈()旗

王()我 被十余创()

2、通假字

骑皆伏曰(服)

乌江亭长yì船待(舣)

3、古今异义

期山东为三处(山的东面)地方千里(土地方圆)

4、词类活用

项王军壁垓下(名词作动词,本指军垒,此处为设营驻守)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名词作动词,唱楚歌)

项王则夜起(名词作状语,连夜)

直夜溃围南出(形容词使动,使„„溃;名词作状语,向南)身七十余战(名词作动词,亲身参加)令诸君知天亡我(动词使动,使„„亡)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名词使动,使„„为王)

5、特殊句式

项王则夜起,饮(于)帐中(状语后置)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定语后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定语后置)汉骑追者数千人(定语后置)所当者破(被动句)然今卒困于此(被动句)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何„„为”,固定结构,由副词“何”与语气词“为”构成,用于询问原因或反诘。可译为“为什么„„呢”“怎么„„呢”等)

6、翻译下列句子。

①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汉军把楚人都征服了吗?他们那边楚人为什么这么多呀!②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我所抵挡的敌人都被打垮,我所攻击的敌人无不降服,从来没有失败过,因而能够称霸,据有天下。

③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乌江干什么!

④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我听说汉王用黄金千斤,封邑万户悬赏征求我的脑袋,我就把这份好处送你吧。⑤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能跟上项羽的骑兵只有下一百多人了。

四、布置作业

1、复习巩固本课文言基础知识。

2、思考:“项羽之死”给我的启示。

第二课时

五、研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1、教师导入

多媒体显示彩图“乌江自刎”,提问:你会用哪些词语为项羽画像?

(让学生联系《鸿门宴》回答项羽的形象:英雄、莽夫、勇猛、有勇无谋、自负、妇人之仁等。)

请大家一起来朗诵《垓下歌》。从这一诗歌当中,大家感受了怎样的一个形象。(明确:勇武、柔情、悲壮)。项羽这一位历史人物的形象是多面性的。这首诗歌是他性格一个方面的展示。下面我们就去体验下这位悲剧英雄其他方面的性格特征。

2、课文描写了几个场面?

明确:垓下被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

3、描写项羽在“四面楚歌”时动作行为的五个词是什么?表现了项羽什么思想性格? 明确:惊—起—饮—歌—泣,刻画其多愁善感的性格侧面。

4、第二段中项羽对部下的话占了很大一部分。请认真阅读,分析这些语言反映了人物什么性格?

明确:“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极端的自负;“为诸君快战”,勇武。

5、第三段中项羽有三次行动,请分别找出,从中可见项羽是个什么样的人? 三次行动:第一次:项羽——大呼、驰下、斩将

汉军——皆披靡

(提问)遂斩汉一将”中的“遂”字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意作用? 明确:说明项羽“斩汉一将”轻而易举,从而表现出项羽的勇猛善战。第二次:项羽——嗔目叱之 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通过对比,表现出项羽的勇猛。)

第三次:项羽——弛,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亡两骑

(教师总结:三次行动,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项羽如猛虎一般的气势和战斗力,英武形象栩栩如生。非常精彩!)(提问):三次行动之后,有一段项羽与部下的对话,有什么作用吗?

明确:说明项羽刚才的勇猛杀敌主要是向部下证明他的失败是“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勇猛、自负。

6、为什么项羽“欲东渡乌江”,却又在有船可渡的时候不渡了呢? 明确:亭长的话使项羽心中产生深深的“无颜见江东父兄”的羞愧之意,所以决定不渡乌江。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知耻重义。

补充:项羽在乌江边拒渡,赐马,赠头,表现了人物哪些性格?明确:知耻重义。

7、教师小结:

故事

垓下之围

东城快战

乌江自刎

人物形象

多愁善感

勇猛自负

知耻重义

语言

惊、起、饮、歌、泣

天之亡我,非战之罪!“遂

笑答、“吾为若德”“遂自刎”

写法

动作、语言、映衬

动作、语言、场面神态、动作、语言、对比

项羽的形象跃然纸上:有诀别美人名骓的血性柔肠,有感天怨时的自负自叹,有拼死决战的勇猛刚强,有乌江拒渡的知耻重义,有赐马赠头的豪侠意气。正如古人云:“精神气血,无所不具。”

8、四面楚歌之时,项羽慷慨悲歌,有人说项羽失天下的最后时刻所心疼的只有宝马和女人,你同意这种说法吗?项羽慷慨悲歌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性格?

明确:爱女人是重情,爱战友是重义。项羽慷慨悲歌表现他多情善感,男儿有泪不轻弹,何况男儿中的男儿,这里写项羽“泣数行下”,渲染出一个末路英雄。

9、项羽悲歌泣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这个场面说明了什么?

明确:众位勇士对项羽的畏惧和尊敬。左右随从对项羽的怜悯,不忍心看到他哭泣,写出项羽处于绝境时的凄惨状况。

10、项羽面临失败时,多次强调“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表现了项羽怎么复杂的心里? 明确:表现项羽对自己的战斗能力充满自信,又无法改变现实灭亡的现实,认为是天命安排。

11、你认为项羽失败的原因真是“天之亡我”吗?你认为是什么造成项羽失败? 性格缺陷:优柔寡断,匹夫之勇 政治错误:不懂笼络人心,残暴凶狠 军事失败:分封天下,养虎为患 命运的捉弄:鸿门宴会,田父指路 红颜祸水:儿女情长,沉迷女色

六、人物评价

1、历史上众家对于项羽的评论:课后有几首评价项羽的诗歌。大家小组讨论,看看这些诗 人是从那些角度去利用这一历史事件的。

明确:①杜牧对项羽的评价:男儿当包羞忍辱,能屈能伸。②王安石对项羽的评价: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劳师哀兵,败势难回,不可卷土重来了。③李清照对项羽的评价:做人必须要有尊严节气。生作人杰,死为鬼雄。⑤毛泽东对项羽的看法:要抓住战机从胜利走向胜利沽名学霸王,不知勇追穷寇,放虎归山啊!

2、刘邦对项羽的评价。多媒体显示:

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3、归纳总结出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

多媒体显示《史记》中项羽本纪的最后一段文字: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问题一:用原句归纳出司马迁的观点。明确: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认为项羽好战喜功、穷兵黩武,以武得势又以武失势。

问题二:既然批评他“谬”为何将他纳入本纪?(用原句回答)明确: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参考译文: 他自夸战功,竭力施展个人的聪明,却不肯师法古人,认为霸王的功业,要靠武力征伐诸侯治理天下,结果五年之间终于丢了国家,身死东城,仍不觉悟,也不自责,实在是太错误了。而他竟然拿“上天要灭亡我,不是用兵的过错”这句话来自我解脱,难道不荒谬吗?)

4、学生自主评价。

教师提示: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一要有理有据;二要将历史人物放到其生活的时代背景中去评价;三要在评价中获得经验教训,以启示今人。评价要求:①100字左右;②引用一句名言;③(主要)以《项羽之死》中的情节、细节为事例;④点评事例;⑤联系现实。示例一:

(观点)做人必须要有尊严。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尊严,生存在这世上也就毫无意义。(事例)项羽在乌江边,面对束手就擒和自刎两种抉择,他毅然选择自刎。(点评)一旦被擒,受到的羞辱就无以计数,人生的尊严也就丢失了。(名言)古语云:“男儿膝下有黄金。”所谓“黄金”,就是这珍贵无比的尊严。(现实)因此,在面对选择时,我们一定要保持自己人生的尊严。示例二:

(名言)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事例)项羽攻破秦城时,只顾烧秦殿、庆功业、赏士卒,却偏偏忘了安抚百姓!以致他在溃围迷路时,竟被一田父欺骗,误入大泽,走向绝境。(观点)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点评)项羽英雄一生,却不知民心之贵千金难买。(现实)可见当政者治政、为官者处事,当以百姓为重。

第四篇:《项羽之死》教学设计

河北省乐亭县第一中学 翟爽

《项羽之死》是一篇文言文,但所涉及的知识点难度不大,学生可通过自学掌握;项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历史人物,课文情节简单但生动,内容易把握。按照本单元的鉴赏要求,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在赏析人物形象的基础上,通过比较鉴赏领会诗歌与散文创造形象的差别。[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用审美的眼光读课文,品读文学家笔下的历史人物。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揣摩人物心理,从而概括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项羽的悲情英雄形象,评价其人生与志向。[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人物形象分析鉴赏。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文中人物的描写,来揣摩人物心理,从而概括出人物形象特点。[教学安排]第一课时

导语:

作为一个短暂的生命个体,遭遇任何一种悲剧,都是极其不幸的,甚至会痛苦一生;但有一位孤胆英雄却独自承受了七大悲剧:有人爱不得、有时缓不得、有谋使不得、有路走不得、有友帮不得、有尸保不得、有因悟不得,这位悲情人物就是西楚霸王——项羽。

鸿门宴上,项羽因妇人之仁、刚愎自用,而放虎归山,使原本占有绝对优势的自己处于被动地位,一步步走到了垓下之围。军帐外四面楚歌,万千汉军重重围困,翻开课文,且看英雄如何谢幕!

预习思考:

本文多场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刻画了项羽的性格。文中项羽活动的主要地点有哪些?请以“地点+事件”的形式,用四字短语概括出文中叙写的主要场面。

(明确:垓下悲歌、东城溃围、乌江自刎)

欣赏,品读:

(一)垓下悲歌

“你用刻骨柔情,换我豪情天纵”——再现项王悲情形象

l,情景再现:请两位同学来配合再现末路时的项王,探究人物形象。

请学生根据文中对项王的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对同学的表演做出具体的评价。

(明确:豪爽勇猛多情善感)

司马迁用了哪几个动词来写项羽的反应,这些动作中最能打动你的是哪一个?

(明确:惊——起——饮——歌——泣,一“歌”一“泣”之中是多么复杂的情感啊!四面楚歌声中——想到分封天下的霸气豪情,面对被围垓下的无奈悲怆,一曲悲歌唱传尽了项羽对虞姬的难舍之情,唱出了个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奈,直唱得个个铁血男儿身心俱碎,泣不成声。项羽当时痛苦的面容,两千多年后仍旧如在目侧。)

爱女人是重情,爱战友是重义,“无情未必真豪杰,落泪如何不丈夫”,这一连串的动作、神态描写让我们看到的不再是高高在上、无情无欲的神,而是一个真实、丰富、有血有肉的人!(板书:神,人!)

小结:用词语概括项碉性格特点:豪爽勇猛多情善感

(二)东城溃围

“于势穷力尽处自显神通”——描摹项羽神态动作

l小组合作探究,根据上下文,特别是项王自己所说三句话的内容,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在横线处填入项王的神态、动作描写,并说明理由。

①项王自度不得脱。项王 乃谓其骑曰:„„ ②项王 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

③项王 曰:“何如?”

补充:这段描写成为后世写人文学的典范,后代写人物,凡是写勇武的,大都逃不出项羽这个样子,《三国演义》就深受其影响。比较《三国演义》中长坂桥张飞大喝一声,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于马下。孙策“大喝一声,声如巨雷”,致使“樊能惊骇,倒翻身撞下马来,破头而死”。(多媒体出示)这显然是司马迁的夸张。

明确:①迷信个人能力,自负;②豪迈自负,勇猛无敌;③写得意、写自负,骁勇善战。

小结:用词语概括项羽性格特点:自负神勇、超群武芦 2.思考:这样的项王像是“帝王”吗?

(明确:更像战神!项羽心中维系永不败神话的欲望让他对战争有一种近乎本能的崇拜,经自己定位成了战无不胜的战神,而非深沉谋划的君王。项王“做个战神真绝代,可怜薄命为帝王”!)(板书:帝王?战神!)

3分析东城溃围之战的三次行动,找出相关动词。

第一次:项羽——大呼、驰下、斩将

汉军——皆披靡

(明确:说明项羽“斩汉一将”轻而易举,从而表现出项羽的勇猛善战)

第二次:项羽——嗔目叱之

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明确:通过对比,表现出项羽的勇猛。孰为追兵,孰为逃将,难以辨别。)

第三次:项羽——弛,斩,杀数十百人; 亡两骑

(明确: “杀数十百人”展现项羽勇猛少敌,势不可挡的战斗场面,表现出项羽的勇猛善战。)

(三)乌江自刎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揣摩项王心理变化

l男女生角色朗读,抓住关键词,思考:到达乌江后,揣摩项王的心理发生了什么变化?

(明确:由欲渡变成拒渡)

:项王为什么拒渡?他自己怎么说的?哪个理由更充分?

(明确:“天之亡我”“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后者理由更充分)3仔细品读亭长的话,亭长的话怎样刺激或者说打动了项王,分析项王心理变化的原因。

(明确:考虑角度——江东小,足以王,独船,人物性格)

小结:用词语概括项羽性格特点:善良仁爱知耻重义 [总结] 生,可以践志;死,可以明志!无论如何,对项羽而言,这都是一种高贵的选择,他只能死在自己的宝剑之下,用鲜血淋洗出高贵的灵魂!套用余光中先生评价屈原的话说:他是站着死,他的死就是他的不死。此刻让我们齐背《垓下歌》体味那伟大的灵魂!(板书:枭雄 鬼雄!)

课文总结:项羽是一个有侠骨柔情、骁勇善战、知耻重义、善良仁爱的英雄形象。[选做作业] 根据所学知识,恰当展开联想想象,选做一题,字数要求300字左右。

假如项羽被拉上了乌江亭长的船,写一段项羽与乌江亭长的对话。

第五篇:《项羽之死》教学设计

《项羽之死》教学设计

《项羽之死》教学设计

作者/于 娟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描写的分析,感知人物的性格特点,概括人物形象。

2.感知项羽的悲情英雄形象,评价其性格与命运。

【教学重点】

用“多维透视法”分析鉴赏人物形

象。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高一上学期学过一篇节选自《史记》的文章——《鸿门宴》,在这篇文章中司马迁塑造了一个铁骨铮铮的热血男儿——项羽,他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大家思考:项羽是一个怎样的人?(用成语概括)

骁勇善战、威风凛凛、不可一世、刚愎自用、优柔寡断、妇人之仁。《项羽之死》选自《史记·项羽本纪》,记叙了楚汉战争中的最后一战——垓下之围的全过程以及项羽生命的最后时刻。上一

节课,我们对文章进行了文字疏通,这节课我们将跟随司马迁的笔触继续勾画、描摹自己心目中的项羽形象。

二、根据故事情节,将课文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垓下之围。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东城快战。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乌江自刎。

三、了解多维透视法

多维透视法,即多侧面、多角度地展示人物形象,“不虚美、不隐恶”,使人物显露多方面的性格特征,血肉俱全,丰满立体。

四、运用“多维透视法”分析项羽的

性格特征

1.霸王别姬中的项羽

项羽被围垓下,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展现了他悲情英雄的一面。同美人、宝马的诀别,显示其多愁善感的性格。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力能扛鼎、能征善战、曾号令天下,现如今却四面楚歌、穷途末路。人生的境遇变化之快,让他始料未及。此时最能表现他这种复杂心境的动词是什么?“泣”,极其传神地写出了项羽内心难以言表的情感。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更何况是西楚霸王?“泣数行下”,这是司马迁笔下霸王的唯一一次落泪、最后一次落泪,渲染出英雄末路的悲凉,也写尽了霸王的悲惨处境。

2.东城快战中的项羽

在“东城快战”中,司马迁围绕“项羽”一共写了三个事件:溃围南出、误信田父、三战三胜。

(1)溃围南出,“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而“汉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兵力反差极大,透视出项羽的身处绝境。

(2)误信田父,田父为何故意给项羽指错路?

补充资料:《史记·项羽本纪》

“秦二世元年,项羽随叔父项梁起兵反秦。攻襄城,襄城坚守不下。已拔,皆坑之。”

“秦二世二年,巨鹿之战后,项羽因疑秦降卒思归,坑秦卒二十余万人。”

“汉元年,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

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汉三年四月,项羽大破汉军,杀汉卒十余万人。”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失民心者失天下。司马迁委婉地表达了项羽失败的根本原因——失去了民心。

(3)快战中的“突围、斩将、刈旗”,这三者在古时的交战中都是难以做到的事情,你从中看到项羽是怎样的人?仿佛看到一个英姿飒爽、骁勇善战、逞匹夫之勇的赳赳武夫形象。

那为什么在文中项羽又数次强调“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这反映了他怎样的复杂心理?死,并不可怕;承认失败,那才可怕。这句话暗示了项羽的自负和不醒悟,他从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失败的原因,也暗含着司马迁的批评态度。

那你认为是什么造成了项羽的失败?(语文教案)性格缺陷:优柔寡断,匹夫之勇,残暴凶狠;政治错误:不懂笼络人心;军事失败:分封天下,养虎为患;命运的捉弄:鸿门宴错失良机,误信田父走错路。

3.乌江自刎中的项羽

项羽在乌江边拒渡、赐马、赠头,表现了他的哪些性格特点?表现了他知耻重义、视死如归的性格。在乌江岸边,亭长劝项羽赶快登船,来日尚可东山再起,项羽说:“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这番话发自肺腑,表现了项羽知耻重义的性格,赐马给亭长又表现了他心地仁善。项羽进行了最后短兵相接地搏杀之后身受重伤,此时看到了背楚投汉的故人吕马童,于是赠头给他,自刎而死,这个情节再次表现了项羽的视死如归。

五、总结归纳项羽的性格特征

坦诚直率 心地善良 光明磊落 知耻重义 视死如归 刚愎自用

不善用人 有勇少谋 多愁善感 优柔寡断 自矜功伐 妇人之仁

六、讨论:项羽能不死吗

结论:项羽必须死。

1.性格悲剧

性格决定命运。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2.历史悲剧

(1)军事力量垓下之战前,项羽的十万大军受到三十万汉联军的长期围困,而汉军布下的十面埋伏使楚霸王的军队受到了重创,几乎全军覆灭,楚霸王已经失去了东山再起的基础与条件,正所谓“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作后盾,即使项羽力能拔山也无济于事。

(2)政治形势。汉王刘邦进入关中后,废除了秦朝人人痛恨的苛刑酷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赢得民心。而楚霸王却缺乏政治家的远见卓识与深谋远略。

(3)起义的环境与条件。即使他能过江回到家乡,形势也与起义前大相径庭。当时之所以能够揭竿而起,一呼百应,是因为强秦刚灭六国,人心不稳,而又焚书坑儒,修筑长城,实施酷刑厉法,伤民过多过重,可以说是官逼民反,所以,不管是陈胜吴广也好,还是刘邦

项羽也好,只要义旗一竖,便如星星之火,绵延不绝。而经过连年战乱后,人心思定,当时已经不再具备项羽东山再起的政治环境。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4)生存机会。刘邦从安天下的角度出发,不会给项羽留活路的。楚霸王即使有幸过江,汉军也会继续追杀,不除掉这个眼中钉,刘邦是不能安然入睡的。从以后除掉韩信、英布等做法看,项羽也没有任何活下去的机会和可能性。

七、评价:项羽在楚汉相争中失败了,我们还能称其为英雄吗

1.李清照:为项羽大唱赞歌,认为好男儿就应该生为人杰,死为鬼雄,项羽不肯后退,宁肯一死,死得好!

咏项羽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易中天:项羽死得壮烈,死得英雄,死得气势磅礴,惊天地,泣鬼神,就连乌江之水也要为之呜咽,为之洪波涌起,浊浪翻腾。显然,项羽的死是高贵的。无论他是为什么死的,他的死,都有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和审美价值。

3.王立群:项羽虽然最后失败,但我们承认,项羽是英雄,项羽叫本色英雄。他所表现的是自己的英雄本色,他没有遮掩顾忌、不计利害成败地把它表现出来,因此在“成者王败者寇”这样一种历史传统中,项羽依然能得到人们的凭吊和同情。

八、课后作业

假如项羽被活捉,写一段项羽在押解途中的心理活动。字数:300字左右。

下载《鸣凤之死》教学设计090515word格式文档
下载《鸣凤之死》教学设计09051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项羽之死 教学设计

    《项羽之死》教学设计 宿州二中 过洋 【文本定位与解读】 《项羽之死》不仅是《项羽本纪》中最具悲剧性最为精彩的一幕,也是《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选修)第四单元“创......

    项羽之死教学设计(大全)

    ]《项羽之死》教学设计(2012-03-27 11:20:49)转载▼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项羽之死》教学设计作者:空谷幽兰 《项羽之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背诵几首有关......

    《项羽之死》教学设计

    《项羽之死》教学设计(教学实录) 海南华侨中学语文组 唐雯 师:(课前播放歌手屠洪刚演唱的歌曲《霸王别姬》)伴随着一曲熟悉的《霸王别姬》,让我们飞越千年,回到楚汉相争的古战场,去......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脉络,能够简要概括事件要点; ②分析概括曹操、杨修的性格。 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学习通过矛盾冲突刻画......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闫集一中邱可可【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三国演义》和罗贯中,掌握课文内容和叙述顺序。 ②分析概括曹操、杨修的性格。 2、过程与方法 : ①......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初步感知文章内容的前提下,理清文章脉络,能够简要概括事件要点。 2.深入把握文章,能用自己的语言,分析概括曹操、杨修的性格。 3.探究杨修死......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借助“导学案”,自读原文;依托翻译,释疑文字疑难;概括事件理解小说基本内容。教学目标: 对话题目概要事件剖析死因; 对话关键揣摩人物性格及其......

    项羽之死 教案教学设计

    项羽之死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目的:1、培养文言文自学能力:梳理知识点、确认重点字词句;借助书下注解和工 具书解决疑难问题。2、训练理清行文思路、概括层次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