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思品教学[大全]

时间:2019-05-12 18:08: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思品教学[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思品教学[大全]》。

第一篇: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思品教学[大全]

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思品教学

乐亭三中姚秋艳

【摘要】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关键词】信息技术;思想品德课教学;整合

一、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程整合的概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最早源自西方的“课程整合”的概念。整合强调多种因素的有机组合,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南国农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为一体,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体系各要素中,使之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态,主要的教学媒体。据此,我们可以对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整合作以下三方面的理解:第一,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搜索相关的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实施教学活动—教师的教学工具。第二,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获取丰富的网络资源,并对思想品德课程内容进行知识重构—学生的认知工具。其三,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课程中起到媒介作用—重要的教学形态,主要的教学媒体。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程的整合就是以思想品德课程知识作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渗透到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中,从而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

二、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程整合的意义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可见,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与传统教学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课程中的运用又会给教师和学生带来哪些积极影响呢?

第一.从教师的角度看。信息技术和思想品德课程的整合能更好地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已不再是传递知识的教书匠,而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对话者和合作者,成为课程的研制者、开发者和决策者。「2」信息化教育环境下,要求教师树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现代化素质教育理念,要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为此,教师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好好“备课”,钻研教材,搜索课程资源,重视为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反映学生思想状况的学习材料,重视为学生创设符合学生特点的学习情境,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愉快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此同时,也可使得教师在探索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程整合过程中不断进步。

第二.从学生的角度看。信息技术和思想品德课程的整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教育性较强,但是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对“说教”表现出敏感和叛逆,因此传统教学中教师花40分钟“一言堂”似的灌输“大道理”,学生不易接受,教育教学的目标也不易实现,致使学生对“成长中的自己”的认识,对“自己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的认识依然混乱不清。而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程的整合,使得学生学会使用信息工具,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学习。同时,信息化教育环境下,教师的教学没有过多的解释,学生依据计算机网络提供的信息资源或独立思考,或合作学习,在分析现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开拓思维,激发想象。

下面,我们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教学中确定整合点,优化教学,提高效率,达到教育教学的目标。

1.计算机教学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必须以生动有趣的知识,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充分发挥计算机教学的动画、视听优势,为学生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来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学习的兴趣,才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一个人的学习意向和情绪对学习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学习兴趣是一种内在动力,有了兴趣才会产生钻研知识的志趣。从这一意义上讲,加强计算机教学是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在讲《情绪——奇妙的窗口》时,用Powerpoint设计制作了一组动画效果较强的幻灯片。如:我创设了一种情境,由“小溪”带领大家走进知识的乐园,由他分别充当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只作为他们中的一员起导向作用。学生在共同的认知过程中感受新知,理解内涵。在授课过程中,学生边看边讨论,积极性很高、兴趣很浓,一幅幅生动、形象的幻灯片深深地吸引着他们,激发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的欲望。整个教学始终洋溢着轻松、愉快、热烈的气氛,教学的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2.计算机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智力核心,思维过程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心理过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发展学生智力的前提。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初中学生,他们的思维方式是形象的、单一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使用计算机教学手段,针对学生这一思维特点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在计算机教学中要用计算机媒体设疑、质疑,引导学生不但认真地看,还要积极地想,要带着问题去看,在看的同时要积极思考,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我让“小溪”提出问题,让同学们去思考,然后师生一同去解决。同时,在屏幕上打出字幕和图画,再配上声音,让学生有的放矢的去学习;再从反面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由学生根据画面内容来提出一些相关问题,再由同学们共同来解决,这样就能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恰当地表现和揭示知识的内涵了,同时也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简单或复杂的事物展现在学生面前,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及抽象思维能力。3.计算机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需要而产生的体验,它在人的实际活动中产生,对人的活动许多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由于学生处世甚浅,其思想品德的可塑性,模仿性较强,所以老师在思品课教学中,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把无声的文字情境,转化为生动可感的具体情境,提供了学习、模仿的极好机会。

3.1多媒体运用。增效“理”“行”情感。多媒体以其特有的形象性和感染力,把静态枯燥的教材融入到三维空间中,从而产生极其活跃的动态画面,牢牢吸引住学生的视线,增强了明理和导行的效果。教学《爱护有益的动物》一课,先播放各种动物的叫声,在这些叫声中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后,引导学生边听边想是哪些动物?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时,再播放动物为大自然增添了美丽的颜色和无限生机,以及动物为人类带来益处的片断,学生的印象深刻,懂得有益的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珍贵动物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从而增进保护动物的情感。

3.2多媒体运用,以情境激发情感。道德情感具有情境性,一定的情境可激发相应道德情感。如上《保护环境》一课时,教师先演示课件,播放人们在地球上辛勤地劳动、愉快地工作、幸福地生活着的情景,当声像同步的情境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之后,引发思考 :为什么“地球是人类唯一的生存家园?”而后,教师又播放地球上美丽、生机勃勃的景色,配以激情的旁白,正当学生遨游在美丽的青山碧山之间,如痴如醉时,教师随着演示地球遭到严重污染的画面─“被污染的小河”,鱼儿打着伞挡住人们往河里乱扔的酒瓶、鞋子、垃圾等杂物。教师讲述这条河原先是多么清澈美丽的,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前后两种情境的设置,激起强大的反思,学生在强烈的震惊中激起大脑皮层神经的兴奋,燃起强烈的求知欲望的火花,这样就能有效激发学生“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环境刻不容缓”的强烈情感,激发学生热爱美丽家园 ─地球。这样变静为动,动静相结合,调动了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激起学生爱护动物、爱护家园的情感及责任心。4.计算机教学能够突破重点和难点

教学中应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针。只有恰到好处地应用计算机技术,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传统的教学手段所达不到的效果。所以运用计算机教学手段不能喧宾夺主,既要为学生创设形象生动的情景,又要帮助教师有效地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计算机教学的优势是通过点化教学,不仅可以使重点深化,而且难点又能浅解。通过多媒体视听技术展现教学内容中直观、具体、生动的形象,使学生既看到了形、又听到了声,犹如身临其境。“喜、怒、哀、惧”是人的基本情绪,四幅动感图片变化多端、形象生动,学生还能结合实际谈感受、讲故事,效果很好。情绪变化的特点是这节课的难点。于是,我让“小溪”带领同学们去感受不同的变化,然后,再让同学们结合画面说出情绪变化的特点;我又在幻灯片中插播动画片,再现情绪变化的特点,这样,学生不仅能观察到,而且更能感受到。直观、具体、生动、形象的教学形式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认真观察事物,利用丰富的感知材料不断地加深学生的可知表象。这样的教学方式有效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学生乐于接受,达到了传统教学方式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知识。于是,便针对学生们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和制作了一些课件,并在教学过程中得以应用。结果,学生们的积极主动性充分体现出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能充分发挥了。同时,教师还能够掌握有利时机,利用学生的最佳心理状态和他们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来授课,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这也正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优势所在。

第二篇:运用信息技术激活思品课堂

运用信息技术

激活思品课堂

湖北省大悟县城关中学 徐德胜

内容摘要:教育思想现代化与教育技术现代化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两翼。实现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必须有先进的教育技术的支持。将多媒体技术引入思想品德课堂,已成为思想品德课改革的必然趋势和实现上述目标的必然要求。教学实践进一步表明,恰当使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有利于提高思想品德课课堂质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能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培养其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关键词:思想品德 信息技术 体会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更新日新月异,人类由工业化社会进入到信息化社会。此时此刻,人类的教育教学活动越来越受到新的信息技术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现代信息技术涌入到教育教学领域。思想品德课教学也不例外。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表明,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将传统教学模式变为多渠道传递教学信息的乐学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

一、利用信息技术这一有效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上好一堂课,首先要精心设计好新课的导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辟的开头会充满吸引力,激发出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思想品德课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就可以使一堂课的导入形式多姿多彩、引人入胜。例如,我在讲“民族精神”时,谈到神州五号、神州六号是如何实现中国人的载人航天梦时,播放了一段杨利伟出征进的电视短片非常感人,兴奋、激动、紧张的人们挥动着彩旗、气球,欢送航天勇士出征……随着一声“点火——”“起飞——”大漠震颤、烈焰升腾,长二F火箭腾空而起,载着“神舟”号飞船和中国航天员飞向太空,整堂课达到了以情入文的效果。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有利于新课的传授。导入新课的方法多种多样,要根据当堂课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其次,要精心设计好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老师可以有选择地把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合理利用多媒体集动态视频(录像)、动画、照片(图片)和声音于一体的特殊功效,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各种在课堂上老师用口述、板书难以表达清楚的事物和现象。而把政治事件、经济事件、军事事件以及事物内部的发展过程,古今中外的各种社会现象等较为枯燥、乏味、抽象的问题,以生动、活泼、具体的 媒体方式呈现给学生,就会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而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化深为浅,化难为易,化远为近,化虚为实,使理论知识更加形象化、具体化,把政治知识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直观地展现出来。例如我在讲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课“原始社会”的时候,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知识制作课件,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原始人的生活和原始人如何制作石器、如何捕猎、如何种植庄稼等,使学生对原始人的生活和生产劳动有了直观的了解,从而加深了对原始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解。

二、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开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活动。思想品德课实施探究性学习,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尝试、去接触生活实际,去关心社会和他人,这样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修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觉悟的协调发展。网络技术的普及,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的机会;网络教学更让教师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生动有趣,课堂教学声形并茂,色彩逼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教育效果达到最优化,如在学习“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利益”一课时,我把岳飞、戚继光、文天祥等民族英雄人物的生平事迹制成专题学习网站,让学生自由浏览、阅读、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在自学的过程中,使学生深刻体会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利益的爱国精神,以达到教学目的和要求。我还鼓励学生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四人一组,进行广泛讨论,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使自己的感知更深刻、更准确,与其他同学产生共鸣。这样的教学设计,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习惯,又以能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教学中更好地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

三、利用网络资源优势,提供各种辅助资料,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一般而言,初中思想品德课所讲的一些概念、原理和具体观点,比较抽象、枯燥,如果只是照本宣科,肯定不会受到学生欢迎,更谈不上理解和接受了。为解决这一问题,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大胆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引用各种媒体资源,特别是网络资源。从中认真细致地挑选出那些学生感兴趣并与教材背景相适应的资料(可以是文字材料、图形图像、幻灯片、FLASH动画、音频、视频文件等),再经过电脑或电视屏幕展现出来。这既增加了教学趣味性,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活跃了课堂气氛。例如,在学习“法律的特征”时,我给学生搜集许多案件的材料,还播放了厦门远华特大走私受贿案等的录像,让学生去了解、体会,把握法律的特征。学生在这种形式的课堂教学中,通过了解和体会各种情景材料,质疑旧观点,提出新难点,使已有知识和新生知识逐步融会贯通,思维能力得到了增强。

四、利用影音资源,再现真实画面,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信息技术的推广与普及,为我们初中品德老师进行教学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教学过程中,我对教材内容、结构作大胆调整,而不再局限于对书本知识的传授。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放手让学生去自学,课上尽可能多地腾出时间播放一些教材内容紧密相联的影音资料。真实的画面不但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而且也牢牢抓住了其思维的触角。这样,通过为学生提供直观、生动、形象的视觉画面,既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目的,也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思维变得异常活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五、以多媒体为纽带,把课堂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具有理论性强、实践性突出的特点,初中学生又有认知社会、实践社会的强烈心理需要。在教育学活动中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素质教育规律,关键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从而培养学生敢于质疑、主动探索、大胆实践的能力。如在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时,我向学生介绍我国北部地区的沙漠化、北京地区的沙尘暴、长江流域1998年特大水灾等事例,然后布置学生思考:造成灾难的原因是什么?人类应该怎样保护自己家园?我们孝感地区环境怎样?你准备怎样做?要求学生课后进行访谈和调查研究。结果一部分学生向 地理老师、家长或朋友做了请教、调查,而更多的学生上网查询,都得到了满意的答案。他们还主动担当义务环保宣传员,向社会广泛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自觉捡拾周围的垃圾。这一过程,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还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我还有计划地布置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索、收集一些与课本内容相关的资料,分类整理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交流,与同学、老师共同研究、探讨。这样,不仅形成了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到,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应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利用多媒体教学,能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培养学生思想道德

思想品德课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培养能力,而且要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觉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良好的品质。采用多媒体教学,容易产生共鸣,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如讲完“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后,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得出:两者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个人有了一般违法行为,就应迷途知返,否则就会滑向犯罪的深渊,流出悔恨的泪,然后播放音乐《铁窗泪》,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知识,受到熏陶。又如讲“中国古代社会人民的科技文化成就”时讲到:指南针、火药、炼铁、炼钢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发明创造。但在1840年,英国人却依靠指南针来到中国,用钢铁制成的战舰及中国人发明的火药打开了中国的大 门。给学生播放这些知识的录像片,使学生既了解中国曾经有过的辉煌,又能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事实,从而激发学生奋发努力,“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讲“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成就”时,用多媒体再现港、澳回归、“神六”成功发射等场面,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多媒体教学因其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极富感染力,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之思想情感,道德认知、道德情操不断得到感染、启迪、升华,使学生从中明是非,辨真伪,知善恶,识美丑,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总之,思想品德课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若能在思想品德课中广泛引用信息技术,并充分发挥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以及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协作的作用,我们就一定能够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写出更加绚丽的乐章。

第三篇: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精选)

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初中语文教学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当前我国的课程改革,强调“面向未来,增强课程现代意识,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这一课程改革导向将有力的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如何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使“龙芯”电脑教学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效整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阅读情境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加大课外阅读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就如何运用龙芯电脑及其多媒体互动教学系统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过程谈点粗浅的看法和体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激发兴趣 学习方式 丰富知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陈至立部长在2000年10月25日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陈至立部长精辟的讲话,诠释了课堂教学改革的真谛。而随着江苏省教育厅在全省中小学校配备“龙芯”多媒体互动电脑教室,龙芯计算机及其多媒体互动教学系统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给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多姿多彩、魅力无穷的广阔平台。“龙芯”电脑教学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阅读情境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加大了课外阅读量,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作为语文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以及学生学习的亲密伙伴,我在利用龙芯计算机及其多媒体互动教学系统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使之与语文教学有效整合、优化课堂教学,作了初步的探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和做法。

一、运用信息技术,巧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布鲁纳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强大动力,学生只要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就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自动的调动全部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优化教学环节,迅速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教师进行新授课的首要环节。我们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变无声为有声,用生动、直观的画面,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课题产生深厚的兴趣,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如朱自清的《春》,他巧妙地把景物和感受描绘成一幅幅清新、多姿、生机盎然的春景图。我在执教朱自清的《春》时,使用多媒体演示教学,首先呈现给学生的是音画同步的江南春天美景录像,深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这时教师相机地要求学生说说看画面的感受,以及描写春天的优美词句、佳文章和妙

诗词,此时学生兴趣高涨,都争先恐后地抢着说,为下一步教学中的美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在欣赏画面的过程中,学生的身心受到熏陶与感染,惊叹于大自然的无雕琢的美,使自已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境生情,无形中提高了审美能力,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信息技术的使用,无疑地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以其信息技术丰富的表现力,深深的吸引着学生,其积极性、主动性大为提高。又如我在教学席慕容的散文《贝壳》时,上课前,我先向学生展示了在网上搜集的各种各样的贝壳的精美图片,学生们个个都瞪大眼睛,尽情地欣赏着,还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似乎已置身于奇异之中。这时让学生讨论交流描述自己所看过的贝壳(包括图片),概括贝壳的外形特点,这下,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学生纷纷发言。我又问:“你看到贝壳时,想到了什么?如果你是作者,你打算如何写这篇课文,而本文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学生在积极、热烈的讨论中开始了新课的学习,进入阅读的最佳学习状态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必须从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创设良好的情境,将学生引入到学习情景当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运用信息技术,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龙芯多媒体互动教学系统从创设语文教学情境实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角度来看,它具有很大的优势。

利用多媒体把教材内容“还原”,把作者笔下的“境”再现出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文章中的人、物、情、景,便于学生立体地感知课文内容。例如,朱自清的《春》是一篇阅读课文,文辞优美。我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感受到江南初春的迷人风光,从而产生阅读的欲望。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给学生自主的权利,让他们画出自己最喜爱的词句,朗读自己最喜爱的部分,并与同学相互交流,充分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从而实现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着我带领学生分析春草图,体会作者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写法。然后我通过大屏幕向学生展示其他四幅图画,让学生观察、讨论,合作学习。学生被激起了探求的欲望,一边读书在书上圈点勾画,一边展开激烈的讨论。在学生展示时,我利用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播放相应的录像,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春的特征及写景方法,充分感受到文章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语文课本中有好多内容,由于学生生活空间的狭窄,知识面不宽,再加上有些语言学生不易理解而往往成为教学上的难点。而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增加课堂的信息量和信息传递渠道,增加教学密度,提高单位时间内信息的交流量。它通过展现情景、模拟现象、叙述事实,成为突破课文重难点的重要手段之一。又如《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托物言志的写景散文,作家宗璞通过对盛开的紫藤萝花的生动细腻的描写,追忆十多年前(“文革”时期)紫藤萝花在一种极“左”思想的驱遣下被砍的遭遇,揭示其象征意义:“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该文语言优美,感情细腻,富有哲理。但是编者把它安排在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对于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他们没有经历过“文化大革命”,不论从知识积累,还是人生阅历,想让他们由此而领悟文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这确实很困难。为了突破难点,我要求学生在网上搜集 “文化大革命”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展示。很多同学利用课件再现

了发生在文革期间现在开来十分荒诞的故事,还有的同学展示了宗璞一家在文革中遭受的迫害,及作者那担任航空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年仅50岁的亲弟弟身患绝症,将不久于人世的资料。学生在了解了这些创作背景之后,再来研读课文,这就为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感情奠定了基础。

文章一开始写道:作者面对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这是“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株大紫藤萝,后来被毁坏了。过了这么多年,紫藤萝花又盛开了,而且开得这样繁茂。作者伫立凝望,思绪万千,“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不知不觉间,“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使我感到“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读到这里,我给学生发送了这样一个思考题:为什么作者的思想感情会有这样的变化,难道是紫藤萝花给予了作者以安慰吗?那么请设想一下,紫藤萝花说了些什么?

学生思索后纷纷展示了自己精彩的回答,我则挑拣其中一些优秀的回答在大屏幕展示给全体学生:

生1:夫人,你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了吗?为什么这样焦虑悲伤?你看我,十多年被埋在地底下,不见天日,我还坚信,总有一天,我会重放光彩的。这不,这一天终于等来了,我要赶着开花呢!

生2:(一簇紫藤萝花说)夫人,十多年前,我们姐妹曾被砍伐、被摧残、被践踏,但我们凭着长久而执着的期待,终于迎来了今日丰茂的家园。我们在倍加珍惜的同时,也希望鼓舞起你拥抱生活的热情。

生3:夫人,我深知,你家庭遭遇迫害,你的弟弟又身患绝症,将不久于人世。我也有过这样的遭遇,现在不是挺过来了吗?请你相信,人亦如花,时代的洪流总会冲走种种令人不快的往事。只要你也加快脚步,扬起生命的风帆,在这闪光的时代中航行,你就会再次盛开,成为那灿烂如瀑布一般的浪花中的一朵,不是吗?

„„

在学生精彩的发言后,我及时总结:“作者与繁花有了内在的沟通,是它抚慰了作者那忧郁伤痛的心,使她一点一点从连日来对小弟的病痛的焦虑与悲痛中平静下来,从而在宁静的喜悦中,把对这美丽的感触升华为对生命的感触。”通过这样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走进了文本,就可以随着作者的思绪,走进那不堪回首的“十年**”,把眼前的美好与过去的黑暗联系在一起,也就真正地理解了那是一种压在人们心灵上的沉重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对往昔被毁坏的幸福生活的追忆,也就明白了:只有遭受过苦痛的人,才会如此珍视这生活的浪花。从文中,学生真正地读出了自己,极大的提高学习能力和兴趣。

三、运用信息技术,为语文课堂教学增加学习信息量,丰富学生课外知识

语文教学如果还是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的教学模式,那么学生获得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现代信息技术体现了很强的网络优势,能收集更多的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源,能将教师、学生、图书馆及自建的资料库的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增大教学的信息量,充分地开发了语文资源。教学活动基于网络环境下,师生双方在交流、讨论、启发等活动中实现资源的共享,大量信息刺激着学习主体,学习的容量增加了,信

息量加大了。同时信息和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由此使学生能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这样就可以更好的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也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如教完毛泽东主席的新闻两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之后,为了让学生的知识面不只停留在书本上,对中国革命有更深入的了解,结合国庆“党在我心中”征文活动,教师课后可以让学生继续搜集有关中国革命和毛泽东同志的故事。同学们马上分工合作,在互联网上搜索图片,查找资料,同学们把收集到的各种资料汇总,这样学习小组的同学可以做到资源共享,可见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了生动、丰富、快捷的资源,这样既学到了课本上的知识,又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了延伸,学生也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总之,龙芯电脑及其多媒体互动系统在语文教学中的成功运用,给语文教育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在教学中,我们要更有效地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加以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最终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2、陈至立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00年第12期

3、张娟 《新课程理念下巧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兴趣》《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1年第14期

4、《语文课程标准》

第四篇:运用信息技术 优化语文教学

运用信息技术 优化语文教学

漳州华安实验小学 李秀霞

摘要:把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优化了语文教学,提高了学生素质。在信息技术参与下课前预习,教学目标达成快而有效,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主要把握以下三个最佳时机:新课伊始,激趣导入,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加强学生情感朗读和思维训练,课后,运用信息技术拓展延伸让学生从单一的语文课堂步入广泛的社会语文空间,使学生达到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

关键字:信息技术 课前预习优化课堂 拓展延伸

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现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几乎每个家庭都拥有电脑。这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针对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种种弊端和信息技术渗透语文教学的优越性,最大限度的开发课程资源,最大限度的挖掘教学潜力,把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优化了语文教学,提高了学生素质。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的一些做法。

一、信息技术参与下的课前预习

预习作为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获取语文知识的起点。充分的预习能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取得学习的主动权,从而减低课堂学习的难度,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在新课程实施背景下,学生能根据预习文本的需要,把现代信息技术恰如其分地融合到语文预习中,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源并进行选择、整合处理,提高文本预习的效率。

比如说预习中,布置学生预先去感知课文,丰富的网络资源就可以有效地利用。了解课文的写作时代背景和一些与文本有关联的资料,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去感知课文。等待课堂上老师告诉他们,一者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不能全面详细;另者,孩子只是被动地接受,学习兴趣不如自己寻找的更加浓厚;再说,这种自主学习的的能力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可以说也是一种生活动的本能。

当然,课前我会告诉学生,需要他们上网查找了解,还要教给学生收集信息并筛选信息的方法,再梳理材料以便第二天课堂上交流。这样也使学生有机会在全班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资源共享,使学生从某种程度上获得成就感,从而调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甚至有一些是要求学生与家长配合,在家长的协助下较好地完成。

朗读文本也是预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主要环节。网络平台上有配套的课文朗读录音,声情并茂的朗读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让学生随着录音跟读品味。在信息技术的有效参与下,比起传统的预习更能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自然,学习效率也得到提升!

到了中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有了自学能力,预习还可多采用合作预习,让学生把自己的预习成果传送到网络平台上来共享,还可以交流预习方法和体会,养成自主预习的兴趣和习惯,让预习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必然要求,让预习真正成为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表明,经过课前充分预习准备的,课堂气氛明显活跃,师生双边活动热烈,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教学目标达成快而有效,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近年来,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相结合过程中,批评甚多,反思后我们也得承认,确实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说:大量的视听素材弱化或代替了语文基础能力的训练;边缘知识喧宾夺主,忽视了语文知识;课件制作费时费力,走过场没实效„„但事物总有它的两面性,我们不能把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带来的优点一概抹杀。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呢?在平常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主要把握以下三个最佳时机:

1、新课伊始,激趣导入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课堂引入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之火,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所说的:“一节课的开始就像整台戏的序幕,也仿佛是一首优美乐章的序曲。开始的情境创设得好,就会引人入胜,燃起孩子们求知的欲望,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的奇效。”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导入新课,则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像磁石一样紧紧吸引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了。

比如,最近指导学生学习《月球之谜》(人教版第六册)一课,我采用媒体技术,一边展示了几幅能反映月色皎洁、环境清幽的美丽图片,一边用优美且富有激情的语言引入新课程:夜幕降临了,你看,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看到这幅场景,你想说些什么?你想到了哪些有关古诗、故事、或者想提一些什么问题呢?在我的诱导下,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我想到中秋之夜,表姐远离家乡到外地求学,此时是否在月光下想念家乡呢?我想到了嫦娥奔月的故事;我想起了背过的李白写的古诗《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 看着孩子们充满联想的双眼,我接着说:同学们也被这皎洁的月光勾起了无限的遐想,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那轮明月,总会激起无穷的疑问!我又相机出示了宇航员首次登月的图片。继续解说到:直到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月球之谜。自然而然地揭示了课题,更主要的是我发现,学生的注意力已被我牢牢地吸引住了。我知道,我已经调动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激发起他们探索月球之谜的欲望了。

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重点、难点往往需要反复强调和讲解,既费时又费力,有的学生还是不得要领。这时,根据教学需要有机融合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使语言文字兼备了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轻松活泼,重点、难点变得直观、形象,化难为易。更好地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还以《月球之谜》一文教学为例,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月球是个怎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而难点是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于是在教学中,为了突出本的教学重点,搜集了一些关于月亮的图片、传说,以及月球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欣赏和了解。为了让学生在视觉上对“环形山、月球的荒漠”有形象直观的体验,采用图片与解说相结合的的方式。为了突破难点,充分应用信息技能,收集了描写月亮的诗句和人类对未来月球的探索计划,分类型分版块的制作成页面漂亮的幻灯片,幽静的月色图还配着舒缓的《春江花月夜》的音乐片断,播放宇航员在月球上探秘的实况录像,让学生跨越时空,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3、情感朗读,思维训练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传统教学的法宝,也是我国几千年传统的语文学习的方法。而语文本身就是一门情感教学的科目,而朗读是表达情感的途径,情感的表达是朗读的前提,两者密不可分。科学的朗读指导,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是教师牵学生进入语言文字艺术殿堂的捷径之一,是语文教师必须重视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特别是到了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化的今天,教学中根据需要适时适当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为情感朗读教学增色。

比如把音乐与语言文字沟通起来,选用适合的乐曲来配音,展示相关画面,调动学生的听视觉器官,使他们如临其境,这样的配乐朗读,学生能迅速进入情境之中,都乐于展示他们的读书才能,使课堂始终保持着那朗读的热情与渴望!同时,把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有机结合在一起。

再以《月球之谜》一课为例,教学第一自然段,让学生感受月球的无限魅力,展示月夜的美丽图片的同时,结合文字“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和着优美的音乐引导多次朗读下,文中的语言形象和情感迅速渗透到心里去,醉其音,醉其情„„余兴未尽,情绪达到了最佳状态。此时,我因势利导,以境引情,激境引思,“人们都会有哪些遐想呢?”随后把课堂时空还给学生,给学生遐想的时空,给学生展示语言表达能力机会。这些训练,其实也就是学生要达到的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

三、课后,运用信息技术拓展延伸

课堂是语文教育的主阵地,课后拓展是课堂知识学习的延续,是学生扩大学习效果,拓展知识,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是语文课不能缺少的环节,我们要让知识始于课堂,而不止于课堂。借助信息教育技术的特点,把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或在生活中印证课堂的内容,恰到好处的拓展延伸能让语文课堂更开放!

一篇课文学好后,学生或感到意犹未尽,或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引导他自觉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利用网络查阅相关资料,解决问题,或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的学习行为向课外延伸去阅读相关课外书籍,并及时地进行反馈、交流,让学生从单一的语文课堂步入广泛的社会语文空间。

比如前面一再提到的《月球之谜》一课,课后可以布置学生登录网站搜集材料(诸如月球的起源、地质构造、月貌、月相、月食、潮汐、人类登月等)办月球奥秘小报,或把目光投向浩瀚的宇宙,办木星之谜、火星之谜、宇宙之谜的小报,将课堂学习和课外的生活实践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也可以分小组收集整理有关月球的知识资料,制成幻灯片在班内交流欣赏,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提高了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遐想20年后的月球探险会做些什么?还可以搜集各种资料(关于月亮的美称、神话传说、诗赋、对联、谜语、音乐、绘画,与月亮有关的民风民俗等),班上开一个交流会等。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给语文教学中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丰富教学形式,优化教学过程,是提高教学效率的良好途径之一。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的趋势和需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自己的教学服务,定能为语文教学增添了无穷魅力!

第五篇: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环节

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环节

通过网络研修学习与平时教学过程中的发现,我认为在教学中,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应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环节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环节,增强教学效果。就此,谈谈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环节的几点做法: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是艰苦的脑力劳动,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对事物有了美感,也就变“苦学”为“乐学”了。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是我们数学教师探索的主题,改变教学态度、改变教学方法等等。现在信息技术在教学的出现,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一个全新的局面。第一、应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环节,信息技术手段进入课堂,给学生带来了新鲜感。通过屏幕出现的那一副副生动的画面,吸引了全体学生的注意,那高质量的音响效果唤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劲头,那变化有序的文字不再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的单调和枯燥乏味。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起到强烈地吸引着学生,激发了学生求知欲,形成了一股学习的动力的效果。我使用了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先在屏幕上用动画显示了主题画面,并加上美妙的音乐,一下吸引了同学的注意力,使同学们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同学们对于老师要上的课充满了渴望,学习热情高涨。第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实践证明:当学生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产生了兴趣以后,他们就会有很高的学习热情。这时,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策划者(教师)就应该为他们创设各种条件,使他们主动参与进来,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达到了教学目的。

二、应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环节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进入课堂,不仅可使一些使本教师难教、学生难懂的教学简单化、形象化,也可以方便教师更好地突破知识的重点、难点,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地展现给学生,化抽象为简单。在学生学习的角度看并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优化和练习,并且不断巩固新知识。

(1)在教学环节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感性地掌握知识。老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进行适当的思考、讨论、操作、答问、质疑、总结。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得知识,发展思维、提高了能力。

(2)应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环节解决重点、难点。利用信息技术的作用在教学边讲解边演示,变抽象为具体,诱导启发学生,创造良好的思考问题的环境,促进他们动脑筋,使所有学生都去思考问题。通过生动的演示和实验使学生有所领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突破了本课的重点难点。

(3)利用信息技术的优点在教学中优化练习设计,巩固新知识。新授课中的巩固练习,就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这时不是简单地重复书上学到的东西,这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不断优化练习。信息技术在教学在这方面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在“练习”的设计方面更富有弹性,体现练习的阶梯发展趋势,有易到难,体现差异教育:学生开始从模仿型的基本练习——变为提高辨析能力而设置的判断练习——再变为糅合知识而设置的综合练习等等。另外,老师在练习课上从基本问题出发,循序渐进地设计练习内容和增加难度,设计一定的尝试练习题和发展性练习题,使学生知道知识的内在联系及规律,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不依常规去寻求变异,使学生既长知识,长智慧。应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环节进行教学在这方面同样有很大的优越性,可以让学生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练习,提高了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总之,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中去,应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环节发挥其主导作用,创设生动形象的生活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让学生从繁琐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形成合作交流、主动探索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实施,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增强教学效果。从而有效地培养更多的跨世纪的创造性人才。

下载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思品教学[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思品教学[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技术在思品教学中的运用反思

    信息技术在思品教学中的运用反思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信息技术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和突破,网络信息......

    运用电教手段优化思品课堂教学1

    运用电教手段优化思品课堂教学 麻城市中馆驿镇中心小学喻长桥 【内容提要】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学......

    优化思品教学流程经验交流稿

    优化思品课教学流程,构建高效课堂经验交流稿羊安中学秦艳秋2013年11月优化思品课教学流程,构建高效课堂羊安中学秦艳秋当今课堂教学改革,主要是真正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在指导学生......

    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长庆周娜 运用新颖、先进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在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的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优化课堂结构,改革旧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显著提......

    运用信息技术 优化课堂教学

    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摘要: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必将导致新课程理念下教的行为和学的行为都发生巨大变化,在教学内容、手段、方法、模式甚至教学思想、观念、......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音乐教学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音乐教学 三官小学:贺辉华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下,新的教学观念、教学手段被推广应用,新课标明确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现行音乐教育观念、内容、方法、手......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汉语拼音教学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汉语拼音教学 汉语拼音是一种抽象的表音符号,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难学的,学生学起来也觉得枯燥乏味。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要让他们在一个月......

    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教学

    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教学 【摘要】如何培养高素质人才是我国现行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社会的转型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