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垂直的生计》教学设计
《垂直的生计》教学设计
浙江省青田伯温中学 任泓旭
一、课程标准
1.描述世界一些地区和国家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色。
2.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
二、学习目标 1.能够利用各种地图或文字材料,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描述秘鲁安第斯山区的自然环境。
2.能够说明山区人们是如何利用山区来发展生活的,描述他们生产生活的特色。
3、学会分析山区人们生产生活的特色与山区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安第斯山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人文环境特色。难点:安第斯山区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
读图法、情景教学法、合作讨论法等。
五、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欣赏图片】
欣赏安第斯山脉地区风光,同时配上印第安人音乐,引起学生的兴趣。设问: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的这些风光图片美不美? 学生答:美!
问:那么大家想不想知道这么美丽的地方到底在什么地方呢!学生答:想!
(一)寻找安第斯
1.通过幻灯片向同学们展示两张图片(安第斯的地理位置图),请同学们来说一说,安第斯山脉在世界的位置、走向及地位?
2.再通过幻灯片展示一幅当地图片,设计问题:“走进山区,探索山区的生产生活是怎样的?”
(二)探秘安第斯 1.【幻灯片展示秘鲁山区农业活动示意图】
设计问题:安第斯山区人民又是如何利用当地的环境发展生产的呢? 学生回答:低海拔处„„高海拔处„„ 2.【幻灯片展示5。S左右安第斯山脉东坡不同高度自然景观变化示意图】 设计问题:秘鲁安第斯山区从山麓到山顶自然景观的变化原因?
学生整理(教师引导)回答: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高海拔山区从山麓到山顶,导致自然景观呈现垂直变化。
3.【教师引导过渡】 设问:秘鲁山区之所以能产生如此奇特的生产方式出现文明,是什么人最先在此创造出的呢?
学生回答:印第安人!
教师出示印第安人图片,及出示印加文明遗址图片。
(三)走进安第斯 1.【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目标要求 1)安第斯山区印第安人的衣、食、住、行是怎样的? 2)这样的生活方式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如何? 2.【学生成果展示】
衣:羊驼毛质地轻柔,纤维细长,保暖性强,极为珍贵,有“纤维上帝”之美誉。食:玉米和马铃薯是山区居民的主要粮食。秘鲁人培育出抗寒的马铃薯品种,还利用昼夜温差大发明了常年保存马铃薯营养价值的方法。
住:如图(PPT)行:骆马能在崎岖的高山峻岭间行走自如,体小但耐饥渴。是当地居民的主要运输工具。3.【展示秘鲁国徽】
问题:秘鲁国徽左上角是什么动物的图案?它出现在国徽上面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骆马。
(四)感悟安第斯
教师设计问题:安第斯山区秘鲁人“靠山吃山”的生产、生活方式让我们懂得了? 学生回答: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新课小结】 【巩固练习】(见《随堂练习》)
第二篇:垂直的生计教学设计微课
学科:历史与社会
课程:人教版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第二课第一课时垂直的生计 适用对象:七年级学生
垂直的生计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
七年级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有关社会的学习方法,能够利用地图获取所需信息。但还缺乏具体的实例分析与训练。本节课选取第三单元第二课的第一课时,主要训练学生能熟练的运用地图和图片获取有用的信息,并能够根据地图和图表分析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色。【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各种地图或资料,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并尝试描述一个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2、能根据地图分析安第斯山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师:今天我们一起到安第斯山脉走走。学习一个区域,首先要确定它的地理位置。我们可以借助地图来获取所需信息。指导学生根据课本图3-16和世界地形图分析安第斯山脉的地理位置和走向。培养学生从地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在此进行学法指导,分析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应从该区域所在的大洲、大洋的位置、半球位置、纬度位置等三个方面来分析。
生:„„
师:及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指出安第斯山脉纵贯南美洲大陆,全长近9000千米,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风光秀美,景观各异。有人说从山麓到山顶走一趟,夏天的炎热,春天的温暖,秋天的凉爽,冬天的寒冷都可以感受到,犹如经历了四季的变化。请同学们根据安第斯山脉的自然条件(包括地形和气候)方面的特征来分析。生:„„
师:及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为了更直观的证明这一问题,请同学们算一算南纬5度左右安第斯山脉东坡不同海拔的气温是如何变化的。假设0米时气温为27℃,根据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约6℃.生:„„
师:及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当海拔上升到1500米时,气温为18℃.3000米时气温为9℃,4500米气温为0℃,海拔再高,气温已经下降为0℃以下了。气温变化从27℃到0℃,犹如经历了四季。不同的海拔高度气温有很大的差异,自然景观又是怎样变化的呢?请同学们依次排一排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景观(幻灯片出示四张图片)。生:„„
师:及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指出排序为图一(热带雨林)、图四(灌木和林地)、图三(草原)和图二(积雪)。由此可见安第斯山脉的自然景观呈垂直分布。请同学们思考:假如你住在安第斯山区,你喜欢住在哪个区域,说明理由。并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选择合适的生产活动。生:„„
师:这一部分学生很感兴趣,发言很踊跃,得出的答案也是多样化的,教师要对其及时点评,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最后小结从气温方面来考虑,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是B(发展种植业)和C(发展牧业)。从而培养学生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教学总结】
本环节主要是利用地图分析安第斯山脉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重视从地图中获取所需信息的同时,又巧妙的设计一些思考题,既巩固了自然条件的知识,又培养学生因地制宜的观念,为后文学习秘鲁的印第安人是如何利用山体的不同部位发展生产奠定了基础。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思考问题的提出以及学生的回答是一个亮点。学生积极性很高,回答不乏可圈可点之处,有些学生的思考着实新颖,对于这种课堂生成性资源教师要加以利用。
第三篇:垂直教学设计
《垂直》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课时
腊山街道坡衣小学赵国平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垂线。
(二)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操作、比较、概括中,经历探究垂线特征的过程,建立垂直的概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活动中丰富学生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互相垂直”“垂足”等概念。教学难点:验证垂直。
三、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等。
四、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1.欣赏音乐《爸爸去哪儿》。
2.喜欢这首歌吗?能不能用一个词描述这个节目传播给我们的思想?
3.给我的感觉是“体验”,或者说是“尝试”。里面的爸爸带着孩子到不同的地方进行不同的体验,你们觉得呢?
4.羡慕这样的生活吗?可惜老师无法完成你们的心愿了,但我们可以一起体验学习的快乐。
(一)揭示课题
猜猜看今天学习什么内容。你怎么知道的?先看看今天的学习目标吧!(单击进入幻灯片2,学生观看,教师板书课题:垂直)
(二)学习垂直的概念
1.下面我们先完成第一级目标“概念”。(触发“概念”进入幻灯片3)
2.本节课我们要认识的概念是“垂直”,你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这个概念?(学生发言后自己学习概念)
3.通过你们的学习,谁来说说“垂直”的概念?
(指名学生叙述后,触发标题显示定义,让学生读一读)4.你觉得概念里的关键词是那些?
(学生回答后板书:相交、直角、直线、互相)5.你判断“垂直”的关键是什么? 6.你能不能用身体表示出垂直?(学生活动)
7.你知道垂直有什么快速又简便的记录方法吗?
(有学生知道则指名回答,如不知道则提问:怎样才能知道呢?)(教师根据回答板书⊥)
8.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第二个目标。
(触发“返回目标”返回幻灯片2;触发“验证”进入幻灯片4)
(三)学习验证方法
1.你觉得下面每组中的两条是否垂直?(学生发言)
2.刚才的判断只是猜测,有一些关系是需要验证的,你知道怎么验证吗?
(先指名学生说说验证方法,然后切换到白板指名验证,再让学生在题卡上验证。)
(完成后返回幻灯片播放)
3.学了这么多知识,下面我们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触发长方体显示“返回目标”,触发“返回目标”返回幻灯片2;触发“应用”进入幻灯片5)
(四)练习巩固,拓展延伸(依次单击显示幻灯片6、7)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触发“返回目标”进入幻灯片2)
(七)板书设计
垂直
相交直角直线互相 ⊥(垂直于)
第四篇:垂直—教学设计
垂直—教学设计
--董道玉
教学内容:本册教材第130~132页,练习二十九。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认识垂线,会用三角板画垂线。教具准备:两段毛线,透明胶纸。教学过程: 1.复习
(1)下面的图形哪个是直线?哪个是射线?哪个是线段?
(2)用量角器量出下面各角的角度,说出各是什么角。
(3)用三角板画一个90°角,指出夹角的两条边。2.新课
(1)认识垂线。
教师用一段毛线,拉直,表示一条直线,粘在黑板上;再拿另一段毛线,拉直,粘在黑板上与第一条相交。
然后提问:两条直线相交成几个角?
教师标出∠
1、∠
2、∠
3、∠4,再观察一下各是什么角?
教师边说边演示引出垂直。
两条直线的交点不动,转动其中的一条直线,使∠1变成直角。提问:这时∠
2、∠
3、∠4变成什么角?
想一想:为什么其他的角也变成直角了呢?
教师指出: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我们就把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板书:互相垂直(在图上标出垂直符号)
再观察几个图形,看两条直线相交了没有?两条直线相交成什么角?(指名用三角板检验)哪两条直线是互相垂直的?
我们看到上面第2、3图中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板书“垂线”)例如第2图,直线乙是直线甲的垂线,反过来直线甲也是直线乙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在上面第2、3图中注明“垂足”。)
在我们教室里有没有两条直线是互相垂直的呢? 在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垂直的?
做一做:拿一张纸,折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练习二十九第1题)写出垂足在什么地方。教师巡视。(2)教学画垂线。
说明画垂线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工人师傅要做家具、门、窗,经常要画垂线。谁看到工人师傅用什么在工件上画垂线?
我们可以用三角板画垂线。想一想:为什么用三角板能画垂线? 说明画垂线主要有两种情况:
①过直线上的一点画一条与这条直线垂直的直线。教师演示:先横着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上点上一点,说明要过这条直线的这一点画一条垂线。
第一步:把三角板的夹直角的一条边与直线重合。
第二步:向右慢慢移动三角板,注意使三角板的边沿直线移动,直到三角板上的顶点与直线上的点接近重合为止。(说明为了便于过直线上的点画垂直的直线,三角板的边与已知点之间要稍留一些空隙。)
第三步:沿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
然后让学生看书上图,说说过直线上的点画与这条直线垂直的直线的步骤,并让学生在本上练习画(第131页的“做一做”)。教师巡视指导。
②过直线外的一点画一条与这条直线垂直的直线。
教师演示:先横着画一条直线,在直线外点上一点,说明要过这条直线外一点画一条垂线。
先看看书上第131页的画法,指名说一说步骤,再和过直线上的一点画垂线的步骤比较,有什么不同点。
然后让学生在本上练习画(第131页的“做一做”),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小结画垂线的步骤。教师着重说明不论过直线上一点,还是过直线外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时,都要先把三角板夹直角的一条边与直线重合,然后沿着这条直线慢慢移动三角板,到三角板的另一条边接近画出的点为止,然后沿着另一条边画出一条直线。
(3)认识垂线的性质。
把第131页图放大画在小黑板上,让学生观察。
提问:过A点向这条直线画了几条线段?哪条线段是这条直线的垂线?用三角板检验一下。
再量一量每条线段的长度。哪条最短?
教师说明:“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提问:老师站在这一点,如果要量出老师到对面墙根那条直线的距离有多少米,该怎样量呢?
做练习二十九第4题。(4)应用画垂线的方法,画长方形、正方形。出示例题。想一想:该怎样画呢?共同讨论画法。
第一步:明确先画2.5厘米的线段后,每人在练习本上画出来。
第二步:明确过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各画一条2厘米长的垂线段后,每人在练习本上画出来。
第三步:明确把两条垂线段的端点用线段连接起来,每人在练习本上画出来。3.巩固练习
练习二十九,第2、5(1)题。教师巡视指导。4.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什么叫垂线?怎样画垂线?画垂线有哪些应用?(明确可以用来确定从一点到一条直线的距离,还可以画长方形、正方形等。)
5.课外作业
练习二十九第3、5(2)题。
第五篇:《垂直》教学设计
《垂直》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上P.42—43)
昭阳区西城二小 崔刚宽
一、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体会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特征,认识垂线、垂足。
2、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会用合适的方法作一组垂线,能利用三角尺、直尺、量角器等工具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3、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垂线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二、教学重点:
1、体会两条直线垂直的特征。
2、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三、教学难点。
体会两条直线垂直的特征。
四、教具和学具准备:
课件、三角板、印规、铅锤。学具:三角尺,直尺、量角器、长方形纸张。
五、教学过程:
1、在现实情境中感知并认识垂直 课件出示东城小学三幅图片,引入新课
2、感知垂直
(1)教师将图上的两条直线分别从图中抽象出来,引导观察——揭示垂直的概念
师:我们来看看这两组直线相交的情况。你们发现了什么?(都形成了四个角)
师:你认为在这些相交的情况中有什么特殊?(相交形成了四个直角)
师:你是怎么知道他们相交后形成了四个直角呢?(学生验证:用三角板、量角器)
师:像这样的两条直线,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什么是互相垂直。(学生试说后指名回答)(课件出示互相垂直的概念)
(3)出示“印规”实物——学生用手摸一摸、看一看。(4)折纸
学生动手折垂线,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哪个同学愿意向全班同学展示一下你是怎样折的?有困难的,可以和小组同学讨论讨论。
(5)寻找生活中的垂线(学生举例)
3、作垂线(1)学生用直尺和铅笔摆垂直,并独立想办法画出两条垂直的线段(在方格纸上、用圆规…)。
用三角尺画垂线。教师演示画垂线的过程,并讲解方法。先画一条直线,再用三脚尺的一条直角边和直线对齐,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另一条直线。
学生练习画垂线,教师巡视指导。
(2)过点A画已知直线垂线。(教师演示给学生看)
先将直尺与已知直线重合,再将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紧贴着已知直线平移,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与直线上的点重合,然后沿着这条直角边过这点画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就与已知直线垂直。(根据情况,适当放慢节奏——可分步进行)(4)完成“试一试”
学生练习画垂线,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学生作图成果。
4、巩固练习:完成P.44的2、3题
5、课堂小节与拓展
在学生小节的基础上利用课件总结,出示课件封面及工地使用的铅锤(P.47图)——学好数学当工程师
……
昭阳区西城二小 崔刚宽
2008年9月23日
第四届“教学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
参赛课题: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垂直》执教:
参
赛 教 案
昭阳区西城二小 崔刚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