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共5篇)

时间:2019-05-12 18:14: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第一篇: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六

学科:

语文

授课人:xxx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型

新授

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认真观察图画,懂得“不懂就问”是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知道在不理解的地方,不清楚的地方,都应虚心向人请教,争取弄懂弄通。

重点难点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课外阅读材料,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二、指导观察课本第一页插图。

、读题:“不懂就问”

2、指导学生先按从上到下,再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

(1)、第1幅图上有什么人,在哪里,干什么?

(2)、第2幅图是在哪里?从哪里看出来?图上有哪些人?分别在干什么?

(3)、第3、4幅表现的是哪里在?怎么知道的?有哪些人?他们正在干什么?

三、组织学生讨论,使学生懂得如何做到“不懂就问”?

、看完4幅图后,你明白了什么?

(1)遇到不懂的问题、不清楚的地方,要大胆地向他人求教。

(2)只要有不懂的地方,都要敢于问,不管是在学校,在家里,在展览厅,走廊上,在教室里,在校园里,还是在其他任何地方。

(3)可以问老师,问家长,问解说员,问本班同学,问其他班的同学……一句话问所有懂的人。

(4)可以问课本上的问题,也可以问报刊上的问题,还可以问观察到的所有书本外的其他问题。

(5)留心处处皆学问。

2、讨论:假如遇到不懂的问题不问,或者不懂装懂,结果会怎么样?

3、请学生说说今后的打算?

四、总结:

同学们“不懂就要问”,只要留心,处处皆学问,课本晨、自然界的一切,只要自己有疑问,都可以向别人请教;只自己动了脑筋不能解答,随时随地都可以问(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其实相互之间都可以成为老师,谁能解答问题,他就是老师。其实“不懂就要问”,就是“多问”,这是与“勤学”联系在一起的,平时我们常说“勤学多问”就是这个道理呀!

教后记

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六

学科:

语文

授课人:xxx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型

新授

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认真观察图画,懂得“勤于收集资料是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掌握勤于收集的常用方法;知道处处皆学问。

重点难点

掌握勤于收集的常用方法;养成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课外阅读材料,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老师想写一篇介绍我们家乡的。你们说老师需要做些什么准备?

2、老师要参加”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的辩论会,该提前做些什么准备?

(收集有关资料等等。)

3、引导学生说说收集资料的好处。

4、小结:收集资料可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增强记忆,为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因此,我们应当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二、观察图片,引导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

、第二页插图。

(1)三幅图上学生分别在哪儿?在干什么?

(他们都在收集资料。)

2、收集资料有很方法,我们看第三页插图,想一想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收集资料?

交流:(可以通过看报刊、网络、参观展览、采访、访问来收集资料)

你还有哪些收集资料的方式?(讨论后再交流)

3、收集资料有哪些常用方法呢?

观察第二页的图片。

交流并归纳:

(1)做摘抄笔记。即认为有价值、有意义、感兴趣的文字摘抄下(最好分类摘抄,这样便于查阅)。

(2)制作资料卡片。这样有利于资料分类。

(3)拍照片。把收集到的各方面的资料,以制成小报的形式来积累。

(4)编辑剪报。把收集到的各方面的资料,以制成小报的形式积累。

(5)引导学生了解:还有录像、录音、复印等收集资料的方法。

三、引导学生观察第三页下面的图片,让学生畅谈学习的收获。

(学生向老师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汇报收集资料的心得。……)

四、作业

在今后要养成收集资料的习惯,开始收集各种资料。

教后记

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六

学科:

语文

授课人:xxx

题、我们爱你啊,中国

课型

新授

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课文脉络。

重点难点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教具准备

VcD《我爱你,中国》,课文朗读光盘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1、欣赏歌曲《我爱你,中国》,简单说歌曲内容。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歌唱祖国的诗歌.

板书课题:

1、我们爱你啊,中国

3、学生读题。

二、初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词和不理解的词、句。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词,朗读,识记。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

(2)、提出不理解的生字,作上记号。

(3)、指名分节朗读,纠正。要求读通顺。

3、默读全诗,想想课文讲述了祖国的哪些可爱之处,边读边画出重点词句。小结:

幅员辽阔

山河壮丽

物产丰富

文化灿烂

民族伟大

奋发开拓

4、课文可分为几部分。提示:从诗的结构来入手。

(1)学生读文,分小组讨论。

(2)交流。

第一段:写祖国幅员辽阔,总起全诗。

第二段:以“我们爱你”作为起句,从不同角度,歌颂赞美可爱的祖国。

第三段:总结全文。回顾过去,骄傲自豪;展望未来,奋发开拓。

5、朗读全诗,体味祖国的可爱。

三、学习第一段、齐读。理解:“碧波”、“群星闪烁”、“银装素裹”、“洋溢”、“盎然”。

2、思考:

(1)这一段是从什么角度写祖国幅员辽阔的?(季节差)

(2)“啊,我们爱你,中国!”这句诗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总领全诗,是全诗的主旋律)

3、指导有感情朗读。

四、作业、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

2、朗读课文。

3、抄写词语。

教后记

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六

学科:

语文

授课人:xxx

题、我们爱你啊,中国

课型

新授

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颂诗句,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理解诗歌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具准备

课文朗读光盘、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朗读全诗,说说你知道了祖国哪些可爱的地方。

二、学习第二段

、学习第2节。

(1)朗读第2节。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

(3)默读体会,第2节表现了什么?(祖国山河的雄浑壮丽)

(4)有感情朗读第2节。

(5)除了诗里写的,你还知道哪些祖国的美丽风景。

(6)朗读、背诵。

(7)小结学法:(出示)

朗读诗句,理解词语。展开想象,再现画面。

联系积累,丰富画面。感情朗读,联系背诵。

2、运用学法,自学3~6节。再交流讨论。

第3节:介绍祖国名产。

理解:醇美

光洁

绚丽

巧夺天工

第4节:各民族有代表性的风物。

简介:傣家竹楼、布达拉宫、吐鲁番、戈壁滩。

理解“巍峨”。

第5节:古老灿烂的文化,改革开放的成就。介绍战国编钟。

第6节:伟大的民族精神。理解:“松树的伟岸、梅花的高洁,博大的胸怀、恢弘的气魄。”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刚强不屈、纯洁高尚、胸襟博大、气魄恢弘)举个例子说说这些精神。

3、朗读第2~6节,进一步体会祖国的可爱。练习背诵。

4、学习第2~6节的写法。

三、学习第三段、朗读第七节,说说“骄傲、自豪”是针对什么说的,“奋发、开拓”又是针对什么说的。

2、理解“我们爱你啊,中国”在全诗中的作用。(总结全诗、呼应开头、升华主题)

3、有感情朗读,表现豪迈之气及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的坚定决心。

四、朗读、背诵全诗、学生采用各种方法练习背诵。

2、背诵比赛。

五、作业、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2、完成《补充习题》作业

教后记

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六

学科:

语文

授课人:xxx

2、郑成功

课型

新授

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脉络。

重点难点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教具准备

课文朗读光盘、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揭题导入。、揭题。在我们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爱国将领、仁人志士、民族英雄。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是介绍民族英雄郑成功的。

2、板书课题:

2、郑成功

3、简介郑成功。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郑成功》一文向我们介绍了他的那些事迹呢?

2、检查生字词。

⑴、读准字音。

⑵、指名读课文。

⑶、概括课文重要内容。

课文主要记叙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建设海军,打败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大力发展生产,建设台湾的历史事件。

⑷、根据提示理清脉络。

初读了课文,你能说说郑成功的主要功业是什么吗?(一是收复台湾,二是建设台湾)

那么课文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这两件事情。(课文第四至六自然段写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第七至八自然段写了郑成功是怎么建设台湾的。)

三、学习课文第1-3小节。、指名读,思考:第1-3小节主要写什么?(台湾人民痛恨侵略者,郑成功决心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

2、默读,思考:那些词句写出了台湾人民对侵略者的痛恨?那些词句写出了郑成功决心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强占、残酷地奴役、恨透了、慷慨激昂绝不允许)

3、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郑成功为什么要收复台湾了,想象一下郑成功“慷慨激昂”说话的样子,有感情朗读郑成功的语言。

4、分角色朗读第1-3小节。

四、作业布置:、完成《补充习题》作业

2、练读课文。

教后记

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六

学科:

语文

授课人:xxx

2、郑成功

课型

新授

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的历史功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

教具准备

课文朗读光盘、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想一想:郑成功为什么要收复台湾?

2、有感情朗读读第1-3小节。

二、学习课文第4-6小节。

过渡:郑成功是如何收复台湾的呢?他为什么能取得这场战斗的胜利呢?、自由读课文第4-6小节,找找他们胜利的原因,划出相关语句,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后板书。

准备工作充分:修造船只聚集粮草加紧操练

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庞大舰队绵延几十里风帆蔽日战旗招展纪律严明军容整肃

官兵的勇猛善战:冒着驾着团团围住钩住敌舰跳了上去

3、胜利属于正义之师,侵略者的下场只能是失败。看看课文是如何描写侵略者的狼狈相和可耻下场的?(负隅顽抗惊恐万状乱作一团举手投降)

4、地朗读第第4-5小节,要读出郑军的威武气势。

5、指名读课文第6小节。

①郑成功的军队受到了台湾同胞的热烈欢迎,找出描写台湾同胞的喜悦心情词句。(喜出望外送来慰劳也送来街头巷尾鞭炮之声不绝载歌载舞欢庆胜利)

②生自由练读。

③全班齐读。

三、学习课文第7-8小节。、默读,思考:郑成功是怎样建设台湾的?

学生交流后概括:大力发展生产、兴办学校。

2、齐读。

四、学习课文第9小节。

、齐读。

2、说说人们为什么永远也不会忘记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

3、说说这一小节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

五、总结全文。

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台湾永远属于中华民族,台湾终将回到祖国的怀抱。像李登辉、陈水扁这些民族的败类,想把台湾从祖国的怀抱中分裂出去,我们决不答应。

六、作业布置:、完成《补充习题》作业

2、复述课文。

教后记

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六

学科:

语文

授课人:xxx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课型

新授

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课文脉络。

重点难点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教具准备

课文朗读光盘、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揭示课题、你了解我国哪些音乐家?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写一位外国音乐家故事的课文。

板书: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二、初读指导

.自由读课文,要求:、画出生字,边认字边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画出生字词及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

2.检查自读情况。

、读生字词,相机正音。

(2)、指名试读课文,看是否流利,了解部分词语掌握情况。

雾霭、疾驰、催人奋起、呐喊、亡国、消逝、肺结核病、3、默读课文,思考揭题时提出的问题答案各在文中哪一部分。

4、指导分段

三、精读指导、回答:“我”是谁?哪一部分告诉我们的?

补充介绍:

肖邦,6岁开始学习钢琴,7岁学习作曲,8岁便在音乐会上登台演出,16岁时进入华沙英语学院作曲班,不到20岁已是华沙很有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

2.默读第一段,思考:你还知道什么?

交流:肖邦为什么离开自己的祖国‘

指读有关语句。

①在世界地图上找出欧洲、波兰及俄国。

②帮助理解:瓜分、深渊。

(结合列强侵略时,百姓被欺凌、被压迫的悲惨遭遇来帮助理解)

3.指导朗读。

正当这个富有才华的音乐家为祖国和人民施展他的音乐才能时,他却——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该是多么——悲愤!

体会肖邦当时的悲愤之情。

朗读时要求语调低沉、激愤,语速稍缓,重读“不得不”。

范读、指名读、齐读。

四、作业布置:、完成《补充习题》作业

2、练读课文。

教后记

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六

学科:

语文

授课人:xxx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课型

新授

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

要通过小组讨论、感情朗读等方法带领学生质疑、理解体会。

教具准备

课文朗读光盘、教学。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读了课文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读第一段。

二、继续精读训练

.学习第二段。

默读第二段,弄清文中写了告别的哪几个场景。

交流:咏唱送别曲、老师的叮嘱、赠送银杯

自由读对这三个场景的描写,看看哪儿特别感动你,为什么。

交流并指导朗读。

想象师生咏唱送别曲时,是怎样的神情。

指名读有关语句,体会深厚的师生之情。、思考:埃斯内尔为什么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朗读体会埃斯内尔的深情。

朗读全段,体会师生间真挚深厚的情感。

2.学习第三段。

指名读第3自然段,出示:悲愤欲绝

说说词语的意思:悲痛愤怒到了极点。

引读:什么消息令肖邦悲愤欲绝?肖邦是怎样做的?

从肖邦的举动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默读第4自然段,思考写了什么。

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小结:这一段写什么?

三、继续精读训练第四段

、指名朗读第四段。

、什么叫“弥留之际”?、想象肖邦此时在想什么?

2.引读第6自然段。

出示“与世长辞”:理解意思

交流,小结:

两组中的第二句话突出了肖邦的悲愤之情,亡国之恨。

5.用缓慢的语速,低沉的语调齐读第6自然段,四、总结课文,朗读全文

“把心脏带回祖国”,肖邦弥留之际的请求是他灵魂深处的呐喊,是他爱国情怀至极的表现。

朗读全文,进一步体会。

五、布置作业。、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完成《补充习题》作业

教后记

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六

学科:

语文

授课人:xxx

4、古诗两首

课型

新授

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了解诗的内容和写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人抒发的强烈的爱国之情。

2、通过学习,体会诗意,并能从内容想开去。

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课前查阅收集有关杜甫的资料,教学。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揭题。、我们再来学习另一位爱国诗人杜甫写的一首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板书课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3、解题:闻:听

二、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资料。

三、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四、检查自学情况。

、检查生字读音。

2、指名读诗,正音。Ì

五、再读诗,理解诗意。、自由读,借助字典、结合书上的注释,同桌互相合作,说说诗句的意思。

2、汇报交流。

(1)“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理解:初:刚

闻:听

剑门关外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刚听到这个消息,眼泪就洒满了衣裳。

(2)“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理解:却看

妻子漫卷

回过头来看看夫人和孩子,哪里还有一丝忧愁?胡乱卷起诗书,我高兴得快要发狂。

(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理解:放歌、纵酒、青春

在大晴天里放声高歌,畅饮美酒。趁着这春光的陪伴好回到自己的家乡。

(4)“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即:就

我立刻就乘船从巴峡东下,穿越那巫峡的叠嶂,一路顺流而下,一过襄阳,便一直奔向洛阳。

学生口述句意,教师出示作点评和补充。

3、引导学生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1)读了这首诗,你感到诗人当时的心情怎么样?原因是什么呢?

(2)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呢?

4、引导学生从诗中想开去。

(1)如果当时流漓在外的人是你,你听到这种好消息,你会怎样表达你的心情?

(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示儿》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同吗?联系诗的内容说说你的体会。

5、配音,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六、欣赏杜甫的其他诗。

出示《春夜喜雨》、《春望》,指名朗读。

七、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古诗

2、完成《补充习题》作业

教后记

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六

学科:

语文

授课人:xxx

4、古诗两首

课型

新授

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学习《示儿》,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陶治爱美情趣,受到爱国主义精神影响。

2、通过学习,体会诗意,并能从内容想开去。

重点难点

吟诵古诗,想象意境,体会诗中表达的感情。

教具准备

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课题:、引导学生回忆李白写的一首思念牵挂故乡的诗-----《静夜思》。

过渡:今天我们学习宋代诗人陆游写的一首牵挂祖国的诗。(板题)

2、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并自主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教师点拨。

(以旧引新自然,自主确定目标民主。)

二、提示诗题,介绍背景。

、读题质疑。示:告知,告诉。

引发思考:谁告诉儿子?告诉了儿子什么?为什么要告诉?

2、结合搜集的材料,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三、初读全诗,整体感知。

、试读,要求正确流利。

2、让学生结合注释,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四、细读体会,理解内容。

运用掌握的学诗方法:读查连疑,弄清诗句内容,体会诗句的文字美。

五、想象画面,吟诵玩味。

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充分练读;想象诗人临危时,遗憾之至,叮嘱儿子时的情景,教师可通过放音乐,用语言描绘,启发学生闭目想象,深悟诗情。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课堂练习。、默写《示儿》,互相检查。

2、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想象的画面及人物的语言。

七、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古诗

2、完成《补充习题》作业

教后记

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六

学科:

语文

授课人:xxx

练习一

课型

新授

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认识轻声这一注音方法。能区别同一词语是否轻声在词义上的区别。会运用轻声的注音方法。

2、熟读并背诵《爱我中华》,体会歌词中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熟读并背诵《爱我中华》。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教学第一部分:语文与生活

(一)学习第一题。

1、学生读题,要求学生自读这部分内容,了解诗歌所写的内容

2、讨论:古诗中“妻子”该怎么读?

3、教师小结:

“妻子”一词的意思是妻子和子女,应该读作“qīzǐ”,“一个词尾如果是‘子’、‘儿’、‘头’,就应该读轻声”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二)学习第二题。

1、出示题目、学生自读第二题。

2、学生比较,交流。弄清里面词语的意思。

老子:(lǎoz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老聃。

老子:是口语中的父亲,或者是骄傲人的自称。

地道:是指在地面下掘成的交通坑道。

。1真正是有名产地出产的;2真正的;3指工作等够标准,实在。

照应:配合,呼应。

照料。

东西:指“东”和“西”两个方向。

有两种理解:1指各种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2特指人或动物(多指厌恶或喜爱的感情)

兄弟:“兄”和“弟”。

三种理解:1弟弟;2称呼年纪比自己小的男子;3男子跟辈分相同的人或对众人说话时的谦称。

对头:三种解释:1正确,合适;2正常;3合得来。

有两种解释:1仇敌,敌对方面;2对手。

3、学生再次齐读这些词语。

4、教师小结

(三)学习第三题。

1、学生读句子,想一想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讨论选择。

2、全班交流。

3、学生再读体味这些词语的意思。

二、教学第二部分:诵读与欣赏

1、自由读歌词。

2、指名读,正音。

3、讨论理解。

4、欣赏歌曲

5、教师小结

三、总结,布置作业

唱会《爱我中华》。

教后记

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六

学科:

语文

授课人:xxx

练习一

课型

新授

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写好钢笔字

描红古诗《示儿》,注意行款整齐,字体工整。

2、写好毛笔字

学写毛笔字“陪”“将”,注意字形左窄右宽。

重点难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

把上节课的“语文与生活”中的句子复习一遍,指生读。

二、教学第三部分:写好钢笔字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这段话。

(2)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这些钢笔字的特点,揣摩运笔方法。

(3)让学生说说写钢笔行楷的注意点。(要从每个字的整体去观察,不要看一笔描一笔,要一气呵成)

(4)以“死”,“州”等字为例指导学生体会运笔特点。

(5)教师强调行款布局和整体章法。

3、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及时小结,在让学生仿写。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根据情况进行纠正强化练习。(学生书写时教师要注意巡视观察,反馈时注意评点、纠正)

三、教学第五部分:写好毛笔字

1、学生观察课本中的两个字“陪”“将”。

(1)字形特点

(2)笔画特点

2、教师示范书写,讲解要点

3、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4、评讲书写作业

5、学生再次练写。

四、总结本节课学习情况布置下一节课需要准备的东西。

通过多种渠道搜集反映各民族文化特色的资料,制成小卡片。

教后记

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六

学科:

语文

授课人:xxx

练习一

课型

新授

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通过查资料,了解一种以上少数民族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

2、会用语句通顺、条理清晰的语言介绍一种少数民族。

重点难点

会用语句通顺、条理清晰的语言介绍一种少数民族。

教具准备

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一种少数民族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启发谈话: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你能说出其中的一些民族吗?

2、学生们畅所欲言。

过渡:各民族的文化生活真是别具一格,你们想走进他们吗?

二、创设情境,走进民族

1、出示四幅民族图,说说分别讲的是那些民族?

2、小组探究:

根据搜集来的资料,判断图上是哪几个民族,说说你是从什么地方判断的。

要求:小组长要让组员都有发言的机会,要互相倾听他人意见。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

小组选代表发言,必要的地方演一演

过渡:各民族的历史文化真实丰富多采,你能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家庭成员向大家介绍吗?

三、自组小组,自选介绍

1、出示各民族的照片,展示各民族的风采。

2、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组成小组,练习导演。

(学生根据自己爱好自由组成旅游团体,自导自演,展开研究,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度,让学生主体实践和亲身体验。通过与他人的互动交往活动中,让他们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教师更多的是提供帮助、指导,甚至协作研究,与学生一起讨论。)

3、畅所欲言的介绍会,师生共同评议。

4、谈谈这次旅游的感受。

四、发展思维,内化积累。

1、出示一些典型的民族照片,让学生判断是哪个民族,并说说这个民族的代表性节气、风俗。

2、出示一张中国地图,指导学生找出各民族的聚居地区。

3、观看mTV《爱我中华》,你想对祖国说些什么?你打算怎样为祖国贡献力量?

拓展延伸:

全班共同努力,多种渠道搜集资料,把反映各民族的生活资料,整理成一本民族集锦。

教后记

第二篇: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茂兰完小 李国梅

1《文言文两则》

教学目标:

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弈》

一、读通全文,感悟读法。

1.师: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先听老师范读课文,再跟老师读课文。(范读时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领读时有意识地让学生感悟语速和断句方法。)

2.学生自由练读,把不认识的字注上音,并在练习本上写两遍。

3.在学生掌握每一句的正确读法后,练习熟读。

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呢?你怎么知道的呢?

2.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一话,然后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什么内容?

3.同桌互讲,相互纠正补充,不懂的记下来。

4.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5.指名说全文大意。

三、导悟相济,突破难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

1.把你和同学都读不懂的句子提出来。(结合学生提问重点理解“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若与”、“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这几句话。)

(1)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得出一个什么道理?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

(2)指名说说“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你从哪个词知道射的是“天鹅”呢?(“之”字。)

(3)指名说说“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意思。这句话中的“之”是指哪个人。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奇怪吗?两个人一起学习,可是学习效果却不相同。用书上的话说说原因。

指名读“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师范读,让学生体会怎样读听得更清楚,学生指出老师停顿的地方然后试着读读。

(4)”为是其智弗若与?”这句意思是什么?

师:哪个词是第二个人?这句话该怎么读呢?指名读,齐读。

四、流利朗读,积累语言

朗读录音,生边看边跟读体会语感,然后练习把全文朗读好,最后师生合作背诵全文。

五、迁移训练、练读古文

拓展读“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鹬蚌相争”等浅显易懂、故事性强又为学生熟知的文言成语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板书设计:

学弈

一人

专心致志

学有所成

一人

三心二意

一无所获

态度决定成败

第二课时 《两小儿辩日》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孔子吗?你能讲讲他的故事吗?(学生讲述,老师结合学生的讲述补充孔子的生平,介绍他是一个极有名的学问家、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等)孔子这么有学问,可是有一次,他在周游列国时,却被两个小孩的一个简单的问题给难住了,你们想知道孔子遇到什么难题了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两小儿辩日》。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重点理解“辩”字)

二、初读课文,梳理学法

1.自由读课文,凭自己的理解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考查学生对古文的感悟能力)

2.想想我们是怎样学习《对弈》的?

一是要理解重点字词;二要读出诗文韵味;三要感悟人文内涵(意境、感情、哲理)。

三、读熟课文,自学理解

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解决。

2.同桌互相读文,纠正字音。

3.反复读文,把课文读熟。

4.学生对照注释,自己理解课文,记下不懂的问题。

5.按学习《学弈》的方法自学课文,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

四、激励测试,交流感悟

出示测试题,各小组抢答积分,评出优胜学习小组。

1.回答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游:

其:

为:也:

如:此:乎: 始出:小儿:

2.两小儿在辩论什么?(太阳大小?太阳冷热?太阳远近?)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读好两小儿的话,理解句子的意思。

3.朗诵课文,看哪组能读出古文韵味。

五、深化感悟,明确寓意。

1.各组提出分歧较大的问题以及不懂的问题,同学交流讨论。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小孩争的是什么问题,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引导学生理解两个小孩是根据不同的感觉说明地面距离太阳的远近。)

2.你同意他们的意见吗?用科学知识解答两小儿提出的问题。(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课下收集资料,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

3.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你想对他说什么?

(引导学生肯定两小儿敢于嘲笑孔子,挑战权威;或赞扬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有感情背诵课文。

5.向学生推荐阅读《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文言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

六、作业

1、背诵课文。

2、抄写喜欢的词句。板书设计:

两小儿辩日

小儿A

小儿B 观点:晨近午远

观点:晨远午近

理由:大则近,小则远

理由:凉则远,热则近

学无止境

教学反思:

2《匆匆》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时间。

学习重点: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时间。

学习难点:

领悟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却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

学习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搜索朱自清的文学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激趣:同学们,我们刚刚学过了《长歌行》,谁愿意来朗诵一下?学了这首诗,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

2、对比导入:是啊,时间匆匆如流水,一去不复返呀!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样表达他的感叹的,愿意吗?

3、了解作者:请你说说,朱自清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4、揭题审题:揭题——匆匆。“匆匆”是什么意思?那么,在朱自清先生的文章里,“匆匆”指的又是什么呢?

二、自读自悟:

1、自读课文,完成自读要求:

①把课文读正确。

②学会六个生字。

③思考问题:文中“匆匆”指的是什么?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他有没有回答?

④画出自己喜欢的或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感受或提出问题。

2、小组交流一下③、④的思考。

三、协作评价:

1、指名朗读课文,读不通、读不顺的重点练习,学生互助。

2、齐读词语(播放课件4):饭碗、伶伶俐俐、俳徊、赤裸裸、确乎、涔涔、潸潸、遮挽、罢了、蒸融、何曾。

3、书写词语(同上),互查互批。

4、讨论问题:文中“匆匆”指的什么?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他有没有回答。

5、交流感受:“我喜欢——,因为——。”“我的问题是——。”(能解决的当堂解决,不能解决的留待下一课时读书研究。)

四、指引探究:

课后练习:

①朱自清先生在文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说一说,尝试着用朗读表达你的理解。

②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搜集有关时间“匆匆”和珍惜时间的词语、句子和诗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回顾: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朱自清先生的《匆匆》。文中的“匆匆”指的是什么?你还能用什么词句表达这个匆匆的意思?

2、导入:朱自清先生是怎样描述日子来去的匆匆的呢?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

二、整体感知:

请大家边听边思考,抓住重点句子、词语划划、点点。

三、品读二、三自然段:

1、学生交流。你对哪几句描述最有感触,你想到了什么?你想怎么读?

2、品读“八千多日子„„也没有影子。”

说:“我觉得——”

读:(读出日子溜去的悄无声息,舒缓低平)

算:我也度过了多少日子。

想:我用这段时间留下了什么,做了什么。

读:(齐读,有感情地读,喜欢的试着背诵。)

3、品读“早上我起来的时候„„但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说:“我觉得——”

读。(读出日子的匆匆和永不停息,紧促低平)

写:联系自己的生活,再写几句日子是怎么匆匆而过的。

读。(听范读想象,有感情地读,喜欢的试着背诵

四、精读第四自然段:

1、过渡: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失落寸金容易找,失落光阴无处寻!面对逃去如飞的日子,作者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2、读“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一句。

说:体会到了什么?

读。(读出作者的思考、无奈和彷徨,平缓凝重)

3、读“„„但不能平的„„”一句。

说:体会到了什么?

读。(读出作者的追寻、信心,沉稳坚定)

4、教师阐述作者思想感情。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

5、能不能用格言、警句、诗文来表达自己的感想?

五、回读全文,懂得惜时

作者以优美的笔触表现了时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一想: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些什么?

六、作业:

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惜时格言。

板书设计:

2、匆匆

洗手时„„

吃饭时„

默默时„„

只有徘徊

匆匆(无奈、追寻)

遮挽时„„

只有匆匆

躺在床上时„„ 教学反思:

3《桃花心木》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下面词语“插秧、枯萎、锻炼、勃勃生机、莫名其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3、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教学重、难点:种树人的话和“我”从中感悟到的育人的道理。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桃花心木的资料和图片,了解桃花心木这种植物。

2、搜集林清玄的作品,读一读,体会一下他的作品风格。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1、出示桃花心木的有关图片,这是什么植物?学生交流搜集的关于桃花心木的资料,加强对桃花心木的了解。(桃花心木常绿乔木。树皮淡红色。鳞片状剥落。羽状复叶,小叶4-6对,卵形或卵状披针形,两侧不等。春夏开花,圆锥花序,花白色。蒴果大,卵形,木质,五瓣裂。原产南美洲,中国南部有栽培。木材色泽美丽,能抗虫蚀,适于制作车船、家具等,为世界名贵木材之一。)

2、你了解本文作者林清玄吗?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林清玄1953年生。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台湾高雄人,毕业于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1973年开始散文创作。他认为所有的艺术文化都应该和生活结合才有真正的意义。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等。)师:的确,林清玄的散文总是让人在平凡的小事之中悟出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蕴含深刻道理的文章。(板书:桃花心木)

3、作者以“桃花心木”为题,你们猜他会写些什么?

二、读熟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个别不理解的新词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2、检查读文情况,同学互相正音。

3、自学生字新词,同学之间交流不理解的词意。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记忆本课的生字的。(喜欢做的同学可以在练习本上给下列字组词,出示)萎()秧()番()锻()勃()委()殃()翻()段()脖()

4、练习把课文读熟。

三、整体感知,初步感悟

1、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边读课文边思考,不懂的词语和句子做上标记。

3、小组交流反馈自学成果,合作解答疑难问题。

四、文章结构分析 全文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2自然段):介绍桃花心木这种树木。

第二段(第3至14自然段):“我”从种树人那里得知做人的道理。第三段(第15、16自然段):桃花心木茁壮成长。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大海并非永远风平浪静,人生的旅途总要经历这样或那样的磨难。在不幸与困境中,有的人悲观消沉,最后被困难所击倒。而有的人却不甘沉沦,从而成为杰出的人才。正如种桃花心木的人,不定期地照看桃花心木一样,有的桃花心木在自然界的考验中枯萎了,有的却能长成百年的大树。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林清玄的《桃花心木》。

二、品读课文,领悟道理

1、在林清玄的记忆中,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它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可当看到它的树苗却仅及膝盖时,林清玄和我们一样也“有点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默读课文第4到第10自然段,思考: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呢?他这样做能使仅及膝盖的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吗?

2、学生汇报交流

种树人的做法:(1)浇树间隔的时间没有规律,浇水的多少没有规律――“树苗种下以后,他常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三天,有时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的少。”

(2)浇树的时间没有规律――“种苗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3)来的时候总会带补种的树苗,他好像事先就知道有树苗枯萎了――“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

3、指导学生用疑惑的语气朗读种树人奇怪的举动。

4、面对种树人奇怪的举动,作者产生了哪些问题?(学生以读代答)现在请你来做一回种树人,仔细读课文12、13自然段,然后回答一下这些问题。(也可以问:种树人到底为什么这样做呢?)学生答问的要点是:

(1)树木生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像种青菜和种稻子,人们可以一直给它按时定量浇水,直到它们收获;在树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人们不可能一直按时定量给它浇水,因此,树木只有自己学会在土地了寻找水源,适应不确定的环境,才有可能长大成才。(2)种树人没有任何规律的给桃花心木的树苗浇水,是在模仿老天下雨,给树木创设“不确定”的生存环境。树木只有适应了这种“不确定”的生存环境,学会了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才会长成百年的大树。(3)如果有规律的给树苗浇水,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停止浇水,枯萎的就会很多。幸存下来的,也无大抵御狂风暴雨的侵袭。

5、指导朗读种树人说的两段话,读出“语重心长”,在读中感受领悟种树人话语中蕴含的哲理。

6、“我”听了种树人的一番话,为什么非常感动?引导学生理解体会课文第14自然段的重点句子:“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就会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理解要点如下:

(1)树木的“不确定”,是指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人的“不确定”,是指生活变化无常,可能遇到困难或遭遇不幸。联系课文和生活上的例子说一说。

(2)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够经受生活的考验,锻炼自主的精神,努力成长。

(3)逆向思考:在确定中生活的人,则会养成依赖的心。

7、思考:“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桃花心木学会了自己寻找水源、适应环境,自主的生长,这证实了种树人说得话是正确的)

8、教师小结:种树人不定时,不定量地浇水,目的就在于模仿自然规律,他善于创造自然的成长环境。让树苗在不确定中汲水成长,这样树苗自己就能够学会适应自然,并战胜自然,最终寻找到适合自己存活的办法。人和树是一样的,生活在艰苦环境中的人更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从而学会生存和发展的本领。我希望同学们都能像课文中的桃花心木一样,能够经得起生活的磨练,最后长成参天大树,长成栋梁之材。

三、拓展延伸,想象说话

1、种树人与“我”的对话被一棵棵桃花心木苗听得清清楚楚。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它们会想些什么呢?会对种树人说些什么?请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如果我是一棵(),我会想:()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想象

(1)如果我是一棵(茁壮成长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2)如果我是一棵(即将枯萎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3)如果我是一棵(已经枯萎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

四、再读课文,体会写法 作者林清玄是怎样写出这样文辞隽永、耐人寻味的好文章的呢?

1、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本文是围绕“三到”来写的。一是“看到”――引发思考(产生疑问);二是“听到”――找到答案(种树人言);三是“想到”――明白道理(由树及人)

2、回顾课题,点明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借作者由种树想到育人种桃花心木来说明一个做人的道理。)我们还学过哪篇课文是用的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在以后的习作中我们也可以尝试用一用这种方法。

师总结:自己会找水源的树苗,将来能长成参天大树;从小能够独立自主的孩子,将来必成栋梁之材。(板书:人、成人)愿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拥有一颗独立自主的心,早日成为真正的人才。板书设计:

3桃花心木

借物喻人

----→ 人

不确定

不确定

寻找水源

经受考验

拼命扎根

独立自主

长成大树

努力成长

教学反思:

4《顶碗少年》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2、弄清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3、透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知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教学重、难点:

1、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弄清顶碗少年是怎样面对失败,坚持一次次表演,最后获得成功的。

2、领悟作者看表演时受到的启示。

教学准备:预习课文,搜集课文相关资料。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杂技表演吗?谈谈你的感受。

是的,杂技是一项很复杂的表演,有时一个节目经过几年的训练,可以说是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但是你想过没有,当一个杂技演员在表演时两次出现了失误,他还有信心表演下去吗?今天我们就来读一个故事,或许你会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来。

二、读课文阅读提示,明确学习任务

今天我们学习第4课《顶碗少年》。请大家先看看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告诉老师你们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三、默读课文,弄清课文主要内容

1、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事?(一场杂技表演中,一位少年表演顶碗时,头顶上的碗两次失误掉了下来,少年不气馁,第三次顶碗终于获得了成功。)分了几部分进行描写的?

第一部分:(1-5)写顶碗少年不怕两次失败,第三次终于稳住了头顶的那一叠瓷碗,赢得了所有观众的热烈掌声。

第二部分:(6-7)写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

2、默读课文,思考:作者看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1)作者看到的是一场难度极大的杂技表演。

A、看看文中哪些自然段是写少年表演的过程的?(3-7自然段)

B、自由朗读这部分内容,边读边勾画并作批注,想一想:为什么说这是一场难度极大的杂技表演?也可以四人小组讨论解决。

C、全班交流。(既可从少年两次表演都失败了可以感受到表演难度极大,也可以从少年顶碗并要作很复杂的表演--结合文中相关语句来体会。

D、指导有感情朗读。注意读出表演的精彩优美、少年的沉着自信以及表演难度之大。

(2)作者看到的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照上面方法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

(3)作者看到的是一场观众与演员互相理解的杂技表演。(尤其注意体会老者的宽容和关爱--可从老者的神态和动作中体会,少年的不放弃,对观众的致歉。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人阅读感悟,可让他们自由畅谈老者可能对少年说的话及少年当时的心理活动。)

(4)作者看到的是一场令人终身难忘的杂技表演。(让学生谈谈为什么令人终身难忘。)

四、换位思考,体会文章的感情

1、假如你当时在现场,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引导学生认识到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不都是一帆风顺的,生活中难免遇到困难或者挫折,只要坚持下去,不屈不挠就一定会取得成功!或者说“失败乃成功之母”„„)

2、指名读最后一自然段,谈感悟。

(重点理解结尾句。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1)自读思考作者有哪些想法?。(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谈体会。

五、由文末的省略号去感悟写话

1、请把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连起来读读,反复读,反复品味“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我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从文中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把你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2、交流,进一步体会“失败乃成功之母”“成功来自拼搏”“宽容和关爱助人成功”“永不言弃”等等人生哲理。

3、教师小结:朴实的话语,表达了作者的心声,也表达了现场观众和我们读者的感受。由此看来,这也可以说是一场让我们获得人生启迪的杂技表演!

六、畅谈感受,明确哲理

学习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你的生活、学习中有没有遇到过困难和失败,你是怎么做的?学习了本文,你得到什么启示?

总结: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会遇到失败的考验,但是,只有敢于拼搏的人,才是胜利者。在山穷水尽和绝境里,如果我们再搏一下,也许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严寒,再搏一下,可能会迎来温暖的春风;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再拼搏一下,就会到达大海的彼岸;在一眼望不到顶的山脚下,再拼搏一下,就一定会登上世界最高峰„„课文学完了,但是让我们永远记住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

七、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你觉得值得积累的好词佳句。

2、选做:写一写读了课文后的感想。板书设计:

4* 顶碗少年 失误--努力---失误--再努力====成功

教学反思:

5* 《手指》

教学目标:

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教学重、难点:

1、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

2、体会手指带给我们的启示、教学准备:

1、预习课文,查字典理解字词。

2、阅读描写生活中普通事物的小品文,教师可向学生推荐几篇。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常常会带给我们启示,像那个“我”至今还常常想起的顶碗少年,还有那一棵棵优雅自在,显示着勃勃生机的桃花心木。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对于他们的存在,我们常常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可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些普通的事物也会带给我们耐人寻味的启示的。比如我们每个人手上的五根手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5课《手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词语。

2、指生逐段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速度课文,口头完成填空: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然后分别具体写(),最后总结写()。

4、请学生根据填空的内容,给课文分段,在此基础上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和方法。

三、自读课文,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标画出本文的中心句。(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2、学生自主学习,思考问题: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点?读书标画相关语句。填表格:

手指名称 优点 缺点 大拇指 食指 中指 无名指 小指

3、汇报交流,体会道理: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体会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理解要点如下:(1)大拇指:

短处:姿态不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只有一个关节;长处:最肯吃苦。(2)食指:

短处:姿态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长处: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机敏。(3)中指:

短处:养尊处优,做事名义上参加,实际并不出力;长处:地位最优,身体最高、相貌最堂皇,左右有屏障,曲线优美。(4)无名指和小指:

短处:能力薄弱是其他手指的附庸;长处:体态秀丽,样子可爱,在丝竹管弦、舞蹈上能力强,有用武之地。

4、适时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根据手指不同的特点,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受。

5、对句子的理解:(1)拿笔的时候,全靠它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得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

这句话是对食指的描写,运用了排比的句式,写出了食指的作用及他勤奋卖力、敢于探险、不怕牺牲的性格特征。

(2)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

中指所处的独特位置,受到无名指和食指的保护,所以才有“曲线优美”的姿态,“养尊处优”的性格。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寥寥几笔,勾勒出了中指美的姿态和高傲的特点。

(3)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作者运用设问的句式,强调了舞蹈演员的手指常作兰花状,这兰花状的姿态是优美的,而无名指和小指则是最优美的。

(4)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这句以手指的全体比喻人的全体,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人生道理,是文章表达的主旨。可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蕴含的道理。

四、品读课文,体会写法

1、指生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你觉得作者喜欢哪根手指?本文的描写果真“却无爱憎在其中”吗?

3、你愿意做哪根手指呢?为什么?

五、总结

是啊,我们人就像这五个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让我们再来读读丰子恺爷爷的这句话。”(出示中心句齐读。)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小结,相机板书:团结、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人人有用、人人有力量。

六、课外作业布置

1、摘抄文中的好词好句。

2、积累关于团结的名言警。

3、把这篇课文改写成一篇对话式的童话。板书设计:

手指

各有所长

各有所短

各有所长

各有所短 团结就是力量

根根有用

根根有力量

人人有用

人人力量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习作一

教学目标:

1、围绕“难忘的‘第一次’”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能抓住重点,内容要真实,叙事要具体,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

2、根据习作提示,从三个内容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围绕所选内容的写作要点分段表达,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

3、听他人说话时要认真耐心、尊重对方,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教学准备:

和家人交流自己曾经第一次做过的事情,注意把事情经过叙述清楚,最好能谈谈自己的想法或得到的启示。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经历中,是不是有很多难忘的“第一次”,不同的第一次常常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有成功,有失败;有欢笑,有泪水;有满足,也有遗憾„„但无论怎样,都是令我们难忘的第一次。你经历过的这些“第一次”哪些最令你难忘呢?就请你把它从记忆的深处挖掘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

二、充分准备 想:

1、回忆自己印象中最深刻的“第一次”,想想事情的经过。

2、想想这件事发生时的真实感受,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说:

1、练习把事情的经过说得完整有条理。

2、练习把自己的感受、感悟说得简单、精炼。

3、练习有感情地叙述“难忘的第一次”

三、小组演练

1、在小组中练习叙述“难忘的第一次”,请小组同学就表达内容、语言、语气、表情等方面提出意见,叙述者要和提意见的同学有交流。

2、吸纳同学们的意见,重新组织说话内容和语言。

四、班内交流

1、每组抽签确定一名讲述者轮流到前面讲述。

2、全班同学参与评价内容、情感、表达,纠正语病,也可以向发言的同学提出问题。

3、讲述者要及时、得体地应对同学们的意见、建议和提问。

五、总结点拨

1、小组讨论:要把“难忘的第一次”说好,该注意些什么。

2、教师点拨性小结(针对同学们的表现肯定好的见解,补充没提到的方面,提出建议。)

3、学生结合本次交流所得重新组合发言内容,练习表述清楚。

第二、三课时

一、明确要求

1、自读本次习作要求,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2、指名说说自己选定的内容及选定的理由。

3、大家交流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在交流中自然总结出本次习作的训练重点。

二、习作指导

1、回想我们学过的、读过的含义深刻的文章,作者是怎样把其中的道理讲清楚的。

2、同桌交流:准备用哪种表达方法叙述清楚要表达的内容及想法、感悟。

3、指名简要谈谈自己的习作设想或习作结构,教师和同学着情评议,让其他同学得到借鉴。

三、自主成文

学生书写习作草稿,教师巡回提示、指导。

四、习作欣赏

1、自主到前面朗读自己的作文,并试着说出自己习作的优点,大家参与评议。

2、教师推荐巡回检查时发现的精彩语段,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3、学生自愿组合,互相寻找作文中的精彩之处。

五、习作修改

1、出示一段习作内容,集体修改。

2、回忆常规修改内容,根据同学和老师的建议在草稿上完成习作修改,要注意到错别字、不合适的标点、不通顺的语句等。

3、改完后誊抄到习作本上。

回顾拓展一

课前准备:

1、重新阅读本组几篇课文。

2、查阅、搜集资料,了解“日积月累”中六句名言的出处、作者和含义。

3、阅读成语故事书。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小结引入:

本组课文都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都能给我们一定的感悟,或都对我们的生活有一定的启示。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联系生活实际领悟到了文章所蕴含的道理,体会到了作者的表达方法,并且在我们的习作中也试着运用了。本组课文学完了,你有没有总结过每一篇文章的表达方法有什么不同吗?

2、体会表达方法:

(1)体会范例:回想这个单元的课文,都用了哪些表达方法?写出运用这种表达方法的文章的例子。表达方法 例文

打比方、一连串的问句、一连串的格式工整的话语、把事物人格化的写法 借物喻人

写一件事情、物件,从中产生感悟、受到启迪

(2)迁移练习:除了课文以外,你在课外书上读到的文章还体会到了怎样的表达方法? 表达方法 例文

二、日积月累

1、各自读一读,想一想这些名言的意思。

2、小组内互相说说这些名言的意思。

3、全班交流,对这6句名言含义的理解;理解不清楚的地方,教师及时讲解。

4、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背诵名言。

5、当堂检查背诵情况

6、拓展。你还知道哪些文言文中名言警句。

三、成语故事

1、读故事,讲讲故事的内容。

2、悟寓意,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3、想生活,谈谈现实生活、学习中有没有邯郸学步的人和事。

4、拓展阅读,推荐《东施效颦》和《蜥蜴失策》两篇文章,供学生阅读。

教学反思:

第三篇: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六

学科:

语文

授课人:xxx

9、小草和大树

课型

新授

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重点难点

理清课文脉络

教具准备

教学光盘、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简介人物,激发学习兴趣。

从课题入手,感知课文、根据生活常识,请学生交流对小草和大树的认识。

2、课文所写的夏洛蒂成才的故事为什么要以“小草和大树“为题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交流理解。

在交流过程中,老师相机指导,理清的大致思路。形成板书:

小草

家庭不幸,艰难谋生

立志写诗,遭遇打击

反思权衡,开拓新路

孜孜不倦,敲开文学圣殿的大门

大树

三、初读感知。

、录音欣赏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3、朗读思考;哪些自然段讲的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可以合并起来。

4、学生默读思考,同桌交流。

5、指名说说全文共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教师适当点拨。

6、请学生概括出全文主要内容

四、指导写字。

、师重点指导。

2、学生写字

3、展示评议

五、布置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作业

教后记

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六

学科:

语文

授课人:xxx

9、小草和大树

课型

新授

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 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的人生。

重点难点

抓住细节体会主人公热爱学习、要强好胜的性格。

教具准备

教学光盘、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抓住重点,感悟形象。、结合家庭不幸、艰难谋生的情节,理解感悟主人翁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热爱学习、要强好胜、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性格。

(1)朗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说说主人公遭遇了怎样的家庭不幸。

(2)面对这些不幸,主人公是怎样艰难谋生的呢?

用笔把表现主人公艰难谋生的词句画下来,多读几遍,交流感受,体会其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物性格。

抓住“洗衣、、烧饭、缝缝补补、拾柴、捡破烂”等词体会主人公为生活而忙碌奔波的形象,感受主人公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人物性格,抓住生活“再艰苦再劳累,……跟父亲读书”等细节体会主人公热爱学习、要强好胜的性格。

抓住“始终没有停止过写作尝试,……幸运之门”等细节,体会主人公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性格。

2、结合立志写作、遭遇打击的情节,理解感悟主人公百折不挠的性格。

(1)、朗读第三、四自然段,交流感受。在写作道路上,夏洛蒂遇到的挫折

(2)、重点阅读第三自然段,体会夏洛蒂向骚塞请教前后不同的心情。

(3)、指导有感情朗读这两个自然段,体会吓洛蒂的坚强性格。

面对这些沉重的打击,夏洛蒂服输了吗?你从那里看出来?

(3)

结合孜孜不倦、敲开文学圣殿的大门的有关情节,理解感悟主人公为改变命运所表现出来的勤奋和坚强毅力。

(4)

夏洛缔有没有通过写小说实现自己的理想,敲开幸运之门呢?她是如何敲开的?

(5)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感受主人公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取得成功的喜悦。

二、回归整体、感悟成功、交流对课题“小草和大树”的理解,领会题目通过鲜明对比抓住读者、发人深思的艺术,进一步体会主人公与命运和世俗偏见抗争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追求理想的性格。

2、回顾课文整体把握“小草”成长为“大树”的艰辛历程,交流夏洛缔取得成功的人生启示

三、布置作业、完成《补充习题》作业

教后记

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六

学科:

语文

授课人:xxx

0、轮椅上的霍金

课型

新授

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课文脉络。

重点难点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教具准备

课文朗读光盘、教学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介绍张海迪的故事。

2、古今中外有许多这样身残志坚、勇于向全挑战、创造奇迹的人。今天,我们学习《轮椅上的霍金》一课(板书课题),文中所介绍的人物霍金,其事迹其精神将会使你更加惊叹,甚至不敢相信世界上竟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事。

3、、交流霍金的资料。

二、观察表达,感悟形象。、展示霍金的有关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观察,抓住这些图片的共同特征,描述人物形象。

2、对照课文,找出课文描写人物形象的有关语句,进行朗读,理解“标志性形象”的含义,加深对人物战胜疾病的英雄形象的感受。

三、初读感知。

、录音欣赏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3、朗读思考;哪些自然段讲的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可以合并起来。

4、学生默读思考,同桌交流。

5、指名说说全文共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教师适当点拨。

请学生概括出全文主要内容

四、理清课文层次,分段。

1、默读课文,课文写了霍金的哪些事?

2、给课文分段,说说段意。

一(1—2自然段)讲撰写《时间简史》的史蒂芬•霍金被称为“宇宙之王”。

二(3—7自然段)具体叙述瘫痪40年的霍金在受到病魔的残酷折磨下依然顽强地进行科学探索的事迹。

三(8—12自然段)讲霍金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感动了大众。

四、指导写字。

、师重点指导

2、学生写字

3、展示评议

五、布置作业

、读熟课文

2、完成《补充习题》部分作业

教后记

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六

学科:

语文

授课人:xxx

0、轮椅上的霍金

课型

新授

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了解霍金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伟大人格。

重点难点

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具准备

课文朗读光盘、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1、检查词语读音。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比较阅读,品味语言。

1、出示材料,比较阅读。

出示配读材料: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出色地遨游到广袤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

出示课文:虽然,他的身体一点也没有离开过轮椅,但是,他的思维却飞出了地球,……他还建立了非常美的科学的宇宙模型。

2、朗读比较。

3、交流感受。

同样是介绍霍金的科学研究及其业绩,课文以丰富的想象,“再现”了霍金进行科学探索的情景,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霍金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

三、感受魅力,体会中心。

1、自读课文,了解除了霍金的勇敢顽强以外,课文还介绍了霍金的哪些故事?尝试给故事拟小标题,并讲出理由。参考标题:

(1)不愿被外人打扰。

(2)一颗感恩的心。

2、交流感受,品味这两则故事表现了霍金怎样的品质?

(1)“不愿被外人打扰”主要讲述了霍金不愿意被人顶礼膜拜,安静工作的故事,体现了霍金不贪图虚名、脚踏实地的科学研究品质。

(2)“一颗感恩的心”主要讲述了霍金回答记者关于命运的提问的故事,面对残酷的命运,霍金没有抱怨,而是为了自己所能拥有的一切感到高兴,体现了霍金正视命运、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

四、总结课文。

五、布置作业。

、复述故事

2、完成《补充习题》作业

教后记

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六

学科:

语文

授课人:xxx

1、一本男孩必读的书

课型

新授

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学习课文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脉络,概括大意。

重点难点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教具准备

课文朗读光盘、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谈话交流,进入课文、谈话交流:同学们,最近正在读什么书,有什么感受?

2、揭题:今天,我们来学习日记改编的课文,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受

、录音欣赏

2、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词语

(1)小组交流学习,实在不懂的作上记号。

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课文中的我是谁?他得到的是一本怎样的书?学生回答

(2)自由读课文,将自己认为写的比较好的词语和句子圈点勾画出来;借助工具书或讨论理解字词,依然不能理解的作上记号。

2、学生分节读课文,随时纠正。

3、指名说说不理解的词语。

4、整体把握,建立印象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有两个问题对于学习这篇课文来说是最关键的,第一,为什么这本书是男孩子必读的书。

第二,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接下来我们就围绕这样两个问题来读。

2、给课文分段,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

四、学习写字、师重点指导,学生写字

2、展示评议

五、布置作业

、读熟课文

2、完成《补充习题》作业

教后记

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六

学科:

语文

授课人:xxx

1、一本男孩必读的书

课型

新授

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

4、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人生的道理。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人生的道理。

教具准备

课文朗读光盘、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学习课文

(一)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历险小说究竟写的是什么内容,让“我”爱不释手了呢?

2、要能在一座孤岛上生活28年需要什么/这些东西都是现成的吗?鲁滨逊是怎样获得生活的必需品的呢?

3、汇报交流,理解鲁滨逊的聪明机智与坚强毅力

(1)一开始鲁滨逊靠什么为生,他做了些什么?

(2)食物非常有限,为了维持生活鲁滨逊又做了些什么?

(3)后来生活又如何?

(4)鲁滨逊在岛上的生活怎样?

4、读到这里,你觉得这部小说的内容有吸引力吗?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二)体会“我”的感受、读书要读出自己的感受,课文中的吴缅读了这本书后有什么感受呢?

2、理解“名言”

(1)你能说几句名言吗?这些名言给了你什么启迪?

(2)吴缅喜欢上了书中的一句名言,这句名言的内容是什么?“我”是怎样理解的呢?

(3)我们的大家是怎样理解这句名言的呢?

3、吴缅在读书过程中就慢慢在心目中勾画出鲁滨逊的样子,让我们来读一读课文的地十四节。

4、吴缅为什么希望自己成为这样一个人呢?

三、整体联系,理解课题、吴缅为什么要把这本书珍藏起来,传给儿子呢?

2、吴缅的爷爷为什么要把书传给他的爸爸,他爸爸为什么又要把书传给吴缅呢?

3、现在我们能不能说说课文为什么要以“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为题吗?这本书女孩子不能读吗?

四、读写结合,促进发展、这篇课文不仅是一篇日记,而且是一篇非常优秀的读书笔记,学习了课文我们不能说说这篇读书笔记主要是围绕哪些方面来展开的?

2、我们也选择一本书,认真阅读,围绕这三个方面尝试写一篇读书笔记,准备开一个读书报告会。

五、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2、完成《补充习题》作业

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六

学科:

语文

授课人:xxx

练习三

课型

新授

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通过放声读草稿来找出的毛病并加以修改的方法。

2、通过诵读积累语言和语感,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重点难点

通过诵读积累语言和语感,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教学第一部分。

、教学第一部分。

(1)

创设情景:学生分角色读题

(2)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是作文草稿的修改方法。

(3)

拓展:小结已经学过的作文修改方法。

2、教学第二部分

(1)

根据上一部分。

(2)

让学生思考“好是改出来的”的意思。(强调修改的意义)

(3)

学生学习、领会作家老舍和叶胜陶修改文稿的方法。

(4)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修改稿子不光要看,还要念,要看念的顺不顺?准确不?别扭不?逻辑性强不?

(5)

小结。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感悟)、谈话导入。

(由本单元所学课文导入)

2、诵读《从岩缝里长出的小草》

(1)

学生自由读散文。

(2)

教师示范读,指导读准字音。

(3)

学生反复练习诵读

(4)

指名读,齐读

3、感悟

(1)

指名读问题:从岩缝里长出的小草,为什么那么挺拔,那么结实?

(2)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读后感想。

(3)

指名回答上面的问题

(4)

师生小结

教后记

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六

学科:

语文

授课人:xxx

练习三

课型

新授

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2、通过口语训练让学生学会申诉。

3、学写毛笔字。

重点难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指导

让学生读这两句话,指出这选自刚刚学过的课文《轮椅上的霍金》中的第八节。

(1)

引导学生读贴

(2)

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在一行中的位置,那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整齐,写成一样大小。

2、练习

3、反馈

(1)

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里。纠正写得不够好的字。

(2)

教师范写。

(3)

学生再次描红临写。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审题:明确本次学写的字

2、指导

(1)

学生细心观察着两个笔画比较简单的字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方法

(3)

学生初练,教师及时指导。

3、练习

4、反馈

三、教学第四题

、审题

(1)

结合口语交际话题“学会申诉”作启发谈话

同学们,在生活中如果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应该及时想有关部门或学校申诉,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板书“学会申诉”

(2)

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

的要求

2、指导

(1)

教师引导学生读题并思考

(2)

集体讨论:日常生活中哪些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犯?应该怎样倾诉?

(3)

教师引导学生的出申诉的方法?

(4)

学生分组练习说。

3、练习

(1)

分组推荐代表就某一侵权行为进行申诉

(2)

其他学生可以针对前面学生声速说出自己的申诉方法。

4、反馈

(1)

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一训练内容做更深入的思考

(2)

教师点评

教后记

第四篇: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单元备课模板

语文

章(组)

一、《童话寓言之旅》

学习内容

《童话寓言之旅》

单元内容

本单元将带领学生进行一次“童话寓言之旅”。单元中《稻草人》、《寓言二则》、《卖火柴的小女孩》是精读课文,《刺猬汉斯》、《尼尔斯骑鹅历险记》是略读课文。其中有两则是寓言,剩下的课文是童话作品。

本单元以“要注意领悟作者在童话、寓言中所蕴含的情感和哲理”为专题。既编排了我国著名作家叶圣陶的作品,也有外国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格林兄弟、赛尔玛˙拉格洛芙的著名童话,还有在本套教材中首次以文言文形式出现的我国古代的著名寓言。

本单元的“语文百花园一”中安排了相关的训练内容:“温故知新”、“口语交际”、“习作”三个栏目。“温故知新”中的“拓展与交流”以总结交流的形式,对本单元的童话学习进行评价与叫,尤其是从学习方法哂纳感进行了总结。“阅读平台”提供的寓言诗意在引导学生领悟其中蕴含的哲理。“口语交际”和“习作”也是围绕寓言、童话来进行的。“大家谈:寓言和童话”是本单元课文学习的一个延续。意在使学生通过有条理、有重点、清楚明白地表达,在“童话、寓言”王国里尽情遨游、捕捉乐趣、受到启迪。“习作”是编写童话。这是一次有意思的习作实践,也是一次想象作文的训练。

单元学情

本单元课文内容以童话故事为主。故事生动、充满童趣,深受学生喜爱。但也正由于童话作品的生动有趣,学生们往往更容易被奇异的情节和奇特的人物外貌所吸引,而忽略对内容本身地深入理解、对主要人物的分析体会。因此教学时,不但要关注到学生兴趣,更要注意引导学生多读读感受深的地方,说说受到触动的理由,进而理解课文内容,受到启迪。在感知内容的同时还要注意对文中人物的评价,对作者情感的体会。从中受到感染、教育,并在学习过程中尝试了解童话、寓言的表达方法。

学习目标

1、识字写字:能够随文识字20个,会写生字23个。

2、能够结合语言环境正确理解字的意思,积累成语。

3、认识破折号,了解它的作用。

4、指导学生通过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能对童话中人物进行评价,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启迪。

5、朗读并背诵寓言故事,能联系实际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

6、展开想象编写故事,初步训练学生把自己的感情和要说明的道理表达出来。

学习重难点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味,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体验,想象着画面读,带着理解读,在读中受到感动,受到感染,进一步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学习时数

16——17课时

主备人

1、《稻草人》

2、《寓言两则》

3*、《卖火柴的小女孩》

4、《刺猬汉斯》

5*、《尼尔骑鹅历险记

语文百花园一

第五篇: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六

学科:

语文

授课人:xxx

5、青海高原一株柳

课型

新授

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重点难点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教具准备

教学光盘、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揭题解题,明确读文重点

、回忆写柳的古诗,介绍柳树常识

(1)

贺知章的《咏柳》

(2)

结合影象资料介绍柳树

2、板书课题:提出问题并讨论

(1)本文能不能用一个柳字做题目,用“一株柳”做题目可不可以?

(2)用“青海高原一株柳”做题目有什么好?

3、教师示范读

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的什么内容?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受、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词语

小组交流学习,实在不懂的作上记号。

自由读课文,将自己认为写的比较好的词语和句子圈点勾画出来;借助工具书或讨论理解字词,依然不能理解的作上记号。

2、学生分节读课文,随时纠正,指名说说不理解的词语。

3、整体把握,建立印象

三、1、学习第一部分

(1)默读课文一到二节,思考:为什么要写第一节内容?

理解:神奇、望而生畏、伫立

(2)指导朗读这两节重音:神奇、望而生畏、伫立

(3)默读课文3、4节

A读“在青海高原,……悲壮和苍凉”,想一想:走在青海高原上作者面对的是什么?心头弥漫着的又是怎样的感情?回忆

一、两首描写边塞生活的古诗,理解苍凉和悲壮。

B思考我一眼瞅见了大柳树,为什么会不由得“哦”了一声?

c作者“这株柳树怎么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造成高原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的疑问从何而来?

四、布置作业

、读熟课文

2、完成《补充习题》作业

教后记

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六

学科:

语文

授课人:xxx

5、青海高原一株柳

课型

新授

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听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是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重点难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是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教具准备

教学光盘、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指名读课文

二、反复读文,理解柳的特点

、学习第二部分

(1)轻轻读第五节,想一想:这一节主要介绍了这株柳的什么?A通过演示理解两合抱粗,结合参照物理解百余平方米?

B朗读第五节

(2)默读课文,想想哪几节写“我”的猜测和想象?

六、七两节

A、填空练习:第六节主要是想象青海高原一株柳的(来历),第七节主要是想象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经历)

B、口述“我”想象的内容:(一粒柳絮……抛洒……恰遇……有幸……)

(一团团柳絮……抛洒……一片……只有……)

c、为什么说这是奇迹?理解“不可思议”

(3)理解“依然”的作用,联系上下文。A、口述“我”想象这株柳的经历:(经历过……)理解它的顽强精神。指导朗读这两节

2、学习课文第八节。

自由读课文第八节,说说你是怎样理解“同是一株柳……相差何远”这句话的?

(1)平原和水边的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又是怎样?

(2)这株柳树的生活的道路和命运又是怎样?

3、教师读第九节,提问:“命运给予它的几乎九十九……一片绿荫”这句话是写柳树的但又不仅仅在写柳树。你从中又得到什么启示?

(1)讨论(在恶劣的环境中,不要被困难吓倒,要发扬抗争精神,坚强不屈。)

(2)齐读这节。

二、扣题结题,体味的主旨、第二节说:“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高原上”请问这株柳树神奇在哪里?作者为什么会对它产生望而生畏的感觉?

2、默读全文质疑问难。

三、布置作业

、读熟课文

2、完成《补充习题》作业

教后记

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六

学科:

语文

授课人:xxx

6、草原

课型

新授

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认识草原特点。

重点难点

熟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教具准备

课文朗读光盘、教学。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你到过草原吗?在电视、电影中见过草原吗?谁愿意把你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大家介绍一下?(我国北部的内蒙古自治区有宽广无边的草原,景色优美,牛羊成群。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2.观看《草原》电视教材,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和意境。

3.学生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段落好好地读一读,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

三、布置预习

.学习生字新词,注意生字的音形义。

2.读读课文,想想作者笔下的草原是怎样的景象。

3.画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试着体会这些句子的意思。

4.找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四、、检查自学,质疑问难

.读生字组词,并读读生字在文中的句子,注意正音。组词:

骏()

俊()

竣()

限()

驰()

峻()

唆()

梭()

垠()

弛()

蹄()

茶()

貌()

杯()

跤()

缔()

荼()

藐()

怀()

胶()

2.理解词语。

3.质疑问难,现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五、、理清课文的线索

.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初到草原和快到目的地时,看到草原景象是怎样的?

2.默读思考:本文是按作者进入草原以后的经历事情的顺序来叙述的。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写了几个意思?

3.交流、整理:

(1)草原美景(2)欢迎远客(3)亲切相见(4)热情款待(5)联欢话别

六、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和词语。

2.完成《补充习题》作业

教后记

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六

学科:

语文

授课人:xxx

6、草原

课型

新授

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草原的自然风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重点难点

具体体会课文中静态、动态描写

教具准备

课文朗读光盘、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欣赏《天堂》这首歌的视频

、边听边欣赏内蒙古草原的美丽风光。

2、板书课题。

二、学习第一段

.自由读、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2.再读,思考:作者初入草原,看到的景色怎样?作者是抓住哪些景色来写的?为什么抓住这些景物写?

3.细读、思考:

(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些景物的?

(2)作者是怎样从天空到地面,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运用生动的语言来描绘草原的美丽景色的?(让学生边读边画出重点语句。)

(3)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4.默读、思考、朗读:在这种境界里,作者产生了什么样的感情?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5.指导学生背诵第1段课文。

三、学习第二段。感悟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

、阅读、思考:写作者访问陈巴尔虎旗牧业公社途中,这段课文可分为几层?

(可分为两层:①初入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②快到公社,主人到几十里外迎接客人。)

2、讲读第1层课文。作者乘汽车进入草原,最初有什么感觉?(草原十分辽阔。)从课文哪些语句看出?

3、讲读3、4、5自然段。

A、让三名学生各朗读一段课文,要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1)这三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内容?

(2)主人热情好客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表现蒙族人民热情好客的词句。

B、读后讨论交流。

(1)主客是怎样见面的?作者运用哪几个动词来表现激情洋溢的气氛?大家的心情怎么样?

(2)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招待客人的?从这节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蒙汉两族人民情谊很深?

(3)客人告别时的情景怎样?

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四、总结全文

五、布置作业、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完成《补充习题》作业

教后记

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六

学科:

语文

授课人:xxx

7、麋鹿

课型

新授

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23个生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3、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

重点难点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教具准备

课文朗读光盘、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

出示图,交流自己了解的麋鹿。

板书:17麋鹿

二:自学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边读边想,读懂主要词语。

2、读懂每一个自然段的意思,想想作者介绍了麋鹿的哪几个方面。

3、用一句话或一段话介绍麋鹿。

4、交流。

(1)生字词的音形。

(2)交流读书情况,纠音。

(3)回答上面的问题。

5、可根据问题分分段。

三:学习第一段。

.轻声读第一段。

2、读这一小节,你看到了什么。

3、结合看图,了解这里是麋鹿生活的理想场所。

4.画出描写麋鹿在黄河滩涂自由活动的句子,结合第一幅插图说说对在晨雾中活动的麋鹿有什么印象。

5.为什么说大风自然保护区“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

(土地广阔、气候温暖、林茂草丰)

6.通过课文的第二、三两段的描写,我们对麋鹿已经有了比较全面充分的了解,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第一段,可以去掉吗?

7.有感情的朗读的一段。

四:作业。

、抄写生字词。

2.完成《补充习题》作业

教后记

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六

学科:

语文

授课人:xxx

7、麋鹿

课型

新授

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

3、让学生在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的过程中,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重点难点

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惯和传奇经历

教具准备

课文朗读光盘、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课文可以分几段,各写什么?

二.精读训练

.学习第二段。

(1)观察第二幅插图,默读课文,想一想:这段课文可以分为几层?各写了什么内容?

(2)理解第一层内容。

①指名读。

②为什么说麋鹿的外形很奇特?

(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

③“更”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说“更增添了它的神秘”?

④齐读。注意重读“更”。

(3)理解第二层内容.过渡思考:第一层已经为我们描述了麋鹿的外形特点,为什么作者还要接下去写第二层呢?

①指名读。

②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外形特征?读读、想想、画画。

③这几个部分各有什么特点?

④除了介绍麋鹿的外形,还介绍了什么?

⑤麋鹿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有关系吗?为什么?

⑥引读练习

(4)理解第三层内容

①默读第三层,思考 课文是从那几点来说明“麋鹿的自然繁殖能力很低”的?

②交流。

2、学习第三段,过渡:麋鹿不仅有奇特的外形,而且还有传奇的经历。

(1)指名读课文,说说“传奇”的意思。

(2)为什么说“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呢?

(3)指导朗读讨论交流。

(4)从麋鹿多舛的命运,你领悟到了什么?(一是要保护野生动物。二是野生动物的命运也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我们长大了要建设祖国,是祖国更加强大、繁荣。)

三、配乐朗读第二、三段

四、作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完成《补充习题》作业

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六

学科:

语文

授课人:xxx

练习五

课型

新授

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学会认识不同的风的等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2、通过诵读,学习欣赏,让学生形成丰富的语言积累。

重点难点

通过诵读,学习欣赏,让学生形成丰富的语言积累。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教学第一部分。创设情景:

(1)

学生读这段文字。思考:为什么都向一个方向倾斜?

(2)

学生帮小芳回答这个问题。

2、教学第二部分学生读这些词语,思考他们的区别。

(1)

学生读句子试填适当的风。

(2)

给出恰当的答案,让学生说出理由。

3、教学第三部分。学生诵读风速歌。

(1)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直观地认识、了解风速。

(2)

拓展: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里用这种方法来推测风速,并跟气象报告做比较,看是否接近。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欣赏

、诵读

(1)

讨论:同学们现在已经是秋天了,你们能

(2)

(2)、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描述一下秋天吗?学生回答

(3)

出示《秋》,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4)

指名读,教师指导。

(5)

]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6)

学生练习朗读,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

2、欣赏

(1)

指名说小诗写的是什么?

(2)

学生谈谈读后的感想。

三、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审题

(1)

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

教师进一步明确要求:

A、你最喜欢的电视栏目是什么?

B、为什么喜欢?

c、这个栏目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指导

(1)学生思考问题,准备说话内容。

(2)学生根据自己选定的栏目做准备。(教师巡视指导)

(3)

分组练习各自的话题。(学生互相评议)

(4)

小组推荐代表上台演讲,师生评议。

2、反馈

(1)指名上台进行口语交际

(2)评议小结。

教后记

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六

学科:

语文

授课人:xxx

练习五

课型

新授

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2、学习写毛笔字。

重点难点

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教学第三题、指导

(1)

让学生读这两段话,指出选自哪里?

(2)

引导学生读帖。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书写的格式。通过观察,让学

生说出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在一行中的位置,那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整齐,写成一样大小。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里。纠正写得不够好的字。

(2)教师范写。

(3)学生再次描红临写。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审题,明确本次学写的字

2、指导

(1)、学生细心观察着两个笔画比较简单的字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方法

(3)、学生初练,教师及时指导。

3、练习,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教后记

下载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7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2017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第一单元 课题 1 观潮 课型 新授课 主备教师 xx 备课时间 20xx年下期日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读7个生字:罩 屹 鼎沸 贯崩......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2013-8-12 10:37:19 阅读:762次 【单元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围绕“多彩的秋天”来编排,共选入六篇课文(......

    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韩桥小学三年级语文 第一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共有4篇课文,习作一和练习一。1《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儿童歌曲,它描绘了一群少先队员课余时间荡舟北海的,尽情欢乐的动人......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记录

    活动时间:9月2日下午3:40 活动地点:原六年级办公室 参加人员:郑彩华、王静娟、刘畏军、陆卫娟 活动主题:第一单元教材解读 主讲人:王静娟 活动流程: 《山中访友》向我们传递了......

    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备课大全

    1、我们爱你啊,中国 教材分析 《我们爱你啊,中国》是一首诗歌,作者以饱含激情的笔墨赞美了祖国的美丽富饶以及悠久的历史、光辉的成就,抒发了对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全诗语......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整理人:滕晨辉 一、第一单元教学内容: 《文言文两则》通 本单元选编的5篇课文,从不同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的故事,表达了学习......

    六年级上册集体备课教案

    六年级上册集体备课教案 第一组单元分析 编排本组课文的目的,一是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二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三......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主备人:刘邦一、单元知识结构 本组教材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按照近代到现代的顺序,选编了适合高年级学生的几篇具有浓厚爱国主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