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A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乐游原》
《古诗二首》
《乐游原》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2.理解诗句意思,能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
理解两首诗的意思,能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含蓄而深沉的感情。朗读背诵这两首诗。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万树鸣蝉隔岸虹,乐游原上有西风。”“乐游原头春尚早,百舌新语声卑卑。”„„
教师背诵有关乐游原的诗句引出课题。
2.读题,解题。乐游原:地名,在长安城南,唐朝时是有名的游览胜地。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读准读通。
2.指名读,纠正字音,指导“驱”,读写。
3.默读古诗,结合图片,理解诗意。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
4.汇报交流理解古诗的方法、能理解的句意、不懂的问题。
5.整理学生译文成果,并展示译文。
傍晚时觉得心里不太舒畅,就驾车去登乐游原。夕阳多么美好啊,只是黄昏将近了。
(三)品读感悟
1.知诗人心。
(1)诗人何时驱车登古原?心情怎样,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意不适)
体验:你心情不好时会怎么做呢?
诗人心情不适时是怎么做的?
(2)指导朗读一、二句。
2.感诗景美。
(1)介绍乐游原: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乐游原。登上古原,全城风光尽收眼底。
(2)教师创设情境,学生闭目想象画面:夕阳把它的金辉铺洒下来,这时的乐游原是怎样的美景呢?远望繁华的都市长安又是什么模样?
学生自由想象并表达。
(3)指导读第三句。
3.悟诗人愁。
(1)面对美景,诗人有什么感慨?为什么会有这种良辰美景短暂的感受呢?
(2)补充诗人简介及相关背景资料,与学生交流。
(3)情境设置:师扮演车夫,询问惆怅的客人(学生)——
夕阳可真是美啊,您心情好点了没?您还有什么可愁的呢?
(让学生体会诗人的心情,惆怅伤感、人生失意、忧国家大势将去等。)
(4)指导读第四句,学生体会诗人心情,读出惆怅与伤感。
4.读诗韵。
深入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练习朗读。
(四)拓展积累
1.唐诗素描——让学生以诗人或是旁观者的身份写一写对诗的内容的理解,对意境的想象。
2.背诵默写本诗。
3.你还读过诗人李商隐什么作品?师推荐欣赏《夜雨寄北》《无题》《嫦娥》等。
五、板书:
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登原遣怀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触景生情
《古诗二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忆、佳”等7个生字。
2、学生通过学习能理解古诗内容,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句所描绘的情境,感受诗人的孤独,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二、教学重难点:
深入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掲题、解题。
1、课件播放思乡乐曲。
同学们,刚才大家听了这首歌曲,心里有什么想法?(特别想家,想念家人。)想家的时候,音乐家可以用自己的歌喉来展现自己的思乡之情,当深深的思念、浓浓的乡愁涌上心头,许多诗人就用手中的笔来表达心中的无尽思念。
今天让我们细细地品味一首王维的思亲佳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解题:九月九日是什么日子?(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又叫老人节)你知道这天有什么习俗?(登高插茱萸、饮菊花的习俗,以求长寿)
忆:回忆。山东:指华山以东,王维的家乡就在这一带。兄弟:家乡的亲人。
用自己的话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王维为什么要思念家乡亲人?他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请听朗读。
3、介绍诗人
王维:盛唐诗坛上极负盛名的诗人,自幼聪明,九岁时便能作诗写文章,擅长各种诗体,尤以五言律诗和绝句著称。
4、教师范读。
5、自由读,学习生字。
(二)学习诗句,精读理解。
1、默读古诗,借助注释理解诗句。
2、分小组思考、讨论。
3、检查自学情况。
⑴独在异乡为异客
理解:独、异乡、为异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⑵每逢佳节倍思亲
理解:每逢、倍思亲
可见诗人平时怎样?
诗人平时,每逢佳节就。
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诗的意思。
4、是啊,诗人所处的环境是陌生的,看见的所有的面孔也是陌生的,怎能不感到孤独、寂寞呢?
指名读,小组读,全班读。
5、出示课件
⑴当国庆佳节,举国欢庆时,远在他乡的莘莘学子,他们会对祖国亲人说:“ _______!”
⑵当中秋来临,远在他乡的游子,对着皓月当空,他们会对家乡的亲人说:“ _____________!”
⑶当除夕之夜,家家户户欢聚一堂,远在异国的海外游子,说出他们心中的肺腑之言:
“________________!”
6、指导学习第三、四行: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⑴诗人极度思亲,想到兄弟们干什么?
⑵读第三、四句。
⑶理解“遍、茱萸”。
⑷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7、诗人在家时,总和兄弟们一起登高,可见独在外乡,多么遗憾啊!他知道家乡的兄弟们此时此刻也一定在思念着诗人呢。现在,请你们做诗人的弟弟妹妹,说说家乡的兄弟们会怎么想,怎么说?
8、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9、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从这首诗中感受了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三)作业。
第二篇:《乐游原》教案
校本课程研讨:《乐游原》教案
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理解诗中词语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并背诵古诗。②积累一些相关的诗句。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理解感悟诗的过程中,能通过想象和朗读,并通过合作探究了解古诗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探究理解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②感悟古诗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理解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感悟古诗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具准备:课件。
四、教学课时安排:1课时。
五、板书设计:
乐游原
不适 → 登古原
触景生情
夕阳美好 只近黄昏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观看古诗朗读录象,引入课题《乐游原》。
2、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李商隐的《乐游原》。
(二)初读感知:
1、齐读古诗。
2、四人小组交流预习时对古诗字词句的理解,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交流字词理解,教师相机点拨引导: ① 解题:《乐游原》又作《登乐游原》。
乐游原:地名,在长安城南,为京城士女登高游乐胜地。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乐游原。登上它可望长安城。② 向:接近。向晚:傍晚。③ 意:心情。不适:不悦,不舒畅。④ 驱车:驾车。⑤ 古原:即乐游原。
4、指名交流诗句理解,教师相机点拨。
傍晚,我觉得心情不太舒畅。于是,驾车登上乐游原。远处的夕阳多么美啊!只是此时已将近黄昏,再美的夕阳也要落下了。(只要言之合理就可以,不必强求一致。)
5、齐读古诗。
(三)深入探究:
1、过渡: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学习《第一次抱母亲》时老师送给大家的读书名言吗?——(引导学生回忆)歌德曾说,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刚才我们用第一只眼睛读了李商隐的《乐游原》,现在我们一起尝试用另一只眼睛再深入品读《乐游原》。
2、自读古诗,想想自己对古诗还有哪些疑问。
3、出示参考质疑: ① 诗人李商隐为什么感到“不适”?
(提示:你平时会在什么情况下感到“不适”呢?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理解。)②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中的“夕阳”只是指眼前的夕阳吗?还可以有其它哪些理解呢?
4、小组交流探究:将自己的质疑与小组同学交流,汇总,再尝试探究问题的答案。
教师巡视指导。
5、播放音乐,小组代表谈谈探究的结果,教师可从以下方面相机给予指导: ① 李商隐简介:李商隐(812—约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他幼时随父到浙江。9岁父亲死去,奉丧侍母归郑州。25岁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当时政治上牛、李党争剧烈,他被卷入旋涡,在政治上受到排挤,一生困顿失意。在诗歌成就上,他与杜牧齐名,是晚唐的重要诗人之一,又称“小李杜”。② 写作背景:李商隐二十五岁时由令狐楚的儿子令狐陶推举得中进士。不久令狐楚死,他得到泾源节度使王茂之的器重,王茂之将女儿嫁给了他。当时牛李党争正在尖锐时期,令狐楚是牛党,王茂元则是与李党有关。宣宗即位以后,牛党当权,令狐楚儿子当了宰相,打击一切与李党有关的人,从此李商隐一直被压抑而抬不起头,在官场中异常失意。这首《乐游原》正是在他失意时写下的。③ 前人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看法:有人认为夕阳是穷途末路、悲观的感叹;也有人认为正因夕阳短暂美好,因此诗人要热爱生命、执着人间、珍惜美好的时光,是积极的乐观主义精神;因为当时是唐代后期,还有人认为诗中“夕阳”指的是唐朝,那是诗人对盛唐的追忆和对晚唐逝去的惋惜。(学生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理解,只要言之合理就可以,不必强求一致)
6、播放古诗朗读,学生闭目体会诗境。
7、有感情朗读:指名读,再齐读。
8、融会背诵。
(四)总结拓展:
1、过渡:《乐游原》是一首触景生情的哲理诗。李商隐驱车登上乐游原,慨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历史上,也有许多充满哲理的古诗。
2、拓展:出示一些哲理诗,齐读——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金缕衣 杜秋娘/唐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3
3、拓展二:李商隐的其他诗歌,齐读——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五)作业:
1、将你对《乐游原》中“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理解画成一幅画。
2、上完《乐游原》,我的收获是:
3、积累并背诵你喜欢的李商隐的诗歌。
第三篇:乐游原 教学设计
《乐游原》学习设计
一、激趣导入
1.“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万树鸣蝉隔岸虹,乐游原上有西风。”“乐游原头春尚早,百舌新语声卑卑。”……
教师背诵有关乐游原的诗句引出课题。
2.读题,解题。乐游原:地名,在长安城南,唐朝时是有名的游览胜地。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读准读通。
2.指名读,纠正字音,指导“驱”,读写。
3.默读古诗,结合图片,理解诗意。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
4.汇报交流理解古诗的方法、能理解的句意、不懂的问题。
5.整理学生译文成果,并展示译文。
傍晚时觉得心里不太舒畅,就驾车去登乐游原。夕阳多么美好啊,只是黄昏将近了。
三、品读感悟
1.知诗人心。
(1)诗人何时驱车登古原?心情怎样,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意不适
体验:你心情不好时会怎么做呢?
诗人心情不适时是怎么做的?
(2)指导朗读一、二句。
2.感诗景美。
(1)介绍乐游原: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乐游原。登上古原,全城风光尽收眼底。
(2)教师创设情境,学生闭目想象画面:夕阳把它的金辉铺洒下来,这时的乐游原是怎样的美景呢?远望繁华的都市长安又是什么模样?
学生自由想象并表达。
(3)指导读第三句。
3.悟诗人愁。
(1)面对美景,诗人有什么感慨?为什么会有这种良辰美景短暂的感受呢?
(2)补充诗人简介及相关背景资料,与学生交流。
(3)情境设置:师扮演车夫,询问惆怅的客人(学生)——
夕阳可真是美啊,您心情好点了没?您还有什么可愁的呢?
(让学生体会诗人的心情,惆怅伤感、人生失意、忧国家大势将去等。)
(4)指导读第四句,学生体会诗人心情,读出惆怅与伤感。
4.读诗韵。
深入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练习朗读。
四、拓展积累
1.唐诗素描——让学生以诗人或是旁观者的身份写一写对诗的内容的理解,对意境的想象。
2.背诵默写本诗。
3.你还读过诗人李商隐什么作品?师推荐欣赏《夜雨寄北》《无题》《嫦娥》等。
板书:
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登原遣怀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触景生情
第四篇:《乐游原》教学设计
《乐游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3.理解诗句意思,能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两首诗的意思,能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含蓄而深沉的感情。朗读背诵这两首诗。
三、教学准备
课件(或课文图片)、相关拓展资料。
四、课型
新课。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万树鸣蝉隔岸虹,乐游原上有西风。”、“乐游原头春尚早,百舌新语声卑卑。”„„
教师背诵有关乐游原的诗句引出课题。
2.读题,解题。乐游原:地名,在长安城南,唐朝时是有名的游览胜地。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读准读通。2.指名读,纠正字音,指导“驱”,读写。
3.默读古诗,结合图片,理解诗意。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4.汇报、交流、理解古诗的方法,能理解的句意。5.整理学生译文成果,并展示译文。
傍晚时觉得心里不太舒畅,就驾车去登乐游原。夕阳多么美好啊,只是黄昏将近了。
(三)品读感悟。1.知诗人心。
(1)诗人何时驱车登古原?心情怎么样,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意不适)体验:你心情不好时会怎么做呢? 诗人心情不适时是怎么做的?(2)指导朗读一、二句。2.感诗景美。
(1)介绍乐游原: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乐游原。登上古原,全城风光尽收眼底。
(2)教师创设情境,学生闭目想象画面:夕阳把它的金辉铺洒下来,这时的乐游原是怎样的美景呢?远望繁华的都市长安又是什么模样?
学生自由想象并表达。(3)指导读第三句。3.悟诗人愁。
(1)面对美景,诗人有什么感慨?为什么会有这种良辰美景短暂的感受呢?(2)补充诗人简介及相关背景资料,与学生交流。(3)情境设置:师扮演车夫,询问惆怅的客人(学生)—— 夕阳可真是美啊,您心情好点了吗?您还有什么可愁的呢?
(让学生体会诗人的心情,惆怅伤感、人生失意、忧国家大势将去等。)(4)指导读第四句,学生体会诗人心情,读出惆怅与伤感。4.读诗韵。
深入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练习朗读。
(四)拓展积累。
1.唐诗素描——让学生以诗人或是旁观者的身份写一写对诗的内容的理解和对意境的想象。
2.背诵默写本诗。
3.你还读过李商隐的什么作品?教师推荐欣赏《夜雨寄北》、《无题》、《嫦娥》等。
第五篇:《乐游原》教学设计
《乐游原》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万树鸣蝉隔岸虹,乐游原上有西风。”“乐游原头春尚早,百舌新语声卑卑。”……
教师背诵有关乐游原的诗句引出课题。
2.读题,解题。乐游原:地名,在长安城南,唐朝时是有名的游览胜地。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读准读通。2.指名读,纠正字音,指导“驱”,读写。
3.默读古诗,结合图片,理解诗意。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4.汇报交流理解古诗的方法、能理解的句意、不懂的问题。5.整理学生译文成果,并展示译文。
傍晚时觉得心里不太舒畅,就驾车去登乐游原。夕阳多么美好啊,只是黄昏将近了。
三、品读感悟 1.知诗人心。
(1)诗人何时驱车登古原?心情怎样,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意不适)体验:你心情不好时会怎么做呢? 诗人心情不适时是怎么做的?(2)指导朗读一、二句。2.感诗景美。
(1)介绍乐游原: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乐游原。登上古原,全城风光尽收眼底。
(2)教师创设情境,学生闭目想象画面:夕阳把它的金辉铺洒下来,这时的乐游原是怎样的美景呢?远望繁华的都市长安又是什么模样?
学生自由想象并表达。(3)指导读第三句。3.悟诗人愁。
(1)面对美景,诗人有什么感慨?为什么会有这种良辰美景短暂的感受呢?(2)补充诗人简介及相关背景资料,与学生交流。
/ 2
(3)情境设置:师扮演车夫,询问惆怅的客人(学生)—— 夕阳可真是美啊,您心情好点了没?您还有什么可愁的呢?
(让学生体会诗人的心情,惆怅伤感、人生失意、忧国家大势将去等。)(4)指导读第四句,学生体会诗人心情,读出惆怅与伤感。4.读诗韵。
深入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练习朗读。
四、拓展积累
1.唐诗素描——让学生以诗人或是旁观者的身份写一写对诗的内容的理解,对意境的想象。
2.背诵默写本诗。
3.你还读过诗人李商隐什么作品?师推荐欣赏《夜雨寄北》《无题》《嫦娥》等。板书:
乐游原(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登原遣怀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触景生情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