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乘法估算》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8:00: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乘法估算》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乘法估算》教学设计》。

第一篇: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乘法估算》教学设计

乘 法 估 算 教 学 设 计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

李 艳

教学内容:教材第59页例2及练习十四第4、6—12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在积极参与和讨论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乘法的估算,会说明估算的思路。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估算知识的空间,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教学重、难点:

探索乘法估算的方法,学会乘法估算。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

一、知识迁移,导入新课

1.你能说出下列各数的近似数各是多少吗? 69、22、74、87、99、18 2.下列竖式,你能估算各题的结果吗?你是怎么想的? 18×4 53×7 89×5 22×8 37×3 71×6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导言:同学们都在多媒体教室里上过课,那么你们知道多媒体教室里有多少排椅子?每排有多少个座位呢?哪个同学知道?愿意来说一说吗? 2.出示P59例2情境图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中提供了有关多媒体教室里的哪些信息?小明同学提出了什么问题?

三、迁移类推,探究新知

1.教学例2.“350名同学来听课,能坐得下吗?

你能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决这个问题吗?试试看。(1)小组合作交流——你用什么方法估算?

(2)指名汇报。师小结整理如下:要判断350名学生能否坐得下,必须估 算出多媒体教室大约有多少个座位。方法一:18≈20 22≈20 20×20=400(个)

所以,350名学生能坐下。方法二:18≈20 22×20=440(个)

所以,350名学生能坐下。方法三:22≈20 18×20=360(个)

所以,350名学生能坐下。

(3)小结:同学们太棒了,能根据已学的估算知识,想出了这么多的好方法,可见,估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太大了,那么,谁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估算的呢?同时出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估算》

(4)小组合作交流后,引导学生总结出估算的方法:估算时,先把两位数看成最接近它的整十数,然后再进行计算。

四、巩固新知 1.第59页做一做。

①看清题意,独立完成②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算。

③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2.练习十四第7题:投影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图,说说你从图中得到 什么信息?

①人人动手独立完成,将估算结果写在亮题板上。②同桌交流,说说估算的方法。

③投影展示学生的试题,说说你的估算方法,集体讲评。3.练习十四第8题:

(1)小组合作学习,理解题意。说说从“学生们已经种了93棵树苗”中,你可得到什么信息?

(2)人人动口在小组交流估算方法。(3)请个别同学全班交流。

五、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又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 1.估算。

79×40 81×38 42×57 80×68 58×30 72×40 61×20 92×59 2.小娟看一本书,每天看11页,29天大约看多少页?

3.刘老师要去体育用品商店给学校买18个足球,每个足球的价钱是29元。刘老师至少应带多少钱?

第二篇:乘法的估算-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乘法的估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0页例2,练习十五第4,5,6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估算。

2、使学生认识到估算的价值。

1、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重点难点:

1、掌握估算的方法。

2、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用多媒体幻灯片逐一出示各种图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用乘法计算问题。内容:邮局邮票出售处,有的邮票一枚80分,有的邮票一枚60 分。百货商店鞋柜,一双旅游鞋78元,一双皮鞋164元。

电影院售票处:日场一张电影票15元,夜场一张电影票20元。小袋鼠蹦跳一次约2米,小袋鼠蹦跳33次。

文具商店柜台,每合 图钉120个,每包日记本25本。

2、出示教科书第70页例2主题图:

三年级一班29个同学去参观航天航空展览,门票每张8元。

请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补充提出如果老师这时只带250元钱去够吗?

二、尝试解决。

1、教师先请学生猜一猜带250元够不够?再请学生思考怎么知道我们猜得对不对呢?看看小精灵是怎么说的?

2、怎么才能知道8×29大约是多少呢?能不能用我们前面学过的计算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3、启发学生想出前面我们已经学过整十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我们可以把29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数来估算。

4、因为8×30﹦240,所以8×29的积比较接近240。我们可以列成8×29≈240。再由小精灵介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绍约等号。

可见带250元够买门票。

三、拓展引伸

估计下列几道乘法算式的积大约是多少? 32×6

49×5

218×4

581×2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说明各应看成几百或几十。说明因数是三位数时,只要看成最接近的整百数既可。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70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答案。结合订正答案的过程让学生说一说估算的过程。

2、教科书第4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3、同上课开始时呈现的几个问题情境和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估算结果,找出答案。

4、请学生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五、全课小结

1、这节课开头我们碰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的?

2、上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课后反思:

第三篇:三年级数学估算教学设计

《估算》教学设计

隆湖五站小学 张圆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P15估算 教学目标

1、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估算的意识及能力, 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2、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 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合作、交往的意识,产生对数 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加、减法估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提问:我们学校三年级大约有多少名学生,全校有多少位学生?你从家到学校大约要走多少时间?生汇报.师: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只需要一个大概的数字就可以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估算。2、教材习题

提问:这里接近200的有几个数?其中最接近200的是哪个数?

小结:估计时看实际情况,有时候是需要估到整百,有时候需要估到几百几十。

二、探究新知

1、阅读与理解。

提问:观察教材第15页图文,题中的问题是什么?解决这个需要利用哪些信息?组织学生读题,并思考。(1)六个年级的学生共约多少人?

(2)怎么才能使电影院里坐得下六个年级的学生?

2、分析与解答。

(1)求准确数解答问题。

师:怎么解决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的问题呢? 生汇报

师:六个年级的总人数是221+239,这是我们没有学过的运算,它等于多少呢?

师明确要向知道总人数是否小于座位数,除了计算出221+239的准确值外,还可以进行估算,然后比较大小。

(2)估算解决问题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估算的方法,然后交流。生汇报。

师:估算时,采取的策略不同,估算的结果也不同。这两种方法都是估算,但是第二种方法更加合理。我们在进行估算时,要多观察,然后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

(3)阅读教材

(4)师生一起进行书写格式的训练。准确数:221+239=460>441 估算:221>220 239 >230 221+239 >450 221+239 >441 坐不下

(5)做一做

如果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6名和226名团员,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

196+226<441 200 226 196+226<441 200 230 小结:和例题比较,例题是尽管把数据难看小点,和还是大于441,所以座位不够。做一做是尽量把数据看大点做比较,结果和还是小于441,所以座位一定有多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三”第6题。

先让学生估算出写在鱼身上的得数,再填一填将鱼分别写在 相应的框里,然后在小组中交流。

2、完成“练习三”第8题。要求学生观察题目,弄清楚题目 要求,再按要求进行估算,把结果写在教材上,然后相互交流。、3、完成“练习三”第13题。根据条件想一想能够提出哪些问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板书设计: 估算 大约 最接近

221>220 239 >230 221+239 >450 221+239 >441 坐不下

第四篇:乘法估算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第59页的例2,做一做及练习十四第5~12题。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的情境,在积极参与和讨论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乘法的估算.(2)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估算知识的空间,解释估算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比较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教学重点:尝试估算的过程,进一步巩固口算,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教学难点:合理选择估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方法:探究讨论尝试、练习、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

2.你能估算下面各题的结果吗?

二、新课学习,探究新知:

1.出示59页主题图.问:他们遇到了什么麻烦?你能帮帮他们吗?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从中获取相关数学信息,并根据信息提出:同学们要在会议室听课,那么你们知道会议室里有多少排椅子?每排有多少个座位呢?

哪个同学知道?愿意来说一说吗?

(2)把在图中获取的信息汇总,说成完整的一道题:

大会堂里共有18排座位,每排22个座位。有350名同学来听课,能坐得下吗?要判断350名学生能否坐得下,必须估算出会议室大约有多少个座位。

(3)小组合作列出算式并说说自己的想法.请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算式:

18×22

22×18

2、探讨估算方法。

(1)小组讨论:怎样估算得数?小组合作讨论;22×18≈你是怎么想的?(2)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估算方法。

方法一:18≈20 22≈20

20×20 = 400(个)

所以,350名学生能坐下。方法二:18≈20

22×20 = 440(个)

所以,350名学生能坐下。方法三:22≈20

18×20 = 360(个)所以,350名学生能坐下。(3)比较、评价。

学生说出后肯定学生的想法.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4)小结:同学们太棒了,能根据已学的估算知识,想出了这么多的好方法,可见,估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太大了,那么,谁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估算的呢?

3、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刚才我们用了3种不同的方法进行估算,得出3种不同的结果,那是不是每种方法都能比较有把握地判断出够不够坐呢? 着重引导学生明白:在第(3)种情况中,是估小了,既然估小了都够坐,那实际结果肯定就能坐下。这种方法在这里相对而言更有把握解决“够不够坐”的问题。

4.总结出估算的方法

乘法估算,先把两位数看成最接近它的整十数,然后再用口算的方法确定积的范围,或者把其中的一个数看成最接近它的整十数,然后再用口算的方法确定积的范围.三.巩固练习:

1.估算下面各题(估算抢答比赛).89×30≈

43×22≈

35×19≈

24×39≈

63×29≈ 2.做课本59做一做 尝试解决问题。

(1)请学生运用估算方法解决问题。有一本书,它其中的一页有23行,每行约有22个字。一页大约有多少个字?

(2)组织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在交流中品尝学习的乐趣。

3、练习,突破难点

《气象知识知多少》每本19元,李老师决定买12本,李老师大约要准备多少钱?

选择答案:A、12看成10

10×19=190(元)

B、19看成20

12×20=240(元)

针对不同争议,同桌互议,然后汇报。

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由于因数的不同特点,估算的方法可能有几种,但我们在解决不同的情境问题时,一定要考虑具体情况,灵活地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尽量取整十整百的数或者是几百几十的数。什么时候估大些,什么时候估小些,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能机械地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你们可要记住了哦!

四.扩展延伸: 1.请你来做小判官

2.生活应用

秋游快要结束了,游乐园离学校有3千米的距离,同学们以每分钟55米的速度返回,1小时能返回学校吗?

五、总结

请学生谈收获。

六、布置作业

1.练习十四:第4题、第10题 2.课外延伸

请你把你是怎样用估算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小故事记录下来,写一篇生动的数学日记。

第五篇:《乘法估算》教学设计

《乘法估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P60-63的内容 教学目的:

让学生学会乘法估算方法,并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估算方法 教学用具: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新授

1、教学例5(1)投影出示例5图,让学生说说题意,明确此题并不用求出准确数,只要估算就行了。教师板书:49×104≈

(2)学生讨论估算方法(3)汇报:

生:49≈50 104≈100

50×100=5000,应该准备5000元。生:49≈50 104≈110

50×110=5500,应该准备5500元。(4)比较

师:谁的估算好一些?为什么? 生:第二种估算方法好一些。

要求带多少钱,在估算时要把近似数取大些,才不会造成钱不够的现象,所以这道题用第二种估算好一些。

2、P60的“做一做”

独立完成,订正时说估算方法。

二、巩固练习

1、P61、1 学生的估计方法可能不一样,只要是正确的都给予肯定,不作统一要求。

2、P61、2-4 独立完成,订正时说说估算方法。

3、P62、5 先在小组内交流估计方法,后在全班交流

4、P62、7,P63、9、10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5、P63、12 答案:203×16,203×26,203×36,203×46

三、布置作业

P62、6,P63、8、11

下载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乘法估算》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乘法估算》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乘法估算》教学设计

    《乘法估算》教学设计 《乘法估算》教学设计1 一、设计思想估算是《标准》中要加强的计算教学内容。估算在实际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是学生应当掌握的一种重要的计算技......

    乘法估算教学设计

    《乘法估算》教学设计 重庆路小学徐茜茜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估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实现估算方法的多样化。 2、通......

    《乘法估算》教学设计

    《乘法估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教材第60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实际生活中运用估算的过程,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并且养成估算的习惯。 2、重视培养学生应......

    乘法估算教学设计

    《乘法估算》教学设计 德化龙浔中心小学 林道真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用迁移的方法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掌握估算方法,感受估算与生活的联系,形成初步的估算意识。 2、......

    《乘法估算》教学设计

    《乘法估算》教学设计 黑河镇中心小学 陈晓丽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2......

    乘法估算教学设计

    乘法估算教学设计 教者:王卓单位:哈尔滨市师范附属小学校 教龄:五年职称:小学一级教师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第五册乘法估算 二、教学目标: 1.在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过程......

    《乘法估算》教学设计

    《乘法估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60页例及对应的练习教学目标: 、使学生经历实际生活中运用估算的过程,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并养成估算的习惯。 2、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

    “乘法估算”教学设计

    “乘法估算”教学设计 “乘法估算”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第三单元《体育场》教科书第33页、第34页练一练。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