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8课《被压扁的沙子》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时间:2019-05-12 18:29: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8课《被压扁的沙子》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8课《被压扁的沙子》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篇: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8课《被压扁的沙子》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被压扁的沙子》

学习目标

1、把握本文有关恐龙灭绝的观点

2、本文说明其观点的行文顺序及语言特点

3、善于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在文中提取主要信息。

4、科学需要合乎逻辑的分析、探索。

5、广泛阅读科普文章,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学习重点

1、了解文章所说明的事理,领会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习难点

2、、品味本文语言严密准确的特点。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共同探讨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被公认为当今美国科幻小说家的泰斗的阿西莫夫所撰写的一篇说明性文章《被压扁的沙子》

文章的题目通常对文章有一定的概括或提示作用,看到本文的题目《被压扁的沙子》,你猜想本文会写些什么呢?大概会介绍类似沙子为什么被压扁,或者被压扁的沙子是什么样的之类的问题吧

本文到底介绍什么科学知识,我们肯定能在文章里找到答案就请大家和我一起进入阿西莫夫书写的科学世界吧!

(二)据言知意你从文中知道了什么?

请同学们浏览文章,了解本文究竟揭示了什么科学奥秘,借此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

在品析之前解决字词知识

1、文章是介绍沙子的知识吗?

(有关恐龙灭绝的原因,原来本文的主角不是沙子,而是恐龙)

2、对于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科学界存在着哪两种对立的理论?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科学界对于恐龙在6500万年遭遇灭顶之灾,存在着的两种对立的理论是:“撞击说”和“火山说”。

“撞击说”的依据: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火山说”的依据: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 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说明顺序:科学发现→观点产生→科研成果→印证观点这是一种追本求源,由因到果的逻辑说明顺序

☆逻辑顺序:指按照人们思维发展的顺序,进行合理的推论而得出科学结论的思维过程,写作有关科学知识的文章是通常会采用这种符合思维顺序的方法作为行文思路,这就使逻辑顺序与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共同成为说明文的三大说明顺序

3、作者在本文中意在说明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作者意在说明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证据一:因为在恐龙灭绝的那个年代的岩层中,发现了斯石英——压扁的沙子。证据二:斯石英只在被撞击后才形成,所以如果是火山爆发吞没了恐龙,就不会有“斯石英”存在。

结论:无疑是撞击毁灭了 恐龙。

4、题目是《被压扁的沙子》,内容却恐龙灭绝的原因,题目《被压扁的沙子》是否偏离主题了?我们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会不会更好?

本文题目不但没有离题,还能提示读者,恐龙灭绝的“撞击说”所以产生,与被压扁的沙子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密不可分此外,文题形象性强,容易激起好奇 2 心,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

(三)品味语言和说明方法。

同学们对逻辑顺序有了基本认识,可是将深奥的事理由浅入深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一方面需要缜密的思维过程,另一方面还要借助语言这个有效的交流工具,准确严密是说明文语言的基本要求,品味文章语言特点,也是我们阅读文章的一项基本能力。

1、请看这两句话:

(1)这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2)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两句话有什么不同?有“也许”跟没有“也许”,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点拨:“这”指什么?“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使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是导致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是客观事实,还是根据现象推出的结论?是科学家根据科学现象进行科学推测得出结论如果去掉“也许”,句子意思就成了一个科学的判断,与客观事实不符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去掉“也许”,句意过于绝对化,与客观事实不符)

虽然只是一个词的应用,却足以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和严密的特点

2、请看这两句话:

(1)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2)如果在大约1000℃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左右,它将变为普通沙子 像.(2)把表示温度和时间的词换成不确定的大约数字,行不行?

(不行因为斯石英变为普通沙子的温度和时间是推测出来的,还是经过科学验证的客

3、(学以致用)你在文中还能找出与前两个事例相似、能够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的句子吗?尝试分析这些句子

举例1)

举例2)

4、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列数字 80年曾经有报道说,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

举例子 例如,1987年就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 多 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第二篇:《被压扁的沙子》教学设计

《被压扁的沙子》教学设计

——《被压扁的沙子》教案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把握本文有关恐龙灭绝的观点

本文说明其观点的行文顺序及语言特点

(二)能力目标:

善于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在文中提取主要信息

(三)情感目标:

1、科学需要合乎逻辑的分析、探索

2、广泛阅读科普文章,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文章所说明的事理,领会文章的说明顺序

2、、品味本文语言严密准确的特点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共同探讨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被公认为当今美国科幻小说家的泰斗的阿西莫夫所撰写的一篇说明性文章《被压扁的沙子》。

文章的题目通常对文章有一定的概括或提示作用,看到本文的题目《被压扁的沙子》,你猜想本文会写些什么呢?大概会介绍类似沙子为什么被压扁,或者被压扁的沙子是什么样的之类的问题吧。

本文到底介绍什么科学知识,我们肯定能在文章里找到答案。就请大家和我一起进入阿西莫夫书写的科学世界吧!

(二)据言知意你从文中知道了什么?

请同学们浏览文章,了解本文究竟揭示了什么科学奥秘,借此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

在品析之前解决字词知识。

1、文章是介绍沙子的知识吗?(有关恐龙灭绝的原因,原来本文的主角不是沙子,而是恐龙)

2、题目是《被压扁的沙子》,内容却恐龙灭绝的原因,题目《被压扁的沙子》是否偏离主题了?我们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会不会更好?

本文题目不但没有离题,还能提示读者,恐龙灭绝的“撞击说”所以产生,与被压扁的沙子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密不可分。此外,文题形象性强,容易激起好奇心,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

3、恐龙灭绝的原因一直是学术界有争议的问题,因而产生两种学说“撞击说”“火山说”。在探究恐龙灭绝的原因时,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他的观点以什么为依据,又是怎样推论出来的?

请仔细阅读,圈点勾画。找出文中关键语句,思考作者得出结论的过程。

提示:一般文章每个段落中都有概括性、提示性的文字或语句,在阅读中画出这样的内容可以帮助你提炼文章主要信息,快速准确的掌握文章主要内容。所以说,圈点勾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之一。

☆小组讨论,与周围同学分享你的阅读信息,并交流观点,让同学明白得出结论的原因及过程。[请几名同学展示]

作者运用严谨的思维方法,层层剖析了恐龙灭绝的原因(边总结边板书):

作者以科学发现和科学实验的成果为依据,层次清楚地说明了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

说明顺序:科学发现→观点产生→科研成果→印证观点。这是一种追本求源,由因到果的逻辑说明顺序。

☆逻辑顺序:指按照人们思维发展的顺序,进行合理的推论而得出科学结论的思维过程,写作有关科学知识的文章是通常会采用这种符合思维顺序的方法作为行文思路,这就使逻辑顺序与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共同成为说明文的三大说明顺序。

(三)顺意品言

同学们对逻辑顺序有了基本认识,可是将深奥的事理由浅入深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一方面需要缜密的思维过程,另一方面还要借助语言这个有效的交流工具。准确严密是说明文语言的基本要求。品味文章语言特点也是我们阅读文章的一项基本能力。

1、请看大屏幕上的这两句话:

(1)这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2)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两句话有什么不同?有“也许”跟没有“也许”,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点拨:“这”指什么?“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使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是导致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是客观事实,还是根据现象推出的结论?是科学家根据科学现象进行科学推测得出结论。如果去掉“也许”,句子意思就成了一个科学的判断,与客观事实不符。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去掉“也许”,句意过于绝对化,与客观事实不符。)

虽然只是一个词的应用,却足以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和严密的特点了。

2、请看这两句话:

(1)如果在8500C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

(2)如果在大约10000C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左右,它将变为普通沙子。

像(2)一样,把表示温度和时间的词换成不确定的大约数字,行不行?

(不行。因为斯石英变为普通沙子的温度和时间是推测出来的,还是经过科学验证的客观事实?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使用数字必须采用经过科学验证后确定的数字,数字的运用同样可以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

3、(学以致用)你在文中还能找出与前两个事例相似、能够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的句子吗?尝试分析这些句子。

4、小结:通过《被压扁的沙子》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亲密接触了阿西莫夫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他用缜密的逻辑顺序、准确严密的语言,使我们明白了恐龙灭绝的原因。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再次遇到类似文章时,能够学以致用。

(四)悟意会言能力尝试

阿西莫夫除了这篇文章提到恐龙灭绝的问题,他的另一篇文章《恐龙无处不在》也与恐龙灭绝有关,《恐龙无处不在》跟《被压扁的沙子》有什么异同点?

请大家阅读《恐龙无处不在》,就两文异同点互相交流。

(若时间充足,请大家齐读《恐龙无处不在》的第一句话,提示他们:生活中一些貌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中存在着内在联系,只要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你肯定会有独到的发现。)

(五)布置作业:

寻找《恐龙无处不在》与《被压扁的沙子》有什么不同,结合课文做具体分析(可以从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角度、说明语言、科学结论等多角度进行分析)

课后反思:

1、我在进行本课的教学设计时试图凸显本文科学性特点,又因执教学生刚进入八年级,相关知识的教学还没有展开,所以确定以说明文的说明顺序、语言特点为主要教学内容。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我以“导入新课”“据意知言”“顺意品言”“悟意会言”来逐层递进

地深入研读文章。

2、新课改理念中特别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我在设计本课时加入小组讨论,借以让学生自主理顺本文的行文思路并能够用准确语言进行表述,使学生在讨论中明确逻辑顺序的特点。

3、说明文语言特点是这一特殊文体必须掌握和品析的,因此,我用命题形式直观而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理解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以求达到印象深刻。

4、具体执教中,我由于经验不足、较为紧张,遗漏了“换题目”的内容,语言表达上也出现了较多疏漏。面对陌生学生的紧张情绪,我没有做到有效调控,致使自己语言罗嗦、偏离教学内容,同时影响了正常教学环节的进行,尤其是最后“悟意会言”部分无法具体展开。

5、今后在工作中,我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以课改新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多学习优秀教师的案例和课堂实录,不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

第三篇:《被压扁的沙子》教学设计

——《被压扁的沙子》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把握本文有关恐龙灭绝的观点

本文说明其观点的行文顺序及语言特点

(二)能力目标:

善于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在文中提取主要信息

(三)情感目标:

1、科学需要合乎逻辑的分析、探索

2、广泛阅读科普文章,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文章所说明的事理,领会文章的说明顺序

2、、品味本文语言严密准确的特点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共同探讨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被公认为当今美国科幻小说家的泰斗的阿西莫夫所撰写的一篇说明性文章《被压扁的沙子》。

文章的题目通常对文章有一定的概括或提示作用,看到本文的题目《被压扁的沙子》,你猜想本文会写些什么呢?大概会介绍类似沙子为什么被压扁,或者被压扁的沙子是什么样的之类的问题吧。

本文到底介绍什么科学知识,我们肯定能在文章里找到答案。就请大家和我一起进入阿西莫夫书写的科学世界吧!

(二)据言知意你从文中知道了什么?

请同学们浏览文章,了解本文究竟揭示了什么科学奥秘,借此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

在品析之前解决字词知识。

1、文章是介绍沙子的知识吗?(有关恐龙灭绝的原因,原来本文的主角不是沙子,而是恐龙)

2、题目是《被压扁的沙子》,内容却恐龙灭绝的原因,题目《被压扁的沙子》是否偏离主题了?我们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会不会更好?

本文题目不但没有离题,还能提示读者,恐龙灭绝的“撞击说”所以产生,与被压扁的沙子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密不可分。此外,文题形象性强,容易激起好奇心,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

3、恐龙灭绝的原因一直是学术界有争议的问题,因而产生两种学说“撞击说”“火山说”。在探究恐龙灭绝的原因时,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他的观点以什么为依据,又是怎样推论出来的?

请仔细阅读,圈点勾画。找出文中关键语句,思考作者得出结论的过程。

提示:一般文章每个段落中都有概括性、提示性的文字或语句,在阅读中画出这样的内容可以帮助你提炼文章主要信息,快速准确的掌握文章主要内容。所以说,圈点勾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之一。

☆小组讨论,与周围同学分享你的阅读信息,并交流观点,让同学明白得出结论的原因及过程。[请几名同学展示]

作者运用严谨的思维方法,层层剖析了恐龙灭绝的原因(边总结边板书):

作者以科学发现和科学实验的成果为依据,层次清楚地说明了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

说明顺序:科学发现→观点产生→科研成果→印证观点。这是一种追本求源,由因到果的逻辑说明顺序。

☆逻辑顺序:指按照人们思维发展的顺序,进行合理的推论而得出科学结论的思维过程,写作有关科学知识的文章是通常会采用这种符合思维顺序的方法作为行文思路,这就使逻辑顺序与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共同成为说明文的三大说明顺序。

(三)顺意品言

同学们对逻辑顺序有了基本认识,可是将深奥的事理由浅入深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一方面需要缜密的思维过程,另一方面还要借助语言这个有效的交流工具。准确严密是说明文语言的基本要求。品味文章语言特点也是我们阅读文章的一项基本能力。

1、请看大屏幕上的这两句话:

(1)这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2)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两句话有什么不同?有“也许”跟没有“也许”,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点拨:“这”指什么?“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使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是导致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是客观事实,还是根据现象推出的结论?是科学家根据科学现象进行科学推测得出结论。如果去掉“也许”,句子意思就成了一个科学的判断,与客观事实不符。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去掉“也许”,句意过于绝对化,与客观事实不符。)

虽然只是一个词的应用,却足以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和严密的特点了。

2、请看这两句话:

(1)如果在8500C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

(2)如果在大约10000C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左右,它将变为普通沙子。

像(2)一样,把表示温度和时间的词换成不确定的大约数字,行不行?

(不行。因为斯石英变为普通沙子的温度和时间是推测出来的,还是经过科学验证的客观事实?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使用数字必须采用经过科学验证后确定的数字,数字的运用同样可以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

3、(学以致用)你在文中还能找出与前两个事例相似、能够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的句子吗?尝试分析这些句子。

4、小结:通过《被压扁的沙子》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亲密接触了阿西莫夫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他用缜密的逻辑顺序、准确严密的语言,使我们明白了恐龙灭绝的原因。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再次遇到类似文章时,能够学以致用。

(四)悟意会言能力尝试

阿西莫夫除了这篇文章提到恐龙灭绝的问题,他的另一篇文章《恐龙无处不在》也与恐龙灭绝有关,《恐龙无处不在》跟《被压扁的沙子》有什么异同点?

请大家阅读《恐龙无处不在》,就两文异同点互相交流。

(若时间充足,请大家齐读《恐龙无处不在》的第一句话,提示他们:生活中一些貌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中存在着内在联系,只要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你肯定会有独到的发现。)

(五)布置作业:

寻找《恐龙无处不在》与《被压扁的沙子》有什么不同,结合课文做具体分析(可以从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角度、说明语言、科学结论等多角度进行分析)

课后反思:

1、我在进行本课的教学设计时试图凸显本文科学性特点,又因执教学生刚进入八年级,相关知识的教学还没有展开,所以确定以说明文的说明顺序、语言特点为主要教学内容。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我以“导入新课”“据意知言”“顺意品言”“悟意会言”来逐层递进地深入研读文章。

2、新课改理念中特别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我在设计本课时加入小组讨论,借以让学生自主理顺本文的行文思路并能够用准确语言进行表述,使学生在讨论中明确逻辑顺序的特点。

3、说明文语言特点是这一特殊文体必须掌握和品析的,因此,我用命题形式直观而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理解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以求达到印象深刻。

4、具体执教中,我由于经验不足、较为紧张,遗漏了“换题目”的内容,语言表达上也出现了较多疏漏。面对陌生学生的紧张情绪,我没有做到有效调控,致使自己语言罗嗦、偏离教学内容,同时影响了正常教学环节的进行,尤其是最后“悟意会言”部分无法具体展开。

5、今后在工作中,我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以课改新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多学习优秀教师的案例和课堂实录,不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

第四篇:《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文内容 1竺可桢

《大自然的语言》 2谈家桢

《奇妙的克隆》

3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有》《被压扁的沙子》 4梅涛

《生物入侵者》 桂文亚

《你一定会听见》

本单元选编的《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生物入侵者》等是介绍科学知识的,《你一定会听见的》则是一篇随感式的小品。学习这一组,可以在培养语文基本能力的同时,渗透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的教育。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传统文,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全文思路清晰明了:描述物候现象──作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认知方法和行文思路值得我们学习。

《奇妙的克隆》是生物学家谈家桢根据多篇相关改写而成的。它向我们介绍了关于克隆的科学知识,同时提醒我们要全面地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作者用科学研究中的两则实例,有力地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道理。学习这两则短文,不仅可以了解一些科学知识,而且可以从中学到作者良好的思维方法。

《生物入侵者》的主题是生态环境问题,这一问题越来越紧迫地提到我们面前。学习这篇,不仅能了解一些生态环境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生活的科学意识。《你一定会听见的》提醒我们用全新的眼光看待周围的“声音世界”,让我们“聆听大千世界的奇妙交响和神秘诉说”。学习这篇应引导学生注意“体验”生活,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感官灵敏、感受丰富的人。

以上五篇文,前四篇都是科普文,也是事理说明文。它们都是按照逻辑顺序来写的,说明事理层次分明,步步深入。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在中,适当运用了作阐释、作比较、打比方、列数据等说明方法;简明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的娴熟运用,也大大增强了说明的效果。综合性学习

走上辩论台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并获得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心理品质; 3.养成耐心倾听、尊重他人发言的良好的交际习惯; 4.培养学生运用资料来阐述自己观点的写作能力; .在辩论、交流中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设想

1.三项活动,任选一项,分组进行,教师调控,注意分组大体均衡。

2.提前布置,让学生做好充分准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材料准备,实际上就是搜集、提取依据,形成观点。这一过程不可轻视,因为搜集、筛选资料的过程,就是学习过程,也是学习方式和习惯养成的过程。

3.在学生搜集、筛选资料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学习资源,如图书馆、网络等,还应倡导资源共享,合作学习。

第五篇: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记住九一八事变、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西安事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2、记住南京大屠杀发生的时间、制造者和中国被害同胞的人数

3、记住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和地位。抗战胜利的时间和历史意义。

4、归纳总结历史事件,培养学生学习历史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史论结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3、南京大屠杀。

4、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中共七大的内容和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教学难点:

1、七七事变是全国抗战的开始。

2、南京大屠杀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3、中共七大重点又是难点

三、教学设计

1、自编游戏导入 游戏内容展示

你拍一,我拍一,局部抗日931 你拍二,我拍二,逼蒋抗日双十二 你拍三,我拍三,南京屠杀真是惨 你拍四,我拍四,开创抗日新局势 你拍五,我拍五,中共七大945 你拍六,我拍六,台百战役真是牛 你拍七,我拍七,七七事变937 你拍八,我拍八,局部抗日九一八 你拍九,我拍九,高呼抗日一二九 你拍十,我拍十,大家请勿忘国耻

注释:945时间1945,937是时间1937,大写数字是事件。

游戏导入目的:学生对本单元的内容已经有一定的把握,主要目的是加强记忆,不理解的,记不牢的进行针对性复习。

2、游戏规则:每两个同学一组,看哪组能快,准的将游戏做完。

3、总结:每小组出错的数字,针对学生没有把握的内容进行复习。

4、巩固与实战练习

1、单元内容框架梳理 {

提出 中华民族 的抵抗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共七大

{ { {

时间 地点 内容

局部抗日

全面抗日

初步形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正式建立

{

时间 目的 人物 结果

2、将游戏内容用于实战练习

1、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于()

A.九一八事变 B.柳条湖事件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中国军队在抗战中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是:()A、台儿庄战役 B、松沪会战 C、平型关大捷 D、百团大战 2、1938年,中国军队在台儿庄战役中歼敌一万余人,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重大的胜利。这次战役的指挥者是:()A、林彪 B、彭德怀 C、李宗仁 D、杨虎城

3、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 A、松沪会战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太原会战

4、百团大战的指挥者是:()A、朱德 B、彭德怀 C、刘伯承 D、贺龙

5、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A、遵义会议 B、中共三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抗日战争的胜利

{

时间

标志

5、板书设计

提出 中华民族 的抵抗

中华抗日民族统{ { 局部抗日

全面抗日

初步形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

时间 目的 { 民族一战线

正式建立 的抗日战中共七大争 {

时间

地点 内容

抗日战争的胜利{

时间

标志

6、单元小结

用板书做课堂小结,让学生来补充为完整的内容。

3、作业布置

复习巩固,做同步练习。

人物 结果

下载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8课《被压扁的沙子》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8课《被压扁的沙子》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范文]

    单元说明: 本单元选编的《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生物入侵者》等是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你一定会听见的》则是一篇随感式的小品。学习这一组文......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5分)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2分)世界上最壮丽的宫殿是藏书最多的图书馆。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hóu)知识。B.到处呈现一片衰(shuāi)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zài......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1.《秋天》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教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组 教学主题:课文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设计《ai ei ui》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复韵母ai ei ui和它们的四声,能够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 2、能够认读......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本站推荐)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8、小鹰学飞 教学目标: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字只识不写,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懂得学......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爱科学 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集体备课参与:杨玉文 孙健 郑云霞 李兮朵 主备:孙健 教学目标: 1.认识68个生字,会写3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课文。 3.了解课......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文四年级学过的摘句法归纳段意的方法。 (2)说说段意: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完成填空1/3) 5.朗读第一段。 (二)强化训练目标(5分钟) 1.自读课文第二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