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明月引领 众星拱月——学习围绕中心句写作的方法”教学设计
明月引领 众星拱月
——学习围绕中心句写作的方法 一.明确目标 激发兴趣:
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幸福作文,快乐成长习作水滴乐园。
今天,我们学习一个神奇的写作本领,用一句话引领300字,用300字围绕一句话进行写作的方法,我们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明月引领 众星拱月》
平时,我们在写作路上遇到不少困难。无话可写,从哪写起,下笔无神,语言干燥等。今天,我们就以《和田的维吾尔》这篇课文为例,一起来学习围绕中心句进行写作的方法。
二.课文简析 明确特点:
《和田的维吾尔》这篇文章生动、形象、感情充沛地写出了和田维吾尔的特点,赞美歌颂了维吾尔人勤劳质朴、豁达乐观的性格。
这篇课文的写作特点是:本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生动形象是本文在表达上的特点。作者生动、准确、感情充沛地对和田维吾尔人的特点及民风民俗加以说明,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我们只有学习每篇课文的写作方法,才能厚集薄发,写好作文。
那么,你发现课文除以上写作特点外,还有其他的特点吗?
(原来,文中每一段都是围绕中心句来具体写维吾尔人的生活及性格特点的。)三.具体分析 深入学习:
(一)明确每段的中心句:
我们来看课文的第一段:六年前的一个夜晚,我感受了和田维吾尔人特有的豪气与乐观。这是这一段的中心句,剩下的文字就是围绕这个中心句来把意思写清楚,写具体的。
再来看第二段,中心句是:和田维吾尔崇拜土地的程度令人惊叹。剩下其他段落的中心句:
第3段:有些维吾尔老乡喜欢把洗过的衣服直接摊铺在沙漠上晾晒。
第4段:和田地处大漠边缘,那恶劣的自然环境并没有扼杀维吾尔人爱美的天性。第5段:维吾尔姑娘更是漂亮得叫人不敢正视。
(二)如何引领大片段:
大家发现,小小的中心句,引领了一大段的文章。那么,他是如何引领大片段的呢? 1.我们再来看第一段。围绕中心句,这个片段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及环境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地处大漠边缘的和田恶劣的自然环境,反衬出维吾尔汉子的豪气与乐观。并用“我缩在被窝里惊恐地竖耳听着”的神态、动作描写,与下文维吾尔汉子在沙尘暴中驾车飞奔迎风引吭的形象进行对比,凸现维吾尔人的性格特征。把这个句子表达得形象丰满。
2.我们来看第二段:作者用两个感叹的句式来表达和田维吾尔热爱土地的程度。色香俱全的烤肉出自土馕坑,日常食品也出自土馕坑。两个感叹号表达了作者对和田维吾尔人热爱土地的敬佩和惊叹。
3.第三段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进一步说明和田维吾尔人对土地的热爱。作者不但非常精练、形象地写出了大小、颜色、形态等维吾尔民族服饰的特点,而且把这些比作“一幅巨大的抽象画”,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让原本“寂静而单调的沙漠平添了几分韵味”。
4.第四段作者采用的虚实结合写法,赞美维吾尔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依然爱花、爱美的天性。沙土里种着花(实写),门框边、屋梁顶雕刻着花(虚写),墙壁的挂毯上绣着花(虚写),有维吾尔人的地方,就有盛开的花。
(三)小结:
大家发现了吗?作者围绕中心句,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把句子写得生动形象;同时采用虚实结合,对比反衬等写作方法,围绕中心句把所要表达的感情写得真切强烈,结合环境描写作者把和田维吾尔人的性格特点写得非常具体形象。
四.范例评析 回顾复习:
1.我们在平日的写作中,就可以用一句话引领100字,今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太阳明晃晃地照射着大地,慷慨的把温暖送给万物;风儿拂过林梢,轻柔的吹起我的头发;湖边的柳树轻摇着身姿,我也忍不住张开双臂,任风抚过我的每一寸肌肤。
中心句:今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围绕这个中心句,采用排比的方法,把句子写得具体生动,让我们感受到了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的好天气。
2.我们再来学习一句话引领200字。(姥姥在风雪中使劲向前蹬着车。她身子向前倾着,努力地弓起她已经微微驼的背的,冒着风雪使劲向前蹬着。平日里她的腿关节不太好,姥姥用右腿使劲蹬一下,再用左腿使劲蹬一下,晃动着肩膀,用整个身体的重量压在腿上,才能使车子渐渐的前行,这个瘦小单薄的身影和风雪搏斗了将近半小时,终于回到家里。)
这一段的中心句是:姥姥在风雪中使劲向前蹬着车。作者采用一系列的动词,把姥姥和风雪搏斗的场景写得非常感人。
3.我们再来学习一句话引领300字。(我们班李飞同学非常擅长跳高!只听哨声响了,李飞同学原地蹦跳了几下,习惯性地压压左腿,再压压右腿,直起腰,深呼一口气,这才迈出轻快有力的步伐,向跳高架冲去。当快接近跳高架时,一个急转身,双脚一蹬,两个动作几乎同时完成。观众还来不及眨一下眼睛,她的头部肩部就已越过横杆,再一挺胸、收腹、翘腰,好一,个“背越式”。„„“成功了!”破了校纪录,四周一片掌声,震得跳高架上的横杆似乎也在跳跃。)
这一段的中心句:我们班李鹤同学非常擅长跳高!作者采用助跑,起跳,翻越,落地这种写作顺序,把调高的情景写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五.课后拓展 巩固练习:
平日里,300字围绕一句话,处处可以运用。下面我们就来小试牛刀。写的时候,可以抓住人物的细节刻画,及事物的声音、颜色、形态等方面进行描写;写的时候如果用上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会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
中心句1:他跳绳跳得可真快!中心句2:看那雨下得多大呀!六.把习作做足幸福的味道:
聪明者会选择种植牵牛花,经年即开,只希望看到那一瞬间的耀眼;智慧者却选择栽下银杏树,百年方成,哪怕他们自 己看不到那一天。在求索的路上我们愿意做后者,让我们一起进入文学的海洋,探索写作奥秘,倾听花开的声音。
第二篇: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教学设计
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
教学目标:
1.认识中心句。
2.学会把事物特点写生动、具体。3.学会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片头 片头PPT1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重点学习如何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
二、认识中心句:
1、出示教学目标PPT2
2、PPT3:一般情况下我们把能概括文章或某一自然段意思的句子,叫做中心句。我们在描写事物、写人、记事时,围绕中心句,能把句子写完整,写具体。
三、句段训练,内化方法(1)出示PPT4,自由读。
PPT4:小明是个粗心的孩子。他做什么事都是马马虎虎的。妈妈叫他上街打油,他话没听清,提着酱油瓶匆忙出去了,结果打回来的不是油而是酱油。语文课上,老师让大家默写“老大娘”,他把“娘”字错写成“狼”,变成了“老大狼”。
(2)交流:这段话围绕什么哪一句写?作者是怎样围绕这句话写具体的?(3)交流:如果小作者写小明学习认真、做事认真的事例,行不行,为什么? PPT5:要选择典型事例把中心句写具体
(1)出示《翠鸟》一文中羽毛鲜艳段落,生自由读。
PPT6: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2)启发交流:中心句是那一句?作者是怎样把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写具体的? 顺序上是怎么写的?从上到下。板书:有条理
句子的描写有何特点?读起来有何感受? 板书:描写生动
(3)还有哪些办法也能让句子写生动、具体? PPT7:要有条理、生动地把中心句写具体
(1)出示ppt8《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中鱼的描写,生自由读。
启发交流: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2)指名说,(第1句)齐读这句话。(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师:这一句写出了鱼的什么特点?请用两个字概括。(多、美。)(4)作者是怎样把鱼的多和美写具体的呢? 生1:成群结队 生2:多得数不清
生3: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师:鱼真的是一半吗?(是为了突出鱼的多)。这是一种夸张的写法。生齐读这一句。
(5)你又从哪些句子体会到鱼美呢?
(6)生:我从“有的......有的......有的.....”体会到鱼很美。(7)美在哪里?
老师指着彩色、红缨,引导学生说出颜色美。(作者把鼓起气的鱼比喻成圆溜溜的皮球),写出了鱼的形态美。
师总结:要把句子写生动具体,就要抓住事物的特点,用上修辞手法。PPT9:多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三、巩固练习
1.请根据下面的内容,划出中心句。PPT10(1)先说说这一段话围绕哪句话写的?(2)从哪些方面写的?
2.请根据后面的内容,补充出中心句。PPT11(1)请大家读读下面这段话,补充出中心句。(2)教师示范答案。
3.下面哪些句子符合中心句的意思?请打勾。PPT12(1)中心句中的那些词是关键词?(2)哪些句子是在围绕中心句写?(3)连句成段。PPT13
四、布置作业
同学们,像这样,把中心句放在一段话的开头,采用总分的写法,你学会了吗?我们来试着完成下面的小练笔。小练笔PPT14
围绕下面的中心句,写一段具体完整的话。1.公园里的花开得真美。2.松鼠是一种可爱的小动物。3.孙超的脑瓜灵,反应快。(1)注意老师提示的关键词。(2)动笔写一写。五分钟左右。(3)评改。
五、总结:
我们今天学会了怎样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生动具体的方法,不仅要选择典型事例把中心句写具体,还要要抓住事物的特点,有条理、生动地把中心句写具体,用上恰当的修辞方法,这样句子就更加生动具体了。我相信同学们已经学会了这样围绕一个中心句写具体了,那我们就在今天的作业中实践一下吧。
第三篇:围绕中心句学习写话
《围绕中心句学习写话》 [教学目标]
1、根据“文本与习作有效切入有效策略的研究”让学生通过学习文本中的段落,学习作者围绕中心句来写话。
2、通过先体会,后学习、再练习的方法,进而学以致用。
3、通过片段的学习,巩固学习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我这节微课的内容重点讲:如何围绕中心句来写话。且要求把话写具体写生动。
师:怎么才能把话写具体、生动呢?
二、认识“中心句”
所谓“中心句”就是能概括本段落的主要内容的句子,或能揭示这段话的中心思想的句子。
三、学习文本。
师:我们一起看看这一段文字。这是《七月的天山》中的段落,看看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句来写的。
出示:除夕真热闹(râ nao)。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xiāo),不许间断(jiàn duàn),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这一段的中心句就是:除夕真热闹。师:为什么说这一句是中心句呢? 出示:找中心词。
师:作者选取了过年时的几个典型的事例来表现热闹的呢? 出示:选取典型、主要的事例。
师:哦,作者分别选取四个方面分述了过年时具体热闹的形式。分别是:
① 年菜。②年俗。③吃团圆饭。④守岁。这四种事物是在过年时是最典型的,最主要的事例。
师:那么怎样才把才能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以此来表现过年时的热闹呢? 出示:事例写真实。
师:请看这是过年时家家户户忙碌的情境。(出示过年时一家人一起做饭,一起烧菜的繁忙的景象)。各家各户都忙着烧菜,香喷喷的味道,加上浓浓的酒香 从各家各户中飘过来。更能体现人们过年时的幸福与团圆。从面体现出热闹。(这是从味道上来写的)。
师:我明白了作者是通过真实的生活,抓住过年时人们忙碌的情景,从味道上来写过年时的热闹。
出示:抓住事例的色彩上写过年时的热闹。
师:了解了事例如何真实地写,再看看作者如何通过色彩来写过年时的热闹的。作者通过人们穿花衣,贴对子和门画这几种色彩来写。五彩纷呈的事物,更能凸显热闹。
师:了解了作者从味道上、从色彩上写春节的时热闹,作都还用声音来描写过年时的热闹。作者抓住“灯火通宵,日夜不断”这两个词中感受除夕的热闹情景。出示:用重点词来表现事例。师:作者在描术事例的过程中,通过重点词来表现事例的要表达的情感。例如在吃团圆饭的描写中作者是通过这“万不得已、必定“等词语来体现人们多么重视除夕之夜”吃团圆饭。这里包含着浓浓的亲情。这是本段的点睛之笔,也是课文的点睛之笔,生动、具体地把春节的热闹表现出来,同时也让春节的热闹有了丰富的内涵,这也是春节传统习俗得以代代相传的原因。
师:这种方法你学会了吗?下面我来练习这种写法吧!出示:老家的大集上热闹非凡。
第四篇:“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习作指导教学设计六公开课
“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习作指导教学设计
那陈镇中心学校 六(1)黄鉴强 2015年4月15日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总分结构进行习作;
2、能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3、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写作自信心。教学重点:学会总分的构段方式,乐于表达。教学难点:观察仔细,写好一段话。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片断。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xiāo),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2、作者是怎样写出“除夕真热闹”的呢?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除夕真热闹”的呢?
(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断、吃团圆饭、要守岁)
我们来读一读,好吗?
总结:像这样,作者先用一句话概括除夕真热闹(即中心句),然后又抓住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断、吃团圆饭、要守岁等不同的方面来体现除夕怎样热闹。这种写法谁知道是什么写法?
(师生共同板书:总分写法)
小结:像这样围绕着一句话展开来写一段话的方式,我们把它称为——总分写法。这种结构可以让人一看就明白作者想要写的内容,可以帮助你把内容写得清楚、明白、有层次。(板书:清楚、明白、有层次)
3、喜欢这段话吗?为什么呢?你能说话原因吗?(1)交流(生说 写法)(2)小结。
二、仿写训练
学习围绕一个意思,运用总分的结构学写一段话。
1、出示句子: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有的„有的„ 看到这画面,你脑海中出现了什么?指说(1)小组说。(提出要求:看谁观察的最仔细,谁说的最生动。)全班说。评议(词语)
送词语(出示词语)(课前搜一搜相关词语)
(2)学生仿写练习。(比一比谁观察得仔细,描写得生动。)
3、习作交流、评议。
4、出示例段: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刺儿,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三、挑战小训练(欣赏画面,写总分片段)
教学反思:
评点:
第五篇:围绕中心问题进行历史教学设计
围绕中心问题进行历史教学设计
一、确定中心问题的重要性
普高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这类学习都应当基于“问题”。特别是探究性学习在高中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深度思考、理性思辨,是其主要目标。所以在历史新课程教学中,在每个教学单元开始时,首先要确定问题。
同样的教学内容,如果平平淡淡地直接告诉学生,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因此,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以前,首先以提出问题的形式,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有利于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教学内容上,实现教师思维、教学内容和学生寻求知识的思维同步化发展。下面笔者主要以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七《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为例,谈一谈如何提炼、探讨和解决中心问题。
二、中心问题的提炼
中心问题往往就是章节的标题,比如历史的概念、事件和历史发展规律等。
有些问题,需要教师在参考和熟悉课程标准和本省的《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确定具体教学目标,依据教学目标设置和对教材内容以及学生情况的分析基础上,提炼出贯穿本单元和本节课的中心问题。比如:人民版必修一《外交的突破》,根据课程标准,本节的主要内容是表面上是70年代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或突破是什么。如果以此为中心问题,过于简单和枯燥。学生只要罗列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中日关系正常化等重大事实就可以了。所以教师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本节课的内容,发现“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是本节课的核心。《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这一节的标题显然阐述了本节课的中心内容,不过过于抽象和笼统。课程标准对这一节内容的要求是:“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对如何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浙江省的《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做进一步说明:“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属于“识记”层次要求,学习时应将它与“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这一课标要求联系起来,把握好本课前三维目标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为了更好地落实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指导意见》增加了一条要求:“体会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一大进步。”据以上分析,我们尝试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代议制”、“光荣革命”、《权利法案》的制定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等重要概念和基本史实。
2.了解不同历史时期议会和国王权力的消长情况及其原因。
3.认识并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形成、发展和完善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不断调整的过程,从而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
可以运用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方法,以今天英国政治生活中的现象为切入点,寻找其历史的渊源,从而加深学习历史的现实性和对历史认识的深刻性,对英国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等相对抽象的政治概念有一个灵活的把握。
对相关材料进行分析、归纳。如分析1688年以后以及今天的英国国王、议会和内阁之间的关系,加深对英国代议制度的整体认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一大进步。
根据教材内容、课程标准、《指导意见》和教学目标的设置,我们发现“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是说明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所以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把本节课的中心问题定位为:“以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形成和完善为例,说明代议制的基本特点是选举和议会掌握立法权,基本原则是权力的制约和平衡。”
三、中心问题的探讨和解决
在确定中心问题之后,教师在充分分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设计解决中心问题的方案,尽量用最短的时间进入中心问题,不在枝叶问题、表面问题上纠缠。
在《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这节课,我们把中心问题定位为:“以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形成和完善为例,说明代议制的基本特点是选举和议会掌握立法权,基本原则是权力的制约和平衡。”然后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这个中心问题可以细化为以下几个小问题:
1.代议制和直接民主制的区别是什么?
2.英国议会如何掌握立法权?
3.根据史实分析英国国王、议会和内阁之间的关系。
4.比较君主专制和君主立宪制的不同。
以上几个问题向学生提出来以后,学生开始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试探性的回答,激活思维。然后教师就围绕以上几个悬念问题,逐个展开阐述,学生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地验证、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认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带着问题进行思考,并结合现实形成新的看法。
在具体教学环节上,我们可以做如下设计:
教学环节之一:导入新课
先展示伊丽莎白二世和布朗首相的图片,然后提问:谁是真正的国家决策者?这样设计的意图是用图片引起学生对学习本章节的兴趣,让学生由于疑问而产生知识需求,并主动向老师、向书本探求为什么、探求答案、探求谜底。
教学环节之二:代议制特点和君主立宪制概念
引导学生回顾“古代希腊的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比较“代议制”与直接民主制的异同。这么做帮助学生不但准确地掌握代议制这一重要概念,深刻地理解两者之间的传承关系,而且也为下面的教学环节的展开奠定了理论基础。
教学环节之三:英国议会掌握立法权的斗争过程和君主立宪制建立的标志
先把英国革命过程简化成“议会和王权的冲突”,这么处理一是可以突出本节课的中心问题,二是可以便于与下一目的内容即“限制王权的法案”衔接。然后在分析《权利法案》的材料的时候,可以提问:限制国王的什么权力和保证议会的什么权力?重点突出代议制的特征之一,议会掌握立法权。教师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权利法案》等法案的通过标志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教学环节之四: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在这个环节,引导学生阅读“小密室的演变”和其他补充材料,找出其中的宪法性的“惯例”。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分析和归纳内阁、议会和国王之间的关系,得出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即国王是虚君,议会掌握立法权并对内阁有行政监督权,内阁对议会负责。
教学环节之五:君主立宪制的影响
教学进行到第四环节,基本上完成了对中心问题的解答,这一环节其实是对中心问题的延伸问题即“体会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是历史的一大进步”的设计。可以引导学生将英国君主立宪制和同时代的中国君主专制进行比较,从而得出以英国君主立宪制为例的代议制的确立代表着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方向。
从以上的教学互动的过程上看,由于有开始的问题作为悬念,因而整个教学过程自然进入问题探讨阶段。这个师生之间互动的探讨过程,与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把学生的思维发动起来了,教师与学生开始了互动,形成了一个知识探索和知识再创造的运行机制。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炼教学中心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贯穿整个历史课程教学,这样可以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从提出问题到探讨问题的构成,再到问题的解决,以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管理者的职责为保证,以教学设计、课堂组织和控制为手段、设置具体教学问题情境以调动学生主动探求知识为重点,促进了学生不断探求知识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