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师资格考试预测试卷及答案教育知识与能力(小学)(大全5篇)

时间:2019-05-12 18:07: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家教师资格考试预测试卷及答案教育知识与能力(小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家教师资格考试预测试卷及答案教育知识与能力(小学)》。

第一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预测试卷及答案教育知识与能力(小学)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预测试卷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小学教育的对象一般为()岁的儿童。A.5~11 B.6~12 C.5~12 D.7~12 2.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A.激励 B.情感交流 C.信息传递 D.沟通

3.在开展少先队教育活动过程中,要遵循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满足少年儿童的兴趣和爱好。这体现了少先队活动的()特点。A.教育性 B.创造性 C.实践性 D.趣味性 4.学校教育产生于()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5.()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A.教师 B.学生 C.班干部 D.班主任 6.教学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 B.上课 C.布置作业 D.课外辅导

7.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主动协调好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关系,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这体现了德育的()

A.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B.疏导原则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导向性原则

8.对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规模和学校结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决策者的观念 B.生产力发展水平C.政治制度 D.社会需求

9.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习惯上称为()

A.教育目的 B.教学目标 C.课时目标 D.培养目标

10.()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A.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体制 D.职业教育制度

11.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的职业。A.社会化 B.个性化 C.民主化 D.多元化

1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A.赞科夫 B.夸美纽斯 C.苏霍姆林斯基 D.杜威

13.短时记忆的主要编码形式是()A.图像编码 B.听觉编码 C.语义编码 D.情境编码

14.一个孩子出现打人行为,因此父母规定他一个月不准吃肯德基。这种做法属于()A.正强化 B.消退 C.惩罚 D.负强化

15.学生动作的执行由出声的外部言语到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再到内部言语的过程是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A.原型操作 B.原型定向 C.原型内化 D.操作练习16.人的学习主要通过()A.视觉 B.听觉 C.嗅觉 D.触觉

17.形成稳定的品德是在()阶段。A.依从 B.认同 C.内化 D.同化

18.()是继2岁之后正常儿童出现强迫现象的又一高峰年龄。A.3~4岁 B.5~6岁 C.7~8岁 D.8~10岁

19.“鱼和熊掌,二者不可兼得。”这种矛盾心态是动机冲突形式中的()冲突。A.双避 B.趋避 C.双趋 D.多重趋避

20.“班级”一词最早是由()提出来的。A.埃拉斯莫斯 B.杰克逊 C.德鲁克 D.夸美纽斯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简述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2.简述课堂教学导入设计的一般原则。

3.简述性格的差异。

三、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陈老师正在上地理课,却发现课代表王超这几天心不在焉,还不耐烦地把书翻得哗啦作响。这次陈老师忍不住了,便用提问法来“警告”他一下,没想到一连十来个问题都没有难住他,陈老师增加了难度,涉及他未学的内容和课外知识,可王超还是能流畅地答出来。怎么办?陈老师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能否让他不随堂上课,节约出的时间,自己去查阅资料,研究问题,学习更多的知识呢? 学校非常支持陈老师的想法,对王超实行了单科免修。

从此,每当上地理课时,学校图书馆里就多了一位小读者,查阅地理资料,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如全球气候的变迁、环境污染等。陈老师呢,工作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更重了:给王超提供相关的课题,指导他查阅相关资料,解答他提出的各种问题,教他撰写小论文。一个学期下来,王超的《植被保护与资源开发》一文获得全国中学生小论文评比优胜奖。

(1)结合材料说明陈老师的做法体现了什么教学原则。(5分)(2)如何理解王超的自主性学习?(7分)

(3)结合材料说明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如何体现的。(8分)

2.学习课文《小珊迪》后,教师提问:“你最喜欢这篇课文的哪一段?”几个学生踊跃发言,表达自己对课文的喜爱。随后,老师叫了一个没有举手的小个子男生,要他说说自己喜欢的句子。小男生慢吞吞地站了起来,说了句:“我都不喜欢。”老师批评了他,小男生一声不吭地坐下了,看得出他心里很不服气。

学生可以不喜欢课文吗?老师的说法是:“我认为不可以。不喜欢不就等于可以不学了吗?再说,教材选的都是好文章。” 试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此现象进行分析。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40分)

下面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的“口语交际·习作”阶段的内容,请根据此内容做一个教学设计。

附:本单元课文有《自然之道》《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蝙蝠和雷达》《大自然的启示》。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小学教育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学制中第一个阶段的教育,也称初等教育,教育对象一般为6~12岁的儿童。2.D【解析】略。

3.D【解析】少先队活动的趣味性是指在开展少先队教育活动过程中,要遵循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用知识性、活动性、群体性、新异性、竞赛性、游戏性、趣味性等具有激励性的工作方法,满足少年儿童的兴趣和爱好,从而激发他们对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4.B【解析】奴隶社会里,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学校教育,使教育从社会活动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形态。5.D【解析】题干描述的是班主任的概念。6.B【解析】略。

7.C【解析】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来自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主动协调好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关系,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是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8.B【解析】略。

9.D【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培养目标的概念。10.B【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11.A【解析】略。

12.B【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13.B【解析】图像编码是瞬时记忆的主要编码形式;听觉编码是短时记忆的主要编码形式;语义编码是长时记忆的主要编码形式。14.C【解析】惩罚是指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反应的过程。用不准孩子吃肯德基来消除孩子打人的行为,属于惩罚。

15.C【解析】原型内化,即智力活动的实践模式(原型)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它分为三个小阶段,即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和内部言语动作阶段。

16.A【解析】有心理学家证明,人的学习83%通过视觉,11%通过听觉,3.5%通过嗅觉,1.5%通过触觉,1%通过味觉。

17.C【解析】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社会规范及其价值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此时,稳定的品德形成。

18.C【解析】研究发现,7~8岁是继2岁之后正常儿童出现强迫现象的又一高峰年龄。

19.C【解析】双趋冲突是指从自己同时都很喜爱的两个事物中仅择其一的心理状态。20.A【解析】略。

二、简答题(答案要点)

1.(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与适应能力;(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2.(1)紧扣学习目标和内容重点;(2)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符合学生的认知要求;(3)从课型需要入手,凸显教学导入的针对性与有效性;(4)用语要短小精悍,活动组织要任务明确、步骤清晰、事项清楚;(5)形式要新颖多样。

3.(1)性格的特征差异。①奥尔波特将性格特征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②卡特尔将性格特征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③苏联心理学家一般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的:性格的态度特征等;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

(2)性格的类型差异。性格类型是指在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常见的分类学说有向性说和独立顺从说。①依据个人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可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倾型与内倾型;②依据一个人独立或顺从的程度,可把人的性格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

三、材料分析题(答案要点)

1.(1)陈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合全体学生的发展水平和需要,又要注意个别差异,以便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特长。材料中的陈老师让“吃不饱”的学生王超单科免修,上地理课时他可以查阅地理资料,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正是关注到了王超的个性差异,对他进行了“特别对待”,最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自主性的学习,是学生自主进行知识构建,领悟科学方法,而不是复制知识的过程。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集中体现在学生个体有明确的目标意识,能自觉地确定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我调控学习进程、自主评价反思学习结果,从而保证学习目标的实现。在自主性学习过程中,教师重在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批判精神,敢于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反思的意识和习惯。材料中陈老师面对王超的超强学习能力,采取了允许王超单科免修而去研究他感兴趣的内容的做法。在这一过程中,陈老师担当起了引导和释疑的角色,在陈老师的指导下,王超经过自己的努力,最终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3)教师的主导作用具体表现在:首先,教师的指导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起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其次,教师的教还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方式以及学生学习主动积极性的发挥,影响着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当陈老师发现王超单凭课堂上的知识已经“吃不饱”时,通过让王超单科免修的方式,并为王超提供相关的课题,指导他查阅相关资料,解答他提出的各种问题,教他撰写小论文。这改变了王超的学习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影响着王超学习的方式以及学习主动积极性的发挥,这都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

2.建构主义认为,“教材是例子”,学生是主动的信息建构者,学习是知识建构的过程,无论老师选出的文章是好是坏、是对是错,学生总要以自己的经验和方式去理解。建构主义的观点引发了新一轮的教育观念变革,新观念要求我们尊重学生,发展学生的独特个性,造就健康有序、宽松和谐、激励上进的新型教育。鼓励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建构自己独立的意义。材料中老师对小个子男生不喜欢课文进行了批评是不对的,如果我们总是以一个固定的模子去框住学生的思维,势必使学生丧失个性、丧失自我、丧失创造力。

四、教学设计题(答案要点)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1.展示事例,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或讲述下列事例,引入新课。

(1)两千多年前埃及人迈克雷在尼罗河边散步时,踢到了干乌龟壳,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木制四弦的乐器──世界上最早的小提琴。(课件出示乌龟壳、小提琴,播放小提琴优美的旋律)(2)(音乐转换为沉重的曲调,教师语气沉重地讲述)澳大利亚原本没有兔子,只有袋鼠、驼鸟等少数动物种类。1859年英国移民带了20多只家兔到达澳大利亚。那里没有虎、豹、豺、狼、狐等食肉动物,兔子没有天敌,只生不死,不到三年时间,就多得挤满了牧场草地。到了19世纪末,兔子经过的地方,牧草、麦苗荡然无存,仿佛刮了一场龙卷风,或像洪水刚刚冲过一样,丰美的草场变成了荒漠,这里发生了“兔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兔子的逞凶束手无策。后来,科学家找到一种针对兔子的粘液瘤病毒,它通过蚊子传播给兔子,大批兔子接连死去,这样澳大利亚的农业和畜牧业才得以恢复。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自然界动物与动物之间,动物与植物之间都是协调统一的关系,哪个环节上发生失调,就会破坏生态平衡,给人类带来灾害。2.自主选择,分组交流

自主选择交流的内容──从下面任选一项交流:对大自然的发现;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自己的发明设想;自己尝试实验或设计发明的情况。自主选择交流的伙伴──交流内容相同的组成一个或若干个小组。自主推荐在全班汇报的代表──教师适当引导激励上台少的同学,善于发现突出典型并积极向组员推荐。3.全班汇报,互动交流

(1)各小组推荐的代表向全班汇报,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话要清楚、大方、语言顺畅连贯,通过过渡语评点和重点引导学生评议来激励学生;听的同学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听的过程中或听完之后举手向汇报的人请教,形成台上台下的互动交流,学生不能解答的教师可做解答或引导学生在课外查阅资料、实践探究。

(2)评选“最佳创意奖”“查阅资料能手”“超越自我奖”等,进行精神奖励:全班鼓掌、打节奏为获奖同学唱一支歌曲。4.同桌互说,强化提高

请向获奖的同学或你认为最出色的同学学习,重新组织自己的语言,同桌两人一组,一人讲,另一人听一听、问一问、夸一夸。教师巡回指导。第二课时习作

1.自主汇报,确定习作内容

(1)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汇报本次习作想写什么。(2)小结:本次习作,是写自己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或者活动经过,或者心得体会。你哪方面感受最深,最有话说就写哪些方面,注意不要大量地抄录资料。2.自主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3.相互修改,完善习作初稿

如果课堂上有时间,可以当堂点评几篇习作,还可以把巡视中发现的语句、标点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讲一讲,引导学生修改。第三课时习作评讲 1.个性展示台

(1)教师发下习作本,学生阅读批语和自己的习作。

(2)学生自主上台展示本次习作中的“亮点”──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写得好的句子、段落。词语:上台在黑板上写。

句子、段落、篇章:上台朗读,自己谈谈向大家朗读的理由,适当引导评议。对于有特色的习作,教师可推荐发表或参赛。2.教师做小结

(1)教师从优劣得失等方面总结本次习作的情况。

(2)提出有共性的问题(如语句、层次、标点等)引导全班评议,集体修改。3.个人再修改

各人放声朗读自己的习作,用修改符号再次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地方,错别字词订正在习作“眉批”空处,每个写三遍。

对习作不合格的同学,教师指导重新写作或当面指导修改完善。

第二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预测试卷及答案(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预测试卷(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指的是()A.广义的教育现象 B.狭义的教育现象

C.既是广义的教育现象又是狭义的教育现象 D.教育的作用

2.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

A.更新人们的教育观念 B.深化人们对教育的认识 C.揭示教育规律 D.分析教育现象 3.教育和经济的关系,总的来说是()

A.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经济 B.教育决定经济,经济反作用于教育

C.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对经济没有影响 D.教育决定经济,经济对教育没有影响

4.()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

A.个体身心发展 B.个体心理发展 C.个体身心变化 D.个体心理变化

5.人的发展总是受到社会的制约,这意味着()

A.教育要坚持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B.教育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

C.教育目的的确定不应从个人出发 D.教育要为社会生活做准备 6.()明确以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划分学校教育阶段的依据。

A.壬寅学制 B.壬戌学制 C.癸卯学制 D.戊辰学制

7.课程的过程模式的提出者是()A.皮亚杰 B.布鲁纳 C.斯腾豪斯 D.卢梭

8.下列德育方法选择合理的是()A.政治法纪教育主要以强制灌输方法进行 B.采取罚款的方式解决班级卫生问题 C.中学生德育可更多采用说理教育法

D.为了维护绝大多数同学的学习权利,教师可以将破坏课堂纪律的同学赶出教室

9.某教师在讲授课文《春》时,用多媒体播放江南水乡的春景,为学生创设真实、具体、生动的场景。其使用的教学方法是()A.演示教学法 B.实验教学法 C.欣赏教学法 D.情境教学法 10.最早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A.埃拉斯莫斯 B.夸美纽斯 C.罗杰斯 D.布鲁纳

11.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课程结构由()三个层次构成。A.学习领域、课表、模块 B.学习领域、科目、模块 C.学习领域、科目、课表 D.课表、科目、模块 12.智力的核心成分是()A.创造能力 B.思维力 C.观察力 D.记忆力

13.儿童在写作业遇到困难时,常说:“我要学习解放军叔叔”,从而有力量和信心把作业坚持写下去,直到成功。这体现了自我防御机制中的()A.升华 B.补偿 C.幽默 D.认同

14.成绩目标模式的学生倾向于选择()

①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②简单的任务

③极难的任务

④模糊不清的任务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雪地中难辨兔”是由()引起的。A.刺激物的强度 B.刺激新奇 C.刺激的对比 D.刺激物的运动变化 16.在归因理论中,身心状况属于()的因素。A.不稳定、内在、不可控 B.稳定、外在、可控 C.不稳定、内在、可控 D.稳定、外在、不可控

17.根据加涅的学习水平分类,“学生闻老师呵斥而畏惧,见试卷获满分而欣慰”属于()A.信号学习B.刺激—反应学习C.连锁学习D.言语联结学习

18.有的学生学习时必须找到一个绝对安静的场所。这属于()A.努力管理策略 B.环境管理策略 C.时间管理策略 D.元认知管理策略

19.动作结构方面,各个动作之间的干扰消失,衔接连贯、流畅,高度协调,多余动作消失是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阶段的表现。A.操作定向 B.操作整合 C.操作熟练 D.操作模仿

20.群体对每个成员的吸引力,就是()A.群体凝聚力 B.课堂气氛 C.群体规范 D.学校人际关系 21.微格教学最典型的特点是()A.训练单元小 B.反馈快速准确

C.有老教师规范指导 D.对教学过程录像并分析

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德育方法是实现德育任务,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关键因素。2.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3.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不可能同时存在。

4.一个概念的内涵越丰富,信息量越大,它所能包含的外延就越大。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2.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

3.简述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

4.简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某教师在教文言文《强项令》时,提了一个问题:“课文题目中的‘强项’是什么意思?”学生根据课文的注释,马上回答是“硬脖子”的意思。为了让学生对比古今词义的区别,教师又追问:“‘强项’在现代汉语中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一下子把学生问懵了,课堂上出现了“冷场”的局面,教师接连问了几个学生都没有答出来。课后,教师进行了认真的教学反思。第二天给另一个班上课时,该教师及时改变了提问策略。在学生找出“强项”在课文中的意思之后,教师请学生们思考:“请问你们都有什么强项?”一个学生答道:“我的强项是打乒乓球。”教师接着问:“那么,你所用的‘强项’是什么意思呢?”学生想了想说:“是‘长处’的意思。”于是,教师再次请大家思考:“‘强项’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词义有什么差别?”学生们纷纷举手并给出正确的答案。

请运用教学原则相关知识对此材料进行分析。

2.一位专家到一所中学考查学生的地理知识。她浏览了一下课本,向学生问道:“假如你在地下挖一个几百米深的坑,坑底比上面是热还是冷呢?”没有学生能够回答。这时,教师对专家说:“我确信他们是知道的。”于是教师向学生问道:“地球的内核是什么样的状态?”“地球内核是火热的熔岩!”同学们齐声回答。

为什么原本有意义的知识,学生只能如此死记硬背?请根据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对此现象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属于广义的教育现象。2.C【解析】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3.A【解析】略。

4.A【解析】题干描述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5.B【解析】略。

6.B【解析】“壬戌学制”明确以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划分学校教育阶段的依据,这在我国现代学制史上是第一次。7.C【解析】针对目标模式过分强调预期行为结果即“目标”,而忽视“过程”的缺陷,英国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提出了“过程模式”。8.C【解析】略。

9.D【解析】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材特点,创设一个有关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生动活泼地掌握知识,发展创造力。题干中,教师为学生播放江南水乡的春景来讲授《春》的内容,运用的方法就是情境教学法。10.A【解析】略。11.B【解析】略。

12.B【解析】智力也即智能,是使人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成分,并以思维力为核心。

13.D【解析】认同是指无意识中取他人(一般是自己敬爱和尊崇的人)之长归为已有,作为自己行为的一部分去表达,借以排解焦虑与适应的一种防御手段。

14.B【解析】成绩目标取向的学生倾向于选择防御性策略,选择极易成功或很难成功的任务。15.C【解析】白色的兔子在白色的雪地上难以分辨出来是因为两者的颜色相同,刺激的对比不强烈。

16.A【解析】身心状况是内在的、不稳定的,同时不因个人意志而改变,所以也是不可控的。

17.A【解析】信号学习是指学习者对某种信号刺激做出一般性和弥散性的反应。18.B【解析】略。

19.C【解析】题干所述是操作熟练阶段动作的特点。

20.A【解析】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

21.A【解析】略。

二、辨析题

1.(1)这种说法是正确的。(2)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它是实现德育任务,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关键因素。

2.(1)这种说法是正确的。(2)教育目的是最高层次的概念,它是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总的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都要依据教育目的制定。培养目标是指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培养人的具体要求。教学目标是三者中最低层次的概念,更为具体,微观到每堂课甚至是每个知识内容,教育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教学目标日积月累地得以实现,就会渐次达到培养目标,以致教育目的。

3.(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2)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则称为倒摄抑制。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可以同时存在,系列材料的中间部分会受到双重抑制。

4.(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2)每一个概念都包括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其中,内涵代表概念能够反映的事物的本质特征。内涵和外延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概念的内涵越丰富,信息量越大,反而所能包含的外延就越少。反之,一个概念的内涵越抽象越概括,其所拥有的外延也就越丰富。

三、简答题(答案要点)

1.(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特点;(3)每节课的重点、难点;(4)学生年龄特征;(5)教学时间、设备、条件;(6)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此外,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还受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这就要求我们要全面、具体、综合地考虑各种相关因素,进行权衡取舍。

2.(1)教育培养出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3)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3.(1)建立有效的课堂规则;(2)合理组织课堂教学;(3)树立教师权威;(4)做好课堂监控;(5)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

4.(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课程和心理辅导的活动课;(2)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3)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4)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5)小组辅导。

四、材料分析题(答案要点)

1.(1)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贯彻此原则的要求有:①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材料中这位教师在第一堂课中提出的问题:“‘强项’在现代汉语中是什么意思?”出现了课堂“冷场”的局面,这是由于没有引起学生的兴趣;而在教学反思后的第二堂课上,学生们能够紧跟问题思考,最后“纷纷举手并给出正确的答案”,这说明学生们的积极性被成功地调动起来,证明教师的启发有了效果。

(2)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贯彻此原则的要求有:①教师的教学要有系统性;②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进行教学。材料中,第一堂课中教师的问题之所以没有得到学生的回应,正是因为他直接把难题摆了出来,没有遵循由易到难的顺序导致的;改进后的第二堂课中,教师先问了容易的问题,学生们做出回答之后再一步步地引导到目标问题。这样通过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们自然而然就理解了教师的问题。(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引导他们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贯彻此原则的要求有:①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②重视引导和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教师在第一堂课中的问题没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正是因为“强项”这个词被单独拿出来直接让学生解释,学生无法联系已有的经验。而到了第二堂课,教师先问了“你们都有什么强项?”当学生说出了自己的强项之后,教师再让学生思考刚才说的“强项”是什么意思。这成功地让学生将理论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因此他们很快就明白了这个词的现代意义,接下来也就可以与课文原意对比了,这节课最终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1)材料中专家问学生坑底比上面是热还是冷时,没有学生能够回答。但是,当教师换了一种提问方式,问地球的内核是什么样的状态时,同学们却能齐声回答出正确答案。这种现象表明,学生的学习是机械学习而非意义学习。学生只是依据字面上的联系,记住某些符号的词句或组合,而没有以符号为代表将新观念与其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因此,当学生在面对专家提出的问题时,不能正确回答出。

(2)①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本身性质(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主观条件)的影响。从客观条件来看,有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合乎这种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标准,即具有逻辑意义。教材一般符合此要求。从主观条件来看,首先,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其次,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意义学习的目的,就是使符号代表的新知识获得心理意义。

②从本材料来看,教材本身有意义,造成学生死记硬背的是主观条件。也就是说,学生没有将新知识与适当观念联系起来,从而没有使新知识获得心理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对学生意义学习能力的培养。

第三篇: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标准预测试卷(中学)(八)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知识与能力标准预测试卷(中学)

(八)(总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A.社会适应能力 B.社会化人格 C.精神面貌 D.精神状态

2.布卢姆将认知目标按智力水平由低到髙分为哪六个层次?()A.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 B.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 C.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 D.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3.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是()。A.人和动物的学习

B.人类的学习

C.学生的学习 D.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4.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A.终身教育 B.普通教育 C.职业教育 D.义务教育

5.班主任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或一学年)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小结与评价。这项工作是()。

A.建立学生档案 B.操行评定 C.班主任工作计划 D.班主任工作总结

6.一个学习材料中间的项目比两端的项目学得慢,记得差,这支持了那种遗忘的理论?()

A.痕迹衰退说 B.干扰说 C.动机说 D.抑制说 7.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A.怪异观念 B.强迫行为 C.强迫洗手 D.强迫恐惧

8.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A.国家课程 B.显在课程 C.核心课程 D.学科课程

9.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A.信息加工 B.智力活动 C.信息输入 D.心理变化

10.有些课题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语法等),如果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地掌握这种知识和技能,则宜于采用()。A.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 B.师生互动策略 C.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学习D.合作学习策略 11.“鹤立鸡群”容易引起无意注意,这是由于()所引起的。A.刺激物的强度 B.人的自身状态 C.刺激物的运动变化 D.刺激物的新异性 12.“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反映了()。A.思维的概活性 B.思维的灵活性 C.思维的间接性 D.思维的直觉性

13.爱国主义情感、集体荣誉感、同志友谊感属于情绪情感中的()。A.美感 B.心境 C.道德感 D.理智感 14.概念同化的典型方式()。A.有意义学习B.发现学习C.机械学习D.接受学习

15.“浪子回头金不换”说明人的个性具有()。A. 稳定性 B.整体性 B. C.社会性 D.可变性 16.形成守恒概念,出现了零散的可逆运算的认知发展阶段是()。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7.“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A.遗传 B.身体素质 C.教育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18.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A.各级各类教育机构 B.教育思想 C.教育管理制度 D.学制

19.性偏差是指少年性发育过程中的不良适应,一般()。A.不容易矫正 B.容易矫正 C.不属于性心理障碍 D.属于心理障碍

20.不属于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的主要内容是()。A.发展性咨询与辅导 B.心理治疗

C.适应问题的咨询与辅导 D.学习心理问题的咨询与辅导 21.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A.自我期待感 B.自我归因感 C.自我预期感 D.自我效能感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22.想象可以创造出现实中尚未存在或不可能存在的新形象,因此它是超现实的。

23.焦虑情绪对学习只有干扰和阻碍作用。

24.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教师可以随意对待学生。

25.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26.简述精细加工策略中常用的记忆术。

27.上好一堂课的要求是什么?

28.简述增进心理健康的方法。

29.简述心理毕生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30.初三的时候,我(台湾作家三毛)数学总是考不好,后来我发现数学老师每次出小考题,都是把课本里面的习题叫我们做。当我发现这个秘密时,就每天把数学题目背下来,由于我记忆力很好,那阵子我一连考了六个一百分。数学老师开始怀疑我了:这个数学一向差的小孩怎么会功课突然好了起来呢?一天,她把我叫到办公室,丢了一张试卷给我:“陈平,这十分钟里,你把这些习题演算出来。”我一看上面全是初三的考题,整个人都呆了,坐了十分钟后,我对老师说我不会做。下一堂课开始,她当着全班同学说:“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最喜欢吃鸭蛋,今天老师想请她吃两个。”她叫我上讲台,拿起笔蘸进墨汁,然后在我的眼睛周围画了两个大黑圈,边画边笑着对我说:“不要怕,一点也不痛不痒,只是凉凉而已。”画完后老师又对我说:“你转过身去让同学看一看。”当时,我还是一个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小女孩,我乖乖地转过身去,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起来。下课后,老师命令我到学校里走一圈。教室外面挤着很多同学,他们看着我奇怪的样子都哈哈大笑。第二天早上,我悲伤地上学去,两只脚像灌了铅似的迈不动,走到教室门口,我昏倒在地上,失去了知觉。从此,我离开了学校,把自己封闭在家里。

问题:以上材料中的数学老师违反了那几条德育原则?请作具体分析。(18分)

31.某初中班有两位同学,甲常常表现为:温柔、和顺,对事物观察敏锐,反应敏感,体验深刻,想象丰富,在活动中不敢表现自己,做事小心谨慎,课堂表现很守纪律。而乙生表现为:动过迅速,精力充沛,热情洋溢,爱发脾气,情绪产生快而强,难以自制,理解问题常比别人快,活泼直率,粗心大意,坚持己见。问题:请你根据甲、乙表现出来的特征判断他们的气质类型,然后提出针对性的教育措施。(18分)

第四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预测试卷及答案一(小学综合素质)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预测试卷及答案3(小学综合素质)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即使人们对长大后的“狼孩”进行再好的教育,也很难令其用人类的语言进行顺畅交流。这说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A.阶段性 B.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2.师生关系体系中最高层次的关系形式是()A.社会关系 B.伦理关系 C.心理关系 D.教育关系

3.“皮格马利翁效应”给教师的启示是()A.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 B.教师要善于赞赏学生 C.教师要有很高的知识水平D.教师要有自信心

4.我国中小学课桌的摆放多呈(),教师讲台置于块状空间的正前方,这种格局阻隔了师生之间的交往及生生之间的交往。A.圆桌式 B.秧田式 C.马蹄形 D.半圆形

5.在教育法律关系中,学生是教育法律关系的()A.主体 B.被监护人 C.公民 D.未成年人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害。A.自由、尊严 B.人身、财产 C.成长、健康 D.生命、安全

7.根据我国《教师法》的有关规定,“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与“品德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其教师资格将()A.给予撤销 B.宣告中止 C.永远丧失 D.公告无效

8.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其他大专专科学历的公民不得申请的教师资格类型是()A.幼儿园 B.小学 C.初级中学 D.高级中学

9.校长和教师的在职培训工作,由()级以上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负责组织。A.省 B.市 C.县 D.乡

10.教师不能因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关学生禁闭,因为学生具有()

A.身心健康权 B.人身自由权 C.人格尊严权 D.隐私权

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必须由具有我国国籍、在我国境内定居、并具有国家规定任职条件的公民担任我国学校的()

A.教师 B.校长 C.行政人员 D.教辅人员

12.教师获取报酬主要通过工资报酬、福利待遇和()来体现。A.带薪休假 B.政治地位 C.有偿家教 D.教师节

1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了中小学教师所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下列没有涉及的是()A.爱国守法 B.爱岗敬业 C.关爱学生 D.无私奉献

14.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是为了进一步推进未成年人的(),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充分发挥班主任在教育学生中的重要作用。

A.安全保护工作 B.思想道德建设 C.精神文明建设 D.遵守纪律的意识

15.教师良心虽然外人看不见、摸不着,但教师却能深深地体验和意识到,并利用它指导自己的工作。这说明教师良心具有()A.公正性 B.稳定性 C.内隐性 D.广泛性

16.教师处理与学生关系的根本出发点是()A.合作 B.敬业 C.严谨 D.爱学生 17.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总趋势是()A.西高东低 B.西低东高 C.南高北低 D.北高南低

18.相关研究发现,每天睡眠不足7小时的人普遍比睡眠时间更长的人胖。这是因为睡眠不足影响了新陈代谢功能,使刺激食欲的荷尔蒙增加,同时产生饱胀感的荷尔蒙水平降低。由此不能推出()A.胖人的食欲比体重正常的人好 B.睡眠状况影响新陈代谢 C.荷尔蒙水平影响食欲 D.胖人的荷尔蒙水平可能异于常人 19.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A.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限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南渡前多写离愁闲愁,词风清丽柔媚;南渡后多写国恨家仇,词风凄恻哀婉,《醉花阴》《声声慢》都创作于这一时期

B.昌黎先生、青莲居士、香山居士、白石道人、王临川、已斋叟依次指的是韩愈、李白、白居易、姜夔、王安石、关汉卿

C.弗兰茨·卡夫卡的《变形记》、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和詹姆斯·乔伊斯的《等待戈多》都是现代派小说的代表

D.“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是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伟大的开端,其中最著名的作家有鲁迅、郭沫若、茅盾和巴金等 20.《多宝塔碑》是颜真卿的()作品。A.楷书 B.行书 C.草书 D.隶书

21.下列节气中列在阴历十一月份的是()A.小雪 B.冬至 C.小寒 D.立冬

2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用盐酸除铁锈 C.氢气用于充探空气球 D.用钨做灯泡中的灯丝 23.儒家创始人孔子的中心学说是()A.中庸之道 B.“仁”的学说

C.“生而知之”的唯心主义先验论 D.理学思想

24.在计算机A上使用PowerPoint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后保存,将PowerPoint文件拷贝到计算机B上,则在计算机B上()A.不能看到图片 B.可以看到一部分图片

C.可以看到所有图片 D.可以看到所有图片,但比较模糊

25.取材于特洛伊战争的传说,与《奥德赛》组成希腊伟大史诗《荷马史诗》的经典作品是()A.《伊利亚特》 B.《俄瑞斯忒亚》 C.《俄狄浦斯王》 D.《普罗米修斯》

26.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入海口处,塑有一座安徒生童话中的主人公的铜像。这位主人公出自()A.《丑小鸭》 B.《海的女儿》

C.《小意达的花儿》 D.《卖火柴的小女孩》 27.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煤炭 B.石油 C.风能 D.核能

28.在PowerPoint中,某同学制作一份名为“我的故乡”的演示文稿,要插入一段他自己录制的声音文件,应该采用的操作是()A.选择“插入”菜单中的“影片和声音/文件中的影片” B.选择“插入”菜单中的“图片/来自文件”

C.选择“插入”菜单中的“影片和声音/文件中的声音” D.单击工具栏中的“插入剪贴画”按钮

29.快递公司服务范围即服务网络所能覆盖或到达的范围,是衡量快递公司竞争能力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快递企业提供快递服务的物质基础。服务范围决定了快递公司快件所能到达的服务区域。对于客户来说,快递公司能提供的服务范围当然是越大越好。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不能支持上述判断()

A.许多服务范围小的快递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举步维艰 B.大中型客户的业务范围往往非常广泛,覆盖全国各地

C.服务网络覆盖面广的快递公司,如EMS、中铁快运等四家的营业总额超过国内市场总额的50% D.划分为省内和省外快件后,快递公司主要以重量计费,并不以距离计费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30.材料:

新学期开始了,一位家长把孩子领到教师面前说:“我把孩子交给您了,请您严加管教,孩子不听话,要打要骂随您的便。” 问题:

(1)什么是师生关系?家长理解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6分)(2)民主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怎样的?(8分)

31.材料:

在日常教学中,王老师不仅像别的老师那样经常关注那些能说会道、反应灵敏的学生,她还经常关注那些比较胆小,很少回答问题的学生。有的时候这些学生可能过于紧张答不出来,王老师就会让他坐下来放松一下,语气温和地对学生说:“没关系,以后经常练习就好了。”在课下,王老师主动与学生交往,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还经常主动与家长沟通,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问题:

请运用教师职业道德相关知识对该材料进行分析。

32.阅读下面的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语文天生浪漫(节选)熊芳芳

让我们再次聆听那遥远的声音——“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即便是义愤填膺吧,也是那般的富有浪漫气息。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更是将古人的浪漫情怀推向了极致。

语文,从远古走来,从蛮荒走来,从我们祖先浪漫的心灵中走来。开天辟地的盘古,以身补天的女娲,用刚与柔成就了远古人类对世界与宇宙浪漫的想象;填海的精卫,逐日的夸父,用血与肉书写了所有生命对自由与光明不朽的追求。

因着浪漫,四十弃官归隐的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着浪漫,五十始举进士的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因着浪漫,王昌龄发出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壮誓言;因着浪漫,李白才会仰天长笑“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语文,从浪漫的心灵出发,走向深广,走向博大。

因着语文,孔雀东南飞的故事成了家喻户晓的绝唱;因着语文,木兰从军的传说成了妇孺皆知的佳话。

因着语文,雪莱的“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温暖了多少失意者的心怀;因着语文,但丁的“走你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激荡着每一个开拓者的胸襟。

因着语文,我们收藏了春的温暖、夏的火热,秋的丰硕、冬的冷峻;因着语文,我们领略了北国的冰雪,南疆的椰林,西域的雄鹰,东海的潮汐。

语文,是天生浪漫的文化载体。睿智的思想,高尚的情感,灵动的才智,无不栖于根深叶茂的语文之树,它生生不息地传承着人类文明,它涤荡污浊,提精炼粹,陶冶身心,它汇聚了浪漫又传送着浪漫。浪漫的语文,呼唤浪漫的情怀。

一个有些浪漫情怀的人,能像范仲淹一样无私,“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也能像王安石一样无畏,“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他们可以心游万仞、精骛八极,更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撑门拄户,立地擎天。既可以迎来送往,胜友如云,更可以一人一盏一影,孤灯自守黎明。既可横空出世、笑傲江湖,又可面壁潜心,十年磨一剑。入世可如岳飞,“壮怀激烈”,“八千里路云和月”,也可躬耕垄亩如诸葛亮,“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唯有具备一些浪漫情怀,才可能真正的理解生活,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唯有具备一些浪漫情怀,才可能真正的理解语文,热爱语文,欣赏语文。

因为,语文天生浪漫。

浪漫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浪漫是细致的也是博大的,浪漫是喜乐的也是忧伤的。

一分一秒的华年、一朵一朵的笑靥、一句句清风的低语、一帧帧季节的相片、一些黎明、一些黑夜、发黄的故事、春天的屋檐……一并装入生命的全部流程中,一遍又一遍地再读。让我们的心牵着我们的手,在语文的世界里徐徐穿行,在真实与浪漫中徐徐穿行。问题:

(1)通观全文,“语文”与“浪漫”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请简要加以分析。(6分)

(2)通读上文,你最欣赏的一点是什么?请围绕你最欣赏的一点简要加以分析。(8分)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50分)

33.请以“教育从心开始”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晰,语言流畅,不少于1000字。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题干的描述表明了个体发展具有关键期,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规律。

2.B【解析】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构成一个特殊的道德共同体,各自承担一定的伦理责任,履行一定的伦理义务。这种关系是师生关系体系中最高层次的关系形式,对其他关系形式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3.B【解析】皮格马利翁效应也是教师期望效应,体现了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善于赞赏学生。

4.B【解析】我国中小学课桌的摆放多呈“秧田式”,教师讲台置于块状空间的正前方,这种格局阻隔了师生之间的交往及生生之间的交往。目前,许多国家都在探讨圆桌式、马蹄形、半圆形、蜂巢式等便于师生交往和交流的座位排列方式。

5.A【解析】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教育法律关系的参加者,也就是在具体的教育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和组织。我国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可分为三类:公民(自然人)、机构和组织(法人)、国家。教育法律关系中最重要的法律主体是学生与教师。

6.B【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规定,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包括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

7.A【解析】根据《教师资格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撤销其教师资格:(1)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2)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被撤销教师资格的,自撤销之日起5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其教师资格证书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收缴。

8.D【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一条规定,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9.C【解析】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三条规定

10.B【解析】人身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包括身体行动自由和表达的自由。侵害学生人身自由的表现形式有:非法拘禁和限制学生、非法搜查学生、非法限制学生表达自由的权利等。

11.B【解析】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条规定。12.A【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七条第四款规定,教师的权利包括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13.D【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了中小学教师所应遵守的六项职业道德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14.B【解析】根据《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第一条规定,为进一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充分发挥班主任在教育学生中的重要作用,制定本规定。

15.C【解析】题干描述的是教师良心内隐性的特点。16.D【解析】略。

17.A【解析】我国的地势呈阶梯状分布,西高东低,这也是造成我国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的原因。

18.A【解析】本题属于无法推出型,主要考查日常推理的判断。题干中“睡眠不足影响了新陈代谢功能”说明了B项“睡眠状况影响了新陈代谢”;“刺激食欲的荷尔蒙”以及“产生饱腹感的荷尔蒙”说明了C项“荷尔蒙水平影响食欲”;D项属于可能性论断。所以选A项。19.B【解析】A项《醉花阴》创作于南渡前;C项《等待戈多》是荒诞派戏剧,作者是萨缪尔·贝克特;D项“当代文学”应为“现代文学”。

20.A【解析】颜真卿是楷书大家,代表性楷书作品有《颜勤礼碑》《颜家庙碑》《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等。

21.B【解析】二十四个节气中,正月有立春、雨水;二月有惊蛰、春分;三月有清明、谷雨;四月有立夏、小满;五月有芒种、夏至;六月有小暑、大暑;七月有立秋、处暑;八月有白露、秋分;九月有寒露、霜降;十月有立冬、小雪;十一月有大雪、冬至;十二月有小寒、大寒。

22.B【解析】用盐酸除铁锈原理是盐酸能与铁锈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23.B【解析】“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因而孔学又被称为仁学。仁之核心体现在下面这句话中:“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4.C【解析】略。

25.A【解析】《荷马史诗》共包括《奥德赛》与《伊利亚特》两部分内容。

26.B【解析】丹麦雕刻家爱德华·艾瑞克森根据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铸塑了一座美人鱼铜像,铜像坐落在哥本哈根的长堤公园内,已成为丹麦的象征。

27.C【解析】从可否循环使用上,我们可以把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其中,风能、水能等属于可再生能源,而煤、石油、天然气等属于不可再生能源。28.C【解析】略。

29.D【解析】本题为加强论证类,题干的结论是快递公司提供的服务范围越大越好。A项范围小的公司举步维艰,从反面支持了题干的论证;B项大中型客户的范围非常广泛,说明快递公司只有服务范围大,才能吸引大中型客户,支持了题干的论证;C项服务范围广的几家公司占有大量的市场份额,也支持了题干的论证。D项不涉及服务范围与运行情况的分析,不能支持题干的论证,故答案选D项。

二、材料分析题(答案要点)

30.(1)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材料中的家长说“孩子不听话,要打要骂随您的便”,这体现了该家长持有传统的教师中心的师生关系观念。这种观点认为,教师的天职就是要将大量的知识快速地传递给学生,教师作为知识的拥有者和传递者,理所当然地成为权威,教师的传授就是教育活动的中心。教师主宰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学生完全成为一个被改造的对象、被灌输的容器。学生的主体性被漠视,与此同时,教师的主体性也丧失了,因为他们也同样被知识所奴役,丧失了自己的精神自由。(2)民主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理解学生,发挥非权力性影响,并一视同仁地与所有学生交往,善于倾听不同意见,同时,也要求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学会合作和共同学习。在这种师生关系中,教师能力强、威信高,善于同学生交流,不断调整教学进程和方法;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兴趣广泛、独立思考,和教师配合默契。民主的师生关系来源于教师的民主意识、平等观念以及较高的业务素质和强大的人格力量。这是理想的师生关系类型。

31.(1)王老师的做法践行了关爱学生这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学生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材料中“王老师不仅像别的老师那样经常关注那些能说会道、反应灵敏的学生,她还经常关注那些比较胆小,很少回答问题的学生”即体现了王老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把关爱给每一位学生。

(2)王老师的做法践行了教书育人这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书育人要求教师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材料中“在课下,王老师主动与学生交往,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体现了王老师是循循善诱的引导教育学生,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王老师的做法践行了为人师表这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人师表要求教师团结协作,尊重家长。材料中的“她还经常主动与家长沟通,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体现了王老师尊重家长,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32.(1)①语文从浪漫的心灵出发,汇聚了浪漫又传送着浪漫;②浪漫的语文呼唤着浪漫的情怀,唯有具备一些浪漫的情怀,才可能真正地理解语文,热爱语文,欣赏语文。

(2)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只要观点集中合理,分析有理有据,表述流畅,即可给满分。

三、写作题(参考范文)33.教育从心开始

“教育从心开始”早就被人们提出来了,但一般的人都会认为这是指对学生的关爱,而我认为它更深、更广的含义应该指教育机智。被人们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教师,不正好体现了这个特点吗? 教育从心开始,就是要给学生师爱。教育如果没有爱无疑于茫茫沙漠没有水源。但这“爱”,是需要讲究方式方法的。方式恰当的爱能让学生感受到雪中送炭的温暖与幸福,这种爱如同涓涓细流能让学生干涸的心田得到滋养;反之会让学生感受到火上浇油的烦躁与愤恨。要做一名深受学生喜爱的优秀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爱”。

教育从心开始,就是要在教学中讲究技巧。我的音乐老师×××的成功教学案例就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我班新选的音乐委员因为胆量小放不开,高音部分总是上不去,老师就对她说:“你的声音很好听,这首歌更好听,我想跟着你学,请把我也当作你的同学,放开了唱,一定能唱好的。”在老师的鼓励下,她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从那以后,自信点燃了她学习的激情,笑容随时绽放在她的脸上。就是这句微不足道的鼓励却让这个学生得到了学习的快乐。所以我想起人们常说的:老师的一句话可以成就学生辉煌的人生,也可以摧毁学生理想的城堡。

教育从心开始,就是要注意处理偶发事件的策略。遭遇偶发事件一定要冷静,要处理得灵活。有的年轻教师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看课外书,硬逼着学生交出所看的书籍,可有的学生就是不愿交,于是和学生抢、厮打,最终不了了之。用一个眼神、一句话去提示他,让他自己把书收到课桌下,下课后再找他谈,难道这不是良策吗?课堂上还有更多的偶发事件,比如教室突然飞进“不速之客”,并且已经虏获了学生的心,不妨就此开一个“如何保护动物”的主题班会;再比如罕见的白雪让学生目不转睛的时候,何不让他们一次看个够?

当今这个社会只要你能取得教师资格证,能被学校聘用,你就可以成为一名教师,就这一点来说当老师很容易,但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真的很难,学生是活生生的发展的个体,教学中有很多问题是我们无法预料的,所以,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去探索、改进、完善我们的教育方法。既然选择了做人梯,那么我们就应该捧着一颗爱心,带着一双慧眼,用机智去经营教育。

第五篇:2015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标准预测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A.孟禄 B.利托尔诺 C.霍尔 D.华生

2.王老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应,这体现了注意的哪种品质?()A.注意分配 B.注意稳定性 C.注意广度 D.注意转移

3.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A.面向全体学生

B.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4.小学德育的基本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 B.示范教育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5.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则是指()。A.知行统一原则

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6.小明学习不是为了获得家长的赞许,也不是为了赢得名次,只是他发觉知识学习过程本身就有乐趣。根据奥苏伯尔关于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理论,小明的学习动机属于()。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自我效能感

7.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A.共同的奋斗目标 B.班主任的要求

C。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 D.共同的活动

8.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问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是()。A.常规管理 B.民主管理 C.平行管理 D.目标管理

9.班级管理的主要功能是()。A.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B.维持班级秩序 C.形成良好的班风

D.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10.“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A.广阔性 B.独立性 C.灵活性 D.逻辑性

11.一名熟练的汽车驾驶员在开车过程中,一面观察道路的情况,一面操纵方向盘,这种现象属于注意的()。A.预定 B.转移 C.分配 D.集中

12.“这次考试失败是因为我的运气不好”,这是把失败归因于()。A.内部的可控因素 B.内部的不可控因素 C.外部的可控因素 D.外部的不可控因素

13.提出情绪辅导方法的心理学家是()。A.桑代克 B.斯金纳 C.雅各布松 D.埃利斯

1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方法是()。A.参观法 B.演示法 C.情境教学法 D.欣赏教学法

15.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要采用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就要及时应对讨论中出现的很多问题,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进行小组讨论时,每组人数越少越好,因为人数越多,每个人的发言机会就越少 B.如果发现讨论中某人非常不积极,教师应该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 C.发现学生的讨论进入误区或陷入知识瓶颈时,教师必须及时进行引导 D.讨论要严格按照教师课前制订的讨论计划进行,不能更改

16.下列不属于我国21世纪小学数学新课程突出体现的理念的是()。A.基础性 B.普及性 C.科学性 D.发展性

17.沈从文小时候经常逃学,而且长时间对老师的批评、斥责非常抵触,但是他的一位姓毛的小学老师利用校园里的一棵楠树激发了他的进取心,沈从文最终成了杰出的作家。这个故事主要告诉我们学生具有发

展的()。A.普遍性 B.现实性 C.可塑性 D.差异性

18.一个人的思维活动能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思维品质称为思维的()。A.广阔性 B.灵活性 C.逻辑性 D.深刻性

19.学生为了自己在班级中的成绩排名而努力学习,这样的学习动机主要属于()。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认知性动机 D.交往性动机

20.小学德育工作常用的奖惩属于()法。A.榜样示范 B.品德评价 C.陶冶教育 D.说理教育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21.简述教师运用谈话法时应注意的问题。22.简述一堂好课的标准。23.简述小学生想象力的特点。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24.以下是《十几减九》的教学片段,阅读并回答问题。

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例题“12—9”的计算方法,然后展开师生对话,交流算法。师:谁来介绍自己的方法,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想的? 生1:我是数出来的。师:你是怎么数出来的呢? 生1:我心里想着9,然后从9往下数(用手指表示),一直数到12,数了3个数,所以12减9就等于3。师:你能给你的方法起个名称吗? 生1:(想了想)那就叫“数手指”法吧。

生2:老师,我不用数手指,而是用小棒来摆。师:你是怎么摆的,又怎么算呢? 生2:我先摆出12根小棒,然后拿走9根,剩下3根,12减9就等于3,这种方法叫“摆小棒”法。师:好一个“摆小棒”法,你真行!生3:我不用数手指,也不用摆小棒就能算出来!师:是吗?那就把你的高招说一说!生3:(得意地)我把12分成10和2,先用10减9等于1,再用1和2加起来就等于3。师:哇!你真聪明,能想出这么巧妙的方法,老师佩服你!那你给这种方法起名称了吗? 生3:我不知道该叫什么方法好。

师:还有谁的方法和生3的一样?你们一起来商量一下,给这种方法起个什么名称。

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说出了很多名称,有的叫“分开减”法,有的叫“先算10”法,有的说是“10减”法,还有的叫“先算减,再算加”法。

师:这些名称都有道理,老师把你们的这些说法综合起来,起一个又简单又合理的名称,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师:那就叫“破十法”吧!生4:我还有一种方法比“破十法”还好!师:是吗?怎么个好法,你说说!生4:因为我知道9加3等于12,所以12减9就等于3,这种方法叫“想加算减”法!师:你真会学习,能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生5:老师,我还有一种更好的方法,叫“连续减”法!师:(惊讶地)真的吗?怎么连续减呢? 生5:(兴奋地跑上讲台)我先用12里的2减去9里面的2,再用10减去剩下的7就得到3。师:你真是一个“小数学家”,太了不起了!问题:试述此教学片段中,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学活动的哪些特点?(20分)2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某小学的学生中有三分之一是本市人,三分之二是外地人,主要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生们的学习水平相差很大,某教师根据班上学生的情感水平、认知水平、学习基础、家庭状况等实施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问题(一):该教师贯彻了什么教学原则?该原则的含义是什么?(10分)问题(二):结合本实例,谈谈如何贯彻该原则。(10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有2小题。请任选1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1 小题计分,40分)26.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给予是快乐的

圣诞节快到了,哥哥送给保罗一辆新车作为圣诞礼物。圣诞节的前一天,保罗从办公室里出来的时候,看见一个男孩在他闪亮的新车旁走来走去,有时候伸手轻轻地摸一下,满脸羡慕的神情。

保罗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个男孩,从衣着来看,他的家庭显然不宽裕。看见保罗在望着自己,男孩问道:“先生,这是你的车吗?”

“是啊,”保罗点点头说,“这是我哥哥给我的圣诞礼物。”

男孩睁大了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给你的,你不用花一分钱?”保罗点点头。男孩惊叹地说:“哇!我希望„„”

保罗以为男孩希望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男孩却说:“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保罗吃惊地看着这个男孩,不由自主地问了一句:“你愿意坐我的车

一圈吗?”

“当然,我非常愿意。”

车开了一段路,男孩转过身来,眼睛里闪着亮光,说道:“先生,你能把车开到我家门口吗?”保罗微微一笑,他理解男孩的想法:坐一辆又大又漂亮的车子回家,在小朋友的面前是很神气的事。但是,保罗又错了。

“麻烦你把车停在台阶那里,等我一下,好吗?”

男孩跳下车,三步两步跑上台阶进了屋。不一会儿他出来了,背着一个小孩,显然是他的弟弟,看上去腿有残疾。他把弟弟放在最下面的台阶上,两个人紧靠着坐下。他指着保罗的车,说:“看见了吗?很漂亮,对不对?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将来,我也要送你一辆这样的新车。到那时候,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看我跟你讲的那些好看的圣诞礼物了。”

保罗的眼睛湿润了。他下了车,把小弟弟抱进了车里。那个男孩眼睛里闪着喜悦的光芒,也坐了进去。他们三个人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这个夜晚,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给予是令人快乐的。问题(--):请概括本文所阐述的故事并揭示寓意。(10分)问题(二):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15分)问题(三):设计本文的导人环节。(15分)27.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问题(一):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16分)问题(二):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环节。(24分)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和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2.A【解析】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

专家点拨本题的D项较有迷惑性,但考生只要准确掌握了注意分配和注意转移的概念,就可以作出区分并选出正确答案。注意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而注意转移是指当环境或任务发生变化时,注意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转到另一对象或活动上。由此可见,注意分配面向的是多个对象或活动,而注意转移面向的是一个对象或活动。

3.B【解析】在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4.A【解析】说服教育法主要是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说理传道,使学生明白事理,分清是非,以提高道德认识的方法。这是小学德育的基本方法。

5.D【解析】“平行教育影响”是马卡连柯(苏联杰出教育家和作家)的一个著名的教育方法:是以集体为教育对象,通过集体来教育个人的教育方法,使教育者对集体和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教育影响是同时的、平行的。

6.A【解析】奥苏伯尔把动机分为三种: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周围事物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需要,在学习

活动中,认知内驱力指向学习任务本身,是一种重要的和稳定的动机。

专家点拨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1)认知内驱力是以求知作为目标,从知识的获得中得到满足,是学习的内部动机。(2)自我提高内驱力不直接指向知识和学习任务本身,而是把学业成就看成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这是一种间接的学习需要,属于外部动机。(3)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等)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通常在年龄小的学生身上比较常见。

7.A【解析】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

8.C【解析】平行管理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9.A【解析】班级管理对于班级活动的顺利进行,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其主要的功能在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以利于更有效地开展实施教学活动。

10.C【解析】本题考查思维的特征,从“随机应变”可以看出考查的是思维的灵活性。专家点拨思维的品质包括:(1)思维的敏捷性,即思维的速度快、效率高;(2)思维的灵活性,即思路广、灵巧度高;(3)思维的抽象性,即逻辑性强、善于归纳概括、能深挖事物的本质。

11.C【解析】题干中所述的同时从事两种活动体现了注意的分配。12.D【解析】运气在归因模式中属于外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

13.D【解析】埃利斯提出了理性情绪辅导方法,认为人的情绪是由他的思想决定的,不合理观念导致了负向的、不稳定的情绪。

专家点拨情绪辅导方法也称理性一情绪疗法、ABC理论,由埃利斯提出。这是一种十分有应用价值的心理辅导方法,因此在历年考试中经常出现,而且各种题型都有。考生需要了解该方法的基本观点、基本步骤,了解A、B、C分别代表什么,以及常见的不合理观念包括哪些等。

14.D【解析】欣赏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教学方法。15.C【解析】A、B、D项的理解均有误。

16.C【解析】21世纪我国小学数学新课程的基本观念是:小学数学新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17.C【解析】学生的发展具有可塑性,因为学生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也是他们的品德、人格、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各方面都尚未定型,极容易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教师只要找对方法,就可以激发学生的进取心,从而使得学生不断进步。

专家点拨沈从文从经常逃学到成为杰出作家的经历说明,学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具有极大的可塑性。本题的D项较有迷惑性,考生可以仔细分析。差异性是指每个学生的遗传素质、家庭环境、兴趣爱好、学习风格等方面都是不同的,而题干只是提到了沈从文受到老师的激励而改变,因此属于可塑性。18.B【解析】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能够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品质。

19.B【解析】外部动机是指那种不是由活动本身引起,而是由与活动没有内在联系的外部刺激或原因诱发出来的动机。题干中学生不是对学习本身感兴趣,而是对学习所带来的结果感兴趣,因此属于外部动机。20.B【解析】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方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

二、简答题 21.【答案要点】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指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教师在运用谈话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

(2)提出的问题要明确,能引起思维的活跃,即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问题的难易要因人而异。(3)要善于启发诱导。

(4)要做好归纳、小结,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科学化,并注意纠正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帮助他们准确地掌握知识。

22.【答案要点】一堂好课的标准主要有:(1)明确的教学目的。(2)正确的教学内容。(3)恰当的教学方法。

(4)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和整洁的板书。(5)组织严密的教学过程。

专家点拨本题属于识记性题目。由于条目比较多,可能不容易记住。在记忆时,考生可以从目标、内容、方法、表达、组织、气氛六个方面进行记忆,对每方面的具体内容可以结合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进行填充。23.【答案要点】小学生进入学校以后,在教学的影响下,想象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小学生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发展。(2)小学生想象中的创造成分日益增加。(3)小学生的想象将更具有现实性。

三、材料分析题 24.【答案要点】(1)营造和谐氛围,实现师生情感的交融。教学活动不仅有知识信息的传递,更需要情感的交流。本教学片段中,师生的情感融于认知活动中,教师为学生创设了宽松、和谐的对话环境,给予学生一句句充满赞扬和信任的评价,让学生获得“心理自由与安全”,激励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大胆表达自己的算法。

(2)尊重学生,实现算法多样化。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学生从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思考角度出发,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这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算法多样化,也是学生个性化学习的体现。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他们探索不同的方法,使他们在自主探索、大胆猜测、互动交流的过程中获取数学知识,体验成功的快乐。本教学片段中,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励他们去发现“12—9”的多种计算方法。同时,使学生各自的算法在全班同学面前得以展开,从而生成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的教学资源。

(3)注重过程与方法,实现目标的达成。“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这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本教学片段中,教师让学生自主探索“12—9”的计算方法,并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怎样算,为什么要这样算的思维过程,使学生既学到知识,掌握计算的技能,又获得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25.【答案要点】问题(一):该教师贯彻了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这条原则是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中的反映,学生在知识水平、先前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个性倾向等方面彼此之间有一定的差异,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会”,而学生的现实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学的效果。因而,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可以使教师的教学工作更有成效。问题(二):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应该做到:①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②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四、教学设计题 以第27题为例: 27.【参考设计】 问题(~):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能听、说、认读单词和词组:friends,longhair,shorthair,thin,strong,quiet ②能听懂会说Myfriendisstrong.Hehasshorthair„

③会用longhair.shorthair,thin,strong,quiet等词简要描述一个人的模样和特征。(2)过程与方法目标

体验用所学的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体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如何描述并表达一个人,增强对英语的学习兴趣。2.教学重点

(1)句型:Who’dhe/she?Who’dyourbestfriend?(2)词汇:hair,thin,strong,quiet 问题(二):

一、热身/复习(Warmin9—up/Revision)1.猜谜语。(教师说,学生猜)It’ssobig.Ithasalongnoseandashorttail.Whatisit?(Anelephant)It’ssmall.Ithastwolongears.Whatisit?(Arabbit)2.教师出示猴子和兔子的图片,启发学生说:Themonkeyhasalongtail.Therabbit hasashorttail.教师再出示长颈鹿和梅花鹿的图片,让学生说出:It’stall.It’sshort. 3.复习单词big,small,long,short,tall,并说出中文意思。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1.教师出示ChenJie的面具,问:Whoisshe? 学生回答:ChenJie.

教师说:Shehaslonghair.(一边说一边做动作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出示Amy的面具,问:Whoisshe? 学生回答:Amy.

教师说:Shehasshorthair.(一边说一边做动作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同时拿着两个面具,说:ChenJieandAmyarefriends.Theyarefriends.

2.让学生看着面具在教师的提示下学说:Shehaslonghair.Shehasshorthair.They arefriends. 3.让学生指着班里的同学说:Shehaslonghair.Hehasshorthair.教师出示单词卡教读longhair,shorthair和friends。(把单词卡贴在黑板上)4.教师出示Sarah和MissWhite的面具,问Whoisshe? 学生答:Sarah,MissWhite.教师把面具贴到黑板上相应的单词前,鼓励学生说出:She haslonghair.Shehasshorthair.

5.教师指着班里很瘦和长得很健壮的同学说:Sheisthin.Heisstrong.并让学生指着班里的同学学说这两句话。教师出示单词卡教读thin和strong。教师要提醒学生在读thin时,注意咬舌尖儿。

6.教师出示ZhangPeng和Mr.Black的面具,并把它们贴到黑板上相应的单词前,让学生说出:Heisstrong.Heisthin.

7.教师把右手的食指放在嘴上,做出让学生安静的动作,让学生说出单词quiet。并出示单词卡,让学生认读quiet。(把单词卡贴到黑板上)再把ChenJie的面具贴到这个单词前,让学生说出:Sheisquiet.让学生翻译中文。

8.教师导入课文对话:Johnhasafriend.你能根据他的描述猜出这个人是谁吗?让学生观看课件,教师问:Whoishe?(板书)9.听录音带,跟读对话。

10.教师:你能根据我的描述猜出这个人是谁吗?Myfriendisthin.Shehaslonghair. Whoisshe?(板书)11.让学生模仿课文对话来描述黑板上所贴出的人物,让大家猜。

三、趣味操练(Practice)Lets find out 教师出示第一组单词:hair,eyes,ears,nose,mouth

教师出示第二组单词:long,short,big,small 教师出示第三组单词:thin,strong,quiet,cute,tall,short

四、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教师让学生在纸上画出自己的爸爸或妈妈,然后让大家看着画像,由自己来描述爸爸或妈妈的模样,看看谁画的画像与自己的描述是一致的。

下载国家教师资格考试预测试卷及答案教育知识与能力(小学)(大全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家教师资格考试预测试卷及答案教育知识与能力(小学)(大全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