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一节“电压”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8:40: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一节“电压”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一节“电压”教学设计》。

第一篇: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一节“电压”教学设计

第一节“电压”教学设计

【教案背景】

1、充分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与电压有关的物理现象联系起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物理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科学探究,注意教学的多样化

本节教材没有安排探究实验,我把课本第4页的“想想做做”实验改为学生探究实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善于发问、质疑的良好习惯,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同时,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3、通过阅读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通过阅读说明书,学会使用仪器的方法。说明书中的一些术语对学生来说可能比较陌生,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从各种信息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

4、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在这节内容中电压虽然抽象,但它与日常生活的很多实例联系密切,学生很容易理解电压的作用,因此本节的重点应放在正确使用电压表及能准确读数这个地方。又由于本节是下学期第一节课,部分学生可能遗忘了上学期的内容,容易将串、并联电路混淆。因此如何正确连接电压表、并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是本节的难点。【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内容由“电压”、“电压表”组成。学习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实例认识电压、电压单位;使学生通过阅读“直流电压表使用说明书”知道如何正确连接电压表、正确读数与使用。【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初步认识电压,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⑵知道电压的单位和常见电压值及换算关系。⑶知道串联电池组的电压关系。⑷会连接电压表,会读电压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获得电路中电流的强弱的信息。(2)通过阅读仪器的“说明书”,学会在实践中探索使用电压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学生正确使用电压表技能的训练,使学生会阅读说明书,并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4、教学重点:正确使用电压表,并能准确读数。

5、教学难点:正确连接电压表,并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选用】

本次教学需要实物教具、实验器材和多媒体课件的辅助。实物教具:干电池、蓄电池、小发电机、教学用电压表 实验器材:电池、开关、灯泡、电压表、导线

实物教具、实验器材和多媒体课件分别在本课的引入、学生探究、板书等环节中应用。【教学方法】

探究法、引导发现法、理论联系实际法、阅读指导法、讲解法、边学习边实践法、小组交流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1、学生在互联网上搜集城市夜景、闪电图片以及各种用电器标签、电源铭牌等素材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同时把板书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2、需要对学生分组。

二、具体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创设情景:(1)播放城市夜景,闪电图片。(2)播放关于各种用电器标签、电源铭牌的图片。

激趣导入:电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和看到“电压”这个词。雷雨天闪电时产生的高压可以达到10万伏;用电器要在一定的电压下才能正常工作;在一些用电器的插头,说明书上常常会看到“220V”“3V”等字;它们所代表的意思是什么呢?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探究电源的作用:

(1)什么是电源?

教师向学生展示干电池、蓄电池、小发电机等物体模型,简要讲述:像电池、发电机这样的装置称之为电源。

(2)电源的作用是什么?

指导各组学生利用实验器材按照图片所示进行探究实验,引导学生观

察实验现象,并通过合作交流找出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电压是电源提供的,电源有正、负两个极,两极间有一定的电压。把用电器的两端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连接,电路中就有电流通过,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改换电路中串联电池

节数的多少引起灯泡明亮程度发生变化的实验,引出不同电源的电压不同,产生的电学效果也不同,从而帮助学生初步认识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

(三)小组合作,阅读探究电压相关知识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阅读教材4—5页电压部分相关知识,解决如下问题:

(1)你知道生活中存在电压的例子吗?

(2)电源的作用是什么?电压的作用是什么?

(3)你掌握电压的符号和电压的单位以及单位换算了么?(4)你知道了生活中哪些些常见的电压吗?

(四)小组合作,学习测量电压

(1)观察电压表

让学生观察各小组实验器材中的学生电压表,小组讨论后,看哪个小组能说出它由哪些部分构成呢?学生观察电压表,说出电压表的构成,然后教师出示教学用电压表介绍它的结构。

(2)连接电压表

请学生阅读电压表的说明书,小组交流合作回答下列问题:

①电压表应该与被测用电器怎样连接?

②电压表的红色、黑色的接线柱应该怎样连接?

③什么情况下使用“3”接线柱?什么情况下使用“15”接线柱?

④从说明书中你还看懂了什么?请你和同组成员交流一下。

学生观察电压表并阅读电压表说明书,然后让学生交流讨论,组长代表发言,教师组织各组长为全班同学解决以上这些问题,及时纠正学生表达过程中的错误和不足,然后用多媒体课件板书出来。

(3)学会读数并动手测量电压

先让全班学生回忆电流表的读数方法,再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如何进行电压表的读数,然后选代表回答如何进行读数。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板书读数方法。

然后引导各小组利用现有的器材按照下面的电路图进行连接并测量出两只灯泡两端的电压是多少伏?看哪一组做的最好,教师巡视。

(五)课堂检测

1、课本第6页“想想议议”。

2、课本第7页“想想做做”。

(六)课堂教学小结

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让学生

总结,注意培养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学生自我评价的作用。

(七)课外作业

巩固复习本节内容;了解家中各种用电器的电压值,观察家里的可调亮度的台灯是怎样调节亮度的? [板书设计]

第六章 电压 电阻

一、电压

1、电压

作用: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符号:U 单位:国际单位:伏特,简称伏,符号V 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微伏(uv)换算关系:1kv=103 v=106 mv=109 uv 常见电压值:一节干电池的电压值:1.5v 对人体安全的电压值:不高于36v 家庭电路的电压值:220v

2、电压表

结构:接线柱、指针、量程、示数、分度值

使用:电压表必须和用电器并联且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进负接线柱出;选择合适的量程。

3、电压表读数

A、确定量程 B、确定分度值 C、看指针偏转的格数

4、电池串联的电压特点:U=U1+U2+U3+……Un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整体上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做到课堂互动,学生学习讨论、交流合作气氛高涨,是一堂全方位体现新课程理念—“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为较好地突破教学难点,充分的利用学生自己在互联网上搜索相关图片,引导学生都在积极地参与,这样不仅让学生动手操作,而且学生不断的动脑思考问题。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发挥个体潜能,对物理现象进行思考、分析和归纳,并与同学、教师进行交流和讨论,得出结论。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采用探究法、引导发现法、理论联系实际法、阅读指导法、讲解法、边学习边实践法、小组交流讨论等方法,以问题教学为中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现代化教学方法与手段,力求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既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更关注学生的兴趣激发,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过程中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形成。

第二篇:初中物理电压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电压教学设计

物理电压教学设计【教学重点】

1.建立电压的初步概念;通过实验观察电压的作用。2.学会使用电压表,学会读数。教学难点:会使用电压表,会读数。物理电压教学设计【教学方法】 1.创设情景,进行实验探究式学习。

2.以学生自学为主,结合教师提问和点评的自主性学习。物理电压教学设计【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要在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电压;2.知道电压的单位及单位换算,记住干电池及家庭电路电压值;3.知道电压表的用途与符号,知道正确使用电压表的规则,能识别和选择电压表量程,会正确读数。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初步认识电源、电压、电流关系的过程中,感受推理方法;2.通过阅读说明书,从中收集到有关电压表连接方法和在电压表上读数的方法的一些信息,然后利用这些信息进行实验探究,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得到电压表的一般使用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正确使用电压表技能的训 练,学会阅读说明书,增强实践能力,并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物理电压教学设计【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池组(三节)、小灯泡(两个)、开关、导线若干、电压表、演示电压表、盐水、铜丝和铝丝、电流表、电压表使用说明书(也可用教材上的)。物理电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方案1:情境导入:

自然界的现象千奇百怪,无所不有,很多动物也有发电的本领,像电鳐,简直可以说是“水中的发电机”。

播放视频:“电鳐的捕食过程”提出问题:电鳐是怎样捕食的?它有什么秘密武器? 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在总结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出本节要研究的问题。总结:电鳐的身体装备有特殊的“电棍”,它身体的六分之一是由变形的肌肉组成,就像许多微型的电池,电池的总电压足以让其他水中的动物昏厥。电鳐攻击其他鱼类时就是使用它的这种能放电的秘密武器。

(教学说明:利用播放视频来创设学习的情境,很容易就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利引出课题。)方案2:实验导入

实验:(教师出示实验器材,请一位学生来演示怎样能让小灯泡发光的实验)利用干电池、一只灯泡、开关、导线连接简单电路,使灯泡发光,并画出电路图。

问题:小灯泡为什么能发光?(小灯泡中通过了电流)没有了电源电路中还有电流吗? 引入新课:为什么电路中必须有电源才会有电流?电流是怎样形成的?这些问题都和电源的作用有关。

一、电压

1.探究实验,感受新知

两节电池在灯泡两端产生较高的电压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各小组按照右图(用课件展示电路图)进行实验,看看能观察到什么现象,并通过合作找出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结论:要想使小灯泡发光,必须把小灯泡接入电路中,小灯泡发光时一定有电流通过。当分别连入1节和2节干电池时,小灯泡的亮度不一样,连入2节干电池时小灯泡较亮。原因:电源给用电器两端提供电压,2节干电池比1节干电池产生的电压高,电压高时产生的电流大。2.小组合作,阅读探究电压相关知识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阅读教材中电压部分的材料,解决如下问题: 设问:(用课件展示)①我知道的生活中存在电压的例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②电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电压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③电压的符号是____;电压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你掌握这些单位之间的转换了么? ④你知道了生活中哪些 常见的电压呢? 教师活动:

①组织学生进行解答问题、质疑。

②教师到各个小组当中,以小组成员的身份参加讨论。③板书电压相关知识,并纠正学生回答中的错误和不足。学生活动: ①阅读教材及资料,学习电压的相关知识并初步解答问题。

②将自己没有掌握准确的知识交给小组,进行合作、交流,互相解答问题。③小组代表发言,为全班同学解答问题。

④小组内解决不了的疑问提出来,其他小组答疑(如果没有,则该步骤不用进行)。总结:(用课件展示)(1)知识学习方面:①生活中存在电压的例子有: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一般是1.5 V、家庭电路中的 电压是220 V等。

②电源的作用是提供电压,电压的作用是使电路中产 生电流。

③电压的符号是U;电压单位有伏特(V)、千伏(kV)、毫伏(mV),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为: 1 kV=103 V 1 mV=10-3 V ④生活中常见的电压,要记住:一节干电池两端的电压为1.5 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 V,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 V。(2)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方面。3.即学即练(课件展示问题)(1)500 mV=______ V 200 V=______ kV。

(2)通过人体的电流决定于外加电压和人体电阻,经验证明:不高于______伏的电压对人体是安全的。

(3)我国照明电路的电压为________伏,家用电器之间是________(选填“并联”或“串联”)的。(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

B.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两端一定有电压 C.电源的正极可能有多余的负电荷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答案:(1)0.5 0.2(2)36(3)220 并联(4)B

二、怎样连接电压表 1.创设情境,引出电压表

展示材料:教师拿出几节不同的干电池让学生观察,干电池上的电压值已被磨掉,看不清楚。设问:大家对电压和电池已有所了解,能否通过什么方式确定这几节干电池的电压? 因为学生前面学习过用电流表测电流的知识,所以会联想到测电压应该用电压表。展示材料:出示几种电表,让学生分辨。

教师请一位学生从这几块电表中选出电压表,并说出选择的依据。总结:表盘上标有“A”的是电流表,表盘上标有“V”的是电压表。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并介绍电压表的分类(并出示实物让学生观察),如演示用电压表、学生用电压表等,同时介绍电压表的符号(电路图中电压表的符号是)。观察各小组实验器材中的学生电压表,让学生说出它由哪些部分构成。(学生观察电压表,说出电压表的构成。)总结:电压表的构成:接线柱、刻度盘、量程、分度值。

2.阅读电压表使用说明书,类比电流表的使用,学会正确使用电压表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阅读电压表的说明书,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问题展示:(用课件展示问题)①电压表应该怎样跟被测用电器连接? ②电压表的红接线柱(或标有“+”号的接线柱)应该连接在什么位置?黑接线柱(或标有“-”号的接线柱)应 该连接在什么位置? ③什么情况下使用标有“3”字样的接线柱?什么情况下使用标有“ 15”字样的接线柱? ④在预先不知道被测电压大小时,为了保护电压表,应先选择大量程还是小量程? ⑤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有什么不同? ⑥从说明书中你还看懂了什么?请你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学生观察电压表并阅读电压表说明书,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教师活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注意纠正学生的偏差和错误,引导学生类比电流表的使用方法掌握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对于说明书中的其他问题,教师注意参与学生们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对见解新颖的同学注意让他在全班同学中发表自己的观点。

自学结束后,找四名学生分别回答提出的前四个问题,(学生进行回答的同时进行板书)学生在回答每个问题之后,由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补充订正。教师板书并及时指出学生回答的不足和错误,对回答精彩的同学及时进行表扬。最后由1~2名学生起来谈他从说明书中还看懂了什么。总结:(用课件展示)①电压表应该和被测用电器并联;②红接线柱(“+”接线柱)接正极,黑接线柱(“-”接线柱)接负极;③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量程;④不知道被测电压大小时要选择大量程。

三、怎样在电压表上读数 1.组内合作,学习电压表的读数

设问:电压的大小需要用电压表来测量,那么如何对电压表进行读数呢?请同学们类比电流表的读数方法,小组进行讨论,一人执笔,其他同学补充写出电压表读数的步骤。(学生进行组内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总结得出电压表读数的步骤。学生在完成自学任务后,教师选取一组同学总结的读数步骤,投影出来,学生互评,教师最后总结点评。

总结:(用课件展示)电压表的读数步骤:①根据接线柱确定电压表的量程;②认清电压表每一个小格代表的电压是多大(分度值);③待指针稳定后看表针向右偏转的格数,读出正确的电压。2.动手实践,练习电压表的使用

(学生利用桌上的器材,完成“想想做做”中测量电池组的电压的探究实验,并在探究中了解电池组的电压和每节电池的电压的关系。)电压表的作用

教师活动: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帮助学生纠正操作中出现的问题。

(教学 说明:帮助学生时要注意不要直接告诉学生方法,要点拨,用启发性的问题提示学生,使学生尽量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思考来解决问题。)在学生成功完成实验后,教师作简单点评和总结,然后用两个例题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串联电池组电压等于各电池电压之和。

3.播放视频:如何正确使用电压表,加深学生对电压表的理解和应用。4.典例精析(用课件展示例题和练习题)例题 在实验中,小星同学连接完实验电路,闭合开关,此时的电压表指针位置如右图所示,则电压表的示数是 V。

解析:正确读出电压表的示数,首先要明确电压表可以测量的最大电压,也就是表针指到最右端时电压是3 V还是15 V;其次要确定电压表的一个小格代表多大的电压;最后看电压表指针向右偏了多少格,得出电压值。本题从接线情况可知 选用的是0~3 V的量程,那么每一个小格应为0.1 V,所以电压表示数为2.7 V。答案:2.7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电压表的读数方法。解此类题必须注意两条:①电压表使用的量程;②相应量程刻度盘上每一小格表示的电压值的大小。[布置作业] 1.巩固复习本节内容;了解家中各种用电器的电压值,观察家里的可调亮度的台灯是怎样调节亮度的。

2.“动手动脑学物理”

1、3题。物理电压教学设计【板书设计】

一、电压 电压概念: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符号:U单位:国际单位:伏特(V)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1 kV=103 V 1 mV=10-3 V常见电压值:干电池 1.5 V 家庭电路电压220 V 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 V串联电池组电压:等于各电池电压之和 电压表符号 ○V 使用规则二要一不二看清

(略)活动与探究

课题:探究水果电池

目的: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水果电池的规律;同时也巩固对电压表的使用。材料:电压表、各种水果、导线、不同种类的金属片、刻度尺,剪刀等。水果电池

方案1:水果电池的电压与电极之间的距离是否有关? 水果电池种类:西红柿电池

实验次数 电极 电极面积和距离 电极间距 水果电池电压 1 铜片和锌片 不变 1 cm 2 铜片和锌片 不变 2 cm 3 铜片和锌片 不变 3 cm 方案2:水果电池的电压与水果的种类是否有关? 实验次数 电极 电极面积 水果种类 水果电池的电压 1 铜片和锌片 不变 苹果 2 铜片和锌片 不变 西红柿 3 铜片和锌片 不变 柑橘

结论:1.水果电池产生的电压大小与电极间距有关,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电极间距离不同,水果电池产生的电压不同。

2.水果电池的电压与水果的种类有关,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只改变水果的种类,水果电池的电压发生了变化。

物理电压教学设计【设计反思】

本节重点是电压表的使用,由于本节是下学期开学第一节课,部分学生可能遗忘了上学期的内容,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复习回顾电流表的使用,通过将电压表与电流表进行比较来加深对电压表使用的学习。在进行测量前,教师可先画出电路图,然后让学生动手连接并测量。在学生进行连接测量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加强对各小组的指导,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马上纠正,读数可以在学生动手测量后进行,应多测几遍,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并使学生体会使用的电压表量程不同,读数也会不同。

第三篇: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力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 第1节 力

课题:第七章 第1节 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3.知道力的三要素;

4.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难点:力的概念,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实验法、列举实例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引入课题:吸引学生兴趣,引出章题。

教师: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力,那么,什么是力呢? 新课:

教师:展示照片,提出问题 先出示人对物体的作用图片,再展示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最后再展示不接触物体间的作用。

学生:观看、聆听、思考

讨论:请总结出以上图片的共同特征是什么?总结出力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总结并板书:

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练习:

教师:你还能说出哪些力的现象?并指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的符号是“F”,力的单位是“牛顿”,符号“N”。介绍牛顿,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教学过渡:

教师设问: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那么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什么效果呢? 板书:

二、力的作用效果

教师:展示四个物体发生形变的图片。学生:观察、讨论、总结。结论: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教师:力除了能改变物体的形状,还能产生哪些效果呢? 播放视频:磁铁吸引铁球和打棒球。学生交流所观察到的现象。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总结。观看小球运动的动画。

板书: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运动速度改变或运动方向改变。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巩固练习:你还知道哪些力的作用效果,并指出是改变了物体的形状还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教师问:哪些因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播放动画:砸钉子、打乒乓球和推书三个动画,并总结结论。板书: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问: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怎样把它们都表示出来呢?

板书:力的示意图。

展示图片,人拉车,并做出示意图。讲解:

画力的示意图的要领: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

用点,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还可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练习:展示图片,请学生按要求画出图中力的示意图。教学过渡:

思考:用力拍桌面,手为什么感到痛?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有单独的一个力存在吗? 教师:总结并板书:

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练习:指出下列成对出现的力。

反馈练习:

1、填空题,课件展示,请学生回答。

2、观看视频,回答有关本节的物理知识。小结:

教师问:本节课你学了什么? 总结:出示幻灯片。板书设计:

第一节 力

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用符号F表示。单位符号N。

二、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三、力的三要素

1、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2、力的示意图

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第四篇:八年级物理下册《弹力》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想

弹力是力学常见三种性质力之一,也是后续摩擦力产生条件,所以本节课是全章的基础内容之一。通过学习学生应该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知道压力、支持力、拉力都是弹力,能准确画出这些弹力的方向;知道弹力的大小与物体本身的性质、和形变量的大小有关,掌握胡克定律的内容。

在教学设计中以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原则,通过观察弹簧,弯曲的木棍,气球,橡皮泥等,来认识形变以及形变的种类。着重在演示微小形变和判断弹力方向。探究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需要实验,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得出胡克定律,探究过程设计简单,快速可完成。再次让学生体会用图处理数据的好处。

二、学习任务分析

1.学生凭借生活经验,已经知道弹力是一种与重力产生原因不同的力。本节课通过学生体验形变;观察并分析弹力的产生条件;分析弹力的方向;可以加深学生对弹力概念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例题点面接触,面面接触,点点接触,知道分析弹力的方向的方法。通过学生对杆的.练习,知道杆的弹力不一定沿着杆。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学完力和重力的概念,并且了解弹力的存在。强调受弹力的物体,原因是施力物体发生形变产生的。

2.胡克定律本身并不难掌握,但实际应用中学生往往容易误将弹簧长度理解为形变量。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弹性形变和裂变。

知道什么是弹力,理解弹力产生的条件;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画出不同情况下,上述弹力的方向。

知道常见的形变,能识别拉伸形变、压缩形变、弯曲形变、扭转形变。

通过实验了解在弹性限度内形变量越大弹力越大;通过实验得出弹簧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知道胡克定律;掌握运用胡克定律计算弹簧弹力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放大了的微小形变”,让学生知道把微小变化量进行放大,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

在实验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关系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使学生体会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待科学严谨、求实的态度。

五、教学准备

1.学生实验器材:钩码、劲度系数不同的两个轻弹簧、铁架台、米尺、铁夹等。

2.演示器材:弹簧、木棍,气球,玻璃瓶等。

3.视频资料:蹦床,撑杆跳高等。

【八年级物理下册《弹力》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八年级物理弹力课件

2.《弹力》的课程教学设计

3.《弹力》教学反思

4.初二物理下册力和弹力试题

5.高一物理《弹力》教学设计

6.力弹力的教学设计范文

7.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

8.初中弹力教学设计范文

9.《弹力》的教学反思

第五篇: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篇一: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课题6.1、电压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初步认识电压,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知道电压的单位:伏、千伏、毫伏。

会连接电压表,会读电压表。

2、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获得电路中电流的强弱的信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学生正确使用电压表技能的训练,使学生会阅读说明书,并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重、难点:

会使用电压表,会读数。

能正确知道电压的含义及作用。

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压表

教学课时:2时(1复习电路及学电压表的使用,2读数及实验)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复习电流、电路知识,为新课做准备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电荷的运动是靠什么做动力的呢???电压

进行新课:

1、电压:电压的作用就是使电荷做定向运动。

产生电流的两个因素是:有电源 电路必须闭合

其中电源的作用就是提供电压:导体要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电压,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1)、符号:u(2)、单位:伏特,符号v,还有千伏(kv)、毫伏(mv)1kv=1000v 1v=1000mv 例:u=220v=kv= mv

2、电压的测量:用电压表,符号○v(1)、电压表的结构:接线柱、量程、示数、分度值

(2)、电压表的使用: ○1电压表必须和用电器并联(等于一断开的开关)。○2电压必须红接线柱接正极,黑接线柱接负极。○3选择合适的量程(如不知道量程,应该选较大的量程,并进行试触。)。边讲边演示一遍

(3)、读数:

1确定量程??选择 ○ 2确定分度值?? ○ 3读数,写上单位 ○ 例:投影图片??让学生读数

练:给出图片??让学生读数

3、动手做:

(1)、让学生连一电路,并连上电压表测电压。

(2)、读出电压的大小。

4、达标练习:课本后7页“想想做做”、“动手动脑学物理”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

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训练连接电路和使用电压表的技能。

2、过程和方法

科学探究全过程的切身体验,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重、难点:

连接串联、并联电路,作出电路图。

能用电压表测出各导体两端的电压,找出规律。

教学器材:

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压表

教学课时:2时(1串联,2并联)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画出由两个灯泡组成的串、并联电路的电路图。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

1、在串联电路中(如上图),a、b、两用电器及

电源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

2、在并联电路中(如上图),a、b、两用电器及

电源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

进行新课:

1、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1)、学生猜想: ua=ub=u总

ua+ub=u总(2)、设计实验:把电压表分别接入a、b、电源两端,测量出两端的电压,就可以找出规律。

(3)、作出对应的电路图(共三个)

(4)、进行实验:把结果记录在下表(5)、分析实验结果,寻求规律:

教师总结: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

即u总=u1+u2+??(6)、讨论结果,你还能得到什么结论?

(串联电路的电压分配规律)

2、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1)、学生猜想: u=u1+u2 u>u1>u2(2)、设计实验:把电压表分别接入a、b、电源两端,测量出两端的电压,就可以找出规律。

(3)、作出对应的电路图(共三个)

(4(5)、分析实验结果,寻求规律:

教师总结: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即u1=u2=u3 =??(6)、讨论结果,你还能得到什么结论?

3、实例:上两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

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

三、电阻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知道电阻及其单位。

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会使用滑动变阻器。

2、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察试验、对比等方法,学习利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电流、电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电阻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重、难点:

电阻的大小因素。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教学器材:

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阻丝

教学课时: 2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导体?? 绝缘体??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 试验:课本13页图6.3-1示 结果:不同的电阻丝,灯泡的亮度不同。

进行新课:

1、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1)符号:r 单位:欧姆(欧)(ω)其他单位:千欧(kω)兆欧(mω)61kω=1000ω 1mω=10ω

例:

(2)、一种元件:电阻器,符号

2、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a、材料 b、长度: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c、横截面积:

学生阅读:13页表格,了解电阻的属性。

学生阅读: 半导体、超导现象(教师可进行一定解释)

3、变阻器: 电位器、滑动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符号

(1)、结构:实物观察

(2)、原理:改变电阻丝的长度改变电阻(3)、作用:

(4)、使用:

学生试验: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

注意问题:滑动变阻器的连接?

电阻的大小如何判断?

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

四、欧姆定律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通过实验探究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使学生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2、过程和方法

使学生感悟用“控制变量”来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科学性的认识。

重、难点:

利用实验探究出欧姆定律。

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和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器材:

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教学课时:3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通过讲解上一节课的练习纸复习前面所学知识。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电阻变化,电流变化;电压改变,电流改变。电

流、电压、电阻之间有什么关系?

进行新课:

1、探究:电阻上的电流和电压的关系(1课时)

猜想或假设:??学生完成设计实验:要测量的物理量

需要器材

设计电路,画出电路图

篇二:最新整理新人教版中学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案

人教版中学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案

第七章

人教版中学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案

第七章

篇三:最新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全集

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新课标教案

第七章 力

教材内容及课时安排

第一节、力(1课时)

第二节、弹力(1课时)

第三节、重力(1课时)

单元复习(1课时)

第一节、力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2)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3)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用示意图表示力。(4)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从力用三要素表示的事例中认识科学方法的价值。

教学重点

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难点

力的概念

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方法

实验法:通过学生实验观察物体运动状态及形状的改变,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探究法:通过学生积极的探究活动,得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结论. 教具准备

磁铁、小铁球、铁块、小车两辆、旱冰鞋、弹簧、钢尺(或钢锯片)、投影仪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投影图片: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押加。

教师讲解:押加又称为大象拔河,比赛中两个人通过腿、腰、肩和颈用“力”拖动布袋互拉,以决胜负,引出力的概念。力是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个概念。也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这一节我们就来探究有关力的一些知识。

二、新课教学

(一)、力

1、力的概念

学生阅读课本,了解生活中与力有关的实例:

人推车,人用了力,车受到了力;

双手拉弹簧,人用了力,弹簧受到了力;

推土机推土,推土机对土施力;

磁铁吸引铁定时,磁铁对铁钉施力。

归纳: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两一个是受力物体。

2、分析实例:

人推车——人是施力物体,车是受力物体

双手拉弹簧——人是施力物体,弹簧是受力物体

推土机推土——推土机是施力物体,土是受力物体;

磁铁吸引铁定——磁铁是施力物体,铁钉是受力物体。

3、力的单位

教师介绍:

为了描述力的大小,在物理学中对力的单位作了规定: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力的符号:f 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二)、力的作用效果

“力”这个字大家太熟悉了,在物理学中,“力”又是什么呢? 我们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感受它。

1、演示

(1)、甲图用力捏橡皮泥,观察橡皮泥的形状有什么变化;

(2)、乙图用力拉和压弹簧,看看弹簧的形状(长度)发生了

什么变化。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用力捏橡皮泥时,橡皮泥的形状发生

了变化,在拉力的作用下,弹簧的长度伸长;在压力的作用下,弹簧的长度缩短。

让学生再举些例子然后自己根据上述事件概括力作用的效果。

例如:

1、射箭运动员拉弓射箭。(弓被拉开了,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

2、用力捏充过气的气球。(气球形状发生了变化)

结论: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演示图7.1-2所示的实验:小铁球受到磁体 的作用

分析实验现象并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归纳: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一种

特殊的运动状态。无论物体是从静止到运动,还是运动速度或者方向发生变化,都可以认为

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指物体的运动速度或方向发生了变化。

由此得出结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三)、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1、力的三要素

(1)、提出问题:力作用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2)、让学生提出猜想:可能与力作用的大小有关;可能与力作用的方向有关;可能与力

作用的位置有关。

(3)、探究:引导学生根据前面观察力作用效果的实验结合课文

图示以及学生生活的经验进行论证。

拉弹簧时,所用的力越大,弹簧被拉得越长;也就是力越大,力

作用的效果越明显。

我们要把螺母拧紧,一般来说应该向顺时针方向用力,如果沿着

逆时针方向用力只能将螺母拧松。

这些事例说明了力作用的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位置是否有关用实验探究:

推门实验:用的力推门,每次手的位置距离门轴远近不同。体会

手在不同位置时施力的不同效果。

可见,力的作用点也影响力的效果。

让学生总结:力所产生的效果跟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

所以,我们把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

2、力的示意图

画力的示意图的要领: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

向,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

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

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还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

(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探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演示:用一个气球去压另一个相同的气球,让学生观察:两个气球都变扁了。(2)学生实验:伸出手去,让一个

同学打你的手,你感到疼吗?

打你的同学也感到疼吗?

引导学生分析。

2、想想做做:

引导学生分析想想做做。概括以上分析,得到结论:一个

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

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物体间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三、小结:小结本节内容,明确目标,强调重、难点

四、达标练习:

完成物理套餐中本节内容,因内容较多,可以留一部分作课外练习。

五、作业布置:

练习:物理课本的部分内容。

作业:p5页1、2、3、4题。

六、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效果演示实验一定要做好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力的示意图画图时要强调先确定力的作用点、再画力的方向、最后标出力的大小,掌握这些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本节课内容。

第二节 弹力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2)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2)通过自制弹簧测力计以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

通过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和使用,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爱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 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

教学方法

实验法、演示法、分析法、归纳法

教具准备 橡皮条、钢尺、弹簧、弹簧测力计、钩码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投影图片:撑杆跳、拉弓射箭等体育活动图片,引导学生分析以上

动作的完成有一个共同特点:弯曲时都产生了一种作用力,引出—

—弹力。

二、新课教学

(一)、弹力

1、弹性和塑性

学生实验,注意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1)将一把直尺的两端分别靠在书上,轻压使它发生形变,体验手感,撤去压力,直尺恢复原状;

(2)取一条橡皮筋,把橡皮筋拉长,体验手感,松手后,橡皮筋会恢复原来的长度。(3)取一块橡皮泥,用手捏,使其变形,手放开,橡皮泥保持变形后的形状。(4)取一张纸,将纸揉成一团再展开,纸不会恢复原来形状。

让学生交流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上,并对这些实验现象进行分类,说明按什么分类,并要求各类再举些类似的例子。(按物体受力变形后能否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一特性进行分类)直尺、橡皮筋等受力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弹性;橡皮泥、纸等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塑性。

2、弹力

我们在压尺子、拉橡皮筋时,感受到它们对于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在物理学上叫做弹力。弹力是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弹力也是一种很常见的力。并且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而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支持物的压力、绳的拉力等,实质上都是弹力。

3、弹性限度

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不完全复原了。使用弹簧时不能超过它弹性限度,否则会使弹簧损坏。

(二)、弹簧测力计

弹簧产生弹力时,弹力的大小有什么特点?是否遵循一定的规律呢?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长。

1、制作原理

它是根据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量就越长这个道

理制作的。

2、让学生自己归纳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使用测力计应该注意下面几点:

所测的力不能大于测力计的测量限度,以免损坏测力计

使用前,如果测力计的指针没有指在零点,那么应该调节

指针的位置使其指在零点

明确分度值: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每一大格表示多少n,每一小格表示多少n 把挂钩轻轻拉动几下,看看是否灵活。

3、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和使用。

学生实验,教师指导。

4、教师介绍其他几种测力计。

(三)、阅读科学世界

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

三、小结:小结本节内容,明确目标,强调重、难点

四、达标练习:

完成物理套餐中本节内容,因内容较多,可以留一部

分作课外练习。

五、作业布置:

练习:物理课本的部分内容。

下载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一节“电压”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一节“电压”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九年级物理《电压》教学设计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九年级物理《电压》教学设计,供......

    八年级物理下册摩擦力教学案例和设计

    WWW.K167.COM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课改活动 课题报告之五 主 题:如何将新课程教学教法与学生自主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 主办单位:石河子市第四中学 活动类别......

    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温度的定义、单位、摄氏温度、0℃与100℃的规定。 (2)知道温度计的构造、原理、正确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从生活实例得出温度的定义及单位......

    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

    《§3.1温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温度的概念。 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叙述温度计的构造、量......

    电压教学设计

    《6.1电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电压的概念,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2.能说出电压的单位和一些基本的电压值,并会进行单位换算。3.......

    “电压”教学设计

    “电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 初步认识电压,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知道电压的单位:伏、千伏、毫伏。  会连接电压表,会读电压表。 2、过程和......

    《电压》教学设计①

    《电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设备,电压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2.知道电压用字母U表示,电压的国际单位是伏特,用符号V表示,其他单位有kV,m......

    《电压》教学设计③(本站推荐)

    《电压》教学设计 河北省迁安市野鸡坨镇野鸡坨中学 牛春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电压的概念,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能说出电压的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