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四年级)地域风情
四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
第一单元 地域风情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第一单元礼俗篇中的“地域风情”方面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地域的人民独特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2.通过看文、品文、插入资料等,引导学生了解别具一格的地域文化。
3.通过学习,感受中国地域广博,萌发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
通过“白山黑水”、“江南情思”、“云贵边陲”、“大漠豪情”四个部分,了解我国不同地域的人民独特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
三、教学难点:
了解别具一格的地域文化。
四、教学过程:
导入:生活在不同地域空间的人们,受当地自然条件和人文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形成独特的生活习慣和风土人情,进而形成别具一格的地域文化。本单元我们将到东北感受白山黑水的壮美,到江南感受锦山秀水的情思,到西南感受云贵边睡山川的秀丽,还将去塞外体会大漠的豪情。
(一)学习《白山黑水》
1.自读“经典导读”,说一说自己了解到什么。2.读“经典原文”,并结合注释理解意思。3.集体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4.阅读“拓展园地”,了解作长白山人参传说。
5.布置“思考实践”的内容,理解“古者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俗”。
6.读“诗词长廊”,并试着解释一下,背诵。
7.趣味学习:《汉字寻根》体会象形字“北”的由来。引导学生自己搜集这样的象形字。
(二)学习《江南情思》
1.提出要求:按照第一节的学习方法学习第二节《江南情思》 2.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3.对于不同的意见,互相补充。
4.在《思考实践》中,可以引导学生课下查阅资料。5.读“诗词长廊”,教师解释,背诵。
6. 趣味学习:《汉字寻根》体会象形字“水”的由来。
(三)学习《云贵边陲》
1.自己结合前面的自学方法自己学习《云贵边陲》的内容。2.结合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汇报给大家听。3.其他同学补充。
4.在《思考实践》中,鼓励学生和父母分享!5.趣味学习:《汉字寻根》体会象形字“边”的由来。
(四)学习《大漠豪情》 1.自学《大漠豪情》的内容。2.集体汇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汇报书中内容。有相同兴趣的孩子可以互相补充。
3.在学习《思考实践》中,激励学生课下借助网络与书本资源,了解一带一路。
4.读“日积月累”,教师解释,有兴趣背诵。
5. 趣味学习:《汉字寻根》体会象形字“漠”的由来。
(五)小结:通过这几部分内容的学习,你最感兴趣的内容是什么?你的新发现是什么?你有什么想法?
第二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四年级)建筑构造
四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
第一单元 建筑构造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第一单元生活篇中的“建筑构造”方面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建筑形式和风格的丰富多彩。
2.通过看文、品文、插入资料等,引导学生了解建筑民风民俗的生动色彩,和地域建筑的文化特色。
3.通过学习,感受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萌发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
通过“四合之院”、“江南园林”、“徽派民居”、“黄土窑洞”四个部分,了解我国建筑形式和风格的丰富多彩。
三、教学难点:
了解建筑民风民俗的生动色彩,和地域建筑的文化特色。
四、教学过程:
导入:如果你曾到祖国的不同地区去旅游,一定发现了我国建筑形式和风格的丰富多样,比如山区的石木结构建筑,平原地区的砖木结构建筑、南方林区的干栏式结构建筑、东北地区的干打垒土房、黄土高原的窑洞等。在《建筑构造》这一单元里,让我们来一次中国特色建筑之旅
(一)学习《四合之院》
1.自读3页的“经典导读”。说一说自己了解到什么。2.读“经典原文”,并结合注释、图示理解意思。3.集体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4.阅读“拓展园地”,了解作家笔下的北京四合院。5.布置“思考实践”的内容。
6.读“日积月累”,并试着解释一下,背诵。
7. 趣味学习:《汉字寻根》体会象形字“院”的由来。引导学生自己搜集这样的象形字。
(二)学习《江南园林》
1.提出要求:按照第一节的学习方法学习第二节《江南园林》 2.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3.对于不同的意见,互相补充。
4.在《思考实践》中,可以引导学生课下阅读《红楼梦》。5.读“日积月累”,教师解释,了解园林造景窍门。6. 趣味学习:《汉字寻根》体会象形字“园”的由来。
(三)学习《徽派民居》
1.自己结合前面的自学方法自己学习《徽派民居》的内容。2.结合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汇报给大家听。3.其他同学补充。
4.在《思考实践》中,鼓励学生课下去搜集徽派民居资料。下节课汇报给大家听,看谁搜集的多!
5.读“诗词长廊”,教师解释,有兴趣背诵。
6. 趣味学习:《汉字寻根》体会象形字“居”的由来。
(四)学习《黄土窑洞》 1.自学《黄土窑洞》的内容。
2.集体汇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汇报书中内容。有相同兴趣的孩子可以互相补充。
3.在学习《思考实践》中,激励学生课下借助网络与书本资源,或者实地参观,了解窑洞的建造过程及构造特点,填写表格。4.读“日积月累”,教师解释,有兴趣背诵。
5. 趣味学习:《汉字寻根》体会象形字“洞”的由来。
(五)小结 : 通过这几部分内容的学习,你最感兴趣的内容是什么?你的新发现是什么?你有什么想法?
第三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自强自立》教案
德庆县永丰中学 陆荣强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自强自立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明确成功要靠自己,克服好逸恶劳,处处依赖别人的行为;对自己表现出来的依赖性感到害羞。
2、引导学克服生活中的困难,树立自强自立信念。树立报国志向,培养回报社会的美好愿望和信念
3、宣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立志献身国家,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教学重点:让学生明白要成功就要自强不息,自强自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学难点:由认识自强自立到持之以恒,做一个自强自立的人。教学方法:情景体验法、讨论法、教学过程:
一、感知自强
通过观看《2009年国庆大阅兵》视频、图片,让学感知中国人民子弟兵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国防取得成就正是国家在自强不息的奋斗中取得的。
二、品味自强
通过学习教材内容:
(1)孙膑身残志坚,但他从来没有放弃对兵法的学习和研究,他对前途充满信心,就是在这个信心的鼓舞下,孙膑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终于消灭了庞涓,并最终写了《孙膑兵法》。
(2)司马迁忍辱著《史记》,让学认识《史记》是伟大志向和自强不息精神的结晶。
(3)“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充分体现了徐悲鸿那自强自立的精神。
(4)“轮椅作家”张海迪,五岁时因患病,下身瘫痪,她却以残疾之躯,完成了许多健全人都无法做到的事。用镜子看书的故事更充分说明荣誉的花环属于自强者。
让学生认识教材中人物的自强不息精神,并引起思想上的共鸣。
三、深层感悟
1、从古今自强不息的人物对国家和民族的贡献,教育学生要努力学习,立志成材,做一个自强自立的人,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欣赏歌曲《爱拼才会赢》
四、凝聚升华
让学生认识要自强自立,做生活的主人 1请同学们联系实际,说说生活中自强自立的一些表现。2说说自强自立的一些名言警句
3做生活的强者,你准备从哪做起?
3、教师寄语:(要求同学们作到“五要”)
1)、要有为国家、为民族奉献青春年华的远大理想; 2)、要有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 3)、要有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真才实学; 4)、要有文明守纪、严于律己的素质修养; 5)、要有敢于拼搏、勇于争先的竞争意识;
五、教学总结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国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文化。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其内涵包罗极为广泛。从内容上来概括,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民族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
六、教学后感:
这节课学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家也都很努力地学习着,从古代就有了许多自强自立的说法,可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这种美德逐渐被我们遗落了,我们不但没有很好的秉承上一辈的传统,反而还有许多人忘了本,这次的班会正好提醒了我们应该好好的珍惜老一辈留下的传统,也正式的宣告了我们新学习态度的良好开端。
第四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
第5课时
《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教案
教材来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主题:知书识礼 课时安排:1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设 计 者:曹坤丽 黄店镇打车李小学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墨子及《墨子》的思想。
(2)掌握文中的出现的常用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翻译课文。
二、能力目标
(1)学习墨子散文从不同方面层层推进进行说理的方法。(2)学习本文用事例和比喻说理的方法。
三、情感目标
理解墨子“尚贤事能”的思想并思考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教学重点:
1、重点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
2、理解“尚贤事能”的思想及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3、把握墨氏议论文的特点。教学方法:诵读、归纳、探究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
教学准备:让学生准备写反思日记所需的笔记本。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墨子》选文。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1、注释:
(1)列德:以德行安排位置。
(2)农与工肆之人:指指农夫、工匠和商人。(3)断予之令:给予其决断的权利。
2、学生与原文对照,反复读译文。所以古时圣王为政,任德尊贤,即使是从事农业或手工、经商的人,有能力的就选拔他,给他高爵,给他厚禄,给他任务,给他权力。即是说,如果爵位不高,民众对他就不会敬重;俸禄不厚,民众对他就不信任;如果权力不大,民众对他就不畏惧。拿这三种东西给贤人,并不是对贤人予以赏赐,而是要把事情办成。所以在这时,根据德行任官,根据官职授权,根据功劳定赏。衡量各人功劳而分予禄位,所以做官的不会永远富贵,而民众不会永远贫贱。有能力的就举用他,没有能力的就罢黜他。举公义,避私怨,说的即这个意思。
三、温馨点击。
介绍《尚贤》及《墨子》。
四、活动广角。
1、背诵《尚贤上》选段。
2、说一说你对《墨子》了解多少。
五、讨论:墨子提出“尚贤者,政之本也”,并建议“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试结合当时历史背景,谈谈他这一政治主张的现实合理性。
六、作业布置:
思考:尊重人才有什么现实意义。
第6课时
《贤人君子》教案
教材来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主题:知书识礼 课时安排:1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设 计 者:曹坤丽 黄店镇打车李小学
教学目标:
1、了解《潜夫论》的思想。
2、掌握文中的出现的常用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翻译课文。教学方法:诵读、归纳、探究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
教学准备:让学生准备写反思日记所需的笔记本。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潜夫论》选文。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1、注释:
(1)贱:低贱,没有社会地位。(2)馁:饥饿。
(3)辱:受……的耻辱。
(4)扼穷:困厄穷迫的境地,指处境恶劣。
2、学生与原文对照,反复读译文。
所谓贤人君子,并非一定是做大官、收入丰厚、拥有财富和社会地位的人,这些是君子应当有的,但不是君子之所以成为君子的原因;所谓小人也不一定就是那些贫穷、身处社会底层、饥寒交迫、灾患重重的人,这些是小人应当有的样子,但并不是小人之所以成为小人的原因。
三、温馨点击。
介绍《潜夫论》。
四、活动广角。
1、背诵《潜夫论》选段。
2、说一说你对《潜夫论》了解多少。
第7课时
《致一之理,庶人非下》教案
教材来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主题:知书识礼 课时安排:1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设 计 者:曹坤丽 黄店镇打车李小学
教学目标:
1、了解《老子》的思想。
2、掌握文中的出现的常用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翻译课文。教学方法:诵读、归纳、探究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
教学准备:让学生准备写反思日记所需的笔记本。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老子解下篇》选文。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1、注释:
(1)庶人:普通百姓。(2)曷尝:何尝。
2、学生与原文对照,反复读译文。
万物平等一致的道理,是指普通百姓并不低等,王侯贵族也并不高贵。对百姓而言那些所谓的“尊贵”,对王侯而言那些所谓的“低贱”,都只不过是不了解罢了。有些人只看到了人的身份有贵贱之分、等级有高下之别,却不知道人在本质上是平等一致的,哪里有什么高低贵贱的分别啊!
三、温馨点击。
介绍《李氏丛书》。
四、活动广角。
1、背诵《李氏丛书》选段。
2、说一说你对《李氏丛书》了解多少。
第8课时
《人之生也,无不同也》教案
教材来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主题:知书识礼 课时安排:1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设 计 者:曹坤丽 黄店镇打车李小学
教学目标:
1、了解《潜书》。
2、掌握文中的出现的常用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翻译课文。教学方法:诵读、归纳、探究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
教学准备:让学生准备写反思日记所需的笔记本。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潜书》选文。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1、注释:
(1)上农:富裕的、条件较好的农民。(2)凶岁:收成不好的荒年。
2、学生与原文对照,反复读译文。
王公之家举办一次宴会,就要花费一户富农一年的收成,吃起来还觉得不够美味。吴西的农民,就算不是荒年也吃麦麸稀饭,拌上荞麦秆磨的粉;而没有饭吃的人,确认为这已经是天下的美味了。人出生的时候,没有什么不同,今天这样太不公平了。
三、温馨点击。
介绍《潜书》。
四、活动广角。
1、背诵《潜书》选段。
2、说一说你对《潜书》了解多少。
五、作业布置:
思考:平等有什么现实意义。
第五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四年级)数学成就
四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
第三单元 数学奥妙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第三单元 “数学奥妙”方面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数学的伟大成就。
2.通过看文、交流、资料引入等方法,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辉煌成就,体会古代数学植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沃土。3.通过学习,感受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萌发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
通过“实用主义”、“数学成就”、“数学人物”、“数学应用”四个部分,了解我国古代数学的伟大成就。
三、教学难点:
了解我国古代数学的伟大成就和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
四、教学过程:
导入:有人数:“数学是思维的音乐。”我国古代数学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今天我们走进《数学奥妙》这一单元,感受其辉煌灿烂。
(一)学习《实用主义》
1.自读33页的“经典导读”。说一说自己了解到什么。2.读“经典原文”,并结合注释、图示理解意思。3.集体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4.阅读“拓展园地”,了解《九章算术》《五曹算经》。5.布置“思考实践”的内容。6.读“日积月累”,体会对联精妙。
7. 趣味学习:《汉字寻根》体会象形字“筹”的由来。
(二)学习《数学成就》
1.提出要求:按照第一节的学习方法学习第二节《数学成就》。2.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3.对于不同的意见,互相补充。
4.《思考实践》中,和同学分享自己了解的古代中国的数学成就。5.读“诗词长廊”,背诵《题秋江独钓图》。
6. 趣味学习:《汉字寻根》体会象形字“成”的由来。
(三)学习《数学人物》
1.小组内结合前面的自学方法自己学习《数学人物》的内容。2.结合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汇报给大家听。3.其他小组补充。
4.在《思考实践》中,鼓励学生课下去搜集资料,完成表格。5.读“诗词长廊”,背诵名句。
6. 趣味学习:《汉字寻根》体会象形字“数”的由来。
(四)学习《数学应用》 1.自学《数学应用》的内容。
2.集体汇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汇报书中内容。有相同兴趣的孩子可以互相补充。
3.在学习《思考实践》中,激励学生课下借助网络与书本资源,搜索巧用数学知识的事例。4.读“诗词长廊”,教师解释,有兴趣背诵。
5. 趣味学习:《汉字寻根》体会象形字“应”的由来。
(五)小结 :
通过这几部分内容的学习,你最感兴趣的内容是什么?你的新发现是什么?你有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