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喻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8:45: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奕喻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奕喻教学设计》。

第一篇:奕喻教学设计

《奕喻》教学设计

设计者:黄高才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使其树立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的人生观。

2.学习本文“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二、作者简介

钱大昕(1728一1804年),清朝历史学家、学者。字晓征,一字辛楣,号竹汀,晚称潜研老人。江苏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区)人。自幼聪慧,喜欢读书,善于词章。后又博览群籍,综贯六艺。乾隆进士,由编修累官至詹事府少詹事。以后主讲钟山、娄东和紫阳等书院。学识广博,尤精音韵训诂。在历史学研究方面,对校勘考订古籍颇有成绩。其著作有《潜研堂文集》、《廿二史考异》、补《元史艺文志》和《氏族表》、《潜研堂金石文跋尾》等。

三、课文内容提要及问题设计

(一)课文内容提要

本文以下棋作喻,具体生动地揭示了生活中的一个哲理,即观人之失易,见己之失难。只有“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才能公允地评价一切事物。因为事物总有它的客观真理,如果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甚至各执己见,彼此相讥,就会争论不休,得不出正确的结论。文章由事入理,以小见大,逻辑性强,议论不是凭空而发,富有辩证意味,给人人生哲理的启迪。读来真实、自然,富有感染力。文以感叹作结,言已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

(二)问题设计

1.本文是以下棋作比喻来阐明道理的,请想想作者是如何写下棋的 ? 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文章既没有介绍下棋的一般规则,也没有描述下棋的一种情形和场面,而是十分简要地叙述了作者自己在友人寓所的一次下棋经过。其中作者特别突出地叙述了自己在由观棋到下棋过程中前后态度的不同变化。

作者之所以这样写下棋,正是为后面的议论和说理作铺垫。实际上在这样的叙述中,虽然还未说理,但理已寓于事中了。同时,由于作者并不是从旁观者的地位客观地叙述下棋者的优劣,而是以自己的切身感受“现身说法”,因而就使读者格外感到“事事确凿”,也使下面的议论说理有了坚实可靠的事实基础,而不致流于空洞浮泛。

2.作者在写完下棋的事以后,本已水到渠成,可以直接即事言理,点明题旨,但是,在第二段中作者却旁迁它事、生发议论,一句也没有涉及与下棋有关的事,这是为什么? 从文字上看,第二段确实一句也没有提到下棋的事,似乎与第一段不相衔接。然而这两段实际上却是貌离神合、表异实同。作者由点到面,从下棋这件小事而联想、扩展到生活中许多现象,进而从为人处事的高度立论,揭示了生活中一个人们往往习焉不察的事实:“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从而使文章的主旨从“下棋”这一狭窄的小圈子中突破出来而具有了更为普遍的社会意义,也使文章的内容更加富有力度。

再从写法上看,作者在写完下棋之事后,有意宕开一笔,拓展开去,不仅可以引发读者的思考,增强读者的印象,使文章的意味更为深远,而且也使得文章本身显得有波澜,有起伏。

3.本文以下棋作喻,向我们说明了生活中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 作者认为怎样才能比较公允地评价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 ? 本文的主旨是什么?(1)在本文中作者通过对自己在由观棋到下棋过程中两种不同的心理感受的叙述,生动地说明了生活中一个人们往往司空见惯却并不留意的道理,即观人之失易,见己之失难。

(2)作者认为,人不可能总是正确的,也不可能没有一点过失,因此,只有“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才能比较公允地评价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本文的主旨在于警戒那些主观臆断、盲目自强不知以为知的人,从而教人领会做人的正确道理。

第二篇:《奕喻》原文及翻译

本文选自《潜研堂集》钱大昕(1728—1804)清代史学家、汉学家。字晓徵,一字辛楣,号竹汀。汉族,江苏嘉定(今上海嘉定人)。钱大昕所写的这篇奕喻,主要是借着自己看别人下棋,以及自己下棋失败的实际体会,来指出当时读书人自以为是的毛病。

《奕喻》原文及翻译

原文:

予观奕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馀。竟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予赧甚,不能出一言。后有招予观奕者,终日默坐而已。

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辰人失。人固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奕之优劣有定也,一著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奕者之不若己。

翻译:

我在朋友家里看一棋。一位客人屡次输掉,我讥笑他计算失误,总是想替他改放棋子,认为他赶不上自己。过一会儿,客人请求和我下棋,我颇为轻视他。刚刚下了几个棋子,客人已经取得主动的形势。棋局快到中盘的时候,我思考得更加艰苦,而客人却轻松余。终局计算双方棋子,客人赢我十三子。我很渐愧,不能说出一句话。以后有人邀请我观看下棋,我整天默默地坐着看而已。

现在求学的人读古人的书,常常非议古人的错误;和现在的人相处,也喜欢说别人的错误。人本来就不可能没有错误,但是试试彼此交换位置来相处,心平气和地估计一下,自己真的没有一点失误吗?自己能够认识别人的失误但是不能看到自己的失误,自己能够指出别人的小失误但是不能看到自己的大失误,自己检查自己的失误尚且没有时间,哪里有时间议论别人呢!

棋艺的高低,是有标准的,一着的失误,人们都看到见,即使想回护以前的错误也是隐瞒不了的。事理方面的问题,人人都赞成自己认为正确的,人人反对自己认为不正确的现在世间没有孔子那样圣人,谁能断定真正的正确与错误?那么别人的失误未必不是有所得,自己没有失误未必不是大失误,但是人们彼此互相讥笑,没有停止的时候,简直连看棋的人都不如了。

[《奕喻》原文及翻译 ]相关文章:

第三篇:有关奕喻的读后感

我们生活在这个大千世界中,发现别人所感悟的真理与发现自己提炼出的真理一样快乐,这就是人与人能够互相启发的缘故。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奕喻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有关奕喻的读后感一

《奕喻》是清朝钱大昕写的,他所写的这篇奕喻,主要是藉着自己看别人下棋,以及自己下棋失败的实际体会,来指出当时读书人自以为是的毛病。读完这篇文章,汗颜可以形容自己当时的第一感觉。在生活学习中总是对别人吹毛求疵、品头论足,抓住别人的缺点不放,以为自己高明,还处处夸耀,这样简直就是画地为牢,别人没有囿于错误之中,自己却关在里面了,要不得啊!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不单强调学习别人的优点长处,还包括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两方面都能使自己增长知识和智慧。正如文中的棋局一样,旁观者如能习得对弈双方下棋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那也是不错的,如能设身处地地旁观,而不指指点点、热心过度,必有裨益。

生活上如此,我们读书做学问更是如此。我们读书如果站在不同角度,会得出迥然不同的结论,这个也是争议多的一个缘由。但是如果我们就是囿于争论,这样无助于学问的增长,只是浪费时间。比如老子的《道德经》,很多人认为这是消极避世的东西,也有很多人认为其中有智慧,应该好好研究。这样一直讨论该不该,只是一个争论。我们不妨带着批判的眼光看看这书,剔除糟粕,吸取精华。

总之,人人都是会犯错误的,但是有智慧的人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万事万物都可为师,万事万物都蕴含自然之道,只要参透其中的奥妙,必然提高境界;愚昧执拗的人则一味的骂。后一种情况是不可取的,不然真的如文章中所说的“曾观奕者之不若己”。

有关奕喻的读后感二

钱大听的一篇《弈喻》可谓给了我诸多的启迪。过去我总以为在发现真理这方面我能够自命不凡,待欣赏完清代学者、这位令人薄敬的大学问家的文章后,我不禁自渐形秽。

文章以观棋到对弈再到观棋的故事为导线,自然地引申出“观人失易,知己失难”的观点,并精辟地指出应“多求己过,少论人非。的至理。通篇不过二三百字,却深粼又恰到好处地归纳出了为人处事的一大规律。

人心是好胜的。总想把自己的思想、理念谊输到别人的头脑里和社会的机制中去。然而世界又是公平的,如果人人的话都能摇身一变成为真理,那么在某一时间段里理与理便不能和平共处。因此自然界采用折衷的方法,选择了一部分人相对正确的道理,而如果把被否认的理毫无掩饰地表现出来,便称之为过失。按此逻辑推理,人必然有过失,这是大自然铁面无私的表现。

作为一个人,他的职贵首先不是挖掘别人的过失来借以作把柄或是挖苦讽刺,而是时刻替戒己之过失,在改造自我的过程中去证明自己是个有用之才,多对本人的盲行检点检点。如此,就是被你击败的人也会认同你是真英雄。于是,我想到了美国总统大选,我认为竞选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互相挖掘对方的丑处,严格地讲,这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一个真正高尚的人不应以损害他人名誉为自己铺开走向胜利的道路,无论是明争,还是暗斗;合法,还是不合法,都不可取。

然而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的过失后,坚持己见就是顽固了,这同样是愚分,因为在逆向的轨迹上无休止地走下去。是不可能被大多数人认可的,要改写历史更是痴心妄想,就像日本的右翼势力冒天下之大不题地打出了“南京大屠杀是二十世纪最大的谎育”的旗号,势必是一顺水珠掉进茫茫大海,无影无踪。所以面对过失,首先要勇敢地正视它,不去逃避,此时失面子事小,失去方向可就难以弥补罗?然后尽全力把自己推到正确的轨迹上去,自已推不动也无妨,请别人带一把。最后要保持平和的心境,做对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得对。

我们生活在这个大千世界中,发现别人所感悟的真理与发现自己提炼出的真理一样快乐,这就是人与人能够互相启发的缘故。也是《弈喻》带给我的启示。

第四篇:学奕教学设计

《学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三个生字,理解语句意思,把握课文内容,体会做事要专心致志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做到正确、节奏停顿得当、抑扬顿挫,从反复诵读中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3、初步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每句话的意思,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背诵。教学过程:

一、粗读课文设疑自究

(一)、激趣导入

1、老师复述《孟母三迁》典故,学生猜。

古时候一个姓孟的孩子,他的母亲孟母把家安在集市边,不久,她的儿子学会了喊吆喝着做买卖,孟母想就这样下去,将来孩子就成了小贩了。她就带着孩子搬了家,搬到了一座山脚下,到了清明节,扫墓祭祀的人很多,她的孩子学会跪、拜等动作,孟母一看,不得不了,这样下去,孩子不就学会跳神做迷信吗?于是她赶快搬家,搬到了学堂边,孟母就会放心了,她的儿子跟着先生读书了。这位孩子就是中国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儒家代表人孟子。

2、简介作者,认识孟子。

小资料: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和孔子合称“孔孟”。他和他的弟子共同汇编了《孟子》一书。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的一篇经典文章(1)、板书课题,质疑。

(2)、引导学生看插图理解题目(课件出示插图)。理解题目后还想知道什么?

(二)、自读设疑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中谈感受(文言文难读、难懂)。

3、老师范读

(1)、听节奏,标出停顿和读错、读不准的字音。

(2)、你们听出刚才老师在读这篇文言文时与白话文有什么不同吗?(总结朗读方法:朗读时速度比较慢,句中停顿多)

4、学生同桌互相练读。

5、指明朗读,注意正音:鸿鹄(hu)(fu)弗若与弓缴(zhuo)

6、哟,你们一下子似乎变成了满腹诗文的少年书生了!在熟读课文情况下还有什么疑问?

7、生质疑。

二、精读课文 解疑合究

1、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如果方法恰到好处学起来会更省劲,让我们拿起课本一起读译文初读课文。

2、小组合作,古文、译文对比阅读,解疑探究。

三、品读课文质疑再究

1、安静的思考,热闹的讨论,让老师觉得同学们对学习文言文很有热情,有什么收获吗?有什么发现吗?谁敢为天下先?―――就是谁敢第一个发言?(有生举手)好!敢为天下先的人出现了。请大胆地汇报给大家听。

生:我发现文中有很多之,但是意思都不相同

2、真是一个伟大的发现 出示: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3、鼓励学生在“之”字上批注字的意思或者在译文中画出对应的意思。

4、汇报交流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1)引导学生对照译文,说说句子的意思,同时借助图片,帮助学生初步掌握理解文言文词句的基本方法。

(2)相机指导学生理解“者”、“也”的含义。生:善于下棋的人。

师:说得都对。这样看来,这个“者”字,严格地说应该当什么“的人”来讲。你看你刚才讲的:作者――作文章的人,读者――读文章的人,胜利者――获得胜利的人,都是“的人”,是吗?

△“使弈秋诲二人弈„„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1)交流对这每句话的理解,再明白几个“之”的不同意思。

(2)大家读通了课文,现在有读懂了课文。那么,同样是跟弈学棋的两个人?为什么一个人学得好?另一个人学不好呢? 生:一个人专心致志,另一个人三心二意。

生:一个人学得很专心,另一个人想着怎么把天鹅射下来。师:能读出他们各自的表现吗?(文中)生:找句子读

师:是后一个徒弟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嘛?---------------为是其智弗若与?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理解交流句意,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把句子的意思说明白,说顺畅。

(2)指导朗读,体会文言文朗读的语气(一问一答的形式)

5、他们俩对待学习各持有什么样的态度-----一人专心致志,一人三心二意,专心致志这个成语就出自《学弈》一文,你们还能用不同的成语概括他们两人的表现? 专心致志----------心不在焉 一心一意----------三心二意 聚精会神----------心猿意马 一丝不苟----------东张西望

6、表演读

四、检测反馈拓展延伸

1、课文学到这儿,对你们来说一定有了很深的启迪,那就是——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专心致志。是的,因为态度决定一切。来同学们,发挥我们的才能为生活中所有做事三心二意的人创作几句警示语,为他们指明道路。

2、学生自创警示语: 附:板书设计

学弈

专心致志,学有所获

三心二意,一无所得 态度决定一切

第五篇:学奕教学设计

《学弈》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材简析

文言文作为一种成熟的书面语言,记载传承着几千年来中国古代思想和文化的精华。从传承文化、交流发展方面来说文言文和我们现代的语言同样重要,我们今后还会更多更广泛地接触它、了解它。所以,我们今天学习它、发扬继承其中优秀的思想文化很有必要。《学弈》这篇文言文讲的是两千多年前的一个关于学习的故事。虽然时代久远,但故事内容通俗易懂,比较适合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们通过课文的学习,可以比较详细准确地了解其中蕴含的学习做事的道理,同时也能激发学生了解古代灿烂的思想文化、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文言文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前面通过对《杨氏之子》和《伯牙绝弦》这两篇文言文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知识。现在再次学习应该说是一件自然而切轻松的事情。学生已经从语言形式、特点等方面对文言文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所以学起来比较容易。问题的关键在于,学习过程中要把握好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异同,这一点是最要紧的、也是最难的,因为学生对文言文接触少,还不能熟练准确地把一篇文言文转换成现代文而又保持意思完整不变。

三、教学策略 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引导学生注意:

一、文言文是一种精炼的语言文字,它多由单音节词构成词句表达一定意思,要把握好每个字(词)的意思才能比较准确地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

二、文言文还有省略句子成分的现象,一定要注意补充,否则连一句话也讲不通;

三、要帮助学生疏通难理解的句子,使学生对句意的理解达到准确、明白。做好了以上这几点,就可以使一篇陌生的文言文变得通俗易懂,教学很容取得成功。

四、教学目标

1、学会“弈、弗、曰、矣”等生字;正确读写“弈秋、教诲、俱学、弗若”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读出文言文的韵味;会背诵、会默写课文。

3、能根据注释理疏通句子、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做事要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五、教学重点

1、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2、.对文言文产生一定的兴趣。

六、教学难点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明白学习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七、课前准备

1、了解孟子及及其思想观点。

2、知道课文的出处。教学过程

一、背诵复习、导入新课

1、齐声背诵《杨氏之子》和《伯牙绝弦》。

2、指名说文言文的特点。

(语句精炼、含义丰富;节奏感强、朗朗上口)

3、复习学法

①读熟课文,把握节奏。②根据注释,理解大意。③讨论重点,深刻领悟。④联系实际,总结延伸。

4、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要用刚才总结的方法学习一片新的文言文《学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了解作者及背景

1、哪位同学知道了课文的作者及出处?(结合课文注释①学习即可)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全书分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本文选自《孟子·告子》。

2、谈话过渡: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学弈》这篇课文,看看通过它我们有哪些新的收获与发现。

三、解题质疑

1、指名说“弈”是什么意思?(结合注释②理解为动词,专指“下棋”。)

2、哪位同学知道当时的人下的是什么“棋”?

(教师补充:“弈”在古代专指“下围棋”。今天的“弈”包含各种棋。)

3、题目“学弈”两字连在一起怎么讲?

(预设:①学下围棋;②学习围棋之道;③学习下围棋的本领)

4、通过课文的我们题目了解了许多,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吗?

梳理问题:

①谁学习下围棋?②他们的老师是谁?③他们是怎样学习的?④两人学习的结果如何?

5、小结过渡

相信有些问题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就能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通过一定的方法、仔细研究,也能找到圆满的答案。

四、熟读课文,理解大意

1、教师范读,学生划分节奏。

下面请同学们仔细听老师的范读,把课文的节奏画出来。(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wéi)/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hú)/将至,思/ 援弓缴[zhuó]/而射之。虽/与之/俱学,/若之弗(fú)。为是/其智/弗若与[yú]?曰:非/然也。)

2、同桌互读,指出读错的字并改正。

3、指名读,读正确,读出停顿和节奏。(其他同学听后评价、纠错。注意“鸿鹄(hónghú)、缴[zhuó]、弗(fú)、与[yú]”这些词语的的读音。)

4、全班齐读,读出古文的节奏和韵味。

5、小结过渡

同学们做得非常好,已经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通顺流利、有节奏地读出古文的韵味。下我们该理解古文的意思了,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充满自信的回答。)

五、理解词句,把握内容

1、请同学们通过课文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再连起来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方法:先自学,记下不懂的问题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点帮助、引导学生。)

2、全班交流汇报 ①小组代表交流汇报: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讲了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有人让他教两个年轻人下围棋。由于两个人的学习态度不同,学习效学习截然不同,这并不是智力因素造成的。说明了学习应该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②过渡:同学们理解得非常好。接下来我们看看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现在提出来我们大家共同研究解决。

六、抓重点词句,解疑释难

1、归纳梳理问题。

2、理解重点语句:

①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这句话用现在的意思怎么说?(弈秋是全国最会下围棋的人。)

“通国”指哪一个国家?(指当时弈秋生活的的鲁国。)“善”很关键,如何准确理解?(善:善于,擅长。)由这句话你可以想到了什么?(“弈秋”是当时的第一围棋高手;“弈秋”的名声很大;“弈秋”是专业围棋高手;“弈秋”的棋艺高超,闻名列国。)

②“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使弈秋诲二人弈”这句通俗一点怎么讲?(有人让弈秋教两个年轻人下围棋。)

通过这个句子你又可以想到什么?(由于弈秋棋艺高明,当时就有很多年青人想拜他力师。)从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这个年轻人喜欢围棋;他学得很专心;也很听老师的话;他是诚心诚意来学习的。)

请用恰当成语概括这个学生的学习态度。(“专心致志、一心一意、全神贯注”等)

③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将至”怎么理解(将:将要;至:到,到达。)从“虽”“一心”这两个词语你看到了什么?(另一个年轻人上课的时候一门心思想着射天鹅的事;他心里想的和围棋一点关系都没有;他的心思根本就没有用在听课上。)

请你也用恰当成语概括这个学生的学习态度。(“三心二意、心不在焉、心猿意马”等词。)

④这两句话用了什么样的写法?(对比)

⑤你能想到他们学习的结果吗?(“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这句话告诉我们差距出现了。

⑥我们来探究一下原因:作者告诉我们,两个年轻人跟随名师“弈秋”学习围棋,结果一好一差,为什么?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作者只告诉我们这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同学们认为问题的关键在哪里?

(学习态度起关键作用。认真仔细、诚心诚意、虚心好学就能取得好成绩;马马虎虎、态度不真诚、提不起兴趣,哪怕有“弈秋”这样的名师教,他也学不会。)⑦启发谈话:这件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端正学习态度,学会专心听讲,虚心好学,尊重老师,听从老师的的教诲。)

⑧再读全文,领悟道理

请同学们再次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读出古文的韵味,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七、回顾总结

我那个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发现学习文言文并不难,只要我们抓住文言文的特点,把其中省略的部分补充出来,就会觉得文言文其实写得很通顺、很详细、意思也很连贯连冠。在理解的时候我们要抓住时代背景,多掌握一些和课文紧密相关的知识,这样就容易和那个时代的事情、思想沟通,理解起来也就容易多了;如果我们再把当时的语言熟练的、准确地转换成现在的语言,理解一篇文言文的内容和思想内涵就不成问题了。希望大家多积累一些成功的经验,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多读一些文言文,你会觉得这样的阅读非常有趣。

八、课后作业

1、用准确、详细、生动的语言把《学弈》这篇课文写编成一个小故事,然后讲给家人听。

2、背会课文、默写课文,写完对照检查、改错。

九、板书设计 学弈 一人:专心致志学业有成非智力因素 一人:三心二意一无所获态度决定成败 教后反思

本节课的学习,老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容易,不但理解了课文的内容,而且熟练到可以背诵的程度。我认为“读”在其中起了很关键的作用,把读的内容安排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里穿插进行,效果比集中背诵好得多,能够较好地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会使他们感到背诵是一件烦人的事;根据学情适时点拨,先让学生通过注释理解课文大意,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再找准难点,和学生容易忽略的地方提醒学生,引导帮助学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学生的畏难心里,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好语言转换工作,我把文中的有些词句转换成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这样学生容易理解,学起来比较轻松,自然就对整堂课充满兴趣。

不足之处,补充内容老师解决地较多,应该合理设计一些预习业让学生提前完成,这样既可以避免枯燥的说教,又可以锻炼学生课外搜集资料、整理消化资料的能力,还能较好地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下载奕喻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奕喻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奕教学设计

    学奕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译讲并背诵课文。2、能联系实际说说学习课文的体会,并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教学过程: 一 、板题示标: 师:同学们,今天......

    学奕教学设计

    《学奕》教学设计 四、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教师引导,小组自主合作,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课文,自读自悟并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2、学生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并用自己......

    学奕教学设计

    《学奕》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学弈》这篇文言文选自《孟子•告子》,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做事必须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文章先说弈秋是全国最擅长......

    学奕教学设计

    《学奕》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生通过教师引导、小组自主合作,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讲。 2.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做到正确、节奏......

    六年级《学奕》教学设计(合集)

    六年级《学奕》教学设计 六年级《学奕》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学弈》这篇文言文选自《孟子·告子》,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棋的事,做事必须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9学奕 教学设计

    《学奕》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学奕》这篇文言文选自《孟子.告子》,讲述了二人学奕,因学习态度不同,二人学习结果也迥异不同的故事。故事告诫人们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学奕教学设计及反思

    《学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教师用故事导入新课,通过多......

    《学奕》教学设计及反思

    《学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三个生字,理解语句意思,把握课文内容,体会做事要专心致志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做到正确、节奏停顿得当、抑扬顿挫,从反复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