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日喻教学设计
日 喻
教学目标:
1、参照课文注释,借助词典阅读课文。
2、理解作者运用准确、形象的比喻增强文章说服力的方法,领会“学以致其道”的道理。
3、品味夹叙夹议的语言特色,鉴赏“螺旋式”比喻的妙处。
教学重点:寓言的哲理。
教学难点:“螺旋式”比喻构成的变化多端的结构。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以苏轼的作品导入
二、学习新课:
1、生字新词
眇:原指一目失明,这里指双目失明。扪:摸。揣:摸。譬:比喻。
籥:古代竹制的管乐器,像笛,比笛短。相:形容,比喻。卒:终于,终究。欤:吗,助词,表疑问。没:能潜水。涉:涉水,指徒步涉水。
2、题解:“日喻”的“喻”是比喻的意思,借用形象生动的事物进行比喻说理,是议论中常见的一种论证方法。
3、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相关链接:三苏,指苏洵、苏轼、苏辙,著名古文家;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王安石合称唐宋八大家。大苏:《核舟记》中“盖大苏泛赤壁云”中“大苏”指苏轼。
三、整体分析:
在了解课文大意、疏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提出以下问题,经学生独立思考和小注议论后,再在大组交流中明确。①作者在课文中提出的基本观点(中心论点)是什么?
作者提出的三张是:学以致其道,也就是说要勤奋地通过自身的学习自然而然理解、掌握(孔孔之)道,而不是从别人那里搬一些,或者没经过自己时间而去巧取。
②课文中用“盲人识日”“北人学没”的原因和作用是什么?
用“盲人识日”说明,由于“问之有目者”,而不是’亲见”(“未尝见而求之人也”)所以,只是“得其声”“得其形”,而没有“得其实”,借用生动的比喻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道可致而不可求——道理要在实践自然获得,这样才真实可靠。
有“北人学没”,是批评“不学而务求道”的不良现象,进一步强调了“君子学以致其道”的观点。比喻是同样生动形象的,并增强了说服力。
③课文中引用了那些人的论述?分别表达了怎么的观点?
课文中共引了包括作者在内的三个人的话。
苏子——即作者苏轼的话是:道可致而不可求,意思是,人们要在学习、实践中自然而然地懂得道理而不可以(贫图捷径)去强求。
孙武(孙武子,杰出的军事家)“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意思是:善于打仗的人会使敌人自投罗网,而不是将自己陷入圈套中,移用到“致道”上,就是:要善于学习、掌握道理,而不为道所困惑、束缚。
子夏(卜商,孔子的弟子)“为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意思是工匠们居住在自己的作坊中才能把活作好,君子只有勤奋学习才能获得“道”。引用以上三人的话,是为了多角度的论述作者的主张,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四、具体分析:
(一)分析课文第一、二小节。
1、朗读三小节。
2、默读三小节,试分句翻译:
第一节理解:(转载于:日喻教学设计)“问之有目者”——“问之(于)有目者”向
“以为日也” ——“以(之)为日也”把 ?? 当作
“与??远” ——相比差距很大 “未曾” ——不曾,没有
大意:以一个盲人识日的生动事例来作比喻,说明要亲自观察,不要以耳代目,才能获得完整的知识。没有直接观察,道听途说,对事物不可能得到正确的认识。
第二节理解:
“人之未达” ——人不能通晓明白(道)。
“无以” ——没有什么。
“无以异于眇”——和瞎子不认识太阳没有什么不同。p42注④。
“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p42注⑥。
“转而相之” ——辗转而形容、比喻它们。
“莫之见” ——“莫见之”(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从比喻导入正题,指出“道之难见也甚于日”,即抽象的“道”比有形的日更难捉摸。进一步阐明盲人识日的道理:因辗转“相之”,谬之千里,结果闹出笑话,非常形象地说明自己缺乏实践经验,无切身感受,只从别人那里转述第二手材料,就不可避免地得出盲目的结论,强调了深入实地调查,获得直接经验的重要性。
思考:“盲人识日”是否还能从另一个角度给人以启发?
结论:既然是天生的瞎子,而有人却给瞎子讲太阳的形象,不考虑实际情况,尽管“巧譬善导”,用心良苦,那也是白费心机。问的人错在缺乏亲自观察,而教的人错在不看对象,无的放矢。(道理虽浅,令人深思。)
思考:作者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结论:道可致而不可求,学以致其道。要勤奋地通过自身的学习自然而然地理解、掌握道,而不是只从别人那里搬一些或没经过自己实践努力而去取巧。
思考:何谓“致”?
结论:“致”——莫之求而自至,使其自至。孙武“善成者致人,不致于人”,“致人”是使敌人自投罗网,“于”被。子夏“君子学以致其道”。
思考:用文中的语句分别概括两个寓言故事所说明的道理。(1)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
(2)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哲理:要想真正理解“道”,不能光靠读几本经书,而应杂学旁收,既不能忽略感性经验,又要经过
长期的摸索思考,以渐进于道。
(二)分析第三、四小节。
1、北人学没:又深一步以一个“没者”在长期的“没水”实践中“得道”的比喻,(“没人”识“水之道”,进一步说明实践的重要)。说明“致道”要像“没者”游泳那样,反复实践,长期学习,才能掌握“道”的规律。如果纸上谈兵,只凭听来的一点知识轻率入手,势必像“北方之勇者”那样成为“溺者”。由“北人学没”指出读书人“求道”和“务学”的偏颇,进一步强调“君子学以致其道”。
总结:说理性散文,借用两个事例作比喻,形象论证“道可致而不可求”“学以致其用”的道理。
2、结尾提到吴彦律,作者意欲说明什么? 对吴立志求学的正面鼓励;更是劝他求学必须有目标,要踏实下功夫做学问,不能浮光掠影只求皮毛。
五、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是苏轼送给渤海吴彦律,以指导他“求道”的。文章讲道理深入浅出,先从故事讲起,引申
出所要论证的道理,最后落实到写作此文的用意所在。第一段先讲了一个“盲人问日”的故事,指出“盲人识日”的问题在于只是依据间接的、片面的经验来认识事物,因此得出违反客观实际的错误结论。第二段由上文的故事引申出道理,引申出“识日”和“见道”两者的共同点,指出不能达于道的错误在于“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没有认识到“道”的本质,没有从事物的本来面目出发,只是主观臆断。第三段讲“求道”的正确方法。同样是先讲一些大家所熟知的道理,再引申到“求道”之事。用孙武的话说明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必须掌握主动,用积极进取的姿态争取主动,用子夏的话说明君子勤学,方法得当,则道自至。引用古人这两句话说明“得道”与“学习”的关系,不去勉强追求得道,只要付出努力,道自己就会到来,语言俭省,说理确切。然后作者用生活中习见的现象讲道理,将“南方没人”和“北方溺者”对比论证,说明环境和实践的重要性,最后落实到结论“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不通过亲身实践,就不能学会“没”;同样,如果单纯靠间接经验“求道”,而不是努力去学“道”,也不能达于道。结尾正面鼓励吴彦律,说明作文目的,但意在言外。作《日喻》的目的在于希望吴彦律注意两点:一是求学必须要有目的,这目的是“求道”;二是要下苦功夫求道,正面鼓励是寓鞭策于嘉奖中,这是一种含蓄的写法。这篇文章善于运用比喻说理,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说服力强。
六、鉴赏“螺旋式”的比喻方式:
1、“螺旋式”的比喻方式:运用两个内容相近但有连续性发展性的寓言。
2、好处:使文章结构变化多端,使寓言的主旨和理念更深入和加强。
七、小结全文,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讨论“致”和“求”的区别。“致”:不去强求而顺应规律,循序渐进的自然而然得到; “求”:强求。
附:板书设计 日
喻 篇二:心理学教学案例(齐玲玲)心理学教学案例
咸阳市武功县五七〇二小学 齐玲玲
心理学课是心理学教师的必修课,为了更好地引起学生对该门课的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心理学的兴趣,增强心理学课的实用性,提高教学质量,我在心理学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了案例教学法。
教学案例一:瞎子眼中的太阳
宋代文学家苏轼有一篇文章——《日喻》,内容是这样的:一个生来就双目失明的瞎子,不知道太阳是什么样子,很想认识太阳的样子。一次,有人告诉他:“太阳的形状是圆的,象一个铜盘。”说着敲了敲铜盘。瞎子点点头,表示明白了。过了几天,忽然远处传来了“当,当,当”的声音,瞎子高兴地叫道:“啊,太阳出来了!”有人纠正他:“不对,这是敲钟的响声。太阳是很亮的,比蜡烛还要亮得多呢。”说时,让他摸了摸蜡烛。他又点点头,以为这次总算清楚了。又过了几天,瞎子摸到了一枝竹笛,不禁惊喜地高叫:“啊呦,这是太阳呀!”人们几次把太阳的形状告诉他,可是他到底也没有认识太阳。这是为什么呢?
结论:天生盲人不具备产生视觉的生理机制。脑和神经系统是产生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即天生盲人不会有视觉表象。
教学案例二:孝子的秘密 在唐代流传着一个关于“孝子”的故事:东海某地有一个名叫郭纯的人,死了母亲。因为他极其孝顺母亲,哭得十分悲伤,很多人都随着他的哭声而落泪。而且据说他哭的时候,总有大群的野鸟飞到
他家里来。人们传说这是郭纯的孝心感动了老天爷,连鸟雀也和他一起悲哀呢!这件事后来被官府知道了,就派人调查是否属实,结果一点不差。于是官府就给他挂匾,颂扬他的德行。后来有人经过仔细观察发现,他每次哭时,总要撒出很多食喂鸟,大群的鸟就要争食。久而久之,飞鸟只要听到哭声就来争食。
结论:飞鸟形成了条件反射。食物是无条件信号,哭声是条件信号。教学案例三:如何成功——与众不同
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小的时候家里很穷,有一天他放学回家的时候经过了一个工地,看到一个老板模样的人正在指挥盖一幢摩天大楼。卡耐基走上前问:“我长大以后怎么才能成为象您一样的人呢?”“第一要勤奋”“这我早知道,第二呢?”“买件红衣服穿。”“这与成功有关系吗?”“有啊,你看他们都穿着清一色的蓝色衣服(指着工人),所以我一个都不认识,你看那个穿红衣服的,就因为他穿得与旁人不同,这才引起我的注意,我就认识了他,发现了他的才能,过几天我会安排他一个职位。”
结论:新异的刺激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教学案例四:母女滑雪遇雪崩
一对母女去雪山滑雪,租滑板时,工作人员曾劝这对母女将她们一身白衣服换下,但母女俩并未听从,不幸降临了,他们遇到了雪崩,母女俩艰难地走着,飞机几次从它们头顶飞过,但母女俩无论怎么挥手都无济于事,这时她们才后悔没听工作人员的劝阻。最后,母女俩
累的倒下了,看着女儿昏昏欲睡,母亲知道是该作出决定的时候了,女儿醒后发现自己睡在医院,着急地找着母亲,医护人员含泪告诉她,母亲为了救她,割破了手腕,在雪地上写下了sos。
结论:对比强烈的刺激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教学案例五:美国神童塞达斯——人造天才的悲哀 美国神童塞达斯六个月会人英文字母,两岁能看懂中学课本,四岁就已经发表了三篇五百字的文章,六岁在生日的晚会上又写出一篇解剖学论文,十二岁破格进入哈佛大学,然而十四岁却患精神病住院治疗,二十一岁哈佛毕业却成了商店一名普通职员。塞达斯的父亲原为哈佛大学心理学荣誉教授,他认为人的大脑和肌肉一样是可以训练的。于是,他就在准备在塞达斯身上做实验。当塞达斯一出生,他就在床的周围挂满了英文字母,并不断地发出读音;接着他又用教科书代替了玩具。于是,塞达斯从小就被各种几何、地理和多种语言所包围,所以,他整个婴幼儿时期就成了他独自读书的时期。
结论:适度的早期教育可以开发人的潜能,否则会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教学案例六:鱼牛的故事
一天,青蛙跳到岸上,看到了一个庞然大物——一头奶牛,青蛙仔细观察了很久。回到池塘以后,小鱼儿问:“你到外面看到了什么?”青蛙想到了奶牛,于是详细地向小鱼描述了一番,小鱼认真地听了以后说:“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拿出纸和笔,画出了它心中的“牛”。
结论:经验在知觉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案例七:机智与反应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曾有人设计拾柴火的自然实验,实验对象是保育院的40个学生。实验是在冬天晚上进行的。实验者把湿柴放在附近的棚子里,而把干柴放在较远的山沟里,要求学生必须在晚上去拾柴生火取暖,自己则隐蔽在一旁观察孩子们的动静。冬天的黑夜是寒冷而可怕的,结果发现有的孩子是兴高采烈地到山沟里去了;有的则边走边发出怨言;有的不敢走远,只是到附近的棚子里去取湿柴。后来实验者对他们讲了有关勇敢者的故事,于是到山沟里取柴的人渐渐多了。经过几个月的教育和观察,发现有20个孩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此了解到孩子们的性格差异,有的勇敢主动,有的畏缩图方便;有的动摇,有的则是胆怯。而他们的性格是可以通过教育改变的。结论:性格类型的多样性,性格可以通过教育而改变。
教学案例八:迟延满足效应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经典的实验,称为迟延满足实验。实验者发给4岁被试儿童每人一颗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就给吃两颗。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则耐住性子、闭上眼睛或头枕双臂做睡觉状,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语或唱歌来转移注意消磨时光以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获得了更丰厚的报酬。研究人员进行了跟踪观察,发现那些以坚韧的毅力获得两颗软糖的孩子,长到上中学时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自信心和独立自主精神;而那些经不住软糖诱惑的孩子则往往屈服于压力而逃避挑战。在后来几十年的跟踪观察 中,也证明那些有耐心等待吃两块糖果的孩子,事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
结论:自我控制能力是个体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
辨析、总结:
1、有意后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因此有意后注意是最容易形成的注意。
2、遗忘就是所识记的信息的完全丧失。
3、动机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条件,它是人们解决问题的动力因素。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动机越强越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4、在人的一生中,智力的发展水平随年龄发展而变化,基本上是匀速直线前进的。
5、竞赛会造成紧张气氛,加重学生负担,有损学生身心健康。因此应尽量少搞竞赛。
6、教学反思即教学活动后对经验的总结。
7、敏感性的增强是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真正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
8、人的心理现象作为观念的东西,可以离开物质载体。
9、人的心理活动的主体性最重要的特点在于人的能动性。篇三:伤仲永教学设计 凉州区永昌镇和寨九年制学校教学设计
凉州区永昌镇和寨九年制学校教学设计 篇四:伤仲永教学设计
《伤仲永》教学设计
学生分析
这一时期,同学们已经学过了许多文言文了,有了一定学文言文的基础,学生学起来应该不太吃力。另处,本文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学生应该很感兴趣。这些都是学好本课的优势条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词义,包括重要的文言虚词,如“于”“之”等。2.了解常用的文言知识,如“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议”。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借助工具书,能自己释义、翻译,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2.学习本文寓理于事,借事说理的写作方法。3.体会本文语言简洁、凝练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认识人的知识才能并非一成不变,后天的教育和努力在造就人才方面起决定作用这一道理。
教学重点
1、积累掌握重要的文言词语,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一些文言知识。
2、理解方仲永从“神童”到“泯然众人”的原因。
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并能有自己的体会。2.理解本文寓理于事,借事说理的写作方法。
教材分析
《伤仲永》是一篇随笔(散文的一种),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采用了见闻录的方式,用“闻”、“见”、“问”三个片断,依次写了方仲永从5岁到20岁之间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在这部分中,作者详写第一个片断,铺陈方仲永才能初露时期的情形,点明他才能衰退的原因;极简略地写后两个片断,点出他的才能衰退以致“泯然众人矣”。第二部分是议论,作者借事说理,阐明了人的天资与后天学习的关系,强调后天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作者认为人的才能有赖于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即使是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加以教育和培养,也会变成平庸无能的人。作者采用了寓理于事、欲抑先扬、对比鲜明的写作方法,语言精炼、说理深刻、启人心扉。
教学方法
1、讲练结合,读练结合。学生反复阅读文章,朗读,译读,思读,品读,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加以指导点拨,学生在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能力。
2、合作探究法,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小组竞赛法,适当的竞争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时安排
本课拟用两课时
课前预习
1、查找资料,了解作者王安石情况。
2、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初步理解课文。
3、掌握下列字的读音及意思。隶、扳、谒、泯、称、卒、耶。
4、朗读课文,画出文中不清楚停顿的句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爱迪生有一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他用勤奋的一生发明了无数的东西,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发明大王,人们都认为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天才。到底什么是天才呢?他的这句名言就是最恰当的解释。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
点,自恃聪明,自认为有天赋。结果最终沦为庸才、蠢才,方仲永就是这样-个人。
二、作者简介:
学生谈自己知道的作者情况,教师以多媒体显示资料加以补充。
本文选用《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 张。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罢相。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体裁介绍:本文是一篇随笔。[投影]随笔,即随手笔录,不拘一格。是散文的一种。古代随笔常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或阐述某种观点。短小活泼,意境隽永。
三、朗读课文,准确认读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掌握字音。多媒体显示需注意读音的字,点名请学生认读,明确读音后学生齐读两遍。
隶 扳 谒 泯 称 卒 耶
2、教师以多媒体提示学生朗读时应注意的一些语句的停顿,请一名朗读较好的学生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指正后,学生齐读课文。
(1)仲永/生五年。
(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5)传/一乡秀才/观之。
(6)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7)余闻之也/久。
四、译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学生自读课文,参照课文注释,初步翻译课文。并在学习小组内进行交流。
2、每个小组各选出一名代表,每人翻译一段课文,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评价,以错误少者为优胜。(加入语文课堂评价中)
3、教师以多媒体讲解译文,字——词——句——段,提醒学生做好笔记。
4、重复重点字、词语、句子,给予一定的时间巩固知识。
五、积累掌握文言文知识。
多媒体显示测试题,学生练习,以回答多、正确率高的小组获胜,教师加以更正指导,并引导学生初步体会词类活用的基本规律
(1)解释红色的字。
1、世隶耕
2、未尝识书具
3、并自为其名
4、指物作诗立就
5、传一乡秀才观之
6、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7、稍稍宾客其父
9、环谒于邑人
11、泯然众人矣
13、贤于材人远矣
8、或以钱币求之
10、不能称前时之闻
12、受之天/受于人
14、得为众人而已耶
15、卒之为众人
16、彼其受之天也
(2)一词多义
其 之 于
其诗以养父母 忽啼求之 环谒于邑人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借旁近与之 于舅家见之 父利其然 传一乡秀才观之 贤于材人远矣
其受之天 以钱币乞之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如此其贤也 余闻之也久
彼其受之天 不能称前时之闻
卒之为众人(3)词类活用
邑人奇之
人
(4)理解句式
1、“不使学”省略句,省略了宾语,即“不使(之)学”:不让(仲永)学习。
2、“还自扬州”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 从扬州回家。宾客其父 父利其然 父异焉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
3、“受之天也”省略句,省略了介词,即“受之(于)天”:从上天那里得到上天赋予的(5)翻译下列句子
①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②得为众人而已耶?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直至能背诵。
2、将课文翻译在作业本上,并整理课上所学文言文知识。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检查课文背诵情况及文言文知识掌握情况。
二、学生再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理解作者观点。
理清思路:全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l、2段,简叙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
第二部分:第3段,作者阐明观点看法。
说明:第一部分以叙事为主,第二部分以议论为主。
齐读第1、2段,多媒体显示相关思考题,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后,讨论交流,自由发言,教师最终进行归纳总结。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安排用意何在?
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具
有作诗才能。
第二阶段:“??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写十二三岁时的方仲
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第三阶段:“又七年??泯然众人矣。”写方仲永又过七年后完全变成一个平庸
之人。篇五:伤仲永__公开课教案
伤仲永 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有关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加强文言文的朗读训练,注意朗读的节奏
2、指导学生准确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读懂故事,并能复述故事,感悟故事。
3、准确把握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天资和后天学习的关系。
4、学习本文寓理于事,借事说理的写作方法。
重点难点:
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知识。
2、认识到后天教育的重要性:理解方仲永由五岁能诗,到“泯然众人”这一变化的原因。
1、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并能作出评价。
2、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了解说理散文中的叙事技巧。
课时安排:2课时
教法设计:合作探究与读讲结合学法指导:1.自主阅读法。2.合作讨论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课前我先讲一个小故事,大家听了后,要说出这个小故事是从哪个成语里讲出来的,也可以给这个小故事加个小标题----话说,南朝梁时,南京有个叫江淹的人,他从小天资非凡,才思敏捷,6岁就能写诗。尽管他家境贫寒,但他勤奋读书,辛勤写作,年轻时就擅长诗赋,享誉文坛。可是,当他官至光禄大夫时,他的才华就慢慢衰退了,不如从前了,写出的诗文平淡无奇。到了晚年更糟糕,他才思枯竭,写来的诗文竟没有一句佳句。人
们说他的才思尽了。
学生:江郎才尽。
教师:对!(教师板书“江郎才尽”4个字)不过这节课我们学的不是“江郎才尽”的故事,而是一个“方郎才尽”小文章。(教师板书“方郎才尽”4个字)
二、解题:
教师板书课题,并提问:伤仲永的“伤”是什么意思?
学生看课后注解①,回答:悲伤,为??惋惜
教师问:作者为谁惋惜?为什么惋惜?
学生答:为方仲永惋惜,为他从一个神童变成一个普通人而惋惜。
(教师板书:神童----普通人)
三、作者介绍: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曾封为荆国公,世称荆公。卒谥文。现存有《临川先生文集》、《临川集拾遗》等。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宇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特强,从小受到较好的教育,仁宗庆历进士。王安石不像一般士大夫那样,热衷于追求个人名利,而是要在经国治民方面作出些成绩。
现在老师先朗读一遍,注意听语句的停顿和中音,请大家温习。
老师已经读完了上节课上完后,老师说过请大家回去要预习这篇文言文,但是现在再给大家一些时间,请同学们根据下文的注解和工具书,标注一下文中的字音与解释,待会我们一起来疏通一下文章大意。
四、整体感知:
大家都看得差不多了吧?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朗读一遍课文。
1、读准字音:
隶(lì)扳(pā)谒(yè)邑(yì)矣(yǐ)泯(mǐ)称(chèn)卒(zú)焉(yān)耶(yé)
2、(1)解释带点的字
①世隶耕 ②未尝识书具 ③并自为其名 ④指物作诗立就
⑤稍稍宾客其父 ⑥或以钱币求之
⑦环谒于邑人 ⑧不能称前时之闻
⑨泯然众人矣 ⑩受之于天 ⑾贤于材人远矣 ⑿得为众人而已耶(2)一词多义
其:
其诗以养父母 其文理皆可观者
父利其然 其受之天
如此其贤也 彼其受之天
之:
忽啼求之 借旁近与之
传一乡秀才观之 以钱币求之
余闻之也久 不能称前时之闻
受之天
于:
谒于邑人 于舅家见之
贤于材人远矣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3)词类活用
邑人奇之 宾客其父 父利其然
伤仲永 父异焉(4)翻译下列句子。
①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②得为众人而已耶?
如有困难,教师点拨。仲裁权归教师。
(明确):(1)①属于 ②曾经 ③题上 ④完成 ⑤渐渐 ⑥有的(人)⑦四处拜访 ⑧相当 ⑨完全 ⑩承受 ⑾胜过 ⑿能够(2)其:①他的,指方仲永的②代方仲永写的诗③这样④他⑤他的⑥他。之:①代“书具”②代“仲永”③代“仲永写的诗”④代“仲永的诗”⑤“方仲永很有才这件事”⑥结构助词“的”⑦调节音节,无意义。于:①引出对象②在③表示比较④介词,从。(3)奇:对??感到惊奇
宾客:把??当作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
利:认为??有利
伤:为??哀伤
异:对??感到惊异(诧异)(4)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
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五、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节,知道了方仲永是一个天资非凡,天生才能的神童。那这个神童后来他的才能有没有发生变化呢?到底是天赋重要呢,还是后天的学习、后天的知识教育重要呢?我们下节课再讲。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4.思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文章所要说明的道理。相关题目:(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3)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1)仲永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
第二阶段:“??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写十二三岁时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第三阶段:“又七年??泯然众人矣。”写方仲永又过七年后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
写仲永年少时天资聪慧,以“闻”的形式;写仲永十二三岁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以“见”的形式;写仲永最终平庸无奇,又以“闻”的形式。“闻”和“见”有机结合,叙述真切可
信。课文详写第一阶段,铺陈方仲水才能初露的情形,暗示其前途无量,而其父的贪利之举却导致他才能衰退。后两个阶段略写,几笔点出方仲永沦落平庸的情形,引人深思。详略处理,有力突出文章主旨,体现“伤”的含义。(2)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不使学”。从道理上讲,方仲永“卒之为众人”,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3)作者主要强调了后天的努力学习、接受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
二、对比学习:
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选自苏轼《日喻》)1.“没”的意思是“沉入水底”,所以“没人”用现代汉语来说,就是“_________”。2.从“涉”到“___________”到“__________”是游水的三个阶段,这里“涉”的意思可理解为“___________”。3.文章中说游泳高手是因为“有得于水之道”,这句话的大意是()a.找到过水的道理。
b.领会游水的方法、规律。c.弄清了游泳的道理。d.得到会游泳人的传授。4.不会游泳的人只是按别人的经验介绍去游泳,没有不被水淹没的。这个意思在原文中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是一个________句,大意可译成__________。6.这段话的作者设喻说理。用浪线标出体现这个道理的中心句。
明确: 1.“没人”用现代汉语来说,就是指会潜水的人。2.从“涉”到“浮”到“没”,是游水的三个阶段,这里“涉”的意思是“徒步过水”。3.b 4.“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的大意是“按别人的经验介绍去游泳,没有不被水淹没的。
第二篇:奕喻教学设计
《奕喻》教学设计
设计者:黄高才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使其树立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的人生观。
2.学习本文“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二、作者简介
钱大昕(1728一1804年),清朝历史学家、学者。字晓征,一字辛楣,号竹汀,晚称潜研老人。江苏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区)人。自幼聪慧,喜欢读书,善于词章。后又博览群籍,综贯六艺。乾隆进士,由编修累官至詹事府少詹事。以后主讲钟山、娄东和紫阳等书院。学识广博,尤精音韵训诂。在历史学研究方面,对校勘考订古籍颇有成绩。其著作有《潜研堂文集》、《廿二史考异》、补《元史艺文志》和《氏族表》、《潜研堂金石文跋尾》等。
三、课文内容提要及问题设计
(一)课文内容提要
本文以下棋作喻,具体生动地揭示了生活中的一个哲理,即观人之失易,见己之失难。只有“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才能公允地评价一切事物。因为事物总有它的客观真理,如果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甚至各执己见,彼此相讥,就会争论不休,得不出正确的结论。文章由事入理,以小见大,逻辑性强,议论不是凭空而发,富有辩证意味,给人人生哲理的启迪。读来真实、自然,富有感染力。文以感叹作结,言已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
(二)问题设计
1.本文是以下棋作比喻来阐明道理的,请想想作者是如何写下棋的 ? 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文章既没有介绍下棋的一般规则,也没有描述下棋的一种情形和场面,而是十分简要地叙述了作者自己在友人寓所的一次下棋经过。其中作者特别突出地叙述了自己在由观棋到下棋过程中前后态度的不同变化。
作者之所以这样写下棋,正是为后面的议论和说理作铺垫。实际上在这样的叙述中,虽然还未说理,但理已寓于事中了。同时,由于作者并不是从旁观者的地位客观地叙述下棋者的优劣,而是以自己的切身感受“现身说法”,因而就使读者格外感到“事事确凿”,也使下面的议论说理有了坚实可靠的事实基础,而不致流于空洞浮泛。
2.作者在写完下棋的事以后,本已水到渠成,可以直接即事言理,点明题旨,但是,在第二段中作者却旁迁它事、生发议论,一句也没有涉及与下棋有关的事,这是为什么? 从文字上看,第二段确实一句也没有提到下棋的事,似乎与第一段不相衔接。然而这两段实际上却是貌离神合、表异实同。作者由点到面,从下棋这件小事而联想、扩展到生活中许多现象,进而从为人处事的高度立论,揭示了生活中一个人们往往习焉不察的事实:“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从而使文章的主旨从“下棋”这一狭窄的小圈子中突破出来而具有了更为普遍的社会意义,也使文章的内容更加富有力度。
再从写法上看,作者在写完下棋之事后,有意宕开一笔,拓展开去,不仅可以引发读者的思考,增强读者的印象,使文章的意味更为深远,而且也使得文章本身显得有波澜,有起伏。
3.本文以下棋作喻,向我们说明了生活中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 作者认为怎样才能比较公允地评价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 ? 本文的主旨是什么?(1)在本文中作者通过对自己在由观棋到下棋过程中两种不同的心理感受的叙述,生动地说明了生活中一个人们往往司空见惯却并不留意的道理,即观人之失易,见己之失难。
(2)作者认为,人不可能总是正确的,也不可能没有一点过失,因此,只有“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才能比较公允地评价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本文的主旨在于警戒那些主观臆断、盲目自强不知以为知的人,从而教人领会做人的正确道理。
第三篇:百喻经教学设计
《百喻经》六则 教学设计
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语文教研组
高同英
教学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2、准确把握寓言寓意。
3、掌握寓言类材料的审题立意方法。●教学重点: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3 教学过程 :
一、情境导入
以学生熟悉的寓言故事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二、文学常识
1、《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也称《百譬经》。古印度僧伽斯那著,南朝齐求那毗地译。全书两卷,共有98个寓言故事,均为宣扬佛教教义而作。但“除去教诫,独留寓言”,完全可以当成一部极有趣味的文学作品来读,对社会、人生也不无启发意义。
2、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充满智慧哲理。
三、文本研读:品愚人故事,悟智慧人生
小组展示:
1、品读第二、三、六则寓言故事,概括每则寓言分别说的是什么人?写的什么事?结果如何?
2、组内探究每则寓言的寓意
(组内交流预习作业,组长记录,归纳整理发言结果,推荐代表发言。)第二则:《渴见水》 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 实事求是,切忌贪多求大; 做好眼前事,防止好高骛远;
明确目标,量力而行 ; 心中有定,方可拒八面来风; • • • • • •
最佳寓意:做好眼前事,防止好高骛远
第三则:《入海取沉水》
随波逐流和急于求成,会导致“事倍功半”的效果; 身处困境,更需冷静; 认清事物本质,不盲目效仿; 执着于目标,方可取得成功。 • • • • • •
人生启示:人要有恒心、耐心,不可急于求成。第六则:《驼瓮俱失》 不可过于轻信他人;
面对“鱼和熊掌”的问题,用最小的代价解决问题。
最佳寓意:面对“鱼和熊掌”的问题,用最小的代价解决问题。
四、拓展延伸:寓言类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
1、找关键句;
2、找陈述对象;
3、由果溯因
4、整体性原则
五、巩固提升
概括下列寓言的寓意。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根据题目要求,结合寓言类材料的审题方法,概括材料的寓意。
六、布置作业:
概括《愚人食盐》《尝庵婆罗果》《诈言马死》三则寓言的寓意。
附:板书设计
《百喻经》六则
品愚人故事 悟智慧人生
1、找关键句;
2、找陈述对象;
3、由果溯因
4、整体性原则
第四篇:日喻说节选文言文翻译
《日喻说》文章主旨在说明求知不可像眇者猜日,脱离实际,自以为是。而应像南方弄潮儿日与水居那样,从学习和实践中求得真知。文章譬喻生动,说理深入浅出。下面是关于日喻说节选文言文翻译的内容,欢迎阅读!
〔宋〕苏轼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为日也。日之与钟、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然则道卒不可求欤?苏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谓致?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
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能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也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渤海吴君彦律,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
翻译
有一个生来失明的人不认识太阳,就向明眼人请教,有人告诉他说:“太阳的形状象铜盘。”说着敲击铜盘使瞎子听到声音。有一天,瞎子听到钟声响,认为那就是太阳了。又有人告诉瞎子说:“太阳的光亮象蜡烛。”瞎子摸了蜡烛知道了形状。有一天,瞎子摸到了管乐器籥,又认以为是太阳了。太阳与钟、籥差得远呢,而瞎子却不知道这三者的区别。这是由于瞎子从未见过太阳而只是听人说说的缘故。
抽象的道理比起太阳来要难见得多了,而普通人尚未明白它,也与瞎子不知道太阳没有什么两样。了解道的人要告诉别人什么是道,即使用巧妙的比喻去很好地开导,也并不比铜盘与蜡烛的比喻更形象。从铜盘到钟,从蜡烛到籥,一个譬喻接着一个譬喻地形容变化,这还有尽头吗?所以世上讲道的人,有的是就其看到的来解释道,有的是没有见过道而主观猜想它,这两者全都是求道的弊病。然而道是永远不可求得的吗?我说:“道是可以自然而然地得到而不可以强求的。”什么叫自然而然地得到?孙武子说:“善于用兵的人能使敌人自投罗网,而不陷入敌人的圈套。”子夏说:“各行各业的手工艺人在作坊里完成他们的工作,君子通过学习而得到道。”不去强求而自然而然得到,这就是致的意思吧!
南方多善于潜水的人,这是因为天天与水为伴的缘故。他们七岁就能趟着水走,十岁就会游泳,十五岁就会潜水了。那潜水的人难道是随便学会潜水的吗?一定是掌握了水的规律。天天与水打交道,那么十五岁就可以熟悉水性。从小不接触江河湖水的人,即使过了三十岁,连看到舟船也会害怕它。所以北方的勇士,向会潜水的人请教了怎样潜水的方法,照着潜水人的讲解而到河里去试着游水,却没有一个不遭没顶之灾的。所以凡是想不学习而一心求道的,其实都象北方人学潜水一样。
过去国家以诗赋考试录取士人,士人所学繁杂而不崇尚儒道;现在用经义考试录取士人,士人明白要追求儒道却不肯专心学习。渤海人吴彦律,是位立志勤学的人,将去礼部应试,我写了《日喻》以勉励他。
拓展:《日喻说》阅读答案
日喻说
苏 轼
生而眇者[1]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2],以为日也。日之与钟、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
然则道卒不可求欤?苏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谓致?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
南方多没人[3],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能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也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渤海吴君彦律,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
(选自《唐宋六十家小品文精品》)
注:[1]眇(miǎo):瞎一只眼睛,文中指天生双眼失明的瞎子。[2]籥(yuè):古代的一种竹制管乐器。[3]没人:能潜水的人。
1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扪烛而得其形 扪:抚摸
B.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 达:通达
C.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 致:自然获得、得到
D.士知求道而不务学 务:致力、从事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扣盘而得其声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B.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C.士杂学而不志于道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D.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18.下列句子中省略成份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日(眇者)揣籥,以为日也
B.(人)以其言试之(于)河,未能不溺者也
C.昔者(朝廷)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
D.(吴彦律)方求举于礼部,(苏子)作《日喻》以告之
19.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在阐述治学做学问所应有的态度。文章开头用双目失明的眇者为喻,指出当今不务学者正如眇者之求日一般,自己不曾痛下苦功钻研学问之道,而是依赖他人片面的见解,却就此而满足,这是极其错误的。
B.文章第4段,作者以没人一事设喻,强调做学问,要致道,没有捷径,不能速成。唯有老老实实,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才是唯一的法则。
C.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除了赞赏、鼓励吴彦律有志于学外,更主要的是在揭露、批判社会上的士人如同眇者得日、南方之人学游泳一样,对学习马马虎虎,急功近利,不学而务求道的不良学风。
D.这篇文章主要采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说理形象生动,语言流畅亲切,没有板起面孔一味说教的味道。但是在轻松、风趣的后面,我们又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郑重与严肃。
20.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①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4分)
②夫没者,岂苟然哉!(2分)
参考答案:
16.B(知道、明白)
17.B(B项“其”代词,他们。前句指瞎子,后句指古之圣人;A项“而”,前句连词,表承接,后句连词,表修饰;C项“于”,前句介词,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对象,后句助词,补足音节;D项“则”,前句用在假设关系中,相当于那么,后句连词表转折,却。)
18.B(北方之勇者)以其言试之(于)河,未能不溺者也。
19.C(“南方之人”的说法错,应是“北方之人”。)
20.①各行各业的手艺人坐在店铺作坊里,来完成他们的工作;君子通过学习来获得他所追求的道。(“肆”1分,“成其事”1分,“致”1分。)
②那些会潜水的人,难道是随随便便学会潜水的吗?(“岂”1分,“苟然”1分。)
第五篇:苏东坡《喻日》读书笔记
“道”,物之性也,物之法也。此文旨在说明求知不可像“眇者猜日”,脱离实际,即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两者都有点自负,遑论客观的实践。苏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就是说你不用主动求,它主动会来找你,其中透露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实践的统一能力,更表达出用心良苦的态度。
平日学之求“道”不出与有文、无文,但势必有文为始,思索读书是无文世界观察的前提,但有文无文两者都易于流表、蜚语、他说,己我而盲目定论。道源于客观,人浮于主观,真理号召我们必须客观地探索求知,所以必须谨慎个人臆断更不可轻信他说,所谓“格物致知”,谓求得学习实践之功,不为书中义理牵,弗为尘世羁。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于烛也”,其中道可能比现实客观事物更难认识,但万事都不如自己轻身经历来的清新深刻,莫不能无己!然亦不可学北人求道于南人之法,未不尝有溺者也,此为逆者,郁郁不得志而终为他的下场。
求知变成不再求知终于变成无知,从知之甚少可以变成知至甚多,也可以变成一无所知。秉承求知自新、实践、再求知为人之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