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活动课教案设计16

时间:2019-05-12 18:01: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心理活动课教案设计16》,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心理活动课教案设计16》。

第一篇:心理活动课教案设计16

阳春市第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

快乐的秘诀

1、活动背景

学生认识到情绪的消极与积极由自己决定,积极的情绪能增强机体对各种外来不良因素的抵抗力,于人的心理健康有益;而消极的情绪则无益于、甚至损害心理健康。以此进入本专题主题,点出生活中不可缺少快乐,快乐就在你身边,要学会快乐共享。

2、活动目标

让学生通过回忆和归纳,进一步感受快乐时的心情,学会怎么使自己和别人快乐,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3、活动要领

在体验快乐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到拥有快乐的可贵,从而产生保持快乐的欲望。

在进行“寻找快乐”的活动时,要注意积极的导向,千万不能庸俗。整个过程控制在25—30分钟以内。但课堂里会出现一些比较不文明的笑话,可能一些学生哗众取宠,一些学生是非观念不强,此时不要批评,教师应该客观的点出:笑话、幽默分档次——好的有一定寓意,一般的能让人开心,差的不是很文明,我们不欢迎不文明的幽默,希望同学们仔细审视自己准备的节目再上来表演。

教学生学会寻找快乐,切实体验到快乐,但更重要的是体会到自己的开心建立在他人的给予下,他人的开心也将建立在自己的给予之下,强调资源共享,快乐共享。这点说明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完善人格的教育。同时要引导平时不太活跃甚至有些忧郁的学生去感受“快乐就在你身边”。传输理念:快乐共享 由自己扩展至他人 使别人快乐。

在交流分享“校园快乐食谱”时,应强调各抽象概念的意思及重要性,尤其是尊重,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体会到开心与快乐。可让学生自由发挥增加食谱内容,不要求归一,不要求划一。

4、理论依据

快乐是人类最基本、最原始的情绪之一。它与基本需要相关联,常常具有较高的紧张性。快乐是达到所盼望的目的后紧张解除时个体产生的心理上的愉快和舒服,其强度与达到目的的容易程度和或然性有关,一个目标越难达到,达到后快乐的体验就越强烈。如一道难解的几何题经过很大努力解出后,人们会感到非常快乐,而容易的题目往往体验不到这种快乐。另外,当人们的愿望在意想不到的时机和场合得到满足,也会给人带来更大的快乐体验。

帮助个体养成乐观的生活态度,增强对快乐的情绪体验,这是情绪辅导的四个目标之一,所以开展“体验快乐”活动十分重要,是对该理论的直接贯彻。

下面介绍中学生情绪的特点

情绪的发生和变化主要受社会需求的影响

中学生自我意识强烈,他们珍重自己的荣誉,尽一切努力保护自尊心。因此,当他们意识到有某种威胁自尊心的因素存在时,就会产生强烈的不安、焦虑和恐怖;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就会生气、愤怒。因此,他们对于别人的嘲笑、蔑视反应会非常强烈,对于教师的忽视、压制、不公平对待会非常敏感。

意识参与调节和控制情绪

中学生的情绪虽比之成人易生易消,但毕竟比孩童时期有较大的抑扬,这里意识起着调控作用。如个人受到外人有意无意的伤害,若是儿童多会发怒,而中学生则受自己的意识控制,或怒而不争,或怒不形于色,或谅而不怒。

情绪发生的阶段性

情绪受个人观念、意志的制约,情绪的发生有一个过程,表现出阶段性。以怒为例:第一阶段是潜伏期,表现为不满、厌恶、极不愉快的内心体验滋生,但仍未失去理智,意志尚起作用,可以抑制自己;第二阶段是爆发期,理智失去作用,意志监督失灵,产生不可抑制的愤怒表情,伴有强烈的生理反应和外部行为;第三阶段是休克期,暴怒过去,出现安静和疲劳,精力衰竭,精神萎靡,伴有头疼、周身不适等症状。

情绪反应强度大,易变化

中学生容易狂喜、暴怒,也容易极度悲伤和恐惧,情绪来得骤然,去得迅速,顺利时得意忘形,受挫时垂头丧气,惹着他们三言两语就会勃然大怒,意外的打击会使他们丧失信心,甚至走上轻生的绝路。° 心境的欢乐与焦虑交替

中学生的心境主要有两种:一是欢乐,二是焦虑。欢乐是由于生命力的活跃所致;焦虑是由于学习负担所致。中学生的这两种心境是稳定的、交替的。放假了,学习任务胜利完成了,心境就无比欢快;开学了,新的学习任务摆在面前,紧张、焦虑就油然而生。欢乐与焦虑就是这样循环交替,贯穿着整个中学阶段。中学生的心境比成年人更易受感染。如在阅读文学作品,观看电视节目或日常遇到感情色彩浓厚的事物时,中学生较成人更容易被感染,表现出彼喜我亦喜,彼忧我亦忧,物我相溶的即兴性。

情绪逐渐稳定

中学生的情绪尽管两极性明显,但还是逐渐趋于稳定。其表现为: a.对情绪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逐渐提高

初中生对自己情绪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相对要差一些,波动性更为明显,还不善于使自己的情绪受时间、地点、场合等条件的支配,克制自己的情绪表现。b.情绪逐步带有文饰、内隐、曲折的性质

初中生已能在一定程度上掩盖自己内心的情绪,极力使自己的情绪不外露,但由于调节、控制能力较差,仍容易出现一时激动的情况。c.情绪的倾向性正在定型化

中学生能用客观标准来衡量真假、美丑、善恶,因而对好人好事的爱和对坏人坏事的恨逐步具有原则性。但这种原则不成熟,有时情绪的倾向与应表现的道德行为不一致。例如,他们明知打架是违反纪律的不良行为,但却帮助朋友打架,或在老师面前包庇隐瞒伙伴的错误,并以自己讲“哥们义气”而自豪。

存在着个别差异与性别差异

中学生的情绪反映存在个别差异,有的爱哭,有的爱笑,有的易怒,有的易悲,有的终日乐不可支,有的整天愁云遮面。同时,还存在性别差异,如在消极情绪的表现方式上,男生倾向于发怒,女生倾向于悲哀和惧怕;在情感稳定性上,女生常为小事而伤心难过,但转过脸来即破涕为笑,男生的情感则相对稳定些;在日常心境体验上,男生容易被兴奋、乐观所笼罩,女生则易被孤僻、悲伤所感染;在对同龄人的情感态度上,男生重视“哥们”之间的信任感情,女生则常常流露出对同伴的猜疑和嫉妒。

5、准备工作

在前一课结束时,通知每个人准备一个能让别人笑的笑话、幽默、相声或小品。可以自由组合,越多越好。

教师自己准备一些幽默,要有一些故事情节,让学生事先排练,用以随调用。

制作一个“快乐大转盘”,最好为实物,且色彩斑斓。让学生准备好彩笔,用以上色。

6、参考资料

参看教案

快乐的秘诀 教学目的

通过体验、感受快乐时的心情,学会如何使自己快乐,同时使他人快乐。教学方法

活动、表演 课前准备

通知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能让别人笑的笑话、幽默、相声或小品等。

教师自己准备一些幽默,用以随机调用。教师自己制作一个“快乐大转盘” 教学过程

一、快乐的体验

请学生将准备好的让人“哈哈”笑的相声、笑话或小品先在小组中交流,后在全班交流。

事先强调:“体验”意为“感受、感觉”

“快乐”意为“满足、幸福、开心的感觉”

要学会使自己快乐,也要让别人快乐;资源共享,快乐共享;先小组共享,后全班共享;再写心情和感受

(以上要点的强调,十分重要。在人性比较自私自利的今天,让学生体会到“共享”的快乐,学会把自己的开心拿出来展示,学会让别人快乐,体会到自己的开心建立在他人的给予下,他人的开心也将建立在自己的给予之下。这点说明有利于课程的开展,也对学生进行完善人格的教育。)

整个过程控制在25—30分钟以内。但课堂里会出现一些较不文明的笑话,可能一些学生哗众取宠,有一些学生是非观念不强,此时不要批评,教师应该客观的点出:笑话、幽默分档次——好的有一定寓意;一般的能让人开心;差的不是很文明,我们不欢迎不文明的幽默,希望同学们仔细审视自己准备的节目再上来表演。

传输理念:快乐共享 由自己扩展至他人 使别人快乐

二、交流分享“校园快乐食谱”

快乐与开心是建立在一定基础上的,盲目开心与快乐是不可取的,更不可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联系活动“体验快乐”肯定学生表现好的地方,如同学之间无私的展示、共享,介绍“校园快乐食谱”)。

校园快乐食谱:一杯友谊、两勺善良、三碟宽容、四碗理解、五杯关怀、六勺希望、七袋诚挚(橙汁)、八罐信任(杏仁)、九份努力、十份尊重,可换来一桶笑声。(上课时还需强调各抽象概念的意思及重要性,尤其是尊重,只有这样做了,你才能真正的体会到真正的开心与快乐。)

三、同龄人的“内心独白”——快乐就在你身边

可以请同学上来读,其他同学仔细体会其中的意思。

我们每天都经历着许多事情,产生许多的想法,有着不同的情绪体验(喜、怒、哀、惧),我们都希望快乐多一些,消沉少一些,其实我们身边就有许多快乐,只要你细心留意、体会,你就是一个快乐的人。

四、想一想

哪一些事会使你开心:

哪一些事会使你不开心:

谁控制你的情绪(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五、“快乐大转盘”

回忆、归纳一下自己的快乐秘诀,把你认为最有效的方法存入你的“快乐大转盘”。画在书上,上色(教师最好亲自举例),后交流。

(兰田中学 叶斓斓)

7、注意事项

活动开展过程中,课堂中充满笑声,但老师应不仅仅满足于快乐的产生,而应注意开展好活动,控制好课堂纪律和时间。

第二篇:心理活动课教案设计18

阳春市第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

别人眼中的我

1、活动背景

青少年的一个首要任务就是寻找和建立一种恰当的自我认同感。反复比较别人的评价与自我评价有何不同,尤其是同龄伙伴的认可、接受。这就需要在了解别人的看法的基础上不断作出自我调整,才能融洽地与他人相处,也才能获得安全感与自信心。少男少女经常关心的是:“别人喜欢我吗?”“别人怎么看我?”“怎么看我做的这件或那件事?”“什么样的朋友对我会是合适的?”当他们得到被人肯定时会更加自信,如遭到别人否定,他们会烦恼、沮丧甚至逆反、冲动。但矛盾的是,现在的独生子女缺乏交往经验且以自我为中心,常因不能全面了解自己而引发各种问题。因此,辅导学生如何了解他人对自我的评价以及正确对待他人评价,进一步完善自我意识,是这一专题活动的主题。

2、活动目标

帮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学会从他人的欣赏,评价中客观的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长处与不足。

强化“我是我自己,我拥有我自己”“我是世上独一无二的”观念。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提高自信心,有利于积极的乐观开朗的心态养成。

3、活动要领

这一专题是在上一课自我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别人的评价客观全面地认识了解自己。分三个层次展开:、父母老师眼中的我;、互相欣赏;®、我对自尊的宣言——悦纳自己。

引言处理:用二可图“肖像”或具体物件说明不同角度的观察,会有不同的结果,领悟对自我的了解需要多方面的综和评价。

第一层次“父母老师眼中的我”。初中生在发展自我意识的同时,一般会出现一些逆反心理,对成年人的评价会有排斥的想法。而这个活动能给学生一个机会,平静地思考、归纳一下周围成人会怎样评价“我”。在小组中交流自己对评价的感受时,也听听同伴对成年人的评价有什么感受,会怎么处理。这个活动的人际互动,不仅能达到情绪上的共鸣与宣泄作用,还能从别人的感受中得到启发。因此每个同学既是受助者也是助人者。同时也要提醒学生,做到相互间的信任是自我信赖别人的基础,是同学关系融洽的保证。

第二层次“互相欣赏”。这个活动让学生不断找出自我认识与别人评价的异同之处,启发学生在活动中接受同龄人的评价,并从中领悟自己的长处与不足,达到自我教育,重塑自我的目的。

活动

一、“猜一猜他是谁”。(可以在二十句句子的基础上做。)夸美纽斯提出“教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是青年人年龄和心理力量所许可。”因此,心理辅导活动尽可能要在一个轻松、愉快和诙谐的良好气氛中进行。这个类似猜“谜”的活动就能使学生在活泼的游戏中主动去思考、理解别人的看法,达到自我发现、自我提高的目的。

活动

二、“快乐一刻”——我和朋友的心灵感应。

这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积极的方面去评价周围的同学,用欣赏、学习的眼光去接纳别人(因为在活动中许多学生常常讲着讲着又讲别人的缺点了),有利于学生建立自信,也有利于学生间的融洽、合群。动物拟人可能会引起同学相互间的攻击、嘲笑。所以要求学生在心里想好一个最要好的同学,从欣赏的角度去发掘伙伴的优点。这样矛盾可以少些,这个活动是比较特殊的,需要暗室环境,需要有技巧的指导语诱发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要求把想象出来的动物立刻告诉边上的同学,避免临时更改而影响效果。《现代学校心理辅导》指出“辅导活动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课程内容,要有兴趣性和新颖性,要让学生喜欢参加,让学生有意无意中接受心理教育,从而使活动达到预期的最佳效果。”而这个活动由于是朋友的评价,又比较幽默,往往易为学生接受。在不经意中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第三层次“我对自尊的宣言——悦纳自己”。让学生对今天的活动进行归纳思考,体验他人的评价,并学会适应。最后让学生有感情地集体朗诵《我对自尊的宣言》。以激发学生的愉悦感和自尊感,以自信、进取的心态发掘自己的潜力,而且能对活动中他人的评价引起的情绪上的波动、沮丧起开导和安抚作用。

4、理论依据

从个体的发展上看自我意识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初生婴儿只有一些天生的固定的神经联系,他们的动作是和周围环境刺激直接相联系,还没有把自己从环境中区别出来,他们完全在成人照料下生活和成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与周围的人们交往中,观察别人的态度,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判断,并把这些内化、整合为自己的心理模式,此后就以此为评价和改善自己行为的标准。这也就是个体自我意识形成过程。可见,自我意识不是别的,只不过是在社会生活中,个体对人际关系的反映。

青少年自我意识的特点:

追求自我的完美:青少年期个体行为的最大变化就是追求自我的完美,他们不仅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而且也非常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包括身体发育情况)力求得到别人的认可。

自我同一感的形成:

a、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的同一;b、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同一;c、社会的我与个体的我的同一;d、自我性别角色与自我性别认识同一。

更重视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同伴心目中的地位,有被尊重的需要。

在这些特点中,本专题主要辅导和讨论的是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的同一性。埃里克· H·埃里克森(1964)关于同一性发展的概念是理解童年期到成年期这一复杂巨大的转变的有用工具:“是处于他看他自己的形象和他感觉到的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及期望他成为的形象之间的东西„„同一性是新产物,现在遇到了危机。”“青年要把童年的自我变为成年自我,必须逐渐和家庭外社会的‘世人观点’取得一致”建立个体同一性是青春期的主要心理社会任务,这种发展更鼓励自我进一步确认“我是„„”和“我正成为„„”的含义。埃里克森指出(1964)青年期的同一性形成如果比较成功的话,心理社会的发展就能顺利地通过成年阶段,达到最终的完整性。反之,与别人交往时就会带来心理损伤,产生病态人格。因此,如上所述的“危机”,实际上是危险与机会并存。本专题的游戏活动旨在进一步帮助学生在他人的评价中客观、全面地了解自己,悦纳自己,增强自我意识,充分完善自我。

5、准备工作

引言需要的图片“肖像二可图”或带柄的茶杯等实物。

准备色彩鲜艳的盒子放每人描写自己特征的纸条。

环境准备,可以挂窗帘调节光线的教室。

多媒体的制作(动物图片的准备)。

做心灵感应的音乐带(圣桑的《动物狂欢节》)或其他轻柔的音乐并配指导语。

6、参考资料

《你愿好友为你撕下背后的纸条吗?》

心理学家把个体的心理状态分成四个构成部分:第一部分是人知己也知的公开领域,譬如外貌、性别等;第二部分是人不知己知的秘密领域,譬如你在日记中不为人知,也不愿人知的心事;第三部分是人知己不知的盲目领域,譬如你尚未觉察但别人已经意识到的你的缺点,就像你的背后贴了一张纸条,你懵然不觉,而看到你的人正在为此窃笑;第四部分是人不知己也不知的潜在领域,比如你的潜能。正确对待别人的评价,客观的去接受它,就等于是让别人为你撕下背后的纸条。

《别人能帮助你喜欢你自己》

你的自我形象,也就是你对自己的印象,随着你所处的环境,以及你所相处的人而有所改变。不错,别人对你的自我形象影响很大。他们会激发你发挥潜能,也能抑制你的潜能。他们会增进你的自我形象,也可能摧毁它,他会带来喜悦,也可能带来伤害,他们会使你建立信心,也可能使你患得患失。在某些人面前,你会觉得充满信心,能力出众。你会突然变成这个世界的领袖,所到之处无不顺心遂意。

人类本性最深的渴求就是得到别人的欣赏。

有一位母亲和她的孩子在讨论他的朋友。

妈妈说:“她为什么喜欢你?”

他说:“这很简单啊,她觉得我英俊、风趣、聪明、有才干、舞跳得好。”

“那么你为什么喜欢她呢?”

“因为她觉得我英俊、风趣、聪明、有才干、舞跳的好。”

这就对了,生命的花朵就在这一刹那中绽放异彩!你生命的光辉,使你觉得自己更有价值,更好。

有一次绿湾足球队教练隆巴第教练生了一场大病,住进华盛顿医院时,以前绿湾队的一位后卫大卫,从洛山矶赶飞机到华盛顿,去探望隆巴第,只逗留几分钟时间,便又搭机赶回家去。大卫说:“虽然很忙,我还是一定要去,不为什么,我就是不能不去。他曾经让我觉得自己很重要。”我们总是迫切地想替使我们觉得自己重要的人做任何事。这样的心态显示内心深处的渴望——希望别人肯定自己、喜爱自己。

《挖掘别人的优点》

有一位银行职员就这样做过。他经常给坐在银行门口的一位没有脚的乞丐一块硬币。但是,他和大多数人不同,他每次丢了硬币之后,一定要顺手捡起放在这个乞丐旁边的铅笔。这个银行职员对这个乞丐说:“你是一个生意人,而我的习惯是买东西一定要选择品质好的,所以我向你买。”

有一天,这个缺腿驼背的乞丐没有出现在银行门口。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银行职员也渐渐忘记这个人,直到有一天他走到一栋大厦内,突然在一处室内摊贩前面,再看到这个以前流浪街头的熟悉身影。这个店老板激动地对他说:“我一直希望有一天能看到你来,我今天能在这里开店,你给我的影响实在很大。你不断地鞭策我,说我是个‘生意人’。于是我开始这么认定自己,而不再觉得自己是个讨钱的乞丐。我努力卖笔,卖了很多很多。你给予我自重,使我对自己刮目相看。”

你又如何看别人呢?是否总是带着挑剔的眼光,只看到他们的缺点和短处呢?或者你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和长处?

你也能象这个银行职员一样分辨乞丐和生意人吗?有一天,有一个人说感谢你,因为你所说所做改变了他的一生,使他走上了成功之路,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7、注意事项

评价他人,以赞赏为主。在此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调节气氛,如果有伤害性语言,教师设法转移并暗示说:“哦,我想你可能是这种意思„„”

教师善于创设情景想象,注意语调、语气、控制气氛是关键。

教师尽可能创设和谐、宽松、谅解的气氛。注意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授课教师不必拘泥于文中所列参考活动,可灵活机动调用,并增加自己创设的活动。

第三篇:心理活动课教案设计5专题

阳春市第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

发展想象力

1、活动背景

想象在人的智力活动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想象力是发展智力的重要动力,真正掌握知识也必须有想象参加。想象是新形象的形成和创造,想象的内容往往出现在现实生活之前,想象是组织起来的形象系统对客观现实的超前反映。如果学生具备宽阔、深远、丰富的创造想象,必将大大有利于他们的智力向广度和深度展开。初中生相对地受到定向思维干扰较少,很容易引发他们的想象能力,如果设计的活动引发他们的想象力,那么对发展他们的想象力起重要的作用。

2、活动目标

掌握几种想象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通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来提高学习兴趣。

3、活动要领

通过讲解、训练、小组活动来进行辅导。

活动的重点:培养学生对想象力发展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到发展想象力对他们发展智力的重要性。

活动的难点:使学生从被动的开发智力到积极主动地开发自己的智力。

4、理论依据

想象力是智力的基本因素之一。想象是人脑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构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心理学家根据有无预定目的,把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在某种刺激物的作用下自然而然进行想象。例如,看到纯净的天空,会想到蓝色的海洋;看到天上的白云,会想到草原上的羊群。无意想象是最简单、最低级的想象形式。有意想象则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自觉地进行想象。为了学好立体几何,而对物体展开空间想象;为了写好作文,而对场景进行想象,这些都属于有意想象。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有意想象是一种主要的想象方式。

根据内容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不同,心理学家又把有意想象分为再造性想象。再造性想象是根据语言的描述或图象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例如,读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诗句,头脑中就会勾画出一幅美丽的西湖风光。创造性想象是指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在头脑中独立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例如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曹雪芹创造的贾宝玉这一形象,靠的就是创造性想象。世界上根本没有贾宝玉这个人,作者通过长期的生活观察和积累,创造出这么个人物,而我们读者通过文字再造出贾宝玉这个形象,则是一种再造性想象。

创造性有一种特殊形式—–幻想。幻想是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幻想有积极、消极之分。积极的幻想可称为理想,消极幻想是空想与梦想。

5、准备工作

将想象力训练的题目几图形制成投影片。

熟悉想象力训练的题目。

6、参考资料(活动主题、目标、难点重点 略)

活动过程 引入课题:

1、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有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蜜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蜂房还未建成,其表象已存在于建筑师的头脑中了,这就靠想象—–人脑所特有的一种机能。2.学生活动

⑴想象力的训练

师:请你设计一辆“新别克”轿车,你要考虑哪些问题?

(外形、颜色、长度、图纸的设计与修改、零件的配置、试车调试、重新改 造、命名等等)

师:一个圆,用三条直线来分,最多可分成几部分?

师:你能想出几种热水的方法?

师:下面的图形像什么?想得越多越好。

师:请尽可能多地写出包括半圆的东西,并写出它的名称,半圆大小可以任意

扩缩,但半圆形态不变。

以上内容可分为小组讨论,大家交流。

⑵哑剧表演

请你勇敢地走上讲台,发挥你的想象力,与同学一起进行下述表演。

A:照镜子。二位同学合作,一个人为表演者,另一个人为镜子中的他。

B:拔河比赛。两组人员,每组5–6人,不用绳子,按裁判员的口令:“开始”、“加油”、“左边稳住”、“小心绳子断了”,“甲方胜利”„„进行表演。

C:举重比赛:模仿举重运动员。有50公斤开始加到70公斤举重失败为止。3.怎么提高想象力(打投影片)

师:⑴注意知识经验的积累

⑵从模仿开始

⑶善于进行观察

⑷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⑸注入热情 4.小结

⑴想象要大胆、丰富、多样、创新,又要合乎情理,避免过多的幻想。

⑵想象力的训练需要持久,不断地提高和丰富。只要多观察生活、勤于思考、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多想多练,持之以恒,对提高自己的思想能力和学习兴趣是有很大帮助的。参考资料 一句不真不假的话(故事一)

从前,有个贪婪狡诈的财主,为了达到即让长工干活,又不给长工工钱的目的,规定长工们在年底领工钱时,要说一句不真不假的话。假如说的是真话,不但不给工钱,还得再给他白干两年的活;要是说的是假话,就得再白干一年活。这样,长工们不论是说的真话还是假话,都拿不到工钱,还得继续白干活。

有个聪明的年轻人,恨透了这个财主,决心要为穷哥们出这口气。他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一句不真不假的话,并悄悄告诉给穷哥们。这一年年底领工钱时,财主洋洋得意地想:这帮穷人还得给我白干活。可是,当长工们说出年轻人教给的那句话后,财主顿时惊得目瞪口呆,只好把工钱付给了长工们。一磅肉(故事二)

莎士比亚的著名喜剧《威尼斯商人》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热心善良的商人安东尼奥,为了帮助朋友巴萨尼奥解决困难,向高利贷者犹太人夏洛克借了3000块钱,讲定三个月后,他的商船队回港时归还换。夏洛克记恨 安东尼奥曾辱骂过他,为了报复,夏洛克提出了苛刻的条件:如到期不能归还借款,就在安东尼奥的胸口割下一磅肉作为处罚。安东尼奥答应了,双方签定了借约。三个月后,安东尼奥由于商船队遇难,不能按期偿还借款。狠毒的夏洛克便向公爵提出控诉,要求按约割取安东尼奥胸部的一磅肉,作为处罚。巴萨尼奥为了朋友免遭灾难,愿付6000块钱给夏洛克,以偿还借款,夏洛克不答应;公爵费尽唇舌劝夏洛克不要这样做,可他仍坚持。

后来巴萨尼奥的妻子——聪明的鲍西亚知道了这件事,边化装成法官来审理这个案子。他同意夏洛克的起诉,认为安东尼奥应该按约给夏洛克一磅肉。但是,必须有两个条件。夏洛克无法实现这些条件,因而败诉。你知道鲍西亚的条件是什么吗?

7、注意事项

在活动中要鼓励同学想得越多越广越好,及时表扬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调动同学们的想象兴趣。

第四篇:心理活动课教案设计11

阳春市第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

趣中有乐

一.活动背景

综合有关调查研究材料来看,幼儿和小学阶段(甚至包括初中生一年级),其有趣水平占主要地位;初中学生(甚至包括高中一年级)以乐趣为主要倾向,如一位中学教师说:“一般来讲,学生进入初二以后,开始向乐趣阶段发展。”高中阶段的学生则开始进入志趣的层次:“一般来讲,从高一开始,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已开始形成,这个时期兴趣也在向第三个阶段发展。事实证明,学生的志趣是在高年级形成的,一般是在高二时;志趣形成后对学生日后事业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我们知道兴趣具有逐步深化的规律,人的兴趣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有趣、乐趣和志趣三个阶段。在有趣阶段,意志坚持性的时间较短,也不很稳定;在乐趣阶段,坚持时间增长,稳定性的程度也增高,发展到志趣阶段之后,坚持性可以维持更长时间,稳定性也可以大大增强。在学校教育中要激发学生兴趣,还要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水平,使学生自己学习和生活中,能够乐趣横生并具有其稳定的志趣。有些学生对学科只是停留于消极兴趣阶段,有些学生甚至迷恋学科以外的某种事物或活动而防碍学习。我们知道求知欲是青少年学生走上科学之路的诱因,然而光有求知欲而不能持久很长时间,初中学生的求知欲仍是波动性与稳定性相统一的,要到初三年级和高中年级,求知欲才真正稳定下来。人的求知欲并非完全自发,而必须加以及时的引导和激发才能以长期维持下去。本课活动旨在探索学生学习兴趣持久性培养及其呼唤学生提高自己兴趣水平意识,在学业以及日后创业道路上执着前进。

二.活动目标

让学生懂得兴趣的由来和兴趣培养的方法与过程,努力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兴趣,加强自我自制力的强度,提高自己兴趣水平,逐步让兴趣转化为乐趣乃至于志趣,注重平时自己的兴趣倾向能与实践能力培养结合在一起。

让学生懂得兴趣可分为积极兴趣和消极兴趣,积极兴趣与学生成就动机紧密相联,能够对学业产生积极动力作用,而消极兴趣是一种泛化的、肤浅的兴趣向往,会影响学业进步。消极兴趣可以迁移成为积极兴趣,也就是正确培养兴趣的方法途径,使学生在知识经验丰富、独立能力增强以及其它心理能力的普遍提高的发展条件下,使自己兴趣变得深刻持久起来,与今后事业联系起来。

三.活动要领

本课重点让学生懂得兴趣的由来和兴趣培养方法,如增强自制力不断努力达到乐趣、志趣境界。

本活动难点是让学生辩证地看待自己学习上“消极兴趣”与“积极兴趣”转化关系,激发发展高层次兴趣的热情。

四.理论依据

1. 兴趣的发展一般是由有趣到乐趣,由乐趣到志趣。

(一)有趣

有趣是兴趣发展的第一阶段和最初水平。幼儿经常对任何事物都感到有趣,青少年和成年人常常为事物的新异性所吸引而产生直接兴趣。这种兴趣带有直观性、盲目性和弥散性,并且是不稳定和经常变化的。

(二)乐趣

乐趣是兴趣发展的第二阶段和中等水平。它是在有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有趣逐渐趋向专一和集中,并对某一客体产生特殊爱好时,就成为乐趣。例如,一个初中生学英语时感到是一种乐趣,他便积极参加英语沙龙的活动。乐趣带有专一性、自发性和一定程度的坚持性。

(三)志趣

志趣是兴趣发展的第三阶段和高级水平。它是在乐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且与个人的崇高理想和远大目标相联系。志趣带有自觉性、方向性和坚持性,并且具有社会价值。科学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所取得的成就是与他们的志趣分不开的。

人与人之间在兴趣发展的速度上有较大的差异。有些人可以较快地从有趣经过乐趣发展到志趣;有些人却长期停留在有趣和乐趣阶段,达不到志趣阶段。

«普通心理学»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8月第一版P481 2. 何谓提高兴趣水平? 所谓提高兴趣水平,就是要善于遵循有趣—乐趣—志趣的发展规律,使学生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有广阔兴趣,也能够具有极其稳定的志趣。

«非智力因素与学校教育»马加乐、燕国材著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4月第一者版P238 3.“好奇心、求知欲、兴趣依次发展的规律”说明:

(1)以好奇心为基础形成起来的求知欲望的发展和变化,是从简单到复杂的。

(2)以好奇心为基础形成起来的求知欲的发展和变化,是不稳定到稳定的。

(3)求知欲望与好奇心的关系,并非单纯由后者派生前者;而实际上,二者的发展和变化是交织在一起的,其关系应当是互为基础、互为条件、彼此促进,共同提高。

«非智力因素与学校教育»马加乐、燕国材著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4月第一版P304 4. 求知欲望的培养

(1)鼓励学生提问

(2)鼓励学生动手:动手一求知欲—创新,是密切联系而不可分割的“一链三环”。

(3)丰富科学知识:

求知欲望与知识获得具有辩证的关系。

一方面,旺盛的求知欲望,可以驱使人去获得丰富的知识,另一方面,丰富的科学知识,又会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从而不断地提高他们的求知欲水平。

(4)丰富课外活动

求知欲望与课外活动的关系也是辩证的。

一个求知欲强的学生,必然以充沛的精力去参加多种课外活动;同样,一个积极参加课外活动的学生,其求知欲望会增强。

«非智力因素与学校教育»马加乐、燕国材著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4月第一版P240 5. 积极兴趣与消极兴趣

积极兴趣指有效兴趣,能够成为推动学习的动力,促使个体能力和性格的发展。

消极兴趣指无效的兴趣,不能产生实际效果,仅仅是一种向往。

兴趣的积极性系指一个人兴趣作用的大小即效能水平而言。一般而言,凡发生作用越大,效能水平越高的兴趣,则其积极性的程度越高;反之,凡发生作用越小,效能水平越低的兴趣,则其积极性的程度也越低。可见,兴趣的积极性的水平,是以其作用大小、效能高低为标志的。从这个意义说,可以把人的兴趣划分为积极兴趣和消极兴趣两种。积极的兴趣是主动的兴趣,养成了这种兴趣的学生,他们不只是特别热心某事物或活动,还会主动地去操作该种事物,参加该种活动。一般来讲,中心兴趣,固定兴趣的积极性是高的。

消极兴趣是静观的兴趣,停留在这种水平上学生,只会局限于感兴趣的客体的知觉。他们的兴趣只是观赏而已,没有深刻地去认识感兴趣事物的内涵,没有去感受所感受兴趣活动的滋味,而且事过境迁,即如过眼云烟。一般来讲,广阔兴趣,不固定兴趣的积极性是低的。

«非智力因素与学校教育» 马加乐、燕国材著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4月第一版P110 1. 赫布(Hebb)和伯林(Berlyne)的“最佳唤醒”理论

赫布和伯林通过大量观察研究,提出了最佳唤醒理论(Optimal arousal),认为对唤醒的偏好水平是个体行为的一个决定因素。一般来说,个体偏好中等刺激水平,他导致最佳唤醒;而过低或过高刺激水平都不为个体所喜好。

我们时常可以观察到人们在活动选择上的各种差异,例如有人喜欢节奏强烈的音乐,有的人却喜欢曲调柔美的乐曲;有人在闲暇时从事激烈的体育活动,有人将喜欢伺弄花鸟鱼虫。对于活动选择上的偏好差异,人们一般将之解释为兴趣爱好的不同。实质上它个体之间最佳唤醒水平的差异有关。每个个体都有各自的最佳唤醒水平,低于这个水平时,个体寻找刺激;高于这个水平时,个体逃避刺激。这里还有个经验因素,因为任何活动经多次重复都会失去新鲜感而变得乏味,从而降底刺激,这时个体便产生一种新的动机去寻求更有刺激性的活动。

«普通心理学»孟昭兰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年1月第三版370 2. 社会性动机

又称心理性动机。它起源于社会性需要,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例如,成就、交往、威信、归属和赞誉等动机。社会性动机具有持久性的特征,是后天习得的。人与人的社会性动机有很大的个别差异。心理性动机中包括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包括较为原始的三种驱力,即好奇、探索与操弄;另一个层次包括人类所特有的成就动机和亲合动机。

«普通心理学»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8月第一版P481 五.活动准备

几幅成功人士的画像以及“成功人士早期兴趣与日后事业的关系”故事,教师准备一件自身学习过程中的新奇、有趣的事以便作“自我暴露”。

学习兴趣培养的好方法,例如参加各种课外活动等,几个由“兴趣”到“乐趣”到“志趣”转化的真实个案,多媒体教学工具等。

六.参考资料

根据初中学生理智感发展水平未达到较高层次这一现状,本课活动以“挑战技术”的运用为主。将讨论、讲故事作为师生“共情”阶段,然后由学生做扩展练习“兴趣是什么”作为“深层神入”阶段,促进学生正确评价自我兴趣水平,领悟学习过程中“趣”到“乐”的发展规律,最后在探讨如何培养兴趣方法中,师生共同进行对发展与成长的探索,提高学生的自我责任感,改变学生安于现状心理平衡状态,渴求突破,付诸行动。教师可以运用互递信息,自我暴露,直接性反应,总结等技术激发学生学习乐趣。要求发挥学生合作,师生互动的原则,创造“心理共振场”,达到促进学生提高兴趣水平的自我需求。

讲“成功者早期兴趣与他们日后成就关系”故事入手,让学生受到成功榜样的鼓励作用,激发成就动机。扩展技术“兴趣是什么”要让学生展开来谈自己对“兴趣”的理解。教师不要急于评价谁说得好,只要让学生讲出自己真实体会即可。可以采取小组竞赛的形式,运用STAD小组积分法比一比哪一小组同学发言最多。

针对“大家一起来分享”活动,由学生准备学习过程中一件新奇有趣的一事。教师可以作“自我暴露”,将自己成长过程中学习中有趣有意义的事说给同学们听,激起同学们共鸣,但教师注意以参与者身份加入学生活动,说一件就可以,让学生们多讲。这“讲故事”游戏可以让同学围坐在一起,改变上课时原有形式进行。然后由同学们在自由组织的小组中讲自己记下来的“同学有趣的学习故事”。注意让同学讲述过程中回答这几个问题“这件事中你是如何参与和投入的?”“这件事有什么趣味,给了你什么快乐?”让学生在大量事实与自己和他人的感受中体会“趣”与“乐”,运用“注意与兴趣”规则引起学生关注自己的学习感受。在此基础上,教师举例揭示“兴趣发展规律”从“有趣到乐趣到志趣”。书上让学生判断这三种不同水平的兴趣,联系到自己如何提高兴趣水平。

七、注意事项

在讲别人学习中的趣与乐后,一定要引导同学讲自己在学习上的趣与乐,形成良好的讨论氛围,才能达到趣中求乐。老师要注意点拨与引导。

第五篇:心理活动课教案设计8

阳春市第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

优化学习方法

一、活动背景:

在当今社会减负的大浪潮中, 如何在减负的过程中, 有不影响到学习成绩, 这时学习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 目前学校和教师除了教会学生知识外, 更重要的事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初一学生刚从小学升到初中,小学里的一套学习方法已不适合中学的学习,而初一学生在学习中比较注重学习成绩,忽略在此过程中所运用的学习方法,因此通过这一活动,可以引导学生再学习中注重学习方法,学会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二、活动目标:

通过介绍一些学习方法, 让学生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 掌握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以提高学习效率。理解学习策略及其运用的重要性。

三、活动要领:

除了教师介绍一些学习方法之外, 应设计活动让同学们通过互助的方法收集学习方法。本活动重点是学生掌握大量的学习方法。难点是如何使学生在学习中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和不同的学习任务,选用恰当的学习方法。

四、理论依据:

在我们学生之中, 应该说每个人的智力差异不大, 而成绩却有很大差距.这当中, 科学的学习方法起了很大的作用.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学习方法, 是学习成功必须经过的一道关口.俗语说:得法者成功快, 方法对头, 会事半功倍, 成绩优异;学习方法不当, 会事倍功半, 成绩很不理想.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不懂如何学习, 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第三次浪潮>一书的作者托夫勒曾说过一句耐人寻问的话: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因此, 让学生学习如何学习已成为当今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只有既学到了知识, 又掌握了科学的方法, 才能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 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学习策略的性质

学习策略一词被许多心理学家广泛运用,但至今无人公认的定义。我们拟以从下述三个方面对学习策略的性质进行讨论。学习策略与认知策略

加涅在叙述认知策略的同时,也提出它与学习策略的关系。他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如何学习,如何记忆,如何进行导致更多学习的反审性和分析思维。显然个体不断学会成为能自我教学的人,或者甚至成为所谓独立学习者。其原因是他们逐渐获得了调节自己内部过程的有效策略”。从加涅的上述论述来看,认知策略与学习策略具有因果关系。认知策略的改进是学习策略改进的原因。

在某种意义上,学习策略比认知策略所包含的范围更广。例如梅耶把学习策略定义为“在学习过程中用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任何活动”。这样,学习策略就不限于加涅所说的执行控制过程,也涉及信息加工过程本身。梅耶把记忆术,建立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建立新知识内部联系,做笔记,在书上评注、画线等促进学习一切活动都称做学习策略。

五、准备工作:

1.一块小黑板

2.幻灯片:画有一个正哭死兔的学生.六、参考资料;1.<中学生心理诊断> 主编: 郑日昌

山东教育出版社

2.<中学生心理卫生> 主编: 郑日昌

山东教育出版社

3.<学习方法策略> 主编: 李敏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丛书

台海出版社 4.记忆方法的训练

a.教师: 下面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看小黑板上的8个名词, 时间不超过30秒, 然后把黑板拿下来, 看看自己记住了多少? 1, 轮胎 2, 烙饼 3, 铜钱 4, 钻石 5, 纸钞 6, 执照牌 7, 香槟 8, 高级轿车

然后教师让同学们把记住的名词写在纸上, 看看谁记得最多.请几个记得较多的同学来介绍一家你的记忆方法.b.一分钟时间阅读“大白兔死了”, 自想几个串联词, 然后把故事内容讲出来.<这时可以把幻灯片放者>

请同学来讲出这个故事, 并来谈谈是如何记住该故事的.教师: 记忆是我们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方法技能.但是每个人记忆的能力却不同, 实际上记忆是可以通过自我训练而增强的.下面我们就来介绍几个记忆的方法.记忆方法的介绍 A谐音法.谐音法可以把乏味的数字或其他材料变为有意义的语言.这种方法能较好的应用于数字的记忆中.例: 圆周率的数值为3.14159---山颠一寺一壶酒

3的算术平方根是1.732050, 如果把2读成斤两的

“两”, 0读成“洞”, 那么这个数依谐音可读成“一起商量懂不懂”.B 链锁法.其关键是寻找提示词, 而且每个提示词能使人想起它所代表的句子,段落或思想,同时提示词之间便于连接.这种方法可以用于一篇文章的记忆.例: 见面已经练过的<大白兔死了> C 歌谣记忆法

这时把识记材料改编成歌诀的形式来记忆的方法, 大量的实践材料证明: 有节奏有韵律的材料, 比没有节奏没有韵律的材料要好记得多.例: <汉语拼音字母歌>为

6是玻(b), 反6是得(d), 一门纳(n), 两门摸(m), 拐棍佛(f), 伞把特(t), 小棒赶猪勒勒勒(l).D重复与过量记忆.在记忆的基础时间上应在加50%的时间.在教师介绍的基础上, 再请几个平时背书较快的同学介绍一下他们的记忆方法和应该注意的地方.5.学习过程的自我诊断与管理

教师: 记忆只是学习过程的一个部分, 而学习的基本过程有4个环节:预习, 听课, 复习, 作业.他们中那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你的学习效果.1> 自测 请根据你的实际情况, 对每个问题做出是.否或不清楚的回答.2> 自评 根据各自的总分对该项学习环节做出评价.3分以下---很差 4---7分----较差 8—12分----一般 13—16分---较好 17分以上---很好 3> 小组交流

我的4个环节中, 有哪些优点, 那些不足, 请小组内的同学来帮助你.6、“睡眠学习法”

目前,录音带的利用在一般家庭都很普遍,它甚至跟电视或收音机一样成为生活上的必需品。有人用来听歌曲,有人用来练习英语,录鸟儿歌唱,或录摩托车的声音。其中也有人把录音机应用到睡眠学习法方面,这也是大家所熟悉的一种心理学上的应用。

这种学习方法是把录有课业内容的录音带,在就寝之前播放,使一个人在睡眠中也能够继续读书。这种研究和实验在日本很盛行。

本来,一个人在熟睡之前,或尚未完全清醒之前,常产生一种很特殊的催眠状态,那么,我们可将录好的课业内容,趁他在无意识的催眠状态下灌进他的脑海里。

总之,这种方法跟催眠术的原理相同,因为一个人在催眠中接受暗示以后,一旦清醒过来,也仍然会遵照被催眠的暗示去行事。

在催眠的状态下,被暗示性的效果非常良好,所以,人们也将这种睡眠学习法,应用在如何恢复自信方面。例如在就寝时,不妨在枕头旁边放这样的录音带:“我现在的心情最好,情绪最安定,应该要好好地休息,明早一醒来,必然精力旺盛,工作起来干劲十足。”

每晚这样反复不停地播放,数周后,这种暗示自然会生效,个人也能很轻松地应付工作和课业。

事实上,也有不少人利用此法来矫正自己的恶癖。多湖辉就曾经做过这种实验。

他把一组咬指甲癖的孩子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在就寝前,都听老师的录音带“你不要再咬指甲了,这是不卫生的习惯。”

另一组孩子,老师只是告诉他们要改正咬指甲的坏习惯。

这样连续听了一个月之后,果然听录音带这组小孩都矫正了咬指甲的恶习;而另一组孩子能改正这个坏习惯的却不多。因为录音带里的声音,正好是自己所尊敬的老师的声音,所以,这种声音比自己的声音更具有效果。要想做个老师喜欢的孩子,就必须听老师的话。

如果诸位常常为自卑感到痛苦,或者每天都闷闷不乐,那也不妨试用一下上述方法。

——摘自《多湖辉心理操纵术》

7、轻松愉快的心情,能提高读书效率

两组不同的实验,证明了一个道理——心理因素制约着读书效果。

·读书的效果决定于心情的好坏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久病卧床,遇见了朝思暮想的亲人,顿时会觉得病好了一半。心中的懊恼,烦躁不安,山珍海味也引不起食欲。读书也一样,心情愉快就读得进去,效果也好。心情欠佳,就难以读进去,效果极差,看了半天也不知道看了什么。

美国学者嘉西尔德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把五十一名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以愉快的方式上课,一组以不愉快的方式上课。三个星期后发现,在愉快气氛中上课的学生,大多数能记住他们学过的东西,持久不忘。而另一组学生,情况就明显差多了,他们难以记住他们学过的东西。

这项实验说明,心情能够制约读书的效果。换言之,谁能够有效的控制自己的心情,始终保持愉快轻松的状态,谁就能读得事半功倍。

·做好内外节奏的调整

所谓内外节奏,即生理节奏、心理节奏与物理时间节奏。三者节奏协调一致。就能获得最高的学习效果。

·怎样调节好内外节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间节奏。身份不同、职业不同,生理和心理差异不同,各自的时间节奏也就不同。以学生而言,有些人无论怎样学习,怎样努力都不能取得好效果,这就是内外节奏不能协调的缘故。要想调节好内外节奏,首先就不要强迫改变内部或外部的时间节奏。而应利用循序渐进方式慢慢融和,如在疲倦时不要强迫自己学习,在精力充沛时也不要随意浪费时间,将内部与外部时间作最佳调节融合,就能得到最高的学习效果。恰当地转变学习情绪,并不需要太多的时间

要想集中精力学习,首先必须调整好学习情绪,这是前面已经提到过的。

在学习过程中,最常见的就是以“学习情绪不佳”作为偷懒借口,结果吃亏的还是自己。

有名的经济学家高岛阳,担任了好几家大公司的经济顾问,每天都马不停蹄的演讲写稿。在繁忙的生活中,他也有几乎喘不过气的紧张情绪。因此,在工作的空隙,一个钟头或者十几分钟,他都尽量将心思转移。或看看电影,或玩玩电子游戏机。迅速使气氛转变,心情得到转换,在短时间内获得了最好的休息。

由此可见,转变心情或改变气氛,并不需要很长的时间或宽敞的空间。有时候五分钟,十分钟就够了。

七、注意事项:

1.在教师教授学习方法时, 应注意尊重学生的意见, 因为个人有不同的各自好的学习方法.2.教师应引导学生谈他们自己较好的学习方法, 这更有说服力.不一定要按照书本上的.

下载心理活动课教案设计16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心理活动课教案设计16.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心理活动课教案设计12

    阳春市第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 兴趣排行榜 一.活动背景 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10059名青少年学生的理想、动机、兴趣作了专题研究,这一研究发现我国青少年对不同学科的兴趣已有明......

    心理活动课教案设计20

    阳春市第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 我的美梦 1、活动背景 初中时代的少男少女,正处于人生的春天,这是一个多梦的季节。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身心变化后除了会问:“我是谁?”接着,他们又会问......

    心理活动课教案设计1

    阳春市第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 走向成功 成功是生活的玉露琼浆,使人陶醉,也催人奋发。人人都希望成功,人人都有潜力成功,人人都有机会成功,但并未人人成功,这是为什么?怎样成功是人生......

    心理活动课教案设计19

    阳春市第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 架起理想与现实的桥梁 1、活动背景 初中生在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中,常会对现实的我感到不满,他们幻想自己更为英俊、强壮有力、美丽可爱,幻想自己拥......

    心理活动课教案设计3

    阳春市第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 发散性思维训练 1、活动背景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与发明创造有着直接联系的思维方式。当前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让学生了解这种思维方式,并且......

    心理活动课教案设计6

    阳春市第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 击破自卑 1、活动背景: 青少年的自卑感并不少见, 随着其年龄的增长, 自卑心理将会使青少年失去学习信心和继续前进的勇气, 乃至于对他今后的学......

    心理活动课教案设计10

    阳春市第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 苦中有乐 一.活动背景 爱迪生说过“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可以不通过辛勤劳动就获得的”。在教育史上有过两种截然相反的教育思......

    心理活动课教案设计4

    阳春市第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 关于大脑功能的开发 1、活动背景 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两个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强国,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也要重视智力发展。战国时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