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理活动课教案设计7
阳春市第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
调适压力
一、活动背景
由于目前社会竞争激烈, “望子成龙, 望女成风”成为家长对子女成才的一种最普遍的心态, 同时, 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 考试成绩与升学率又成为学校的教学目标.这些都对学生造成了较大的压力, 因此如何缓解压力又成为目前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在学生中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太在乎学习成绩造成压力过重;另一种是放弃学习没有压力。这两种倾向都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在这一活动中让学生感悟到压力过重或没有压力对做任何事都是不利的。
二、活动目标
让学生懂得学习过程中,适度的压力是正常的,必须的,压力并不可怕,并且在了解自己压力由来的基础上, 帮助学生学会调适压力要学会把压力变为动力.三、活动要领
在活动中要学生了解自己的压力由来, 能够让他们说出心里话, 哪怕是教师或学校的原因.本活动重点是让学生学会调适压力。难点是学生容易受到自身和外界和自身的干扰而难以把握适当的压力。
四、理论依据
心理压力是个人对任何加诸于形体的各种需求而产生的非特定反应.面对生存受到的直接威胁, 就是特定反应, 而你所感受到的生物上的冲击起伏, 这种警讯就是非特定的反应.心理压力是每一个活着的人所必然要面对的事.世界上不存在任何没有压力的环境.在生活中, 你并不需要处于一个危险的环境中才会产生心理压力.心理压力可以是人们生活的动力, 适度的心理压力有利于人的进步和发展, 但超过了人的承受能力则将危害其身心健康.因此, 了解心理压力情况, 以使之保持合理的水平, 既可以把压力变为动力, 使人进步;又是确保自己心理健康的必要举措.感到焦虑时可以轻松地宣泄自己
一个人在面对重大决定和遇到挫折时,往往有一种焦虑感。这种焦虑感使人心绪不宁,非常难挨。如果不想消除,则对工作十分不利,往往不战自败。
那么,消除焦虑的最好办法是什么呢?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对一个因面临感到紧张的人说:“晚上尽量和太太尽情享受鱼水之欢,第二天以清爽的心情和客户交涉,保证能谈成。”
一个人在满足性欲的同时,也是一种性情的发泄,大脑中积压的烦恼就会伴随这股外流的情绪而宣泄出来。然后,你会感到情绪分外轻松,大脑也随之清醒。
同时,你又能感到一种征服者的胜利的喜悦。在你的太太感到满足的同时,你也会产生一种心满意足的精神快感,并且由此增强了你的信心及战胜烦恼和对手的勇气。
有人说:“不吃饭就没有力气作战。”诚然不错,任何人都有相同的经验,吃得饱对于引发做事的欲望以及消除不安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在正常情况下,焦灼不安的时候,食与色基本欲望都会停滞,甚至陷入四肢无力的状态里。有些人在不安的时候,食与色的欲望反而加强,其实这只不过是盼望暂时忘却不安所产生的一种冲动罢了。
总之,很开心地吃,能睡得很甜,这是健康的最低条件,只要做到这些,就能使人感到体力充沛,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另外还有一个方法,在心情不安的时候,干脆狠心花些钱,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奢侈一点。例如大吃一顿,不管食欲如何减退,但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摆在眼前,也定会垂涎三尺。或买些平常想买又舍不得买的衣服。管他呢,花钱买个高兴!
有人晚餐吃得少些,但在开始活动之前的早餐却吃得很高兴,这不失为一种充实气力的秘诀,因为如果能够很有干劲地说出“肚子吃饱后才能„„”,即等于给自己进行正面的自我暗示,勇气也就随之增长起来。
——摘自《多湖辉心理操纵术》
主编:李芳 丁和章 王华 谢关珍
五、准备工作
1.音乐磁带
2.排练小品 来自家庭的和来自学校的压力 3.小纸片
六、参考资料
(一)分组:
全班分成里外两圈, 男女各一圈.然后放音乐, 里圈同学顺时针方向转, 外圈则逆时针转, 音乐停时, 面对的同学猜拳进行比赛,取得胜利的叫智者组,失败的叫强者组.然后这两组再按照同样的方法分成两组, 这样就产生了四组, 每一组产生一个组长,讲一句话,如”用智慧来取胜”等,一组再一起大声喊一下.1.表演小品.情境1:在家中;情境2.在学校中 2.小组讨论:
1> 他为什么会愁眉苦脸.-小组长发言
教师: 对, 这是因为他感到了很大的压力.那么你们帮他分析一下,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 压力产生的原因.教师: 那么是不是没有压力就是最好的呢?
3> 压力因不因该有.教师: 压力又积极的影响, 适度的压力可以是我们的思想高度集中, 使我们的思维和全身力量充分动员起来, 产生一种增力作用, 从而考出自己的水平.但过度的压力则有副作用.那我们应怎么做呢?
4> 发给每个同学一张纸片, 要求在上面写下你感到最沉重的压力.可以不写名字, 交给组长.组长念出每一个问题,并动员组内的每一个同学来解决这个难题.每个同学说出你的方法.3.全班交流;
每组把你们认为解决的最好的方案拿出来, 再班上讲解一下.然后, 再把你们认为无法解决好的问题拿出来, 请其他组的同学出主意.4.小组交流:
通过刚才的活动, 你现在的感觉怎么样? 是否有轻松感呢? 5.评选活动:
教师可以根据分组时他们的口号, 和小组讨论时的情况, 评出”积极参与奖”,”主意多多奖”, “乐于助人奖” “勇敢向上奖”
6.请全班安静下来, 然后默读书上53页的一段话.读完后, 再自
己思考一下, 以后, 我该如何面对压力?
<心理健康测量> 心理健康教育必备书 主编: 宋专茂 陈伟
暨南大学出版社
(二)、以乐观积极的态度看待处境
处理潜在的困难的方法是以乐观、积极的态度看待处境,从容对付它。排除你的忧虑,不要让它再困扰你。恢复你的积极态度,继续往前走。你可以使用这样一些短语来做到这一切。例如:“这只不过是„„”或“多么幸运„„”。这儿还有其他一些有用的短语:
“噢,人无完人嘛。”
“这并非那么重要。”
“放松,不要紧张,这算不了什么。”
“事实上,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是„„”
“这一难题同样可以克服。”
“放松,一切都会变得更好。”
“我不可能什么都知道。”
例如,你对自己说:
“这只是一个国际销售会议。不用紧张,算不了什么。”
“事故中没有发生任何伤亡已经很幸运了!”
“我还没有完成客房的油漆工作,而我们的客人明天就要来了。但这并非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又能见到家田和由美了。”
“事实上,可能发生最糟糕的事是我将赶不上那班飞机而因此必须重新安排会议。但我想我能处理好。”
只要拥有正确的态度和些许幽默,你就可以象三友秀夫一样。
三友秀夫在念高中时,体育前景一片大好,但不幸因摔交而下身瘫痪。为了生理和心理的调适,三友秀夫吃足了苦头。
三友秀夫由此学到,生命并非是个一直开满玫瑰的花园。相反的,你一定会碰到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但如果你能学会以乐观和幽默面对那些意外,就能够超越它们,获得胜利。
三友秀夫在住院期间,开始画下他周围的环境。他并没有抱怨护士把他摇醒,喂他吃安眠药,相反的,他却画了一幅幽默漫画。很快的,医院护士常常走进病房,看看他又画了什么。
不久之后,他就将其中一幅漫画买给一家杂志社。从此,开始了他的漫画生涯。今天我们可以在日本的电视周刊上看到三友秀夫的作品。当然,正如你所料,他的第一本漫画集旧叫做“医院风云”。
对身边发生的事,要经常从好的一面解释。例如:在结婚那天,如果碰上阴雨的天气,你会做何感想?自信的人会说:“雨使地面更加光洁”,而视雨天为幸福吉祥的征兆。然而缺乏信心的人则会说:“雨,象征感情的流失”,认为这是不祥的征兆而感到沮丧不安。
任何事都有正、反两面,其完全因个人的想法而变,当失败时,人们往往朝反面去想,虽然事实就是事实,它不会因此而改变结果,但为什么不朝着光明的面去想呢?如果这样,不仅可以消除内心的不安,说不定还会改变未来。
就以前面所举的例子来说,婚姻生活的和谐与否,并不在于天气的好坏,而在于内心的想法,明朗、轻松的生活态度,足以改变事情往后发展的结果。
——摘自《多湖辉心理操纵术》
(三)、培养乐观精神
不要做一只受制于自我的困兽,冲出自制的樊笼,做一只翱翔的飞鹰吧!
只要是抱着乐观主义,必定是个实事求是的现实主义者。而这种心态,是解决问题的孪生子。最不足以交往的朋友,是那些悲观主义者和一些只会取笑他人的人。真正的朋友,遇事该是“没有什么大不了,只是不方便而已!”这种类型的人。
当情绪低落时,不妨去访问孤儿院、养老院、医院,看看世界上,除了自己的痛苦之外,还有多少不幸。积极地去和这些人接触,和孩子们一起散步游戏,把自己的情绪,转移到帮助别人身上,并重建自己的信心。通常只要改变环境,就能改变自己的心态和感情。
无须去看早上的电视新闻,只要瞄一眼《东京日报》第一版的新闻就够了,它以足以让你知道将会影响你生活的国际或国内新闻;看看与你的职业及家庭生活有关的当地新闻。不要浪费时间去阅读别人悲惨故事的详细新闻。
在开车上学或上班途中,听听愉快、鼓舞人的音乐。
如果可能的话,和一位心态积极的人共进早餐或午餐。晚上不要坐在电视机前,要把时间用来和你所爱的人谈谈天。
改变你的习惯用语。不要说“我真累怀了”,而要说“忙了一天,现在心情真轻松”;
不要说“他们怎么不想想办法?”,而要说“我知道我要怎么办”;
不要在团体中抱怨不休,而要试着在团体中赞扬某人;
不要说“为什么偏偏找上我?”,而要说“考验我吧!”不要说“这个世界乱七八糟”,而要说“我要先把家里弄好”。
多湖辉提倡要向龙虾学习。龙虾在某个成长的阶段里,会自行脱掉外面哪层具有保护作用的外壳,因而很容易受到敌人的伤害。这种情形将一直持续到它长出新外壳为止。生活中的变化很正常,每一次发生变化,总会遭到陌生及预料不到的意外事件。不要躲起来,使自己变得更懦弱。相反,要敢于应付危险的状况,对你未曾见过的事物,要培养出信心来。
重视你自己的生命。不要说:“重要吞下一口毒药,就可获得解脱。”不妨这样想,“PMA(积极心态)将协助我度过难关。”
从事有益的娱乐与教育活动。观看介绍自然美景、家庭健康以及文化生活的录象带;挑选电视节目及电影时,要根据他们的质量与价值,而不是注意商业吸引力。
每天对自己做积极的自言自语。不要老是想着一些小毛病,象伤风、头疼、刀伤、扭伤、抽筋等。如果你对这些小毛病太过注意了,他们将成为你最好的朋友,经常来“问候”你。
不要怕麻烦。在你的生活中的每一天里,写信、拜访或打电话给需要帮助的某个人。显示你的f(X,并把你的f(X传给别人。
——摘自《多湖辉心理操纵术》
七、注意事项
1.不能让学生认为,没有压力是最好的.2.在小组活动中, 教师可以参加到几个组中,与同学们一起来讨论, 并帮助他们解决一些问题.同时注意让他们每一个同学都参与活动.3.这堂课, 小品可以事先排练,.排演小品的同学, 最好请本来就有较大压力的同学来演.以便表现出更好的效果
第二篇:心理活动课教案设计12
阳春市第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
兴趣排行榜
一.活动背景
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10059名青少年学生的理想、动机、兴趣作了专题研究,这一研究发现我国青少年对不同学科的兴趣已有明显的分化,95%左右的学生已经能够指出自己“最喜欢的一门课”和“最不喜欢的一门课”。学生喜欢某一门学科的主要原因是家庭和环境的影响,以及教师讲得好。学生不喜欢一门课的原因主要是基础不好。男生对理科的兴趣稍大于女生;女生对文科的兴趣稍大于男生。在当前初中学生中人的兴趣就开始分化,会出现一个中心兴趣,对学生的学习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初中学生的兴趣倾向性也发生分化,而且很明显。有的学生热衷于语文,却对数学学课学起来如同嚼蜡。有的同学外语成绩很出色,而物理成绩极差。研究指出这些在初中阶段便“偏科”的情况不利于打好知识基础以便今后的选择专业。而且初中生常常对什么新奇的东西都感兴趣,处理不当,使有些学生虽有广阔兴趣,而没任何中心兴趣,学习如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流于肤浅。有的同学虽有中心兴趣,但是知识狭隘,不知变通。因此学习心理辅导中要把握好中心兴趣与广阔兴趣相互促进的活动规律,对学生兴趣培养作正确引导。当今社会各行各业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揭示学习活动与未来职业关系,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职业意识、端正学习动机是十分必要的。不同基础课程与不同的职业密切程度不同的,每一门课程与其相应的职业有着内在的兴趣和才能的一致性,如果某学生对一门基础课程特别爱好,并且学得出色,那么他可能对未来相关职业同样感兴趣,而且能获得成功。在学校教育中,学习往往要求学生兴趣随着学科的变动出现相应变化,虽然如此,但注意培养学生兴趣固定性还是必要的。因为学科的设置不断加深,前后一贯的,学科之间又有内在联系,比如物理课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而且巩固他们的数学兴趣,高中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可以巩固初中已形成对无机化学兴趣等等。因此,本课活动在此方面作必要的引导。
二.活动目标
通过让学生了解自己学习现状,兴趣变化,初步理解自己的中心兴趣,学习能力情况,并且从中领悟中心兴趣和广阔兴趣的相互关系,懂得中心兴趣并不是生来就有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兴趣可以培养的。觉查自己的兴趣倾向性,作正确的调整,能够专心学习好各门学科知识基础上根据自己能力倾向和兴趣倾向发展自己专长,认识自己的职业兴趣,为今后专业选择作好充分准备。同时又懂得中学学习是打基础的阶段,人的兴趣在长期学习环境、实践工作中会有所变化和迁移的。提高对学习的热情,努力做到全面发展,从不断提高的学习需求出发,发展好自己的中心兴趣和广阔兴趣,使自己能力和兴趣相辅相长。
三.活动要领
首先教师可以做一个学习兴趣倾向性的集体调查,了解班内同学的学科倾向以及各班不同差异,这一内容可以结合“学习兴趣排行榜”栏目进行。指导同学把最感兴趣的学科排在最前面,其余依次排列下来。这一活动罗列出的学习科目可以按照课程表内的科目,也可以把有关学生认为社会上各行各业所必须准备的知识内容如外语、计算机、普通话等因素罗列出来,让学生认为自己最喜欢的技能学习项目排列在前,把不喜欢的排列在后。这是因为当前素质教育与社会需求技能知识相联系,传统的学科体系可能会由同学提出质疑。有的同学上夜校读课堂上未安排的课目,这些课目可以列入“学习兴趣排行榜”以便让同学之间,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知识结构更新趋向以及需求情况。排完之后教师可以请同学协助作开头的统计工作,了解学生群体情况。让学生在小组交流基础上大组交流宣读自己的“排行榜”,教师指出“这是每个学生自己自由的选择。教师鼓励每一个同学谈为什么这么排列的原因,对于不同同学“排行榜”内容的差异不要加以指责,尊重每一位同学的自主选择,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让同学谈一谈“最喜欢学科”和“最没兴趣学科”造成产生的原因。“排行榜”能够排列几位就让同学自主决定,最少可以在5—8个之内。
在了解学生自己的学科倾向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学生的中心兴趣,这也是一种学科兴趣测定法。根据书上要求让同学自行完成。打分数可以让教师等全体同学均完成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自己算分数,由4个题目分数为一列,如书上提示进行。教师指导同学挑出得分列最高的前三列,看一看自己的学科倾向与大致职业类别关联。教师不失时机地出示职业类型六角图,引导同学思考现代社会是一个需要多种技能技巧的职业社会,现代职业人要有多种技能在手,如经理要会英语,会财务知识,会驾汽车,教师不仅教好本学科还要懂电脑、教育学、管理学等。在校学生怎样把中心兴趣和广阔兴趣相联系学好本阶段功课,使自己兴趣能够迁移, 发展特长, 这些问题可以依据同学反映作专题讨论。尤其突出发展自己的学习兴趣,不要因一点小小的成绩就自满,不思进取,不求开拓。本课重点在于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兴趣现状和学习兴趣倾向,认识职业兴趣,促进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难点在于从中让学生领悟兴趣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由自己意志影响下培养起来的。解决学生日常厌学的问题重在提高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意识。
四.理论依据
1. 兴趣的作用
兴趣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和从事活动的心理因素。
兴趣在人的学习、工作和一切活动中起动力作用。
兴趣是引起和保持注意的重要因素。
兴趣是人们从中活动的强大动力。兴趣对活动有下列几种作用:
(1)对未来活动的准备作用。
(2)对正在进行活动的推动作用。
(3)对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促进作用。
兴趣对智力发展起促进作用,是开发智力的钥匙。
«普通心理学» 叶奕乾 何有道 粱宁建 主编 2. 兴趣的分类
人们的兴趣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用不同的标准对它们进行分类。
(一)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根据兴趣的内容,可以把它们分为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A.物质兴趣。对食物、衣服和舒适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等的追求。
B.精神兴趣。主要指认识的兴趣,如对学习和研究哲学、文学、数学的兴趣。
(二)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根据兴趣所指向的目标,可以把它们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A.直接兴趣:是对活动过程本身的兴趣。例如,对学习过程本身的兴趣,对开汽车的兴趣。
B.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结束的兴趣。如对通过学习取得职业的兴趣,对工作后取得报酬的兴趣。
在研究表明,年龄小的儿童,大多数对活动过程本身感兴趣,年龄稍大的儿童才会对活动结果产生兴趣。在实践活动中,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都是不可少的。如果没有直接兴趣支持,活动将变得枯燥无味;如果没有间接兴趣的支持,活动也不可能长久持续,只有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正确地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一个人的积极性。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例如,开始学习外文,对学习本身不感兴趣让认识到学习外文重要性(这是间接兴趣);随着学习深入,对学习本身也感兴趣(这就是直接兴趣)。
«普通心理学» 叶奕乾 何有道 粱宁建 主编 3. 兴趣的品质
(一)兴趣的倾向性
(1)是指个体对什么发生兴趣。人与人之间在兴趣的倾向性方面上差异很大。
兴趣倾向性有高尚和低级之分。前者对有利于人类社会的事物发生兴趣;后者对有害于人类社会的事物发生兴趣。
个体有些兴趣倾向表现得较早。但职业倾向要到高中或高中后才稳定下来。
罗(A.Roe)认为,职业兴趣是儿童期与家庭人员的关系所造成的。和谐的家庭儿童“以人取向”,冷漠的家庭使儿童“以事取向”。
兴趣倾向性与人的生活实践和所受教育有关。
华师大出版 «普通心理学» 叶奕乾 主编
(2)职业兴趣:是指人对某类专业或职业所持有的积极态度。不同的人对于同一职业会抱有不同的态度,同一个人对不同职业也有不同的态度。一个人如果对某种职业感兴趣,他在学习和工作中就能全神贯注,积极热情,富有创造力地努力完成其所从事的工作。从职业兴趣的发生和发展来看,一般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有趣——乐趣——志趣。
《学校心理辅导活动指南》(初中版教师用)
(二)兴趣的广泛性
兴趣的广泛性是指个体兴趣的范围。兴趣广泛程度和个人的知识面宽窄密切相关。个人兴趣愈广泛,知识愈丰富,容易在事业上取得成就。
广泛的兴趣应该在正确的倾向指导下和中心兴趣结合起来,否则如果样样都喜欢,样样都不是,结果一无所长,难有建树。只有在广泛兴趣的基础上有一个中心兴趣,使兴趣既博又长,才可能取得成就。
(三)兴趣的持久性
兴趣的持久性又叫兴趣的稳定性,指个体兴趣稳定的程度。在人的一生中兴趣必然会发生变化,但一定时期内,保持基本兴趣的稳定性,则是个体的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
根据兴趣持续时间长短,兴趣可以分为短暂兴趣和稳定兴趣。人有了稳定兴趣,才能把工作持续进行下去,取得成就。
儿童早期兴趣比较不稳定,兴趣一般在15岁以后才趋向稳定。
兴趣的持久性是可以培养的,它和一个人的理想、信念和意志品质密切联系。
(四)兴趣的效能
兴趣的效能指个体兴趣推动活动的力量。根据个体兴趣的效能水平,一般把兴趣分为有效的兴趣和无效的兴趣。
有效的兴趣能够成为推动工作和学习的动力,促使个体能力和性格发展。
无效的兴趣不能产生实际效果,仅仅是一种向往。
«普通心理学» 叶奕乾 何有道 粱宁建 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8月第一版p.474 ~478 4.中心兴趣和广阔兴趣相互促进的规律
兴趣的广度看,兴趣又可分为中心兴趣与广阔兴趣二种。
中心兴趣就是对某一方面事物或活动有极浓厚而稳定的兴趣。
许多科学家之所以在某一科学领域内有巨大成就,是与他们对该门科学中心兴趣分不开的。中心兴趣和广阔兴趣是相互促进的。
一方面,首先要有广阔兴趣,多方面地摄取知识,打下广阔的基础;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培养一两个中心兴趣,如对某一学科的某一两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钻研并使广阔兴趣直接或间接地为中心兴趣服务。
广阔兴趣解决所谓博的问题,中心兴趣解决所谓专的问题。
《非智力因素与学校教育》 马加乐、燕国材箸
5.美国约翰·霍普金大学心理学教授约翰·L·霍兰的研究把职业分为六种类型(职业六角图)
(1)现实型职业。指熟练的手工行业和技术工作,如电工、木工、修理工。
(2)研究型职业。指科学研究和实验工作。如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工作者和计算机程序编制者。
(3)艺术型职业。指艺术创作工作,如雕刻家、作家。
(4)社会型职业。指为民办事工作,如教师咨询人员、护士。
(5)企业型职业。指劝说他人去从事某项活动的工作,如管理者、销售员。
(6)常规型职业。指办公室工作,与组织机构、文件档案和活动安排表之类的东西打交道的工作,如会计、秘书。
《学校心理辅导活动指南》(初中版教师用)
五.准备工作
一幅职业六角图,“中心兴趣与广阔兴趣”示意图,“兴趣排行榜”的排队内容集,如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名称可以让学生制成小名片,自己动手排一排前后顺序。可以用水彩笔画一画“最感兴趣学科”小名片,并注明原因“为什么喜欢”。
画一画语文、数学等课程与职业关系图。教师画好几幅课程与职业关系图,如“统计员、会计、电脑编程员与数学关系。
六.参考资料
《 学校心理辅导活动指南教案集 》 主编吴增强(初中版)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8年1月第一版 课程与职业的关系(供参考)
语文:语文教师、剧作家、评论家、作家、编辑、节目主持人、新闻记者、广告撰稿人、秘书等。
物理:建筑设计师、技师、航空人员、工程师、邮电通信人员、海洋物理研究人员、声学研究人员、光学研究人员、气象学研究人员、家电产品开发人员等。
化学:药剂师、医学工作者、食品技师、化验员、环保工程师、生化研究人员、基因研究人员、发明家等。
美术:艺术工作者、服装设计师、产品设计师、演员、房屋装潢与橱窗设计人员、包装设计师、绘图员、雕刻家、漫画家、形象设计师等。
英语:外交官、外事工作者、翻译、进出口贸易商、海关服务员、导游、教师、宾馆服务员、国际问题研究人员、电脑工作者等。
地理:地理学研究人员、地质研究人员、地震研究人员、水文研究人员、矿产研究人员、游戏开发人员、气象人员、能源开发与利用工作者、环保工作者等。
历史:社会工作者、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文物鉴定人员、文物修复与保护人员、博物馆工作人员、拍卖人员。
体育:运动员、教练员、健康顾问、健美教练、体育教师、体育节目主持人、军人、公安人员、警察。
音乐:歌手、音乐指挥家、作曲家、演员、模特儿、音乐教师、舞蹈家。
劳技:水电工、厨师、实验员、服务员、编织工、缝纫工作者、电子技术员、插花工作者、动物管理员等。
七.注意事项
特别指出,教师要说明“这是一次了解自己学习兴趣现状的活动,兴趣可能随着年龄以及环境等各种因素发生变化的”。要学生以平静的心态对待测试结果,不要有学生由此作为自己一生发展的凭证。
要引导学生谈自己真实情况,回忆一下兴趣是怎样形成的。尽量让学生讲自己学习上具体事情,让学生在讨论、自评自测过程中懂得进入“乐学”的方式方法,自己控制好自己的消极情绪、认知,化为认可,力求上好每一堂课,提高学习能力。
第三篇:心理活动课教案设计20
阳春市第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
我的美梦
1、活动背景
初中时代的少男少女,正处于人生的春天,这是一个多梦的季节。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身心变化后除了会问:“我是谁?”接着,他们又会问:“我将成为怎样的人?”“能干什么样的职业?”“我将会怎样面对这世界?”“我将会有什么样的生活?”于是,他们便做起多姿多彩的美梦。面对一个新旧交替,良莠并存的社会环境和信息丰富的时代,这特殊的独生子女新一代,他们的梦想是特殊的,他们的期望是新潮的。有梦想才会有信念,有坚定的信念才会有行动,才会成功。但有的人能清醒的意识到,有的人还稀里糊涂。故有必要通过心理辅导发掘积极的自我意识去成功地克服青年期的危机,形成自我同一性并过渡到成年期。有了关于自我的积极观点,他们会不怕冒风险,因而也就更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获取新的经历,新的转变和新的个性特征。
2、活动目标
帮助学生在认识自己变化的基础上,探索自我,进一步认识自己正在成长,从而引导学生塑造一个独立、自尊、自信的全新的自我。
使学生明白一个美好的期望,一个美梦便是一种积极的自我意识的开端,自我意识决定人的命运,成功在于自己,引导学生发展积极的自我意识。
学会在选择中澄清自己理想的价值观——我到底要什么?最重视什么?我愿付出什么?不知道要什么则无法选择,害怕失去也会无法选择。
3、活动要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美梦,自己的期望,更不用说多梦的青春期。特别是由于自我意识发展的需要,中学生会有很多的想法、喜悦、烦恼籍“梦”来发挥。教师以这一专题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自助、他助走出困惑创造新的理想自我。
这一专题有三个层次:我的变化;我的期望与美梦;选一选:我的美梦。
第一层次“我的变化”。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孩子的身心发生巨变,不仅是量变而且是质变。他仿佛来到一个新世界,他不理解它,也不理解自己。手册中安排学生按照自己的真实情况填写“小测试”,教师通过测试引导学生进一步从自己的变化中领悟“我长大了”“我正在迈向成熟”。在这一活动中教师可将要好的同学组成小组,交流“小测试”,以引起共鸣,探索“我的变化”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层次“我的期望和美梦”。这一活动旨在让学生设计自己的未来,这是重点也是难点。这一活动包括四个自我作业。前两个作业“„„我打算这样做”等,可通过小组交流互动,达到共鸣宣泄的目的,达到自助他助的目的。后两个自我作业建议教师上课前先在班中有意识的了解学生的期望范围。在活动时,教师也可先谈自己在这个年龄所抱有的幻想及与现代青少年的差距,做些比较,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之能积极投入参与。建议教师还可通过一些参考资料中的故事启发学生只要你敢想,只要你真的有心,便会美梦成真。
第三层次“选一选:我的美梦”。成功心理需要具备明确的价值观,通过“选一选”让学生在价值观澄清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去比较,去选择,使自己的期望与美梦更理性化:明白自己所看重的是什么?自己要什么?这个活动有趣而且有益,学生会主动积极地去思考。在填写时学生会边写,边与别人比较。有的人有独立成熟的见解,有的人会受别人的影响、暗示。教师不必做指导或提示,只要暗自观察,为下一个专题做伏笔。每次活动课都应有个高潮或热点。这个“选一选”便是本课的高潮。让学生在余味无穷中结束。
4、理论依据
在探索我个性的过程中,我必须经历促进成长的体验,对我和非我的探索永远不会停止。
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种心理成分,其中自我认识又包括自我概念及社会自我概念,自我理想和自我评定。前两个专题辅导主要是通过个体和他人关于自己身心特征的印象的评价达到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同一性。而本专题则主要是自我理想,自我体验的训练。自我理想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理想形象的想象与设计,即个体所期望的自我形象。这不仅是指个体自己期望自己所看到的理想形象,也包括个体期望他人所持的对自己形象的看法,同时借助自我评价,个体对现实的我是否如意,以及自己的理想自我是否合适可行,理想自我在多大程度上已经实现,理想自我该如何实现等作评估,将获得情感体验,确定是否定还是悦纳自己。人文主义教育家阿瑟·M·库姆斯(1962)这样说:归根结底,每个人必须用他独有的极其个人化的方式去发现他的独特存在„„自我作为具有尊严、重要性和价值的独特的个人,它的充分发现要有提倡独特,珍视差异这样一种气候。故教师在活动中要承认并重视每个个体独特的差异,引导学生发现积极的自我意识,发展自尊、自立、自信的个性。根据周围的环境并通过价值观的比较去思考和选择创造新的自我理想和未来的生活蓝图。
5、准备工作
课前准备:教师在学生中做有关期望、理想的调查。
引言的准备,听一听同龄人的内心独白(请学校广播台的学生做配乐朗诵)。
发给学生故事资料(可从参考资料中摘取)
6、参考资料
《追求梦想,你所得到的不仅是梦想成真!》
一位叫小卫的女子竟然30岁学芭蕾,这是怎么回事呢?还是让小卫自己来叙述她的故事吧:
我的童年有许多梦,经常梦见我突然变成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会跳各种好看的舞蹈。但我不会跳舞,现实也不会给我机会让我跳舞,因为我太高(小学时已1.66)、太丑、太黑又太笨。舞蹈和我无缘,别人这么看,我自己也这么认为。我从不敢说我喜欢舞蹈,我怕遭到轻视和嘲笑。我把这个梦隐藏在内心深处,只能在梦中跳舞。
我没想到30岁了,我竟会走进中央芭蕾舞台的排练厅,开始学习我梦寐以求的芭蕾舞。我在一所技工学校当班主任,曾经胆大包天地把《蓝色多瑙河》编成舞蹈,教给我班上的孩子们跳。芭蕾舞团的一个演员看了孩子们的演出,称赞我的想象力,并建议说:你该去团里的业余班学芭蕾。
30岁时,我由技校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读研究生,我变得更加成熟,许多观念开始发生变化。最大的变化是:我尊重别人对我的感觉,但我更尊重我对自己的感觉。我再不会因为别人认为我与舞蹈无缘就放弃舞蹈。我热爱并需要舞蹈,它能使我更好地享受艺术,享受生活。对我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
我庆幸终于有机会学习芭蕾。其实,机会不是30岁时才有的,只因为以前的我观念太古板,许多机会被错过了,有机会也等于没机会。
我发现我真的年轻了,从身体到心灵;我发现我真的漂亮了,从心灵到身体。我的身体柔软而富有弹性,我的心灵敢于去尝试我想做的一切。我发现我具有无限发展的潜能,我知道我的心灵还可以容纳更广大的东西。
小卫不仅学会了芭蕾,实现了梦想,更学会了一种生活态度,塑造了一个新的自我。而这一切的根基就是“我知道我行!”
《寻找自我》
还未细细品味儿时的酸甜苦辣,我就冒昧地吹灭了生日蜡烛,轻轻扣开青春的大门,来到金色的港湾,从这里启航„„
从小到大,我一直是大家心目中的乖孩子,因为别人说一,我很少说二。即使反对,也只有三言两语,等于没说。久而久之,我觉得自己没有了主见,失去自我,于是我开始寻找那个真正的自我。
那是一个星期日,我做完功课,便迫不及待的拿出珍藏了一周的“精神食粮”,我小心翼翼的打开书,刚看了几页,眼疾手快的妈妈就已经站在我的身后了,还没等我合上书,她就一把夺过,又开始给我上起了“政治课”:“都火烧眉毛了,还有闲心思看故事书,真是见了棺材都不掉泪。”“我并没做错什么。”我揣度了好久,终于鼓起勇气说。妈妈气愤地说:“这孩子,怎么变了,看我不让你爸来教训你?”没办法,妈又搬来了尚方宝剑。可是就这样算了吗?不,我是正确的,应该跟妈妈说清楚,那个要寻回真正自我的决心和爸爸那扬起的手掌始终在我脑海中回荡。当我犹豫不决的时候,似乎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鼓舞我,在为我加油助威,终于,我咬了咬牙,紧张地说:“妈妈,我已经学了一个星期了,调节一下一周来紧张压抑的神经,这有什么不好呢?”说完,我愣了好一会儿,真不知道自己哪儿来的勇气和胆量,再看看妈,她瞪大了眼睛,轻轻地说:“没发烧吧?”刚备完课的爸爸这时也从房间里走了出来,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和蔼地说:“我们的女儿长大了,她有了自己的见解,有了反驳的勇气,她进步了。”
我大胆地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寻找了那个真正的自我,这令我感到无比的欣慰和由衷的自豪。这个第一次将永远留在我记忆的长河中,成为一颗最美最亮的鹅卵石。(这篇资料可以放在本专题第一个活动“我的变化”之前发放,作为启发材料。)
《你的人生由自己决定》
中国有一位智者,他以有先知能力而著称。有一天,两个年轻男子去找他。这两个人想愚弄这位智者,于是想出了下面这个点子:他们中的一个在右手里藏一只雏鸟,然后问这位智者:“智慧的人啊,我的右手有一只小鸟,请你告诉我这只鸟是死的还是活的?”你想想,如果这位智者说:“鸟是活的”,那么拿着小鸟的人不经意地将手一握,把小鸟弄死,用这种方式来愚弄智者。如果他说:“鸟是死的”,那么这个人只需把手松开,小鸟就会振翅一飞。两个人认为他们万无一失,因为他们觉得问题只有这两种答案。在他们确信自己的计划滴水不漏之后,就起程去了智者家,想跟他玩玩这个把戏。他们很快见到了智者,并提出了准备好的问题:“智慧的人啊,我的右手有一只小鸟,请你告诉我这只鸟是死的还是活的?”其中一人问道。老人久久地看着他们,微笑起来,回答说:“我告诉你,我的朋友,这只鸟是死是活完全取决于你的手!”
这古老的寓言说明一个真理:你的人生由你自己决定,你就是做决定的人。
7、注意事项
期望和美梦要根据实际条件(如国情、个人情况等)。
期望要有发展的眼光。
对于学生的任何想法、讲法要无条件接受只能引导不能反驳、嘲笑甚至批评指责,理解学生离奇甚至是荒诞的“梦”,重视他们异想天开,真情实感的流露。因为从心理角度来讲,人的想法、做法没有对与错之分,只有合理不合理,现实不现实之说。特别是在活动前须做好组织工作,创造良好的气氛,避免造成对学生的伤害,使大家都能在宽松、真诚、融洽的环境中畅谈自己的“美梦”。
授课教师不必拘泥于文中所列参考活动,可灵活机动调用,并增加自己创设的活动。
第四篇:心理活动课教案设计16
阳春市第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
快乐的秘诀
1、活动背景
学生认识到情绪的消极与积极由自己决定,积极的情绪能增强机体对各种外来不良因素的抵抗力,于人的心理健康有益;而消极的情绪则无益于、甚至损害心理健康。以此进入本专题主题,点出生活中不可缺少快乐,快乐就在你身边,要学会快乐共享。
2、活动目标
让学生通过回忆和归纳,进一步感受快乐时的心情,学会怎么使自己和别人快乐,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3、活动要领
在体验快乐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到拥有快乐的可贵,从而产生保持快乐的欲望。
在进行“寻找快乐”的活动时,要注意积极的导向,千万不能庸俗。整个过程控制在25—30分钟以内。但课堂里会出现一些比较不文明的笑话,可能一些学生哗众取宠,一些学生是非观念不强,此时不要批评,教师应该客观的点出:笑话、幽默分档次——好的有一定寓意,一般的能让人开心,差的不是很文明,我们不欢迎不文明的幽默,希望同学们仔细审视自己准备的节目再上来表演。
教学生学会寻找快乐,切实体验到快乐,但更重要的是体会到自己的开心建立在他人的给予下,他人的开心也将建立在自己的给予之下,强调资源共享,快乐共享。这点说明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完善人格的教育。同时要引导平时不太活跃甚至有些忧郁的学生去感受“快乐就在你身边”。传输理念:快乐共享 由自己扩展至他人 使别人快乐。
在交流分享“校园快乐食谱”时,应强调各抽象概念的意思及重要性,尤其是尊重,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体会到开心与快乐。可让学生自由发挥增加食谱内容,不要求归一,不要求划一。
4、理论依据
快乐是人类最基本、最原始的情绪之一。它与基本需要相关联,常常具有较高的紧张性。快乐是达到所盼望的目的后紧张解除时个体产生的心理上的愉快和舒服,其强度与达到目的的容易程度和或然性有关,一个目标越难达到,达到后快乐的体验就越强烈。如一道难解的几何题经过很大努力解出后,人们会感到非常快乐,而容易的题目往往体验不到这种快乐。另外,当人们的愿望在意想不到的时机和场合得到满足,也会给人带来更大的快乐体验。
帮助个体养成乐观的生活态度,增强对快乐的情绪体验,这是情绪辅导的四个目标之一,所以开展“体验快乐”活动十分重要,是对该理论的直接贯彻。
下面介绍中学生情绪的特点
情绪的发生和变化主要受社会需求的影响
中学生自我意识强烈,他们珍重自己的荣誉,尽一切努力保护自尊心。因此,当他们意识到有某种威胁自尊心的因素存在时,就会产生强烈的不安、焦虑和恐怖;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就会生气、愤怒。因此,他们对于别人的嘲笑、蔑视反应会非常强烈,对于教师的忽视、压制、不公平对待会非常敏感。
意识参与调节和控制情绪
中学生的情绪虽比之成人易生易消,但毕竟比孩童时期有较大的抑扬,这里意识起着调控作用。如个人受到外人有意无意的伤害,若是儿童多会发怒,而中学生则受自己的意识控制,或怒而不争,或怒不形于色,或谅而不怒。
情绪发生的阶段性
情绪受个人观念、意志的制约,情绪的发生有一个过程,表现出阶段性。以怒为例:第一阶段是潜伏期,表现为不满、厌恶、极不愉快的内心体验滋生,但仍未失去理智,意志尚起作用,可以抑制自己;第二阶段是爆发期,理智失去作用,意志监督失灵,产生不可抑制的愤怒表情,伴有强烈的生理反应和外部行为;第三阶段是休克期,暴怒过去,出现安静和疲劳,精力衰竭,精神萎靡,伴有头疼、周身不适等症状。
情绪反应强度大,易变化
中学生容易狂喜、暴怒,也容易极度悲伤和恐惧,情绪来得骤然,去得迅速,顺利时得意忘形,受挫时垂头丧气,惹着他们三言两语就会勃然大怒,意外的打击会使他们丧失信心,甚至走上轻生的绝路。° 心境的欢乐与焦虑交替
中学生的心境主要有两种:一是欢乐,二是焦虑。欢乐是由于生命力的活跃所致;焦虑是由于学习负担所致。中学生的这两种心境是稳定的、交替的。放假了,学习任务胜利完成了,心境就无比欢快;开学了,新的学习任务摆在面前,紧张、焦虑就油然而生。欢乐与焦虑就是这样循环交替,贯穿着整个中学阶段。中学生的心境比成年人更易受感染。如在阅读文学作品,观看电视节目或日常遇到感情色彩浓厚的事物时,中学生较成人更容易被感染,表现出彼喜我亦喜,彼忧我亦忧,物我相溶的即兴性。
情绪逐渐稳定
中学生的情绪尽管两极性明显,但还是逐渐趋于稳定。其表现为: a.对情绪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逐渐提高
初中生对自己情绪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相对要差一些,波动性更为明显,还不善于使自己的情绪受时间、地点、场合等条件的支配,克制自己的情绪表现。b.情绪逐步带有文饰、内隐、曲折的性质
初中生已能在一定程度上掩盖自己内心的情绪,极力使自己的情绪不外露,但由于调节、控制能力较差,仍容易出现一时激动的情况。c.情绪的倾向性正在定型化
中学生能用客观标准来衡量真假、美丑、善恶,因而对好人好事的爱和对坏人坏事的恨逐步具有原则性。但这种原则不成熟,有时情绪的倾向与应表现的道德行为不一致。例如,他们明知打架是违反纪律的不良行为,但却帮助朋友打架,或在老师面前包庇隐瞒伙伴的错误,并以自己讲“哥们义气”而自豪。
存在着个别差异与性别差异
中学生的情绪反映存在个别差异,有的爱哭,有的爱笑,有的易怒,有的易悲,有的终日乐不可支,有的整天愁云遮面。同时,还存在性别差异,如在消极情绪的表现方式上,男生倾向于发怒,女生倾向于悲哀和惧怕;在情感稳定性上,女生常为小事而伤心难过,但转过脸来即破涕为笑,男生的情感则相对稳定些;在日常心境体验上,男生容易被兴奋、乐观所笼罩,女生则易被孤僻、悲伤所感染;在对同龄人的情感态度上,男生重视“哥们”之间的信任感情,女生则常常流露出对同伴的猜疑和嫉妒。
5、准备工作
在前一课结束时,通知每个人准备一个能让别人笑的笑话、幽默、相声或小品。可以自由组合,越多越好。
教师自己准备一些幽默,要有一些故事情节,让学生事先排练,用以随调用。
制作一个“快乐大转盘”,最好为实物,且色彩斑斓。让学生准备好彩笔,用以上色。
6、参考资料
参看教案
快乐的秘诀 教学目的
通过体验、感受快乐时的心情,学会如何使自己快乐,同时使他人快乐。教学方法
活动、表演 课前准备
通知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能让别人笑的笑话、幽默、相声或小品等。
教师自己准备一些幽默,用以随机调用。教师自己制作一个“快乐大转盘” 教学过程
一、快乐的体验
请学生将准备好的让人“哈哈”笑的相声、笑话或小品先在小组中交流,后在全班交流。
事先强调:“体验”意为“感受、感觉”
“快乐”意为“满足、幸福、开心的感觉”
要学会使自己快乐,也要让别人快乐;资源共享,快乐共享;先小组共享,后全班共享;再写心情和感受
(以上要点的强调,十分重要。在人性比较自私自利的今天,让学生体会到“共享”的快乐,学会把自己的开心拿出来展示,学会让别人快乐,体会到自己的开心建立在他人的给予下,他人的开心也将建立在自己的给予之下。这点说明有利于课程的开展,也对学生进行完善人格的教育。)
整个过程控制在25—30分钟以内。但课堂里会出现一些较不文明的笑话,可能一些学生哗众取宠,有一些学生是非观念不强,此时不要批评,教师应该客观的点出:笑话、幽默分档次——好的有一定寓意;一般的能让人开心;差的不是很文明,我们不欢迎不文明的幽默,希望同学们仔细审视自己准备的节目再上来表演。
传输理念:快乐共享 由自己扩展至他人 使别人快乐
二、交流分享“校园快乐食谱”
快乐与开心是建立在一定基础上的,盲目开心与快乐是不可取的,更不可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联系活动“体验快乐”肯定学生表现好的地方,如同学之间无私的展示、共享,介绍“校园快乐食谱”)。
校园快乐食谱:一杯友谊、两勺善良、三碟宽容、四碗理解、五杯关怀、六勺希望、七袋诚挚(橙汁)、八罐信任(杏仁)、九份努力、十份尊重,可换来一桶笑声。(上课时还需强调各抽象概念的意思及重要性,尤其是尊重,只有这样做了,你才能真正的体会到真正的开心与快乐。)
三、同龄人的“内心独白”——快乐就在你身边
可以请同学上来读,其他同学仔细体会其中的意思。
我们每天都经历着许多事情,产生许多的想法,有着不同的情绪体验(喜、怒、哀、惧),我们都希望快乐多一些,消沉少一些,其实我们身边就有许多快乐,只要你细心留意、体会,你就是一个快乐的人。
四、想一想
哪一些事会使你开心:
哪一些事会使你不开心:
谁控制你的情绪(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五、“快乐大转盘”
回忆、归纳一下自己的快乐秘诀,把你认为最有效的方法存入你的“快乐大转盘”。画在书上,上色(教师最好亲自举例),后交流。
(兰田中学 叶斓斓)
7、注意事项
活动开展过程中,课堂中充满笑声,但老师应不仅仅满足于快乐的产生,而应注意开展好活动,控制好课堂纪律和时间。
第五篇:心理活动课教案设计18
阳春市第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
别人眼中的我
1、活动背景
青少年的一个首要任务就是寻找和建立一种恰当的自我认同感。反复比较别人的评价与自我评价有何不同,尤其是同龄伙伴的认可、接受。这就需要在了解别人的看法的基础上不断作出自我调整,才能融洽地与他人相处,也才能获得安全感与自信心。少男少女经常关心的是:“别人喜欢我吗?”“别人怎么看我?”“怎么看我做的这件或那件事?”“什么样的朋友对我会是合适的?”当他们得到被人肯定时会更加自信,如遭到别人否定,他们会烦恼、沮丧甚至逆反、冲动。但矛盾的是,现在的独生子女缺乏交往经验且以自我为中心,常因不能全面了解自己而引发各种问题。因此,辅导学生如何了解他人对自我的评价以及正确对待他人评价,进一步完善自我意识,是这一专题活动的主题。
2、活动目标
帮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学会从他人的欣赏,评价中客观的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长处与不足。
强化“我是我自己,我拥有我自己”“我是世上独一无二的”观念。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提高自信心,有利于积极的乐观开朗的心态养成。
3、活动要领
这一专题是在上一课自我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别人的评价客观全面地认识了解自己。分三个层次展开:、父母老师眼中的我;、互相欣赏;®、我对自尊的宣言——悦纳自己。
引言处理:用二可图“肖像”或具体物件说明不同角度的观察,会有不同的结果,领悟对自我的了解需要多方面的综和评价。
第一层次“父母老师眼中的我”。初中生在发展自我意识的同时,一般会出现一些逆反心理,对成年人的评价会有排斥的想法。而这个活动能给学生一个机会,平静地思考、归纳一下周围成人会怎样评价“我”。在小组中交流自己对评价的感受时,也听听同伴对成年人的评价有什么感受,会怎么处理。这个活动的人际互动,不仅能达到情绪上的共鸣与宣泄作用,还能从别人的感受中得到启发。因此每个同学既是受助者也是助人者。同时也要提醒学生,做到相互间的信任是自我信赖别人的基础,是同学关系融洽的保证。
第二层次“互相欣赏”。这个活动让学生不断找出自我认识与别人评价的异同之处,启发学生在活动中接受同龄人的评价,并从中领悟自己的长处与不足,达到自我教育,重塑自我的目的。
活动
一、“猜一猜他是谁”。(可以在二十句句子的基础上做。)夸美纽斯提出“教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是青年人年龄和心理力量所许可。”因此,心理辅导活动尽可能要在一个轻松、愉快和诙谐的良好气氛中进行。这个类似猜“谜”的活动就能使学生在活泼的游戏中主动去思考、理解别人的看法,达到自我发现、自我提高的目的。
活动
二、“快乐一刻”——我和朋友的心灵感应。
这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积极的方面去评价周围的同学,用欣赏、学习的眼光去接纳别人(因为在活动中许多学生常常讲着讲着又讲别人的缺点了),有利于学生建立自信,也有利于学生间的融洽、合群。动物拟人可能会引起同学相互间的攻击、嘲笑。所以要求学生在心里想好一个最要好的同学,从欣赏的角度去发掘伙伴的优点。这样矛盾可以少些,这个活动是比较特殊的,需要暗室环境,需要有技巧的指导语诱发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要求把想象出来的动物立刻告诉边上的同学,避免临时更改而影响效果。《现代学校心理辅导》指出“辅导活动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课程内容,要有兴趣性和新颖性,要让学生喜欢参加,让学生有意无意中接受心理教育,从而使活动达到预期的最佳效果。”而这个活动由于是朋友的评价,又比较幽默,往往易为学生接受。在不经意中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第三层次“我对自尊的宣言——悦纳自己”。让学生对今天的活动进行归纳思考,体验他人的评价,并学会适应。最后让学生有感情地集体朗诵《我对自尊的宣言》。以激发学生的愉悦感和自尊感,以自信、进取的心态发掘自己的潜力,而且能对活动中他人的评价引起的情绪上的波动、沮丧起开导和安抚作用。
4、理论依据
从个体的发展上看自我意识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初生婴儿只有一些天生的固定的神经联系,他们的动作是和周围环境刺激直接相联系,还没有把自己从环境中区别出来,他们完全在成人照料下生活和成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与周围的人们交往中,观察别人的态度,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判断,并把这些内化、整合为自己的心理模式,此后就以此为评价和改善自己行为的标准。这也就是个体自我意识形成过程。可见,自我意识不是别的,只不过是在社会生活中,个体对人际关系的反映。
青少年自我意识的特点:
追求自我的完美:青少年期个体行为的最大变化就是追求自我的完美,他们不仅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而且也非常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包括身体发育情况)力求得到别人的认可。
自我同一感的形成:
a、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的同一;b、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同一;c、社会的我与个体的我的同一;d、自我性别角色与自我性别认识同一。
更重视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同伴心目中的地位,有被尊重的需要。
在这些特点中,本专题主要辅导和讨论的是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的同一性。埃里克· H·埃里克森(1964)关于同一性发展的概念是理解童年期到成年期这一复杂巨大的转变的有用工具:“是处于他看他自己的形象和他感觉到的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及期望他成为的形象之间的东西„„同一性是新产物,现在遇到了危机。”“青年要把童年的自我变为成年自我,必须逐渐和家庭外社会的‘世人观点’取得一致”建立个体同一性是青春期的主要心理社会任务,这种发展更鼓励自我进一步确认“我是„„”和“我正成为„„”的含义。埃里克森指出(1964)青年期的同一性形成如果比较成功的话,心理社会的发展就能顺利地通过成年阶段,达到最终的完整性。反之,与别人交往时就会带来心理损伤,产生病态人格。因此,如上所述的“危机”,实际上是危险与机会并存。本专题的游戏活动旨在进一步帮助学生在他人的评价中客观、全面地了解自己,悦纳自己,增强自我意识,充分完善自我。
5、准备工作
引言需要的图片“肖像二可图”或带柄的茶杯等实物。
准备色彩鲜艳的盒子放每人描写自己特征的纸条。
环境准备,可以挂窗帘调节光线的教室。
多媒体的制作(动物图片的准备)。
做心灵感应的音乐带(圣桑的《动物狂欢节》)或其他轻柔的音乐并配指导语。
6、参考资料
《你愿好友为你撕下背后的纸条吗?》
心理学家把个体的心理状态分成四个构成部分:第一部分是人知己也知的公开领域,譬如外貌、性别等;第二部分是人不知己知的秘密领域,譬如你在日记中不为人知,也不愿人知的心事;第三部分是人知己不知的盲目领域,譬如你尚未觉察但别人已经意识到的你的缺点,就像你的背后贴了一张纸条,你懵然不觉,而看到你的人正在为此窃笑;第四部分是人不知己也不知的潜在领域,比如你的潜能。正确对待别人的评价,客观的去接受它,就等于是让别人为你撕下背后的纸条。
《别人能帮助你喜欢你自己》
你的自我形象,也就是你对自己的印象,随着你所处的环境,以及你所相处的人而有所改变。不错,别人对你的自我形象影响很大。他们会激发你发挥潜能,也能抑制你的潜能。他们会增进你的自我形象,也可能摧毁它,他会带来喜悦,也可能带来伤害,他们会使你建立信心,也可能使你患得患失。在某些人面前,你会觉得充满信心,能力出众。你会突然变成这个世界的领袖,所到之处无不顺心遂意。
人类本性最深的渴求就是得到别人的欣赏。
有一位母亲和她的孩子在讨论他的朋友。
妈妈说:“她为什么喜欢你?”
他说:“这很简单啊,她觉得我英俊、风趣、聪明、有才干、舞跳得好。”
“那么你为什么喜欢她呢?”
“因为她觉得我英俊、风趣、聪明、有才干、舞跳的好。”
这就对了,生命的花朵就在这一刹那中绽放异彩!你生命的光辉,使你觉得自己更有价值,更好。
有一次绿湾足球队教练隆巴第教练生了一场大病,住进华盛顿医院时,以前绿湾队的一位后卫大卫,从洛山矶赶飞机到华盛顿,去探望隆巴第,只逗留几分钟时间,便又搭机赶回家去。大卫说:“虽然很忙,我还是一定要去,不为什么,我就是不能不去。他曾经让我觉得自己很重要。”我们总是迫切地想替使我们觉得自己重要的人做任何事。这样的心态显示内心深处的渴望——希望别人肯定自己、喜爱自己。
《挖掘别人的优点》
有一位银行职员就这样做过。他经常给坐在银行门口的一位没有脚的乞丐一块硬币。但是,他和大多数人不同,他每次丢了硬币之后,一定要顺手捡起放在这个乞丐旁边的铅笔。这个银行职员对这个乞丐说:“你是一个生意人,而我的习惯是买东西一定要选择品质好的,所以我向你买。”
有一天,这个缺腿驼背的乞丐没有出现在银行门口。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银行职员也渐渐忘记这个人,直到有一天他走到一栋大厦内,突然在一处室内摊贩前面,再看到这个以前流浪街头的熟悉身影。这个店老板激动地对他说:“我一直希望有一天能看到你来,我今天能在这里开店,你给我的影响实在很大。你不断地鞭策我,说我是个‘生意人’。于是我开始这么认定自己,而不再觉得自己是个讨钱的乞丐。我努力卖笔,卖了很多很多。你给予我自重,使我对自己刮目相看。”
你又如何看别人呢?是否总是带着挑剔的眼光,只看到他们的缺点和短处呢?或者你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和长处?
你也能象这个银行职员一样分辨乞丐和生意人吗?有一天,有一个人说感谢你,因为你所说所做改变了他的一生,使他走上了成功之路,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7、注意事项
评价他人,以赞赏为主。在此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调节气氛,如果有伤害性语言,教师设法转移并暗示说:“哦,我想你可能是这种意思„„”
教师善于创设情景想象,注意语调、语气、控制气氛是关键。
教师尽可能创设和谐、宽松、谅解的气氛。注意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授课教师不必拘泥于文中所列参考活动,可灵活机动调用,并增加自己创设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