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教案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一、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小棒等。
二、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2.培养初步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3.体会平面图形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设计意图
认识图形是学习习近平面图形的起始课,由于平面图形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较难,因此本课确定了“由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充分利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通过“摸一摸”和“描一描”的活动,引入平面图形,让学生直观的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这些平面图形,体会“面在体上”。
四、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定向诱导)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几个老朋友,他们是谁呢?请看:(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
2.摸一摸
师:小朋友们的桌面上都有一个这样的物体,请你拿出桌面上的物体,跟着老师这样摸摸你手中物体其中的一个面,说说你有什么感觉?(感知面在体上)
生:平平的、滑滑的。
师:大家模到的平平的地方就是立体图形的面,圆柱体上容易滚动的那个面是平平的面吗? 生:不是。
师:圆柱体上容易滚动模着弯曲的面是曲面,还有球的表面也是曲面,对于曲面,我们以后再研究,今天我们只研究平面。在长方体和正方体上可以模到几个平平的面?在三棱柱上可以摸到几个平平的面?它们一样吗?在圆柱体上呢?摸一 摸,数一数。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立体图形上的这些平平的面,这是一种新的图形——平面图形 板书:认识平面图形 3.描一描
师:上课之前,老师想请大家欣赏一首小诗,《雪地里的小画家》。师:要把这些立体图形的脚印也留在白纸上,怎么办呢? 生:可以描一描。生:可以印。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课件展示“描”和“印”的方法)接下来老师想请你来当小画家,用描一描的方法把这些立体图形的脚印留在白纸上,请看活动要求:①图形紧紧的贴在纸上,将立体图形的脚印“描”在白纸上。②每张纸上只描一个图形。③4个立体图形都描完后,收拾好积木,坐直表示。师:我想请几个同学把你的作品给大家展示一下,生1请你说说你是从哪个立体图形上得到它的?
生1:我是从长方体上得到这个图形的。
师:你说得真好,大家看他搬的图形跟老师的一样吗?(一样,师在黑板上出示长方形),我们再请一个同学展示下他的作品,生2请你说说你是从哪个立体图形上得到这个图形的?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师:大家真能干!把刚才模到的平平的面描了下来,老师把它们搬到了电脑上,这些图形都是从哪里得来的,还记得吗?你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吗? 4.认一认
生:„„(师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板书这几种名称)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了。那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他们呢?
生1: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四个角,三角形有三个角,圆没有角。
5.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用描一描的方法从长方体上得到长方形,从正方体上得到正方形,从圆柱上得到圆形,从三棱柱上得到三角形,我们把这些图形都叫做平面图形,仔细想一想这些平面图形和原来我们原来学的 2 立体图形有什么不同吗?
生1:这些图形都是平平的,立体图形是有厚度的。生2:立体图形有几个面,平面图形只有一个面。生3:立体图形可以站起来,平面图形站不起来。生4:平面图形都是从立体图形上移下来的。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这四种图形,接下来老师要请孩子们“分一分”连一连,请看到数学书第36页。请生做题。展示学生作业。
我们先学习了立体图形,今天又学习了平面图形,你们看,知识间是有联系的,在我们的身边就能找到他们,我们一起去找找吧。师:谁来说说从画面上你找到了什么图形。生:我找到了一个交通标志牌。
师:那请你想一想在平时的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些平面图形呢? 抽生回答。
6.巩固加深,迁移拓展(讨论解疑)
(1)摆一摆
师:通过刚才的举例看来孩子们已经学得很不错了,那老师想要考考大家,你们能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吗? 活动要求:
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用桌子上的小棒(10)根摆一摆。同桌互相欣赏并交流。
(学生摆的同时指名两个学生上黑板演示)
汇报;你摆出的是什么图形?你是用几根小棒摆出来的?
生:„„
师:有一个图形大家都没摆出来,是什么?
生:圆。
师:为什么圆没法摆出来?
生:圆没有角,小棒是直的,所以不能用小棒摆出来。
7.反馈总结数学日记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看来大家都把这几个平面图形“印”到了自己的脑子里了。接下来老师要请孩子们和我一起去写一篇“数学日记”
“今天我们认识了()、()、()、()这四个图形朋友。我们在圆柱上找到了(),在三棱柱上找到了(),在长方体上找到了(),在正方体找到了()。他们都是()图形。” 8.欣赏与设计
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和笑笑学了今天的知识后,用今天所学到的知识画了几副漂亮的画,想看吗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孩子们,想自己动手拼一拼吗?那我们就在下次上数学课的时候一起来拼吧。其实呀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果你是一个有心的孩子你就一定会感受到数学给你带来的乐趣。
三、板书设计
认识平面图形
正方形 长方形 圆 三角形
第二篇: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有趣的图形》中的内容,教材从描(画、印)出简单几何体的面入手,引入平面图形,使学生直观认识一些平面图形,体会平面图形与简单几何体的头系。这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之后进行教学的,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2.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
会辨认这四种图形。
教学难点: 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雪地里的小画家》?你们还记得吗,都有谁在雪地里画画了呀?(学生回答)
师:我们上学期认识的立体图形朋友们,也想去雪地里当一次小画家。看看他们是谁?请学生认识立体图形:1)长方体,学生和老师一起摸摸它的6个面。2)正方体6个面,每个面一样大。3)圆柱,上下两个面都是圆形。4)认识三棱柱。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说一说
师:我们怎么把他们的脚印搬到这里来呢?他们的脚印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同桌讨论,说一说:你准备怎么把脚印搬到纸上? 学生汇报,交流。
2、搬一搬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张纸,请你用你喜欢的方法把手中物体其中的一个面搬到纸上,学生动手操作。(师巡视,巡视时注意观察学生的作品。)
全班汇报。
把个别学生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分别是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
师:小朋友非常了不起,描出了这么多图形。其实啊,我们就是把这个物体的一个面给画了出来。像这样把物体的一平平的面表示成一平平的图形,这样的图形就叫做平面图形。(揭示课题:认识图形)
3、认一认
师:我们一起来观察这些平面图形,你知道他们是叫什么名字吗?
生:„„(师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板书这几种名称)
带领学生读图形名称。
师:这些图形都是从哪里得来的?还记得吗?你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吗? 生;从长方体上得到的图形叫长方形,从正方体上得到的图形叫正方形,从三棱柱上得到的图形是三角形,从圆柱上得到的图形是圆形。三棱柱两头印出的图形是三角形,躺下来印出的图形是长方形。
师:这些被我们从立体图形上请下来的图形,就是我们要认识的平面图形。仔细想想,这些平面图形和原来的立体图形有什么不同吗? 生:这些图形都是平平的,原来的图形是凸起的。生:立体图形能站起来,平面图形不能站起来。生:立体图形有好几个面,平面图形只有一个面。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不同的地方,它们有联系吗? 生:平面图形都是从立体图形上移下来的。师:球是圆的,但是球上能找到圆形吗?
生:不能,把球切开能得到圆形的平面。然后可以描下来。师:这个办法不错,电脑演示。
我们先学习了立体图形,今天又学习了平面图形,以后还要学习立体图形,你们看知识间是有联系的,在我们的身边能找到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吗? 生:数学书的封面是长方形的,黑板的面是长方形的,彩笔盒的底面是圆形的……
2.分一分——探究图形特征
我们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你能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这四种图形分分类。从学具袋里拿出来,在桌子上摆一摆,分一分,分类之前,可以好好观察一下每个图形的特点,确定一个分类标准,想想为什么这么分。学生活动,然后汇报。
师:大家都是善于观察的孩子,在分类的过程中更清楚地认识了这些平面图形。这个好习惯会非常有利于今后的学习,很好!
三、巩固加深,迁移拓展
1、摆一摆
同桌合作用小棒摆出这些平面图形(学生摆的同时指名两个学生上黑板演示)
汇报;你摆出的是什么图形?你是用几根小棒摆出来的?
生:„„
师:用几根小棒能摆一个更大的正方形呢?
生:我用了8根小棒摆了一个更大的正方形,4条边都用了2根。师:很会想办法,摆一个更大的三角形要用几根小棒呢? 生回答。
师:有一个图形大家都没摆出来,是什么?
生:圆。
师:为什么圆没法摆出来?
生:圆没有角,小棒是直的,所以„„
2、分一分,连一连。3.4、猜猜看
下面,我们来玩个游戏,平面图形朋友们,跟我们玩捉迷藏,你们能猜猜这里藏着的是谁吗?
4、数一数
(1)下面老师用今天学的平面图形拼出了一座小房子,你能不能数一数,里面分别有多少个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2)书P37第5题 数一数,里面有多少个三角形,多少个正方形。全班集体反馈。
四、全课总结、动手拼图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了什么知识?(认识图形)认识了哪些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那你能不能用这些图形拼出一幅美丽的图案呢?请大家用信封袋里的图形拼一拼,拼完后说一说你拼了什么图形?你拼的这个图形用了几个长方形、几个正方形、几个三角形、几个圆?
学生动手拼,拼后展示。
五、板书设计
长方形
认识图形
正方形
三角形
圆
第三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湛江市第十五小学 庞佳佳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有趣的图形》中的内容,教材从描(画、印)出简单几何体的面入手,引入平面图形,使学生直观认识一些平面图形,体会平面图形与简单几何体的头系。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辨认这四种图形。教学难点
体会“面”在“体”上。
三、教学设想
本次教学活动以“三勤四环节教学法”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百度文库 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引入新课时主要用到谈话法进行教学通过谈话的形式把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联系起来,教学例题时则主要用到操作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面在体上”,在操作实验过程中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通过“摸、看、描”,在获得直观感受的基础上,辨别三角形、圆、长方形和正方形,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小棒等。
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定向诱导)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几个老朋友,他们是谁呢?请看:(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
师:小朋友们的桌面上都有一个这样的物体,请你拿出桌面上的物体,跟着老师这样摸摸你手中物体其中的一个面,说说你有什么感觉?(感知面在体上)
生:平平的、滑滑的。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自主探究)
1、说一说
师:那我们怎么把这样平平的面请到纸上呢?
同桌讨论,说一说:你是准备怎么把这样平平的面搬到纸上? 学生汇报,交流。
百度文库 生1:我准备用印泥…… 生2:我用水彩笔……
生3:我用纸把它盖住折出边角痕。……
2、搬一搬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张纸,请你用你喜欢的方法把手中物体其中的一个面搬到纸上,生动手操作。(师巡视,巡视时注意观察学生的作品。)汇报:
师:我想请几个同学把你的作品给大家展示一下,生1请你说说你是从哪个物体的哪个地方搬下这个图形的?
生1:我是从长方体的这个面搬下这个图形的。
师:你说得真好,大家看他搬的图形跟老师的一样吗?(一样,师在黑板上出示长方形),我们再请一个同学展示下他的作品,生2请你说说你是从哪个物体的哪个地方搬下这个图形的?
生2:……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出示正方形、三角形、圆。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出物体的一个面,像这样把物体的一个个的面表示成一个个的图形,这样的图形就叫做平面图形。(板书课题:认识图形,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1、知道每种图形的名字,2、知道每种图形是从哪里来的。)
3、认一认
百度文库 师:我们一起来观察这些平面图形,你知道他们是叫什么名字吗? 生:……(师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板书这几种名称)师:小朋友真了不起,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了。
生1: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四个角,三角形有三个角,圆没有角 生2:……
4、师小结(略)
三、巩固加深,迁移拓展(讨论解疑)
1、分一分
同桌合作给信封袋里的图形分类,分完后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来分类的。
2、摆一摆
同桌合作用小棒摆出这些平面图形(学生摆的同时指名两个学生上黑板演示)
汇报;你摆出的是什么图形?你是用几根小棒摆出来的? 生:……
师:有一个图形大家都没摆出来,是什么? 生:圆。
师:为什么圆没法摆出来?
生:圆没有角,小棒是直的,所以……
3、认一认
课件出示:这些交通标志牌是什么形状?(学生在认的同时介绍交通标志牌的作用,渗透交通安全教育)
百度文库
四、反馈总结、动手拼图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了什么知识?(认识图形)认识了哪些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那你能不能用这些图形拼出一幅美丽的图案呢?请大家用信封袋里的图形拼一拼,拼完后说一说你拼了什么图形?你拼的这个图形用了几个长方形、几个正方形、几个三角形、几个圆?
生动手拼,拼后展示。
百度文库
第四篇: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1设计说明 :小学生在入学前就接触过各种形状的物体,生活中也到处都是这些形状的物体,但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要抽象出直观的立体图形,建立表象,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并不容易。本节课主要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图形。一年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比较弱,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弱,针对上述特点,本节课的教学在设计上主要有以下两大特点: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2.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学生通过摸一摸、分一分、说一说、比一比、看一看、摆一摆等活动,获取立体图形的有关知识,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培养了自学能力。3、重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用学生喜欢的动画形象喜羊羊引入新课,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思维活跃起来,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课前准备 :积木 教具 箱子 两个盒子 学生准备 积木 球 各种形状的小纸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今天,喜羊羊想请同学们到图形乐园去玩一玩,你们愿意吗? 师:图形乐园里的景色可真美,喜羊羊最喜欢玩积木了,你们喜欢玩吗?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认识图形”。(板书课题:认识图形)
师:观察这些不同的图形,想知道它们能变成什么吗?
【 设计意图:本节课以“玩积木”引入,选取的是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际内容。这一情境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了轻松的学习氛围,为接下来的各种体验活动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二、探究新知
展开活动,提出问题
师: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一堆这样的积木,现在,你们就一起玩一玩吧!(分小组活动)
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先玩到这里。为了便于下一次玩的时候挑选起来更加方便,我有一个建议,能不能把你们手中的积木先分类,再整齐地摆放回去呢?(出示课堂活动卡)
师:小组汇报,请同学们将积木分组的情况一一展示。(有的按颜色分组,有的按大小分组,还有的按形状分组……)
师:这节课我们就按他们分的这种情况来研究。(出示按形状分组的情况)
【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让学生自己玩。这是随意的玩,是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的玩。这时,学生眼中的积木仍旧是玩具。收积木时,老师建议学生把积木分类摆放整齐,这时学生开始关注积木的形状。】
三、引导体验,合作探究
(一)球的认识。
师:我发现咱们班的很多同学都喜欢球。请每人拿一个球,放在桌子上。
师:(问一名学生)你拿的是什么球?(小皮球)你呢?其他同学呢?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手中不同的球,说一说它们都是什么形状的。
小结:我们把这样的形状统称为球。
师:除了刚才你们手里拿的这些形状是球,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也是球?
师:请同学们把球放在桌子上。
师:老师刚才提的要求是把球放在桌子上,可是我发现有的同学总是用手扶着球,这是为什么?(怕它掉在地上)
师:为什么球放不好就容易掉在地上?
师:对,球是能滚动的。(板书球是圆形的,易滚动)
【设计意图:通过把球放在桌子上,使学生发现球易滚动这一特征。从实物到图形名称再到立体图形球是圆形的,易滚动的认知是本节课的重点,利用多媒体形象化教学的功能展示出抽象的过程,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
(二)圆柱的认识
师:(拿起一个圆柱形的积木,放在硬纸板上,滚一滚,问学生)这块积木也能滚,它的形状是球吗?(不是)为什么不是?
师:球是圆形的,易滚动请同学们拿一个圆柱形的积木,先摸一摸,再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教师用教具演示上下两个面一样大)师: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圆柱。(板书:圆柱)
师:生活中你见过形状是圆柱的物体吗?
(三)正方体的认识。
1.教师指着图画中堆积在一起的形状相同的积木,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形状。
师:拿一块形状是正方体的积木,用手摸一摸,说说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通过摸,感觉到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平的。
2.列举学生不同的发现。(学生发现正方体的6个面都一样)
师提问:你是怎样知道正方体有6个面的?能上前面来给大家数一数吗?
师:还有的同学说正方体的`6个面都一样大,大家看一看是不是一样大?小结:通过数,知道了正方体有6个面。用心观察发现正方体的6个面一样大。
[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数一数,体会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平的,并且大小一样,亲身感受正方体的特征,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能力。]
(四)长方体的认识。
师:(教师指着图画中长方体的积木)这些积木的形状是正方体吗?
师:请你从桌子上的积木中任意拿出一块,用刚才研究正方体的方法来研究一下这样的积木有什么特征。
汇报交流。
(1)每个面都是平的。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发现的?(摸一摸)
(2)长方体也有6个面。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数一数)
请你上前面来给大家数一数。
(3)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一样大。(学生发现这一特征后,教师用教具演示长方体的这一特征)
师:这些积木的形状叫什么?(长方体)
师:我们把这种图形称为长方体。(贴图并板书)
教师举起两块长方体(一般的)的积木,让学生判断它们的形状。
教师再举起一块长方体(特殊的)的积木,让学生判断它的形状。(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总结出的研究正方体的方法独立研究长方体的特征,从而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师:下面请同学们收学具,各组把积木装回袋子里。看来我们在玩积木的过程中也能学到数学知识。
想一想,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图形?
四、巩固练习
师:看图形,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展示各种图形)
五、课堂小结
【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六、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球 会滚动
圆柱 会滚动 能直立
玩、看、摸发现 正方体有6个面,是平的长方体有6各面,是平的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2一、学习目标
1.通过网络学习活动,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并能正确区分这些图形。
2.通过学生自主拼、摆、画、折、找等活动,能直观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体会平面图形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经历观察、比较,描画活动过程中,感悟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与联系,丰富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二、学习重难点
1.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
2.从立体图形中“拓”出面、借助“拓”出的面认识平面图形。
三、学习过程
1.教师带领学生回忆立体图形的特征
2.播放微视频,学生观看
(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以及三棱柱,播放从立体图形中“拓”出平面图形的过程)
3.组织学生利用课前准备学具的不同形状在练习本子上描、画、印、拓出平面图形。画的又好又快的的同学,可以连麦老师分享他的作品。
4.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
5.认识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观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
师:你能把一张正方形、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纸折成同样的两部分吗?有几种折法?谁愿意介绍自己是怎么折的?折出来的是什么图形?请大家动手做一做,准备好的同学可以连麦老师哦
6.归类整理(1)课件呈现多个图形,让学生分别跟家长说说每个是什么图形?
(2)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每种图形的样子的?
四、教师直播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巩固应用
1.课本第3页“做一做”的第1题。
跟爸妈说一说,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2.课本第3页“做一做”的第2题: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你能用今天所学的平面图形画一幅自己喜欢的画吗?
3.学生利用立体图形拓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同学们,请爸爸妈妈把你们画好的作品拍照分享在班级群里吧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够辨认这些图形,准确地说出它们的名称。
2.从实物抽象到图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综合运用多种感官,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安排:(1课时)
课时目标:
1.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初八认识几何图形的特点,并知道名称。
2.结合分一分、认一认、玩一玩等教学活动,积累观察、思考、交流的学习活动经验。
3.培养观察、表达、归纳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初八认识几何图形的特点,并知道名称。
教学准备:学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的学具、橡皮泥一盒
教师: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各一个,PPT课件
板书(场地)设计:
认识图形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体 球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及预期达成目标一.课前活动
比眼力
(出示两幅图)
师:认真观察,找一找两幅图有几处不同?
二.动手动脑,感受新知。
1.师:看看大家是不是真的认识它们,(出示立体图形图片)。你要是认识它们就和它们打声招呼,说出它的名字。(生说说立体图形的名字,师贴在黑板上)
2.把这四种图形分成两类,你怎么分?
学生分一分说一说。
3.课堂活动二:
感受立体图形。
(1)看一看
师:(拿出长方体实物)请大家也拿出自己的长方体,先数一数它有几个面。(引导学生有顺序的数)
学生自己数正方形的面
(2)比一比
1.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不同
同桌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方法,全班交流,评价。)
2.展示学生的比较方法。
3.课件展示: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
4.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比较圆柱体和圆
(3)课堂活动三:摸一摸
师:闭眼睛,摸一摸,四种立体图形,有什么感觉?再说说他们的名字
三、课间活动
四、课堂活动四:
认识和欣赏生活的图形
1.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实物,让孩子们与所学四种立体图形连线。
2.数一数
3.认一认,数一数
五、总结,评价这节课,你和哪些图形成了好朋友?评价你的表现(你能到到几个水滴娃娃?)
六、课堂活动延伸
用你认识的立体图形设计一幅画。
在比眼力、比记忆力的游戏活动中导入新课,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几何图形很抽象,而抽象知识需反复感知才能逐步转化为理性认识。我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背景,充分利用学生的学具,激发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的学习活动中,初步感知四种立体图形的特点。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进行交流的意识。
一年级孩子的注意力只有20分钟左右,课间活动可以让他们缓解疲劳,重新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让学生把所学的新知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有用,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的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形式简单的课后练习,却给学生提出了具有挑战性的要求,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都会很有帮助。
自我评价让孩子们学会思考自己,感受学习中成功的快乐和失败的教训。简单的评价形式适合孩子的年龄特征。
教学反思:
这一节充满童趣的数学课,教学时采用大量的课堂活动,有比眼力、比一比、摸一摸,将教学内容进行组织,提供给学生愉快的学习环境。
活动是思维的载体,是低年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教学中开展的每一次活动都为学生获取知识搭桥铺路。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通过独立思考、与同学进行交流,不仅获取了知识,而且掌握了一些数学思维方法,同时,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了发展,特别是结合生活实际举例活动和认识交通标志活动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虽然放手让孩子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但是因为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结构特点,本节课也有不到之处,说立体图形的特点时,孩子们想到的不够全面、说得不够准确,我也及时给予指导,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该培养他们探索性学习的能力。
通过本课教学,使我感受到,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一定要从孩子们的生活实际出发,让他们在玩中学,动中悟,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学到知识,获得各种能力。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数学《认识立体图形》精品教学设计
2.认识图形拼组图形教学设计
3.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4.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的教学反思
5.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平面图形》优秀教学设计
6.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二》的优秀教案
7.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的个人教学反思
8.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说课稿
9.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图形》教案
第五篇: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 会辨认这四种图形。教学难点: 体会“面在体上”。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复习:
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几个老朋友,他们是谁呢?请看:(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
2、说一说:
同学们的桌面上也都有一个这样的物体,请同学们快速挑出一个自己喜欢的物体,挑好了吗?像老师这样摸摸你手中物体的一个面,说说你有什么感觉?(感知面在体上)汇报:平平的、滑滑的。老师想把摸到的这个面留到纸上,你们想不想把自己摸到的面留到纸上呢?(想)。用什么办法能把这个面留到纸上呢? 指名汇报:生1:我准备用印泥„„
生2:我用水彩笔描„„
生3:我用纸把它盖住折出边角痕。„„
3、做一做:
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出了好办法,下面就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工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把手中物体其中的一个面留到纸上。
生动手操作。(师巡视,巡视时注意师:观察学生的作品。)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是怎样得到这个面的?你是从哪个物体上得到这个面的?
指名汇报。
生1:我是用印泥印得到这个面的,我是从长方体上得到这个面的。师:你说得真好,大家看他得到的图形跟老师的一样吗?(一样,师在黑板上出示长方形)。
我们再请一个同学展示下他的作品,生2:我是用铅笔描得到这个面的,我是从正方体上得到这个面的。大家看他得到的图形跟老师的一样吗?(一样,师在黑板上出示正方形),生3:我是用铅笔描得到这个面的,我是从三棱柱上得到这个面的。大家看他得到的图形跟老师的一样吗?(一样,师在黑板上出示三角形),生4:我是用印泥印得到这个面的,我是从圆柱上得到这个面的。大家看他得到的图形跟老师的一样吗?(一样,师在黑板上出示圆),4、揭示课题:
同学们真了不起,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出了物体的一个面,像这样把物体的一个平平的面表示成一个平平的图形,这样的图形就叫做平面图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平面图形。(板书课题:认识图形)
二、认一认:
这些图形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请同学们打开书36页,看一看上面的图,自己读一读这些图形的名字。谁能来告诉大家这些图形叫什么名字?学生汇报,教师板书。(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我们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上分别找到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他们都长什么样呢?跟同桌说一说。汇报: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四个角,三角形有三个角,圆没有角„„
三、分一分,连一连:
下面我就代表这些新朋友来考考大家,是不是清楚的记住了他们的模样。请同学们打开书36页,完成分一分,连一连。独立完成后汇报。汇报时随机提问:为什么这三个图形都是三角形?
四、联系生活:
我们从简单的物体上就找到了今天我们认识的图形,其实这些图形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的表面是我们今天认识的图形?小组内交流后汇报:我家圆桌的面是圆形的„„
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下面我们就用所学习的知识来解决练一练中的问题。
五、巩固练习
题1:独立连一连,集体订正。
题2: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再独立涂一涂。题3: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题4:先引导学生找出图形的规律,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题5:先让学生独立数,汇报时问:你是怎么数的?
六、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教学时主要用到操作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面在体上”,在操作实验过程中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在本课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环节是“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的表面是我们今天认识的图形?”学生能在生活中找到很多图形的影子,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
但是在教学中,仍然存在不足之处:
第一点是,学生到展台上进行展示的时候,由于个子小,书放的位置不正,导致有的题没展示出来,我没能及时调整;第二点是,以后应加强小组间的有效合作学习。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使自己的教学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