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3 02:17: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认识图形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第一篇: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图形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认识图形》这部分内容,是本册教材《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第一册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教材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注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

本课面对一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一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初步认识了这些几何图形,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同时,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比较关注自己周围的事物。在参与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掌握了一些基础的学习技能:能够根据老师的具体要求进行有目的尝试,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有初步的小组合作意识,有一定的观察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等。

三、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体会“面在体上”。

2.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思考和探究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初步感知其特点,正确辨别这几种图形。

难点:通过各种操作活动,体会“面由体来”。

五、教学准备

课件,立体图形,平面图形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今天,我们的好朋友精灵狗将带我们来到一座漂亮的城堡,这就是数学王国中的图形城堡。在这个城堡里,住着各种形状的图形,你们看这些积木,你能从中找出我们学过的图形吗? 学生自己看图,发现、回答图中的图形。

生:图中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师:再来看看,这种图形又叫做什么呢?

(这是一个新的图形,这种图形我们叫它——三棱柱)师: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些图形的各个面是怎样的吗? 生:想。

师:那请拿起桌面上的物体,用你们的小手去摸摸其中的一个面。学生摸模型。

师:谁能告诉大家,你摸了之后有什么感觉?(感知“面在体上”)生:平平的、滑滑的。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说一说

师:那我们怎么把这样平平的面变成纸上的一个图形呢? 学生思考,举手回答,说一说能怎么做。

引导学生想出多种办法(可用描、印、折等方法),对于印、折可以教师演示。

2、搬一搬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你们想试试吗? 生:想。

师:那好,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张纸,现在,同学们动手试试吧。生动手操作。(师巡视,巡视时注意观察学生的作品。)

汇报:(充分给学生“说”的机会,让学生陈述操作过程,表达亲身感受,培养语言的条理性,促进思维的逻辑性。)

师:我想请几个同学把你的作品给大家展示一下,生1请你说说你是从哪个物体的哪个地方搬下这个图形的?

生1:我是从长方体的这个面搬下这个图形的。

师:你说得真好,大家看他搬的图形跟老师的一样吗?(一样,师在黑板上出示长方形),我们再请一个同学展示下他的作品,生2请你说说你是从哪个物体的哪个地方搬下这个图形的? 生2:„„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将物体的一个面表示在了纸上。像这样把物体的一个平平的面表示成一个平平的图形就叫做平面图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认识图形。

(揭示课题:认识图形)

3、辨一辨

师: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这些平面图形,谁能说说他们都有哪些特点吗,我们如何来区别这些图形呢?

生:长方形有四条边,正方形有四条边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了,那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他们呢?

生1: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四个角,三角形有三个角,圆没有角 生2:„„

师:长方形与正方形有什么区别呢?它们都有四个角,四条边,怎么区分它们呢?

生:正方形的边都是一样长的,长方形的边有两条是比较长的,不一样。

4、师小结

长方形有四个角、四条边,两条边长,两条边短;正方形有四个角,有四条边,四条边都一样长;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圆是圆圆的,没有角。(三)巩固加深,迁移拓展

1、连一连

完成课本第36页的分一分,连一连。

2、说一说

说一说,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些图形? 学生汇报、交流。

3、涂一涂 完成练一练第2题。

4、请在点子图上画出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一个三角形。

5、拓展提升 数一数,有几个三角形,有几个正方形。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七、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正方形 长方形 三角形 圆

八、教学反思

《认识图形》是《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第一册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为此,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拼、摆、画,让学生直观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发展学习、不断创新的教学思想,比如: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摸一摸”和“画一画”的操作活动中,动口、动眼、动手,初步感知这些实物(模型)的表面,获得对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感性认识,为学生在下一个环节的学习中更好地体验出“面”在“体”上,作了很好的铺垫。

通过提问“在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这些平面图形”,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把所学的新知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有用,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的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在教学中,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

1、学生对教学用具——积木的兴趣极大,在后续的教学时间中很多学生管不住自己,经常会去摆弄积木,因而导致后续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对此,以后在教学中如果出现新鲜的教学工具,一定要让学生自己事先进行摸索,避免在课堂中因为过于新奇而忽略了课堂教学。

2、在对知识点的教学中,对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和概括能力的估计不足。这直接导致在讲解平面图形的特点时,学生无法对,平面图形的特征从边、角等方面进行描述。对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关注学生的认知能力,避免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

3、课堂的表扬方面还有所欠缺。对于学生的回答能给予反映,但是表扬的语言过于匮乏,对学生的表扬没有真真让学生从心里深深的感觉欣喜。以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表扬机制。

第二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湛江市第十五小学 庞佳佳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有趣的图形》中的内容,教材从描(画、印)出简单几何体的面入手,引入平面图形,使学生直观认识一些平面图形,体会平面图形与简单几何体的头系。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辨认这四种图形。教学难点

体会“面”在“体”上。

三、教学设想

本次教学活动以“三勤四环节教学法”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百度文库 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引入新课时主要用到谈话法进行教学通过谈话的形式把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联系起来,教学例题时则主要用到操作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面在体上”,在操作实验过程中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通过“摸、看、描”,在获得直观感受的基础上,辨别三角形、圆、长方形和正方形,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小棒等。

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定向诱导)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几个老朋友,他们是谁呢?请看:(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

师:小朋友们的桌面上都有一个这样的物体,请你拿出桌面上的物体,跟着老师这样摸摸你手中物体其中的一个面,说说你有什么感觉?(感知面在体上)

生:平平的、滑滑的。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自主探究)

1、说一说

师:那我们怎么把这样平平的面请到纸上呢?

同桌讨论,说一说:你是准备怎么把这样平平的面搬到纸上? 学生汇报,交流。

百度文库 生1:我准备用印泥…… 生2:我用水彩笔……

生3:我用纸把它盖住折出边角痕。……

2、搬一搬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张纸,请你用你喜欢的方法把手中物体其中的一个面搬到纸上,生动手操作。(师巡视,巡视时注意观察学生的作品。)汇报:

师:我想请几个同学把你的作品给大家展示一下,生1请你说说你是从哪个物体的哪个地方搬下这个图形的?

生1:我是从长方体的这个面搬下这个图形的。

师:你说得真好,大家看他搬的图形跟老师的一样吗?(一样,师在黑板上出示长方形),我们再请一个同学展示下他的作品,生2请你说说你是从哪个物体的哪个地方搬下这个图形的?

生2:……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出示正方形、三角形、圆。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出物体的一个面,像这样把物体的一个个的面表示成一个个的图形,这样的图形就叫做平面图形。(板书课题:认识图形,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1、知道每种图形的名字,2、知道每种图形是从哪里来的。)

3、认一认

百度文库 师:我们一起来观察这些平面图形,你知道他们是叫什么名字吗? 生:……(师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板书这几种名称)师:小朋友真了不起,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了。

生1: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四个角,三角形有三个角,圆没有角 生2:……

4、师小结(略)

三、巩固加深,迁移拓展(讨论解疑)

1、分一分

同桌合作给信封袋里的图形分类,分完后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来分类的。

2、摆一摆

同桌合作用小棒摆出这些平面图形(学生摆的同时指名两个学生上黑板演示)

汇报;你摆出的是什么图形?你是用几根小棒摆出来的? 生:……

师:有一个图形大家都没摆出来,是什么? 生:圆。

师:为什么圆没法摆出来?

生:圆没有角,小棒是直的,所以……

3、认一认

课件出示:这些交通标志牌是什么形状?(学生在认的同时介绍交通标志牌的作用,渗透交通安全教育)

百度文库

四、反馈总结、动手拼图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了什么知识?(认识图形)认识了哪些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那你能不能用这些图形拼出一幅美丽的图案呢?请大家用信封袋里的图形拼一拼,拼完后说一说你拼了什么图形?你拼的这个图形用了几个长方形、几个正方形、几个三角形、几个圆?

生动手拼,拼后展示。

百度文库

第三篇:新北师大一年级下公开课《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有趣的图形》中的内容,教材从描(画、印)出简单几何体的面入手,引入平面图形,使学生直观认识一些平面图形,体会平面图形与简单几何体的头系。这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之后进行教学的,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辨认这四种图形。教学难点

体会“面”在“体”上。

三、教学设想

本次教学活动以“三勤四环节教学法”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第 1 页

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引入新课时主要用到谈话法进行教学通过谈话的形式把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联系起来,教学例题时则主要用到操作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面在体上”,在操作实验过程中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通过“摸、看、描”,在获得直观感受的基础上,辨别三角形、圆、长方形和正方形,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

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几个老朋友,他们是谁呢?请看:(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

师:还记得这是一篇什么课文吗?(雪地里的小画家)月牙是谁印出来的?(马)接下来我们就用你们手上的立体图形印一印,看看能印出什么图形?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自主探究)1.认识长方体

师:小朋友们请拿出长方体,跟着老师这样摸摸你手中其中的一个面,说说你有什么感觉?(感知面在体上)

生:平平的、滑滑的。师:快速地把它印下来好吗? 师:谁知道它叫什么图形?(长方形)

第 2 页

2.认识正方体

师:拿出正方体,印其中的一个面。师:谁知道它叫什么图形?(正方形)3.认识圆

师:拿出正方体,印它平平的的那个面。师:谁知道它叫什么图形?(圆)3.认识三角形

师:拿出三棱柱,印它红色的这个面。师:谁知道它叫什么图形?(三角形)

4.小结:这些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新朋友,他们分别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回顾一下它们分别是从哪里印下来的。

5.图形的特征

会用长长的,方方的来描述。知道图形有几个角。

三、巩固加深,迁移拓展(讨论解疑)

1、判断

下面哪些图形是长方形,哪些图形是正方形

2、连一连

3、找一找生活中的图形。

课件出示:这些交通标志牌是什么形状?(学生在认的同时介绍交通标志牌的作用,渗透交通安全教育)

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过这样的图形?

四、闯关游戏

第 3 页

3关练习

五、小结,你今天学会了什么?

第 4 页

第四篇:公开课:北师大版一年级下《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认识图形

执教者:张旋旋

班级:一年3班

教学内容:

教材第36-37页 教材分析

本课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有趣的图形》中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之后进行教学的,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在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些几何图形的同时,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学生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能够联想自己周围的事物,然后根据老师的具体要求进行一些有目的的尝试,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有初步的小组合作意识,有一定的观察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在探索中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2、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从体来”,发展学生的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摸、画、摆、拼等活动,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出现的图形,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在生活中观察和探究数学现象的意识和能力。教学设计:

1.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还记得安全课上《好浓的煤气味》里的小主人吗?对了,雯雯呢,今天想和大家到图形城堡里逛逛呢,大家欢不欢迎呀?

出示课件《图形城堡》

师:在这座城堡里,住着各种各样的图形呢,请同学们认一认,说一说这些

图形的名字。

出示课件《立体图形》

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和三棱柱。

师:请同学们打开学具盒,听老师口令,拿出立体图形,比比看哪个小组的小朋友拿得又对又快。(注意拿出来的立体图形放在桌面上,立体图形拿完后关上学具盒)。

师说生拿。

师:长方体、正方体、球和三棱柱都是立体图形。在图形城堡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住着一个庞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图形。

出示课件《平面图形》

师:请同学们试着说说你认识的图形。

师:同学们真聪明!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这些平面图形。(课件出示,板书:认识图形)2.操作交流,认识图形

(1)玩中认图形,感知“面”在“体”上 摸一摸

师:这些平面图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立体图形中,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和同桌说一说,赶快行动吧!

议一议

师:你在什么物体上找到了什么图形?再摸一摸,你找到图形的面,有什么感觉?

生:我觉得这些面摸起来滑滑的,要小心拿。生:我感觉它们都是平平的,但是有些是弯弯的。看一看

师:请同学们把学具放在桌面上,认真看一看,老师在变魔术了哦。课件、实物演示“面”在“体”上分离过程

师:通过刚才的小魔术,大家有没有发现什么秘密呀?这些平面图形的家住在哪呢?

生:他们都住在立体图形上呢。

师:真棒,一下子就看出来了,这些平面图形呀,他们都住在立体图形上。

(2)学会用“体”描“形” 师: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把这些平面图形从立体图体上请出来,留在白纸上呢?

说一说

引导学生说一说各种方法,让孩子说说操作过程。描一描

师:用水彩笔把自己喜欢的平面图形用描一描的方法请出来留在纸上,我们来听听音乐比一比,看哪个小朋友描得又快又好!

抽不同的学生作品展示。(让孩子把立体图形收回学具盒)小结

师:小朋友们真棒!我们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三棱柱上分别找到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我们还发现,这些图形的面都是平的,并且只有一个面,所以,就把这些图形叫做平面图形。

3、联系生活,巩固加深,迁移拓展(1)联系实际,认识特点

师:课件出示:这些交通标志牌的表面是什么形状?(学生在认的同时介绍交通标志牌的作用,渗透交通安全教育)

师: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这些形状的呢? 学生自由说。

师:刚才,小朋友们举了好多生活中的例子,现在,请同学们认真看屏幕上的这些图形,想一想,他们有什么特点?

师:同学们打开学具盒,选择一个屏幕上你喜欢的图形,找一找它的特点,和同桌说一说。

指名选择不同图形的孩子汇报。(你选择了什么图形?它有什么特点?)(正方形方方正正,长方形扁扁的,三角形尖尖的,圆形圆圆的)比一比

师:小朋友们,这些图形里面,有哪些图形长得很像呢?(长方形和正方形)师:它们有哪些地方相似呢?(4条边,4个角)又有什么不同呢?(正方形

4条边相等,长方形对边相等)

(2)闯关小游戏。

师:小朋友们,老师陪你们玩玩闯关游戏好不好?比比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最棒哦。

生:好。

第一关:我说你拿。

师:这个游戏叫做“我说你拿” 第二关:找一找 出示课件《找一找》

师:请小朋友们用明亮的小眼睛找找看,下面哪些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哪些是三角形?哪些是圆形?

第三关:猜猜我是谁 出示课件《猜猜我是谁》

出示图形的一部分,让孩子猜图形。第四关:摆一摆

师:请小朋友们拿出学具盒中的小棒,摆一摆上面这些平面图形(学生摆的同时指名两个学生上黑板演示)

汇报;你摆出的是什么图形?你是用几根小棒摆出来的? 生:„„

师:有一个图形大家都没摆出来,是什么? 生:圆。

师:为什么圆没法摆出来?

生:圆没有角,小棒是直的,所以„„

师: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图形,而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小棒是直的,所以拼不出圆形。

第五关:数一数我有几个

出示一幅由平面图形组成的图画,让孩子数一数每种图形各有多少个。师:打开书本P37页,第5题,数一数 第六关:画一画

师:打开书本P37页,在点子图中画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各一个 4.拓展延伸—动手拼图

师:这节课我们都认识了哪些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

师:那你能不能用这些图形拼出一幅美丽的图案呢?请同学们课后用这些图形拼出一幅美丽的图案,和你的爸爸、妈妈或者同学说说你拼的这个图形用了几个长方形、几个正方形、几个三角形、几个圆?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教学反思

《认识平面图形》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有趣的图形》中的内容,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立体图形》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等立体图形之后进行学习的,它通过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引入教学。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随时随地都能看到物体的面。这样就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丰富的学习活动帮助其直观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这节课我的安排是这样的:

1、课堂上玩中认图形,感知“面”在“体”上。我先让学生复习立体图形,通过立体图形引入到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平面图形。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先让学生观察立体图形,并摸一摸、画一画、说一说、看一看这些立体图形的面,让学生经历从物体上“分离”出面,研究面的形状,形成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表象,体会到“面”在“体”上。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勇于探索,感受到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2、新课标指出: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让学生说出交通标志的名称,以及它们的面的形状,让学生寻找周围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帮助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有机的渗透注意交通安全,当个好公民的思想教育,让学生体验数学就在生活中,数学就在身边。

3、孩子在初步认识平面图形后,设计了“我说你拿”、“找一找”、“猜猜我是谁”、“摆一摆”等闯关活动,充分利用孩子们好动的特性,以学生的内心体验来学习数学,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意识,使学生对平面图形有感性的认识。

4、设置了课后作业——用图形绘画,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充分利用好平面图形的特性,设计出自己的“完美”作品,既增强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心,又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由于课前准备的不足和学生不是经常训练动手操作实践的活动,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不是很听老师的指挥,整堂课下来此起彼伏的学具落地声,而且课堂随意性较大,不能够完全按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流程进行课堂教学;语言不够准确精练,课堂组织教学及驾驭课堂的能力不够,没有很好的感染学生、引导有序活动;同时由于自身的教育教学对象由大姑娘小伙子变成一个个刚走出幼儿园的小屁孩,角色转换还没有完全调整过来,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学习方法缺乏指导;对于课堂上的教学语言缺乏童声童趣,评价学生的方法不够灵活。

在以后的课堂中,我会尽快进行角色转换,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积极加强自己的评价性语言,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如从学习态度、从积极性上、从速度上、从思维的灵活性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再结合一些小奖品的利用,使学生更乐于去学习,获得了学习知识的成功感。

第五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认识图形》教学设计、教学活动及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有趣的图形》中的内容,教材从描(画、印)出简单几何体的面入手,引入平面图形,使学生直观认识一些平面图形,体会平面图形与简单几何体的头系。这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之后进行教学的,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辨认这四种图形。教学难点

体会“面”在“体”上。

三、教学设想

本次教学活动以“三勤四环节教学法”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引入新课时主要用到谈话法进行教学通过谈话的形式把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联系起来,教学例题时则主要用到操作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面在体

在操作体验中学习。通过“摸、看、描”,在获得直观感受的基础上,辨别三角形、圆、长方形和正方形,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小棒等。

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定向诱导)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几个老朋友,他们是谁呢?请看:(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

师:小朋友们的桌面上都有一个这样的物体,请你拿出桌面上的物体,跟着老师这样摸摸你手中物体其中的一个面,说说你有什么感觉?(感知面在体上)

生:平平的、滑滑的。

1、说一说

师:那我们怎么把这样平平的面请到纸上呢?

同桌讨论,说一说:你是准备怎么把这样平平的面搬到纸上? 学生汇报,交流。生1:我准备用印泥„„ 生2:我用水彩笔„„

生3:我用纸把它盖住折出边角痕。„„

2、搬一搬

用你喜欢的方法把手中物体其中的一个面搬到纸上,生动手操作。(师巡视,巡视时注意观察学生的作品。)汇报:

师:我想请几个同学把你的作品给大家展示一下,生1请你说说你是从哪个物体的哪个地方搬下这个图形的?

生1:我是从长方体的这个面搬下这个图形的。

师:你说得真好,大家看他搬的图形跟老师的一样吗?(一样,师在黑板上出示长方形),我们再请一个同学展示下他的作品,生2请你说说你是从哪个物体的哪个地方搬下这个图形的?

生2:„„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出示正方形、三角形、圆。

个的面表示成一个个的图形,这样的图形就叫做平面图形。(板书课题:认识图形,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1、知道每种图形的名字,2、知道每种图形是从哪里来的。)

3、认一认

师:我们一起来观察这些平面图形,你知道他们是叫什么名字吗? 生:„„(师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板书这几种名称)师:小朋友真了不起,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了。

生1: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四个角,三角形有三个角,圆没有角 生2:„„

4、师小结(略)

三、巩固加深,迁移拓展(讨论解疑)、分一分

同桌合作给信封袋里的图形分类,分完后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来分类的。

2、摆一摆

同桌合作用小棒摆出这些平面图形(学生摆的同时指名两个学生上黑板演示)汇报;你摆出的是什么图形?你是用几根小棒摆出来的? 生:„„

师:有一个图形大家都没摆出来,是什么? 生:圆。

师:为什么圆没法摆出来?

生:圆没有角,小棒是直的,所以„„

3、认一认

用,渗透交通安全教育)

4、找一找

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过这样的图形? 学生汇报交流

四、反馈总结、动手拼图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了什么知识?(认识图形)认识了哪些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那你能不能用这些图形拼出一幅美丽的图案呢?请大家用信封袋里的图形拼一拼,拼完后说一说你拼了什么图形?你拼的这个图形用了几个长方形、几个正方形、几个三角形、几个圆?

生动手拼,拼后展示。

《认识图形》教学反思

在教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中的第一课时——“认识图形”这一节课时,我设计的本节课力求体现以下特点:

1、在教学目标上——全面、明确,可操作性强。

2、在学习内容处理上——体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在组织教学策略上——注意情境与活动教学。

4、灵活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体现大信息量与高效率。

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认识了这些几何图形,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同时,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比较关注自己周围的事物。在导入新课的活动中,我没有从零开始,而是先让学生来说一说自己已经认识的图形。这样就激发起学生探究新知的强烈欲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自己内心的体验来学习数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意识,又使学生初步感知这些实物(模型)的表面,获得对平面图形的感性认识,为学生在下一个环节的学习中更好地体验出“面”在“体”上,作了很好的铺垫。然后我又通过引导学生比较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异同,深化了对两类图形特征的认识,使学生从具体实物操作和形象感知发展到抽象地认识图形,进一步体验到“面”由“体”得和“体”与“面”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特别是通过让学生充分参与操作性和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观察能力、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分析、比较、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在学生初步学会了从“体”上找“面”的方法,弄清了“体”与“面”关系的基础上,又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尝试找出怎样利用物体来描出平面图形的策略,既体现了教学设计的层次性,又培养了学生合作的意识,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图形特征的认识。通过提问“在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这些平面图形”,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把所学的新知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有用,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的价值和作的知识。

课后反思自己这节课的教学行为,成功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玩”中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年级孩子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主要,注意时间不长。而数学知识一般较抽象,生硬。因此整堂课我设计了很多活动,如摸一摸、贴一贴、评一评、举一举、猜一猜、摆一摆等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感悟。

一开始我就创设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与机灵狗一起学习,机灵狗还带来了礼物,礼物不小心掉在了地上,留下了脚印,谁能想办法把它们的脚印变出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激起思维的火花。让孩子在兴趣、好奇心的驱使下主动地学习新知。在探索阶段,让学生在摆一摆、猜一猜等真实有趣的情景中,经历、体验数学知识。

在巩固拓展时,创设了让学生摸一摸、拼一拼的游戏活动,课堂上学生始终乐此不疲,兴趣盎然。整个数学学习活动充满情趣,学生在趣中悟,乐中学。、教学语言要有童趣

教学中,要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等,在不影响知识科学性的前提下,对教学语言进行加工、装饰,使其通俗、生动,富有情趣。即要结合学生生活实例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当然,口头语言更应形象、生动,充满童趣,富有感染力。

如在本课的教学中,当小朋友展示自己的作品,让一位小朋友当评委评出优秀的作品,我就说:老师想当小记者采访一下这些画得好的小朋友,他是怎么画的?而在猜一猜这个活动时,我又是这样说的:这些图形想和小朋友做游戏,他们躲起来了,只露出了一部分,请你猜一猜,他会是什么图形?这些亲切、形象的语言极大地激励学生积极思考、探究,动手,感到数学问题新颖、亲近、有趣。

3、布置任务要简单明了,也要切实可行

这节课在第一个班先上时,我原来设计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办法把积木的一面想办法在纸上表现出来,结果学生对印的方法非常感兴趣,不去想别的方法了,而这些

印泥的差异很大,有的很浓,有的很淡,淡得印出来就效果很差,所以不但浪费了很多时间,也没有达到预设的效果。在第二个班上时,我就删掉了这个环节,直接让他们用画一画的办法,效果就很好。

当然,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

1.我觉得我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达到过程性目标的评价不够。

2、在对教学内容的优化上,还可以出示一些交通标志,让学生说说这些图形能在什么地方看得到,表示什么意思,从而有机渗透对学生进行交通规则的教育,这样更能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其育人的价值。

下载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认识图形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认识图形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