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物体的特征教案
参评文体:教学案例
《物体的特征》教学设计
(粤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
通讯地址:吉林省白山市八道江区三道沟镇明德学校
作者:刘淑菊
电话号码:04393572436
*** 电子邮箱地址:bs3572225@yahoo.com.cn
《物体的特征》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物体的特征》是粤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物质与材料》单元中的一部分。生活中的材料是多种多样的,物体是由各种各样的材料组成的。本课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让他们从身边实际、生活经历中认识具体的事物,让他们运用多种感官以及测量手段了解物体的特征,并能用较准确的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使学生从对物体的具体认识逐渐向抽象的概念过渡,为今后建立物质概念和学习物质的变化打下基础。
【设计理念】
三年级的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尚欠缺。呈现学生的感知,调动学生的兴趣就应该成为本课的重点。为此利用多媒体技术(课件)再现生活中的事物,让学生采用探究性的学习方法,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活动和交流机会。通过操作实践、讨论、游戏等方式,使学生对物体特征有具体的认识,并能学会一定的测量物体长度和质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1)能用感官判断物体的特征,并能用适当的词汇较准确地描述物体的特征。(2)初步了解并判断物体的材料构成情况。
知识与技能:(1)学习比较的方法,能用各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2)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重量,能对物体的轻重进行估量。(3)学会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能对物体的长度进行估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乐于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2)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情趣:
1、同学们看了许多书,了解了很多知识,今天老师想考考大家,有信心吗?(课件出示谜语并演示)谜语一:白嫩小宝宝,洗澡吹泡泡,洗洗身体小,再洗不见了。(香皂)(师:你猜得真准!你能否告诉我你怎样猜到的?归纳:抓住了香皂的颜色、遇水起泡泡的化学反应等来猜的,颜色、化学反应等就是香皂主要特征)
谜语二:独木造高楼,没瓦没砖头,人在水下走,水在人上流(雨伞)(师:你真是一个猜谜语大师!你是如何想到的?归纳:抓住了伞的材料、2 用途等主要特征来猜的。下面,我再出一个看谁能最快猜出?并说说你猜谜的方法。)
谜语三:身穿绿衣裳,肚里水汪汪,生的子儿多,个个黑脸膛。(西瓜)
2、师总结:平时我们观察物体要善于抓住物体的大小、轻重、形状、颜色、冷热、用途、沉浮等主要特征,我们向别人介绍物体的时候,也要准确地描述出物体的这些特征。(课件出示这句话)
3、学生齐读这句话。
二、展示交流,任务驱动:
1、师:下面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两件“宝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它们,谁能够又快又准确地将它们描述出来?(问题驱动,课件并展示玩具熊猫、储钱罐)(老师引导学生可以用看形状、颜色;摸质地、材料;听声音;闻气味等方法进行观察)
2、小组相互交流从家中带回来的自己喜爱的物品1——2件,并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
三、活动激趣,弄清材料:
1、师:听了同学们刚才的描述,看来大家已基本掌握了描述物体特征的方法。许多同学在描述中介绍了物体的材料或者质地。的确,物体是由材料构成的,大家知道有哪些材料吗?(让学生自由说)
2、师根据学生说的情况适时归纳:物体都是由材料组成的。橡胶、塑料、陶瓷、玻璃、钢铁、化学纤维、动物毛皮等都是制造各种生活用品和工农业生产用品的常用材料。
3、活动一:下面老师想考考你们,是否知道下列常用物品是由什么材料构成的?请同学们将对应的关系用线条连接起来。(课件出示连线内容,左边出示小图片,右边出示材料)并请同学们操作电脑连线。
气球图 钢铁 皮鞋图 塑料 汽车轮胎图 动物毛皮 酒杯图 橡胶 铁轨图 玻璃
4、活动二:看来这个问题是简单了点儿,许多同学很快就能将线连好,这也说明了平时我们爱观察。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屏幕上的杯子,看看它 3 们是用什么材料做成了?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课件出示,并发下观察记录表)
杯子的名称 制造杯子的材料 杯子的作用或特点 酒杯 玻璃 用来装酒 纸杯 纸 用来盛水喝 磁化杯(保温杯)陶瓷 装开水,保温 金属杯 金属 装东西,不易破碎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知道了不同材料做成的物体形状、体积可能不同,质量的大小也可能不一样;也有的物体形状、体积相同,但制造的材料不同,它们质量的大小可能也不一样。
5、活动讨论:请同学们打开记忆的仓库,说说平时我们在学校和教室观察到同种物体由哪些不同材质构成的?(引申学生观察到如垃圾桶有塑料、铁等做成;扫帚由塑料、植物茎叶等做成)
6、游戏竞赛:听了同学们刚才的介绍,可见同学们对事物观察得非常仔细。下面请各组开展竞赛。第一、二组:开展把手伸进袋子里摸一摸,猜一猜袋子里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第三、四组:描述一种物品(可让学生到网上收集),让同学猜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评判标准:猜中的次数多的为胜。)
四、故事引入,实验探究,测量物体的质量:
1、观看一则《曹冲称象》动画片。师:看了这个短片后,大家知道了曹冲是利用方法来测得大象的重量的?(水的浮力)(课件出示动画片)
2、师:我相信同学们也会像曹冲一样聪明,下面请同学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的几件物品,请大家估算一下这些物品的重量,将你的结果写在形成性报告里。(见附件)
3、想知道你们估算得准确吗?说说你会采取什么办法来验证你的估算结果。
4、学生自由交流。
5、实验操作,师生互动。
师动:老师现场讲解天平的使用方法:天平的左侧的托盘放物品,用镊子把砝码放在右侧的托盘上(师提示一定要用镊子的原因是怕砝码受到腐蚀),调节天平平衡,砝码的重量就是物品的重量。
生动:让学生用天平称出估算物品的重量来,将结果写在形成性报告里,比较一下你估算的水平。
6、讨论探究:怎样用天平将一个小纸杯的重量测出来。(可先测出100个纸杯重点,再求平均数的方法)
五、动手操作,长度的测量
1、大家知道“量体裁衣”这个成语吗?有谁敢向大家说说这个词的意思?(这个词的原意是指按照身材裁衣裳),要想把衣服裁好,首先就要知道自己的身高。大家知道自己的身高吗?你是通过什么办法知道的?(自由交流)
2、通过交流,老师归纳:看来许多同学都是通过皮尺和一些专用的量身高的工具进行的。下面老师给一些皮尺给每个小组,让同学们互相测验同学们的身高,为了保证测量的精确性,要求测量三次,然后算出几次测量结果的平均数,并将结果填在形成性报告中(见附件)
3、师:同学们测得非常认真。但是现在老师要将皮尺收回来,你们没有测量工具时,如何测量课桌、教室的长度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
4、通过讨论,师归纳:在没有测量工具时,可利用自己的身体或身边的物体估量被测物的长度。下面请同学们两人小组互动测量自己身体每个部位,主要是拇指宽、四指宽、脚长、两臂水平伸展后两中指指尖距离长度等。并让学生记住自已的身体部位的长度。
5、运用自己身体部分的长度,现场测量课桌、教室的长度,然后同学之间相互比较,看误差为多少。
6、任务布置:请同学们上网了解更多的测量工具,或向出售测量工具的商店进行调查。
教学反思:
三年级的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较欠缺。呈现学生的感知,调动学生的兴趣就应该成为本课的重点。为此利用多媒体技术(课件)再现生活中的事物,让学生采用探究性的学习方法,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活动和交流机会。通过操作实践、讨论、游戏等方式,使学生对物体特征有具体的认识,并能学会一定的测量物体长度和质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第二篇:《发现物体的特征》教学设计
《发现物体的特征》教学设计
教学时间: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起始课,是小学物质科学领域学习的开篇。本课的学习主要分为两个活动:1.观察一个物体;2.对比观察两个物体。通过这两个活动,一方面使学生认识物体具有颜色、形状、气味、粗糙程度、轻重等特征,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学习科学的观察、描述、记录方法,为后面学习物体的特征奠定基础。教材中观察的这些物体都是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物体,这一课将引导学生利用眼、鼻、手等感官和两两对比观察的方法来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学习如何用科学词汇更全面、更准确地描述物体的特征。
【学生分析】
学生每天都会和各种各样的物体打交道,所以,对这些物体他们已经积累了许多感性认识。同时,他们也能够用一些简单的词汇或短语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如颜色、气味、轻重、形状等。但是,学生在全面地描述物体、科学地运用词汇方面,仍存在很多困难。比如,怎样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如何描述形状、什么是粗糙或光滑„„在对物质世界进行科学认识的初始阶段,学生出现的困难和产生的问题,就需要科学课堂提供一些研究方法来帮助他们克服和解决。另外,一年级小学生在行为能力上比较弱,课堂上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在学习中自我意识较强,团体合作意识较弱。因此,他们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都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概念目标
1.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物体,这些物体都具有一定的特征。2.可以用一些科学词汇来描述物体的特征。科学探究目标
1.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2.用两两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科学态度目标
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体,它们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对物体的特征进行描述。
难点:学会用两两对比的方法进行观察,学会用科学词汇描述物体特征。【器材准备】
玻璃珠、螺母、乒乓球、橡皮、泡沫块、纸片、木块、一次性塑料杯、学生活动手册、班级记录单、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导言: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猜谜语的游戏吗?那我来说你来猜。(出示谜语:体形有圆又有方,皮肤有白又有黄,发现哪个字写错,马上摇头来帮忙。谜底:橡皮)
设计意图:用猜谜游戏来集中学生注意力,也为下面让学生独立描述物体特征提供思考依据,降低难度。
2.你为什么猜它是橡皮呢?
(学生可以从橡皮的颜色、形状、用途来表述自己的理由。)
设计意图:表述理由是为了让学生初步感知每种物体都有自己的特征,同时培养学生说话时要有理有据。
3.每个物体都有它不同于其他物体的特征,我们要学会发现。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物体,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它的特征,再让别人猜猜它是什么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描述来了解学生对物体的观察、比较和描述能力,为教师后面的教学调整提供借鉴。
4.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而且还能把它准确地描述出来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发现物体的特征)
设计意图:明确本节课的研究主题。
二、观察物体
(一)观察一个物体
1.我们如何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呢?(要认真观察)2.应该怎样观察呢?回忆一下我们在上学期学习过的观察植物的方法,谁来说说。
利用眼、鼻、手等多种感官进行细致观察(特别提醒学生在未经教师允许的情况下,不能用嘴接触任何物体)。(板贴:眼睛看、鼻子闻、手摸,同时进行闻和摸的安全教育)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上学期的内容,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观察方法。3.教师出示要观察的物体,逐个认识8种物体:玻璃珠、螺母、乒乓球、橡皮、泡沫块、纸片、木块、一次性塑料杯。
4.现在,我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物体来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
5.学生汇报,教师总结出描述物体特征一些科学词汇记录在班级记录单上。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先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看到了什么,力求引导学生调动所有感官来观察物体的特征,如用眼看颜色或形状、用手摸软硬、用鼻子闻到气味,这样可以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哪些描述性词汇,同时为下面的“两两对比观察法” 活动埋下伏笔。
(二)对比观察两个物体
1.刚才大家发现了物体的一些特征,你们想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吗? 2.例如:我们要观察木块有什么特征,可以先将木块与乒乓球对比,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木块是正方体,乒乓球是球形,它们的形状不同,所以说形状就是物体的一个特征。这种方法叫两两对比观察法。然后把木块再分别与螺母、橡皮、泡沫块、纸片、一次性塑料杯依次比较观察,看你能不能发现木块更多的特征。
3.随机抽取学生表述如何去做。
4.4人一组,通过小组合作,将物体进行两两比较,看看有没有更多的发现。
5.怎样详细记录物体的特征呢?我们先来看看活动手册吧!
(1)教师示范活动手册的使用:投影展示实物,指导学生先填写日期。(物品名称可替换)
(2)指导学生填写记录表格。以木块为例:把木块与乒乓球对比后发现形状不同,形状就是物体的一个特征,然后填写在记录表上(强调:(1)可以把活动手册最后一页词汇表上的词汇剪下来,粘贴在相应位置,也可直接填写,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2)边观察边记录,顺序建议是:颜色—形状—气味—是否透明—粗糙程度—轻重,但不强调一定是这个顺序)。
设计意图:学生利用活动手册记录物体特征,书写上会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耐心指导、示范。通过指导,使学生认识到要边观察、边比较、边记录,记录结果要真实。
6.交流评价“我的记录”。
(1)请学生到展台展示并介绍“我画的记录”。(2)学生相互评价观察和记录的是否准确。(3)教师小结:记录时要真实、准确。
设计意图:学生到展台展示并介绍自己的记录,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继续巩固学生对物体特征的科学认识,引导学生用“准不准”的标准来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记录,进一步强调科学记录要真实、准确。
7.出示班级记录表单,交流观察到的信息。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补充班级记录单。
8.看看我们的班级记录单,你有什么发现?
9.教师总结:通过两两对比观察,我们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10.通过观察比较活动,我们对木块已经非常熟悉了,谁来描述一下木块的特征?比一比谁描述得最好。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是为了考察学生是否学会了利用各个感官及两两对比观察的方法来更全面、更准确观察和描述物体的特征。
三、小结、延伸
1.谁来说说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 2.要想更全面、更准确地描述物体,应该怎么做?
3.课后,同学们也可以根据物体的特征编一些小谜语让别人猜,这样可以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设计意图:突出学以致用,同时用编谜语的方式继续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述能 力。
【板书设计】
发现物体的特征
看
大小、颜色、形状 课后记:
闻
气味
摸
表面粗糙程度掂
轻重
两两对比观察法5
第三篇:教案特征
优秀教案的特征
内容提要:教案是教学实践活动的蓝图,它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优劣。本研究通过对优秀教案的分析,发现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优秀教案的结构特征主要有:比较全面的教学目的分析;简要的重点、难点分析;具体的教学准备;明确的阶段程序;合理的板书设计。美中不足的是:对学生情况分析不够;忽视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方法单一。
关键词:优秀教案; 结构特征;内容分析
一、研究目的
教案,是教师为有效进行教学活动而事先设计的工作蓝图。具体说来,教案是指教师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经验、教学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的实施方案。教案是教师备课形成的成果。科学、合理的教案设计是有序、高效的教学实践活动的基础,亦即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具体说来,教案在教学实践中具有如下五方面的作用:
11、指导性。教案是教师为组织和指导教学活动而精心设计的施教蓝图,教师有关下一步教学活动的一切设想,如将要达到的目标,所要完成的任务,采取的各种教学措施等均已反映在教案中。因此,教案就成为指导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学活动的每个步骤,每个环节,都将受到教学方案的约束和控制。
2、统整性。教学是由多种教学要素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教案就是对这诸要素的系统安排与组合。
3、操作性。良好的教案设计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时间的分配等都作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和安排。这一系列的安排都带有极强的可操作性,成为教师组织教学的可行依据。
4、预演性。教师备课、写教案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实际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每个步骤在教师头脑中的预演过程。它能使教师如临真实教学情境,对教学活动的每一细节周密考虑,仔细策划,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可靠保证。
5、突显性。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可以有目的、有重点地突出一种或几种教学要素,以达到特定的教学目的。
教案是教师施教的蓝图。教案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的影响是直接的、甚或是决定性的。只有设计出科学、合理的优秀教案,才能不断改善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本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对我国中小学教师中的优秀教案进行内容分 析,以揭示优秀教案的结构特征,总结设计优秀教案的经验,以供广大中小学教师相互学习,为年青教师备课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设计
本文中的“优秀教案”是指在教育期刊中公开发表的教案。本研究运用内容分析方法,以“教案”为关键词,在《中国学术期刊网(WWW.Cnki.net)》中检索出相关文献730余篇,按时间由近及远的顺序,选取30份教案(不含有关教案及教学设计的理论文献和非中小学教学的教案),作为相研究阅读分析的样本。
本研究根据有关教学设计理论及对样本文献的阅读,将教案内容分为两大类进行编码设计。一类是教案的结构要素;另一类是教案中所反映出的教学方法特征或教学模式特征。
关于教案的结构要素,我们将其分为教学目的或目标、学生情况分析、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条件准备、教学过程或程序、教学时间设计、教学方法选择和教学板书设计。
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因此,确定教学目标,是教案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2、学生情况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是教师全面分析和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准备、能力水平、身心成熟程度和学习动力状态。分析学生情况目的在于准确把握教学起点,恰当组织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
3、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难点分析就是要突显一些重要因素、攻克特定难关,以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
4、教学条件准备。教学条件准备,就是要根据特定的教学目的及所选定的教学方法,做好所需的仪器、挂图、教具等物质条件准备。
5、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是教案的主体部分。它是对教学活动的进程作出阶段性划分及教学行为作出操作性规定。它是实际教学活动展开的直接依据。
6、教学时间设计。教学时间设计是指对单位教学时间依据教学的程序阶段作出合理的时间划分,从时间维度控制教学活动的进程,以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
7、教学方法选择。各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都有其独特的功能。教学方法或模式选择,就是要根据特定的条件、特定的教学任务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或方法组合。
8、教学板书设计。教学板书是指教师为辅助课堂口语的表达,而写在黑板上的文字或其它符号。良好的板书设计有助于使教学内容概括、系统、有层次,有助于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关于教案中反应的教学方法特征和教学模式特征,由于每种教学方法的运用都要结合运用讲授法,故讲授法不再单独编码。该向度的编码分类主要有:问答法(或谈话法)、情境问题法、讨论法、学生操作、演示法、实验法、发现法、启导自学法。一份教案中有多种方法者,则分别进行登记。
三、文献统计与分析
(一)教案结构要素的统计与分析
我们对进入样本的30份教案中,出现各要素的频次进行登记,并以样本容量30为基数计算出各要素出现的百分比,统计结果如表1。
表1 优秀教案结构要素频次统计表 教学目标 频次 %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中小学教师中的优秀教案在结构要 学生分析 0
教学准备 18
重点难点 21
教学程序 29
时间设计 3
方法选择 6
板书设计 17
文献量 30 90 0 60 70 97 10 20 57 100 素方面表现出如下特征:
1、比较明确的教学目的。90%的优秀教案都有比较明确的教学目的,而且教学目的也比较全面,不但有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形成技能的目的,还有品德、情意方面的目的。明确的教学目的为教学活动指明的方向,减少了教学活动的盲目性、随意性,保证了教学任务的完成。但从文献阅读中我们也感到一丝遗憾,绝大多数教案中都使用了“教学目的”,而鲜见把教学目的转化为操作性的具体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理论在优秀教案中没有得以体现。
2、多数教案有教学条件的准备。60%的优秀教案明确标示了教学条件准备。如果教学手段只涉及粉笔+黑板,那是不需要提示教学准备的。多数案例列出了教学的条件准备,说明了我国中小学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及多媒体开始运用于教学中,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3、有重点难点分析。70%的优秀教案有重点难点分析。重点难点分析是我国中小学教案设计的一个传统。明确重点难点,有利于实际教学中中心突出,层次分明,采取合适策略解决关键问题,以确保教学质量。
4、明确的教学程序设计。在97%的优秀教案中,有对教学过程的详细设计,教案中都会列出“教学过程”的小标题。教学过程设计明显表现出程序性、阶段性、操作性的特点,即规划出了非常详细的教学步骤和教学行为,这可保证 教学实践有序而扎实地进行。
5、半数以上优秀教案有专门的板书设计。从优秀教案的板书设计中可以看出,教案中板书设计表达有两种方式:一是在教案中留出专门地方列示板书设计;二是在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显示中以加注方式表明板书。
运用有关教学设计理论观照优秀教案,我们发现优秀教案在结构要素方面美中不足的是:
(1)缺乏对学生情况的分析。在30份优秀教案中,没有1份教案有关于学生情况的分析。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是“因材施教”只有全面深入地分析学生的知识准备、能力水平、学习兴趣等,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准确把握教学起点。缺乏对学生情况分析,原因可能有二:一是教师自以为对学生是了解的;二是分析学生情况需做大量观察、测试工作,而没时间去做。无论何种原因,都值得我们去反思。
(2)忽视教学时间设计。绝大多数优秀教案都有明确的教学步骤和程序的设计,但只有10%的教案有明确的时间分配。时间分配是从时间维度控制教学进程的一种有效方式,它使教师明确在一定的时间内去做合适的事,以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
(3)对教学方法的选择重视不够。从表1中可以看出,仅有20%样本教案对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做了专门选择。每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的组合,都有其独特的 功能,我们应根据变化了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合适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方法组合。
(二)优秀教案中教学方法特征的统计与分析 对优秀教案中反映的教学方法特征统计结果如表2。
表2 教学方法特征统计表
问答法 情境问题
频次 %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中小学教学方法(优秀教案中的)以问答方法为主要方法。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师生间的互动,有利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但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即主要是老师提问,学生作答,学生的主体性并不能充分发挥。问题情境法、讨论法,学生操作法,演示法、实验法也都是比较常用的方法,这些方法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但美中不足的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自学能
讨论法
学生操作
演示法
实验法
发现法
启发自学
文献量 9 10 9 15 7 0 2 30 67 30 33 30 50 23 0 7 100 力的发现法和启导自学法在文献中却反映极少或者无。这与中央提倡民族创新和我国倡导的教育创新是极不相称的,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惊觉。
四、几点建议
综上分析,为了提高教案质量,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案,进而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学习和保持优秀教案的优点,在教案设计中继续加强对教学目标的确定、对教学条件准备的明确,对重点难点的分析、对教学过程的规划和对板书的科学设计。
2、不断学习和探索教案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加强对学生情况的分析、重视对教学时间的设计和注重对教学方法的选择。
3、要进一步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优秀教案中的教学方法说明,我国中小学的教学方法已由传统的以讲授法为主转变为以启发式的谈话法(问答法)为主。这是历史性的可喜进步。但教学方法改革也应与时俱进。当今世界所需人才的核心素质是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因此,我们应加强发现法和启导自学法(或自学辅导法)的应用性研究。使这两种方法也能成为比较常用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田慧生,李如密,教学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288——289页。
南纪稳,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殷春华,西安市第九十九中学一级教师
第四篇:1《发现物体的特征》教学设计
《发现物体的特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概念目标
1.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物体,这些物体都具有一定的特征。2.可以用一些科学词汇来描述物体的特征。科学探究目标
1.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2.用两两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科学态度目标
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体,它们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对物体的特征进行描述。
难点:学会用两两对比的方法进行观察,学会用科学词汇描述物体特征。【器材准备】
玻璃珠、螺母、乒乓球、橡皮、泡沫块、纸片、木块、一次性塑料杯、学生活动手册、班级记录单、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导言: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猜谜语的游戏吗?那我来说你来猜。(出示谜语:体形有圆又有方,皮肤有白又有黄,发现哪个字写错,马上摇头来帮忙。谜底:橡皮)
设计意图:用猜谜游戏来集中学生注意力,也为下面让学生独立描述物体特征提供思考依据,降低难度。
2.你为什么猜它是橡皮呢?
(学生可以从橡皮的颜色、形状、用途来表述自己的理由。)
设计意图:表述理由是为了让学生初步感知每种物体都有自己的特征,同时 培养学生说话时要有理有据。
3.每个物体都有它不同于其他物体的特征,我们要学会发现。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物体,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它的特征,再让别人猜猜它是什么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描述来了解学生对物体的观察、比较和描述能力,为教师后面的教学调整提供借鉴。
4.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而且还能把它准确地描述出来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发现物体的特征)
设计意图:明确本节课的研究主题。
二、观察物体
(一)观察一个物体
1.我们如何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呢?(要认真观察)
2.应该怎样观察呢?回忆一下我们在上学期学习过的观察植物的方法,谁来说说。
利用眼、鼻、手等多种感官进行细致观察(特别提醒学生在未经教师允许的情况下,不能用嘴接触任何物体)。(板贴:眼睛看、鼻子闻、手摸,同时进行闻和摸的安全教育)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上学期的内容,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观察方法。3.教师出示要观察的物体,逐个认识8种物体:玻璃珠、螺母、乒乓球、橡皮、泡沫块、纸片、木块、一次性塑料杯。
4.现在,我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物体来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
5.学生汇报,教师总结出描述物体特征一些科学词汇记录在班级记录单上。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先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看到了什么,力求引导学生调动所有感官来观察物体的特征,如用眼看颜色或形状、用手摸软硬、用鼻子闻到气味,这样可以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哪些描述性词汇,同时为下面的“两两对比观察法” 活动埋下伏笔。
(二)对比观察两个物体
1.刚才大家发现了物体的一些特征,你们想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吗? 2.例如:我们要观察木块有什么特征,可以先将木块与乒乓球对比,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木块是正方体,乒乓球是球形,它们的形状不同,所以说形状就是物体的一个特征。这种方法叫两两对比观察法。然后把木块再分别与螺母、橡皮、泡沫块、纸片、一次性塑料杯依次比较观察,看你能不能发现木块更多的特征。
3.随机抽取学生表述如何去做。
4.4人一组,通过小组合作,将物体进行两两比较,看看有没有更多的发现。
5.怎样详细记录物体的特征呢?我们先来看看活动手册吧!
(1)教师示范活动手册的使用:投影展示实物,指导学生先填写日期。(物品名称可替换)
(2)指导学生填写记录表格。
以木块为例:把木块与乒乓球对比后发现形状不同,形状就是物体的一个特征,然后填写在记录表上(强调:(1)可以把活动手册最后一页词汇表上的词汇剪下来,粘贴在相应位置,也可直接填写,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2)边观察边记录,顺序建议是:颜色—形状—气味—是否透明—粗糙程度—轻重,但不强调一定是这个顺序)。
设计意图:学生利用活动手册记录物体特征,书写上会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耐心指导、示范。通过指导,使学生认识到要边观察、边比较、边记录,记录结果要真实。
6.交流评价“我的记录”。
(1)请学生到展台展示并介绍“我画的记录”。(2)学生相互评价观察和记录的是否准确。(3)教师小结:记录时要真实、准确。
设计意图:学生到展台展示并介绍自己的记录,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继续巩固学生对物体特征的科学认识,引导学生用“准不准”的标准来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记录,进一步强调科学记录要真实、准确。
7.出示班级记录表单,交流观察到的信息。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补充班级记录单。8.看看我们的班级记录单,你有什么发现?
9.教师总结:通过两两对比观察,我们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10.通过观察比较活动,我们对木块已经非常熟悉了,谁来描述一下木块的特征?比一比谁描述得最好。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是为了考察学生是否学会了利用各个感官及两两对比观察的方法来更全面、更准确观察和描述物体的特征。
三、小结、延伸
1.谁来说说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 2.要想更全面、更准确地描述物体,应该怎么做?
3.课后,同学们也可以根据物体的特征编一些小谜语让别人猜,这样可以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设计意图:突出学以致用,同时用编谜语的方式继续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述能力。
【板书设计】
发现物体的特征
看
大小、颜色、形状
闻
气味
两两对比观察法
摸
表面粗糙程度 掂
轻重
第五篇:中班数学 按物体的特征排序
中(1)班上午活动一
数学活动《按物体的特征排序(一)》
执教老师:赖云月
【活动目标】
1、孩子能按照较简单的规律,进行有规律的排序。
2、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推理能力。【活动准备】
1、小兔姐姐新房。
2、各种颜色的彩灯若干个,各种颜色、大小不一的珠子若干,小兔小牛小熊小青蛙的头饰若干个。
3、欢快的音乐。【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参观小兔姐姐新房,激发幼儿发现规律的兴趣
师:小朋友好!我是小兔姐姐,最近我家在装修,已经装修的差不多了,但还有一些东西没弄好,我需要你们的帮助,你们愿意帮助我吗? 那现在就请小朋友去我家参观吧
二、发现新房门前小树的排序规律, ABBABB。。。
师:(带幼儿来到小兔姐姐家)好多树哦。这些树是小牛种的,昨天我看它种的可辛苦啦。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牛种树有什么特点。(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小牛种树是有规律的,大小小大小小。。。)
三、发现玩具的排序规律,ABCABC。。。师:我家有好多房间哦,我先带你们看看我的玩具间里排放着什么。这里各种各样形状的玩具是小青蛙帮忙摆的,他说按照玩具的形状特征来排序的。那我们来看看小青蛙是怎么摆放这些玩具的。(教师引导幼儿说出玩具的排序规律是三角形,正方形,圆形。。
四、请幼儿帮助小猫完成彩灯的排序。
按ABCDABCD。。。师:现在请你们去的参观我的卧室吧。呀,你们看小熊怎么了,哦,原来它有些累了,可是彩灯还没按好。剩下的请小朋友来帮忙吧,我们就让小熊去休息一下。(教师引导幼儿帮忙按小熊未完成的彩灯)
五、请幼儿帮忙串珠帘。
师:彩灯按好了,我还有一件事需要你们帮忙哦。就是帮我串珠帘。等珠帘都穿好了,我们透过珠帘一定能看到最美丽的风景。小朋友先走到桌子 边观察老师桌子上排好的珠子是按怎样的特征进行排序的,然后请小朋友继续排,一定要按照老师排好的规律来排哦,就像小牛小青蛙小熊一样,用心思把珠帘串好看,串好了,过来告诉我,你是按照珠子的什么特征排序的。只要是对的,我就把它挂起来,给大家欣赏!
六、游戏。请幼儿上来排序玩“蝴蝶飞”和“吹泡泡”巩固幼儿对有规律排序的认识。幼儿带上头饰,按小兔-小兔-小青蛙-小青蛙-小兔-小兔-小青蛙-小青蛙排序,玩“蝴蝶飞”的游戏。接着按小牛-小兔-小熊-小青蛙玩“吹泡泡”的游戏。。。,教师边放音乐,边带小动物们游戏。(教师可先排好规律,并请一些会按规律排序的小朋友上来游戏。)
七、结束环节。
你们看,小朋友们按物体的特征排序可以串出这么美丽的珠帘,那小兔姐姐请小朋友们回家观察你们家里有哪些东西的装饰是按物体的特征排序的,明天来和大家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