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法制知识课程教案
第1课 “珍惜生命 安全第一”
教学目的
通过这节课,引导学生学习家庭生活安全知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掌握一些自救自护的本领;珍惜生命,健康成长。教学准备
1.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有关家庭安全方面的资料。2.制作相关的课件。
3.黑板上用彩色粉笔书写“珍惜生命 安全第一”八个美术字。教学程序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家庭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下面就谈谈家居安全要注意什么:
二、家居安全 1.用电安全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电常识。
1)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电源。2)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3)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
4)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直接救人。
2.安全使用煤气
1)燃气器具在工作时,人不能长时间离开,以防被风吹灭或被锅中溢出的水浇灭,造成煤气大量泄露而发生火灾。
2)使用燃气器具(如煤气炉、燃气热水器等),应充分保证室内的通风,保持足够的氧气,防止煤气中毒。
三、交通安全
1.行走时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2)集体外出时,要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
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4)穿越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绿灯行,红灯停”。
2.交通安全 :全国平均每天发生交通事故 1600 起 , 死亡 257 人 , 受伤 1147 人 , 直接经济损失 731 万。真是令人痛心。提醒学生们要特别注意交通安全,上放学时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时要提高警惕,注意来往的车辆。及时消除交通隐患。
四、校园内应注意的安全
1.防火:学校是人群密集的地方,防火是学校安全的重要问题,1)禁止在校园内玩火、放炮。
2)上实验课要注意老师的要求,不要随意乱动药品。
3)定期检查防火设施发现损坏应立即修复。希望大家能齐抓共管。共同参与到校园安全防范的活动中来。
2.防盗 :保管好个人财务。不在教室上课时或下课期间要锁好门窗。坚决杜绝外来陌生人员进入校园。在外乘车或外出期间要看管好自己的钱财,对可疑人员要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意识,发现盗窃事件即时报警。
3.防校园暴力 :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团结友爱。若存在分歧、矛盾要及时沟通化解,不要心存怨恨。若发现对方寻衅滋事应及时 向有关 老师反映情况,寻求学校的帮助。
五、体育运动安全 :
在体育运动中一定要做好准备活动,听从体育教师的安排和调度,不可私自活动或打闹。老师讲解动作要领时要认真听讲,在做有一定难度的动作时要学会自我保护,加强保护意识。在做器械运动时要检查好器械是否存有安全隐患问题。
六、发生火灾怎么办?
1.要打火警电话 119 报警,报警时要向消防部门讲清着火的地点,还要讲清什么物品着火,火势怎么样。
2.一旦身受火灾的威胁,千万不要惊慌,要冷静,想办法离开火场。3.逃生时,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
七、实践竞赛:
1、第一组代表表演防火:(一人读情节过程,三人表演)
2、大家认真观察表演后讨论:
(1)发生了什么事?他们是怎么处理的?发生火情应该怎样与消防队取得联系?(打火警 119、讲清出事地点详细地址、火势情况)(2)总结:情景表演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方面知识。还有什么情况可能发生火灾?发生火灾怎么办?怎样防火?打什么电话求救?
八、快板表演:安全知识小结 家用电器和煤气,阅读说明再使用。发生火灾不要慌,断电呼救第一桩。放学回家快快走,回家晚了爸妈愁。遇上骗子多琢磨,抓住机会赶快溜。一人在家关好门,与人说话要谨慎。发现坏人来撬门,赶快拨打110。安全隐患时时有,注意安全处处提。安全常识牢牢记,快乐常伴我和你!
九、小结
只要我们处处小心,注意安全,掌握自救、自护的知识,锻炼自己自护自救的能力,机智勇敢的处理遇到的各种异常的情况或危险,就能健康地成长。
第2课 毒品的认识
教学目标:认识常见的毒品,知道其危害,并能自觉预防。教学重点:认识常见毒品,了解危害。教学难点:了解毒品的危害,并能自觉抵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毒品的定义和范围
毒品,通常指能使人成瘾的药物,种类很多,各国因其流行的种类不同而设定其范围。我国在1990年12月28日颁布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中,根据当时的情况将毒品定义为“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国际禁毒公约将具有依赖特性的药物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两大类进行国际管制,它们有时候被统称为“精神活性药物”。这些药物如果滥用即是毒品。
从自然属性讲,这类物质在严格管理条件下合理使用具有临床治疗价值,那就是药品。从社会属性讲,如果为着非正常需要而强迫性觅求,这类物质失去了药品的本性,这时的药品就成为了毒品。因此毒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当然也有些物质成瘾性大,早已淘汰出药品范围,只视为毒品,如海洛因。
“毒品”、“吸毒”是我国的习惯讲法,而国际上习惯只讲麻醉品、精神药品的滥用。
二、认识毒品
人们知道,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在小亚细亚及地中海东部山区发现了野生罂粟,青铜时代后期(约公元前1500年)传入埃及,公元初传入印度,6、7世纪传入中国。从很早时候开始,人们就把罂粟视为一种治疗疾病的药品,因而便有意识地进行少量的种植与生产。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才会有鸦片的出现。作为一种商品,它既有使用价值也具有经济价值;作为一种药品,它既有医疗使用的价值,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麻醉、积蓄毒素乃至造成依赖、病魔的作用。全国人大党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第一条规定: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药品和精神药品”。毒品被称为是世界三大公害之一。我国是一个曾遭受毒品严重危害的国家,历史上的毒祸曾给中国带来深重的灾难,几乎使中国陷入亡国的境地。今天,毒品死灰复燃,再次向我们发起了挑战。由于毒品在我国死灰复燃的时间相对较短,预计毒品的蔓延还将有一段发展时期。
三、毒品知多少?
毒品一般是指非医疗、科研、教学需要而滥用的有依赖成瘾性的药品。根据1990年12月28日我国第7届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通过的《关于禁毒的决定》,明确规定毒品为鸦片、吗啡、海洛因、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和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现简介如下。
鸦片又称阿片。为罂粟未成熟果实的浆汁干燥而成,可用于治疗疼痛及止泻等。其提取物吗啡具有强大的镇痛作用,几乎对一切剧痛均有效。将吗啡进一步加工,即可得到臭名昭著的海洛因,俗称白粉。以吗啡为例,若连续应用两天左右,每4小时1次,即可成瘾,停药后会产生一系列痛苦的反应。
罂粟壳俗称大烟壳,为罂粟的干燥果壳。它原是一味中药,可用于治疗久咳、久泻、脱肛、便血及胃痛等症,但不宜多服、久服,否则容易成瘾。某些见利忘义的摊主、饭店经理竟将它放在火锅内或牛肉汤中煮汁,让顾客上瘾,以招徕“回头客”。此属违法犯罪行为。
大麻是一种草本植物,也曾作过药用,它的雌花与树脂则为含有大麻素的毒品,少量食用 可使人产生一种梦幻感,看到的物体变得鲜艳明亮,具有很强的引诱力。成瘾后会使人惊恐或产生攻击行为。
可卡因从古柯树叶中提取的一种局部麻醉药,常用于手术麻醉,一旦成瘾,会因幻觉而自残,如感到有许多虫子在皮肤内骚动,不堪忍受,于是不惜用刀将皮肤切开,鲜血淋漓,惨不忍睹,或产生迫害、嫉妒妄想,以致用暴力进行“报复”。
此外,“冰毒”、致幻剂、苯丙胺类兴奋剂(如摇头丸等)及某些挥发性溶剂也属于毒品之列。
第3课 学生在校一日要求
教学内容:学生在校一日要求。教学目标
1、知道上学、早读;集会;早操;上课;课间;午餐、午休;午间眼保健操播、;值日;放学的具体要求。
2、在日常学习活动中能按照学校的要求去做。教学重点:
知道早读、集会、早操、上课、午间眼保健操播、十分钟队会的具体要求。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用课件展示学生在校一天的生活情景。问:我们在学校里应怎样做才能有序地进行学习、活动呢?由此引出课题。
二、学习过程
1、请每个小组各选两个主题进行讨论——我们该如何做?(供选择的主题:早读;集会;早操;上课;课间;午餐、午休;午间眼保健操播、十分钟队会;值日;放学)
2、请每个小组进行汇报,并让其他小组的同学评一评、议一议。
3、出示学校对早读;集会;早操;上课;课间;午餐、午休;午间眼保健操播、十分钟队会;值日;放学的具体要求,学生进行学习。
上学:(1)按时上学;(2)穿校服(运动服)回校;(3)衣服要干净、整齐,不破烂,(4)短衫要束在裤子里,上衣纽扣要扣好(或拉上链);(5)佩戴红领巾要端正美观(红领巾要戴在衣领里);(6)主动向老师、同学热情问好;(7)星期一穿白鞋;(8)不穿没袖的衣服、拖鞋;(9)不 染发,不涂指甲,不戴首饰。
课间:(1)不吵闹,不追逐,听从值日生的劝导,开展有益活动。(2)说话控制音量,走路放轻脚步,上落楼梯靠右行走。(3)讲卫生,不乱丢乱吐乱画。(4)爱护公物,爱护绿化。(5)文明有礼,使用礼貌用语,乐于助人。(6)玩耍时,见到来客、老师要停止游戏,行队礼,热情问好,并侧身让路。
午餐、午睡:(1)排队取饭,不争先恐后。(2)不挑食、不偏食,节约用水,爱惜粮食,不浪费。(3)及时把饭盘放回厨房处。(4)午睡安静,抓紧时间休息。
早读:(1)积极参与各项学习。(2)精神集中,姿态端正。(3)自治自理能力强。(4)按时完成各科作业。
集会:(1)立得直,坐得正,手放在大腿上。(2)保持安静,适度鼓掌。(3)热情参与活动。(4)离场时,凳子拿在左手上。
早操:(1)集队要快、静、齐,行进中要保持安静。(2)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3)动作准确有力。
上课:(1)预备铃响,学习用品摆放整齐。(2)端坐静听多思、动口动脑动手。(3)“三个一”保视力,端正坐姿、写姿、读姿、握笔姿,养成良好习惯。
午间眼保健操播、十分钟队会:(1)做到广播响,齐安静。(2)认真听,跟着做。(3)队会轮流组织,形式多样,自主管理。
值日:坚持每天“二扫”:晨扫、午扫;每周一中扫;每月一大扫。保持窗户明亮,地面无纸屑,桌椅纵横对齐。
放学:排归程队放学,队伍整齐。不随意在学校内、外逗留。按时回家,注意交通安全。4、出示一些学校学习、生活的情景,让学生进行辨析。
三、教师总结。作业布置
1、进一步学习十堰龙泉黄冈学校学生在校一日要求。2、进行一次比赛,比一比谁的表现最好
第4课 珍爱我们的生命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能够做出正确的价值评判,永不放弃生的希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锻造坚强的意志品质;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对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充满敬意;立春提升自身生命的价值。具有团结合作和奉献精神。
[能力目标] 学会判断紧急情况的能力;提高紧急情况下自我保护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书面及口头表述能力,模仿、创造能力。
[知识目标]
懂得生命的珍贵,知道一些常用的求生、救生(自救、求救、救人)方法,知道常用的一些应急电话。知道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应该尊重自身和他人的生命;正确理解生命的涵义,懂得人的生命不仅有时间的长短之分,更有质的差别,知道怎样的生命才更有价值;懂得要提升生命的价值应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教学重点和难点:珍爱生命,永不放弃生的希望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法及教具教法:情境体验法、合作探究法。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师:首先请同学们看插图:(“我要开花1”的图画)想一想:我为什么要开花?表示什么?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对生命的渴望)
师:引导采用出示图画2: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生:略
教师:地球上有了绿树鲜花的摇曳,有了鸟的歌声、兽的吼声,才有了生机,用恩格斯的话说:生命是地球最美丽的花朵!世界(地球)是因生命而精彩,花草对生命的渴望是这样的执着,何况我们的人呢?我们要珍爱所有生命,更要珍爱我们人类的生命。我们的国家也制定了相关法律,保护每个公民的生命不受侵害如《宪法》《刑法》《民法》等。今天我将和同学们共同学习这个话题。展示课题3:珍爱我们的生命(板书)展示小标题一:当生命受到威胁,永不放弃生的希望4(板书)活动一
画一画,说一说
(一)威胁生命的因素4。
教师:生命是珍贵的,也是脆弱的。在每一个人的人生旅途中,都会碰到许许多多威胁我们生命的因素,这些因素就像一个个青面獠牙的魔鬼,可能会让我们的生命面临艰难的抉择或是严峻的考验。那么,你认为这个魔鬼最可能是什么?请拿起你手中的笔用绘画的形式把它画出来,并说一说你为什么选择它。或在他身上曾发生过什么故事?
学生:独立思考并画出威胁生命的“魔鬼”。之后上台展示并讲述为什么认为它是最有
可能威胁生命的因素。(火、水——人们常说水火无情;地震、歹徒、毒品、毒烟、乱砍乱伐、细菌等)活动二
读一读,谈一谈
(二)直面人生的威胁4。
1、教师:我们的生命旅程要遇到这样那样的威胁,有些威胁来得那么突然,我们几乎没有任何准备,这时,我们最需要的是什么?让我们来看一看巴尼的一次难以想像的经历。
(出示材料
5、学生读:巴尼·罗伯格是美国缅因州的一个伐木工人。一天早晨他照常去森林里伐木,就在他用电锯将一棵粗大的松树锯倒时,树干反弹回来重重地压在他的右腿上。剧烈的疼痛使他觉得眼前一片漆黑。他努力地保持着清醒,并试图把腿抽回来,可树大重了,腿抽不回来。于是,他拿起身边的斧子,狠命地朝树干砍去,砍了三四下后,斧柄断了。他又拿起电锯开始.锯树,但他很快发现一个很糟糕的情况:倒下的松树呈现45度角,巨大的压力随时会把锯条卡住,如果电锯出了故障,这里又人迹罕至,时间一长,就没有生还的希望了。要保全生命,惟一可行的办法:自行截肢。)
开动脑筋:
1、你最佩服这位伐木工人的什么?
2、你觉得这位伐木工人用电锯锯掉右腿,值吗?
3、如果你是巴尼,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为什么? 师:巴尼的故事真的好感人,想想威胁他的生命因素是什么?生:一棵呈45度倒下的又重又大的松树。危急时刻他是怎么做的? 生:略
师:这时有三个问题需要同学们探讨。生:各抒己见。师:点拨。活动三
讲事例,谈感受
教师:巴尼的经历也许非常特殊,但的确求生的意志常常会创造生命的奇迹。我们身边或许就有这样的奇迹。请把你知道的事例说出来和我们一起分享,好吗?
生:讲故事略
师:同学们讲了这么多感人的求生故事,我也想起了一个和你们同龄的小女孩,今年应该12岁,她叫江珊,„„
听了生命奇迹的故事,你有什么体会? 略
师小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珍爱生命的人,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遇到多大挫折,都要用坚强的意志去克服,不会轻易放弃生的希望。
活动四:出谋划策,展示自我(三)学会求生的方法4。
教师:当我们的生命受到威胁时,既要有求生的意志,也要有求生的方法,老师为你们设置了三种情景,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假如是你,在危急时刻该怎样求生呢?
三种情景是:
1、小余家住七楼,一天晚上,邻居家的厨房突然火光熊熊。原来邻居家的水壶烧干了,引着了厨房里的杂物,火势迅猛,很快烧着了楼道里堆放的东西。这时你„„?或者:你所在的寝室突然失火了„„(火大或火小、湿毛巾堵住鼻孔、匍匐地下爬行、拨打119„„)
2、下晚自习后,在黑黑的巷子里突然遇到了一个歹徒„(作为未成年人,只能斗智不能斗勇,记住歹徒相貌见机拨打110„„)
3、突然家中煤气泄漏„„(关掉阀门,打开门窗通风,不要打电话„„)
生:各抒己见
师点拨、引导:无论遇到什么紧急情况,首先要沉着冷静,不要慌张。采取的方法要科学„„
教师小结:必备的求生知识是我们在紧急情况下求生用的,同时请你记住三个电话:119、120、110.教师 : 珍惜生命,永不放弃生的希望,这是对自己、对父母、对亲人、对社会负责任的表现。因为,每一个生命的诞生都会给许多人带来快乐和幸福。
活动五:忆一忆 得结论 分组交流:你来到这个世界上,我给哪些人带来哪些快乐和幸福?或哪些人给我带来哪些快乐和幸福?学生:讨论交流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通过交流,我们懂得了:我给他人带来欢乐和幸福,他人也能给我带来欢乐和幸福,说明什么呢?
生: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或天生我材必有用。板书8 教师 : 既然每个人的生命对国家、社会、他人都有价值,那就要肯定自己的生命、悦纳生命、尊重自己的生命。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却有一些不尊重他人生命的事如:2004年2月,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害四名同学一案震惊全国。面对公安人员的讯问,马加爵的回答更令人震惊。四名同窗好友的宝贵生命,在马加爵眼里如同草芥,他可以毫无顾忌地用杀戮泄愤。
师:这是一种什么现象?生:不尊重他人的生命,并且是违法犯罪的表现,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师: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告诉我们不仅要珍爱自己的生命,而且要尊重他人的生命。
教师 :同学们,因为生命是珍贵的,每一个生命的存在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但是,每一个生命的价值在本质上还是存在差别的。著名诗人臧克家有这么一首诗—一《有的人》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有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活动五:七嘴八舌:什么样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什么样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 你知道哪些人已经死了,但他又还活着? 我们应该向哪种人学习?(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 :我们知道了怎样的生命更有价值,那么,我们怎样让自己在有限的生命里提升自己生命的价值呢?(引导学生讨论:要提升生命的价值,就需要我们脚踏实地,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努力学习,掌握本领,长大后回馈社会,造福人类。让有限的生命拥有无限的内涵。)师: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
教师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聊了一些有关生命的话题。在今天的学习中,你对生命的理解有哪些收获? 或有哪些感悟?
生:当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时,我们不轻言放弃; 当自己的生命遭遇困境时,要勇敢面对; 当他人的生命遭遇威胁和困境时,尽可能伸出援助之手; 当生命不再完美时,依然肯定、悦纳生命; 不伤害他人的生命„„
结束语: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祝愿每个同学珍爱自己的生命,让生命之花开的更加精彩!谢谢同学们的合作!
第5课 青少年吸毒的原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2、自觉与涉毒违法犯罪作斗争。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毒品,了解青少年吸毒的原因。教学难点:了解毒品的危害,并能自觉抵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毒品危害如此之烈,为什么青少年还会吸食呢?青少年吸毒的原因是复杂的、多种多样的,有社会的原因,自身的原因,也有生理的、心理的等诸多原因。通览青少年吸毒的状况,导致其吸毒的原因主要有下列几种:
1、好奇心理驱使
青少年身心发育尚未成熟,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思想幼稚,好奇是此年龄段的特有心理,对任何事物都存在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但是,他们往往缺乏必要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当听说吸毒后“其乐无穷”时便想试一试,从而一发不可收拾,被毒魔死死缠住不能自拔。有的也知道吸毒有害,但在一试无妨的冒险、侥幸心理驱使下误入歧途。据深圳戒毒所统计,1991年至1995年收戒的3006人中,因为好奇、受诱惑而染上毒瘾的占70%.19岁的梁某,1994年2月在朋友家见别人吸毒很好玩儿,便好奇试试,不料一试就上瘾,两次戒毒都未能如愿。某些毒品犯罪分子正是利用了青少年这种好奇心,采用种种方法诱骗其吸毒上 瘾,从而成为其长期的买毒客户。如某毒贩夫妇,用赊账供毒的方式先后诱骗76名青少年吸毒成瘾,榨干了他们的钱财,并致使其中4人因过量吸毒死亡。
2、家庭环境影响
家庭环境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促进和保障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不良的家庭环境则往往成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尤其作为人生的第一任教师的父母的言行,更是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发育成长。本身言行不检点的父母常常成为其子女的恶的榜样,成为子女走上违法犯罪歧途的引路人。正如德国卫生与社会事务秘书长法特曼在探究西方青少年吸毒泛滥成灾的原因时所说:“青少年学他们父母的榜样,这些当父母的人也使用社会已接受的毒品如酒精和尼古丁等。”事实表明,许多青少年吸毒成瘾即是其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言传身教的结果。广州市1990年破获了两个家庭共12个成员全部参与吸贩毒的案件。就吸毒而言,两个家庭都是由1人吸毒后引发全家吸毒的。如某少女12岁时即跟着母亲学会了吸毒并成瘾,14岁就不得不靠出卖色相赚取母女二人吸毒所需的费用。在戒毒所里,该少女开始醒悟,与母亲互不相认。母亲却利用强制戒毒期满的机会,骗取了女儿仅有的1000元戒毒费,三年不知下落。1997年4月12日,毒瘾缠身的该少女冲向一辆行驶中的出租车自杀。除了家庭成员的吸毒行为直接成为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外,一些家庭父母离异或者长期外出,孩子得不到正常的教育;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家庭,父母过分溺爱孩子,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使孩子有充分的物质条件去寻求毒品的刺激等等,都可能是导致青少年吸毒成瘾的原因。据某市对100名25岁以下的城市吸毒者的调查,几乎所有的吸毒青少年都存在着缺乏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问题。另据某市对青少年吸毒与家庭环境关系的调查表明,因父母离异,家庭残缺,得不到家庭温暖而导致吸毒的占30%;受家庭吸毒成员影响而吸毒的占28%;因家庭溺爱,娇生惯养而走向吸毒的占5%.3、个人交友不慎
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必然和周围的同类发生关系,进行交往,并在长期的交往中形成朋友等关系。交友在人生的道路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交上一个好的朋友,可以一生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产生良好的影响,交上一个坏朋友,可能会影响自己的前途,使自己的一生暗淡无光。所以对于青少年来说,交友应当非常慎重,以免因交友失误悔恨终生。从吸毒青少年的情况来看,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即是因为交友不慎走上吸毒歧途的。如刘某曾经受过禁毒的宣传教育,多次告诫朋友不要吸毒。但1992年交上一个有吸毒劣迹的朋友后,在朋友说“白粉”具有止痛功效,能醒目提神的劝诱下,产生了“试一下也无妨”的念头,最后一试而不可收拾。据某县调查,在吸毒青少年中,因为朋友吸毒觉得好奇而吸毒和受朋友引诱后吸毒的占76.92%.4、精神空虚所致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也是人生的“危险期”。这一时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未定型,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不成熟,正在体验着人生最激烈的情绪变化。这一时期最易受外界的影响,一旦遇到生活困难、人际冲突、婚恋失败、升学就业受挫等挫折,就会灰心丧气,精神颓废,心灵空虚。为了弥补空虚的心灵,便去寻找各种刺激,而毒品就是一种可以在短暂时间内给人以强刺激的物品,因此,这些精神空虚的青少年往往会染上毒品,试图在毒品中寻找安慰,忘却烦恼。如原重庆市人大代表、号称百万富翁的“火锅女”李某,为了寻求刺激,追求不良的时尚而染上毒瘾,吸光了全部家产。昔日重庆家喻户晓的“第一火锅女”如今一无所有,流落街头。广州戒毒所对116名吸毒青少年的调查表明,其中的40%是由于精神空虚,为了从毒品中获得刺激,寻求安慰而吸毒的瘾。
第6课 新《未成年人保护法》解读
教学内容:新《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学目标:
1、借助此次宣传和讲解工作,使学生们对即将实施的新《未成年人保护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在初步了解的基础上,使学生们明确未成年人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
3、在学习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同时,使学生们懂得和理解党的惠民政策光耀人心,使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进一步促进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教学准备: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传单。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同学们,大家好!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06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对原《未成年人保护法》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法律将于2007年06月01日起实施。今天我们就新《未成年人保护法》详细了解一下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内容和现实意义。
分发新《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单。
二、学习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
1、大致讲解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概貌:
a、2006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修订公布,并于2007年06月01日起实施。
b、新《未成年人保护法》共分七章: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家庭保护;第三章 学校保护;第四章 社会保护;第五章 司法保护;第六章 法律责任;第七章 附则。
2、立法原则: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3、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意义。有利于贯彻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更好地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
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面前,人人平等。
4、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七大亮点; a、既与国际公约接轨有体现国情; b、体现了政府为主保障儿童权利的原则: c、更加关注未成年人的健康和安全; d、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 e、关注特殊困境中的未成年人的; f、强化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g、明确了相关处罚措施。
5、未成年人定义:
世界各国对未成年人的标准有着不同的规定。联合国在拟订《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时,曾对未成年人的概念进行过讨论,但最终未达成一致,只是规定:“未成年人,系指按照各国法律制度,对其违法行为可以以不同于成年人的方式进行处理的儿童或少年。”“未成年人人的年龄限度取决于各国本身的法律制度。”
6、未成年人的权利:
a、宪法及其他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 b、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
①、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 ②、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 ③、对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 ④、未成年人平等的享有权利。
三、小结:
新修订的 《未成年人保护法》即将实施。当然,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需要由全社会来承担,同时,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不能过度保护,不能忽视教育,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教育要相互结合,相辅相成。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不可能代替保护,但教育教育可能促进保护。在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的同时,也需要全社会给予其保护。
当今世界,高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国家更是从“以人为本”的重要理念出发,修定出了如此一部贴近民心的新《未成年人保护法》。我们未成年人,只有以更高、更强、更远的眼光看待问题,积极努力的加倍学习,珍惜每一分在学校的美好时光,才能以知识完备和武装自己,在未来的信息化社会中让我们的祖国引领时代,这样,我们的祖国才能走向欣欣向荣,我们的伟大祖国才能走向繁荣昌盛。
第7课 体育运动安全
教学目标:
1、了解教学事故隐患的预防;
2、掌握在运动中出现异常现象该怎样处理。教学重点:在运动中出现异常现象该如何处理。教学难点:在运动中出现异常现象该怎样处理 教学过程:
一、体育事故隐患的预防?
1、加强思想教育,增强防范意识;
2、加强活动设施建设和管理;
3、做好准备活动,加强医务监督;
4、加强保护措施;
二、田径运动伤害事故的隐患和预防?
1、场地不平整,设施不完善,操场是学校开展体育课教学,组织广播操的主要场地,是学校开展体育活动的基础;
2、活动安排不当;
3、学生的心理状态不良,未能及时调整; 预防:
1、改善和规范活动场地,加强设备的建设和维修;
2、教学和训练,竞赛活动必须严密组织,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提高质量;
3、建立运动监督制度;
三、运动出汗后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运动时有大量盐分随汗液排出体外,所以在运动后喝点加盐的温开水是有好处的。运动出汗后千万不能立即洗冷水澡,应用干毛巾擦干身体,最好歇息一段时间后用热水擦身或沐浴,换上干衣衫以防感冒。
四、运动后能否马上吃冷饮、冰棒?
运动后马上吃冷饮和冰棒对身体是不好的,因为这样做既不符合物理规律,也不符合卫生要求。一是容易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腹胀、腹泻和消化不良等各种疾病。二是容易引起腹痛,甚至出现肌肉痉挛,严重者会出现绞痛。此外,在剧烈运动时,咽喉部位的粘膜处于充血状态,运动后马上吃冷饮或冰棒,易引起咽喉疼痛或声音嘶哑现象。
五、运动时肚子疼怎么办?
运动时发生肚子疼,只要用手揉压一会儿就会逐渐消失的。有时不去管它,适应一会儿也会消失的。有时不去管,然而加深呼吸也可以使肚子疼得到缓解。为了预防运动时肚子疼,首先要在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不要在运动前吃得过多,更不要喝一肚子水。如果在十分钟内不能解除肚子疼,就要停止运动,立即找医生检查。
六、怎样对待脚扭伤?
脚扭伤多发生于奔跑,下台阶不慎或其他剧烈的活动时,由于关节用力不均,过猛,造成关节不正常扭转,损伤了踝关节周围的组织。脚扭伤后关节局部青肿痛。活动受限,较轻的扭伤不需要特殊处理,可在扭伤的部位用冷水敷或外用一些红花油等。如果局部肿胀疼痛明显。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以利消肿,应去医院做外敷中药等治疗或用白酒调七厘散外敷后用沙布包扎好,扭伤1~2天后才能用热毛巾或热水袋热敷。
第8课 吸毒的危害
教学目标:了解毒品的危害,预防毒品犯罪。教学重点:了解吸毒的危害。
教学难点:了解毒品的危害,并能自觉抵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1、吸毒对社会的危害
(1)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2)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3)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无论用什么方式吸毒,对人体的肌体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害。
2、吸毒对身心的危害
(1)吸毒对身体的毒性作用:毒性作用是指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对身体的一种有害作用,通常伴有机体的功能失调和组织病理变化。中毒主要特征有:嗜睡、感觉迟钝、运动失调、幻觉、妄想、定向障碍等。
(2)戒断反应:是长期吸毒造成的一种严重和具有潜在致命危险的身心损害,通常在突然终止用药或减少用药剂量后发生。许多吸毒者在没有经济来源购毒、吸毒的情况下,或死于严重的身体戒断反应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或由于痛苦难忍而自杀身亡。戒断反应也是吸毒者戒断难的重要原因。
(3)精神障碍与变态:吸毒所致最突出的精神障碍是幻觉和思维障碍。他们的行为特点围绕毒品转,甚至为吸毒而丧失人性。
(4)感染性疾病:静脉注射毒品给滥用者带来感染性合并症,最常见的有化脓性感染和乙形肝炎,及令人担忧的艾滋病问题。此外,还损害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易感染各种疾病。
3、吸毒对人体的三大危害(1):身体依赖性
由于反复用药所造成的一种强烈的依赖性。
身体依赖性:毒品作用于人体,使人体体能产生适应性改变,形成在药物作用下的新的平衡状态。一旦停掉药物,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反应,称为戒断反应,使人感到非常痛苦。用药者为了避免戒断反应,就必须定时用药,并且不断加大剂量,使吸毒者终 日离不开毒品。
(2):精神依赖性
毒品进入人体后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使吸毒者出现一种渴求用药的强烈欲望,驱使吸毒者不顾一切地寻求和使用毒品。一旦出现精神依赖后,即使经过脱毒治疗,在急性期戒断反应基本控制后,要完全康复原有生理机能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
更严重的是,对毒品的依赖性难以消除。这是许多吸毒者在一而在、再而三复吸毒的原因,也是世界医、药学界尚待解决的课题。
(3):毒品危害人体的机理
我国目前流行最广、危害最严重的毒品是海洛因,海洛因属于阿片灯药物。在正常人的脑内和体内一些器官,存在着内源性阿片肽和阿片受体。在正常情况下,内源性阿片肽作用于阿片受体,调节着人的情绪和行为。人在吸食海洛因后,抑制了内源性阿片肽的生成,逐渐形成在海洛因作用下的平衡状态,一旦停用就会出现不安、焦虑、忽冷忽热、起鸡皮疙瘩、流泪、流涕、出汗、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这种戒断反应的痛苦,反过来又促使吸毒者为避免这种痛苦而千方百计地维持吸毒状态。冰毒和摇头丸在药理作用上属中枢兴奋药,毁坏人的神经中枢。
第9课 让意外伤害远离我们
教学内容:让意外伤害远离我们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基本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守法观念和法律信仰。
2、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知道如何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案例引出: 宣读案例:
事情发生在某小区的住宅楼,这天正是星期日,三位学生在四楼的楼道窗前嬉戏,甲失手将乙推出窗外,重重地从高达20米的四楼摔了下来。当时乙的脸色铁青,血从鼻孔、耳孔直往外淌。后来,乙被市医院急救车救走。
二、学生讨论:
1:甲失手打伤乙,算不算违法?
学生:我认为甲是不小心把乙碰下去的,不是故意的,所以不能算是违法; 学生:不对,如果说甲不违法的话,那乙的受伤岂不是没有人负责了吗?
学生:我也认为不应该因为不是故意的,就不违法,那这样的话,打伤了人,只要说不是故意的,不都可以逃脱法律了吗?
学生:我觉得虽说甲不是故意推乙下去的,但他的行为已经造成了对乙的严重伤害,所以他是违法行为。
学生:我想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法律问题,从法律的角度而言,伤害了他人的合法的人身权利,并且达到了法律所规定的程度,就会构成违法,不管你是有意还是无意。
老师:有没有构成一定的社会危害程度是确定是否违法犯罪的重要依据。比如两人开玩笑,你打我一下,我打你一下,没什么伤害,不是违法,但如果其中一人不注意打到另一人的眼睛上,把眼睛打坏了,达到伤残的程度,那他就是违法了,就必须承担法律责任。所以案例中的甲造成了乙从楼上摔下严重受伤,显然违法了。
主持人:乙经医院的全力抢救,虽然脱离了危险,但仍被医疗鉴定部门确定为重伤,我再请问同学们:(甲违反了什么法?)
学生:他犯了伤害罪。
学生:他的行为造成了乙的严重受伤,所以他侵犯了乙的人身权利。
老师:同学们说得很对。其实在法律上,违法行为还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两种类型,他们的区分有明确的法律条文,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严重违法行为对人或社会造成的危害比一般违法行为大。所以甲的失手造成了对乙的严重伤害,他的行为已构成了严重违法,也就是俗称的犯罪。甲违反了《刑法》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
主持人:接着幻灯片打出第3个问题:你认为案例中的甲应得到怎么的法律惩罚? 学生根据自己对案件的理解和情感的投入,各抒已见,有说罚款的,有说判刑的。老师:同学们,你们可知道,确定一个人有没有犯罪,犯了什么罪,以及应该受到怎样的制裁,不是凭感情用事,也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在法律上,都有明确的条文作为依据。
根据《刑法》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二百三十五条: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主持人:幻灯片打出第4个问题:从这个案例中,你能够获得哪些启示? 学生:我学到了很多法律知识,知道违法和犯罪的区别。
学生:我知道一个人做错了事,即使是无意的,只要对别人造成了伤害,就是违法的,所 以我以后要处事要慎重,不能做出伤害别人的事,因为伤害了别人,其实也是伤害了自己。
学生:我觉得我们以后不能再与同学随意玩笑,尤其是在楼梯、阳台、马路边、河边等一些危险的地方,因为一不注意,就会有意外发生,我们不能让这个意外毁了我们的一生。
三、案例分析:
主持人:我曾经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个小学生意外伤害的案例:
出示资料:6月17日下午3:00,连江县东岱镇某小学六年级(1)班,孩子们正聚精会神地听语文老师讲解和布置各种复习统考的题目
四、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你在今后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第10课
用电安全教育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充分了解了解触电的原因,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提高学生的自救意识。
教学内容:学习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自救逃生方法和急救措施。教学重点:了解触电的原因、触电的形式提高安全用电意识。教学过程:
下面,我们先来学习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与自救的逃生方法。
(一)触电及触电的危险.
人体是导体,当人体上加有电压时,就会有电流通过人体.当通过人体的电流很小时,人没有感知;当通过人体的电流稍大,人就会有“麻电”的感觉,当这电流达到8~10mA时,人就很难摆脱电压,形成了危险的触电事故,当这电流达到100mA时,在很短时间内就会使人窒息、心跳停止.所以当加在人体上的电压大到一定数值时,就发生触电事故.
通常情况下,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是安全的,称为安全电压.
照明用电的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是220V,绝不能同时接触火线与零线.零线是接地的,所以火线与大地之间的电压也是220V,一定不能在与大地连通的情况下接触火线.
(二)几种触电类型.
(1)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人接触了火线与零线或火线与大地. ①人误与火线接触的原因. a.火线的绝缘皮破坏,其裸露处直接接触了人体,或接触了其它导体,间接接触了人体. b.潮湿的空气导电、不纯的水导电——湿手触开关或浴室触电. c.电器外壳未按要求接地,其内部火线外皮破坏接触了外壳.
d.零线与前面接地部分断开以后,与电器连接的原零线部分通过电器与火线连通转化成了火线.
②人自以为与大地绝缘却实际与地连通的原因.
a.人站在绝缘物体上,却用手扶墙或其它接地导体或站在地上的人扶他. b.人站在木桌、木椅上,而木桌、木椅却因潮湿等原因转化成为导体. ③避免家庭电路中触电的注意事项.
a.开关接在火线上,避免打开开关时使零线与接地点断开. b.安装螺口灯的灯口时,火线接中心、零线接外皮.
c.室内电线不要与其它金属导体接触,不在电线上晾衣物、挂物品.电线有老化与破损时,要及时修复.
d.电器该接地的地方一定要按要求接地. e.不用湿手扳开关、换灯泡,插、拔插头. f.不站在潮湿的桌椅上接触火线.
g.接触电线前,先把总电闸打开,在不得不带电操作时,要注意与地绝缘,先用测电笔检测接触处是否与火线连通,并尽可能单手操作.
(三)发生触电事故后的措施
(1)如果发现有人触电了,下列哪些措施是正确的?
A.迅速用手拉触电人,使他离开电线.B.用铁棒把人和电源分开. C.用干燥的木棒将人和电源分开.D.迅速拉开电闸、切断电源.
E、将触电人转移到空气流通的地方。F、若停止呼吸,立即进行人工氧合。
通过讨论要学生明确:处理触电事故的原则是尽快使触电人脱离电源,而避免在处理事故时,不使其他人再触电,所以A.B两项是绝对错误的.
2.如因电线短路而失火,能否立即用水去灭火?为什么?
要学生明确:不能,因水可导电,会加重灾情.必须迅速切断电源,用砂土、灭火器扑灭火焰.
(四)安全用电原则
电器设备安装要符合技术要求.不接触高于36V的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电器设备中的绝缘体.第11课 如何防止吸毒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2、自觉与涉毒违法犯罪作斗争。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毒品,了解青少年吸毒的原因。教学难点:了解毒品的危害,并能自觉抵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牢记“四知道”
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制法规教育,了解毒品的危害,牢记“四知道”。一要知道什么是毒品;
二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除; 三要知道毒品的危害;
四要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制制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诱惑寻求刺激,赶时髦。
不听信花言巧语
不听信毒品能治病、减肥,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
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中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进娱乐场所要谨慎
进歌舞厅等娱乐场所要谨慎,决不随便听信别人诱劝吸食可疑物品,更不能明知是摇头丸、K粉等新型毒品而吸食。
知错就改,切不可一错再错
即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不再吸第二次,绝不要吸第三次。第12课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教学目的:
1、使广大学生了解本法内容;
2、使每一位同学远离本法中所列的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3、理论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作品学兼优的好青少年。教学重点: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同学们!今天的法制教育让我们一起学习1999年6月28日由第九届全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第十次会议通过的,1999年11月1日起开始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二、颁布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意义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对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对青少年一代寄予了无限的希望,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国家出台诸多的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和实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保护青少年成长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一共八章,分别为:总则;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教育;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未成年人犯罪的自我防范;对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预防;法律责任和附则。
三、讲授新课
今天我们重点学习本法中的第三章;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1、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又有俗话说:风是雨的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渐变过程。此间必然会出现诸多前兆与信号。小错不断,大错必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就是由于他们长期养成了不良行为,放任自己而又没有及时有利的得到矫正而发展形成的。根据常见的违法犯罪征候、迹象,根据外部表象的差异其前兆分成8类6种。
言语:经常骂街、谈男论女、隐语黑话、好说谎话、缄口不言、脏话不断。
举止:衣帽不整、精神不振、吊儿郎当、蛮横无理、顶撞师长、爱打群架、强行索物、哥们义气、逞强跋扈、轻佻放纵、坐卧不安、行踪诡秘、大把花钱,喜怒无常。结交“哥们、姐们”、口哨唤人、纸条传情、纹身标志。起居:生活懒散、饭量骤减、出没无常、结群闲逛。打扮:注重打扮,过度化妆、讲究发型、统一装束。
嗜好:抽烟喝酒、参与赌博、混迹舞场、偷阅书刊、迷恋网吧。携物回家、护身器具、异性物件、书包异物。
学业:旷课逃学、成绩突降、考试作弊、课堂捣乱、课上睡觉。
2、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列出了九种不良行为: 旷课、夜不归宿;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
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出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其它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3、不及时矫正不良行为的后果
对具有以上所列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如果不及时教育、其不良行为得不到有力的尽快的矫正,那不良行为的进一步发展就会导致违法犯罪,前兆就变成违法犯罪事实。
例一:湖北某缔结连发生8起家庭被盗、商店被撬案件,现场不留痕迹,作案手法高超。经侦破,这伙神出鬼没的作案团伙是由21名13岁左右的初中学生组成。这些人有的从8、9岁就染有不良习气,优劣机,但又得不到及时的教育和矫正,最终走向犯罪。
例
二、北京曾处理过一个8人抢劫、流氓团伙,平均年龄不足14岁,他们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内作案15起。这8个人也都是从小很小就不良习气缠身,行为不端,劣迹斑斑,有的不到及时矫正,最终也走向犯罪。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4、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要从预防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开始 预防不良行为要从小抓起,从现在做起。
5、指导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A、良好习惯,良好行为的养成要经过一个长期的 培养训练。预防不良行为必须从小抓起;预防不良行为要从具体的小事抓起。小事不小。小时不抓,就演变成大错。教育无小事;
B、从小抓,抓小事,久而久之,形成良好习惯,使不良行为得到及时的制止和矫治,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抓好两“小”,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关键环节。
C、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接班人。D、《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小学生行为的准则,应努力做到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要做到:自尊自爱,注重中学生仪表,真诚友爱,礼貌待人,遵规守纪,勤奋学习,勤劳俭朴,孝敬父母,严于律己,遵守公德。以高尚道德。
四、结束语:祝:每一位同学都成为遵纪守法,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第13课 珍爱生命,远离危险
——防溺水安全教育
教学内容:学习游泳安全知识,学习溺水安全的基本常识,培养有关防范力。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提高安全意识,愿意自觉去学习防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知识目标——初步了解防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知道每一个学生(包括公民)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能力目标——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防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课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生命安全高于天,父母给你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每个人都要珍惜生命、注意安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主题是防溺水教育。
二、新授
1、游泳中要注意的问题:
组织学生观看安全教育专题片中学生游泳的画面。学生讨论:在游泳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以后,教师进行总结:
游泳要严格遵守“四不”:未经家长、老师同意不去;没有会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深水的地方不去;江溪池塘不去。
2、在网上搜集学生发生溺水而导致死亡的事故,然后组织学生共同分析发生溺水事故的原因,教师作总结:
溺水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不会游泳;游泳时间过长,疲劳过度;在水中突发病尤其是心脏病;盲目游入深水漩涡。
3、溺水的急救
(1)发现溺水者如何将其救上岸。教师进行详细讲解:
方法一: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
方法二:若没有救护器材,可以入水直接救护。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他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为什么?)然后拖运。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
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规定:“未成年不能参加抢险等危险性活动。”
学生按照教师的讲解方法,全班学生每2人分成一个小组,进行模拟演示,1人扮演溺水者,1人扮演救护者。每个小组轮流进行,其他同学细心观察,最后做出总结,指出优点和缺点。
(2)如何开展岸上急救
教师详细讲解急救步骤:
第一步:当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应立即将其口腔打开,清除口腔中的分泌物及其他异物。如果溺水者牙关紧闭,要从其后面用两手的拇指由后向前顶住他的下颌关节,并用力向前推进。同时,两手的食指与中指向下扳颌骨,即可搬开他的牙关。
第二步:控水。救护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溺水者的腹部放到屈膝的大腿上,一手扶住他的头部,使他的嘴向下,另一手压他的背部,这样即可将其腹内水排出。
第三步:如果溺水者昏迷,呼吸微弱或停止,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通常采用口对口吹气的方法效果较好。若心跳停止还应立即配合胸部按压,进行心脏复苏。
第四步:注意要在急救的同时,要迅速打急救电话,或拦车送医院。
学生按照教师的讲解方法,全班学生每2人分成一个小组,进行模拟演示,1人扮演溺水者,1人扮演救护者。每个小组轮流进行,其他同学细心观察,最后做出总结,指出优点和缺点。
三、课堂总结
1、同学们小结:
通过这次活动,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师小结:
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同学们通过这堂安全教育课,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防溺水安全原则的好习惯。
四、课后作业
利用查找书籍、上网、开展调查等方式深入了解防溺水的知识,写一篇调查报告。
第14课 一碰都不能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识吸毒行为,认清毒品的危害性。情感觉悟目标:
1、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2、自觉与涉毒违法犯罪作斗争。
能力目标:
1、自觉远离毒品,增强他们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
2、运用网络查找资料的能力要求学生围绕进制下列内容搜集资料A毒品的种类;B 毒品的危害;C 吸毒成瘾的途径;D 吸毒成瘾的原因,如何预防;E 刑法有关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有关条款;
3、结合社会现象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学重点: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教学难点:认识吸毒行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教师总结毒品的危害
① 吸毒摧残人生:对身体的危害,自伤、自杀、自残,加速死亡; ② 吸毒毁灭家庭: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 ③ 吸毒危害社会: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
二、进入专门的禁毒网,进一步了解毒品相关知识。
A毒品的种类;B毒品的危害;C 吸毒成瘾的途径;D 吸毒成瘾的原因,如何预防;E刑法有关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有关条款。
三、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在上网进一步认识毒品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
1、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① 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②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③ 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④ 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 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⑤ 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⑥ 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坚决不再吸第二次。
四、教师总结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时刻记住,一旦惹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毒品这东西一碰都不能碰。
第15课 《小学生知法守法》
教学目的
通过张小强学法、知法、守法的事例,教育学生在社会上要遵纪守法,并懂得首先要从遵纪做起。教学要点
1.学习张小强学法、知法、守法,并懂得守法首先要从遵守纪律做起。
2.做遵纪守法的好少年。教学准备
1.结合课文内容绘制挂图2幅。
2.课前搜集一些关于论述纪律与自由的格言名句。
3.学生思想状况分析:①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对 “ 知法守法 ” 的深刻理解。②个别学生不能自觉遵纪守法。教学过程
一、导题:
同学们,讲课之前,老师向你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在马路上行走,有人欺侮了你,你会怎么办?回答得很好,我们当中有些人表现出了一种无畏的英雄气概,但这并不是最理想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如果遇到拦路抢劫的事,我们最好能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少年。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5课--《知法守法》。板书课题:《知法守法》一课向我们介绍了用法律保护自己,不违犯法律的好少年--张小强,那么,张小强是怎样做的呢?请 听故事。
二、讲述故事,激情明理:
1.创设情境、讲述故事。
2.提出问题,引导明理:问题:
①当别人对小强强行搜身时,小强是怎样做的?
②小强为什么不让哥哥去报复?如果去报复后会造成什么后果?③小强为什么能受到别人的称赞?
3.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4.师生共议,明确道理。学生议论,教师小结。
小结:①小强在被别人拦住,遭受恐吓的时候,并没有被吓倒,他勇敢地站在那里,冷静地劝说那几个人;当那几个青年强行对他搜身时,小强利用自己所学的法律知识保护了自己,指出了他们的行为触成了犯罪。假如你是小强,你这时会怎样做?说的很好,我们要用法律保护自己,首先必须知法、懂法,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必须多学法律知识,只有掌握了法律知识,才能知道什么是违法犯罪,才能在自己受到伤害时保护自己。
②是的,小强清楚地知道:如果哥哥去找他们,一定会用暴力报复他们,而使用暴力去报复人是违法的,因此小强不让哥哥去找他们。小强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避免了一场流血事件,二是使哥哥免于违法。当然这一切都是与小强知法守法分不开的。假设这件事发生在你身上,你的亲人要去报复别人,你会怎样做?假如那几个青年是你的亲人,你又会怎样做?
小结:以后,我们一定要多学些法律知识,不做违法的事。假如我们的亲人要做违法的事,一定要劝阻。如果已经做了违法的事,一定要劝说他们到公安机关自首。让我们共同努力,维护社会治安,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少年,好吗?
③小结:小强之所以受到人们的称赞,是因为他平时学习了很多法律知识,知道用法律去劝阻别人不违法,模范地做到了学法、知法、守法。
三、拓宽知识,深化明理:列举事例,强化明理。
小强是我们青少年学法、知法、守法的典范。有谁知道我们身边知法守法的事迹吗?小结:你们说的这些事迹,有很多老师也知道,他们一方面自己遵纪守法,另一方面用法律终止别人违法,虽然不是轰轰烈烈的壮举,却维护了社会的安宁,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四、对比讨论,辨析明理:
① “ 少年儿童是国家的小公民,应该学法、知法、守法。” 小结:少年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有权利和义务维护祖国的安定,因此应该学法、知法、守法。
② “ 少年儿童天真活泼,不应该受法律的约束。” 小结:天真活泼并不是无拘无束,少 年儿童的天真活泼是在以纪律和法律为前提条件下的天真活泼,所以也应以遵纪守法为先决条件。
③ “ 你准备怎样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少年。” 小结:从小学法、知法、守法,同时要运用法律知识劝阻别人的违法行为,为维护社会的安定做出贡献。
五、简单总结,激情导行: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张小强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同时,终止了个别人的违法行为,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希望你们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从小遵守纪律,长大遵守法律,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第16课
交通安全教育
活动目的:
1、知道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作用,知道有关的交通法规,懂得应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2、知道从事交通运输业人们的辛勤劳动,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劳动,爱护交通设施的意识。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提问:
1、交通运输业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那些方便?
2、如果没有交通运输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谈话:交通运输是现代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交通运输为现代人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由于一些人重视交通安全的程度不够,它也给很多家庭带来了不幸。我们应该发挥交通运输积极的方面,克服不利的因素,让他更好的为我们服务。
(二)、学生汇报:
1、学生介绍乘车、乘船的有关资料。
①学生介绍乘车、乘船的有关知识。②播放视频“车中的危险”。
2、学生介绍各种交通标志及相关法规。
①学生用课件或图片介绍各种交通标志。②学生介绍相关的交通法规。
3、学生介绍文明乘车方面的资料。
①学生表演小品“在公共汽车上”。②学生讨论。
4、学生介绍重大交通事故的案例。(请学生分析他们违反了法规中的那些条款。)
5、交警介绍中小学生常出现的交通事故及其原因。
6、学生介绍在街头实地调查车辆和行人违犯交通规则的情况。
(三)、师生小结:提问:今天你学到了那些知识,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小结;交通运输是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交通运输为现代人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由于一些人忽视交通法规,给很多家庭带来了不幸。我们应该遵守交通法规,注意交通安全,发挥交通运输积极的方面,克服不利的因素,让他更好的为我们服务。
第17课 关注我的未来,对毒品SAY “NO”
教学目标:
认识常见的毒品,知道其危害,并能自觉预防。了解戒毒难的问题所在,了解毒品对人的影响不仅是生理而且是心理的。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毒品,了解危害,了解陷入毒品的心理因素。认识毒品与艾滋病的关系。教学难点:了解毒品的危害,并能自觉抵制。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讨论:分组讨论,并派代表谈谈看了宣传短片之后的感受。
二、什么是毒品?
毒品——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三、几种毒品介绍
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上网找有关毒品的资料,包括属性及危害等,然后为其他同学介绍。教师只作补充。(让学生动手,能使学生更积极的去关注这个问题。而同时,在找资料的过程当中,学生会看到很多关于毒品的其他介绍,类似毒品让人自残的相片,或是毒品令人家破人亡的照片等等。这样能更加震撼他们的心灵。)
四、吸毒的原因分析 讨论:吸毒的原因有哪些?
总结:根据调查,吸毒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1)好奇心驱使 在调查报告中占第一位的原因就是“体会感觉”、“抽着玩玩”、“试一试”、“尝新鲜”。这种“试一试”的念头往往就是走吸毒不归路的开端。
(2)寻找刺激 吸毒时髦、气派、富有,特别是一些先富起来的个体老板,认为该享受的全体验过了,抽一口,不枉来一世。可这一抽上,富有很快变成贫穷,百万富翁沦为乞丐多不胜数。
(3)逆反心理 有人为吸毒者作戒毒榜样,导致吸毒后戒不了;有的被激将而吸毒,特别是个性极强的人往往被自信心所蒙蔽。
(4)被欺骗、引诱不少吸毒者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欺骗吸毒,几次后找到了欣快感而无法自拔。不少毒贩为扩大毒网,经常利用青年学生的无知多方引诱。
(5)环境影响 多见于家庭亲友,所谓近墨者黑。
(6)负面生活事件影响 对于感情脆弱、意志薄弱的人更容易发生。夫妻感情不和、失恋、父母离异、事业受挫、经营破产、失业待业等引起的苦闷、情绪低落,以毒麻醉,解脱苦恼。
(7)医源性成瘾 由于国家对于麻醉品控制较多,现在医源性阿片类药物成瘾已不多见。可以看出,许多人开始吸毒都不是因为身体的需要,而是因为心理好奇的驱使。每个人对毒品大概都有好奇心,但是,每个人也都潜在的存在能自我控制的力量。我们学习毒品的危害,是为了让大家能在遇到类似的事情或是类似的好奇心时,运用好自己那种控制自己的力量,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
五、毒品的危害
[讨论]找身边人的例子,来分析其危害。[案例]儿女染毒瘾
亲人泪满襟
某某同志是著名的老红军。其儿子从1993年染上毒瘾后,两年时间吸掉家中10多万元的资产。在无钱吸毒的情况下,1995年3月,吸毒成瘾的儿子偷走英雄父亲的一枚军功章,拿到广州换回1克毒品,其父泪流满面地找到公安局,要求公安机关无论花多大代价都要追回军功章。他说“儿子不要可以,军功章是党和国家荣誉的象征,是我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阐述] 毒品的危害可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1、生理危害。
2、心理危害。
同样的,戒毒业就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生理戒毒比较容易,而心理戒毒比较困难。对毒的心理依赖,让很多人在戒毒多次后仍然选择继续吸。(用一些屡次戒毒不成功的案例来说明问题。)
六、如何防止染上毒瘾 [讨论]如何防止染上毒瘾。
[总结]只要做到以下几条,青少年就能有效地防止吸毒:
(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了解毒品的危害,懂得“吸毒一口,掉入虎口”的道理;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中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定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5)进歌舞厅要谨慎,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6)即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不再吸第二次,更不要吸第三次。
七、吸毒与艾滋病
[阐述]随着边境走私、贩卖毒品问题的越来越严重,吸毒的蔓延,艾泫病浒危险性将进一步扩大,其在我国已进入艾泫病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最凶恶的疾病之一。我国发现的艾泫病病例与西方相比虽然较少,但是快速增长期。据调查,我国目前艾泫病病毒的感染方式主要是静脉注射毒品。云南艾泫病监测中心负责人指出,目前,有国外的吸毒者中,艾泫病静脉注射吸毒者的感染率为23%,而我国边境一带的毒品流行灾区,吸毒群体艾泫病感染率竟高达68%。1989年在云南德宏地区爆发的HIV局部流行就是典型一例,146例吸毒者使用被污染的针头注射毒品而感染艾滋病病毒。截止2001年9月,全国累计报告的28133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因静脉注射毒品感染的占68.7%。如果说毒害能戒,那艾滋病可却无法医治。种种理由,都在教我们向毒品说“不”。
第18课
学习收养法
教学内容:学习收养法。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白《收养法》
2、懂得用法律手来保护自己。教学难点:应用法律保护自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举例导入
玲玲从小就被杨老汉收养。前不久,玲玲去看望亲生父母,生母见玲玲又懂事又会干活儿,32 十分喜欢,就让玲玲留在身边,不让她回杨老汉家。杨老汉几次催促都遭到拒绝。
请问:杨老汉能将玲玲领回去吗?
为了保护合法的收养关系,维护收养关系当事人的权利,我国于1991年12月公布了《收养法》。《收养法》第22条规定:“自收养关系成立之日起,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法律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养子女与养父母的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于法律关于子女与父母的近亲属关系规定。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
杨老汉收养了玲玲,并对她尽了抚养和教育义务,已经形成了养父母与养子女的关系,这种关系不能随随便便就被解除。因此,玲玲的生母阻挠杨老汉领回养女是违法的。如果她继续坚持自己的错误,杨老汉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诉,请人民法院依法保护这一收养关系。
法律规定,收养关系建立后,任何一方都不得自行解除。如果收养关系的一方或双方希望解除收养关系,应该协商解决或诉请人民法院解决。
二、总结全文,分组讨论
第19课 防火自救安全教育
教学目标:
1、火灾报警常识
2、火灾中各种逃生自救的办法
3、提高学生的防火自救意识。教学重点:火灾报警常识、火灾中各种逃生自救的办法
教学难点:掌握火灾中各种逃生自救的办法,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防火自救能力。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问题导入:当火灾袭来,你如何逃生? 教师活动:给出几种火灾现场情形:
1、家住一楼,家外着火,火小烟大,情况紧急。
2、家住二楼,家外着火,火大。
3、家住高楼,楼有电梯,家外着火,火大封门。
4、电线老化,室内着火,明火烧身,危在旦夕。
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教师给出的火灾现场情形,制定相应逃生方案。
(二)常识介绍
1、火灾报警须知:
1)、拨打火警电话“119”。
2)、火灾情况要报详细:×××单位、××区××街××号发生火灾,×××物质在燃烧,火势很大,请速来扑救,电话是×××××××。
3)、要派人来主要路口迎接消防车。
2、学习自救知识:
I)、火灾发生后,如何逃生。
一旦火灾降临家庭,应抓紧时机进行扑救。常用的灭火工具是水、湿棉被、砂土、干粉等。值得注意的是,电器起火应首先切断电源再进行扑救。若发现火势较大时,立即拨打 “119”,说清楚着火的详细地址、起火物品,然后离开火场到主要路口引导消防车前来扑救。切忌贪恋财物贻误逃生时机。
起火部位在自己宿舍之外:用手先试一下门把手及门是否灼热。如果不觉得热,可用身体和脚抵住房门,小心地将门开一条缝,观察门外火情。若烟雾弥漫,热气由门缝逼进灼热难耐或用手伸到门外上方感到热气逼人,应立即关闭房门,向房门泼水,并用湿棉被、毛巾等物品封住房门,以暂阻火势蔓延进屋。若烟雾不大,门外上方热度可以忍受,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必要时把全身用水淋湿或披一条湿棉被,采用低头弯腰的办法打开房门逃生。如果火将门封住,无法由房门逃生,只有依靠外窗和阳台。若楼层不高,可利用床单、窗帘、衣服等物品连接成救生绳捆于窗框、暖气管等物体上,沿绳下滑逃生;也可利用水漏管道下滑逃生。居住在二楼的学生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可将床垫、棉被、沙发垫等缓冲物扔到窗下,再跳楼逃生。跳的时候应采取用手攀窗台或阳台外沿,身体垂直向下的姿态跳下。如果居住的楼层很高,用尽室内之物也无法拥有足够长度的救生绳,应不时地向房门泼水争取时间,到阳台或窗口持醒目之物挥动、呼喊或利用现有长度的救生绳下滑到其它楼层暂避。
如果火不但封了门,窗外也是一片火海时,应将门窗全部关闭,用湿棉被、毛巾、衣物等封堵门窗,同时采取打电话、敲打脸盆、向窗外抛东西等手段吸引外部人员注意,以便获救。
逃离途中切记不可使用电梯。因为火灾中线路常被烧坏,会使你被困电梯中无法逃生。几种逃生方法的总结:
1)、关门求生
2)、测试门的温度 3)、从窗户逃生
4)、高层建筑火灾逃生 5)、公共场所火灾逃生 6)、安全出口逃生 II)、身上着火怎么办?
发生火灾时,如果身上着了火,千万不能奔跑,因为奔跑时,会形成一股风,就像是给炉子扇风一样,火会越烧越旺。着火的人乱跑,还会把火种带到其他场所,引起新的燃烧点。
身上着火,一般总是先烧着衣服、帽子、裤子。这时,最重要的是先设法把衣、帽、裤脱掉,如果来不及脱,也可卧倒在地上打滚,把身上的火苗压熄灭,或者跳入就近的水池、水缸、小河等水中去,把身上的火熄灭。
(三)组织学生研究探讨火灾时人心理与行为的误区 错误的逃生模式。原路脱险
这是人们最常见的火灾逃生行为模式。因为大多数建筑物内部的平面布置、道路出口一般不为人们所熟悉,一旦发生火灾时,人们总是习惯沿着进来的出入口和楼道进行逃生,当发现此路被封死时,才被迫去寻找其他出入口。殊不知,此时已失去最佳逃生时间。因此,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的大楼或宾馆时,一定要对周围的环境和出入口进行必要的了解与熟悉。多想万一,以备不测。
向光朝亮
这是在紧急危险情况下,由于人的本能、生理、心理所决定,人们总是向着有光、明亮的方向逃生。光和亮就意味着生存的希望,它能为逃生者指明方向道路、避免瞎摸乱撞而更易逃生。而这时的火场中,90%的可能是电源已被切断或已造成短路、跳闸等,光和亮之地正是火魔肆无忌惮地逞威之处。
盲目追随
当人的生命突然面临危险状态时,极易因惊惶失措而失去正常的判断思维能力,当听到或看到有什么人在前面跑动时,第一反应就是盲目紧紧地追随其后。常见的盲目追随行为模式有跳窗、跳楼,逃(躲)进厕所、浴室、门角等。只要前面有人带头,追随者也会毫不犹豫地跟随其后。克服盲目追随的方法是平时要多了解与掌握一定的消防自救与逃生知识,避免事到临头没有主见而随波逐流。
自高向下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火焰向上飘。当高楼大厦发生火灾,特别是高层建筑一旦失火,人们总是习惯性地认为:火是从下面往上着的,越高越危险,越下越安全,只有尽快逃到一层,跑出室外,才有生的希望。殊不知,这时的下层可能是一片火海,盲目地朝楼下逃生,岂不是自投火海吗?随着消防装备现代化的不断提高,在发生火灾时,有条件的可登上房顶或在房间内采取有效的防烟、防火措施后等待救援也不失为明智之举。
冒险跳楼
人们在开始发现火灾时,会立即作出第一反应。这时的反应大多还是比较理智的分析与判断。但是,当选择的路线逃生失败发现判断失误而逃生之路又被大火封死,火势愈来愈大,烟
雾愈来愈浓时,人们就很容易失去理智。此时的人们也不要跳楼、跳窗等,而应另谋生路,万万不可盲目采取冒险行为,以避免未入火海而摔下地狱。
(四)教师引领学生重新设计逃生方案
(五)小结:
水火无情,当有灾害发生时,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因地制宜,恰当地运用逃生自救的方法,保证自身的安全。中学生遇到灾害不应该袖手旁观,但一定要以保证自身生命安全为前提。
(六)作业:制作一期防火自救的板报。
第20课 珍惜生命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识吸毒行为,认清毒品的危害性。情感觉悟目标:
1、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2、自觉与涉毒违法犯罪作斗争。
能力目标:
1、自觉远离毒品,增强他们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
2、认识毒品的种类;认识毒品的危害;认识吸毒成瘾的途径;认识吸毒成瘾的原因,如何预防;
3、结合社会现象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教学难点:认识吸毒行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世界禁毒日:
1、每年的6月26日是什么日子?
2、你知道为什么要设立世界禁毒日?
二、什么是毒品:
1、观看资料片,了解毒品的种类:
各类毒品,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划分方法。联合国麻醉药品委员会将毒品分为六大类:吗啡型药物(包括鸦片、吗啡、可卡因、海洛因和罂粟植物等)是最危险的毒品;可卡因、可卡叶;大麻;安非它明等人工合成兴奋剂;安眠镇静剂(包括巴比妥药物和安眠酮);精神药物,即安定类药物。
2、毒之花——罂粟花:
罂粟原生于地中海东部山区及小亚细亚埃及等地。在古埃及,罂粟被人称之为“神花”。古希腊人为了表示对罂粟的赞美,让执掌农业的司谷女神手拿一枝罂粟花。古希腊神话中也流传着罂粟的故事,有一个统管死亡的魔鬼之神叫做许普诺斯,其儿子玛非斯手里拿着罂粟果,守护着酣睡的父亲,以免他被惊醒。
罂粟属草本植物,一般秋种夏收,高4尺至5尺,叶大而光滑,花大而艳丽,有红、黄、白、粉红、紫等色。在美丽的花朵下却蕴藏了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阿片。阿片是植物罂粟未成熟的果实被刀割后流出的汁液,二三天后,这种牛奶状乳胶逐渐变干,颜色由白变黑,这就是鸦片。
公元一六二四年,即明朝天启年间,荷兰人把鸦片和烟草混合吸食的方法传入中国内地,鸦片传播开来。
多少年来,人们出自对生的渴望、对死的恐惧和对快乐的追求,千方百计的寻求着解除肉体、精神痛苦的药品,鸦片、吗啡、海洛因、大麻、可卡因在带给人类短暂的虚幻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痛苦。
三、毒品的危害
1、吸毒摧残人生
对身体的危害、自伤、自杀、自残、加速死亡
2、吸毒毁灭家庭
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
3、吸毒危害社会
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
四、如何预防:
1、吸毒成瘾的途径:
2、吸毒成瘾的原因:
3、刑法有关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有关条款。
五、想和做:
1、别人吸毒,真的不关我们的事吗?
2、如果发现有人吸毒、贩毒,你怎么办?
3、我们在交友、选择活动场所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青少年容易成为吸毒、贩毒者的目标?
4、当有人向你提供毒品的时候,你该怎么做?
5、小结:
根据你们的回答,老师概括出五个方法:(1)直截了当——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
(2)金蝉脱壳——根据不同情况找借口委婉拒绝。(3)主动出击——立刻提出反建议。
(4)秘密报案——寻找机会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者秘密拨打110报警,民警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助。
(5)及时告知师长——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一定不要被他们威吓住,要在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六、教师总结: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也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时刻记住,一旦惹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毒品这东西一碰都不能碰。所以,我们要拒绝毒品,保护自己远离毒品,如果你遇到了有不法的毒品交易,一定要向告诉大人或报警,不能置之不理,因为禁毒、防毒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让我们时刻记住:“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第21课 行走的安全常识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提高安全意识,愿意自觉去学习《道路交通法》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2、能力目标——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交通法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交通法的行为的辨别能力。教学过程
1.每位同学必须牢记如下行走安全常识:
指挥灯信号 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行;黄灯亮时,不准行人通行,但已进入人行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行人通行;黄灯闪烁时,行人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人行横道信号灯 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过人行横道;绿灯闪烁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但已进入人行横道的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
行人必须遵守的规定 行人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靠右边行走;穿越马路须走人行横道;通过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遵守信号的规定;通过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道,38 要左顾右盼,注意车辆来往,不准追逐,奔跑;没有人行横道的,须直行通过,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有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的,须走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不准爬马路边和路中的护栏、隔离栏,不准在道路上推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行走时,哪些情况最危险呢?(1)横穿马路很容易出危险。
(2)三五成群横着走在非人行道上,这样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3)上、下班高峰过后,马路上车辆稀少,因为路中车少人稀思想麻痹。麻痹加麻痹就等于危险。
(4)行走时一心两用,边走边看书,或边走边想问题,或边走边聊天,边走边玩„„这样做,可能车子不来撞你,你倒自己去撞车子,因此也十分危险。
2.骑车安全
(1)不满12周岁的孩子,不能在道路上骑车。这是交通规则规定的。(2)不打伞骑车。(3)不脱手骑车。(4)不骑车带人。(5)不骑“病”车。(6)不骑快车。(7)不与机动车抢道。(8)不平行骑车。
最后还要注意,在恶劣的天气如雷雨、台风、下雪、或积雪未化、道路结冰等情况下,也不要骑车。
3.乘车安全
(1)上车前先看清公共汽车是哪一路,因为公共汽车停靠站,往往是几路公共汽车同一个站台,慌忙上车,容易乘错车。
(2)待车子停稳后再上车或下车,上车时将书包置于胸前,以免书包被挤掉,或被车门轧住。
(3)上车后不要挤在车门边,往里边走,见空处站稳,并抓住扶手,头、手、身体不能 伸向窗外,否则容易发生伤害事故。
(4)乘车要尊老爱幼讲礼貌,见老弱病残及孕妇要主动让座。(5)乘车时不要看书,否则会损害眼睛。
第二篇:禁毒知识法制教育课教案
禁毒知识法制课教案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教学目的:
教育学生认识毒品,远离毒品,提高防范毒品的能力。
教学内容: ⒈毒品知识;
⒉毒品的危害;
⒊面对吸毒人员,如何保护自己。
教学过程:
一、从案例引出课题
这个故事发生在四川的一家强制戒毒所。这家戒毒所,有一位姓王的女医生,她每天看见大量的戒毒人员因吸毒而痛不欲生。一贯好强的她对此表示怀疑:“难道毒瘾真不可抗拒吗?” 她决定要以身拭毒,要亲身“获得感受”,用自己的自信来征服毒品,她要写一篇震动世界的论文,以自己的“伟大”实验来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她从戒毒人员那里获取了购买毒品的渠道,然后开始了她的“伟大安验”。王医生开始了她精心计划的第一步,开始吸了第一口毒,并在专用记录本上描述:“极难受,呕吐。”第二次,她接着记录:“开始有些舒适感。”第三次,她写道:“较适应。”如果这时她毅然止步,她仍然是一名令人尊敬的医生,但她没有。第四次,她又写道:“完全适应”。这时,她已认定自己是真正的海洛因征服者,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吸毒人员,她要将亲身实验告诉世人,她是毒魔的唯一征服者。她要像丢弃一双破鞋一样地丢弃毒品。然而当她象饿虎扑羊般地扑向海洛因时,一切就变得那么地可悲、可叹又可笑了。这时她后怕了,她开始挣扎了,然而越来越大的毒瘾,使她难以自拔,先失去了丈夫,然后把存款吸光,把家俱变卖,然后变得一贫如洗。没多久,她的身体开始变得丑陋:身体消瘦,头发开始脱落,身体表面所有可以注射的大小静脉处已看不见一处完好的肌肤。最后,在她“伟大的实验”只有1年零7个月的时候,割脉自杀了。此时,她才30岁。
一个戒毒所的女医生掉进毒窟就不能自拔,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千万别把生命当儿戏,千万别沾第一口!
二、新课教学 ㈠毒品的危害
⒈对人体的危害
前面讲了王医生用自己的生命做了一个可悲、可叹又可笑的实验,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有名的斯金纳(Skinner)动物成瘾性实验。实验人员把一只猴子关在一只特制的铁笼里,铁笼里设臵了一个铁棒,只要猴子碰动了铁棒,马上就会被打一针吗啡。开始,猴子似乎很气愤,因为挨了一针,很痛,便尽量躲避碰撞铁棒。可是一不小心,它还是碰撞了,自然又挨了一针。几天过后,猴子开始不气愤了。因为它觉得每次碰撞打针后,身体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快乐”。于是,它开始有意识的碰撞铁棒。随着时间的推移,猴子又发现,以前碰一次铁棒可以获得的“快乐”,现在碰两次也得不到了。怎么办?聪明的猴子便更频繁更猛烈地碰撞铁棒。这时,实验人员又安上了另一个可以提供精美食物的装臵。但猴子即使在极端饥饿的情况下,也是宁可要吗啡不要食物。现在,实验人员又把吗啡撤去,换上输液的盐水。于是,猴子出现了以下症状:泪水、打哈欠、浑身发抖,焦躁不安,为了得到曾经有过的“快乐”,它竟绝望地一次次重复着枯燥的碰撞铁棒的动作,毫不气馁。最多的一天内,它竟连续不断地碰撞了两万多次,直到力竭而死。它对毒品的无限渴求,使实验人员惊骇不已。
前面讲的王医生染上毒品后不能自拔,猴子染上毒品后也力竭而死,可见毒品对人体具有强大的杀伤力。毒品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破坏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血液系统,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全国因吸毒而死亡的达10余万人,我县因吸毒而死亡的已有很多人。
⒉对家庭的危害
吸毒不仅对身体健康造成伤害,而且对家庭也是无情的伤害。它可以让百万富翁变得一贫如冼;它能把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搞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老百姓有一句话完全可以说明吸毒对家庭的严重危害:一人吸毒,全家遭殃!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一位老板怎样从百万富翁变得一无所有、倾家荡产。这位廖先生,他从跟人学做土方运输的生意开始,逐渐在上海的土方市场上确立了自己的地位,此后,他又从土方、运输的领域逐步向贸易发展。到1996年,廖先生已经有几百万元的资产。2000年,站在人生巅峰上的廖老板结识了一位据说做“大生意”的陈“老板”。一次应邀拜访时,陈“老板”与他人正在吸食燃烧的白色粉末。廖老板下意识地想到这是“吸毒”!陈“老板”热情地劝他也尝一口,并说:“这是精品啊!我们赚了钱,最大的享受就是吸这个啦!不信你试试,吸了,你就会感到比神仙还快活!”就这样,禁不住诱惑的廖老板走出了最终导致他倾家荡产的第一步。从此以后,廖老板完全被毒品所控制。自以为财大气粗的他,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全部家产都吸光、败光,一家四口的生活都陷入了困境,最后竟然还要拿他女儿储蓄罐里的零钱去买毒品。2005年5月,廖老板走上了以贩养吸的道路,完成了从一个毒品受害者到害人者的转变,终因贩毒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身心憔悴的妻子带着一双儿女离开了他。他在狱中他在狱中大声疾呼:毒品乃万恶之源,任何好奇和幻想,都将让你走向毁灭。
一个拥有几百万资产的老板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为什么会变得一无所有?下面我们来做几道数学题。问题一:吸毒成瘾之后,每天至少需要100元以上的资金,按每日1OO元计算,一年的毒资是多少?(学生计算)结论:100×356=36500元。问题二:一年毒资才三万多元,为什么吸毒会让百万家产的老板倾家荡产呢?(学生讨论,各抒己见。)启发:前面讲的动物成瘾性实验。小结:吸毒会上瘾,需加大剂量。加大剂量,则需增加毒资。吸毒的费用是个无底洞,普通的工资收入根本无法满足吸毒者的需要,即使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也只能维持一时,因为毒瘾永远不可能得到满足,结果只能是吸得一贫如洗、倾家荡产。
⒊对社会的危害
吸毒可以让百万家财散尽,社会上许多吸毒的人本来家庭就不富裕,要吸毒,又没钱,这时又会如何呢?(学生讨论)结论:借、骗、偷、抢!据统计,有八成的吸毒人员有过盗窃、抢劫、抢夺、诈骗、贩毒、卖淫、杀人等违法犯罪行为,吸毒还是艾滋病传播的主要渠道,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艾滋病毒感染者中吸毒人员约占三分之二。
⒋对民族的危害
毒品泛滥成灾,可以毁掉一个伟大的民族。19世纪鸦片侵入中国以后,使国人身体素质明显下降,国力大为减弱,被帝国主义称之为“东亚病夫”。毒品泛滥成灾,势必会造成当年林则徐所警示的“国库将无充饷之银,国中将无御敌之兵”的民族悲剧。有专家指出万恶毒为首”、“毒品猛于虎”,无数的事实可以说明毒品的危害。毒品的危害:危害生命、毁坏家庭、侵蚀社会、殃及民族。
㈡认识毒品
毒品如此厉害,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到底什么是毒品。⒈什么是毒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吗啡、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⒉毒品的种类
⑴鸦片:罂粟花——罂栗果——鸦片(俗称“大烟”),是从罂粟未成熟的罂粟果中流出的浆汁,风干后成深棕色的膏状物,在解放前有的称鸦片为“福寿膏”。鸦片极易使人染上毒瘾,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
⑵吗啡:是由鸦片制成的,其麻醉药力是鸦片的10—20倍,能对大脑皮层起抑制作用导致毒瘾。
⑶海洛因:俗称“白粉”,是在吗啡中加入化学品制成。海洛因的成瘾性和毒性都比吗啡强4—5倍。长期吸食、注射海洛因,将导致多种严重疾病,甚至死亡。
⑷大麻:源于大麻科属植物,主要含有四氢大麻酚,俗称“迷幻烟”。吸食大麻会使人脑功能失调,记忆力受损,心跳过速,免疫力降低。
⑸其它常见的毒品有:可卡因、杜冷丁、氯胺酮、三唑化、咖啡因、安钠咖等。
㈢远离吸贩毒人员
⒈青少年是怎样沾上毒品的?可以说,每一个染上毒瘾的青少年都是在无知中沾上第一口毒,贩毒分子为了发展毒品市场可以说是不择手段的,他们惯用的手段有以下“六招”:毒招之一:谎称“毒品吸一两次不会上瘾。”毒招之二:免费尝试。毒招之三:声称“吸毒能治病解忧”。毒招之四:利用你的好奇心。毒招之五:与你交“朋友”。毒招之六:利用女青年爱美之心,编造“吸毒可以减肥”的谎话。实际情况是,吸毒不仅损害面容和身体,还摧残人们的意志。⒉染上毒瘾的人一般有以下特征:吸毒者都有些什么表现?(讨论)下面请大家欣赏一位吸毒者的“光辉形象”。大家用几个词来描述一下这位“身材苗条,婀娜多姿”的“粉哥”。“万骨瘦如柴、病入膏肓、无可救药、死路一条)(用李伯清的话说,叫搓衣板加晾衣杆的身材),在生活和卫生方面,他们变得无精打采。外出行动表现神秘鬼祟。在经济上,吸毒者一般都是入不敷出,整天四处骗钱,甚至偷抢,但又不见他有正常的支出。藏有毒品及吸毒工具(如注射器、锡铂纸、吸管、烟斗等物)。
⒊发现毒贩或吸毒人员怎么办?(讨论)青少年发现毒贩、吸毒者后,首先要保护自己。不要打草惊蛇,要迅速远离毒贩、吸毒者。在到达安全地带后,可以通过老师、家长,也可以自己直接向公安部门和禁毒机构举报。
㈣毒情现状
⒈我国吸毒、贩毒情况:当前,我国毒品问题十分严重,禁毒工作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据国家禁毒部门提供的不完全数据,全国登记在册的吸贩毒人员114万人,目前,仍有70万人在吸毒,在这些吸贩毒人员中,青少年占了70%左右。全国共有2102个涉毒县(市、区),其中,吸毒人员在百人以下的有942个,百人至千人的有943个,千人以上的有217个。吸毒人员每年就要损耗39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一人一年吸掉5.5万元人民币。
⒉我国禁毒方针:毒品的危害十分严重,我们国家采取了“禁吸、禁贩、禁种、禁制”四禁并举的方针,加大了打击毒品犯罪的力度。全世界都加大了禁毒力度,并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但要彻底禁绝毒品,必须从我做起,从小树立远离毒品的意识。
⒊国家禁毒委提出的禁毒口号:“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让我们一起来高呼:“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禁毒工作从小做起!
第三篇:中学法制知识课程设立情况说明报告
法制知识课程设立情况说明报告
一、基本情况
教育部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立法制知识课程,大力推进普法教育,以多种形式推进学校法治文化建设;点加 强理论体系、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我校一直把德育、法制工作放在首位,着力加强法制工作的领导,在完善和落实法制管理的同时,与辖区派出所实行警校挂钩,聘请了法制副校长,每年做法制知识进校园、进课堂的活动,负责协助、指导学校开展学校治安综合治理法制教育工作,并通过政治课、班会课、国旗下讲话等多种途径实施法制教育。
二、基本做法
(一)把法制教育与政治课堂教学相结合,政治课老师发挥了的“龙头”作用,在课堂上讲授了《宪法》、《刑法》、《预防未成年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发挥了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是我校开展德育教育的主要形式。
(二)把法制教育与班课相结合,坚持主题班会制度,发挥班会课阵地作用,这是我校多年坚持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主要是针对社会上某些不良现象和学生中存在的一些违规违纪行为,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通过师生讨论、辩论、知识回答等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表看法。如一些喜欢上“网吧”和“电子游戏机室”,一些参与赌博打架斗殴,甚至参与社会上一些违法活动的学生,都通过主题班会的学习讲论,很快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认识,增强了法制观念。
(三)把法制教育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丰富了法制教育的内容和
形式。一方面,每学期根据学校法制教育计划经常请司法部门的同志到校给我校师生作法制教育讲座,围绕学生的切身利益,传授实用法律知识,教育学生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权益;另一方面利用宣传板报阵地教育,通过利用升旗仪式、开大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学校定期组织学生观看《交通安全教育图片展》,使学生时刻不忘安全教育;同时,加强“禁毒”教育,学校政教处牵头办了一期法制小报。
三、主要特点
(一)、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法制教育,法制教育内容涉及到课堂教学、德育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不仅在校内,更在校外进行了多种的法制教育活动,并通过系统化的法制讲座,获得了法制教育的基本知识,从生活实践中体会了法制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二)、建立了长期的跟踪机制,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充分利用校讯通,通过电话联系、家访、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等,做好跟踪教育。学校特别重视后进生的校外表现,让法制副校长和老师配合家长做好有不良行为学生的帮教工作。
四、主要成效
推动了全校师生的法治意识,使学生能够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 问题靠法。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全校学生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自己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第四篇:档案法制知识
档案法制知识
一、档案法规体系
(一)档案法规体系的概念
根据法律构成,档案法规体系:是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为核心,由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的若干有关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所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的统一体。包括6个层次,具体内容包括档案法律、档案行政法规、档案地方性法规、档案部门规章、档案地方政府规章、档案工作规范性文件。
(二)档案法规体系的构成
根据《立法法》的规定,我国档案法规体系的构成如下。1.档案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1987年9月5日制定,1988年1月1日施行,1996年7月5日修正)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专门性档案法律。
《档案法》集中地概括地规定了我国现行制度条件下档案事务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基本准则。它是制定其他档案法规文件的依据和准则。是档案工作的法典。其他档案法律文件是对《档案法》的贯彻和细化,其他法律中的档案法律规范是对《档案法》的合理延伸。
《档案法》的修订已列入国务院2016年二类立法项目,即 调研论证类项目。
刑法、民法等基本法律及其他专门法律中也涉及到档案的内容或条款。
《刑法》第329条【盗窃、抢夺国有档案罪;擅自出卖、转让国有档案罪】:抢夺、窃取国家所有的档案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违反档案法的规定,擅自出卖、转让国家所有的档案,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又构成本法规定的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2.档案行政法规
由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或批准。专门性档案行政法规主要有:
(1)《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1990年10月国务院批准,1999年5月5日国务院批准修订,待修订)。它是对《档案法》的细化和具体化。
(2)《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1980年12月9日国务院批准,1980年12月27日国家经济委员会、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家档案局公布,待修订),这是最早的关于档案工作的法规文件。
(3)《机关档案工作条例》(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1983年4月28日印发。厅发[1983]64号,其发布时间也早于《档案法》。待修订。党内法规,习惯性归于行政法规)
待制定
①《国家档案馆条例》
②《电子档案管理条例》(待制定)3.档案地方性法规
具体立法项目由享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视需要自行决定。
《广东省档案条例》(1998年6月1日广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2007年7月27日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修订 自2007年9月1日起施行)《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1996年12月24日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通过并公布。2002年7月20日四川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修正,2006年11月30日四川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修订,2009年3月27日四川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修正)4.档案部门规章 档案部门规章有三类
一是国家档案局单独制定的关于档案工作的规范性文件;二是国家档案局与国务院其他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档案工作的规 范性文件;三是国务院的其他部委单独制定但国家档案局同意的关于档案工作的规范性文件。
档案部门规章,是档案业务工作的依据。《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国家档案局8号令)、《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国家档案局10号令)、《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政处分规定》等。
具体项目共计52项(详见国家档案法规体系方案)5.档案政府规章
具体项目由享有规章制定权的地方人民政府视需要自行决定。
立法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可以制定政府规章。
《广东省名人档案管理办法》(1996年11月1日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4号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深圳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283号,自2016年2月1日实施)
6.档案工作规范性文件 规范性文件有三个特性。
二、档案工作基本问题的法律规定
(一)档案法调整范围
《档案法》第2条:本法所称的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国家管理档案的范围限定为“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
根据我国国有档案的现状,国家档案局归纳为: 1.国家机关形成的档案; 2.武装力量形成的档案; 3.政党形成的档案;
4.国家出资设立的事业单位形成的档案; 5.依靠财政拨款运转的社会团体形成的档案; 6.国有企业、国家控股企业形成的档案;
7.非国有组织或个人受国有组织委托参与基本建设工程、科学技术研究等项目活动形成的文件材料;
8.国家征集、收购的档案;
9.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捐赠给国家的档案; 10.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其他档案。
(二)档案工作基本原则 1.集中管理
集中管理是中国档案工作的重要原则,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单位集中管理,一是档案馆集中管理。档案馆与档案室是利益共同体。
2.档案机构之间的关系
档案机构,包括保管档案的机构,和行政管理的机构。前者是指档案馆和档案室,后者指档案局。
档案馆:根据1992年国务院批准的规范性文件《全国档案 馆设置原则和布局方案》我国档案馆的类型包括国家档案馆、部门档案馆和企业事业单位档案馆三类。
国家档案馆又分为二类。一是综合档案馆。综合档案馆是按行政区划或历史时期设置的,收集和管理所辖范围内多种门类档案的档案馆。第二类国家档案馆是专门档案馆。专门档案馆指收集和管理某一专门领域或某种特殊载体形态档案的档案馆。
专门档案馆与专业档案馆 各种档案工作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
根据《档案法》和《档案法实施办法》,各种档案工作机构之间主要具有以下关系:
(1)国家档案局主管全国档案事业,对全国的档案事业实行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统一制度、监督和指导;
(2)上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下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具有执法监督和业务指导关系;
(3)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的档案馆具有归口管理、执法监督和业务指导关系;
(4)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的所有单位的档案工作具有执法监督和业务指导关系;
(5)同一行政区域内的单位档案室与相应的档案馆之间,具有依法移交和接收档案的关系;
(6)单位档案室与单位档案室之间具有协作关系。
(三)档案工作责任 《档案法》等明确了档案管理中有关方面的职责。总规定:《档案法》第三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护档案的义务。
归纳起来包括:
1政府职责(《档案法》第4条)2相关职能部门职责(※)3各单位职责(包括各单位领导职责、各单位档案管理制度和各单位档案管理具体要求)
第五篇:法制知识听后感[范文]
《法制知识讲座》听后感
七4班
人生如同一张白纸,我们的成长过程就是在给这张白纸着色的过程,我们走的每一步都会留在这张人生的纸上。有的人留下的是一张色彩斑斓的纸,上面满是绚丽的图案;有的人留下的则是灰暗一片;更有的是还没来得及在这张纸上添满色彩,这张纸就早早飘零!这个讲座对于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起着重要的指引作用.它给了我许多真理和启发,告诉我们要想成才必先学会做人,我们会一直受用!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为什么呈上升趋势,主要是他们法律意识淡薄,有的不懂法,还有的不知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什么是自己应有的权利,什么是自己应尽的义务。没能真正理解遵纪守法的重要意义,不能在社会行为中自觉地运用法律知识来规范自己的言行。用法律武器与一切违法犯罪的现象作斗争。
未成年人正是长身体的时期,他们已开始产生强烈的独立意识,不想事事依赖成人,想独立去处理一些问题,但是,他们的认识和判断能力又跟不上独立意识的发展,往往分不清是非,易偏激和固执使自己的行动带有很大盲目性,这就需要我们成人对他们进行整体引导,逐步提高他们能分析和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个个典型的实例,让我们了解到那些与我们年龄相仿的青少年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根本原因是他们的法律意识太差,总认为自己做的是小事,等到弄得不可收拾才反应过来。在一些实例中,有很多人只是一时冲动,为了解气,才范下了故意杀人罪,当初如果平下心来仔细想想,自己该不该做这些事,也就不会像现在这样。
犯了罪,一关就是几年,十几年,甚至是把一生都毁了。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而在人生的旅途中,青春则是最美丽的篇章,如果把这最美好的时间浪费在那幽暗而又阴森的且失去自由的屋子里,那一生将会有一道抹不去的阴影,陷入无底深渊,不能自拔。
青少年犯罪,不仅虚度了自己的青春年华,还会连累到自己的所有家人,因为他们把一切都交给了我们,就算是为了他们,我们也不能做出这种伤害他们的事。
刘备去世前给其子刘禅的遗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劝勉他要进德修业,有所作为。好事要从小事做起,积小成大,也可成大事;坏事也要从小事开始防范,否则积少成多,也会坏了大事。所以,不要因为好事小而不做,更不能因为不好的事小而去做。做人首先要有品德,除了从父母老师和书本中学习做人的道理以外,我们还要多学法律常识。只有明确什么事情能够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才能心中有把握,才能做好事情,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做一个以德服人的人。
听了讲座后,我认识到那些犯罪的人都是因为从小犯了小错误,不及时改正,还有自身的坏毛病,没有及时改正,长大后想改也改不了了。由于青少年自我保护能力弱,再加上社会上那些小混混的诱惑„„所以我们为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依法维护自身的权益,我们作为一名青少年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依法守法,不能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如:吸烟、汹酒、打架、聚赌、吸毒、进营业性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
2.要勇于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未成年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等。未成年人要学会自我保护,这不仅是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而且还是在维护法律的尊严。
3.要做好,德、绩、勤、俭、劳,全面发展的人。还要珍惜学习机会,提高自我的鉴
别能力,谨慎交友,切莫进行攀比,最后还要增强自我防范意识等等。
1.珍惜学习机会。
2.谨慎交朋友。不要和社会上品性不端的闲散人员交往。
3.切莫虚荣攀比。要克服虚荣、攀比的心理,说话要谨慎,不要随意向别人透露和炫耀自己家庭的情况,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伤害。.掌握自救本领。首先要学会保护好自己,不要蛮干,要学会以智取胜。
5.增强防范意识。要保持必要的警惕性。单独回家的孩子,在进家门前要注意观察,不给坏人可乘之机;独自在家的孩子,不要随便打开家门;在放学路上,不要跟陌生人讲话。不要轻易相信他人的哄骗,遇事多留个心眼,警惕各种不良诱惑,对陌生人给的玩具和食物不要轻易接受。
所以,我们要预防犯罪。首先要不断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并且要加强控制力,做事要沉着冷静,要分清自己该做的事和不该做的事,做一个合法的好公民。平时要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交友方面还要增强判断力,判断出该交的朋友和不该交的朋友,从而更好的发展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