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音乐 长江我的家 教学设计
长江我的家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长江我的家》。
2、在演唱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母亲河的感情,丰富有关长江的相关文化知识。2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但音乐欣赏是学生还是缺乏耐心的倾听,学生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在这两方面表现非常好,乐谱知识的学习部分学生仍不是很感兴趣。3重点难点
学会歌曲《长江我的家》激发学生热爱母亲河的感情,丰富有关长江的相关文化知识。歌曲节奏较为复杂,音程跨度大,较难唱准,延音线运用较多,具有很强的流行音乐特点。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长江我的家
一、导入:
1、本单元标题是“母亲河”。什么是“母亲河”呢?(黄河与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缓和、长江流域的人民曾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现在正谱写着更加辉煌的四个现代化的历史新篇章。每个人的家乡页都有一条母亲河,它滋养着一方水土。)
2、表现黄河和长江的音乐、文学作品。活动2【讲授】长江我的家
1、欣赏范唱录音。
“这首歌曲描写了哪条大河,出现了几种演唱形式?分别是什么?”(领唱与齐唱)
2、再次聆听
“小声跟唱并划出旋律线,明确旋律走向,这首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怎么划分?
3、有感情朗读歌词与学生共同讨论歌词的含义: “我”泛指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长江”代表祖**亲,所以才有“心里装着妈妈的爱,走遍天涯想着家”的词句,无论身在何方,祖国的儿女都心系家乡、心系祖**亲。
4、学唱领唱部分(第1-16小节)(1)“请随录音轻声哼唱,歌词中唱到了什么?(小鸟、小草、小树。。。)强调了什么?(我也有个我爱的家,我也有个爱我的妈妈)(2)再次聆听,学生观察并找出曲谱中出现较多的音乐符号(连音线、休止符),讨论其在音乐中的作用。(使曲调富有叙述性和温暖亲切的感觉)(3)教师范唱第1-16小节,学生讨论应用怎样的声音演唱?(亲切、温馨、甜美的)(4)学生跟琴学唱,用对比法让学生感受前八后十六节奏与切分节奏的不同,感受切分音的节奏特点。
(5)学生随伴奏演唱
5、学唱齐唱部分
(1)跟唱齐唱部分,你认为齐唱部分与领唱部分相比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从音调、速度、力度、情绪等方面谈感受到的变化)(2)随音乐跟唱,请学生找一找这一部分中有几处相同的词句及相似的旋律。(3)随琴学唱,难点解决。
一是大跳音程较多,音准不易掌握好;二是节奏较为复杂,有不少切分节奏;三是有几处相同的词句谱以相似的旋律,容易混淆。请同学们特别注意。教师带领学生重点练习“长江是我的家”、“长江长江是我的家”和两句旋律相似的“心里装着妈妈的爱,走遍天涯想着家”。
6、处理歌曲
(1)歌曲分为两部分,从演唱方式、速度、力度、情感几个方面做对比: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
情感亲切、温馨甜美地有激情、有气势地 演唱方式童声独唱合唱 速度中速稍慢中速稍快 力度mpmf(2)结束句处理
有感情地演唱全曲,注意力度、速度和情感的变化。活动3【活动】长江我的家
有关长江的知识(观看视频)活动4【作业】长江我的家
下节课学习有关于黄河的歌曲,请收集资料。
第二篇:《长江之歌》音乐教学设计
《长江之歌》
教学目标:
1、学唱《长江之歌》,引导学生能够用亲切、热情地情绪,以赞颂、赞美的歌声演唱歌曲。
2、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认真倾听音乐,积极思考音乐在影视中的作用,体验、领会并用己的语言解释音乐所传达的情感信息。
3、通过歌曲《长江之歌》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教学重点:
唱好歌曲《长江之歌》,感受和体验歌曲的情绪及情感。教学难点: 歌曲情感的表现。
唱准歌曲中出现的六度七度大跳音程。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播放歌曲《中国美》
【设计意图:创设轻松活泼的氛围,渲染气氛,为导入新课作铺垫】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了歌曲《中国美》,中国美不美? 生:美。
师:确实很美,山也美,水也美,山水之间流淌着中国美,中国的山水就是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其中长江、黄河是盘踞在中国的两条巨龙,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的母亲河,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歌曲——《长江之歌》。《长江之歌》是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曲。
1、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话说长江》这部纪录片讲述了什么?请同学们翻到课本第13页。同学朗读《话说长江》简介
2、感受长江的多姿多彩,千姿百态
师: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神奇的长江,来感受长江浩荡而雄伟的英姿。播放课件,【共同欣赏视频《话说长江》的开头片段】。(注意画面及音乐)师:通过欣赏视频,请同学们说一说长江在你心目中的形象是怎样的? 生:波澜壮阔、波涛汹涌、宏伟、壮丽„„ 师:长江还有柔美的一面,我们可以联想到(生:长长的飘带,洁白的哈达),这也是长江。作曲家王世光为这气势恢宏,千姿百态的场景配上了激昂优美的音乐,这段音乐是《话说长江》的主题音乐,也是《长江之歌》的主旋律。
【设计意图:学生了解了纪录片《话说长江》,通过欣赏视频,倾听音乐也感受到了长江的气势磅礴,千姿百态,为后面的演唱长江作了铺垫】
二、新授歌曲
1、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
出示课件,【歌曲创作背景】,同学们快速浏览,捕捉主要信息,同学回答。(1)是谁为《话说长江》谱写了主题音乐?(2)后来又是谁为主题音乐填的词?(3)这首歌曲是先有曲后填词。
(4)2007年《长江之歌》伴随着“嫦娥一号”飞向太空,使涛声回荡在天外的梦想终于实现。
师总结:由此可见,这首歌曲是多么的有影响力,多么的优美动听,让我们赶快来聆听这首回荡在天外的《长江之歌》。
2、聆听歌曲
自主感受(1)播放课件,欣赏歌曲
师:同学们认为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亲切、热情、激昂、豪迈„„
师总结:这首歌就像江河奔流,跌宕起伏,给人以亲切、热情、激荡、豪迈的感觉。(2)配乐朗读歌词。这首歌的歌词与旋律完全吻合,让我们有感情的朗读这首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大气磅礴的歌词。
(3)我们一起再来聆听中学生合唱团为我们带来的《长江之歌》,结合歌词,请同学们想一想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师:首先请同学们看一看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 生:4/4 师:4/4拍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 生:强 弱 次强 弱
师:我们用手来表示4/4拍的强弱规律(师生共同拍手打节拍)
(4)现在让我们拿起打击乐器三角铁随着歌声来感受歌曲的节拍。师生共同敲起来。【设计意图:通过多次欣赏聆听歌曲,使学生熟悉旋律,熟悉音乐,初步体会和感受歌曲的情绪和意境。让学生随音乐敲击三角铁,感受音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3、音乐知识 【 出示课件】
作曲家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歌曲的情感,在谱子上作了一些标记,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mf mp 圆滑线、延音记号
师总结:现在我们清楚了这些记号的含义,演唱时我们就应该按要求表现歌曲。
4、现在老师把歌曲演唱一遍,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感受音乐。
5、学唱歌曲
(1)现在请同学们按唱歌的姿势坐好,用缓吸缓呼的方法用la模唱旋律。师:首先我们来了解缓吸缓呼的方法,像闻花香一样缓慢吸气,感觉把气吸到腹部和腰部周围,然后保持吸气状态缓慢而均匀的呼气,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用la模唱旋律。(2)解决难点: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四个乐句都非常有个性,我们要有足够的信心征服它们。【出示课件】。
a 23 |4 5.5 4.3| 3 — —
b 2.3 | 4 6.6 |3.2 2 — | c 4.3 2.2 2 6 | 5 —— d 2 3 | 5 4.4 3.2 |1——
师:第一句,第二句运用了七度、六度大跳音程,音域较宽,表现了长江一泻千里,蜿蜒奔腾的气概。指导学生听琴用啦模唱。
第三句出现了全曲的最高音,犹如掀起滔天巨浪把歌曲推向高潮。要求演唱时力度要强一些。
第四句运用了从六度又到气七度的大跳音程,表现出滚滚浪潮奔流向前的景象。要求学生把握节奏,唱准音准。同学们很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设计意图:这四个有个性的乐句,运用了六度、七度大跳音程,让我们感觉到旋律犹如长江水一样波涛起伏,体会旋律波浪式进行的形态,为下面的歌曲演唱打下基础。】
(3)现在让我们用饱满的热情来歌颂长江,表达我们对它的热爱和赞美。a 师弹琴演唱第一段歌词,师:纠正唱不准的乐句,简单讲解歌唱的方法,口腔要上下打开,使声音竖起来,保持歌唱位置的统一和声音的连贯。
b 带着这种感觉随琴演唱第二段歌词。
c 随琴完整演唱歌曲。(重点:感情体验,声音表现)
5、分析歌曲 师:同学们,通过欣赏歌曲,演唱歌曲,你感觉歌曲有几部分组成?出示课件歌页,课件设置划线。
(1)请同学们看划线部分(第一部分),这段音乐是我们最熟悉的,因为它出现的最多,是音乐的主题,由四个乐句组成。
(2)请同学们找一找哪里重复再现了这段旋律(第三部分),(同学们找的过程中,老师可哼唱主题音乐)。
(3)如果用A表示第一部分,那么再现部分我们用A’表示,中间这个对比乐段我们用B表示,这首歌曲就是带再现的三段体,也称为三部曲式,用字母表示A+B+A’。
6、每一部分应该怎样去歌唱,我们一起连一连。出示课件【连一连】。A :
再现部分,情绪更加激动,感情更加真挚。
B:
旋律明朗、从容、激昂、豪迈地歌唱。
C:
力度由弱变强,亲切、赞颂地歌唱。
三、创造表现
1、根据对歌曲的分析,我们分组来演唱歌曲。(女生:A 男声:B 齐唱:再现部分)
2、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来表达对长江的热爱和赞美。(例如:用歌声、舞蹈、器乐等)
师:每组同学都做了精彩的展示,非常棒,同学们,现在的心情怎样? 生:开心、高兴
师: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情出发,和老师一起去浩瀚的长江口,看一看长江奔向大海的雄姿。
四、拓展延伸
(影视音乐的魅力)出示课件,【观看视频《走向大海》片段】。
先欣赏一段无声视频,讨论思考:没有音乐的画面给人怎样的感觉? 生:缺少了灵性,缺少了生机和活力。
2、对比欣赏有声视频,画面在音乐的烘托渲染下,长江是怎样奔流入海的? 师:在这段视频中,主题音乐此起彼伏,并且加入了用“啊”演唱的混声合唱。画面在音乐的烘托渲染下,我们可以感受到长江是怎样奔流入海的吗?
生讨论回答:长江水浩浩荡荡,奔流不息,一浪推一浪奔流入海。气势恢宏,景象壮观。师总结:由此可见,音乐在影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赋予画面以灵魂和生命,丰富了画面的表现力,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有时候剧情我们忘了,但它的主题曲插曲却永远烙在了我们心里,这就是影视音乐的魅力。
2、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影视金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出示课件,【欣赏《三国演义》的片尾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五、小结
在歌声中总结:同学们,长江是我国第一条大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还有很多有关长江的歌曲和诗歌,请同学们课下搜集,下节课我们举办一个小小音乐会来歌颂长江,表达我们对它的热爱和赞美。老师希望同学们秉承长江奔腾不息的精神,努力学习,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第三篇:小学音乐 我家门前有条河 教学设计
我家门前有条河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和一年级学生心理、智力的发展水平以及当前音乐教学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情感目标:学生通过平时积累的表演形式改换儿歌的编排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从中获得成功的愉悦。
能力目标: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正确的节奏感、内心听觉、合作协调能力以及表现能力。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按节奏正确朗读儿歌、演奏打击乐器、准确地空拍。2学情分析
由于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以形象思维为主,通过创设帮助喜羊羊参加儿歌大赛这一情景,学生始终保持了学习兴趣,通过数数的练习及小游戏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和内心听觉,分层次的教学使儿歌学得很扎实,整节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大胆的展示,并充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合作创新能力。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按节奏正确朗读儿歌、演奏打击乐器、准确地空拍,来培养正确的节奏感、内心昕觉及合作精神。
教学难点:活动中,学生通过平时积累的表演形式改换儿歌的编排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
一、听音乐《数鸭子》进教室
老师带着学生拍手律动进教室。
(设计意图: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很好的把学生带入了课堂。)活动2【讲授】
二、学儿歌《我家门前有条河》
1、出示课题
师:今天的音乐课,我们来学习一首儿歌,儿歌的名字是:(出示课题)《我家门前有条河》
2、出示儿歌内容
师:咦!这首儿歌怎么这么乱呀?它可不象我们语文课上的整整齐齐的,而是由许多圆片所组成的,我们应该怎么读呢?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生跟师齐读儿歌一遍
师:同学们,读过儿歌后,你们发现这些圆片上的字数有什么不一样?(有一个字的,有两个字的)
4、师按节奏读儿歌,生对口型,讲解如何按节奏读儿歌
师:为什么要这样呢?现在,老师读一遍(节拍器打节拍、手划拍)同学们对口型,听一听圆片上是一个字的老师是怎样读的?圆片上是两个字的老师又是怎样读的?
5、按节奏读儿歌(师划拍): 师: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从头到尾的读一遍儿歌 ①生跟师齐读②生齐读
(设计意图:使用节拍器打节拍,给学生以稳定的节奏感。)活动3【活动】
三、游戏:
1.看红绿牌按节奏数数
师:同学们读的可真好,现在我们来轻松一下玩一个小警察的游戏,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呀?(出示红绿牌)师:我们以前学过,唱歌的时候,看见绿灯我们要放声唱,看见红灯我们要在心里唱。现在,老师让同学们看着红绿牌来数数,从1数到20,看见绿灯大声数,看见红灯在心里接着数(打节拍):①师举牌 ②生举牌(一个)(设计意图:教学和生活实际想结合,运用红绿灯,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很有趣的,孩子们做这个游戏的同时培养了学生正确的节奏感和内心听觉,为下一步的学习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2.给儿歌加入空拍、动作表演、打击乐器等。活动4【练习】
四、完整读儿歌
1、按节奏生跟师齐读一遍
2、小组活动: 师:同学们读的可真棒,老师现在又给你们增加了难度,同学们有信心度过难关吗?(有)同学们看老师又给儿歌加上了什么?(出示数字)(设计意图:分角色进行表演展示,让每位同学都有自信心,让每位同学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参与性。)师:老师把同学们分成两大组,一组同学数数,一组同学读儿歌,数数的同学声音小一点儿,读儿歌的同学跟着老师一起来读。①一组学生数数、一组学生读儿歌
(设计意图:小组活动中,学生选择一个角色参与表演,培养了与他人的合作精神。)②学生边读儿歌边敲打击乐
(设计意图:儿歌练习熟练之后,再加入打击乐器进行练习,会更加正确。)活动5【作业】
五、师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儿歌《我家门前有条河》,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老师希望同学们把这首儿歌回家读给你的爸爸妈妈听一听,还希望你们在课下能创编出更多、更好听的儿歌。
第四篇:《长江》教学设计
《长江》教学设计
【文本解读】本文是北师版七年级下册第一课,也是本册的第一个主读课文。本文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重点语句分析本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难点是学习文中采用一系列修辞和一唱三叹的手法的作用。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诗,把长江拟人化处理;先从描写长江“醒来”入手,然后从多方面猜想式的描写长江“醒来”后欢愉的原因,从而达到脉络清晰、层次清楚的借歌颂长江来赞美新时代、赞颂祖国的目的。
【学情分析】
本文是一篇散文诗,借歌颂长江来表达赞美新时代、赞颂祖国的主题。七年级的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对于本文的文体知识可以不讲解,课堂上着重学习此文的内容,如: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欣赏生动形象的语言、学习本文的修辞方法以及表现手法等。
【思路设计】
本文的题目是《长江》,长江客观的说就是一条大河,怎样将长江这一大河的内在美和所蕴含的丰富的内在意义,向读者传达出来。是这篇文章的价值所在。理解了这一重点,进而给学生一个启发:原来可以从这样的角度、从这些方面看长江,可以表达这么深刻的主题啊!从而给学生以后练习写作打开一个新的思路。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识记生字、词。
2、体会本文通过长江的形象,表达了深厚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
3、分析作者在文中采用一系列修辞和一唱三叹的手法的作用。
【学习重点】
通过重点语句分析蕴含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
学习文中采用一系列修辞和一唱三叹的手法的作用。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播放《长江之歌》,说说这首歌歌颂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感情?
歌颂了长江,表达了赞颂祖国的感情。
同学们,你热爱祖国吗?
热爱。
什么样的行为才算爱国,作为中学生怎样做才算热爱祖国?
关注国家大事,爱护环境,认真学习,乐于助人等等。
作为中学生最应该做的事是:认真学习,积极思考,大胆举手,踊跃发言等。
长江,这条横亘千古的巨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象征。自古以来歌吟长江的文章不绝于耳,今天我们走进郭风笔下的《长江》。(板书:长江
郭风)我们先了解一下作者。(板书:课题、作者)
作者简介:
郭风:1917,当代作家。1938年散文处女作《地瓜》。著有散文集《山溪河海岛》、《曙》、《唱吧,山溪》、《鲜花的早晨》、《灯火集》等。善于以诗人的眼光来观察、理解社会和自然,注意吸取意象派、象征派的一些艺术手法,从草木虫鱼、风土人情中见时代风貌,有较浓郁的诗情画意和牧歌风味。
【学法指导】
本节课我们用“三读”学习法学习本文。
【辅助教学手段】
多媒体。
【学习过程】
一、认读课文:识记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
请同学们注意:在读课文的同时,一定要拿起笔来认真标记生字词,并标记自己的思想受到触动的地方。指生朗读课文。
1、正字音。
2、识词义。
(朗读指导)朗读课文主要是通过自己的语气的轻重、语速的快慢和语调的高低的变化,来读出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解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1、文中描写了长江哪个时段的景象?
黎明。
2、请从文中找出能够表达作者看到黎明的长江景象的心情的句子?
心好像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
3、讨论:黎明和青春的特点是什么?
清新、明净、明丽、容光焕发、生机勃勃、朝气、活力、希望
4、文中的黎明是否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为什么只写长江的黎明,在这里有什么深刻的内涵?
不是。象征了祖国新时代的欣欣向荣,勃勃生机。
(板书:黎明——新时代
新面貌)
5、作者的心情是“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这一点作者在文中反复说到,为什么作者又一再强调长江是“古老的”,这和“青春”不矛盾吗?
千百年来长江奔流不息,养育了无数中华儿女,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所以它是“古老的”。古老的长江在经历的岁月的洗礼后,如今在新时代光辉的照耀下,看到了祖国的蓬勃发展,所以心情才“舒畅”“欢愉”,强调长江是“古老的”也是为了说明长江“旧貌换新颜”、祖国“旧貌换新颜”。祖国的新时代的到来,使新中国又焕发了青春的气息与活力。
三、品读课文:赏析精彩语句,学习本文修辞。
1、文中哪些语句使用了修辞方法,试从文中找出来并简单分析其作用.(板书)
拟人、反复、比喻、排比(作用都是为了表达作者内心的舒畅、愉悦的思想感情)
请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使用了_______修辞手法,______________写出了_____________”这一句式来表达。
例如:
(1)拟人句:如“长江很早便醒过来。”这句话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长江的寂静很早便被过往的行人打破了。
(2)比喻句:如“哦,长江。哦,我们的古老的、古老的母亲,以自己的乳汁,千年 万载的哺育了亿万子女的乳娘。”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中华民族与长江血脉相连的亲切之情,表达了对长江哺育了亿万子女的赞美之情。
(3)排比句:如“第四段‘不止是„„不止是„„不止是„„’”这句话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满怀激情的写出了长江江面上的繁忙景象。
(4)句式仿写“不止是„„,不止是„„,不止是„„”
2、文章中有许多句子和词语重复出现,又无啰嗦之感?试动手删一删,看看删后的效果如何?
明确:无啰嗦之感。这里用到了反复的修辞方法,起到了强调的作用。
补充:反复,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或句组。反复有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两种。
本文运用了间隔反复:一唱三叹,形成了回环往复的韵律美,使感情的抒发得到强调和升华。反复咏叹,使本文赞美和歌唱祖国的主题更加饱满,充满了不可遏止的激情。
3、辨析带点词语的细微差别
你这样的容光焕发,你的笑容是多么的甜美。
你的心好像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
辨析:“容光焕发”“甜美”不仅写出了形貌,而且写出了心理情状,而“舒畅”“欢愉”主要写的是心情。
【课堂小结】
1、同学们,我们共同学习了本文,你认为本文仅仅是在赞美长江吗?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这篇散文作者创作于1961年,目的是要歌颂那个时代他心目中的祖国,新中国诞生后,年轻的共和国意气风发,欣欣向荣,到处洋溢着为未来的灿烂理想而奋斗的勃勃生机,到处是文中写到的生产建设的繁忙景象和建设的成果。这是新时代的开始。所以文中通过描写和赞美长江,来赞美祖国的新时代,歌唱新中国的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与欣欣向荣。
2、长江它九曲回肠,奔流不息;它气势磅礴,孕育了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多少作家,作曲家歌唱赞美它,同学们你想对长江说什么?
【板书设计】
长
江
郭 风 黎明——新时代
新面貌
拟人、比喻、排比、反复
【布置作业】
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语句;请同学们反复朗读,背诵下来,积累写作素材。
第五篇:小学语文《长江之歌》教学设计
1、长江之歌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诗歌语言,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学习准备:挂图 小黑板 学习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1、认真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在文中圈画出含有生字的词语;并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内容。读到不懂的地方用“?”作标记。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板书:长江之歌)
(2)出示挂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请生说说:你对长江了解多少呢?(3)师总结: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全长6300千米,注入东海。与黄河一起,被称为“母亲河”。
二、初读指导;(1)学生自学生字词
①自由朗读文章,画出不理解的词。②描红生字,师巡视指导,注意生书写姿势。③生自由交流不理解的字词(可查字典)(2)检查自学效果
①出示生词,指名逐词读,评议、正音。②请生说说生词的意思。(3)学生轻声试读文章。
(4)逐节指名读文章,师相机指导,是生评议。
(5)四人小组自由读文章,讨论:那些地方读懂了?交流(师生共用)。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指导写字,教师范写(2)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四、达标练习:
《补充习题》第一、二题。
五、课外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诗歌语言,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订正(2)指名逐节读文章,师生评议
二、学习第一节
(1)出示9至12句。教师引读
学生自由读,说说有哪些问题(学生交流)教师归纳:A、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B、“情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1)学生读第一小节,思考: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出示1至4句,指导朗读
默读第一小节,思考: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出示5至8句,指导朗读 3)指导背诵第一小节
三、学习第二小节
1)默读第二小节,思考: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2)学生四人小组交流,评议,教师总结 3)指导朗读第二小节,背诵
四、练习朗读课文,请学生说说有什么感想?
五、达标练习: 《补充习题》第四题。
六、背诵全诗,小组比赛
七、课外作业。背诵课文。板书设计: 长江之歌 豪迈雄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