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凡(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语文 下册教案)
江凡
北师大版课标小学语文二年级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小英雄江凡
教学设计学科名称:江凡(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语文 下册)教学内容分析:《江凡》这篇课文记叙了10岁的江凡面对火灾不仅能冷静地想办法进行自救,还救出了奶奶和邻居。赞扬了江凡热爱生活、热爱生命、遇到危险冷静、沉着、机智,激发学生提高自救意识。这篇课文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培养学生自救意识的好教材。
学情分析:学生没有遭遇过火灾,不知道火灾中的应急常识,也无法体验江凡当时的处境,因此课前要引导学生收集查找资料,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读课文。
教学目标:
1、学认17个生字,学写10个生字。
2、在认字、写字的进程中注意字义和字形的联络。
3、进步自救意识,学习江凡忙乱中默默、机灵的品格。
教学重点:了解江凡为什么能够从火中把奶奶和邻居救出以及我们应当向江凡学什么的问题。学习江凡冷静、机智的品质。
教学难点:在阅读中展开联想。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生词卡 资料 了解火灾中的自救常识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让同学们说一说课前搜集到的有关火灾中的自救知识。
2.同学们,当火灾发生时,我们应该怎样做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我们身边的小伙伴江凡(板书:江凡)看看他在火灾发生时的表现。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随文识字
1.学生按要求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大屏幕出示自读要求: ①圈出生字、词 ②标出小节。
2.师范读,学生听准生字词的读音。3.同位之间互相合作识记生字。
4.大屏幕出示词语:火焰、迅速、咳嗽、惊慌、商、摸、终(齐读、开火车读、指名读)
三、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说说你认为江凡是一个怎样的人? 2.同学们谈对江凡的初步认识。
3.从课文哪些段落可以看出江凡是一个镇定机智的人?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从以下两个方面重点指导。
⑴引导学生从火灾的严重来体会江凡镇定:
①当时的火势怎样呢?仔细看图(出示课件),再读一读课文2、4、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当时的火情。
②从课文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当时火势庞大,情况紧急?(体会“惊慌”的意思,并抓住重点词语指导朗读)
③假如你看到这样紧急的火情,你会想些什么?江凡又是怎么做的?(老师引读,学生齐读)
⑵引导学生从江凡的做法来体会江凡的机智镇定。
①自由读课文3、5自然段,小组讨论:从这些段中写了江凡是怎么做的?哪些地方可以表现江凡的冷静机智,请把这些词语画出来。(进行相关的朗读)
②江凡为什么拿衣服包住口鼻?从这儿可以看出什么?
③在什么也看不见的楼道里,江凡为什么能把这么多的人从火中救出来,想一想我们应该向江凡学习什么?
4.你认为江凡是英雄吗?你对江凡说的话有什么看法? 5.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体会。6.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四、拓展延伸
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样做?
五、学习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10个汉字,组织小组讨论:怎样写好这几个字?2.组织汇报,注意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3.学生练习扩词。
第二篇:2017春二年级语文下册《江凡》教学参考 北师大版
《江凡》
概述:
《江凡》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编写的全国《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江凡》的作者是青年实力作家陈新写的一篇纪实散文,该文写于2002年,内容主要讲的是十岁留守少年江凡,带领邻居逃出火海的故事。
这篇文章于2003年被收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编写的《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
散文《江凡》[1] 能被北师大出版社教材编写组,从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遴选出来,编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中,成为课文的原因,在于《江凡》一文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培养学生自救意识的好教材:
“遇火逃生这类故事,人多场面大,叙述起来会比较复杂,而作者在安排材料时特别注意突出重点,详略得当。怎么着火的,怎么发现火的,找到门后人们是怎么逃离火海的„„叙述这些十分吝惜笔墨,只是写楼道里的火势和人们惊慌失措的情景时略“费”笔墨,这是为了反衬小英雄江凡,使江凡临危不惧,机智脱险,救人救己的动人情景跃然纸上,映现在读者眼前。”
《江凡》课文内容
刚编入全国《语文》教材时的《江凡》课文
江凡今年10岁,家住四川南充市。近来,爸爸妈妈到外地去了,他和奶奶一起生活。
3月1日夜里,江凡家楼下的食品商店忽然起火了。火焰迅速蔓延,很快烧到了楼上。人们从睡梦中惊醒一时间,喊声、哭声、咳嗽声和火苗的呼呼声混成一片。
江凡非常害怕,刚要张嘴喊妈妈,又想起妈妈不在家。他努力使自己镇静下来,急忙拿起一件衣服,让奶奶包住口鼻,扶着奶奶弯腰往处走。
楼道里烟雾腾腾,呛得人无法呼吸,熏得人睁不开眼睛,什么也看不清。惊慌的人们挤来挤去,碰倒了堆放的杂物,撞上了停放的自行车,却找不到出去的大门。
怎么办?江凡思索了一下,就趴在地上,沿着墙角一点一点地摸索,终于摸到了木板。好,这就是楼门!他一把推开了大门,一股清新的空气年了进来。
“门开了!”有人高声喊出来。30多位邻居从火海中安全逃生。事后,大家都夸江凡是个英雄,他却说:“我爸爸一直教我遇事要冷静,学校里也多次演习火灾自救,别的同学遇到这种情况,也会这样做的。”
改版后的全国《语文》教材《江凡》课文
江凡十岁那年,爸爸妈妈到外地工作去了,他和奶奶一起生活。
一天夜里,江凡家楼下的食品商店忽然起火了。火焰迅速蔓延,很快烧到了楼上。人们从睡梦中惊醒,一时间,喊声、哭声、咳嗽声和火苗的呼呼声混成一片。
江凡非常害怕,刚要张嘴喊妈妈,又想起妈妈不在家。他努力使自己镇静下来,急忙拿起一件衣服,让奶奶包住口鼻,扶着奶奶弯腰往外走。
楼道里烟雾腾腾,呛得人无法呼吸,熏得人睁不开眼睛,什么也看不清。惊慌的人们挤来挤去,碰倒了堆放的杂物,撞上了停放的自行车,却找不到出去的大门。
怎么办?江凡思索了一下,就趴在地上,沿着墙角一点一点地摸索,终于摸到了木板。好,这就是楼门!他一把推开了大门,一股清新的空气扑了进来。
“门开了!”有人高声喊起来。30多位邻居从火海中安全逃生。
事后,大家都夸江凡是个英雄,他却说:“我爸爸一直教我遇事要冷静,学校里也多次演习火灾自救,别的同学遇到这种情况,也会这样做的。”
《江凡》作者简介
陈新,《知音》杂志首席编辑、成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青年编剧、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先后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青年文学》《北京文学》《儿童文学》《海燕》《萌芽》《中国故事》《知音》《家庭》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等报刊发表各类作品300多万字。
有文学作品被《中国儿童文学名家名作典藏书系:散文卷》《文溪流萤》《中国最佳儿童文学》等书籍收录。
曾获首届中国儿童文学金近奖金奖,中国优秀报告文学奖等国家、省、市级奖30多次。
系新中国成立以来,继郭沫若、巴金、流沙河、魏明伦之后,第五位文学作品进入全国《语文》教材的四川作家。
《四川日报》对此有报道。
曾创作出版图书《梦里方舟》、《爱,与你同在——芦山地震中的感动》、《探海蛟龙》[4]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感动孩子的真爱故事》等图书。其中《探海蛟龙》发表及出版以后,取得了一系列荣誉:
入选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选编的《2013年中国文学精选》一书;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报告文学》;被中国作家协会和《人民日报》联合发布的《2013年中国文学发展状况》重点点评;被中国社科院和中国作家协会联合出版的“文学蓝皮书”《中国文情报告(2013-2014年)》卷重点点评;被《北京文学》杂志社与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联合推荐,入围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评选;被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市教委、市青保委、团市委共同主办,杨浦区教育局、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上海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办的“绿色悦读书香伴我成长”2014年上海市中小学生读书系列活动,评选进上海市中学生好书推荐榜,成为十本被推荐的中外好书之一;入编《2014年第三次大联考浙江卷语文试题》。
创作过程
《江凡》一文是陈新根据一件真实事件采写而成:2002年3月1日那天,南充市发生了一场特大火灾,一个年仅10岁的小学生临危不惧,冷静机敏地在火海中找到了求生通道,并从火海中救了30多个大人。
陈新觉得此事件是一个极好的素质教育题材,便将之写成了一篇散文,发表在《儿童文学》和《素质教育博览》等杂志上。没想到2003年,北京师范大学教材编写组在编写教材时,从浩如烟海的文章中将之遴选了出来,编写进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中,专家组遴选的理由是:《江凡》一文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培养学生自救意识的好教材。而且像遇火逃生这类故事,人多场面大,叙述起来会比较复杂,而作者在安排材料时特别注意突出重点,详略得当。怎么着火的,怎么发现火的,找到门后人们是怎么逃离火海的„„叙述这些十分吝惜笔墨,只是写楼道里的火势和人们惊慌失措的情景时略“费”笔墨,这是为了反衬小英雄江凡,使江凡临危不惧,机智脱险,救人救己的动人情景跃然纸上,映现在读者眼前。
《江凡》的教学意义
《江凡》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编写的全国《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江凡》的作者是青年实力作家陈新写的一篇纪实散文,该文写于2002年,内容主要讲的是十岁留守少年江凡,带领邻居逃出火海的故事。
这篇文章于2003年被收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编写的《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散文《江凡》能被北师大出版社教材编写组,从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遴选出来,编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中,成为课文的原因,在于《江凡》一文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培养学生自救意识的好教材:
“遇火逃生这类故事,人多场面大,叙述起来会比较复杂,而作者在安排材料时特别注意突出重点,详略得当。怎么着火的,怎么发现火的,找到门后人们是怎么逃离火海的„„叙述这些十分吝惜笔墨,只是写楼道里的火势和人们惊慌失措的情景时略“费”笔墨,这是为了反衬小英雄江凡,使江凡临危不惧,机智脱险,救人救己的动人情景跃然纸上,映现在读者眼前。”
《江凡》的教学课件
《江凡》讲述了小英雄江凡不畏艰险,在火灾中解救众人的英勇事迹。
在教学设计上,力图把江凡和其它人们在火灾中的表现进行对比,再结合江凡的年龄特点来反映出江凡的镇静与勇敢。
《江凡》的教学课件,以及相关的视频课件很多。
第三篇:北师大五年级语文下册《凡卡》教案
凡卡
知识与能力:
1、学会10个生字,认识“蘸、戳、撇、醺”4个字。
2、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立柜、生锈、摩平、皮袄、揪着、稀粥、逮住、地址、邮筒、暖炕、圣诞节。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领悟文章将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的表达方法。过程与方法:
1、多种形式反复读文。
2、将叙述内容、信的内容与回忆内容分别挑出来,然后分类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黑暗社会的痛恨,对劳苦人民的同情。
教学重难点:
分清凡卡写信的内容与插叙的情节。了解凡卡的内心活动,体会凡卡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讲读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简介背景
1.揭示课题。同学们,学完了安徒生著名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优秀的外国短篇小说《凡卡》。
2.补充资料,了解背景。这篇课文的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出示资料,默读思考:从这份资料中,你知道了什么?
契诃夫和他的作品简介
契诃夫(1860—1904),俄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他的一生处于沙皇俄国最黑暗的统治时期,他的作品无情地揭露了沙皇俄国黑暗的社会现实。
《凡卡》写于1886年,它反映了沙皇时代无数破产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凡卡》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也使我们从中看到旧俄时代穷苦人民的悲惨生活。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是分哪几个部分来写的?
(课文主要写了凡卡写信给他的爷爷,告诉爷爷他在莫斯科鞋匠家里当学徒的生活很痛苦,想让爷爷接他回去。课文大致可以分成准备写信、写信、寄信三个部分。)
2.交流初读课文时遇到的困难,扫除阅读障碍。
①读准读通外国名字。齐读,先把它们读正确,然后说说他们是故事中的什么角色。
(课件出示:凡卡·茹科夫、阿里亚希涅、康司坦丁·玛卡里奇、日发略维夫、菲吉卡、阿辽娜、艾果尔、卡希旦卡。)
②理解生僻词语,了解多音字的字音、字义。如,“楦头”“摩平”。
③交流生字表中容易写错的字。
如,“蘸”字是上下结构的字,不能写成左右结构。“撇”字的右边不能写成“宽敞”的“敞”等。
三、品读信的内容,体会文章情感
(一)初读信的内容,整体感知
1.凡卡在莫斯科当学徒,过着怎样的生活?他为什么请求爷爷把他接回乡下?快速浏览课文,把信的内容标出来,看看是哪几个自然段?
2.把信的内容连起来自由读一读,读后讨论,看看凡卡在信中都写了什么。
(二)细读信的内容,感受凡卡的痛苦生活
1.通过读信,你了解到凡卡在老板家过着怎样的生活。联系课文具体谈谈。
2.学习第8自然段和第15自然段中写凡卡痛苦生活的部分,了解凡卡挨打、挨饿、睡不好觉的痛苦。
① 课件出示第8自然段,自由读,注意用红线标出的词语,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第8自然段,红线标出“揪、拖、揍、捞、直戳”等词语。)
②教师范读第8自然段写凡卡挨打的片段,要求学生边听边想,想象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③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④经常挨打还只是凡卡痛苦生活的一个方面。除了挨打,凡卡还经受了哪些痛苦呢?(挨饿、睡不好觉)
⑤小结: 9岁的凡卡在老板家过的就是这样痛苦的生活:挨打、挨饿、整天干活还睡不好觉。没有自由,没有尊严,连做人的基本权利都没有。所以,凡卡才写信乞求爷爷赶快带他离开,逃离这种非人的生活。
3.学习第8、10、15自然段中写凡卡乞求爷爷接他回家的部分,进一步感受凡卡的痛苦。
①他是怎样乞求爷爷的呢?找出凡卡乞求爷爷带他离开的段落和句子,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②指导朗读信中凡卡乞求爷爷带他离开的三段话。读出他内心的痛苦和绝望。
4.自由朗读课文第11自然段,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莫斯科是个很繁华热闹的城市。)
5.既然莫斯科这么繁华热闹,凡卡为什么还要苦苦哀求爷爷带他回乡下呢?
6.小结:现在我们读完了凡卡的信,知道凡卡在城里当学徒,挨打,挨饿,整天干活,睡不好觉,生活非常痛苦,所以他哀求爷爷把他带回乡下去。
7.质疑:关于凡卡的信,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相机说明第10、11、12自然段引号的用法。)
8.凡卡小小年纪就受尽了苦难,那么他的命运将会怎样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布置作业
同学们课后把本课的生字组成词语抄写在作业本上。
作业设计:
凡卡给爷爷写的信断断续续,信中出现的许多省略号,究竟省略了什么呢?请你展开想像,把静止的省略号变成生动的生活场景,帮凡卡把无法一一向爷爷倾诉的苦水,全说一说。
板书设计:
揪、揍、戳、捞、打„„悲惨 痛苦
课后反思:
第 二 课 时
一、感知凡卡的回忆,体会文章情感
(一)回顾旧知识,默读“回忆”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来说说凡卡在信中都写了什么?
2.课文除了凡卡的信,还写了什么呢?默读信以外的其他几个自然段,读完后互相讨论讨论。(还写了凡卡对乡下生活的回忆。)
3.在课文中标出凡卡回忆乡下生活的段落。(第4、5、6自然段和第13、14自然段。)
(二)再读“回忆”,感受快乐
1.凡卡回忆了哪些往事?(回想起了爷爷在乡下守夜的情景、家乡美丽的夜景以及和爷爷一起砍圣诞树的情景。)
2.凡卡是在什么情况下回忆起这些往事的?快速浏览课文,到课文中找找答案。(凡卡提笔给爷爷写信时就回忆起了爷爷在乡下守夜的情景,回忆起了家乡美丽的夜景。当他写到自己在城里当学徒的痛苦生活时,就又回想起了在乡下和爷爷一起砍圣诞树的快乐时光。)
3.小结:课文就是这样,把凡卡给爷爷的信、以及他写信时对乡下生活的回忆,穿插起来写,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凡卡在城里的痛苦生活。
4.凡卡在回忆这些往事时,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5.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了凡卡的快乐呢?再读一读写回忆的这些段落,画出表现凡卡快乐心情的句子,还可以在旁边写下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6.交流。
①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感受凡卡回忆家乡美景时的复杂心情。
②朗读第4自然段和第13自然段,感受凡卡和爷爷在一起时的自由和快乐。
(三)再读“回忆”,感悟写法
1.凡卡一边写着信,一边回忆着往事,让人感受到了凡卡回忆往事时的那份快乐。再仔细读读这几个自然段,想一想,凡卡在乡下的生活真的那么快乐吗?
2.讨论交流。
3.其实,凡卡在乡下也过着穷苦的生活,但他现在回忆起来为什么觉得那么快乐呢?
4.小结:课文穿插着凡卡写信时对乡下生活的回忆,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他在城里当学徒的悲惨生活。这部分穿插描写,对突出凡卡痛苦的心情,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结合课文插图,体会人物心情
1.看课文中的插图,仔细观察画面,课文哪个自然段描写了画中的场景?指名读第2自然段。
2.从这段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齐读第2自然段,体会凡卡当时的心境。
4.课文什么地方还写到了凡卡的叹气呢?指名读第7自然段和第13自然段的两次叹气。
5.一个九岁的孩子,按理说应该是无忧无虑的,凡卡却连声叹气。从这三次叹气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讨论故事结局,感受人物命运
1.凡卡对爷爷充满了热切的期望,盼望爷爷早点接他离开这里。可是这一切,爷爷会知道吗?爷爷会把凡卡接回家吗?自由朗读凡卡写信封的那四个自然段,再跟同桌讨论讨论。
2.交流讨论。
①因为凡卡在信封上没有写明具体地址,爷爷肯定收不到凡卡的信,肯定不会来接他。
②如果写清楚了地址,凡卡的生活就会改变吗?
3.小结。不管哪一种可能,在沙皇俄国的黑暗年代,凡卡的悲惨命运都不可能改变。文章的每一个情节都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凡卡命运的悲惨。
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故事的结尾给你什么感受?
5.小结。这就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笔下的《凡卡》。这个感人的故事,牵动着每一位读者的心。凡卡后来的命运到底会是怎样呢?文中最后的省略号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四、课外延伸,布置作业
1.课文在凡卡熟睡并做着甜蜜的梦的时候结束了,这正是契诃夫的高明之处。但梦总是要醒的,凡卡睡醒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
2.契诃夫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不仅为我们塑造了“凡卡”这样一个令人难忘的形象,还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同学们以后可以去读读他的其他作品。作业设计:
想象作文:凡卡睡醒后会发生什么事?
板书设计:
凡卡
写信前(担心)
写信时(伤心写信后(希望)
课后反思:
思念爷爷挨打 受尽折磨挨冻受不住了,死路一条 挨饿没有指望,连狗不如生活悲惨 社会黑暗
第四篇:北师大五年级语文下册《凡卡》教案
《凡卡》教案
知识与能力:
1、学会10个生字,认识“蘸、戳、撇、醺”4个字。
2、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立柜、生锈、摩平、皮袄、揪着、稀粥、逮住、地址、邮筒、暖炕、圣诞节。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领悟文章将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的表达方法。过程与方法:
1、多种形式反复读文。
2、将叙述内容、信的内容与回忆内容分别挑出来,然后分类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黑暗社会的痛恨,对劳苦人民的同情。教学重难点:
分清凡卡写信的内容与插叙的情节。了解凡卡的内心活动,体会凡卡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讲读法 教学时间:2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简介背景
1.揭示课题。同学们,学完了安徒生著名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优秀的外国短篇小说《凡卡》。
2.补充资料,了解背景。这篇课文的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出示资料,默读思考:从这份资料中,你知道了什么?
契诃夫和他的作品简介
契诃夫(1860—1904),俄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他的一生处于沙皇俄国最黑暗的统治时期,他的作品无情地揭露了沙皇俄国黑暗的社会现实。
《凡卡》写于1886年,它反映了沙皇时代无数破产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凡卡》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也使我们从中看到旧俄时代穷苦人民的悲惨生活。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是分哪几个部分来写的?
(课文主要写了凡卡写信给他的爷爷,告诉爷爷他在莫斯科鞋匠家里当学徒的生活很痛苦,想让爷爷接他回去。课文大致可以分成准备写信、写信、寄信三个部分。)
2.交流初读课文时遇到的困难,扫除阅读障碍。①读准读通外国名字。齐读,先把它们读正确,然后说说他们是故事中的什么角色。
(课件出示:凡卡·茹科夫、阿里亚希涅、康司坦丁·玛卡里奇、日发略维夫、菲吉卡、阿辽娜、艾果尔、卡希旦卡。)②理解生僻词语,了解多音字的字音、字义。如,“楦头”“摩平”。③交流生字表中容易写错的字。如,“蘸”字是上下结构的字,不能写成左右结构。“撇”字的右边不能写成“宽敞”的“敞”等。
三、品读信的内容,体会文章情感
(一)初读信的内容,整体感知
1.凡卡在莫斯科当学徒,过着怎样的生活?他为什么请求爷爷把他接回乡下?快速浏览课文,把信的内容标出来,看看是哪几个自然段?
2.把信的内容连起来自由读一读,读后讨论,看看凡卡在信中都写了什么。
(二)细读信的内容,感受凡卡的痛苦生活
1.通过读信,你了解到凡卡在老板家过着怎样的生活。联系课文具体谈谈。
2.学习第8自然段和第15自然段中写凡卡痛苦生活的部分,了解凡卡挨打、挨饿、睡不好觉的痛苦。
① 课件出示第8自然段,自由读,注意用红线标出的词语,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出示第8自然段,红线标出“揪、拖、揍、捞、直戳”等词语。)②教师范读第8自然段写凡卡挨打的片段,要求学生边听边想,想象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③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④经常挨打还只是凡卡痛苦生活的一个方面。除了挨打,凡卡还经受了哪些痛苦呢?(挨饿、睡不好觉)
⑤小结: 9岁的凡卡在老板家过的就是这样痛苦的生活:挨打、挨饿、整天干活还睡不好觉。没有自由,没有尊严,连做人的基本权利都没有。所以,凡卡才写信乞求爷爷赶快带他离开,逃离这种非人的生活。
3.学习第8、10、15自然段中写凡卡乞求爷爷接他回家的部分,进一步感受凡卡的痛苦。
①他是怎样乞求爷爷的呢?找出凡卡乞求爷爷带他离开的段落和句子,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②指导朗读信中凡卡乞求爷爷带他离开的三段话。读出他内心的痛苦和绝望。
4.自由朗读课文第11自然段,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莫斯科是个很繁华热闹的城市。)
5.既然莫斯科这么繁华热闹,凡卡为什么还要苦苦哀求爷爷带他回乡下呢?
6.小结:现在我们读完了凡卡的信,知道凡卡在城里当学徒,挨打,挨饿,整天干活,睡不好觉,生活非常痛苦,所以他哀求爷爷把他带回乡下去。
7.质疑:关于凡卡的信,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相机说明第10、11、12自然段引号的用法。)
8.凡卡小小年纪就受尽了苦难,那么他的命运将会怎样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布置作业
同学们课后把本课的生字组成词语抄写在作业本上。作业设计:
凡卡给爷爷写的信断断续续,信中出现的许多省略号,究竟省略了什么呢?请你展开想像,把静止的省略号变成生动的生活场景,帮凡卡把无法一一向爷爷倾诉的苦水,全说一说。
板书设计:
揪、揍、戳、捞、打„„
悲惨 痛苦
第五篇:(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山寨
山 寨
预习提示:
通读课文,掌握课文生字以及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能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及组成的新词,学习认读字。
2.技能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诗歌。
3.情感目标: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上山人急切和欣喜的心情。
教学重难点:
1.通过了解山寨的位置和周围的环境,以及山路的蜿蜒绵长,体会上山人的急切和欣喜的心情。2.理解山路是盘旋、时隐时现的,补充课文中的插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生字、词。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上山人的急切和欣喜的心情。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过程:
一、导出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首诗歌。山寨
注意读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认读。
(1)指名认读。读正确,大家跟读;读错误,第二个同学帮助纠正。
(2)同桌互读检查。
同学们已经和生字宝宝成为好朋友。认我们把它们送回家。
2.自己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标画小节。
3.指名读诗歌。想想这首诗主要是写什么?
1.学习第一小节。
⑴指名读第一小节。想想这节共有几句话?每句话都讲什么?
⑵请两个学生分别读两句话,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⑶指导读出语气。2.学习第二小节
⑴自读第二小节,提出不懂的问题。
⑵围绕这个问题,分组讨论。
⑶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3.学习第三小节
⑴提出不懂的问题。
⑵借助观察插图理解这个词的意思是绿树掩映,找不到寨门。
三、学习诗歌
⑶补充山路的插图。学生边理解边画
四、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1.配乐,学生自己练。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同桌互相试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会本课的生字及新词。2.正确规范的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有感情的背诵诗歌
二、教学识字、写字
1.学生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识记字形。
2.学生书写生字,老师及时进行反馈。
三、扩词练习
鼓励学生充分说。
四、学习古诗
1.观察图画。画上有谁在干什么?
2.利用拼音自学古诗。
提出自读要求。
师巡视辅导。照顾个别学生,帮助他读准生字的读音,安排学生开展互动学习。
3.检查自读情况。
4.讨论:这首诗讲了什么?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组内讨论解决。
5.组织学生进行提问,解疑,理解诗文。教师从旁点拨,指导朗读。使迅速理解华山奇拔俊秀、高入云端、气势磅礴的特点。
五、自读短文
师:你们爱山吗?美丽的大自然总是吸引着人们,给人以无数的蒙。古时候的人爱山、写山、赞美山;现代的小朋友也爱山、写山、赞美山,想看看一位住在山里的孩子笔下的山吗?
1.自主学习提出自学要求。
2.交流: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吗?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教师可做引导和点拨。
3.范读
4.朗读比赛,思考作者看山时想到了什么?
5.你喜欢这座山吗?喜欢山里的哪一季?想对它说点什么吗?愿意把它画下来的孩子可以画。
六、小结
咱们一起欣赏两篇和山有关的文章:一篇是宋代寇准对华山的描写,一篇是现代作家贺兴安小时候对山的向往。孩子们收集了好些和山有关的词语或文章,相信你写出来的山也一定很美。
备注:前端老师使用1课时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