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古诗解析范文

时间:2019-05-14 20:49: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古诗解析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古诗解析范文》。

第一篇: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古诗解析范文

古诗1

渔 歌 子

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

1.西塞山:在浙江省湖州市西面。2.白鹭:一种水鸟。

3.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4.箬笠:竹叶编的笠帽。5.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简析】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

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三四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斜风”指微风。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诗人张志和,唐朝金华人。在朝廷做过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自称烟波钓徒。这首词就借表现渔父生活来表现自己隐居生活的乐趣。

《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作者写了五首《渔歌子》,这是第一首。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剌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

古诗2

咏 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1.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2.妆:装饰,打扮。

3.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简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自答。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古诗3

咏 华 山

宋 寇准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注释】

《咏华山》是宋朝宰相寇准七岁时咏诵的一首诗。这首诗寇准在与先生爬华山时情不自禁吟诵出的,诗的大意是: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华山脚下。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简析】

寇准是北宋时期稀世神童,聪慧过人。他咏的这首诗,缘境构诗,诗与境谐。孩子的诗是即景即情之作,与先前的爬山描写投榫合缝,都突出了华山的高峻陡峭,气势不凡,显得贴合山势,准确传神,应该说是难能可贵了。

据记载,寇准七岁,其父大宴宾客,饮酒正酣,客人请小寇准以附近华山为题,作《咏华山》诗,寇准在客人面前踱步思索,一步、二步,到第三步便随口吟出一首五言绝句:“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比世人皆知的曹植七步成诗还要快出许多,真是才思敏捷,出口成章。

古诗4

早发白帝城

唐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

1.白帝:四川省奉节县东白帝山,山上有白帝城,处长江上游。2.江陵:湖北省江陵县,处长江中游。3.啼:叫。【简析】

这是一首传诵千古的七言绝句。

公元758年春,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事被牵连,流放夜郎(今贵州省西部),行至白帝城才得赦免。在返回江陵途中,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愉悦的心情。“朝辞白帝彩云间”,首句写诗人的回想,点出开船的时间是早晨,地点是白帝城。“彩云间”是写白帝城的高。彩云缭绕与诗人遇赦的喜悦之情十分和谐。“千里江陵一日还”,次句写诗人的意愿,形容船行之速,千里江陵只要一天即可到达。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了长江一泻千里之势,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第三、四句形象地描绘轻舟快驶的情形。“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两岸猿猴的叫声还没停止,可那轻快的小船已经驶过了千山万岭。这两句诗人先写猿声,继写轻舟,用一个“已”字把“啼不住”和“过万重山”联结起来,借猿声回响衬托轻舟的快捷,这种修辞手法是十分巧妙的。诗人急欲东归的心情,洋溢于诗的明快的节奏之中。

全诗写景抒情,写的是轻捷明快之景,抒的是轻快愉悦之情,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

古诗5

忆 江 南

唐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注释】 1.谙:熟悉。

2.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3.蓝:蓝草,一种植物,它的叶子可以用来制作青色的颜料。【简析】

白居易先后做过杭州、苏州刺史,江南的旖旎风光给他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回到洛阳以后,他写了不少怀念旧游的诗作。六十七岁那年,写下三首《忆江南》,抒发了他对江南的赞美、忆念之情。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首句“江南好”,开门见山,实话实说。一个“好”字,饱含着诗人深情的赞叹。次句“风景旧曾谙”,抚今追昔,说明江南风景之美是当年自己亲身感受到的,是非常熟悉的。这一句既落实了“好”字,又点明了“忆”字。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两句,具体描写“旧曾谙”的江南春色:红日东升,阳光灿烂,在朝阳的映照下,江畔姹紫嫣红的鲜花比火还要红;春江水清,波碧,在满地绿草的映衬下,显得比蓝草还要绿。诗人抓住了“江花”“江水”两件最有代表性的景物,对江南春光作了高度的概括,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风和日丽、花红水碧、生气盎然的江南春色图。最妙的是“红胜火”“绿如蓝”六个字,既用同色烘染的手法突出了花红、水绿,又用异色映衬的手法使江花和江水互为背景,显得更加绚丽可爱。

结尾“能不忆江南”一句用反问语气,流露出强烈的赞叹和眷恋之情。

古诗6

宿 新 市 徐 公 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注释】

1、宿新市徐公店:新市:地名。今浙江省德清县新市镇。新市又为宋代酿酒中心,政府在新市设酒税官,由朱熹之子朱塾担任。杨万里迷恋新市西河口林立的酒。痛饮大醉。留住新市徐公店。徐公店,姓徐的人家开的酒店名。(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简析】

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和可爱的儿童,头两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点出儿童捕蝶快乐,天真的背景。后两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将彩笔转入画面的中心,描绘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

这首诗运用白描手法,平易自然,形象鲜明。杨万里为官清廉,曾遭奸相嫉恨,被罢官后长期村居,对农村生活十分熟悉,描写自然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本诗作者一生写诗两万多首,其中有大量的写景诗。他的诗清新风趣,构思巧妙,语言通俗,自成一家,在当时与陆游等人齐名。本诗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七言绝句。诗题暗示了诗歌内容为诗人在徐公店住宿时所看到的景象。为“南宋四大家”之一。初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亦能文。有《诚斋集》。

诗人住宿在位于浙江省德清县的新市镇,一个姓徐的人家开设的客店的时候,看到一片盛开黄色鲜花的油菜田野。那里跑着高兴的儿童。他们在追扑黄色的蝴蝶。黄色蝴蝶飞进黄色的油菜花中,孩子们分不清哪是蝴蝶,哪是黄花,再也找不到蝴蝶了。诗人用简捷的语言生动的描写了美丽的田园风光,歌颂了大好的祖国山河。

古诗7

小 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释】

1.泉眼:泉水的出口,因为小,故称泉眼。2.晴柔:晴天柔和的风光。

3.尖尖角:还没有放开的嫩荷叶的尖端。【简析】

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三、四两句,诗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用快镜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

杨万里写诗主张师法自然,他对自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常用清新活泼的笔调,平易通俗的语言,描绘日常所见的平凡景物,尤其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及稍纵即逝的变化,形成情趣盎然的画面,因而诗中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第二篇:小学二年级下册古诗教案 (精选)

校本课程古诗文教案

二年级下学期

高台县解放街小学:王萍

《春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识生字字,了解词句意思,了解故事背景,会流利的朗读古诗,会背诵古诗,会多种形式诵读古诗 重难点:

认识生字字,了解词句意思,了解故事背景,会流利的朗读古诗,会背诵古诗,会多种形式诵读古诗 学具:课件

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二、介绍作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贞元中进士及第,又中博学宏辞,授太子校书,后入淮南节度使幕府掌书记,调补渭南主簿,升监察御史。

三、出示古诗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四、认识生字

妆 宜 锁 愁 庭 蜻 蜓

五、了解词语意思

①宜面:脂粉和脸色很匀称。

②蜻蜓句:暗指头上之香。

六、自读古诗,了解古诗内容大意。

七、诵读古诗。

搔1、2、3、4、老师范读。指名读。齐读 小组赛读。

《秋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诵读古诗,理解诗歌内容,感受其中的诗情画意。

2.积累与夜有关的古诗。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秋夕》、读题,练写“夕”字。

2.理解题意。

3.说一说有关秋夕(七月初七)的传说。

二、初读感知。

1.出示合作学习要求:

(1)将这首诗读给同桌听,要求读准、读通。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3)将自学中不懂的地方标出来或写下来。

2.学生按要求学习课文。

3.汇报。

(1)指名读文,齐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3)质疑。

三、品读悟情。

针对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悟情。

如:“冷画屏”什么含义?“冷”什么意思?

秋天来了扇子本不要用了,为什么宫女用罗扇扑打“流萤”?

1.说一说古代深宫中的宫女的生活。

2.教师补充介绍相关的资料。

3.讨论:

“冷画屏”的“冷”指什么?(深宫的冷清,宫女生活的孤寂无聊。)

“轻罗小扇扑流萤”体现了宫女怎样的生活?

4.想象:宫女们会想些什么?

5.练读,将感受通过朗读读出来。师播放音乐。

6.配乐朗诵。

7.练习背诵。

四、拓展延伸。

1.读读背背与夜有关的其他古诗。

2.将自己喜欢的诗句抄写在积累本上

六、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

2.背诵《秋夕》。

3.找一找描写宫廷生活的古诗读一读。

《春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识生字字,了解词句意思,了解故事背景,会流利的朗读古诗,会背诵古诗,会多种形式诵读古诗 重难点:

认识生字字,了解词句意思,了解故事背景,会流利的朗读古诗,会背诵古诗,会多种形式诵读古诗 学具:课件

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二、介绍作者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

三、出示古诗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四、认识生字

秦 罗 敷 桑 素 妆 蚕 饥 妾

五、了解词语意思

①子夜吴歌:《子夜歌》属乐府的吴声曲辞,又名《子夜四时歌》,分为“春歌”、“夏歌”、“秋歌”、“冬歌”。

②“秦地”句:秦地,指今陕西省关中地区。罗敷女,乐府《陌上桑》有“日出东南隅,归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的诗句。

③素:白色。

④“红妆”句:指女子盛妆后非常艳丽。

⑤妾:古代女子自称的谦词。

⑥“五马”句:意思是,贵人莫要在此留连。

六、自读古诗,了解古诗内容大意。

七、诵读古诗。

《夏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识生字字,了解词句意思,了解故事背景,会流利的朗读古诗,会背诵古诗,会多种形式诵读古诗 重难点:

认识生字字,了解词句意思,了解故事背景,会流利的朗读古诗,会背诵古诗,会多种形式诵读古诗 学具:课件

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二、介绍作者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

三、出示古诗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四、认识生字

镜 菡 萏 施 隘 若 耶 待 越

五、了解词语意思

(1)鏡湖:一名鑑湖,在今浙江紹興縣東南。

(2)回舟不待月:言西施入越王之速,就在回舟之時,月尚未出,就被帶邀而去了。乃誇飾的修辭法。

六、自读古诗,了解古诗内容大意。

七、诵读古诗。

1老师范读。

2指名读。

3齐读

4小组赛读。

八、小结。

《秋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识生字字,了解词句意思,了解故事背景,会流利的朗读古诗,会背诵古诗,会多种形式诵读古诗 重难点:

认识生字字,了解词句意思,了解故事背景,会流利的朗读古诗,会背诵古诗,会多种形式诵读古诗 学具:课件

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二、介绍作者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

三、出示古诗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四、认识生字

捣 尽 虏 罢

五、了解词语意思

(万户:千家万户,形容数量之多。

捣衣声:捣衣时,砧与杵相撞发出的声音。

玉关情:对玉门关外征战的夫君的思念之情。

胡虏:胡,古时泛指北方的少数民族。虏,对敌人的蔑称。时候,妻子称丈夫为良人。良人即指,远在玉门关外的丈夫。

罢远征:罢,(停,歇。),停止远征。

六、自读古诗,了解古诗内容大意。

七、诵读古诗。

1老师范读。

2指名读。

3齐读

良人:古 4小组赛读。

八、小结。

《冬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识生字字,了解词句意思,了解故事背景,会流利的朗读古诗,会背诵古诗,会多种形式诵读古诗 重难点:

认识生字字,了解词句意思,了解故事背景,会流利的朗读古诗,会背诵古诗,会多种形式诵读古诗 学具:课件

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二、介绍作者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

三、出示古诗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四、认识生字

驿 絮 征 袍 素 针 堪 裁 缝 寄 临 洮

五、了解词语意思

①驿使:驿站传送文书及物件的人。

②素手;指妇女洁白的手。把:拿。

③临洮:唐洮州,天宝元年改为临洮郡,治所在今甘肃临潭。此泛指边地。

六、自读古诗,了解古诗内容大意。

处处看到这个字,如睹那女子急切、紧张劳作的情景。关于如何“絮”、如何“裁”、如何“缝”等等具体过程,诗人有所取舍,只。

《赠孟浩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识生字字,了解词句意思,了解故事背景,会流利的朗读古诗,会背诵古诗,会多种形式诵读古诗 重难点:

认识生字字,了解词句意思,了解故事背景,会流利的朗读古诗,会背诵古诗,会多种形式诵读古诗 学具:课件

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二、介绍作者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

三、出示古诗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四、认识生字

吾 孟 颜 弃 轩 冕 卧 频 仰 徒 揖

五、了解词语意思

①红颜:指年青的时候。②轩冕:指官职。轩:车子。冕:高官戴的礼帽。③卧松云:隐居。

④中圣:中酒,就是喝醉的意思。

⑤清芬:指美德。

六、自读古诗,了解古诗内容大意。

七、诵读古诗。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2.3.点:

认识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理解诗的内容,想象诗所描绘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教学难感悟诗境,指导朗读。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你们想听吗?播放。这是李叔同

的《送别》。今天我们要学习李白的另一首送别诗。

二、解题

1.2.3.1.醒。

2.齐读课题。你从题目读懂了什么? 指名说。齐读。

三、听古诗朗诵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注意听准字音。

四、学习生字 我们先和生字朋友打声招呼,谁愿意读?容易读错的再给大家提个齐读。

五、初读古诗

1.指名读,注意读准字音。

2.齐读。

六、节奏朗读

1.指名读

2.师范读

3.学着老师的样子读给你的同桌听。看谁能读出节奏美。

4.谁愿意展示给大家听?指名读。

5.齐读。

七、感悟诗境,品读古诗。

1.浩浩荡荡的长江水自西向东流,顺流而下就能到达广陵。

2.烟花三月,那是春意盎然的时节。

3.么啊?

4.2

孟浩然的船走了。可李白还在黄鹤楼上久久的望啊望啊,他在看什孟浩然的孤帆渐渐远去,渐渐消失了。老师情不自禁想吟诵。师 范读。你们也来读一读。生齐读。师生配合读。《送友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借助注释,读懂此诗。、抓住主要意象,引导学生体会诗中那种豪迈而不悲伤的情感基础。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比较法 启发点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所学过的李白的送别诗,并说说这些诗句分别体现的情感。

提示:诗句有《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渡荆门送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送友人》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诗人与友人策马辞行,情意绵绵,动人肺腑。

二、鉴赏诗歌

1、借助注释,读懂此诗。

2、自由朗读此诗,思考:

(1)、首联用什么词语勾勒出怎样的送别环境?

提示:用“青山”、“白水”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绕”

描画出白水的动态,描摹出一幅青山秀丽的送别图景。

(2)、中间两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尾联两句“挥手”,写了分离时的动作,那么此时诗人内心的感觉如何呢?

三、诵读古诗。

1老师范读。

2指名读。

3齐读

4小组赛读。

《天末怀李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识生字字,了解词句意思,了解故事背景,会流利的朗读古诗,会背诵古诗,会多种形式诵读古诗 重难点:

认识生字字,了解词句意思,了解故事背景,会流利的朗读古诗,会背诵古诗,会多种形式诵读古诗 学具:课件

过程:

一、情境导入

这首诗为诗人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时所作。时李白坐永王璘事长流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杜甫因赋诗怀念他。

二、介绍作者

三、出示古诗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四、认识生字

鸿 雁 憎 达 魑 魅

五、了解词语意思

冤 魂 投赠 汨

六、自读古诗,了解古诗内容大意。

你与屈原有共冤共语之处,请别忘了投诗祭奠汨罗江!

七、诵读古诗。

1老师范读。

2指名读。

3齐读

4小组赛读。

第三篇: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

《捐书活动》教学设计

永城市第四小学

《捐书活动》教学设计

【 设计理念】

数学即生活,只有数学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学生的生活情感为基础,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学生才能够在一种互动与发展、和谐的氛围中想学、乐学、学会、会学,学生才会更加热爱数学,真正做学习的主人。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创设有趣的 生活情境和有效的自学指导,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让学生在具体的解决问题情境中体会算式里有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引导学生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2)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经历算法多样化的探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仔细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2)在情景中解决问题,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 难点】

理解并选用不同的算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新课

(板书课题)《买鲜花》

二、出示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

(2)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件出示)建设小学和民族小学捐书情况表。

问: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答师板书:(1)建设小学一共捐多少本书?(2)民族小学一共捐多少本书?

三、出示自学指导

(一)根据书上的问题列出算式(不计算)估一估大约捐多少本书?并能说出你的估算方法。(3分钟之后,看谁做得好)学生自学,反馈。

四、出示自学指导

(二)认真看方框里的三种计算方法,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法试着在练习本上做一做。在小组内说一说你的算法。想一想:笔算加法时应注意什么?

(5分钟之后,看谁能做对检测题)小组内讨论,师指导。

找生 说说列竖式时要注意哪些问题.自学指导的教学设计通过小组的合作,有学生自主探索出答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生生互动,在轻松愉快的环境里学习了新的知识。

五、综合练习(智慧屋)

1、用竖式计算。

489+365

475+263+149 149+198

727+114+86

(把你的计算方法在小组内和好朋友交流一下)

2、(课件出示)练一练第2题

(学生交流完成,教师巡视,各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

3、(课件出示)(继续完成下面的问题“买糖”。)

六、总结全课,布置作业

1、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

2、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捐书活动

建设小学三个年级一共捐多少本书?

方法一:118+104+95

=222+95 =317(本)方法二:118

+ 104

——

317 方法三:118+104+95

=100+100+100+18+4-5

=317(本)

答:三个年级一共捐317本书.

第四篇:二年级下册古诗

二年级下册古诗背诵

《塞下曲》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注释]1.塞下曲:古时的一种军歌。2.月黑:没有月光。3.单于(chán yú):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4.遁:逃走。5.将:率领。6.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7.逐:追赶。8.弓刀:像弓一样弯曲的军刀。

【译文】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 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

《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译文】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蝴蝶和蜻蜓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1)使:到某地;出使。

(2)安西:指唐代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附近。

(3)渭城:故址秦时咸阳城,汉代改称渭城(《汉书·地理志》),位于渭水北岸,唐时属京兆府咸阳县辖区,陕西咸阳县东。

(4)浥:(yì):湿润,沾湿。

(5)客舍:旅店,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

(6)柳色:即指初春嫩柳的颜色。(7)君:指元二。(8)更:再。

(19)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元和郡县志》云,因在玉门之南,故称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

(10)故人:老朋友,旧友。(11)更尽:再喝完。

【译文】作者送元二去安西,清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浮尘,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请你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吧,向西走出了阳关,就可能再也碰不到认识的人了。

《望洞庭》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3.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两说均可。

4.白银盘:形容洞庭湖。青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译文】洞庭湖的湖水和秋天的月亮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和谐。潭面上

没有一点风,就像一面未经磨拭的铜镜远望,远望,洞庭湖的景色十分秀

丽。第四句: 湖中那些君山就宛如白银盘上的一个小青螺。

《峨眉山月歌》唐 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注释](1)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2)影:月光。(3)

夜:今夜。(4)发:出发。(5)清溪:指清溪驿,在四川犍为峨

眉山附近。(6)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四川、湖北两

省的交界处。一说指四川乐山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7)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8)下:顺流而下。(9)

渝州:今重庆一带。(10)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11)平羌: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源出四川芦山,流经乐山汇

入岷江。

[译文]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

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到了渝州就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多么

思念你啊!

《浪淘沙》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释]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后又用为词牌名。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浪淘:波浪淘洗。簸:掀翻。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

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

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译文】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释]

.1.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2.绝:无,没有。人踪:人的踪迹。灭:消失,没有了 3.千山鸟

飞绝: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4.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5.人踪灭,没有人的踪影。6.孤:孤零零。7.舟:小船。8.蓑笠(suō lì):(蓑笠和斗笠

“蓑” 的意思是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 的意思是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

【译文】四周的山上没有了飞鸟的踪影,小路上连一丝人的踪迹也没有,只有在江

上的一只小船上,有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在寒冷的江上独自垂钓。

《别董大》 唐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

1董大:指董庭兰,是当时有名的音乐家。在其兄弟中排名第一,故

称“董大”2黄云:天上的乌云,在阳光下,乌云是暗黄色,所以叫黄云。

3曛 :昏暗。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4莫愁:请不要忧愁。5知己:知心的朋友。6谁人:哪个人。7识:认识.8君:你,这里指董大。9翮:羽毛。

10飖:摇曳。[1]

【译文】天空万里乌云,遮天蔽日,昏昏暗暗,北风吹来大雪纷飞,不

要担心往后不会遇到知己,天下还有谁不认识你呢?

《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寻隐者不遇》 [唐]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注释】

1寻:寻访。隐者: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2.不遇:没

有见到。3.童子:小孩。这是指隐者的弟子。4.言:回答说。5.云深:指山上

云雾缭绕。处:地方。

【译文】

苍松下,诗人询问了隐者的徒弟,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他还对

我说,就在这座山中,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关山月》唐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调名。白登:今山西大同市东有白登山。汉高祖

刘邦曾亲率大军与匈奴交战,被困七日。【译文】一轮明月从天山升起,穿行于

苍茫的云海之间。那横跨数万里的长风,一直吹越玉门关。想当年汉军曾出兵于

白登山一逞的山道上,而今胡兵又断窥伺着青海湾。自古以来,此地就是兵家

必争要地,多少出征战士奔赴前方,却不见有人生还。守边的士兵们凝望着荒凉的边城,不尽的思归情感使他们无不愁眉苦脸。值此明月高悬之夜,可怜的征人

妻子,因痛感丈夫的远别而叹息不已。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风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层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

苦。开头的描绘都是为后面作渲染和铺垫,而侧重写望月引起的情思

《杂诗》 唐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注释】 ①来日:来的时候。②绮窗:雕画花纹的窗户。③着花未:开花没

有?着(zhuó)花,开花。未,用于句末,相当于“否”,表疑问。④选自《王

右丞集》。

【译文】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

《鸟鸣涧》【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鸟儿在山中鸣叫。涧:两山之间的小溪。闲: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空:空寂、空空荡荡。空虚。这时形容山中寂静,无声,好像空无所有。月出:月亮出来。时鸣:时,不时。不时地啼叫。时:时而,偶尔。桂花:木犀的通称。有的春天开花,有的秋天开花。惊:惊动,惊扰。

【译文】春山的夜晚寂静无声,桂花不知不觉地凋落,寂静使春夜里的山更让人觉得空空荡荡。月亮出来了,竟惊动了正在栖息的小鸟,山涧中时不时地传出一阵阵清脆的鸟鸣。

《山居秋暝》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释】1.暝:日落,夜晚。2.王维,约(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唐代诗人、画家。山水田园派诗人,人称“诗佛”3.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4.新:刚刚。5.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6.喧:喧哗,这里指洗衣服姑娘的欢笑声。7.浣女:洗衣服的姑娘。浣(huàn):洗衣服。

8.莲动:意谓溪中莲花动荡,知是渔船沿水下行。9.随意:任凭。10.春芳歇:春芳:春草;歇,消散、逝去。11.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此处指诗人。12.留:居。13.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14.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反用《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句意。意谓任凭它春芳消散,王孙也可以久留,因为秋色同样迷人,使人留恋

【译文】空旷的山中,新雨刚刚下过。夜间的秋色更添几分凉爽。明朗的月光照在松竹间,清澈的泉水从池上流过。浣女穿梭在林间,发出刷刷的响声。小鱼穿梭莲中,莲花摇摆着。渔夫放下船,满载而归。春天的芳菲虽已消散,但秋景亦佳,我自可留连山中。

〈〈乡村四月〉〉 宋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注释】白满川--指河流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川:山原,平地,河流。子规——杜鹃鸟。才——刚刚。山原——山陵和原野。蚕桑--种桑养蚕。了——结束。如——好像。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

【译文】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乡下的四月人人都在忙碌,养完了蚕,又开始种地。

第五篇:二年级下册古诗

山中送别

作者:王维【唐代】赏析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 夜书所见

作者:叶绍翁【宋代】赏析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秋浦歌

作者:李白【唐代】赏析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子夜秋歌

作者:李白【唐代】赏析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晚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七律·长征

诗人:毛泽东 朝代:近代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峨眉山月歌

作者:李白【唐代】赏析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枫桥夜泊

作者:张继【唐代】赏析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赠刘景文

作者:苏轼【宋代】赏析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夜宿山寺

作者:李白【唐代】赏析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长相思·山一程

作者:纳兰性德【清代】赏析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乞巧

作者:林杰【唐代】赏析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望洞庭

作者:刘禹锡【唐代】赏析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独坐敬亭山

作者:李白【唐代】赏析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霜月

作者:李商隐【唐代】赏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望天门山

作者:李白【唐代】赏析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山居秋暝

作者:王维【唐代】赏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小儿垂钓

作者:胡令能【唐代】赏析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题西林壁

作者:苏轼【宋代】赏析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饮湖上初晴后雨 作者:苏轼【宋代】赏析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下载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古诗解析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古诗解析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

    一、看拼音写汉字。(15分)私(sī)塾(shú) 流(liú)利(lì) 心(xīn)血(xuè) 科(kē)学(xué) 拜(bài)访(fǎng)劳(láo)累(lèi) 好(hǎo)像(xiàng) 水(shuǐ)桶(tǒng)......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全文5篇]

    一、我会看拼音写词语。(16分)chì bǎng hán lěng gē bo chuāng hùhū huàn cháng shu shāng diàn mì fēng二、给带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读音,并用“──”画出来。(......

    北师大二年级语文下册十一单元

    第十一单元:清清的水 《瀑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联系全诗展开想象,了解诗的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感......

    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北师大版

    一、基础百花园(64分)1、看拼音写词。(10分)yǒnɡ ɡǎn kù zi qīn qiè pín qiónɡ ɡù zhí( ) ( ) ( ) ( ) ( )xīn shǎnɡ qí ɡuài mái fú fán nǎo jiāo ào......

    北师大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五单元

    育英学校集体备课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 主备人:安娜 第十五单元: 夏天 迷人的夏天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用自己喜欢......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动手做做看》教案 及反思鲁北一小隋红莲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中受到启发。 3.唤起不......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及课件徐岭镇中心小学宋雪林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二年级二班小学生 2.课时:1 3.课前准备: (1)反映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的课件。 (2)生字词卡片。 二、教学课题 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