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法八下第七课第1框教案

时间:2019-05-12 18:07: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道法八下第七课第1框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道法八下第七课第1框教案》。

第一篇:人教版道法八下第七课第1框教案

7.1 自由平等的真谛 教案

【核心素养】法治意识 【教材分析】

《自由平等的真谛》是本教材第四单元第七课的第一框内容。本课阐述了自由与法治的关系,指出无法治不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标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法制观念,有公共精神,增强公民意识,完成课标要求。【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之后,了解到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但是由于中学生思想跳脱自由,是非观念还未形成。因此,帮助学生了解法治与自由的关系十分重要。本节课将主要引导学生知道自由是法律之内的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内容。帮助学生树立人人平等的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课程标准】

本节课对应的课程标准为“成长中的我”中的“心中有法”,具体的内容标准为“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案例,结合教材,知道自由和平等的含义,懂得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道理。

2、结合网络语言暴力和全国妇女宣传片的案例,理解法治与自由的关系,在生活中能做到平等处事、待人。

3、通过学习自由与平等,树立正确的自由观和平等观,做一个富有法治精神的人。

【教学重难点】

重点:自由的意义、平等的含义。难点:法治与自由的关系。【教学方法】

探究法、讨论法。【教学过程】

/ 5

课堂导入

问题:什么是自由?(教师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自由,学生发言过后,教师用PPT展示下方名言。)

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能称他为自由人。——毕达哥拉斯 我们是法律的仆人,以便我们可以获得自由。——西塞罗 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孟德斯鸠

教师总结:在看过几位名人对于自由的见解之后,我们在来看一看教材中自由的含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自由平等的真谛!

任务

一、探究断线的风筝案例,及网络世界自由的边界,结合教材,知道自由的含义限制及法治与自由的关系,树立正确的自由观。探究活动一

请同学们思考“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句诗的含义。

参考答案:大自然的广阔无边为鱼跃鸟飞提供了宽广的空间,比喻在广阔的天地里,人们可以自由地生活。

教师总结:这句诗表达了人们对自由的无限向往。人们渴望在广阔的天地里,充分自由地行动;渴望摆脱不合理的束缚和限制,自由地施展才能;渴望不受他人奴役和支配,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自在地生活。探究活动二

白云飘飘,一只风筝在天上飞。风筝许了一个愿,乞求天空能让自已挣脱那根线,让自己不再被束缚。突然,一阵狂风袭来,风筝被吹得摇摇晃晃,它一心想挣脱线的约束,昂头借风拼命挣扎。线终于断了,风筝如愿以偿,满心欢喜的它来不及拥抱蓝天,就一头栽了下来,再也无法飞了。

思考:(1)挣脱了束缚的风筝为什么“无力回天”?(2)如何理解自由应受必要的限制? 参考答案:(1)风筝离不开线,要受到线的约束,但线是保证风筝自由顺利飞翔必不可少的条件,它们既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风筝离开线的约束,必然会“无力回天”。

(2)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 5

1、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但是,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探究活动三

观看视频:网络语言暴力。

思考:请查阅我国对网络言论的相关法律规定,说一说网络世界自由的边界。参考答案:这个边界就是宪法和法律。知识拓展: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均对网络表达和言论自由的范围作出了明确的界定,详细列举了不得在互联网上制作、复制、发布、传播的9类信息,具体有: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信息;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信息;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信息;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信息;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信息;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信息;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信息;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信息等。

2、自由的含义及在法律上的体现

(1)含义: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2)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92页内容,思考:自由与法治是怎样的关系? 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作出小结。

3、自由与法治的关系

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

过渡:本节课我们学习的是自由平等的真谛,现在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自由,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什么是平等。

/ 5

任务

二、列举身边关于平等的实例及法律保障男女平等的事例,正确理解平等的含义,知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义及表现,树立正确的平等观。探究活动四

思考:结合上图,请用身边的实例与同学分享自己对平等的认识。参考答案:如①整合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项制度,让农民和城市居民享受一样的待遇。②2017年山东省高考取消少数民族考生加分项目,取消高考加分政策,让每一位考生平等的参与竞争,实现机会平等和结果平等。

4、平等的含义

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比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

教师提问: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宪法这样强调的意义是什么?(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总结答案)

5、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探究活动五

观看视频:全国妇女形象片。

思考:请你列举保障男女平等的相关法律条款。

参考答案:①在宪法第二章权利与义务的第四十八条第1款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②在继承法的第九条中明确规定:“继承权男女平等。”

/ 5

③在劳动法的第十三条中明确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6、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

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拓展空间

思考:“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与“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是不是存在矛盾呢? 教师在学生探究过程结束后,请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在此基础上作出总结。参考答案:不矛盾。因为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等他们属于弱势群体,是需要帮助的特殊对象,所以对他们给予“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是对他们人权的尊重、关心和爱护,这也是对宪法精神和原则的体现和尊重。【板书设计】

/ 5

第二篇:人教版道法八下第八课第1框教案

8.1 公平正义的价值 教案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教材第八课维护公平正义中的第二课时公平正义的价值,第八课主要帮助我们理解公平正义,而本框是认识公平正义的开始,本框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公平、正义的内含,公平正义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是公平行为,什么是不公平行为,什么是正义行为,什么是非正义行为,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声张正义,从而完成课标中对学生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这方面的要求。

【学情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追求逐渐提高。而八年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的塑造阶段,因此对帮助学生了解公平正义的真正含义显得较为重要。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了解公平正义的含义、要求及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公平意识,形成正义感。

【课程标准】

本节课对应的课程标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在集体中成长”,具体的课程内容标准是 “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

【教学目标】

1、通过案例分析,知道公平的含义,理解公平对个人和社会的作用,在生活中能过坚守公平,增强自己崇尚公平、追求正义的情感。

2、通过互动探究,知道正义的内涵和维护正义对社会的重要意义,学会守护正义的方法,能够在生活中以自己的勇气和智慧维护正义,面对不公平和非正义行为敢于说“不”。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公平的作用、正义的价值。难点:公平、正义的内含。【教学方法】

/ 6

情景教学 案例分析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老师活动:同学们好,我们在上课之前先欣赏一首歌曲,(老师PPT播放音乐),这是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的主题曲,那么大家思考一下,百姓心中有杆秤,这把秤象征了什么呢?

学生活动:欣赏音乐,思考并回答。

老师总结: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这把秤象征了公平正义,刘罗锅是有名的清官,老百姓心中的这把秤,更是突显了刘罗锅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公平正义的好事。接下来我们一起进一步学习公平正义。

任务一:通过案例分析,知道公平的含义,理解公平对个人和社会的作用,在生活中能过坚守公平,增强自己崇尚公平、追求正义的情感。

探究活动一:

古时候,一位父亲临终前要把四锭等重的黄金分给三个儿子。三个儿子中,大儿子精明能干,为赚取这四锭黄金出力最多;二儿子能力一般,但很有孝心,父亲生病时端茶送药,最得父亲喜欢;三儿子身残体弱,为人善良,父亲最担心他以后的生计。假如你是这位父亲,你会怎样分配这四锭黄金?结合“分黄金”的故事,谈谈你对公平的看法。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并回答。

老师总结:(1)三个儿子每个人一锭,还有一锭分给老三,原因是老三身残体弱,为人善良。(2)公平就是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探究活动二:

/ 6

依据你对公平的理解,请结合教材对上图中的行为和政策进行评价。学生活动:探究思考并回答。

老师总结:左图中“请朋友帮忙摆平”,这种行为违背了规则公平原则,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也是法律不允许的行为。右图中“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有利于帮助困难家庭和地区的孩子享受公平的受教育权利,这是一种机会公平。因为受教育权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所以要求党和政府为他们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通过以上两个探究我们可以得出:(1)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2)公平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等。权利公平,要求每个人依法平等参与社会活动;规则公平,要求每个人受到行为规范的约束;机会公平,要求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探究活动三:

老师过渡:学习了公平的含义和内涵后,公平有什么作用呢?接下来我们观看一个视频,然后谈一谈公平的价值是什么。(老师PPT播放视频)。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并讨论分享。

老师总结:(1)对个人而言,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平不仅能保证个人应得的利益,使个人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而且能让人感受到尊严,从而激发自身潜能,提高工作效率。(2)对社会而言,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公平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公平有利于营造更好的竞争环境,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探究活动四:

在讨论什么是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时,同学们用关键词的方式给出了自己对行为特征的描述,请你来续写。

/ 6

学生活动:组织词语并回答。

老师总结:正义行为,如:光明磊落、忠心耿耿、兢兢业业、高风亮节、正人君子、精忠报国、赤胆忠心、忧国忧民、见义勇为、秉公执法、公正廉明等。非正义行为,如:偷鸡摸狗、同流合污、贼眉鼠眼、小偷小摸、含血喷人、不择手段、阴谋诡计、造谣惑众、遮人耳目、装神弄鬼等。正义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一般而言,正义行为都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反之,凡是阻碍社会进步、破坏公共利益的行为,就是非正义的行为。

任务二:通过互动探究,知道正义的内涵和维护正义对社会的重要意义,学会守护正义的方法,能够在生活中以自己的勇气和智慧维护正义,面对不公平和非正义行为敢于说“不”。

探究活动五:桂某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症。为了治病,他花光了积蓄,家庭也几乎被拖垮。当地政府了解桂某的情况后,不但为他办理大病救助,报销70%的医疗费用,而且将其纳入低保。在社区干部的帮扶下,桂某和妻子开了一家商店,生活状况得到改善。上述事例对你理解正义有什么启示? 学生活动:互动探究并回答。

老师总结: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它要求人们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证其有尊严地生存。

可以得出正义的要求,作为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要求依法保障人们的正当权利,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要求人们分辨是非,惩恶扬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要求人们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证其有尊严地生存。

探究活动六:

/ 6

国家建立上述制度有什么意义? 学生活动:互动探究并回答。

老师总结:根据同学们的一起探究我们可以得出:

国家建立和完善上述制度有利于保障正义。有了正义的制度,能够保证收入分配更加公平,让每一个人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即使是社会弱势群体,也能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得到社会的关爱,让其有尊严地生存。

也就得出了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知识点: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正义作为人类社会的理想追求,往往被当作评价社会制度的价值标准。制度的生命在于正义,制度的效用在于保障正义。有了正义的制度,即使是社会弱势群体,也能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得到社会的关爱。

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正义,有利于恰当地调整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社会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阅读感悟

为促进社会和谐,保障公平,国家采取了一些重大举措,使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医疗方面,我国编织了世界最大的全民医保网,建立了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养老方面,全国大部分省份建立了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津贴制度。文化教育方面,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实现免费开放。

拓展空间

办一期以践行平等为主题的板报活动目的增强法治观念;增进对践行平等重要意义的认识。活动要求主题鲜明;内容健康;形式新颖;知识准确;材料运用恰当活动步骤。

/ 6

1.通过报刊、网络、音像制品等多种渠道搜集有关践行平等的案例和漫画作品;鼓励原创。

2.在教师指导下;筛选典型案例和漫画作品。

3.以典型案例和漫画作品为素材;结合教材内容;设计若干小栏目;完成板报效果评价。

1.你看了同学办的板报后对践行平等有何新的认识? 2.你打算在家庭和学校生活中如何践行平等? 【板书设计】

/ 6

第三篇:人教版道法八下第二课第2框教案

7.2 自由平等的追求 教案

【核心素养】法制意识 【教材分析】

《自由平等的追求》是本教材第四单元第七课的第二框内容,本框与第一框内容相衔接依旧是讲述自由与平等的内容。本框主要涵盖的内容有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学会依法行使权力,树立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法制观念,培养公共精神,增强公民意识,完成课标要求。【学情分析】

学生在经过前面的学习之后,了解到自由与平等的含义,但是对于究竟该如何珍视自由、践行平等并不清楚。本节课主要探讨如何实现自由平等的追求,从“权利”的依法正确行使的角度进行立意和阐述,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尊重自由平等的意识。【课程标准】

本节课对应的课程标准为“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在集体中成长”和“权利与义务”,具体的内容标准为“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以及“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案例,知道珍视自由、践行平等的具体做法或要求。

2、通过案例法律面前没有特权一律平等,理解反对特权的意义,能够自觉在社会生活中反对特权、践行平等。

3、通过学习珍视自由、践行平等的要求,懂得尊重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树立平等意识,增强法治观念。【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珍视自由、践行平等的具体做法或要求。难点:理解特权的含义及表现。【教学方法】

探究法、讨论法。

/ 6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自由与平等,现在请同学们回答“什么是自由?什么是平等?”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自由是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驶的各项权利。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过渡: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自由和平等,但是我们应该怎样从行动上去珍视自由、践行平等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自由与平等的追求!

任务

一、探究学生田某不服管教及言论自由不可违法案例,知道珍视自由的具体做法,懂得尊重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探究活动一

八年级学生田某经常上学迟到,不按时完成作业,老师督促他,他却说:“什么时间上学、做不做作业是我的自由。”田某有时抽烟喝酒,强行向同学索要财物,老师批评教育他,他振振有词: “这是我在校外的活动,是我的自由。”

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相关规定,对田某的言行进行评价。

参考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条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

(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第十五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吸烟、酗酒。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田某对自由的认识是错误的。法律是自由的保障,自由是在法律保障下的自由,只有在法制体制下人民才能够充分享有自由;而法律是自由的体现。自由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人们做任何事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1、珍视自由要珍惜权利

自由和法律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所以我们要做到珍视自由,就必须珍惜宪

/ 6

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同时,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过渡:除了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外,我们还应该怎样珍视自由呢? 探究活动二

观看视频:言论自由不可违法。

思考:你如何评论小狐狸的做法?如果你是受害者,面对此事你会怎么做? 参考答案:小狐狸的行为是滥用言论自由,属于违法行为。受害者可以与造谣者协商解决,或者可以到法院进行诉讼。

2、珍视自由依法行使权利

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作为公民,应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

小结:公民如何珍视自由?

①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为您的权利; ②依法行使权利。

过渡:珍视自由要求我们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为您的权利,要依法行使权利。那践行平等应该怎么做呢?让我们通过下面的学习来寻找答案。任务

二、分析特权车被罚案例,列举就业歧视的事例,知道践行平等的具体要求,理解反对特权的意义,树立平等意识。探究活动三

观看视频:法律面前没有特权 一律平等。思考:本案例对于我们践行平等有什么教育意义?

参考答案:本案例告诉我们践行平等,应该反对特权,严格按照制度办事。

3、践行平等反对特权

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使每个人的人格尊严、合法权益等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体现。

(1)特权的含义及表现

所谓特权,就是法律、制度规定之外的特殊权利。特权是平等的大敌。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或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或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或利用

/ 6

社会关系追逐一己之利,并想方设法逃避法律制裁。然而,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容侵犯,任何践踏法律的行为必将受到制裁和惩罚。

(2)如何反对特权

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知识拓展:认识身边的特权现象:

①福利享受型代表:公款吃喝、旅游,奢华接待,超标办公室、超标车,额外福利……

②破坏规则型代表:交规无奈特权车。③抢占资源型代表:特权房、特权医疗。④安全堡垒型代表:某些特供食品基地。

⑤思想意识型代表:我是××、我爸是××。吉林一环保局长:“领导就得骑马坐轿,老百姓想要公平?臭不要脸!”方大国夫妇:“如果没有我们,你连饭都没得吃。”

⑥大树乘凉型代表:跋扈官二代、领导亲属吃空饷、子女凭领导特权就业经商等。探究活动四

图一 招聘限重点院校毕业 图二 招聘限制身高

图三 招聘限制性别

/ 6

结合图片,与同学交流生活中存在的就业歧视的事例。

提示: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就业歧视现象,户籍歧视、学历歧视、残疾歧视、乙肝歧视、相貌歧视、属相歧视、酒量歧视等等常见诸报端。

参考答案:湖南某地的招聘公务员就要求女性的胸部要对称,身高必须达到1.6米。

4、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益

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每个人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5、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1)生活中不平等现象及危害

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就业歧视等不平等现象,损害了公民的人格尊严,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2)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面对这些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小结:如何践行平等? ①反对特权;

②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 ③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拓展空间

设计一期以践行平等为主题的板报。

①搜集整理有关践行平等的案例和漫画,鼓励原创。②全班同学共同筛选典型案例及漫画作品。

③以案例和漫画为素材,结合教材,设计并完成板报。【板书设计】

/ 6

/ 6

第四篇:人教版道法八下第八课第2框教案

8.2 公平正义的守护 教案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教材第八课维护公平正义中的第二课时公平正义的价值,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习了公平正义的含义,而本框更是对上节课的延伸,引导学生认识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意义,让学生明白维护社会公平,离不开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制度保障,追求正义不开个人的努力,守护正义更需要司法的守护。从而实现课标中对学生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的要求。

【学情分析】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公平正义有了大致的了解,对公平正义有了初步的理解和判断,但对公平的重要性等问题缺乏理性的思考,不利于学生树立公平、正义的意识,再加上社会阅历、个人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制约,当遭遇不公平、不正义的时不能正确、客观的处理,因此进行公平、正义的教育非常有必要。

【课程标准】本节课对应的课程标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在集体中成长”,具体的课程内容标准是 “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

【教学目标】

1、通过经验分享,发现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引导我们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激励我们努力追求社会公平,捍卫公平。

2、通过互动探究,引导我们在生活中坚守公平,学会运用合理的方式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

3、通过事例探究,感悟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启发我们从点滴做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

追求社会公平,捍卫公平。学习难点:

运用合理的方式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

/ 5

【教学方法】

情景探究法 案例分析 讨论法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老师活动:播放为了公平正义的视频,并提问通过观看视频有什么样的感受?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

老师总结:我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得以实现,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正义、保障公平、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那么我们自己如何维护公平正义呢?接下来通过新课的学习我们一起探究答案。

任务一:通过经验分享,发现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引导我们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激励我们努力追求社会公平,捍卫公平。

探究活动一:

如果遭遇“不公平”的事,你会怎么办? 以小组为单位,描述自己经历的“不公平”的事,并说说当时的内心感受。小组成员交流,讨论遇到“不公平”情形应该怎样做? 每个小组推举一名代表,汇报本组的主要观点。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并回答。

老师活动:PPT展示参考答案(1)小米是班上的宣传委员,在学校的板报比赛中,班主任让小米负责板报的设计,小米表示一定完成。但在出板报的时候,小米说临时有事,让我来完成任务,她一走了之了。我跟其他同学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并获得学校第一名,小米也因此获得了最佳设计奖,而真正完成板报设计的我却什么也没有。我当时感觉受到了不公平。

(2)现实生活中,不公平现象时有发生。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老师总结:公平离不开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公平从美好的愿望转化为现实,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需要我们在生活中追求公平捍卫公平。

/ 5

任务二:通过互动探究,引导我们在生活中坚守公平,学会运用合理的方式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探究活动二:

老师活动:PPT播放视频,江家“良心秤”准确公道、分毫不差,通过观看视频江家“良心秤”准确公道、分毫不差,谈一谈如何坚守公平?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并回答。老师总结:(1)个人维护公平

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大限度的公平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

(2)制度保障公平

对于立法而言,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时,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对于司法而言,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

探究活动三:

某市曾经发生惊心动魄的一幕:一辆醉驾车辆冲岗拖行交警,三名互不相识的出租车司机驾车迅速冲上去,但他们很快意识到单向追截很危险。于是,三辆出租车相互配合,形成默契,分别从前、左后将肇事轿车合力逼停,及时挽救了交警的生命。在增援而的交警控制住肇事司机后,三名出租车司机却不留姓名,悄然消失在夜幕中。经过众多市民的努力,终于找到他们。该市警方及客运出租车管理处给他们送来“见义勇为、匡扶正义”的锦旗和奖金。

你从三名司机的行为中学到了什么?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并回答。

老师总结:当非正义的行为发生时,我们要运用自己的勇气同非正义行为作斗争,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守护正义。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

任务三:通过事例探究,感悟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启发我们从点滴做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 5

探究活动四:

老师提问:图中的审判员是否需要回避?为什么?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并回答。老师总结: 应该回避。

我国法律规定审判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①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与当事人有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及姻亲关系的;

②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③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勘验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④与本案的诉讼代理人、辩护人有夫妻、父母、子女或者同胞兄弟姐妹关系的;

⑤本人与本案当事人之间存在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在本案中,因为审判员与被告是亲属关系,可能会影响司法公正,因此需要回避。

司法维护正义。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为了实现司法正义,国家积极推进以司法公正为核心的司法改

/ 5

革,要求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实现公平正义,是国家、社会和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让我们从点滴事情做起,携手共进,共建共享公平正义的美好社会。

拓展空间 向正义榜样学习

结合所学知识,召开“向正义学习”的主题班会。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板书设计】

/ 5

第五篇:八下道法第6课练习题(范文)

八下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练习题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1.2017年3月15日,近3 000名全国人大代表投票表决通过民法总则,经民主程序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愿上升为国家意志。一位全国人大代表说:“有了民法总则,13亿中国人的生活之路将走得更安全、更踏实、更有平等的机会、更有尊严。”这表明我国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最高立法权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最高决定权 ③法律由国家制定并体现人民的意志 ④法律靠强制力保障,地位高于道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闭幕。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这说明

A.在我国,人民群众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C.人大代表来自人民,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D.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

3.审议通过《政府工作报告》、批准“十三五”规划纲要、表决通过慈善法……2016年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北京顺利闭幕,这说明

①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最高监督权、最高决定权、最高立法权 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4.每年3月,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人大代表,都会肩负着各族人民的重托, 1 代表人民的意愿,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共商国是,共议大计,共话发展,行使国家权力。这说明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②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③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决定国家和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 ④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参与行使国家权力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5.对人民代表大会理解正确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B.人民代表大会只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C.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D.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国家权力机关

6.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这体现了全国人大具有 A.决定权和审议权 B.决定权和立法权 C.审议权和监督权 D.立法权和监督权

7.国务院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要由全国人大代表进行认真审议,并提出意见和建议,经国务院修改后才能获得通过。上述材料体现了全国人大的 A.立法权 B.任免权 C.决定权 D.监督权

8.丽水市委、市政府、《丽水日报》主办的《问政进行时》是首个丽水网络问政互动平台,市民代表现场问政,为丽水的发展出谋划策,这体现了 A.人民可以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B.市政府是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 C.人民依法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 D.网络问政是政府行政的主渠道

9.“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提出的这一要求 A.说明依法治国首先是依法行政 B.有利于人民直接管理国家大事 C.有利于推进依法行政

D.体现了《政府工作报告》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10.2017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审议并通过了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等;表决通过了《关于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草案)》等。材料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会议议程表明

①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全国人大负责,并受它监督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最高行政权和最高决定权 ③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 ④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1.对漫画《简政不能懒政》评价正确的是

A.符合依法治国的方略 B.体现政府只服务社会 C.不利于政府依法行政 D.体现严格依法办事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应当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并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

①有利于政府依法行政,履行职责 ②有利于政府成为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 ③杜绝各类腐败现象的发生 ④有利于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我国行政机关由国家国务院及其领导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成。以下有关国家行政机关说法正确的有

①我国行政机关的层级不同,职权相同 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都设若干工作部门,分别在各自的职权内为人民服务 ③各级人民政府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④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我国各级行政机关的职权有

①依法维护社会治安,维护社会稳定 ②进行市场监管,确保食品和药品安全 ③监督本级国家权力机关的工作 ④根据本地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服务水平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5.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完善司法责任制度,建立公正、独立的司法制度。面对改革,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应该

①制定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②提高执法人员的水平,公正司法、依法行政 ③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监督 ④接受同级人大的监督,对同级人大负责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16.下列能体现我国人民检察院职能的是 A.对刑事犯罪行为代表国家提起公诉 B.审理经济纠纷和行政纠纷 C.宣告公诉案件被告人无罪 D.侦查网络金融诈骗活动

17.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我国设立的检察院有

①最高人民检察院 ②基层人民检察院 ③省级人民检察院 ④专门人民检察院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8.人民法院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说明

A.人民法院公正司法

B.违法犯罪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C.法律维护公共安全 D.法律比道德作用更强大

19.在司法活动中,人民法院必须坚持

①以事实为根据 ②以法律为准绳 ③少数服从多数,民主决定 ④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某县国税局两名工作人员涉嫌违法交由司法机关处理期间,该县国税局领导以单位的名义,开具两人工作业绩突出的证明,建议法院从轻处罚。对于这一建议,法院应该

A.采纳,因为公民平等地享有建议权 B.不采纳,因为法院不受国税局管辖 C.采纳,因为法院和国税局都是国家机关 D.不采纳,因为法院应独立地依法作出审判

二、非选择题

21.2018年3月3—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全国人大在我国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的地位是怎样的?

(2)请你结合材料谈谈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哪些。

22.李总强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廉洁本色。各级政府要依法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作为人民政府,所有工作都要体现人民意愿、维护人民利益、接受人民监督。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政府自觉接受监督有什么意义。

23.同学们学习了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的国家行政机关一部分后,决定开展一次探究活动,请你参加。

(1)我国的行政机关的层级是怎样划分的?怎样为人民提供服务?

(2)我国的行政机关与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

(3)我国的行政机关应该怎样行使职权?

24.八年级同学黎明在上网时搜索到了一则消息:2016年7月5日,济南市槐荫区人民法院审结一桩考试作弊案:28岁的汪某利用网络和QQ向考场内的考生传送试题答案,借此收取服务费。法院以非法出售答案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该案是我国《刑法修正案(九)》实施后,济南首例作弊入刑案。黎明与同学们进行了探究,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以下探究任务。

(1)“法院以非法出售答案罪,判处汪某有期徒刑一年”体现了人民法院是什么性质的机关?行使什么权力?

(2)结合所学,谈谈人民法院怎样行使职权。

(3)人民法院在司法活动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练习题答案

1-5 ABDBD 6-10BDCCC 11-15CBDAD 16-20ADADD

2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2)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22、①有利于行政机关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克服懒政、怠政等。②有利于防止工作人员履职不力、监管缺失、失职渎职、徇私枉法等问题,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权责要对等,失责要追究,侵权要赔偿。

23、(1)我国行政机关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成,其中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都设若干工作部门,这些部门分工不同,分别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它们又相互配合,共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2)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的有关法律、决议和决定。各级人民政府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本级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3)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行政机关享有哪些职权,具体如何行使职权,都必须严格遵照宪法和法律。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

24、(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行使审判权。(2)人民法院通过审理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行使国家审判权,惩办犯罪分子,解决民事和行政争议,维护社会秩序,引导公民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3)人民法院在司法活动中,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人民法院对公民权利提供有效救济和保障,捍卫社会公平正义。

下载人教版道法八下第七课第1框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道法八下第七课第1框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教新八下 第四单元第11课 民族团结 (教案)

    《民族团结》教学设计 平乡县第五中学 李素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及共同发展的概况;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2.过程......

    第5课《再塑生命》教案(人教新课标八下)

    5、《再塑生命》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目标 ⑴ 理解课文主题,概括文中主要事件。 ⑵ 理解人物形象。 2. 能力目标 ⑴ 学会复述课文,把握叙事性作品的特点。 ⑵ 品味文章清......

    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七课第一框礼貌显魅力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礼貌显魅力》教学设计 一、课题:本课为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七课第一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懂得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品德,是社会交往的需要,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人教物理八下教学总结

    教学总结 一个学期又过去了,这学期我上八年级的物理,一学期来,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变教学方法,在继续推进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把新课程标准......

    第七课 第一框 单音与和声 教案

    第七课 第一框 单音与和声 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有一致有冲突,找到化解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冲突的办法;明白如何处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

    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七课第三框 防患于未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样例5)

    第七课第三框题 “防患于未然”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学会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教学难点:遵守法律与践行道德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导......

    第6课《雪》导学练测(人教新课标八下)

    第6课《雪》导学练测 【字词综合运用】 (1)注音 磬(qìng) 脂粉奁(lián) 灼灼(zhuó) 褪尽(tuì) 朔方(shuò) 凛冽(lǐn liâ) (2)形似字区别 (3)多音字辨析 (4)解词 博识:学识丰富。 消释:①消......

    第5课《再塑生命》说课稿(人教新课标八下)

    《再塑生命》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设计 1. 认识目标 ⑴ 理解课文主题,概括文中主要事件。 ⑵ 理解人物形象。 2. 能力目标 ⑴ 学会复述课文,把握叙事性作品的特点。 ⑵ 品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