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年级语文第七单元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有四篇课文,25玲玲的画
26、蜜蜂引路
27、寓言两则
28、丑小鸭,一个语文园地,每篇课文都配有生动的插图,图文结合十分紧密。主要教育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特点,初步懂得一些从小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和正确认识自己的道理。教学难点:
学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教学中应注意继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朗读能力和说话能力。教学中应先从图入手,图文对照,再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教完课文后,指导学生识字、写字。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3.学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
4.初步懂得一些从小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和正确认识自己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挂图、小黑板 课时按排:
12课时
25、玲玲的画
2课时
26、蜜蜂引路
2课时
27、寓言两则
2课时
28、丑小鸭
2课时 语文园地七
4课时 总计
12课时 25 玲玲的画 教材分析:
《玲玲的画》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活动的小故事。玲玲准备参加比赛的画,不小心弄上了墨渍,在爸爸的启发下,墨渍被“变“成了小花狗。课文中爸爸的话揭示了主题,引人思考。课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对于启发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有较强的教育意义。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5个字及“楼梯”“脑筋”两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读文,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插图、符合课文内容的两幅画。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楼梯”“脑筋”两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谈话激趣:
⑴ 今天,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处理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16页。(教师板书课题:25《玲玲的画》)
⑵ 齐读课题,学习生字“玲”。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玲”。
二、尝试学习、读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3、合作学习:
⑴ 桌合作学习文下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
⑵ 尝试让学生当老师,主持学习生字。
① 教师引导:
平时我们都用哪些游戏识字的?你来当一回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
② 学生说出一种识字游戏方法,就让该学生当老师主持这游戏。
⑶ 四人小组讨论识记这些生字。
⑷ 全班交流。
三、整体感知、初步了解
1、小组内读课文,互评互纠正,推荐一位组员。读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推荐的组员再次读课文,纠正读音。
3、交流: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教师引导事情的三要素:起因、经过、结果:
全班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起因:画弄脏,来不及画。(坏事)
经过: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只小花狗。
结果:得了一等奖。(好事)
5、设疑:
一件坏事怎么变成了好事,其中有什么奥妙吗?我们下堂课学习。
四、指导观察、练习写字
1、让学生先自己观察文后每个字在小楷格中的位置,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2、教师重点指导并范写“糟、楼梯、脑筋”这几个字、词,要注意指导学生把他们的各部分写紧凑些。
3、学生练写。
4、把学生写的生字、词在多媒体上展示,并引导学生评一评。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上节课同学们已经学过了这些词语,老师来看看你们的记性怎样?(生开火车读词语)
2、好,同学们既然会读了,那会写吗?我们一起来听写一下。
3、全班再读一次检测一下是否正确。
三、新授
(一)1——3段
1、大家看!这就是玲玲画的《我家的一角》,明天,她就要拿这幅画去参加评奖了,你认为他能得奖吗?(出示玲玲的画)
2、请同学打开25课自己读全文一次,问:她得了几等奖?
3、玲玲的画真美啊!现在请同学们把第一段读齐读一次。(课件:第一段)
4、玲玲满意地端详――再看看这句话里“满意地端详”有什么特别?怎样才是满意的端详呢?(生说)这里让学生做动作表达。
5、所以玲玲很开心很满意,那我们也来端详端详这幅画。自己带着满意的心情去读。指读
7、就在这时,谁来催玲玲了,谁愿意来读?(课件:第二段)(指读)
8、平时,你们的爸爸妈妈怎么催你睡觉?带着这种感觉读。(指读)
9、爸爸真关心你们,多幸福啊!玲玲又是怎样回答爸爸的?(指读)
(二)4――6段
1、就在这时,仔细听,你听到什么了?(叭的一声)呀!画脏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指读第六自然段。(课件:第6段)
2、问学生:如果是你,你的心情会怎样?那你会跟哭着的玲玲说些什么呢?
3、那你猜哭着的玲玲会说些什么呢?(指读)
4、这可怎么办?谁来帮帮玲玲?(生说)
三、(7――10)段
1、(课件:爸爸的办法)这一次我想来读读爸爸的办法,可以吗?这样可以吗?为什么? 谁再来指导指导?还有谁行?(师读)
2、在爸爸的指导下,玲玲是怎么做的?把玲玲怎么做的句子用直线画下来。
3、谁来读读?(生读)
5、瞧!(课件:画)看着这幅画,玲玲满意地笑了。你觉得这幅画怎样?
6、不仅玲玲满意了,爸爸也很高兴。请同学们画出爸爸说的话,(课件:9段)谁来读?这里的坏事指什么?好事呢?你找到坏事变好事的秘诀了吗?(随学生回答完成板书:动脑筋)
四、训练表达,渗透思想
1、小朋友们看,从课文中我们不难看出,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兴的事,在爸爸的指点下,她通过动脑筋,将坏事变成了好事,老师想知道,在你们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小组讨论)
2、如果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碰到类似课文中这样的事,我们应该怎么办?
3、让我们再来重温一下这个故事,分角色读读全文。
五、积累运用
1、把课后练习“读读抄抄”中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六、拓展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关于动脑筋思考的名言,请同学们看一下。不用太多 一个能思考的人,才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要学会思考,不要一碰到困难就向别人伸手。
冷静思考的能力,是一切智慧的开端,是一切善良的源泉。板书设计: 25 玲玲的画(动脑筋)
坏事————好事 26 蜜蜂引路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特点。
难点:学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
二、教具准备
生词卡片、投影片。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猜一猜:有一种昆虫,专门在花丛中采蜜、传授花粉,本领可大了。你们知道它是谁吗?(蜜蜂)
2.揭示课题:“引路”是什么意思?(带路)
3.蜜蜂给谁引路?蜜蜂是怎样引路的?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课文。
(二)自学生字
1.指名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
2.认清字形。
引:左右结构,左边是“弓”,右边是“1”。
莫:上中下结构,上边是“艹”,中间是“日”,卜边是“大”。
斯:左右结构,左边是“其”,右边是“斤”。
派:左右结构,左边是“氵”,右边共6笔。
谈:左右结构,左边是“言”,右边是“炎”。
敲:左右结构,左边是“高”,右边不要写成“支”。
讶:左右结构,左边是“言”,右边是“牙”。
导:上下结构,上边是“巳”,下边是“寸”。
3.理解词语的意思。
谈天:聊天,闲谈。
惊讶:感到很奇怪;惊异。
向导:带路的人。
(三)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了列宁利用蜜蜂引路,找到养蜂人的事。
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蜜蜂引路这什事?(第二、三、四自然段)
3.按自然段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四)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特点。
2.学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
二、教具准备
投影片。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自由读课文:回忆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思考:读了这一自然段你都知道了什么?
学生甲:我知道这件事发生的时间1922年。地点:莫斯科·,学生乙:找还知道了列宁常常与养蜂人谈天。
(2)老师小结。
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列宁常常与养蜂人谈天。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默读课文,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养蜂人?
(2)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说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养蜂人?
因为往常派去找养蜂人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别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所以列宁要亲自去找养蜂人。
(3)老师小结。
这一自然段主要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小组讨论: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用图表表示。
(2)小组汇报。
列宁:发现花从中有蜜蜂——蜜蜂飞进园子——小房子——找到养蜂人。
(3)列宁为什么认为跟着蜜蜂走就能找到养蜂人?
因为列宁想:蜜蜂是养蜂人养的,蜜蜂采完蜜就要回到蜂房,按照蜜蜂飞间的方向走,就——定能找到养蜂的人。
(4)老师小结。
由于列宁通过观察了解到花丛、蜜蜂、养蜂人之间的关系,就能从中发现线索,找到养蜂人。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出示投影,看图,养蜂人见到列宁后可能会说些什么?
(2)列宁是怎样回答的?
(3)为什么列宁说蜜蜂是他的向导,把他领到这儿来的?
(4)老师小结。
列宁发现了蜜蜂,经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分析,就顺着蜜蜂飞回的方向走,结果找到了养蜂人。
(5)分角色朗读第4自然段,读出惊讶、高兴的语气。
5.总结全文。
(1)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 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第一自然段: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第二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起因。第三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经过。第四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结果。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3)老师小结。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学习列宁遇事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做出判断、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6.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板书设计 26 蜜蜂引路
列宁——蜜蜂(向导)——养蜂人 花丛(路边)
认真思考 园子(附近)
仔细观察 小房子(旁边)做出判断 27 寓言两则 教材分析:
本课由《揠苗助长》和《守株待兔》两篇寓言组成。课文分别勾勒出了古代两个可笑的人物形象。一个做事急于求成,违背常理,结果把事情弄得更糟;一个是对意外的收获心存侥幸,不认真做事,结果一事无成。这两则寓言都是家喻户晓的作品,语言简洁明快,内容生动有趣。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课前准备:生字词语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个生字,会写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默读课文,理解《揠苗助长》的寓意。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弄清题意
出示课题“寓言两则”,由学生根据查找的资料来解释课题。(“寓言”是用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教训,“寓”是“寄托”的意思。“则”的意思就是“篇”)
二、教学《揠苗助长》
1、播放课件理解课题、了解故事:
⑴ 学生讲解题意:
“揠”是拔的意思。“助”是帮助。“长”是生长。
⑵ 按照“理解题意→了解故事→理解内容→认识道理”的顺序来进行学习。
⑶ 播放课件,要求学生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习生字:
⑴ 范读课文,听准生字字音。
⑵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老师注意指导读错的字。
同桌之间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⑶ 巩固生字:
读生字卡片。(齐读、指读、开火车读)
小组内轮流读课文,在朗读中巩固生字。老师巡视,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3、感悟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出示四个问题:
⑴ 种田人看到禾苗几乎没长高时,他的心情怎样?将描写他心情的词句画出来。你能理解他的心情吗?
随机理解重点词语:巴望、焦急。
出示重点句子,体会种田人的心情。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词句,要读出种田人的焦急心情。
⑵ 种田人在这种情况下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结果怎样?
用课件演示种田人拔苗的过程,朗读第2段,要读出那个人卖力拔苗的情景。
读第3、4段,体会种田人回家后得意的心情,以及后来知道禾苗都死了,十分失望的心理。
⑶ 这则寓言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
⑷ 我们已经知道种田人的愿望是好的,如果你是种田人的邻居或亲属,你怎样帮助他实现自己的愿望?
4、诵读全文,复述课文。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个生字,会写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默读课文,理解《守株待兔》的寓意。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交代教学目标: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每个寓言都是通过有趣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寓言两则》的第二则寓言《守株待兔》。通过学习课文,理解寓意,学会生字。
2、创设情境,播放多媒体动画《守株待兔》,激发学习兴趣:
现在老师先请大家欣赏《守株待兔》这个有趣的寓言故事,大家边看边想: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
3、揭示课题,正音:
⑴ 揭示课题,正音。
⑵ 释题:
“株”是什么意思?守株呢?待兔又是什么意思?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
4、学生自由读课文,老师提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段落序号。
二、学习课文,理解寓意
1、学习1、2段:
⑴ 自由读课文;
想一想那个人为什么会守在树桩旁边等待兔子呢?
⑵ 默读课文:
说说那个种田人是怎样得到这只野兔的?找出课文的有关句子读给大家听。(板书:检到兔子)
⑶ 出示生字“窜”“撞”,理解意思。
窜──乱跑;撞──碰
⑷ 他捡到野兔后,心里是怎么想的?
投影出示句子(要是每天„„多好啊),齐读。
他这样想可能吗?对不对?为什么?
学生交流自己对问题的理解。
指导有感情地读句子,指句读、齐读第1、2段。
2、学习第3段:
⑴ 自由读课文,说说这个人后来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板书:整天坐守 庄稼全完了
⑵ 齐读第3段。
3、理解寓意:
⑴ 他这样做对不对?错在哪里?学生讨论、交流。
⑵ 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⑶ 老师总结寓意。(注意语言要浅显易懂)
⑷ 在我们平时生活中,有没有这种现象呢?举例说说。
⑸ 老师总结:
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对于偶然得到的东西,我们不应该抱有侥幸的心理,只有踏踏实实地做事,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才会取得收获。
⑹ 齐读课文。
三、课堂练习
1、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2、出示要求写的九个字,学生自己分析字形,提出书写应注意什么。
3、指导写字。
3、完成课后练习“读读想想”。
四、拓展活动
把本课的故事讲给家长听,再请他们讲一个寓言故事。板书设计: 揠苗助长 原因做法结果
巴望────拔高────枯死(板画)(板画)(板画)急于求成,事与愿违 道理:按事物规律办事 守株待兔 撞死侥幸 白捡不劳而获 坐等
全完一无所有 28 丑小鸭 教材分析:
《丑小鸭》是根据安徒生作品改写的一篇拟人体童话。文章以充满情趣的语言,生动引人的情节,描写了一只“丑小鸭”出生后,历经种种磨难,最后发现自己是一只漂亮天鹅的非凡经历。文中“丑小鸭”艰难曲折的经历,以及它身处逆境,不懈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位读者。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懂得要善待他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地认识自己。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领会故事所表达的积极意义。课前准备:生字词语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童话故事,老师是怎样指导我们学习童话故事的,拣一篇自己最感兴趣的童话故事,跟家里的人或同学讲一讲。
二、谈话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上课前,老师布置了预习任务,同学们都完成了吗?谁能把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今天,我们又来学习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这篇故事是根据安徒生爷爷写的同名童话改编的,叫《丑小鸭》。(板书课题:4丑小鸭)
三、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小声读课文一、二遍,要求读准字音,并用“——”线将课后的生字在课文中划出来,多读几遍生字的字音。
2.指名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听,检查生字的读音,教师用生字卡片正音,注意下面生字的读音。
堆(duí),注意和方言区别,不要读成dǘi。
等(děng)和剩(shěng)都是后鼻音,不要读成děn和shěn。
瘦(shǒu)和除(chù)都是翘舌音,不要读成sǒu和cù。
钻(zuán)是平舌音,不要把u读丢了。
3.自由小声读课文,要求按已往老师教给的朗读长句子的方法和要求读通文中的长句子,并给自然段标序号。学生读时,教师可相机提醒学生,读长句子时,在句中可以稍微停顿一下,停顿时,不要读破词语,“的”字前面一般不要停顿„„。
4.分段指名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听,检查是否读通了文中的句子。
5.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可以小声地跟着读,进一步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6.边读课文边看图,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7.讨论上述问题。(课文主要讲的是一只丑小鸭自出生以来就被人看不起,被迫离开家,历经苦难,最后意外发现自己不是一只丑小鸭,而是一只美丽的天鹅。)
四、课堂作业。
1.在课文中找出生字所带的词,读一读。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懂得要善待他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地认识自己。教学过程:
一、交待阅读方法。
1.指名学生朗读课后练习题1。
2.启发谈话:这节课,我们就围绕练习题1中的三个问题,看图读课文,一段一段地把课文读懂。
二、围绕课后练习题1中的第(1)个问题,阅读1—2自然段。
1.围绕问题(1),看第一幅图,读课文,大致找出写这一问题的段落(1—2自然段)。
2.分段阅读。
(1)阅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然后讨论。①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
②“暖烘烘的”是什么意思!你有过“太阳暖烘烘的”这样的感觉吗?“太阳暖烘烘的”这种感觉一般产生在什么时候?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这写的是什么季节的事?
③“鸭妈妈卧在稻草堆里„„孩子出世。”用我们平常的话说,这句话应该怎么说?
④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说这一自然段的意思。(春天,鸭妈妈在孵小鸭。)
(2)阅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然后讨论。①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
②“特别”是什么意思?(不同一般)
③边读边看图,找一找从这一自然段中的哪些地方看出丑小鸭很特别。(讨论后归纳)
A.蛋大。
B.出世时间长。(都„„最后„„过了好几天„„才„„慢慢„„)
C.又大又丑。(毛„„嘴巴„„身子„„)
④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说这一自然段的意思(抓住“特别”来说)。
3.连段阅读,回答问题(1)。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如下几个要点来回答:(1)时间;(2)事件(鸭妈妈孵小鸭);(3)丑小鸭显得很特别。
三、围绕课后练习题1中的第(2)个问题阅读3—6自然段。
1.围绕问题(2),看第二、三幅图,读课文,大致划出写这一问题(其中有两个小问题)的段落(3—6自然段,其中写第一个小问题的是第三自然段,写第二个小问题的是第四至六自然段)。
2.阅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看图、边思考,然后讨论。
(1)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
(2)“除了鸭妈妈疼爱他,谁都欺负他”。“疼爱”是什么意思?“欺负”呢?联系自己平时的观察,同小鸭在一起的可能有谁?他们谁欺负丑小鸭?是怎么欺负的?(咬、啄、讨厌)还可能怎么欺负?谁疼爱丑小鸭?从哪里看出来?(除了鸭妈妈疼爱他)试着用“除了„„都„„”说一句话。
(3)“孤单”是什么意思?丑小鸭为什么感到孤单?
(4)试着用“因为„所以„„”说话。
①把“因为„„所以„„”加入“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就钻出篱笆,离开了家”一句中说话。
②把“因为„„所以„„”加入“丑小鸭来到世界上,除了鸭妈妈疼爱他,谁都欺负他”、“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就钻出篱笆,离开了家”二个句子中说话。
(5)朗读这一自然段,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2)中的第一个小问题。
3.分段阅读4—6自然段。
(1)回顾学法——怎样围绕问题来分段阅读课文:先一自然段一自然段地读,结合图画一句句地弄清各自然段的基本意思,再把几个自然段连起来读,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2)试着运用这一方法阅读4—6自然段,边读边填写下表,展开讨论。季节丑小鸭遇到的困难
(3)检查自学、讨论情况,重点检查学生对第五自然段第二、三句话的理解情况:从这二句话中可看出些什么?(丑小鸭非常孤单;丑小鸭羡慕美丽的天鹅,希望像天鹅那样过上欢乐的日子。)
(4)连段阅读,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2)中的第二个小问题。
四、围绕课后练习题1中的第(3)个问题阅读第七自然段。
1.围绕问题(3),看第四幅图,大致找出写这一问题的段落(第七自然段)。
2.阅读第七自然段,边读、边看图、边思考,然后讨论。
(1)这一自段共有几句话?
(2)采用引读的方法分句理解课文。老师问学生答:什么时间?(第二年春天)什么地方?(湖面上)湖水怎样?(湖水很清像镜面)丑小鸭发觉了什么?(一个漂亮的影子)怎样漂亮?(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美丽极了)这个漂亮的影子原来是谁的影子?(丑小鸭)
3.用自己的话回答第3个问题。
五、全文教学总结。
1.读全文,讲一讲这个童话故事。
2.学习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主要就课文的思想内容说,学生能说多少就说多少,不要无限拔高。)
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先一自然段一自然段地讨论:应带着什么语气读?
2.试读,指名读,读读评评,直到读出感情为止。
七、综合练习。
1.课后练习题2、3、4。
2.练讲这一童话故事。板书设计: 28 丑小鸭
丑——苦——盼——美 白天鹅
(不要灰心,不要放弃)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发现汉字的一字多义的特点。
2、联系生活实际识记生字,并积累成语。
3、看图进行口语交际,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并鼓励学生动脑筋想办法,做善于思考的孩子。
4、绘画、写话、培养初步的习作能力。
5、完成填字游戏,进行谜语展示。教学重难点:
1、学习一字多义的用法,积累新词。
2、进行口语交际。
3、绘画、写话。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一字多义的用法。
2、认读新词。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投影出示三个句子:
⑴ 丹丹回头一看,原来是小艺。
⑵ 我的朋友马玲是回族,陈琳是满族。
⑶ 有一回,列宁去找养蜂的人聊天。
2、指名读三句话,再读学习伙伴的提示语,想想三句话中“回”字的意思。
3、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
4、集体查字典,了解“回”的几种解释:
⑴ 还,走向原来的地方。
⑵ 掉转。
⑶ 旋转、环绕。
⑶ 答复、答报。
⑶ 量词、指事件的次数。
⑶ 回族,我国少数民族名。
5、再读句子,选择“回”在句子中的准确意思:
句⑴:“回”是掉转的意思。
句⑵:“回”是回族的意思。
句⑶:是量词,指事情的件数。
6、学生汇报:
说说从刚才的学习中发现了什么。
7、教师小结:
汉字有一个字多义的特点,因此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要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字的意思,提高阅读能力。
二、读读认认
1、学生借助拼音读生词。
2、小组交流: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这些字跟偏旁有什么关系,了解字义。
3、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并说说识字方法。
4、出示相应的图片认读。
5、扩展练习:
学生回家观察厨房里的用具,看是否能说出名称,并积累新词,学习新字,制成词卡。
三、课堂练习
1、投影出示句子,说说同一个字在不同句中的意思:
⑴ 花:
妹妹穿着一件花衣服。
公园里的花开得非常鲜艳。
我花了五元买了一支钢笔。
⑵ 火:
早晨,火红的太阳从东方升起。
看到我的成绩,爸爸发火了。
我军向敌人猛烈开火。
2、字、音连线:
zào guō sháo
chǎn
hú tāng
汤
壶 灶
锅 勺
铲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积累成语,了解成语的意思。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上节课学过的厨房用具卡片,指名认读。
2、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词卡认读。
二、读读背背
1、学生自由读“读读背背”中的成语,并想想这些成语意思。
2、小组合作:
读成语,互相正音,交流自己理解的成语,提出不懂的成语。
3、全班交流:
分组读成语,讨论不懂的成语的意思。
4、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背成语。
三、巩固练习
填空:
()()协力
()()成城
()()不林
人外()()
博采()()
()()益善()学()问
读书()()
()()自见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看图进行口语交际。教学过程:
一、出示教学挂图
1、看图,说说每幅图画的什么内容。
2、议图,弄明白四幅图连起来说的什么事。
二、续编故事
1、假如你是图中的小朋友,你会怎么做呢?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2、选择合理的想法,小组合作续编故事。
⑴ 小朋友认识这位叔叔确实是爸爸的朋友,该怎么办?
⑵ 小朋友不认识这位叔叔,又该怎么办?
三、全班展示
1、小组评选好的同学到台前讲故事。
2、评选故事大王。
四、讨论交流
通过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完成“展示台”中的填字游戏,谜语展示。
2、画画、写话。教学过程:
一、展示台
1、完成“填字游戏”:
⑴ 投影出示填字游戏。
⑵ 同桌合作,把词语补充完整。
⑶ 指名读成语,看是否正确。
⑷ 竖着读填好的字,说说发现了什么。
(新世纪我能行)
2、猜谜语:
⑴ 学生出示自己准备的谜语。
⑵ 小组互猜谜语。
⑶ 全班猜谜语比赛,评出猜谜大王。
二、画画、写话
1、教师出示一幅画,指名说说画的内容。
2、学生自己动手画一幅画,并说出画上的内容。
3、写话,注意语句通顺,写清楚画上的内容。
第二篇:二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识字7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读出节奏感。
3、有保护动物的意愿。
二、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熟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培养保护动物的意愿。
四、教具准备
1、贴画:一棵大树,十片生字树叶,八只小动物(老虎、黄鹂、老鹰、百灵、熊猫、大雁、孔雀、锦鸡)、课题。
2、CAI 课件。
3、各种动物头饰,每人一个。一课时
一、导入:
导语:好,小朋友,我看谁最精神。老师想对你们说两句话,你觉得老师说的对,就鼓鼓掌。老师说的不对,就摇摇头。
师:第一句。我是你们的好朋友!(掌声)第二句。你们是我的好朋友。(掌声)
师:老师真高兴,一下子有这么多好朋友,我还有一位好朋友,她叫蒂皮。她是法国人,从小生活在非洲,有许多非洲的朋友。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吧!
(CAI 课件展示蒂皮和各种动物的合影。)问:你们想不想成为蒂皮的好朋友呢?
蒂皮对我说,谁喜欢动物谁就可以做她的好朋友。你们喜欢动物吗?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认识一些动物吧!
二、我会认。
师:(贴课题:识字七)在这首儿歌里就藏着几只动物,现在就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把这些动物找出来,碰到不认识的字就去请教一下课文里的“小桃子”和“小树叶”。
师:美丽的大森林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小动物,多热闹啊!森林里还有一棵神奇的树,树上的叶子里藏着一个秘密,我想请一个小朋友上来翻开这些树叶,看看有什么秘密?
师:动物们想检查一下小朋友刚才是不是认真读课文,读生字了,谁会认?(指名认读)
师:现在,动物们要把生字上的音节蒙起来了,看看还有谁认识它们,把认识的字读给同桌的小伙伴听,不会读的去请教一下小伙伴。
三、我会说。
问:谁愿意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认识这些字的?谁会说?(指名说)
师小结:小朋友会换部首,加部首,做动作,猜谜语的方法来认识生字,你们想的方法真多,真了不起。
四、我会写。
师:我出两个字谜,你们猜一猜,两个人走在独木桥上。(生:丛)房顶上拴了一头牛。(生:牢)问:你们会写这两个字吗?谁会写?
师:我发现有两个小朋友的字写的特别棒,我们欣赏一下。展示作业,师评价,并给予表扬)
五、我会读
师: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树叶生字,动物们可有点寂寞了,它们要带着这些树叶生字回到儿歌里去了。我们能让他们走吗?
师:自由地把课文读一读,留住他们。
(生读课文,师巡视)
师:喜欢哪种动物,就去读一读文中相关的句子,读出喜爱的感情。然后读给周围的小朋友听,让别人也喜欢它。
(四人小组读课文,师个别辅导)
师:动物们想听听小朋友们读的怎么样了。(指名读,师生共评)
问:老师也喜欢一些动物,我想读一读,可以吗? 问:还有谁愿意读?
(多请教几位同学读,师生共评)
问:除了这些动物,你还喜欢其他的动物吗?为什么?(让学生自述,畅所欲言。)
师:小朋友都把动物当成了自己的好伙伴,好朋友。把你们喜欢的动物头饰戴起来,一起来读课文的最后三句。(生齐读。)
师:为小朋友们鼓鼓掌。(生鼓掌)
六、我会演。
师:掌声真好听。那我们边鼓掌拍手边读儿歌。看谁的掌声最热烈!(生边拍手边读儿歌。)
师:我发现有些同学不仅拍手读儿歌,而且还加上了动作,表演的真好,其他小朋友想演一演吗?
师:去找小伙伴,大家一起演一演。
(生互相拍手表演,自由发挥。)
七、全文总结
师:你们演的真好,森林里的动物们想邀请你们做客了,我们一起轻轻的,静静的走入它们的家。(CAI)
课件展示动物们在大自然自由生活的画面。)
生看录像,师话外音,将学生带入一种意境: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绿绿的草坪,清清的湖水,大自然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聪明的小朋友在这幅画里生活、学习;可爱的小动物们在这幅图画里唱歌、嬉戏。大自然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师:小朋友们,领着你们的动物伙伴一起出去玩吧!教学板书:
识字 7 动物——人类的朋友(保护他们)教学反思:
26.红领巾真好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9个词语,认识7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小鸟是我们的好朋友。教育学生保护鸟类,不让它们受到伤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懂得我们要保护鸟类,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指导识字、写字。
难点是有些词语不容易理解。
课前准备
1.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重点观察鸟类,了解它们的外形和活动特点。2.生字词卡片,朗读课文的录音带。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理解“红领巾”的意思(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这里的“红领巾”指的是少先队员)。
2.提问:看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是谁赞扬少先队员真好?为什么要赞扬他们?)下面你们就带着这两个问题,自己轻声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音,先自己认真读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读、听、纠正错误的读音。
2.画出不懂的词语。
三、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卡片,先读生词,再读生字,用齐读、开火车读的方法,检查生字的读音。提醒学生注意“跃”是整体认读音节,“新”的韵母是前鼻音。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读后评议,注音纠正错误读音。
四、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齐读第一节第一句,读出设问的语气。
2.提问:从课文中哪些词看出小鸟最快乐?(要求学生轻声读一读课文,画出表现小鸟最快乐的词句)
3.指名朗读课文,说出表现小鸟最快乐的词句。(叽叽喳喳、蹦蹦跳跳,一边唱歌,一边梳理蓬松的羽毛)
4.指导朗读。
清晨,小鸟快乐地唱歌,蹦跳,它们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我们要用轻松愉快的语气朗读第一节。(齐读、分组读、个别读)。
5.小结:刚才我们用“读-画”的方法学习了第一节。下面用同样的方法自己读懂第2、3节。
6.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勾勾画画。同桌可以互相讨论。
第二节中表现小鸟活跃的词语有:“扑棱棱”(小鸟扇动翅膀飞翔)、“飞来飞去”。它们这么活跃是为了捕捉害虫,保护翠绿的树苗。(教师补充鸟类是如何捕捉害虫、保护树林的。)
朗读时速度较快,体现小鸟捕捉害虫时非常忙碌。
第三节中勾画出是“是‘红领巾’”来放鸟巢。少先队员一大早来到树林里,是为了安放鸟巢,让小鸟有一个安全、舒适的窝。他们还插上木牌,宣传“不许打鸟!”让小鸟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不许打鸟”是严厉禁止打鸟,朗读这句时语气要坚决。“‘红领巾’真好!”要读出赞扬少先队员的语气。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齐读、分组读、个别读)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出示生字词卡片,用齐读、开火车读、个别读的方法,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包括要求认识的字)。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课文
1.用引背法指导背诵。师:清晨,林中谁最快乐?——(学生齐背第一节)。师:清晨,林中谁最活跃?——(学生齐背第二节)。师:清晨,林中谁来得最早?——(学生齐背第三节)。
2.学生轻声自由背诵。同座位同学互相背诵。3.指名个别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三、总结
提问:小鸟为什么赞扬“红领巾”真好?
四、识记字形,指导写字
1.启发学生用偏旁和熟字分析“羽、歌、护、活”的字形。(“羽”是两个“习”;“歌”是“哥”加欠字旁;“护”是提手旁加“户”字;“活”是把“话”的言字旁换成三点水。)
重点分析以下几个字。
跃:右边是“夭”(“笑”的下边),不是“天”。保:右边不要写成“果”。写:上边不要写成宝盖儿。
2.指导写课后练习第2题的字。先读生字,用笔描1个,临写1个,对照范字再写1个。重点指导写好以下几个字。
“歌”、“羽”、“新”三个字要写得左右相等。“活、跃、保、护”四个字要写得左窄右宽。“歌”和“新”的笔画较多,要写紧凑些。
五、课堂练习
1.齐读、个别读课后练习第3题中的四个短语。2.齐读、个别读课后练习第4题中的字、词、句。
3.启发学生用“可爱”说句子。如,小白兔非常可爱。小妹妹长得真可爱。我家的小狗可爱极了。
六、布置课外活动
1.在课外阅读《十万个为什么》或有关鸟类知识的书籍,在活动课上向同学们讲鸟类趣闻。
2.在老师的指导下,做鸟巢和广告牌,到公园或郊区放置鸟巢,插上“不许打鸟”的木牌。
教学板书: 红领巾真好
快乐
小鸟<
捕捉害虫,保护树苗
放鸟巢
红领巾<
>爱鸟
不许打鸟 教学反思:
27.清澈的湖水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保护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
三、课前准备:
生字卡、小黑板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
2、读通课文。
3、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4、教师出示生字卡,指名认读,再齐读。出示小黑板,让学生读一读词语。
问:有不懂的词语吗?简单的词语教师做适当的讲解,其他词语放在课文里再讲。
5、指名分段读课文,教师正音。
三、学习课文,读懂课文。
1、默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把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和同学讨论。
2、指名读一、二、三自然段。讨论:
(1)小洁看什么看得如了神?
(2)“她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这句话你怎样理解?
(小洁看到湖中映出的蓝天、白云,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她坐在船头上,游船在湖面上行驶,所以觉得自己又像在水里游。)
指导读一到三自然段。读后说一说两岸的风景怎么美,湖里的景象怎么美。
3、指名读第四、五自然段。讨论
(1)小洁吃完面包想把面包纸丢进水里,可后来为什么又攥着面包纸生怕它掉进湖里呢?
2)湖水变得满是皱纹,美丽景象不见了。“美丽的景象”指什么?为什么不见了?(讨论后读有关句子)
(3)小洁用企盼的目光望着湖水。她企盼什么?(4)小洁跨上岸后在寻找什么?她找到了吗? 指导读第四、五自然段。
四、读全文
小结:我们从小应该懂得保护环境。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讨论。
2、读读下面的词语,再读读带点的字。清澈
卷起
波纹
跃起
丢进 镜子
变幻 表演
香蕉
企盼跨
二、识字、写字。
1、重点教:澈、卷、演。
2、读读下面的字:皮、文、斤、去、分。想一想上面的字加上什么偏旁是本课的哪个生字? 学生边回答边板书。
3、出示卡片,独立分析下面的字形。“镜、幻、表、蕉”
4、书写生字。
三、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卡片,认真记忆字形。
2、听写本课生字。作业设计:
1、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波()坡()披(盼()粉()纷(赏()堂()境()镜()
2、学写句子。
1)、()的树上有()在()。2)、()的草地上有()在(3)、()有()在(教学板书:
清澈的湖水
两岸 湖水 小洁
(景色美)(心灵美)教学反思:
28.潜水洼得小鱼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会写“至、被、捡”,区分“捡、拣”
2、理解”甚至”,学会用“甚至”说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出对小鱼的怜惜和对小男孩的敬佩之情。
4、树立保护小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品读重点词、重点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鱼的可怜,对小男孩产生敬佩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
第一课时
(一)切入举偶:
1、释题:出示课题,引导学生根据课题理解、质疑。围绕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学生可能提出如下问题:什么是浅水洼?小鱼为什么会跑到浅水洼里?浅水洼里的小鱼怎么样了?)教师适时出示插图或课件,引导学生观察理解,导入新课。
2、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小鱼吗?如果有一条小鱼不小心掉进浅水洼里你会怎么办呢?如果是一百条,几百条或是更多呢,你又会怎么样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浅水洼里的小鱼》,看看课文中的小男孩是怎样做的呢?
(二)朗读自悟,读中思考
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
2、自由选择段落,组内同学合作读书,全体同学参与读书。
3、后师生共同评议。
4、你知道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识字写字
1、利用生字词卡片,出示“我会认”中的7个生字。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指读生字,并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
2、请学生来当小老师,带领同学读字词。教师适时的强调重点字音。如:“甚、至、蒸”都是翘舌音。“死”是平舌音。同时挖掘学生个性化的识字方法和经验向全班展示。如:“至”是以前学过的到“到”字的左半部分;“乎”是将“手”的第二笔换成点、撇;叨念要用嘴,所以“叨”是口字旁。
3、分组开火车读字词比赛,评出优胜小组。读得不准的,小组内同学互相纠正。
4、本课8个要写的字中,有4个左右结构的字,结构特点都是左窄右宽,注意引导学生根据以前的写字经验把字写好。其他的字,指导时可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结构特征,重点注意自己认为的难点字的写法。
5、老师范写。要“精讲解,多示范,先描红,后临写”,指导学生把字写正确,写好看。要指导学生知道:“久”字的撇捺要伸展开,“乎”字的“横”、“至”字的下横要写长一些,“腰”字中月字旁的“撇”、“被”中“皮”的“撇”要写成竖撇。
6、学生书写,师生评议。优秀的作业在全班展示,并让展示的同学谈谈自己的写字经验和感受。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出示小鱼形状的生字卡片:同学们,每条小鱼卡片后面都藏着生字或词语,你能把它们正确地读出来了吗?出示字卡,指读字词。
(二)读中感悟
1、组织学生自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你能告诉大家你感受到了什么?
2、启发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如果你就在那个海滩上,见到了这个情景,你会想些什么?
引导把自己的体验读出来。组织学生进行朗读评价。
(三)表演朗读
分小组自读课文的2---6自然段。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分工(我、小男孩、旁白)。几个人轮流交换角色反复练读、表演。鼓励学生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有能力的同学可以把文中人物的语言背下来,真正实现“演”的感觉。
检查小组演读情况:找两三个小组分别上台演读,同学进行评议。
(四)讨论
在学生演读的基础上,可引导学生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在演读理解的过程中,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为什么?
2、“我”听了小男孩的话和看到小男孩的表现后,会怎么想,怎么做?
3、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说说你的心里话。
(五)实践拓展
1、完成课后“想想说说”的两道题目,尽可地激发学生想象,鼓励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
2、你的家乡有哪些常见的小动物,走近这些可爱的小动物,看它们是否受到什么威胁,它们生活的环境是否遭到破坏?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你如何保护它们呢
教学板书: 潜水洼理的小鱼
捡 扔 谁在乎
小男孩 小鱼 教学反思:
29.父亲和鸟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主动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练习用“我会读”中的词语说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激发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父亲”爱鸟之情及我护鸟心愿,激发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从小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课前准备
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文。
教师的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用想象描摹图画,让情感激起涟漪
1、(播放音乐《鸟叫》)孩子们,音乐好听吗?这美妙的音乐仿佛让你看到了什么?
2、是呀,这美妙的音乐把我们带进了鸟的天堂,此时,你会想起了哪些词语或诗句?
3、有一位父亲不仅知道这些,他还知道鸟儿什么时候最快活,什么时候最容易面临危险呢!这样吧,我们就来听一篇课文《父亲和鸟》,轻轻地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想象。(范读)你都听到些什么?
二、用声音触摸文本,让激情荡漾心间
(一)自读课文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读第一遍时,要读准字音,学习生字、新词,读通课文;读第二遍时,要用心感受,看看有什么新发现。
2、检查字词学习情况。
3、抽读课文。
4、读了几遍课文,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你们从课文中又了解了什么?(父亲知鸟、爱鸟)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课文
之一——体味“父亲的知鸟”
1、那么,你们又是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父亲的知鸟呢?请大家快速读课文,划出有关体现父亲知鸟的句子。
2、交流反馈,深入研读
(1)父亲突然站定,朝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他喃喃地说:“林子里有不少鸟。”
A、雾蒙蒙的树林是什么样的?
B、“喃喃地说”是怎样地说?父亲为什么要这样轻,这样慢地说? C、谁能学学父亲说话的语气,读读这句话?
D、父亲在雾蒙蒙的树林边就知道了林子里有不少鸟,可我呢? 生读:我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也没有听到一声鸟叫。
师:父亲上上下下望了又望,就知道了林子里有不少鸟,可我呢? 生读:我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也没有听到一声鸟叫。师:父亲用鼻子闻了又闻,就知道了林子里有不少鸟,可我呢? 生读:我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也没有听到一声鸟叫。
(2)父亲真了不起,简直就是一位鸟类专家!这鸟类专家为什么知道树林里有不少鸟呢?谁来读一读?
出示:父亲指着一根树枝对我说:“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嗯,还有鸟味。”父亲的话很轻,生怕惊动了鸟。
谁知道,父亲在说的时候,会有什么动作、表情呢?
在“嗯,还有鸟味。”前又会有什么动作或神态呢?说话的声音呢?
你能把父亲的话读出来吗?(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轻一点,别惊动林中的小鸟!
师:父亲不仅知道林子里有不少鸟,他还闻到了鸟味,可我呢? 生读:我只闻到浓浓的草木气味,没有闻到鸟的气味。师:父亲不仅知道林子里有不少鸟,他还闻到了鸟味,可你呢? 生读:我只闻到浓浓的草木气味,没有闻到鸟的气味。
师:父亲不仅知道林子里有不少鸟,他还闻到了鸟味,可我们大家呢? 生读:我只闻到浓浓的草木气味,没有闻到鸟的气味。
(3)真的有鸟味吗?出示:“有。在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一群的,羽毛焐得热腾腾的。”
冬天,我们的小手都快冻僵了,妈妈拿什么为你们焐手的?小鸟们是怎样将羽毛焐得热腾腾的?还可以怎么组词?
(4)父亲还知道什么?
父亲说:“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什么时候鸟最快活?你能给快活换个词吗?你什么时候最快活?快活的时候你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到林子里感受他们的快乐吧!(课件。燕穿雀跃莺歌燕舞 百鸟争鸣 鸣声清脆 婉转动听 低徊盘旋 凌空飞翔 迎风展翅
轻盈优美 姿态飘逸 小巧玲珑 俊俏可爱)
是啊,此时在我们的眼里又多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小鸟们成群地站在枝头上,面对着初升的太阳尽情地歌唱。他们在空中时而盘旋,时而低飞,那么活泼,那么可爱!你听,它们掩藏不住内心的喜悦向我们诉说________ 生: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假如你们就是鸟儿,你们会怎么说?树林,你们为什么如此快活?鸟儿,你又为什么如此快活?对,多么美好的清晨!生: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5)但父亲知道鸟儿最幸福的时刻也是鸟儿最危险的时刻。
出示:父亲又对我说:“在鸟最快活的时刻,在鸟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一瞬间”是多长的时间? 你能感受到父亲说这话时的心情吗? 谁能把你的心情表达出来? 为什么呢?
3、父亲真不愧是个鸟类专家,那他为什么对鸟有如此超乎寻常的了解呢?(生答)千言万语化为一个字,那就是——“爱”。之二——体味父亲的爱鸟
1、你还能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父亲对鸟的热爱?请同学们再仔细地读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
2、交流反馈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还有爱唱歌的鸟。我知道父亲这时候也最快活。父亲为什么而快活?此时,你看到父亲快活的神情了吗?
情境引读:此时,林中的小鸟多么欢快,叽叽喳喳,蹦蹦跳跳,一会儿唱歌,一会儿舞蹈,一会儿梳理蓬松的羽毛,此时我知道——
生读——我知道父亲这时候也最快活。
清晨的小鸟是最活跃的,她扑楞楞,展翅飞翔,忙着捕捉害虫,此时父亲—— 生读——我知道父亲这时候也最快活。
小鸟是快乐的,树林是快乐的,父亲更是快乐的。他为小鸟的快乐而快乐。生读——我知道父亲这时候也最快活。
二、演读课文
请同桌分别演父亲和孩子,练习对话。全班分角色读。老师读旁白,男同学读父亲的话,女同学读孩子的话,老师给课文加入提示语。
三、用拓展延伸文本,让课堂诗情飞扬
1、此时,我真高兴,父亲——生:不是猎人。父亲是——
2、父亲不是猎人,我为什么如此高兴?
3、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他是鸟儿的朋友,一位爱鸟、知鸟、护鸟的人。孩子们,父亲经常来树林,和这些可爱的小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听懂了鸟语,理解了小鸟的喜怒哀乐,他就是鸟儿的知心朋友。让我们像父亲一样知鸟、爱鸟,与自然界的小动物和谐相处,做他们的朋友吧!”
出示儿歌:《小鸟的朋友》(音乐起)
四、作业超市:
1、用“快活”写句子。
2、抄写课后的词语。
3、抄写课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对话。
4、搜集爱鸟、护鸟格言。
5、以《我是一只小小鸟》为题目写一段话。
教学板书:
29、父亲和鸟
不是猎人——知鸟 爱鸟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能力。
2、引导学生在日积月累和运用中学习语言。
3、增强爱护动物的意识,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4、乐于参与展示交流活动。
课前准备
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文。
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演示小蜜蜂飞到第一个草丛,翻转绿草丛,呈现“我的发现” 之花,口号:“我的发现,只要细心!”
2.出示字的组合体“音克(上下结构)” 的放大图片于黑板上,示范拆合过程并相机提示:拆合字的部件不拆散笔画。
3.小组合作,观察并动手拆合“音克(上下结构)” 的组合体卡片,发现其中所隐藏的字,一个个写下来,比快,比多。
4.指名小组展示拆合结果,并请学生上台,师生合作演示拆合过程,板书这些字。奖励“园地之花”。
5.拓展练习:从“树、春、园” 等组合体或字中,选自己最有兴趣的一个,也可以自己想出能够拆分的字,小组内互相考一考。
6.又学到一种新的识字方法,高兴不高兴,甜不甜?(生做甜的表情)我们已经把“我的发现”之花酿成甜蜜了!
(二)日积月累
1.“我会接”──词语接龙。
(1)以书中词“父亲→亲人→……”为例,通过教师有节奏的示范读“父亲的亲呀,亲人的人呀,人生的生呀”,带动学生跟读接龙,迅速板书,相机指导方法和规则。
(2)任选一个非课本上的词(如“园地”)为龙头,小组合作接龙,在规定时间里,比快、比长。
(3)展示:小组各自带读本组接龙词语,师生共同评价。口号:“日积月累,越积越多!”“甜不甜?”
2.“读读说说”──“把”字句、“被”字句转换练习。(1)指名朗读、对比,体会两个句子之间的关系,男女生分读、齐读。
(2)指名练习(师动作演示、引导):“他把小鱼放进大海里”,改成“_____________被_______________。”齐读、体会。
(3)拓展训练。
① 以课堂环境、实物等随机内容,结合教师表情、动作演示等,练习由“把” 字句到被” 字句的口头转换。
② 教师只以动作演示,引导学生根据情境,自主说出“把”字句或“被”字句以及两种句子的相互转换。
3.“读读背背”──《小花鹿》
(1)出示情境:神秘地请一个同学藏在讲台后面,带上小花鹿头饰,语言引导:在美丽的森林里,有一个可爱的小动物(慢慢露出庭角,轻轻摇摆),你们看它是谁?它可爱吗?
(2)指名说出对小花鹿的可爱的感受,培养情感。
(3)自由读《小花鹿》,读出对小花鹿的喜爱之情。
(4)指名读,评议:读出了小花鹿的可爱吗?
(5)指名同学分别扮演小花鹿、小山羊、小白兔,表演读《小花鹿》(熟读成诵)。
(6)情感渗透:喜欢它们吗?(小动物走进同学们中间)让我们和小动物们成为好朋友吧。
二课时
口语交际
1、明确交际话题。
(1)揭示交际话题:保护有益的小动物。
(2)你知道哪些有益的小动物?
2、走近小动物:播放课件,情境引入。
(1)播放一段小动物繁忙工作的情景:茂密的树林里啄木鸟在给老树治病,绚丽多姿的花丛中蜜蜂忙着采花粉,碧绿的稻田中一只只青蛙在捉害虫,肥沃的土壤中一条条蚯蚓钻来钻去疏松土壤……
(2)听课件中小动物做自我介绍。
啄木鸟:大家好,我是长嘴巴的啄木鸟。我是树的朋友…… 蜜蜂:大家好,我是鼓眼睛的小蜜蜂,我会采花粉,酿花蜜……
3、讲小动物:展示所知,进行交际。
戴上头饰进行交际。讲述自己所了解的小动物的一些情况。
4、夸小动物:懂得感激,成为朋友。
5、当小动物:说出困惑,设法沟通。(1)放小动物被伤害的录象。(捕鸟、吃青蛙、捉蜻蜓……)(2)播放课件(卡通形象的小动物在哭诉自己的遭遇)(3)当小动物,说出自己的困境。
6、爱小动物:商讨办法,付之行动。(1)发出倡议,保护小动物。
(2)小组讨论:围绕“如何保护有益的小动物”展开讨论。
(3)代表发言,各抒己见,大胆清楚地陈述自己的见解,并倾听别人的发言。学生自主展示环保成果,如,自编的环保拍手歌、顺口溜、环保标语;搜集的鸟类资料;自制的鸟巢等等。学生讨论展示交流的方式。
第三篇:二年级语文第七单元试卷分析
第七单元试卷分析
一、试卷分析及存在问题:
本张试卷共有九道大题,题量不多,但试题的形式很全面,考察的知识也很全面,包括本单元所学的字、词、句等所有需要掌握的知识。
二、学生得失分情况分析:
第一题为看拼音写汉字。还有的同学不细心读拼音,只粗略的看一眼就想当然的去做题。还有的同学同音字用错。
第二题为找朋友用线连起来。这道题考察的是学生对会认生字的掌握能力,学生答的不错,没有丢分的现象。
第三题为比一比组词。考察学生区分形近字的能力,除个别学生组词写错字外,大部分学生答的都很好,其中“即”和“既”出错的多。
第四题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这单元的课文要求背诵的少,所以学生做这类题有点吃力,有一部分学生是凭印象填上的,答案不准确,最多的同学错了十一个。
第五题为按要求填空,考察的是学生对部首查字法的掌握情况。大部分学生答的很好,有个别同学没弄清“再查几画”是什么意思,虽然平时已重点强调过很多次,可还有学生填的是总笔画数。
第六题为选字组词,考察的是学生对同音字运用的掌握情况。这道题学生丢分最多,以后在常见的同音字的用法上还要加强训练。
第七题为画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因为这三个多音字平时都重点强调过,所以学生出错的很少。
第八题为阅读题。这道阅读题内容很好理解,后面有五个问题,其中第3、5小题稍有些难度,也是学生答的最不好的两个小题,主要原因还是对短文读的不透,理解不到位。
第九题为看图写话。大部分学生都能根据画面内容进行写话,但有的同学写的太少,一两句就结束了,还有的同学想到哪写到哪,上下句根本就没啥关系,更提不上有条理了。王丽莹、王鑫晨、杨云鹏、杨然写不错。
三、提高措施:
1.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写字,按时完成作业,多读,多写,多说,多练。抓好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字、词、句,让学生掌握牢固,在平时教学中经常对学生进行知识的阶段检测。以时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抓好课堂教学,落实学生课堂的学习,课文中要求背诵的课文一定要严格过关,每个学生都要会背,都要会写。
3.要多进行阅读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多进行小练笔,让学生积累语言,为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引导教育学生养成爱读课外书的好习惯,丰富课外阅读。语文学习在于积累,要求学生积累名言、谚语、成语、古诗,为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5.重视学生审题能力的训练,首先就是引导学生看清题目要求,先口述再动笔,尽量把语言写通顺。
第四篇: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
大象的耳朵
[教学目标] 1.会认“似、耷”等10个生字,会写“扇、慢”等8个生字,掌握“似、扇”2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文中的问句。
3.知道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明白别人说的不一定正确,要学会思考的道理。[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义,懂得其中的道理。[教学课时] 2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1.课件出示谜语: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打一动物)
2.同学们真聪明,这个动物就是大象。大家知道大象都有哪些特征吗?(学生举手回答)没错,大象有大大的耳朵,长长的鼻子,粗粗的腿,白白的象牙,壮壮的身子和细细的尾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讲的就是大象的耳朵。3.出示课题:大象的耳朵。(齐读课题)1.大象是什么样子的?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眼中的大象。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不太熟练的地方多读几遍。
2.组内合作识字:互读、互听、正音。
3.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当小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重点交流识字记字方法。(1)多音字:扇:shān扇动
shàn风扇(2)图片识字:竖、竿、撑、舞(3)与生活体验结合识字:痛、烦、耷 4.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和词语。
5.指读课文,检查识字和朗读情况,师生评议,正音。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sì shì
shān shàn
(1)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2)大象只要把他的大耳朵一扇(),就能把它们赶跑。
三、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大象为了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的故事。)2.同桌互读课文,注意读好问句。
3.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3.大象为什么要把自己的耳朵竖起来?
四、指导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特征,想办法记住这些字,找出难点字和书写上应该注意的问题。
3.教师范写难点字,强调重点笔画。
遇:半包围结构,笔顺是,“走之底”是三画,右边的笔顺要记清。最:“耳”的首横要写长点,盖住“又”字,末笔横改提。4.学生练写,共同评议。优秀作业展示。
4.按查字典要求填空。
“遇”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再查
画,可组词为
。5.比一比组词。根()
跟()兔()
免()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象的耳朵》,谁能来说说大象的耳朵是什么样子的?大象的耳朵会有哪些作用?
二、复习字词 学习课文这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节课学过的生字和词语。
三、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2.指读第一自然段。
(1)你知道了什么?(大象的耳朵像扇子,大象的耳朵是耷拉着)(2)练习说句子。
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有
耳朵,像。
(3)动物们的耳朵多种多样,功能也不同,就像《小壁虎借尾巴》一文中动物们的尾巴的作用都是不一样的。那么大象的耳朵会有什么作用呢?我们接着来学习课文。
3.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第2~8自然段。(1)指导读好问句。
“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 “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 “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2)分角色朗读,看看谁读得最好。
(3)想一想:这几个自然段一共出现哪些动物?(大象、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小老鼠)这几个自然段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大家都疑惑大象的耳朵为什么是耷拉着的。)(4)学习第8自然段。
①“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谁来表演这一段?
②你觉得大象的耳朵有毛病了吗?有必要把耳朵竖起来了吗? 4.学习9~13自然段。(1)指名学生分段朗读。
(2)大象是怎样让耳朵竖起来的?(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3)同学们想一想,这样做好吗?会舒服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不舒服,经常有小虫子飞到大象耳朵里,还在他的耳朵孔里跳舞,吵得大象又头痛,又心烦。)(4)那么,现在,你觉得大象应不应该把耳朵竖起来?是的,不应该,因为大象的大耳朵耷拉着是起到保护作用的。起到了哪些保护作用呢?我们一起来读第12自然段。(学生举手回答:防止虫子飞到耳朵里,还可以把虫子赶跑)(5)指名读第13自然段。①指导读出的语气。
②现在你知道大象为什么说“人家是人家,我是我”了吗?我们来请几个同学结合自己的体会来谈一谈。7.照样子写词语。自言自语
自()自()自()自()
8.大象是怎样让他的耳朵竖起来了的?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9.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大象的耳朵竖着,可以听到很远的地方传来的声音。()(2)大象的耳朵竖着,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吵得大象头痛。()(3)大象的耳朵可以把飞来的虫子赶跑。()(4)大象的耳朵耷拉着可以避免虫子飞进去。()
10.大象说:“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四、小结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这篇故事告诉我们要坚持我们自己的特色,不能别什么说什么我们就做什么。)2.齐读课文,记住这个有趣的小故事。
教学板书
大象的耳朵 耷拉着 虫子飞不进来
6.有哪些小动物奇怪大象的耳朵是耷拉着的?
蜘蛛开店
[教学目标] 1.会认“店、蹲”等16个生字,会写“店、决”等9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故事。
3.学会运用想象续编故事,明白不能一味地只想着做简单的事情。[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词,把握故事内容。2.[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达标检测
一、趣味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象的耳朵》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大象的大耳朵是它的特点之一。那么请同学们来看一看下面这几个小动物,你知道它们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吗?
1.出示图片:蜘蛛
河马
长颈鹿
蜈蚣(学生自由举手回答)
2.同学们真棒,都答对了。那么你们知道这几个动物小朋友之间发生了怎样有趣的故事吗?我们接下来学习新课文《蜘蛛开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轻声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合作识字。在小组内讲一讲自己会认的字,读字音,再组词,并告诉小朋友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
3.全班交流汇报,教师识字方法引导。(出示课件)(1)偏旁归类识字:蹲、趴;寂、寞;蜈、蚣(2)加偏旁识字:店、编、露
(3)联系生活识字:口罩的“罩”,照顾的“顾”,交换的“换”,匆忙的“匆”(4)齐读、开火车读、指名读。4.检查单字的认读情况。(出示课件)
2.读一读,连一连。
三、朗读课文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2.再读,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找一找:(1)蜘蛛为什么要开店?
(2)蜘蛛开了什么店?都有哪些顾客?都卖了哪些商品?(3)交流反馈。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蜘蛛想要开店是因为
,他最后开了一有
店,先后卖了口罩、和。
四、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学生读第1自然段。
2.从这一自然段你知道蜘蛛为什么要开店吗?(好寂寞,好无聊)3.“寂寞”“无聊”是什么意思?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4.教师结合生活实际讲解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认读生字。2.开火车读词语,齐读。
二、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找出蜘蛛开了什么店,卖了什么商品,要卖给谁。(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口罩编织店——口罩——河马 围巾编织店——围巾——长颈鹿 袜子编织店——袜子——蜈蚣 2.学习第2~4自然段
(1)小组合作朗读,思考:这几个自然段讲的什么?(蜘蛛开了口罩编织店)(2)蜘蛛为什么开口罩编织店?(因为口罩织起来很简单。)
(3)蜘蛛的编织店里口罩卖多少钱?(一元钱)你觉得一元钱贵不贵?为什么?
(4)蜘蛛的店里来了一位顾客,这位顾客是(河马)。给河马织口罩简单吗?(不简单)为什么?(因为河马的嘴巴那么长)所以蜘蛛感叹道“口罩好难织啊”。(指导学生体会“简单”到“难”的变化)
(5)出示句子:河马的嘴巴那么长,口罩好难织啊,蜘蛛用了一整天的工夫,终于织完了。
①指名同学读句子,指导读出万分感叹,如释重负的感情。②学习“工夫”“终于”两个词语。③请同学用“终于”练习口头说句子。3.出示第5自然段(1)学生自由举手朗读。
(2)蜘蛛觉得围巾织起来很简单,你们说对吗?
(3)同学们都说得很有道理,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看看织围巾到底简不简单。
4.根据前面的学习方法,学生分组学习第6~8自然段。(1)分组讨论,小组长按照合作要求指导学习课文。(2)教师总结学习反馈。
(蜘蛛卖围巾,碰到长颈鹿,长颈鹿的脖子和大树一样高,蜘蛛足足忙了一个星期才织完围巾。可见织围巾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5.指名读第9~11自然段。
(1)最后蜘蛛的袜子店迎来四十二只脚的蜈蚣,蜘蛛的反应是怎样的?(吓得匆忙跑回网上)
(2)蜘蛛的反应告诉我们这织袜子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6.学完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道理呢?(做任务事情不能只图简单)读句子,完成练习。
蜘蛛用了一整天的工夫,终于织完了。
(1)“一整天的工夫”意思是,说明给河口织口罩。
(2)用“终于”写一个句子。
4.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蜘蛛开了口罩编织店,来的客人是,他花了
的时间织完了;开了围巾编织店,来的客人是,他花了的时间织完了;开袜子编织店,来的客人是
,最后他吓得。
(2)蜘蛛给长颈鹿织围巾足足忙了一个星期,是因为长颈鹿的脖子
。当蜘蛛看到来织袜子的顾客是
之后,吓得匆忙跑回网上,是因为。
7.学完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三、复述课文,讲故事
1.小组内交流故事内容,派代表上台讲故事,为讲得好的同学给予奖励。2.课文的最后,蜘蛛跑回网上,那么蜈蚣的袜子到底织没织出来呢?如果你来开店,你会怎样为河马、长颈鹿、蜈蚣提供服务呢?请大家把你们想到的故事写下来,并讲给爸爸妈妈听。
四、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9个会写字,书写这些字时,应该注意什么?学生全班交流。2.教师重点指导:
商: 围: 期:
3.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4.展示,全班互评。青蛙卖泥塘
[教学目标] 1.认识“卖、牌”等15个生字,会写“蛙、卖”等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角色语气。
3.学习课文,树立环保意识,认识环境的重要。使学生感悟到美好的环境是靠我们勤劳的双手创造的。[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词,有感情朗读人物对话,了解故事内容。2.学习课文,树立环保意识,认识环境的重要。[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出示课题)同学们,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鼓励学生大胆的围 绕课题,提出问题,发现问题。)
2.大家小脑袋里装着好多小问号。青蛙为什么要去卖泥塘呢?都有哪些动物来买,他的泥塘卖出去没有呢?老师也和大家一样,很想知道青蛙的泥塘卖出去没有?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大家猜一猜,青蛙会向谁卖泥塘?卖出去没有呢?(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分小组讨论猜测)
3.谁来给大家讲讲你的猜测。(指名学生回答)你们真会想象,小青蛙到底是怎么卖泥塘的,卖出去没有呢?咱们一起来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己读课文,注意把生字的字音读准。2.老师检查读生字
(1)带拼音认读生字。注意读准“舒”是翘舌音,“撒、栽”是平舌音,“坑、挺、咏、愣”是后鼻音。(2)去拼音认读生字。
(3)老师打乱循序读,老师带读。(4)男生、女生比赛读。3.读课文,读通顺词句。
(1)现在请大家把这些生字带入课文,看看能否把词语读得更通顺些。(2)学生自由读。读完的同学在每一自然段前标上序号。(3)指名读,学生评并纠正。
(4)学生再读课文,要求边读边思考:小青蛙为什么要卖泥塘?它卖出去没有?原因是什么?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组织学生探究青蛙卖泥塘的过程
1.分角色朗读课文3~9自然段。边听边思考:小动物们为什么没有买青蛙的泥塘?
2.围绕问题进行探究。重点指导朗读老牛和野鸭的话,理解它们的意思。3.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4.拓展延伸:想一想,还会有哪些小动物们路过青蛙的泥塘,它们看见泥塘会说些什么呢? 3.有哪些小动物来问了泥塘了情况
四、指导书写
1.学生认读“蛙、卖、搬”等8个生字。2.学生自己记字形,小组交流讨论,全班汇报。
3.学生观察这几个字在田字格怎样写才好看?(指名交流)4.师范写,重点指导。
蛙:右边是两“土”字叠加,注意横画长短分布。搬:中间的“舟”字横画不穿头。卖:与“买”字做对比分析。5.学生描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节课我学习了《青蛙卖泥塘》的故事,有没有哪位同学能来讲一讲这个故事? 2.同学们讲得真好,那么,你们知道青蛙为什么卖泥塘了吗?接下来我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1.青蛙为什么要卖自己的泥塘呢?(烂泥塘
这儿不怎么样
搬到城里住)2.青蛙是怎样卖自己的泥塘的?(1)结合图片
①青蛙竖起来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卖泥塘”。②青蛙大声吆喝“卖泥塘喽,卖泥塘!”
(2)启发学生想象平时在哪、什么时候见到过吆喝。(指导读好青蛙的吆喝)
三、学习课文第3~9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3~9自然段,想一想,谁来看了青蛙的泥塘?他们买了没有?泥塘为什么没有卖出去?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1)老牛来看过,但是没有买。因为老牛希望周围有些草。(2)野鸭来看过,但也没有买,他觉得池塘里的水太少了。3.分角色朗读课文,把老牛、野鸭的不满意读出来。(1)指名读老牛说的话。(老牛的语气低沉)(2)指名读野鸭说的话。(野鸭的语气)
(3)指名读青蛙的三次吆喝,比较三次吆喝。(一次比一次青蛙更有自信了,声音更大了。)
4.听了老牛和野鸭的建议,青蛙是怎么做的?
(1)想:①要是在泥塘周围种些草,泥塘就能卖出去了。②要是能往泥塘里引些水,就能卖出去了。
(2)做:①采集草籽,播撒在泥塘的周围。②砍竹子,引山泉。
5.经过改造后的泥塘有什么变化?(泥塘周围长出绿茵茵的小草,有了泉水)6.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6.第一个来买泥塘的是,他没有买走泥塘是因为
。第二个来买泥塘的是,他没有买走泥塘是因为
。7.听了老牛和野鸭的话,青蛙是怎么做的?在文中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四、学习第10自然段
1.自由读一读第10自然段,边读边想,有哪些小动物从小泥塘边经过?它们 说了些什么?
2.教师指导做想象说话训练。
3.拓展思维:小鸟为什么说这里缺树?蝴蝶为什么说这里缺花?小兔为什么说这里缺路?小猴为什么说这里缺房子?(小组交流)
4.听了这些小动物们的话,青蛙是怎样做的?你觉得他的做法对吗?如果你是青蛙,你会怎么做?(小组讨论,教师总结)
五、引导探究第11自然段
1.有一天,青蛙又站在牌子下面吆喝起来,谁来读读青蛙这次是怎么吆喝的?(指名朗读青蛙的话。)
2.青蛙说这里多好呀!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儿多好,把这些句子勾下来,自己读一读。(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勾画。学会抓重点词句理解、体会)3.谁能把你找到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呀。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你可以看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听小鸟在树上唱歌。你可以在水里尽情游泳,躺在草地上晒太阳。”)
4.听了青蛙的吆喝,你会怎么想呢?(鼓励学生大胆表白)
5.难怪青蛙愣住了!这么好的地方,自己住多好呀!为什么要卖掉呢!(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11自然段)9.青蛙最后怎样介绍自己的泥塘的?画出文中的句子,再读一读。
六、回归整体,拓展思维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组织讨论,青蛙为什么没有卖掉泥塘?你读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受? 3.同学们说得真好,小青蛙用它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一个美丽、舒适的环境,我建议,同学们也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一起来改造我们身边的环境,好吗?
七、分角色表演故事
1.学生在小组内把故事讲一讲。
2.分小组试着把课文演一演,师下小组指导。
3.指名小组在全班表演。4.对演得好的小组给予奖励。
教学板书
老牛——没有草
野鸭——水太少 青蛙卖泥塘
小鸟——缺点儿树
蝴蝶——缺点儿花
…… 小毛虫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昆、怜”等16个生字;正确描写“整、抽”等8个生字。2.正确朗读课文,在阅读中理解并积累“生机勃勃、尽心竭力”等词语。3.能运用“边读边思,展开想象,抓住关键词句”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4.懂得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悲观失望,要尽心竭力做好自己的事的道理。[教学重难点]
1.正确读文,识记、书写生字。
2.能通过有关词句,讲述小毛虫的经历,并懂得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悲观失望,要尽心竭力做好自己的事的道理。[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片,引入课题
1.(出示各种蝴蝶图片)师:春天来了,同学们,你们看——看到了什么? 2.(出示句子)美丽的蝴蝶有一对轻盈的翅膀,上面布满色彩斑斓的花纹。3.齐读句子。4.揭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
2.接龙读课文,纠正读音。3.同桌齐读课文,检查读音。
讨论:你觉得这是一条怎么样的小毛虫? 出示:()的小毛虫 4.交流反馈。
三、研读1、2自然段,体会理解
1.生自由读文,边读边思,你为什么觉得小毛虫既可怜又笨拙呢? 2.交流反馈。(随机出示句子)
只有它,这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
3.读句思考:从这个句子中的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它很可怜?(不会唱、不会跑、不会飞)
4.动画演示:大大小小的昆虫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到处生机勃勃。
(1)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悟昆虫们的快乐,发现这与小毛虫的可怜形成强烈的对比。
(2)图片展示,学习理解“生机勃勃”的意思。5.指导朗读。师生合作读第1自然段。
6.(出示句子)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它觉得自己仿佛周游了整个世界。(1)从哪里可以看出小毛虫“笨拙”?(2)动画演示理解“挪动”。(观看多媒体动画,让学生理解“挪动”的意思。并抓住“九牛二虎之力”“挪动了一点点”“周游了整个世界”理解“笨拙”,进一步体会小毛虫的“可怜”)
7.小结:小毛虫这么笨拙,这么可怜,但它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下节课继续学习。4.照样子写句子。
例:大大小小的昆虫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 全校学生都去参加早锻炼,又是踢毽子,又是,跑的跑,……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练习说话
介绍小毛虫。出示:小毛虫真可怜,小毛虫真笨拙。1.读第3、4自然段,理解“悲观失望”“羡慕”。
2.默读第3、4自然段。思考:小毛虫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3.小组讨论交流。
想: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眼前最要紧的是学会抽丝纺织,为自己编织一间牢固的茧屋。
做:一刻也没有迟疑,尽心竭力。4.现在,你觉得这是一条怎么样的小毛虫?
(让学生感知小毛虫的坚强,体验它不悲观失望,不羡慕和尽心竭力做好自己工作的心情)
5.自由读第5、6自然段。(1)理解“与世隔绝”的意思。
(2)出示句子: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思考:这是怎样的规律?小毛虫耐心等待会有怎样的结果?
6.动画演示:小毛虫破茧而出变成蝴蝶。(利用动画,形象地将小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呈现在学生的眼前,既帮助学生理解小毛虫蜕变的知识,又渐渐地把学生带入文本,为小毛虫而高兴)7.自由读第7自然段,画出小毛虫变成蝴蝶后的样子。
(1)出示句子:它灵巧地从茧子里挣脱出来,惊奇地发现自己身上生出了一对轻盈的翅膀,上面布满色彩斑斓的花纹。(2)配乐朗读。
(3)出示第2自然段,把小毛虫之前的样子和现在的样子做对比,思考:小毛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8.出示图片及相关词句,让学生展开想象,借助提示说一说小毛虫经历了哪些变化。
9.借助下面的提示,讲一讲小毛虫是怎样变成蝴蝶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
三、复习巩固 1.游戏,词语搭配。
2.出示课后习题中的词语,学生读一读,记一记,口头练习造句。3.写字训练,教师指导难点字。
整:“束”的捺画要改为点,撇画要舒展,与“攵”的捺画相呼应。“正”字写在田字格中居下居中的位置。
[教学板书]
22小毛虫(笨拙)
小毛虫不悲观不失望尽心竭力蝴蝶(灵巧轻盈)
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认识字词,积累与劳动有关的词语。
2.能根据语境猜测难点字的意思,并复习巩固查字典的方法。3.掌握汉字变偏旁后在笔画大小和形态上的变化。
4.学习比喻句的写法。练习写话,把自己想养小动物的理由说清楚。
5.初步了解二十四节气,熟练朗诵、背诵《二十四节气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能根据句意猜测难点字的意思。
2.学写比喻句;练习写话,说清楚理由。积累《二十四节气歌》,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识字写字
(一)导入:我们班的同学都非常热爱劳动,上个星期五大扫除时,同学们干活积极认真,有扫地的,拖地的,还有擦玻璃的。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同学们真棒!这周五,我们又要进行大扫除了(出示相关图片和词语),看看这些工作,你想做哪一项?请你大声地读一读它。1.指名读词语。教师校音指导,读好“扫”平舌音,“拎”前鼻音。2.开小火车读。检查词语认读情况。3.全班齐读,每个词语读三遍。(二)汉字与偏旁
1.出示“又—劝”“土—堆”。仔细观察汉字变偏旁后,在笔画大小和形态上有什么变化?(学生可小组讨论)2.指名说说自己的发现。
指导:汉字作为偏旁时,笔画的大小和形态要发生变化。“又”字最后一捺变一点;“土”字最后一横变成提。
3.出示“转、特”,请同学们模仿刚刚的方法来分析剩下两个字的偏旁特点。4.学生书空笔顺,描红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二、词语积累(一)猜一猜
1.出示句子和加点的字“摸”,先让学生猜猜这个字的意思,再通过查字典检验。指导:“摸”,用手去碰,动作很轻。“摸”字是提手旁,表示跟手有关,是一个动词。
2.出示剩下的两个例句,依照同样的方法,小组合作探究,猜测加点字的意思。3.总结方法:遇到我们不认识的生字,我们首先可以通过偏旁猜测字意,其次可以通过全句的语境来联想字意,最后可以通过查字典来检验自己的猜测。
(二)学习比喻句
1.课件出示句子,指名学生读一读。
2.学生互相讨论交流:读完句子,你们有什么发现?(都有“像”这个词)3.去掉句子修饰成分,对比总结学生的发现。
那棵大枫树又高又大。→那棵大枫树好像一把又高又大的绿色太阳伞。4.学习比喻词“像”“好像”。5.出示图片,学生仿照写句子。——燕子的尾巴像。
三、写一写
1.教师:如果你可以养一只小动物,你想养什么?(指名说)2.为什么想养这种小动物?说说你的理由。
指导理由:可爱,讨人喜欢,可以看家,可以陪我玩耍,跟我一起分享好吃、好玩的。
3.拿出练习本,把你想说的写下来,注意写清楚理由。5.你有养小动物吗?请写一则观察动物的日记。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二十四节气歌》
导入:同学们,在古代,人们为了更好地掌握时间,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节气就是表示季节更换的时间点。一年中共有二十四个这样的节气,大家想认识和了解这些节气吗?由于节气比较多,人们为了方便记住它们,就把它们编成了诗歌。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二十四节气歌》吧。1.出示诗歌,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说说每句诗歌中所包含的节气,教师综合学生的回答逐一显示正确答案。3.具体介绍每个节气的特点。(结合图片,选取部分节气,有详有略)4.学生再次自由读诗歌,尝试背诵。5.全班齐读,齐背诗歌。
二、我爱阅读
1.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活动。
“有时圆圆像个盘子,有时弯弯像只船,要问这个是什么?晚上抬头向天看。” 2.学生自由读故事,思考:这个故事题目叫什么?故事里说了件什么事? 3.教师运用图片讲故事,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指导学生认识描写月亮变化的词句。如:细细的、弯弯的、好像小姑娘的眉毛、好像弯弯的镰刀等。4.介绍故事中的比喻手法。
(1)故事里把月亮姑娘比作什么?这样的比喻好吗?好在哪里?
(2)你有观察过月亮吗?你觉得它像什么?启发学生晚上观察月亮的变化并用图画做记录。5.全班齐读故事。
第五篇:语文第七单元
第七单元解读
(总 13 课时)
【单元名称】作家笔下的人 【单元教学目的要求】
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运用。
【教学重难点】
1.本单元会认生字22个,会写14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人物的鲜活形象。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等方法描写人物。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解决措施】
1、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读写知识和经验,以次为基础来学习本组课文。
2、要注意整合和提升,注重将学生已有的经验与本组课文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提高阅读和写作这方面文章的能力。3对人物形象地感受不应该是几千条干巴巴的结论,要从实际出发,对人物进行分析。
22.人物描写一组
(3 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能从课文的词句中感受小嘎子、严监生、凤辣子等鲜明的人物性格,并结合自己的想象和生活经验还原人物形象,能对人物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从课文中找到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词句,细心揣摩,体会这些词句在表现人物性格中的作用,尝试一段人物描写。
3、认识课文中的14个生字,摘录课文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句子。
教学重点:读课文,能从课文的词句中感受小嘎子、严监生、凤辣子等鲜明的人物性格,并结合自己的想象和生活经验还原人物形象。【教学难点】
能从课文中找到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词句,细心揣摩,体会这些词句在表现人物性格中的作用。【课前准备】了解《小兵张嘎》、《儒林外史》、《红楼梦》的故事梗概。【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揭示课题,通读课文。
1、出示课题《人物描写一组》,说说以前学过的课文或读过的课外读物中哪些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一说是怎样描写的。
2、朗读课文,认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寻找印象深刻的段落,多读几遍。
2、说说读了课文后的感受,学生充分发表意见。(1)可以说说对课文中的人物的评价,比如:小嘎子很机灵;凤辣子很泼辣;严监生很吝啬„„
(2)可以说说对课文中的人物的言行的感受,比如:严监生临时前“伸着两个指头”这个动作,课文中反复出现,充分说明严监生的吝啬„„
(3)可以说说课文的语言在表现人物性格特点上的作用,比如:“凤辣子”这个名字很能反映她的性格„„
三、深入研读,感受人物。
1、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人物,深入阅读短文,在阅读中尝试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1)在短文中找出特别能反映人物性格特点的词句,画下来,反复朗读。(2)你所阅读的短文中的人物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用一两个词语概括,标注在相应的文字边上。
(3)想象文中描写的人物形象,在头脑中形成图像,尝试有感情地朗读。
2、研究同一篇短文的同学自由组成小组,相互讨论切磋研读成果。
第 二 课 时
一、课堂交流,课文理解。
(1)交流《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的学习情况。
①小嘎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说说你是从哪些词句中读出来的,说说你对这些词句的理解。
“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她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上风。”——可以看出小嘎子的机灵和“狡猾”。
„„
②读读这些句子,想象句子所描写的形象,有感情地朗读。(2)交流《临时前的严监生》的学习情况。
①严监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说说你是从哪些词句中读出来的,说说你对这些词句的理解。
“„„总部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越发指得紧了。”
“„„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没了气。” ——从这个简单的动作中,可以看出严监生人都将死,仍恐费了灯油,是多么吝啬。„„
②读读这些句子,想象句子所描写的形象,有感情地朗读。
(3)交流《“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的学习情况。
①“凤辣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说说你是从哪些词句中读出来的,说说你对这些词句的理解。
“一语未完,只听后院中有笑语声,说:‘我来迟了,没得迎接远客!’”——认未到而声先至,其他人“个个皆敛声屏气”,唯有她“放诞无礼”,活脱脱的泼辣相。
„„
②读读这些句子,想象句子所描写的形象,有感情地朗读。
二、反思人物,感悟写法。
1、快速阅读三篇短文,你认为哪个人物形象在你头脑中留下了最鲜明的印象?为什么?在文中找出理由,做好标注。
2、交流讨论,学生只有发言,讲述自己的看法和理由,教师可随机点拨。点拨的要点:
(1)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的描写符合人物的身份。如:小嘎子的动作就是一个小孩子才会做的,他的想法也是小孩子简单的“狡猾”等。
(2)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特定的情境相结合,突出了人物形象。如:严监生临死前伸出两个指头,“凤辣子”在众人面前风风火火的语言,都有力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3)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很典型。如:“凤辣子”一下子转悲为喜时,一前一后说的话,就是典型的人物语言;严监生那伸着的两个指头等。
第 三 课 时
一、创设情境,尝试描写。
(1)小结描写人物的方法:要有一个具体的生活情境;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要典型。
(2)回忆生活中影响深刻的人物,设想一个具体的生活情境,描写一个人物活动的片断。(3)讲评学生描写的片断,也可以让学生相互评点。
二、作业练习,技能拓展。
摘录课文中描写人物性格的句子。
三、课堂小结,知识点评。
1、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中心思想。
3、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写作特点。
四、课外安排,知识巩固。
1、积累文中描写人物的优美词语。
2、摘抄文中优美的描写人物的典型语句。
3、练习用学到的人物描写方法写一些自己身边的人。
【课后反思】 刷子李
(2 课时)【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刷子李”高超的刷墙技艺,想象“刷子李”刷墙时的风采。
2、能抓住重点句段反复朗读,体会文章是怎样表现“刷子李”的技艺高超的,感受独特的语言韵味。
3、认识课文中的6个生字,摘录描写精彩的句子。
【教学重点】了解“刷子李”高超的刷墙技艺,想象“刷子李”刷墙时的风采。【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是怎样表现“刷子李”的技艺高超的,感受独特的语言韵味。【课时安排】2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解课题,初识“刷子李”。
1、出示课题“刷子李”,说说从课题中你可以看出一些什么? 可能的答案:(1)课文描写的是一个姓李的人;(2)这是一个用刷子干活的人;(3)这个人刷墙特别好,所以才叫“刷子李”„„
2、刷墙特别好的,姓李人叫“刷子李”,这是一种很有趣的称呼。你还知道类似的称呼吗? 比如:做豆腐特别好的,姓王的人叫“豆腐王”,剃头特别好的,姓陈德任叫“剃刀陈”„„
二、读课文,了解“刷子李”。
1、自由朗读课文,认读课文中的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说说“刷子李”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学生可以自由说说初读课文后的感受,谈谈初步印象,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用课文里的话来说。
3、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最能表现“刷子李”技艺高超的句子,做好标记。
4、课堂交流,用一个词来说说“刷子李”的粉刷技艺高超到了什么程度,并在课文中找出理由。
学生可以多个词语来形容“刷子李”的粉刷技艺高超,比如:出神入化、天衣无缝、出乎意料、不可思议„„
理由主要有以下这些,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调整教学顺序。教学时要把理解、朗读结合起来。
(1)“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上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通过动作和声音的描写,写出了“刷子李”刷墙时动作熟练优美。
(2)“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一个“天衣无缝”,一个比喻,写出了“刷子李”粉刷的墙面十分平整,质量很高。
(3)“这时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这段话可以和文章开头的一段话联系起来,理解“刷子李”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真的没有白点,不可思议。
„„
5、选择最有兴趣,认为写的最好的句段有感情朗读。
第 二 课 时
三、悟语言,体会韵味。
1、熟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独特的感觉。
2、通读课文,在头脑中想象“刷子李”的形象,刷墙时的样子。把想到的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四、课堂练习,技能拓展。
1、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背诵。
2、摘录精彩的语句。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五、课堂小结,知识点评。
1、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中心思想。
3、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写作特点。
六、课外安排,知识巩固。
1、积累文中描写“刷子李”的优美词语。
2、摘抄文中优美的描写“刷子李”的典型语句。
3、练习用学到的细节描写人物方法写一些自己身边的的一个人。
【课后反思】 金钱的魔力
(2 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故事发生的情境,能从内心批评和唾弃托德和老板在金钱面前的丑恶嘴脸。
2、通过对描写人物的语言的揣摩,把握托德和老板的特点,感受课文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的传神之处。
3、认识课文中的4个生字,积累有关语言。
教学重点:了解故事发生的情境,能从内心批评和唾弃托德和老板在金钱面前的丑恶嘴脸。【教学难点】
把握托德和老板的特点,感受课文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的传神之处。【教学准备】
课前介绍《百万英镑》的故事梗概。【课时安排】2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初读课文,了解故事。
1、出示课题“金钱的魔力”。
2、自由读课文,思考:从课文的描写中看,金钱到底有怎样的魔力?
3、课堂交流。
学生可能有各种回答,都是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应该尽量承认他们的有限合理性,但是一定要围绕课文,从课文中得出结论。比如:金钱可以让一个人的笑容凝固;金钱可以一下子改 变一个人的态度;金钱可以让一个流浪汉受人尊重„„
同时,还要让学会生朗读相应的课文,以检测学生认识生字,读通课文的情况。
二、再读课文,谈谈感受。
1、默读课文,思考:
(1)读了课文,你对托德和老板有什么感受?用一个词来表达你的感受。比如:讨厌、喜欢、厌恶等。
(2)你的这种感受来自于什么地方?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说说理由或有感情地朗读。
2、小组讨论,形成组内意见,推选人员代表小组发言。
3、课堂交流,谈谈感受。
一般情况下,学生一致的感受是讨厌或厌恶,但也不能排除有些学生有不同的感受,但要让学生把话说完,注意学生分析的理由是否言之有理,同时也要注意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
理由主要集中在两个地方:(1)托德:从刻薄的嘴脸到一脸的窘况,主要集中在托德笑容的变化。(2)老伴:从耻高气昂到过分殷勤,主要集中在他说的一场段话中。
4、讨论,我们为什么要厌恶或讨厌他们呢?托德和老板有什么特点,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概括。
三、研读重点,体会语言。
1、读读课文中有关段落,想一想:在这篇课文中,你觉得托德和老板这两个人,哪一个描写得更加传神?
2、交流各自的观点,展开讨论。
在学生的讨论中,教师要随机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体会描写的传神之处。
3、有感情地朗读第6自然段和第11自然段。
第 二 课 时
四、课堂练习,技能拓展。
1、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背诵。
2、摘录精彩的语句。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五、课堂小结,知识点评。
1、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中心思想。
3、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写作特点。
六、课外安排,知识巩固。
1、积累文中描写人物的典型词语。
2、摘抄文中优美的描写人物的典型语句。
3、练习用学到的神态描写人物方法写一些自己身边的的一个人。
4、课外阅读《百万英镑》。
5、背诵第6自然段。
【课后反思】
回顾与拓展 七
(1课时)
【交流平台】
一、要求,让学生明确半节课任务和要求。
二、引导学生回忆在本组课文中留给自己印象最少的任务,便想好要怎样介绍给大家。
三、学生轮流与大家进行人物印象的口语交流。
四、总结本元作者在描写人物用的写作方法。【日积月累】
一、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查阅、读准成语。熟读成语。
二、引导学生理解这些描写人物的词语。
三、引导学生正确书写、积累这些成语。
口语交际七 讲人物的故事
(1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讲人物故事,能把话说明白,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同时力求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吸引听众。
【教学重点】学习讲人物故事,能把话说明白,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教学难点】力求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吸引听众。【课前准备】故事录音。【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情境导入。
1、我们在文学作品、电影、电视以及故事中接触了很多文学人物,说说哪些人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2、今天,我们就要来说说人物的故事。
二、试说故事。
1、选择一个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轻声地说说他的故事。
2、请三位同学来说故事。
3、课堂评议:有没有把故事说明白? 在学生的评议中随机归纳:(1)说话是不是大声响亮;(2)故事的事不是有头有尾;(3)故事的经过交待是不是清楚。
三、再说故事。
1、根据上面讨论的标准,再次自由练习说故事。
2、把故事说给同桌听,互相评议,提出改进的意见,反复练习。
四、说好故事。
1、听故事录音,想想哪些地方说得比自己好。
2、课堂交流。
在学生的讨论中,可以随机归纳:
(1)语言要口语化。口语化是故事语言的特点,因为口语化的语言接近于生活语言,富有生活气息,说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不会因为语言的障碍影响听众的注意力和对内容的理解。(2)掌握好语气和语调。讲故事的人要运用语调的抑扬顿挫,来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在述不同的内容、描绘不同的情态时,都要运用语气和语调的变化,加以区别。如果不是这样,语调平淡,再好的故事也吸引不住人。
(3)处理好语速和节奏。讲故事,要快慢适度。太慢,听的人不耐烦;太快,听的人把握不了故事内容。要节奏鲜明,让人听起来清晰、连贯、悦耳。
(4)富有感染力。运用自己富有感情色彩的声音、姿态、动作、表情等,把故事中人物的性格、思想感情形象地表达出来,把故事发生、发展的环境气氛渲染出来。
3、练习把自己的故事讲的形象生动,吸引听众。
4、举行讲故事比赛,由全班学生进行评判。
习作七 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
(4课时)
【教学目标:】
1、回忆生活中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人,能在头脑中再现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并能准确把握人物的特点。
2、学习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神态等的刻画,突出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神态的刻画,突出人物特点。【课前准备】回忆生活中特点鲜明的人。【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回忆人物,激活形象。
1、回忆本组课文中的几个人物,说说他们的特点。
2、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人也给你留下了深刻鲜明的印象? 课堂交流,要求学生说清:(1)这个人是谁?
(2)这个人有什么特点。
3、这个人为什么会给你留下这样的印象呢?仔细回忆这个人的一些情况,比如做过的事,他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等。闭上眼睛,让人物在你的头脑里动起来,像放电影一样。
4、说说回忆起来的一些情况。在学生说得过程中,教师可以追问一些关键的细节,帮助学生在头脑中进一步清晰人物形象和特点。但是不要把学生头脑中的人物概念化,而是要典型的形象的语言和行动。比如:他的习惯动作是什么?他在这样的时刻说了什么?他的手怎么放的„„
二、快速作文,固定形象。
1、读读本组课文中的一些人物描写的片断,简单的说说人物描写的方法。
2、想想准备怎样来描写自己头脑中的人物。
3、课堂交流:抓住人物的那些方面来突出人物的特点。
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可以用具体的描写语言引导学生体会怎样写得更好。
4、学生作文,教师可以巡回指导。
第 二 课 时
三、典型讲评,修改作文。
1、选择典型的作文。
教师在巡回的指导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写作情况有大致的了解,迅速判断学生作文中的普遍问题是什么,并选择带有这些问题的作文作为讲评的例文。
2、课堂评议。
评议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来说说例文中好的方面和存在的问题。
可以把整篇例文都读完,再请学生评议;也可以在关键的地方停下来,就某一点请学生评议。
评议的重点是人物的特点是不是突出,如果不突出,原因在哪里?怎么改? 一般包括这些方面:
(1)描写外貌,不宜千人一面,面面俱到,要因人而异,根据表达的需要有重点地写,必须学会抓住人物与众不同的特点,灵活地描写人物的外貌——既可以用一般文字集中介绍,又可以穿插在人物做事的全过程中多次描写,力求用较少的笔墨勾画出人物的外貌特征,反映出人物的年龄、职业、生活经历和个性等特点,给人以鲜活之感。
(2)语言描写不能千人一腔,众口一词,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个性特点,要辅以恰当的动作、神态、姿势、语气或情绪,这样写语言会更生动形象。
(3)准确的动作描写,能体现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特征。描写人物的动作,既要写出做了什么,更要写出怎么做的。首先,要精选动词,把动作写准确具体;其次,要写出人物的连续动作,活现出人物的动态情景;然后,尽力写出人物的动作细节,反映出个性风采。
(4)写人还要有典型事例,用事实说话,借助一两件典型、新颖的事例来表现。
3、学生根据评议的要求修改自己的作文。
四、互相评价,互相修改。
1、把写好的作文给同学看,请同学提出修改意见。
2、再次修改自己的作文。
第 三 课 时
五、誊写习作。
第 四 课 时
六、讲评习作。
抓住本次训练的重点进行讲评。
【单元小结,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