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语文下集体备课教案
第一周
1、有趣的汉字
教学目标:
1、认识“元、汉、桌、爷、毛、笔、您、事、表、示、休、息、啦”13个字会写“毛、笔、元、示、写、字、太”7个字。学习新偏旁“竹字头”、“秃宝盖”。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悟汉字的表意功能,受到汉字文化的熏陶,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教学重点:
1、认识生字:爷、桌、毛笔、元、你、用、羊、成、表、示、休、息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感悟汉字的表意功能。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正确书写:写、字、笔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猜字 出示图片(甲骨文的“马”字)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字?(这是“马”)这就是我们祖先最早创造的文字。谁知道叫什么文字?(甲骨文)教师适当讲解。
2、出示教材p2中的图。请你们看一幅图画,你们发现什么了?(1)我发现图上有两个人在走,旁边的字像两个“人”字。出示课件“从”叠在两个人身上。
(2)我看见一个小孩靠在树旁休息,旁边的字像一个人靠在树旁。我觉得那个字像“休息”的“休”。(3)板书课题(有趣的汉字),读课题,说说“有趣”是什么意思。
二、读文识字 汉字怎么有趣呢?你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1、自由读课文、认识生字。
要求:(1)遇到不认识的字,看拼音读准字音,记住这个字。(2)找找有几个自然段,标上序号。(3)看看课后生字表里的生字都认识了吗?
2、利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1)出示本课带生字的词语:①小老师教读。②学生轮读(2)出示本课的认读生字。①学生轮读 ②游戏巩固生字
三、读课文,初步了解汉字有趣的造字规律。
1、这课有几个自然段?
2、请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些汉字怎么有趣?
3、小组交流,说说汉字怎么有趣?
4、集体汇报,交流学习情况,理解课文内容。
(1)引导学生读、议一、二自然段,了解象形字的造字规律。①从第一自然段中学生读出古人写字象画画的句子。
②从第二自然段中学生读出古人是用图画出事物的句子。
③板书演示“山、羊”这两个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感受到象形字很有趣。
④教师用图画贴出事物 ⑤指导朗读一、二自然段,使学生感悟到这种造字方法很有趣。⑥启发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汉字和课前查找的资料进行拓展。你们知道古人“用图画出事物”的还有哪些字?(2)引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了解会意字的造字规律。
①通过读、议学生知道有些意思画不出来的时候,古人就把两个字合在一起,造出一个新字。
②演示课件“鸣、休”的造字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会意字也很有趣。③教师把两个字贴合在一起
④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使学生感悟到这种造字方法很有趣。⑤启发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汉字和课前查找的资料进行拓展。你们还知道哪些字也是这样造出来的?(3)小结谈话,齐读第四自然段。(4)总结谈话,分角色朗读全文。
①通过元元和爷爷的对话,我们知道了两种有趣的造字方法。一种是——,另一种是——。(教师指板书)②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全文,进一步感悟汉字的有趣。
5、教师小结:这节课学习了这篇课文使我们了解汉字来源和构造原理,体会到古代人的聪明才智。
6、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2)识记本文生字。
第二周 第二课时
一、巩固复习全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全班评议。
3、指名说说:古代人是用什么办法来表示一个事物或一个意思?(1)、学生自由发言,评议(2)、教师总结:古代人真聪明,可以画的就用图画出事物,意思画不来的就把两个字合在一起造出一个新字。
4、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2(1)学生独立做题(2)指名反馈,上台表演(3)评议、订正(4)引导联系插图,说说“灾、苗、闯、采”四个汉字所表示的意思。
5、教师小结:以后我们可以根据汉字的这个有趣的特点来帮助我们记住有关的汉字。
二、识记生字
1抽读下面的生字,及时正音 元、汉、桌、爷、毛、笔、您、事、表、示休、息、啦
2、开火车,用生字进行扩词或说话。
3、反馈识字情况,交流识字方法。(1)你学会了哪几个生字?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的?(2)你还有哪些生字记不住,需要大家帮忙的?
4、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引导掌握识字难点。
5、引导辨析:“你——您”的不同用法。你:用于对晚辈或同辈的称呼。您:有礼貌,用于对长辈或客人、领导等称呼,表示尊称。
6、学生齐读本课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每个读两遍。
三、归类指导,正确书写
1、出示田字格中的7个汉字
2、学生观察字形,根据字的结构进行分类。(1)独体字:用、毛(2)上下结构:元、示、写、字、笔
3、分类指导书写
4、指导书写“毛”字。(1)课件出示“毛”,让学生仔细观察“毛”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学生说,教师范写。重点指导:竖弯钧从竖中线的左边起笔。(3)学生练习书写“毛”。
5、指导书写“笔”。(1)出示实物毛笔。问:笔头、笔杆都是什么做的?然后课件出示“毛”“竹”。(2)让学生说“笔”字怎么写?课件出示“笔”。上边竹字头,下边是毛,合在一起就是毛笔的“笔”。(3)么变化?(4)课件出示“毛”和“笔”,让学生观察“毛”和“笔”这两个字里的“毛”在田字格中的位置。(5)学生练习书写“笔”字
6、指导书写“元、太、字、写、示”。(1)学生自己观察字形。(2)师生共同讨论怎样把这几个字写好看。①“元”和“示”进行比较。“元”字第二横稍微向右上斜一点,“竖弯钩”从横中线和竖中线交又处稍向上一点起笔。②“写”与“字”进行比较。a“写”的偏旁是“秃宝盖”,提醒学生注意“秃宝盖”与“宝盖头”的区别。b“写”的第四笔是“竖折折钧”,注意这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学生练习书写。
7、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字,并进行评议。
四、课后作业 学生收集课外象形、会意字等在词语积累本上。板书设计 1有趣的汉字
山、羊 用图画出事物
口---鸟-----鸣 人---木-----休 把两个字合在一起
第三周 添“口”歌
教学目标:
1、通过拼读音节读课文,掌握生字字音,了解儿歌内容,能正确、流利的朗读儿歌。
2、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
3、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以及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能正确通顺的朗读儿歌,识记生字,了解生字的意思.教学难点: 能运用生字组词说句。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去美丽的汉字王国里做客。(出示汉字 王国图,路上有已经学过的“叫、叶、鸡、啦、听、吧”等字)你们看,通往汉字王国的路并不好走,有许多小花等着考考你们,我们只有读出花儿身上的汉字才能顺利到达。
2、师:祝获你们顺利到达,你们发现没有刚才读过的汉字有什么特点?(都有 “口”字)
3、今天在汉字王国里接待我们的就是一些带有“口”字的汉字,我们一起去认 识他们,好吗?(出示课题)
3、用圆圈和三角符号分别找出这课文中的会认字和会写字,反复拼读。
4、把儿歌读给同桌听,互相正音。
5、指名读儿歌。纠正读音。
6、小组比赛读。
7、你有信心读好那句儿歌,自由找伙伴,把它读给你的小伙伴听。
三、学习生字。
1、认读要求会认的字。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用熟字加一笔;用熟字相加等 方法)你们仔细看看这些字,发现了什么?
2、指导学习要求会写的字。⑴、出示生字,让学生认读。⑵、选喜欢的字组词说句。⑶、指导书写。
3、检查书写情况,给予恰当的评价。
四、总结(这次游汉字王国。你们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布置 学生自编“添手歌”“添土歌”等
板书设计 添“口”歌
门+口→问 未+口→味 下+口→吓 刀+口→召 土+口→吐 合+口→哈 几+口→叽 欠+口→吹
第四周
2、小树谣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成、对”等6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教育学生要爱护小树。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在读中感悟“小树在春风里摇绿了嫩芽和树梢,摇红了花蕊和花苞”以及小树和小鸟说的话。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字词卡片、学生观察春天柳树在春风里的变化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展示小树在风中点头,小鸟在树上嬉戏的图画,让学生仔细观察,问:你看 到了什么?能说说你的感受吗?
2、揭题:你觉得课文会写些什么内容?小树会唱些什么歌谣?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先停下来拼一拼,拼准了在读。先读通一节,再 连起来再读。
2、标出课文有多少个小节,用——画出生词,自己反复拼读。
3、同桌之间反复认读。
4、开火车读带拼音的生字词。
5、再读课文。
6、四人小组,轮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选一节自己最喜欢的反复读,想想,读了这节,你明白了什么?小组内交流感受。
3、检查,你最喜欢读哪一节,读懂了些什么?(1)、读了第一小节,你明白了什么?小树长出嫩芽和细枝,一定很可爱,小树也一定很高兴,你能把这节读好吗?(2)、读了第一小节,你读懂了什么小树长出花蕊和花苞,一定很美丽,小树也一定更高兴了,你能把小树这种美丽和高兴读出来吗?指导朗读,两个“红”应读得重一些。(3)、读了第三小节,你又知道了些什么?小树对小鸟真好呀!谁能把小树的话读得好些:再想想:小鸟听了小树的话会说些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新课
1、认读生字。
2、回忆课文内容
二、背诵、诵读感悟
1、谁能把课文准确、流利的读一读?
2、练习背诵。
3、指名背。
三、书写、学会生字。
1、认读带拼音的生词、再认读没有带拼音的生词,然后用“会写字”和“会认 字”组词、说话。
2、仔细观察他们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边书空边说笔顺。
3、你发现了什么?小组内交流。
4、老师示范。
5、指导学生先描红,再独立书写。
6、引导学生互相欣赏。
四、识词、积累运用
1、认读“词语花篮”里的词。
2、你从这课文中还学会了哪些词语?选几个填在花篮里。
3、选择这些词语中你最喜欢的说
一、两句话。
板书设计 2小树谣
嫩芽 花蕊 绿 红 树梢 花苞 等小树 → 大树(小鸟筑巢)
第五周
4、春雨的色彩
教学目标:
1、认识“线、论”等11个生字,会写“红、绿”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
3、感受春天的美好,喜爱春天,激发对春天的向往。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春天,体会春雨的作用。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字词卡片,学生在下春雨的日子里观察春雨及大自然的变化。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小雨沙沙》
2、同学们,刚才的歌你们听过吗?今天呀,老师不仅给大家带来了歌曲,还带来了好听的音乐和童话故事。
3、放音乐:雨声、小鸟的叫声。你们听到了什么?你想知道它们在说什么吗?
4、配乐朗读《春雨的色彩》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请学生自读课文,把拼拼音才会读的字圈起来。
2、这些圈起来的字都是我们的新朋友,看看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
3、同桌互读课文,如果有不认识的字,就教教他,还可以问其他同学,每人读一遍。
4、课件出示这些字,请会读的同学展示读。
5、愿意给哪个生字组词就给哪个组词。
6、看老师课件演示的情景,用一个字抢答A、一群人在雨中(淋)B、洒水车(洒)C、小水珠落下(滴)
7、出词给学生读。
三、读通课文,感知内容
1、生字大家都认识了,课文肯定也读得更好。分小组帮读,老师指定每组一名学生过一会代表小组读,小组成员帮他读流利。
2、朗读比赛,师生评价。
3、感知内容,相互交流:你知道春雨的样子了吗?你听到春雨的声音了吗?你知道田野里来了哪些小客人?
4、课外延伸:自由组合表演课本剧《春雨的色彩》
第六周
5、世界多美呀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掌握5种偏旁,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体会小鸡出生到见到世界的喜悦与兴奋之情。
4、激发学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正确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文中小鸡的表现,从中感受世界的美好。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字词卡片,观察春天的景色,画一幅春天的图画。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质疑激趣 1.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读题)世界多美呀。这个故事是从蛋壳里的小鸡说起的。瞧,它们正在母鸡怀里睡觉呢!(播放第二自然段配音、配乐及动画)2.蛋壳里的世界是黄乎乎的,小鸡又会怎么想?(蛋壳外面是不是也黄乎乎的?蛋壳外的世界又是怎么样的?)
二、情境朗读,理解课文 1.第二自然段。
(1)(播放啄壳动画及啄壳声)随机出示:小鸡用小尖嘴啄蛋壳儿。仔细看。(播放蛋壳裂缝动画)师述并出示:它啄呀啄呀,啄了很久,(播放啄出洞眼的动画,并引出下句)才啄出了一个小小的洞眼。请小朋友自己轻轻把这段话读上两遍,看谁能用朗读来告诉大家小鸡啄洞的样子? 谁来大胆地读给大家听?(评议:你们听出了小鸡是怎么啄洞的了吗?为什么?)小鸡的确是用了很多力气、很多时间呀!我们一起来读一读。(2)小鸡从这个小小的洞眼里看到了什么呢?(映示插图,仔细观察)谁来说说?(指名说,随机显示: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出示句子: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我们和小鸡一起看到了这么美的景色。小朋友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但要想想你这样读的理由。谁愿意来读给大家听?(评一评:大家听到的这景色美吗?)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读? 请同桌的两个小朋友再一起读上一遍。小鸡看到这么美的景色,既高兴又惊奇,老师给大家配上音乐,一起美美地来读一读。
(3)(出示小鸡想的两句话)师:小鸡在蛋壳里的时候以为“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呀!”从小洞眼里一看,才明白“原来世界这么美丽呀!”这时小鸡又会怎么想呢?(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一定更美丽).第三自然段。
(1)小鸡和大家想的一样,急着要出来啦!快看——(播放小鸡出壳的动画)出示句子:它用翅膀一撑,就把蛋壳儿撑破了。它叽叽叽地叫着,慢慢站了起来。(2)现在你就是那只急着要出壳的小鸡了,跟你的好朋友们一起演演看,是怎么钻出壳的? 指名一人上台演。(钻出来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生演,老师念。小朋友边演边念。
(3)过渡:钻出了壳,小鸡还会怎么想?(四处走走看看)
3.第四自然段。(播放动画)师:看,小鸡多快乐呀!它走呀,看呀,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叽叽,叽叽,小鸡是在说:(出示齐说)世界多美呀——蓝湛湛的,绿茵茵的,碧澄澄的。
第七周
8、演一棵大树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学习新部首。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认识阿海真诚善良的心灵,学习阿海对待事情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阿海真诚善良的心灵。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字词卡片,学生熟读课文,了解故事发生的前因后果。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师:“大家知道小红帽的故事吗?瞧,有几个小朋友正在排练呢?咱们去看看 吧„„” 2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自读课文,把生字画出来,多读几遍。
2、师请生当小老师教读,并点评,相机指导。
3、生齐读,开火车读。要求读准字音。
4、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三、细读课文,感悟内容。
1、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谁演大树,演得怎样?
2、“小红帽”里最精彩的是“小红帽”、“大灰狼”,为什么阿海要去演大树呢?请同桌讨论,找出相关段落读一读。
3、观察挂图,找出哪位同学是阿海,他是一个怎样的学生?
4、你喜欢阿海吗?你会怎样赞美他?请喜欢阿海的同学站起来读一、二自然段。
5、阿海是怎样演大树的?请生读相关句子后演一演。
6、观察图二,齐读最后自然段。
7、小组讨论:阿海演的大树只是故事中的背景,为什么同学却为他喝彩?如果我们班里也要演小红帽,你愿意演一棵大树吗?为什么?
四、总结全文。
第八周 语文百花园三
教学目标:
1、巩固识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2、正确书写上下结构的字。
3、积累词语,扩大阅读视野。
4、学习正确使用常见的量词。
5、教育学生关心他人,做一个有爱心、关心弱小的好孩子。教学重点:识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教学难点:把领悟图画的内容说清,学会关爱。
课前准备: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哪些地方字母需要大写,把它抄下来。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二、园中寻宝:
1识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1)认读字母表:独立认读,同桌互读,老师巡视指导。
2)记忆大小写字母:分别找出大小写字母相同、相似、不同的字母,分类记忆。3)巩固记忆:师指导大小写字母互改写。
4)说说中哪些地方字母需要大写,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5)请学生把右图中的大写字母改成小写字母。6)按顺序背诵大小写字母。2练习写字。
1)认读要求写的生字。
2)观察每个字的间架结构、位置、比例。3)学生在书本上独立书写,老师相机点评。3数量词连线。4看图选句子。
5背一背,对一对。
三、总结收获。
第九周 14 毽子变乖了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字,认识部首双人旁。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对活动的爱好和兴趣,体会童年的快乐。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正确认读“会认”字和正确书写“会写”字。
教学难点: 理解毽子为什么在“我”脚下不听话。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字词卡片,让学生课前练习踢毽子,并说说感受。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有一位小朋友非常喜欢玩毽子,她是怎么玩的呢?我们这节课一起去瞧一瞧,请同学们打开书本15课《毽子变乖了》。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生字词,可请教周围的小伙伴。2同桌互读,当个小老师,帮助你的伙伴纠正读音。3出示拼音语卡片:指名读。
4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检查字音。
5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不加字,不漏字。边读边给课文各自然段标上序号。
三、创设情景,细读感知
1、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想:课文写了什么事?
2、自由读第2自然段,注意一句一句地读,读通顺,边读边想:从哪可以看出毽子“真是听话极了”?
3、过渡:老师和毽子成了好朋友,所以毽子在她的脚下真是听话极了。而在我们的脚下呢,还是一样听话吗?
4、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小组交流:怎样才能让毽子听我们的话呢?老师是怎么说的?用“——”画出来。用“△”画出这段话的两对反义词。
5、学习第2自然段,自由读一读:说说读了这一段话,你明白了什么?
四、总结全文,训练说话
1、学习了全文,你有什么收获?
2、师生交流:你碰过“毽子变乖了”这样的事情吗?如果有,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一听。
3、师作总结。
第十周
3、对对歌
教学目标:
1、认识“反、退、关、旧、短、深、浅、胜、利、失、败、简、单”15个字,会写“失、反、单、关、旧、胜、新、进”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对对歌,理解几组意思相反的词语的意思。
3、激发学生编对对歌的兴趣,培养学生虚心的好品质。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对对歌。
教学难点:理解“虚心——骄傲、容易——困难、复杂——简单、胜利——失败”的意思。
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找反义词引入课题:
师:小朋友们,我们今天上课的地方跟我们平时上课的地方有什么不一样?(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板书学生说到的反义词)像这样的词语我们把他们叫做反义词,(板书:反义词)反义词还有很多很多,谁能再说出几对?(指名说)师:你们真了不起,一下子就说了这么多对反义词,有一个小朋友也找到了许多反义词,并且他把这些反义词编成了一首对对歌,这首对对歌就藏在老师发给你们的课文里边。(板书:对对歌)
二、初读对子歌,学习生字新词:
1、师:请小朋友看课文,这篇课文里有许多生字娃娃,如果碰到了不认识的生字,我们该怎么办呢?(指名说)有了这么多的好办法,老师相信小朋友们一定能把课文读正确,好,赶快读读课文吧。(学生自由读对对歌,教师巡视。)
2、师:听你们读得这么认真,藏在这首对对歌里的15个生字娃娃可喜欢你们了。瞧,他们一个个排好了队等着来跟你们交朋友呢。
(1)卡片:fǎn tuì róng yì kùn nán jiù shēn qiǎn shâng lì 反、退、容、易、困、难、旧、深、浅、胜、利、shī bài jiǎn dān 失、败、简、单
小朋友们,赶快和这些生字娃娃打打招呼、叫一叫他们的名字吧。(学生自由认读生字)这些生字娃娃里边有没有不认识的呢?(如果学生说有,就指名说,并给予帮助,如果没有,就说:现在老师加大难度,去掉生字的拼音,你们还能叫出他们的名字来吗?)(图片出示)来,试试看吧。(学生再次自由认读,教师巡视)老师刚才发现这位小朋友读得特别认真,我们请他来当小老师带着大家一起读。(评价学生)小朋友们读得真好,老师现在要奖励大家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做“猜一猜”。谁愿意来?(教师出示卡片,依次出示:胜、难、困三个生字,指名叫学生猜,猜对了掌声鼓励,猜错了大家帮帮他)①胜:既是翘舌音,又是后鼻音。
②难:组词,指出“难”单独念时可念第二声,和“困”字做朋友时应该读轻声;读准“困难”。
③困: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他的模样?(指名说)认识新偏旁:□你还知道哪些字也是□?指导笔顺规则:先里头后封口。师范写,学生仿写。④齐读生字。
(2)师:小朋友真聪明,这么快就和这些生字娃娃交上好朋友了,看你们玩得这么高兴,下面这些词语宝宝也想来跟你们一起玩了。(图片出示词语:虚心、骄傲、胜利、失败、容易、困难、复杂、简单)a)指名带读词语。
b)师:细心的孩子一定发现了这八个词语实际上是四对反义词。(卡片:虚心——骄傲胜利——失败容易——困难 复杂——简单)把横线读成“对”,一齐读一遍。
c)现在,我们把词语宝宝送回对对歌。请小朋友再读一遍课文,看谁读得最认真。(教师巡视)刚才小朋友都读得非常认真,老师也忍不住想来读一读,行吗?我不仅想来读,而且想来背一背呢。(老师背对对歌)这么长的对对歌,要想在短时间内记下来,还真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不过老师有一个小窍门,保准你一学就会,记起来也就容易多了。什么窍门呢?那就是当我读每一对反义词时,我的脑子里就会想起与这对反义词相关的画面。比如,当我读到“明对暗”时,我的眼前就会浮现太阳照射大地的景象,这时到处都充满光明,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尽收眼底。当太阳落山后,光线就会暗下来,树啊,房子啊,就都看不清了。当我读到“长对短”时,我就会想起脖子长长的长颈鹿和脖子短短的梅花鹿。当我读到“新对旧”时,我就会想起一些同学的练习册,一个学期还不到就已经破旧不堪了,而有的同学的练习册用了一个学期还像新的一样。小朋友们,这个办法一定能帮你尽快地记住这些反义词,不信,你们像老师一样来试一试。(指名说,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指导理解“虚心——骄傲 胜利——失败容易——困难复杂——简单”)。理解“虚心——骄傲”的意思: 看着这对反义词,你会想起哪句话?(图片出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齐读)希望你们能牢牢地记住这句话。聪明的孩子一定看出来了这句话里还藏着一对反义词。(进步——落后)理解“胜利——失败”的意思: 看着这对反义词,我想起了一个童话故事。老师今天把这个故事带来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播放动画:《龟兔赛跑》)提问:兔子比乌龟跑得快,可结果又为什么是乌龟得了冠军呢?(指名说)看了这次比赛,你有什么话要对他们说吗?(指名说)老师也有一句话要送给你们,那就是:胜不骄,败不馁。(卡片出示)如果你们在某次比赛中获得了胜利,可千万不要骄傲,如果失败了也不要气馁,也不要灰心,只要吸取教训,就一定会有获得胜利的一天。理解“容易——困难、复杂——简单”的意思。小朋友真了不起,能根据反义词说出这么多画面,现在老师奖励大家一首儿歌,这首儿歌里也藏着许多反义词呢。
三、熟读对对歌。师:现在,请小朋友再读一遍对对歌,一边读一边想与反义词有关的画面,看谁能读出对对歌的韵味来。
1、自由练习读。
2、指名读。带读。
3、分男女声读。师生合作读。
4、读后填空。小朋友的记性真好,能够把这首对对歌背下来吗?
5、试着背一背。
6、指名背。
7、拍手齐背 四,反馈拓展。
1、游戏:找找反义词。师:我们的身边处处都藏着反义词,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就一定能找到许许多多的反义词。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找找反义词。老师和一个学生并排站着,让学生说反义词。
2、编对对歌。我们也可以把我们知道的反义词编成对对歌。怎么编呢?我们还是再来读读课文,边读边想怎么编对对歌。自由选择同伴编对对歌。指名编。
五、总结: 孩子们,我们今天的收获真大,写了字,学了词,读了对对歌,还编了对对歌。回家之后你还可以把你编的对对歌写下来。板书设计: 对对歌 明——暗 正——反 进——退 开——关 新——旧 长——短 粗——细 深——浅 虚心——骄傲 容易——困难 胜利——失败 复杂——简单
第十一周
15、月亮和云彩
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新课生字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明白是月亮跑得慢,云彩跑得快。(3)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以及勤于动脑,认真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从李小文的做法中得到启发:留心观察,勤于动脑。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回去有观察过夜晚的天空吗?一群小朋友观察夜空的时候,还发现了云彩和月亮的秘密呢。
2、出示“亮”“彩”,学生认读。
3、指导朗读课文。
二、提纲引路,指导自读。
1、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读。(1)借拼音读课文,用“ ”画出生字词。(2)划出小朋友们说的话,读一读,想一想,他们发现了什么?(3)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集体反馈1)指名反馈本课生字。(2)指名读,评议。(3)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集体评议。(5)自由读课文,在读中巩固生字。
三、图文结合,理解课文。
1、同学们,小朋友们发现了月亮和云彩的什么秘密呢?请大家读一读课文,想一想
3、学生自由反馈。
4、品读。理解。(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想像月亮在云彩里穿行是什么样子的。(2)学生试用“一会儿„„一会儿„„”说句子。(3)讨论:小朋友们相信大勇说的话吗?说出你的理由。(4)集体交流。(5)大家一开始相信小文的话吗?不相信会露出怎样的表情或说些什么?(请上来演一演,说一说。(6)如果小朋友们不相信你,你会感觉怎样?小文是怎样做的?
5、了解判断月亮云彩谁跑得快的方法。(1)小文是怎样做的?(2)结果大家发现了什么?(3)出示句子,一起读一读。(4)如果你是那几个小朋友,你要对小文说些什么?
四、课时总结
第十二周 第二课时
一、巩固生字,积累词语。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齐读,用口头组词并说说句子。
二、反馈观察情况
1、学生自由反馈用小文的方法观察了月亮和云彩的情况。
2、巩固旧知:为什么大家都认为月亮跑得快而小文却认为云彩跑得快呢?
3、教师总结:小文是一个观察认真,善于动脑的好孩子。
三、角色朗读,背诵课文。
1、教师指导学生朗读。
2、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自由反馈。
3、学生推荐优秀学生朗读,集体分角色朗读。
四、指导书写。
1、教师规范地书写课后生字,学生观察。
2、大家 一起认读生字。
3、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学生练习,并展示优秀作品。
五、课时总结: 同学们,生活是不停变化的,希望你们能和小文一样,留心观察周围的一切,遇到问题要多动脑筋想一想。你们一定能自己解决问题的。
六、作业布置:
1、抄写本课生字。
2、找伙伴,分角色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月亮和云彩
慢 快
小朋友们 李小文
第十三周
23、快乐的小青蛙
教学目标: 1.能流利地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并分角色朗读。2.会认“心、到、井”等11个字,会写“下、井、心、来、你”五个字。3.理解课文,养成遇到困难时乐观、动脑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会认11个生字,学会7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认识部首方框和四点底。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青蛙唱歌的原因,从而受到遇到事情要乐观向上,积极思考的教育。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演唱《小青蛙找家》,一个学生戴着小青蛙头饰,伴随音乐跳出来,全班同学也跟着唱。
2.戴着青蛙头饰的同学说:“我怎么掉进枯井里了?怎么办呢?” 3.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小青蛙。引导说:“现在小青蛙掉进井里了,谁来给他想个办法?”找几个学生说。
二、初读课文,在读中识字
1.教师范读,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2.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
3.学习小组合作识字。学生相互出示生字卡片(生字卡片可以是学生自己写的,也可以是爸爸妈妈写的。)4.教师采取多种形式检查生字学习情况。教师出示生字、词语、短句卡片,开火车读,抢读,学习小组齐读。
5.引导学生说出是怎样记住生字的。
三、自主朗读,感知课文。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2.把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给别人听,可以是同桌,也可以是教师,还可以是他最好的朋友们„„
3.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全班同学听,让同学们评一评,比一比,看谁读得最好,读出了恰当的语气。
四、分角色表演读。1.学习小组分角色表演读。2.抽一二组在全班表演读。
五、结合情境图,想想说说 1.教师出示情境图
2.想一想:①小青蛙掉到井里为什么还要唱歌?②如果小青蛙不唱歌,还可以怎么做?③你喜欢这只小青蛙吗?为什么? 3.讨论、交流。
4.教师总结:这只小青蛙是只快乐的小青蛙,聪明的小青蛙,勇敢的小青蛙。教师板书“快乐的”“聪明的”“勇敢的”。
六、在愉悦中下课。师生演唱《小青蛙找家》,让每一个学生都变成一只快乐的小青蛙,聪明的小青蛙,勇敢的小青蛙边唱边跳出教室外
第十四周
25、古诗两首
(一)登鹳雀楼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 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学习诗人王之涣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3 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句含义,想像诗句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挂图、画纸,彩笔、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破题质疑
1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说说自己想要提出的问题和对题目的理解。2简介《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
3师介绍鹳雀楼的地理位置和得名的原因,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登上高处远眺的所见和心理感受。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借助工具书,读准生字字音。
2自由朗读古诗,结合课文插图,从字面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3启发和鼓励学生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结合的方法,解释字的意义。4在学生理解字义的基础上,让他们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5师配音范读,学生思考:哪两句诗是写景的?哪两句诗是写作者的感想的?
(三)精读诗句,悟意明理
1师引导学生读诗,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自由读。3指名读。
4出示填空题,学生填空。①诗句中表示动作的词(依、入、目、上、尽、流)。②诗句中表示颜色的词有(白、黄)。③诗句中表示数量的词有(千里、一层)。
5分小组讨论诗句中所描写的景色。
6根据诗意,展开合理想像,把想像中的景物画下来。鼓励学生画得不要与文中插图雷同。画的时候要考虑你的观察点在何处?夕阳、山峰、黄河应画在什么位置?画好再涂上颜色。
7展示学生的简笔画,师生结合诗句共同点评。
8出示鹳雀楼山水画。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学生闭目遐想,老师用语言描述诗的境境。
9启发学生谈谈作者在诗句中所表达的思想和自己对这首诗的体会,分组上台比赛,看哪一组的同学说得精彩。
(四)总结全文,拓展廷伸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2拓展性小练笔,把你站在高处观察的景物用一二段话写出来。3师小结。
第十五周
27、《尧帝凿井》
教学目标:
1、认识“代、位、姓”等13个生字,会写“年、代、姓、些”等七个生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尧帝的美德
3、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得到启示,学会留心观察生活,思考问题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得到启示。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磁带,尧帝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学习了《炎帝的传说》你了解到什么?
2、今天我们又要学习另外一位帝王的传说《尧帝凿井》读题,并简单介绍尧帝。
二、初读课文
1、画出生字新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练读生字,反复练读,纠正错音,了解字义
3、指导学习词语,巩固生字。如:古代、没有等
三、再读课文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并标出课文一共分为几个自然段。重点理解:
1、读第二自然段,说说尧帝为什么事着急,理解尧帝非常着急,连走路都在想办法,引导学生了解当时国家遇旱灾的严重情况及尧帝为百姓担忧的焦急心情。
2、读第三自然段,讨论:尧帝在路上发现什么?这时,他在想什么?(理解:蚂蚁不也需要水吗?这么旱的天,它还能活下来,那么它们的洞下一定有水源了,引导学生体会:尧帝结合问题认真观察周围事物进行思考分析,为百姓找水源。)
3、读第四、五自然段,说说:挖井取水的方法好不好,说说自己的看法
四、总结讨论:
1、你认为尧帝是个怎样的人?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和同学说一说
2、课文的“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 课后延伸: 你还知道有关动物给人类帮助与启示的其他事例吗?回去找一找资料
第十六周
29、《丑小鸭
(二)》
1、学习3-6段,能按问题找到对应的课文段落。
2、能按要求读懂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段。
3、能区分倒影和倒映的意思。教学重点:认识12个生字
教学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明白要正确地认识自己,遇到挫折时不气馁,获是成功时不骄傲。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学习目标
二、学习3-4段
1、自读3-6,思考:哪几段是写丑小鸭离家后的不幸遭遇。
2、自读3、4段,先自学生字,再填空: 来到哪里遇到什么不幸 水草地野鸭()()里小鸟()猎狗()()丛中天气()
3、再读课文3、4段,填空:
离开了水草地 白天()晚上()()在芦苇丛中
4、朗读指导
5、丑小鸭离开家之后有哪些不幸遭遇?
三、学习5、6段
1、哪几段是写丑小鸭发现自己变成了天鹅,很快乐?
2、自读,学习生字
3、学习第5段,巩固单元学习提示 A、齐读,思考:这一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B、回顾按事情发展写的段,应该怎样读? C、自读,思考:这段话共有几句?哪几句说同一方面的内容?这段话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
4、学习第6段 A、默读,用~~~划出说明丑小鸭快乐的句子。B、训练有表情地朗读。
5、丑小鸭发现自己长成了美丽的天鹅,为什么那么快乐?
四、作业
1、课作5
2、齐读3-6段。
第二篇:一年组集体备课工作总结
一年组集体备课工作总结
(2012——2013学下学期)
郑 敏
匆匆忙忙,一个学期过去了,算不得有什么经验,有的只是在这份工作中能多思、多想,团结同事,共同努力,争取把这项工作尽职尽责地做好这样的思想和行动。在本学期中我们结合学校开展的“一三五”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扎实深入组织全组教师地进行集体备课和主题研讨等教研活动。取得了一定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现将本期的教研活动总结如下:
一、本学期开展的主要工作
1、认真落实集体备课,将集体备课落在实处。
本学期进行了7次集体备课。主备教师能在“集体备课”前深入分析教材反复阅读教学参考书及有关资料。并在三天前把自己的教学设计发给组内教师。
在集体备课时以说课的形式介绍本课的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准备、教学流程、作业与练习配备。主备教师能发表自己的教学设想并阐述理论依据,经过“争鸣”,形成共案。我们就按照共同研讨的共案来上课,力求打造高效课堂。
2、本学期进行了8次主题研讨活动。主题研讨活动主题都是根据一年级学生特点而定,在本学期的研讨中我们一年组教师找到了差距,看到了提高了教学质量的信心。
3、五月份全体教师参加教研室组织的集体备课讨论部分的展示活动,虽然取得的成绩不够理想,但收益很大,对以后的教研活动有很大益处。
二、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1、更加合理安排工作和学习的时间,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并及时反思自己。
2、更好地做好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3、逐步加强本组教研活动,进一步完善集体备课程序,力求达到完美。
第三篇:七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七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第三单元 杰出人物
学习榜样
备课人:王进军、邵月娇
学生能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课文,把握文意,积累文中一些常用文言词语,掌握并运用文中的成语。、从人物身上吸取到个人成长的养料,获得启示。
教学难点
揣摩文中的对话,感受三人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心理。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分享材料 1、司马光(1019 - 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 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司马光
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3、拓展延伸辅助材料---比较阅读
(1)
炳烛①夜读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
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2)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①。青,取之于蓝②,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 中③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④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 砺⑤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⑥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积跬⑦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⑧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⑨,功在不舍⑩。锲 11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七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第三单元
杰出人物
学习榜样
备课人:王进军、邵月娇
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注:①已:停止。②蓝:草名,也叫蓼蓝,叶子可制染料。③中:符合,合乎。④挺: 直。⑤砺:磨刀石。⑥参:检验。⑦跬:半步。⑧骐骥:骏马。⑨十驾: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驽马,劣马。驾,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叫‚驾‛。
⑩功不在舍: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⑾锲:刻。
二、熟读全文。
(学生齐读,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熟)
三、疏通文意,了解文章内容。
第一部分:运用语言描写详写孙权现身说法,从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两个方面劝吕 蒙学习。第二部分:运用语言描写从侧面以鲁肃大惊体现吕蒙的巨大变化,写出吴下阿蒙 接受劝说就学后令人刮目相待。从而突出了孙权‚善‛劝。
四、文言知识积累
1成语:刮目相待(看):指别人已有显著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待。
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士别三日:即读书人分别后三天,或说是有道德和才能的人相隔了一段时间,特指有了明显的长进,一般与‚刮目相看‛连用。也可以单独使用,褒讲久违的友人有能耐或者本事等等。
2、重要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整理归类。
实词:
(1)当涂---当权(2)辞---推辞(3)孤---帝王自称(4)卿---帝王对爱臣的称呼
(5)见---了解(6)往事---历史(7)孰---疑问代词‚谁(8)及---到了(9)过---经过、到(10)更---变换、改变、重新(11)见事---了解事情的发展情况(12)拜---拜见
(13)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虚词:(1)岂---反问副词‚难道‛(2)但---只,只是(3)乃、遂---于是,就(4)大---副词,非常(5)即---副词,就(6)何---疑问副词,怎么 通假字:
①卿今当涂掌事(‚涂‛通‚途‛)你现在掌握军国大事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吗‛)我难道想让你 成为一个研究经书的博学之人吗?
七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第三单元 杰出人物 学习榜样
备课人:王进军、邵月娇
古今异义: ①孤 古义:古代王侯的自称。今义:‚孤单‚孤苦‛。
②博士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官。今义:学位最高一级。③但 古义:只。今义:转折连词。一词多义:
乃:乃不知有汉(竟)蒙乃始就学(才)
见:见渔人(看见)见往事耳(知道)
特殊句式:蒙辞以军中多务(倒装句---状语后臵)
3、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您现在担任要职,不可以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为借口推辞了。孙权说:‚我难道要您研究经典作品成为博士吗!只要您广泛阅读,见识从前的事情罢了。您说事务繁多,哪里比得上我呢?我常常读书,自己觉得有很大的收获。‛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经过寻阳,跟吕蒙一道议论军事,非常惊讶地说:‚您现在的才干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县的阿蒙!‛吕蒙说:‚读书人离别三日,就应该重新另眼相看。大多数哥为什么这么迟才改变看法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辞别。第二课时
特别推荐阅读:《孙权劝学》圈点三辨
《孙权劝学》选自司马光主编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是根据《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及裴松之注引《江表传》的有关文字改写的。故事的材料精选巧取,言约而意丰。自读这篇课文时,我们可以适当做到下列的圈点品味——
①三个字音:当、为、更这几个都是多音字。‚当涂‛意即‚当道、当权‛,应读作dāng;‚但当涉猎‛的‚当‛当‚应当‛讲,也应读作 d ā ng。
‚为博士‛
‚自以为‛中的‚为‛都作动词,读 w é i 才对。
‚即更……‛句中的‚更‛释为‚重新‛,具动词意味,读 g ē ng。
②三个多义词:事、以、见
‚掌事‛之‚事‛,可当‚事务‛讲,含有一定的‚责任‛ ;
‚往事‛之‚事‛,即‚事 件,事情‛。‚以‛,在‚以军中多务‛中作介词‚用‛,在‚自以为大有所益‛中与‚为‛ 组成‚认为‛。
‚见‛在‚见往事耳‛和‚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中分别为‚知道‛与‚认清,识别‛的意思。
七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第三单元
杰出人物
学习榜样
备课人:王进军、邵月娇
共 22 页第 页 21
③三个古今异义词:治、博士、但
‚治‛,研究,今为‚治理‛义; ‚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为学位最高 一级; ‚但‛,只,今为转折连词。
④三个句末语气词:邪、耳、乎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句末的‚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
‚见往事耳‛
句末的‚耳‛表示限制语气,可译为‚罢了‛ ;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句末的‚乎‛表示感 叹语气,可译为‚啊‛。
⑤三个称谓:孤、卿、大兄
古时王侯自称‚孤‛,孙权即是。古代君王对臣子、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以及朋 友之间表示亲切的第二人称为 ‚卿‛,前者如孙权称谓吕蒙,后者如鲁肃称谓吕蒙。‚大兄‛
即长兄,文中吕蒙对同辈年长者鲁肃的尊称。
⑥三个成语: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吴下阿蒙‛即当年在吴县时的阿蒙,或说是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特指原来不好读 书的吕蒙。后泛指缺少学识和文才的人。‚士别三日‛即读书人分别后三天,或说是有道
德和才能的人相隔了一段时间,特指有了明显的长进,一般与‚刮目相看‛连用。也可以 单独使用,褒讲久违的友人有能耐或者本事等等。‚刮目相待‛即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也 作‚刮目相看‛。
⑦三个古汉语句式:非复、何见事、遂拜蒙母
‚非复吴下阿蒙‛ 译作
‚不再是原来那个吕蒙了‛,是个判断句。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译作‚老兄你看起事来怎么不能早一点看到它的发展情况呢‛,‚何见事‛即‚见何事‛,疑问句宾语前臵,是个倒装句。
‚肃遂拜蒙母‛译作‚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拜‛
后省略介词‚于‛,是个省略句。
⑧三个人物:孙权、吕蒙、鲁肃
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
可能性。从孙权的言语中可见其如何善于劝说,可感其怎样的对吕蒙亲近、关心、期望。这里是国君对臣子的‚教训‛口吻。鲁肃亲见吕蒙的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情不自禁,说话用了‚赞叹‛口吻。吕蒙的才略有了令人难以臵信的长进,态度坦然得当之无愧,话 里不乏‚责备‛口吻。孙权劝得认真,鲁肃与吕蒙调侃得多趣,二者情调不同,三人性格 有异。
⑨三个层次:劝、学、变
七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第三单元
杰出人物
学习榜样
备课人:王进军、邵月娇
共 22 页第 页 22
短文剪裁讲究,详略得当。第一层重点突出孙权善‚劝‛,命令未奏效时,孙权又用
自身学习的体会再劝,并驳回吕蒙的借口。第二层写吕蒙‚就学‛,吕蒙不得已开始学习,至于如何刻苦学习、如何日见长进,文章只字未提。第三层写吕蒙学习后的变化,仅用一 个‚及‛字,引出吕蒙学习的效果。
⑩三个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 本文是记叙文,按时间的推移和事件的发展进行记叙,情节完整,重点突出。对话描 写、神情描写(‚大惊‛)、动作描写(‚拜蒙母‛)均能生动传神,使人物形象富于情味。孙权的议论(论点: ‚不可不学‛ ;论据: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以及鲁肃与吕蒙 的‚论议‛融汇于记叙间,顺应了展开情节和突出主题的需要。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第四篇:语文集体备课(推荐)
精备29.《数星星的孩子》
金沙小学 林兰姬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并了解它们在本课中的意思。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正确回答课后练习1的三个问题。
3.能按要求完成课后练习2,能说出课后练习3每组中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了解张衡能成为着名的天文学家,是因为他从小就爱好天文,长大以后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培养自己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12个生字。
2.启发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一、教学目标
(一)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正确回答课后练习1中的三个问题。
(二)了解张衡从小爱好天文,喜欢研究,长大以后才成为着名的天文学家。
(三)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理解课文第一至五自然段的内容,了解张衡在小时候是怎样爱好天文,喜欢研究的。
(二)启发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
(一)先学第6自然段,知道这段主要内容。
1.课文的哪段直接告诉我们这个数星星的孩子是谁?(第6自然段直接告诉我们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叫张衡。)
2.读了这段你还知道了些什么?
(张衡是汉朝人,后来成了着名的天文学家。)
3.齐读第6自然段。
(二)学习1、2、3自然段。
1.学习第1自然段,体会夜空的美丽。
(1)出示投影。(课文第一幅插图,即夜空的美景。)
(2)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夜空的美丽。然后再读书里写夜空的话。
(3)出投影,比较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这两句话的意思基本一样,但第二句更具体、生动,因为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星星比作了珍珠那么美丽。)
(4)范读这句,自己练读,齐读。
2.出示投影。(课文第二幅图。)
(1)找书上有关的句子,说说谁在干什么?
(2)指名有语气地读第1自然段。
3.学习2、3自然段。
(1)指名读奶奶的话,说说为什么奶奶叫张衡“傻孩子”,“又”说明了什么?
(“傻孩子”说明奶奶对张衡很疼爱,“又”说明了张衡是经常数星星的,他从小就对天体现象有浓厚的兴趣,所以他不止一次这样做。)
(2)指名读张衡的话,说说他说了几句话。再指三人每人读一句并说出句意。(共说了三句话。第一句说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第二句说星星不是乱动。第三句说两颗星之间总隔那么远。)
问:从张衡说的这三句话中,你看出什么?(张衡不仅数星星,也注意到了星星的运行规律。)
(3)指名分角色读奶奶和张衡的话,说说奶奶和张衡对星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奶奶认为那么多星星乱动,根本数不清。张衡认为星星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所以可以数得清。)
(三)学习4、5自然段。
1.默读第4自然段,看看爷爷说了几次话。
2.指名读爷爷的第一次话,说说爷爷同意谁的观点,他告诉了张衡什么知识?(天上的星星是在动,它们之间的距离好像是不变的。)
3.指名读爷爷的第二次话,出示北极星和北斗星的投影。
让学生根据爷爷的话找出北斗星和北极星。
4.出示投影,说说这组句子有什么不同。
(第二句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北斗星比作勺子,使句子更生动、具体了。)
5.齐读第4自然段,再说说北斗星和北极星的运行规律。
6.张衡听了爷爷的话后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从书上找出有关的句子读读。
7.张衡观察的结果是什么?“果然”说明了什么?
8.如有条件,用投影演示北斗星、北极星运转的情况。
(四)总结全文。
1.指名分角色读全文,说说为什么张衡长大以后成了着名的天文学家。
2.总结:
张衡长大以后之所以能成为着名的天文学家,是因为他从小就爱好天文,具有刻苦钻研精神。我们要学习张衡这种精神,提高自己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长大才能成为有所作为的人。
(五)作业。
1.写字词各三遍。
2.抄写课后作业(3)的句子。
3.读课文两遍。板书设计:
数星星的孩子
善于观察
张衡
善于发现
天文学家
刻苦钻研
29.《数星星的孩子》说课稿
金沙小学 林兰姬
【解析教材】
首先我来分析一下教材,《数星星的孩子》这篇课文内容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首篇文章,写的是张衡小时候数星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长大成了一位著名的天文学家的故事,是一篇容语文知识、思想启迪、天文常识于一体的好文章。
【学情分析】
二年的孩子认知水平还较低、学习习惯的和学习方法还在初步养成中,但他们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对新奇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特别是对宇宙更是充满着幻想,所以,此课教学教师绝不能放过这次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指导正确学习方法、激发孩子个性探索、渗透思想教育的机会,从而达到新课标所提到的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教法学法】
本课教学我采用开放教学模式,在突出“双基”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阅读方法的指导,在语文课中渗透科学思想启迪。学习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整体通读、分角色朗读、讨论交流、合作探究等方法完成学习目标的同时,提高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够认识本课生字9个,会正确规范书写生字12个。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情感目标:学习张衡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在引导学生体会故事蕴含的情趣和道理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宇宙奥妙探索的兴趣。
以上目标的确立,改变传统目标只专注知识传授的不足,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小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是认知目标和能力目标
此重点充分体现新课改条件下“双基”的重要性,是夯实小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培养孩子的基本学习能力的具体体现。
教学难点是情感目标以及读懂课文“爷爷”的话中有关天文知识。低年级的孩子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还很差,对于“天文”知识和概念也很陌生,因此,要使孩子真正理解理解张衡身上“善于观察和善于思考的品质”,以及课文中提到的天文知识,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智慧巧妙的引导。
【课前准备】认读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为了突出重点,更好地突破难点,特设计以下六个教学环节:(课件显示)
一、情境导入,检测学情起点
(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在晴朗的夜空,天空中的星星一闪一闪的特别美丽。大约在1900年以前,有一个像我们这么大的孩子特别爱数星星,你们想知道他的故事吗?(板书课题),小手伸出来跟我写课题。“数”右边的反文旁要注意,撇高高在上,横起笔要低、要短,这一撇要有弯度,捺要出脚。
(二)检测学情,初识张衡。
首先,引导提问我们知道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名叫——(生:张衡。板书:张衡)紧接着用卡片出示“张衡”这个词,要求学生自主读准。
其次,进一步介绍张衡:张衡是我国汉朝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他在天文学方面表现了非凡的才能,创制了世界上最早的观测天体的浑天仪和观测气象的候风仪,创制了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向的地动仪。他还是东汉六大画家之一。
二、初读课文,指导识字读句(一)自由读课文,自主识字。
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找一找下面的拼音,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端起书,自己读自己的。(课件出示“我会认”中的生字)瞧,这一课的生字相信你们会读了。同桌间你读给我听听,我读给你听听,读不对的,帮对方纠正。
(二)指导读句,学习字词。
教师引导:把这些生字放进句子中相信你们也能读好。
(课件出示:1.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2.天上的星星是在动,可是看起来它们之间的距离好像是不变的。3.他看清楚了,北斗七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
三个长句子的教学设计尤其精妙,在此我把巩固识字、理解词义、积累词语、渗透读句方法、积累语文知识融为一体,又为读通、读顺课文打下基础,可谓一举数得。
三、轮读课文,随文识字学词
教师引导:小朋友,课文就是这样由一句话一句话组成的。让我们认认真真地再把课文读一遍,注意词语之间的停顿,你会读得更通顺。端起书,自己读自己的。(生自由读文)
四、示范引领,学习角色朗读
(一)听配乐朗读一、二自然段
教师引导:孩子们,课文又读了一遍,喜欢这个孩子吗?让我们再次走进张衡家的小院,看看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吧。(板书:小时候)(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师配乐朗诵第一、第二自然段。)
(二)教师带着动作读张衡的话
(三)同桌互相读,一个读奶奶的话,一个读张衡的话。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与感受,利用直观的图片,图文结合,帮助理学生理解积累词语,从而有效地感知内容并为有感情朗读打下基础。
五、重点研读,正确认识张衡
1.默读课文,想想张衡是一个怎样的孩子,长大能成为著名天文学家(板书:长大后),这其中有哪些原因呢?把你找到的句子画下来!让同学交流,随机出示句子:
⑴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着头,指着天空的星星。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体会张衡数星星那么认真,那么有爱心)
⑵孩子说:“奶奶,能看得见,„„中间总是隔那么远。(体会张衡不仅爱观察,而且乐于思考和探究,反现了星星是在有规律地动)”
⑶这孩子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为了验证爷爷的话,几次起来看星星,可见他不仅勤于思考,而且有一种乐于探究的精神)
2.分组讨论交流:
张衡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板书:(勤于观察、善于观察、乐于探究)
①我认为张衡是一个 的孩子,“ ”这句话就可以体会出来。②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句子。
3.爷爷的话告诉了张衡哪些天文知识?我们再来读爷爷的话。完成填空:
那七颗星,连起来像(),叫()。
4.观察细心的小朋友就能发现,文中插图中还藏有北斗七星呢?动笔连一连看看像什么?
设计意图:针对二年级学生情况,开始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结合词语教学这一重点,巧抓关键词语,引导他们到文中去体验、去理解、去感悟,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巧妙利用读与说的“焊接”,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呈现出词语教学的深度拓展。
六、布置作业: 1.写字词各三遍。
2.抄写课后作业(3)的句子。3.读课文两遍。
【板书设计】下面说一下我的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课文最精华的体现。在这堂课中,我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这个词语式的板书,力求突出重点,做到简明、概括,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
29. 数星星的孩子
善于观察
张衡
善于发现
天文学家
刻苦钻研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第八单元集体备课
主备人 林兰姬
单元要求
培养喜欢生字的兴趣。鼓励主动识字;认识常用汉字,并学会在生活中识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使学生懂得善待他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地认识自己。
教学目标
认识47个字;会写30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课文中蕴含的道理,懂得一些科学知识;体会课文中蕴含科学知识的句子;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学会用智慧的目光去观察、发现身边的科学。
教学内容分析
“第八组”教材单元主题是“走进科学,探索科学知识”。分别由29课《数星星的孩子》、30课《爱迪生救妈妈》、31课《恐龙的灭绝》、32课《阿德的梦》和《语文园地八》组成。单元导语是这样写的:在我们的身边处处有科学:夏天下雨,冬天下雪,这是为什么呢?在炎热的天气中,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雪糕,会冒出白气,这是怎么回事?让我们去观察,去思考,去发现身边的科学吧!《数星星的孩子》张衡小时候就喜欢观察星星,甚至一个晚上起床好几次来观察北极星最后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爱迪生救妈妈》爱迪生利用镜面的反射把光聚集这一原理,小小年纪就为妈妈争取了救命的好办法。《恐龙的灭绝》远古时代的样子,动画片中放了一次又一次,而课文中也同样向我们展开了一幅远古时期的画卷,带着孩子们回到亿万年前。《阿德的梦》则是由阿德那充满科幻色彩的梦带领同学们走进科幻的世界,而这也许就是不久后的人类世界。整组教材都在向学生展示科学的巨大魅力,让学生对科学充满好奇,勇于探索科学。在教学这一单元的课文时,由于本组的生字多而偏难,所以在教学时多读课文,让学生去发现课文是多么的生动有趣。可以把生字的学习融入理解课文中,我们自己也融入学生们中间,和他们一起识字、写字、朗读、感悟,培养学科学、发现科学的请趣。如,学习《数星星的孩子》,可以把绳子融入课文的“天空”,引导孩子们去摘星星;学习《阿德的梦》,我们可以与孩子们一起走进阿德的梦,感受美好的科幻梦境,还可以与孩子们一起“做做美梦”,在畅谈“美梦”。
单元教学重点
体会课文中蕴含科学知识的句子;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学会用智慧的目光去观察、发现身边的科学。
课时安排
29课《数星星的孩子》30课《爱迪生救妈妈》31课《恐龙的灭绝》 232课《阿德的梦》 2《语文园地八》 4测试 4机动 4本单元计划20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2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金沙小学 林兰姬
1.识字备课要细致,识字教学时间要充足。
要谈识字教学,首先要谈备课,备课时不可轻视每一课要求认识的字,不仅备课文语言的理解、感悟、运用,还要备课后要求认识的每一个字,并且要备细,像这个字的读音是什么,是什么字形结构、偏旁部首是什么,要记忆它,可以用到哪些识字方法,学生容易把它和哪个字混淆,怎么指导学生进行区分等等,还有这一课的这些字中,哪几个字的字形复杂,学生不好记忆,是重点指导的,哪个字学生不常见,怎么帮助学生记住它等等这些都要备到,只有备得细致了,在教学时才能心中有数、才能指导到位!
老师们反映说平均每篇课文都有十多个生字,像这样的识字量只是三五分钟象征性的学习时间肯定是远远不够的,既然识字量大、识字教学是重点,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把充足的教学时间用在识字教学指导上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2.归类识字是提高课堂识字效率的途径之一。
归类识字是很好的识字方法和指导方法。如果只是带着学生一个字一个字地认读、记忆,说完这个字说下一个字,学生不感兴趣,也不便于学生记忆。但是如果能把要认的这些字归归类、分分组的话,就会好得多了!马老师、王老师在这方面特别细心,平时注意积累,比如一课中的生字有几个可以用同样的识字方法记忆,那么学生在说出其中一个字的识字方法时老师就顺势引导说出同种方法记忆的另几个字;再比如,在要认的这些生字中有几个字的结构、偏旁是一样的,就把他们归为一类指导学生记忆;另外一课中同时出现了两个同音字或形近字,也把他们放在一起,让学生从读音、从字形分别进行比较,说说哪儿同哪儿不同,再通过组词、语境中选字训练进行区分帮助学生比较记忆。这样归类指导识字也是可以提高课堂识字效率的。
3.识字指导要有轻重之分。
除了归类是好办法外,识字指导的重点要突出也是非常重要的。字字都详教,字字都平均用力,俗话说:“眉毛胡子一把抓”,效果并不佳!学生对简单的、常见的字能记住,但对那些字形复杂的、陌生不常用的字就很难深刻记住了,朱老师、高老师做到了课前心中有数,这一课中的这些字,哪几个字是学生难记的,哪几个字是学生熟悉的,在教学时就要重点指导记忆那些难记的字,想出一些更好的、更巧妙的方法帮助记忆它,而对那些熟悉的字不必花费太长的时间下功夫。
4.语境识字便于加强巩固记忆。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季老师、姚老师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多用生字组词、说话,加强对字的认识和使用。除此之外,还有意识地出示一些含有这些字的语句(不仅是课文中的,还要有其他一些内容),指名学生通过读语句,在语境中辨析、巩固记忆这些字,也是提高识字效率的途径。、问题二:如何更好地解决生字回生的问题?
其实,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出现生字回生的现象也是非常正常的。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没有捷径,只有不断地巩固、不断地复现。长期从事低段教学的季秀香老师给出经验,值得大家借鉴。每天的语文课,老师不要一上课就急于带着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急于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一定要把每节课的前几分钟留出来用在复习生字上。及时把前一天或前几天刚学习过的生字认读认读,可以借生字卡片认读字,也可以出示一些语境,通过读词读句巩固含于其中的生字;对于学生难记的一些字,连续几天都拿出来和学生见见面,让学生认读,这样才能不断地加深记忆;比如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中,如果有原先学过的一些字,并且这些字是学生曾经掌握不牢的,在读文之前,就先把这些字拿出来让学生认读认读„„这些都是在常规教学中可以做到的。除了在老师的带领下不断地巩固认字外,还有一个办法得靠学生自己,靠学生自己在生活中留意发现曾经学过的生字、在课外阅读中反复地遇见曾经学过的生字,同样可以削弱“回生”的现象。
问题三:如何有效地指导写字,保证学生的书写质量?
对低年级的写字教学来说,“书写质量”应该涵盖三个方面,第一是字写得是否正确;第二是字写得是否规范;第三个方面就是写字的习惯怎么样。
针对低年级语文生字书写指导这个问题,我们低语办老师概括总结为“三当堂”。即当堂指导、当堂书写、当堂反馈。
“三当堂”即生字书写指导的整个过程(读帖观察──教师范写──描红临帖──交流讲评)都要在课堂上完成。我们经常在听课中发现,老师的教学环节刚步入到写字指导时,下课铃声就响了,要么就是学生没有来得及动笔书写,要么就是老师没有范写没有讲解就得被迫下课,只得布置成家庭作业回家练写数遍,其实这就是造成书写质量不高的原因。可以试想,把抄写生字留作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自行完成,老师在作业本上看到的只是这些字写得对不对,而学生在写字的时候习惯怎么样,写这个字时笔顺是否正确,是否用心„„是全然不知的,所以生字的书写必须得在课堂上完成,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指导。
第五篇:语文集体备课
松江九年制学校
集体备课设计过程
主持人:集体备课是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备课形式,它可以集思广益将个人才智转化为你集体优势,共同提高教学质量,集体备课是我校多年来一直贯彻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教研制度,我们坚持“以新课标、教材为基础,一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指导思想,树立正确的备课观,在集体备课中坚持“四定”“五备”的原则。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备课人。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学手段。多年来,我校一直遵循自主备课——集体研讨——提炼升华——总结反思,这一集体备课模式。
本次我们集体备课的内容是长春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板块第二课《藏羚羊的跪拜》在第一课时的集体研讨中,我们确定了以文中的主人公和藏羚羊为切入点的教学策略。通过直观的图片欣赏和资料介绍使学生对藏羚羊及藏羚羊的现状有所了解,为解决“跪拜”埋下伏笔。本课的生字、词语可以放手让学生在预习中独立解决,教师对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即可,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探讨梳理本课的文章脉络。
接下来我们要进行的是本课第二课时的集体备课活动。今天我们确定的中心发言人是我校蛟河市“全天候”教师姜艳红老师,记录人是二年级的陈丹老师。首先请姜老师对本课内容进行简单的分析。
姜艳红:《藏羚羊跪拜》以其深沉、凝重的笔调写出了母性的伟大与崇高,人类的忏悔与自责。文章叙述了在藏北高原上的一头母藏羚羊为了保护自己腹中的幼崽,用跪拜的方式乞求老猎人放生,但最终并没有逃脱老猎人的枪口,而老猎人也为之感动,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和忏悔之中,从此不再打猎的故事。
敬畏生命、珍爱生命是这篇课文的主旨,藏羚羊对老猎人的深深一跪告诉了我们,爱,从来不卑微,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而老猎人在藏北草原的消失,让我们更真切地感受到了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的共存。
全文可分为故事来源及背景、藏羚羊向老猎人跪拜求生而最终被枪杀、老猎人在藏北草原消失三个部分。
文章内容以转述的方式展开,运用人格化的描写,细腻地写出了藏羚羊那浓缩了它全部母爱的深深一跪,突出了它对生命的渴望,表现了作者对人性回归的呼唤,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呼唤这一主题,形成了文章的鲜明特色。
“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是全文的核心,理解课文时可以把这两个句子作为切入点,体会句子的意思,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本课的教学价值就在于通过直白、率性的语言,唤醒读者要敬重生命,善待自然的本性,旨在引导学生与文中的老猎人一起接受一次心灵的洗礼和跪拜,引发学生对母爱内涵的深层诠释及对保护动物、珍视生命、关爱自然的深层思考。使学生懂得没有什么比得上慈母的爱更值得我们珍惜,没有什么比得上生命更值得我们敬重,我们要保护动物,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主持人:好,我想姜老师对教材的分析,一定会在今天的集体备课中起到引领和指导作用。接下来请刘艳华老师把这篇课文的重点段落朗读一下,让我们共同来赏析一下《藏羚羊跪拜》这一课的精彩部分。
刘艳华:朗读课文
主持人:好,感谢刘老师的精彩朗读,下面谁能把《新课标》中关于高年级阅读的要求说一说。王巍:《课标》中明确之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姜艳红: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级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知识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品读重点语句,体验藏羚羊震撼人心的母爱力量。
②、体会细节描写、运作描写对表现心理的作用。能力目标:
①、通过各种方式的读,最终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通过文中补白、续写故事结尾等读写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情感目标:
①、感受藏羚羊、悲壮的母爱和牺牲精神。②、理解老猎人的杀生和慈善情怀。
③、初步树立关爱动物、保护动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教学重点:
①、感情藏羚羊跪拜中蕴含的深刻情感,揣摩老猎人复杂的内心世界。②、结合课文的读写结合点,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教学难点:
品读重点语句,感受伟大而深沉的母爱及慈善情怀,学会尊重生命,热爱自然。
张晓凡:细致的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来树立形象的性格特点是本文写作的特色,而这种写作手法恰恰是学生在作文中缺少的。因此,体会“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对表现心理的作用”不仅仅是揣摩老猎人复杂的内心世界的手段之一。因此,把教学重点。感悟藏羚羊蕴含的深刻情感,揣摩老猎人的复杂内心世界改为通过体会细节描写和动作描写。感悟藏羚羊蕴含的深刻情感,揣摩老猎人的复杂内心世界更具体准确。
陈丹:张老师对本课的重难点确立得非常准确。本文的重点应该落实到反复朗读上,以此品味语言描写。引导学生充分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读中有所感悟,读中培养语感,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主持人:我们学校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通常实施“读——悟——写”的教学模式。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及文章的结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我们仍然可以采用“读——悟——写”的教学策略。下面我们来进行导入环节的设计与交流。姜老师你先来说一说吧。
姜艳红:因为本节课已是第二课时,学生对课文内容已有所了解,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
首先,大屏幕出示藏羚羊图片及藏羚羊三个字,同时教师创设情境:“高原的精灵藏羚羊放下了自己的高傲,俯身跪拜于地,演绎着一则离奇而感人的故事。是什么让它屈服于猎人的枪下,它又为什么要跪拜呢?今天,我们就随同作者再次回眸那感人至深的时刻,藏羚羊跪拜。”教师板书课题。
陈丹:我在这里设计了配乐欣赏故事。在抒情的音乐下以老师讲故事的形式把学生带入文本境界。创设与教学任务相融合的课堂学习气氛,形成积极学习,主动参与的情感。使“课伊始,趣即生”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王巍:多媒体出示可可西里生活的藏羚羊图片 导语:它们与冰雪为伴,与严寒为友,生息在世界屋脊之上,就是这种不怕严寒、不屈服于自然界任何灾难的藏羚羊面对猎人枪口却选择了跪拜。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藏羚羊跪拜》
毕德君: 我也认为陈丹老师的故事导入应该放在第一课时比较合适。我很赞同姜艳红老师的用课件导入的方法。这样的导入,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够吸引学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会主动去获得知识。我很赏识姜老师这样的导入。
张晓凡:我喜欢姜老师的导入。多媒体的导入首先从视觉上抓住学生的兴趣,富有点睛之笔的两个问题,更是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欲望,引发学生进行思考。读悟
主持人:看来大家都比较赞同,姜老师和王巍老师的导入设计。的确两位老师在导入的设计上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那我们在教学时可以根据自己班的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来进行适当的选择。关于这一环节的讨论,大家看看还有没有什么疑问?那我们进行下一环节的讨论。在课文内容的理解上,也就是讲读课文的环节上,我们怎样设计才能通过我们所确立的“读——悟——写”这一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重点呢。接下来我们还是先请我们的中心发言人姜老师来说说自己的观点。
姜艳红:在“研读藏羚羊_____感受“跪拜”这一环节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通过读悟结合感受藏羚羊神圣、悲壮的母爱和牺牲精神的。
一、出示读文提纲:
1、藏羚羊为什么要对老猎人跪拜?
2、本文题目为“藏羚羊跪拜”,请你在文中找出描摹藏羚羊跪拜这一情景的句子。
二、学生轻声读文,勾画出描摹藏羚羊跪拜的语句。
三、组织汇报交流,课件出示重点语句,引导学生品读感悟。
1、课件呈现句子“奇怪的是,那只肥壮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只见现行长泪从它眼里流了出来。” 首先,指导学生练读句子,先让学生放声读两遍,再联系生活中保护自己时的情景再轻声读一遍。
接着,指导学生抓住描写藏羚羊动作的重点词“望、前行、跪、流”以及乞求的眼神指导学生读出哀求沉重的心情,抓住“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感受“跪”的坚决,跪的毫不犹豫,抓住“两行长泪”神态描写感受藏羚羊的沉痛与绝望,抓住这些重点词句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对藏羚羊的同情,读出对母爱的体验,激起孩子内心的情愫。
进而引导学生交流:从这些描写中你读出了什么?交流后,再次让学生用朗读的方式读出自己的理解与感触。
教师牵引引发共鸣:央求的眼神,哀求的跪拜,乞求的长泪,是什么让这高原的精灵向老猎人屈服跪拜?它在乞求什么?生答后教师继续牵引,跪拜的姿势成为了凝固的母爱,至死都没有改变。
2、课件呈现第二个句子教师轻声诵读“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便栽倒在地,它倒地后仍是跪卧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地留着。”
引发思考,讨论交流: ①、此刻你又读出了什么? ②、为什么前后两次写到它的姿势和眼泪?它的这种反常的行为同时也说明了什么?
③、教师牵引:此刻藏羚羊母亲有千言有万语,如果它会人类的语言,它会说些什么?(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感悟表达想法。)教师继续牵引过渡:如果这位母亲能够让老猎人了解它的内心,如果这位母亲能够亲口请求老猎人留下它孩子的一条性命,如果这一切能够成为现实的话,这位母亲是否能够救它自己和它孩子的性命呢?(根据学生回答过渡到本节课的第二环节,研读老猎人____理解“跪拜”的研读感悟。)
王巍:配乐读:震慑人灵魂的是一个“情”字,而非说教。因此,在指导学生感受藏羚羊跪拜“乞求”时的哀伤、“扑通一声”跪地时的毫不犹豫、我选用配乐读文的形式,幽婉的乐曲《雨的印记》缓缓响起,同时学生眼前出现跳动的文字“奇怪的是,那只肥壮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了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只见两行长泪从它眼里流了出来。”音乐的渲染下,我想学生感受到的是那一跪,跪出了藏羚羊为腹中孩子求生的渴望,感悟到了那一跪,跪的是藏羚羊对腹中还未出世的孩子浓浓的母爱,音乐的催化下感情得到了升华:天下所有的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
刘艳华:读悟结合还可以采用引读的方式读藏羚羊跪到在地那一部分。教师读:“他举枪瞄了起来,奇怪的是----”学生读:“那只肥壮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只见两行长泪从他眼里流了出来。”这样大声读两遍,读中体会和感受藏羚羊对生命的珍爱和对子女的关爱,一定会更深刻。
张晓凡:姜老师的读,是在读中悟知 品味文本。王老师的配阅读,和刘老师的引读,是在读中悟情,我想把读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即引导学生进行生动传神的表演朗读。因为有了前面的读中悟知,读中悟情的学习基础,加之,学生自我表现欲望强,因此抓住时机,诱导学生进行表演朗读。让学生人人做演员,各个参与。在表演中体会藏羚羊的情感,感受母爱的伟大。更重要的是在表演中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即用人物的富有特征性的连续动作的细节描写,以表现人物的品质,处境,状态等。学生通过表演朗读。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主持人:紧抓第一条主线来理解课文内容的设计中各位老师设计了配乐读,引读,抓住重点词语读等各种方式的读。意在帮助学生悟出“跪拜”这一动作背后那神圣母爱的熠熠闪光之处。感觉大家真的用心在研读这篇课文,刚才王巍老师的配乐读读的那么深情。心灵一下子被触动一下的感觉。真的,太好了。接下来我们再交流一下,在紧抓第二条主线理解课文内容上的设计。
姜艳红:在设计“研读老猎人___理解“跪拜”这一环节时,我有一个问题想和大家共同探讨,因为本部分内容可以说是本课的主旨部分,怎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从而唤醒人们人性的回归,使学生懂得生命的可贵,我们要保护动物与自然和谐共处呢?
王巍:在这里我设一个问题“你认为老猎人是个怎样的人?”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来理解文中描写猎人的外貌特征,沉沉的猎物让学生批注这些都证实这个猎人屠杀了无数的生灵;然而“他无名无姓,救济路遇的朝圣者,含泪祝愿:上苍保佑,平安无事”杀生是慈善的条件,只有他打到更多的猎物,才有可能在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后去接济别人。
指导学生圈画出猎杀藏羚羊后老猎人的一系列动作、心理、神态的描写从这些细小的地方感受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同时向我们展现一个慈善之心未泯,内心忏悔,并且自责的藏族老猎人的形象。
毕德君: 我认为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读一读、画一画、找出文中的相关语句来进行理解。如:
关于杀生方面的:
①身后的两头藏牦牛驮着沉甸甸的各种猎物。②他眼睛一亮,送上来的美事!
③沉睡了一夜的他浑身立即涌上来一股清爽的劲头,丝毫没有犹豫,就转身回到帐篷拿来杈子枪。关于慈善方面的:
①他除了自己消费一部分外更多地用来救济路遇朝圣者。②老猎人的心一软扣板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
③夜里躺在地铺上的他久久难以入眠,双手一直颤抖着„„
通过这些语句使学生认识到:杀生是他的职业,所以他猎杀了许多动物。慈善是他的心理品质。他能够救济不相识的人、他能够埋掉杈子枪,从此不再杀生。说明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
王巍:在朗读时老猎人看见藏羚羊站在眼前时的兴奋;藏羚羊跪拜时的“心头一软”善心的萌动;忐忑不安的解剖藏羚羊是的震惊,老猎人感情的变化过程,实际上是他内心“仁”念的回归过程,指导学生把这些复杂的情感读出来,读出老猎人的心潮澎湃,感悟杀生与慈善共存的意义
张晓凡:王老师这一设计,准确巧妙的落实了通过体会动作细节描写,揣摩老猎人复杂的内心世界。这一教学重点。教学中我们可以全盘采用。
(其他教师交流后)可不可心利用读写结合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呢?
主持人:在研读藏羚羊解读跪拜,和研读老猎人解读跪拜这两条线索的教学设计上,我们紧紧抓住了读中感悟,悟中有感的设计理念。紧紧围绕“跪拜”一词展开了读悟结合。意在突破本节的重难点。在语文教学中读和写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那么这篇课文的教学我们该如何建立读写结合点呢?谁来谈谈。
姜艳红:我觉得读写结合不仅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进行,也可以尝试对语文内容进行拓展,让学生将课内外结合起来,所以我除了设计了课内读写结合训练以外,还设计了一个课内外相结合的读写训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写读后感。
下面我就把我的设计与大家交流一下,首先教师进行牵引:“是啊,动物也是通人性的,也与人一样关爱子女、珍爱生命,可悲剧却不断地发生着。”教师牵引到此用课件出示已灭绝的动物及相关资料,进而启发:“看了这些,或许现在你又有了一些新的感受,乃至有一些超越这则故事的感悟,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吧!”在学生交流感受中进一步体会作者撰写本文的意图。陈丹:那浓缩母爱的深深一跪,震撼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
那一跪,跪出了()跪出了()跪出了()
通过写好人物的这些连续动作,体会藏羚羊母爱的伟大和老猎人内心的慈善。体会动物与人类的生命有着一样的尊严,我们应该学会尊重所有的生命。毕德君: 在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夜里躺在地铺上的他久久难以入眠,双手一直颤抖着„„此处的省略号它省略了什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进行想象。
他难以入眠,他在想
教师要给予引导: 他久久难以入眠,他依然在想 他在想什么?
他双手颤抖着,他还是在想要给孩子们一个想象的空间,可以让学生动手去写一写老猎人的心理活动。从而使学生更加了解老猎人慈善的情怀。
刘艳华:结合课后思考题2,可以设计一道读写结合的练习---续写这个故事的结尾。请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老猎人埋掉了他的杈子抢,在藏北草原上消失,他会做些什么呢?这个问题比较开放,教师提示学生写话时,还要围绕“忏悔”与“醒悟”这个核心展开思考。但是相信老猎人以后还是会继续接济路遇的朝觐者,只是谋生的手段发生了改变。
张晓凡:也可以设计这样一个读写结合点,读者与文本中人物的对话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如果给你个机会,你有什么话读老猎人,藏羚羊说 2 如果给你个机会,对文中的作者说。
主持人:刚才我们各位老师集思广益,形成了这么多的读写结合的设计。那么我想问一下,这么多的读写结合点我们能否在这一堂课实施,我觉得如果动笔写那一节课是无论如何都完成不了的?
刘艳华:读写结合的训练不一定都要在当堂动笔写出来。比如刚才毕老师降到的省略号的补白部分,只要让学生展开想象说一说就可以了。我设计的读写结合的内容也要在课后才能完成。
姜艳红:我觉得除了把课内不能完成的读写训练作为课外延伸作业外,还可以让学生行动起来,了解动物及生态环境的现状,设计呼吁人类保护自然的宣传标语、宣传画报等。
主持人:我们今天的集体备课活动到这里就要接近尾声了,请大家根据今天的研讨内容,归纳总结,重新提炼出一节教案,于明天下午下班前上交教务处。下周五第六节我们将在电教室集体听评由姜艳红老师执教的《藏羚羊的跪拜》一课并进行总结反思。完成我们
集体备课模式中的最后一个活动环节。记得《学记》中提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愿我们在教学的道路上共同进步公共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