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年级《水调歌头》赏析教学设计
八年级《水调歌头》赏析教学设计
八年级《水调歌头》赏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大声激情的朗读《水调歌头》,能够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重点:大声激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苏轼的情感。理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所谓激情就是在读书时大声、清晰的去朗读课本,并在激情朗读之后能够写出一点自己的感悟。在早读的时候我们的活动也是缤纷多样的。对于还没有学过的课文我们会选择拿起书本集体大声的朗读,这时的要求是最大声、最清晰。对于学过的我们会选择小组PK的方法,大家更会想要征服对方,所以是更加的大声的读出我们特有的激情。
一、小组《水调歌头》PK。
最大声、最激情、最清晰的朗读出本词。能够读准每一个字音。
二、小组自由朗读《水调歌头》。
小组的语文课代表组织各组的组员自由朗读,一定要注意本次的节奏、停顿。在读准节奏和停顿后加入情感区感受作者的情感。最后加入小组的展示将本课的情感升华到最高潮。为后面的读后感打好基础。
三、简单的写出读后感。
在有感情的激情朗读之后写下一点点感受为课堂做好铺垫。
《水调歌头》朗读赏析教学反思
本节课总体来说是较为成功的,学生的积极性被很好的调动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学生精神饱满,朗读激情。
2、在小组自由朗读时每组的课代表都能够积极的组织组员朗读课文。
3、在小组展示时,各小组都能包涵情感的朗诵。并能将情感升华,写出简单的感受。
当然这节课也略有遗憾比如:
1、学生略显紧张,没能表现出平时展示时的最高水平。
2、时间还是有些略显仓促。
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会做到扬长避短的。让孩子们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去感受语文真正的魅力。
第二篇:八年级《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八年级《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水调歌头》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水调歌头》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大声激情的朗读《水调歌头》,能够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
大声激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苏轼的情感。理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所谓激情就是在读书时大声、清晰的去朗读课本,并在激情朗读之后能够写出一点自己的感悟。在早读的时候我们的活动也是缤纷多样的。对于还没有学过的课文我们会选择拿起书本集体大声的朗读,这时的要求是最大声、最清晰。对于学过的我们会选择小组PK的方法,大家更会想要征服对方,所以是更加的大声的读出我们特有的激情。
一、小组《水调歌头》PK。
最大声、最激情、最清晰的朗读出本词。能够读准每一个字音。
二、小组自由朗读《水调歌头》。
小组的语文课代表组织各组的组员自由朗读,一定要注意本次的节奏、停顿。在读准节奏和停顿后加入情感区感受作者的情感。最后加入小组的展示将本课的情感升华到最高潮。为后面的读后感打好基础。
三、简单的写出读后感。
在有感情的`激情朗读之后写下一点点感受为课堂做好铺垫。
《水调歌头》朗读赏析教学反思
本节课总体来说是较为成功的,学生的积极性被很好的调动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学生精神饱满,朗读激情。
2、在小组自由朗读时每组的课代表都能够积极的组织组员朗读课文。
3、在小组展示时,各小组都能包涵情感的朗诵。并能将情感升华,写出简单的感受。
当然这节课也略有遗憾比如:
1、学生略显紧张,没能表现出平时展示时的最高水平。
2、时间还是有些略显仓促。
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会做到扬长避短的。让孩子们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去感受语文真正的魅力。
八年级《水调歌头》教学设计2教材分析
《水调歌头》作为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向来脍炙人口。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明其意,懂其理,诵其情”读出自己的理解和体验。训练学生朗读诗词的能力,借助联想和想象在古代诗词中的运用,训练学生合理、大胆、独特的联想和想象能力;领会诗词所表达的强烈的真挚情感,培养积极、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自主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突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设计多种情境,让生读,思,品,说。在能力发展的同时,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到审美乐趣。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词不算陌生,对于诗词的积累有一定的基础,他们也很喜欢读诗词,但由于年龄及生活积累的局限,又使他们对于词的意境、内涵及如何鉴赏难于把握。因此,教会学生如何准确把握诗人的情感脉搏,如何读词、鉴赏词,应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2)反复朗诵,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背诵全词;积累咏月名句。
2.过程与方法
(1)采取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情感,培养学生语感。
(2)师生通过合作、研讨、探究的学习方式品赏妙词、佳句,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诗歌的情怀,丰富学生的古典文化修养。
(2)培养学生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词人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及其旷达胸襟在词中的体现。
2、训练学生朗读能力,借助联想和想象在古代诗词中的运用训练学生合理、大胆、独特的联想和想象
3、把握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变化。
第三篇:八年级语文下册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主簿中心学校
陈海平
一、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
1、知识目标:了解苏轼的有关文学常识及本文写作背景。掌握重点实词,并能翻译理解课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朗读能力,.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情感。引导学生理解本文主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是掌握重点实词,培养学生朗读能力,.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情感。
教学难点是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及其旷达胸襟在词中的体现。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运用
本文是短篇精品,内容丰富。字词句方面,根据学生已经学过的基础文言和课文注解,大致能理解。因此能以一得引多得的自学辅导设计进行教学,使学生认识精品,喜欢精品,在理解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并联系实际,有所启发。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圈点批注、朗读、讨论、质疑、课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动起来。
三、学习方法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应该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四、教学程序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
(二)、复习:
1、课题。
2、作者。
(三)、介绍写作背景。
(四)、初步感知:
1、正音。
2、指导朗读。
(五)、疏通全文:
1、小序。(1)重点词语讲解(2)指导翻译。(3)作用。
2、上阕。(1)重点词语讲解(2)指导翻译。
3、下阕。
(1)重点词语讲解:(2)指导翻译。
(六)、合作、探究:
1、如何理解词的上阕?
2、如何理解词的下阕?
3、试分析这首词的写作特色。
(七)、小结
(八)、作业:
1、背诵这首词。
2、小作文:以“月”为话题,说自己想说的话。板书设计:
《水调歌头》
上阕: 把酒问月-----追求美好生活-----积极乐观
下阕: 望月怀人-----探求人生哲理-----旷达胸襟
第四篇:八年级语文下《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下《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姓名】夏祖敏
【单位】赫章县达依初级中学 【个人简介】
我叫夏祖敏,2006年7月1日毕业于毕节学院(综合文科)。毕业后一直在赫章县达依乡初级中学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现为中教一级教师。本人从事语文教育已经有9年了,在教学工作中一贯遵循“爱与尊重是教育的出发点”。在工作中注重对教学方法的探索,对教育方式的研究。以爱心感染学生,以真诚感动家长。对待学生如同自己的孩子一般,用爱心包围着班上的每一个孩子。所带班级在各项活动中表现突出,受到学校和家长的好评。2014年曾获得考核优秀。性格开朗活泼,待人真诚友善,对教育事业有极高的热情。
【个人教学格言】爱心献给学生,诚心送给家长,信心留给自己。【教学设计】
【课题】《水调歌头》
【年级】八年级 【教材分析】
《水调歌头》.这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为作者醉后抒情,怀念弟弟苏辙之作。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从天上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系的范畴进行思考,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新大纲对文言文的学习阅读要求是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基本内容,背诵一定量的文言文。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本课1 的学习是使学生积累一定的文言文字词,为理解鉴赏古代文学作品打下一定的基础,而且使学生学习和继承祖国的优秀的文化遗产,受到思想教育和美好情操的陶冶。【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苏轼的有关文学常识及本文写作背景。掌握重点实 词,并能准确翻译课文。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朗读、理解、鉴赏能力,.通过朗读、理解、鉴 赏体会情感。引导学生理解本文主旨。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掌握重点实词,并能准确翻译课文。培养学生朗读、理解、鉴赏能力,通过朗读、理解、鉴赏体会情感。【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新课导入
大家上课很累了,我们来放松一下,听首音乐,王菲的《水调歌头》。(放王菲的《水调歌头》目的是为上课营造一种诗意的氛围)学生们听完后提问:同学们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关于月亮的诗词?这些诗词都传达给了我们什么样的情感?
二、初步感知
1、请学生介绍本词的写作背景,老师补充介绍。
2、老师带大家一起唱王菲的《水调歌头》,要求唱出感情。
3、请学生翻译重点字词:把 天上宫阙 何年 琼楼玉宇 不胜 清影 何似 朱阁 绮户 无眠 恨 何事
4、请学生自主翻译全文。(可讨论,可向老师提问)
5、学生质疑(可提出不会翻译的字词句,先由学生互相解答,再不会的再由老师解答)
(最后教师运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相关内容作为补充说明)【设计意图】
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利用资料做好课前预习
三、对话互动,深入探究
(一)、反复诵读,走入文本
1、给学生放一段配乐视频朗诵《水调歌头》
2、学生自由朗诵。
3、找两个学生,一个朗诵上阕,一个朗诵下阕。
4、全班一起朗诵。
(一、读准字音。
二、读清句读。
三、读出语气)
【设计意图】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此过程中组织学生听读、评议,然后集体朗读。在这基础上,让学生配乐朗读。(乐曲?明月几时有?就是专门为这首诗配的乐,因此,意境与诗非常和谐),这首乐曲节奏舒缓而有力,正好适宜这首诗的基调)我设计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感悟,初步把握诗的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诗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与文本对话,赏析诗句
教师提问,学生合作探究
提问:
1、词中的小序可以不要吗?为什么?
2、小序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
3、同学们在词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出什么地方看出来?
4、同学们最喜欢词中的那些句子?为什么? 学生讨论 回答 教师明确补充 【设计意图】
(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新课标指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上述活动是让学生们合作探讨进行的。通过这个环节,就理解了诗的艺术特征和诗人的感情、胸襟。)
(三)与诗人对话,主题升华
1、教师阐述:整首诗中,诗人既有出世思想,又有恋世情怀。但最终还是能够勇敢地面对人生,你们能从中受到启示吗?
学生合作探究总结出:在我们人生的路途中总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只要我们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热爱生活、情怀旷达,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教师阐述:这首词为什么可以流传至今,而且可以让我们这样喜欢,它到底留给了我们什么?什么样的文字才能流芳百世?
3、同学们回忆一下以往自己遇到困难和挫折 是怎样的心态?而以后我们又该用怎样的心态去面对?(学以致用)
学生自主讨论 回答(答案不一)
这一切回答都是学生多次品读、思考、教师的引导中得出,同事也突破了这首词的重点难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
四、拓展延伸
1、多媒体出示胡子和王国维对苏轼评价,展示苏轼的其它名句,请学生自主读,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并说说理由。
2、们在人生的旅途中将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不顺心、不如意的事,学习了这首词后,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呢?谈谈自己的看法。
3、教师结语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时常会遇到很多的不如意的事情,那我们怎么去迎接生活的挑战呢?我们应该是:失意时,莫伤悲;苦闷时,莫彷徨;失败时,莫气馁。正视失败,迎接挑战,我们的人生,定会成功。
4、放一首《真心英雄》结束新课
【设计意图】(整个拓展过程过程把课堂交给学生,老师只是穿针引线。这样安排,能让学生由课内到课外,由文本到生活,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理解、鉴赏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更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五、作业布臵
1、熟读背诵
2、根据对词的意境的理解,给这首词配一副画(可与同学合作)
六、板书设计
水调歌头
苏轼
上阕:望月(写 景)情景 下阕:怀人(抒 情)交融 苦闷——矛盾——豁达——祝愿
第五篇: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设计目的
《水调歌头》作为一首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是中秋词中较为著名的一首。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明其意,懂其理,诵其情”,读出自己的理解和体验。本着课程标准中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理论指导,突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设计多种情境,让生读、思、品、说。在能力发展同时,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到审美乐趣。
设计思路
本文是短篇精品,字词句方面,根据学生已经学过的基础文言和课文注解,大致能理解。因此要使学生认识精品,喜欢精品,在理解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并联系实际,有所启发。
1、教学时按照“读——品——背”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初步学会鉴赏诗歌。
2.多层次诵读法以读为主要手段,读前做好指导与要求。
3.采用圈点批注、朗读、讨论、质疑、课堂练习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浅层意义,挖掘其深层内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苏轼的有关文学常识及本文写作背景。掌握重点实词,并能准确翻译课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朗读能力,.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情感,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旷达的胸襟和美好的祝愿。将古诗词拓展到现实生活,深刻领悟词中的感情,能初步鉴赏品评名句。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掌握重点实词,并能准确翻译课文培养学生朗读能力,.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情感。
教学难点
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及其旷达胸襟在词中的体现。
教学准备
flsh配乐朗读,王菲的歌曲《但愿人长久》,ppt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一、赏月(音乐)导入
欣赏美仑美奂的明月图:“古今一轮月,千载寄情思”,配王菲的歌曲《但愿人长久》。(为营造典雅的气氛作准备,使学生可以快速的进入学习氛围中)
二、走近作者
ppt作者简介。
三、朗读训练
1、听配乐范读,学生小声跟读,读准字音。
2、全体同学模仿配乐范读有感情大声跟读,要求读出节奏与韵律来。
3自由朗读体验,并请个别学生展示朗读,集体评议(投影这首词的内容)。
4、老师读小序,男生读上阙,女生读下阙。
四、字词积累
Ppt出示重要字词,注音、释义。
五、知识图解
这首著名的中秋词中,苏轼借吟咏月亮抒发了什么情感?”(著名教育家夸 美纽斯说 “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在探讨文意之初就抛出主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同时又统领全文的教学活动)
(1)学生探讨交流:小序交代了写作时间是中秋,目的是“兼怀子由”苏轼借月表达了对弟弟的思念
(2)品读词句,你能不能从词中找到表现苏轼怀念子由,渴望和他团聚的句子呢?
学生自由朗读,并勾画表达思念的语句,自由回答。
语句:“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何事长向别时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
(3)、小结:通过对词的解读,发现苏轼在这首词中紧紧围绕月亮,借助月亮抒发了对弟弟的怀念虽然,苏轼不能和弟弟团聚,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悲观,最后还为天下不能相聚的人们发出美好的祝愿苏轼这种乐观豁达的胸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6、苏轼写这一首词难道只是为了借月表达对弟弟的思念吗?
(这一问题的设计紧紧承接上一问题,层层推进,探寻作品的深层涵义)1)学生探词索句发现:从小序“兼怀子由”中的“兼”字看出苏轼写这首词还有其他目的。
(2)苏轼还有什么目的呢?月亮在词中还代表什么呢?联系苏轼的生平经历思考。
教师点拨:虽然苏轼一心报国,最后还是被贬黄州,政治上的失意让他心情十分悲痛。所以说本词除了表达他怀念子由,更传达了他政治上的失意
(3)朗读上片,找出描写月亮的句子联系背景,思考文中月亮代指什么? 学生交流明确:“明月几时有”、“天上宫阙”、“琼楼玉宇”、“高处”等都是在写月亮,月亮在这里还有另外一个更深的含义,代指朝廷。
(4)让学生把“朝廷”代进上片,重新说说这段的意思
学生自由表述:不知道朝廷现在的情况怎样?我盼着回到朝廷,又害怕朝廷太高太寒冷。
学生讨论明确:苏轼借助月亮表达了分充满矛盾的心情:既渴望回到朝廷,却又害怕朝廷中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所以说苏轼这首词中月亮代表了两种情感:怀念和失意
(5)“何似在人间?”这句中“人间”作何理解?这句词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政治理想?
学生:虽然政治失意,但对生活的热爱依旧远离了尔虞我诈的官位要职,在自己贬官的卑微职位上,尽心尽责,造福一方百姓。
六、背诵欣赏
1、找出词中蕴涵人生哲理与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并作分析
2、小结: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在前面感知的基础上,学生自主归纳)
3、中秋之夜,思念外出工作的亲人,这时引用这首词中哪一句祝福?
4、你妈妈十分想念你外出上学的哥哥,请你引用《水调歌头》中一句诗来劝劝她,你会怎么说?
5、诗中哪一句与李白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七、作业布置
1、读完这首词,你有何启示?(学生结合自身体会,谈出一种感受即可)
2、如果你通过时间旅行,回到宋朝,站在大师面前和他谈起这首词,你将对他说些什么?
3搜集“月”的古诗词名句,欣赏积累。
教学反思
本篇教案,试图突破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模式,构建以“语文素养”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把文本仅仅作为语文实践活动的一个载本,注重对学生兴趣的激发,注重学生的理解、体验和感悟,拓展学习空间,打通课内与课外的联系。
回顾备课过程,我以自己研读教材的体验作为设计教学的立足点、出发点,而非一味地依赖教参、教案。有了对文本的独立钻研,才会知道教材最动人的是什么,理解上最困难的是什么,能够进行的能力训练是什么……教师钻研教材的过程,往往就是教学方案形成的过程。所以我在解读文本时,首先要求自己撷取该词的精华,深刻透彻地领会作品的思想实质,力求创新,希望自己的思路能有效地启发学生,自己的收获能有效地帮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