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师招聘培训:高一物理《平抛运动》说课稿(小编推荐)

时间:2019-05-12 18:08: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苏教师招聘培训:高一物理《平抛运动》说课稿(小编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苏教师招聘培训:高一物理《平抛运动》说课稿(小编推荐)》。

第一篇:江苏教师招聘培训:高一物理《平抛运动》说课稿(小编推荐)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江苏教师考试:高一物理《平抛运动》说课稿

江苏教师考试群: 248628080

江苏省教师招聘(http://js.zgjsks.com/)考试笔试内容一般包括公共知识和专业知识,其中公共知识包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教师职业道德、时政及 其它综合知识。幼儿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等专业只考公共知识部分。专业知识,即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生物、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等。面试采取 说课、讲课的方式进行。有的地区只说课,不用讲课;有的地区以讲课为主。具体考试内容参照各地的人事考试网。

江苏公务员考试网会及时发布中公教育最新研发成果,历年江苏教师招聘考试大纲及真题,及相关复习备考资料,配套练习题等供考生巩固学习,助力广大考生在2014年江苏教师招聘考试中取得事半功倍效果。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简介

这节课要探究的内容比较丰富,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基础上,给出了什么叫平抛运动,提出了探究的问题: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探究的过程既有实验现象的观察。又有分析、推理的过程,还将实验现象与分析、推理结合起来,探究出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2.知道平抛运动形成的条件。

3.理解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其加速度为g。4.会用平抛运动解答有关问题。(2)过程与方法

1.利用已知的直线规律来研究复杂的曲线运动,渗透物理学“化曲为直”“化繁为简”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的方法及“等效代换”“正交分解”的思想方法。

2.平抛物体探究实验中突出了“实验的精髓在于控制”的思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际情景培养学生关注物理、关注生活的意识,并且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物理知识的意识;使学生爱物理、爱生活。(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平抛物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难点:平抛运动规律的得出过程。

二、学情分析

深入的了解学生是上好课的关键,我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如下:

(1)高一学生已经具备较好的物理实验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2)学生刚学习过直线运动规律,对直线运动的分析方法记忆犹新;并在上一节中刚学过运动合成与分解的知识,对这一分析曲线运动的方法并不陌生,这为本节课在方法上铺平了道路;

三、教法与学法

为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主要采取以下的教学方法和学法。

教法:探究式教学法和情景创设教学法

学法:以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为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鱼”,教是为了不教,根据本课题的特点和学生的基本情况我作如下的教学设计。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第二篇:高一物理《平抛运动》教案

高一物理《平抛运动》教案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后而设置的,是学生第一次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来研究曲线运动,为今后学习斜抛及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等知识打下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平抛运动经常出现在生产和生活中,学习它在以后的生活中会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平抛运动的定义,特点和规律。2.教学难点: 依据课程内容、学生的学习水平、知识经验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平抛运动规律的探究过程。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心理智力发展水平界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A.知道什么是平抛运动以及平抛运动的运动特点。

B.理解平抛运动的水平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竖直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C.通过“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的学习深化知识并学会判断生活中的一些平抛运动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身知识含量。2.过程与方法

A.通过视频和小实验让学生观察现象,结合之前的曲线运动知识,得出平抛运动的定义,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得出结论”的思维方法。B.知道平抛运动的处理方法是利用矢量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化曲为直,化繁为简”的物理学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

C.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的过程中,观察实验,体会从现象中探究物理知识的过程,获得成功的经验,培养通过实验探究知识的能力和兴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参与、勇于探索的精神。B.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C.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三.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手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复习思考 师生互动(1)物体回顾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具有什么性质,遵循什么法则;(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 思考并回答 温故而知新 创设情境 情景激学

学生活动:用玩具枪射出子弹,怎样能击中目标? 教师引入:因为子弹的运动是一种复杂的曲线运动,我们所看到的子弹的运动是我们将要学习的“平抛运动”。

积极参与体验

实例引入:直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探究新课 启发引导 一.平抛运动的定义及特点

1平抛运动是一种普遍而重要的运动,下面就看几幅有关平抛运动的现象 展示图片:生活中浇花、飞机扔炸弹、用弹弓射击、抛铅球。问题1:这些图片有什么特点?

给有这样特点的运动起了个名叫做?

问题2:它们的初速度方向有什么相同点? 小结:初速度为水平的抛体运动:平抛运动

叙述平抛运动的定义: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作用,它只受重力作用的运动,我们称这种运动为平抛运动。分析:观察分析发现,虽然为不同的现象,但是存在一定的共性,曲线、有初速度、受到重力作用。生:抛体运动

生:水平方向 观看图片,感受生活中的平抛运动现象,提高兴趣。

观察实验积极思考 2.水平抛出粉笔头,演示平抛运动,并与斜着抛出粉笔头形成对比,引导学生根据观察总结出平抛运动的第一个特点:都具有水平方向的初速度。第二个特点较为抽象,采用“取一张纸片水平抛出”,与粉笔头的运动形成对比,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结论:不计空气阻力,只在重力作用下。

观察实验,分析总结出平抛运动的特点 通过课堂演示粉笔的运动,对比演示,来引导学生顺利得出结论。

启发引导大胆猜想 二.水平和竖直方向方向的运动规律

1、实验视频:两个相同的小球放在两个完全一样的光滑轨道上,同时释放两球,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另一个做平抛运动,两个小球发生碰撞,通过慢动作视频,可以观察到什么?

2、理论分析

两个小球下滑到斜槽末端时的速度是相等的,其中一个小球在光滑轨道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另一个小球从斜槽末端抛出后做平抛运动,两小球发生碰撞说明两小球的运动时间是相等的,且两小球在水平方向的位置始终在同一竖直线上,说明两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速度是相等的,即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回顾思考,讨论分析:水平方向没有力的作用,但具有水平初速度;故得到“平抛运动水平分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的猜想。

回顾旧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应用,培养学生分析猜想的学习方法

实验法

3、实验探究

演示:下面大家来观看一个实验:教师展示自制平抛竖落仪,一个小球B由两个板夹住,另一个球A静止,且两球处于同一高度)当用小锤击打弹性金属片时,使A球沿水平方向飞出做平抛运动,与此同时,B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通过实验发现,我们只能听到一次落地声,这样我们就验证了平抛运动的竖直运动为自由落体运动。动手实验 合作交流 注意观察

总结归纳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知识的能力和兴趣

师生互动,引导总结 三.平抛运动的规律

我们可以运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得到平抛物体在任一时刻的位置坐标x、y以及水平速度 和竖直速度。我们设物体以初速度 抛出,它在飞行过程中在时间t内的水平位移x和竖直位移y应如何表示呢?

我们要求出物体在t秒末的速度,怎么求呢? 师生共同总结平抛运动规律: 1)速度: 水平方向: 竖直方向: =gt 合速度大小 合速度方向 2)位移:

水平方向:x= t 竖直方向:y= 合位移大小:s= 合位移方向:将x和y联立消去时间t有:y= 由此可见,平抛运动的运动轨迹就是一条过原点的抛物线。学生根据提示,总结归纳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巩固练习讲解法 练习1、一架飞机水平地匀速飞行,从飞机上每隔1秒钟释放一个铁球,先后一共释放四个,若不计空气阻力,则()A、在空中任何时刻总是排成抛物线,它们落地点是等间距的 B、在空中任何时刻总是排成抛物线,它们落地点是不等间距的

C、在空中任何时刻总是在飞机正下方排成竖直的线,它们的落地点是等间距的 D、在空中任何时刻总是在飞机正下方排成竖直的线,它们的落地点是不等间距的

例2:被洪水围困在孤岛上的人们正等待着救援物资,飞行员驾驶直升飞机在离地面0.8km的高度,以2.5×102km/h的速度水平飞来,飞机应在水平方向距离空投点多远的地方实施空投?不计空气阻力。

认真思考独立完成 巩固本节内容,对知识的运用加深理解

展示板书设计平抛运动 一.平抛运动的定义及特点

1.定义:将物体以一定的水平初速度抛出,不考虑空气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叫平抛运动。

2.特点:初速度水平,只受到力

3、平抛运动是一种匀变速曲线运动(a=g,竖直向下)二.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

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竖起方向:自由落体运动

三、平抛运动的规律

1、抛出后t 秒末的速度 水平分速度: 竖直分速度: 合速度:

2、抛出后t秒内的位移

水平位移: 竖直位移: y=h= 合位移: 3.飞行时间由高度决定。

4.水平距离由高度和水平初速度决定: 5.平抛运动的轨迹是抛物线:y=

第三篇:《平抛运动》说课稿

《平抛运动》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简介

这节课要探究的内容比较丰富,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基础上,给出了什么叫平抛运动,提出了探究的问题: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探究的过程既有实验现象的观察。又有分析、推理的过程,还将实验现象与分析、推理结合起来,探究出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

(二)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1.知道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2.知道平抛运动形成的条件。

3.理解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其加速度为g。

4.会用平抛运动解答有关问题。

⑵过程与方法

1.利用已知的直线规律来研究复杂的曲线运动,渗透物理学“化曲为直”“化繁为简”的方法及“等效代换”“正交分解”的思想方法。

2.平抛物体探究实验中突出了“实验的精髓在于控制”的思想。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际情景培养学生关注物理、关注生活的意识,并且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物理知识的意识;使学生爱物理、爱生活。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平抛物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难点:平抛运动规律的得出过程。

二、学情分析

深入的了解学生是上好课的关键,我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如下:

⑴高一学生已经具备较好的物理实验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

⑵学生刚学习过直线运动规律,对直线运动的分析方法记忆犹新;并在上一节中刚学过运动合成与分解的知识,对这一分析曲线运动的方法并不陌生,这为本节课在方法上铺平了道路;

三、教法与学法

为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主要采取以下的教学方法和学法。

教法:探究式教学法和情景创设教学法

学法:以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为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鱼”,教是为了不教,根据本课题的特点和学生的基本情况

我的教学设计主要分五个步骤进行:引入新课、新课教学、课堂练习、小结、作业。我作如下的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课

创设情景:从水平飞行的飞机上空投物资;(视频)引问:请同学描述上述物体运动的轨迹和运动性质

设计意图:情景创设教学法: 从生活情景中构建物理情景,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联系物理的习惯,同时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和积极性。

(二).新课教学 1.板书:平抛运动

概念: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物体只受重力的作用,这样的运动叫平抛运动。

创设情景:教师手中的粉笔头水平抛出,以黑板为背景,可看到一个漂亮的弧形;

引问:要想把粉笔头水平抛出更远可以怎样做?

(1)(2)用更大的力抛出粉笔头(使粉笔头有更大的初速度)同样的力站在更高的地方抛(使粉笔头有更大的竖直高度)

为平抛运动分解做铺垫

设计意图:质疑导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学生从身边现象和亲身体验,使学生获得更高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平抛运动概念的理解,为探讨平抛运动规律打下的基础。

2.平抛运动的分解

这部分内容以实验探究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实验探究和理论分析的目的在于证明,平抛运动的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演示I)用力弹一下放在桌面上的小球,使它以一定的水平初速度离开桌面,让同学观察小球离开桌面后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重复两次让同学们能够清楚地观察。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小球为什么会做曲线运动呢?

接着说明刚才的实验中,我们在观察小球做平抛运动时,发现小球在水平向前动的同时,在竖直方向上有下落的运动,那么,这两个方向上运动只具有什么特点呢?

猜想:平抛运动水平方向是不是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是不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如何验证我们的猜想?探究平抛运动水平方向的运动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精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演示2)在如同2所示的装置中,两个相同的弧形轨道M、N分别用于发射小铁球P、Q;两轨道上端分别装有电磁铁C、D调节电磁铁C、D的高度,使AC=BD,从而保证小球P,Q在轨道出口处的水平初速度VO相等,将小铁球P、Q分别放在电磁铁C、D上,然后切断电源,使两小球能以相同的初速度VO同时分别从轨道M、N的下端射出,实验结果是两球发生碰撞,增加或者减小轨道M的高度实验结果都是一样。

教师引入问题:这个实验结果得出什么结论?

设计意图:教师创设问题:通过老师的演示实验培养学生探究物理规律的方法和过程以及归纳物理现象的能力,利用已知的直线运动的规律来探究复杂的曲线运动,渗透物理学“化曲为直”、“化繁为简”的方法。

既然平抛物体水平方向上作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它在竖直方向上作什么样的运动,我们如何探究呢?

[演示3]用平抛运动演示器做实验

如图所示,用小锤击打弹性金属片C,使A球沿水平方向飞出做平抛运动,与此同时,B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改变实验装置离地面的高度,多次实验,两球总是同时落地。(用耳朵听声音)

问题创设:A、B两球同时落地的现象,得出什么结果。

进一步提问:为什么可以下这样的结论呢?

设计意图: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和理解研究平抛运动的方法;通过教师的指导,加强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总结能力;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去获取知识;同时对学生进行方法论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3.平抛运动的规律

(1)在学生知道了平抛运动可以看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

我们可以运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得到平抛物体在任一时刻的位置坐标x、y以及水平速度VO和竖直速度Vy。我们设物体以初速度水平VO抛出,它在飞行过程中在时间t内的水平位移x和竖直位移y应如何表示呢?

学生:x=VOt y=

gt2

教师:我们要求出物体在t秒末的速度,怎么求呢?(如图所示,物体在t秒末位于B点)

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使问题更加深化,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师生共同总结平抛运动规律:

①.速度公式

a:水平分速度vxv0 b:竖直分速度vygt c:t秒末的合速度vtd:合速度的方向tan②.位移公式

a:水平分位移:xv0t b:竖直分速位移:y12gt 2vxvy

vyvx

22c:t秒末的合位移:sx2y2x yv0t21gt2 22d:合位移的方向:tan③.运动时间及水平射程

运动时间t2h2h

水平射程xv0tv0 gg④.运动轨迹特征:抛物线(3)举例说明:子弹射出,弓箭射出

设计意图:平抛运动的规律是通过实验探究和理论推导出来的,在推导过程中注意数学知识和物理知识相结合,利用已有的知识归纳总结出平抛运动的规律。通过学生熟悉的实例进行分析、讨论、归纳,突破重点,化解难点;同时指导学生掌握学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课堂练习

例:一架装载抗洪救灾物资的飞机,在距地面500m高处,以80m/s的水平速度飞行。为了使救灾物资准确地投中地面目标,飞行员应在距目标水平距离多远的地方投出物资?(不计空点阻力)

5.小结 6.作业

回顾本节课中平抛运动规律的得出过程,完成课后练习。五.板书设计

一.平抛运动

1.定义:物体以一定的速度水平抛出,仅受重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叫做平抛运动。

2.条件:初速度沿水平方向,仅受重力作用。

3.性质:平抛运动是初速度沿水平方向,仅受重力作用,即加速度ag的匀变速曲线运动。

二.平抛运动的分解

水平方向:速度为v0的匀速直线运动 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 三.平抛运动的规律 1.速度公式

a:水平分速度vxv0 b:竖直分速度vygt

c:t秒末的合速度vtd:合速度的方向tan2.位移公式

a:水平分位移:xv0t b:竖直分速位移:yvxvy

vyvx

2212gt 222c:t秒末的合位移:sxyx yv0t21gt2 22d:合位移的方向:tan3.运动时间及水平射程

水平时间:t2h2h

水平射程:xv0tv0 gg4.运动轨迹特征:抛物线 六.预期效果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知识上学生能掌握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及其规律;能力上学生具有了较强的观察、分析、实验和总结能力;情感上学生尊重客观规律,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

(2)本节课学习后,学生对平抛运动规律掌握理解比较肤浅,课后教师应该及时加强巩固和提高。

(3)自认为教学设计中有特色部分的说明:教学设计中注意了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的合理应用。有两处比较有特色地处理了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的整合。其一是引入flash动画实验,有较强的互动性;其二是视频实验

以上几方面是我对《平抛物体的运动》这节课的教学设想,设想中一定还有缺点和不妥之处,恳请评委老师们提出宝贵意见和批评指正。

我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第四篇:平抛运动说课稿

平抛运动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平抛运动。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首先介绍一下平抛运动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平抛运动》是人教版的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五章《曲线运动》的第二节。这节课是《曲线运动》这一章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在整个高中物理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又是高考的常考点。平抛运动包含的规律和思维方法,在后继课程的学习中还有重要的应用,如本节所学的运动规律和研究方法对高二物理《电场》中“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 ”这节课的学习有直接影响。所以本节课学习的好坏直接会影响学生以后物理知识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根据高中物理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我拟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请看大屏幕):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抛体运动,知道抛体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知道什么是平抛运动。

2、知道抛体运动的受力特点,会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平抛运动。

3、理解平抛运动的规律,知道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抛物线。

4、能应用平抛运动的规律解决简单问题。

5、知道分析一般抛体运动的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能通过对生活事例的分析得出抛体运动和平抛运动的定义。

2、体会平抛运动规律的探究过程,体会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在探究平抛运动规律中的应用。

3、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可以用两个简单的直线运动来等效替代。利用已知直线运动的规律来研究复杂的曲线运动,渗透物理学等效代换的思想。

4、在掌握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自主探究斜抛运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参与、用于探索的精神。

2、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意识和勇气,主动探究实现知识迁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请看大屏幕)

教学重点:

1、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2、研究平抛运动的方法。

3、平抛运动规律的应用。教学难点:平抛运动规律探究过程

二、说学生

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推理,逻辑思维能力。但学习习惯方面,主动性不强,以被动接受学习为主。我们的学生更是属于“学困族”。基础知识不扎实,对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信心,分析问题的能力也相对薄弱。

三、说教法:

新课程要求,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开手脚,还课堂给学生,让学生由原来学习的配角变为学习的主角,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按照这个原则我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本节教学内容的特点,我决定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法、问题探究法

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学习本节内容,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以“问题探究法”为主要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一共设置了25个问题,从新课引入直到课堂小结,问题之间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我认为这样做,不仅可以很好的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学习本节内容,而且也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并且不断驱使学生动手动脑,达到活跃思维,开发智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说学法: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将在教师的引导下,使用观察法、归纳法、类比法,推理法等学习方法进行本节课的学习。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我安排两个课时完成平抛运动这节课的教学。下面我重点介绍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情况。

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教学,我设计了复习提问、引入新课、新课教学、课堂巩固、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六个环节。

(一)、复习提问:

俗话说,温故而知新,在本节课的开头我设计了复习提问这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我设置了以下6个问题:

1、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有何特点?

2、曲线运动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运动?

3、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

4、研究蜡块运动采用了什么方法?

5、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和位移变化有什么规律?

6、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速度和位移变化有什么规律?

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复习回顾平抛运动教学中所需的基础知识,为学生学习新课打好基础,做好铺垫。

(二)、引入新课:

为了能够在一开始就吸引学生,抓住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并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我在新课导入这个环节,使用了“飞机投弹”这个教学课件。

在大屏幕上播放“请你来当飞行员”多媒体课件,并展示课件中的题目。接着让学生思考,提问学生:“能否用现有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然后,让一名学生到讲台上,利用课件进行投弹练习,结果学生很难将炸弹投中。接着,教师做出评论说:“显然,单靠感觉很难将炸弹投中,要想提高准确率,我们必须要了解炸弹在空中飞行的规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之后,同学们就可以当好这个飞行员了。好,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习近平抛运动。”由此引入本节课的课题。

(三)、新课教学: 在新课教学这个环节,我安排了抛体运动、平抛运动、探究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和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四个教学内容。下面我逐一介绍一下这四个内容的教学设计。

1、在“抛体运动”的教学中,我先在大屏幕上播放一段“精准的三分投篮”的视频,吸引学生注意,然后再做演示实验:以黑板为背景,沿不同角度抛出的粉笔头。并设置问题:视频中运动员投出的篮球和刚才老师投出的几个粉笔头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让学生思考总结,从而引出抛体运动。

2、在“平抛运动”的概念教学中,我先做平抛小球的演示实验,即让小球从斜槽某一高度滚下,从水平末端飞出。同时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通过设置好的问题:实验中的小钢球离开斜槽后的运动有什么特点?让学生交流讨论得出结论,从而引出平抛运动的概念。

3、在“探究研究平抛运动的方法”的教学中,我通过设置的3个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然后再结合观看实验视频,来证实学生推理结论的正确性,从而让学生提高自信,树立信心,激发学生继续学习本节知识的兴趣和动力。

4、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平抛运动规律的探究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同时平抛运动的规律又是本节课的重点,在“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这个教学环节中,我设置了以下13个问题:(请看大屏幕)

问题1:如何准确的确定平抛运动物体的位置? 问题2:如何确定轨迹上A点的坐标?

问题3:平抛运动物体的位置坐标随时间如何变化?请写出坐标方程。问题4:如何描述物体运动到A点时的位置变化? 问题5:如何确定做平抛运动物体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问题6:物体运动轨迹的形状可以根据什么来分析判断呢? 问题7:如何推导平抛运动的轨迹方程呢?

问题8:根据数学知识,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什么形状?

问题9:平抛运动的轨迹方程除了判断轨迹形状外,还有什么用途? 问题10:请画出轨迹上A点的速度方向? 问题11:怎样研究A点速度变化规律?

问题12:A点的水平分速度和竖直分速度随时间怎样变化?清写出各分速度的变化方程。

问题13:如何确定A点实际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这些问题之间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在实际教学中再结合多媒体课件中的动画演示(请看大屏幕),同时让学生自己在下面同步画图、推理、演算,调动学生的眼、耳、手、脑等各种感觉器官,让学生做到了既动手又动脑,从而顺利地获得平抛运动的规律。我认为这样的设计安排可以达到既突破难点又掌握重点的教学目的。

(三)、课堂巩固:

为巩固学生所学的运动规律,并学会应用平抛运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在“平抛运动规律的应用”这个环节,我设置了两个例题和一个思考题,第一个是课本上的原例题,难度较小,第二个是新课引入环节中的那个飞行员投弹的题目,难度较大。在做第二个题目时,我设计了下面的导语:

“同学们做的很好,下面我们再试试我们的身手,看看能否用我们学到的知识当好前面那个题目中的飞行员,把敌船炸中。”这样安排不仅照应了开头,同时又把学生的胃口调了起来,使学生产生于跃跃欲试的想法。然后再次播放开头那个“请你来当飞行员”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分析解答课件中的问题:

并解出投弹成功的条件:飞机投弹点距敌船的水平距离应为195m。告诉学生,投弹练习画面中有个标尺,按照我们计算的结果,当标尺上的刻度和敌船水平距离等于200m时,点投弹按钮,就可以成功炸中敌船了。然后再让学生上讲台上来进行投弹练习,看能否成功。通过这个问题的解决,不仅使学生认识到了学习知识的重要性,而且也达到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兴趣的目的。

对于思考题的处理,课堂上启发学生根据运动的等时性来分析问题,借此使学生加深对运动等时性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

在课堂小结环节:我通过设置“这节课,我们都学了什么知识和方法?”这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完成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总结。锻练学生的分类、归纳、总结的能力。

(五)、布置作业:

在布置作业这个环节,我将教材后面的问题与练习中的: 1、2、3题作为课后作业,这三道题目都是应用平抛运动规律来分析求解的,这样可以让学生再次应用本节所学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课后巩固、加深理解的教学目的。

六、说板书设计:本节课的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请看大屏幕: 我认为这样设计板书,层次分明,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好,以上就是我对平抛运动这节课的理解和教学设计,因本人水平有限,不当之处,还要恳请在座的各位评委和老师们不吝赐教,多多批评指正。

好,我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第五篇:物理《平抛运动》教学设计

《平抛运动》

概述:本节课为1课时(45分钟)加 课前准备(学生实验)45分钟。

[设计思想]本课将以探究为主线充分重视情景、问题、体验、合作、自主、交流,既有实验现象的观察,又有分析、推理的的过程。还要将实验现象与分析、推理结合起来,探究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运动的规律。本节课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动手、动脑和发挥才智的天地。

一、说教材

首先介绍一下平抛运动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平抛运动》是物理(电工电子类)第一章《运动和力》物理广角1的内容。《平抛运动》是一种最基本最简单的曲线运动,是前面所学直线运动的进一步理解应用,也是理解和掌握其它曲线运动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1.教学对象:中专一年级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一班学生。

2.学生在前面第二节已经学习过直线运动规律和自由落体运动,这为本节课学习奠定了基础。且一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但学习方面,主动性不强,而实验却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本节课将采用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平抛运动。

(三)教学三维目标

通过对课程标准、教材结构和学生已有知识储备的分析,我将本节课教学目标总结如下:

1.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平抛运动的定义

(2)能够用分解的方法研究平抛运动,并总结规律。

(3)能够利用平抛运动的规律解决问题。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演示模拟实验,概括出平抛运动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探索未知知识的研究精神。

(2)增强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的能力。

(3)树立严谨,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 1.平抛运动的规律。2.平抛运动规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平抛运动规律探究过程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好的教学方法就像一把打开智慧宝库的钥匙,那怎样把这把钥匙交给学生?

二、说教、学法 根据本节课由生活现象和演示实验得出平抛物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为弄清平抛运动的物理模型,本节课利用实验、多媒体教学,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实验、讨论、讲授、练习四步教学法。利用自主实验及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获得知识的能力。

在介绍概念时,采取从实例到抽象的方法。在教授平抛运动的规律时,采用实验—探究—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利用已知知识分析实验。因为本节课面向一年级学生,他们对于实验还是很有兴趣的,用实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在探究过程中,我还会向学生渗透利用运动的叠加方法,使学生在亲身研究的过程中掌握方法,发现规律。从而使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学习主动性相统一,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有效教育是通过老师组织和学生参与来实现的,物理教育更是如此,所以根据本课教学特点,为了更好地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效率,可以将学生分组,将本节课中的自主实验、问题的归纳讨论与总结及涉及到的动画游戏都可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教学,我设计了复习提问、引入新课、新课教学、课堂巩固、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等六个环节。

(一)复习提问

俗话说,温故而知新,在本节课的开头我设计了由“小船过河”动画引入复习提问这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我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1.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有何特点? 2.曲线运动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运动? 3.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

4.研究小船运动采用了什么方法?------运动的叠加 5.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和位移变化有什么规律? 6.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速度和位移变化有什么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复习回顾平抛运动教学中所需的基础知识,为学生学习新课打好基础,做好铺垫。)

(二)引入新课

为了能够在一开始就吸引学生,抓住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并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我在新课导入这个环节,使用了“飞机投弹”这个教学课件。

〖情景〗展示多媒体Flash有声动画:在屏幕右上方事先设置好三个参数:飞机水平匀速飞行速度v机=60m/s,海面上敌船匀速航行速度v船=10m/s,飞机离海平面高度h=45m。教师演示:当飞机飞至敌船正上方时,点击响。按钮。观察到炸弹在敌船前方远处水面上“轰——”一声爆炸巨1

师;当飞机在敌船正上方投弹时,能否击中敌船? 生:不能!师:知道如何调整战术吗? 生:提前投弹!师:请哪位来试一试?

(学生热情高涨,踊跃举手,教师把多媒体电脑的无线鼠标器传给一座位上的学生,学生连续操作几次,结果都没有击中敌船。注意:这里教师有意设置v机=60m/s ≠v船=10m/s,大大降低了学生“盲目”投弹的命中率。)

生:哎——(多数学生表示遗憾,刚才的热情“急剧降温”)师:看样子做一个飞行员可不容易,投弹要百发百中则更难!因为炸1 弹的运动是一种复杂的曲线运动,今天我们把所看到的炸弹的运动就叫做“平抛运动”,接下来我们一起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设计意图:直接调动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和热情,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当今学生喜闻乐见的“电脑游戏”并自然的避开了空气的阻力问题,单刀直入地提出平抛运动课题。)

(三)新课教学(包含学生实验)1.平抛运动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

【演示实验】用平抛运动演示仪演示平抛运动 〖猜想〗

师: 请大家注意观察平抛运动的轨迹,发现它是一条曲线。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是越来越快的,但这个分速度到底是如何变化的,我们还是不清楚。现在请大家来分析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受力情况。

生:在竖直方向上只受到重力的作用。

师:想一下我们前面学过的运动形式有没有只在重力作用下实现的? 生: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的作用。

师:既然竖直方向上只受重力的作用,与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相同,根据我们上节课学的分运动的独立性原理知道,分运动在各自的方向上遵循各自的规律,我们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 生:平抛运动竖直方向上的分运动有可能是自由落体运动。师:既然我们有了这样的猜想,为了验证它的正确性,我们来做下面这个实验:(设计意图:作出科学猜想,然后验证猜想,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实验探究】

〖对比实验法〗如右图所示,用小锤打击弹簧金属片,金属片把A球沿水平方向抛出,同时B球被松开,自由下落。A、B两球同时开始运动。

师:先来分析两个小球做的分别是什么运动。

生:A球在金属片的打击下获得水平初速度后只在重力作用下运动,所以做的是平抛运动。B球被松开后没有任何初速度。且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因此做的是自由落体运动。

师:现在观察两球的运动情况,看两球是否同时落地。

(实验观察技巧)这个地方教给大家一个判断两球是否同时落地的小技巧。那就是不要用眼睛看,而是用耳朵听,两个小球落地后会不止蹦一下,我们只听它们落地的第一声响。如果我们只听到一声响,说明两个小球同时落地,如果听到两个落地声,说明两个小球先后落地。在做实验之前我们先来听一下一个小球落地的声音。

(拿一个和实验用的小球一样的球让其做自由落体运动,让学生仔细听其落地的声音。以便判断实验中的落地声)师:同学们听到几个落地声啊? 生:一个。

师:A、B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同时开始运动,又同时落地,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啊? 生:这说明了A球在竖直方向上的分运动的性质和B球的运动性质是1 一样的。B球做的是自由落体运动。

师:由这一次实验我们就能下这样的结论吗?有没有可能我们设置的这个高度是一个特殊的高度,它正好满足自由落体下落的时间和平抛运动时间相等呢?或者说因为我们打击力度的原因,使A球获得的初速度刚好满足这一条件呢? 生:有。

师:那我们应该如何来解决呢?

生:多次改变小球下落的高度与打击的力度,重复这个实验。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教师活动:帮助总结、点评实验结论:

物体在做平抛运动的过程中,沿竖直方向的运动效果为自由落体运动。(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和学习探究未知规律的兴趣。)

2.平抛运动水平方向的运动规律 师:研究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我们再来看水平方向上的分运动。先来分析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情况。

生: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作用,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物体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

师:根据运动的独立性我们知道水平方向上的运动不会受到竖直方向的运动影响。再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我们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啊?

〖猜想〗

生: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我们知道,如果一个物体处于不受力或受力平衡状态,它将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平抛运动中,物体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并且水平方向上有一个初速度,所以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应该是匀速直线运动。

师:那我们应该怎样来验证这个猜想呢? 【实验探究】

〖对比实验法〗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两个相同的弧形轨道,释放两球,两球同时开始运动,反复实验,观察现象——两球总是在落点相撞。

学生活动:探讨实验方案的选择,分组动手实验。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完成探究过程,了解学生的实验情况。汇总各组讨论结果,获取实验规律:物体在做平抛运动的过程中,沿水平方向的运动效果为匀速直线运动。

3.平抛运动的规律理论推导(1)平抛物体的运动方程

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x轴表示水平方向的运动,y轴表示竖直方向的运动,则

决定位移的运动方程是:

xv0t12ygt2

决定速度的运动方程是:

vxv0vygt

yg2x2v0平抛运动的轨迹方程是:由运动方程①,消去时间t得:这是抛物线的方程。它说明了平抛运动的轨迹是顶点在抛出点的抛物线。并且可知:当已知水平初速度时,即可给出轨迹;当已知轨迹时,即可求1 得初速度。

(2)结合运动方程①可知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即:

sxy22,tgyx;

结合运动方程②可知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即:

22vvxvytgvyvx,(四)课堂巩固:实践拓展---“实战演练”

为巩固学生所学的运动规律,并学会应用平抛运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在“平抛运动规律的应用”这个环节,我设置引用的是新课引入环节中的那个飞行员投弹以及与此相关类似的题目,这样能使本节课首尾相接,现在以次题为例进行举例说明:

例1:一架老式飞机在高出海面45m的高处,以60m/s的速度水平飞行,为了使飞机上投下的炸弹落在停在海面上的敌船,应该在与轰炸目标的水平距离为多远的地方投弹?不计空气阻力。

分析:对于这道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从水平飞行的飞机上投下的炸弹,做什么运动?为什么?(做的是平抛运动。炸弹在没有脱离飞机时与飞机具有相同的水平速度。脱离飞机后这一速度并不消失,这时炸弹只受重力作用且具有水平初速度,所以做平抛运动。)(2)炸弹的这种运动可分解为哪两个什么样的分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3)要想使炸弹投到指定的目标处,你认为炸弹落地前在水平方向通过1 的距离与投弹时飞机离目标的水平距离之间有什么关系?(炸弹落地前在水平方向通过的距离与投弹时飞机离目标的水平距离应该相等。)学生活动:

①讨论与交流:飞机在投弹的时候,应该在目标的什么位置开始投放炸弹?(水平距离180m)

②鼠标点击

按钮,进行“实战模拟演练”,如下图

例2:一架老式飞机在高出海面45m的高处,以60m/s的速度水平飞行,尾追一艘以10m/s逃逸的敌船,为了使飞机上投下的炸弹正好击中敌船,应该在与轰炸目标的水平距离为多远的地方投弹?不计空气阻力。

学生活动:

①讨论与交流——飞机在实施轰炸的时候,应该在目标的什么位置开1 始投放炸弹? 参考答案:水平距离为150m时投弹 ②鼠标点击

按钮,进行“实战模拟演练”,如下图

通过这个问题的解决,不仅使学生认识到了学习知识的重要性,而且也达到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兴趣的目的。

(五)课堂小结:

在课堂小结环节:我通过设置“这节课,我们都学了什么知识和方法?”这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完成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总结。锻练学生的分类、归纳、总结的能力。

(六)布置作业

四、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1.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对物理情境创设,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和体验后有所发现、有所思考、并引出问题。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以飞机投弹为情境,使学生在分析思考后能够得出炸弹在空中的运动情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2.教师引导,突显学生主体。能够体现对知识的自主构建,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让学生在经历中感悟科学研究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不足之处:

1.时间安排上有些紧,学生活动与教学相冲突。

2.学生的思维进程不同,由于学生知识基础参差不齐,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不能完全跟上,只能在其他学生回答后,或者老师给出答案后才能理清思路。

以上就是我对平抛运动这节课的理解和教学设计,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评委、老师多多批评指正!

谢谢!

下载江苏教师招聘培训:高一物理《平抛运动》说课稿(小编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苏教师招聘培训:高一物理《平抛运动》说课稿(小编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江苏教师招聘:说课稿太平天国运动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江苏教师招聘:说课稿太平天国运动 江苏省教师招考是一项测试准备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员是否具有中小学教育要求的知识水平、职业道德素养等各方面综合素质的......

    高一物理平抛物体的运动教案 汪文

    平抛物体的运动 (教案) 九寨沟中学:汪文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平抛运动的特点 2.通过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研究平抛运动,从而得出平抛运动的规律。 3.应用平抛运动的规律分......

    5.4平抛运动说课稿教学设计

    《平抛运动》说课稿 各位评委专家,您们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2第5章第4节《平抛运动》。下面,我将从课标和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

    高一物理第五章第3节平抛运动教学案例分析

    高一物理第五章第3节《平抛运动》教学案例分析 尚志朝鲜族中学 金贞珠 新课程要求构建“双主型”课堂教学,通过师生互动,情感交流来启动学生的求知原动力,通过教师的启发、引......

    教师面试试讲答辩高中物理平抛运动[大全]

    内蒙古教师考试网 教师面试试讲答辩高中物理平抛运动 高中物理教师面试《平抛运动》试讲答辩语音示范如下: 【面试备课纸】【语音示范】 【教学设计】 《平抛运动》教案 一、......

    教师招聘初中物理说课稿

    物理说课稿模板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是物理组的 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这几方面来......

    江苏教师招聘:高中语文说课稿《致橡树》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江苏教师招聘:高中语文说课稿《致橡树》 江苏教师考试群: 237021726 江苏省教师招聘考试(http://js.zgjsks.com/)笔试内容一般包括公共知识和专业知识,其中......

    江苏教师招聘培训:小学语文《和时间赛跑》说课稿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江苏教师考试:小学语文《和时间赛跑》说课稿 江苏教师考试群: 248628080 江苏省教师招聘(http://js.zgjsks.com/)考试笔试内容一般包括公共知识和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