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花城版六年级下册 第12册音乐教案大全

时间:2019-05-12 18:16: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版花城版六年级下册 第12册音乐教案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版花城版六年级下册 第12册音乐教案大全》。

第一篇:新版花城版六年级下册 第12册音乐教案大全

2013教育部审定花城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1课 世界需要拉起手

第一课时《拉起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依据《拉起手》的节奏、旋律特点,理解歌曲的情绪,并用热情、欢快、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过程与方法:充分运用多听多唱的方法强化学生的音准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拉起手》和《来吧!来踢球》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01jcfx 教

具:多媒体、钢琴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教学:

1、以聆听前奏导入。学生 聆听歌曲前奏。

2、播放歌曲录音范唱。学生聆听歌曲录音范唱。

3、问: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4、师弹琴。

1)听琴视唱歌谱。2)有感情的读歌词。3)唱词。4)完整演唱。

二、分组表演

三、师生评价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来吧!来踢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歌曲,感受歌曲欢乐的节奏。

2、过程与方法:充分运用欣赏模仿的方法进行教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竞争意识 教学重点:歌曲教学

教学难点:歌曲切分节奏把握。教

具: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听音乐《世界杯主题曲》进入教室

二、新课教学:

1、导入新课:

师:刚才同学们听的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啊?

生:世界杯主题歌 师:这首歌曲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生:表现足球运动的精彩

师: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另外一首好听的歌曲《来吧!来踢球》

2、欣赏歌曲,让学生欣赏后回答:歌曲是用什么样的情绪情感来演唱的?(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是用欢快的的情绪来唱)

3、朗读歌词。(结合刚刚说的情感,有感情的朗诵歌词,并说明全曲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反映了足球运动员乐于拼搏的精神)

4、模唱。

(1),播放音乐歌曲,让学生跟随音乐,轻声哼唱,熟悉其中的旋律。(2),再次播放音乐,让学生用“拉”模唱。

5、学唱歌曲

(1),师:同学们唱的很好,下面老师范唱一遍,大家感受以下其中的强弱关系。(教师演唱)(2)学生讨论回答。

师总结:对,这是一首2/4拍的歌曲,那么它的强弱关系呢,也就是强、弱

(教师板书强弱关系)师:全曲呢还有一个典型节奏,大家找一找看它在哪里?(生回答第五小结)

师:对,它是一个切分节奏。(讲解切分节奏的拍子几强弱关系)(3)找出学生喜欢的歌曲(4)教唱全曲。

(5)带领学生完整的唱一遍。

三、复习巩固:

1、分组接唱歌曲。

2、师:同学们唱的真好,下面把全班分开四组,你们根据自己对歌曲的不同理解,分别用多种形式把它表现出来。(可以有演唱打击组、朗诵节奏组等)

3、师:同学们表演的非常好,下面呢大家带上歌曲的情绪情感把歌曲完整的唱一遍。

四、小结:

第2课 龙的传人

教学内容:

1、学唱《龙的传人》

2、欣赏《国家》 教学目标:

1.能在演唱和欣赏活动中感受歌曲的爱国情怀,增进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增强国家的认同感。

2.能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龙的传人》,能够欣赏歌曲《国家》并用手语动作表现歌曲。

3.了解两首歌曲的历史背景,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探究歌曲中的音乐要素对音乐表现的作用。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重难点:

学唱歌曲《龙的传人》、欣赏《国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龙的 传人》视频导入新课

二、学唱歌曲

1、完整聆听歌曲,感受歌曲节拍

2、学习歌曲的旋律、节奏、调式和结构

3、感受歌曲的力度和速度

4、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

三、欣赏歌曲《国家》

1、听听

(1)

完整聆听全曲,体会歌曲情绪

(2)

再次聆听全曲,边听边划拍,感受歌曲节拍的律动感。

2、让学生说说自己对歌曲的整体感受。

3、读读歌词。

4、随音乐唱一唱。

5、带领同学们跟视频学做《国家》的手语操。

6、师生共同讨论各音乐要素对歌曲表现所起的作用。

四、课堂小结

第3课 名曲欣赏——《黄河大合唱》

教学目标:

1.欣赏《黄河大合唱》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第四乐章《黄水谣》,听唱第七乐章《保卫黄河》,感受这部作品的磅礴气势,初步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主义情怀。2.熟记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的第一、二主题,分析、比较两个主题的音乐要素,感知音乐所呈现的音乐形象;熟练感知《黄水谣》的音乐主题,区分歌曲的基本段落;尝试用二部轮唱的形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保卫黄河》。

3.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词曲作者;能清楚八个乐章的标题及独唱、齐唱、混声合唱等演唱形式。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

1.欣赏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第四乐章《黄水谣》,感知不同的音乐主题和段落所呈现的不同音乐形象。2.用二部轮唱的形式演唱歌曲《保卫黄河》。

教学难点:二部轮唱演唱《保卫黄河》

教学准备:

1、PPT展示资料

2、学生搜集资料。教学过程 :

一、教学导入

PPT展示中国地图,学生找出黄河。教师介绍黄河: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二、学生交流收集到的关于黄河的资料。(音乐与相关文化:古诗)

三、介绍《黄河大合唱》

四、1、介绍轮唱:

2、结合《保卫黄河》说明轮唱的表现特点。[此起彼落,连续不断的模仿效果](听范唱、学生谈感受,教师小结。)

五、教师指导练习轮唱《保卫黄河》

1、先跟范唱练习齐唱。

2、练习轮唱。(注意速度要一致,要看指挥)

3、教师指导轮唱的技巧。(轮唱时,每一句的开始的第一个字要重唱,后面的词要唱得轻一点;速度一定要一致;合唱不是比赛,而是合作,在自己唱时要学会听其它声部的声音。)

六、学生轮唱《保卫黄河》。

七、课堂小结:

第4课 舞蹈音乐天地(第5周)教学目标

1.了解舞曲及其常见的拍子形式;了解圆舞曲的音乐特点。2.欣赏管弦乐曲《溜冰圆舞曲》,能唱会并熟记第一圆舞曲A、B主题;能划出第二圆舞曲主题A的旋律线;能听辨出第三圆舞曲主题A旋律的乐器家族;能听辨演奏第四圆舞曲的乐器音色。3.欣赏爱尔兰踢踏舞曲《王者之舞》,感受爱尔兰踢踏舞曲典型的音乐特点,并跳出爱尔兰踢踏舞的基本舞步。

4.欣赏管弦乐曲《马刀舞曲》,能分别听辨出弦乐组、木管组和铜管组演奏的音乐片段,并模仿相应乐器演奏的姿势。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

欣赏乐曲《溜冰圆舞曲》《王者之舞》《马刀舞曲》,了解舞曲的基本特点;学习爱尔兰踢踏舞的基本舞步。

教学过程:

一、欣赏《溜冰圆舞曲》

1、分别聆听第一、二、三、四圆舞曲

问:这几个主题给你怎样的感受?由哪一乐器家族演奏?

2、听赏结尾部分,是哪个主题的再现?

3、组织学生随音乐舞蹈。

二、欣赏爱尔兰踢踏舞曲《王者之舞》

1、视频导入

1)播放爱尔兰踢踏舞曲《大河之舞》片段。

2)提问:这段舞蹈片段给你怎样的感受?你知道这是什么舞蹈吗?

2、视频欣赏

1)播放爱尔兰踢踏舞曲《王者之舞》。

2)简介《王者之舞》,让学生基本了解传统爱尔兰踢踏舞的最大特点是动作

整齐划一,舞蹈时上身基本不动。

3、、爱尔兰踢踏舞的基本动作 1)观看爱尔兰踢踏舞教学视频 2)练习动作

a)学习分解动作;

b)分组进行练习、汇报;

c)师生评价。

三、欣赏管弦乐曲《马刀舞曲》

1、听听、想想

1)聆听管弦乐曲《马刀舞曲》全曲,思考:全曲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2)聆听第一部分主题,思考:第一部分主题给你怎样的感受?

3)欣赏第二部分主题,思考:第二部分主题与第一部分主题在情绪上和旋律 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2、听听、动动

欣赏全曲,将全班同学分成3组,分别代表弦乐组、木管组和铜管组。当音乐进行到相应乐组时,本组同学即站立起来,模仿乐器演奏的姿势。

四、课堂小结

第5课 两首不同风格的合唱曲 本课目标:

1.通过学唱两首合唱歌曲,进一步增强合唱意识,能对合唱这一演唱形式产生兴趣。

2.能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演唱歌曲《七色光之歌》和《八只小鹅》,并参与二声部合唱。

3.巩固复习歌曲中的休止符、附点、切分节奏,感受这些节奏赋予歌曲的动感;比较两首歌曲的音乐要素,感受歌曲不同的音乐风格。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重难点:

用二声部合唱的形式演唱歌曲《八只小鹅》。

第1课时《七色光之歌》(第6周)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师:劳动英雄红面孔,天一亮来就出工,从东到西忙不停,直到傍晚才收工,你们说说它是谁?

(通过猜谜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学唱歌曲《七色光之歌》

(1)导入

(出示夏日图片)师:夏天的太阳像个大火球,火辣辣地无比热情,虽然它不怎么讨人喜欢,但是它却能在夏日的雨后造出美丽的七色彩虹,你们看!(出示彩虹图片)

(2)情感体验

A、听完歌曲,你感受到了什么?

B、歌曲的情绪怎样?

(3)师范唱歌曲(出示歌谱)

(4)分段

如果让你给歌曲分段,你想怎样分?为什么?

(归纳:齐唱、合唱)

(在歌曲学唱中启发歌曲情绪,使歌曲与情感教学自然结合)

(5)A段学习

A、出示幻灯片

你发现了什么?(切分节奏、相似乐句)

B、听a段录音,轻声跟唱。(休止符:遇它点点头)

C、情绪处理并跟琴唱

(1)

一、二乐句(活泼)(2)三乐句(连贯)

D、跟琴完整唱

(6)B段学习

A、出示第二段旋律

你又发现了什么?

归纳(1)相似乐句

(2)上波音:师范唱对比——跟琴唱

(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示范作用,通过教师的范唱、肢体语言有针对性的提示学生感受音乐要素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并通过学生自己的演唱加深自身的体会。)

(7)、全曲演唱

三、综合表现

1、分组演唱、器乐组、舞蹈组

2、分组讨论(伴奏)

3、分组展示

四、拓展

(1)许愿

(2)师总结:

心里装着阳光,我们的天空就会晴朗,阳光能照亮每个人的心灵,老师也希望你们能在灿烂的阳光下幸福健康快乐的成长。

第2课时《八只小鹅》(第7周)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一群小鹅来到我们的音乐课堂。听,从远处走来了。【放音乐】

设问:你们听到了什么?小鹅的叫声哪些变化?能模仿一下吗?【放音乐】

带领学生用歌声模仿鹅的叫声。用手势引导学生唱出渐强渐弱的变化,感受其音乐形象。

二、学唱歌曲

1、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斯洛伐克民歌《八只小鹅》,听听他们在干什么?

2、初听全曲

设问:你们看到了一幅什么画面?感受到它们怎样的心情呢?

3、教师范唱

4、尝试表现

学生跟范唱进行表演。感受歌曲的情绪和二拍子欢快而有弹性的节奏特征。

5、学生轻声跟唱。

提示:听后留给你印象最深的哪一句?(学生模仿会唱的乐句。)

6、教师指导

⑴、及时纠正曲调中的音准及节奏,解决难唱的地方。⑵、运用形象的肢体语言进行难点的指导。①、分析乐句所发生的变化,并准确演唱。

②、视唱法与听唱法相结合,运用手势和旋律线学唱曲谱。

7、跟琴完整演唱。

三、合唱部分教学

1、练一练

听一听【出示课件】 ⑴、红绿灯游戏 ①、讲述游戏规则。②、分组练习

根据教师的手势在合适的时候加入与离开“呷呷”伴唱。初步学唱歌曲的合唱部分。⑵、欣赏

①、自主发现“呷呷”出现的时机。②、欣赏合唱部分。

师生总结:加入“呷呷”后音乐更加丰富了,情绪更加热烈了。

2、说一说

唱一唱【出示课件】 ⑴、合唱知识。

教师很明确地讲述了什么是合唱,并清楚地指出了怎样认识合唱谱,应该怎样演唱,然后分步骤、分声部、分层次地进行了练习。⑵、分层练习合唱部分。帮助学生身临其境般地体味合唱的感觉。要求:相互配合要默契。

通过唱一唱、听一听、说一说再练一练的活动,明确二声部进入的时机,正确演唱合唱部分。有目的地进行重、难点讲解和练习。

3、完整演唱【出示总谱】

师:张开我们想象的翅膀,想一想小鹅可能在怎样玩耍呢?我们现在就是 一群可爱的小鹅。

教师在和学生演唱互动中关注学生的演唱情绪和演唱方法,有针对地进行指导。

四、教师小结

音乐的确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更感谢孩子们的精彩表现!

第6课 今昔歌谣 本课目标:

1.初步了解《卖布谣》《长城谣》《卢沟谣》这3首歌曲的历史背景,体会歌曲所表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能用不同的情绪及正确的演唱方法学唱歌曲《卖布谣》,听唱歌曲《卢沟谣》;能感知歌曲《卖布谣》的音乐主题,区分歌曲的基本段落;能随音乐轻声哼唱或默唱歌曲《卢沟谣》;能听辨歌曲《长城谣》中不同的乐句,体验音乐情绪的变化。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重点:

1、学唱《卖布谣》、《卢沟谣》

2、欣赏《长城谣》

教学难点:学会用不同的情绪演唱歌曲,感知拍子。

第1课时《卖布谣》《长城谣》(第8周)教学过程

(一)、听辩音程与和弦:

1、纯五度、大三度、小三度。

2、听辩和弦:大三和弦、小三和弦。

3、要求:听辩和声的色彩。

(二)、听赏《卖布谣》。

1、欣赏录音范唱一次,感受歌曲的情绪。

2、听弹奏看歌词,了解作品内容。

3、复听并找出歌曲中的变化音,体会变化音的作用。

4、感受带X X.X X ― |节奏的旋律效果,出现了多少次?

5、找出相同旋律与不同旋律,感受音乐中的重复与变化。

(三)、听唱歌曲,熟悉旋律。

(四)、与《小白菜》比较,从下面几方面进行:

1、拍子:变换拍子。

2、节奏:先短后长。

3、旋律的走向:下行。

4、速度:稍慢。

5、小结:音乐要素对歌曲表现的作用。

(五)欣赏《长城谣》

(六)、活动与练习:

1、听辩节奏:按课本要求进行。

2、辨别乐器,说出属于哪个乐器组,并把答案写在括号里。

(七)课堂小结

第2课时《卢沟谣》(第9周)教学过程

一、音乐律动进教室

随音乐《卢沟谣》进教室,同时播放“卢沟桥”图片,感受卢沟桥美丽的风景。

二、导入

刚才我们看到的地方是哪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卢沟桥的歌曲《卢沟谣》。

三、新授

1、初听歌曲(视频1)

歌曲情绪如何?歌中描写的卢沟桥是什么看样子的?

2、认识卢沟桥(现实中的卢沟桥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视频2)

3、复听歌曲 就让我们再来聆听一次歌曲,你是否听出了卢沟桥的秘密呢?(歌曲录音)

根据故事的发展和情绪的变化,歌曲可以分成几部分?怎么分?

4、配音乐朗读歌词(伴奏音乐)第一段

5、填词演唱

先找音乐符号——板书总结力度、速度

师范唱第一段歌词,听听老师在音乐符号的地方怎么唱的,生轻声跟唱。

6、生演唱第一段,先发声练习——渐强

师画旋律线“元明清,七百年”,让生感受音与音之间的跨度,将声音大胆沉下。

“卢沟渡,摆渡船”,要唱得连贯。

7、生复唱歌曲,着重注意师强调的地方。

8、你们的歌声真美,卢沟桥的美被大家完全展现出来了。但,就是这么美的卢沟桥,在1937年的 7月7日,彻底的变了。(视频2)看了这段历史,你的心情怎样?所以要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第二段? 师范唱第二段(愤怒的),生跟唱

9、生用愤怒的情绪,唱第二段的歌词。唱之前理顺音乐记号,力度、速度,并让生掌握反复记号(板书)

比较两段的结束句:

万古卢沟佑安澜(二段)——清唱——起伏较大

卢沟晓月照大川(一段)——清唱——平缓

10、讲解结束句

并整理歌曲结构:

A——B——B——结束句

11、完整演唱

四、音乐拓展

1、了解《卢沟谣》这首作品。

2、观看卢沟桥事变视频

五、总结

现在的卢沟桥依然很美丽,但发生在它身上的那段历史是永远抹不去的,我们要铭记历史,奋发图强,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更加强大!

第7课 五彩缤纷的音乐世界

(六)(第10周)教学目标

1.能认识常见的西洋乐器并听辨其音色;初步了解西洋管弦乐队的组成以及乐队中四大乐器组的分布位置。2.欣赏管弦乐曲《卡门序曲》: ①了解各主题的主奏乐器。②能拍会主题A的节奏。③能用指定节奏型为主题B伴奏。④能哼唱C部分的主题旋律。

3.能随音乐哼唱或默唱《斗牛士之歌》。4.能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并与他人进行音乐交流。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难点

认识西洋管弦乐队中的四大乐器组;欣赏管弦乐曲《卡门序曲》,了解各音乐主题的主奏乐器。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随音乐《卡门序曲》音频进教室。

师:同学们,谁能说出这首乐曲的名字?从音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听后回答。2.揭示课题。

乐曲介绍:这首乐曲名《卡门序曲》,由于它具有进行曲特点,也常被人们称为“斗牛士进行曲”,是法国作曲家比才于1874年创作的歌剧《卡门》中的前奏曲,是该歌剧中最著名的器乐段落,在音乐会上经常被单独演奏的一首乐曲。

师: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热情洋溢的乐曲吧!

二、欣赏《卡门序曲》

1.完整欣赏《卡门序曲》音频,对乐曲有一个整体的熟悉过程。师:在整体聆听中,你能试着用手势表示一下音乐的变化吗?欣赏后用自己的语言或动作来描述这段音乐的变化。学生参与聆听,听后回答。(分析音乐要素的变化等。)

师:简单讲解《卡门》剧情介绍,让学生对这部优秀歌剧有一个了解。(可根据学生收集的资料加以简单综合介绍。)

2.聆听《卡门序曲》第一主题,体会主题的音乐要素及表达的音乐情感。

第一遍聆听《卡门序曲》第一主题,初听音乐情绪。师:这段音乐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音乐情绪? 学生听后自由回答。

师:这条旋律是作曲家从歌剧最后一幕中选来的,音乐一开始就由乐队用强音奏出一个辉煌的、生气勃勃的进行曲式的主题,音乐立刻把我们带到壮观的斗牛场面之中,我们仿佛看到了英武的斗牛士入场时充满信心的进行曲,听到了群众的喝彩声。

第二遍聆听《卡门序曲》第一主题,聆听打击乐镲出现的规律。师:请同学们再次聆听音乐主题,尤其是打击乐镲的出现规律,记录它的演奏规律。学生参与聆听。

教师请学生展示纪录的镲乐谱。

第三遍聆听《卡门序曲》第一主题,表现音乐。学生伴随主题音乐演奏。3.聆听第二主题。

第一遍聆听《卡门序曲》第二主题,初听此段旋律,体会音乐情绪的变化。

师:这段音乐有什么变化?描绘了什么场面?

学生自由回答。(节奏、乐器等发生变化、以管乐演奏为主。)木管乐器好似斗牛士在行礼,而强劲的铜管乐好似欢呼喝彩、激动洋溢的观众。

第二遍聆听《卡门序曲》第二主题,表现音乐。

学生参与聆听后表演。一位同学扮演“斗牛士”,随木管乐器演奏的音乐做有规律的行礼动作,其他同学在铜管乐器出现时作欢呼状。4.聆听《卡门序曲》第二主题。记忆主题旋律。

师:这段音乐乐队在演奏乐器上发生了变化,你能够听出来吗?你能试着哼唱这段音乐的主题吗?

学生自由回答。(乐队在演奏中以弦乐为主。)唱插部主题:表现音乐,并唱出主题。

师:这是由弦乐主奏的非常著名的《斗牛士之歌》,去掉雄壮威武,与第一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请同学们随着乐谱,把这段旋律唱一唱。(师生共同配合完成,准确表达附点节奏。)

5.完整欣赏《卡门序曲》音频,聆听表现,并能够标出简单的曲式图。

师:请同学们再次聆听全曲主题部分用镲(学生拍手表示)演奏;第一插部随着管乐变化表现;第二插部轻哼唱出旋律;欣赏中请你仔细记忆各段出现时规律,欣赏后请你画出简单的趋势结构图。生:再次完整聆听乐曲,边听边表现;聆听后出示简单的曲式图:主题A、第一插部B、主题A、第二插部C、主题A。

教师简单介绍回旋曲:回旋曲是由相同的主部和几个不同的插部交替出现而构成的乐曲。(可指导学生画出或写出曲式结构,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回旋曲。)

三、拓展欣赏

1.拓展欣赏:歌剧《卡门》中的《哈巴捏拉舞曲》音频。(1)介绍作者:比才。(2)《卡门》剧情介绍。

2.拓展欣赏:《街头少年》合唱,并作简单介绍:《街头少年》又名《跟着士兵来换岗》,是歌剧《卡门》第一幕开场不久出现的一首童声合唱,艺术性较高,已成为世界各国少年合唱团经典演唱曲目。

四、课堂小结

许多经典的歌舞剧在舞台上经久不衰,打动着观众们的心,倍受爱乐者的青睐。希望同学们课下多多了解优秀经典的曲目。

第8课 唱名歌,赏名曲 教学目标

1.能对歌曲《我的肯塔基故乡》和管弦乐曲《图画展览会》产生兴趣,养成良好的欣赏音乐的习惯。

2.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我的肯塔基故乡》,感知歌曲的乐句并能听辨出旋律中的变化与重复。

3.能哼唱《图画展览会》中的3首乐曲的主题旋律;能够体验并简单描述3首乐曲中音乐要素(节奏、旋律、音色、力度、速度等)的变化。

4.能够初步了解美国作曲家福斯特和俄罗斯作曲家穆索尔斯基。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重难点

学唱歌曲《我的肯塔基故乡》;感受《图画展览会》中3首乐曲音乐要素的变化。

第1课时《我的肯塔基故乡》(第11周)教学内容:学唱《我的肯塔基故乡》 教学过程

1、听中设问。播放高胡及广东民间乐器演奏的《我的肯塔基故乡》旋律,提问:这首旋律美不美,教师讲解美的音乐有其美的内涵,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蕴涵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2、讲故事。教师播放课件《我的肯塔基故乡》,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与方式讲述美国山村风情。

3、范唱。教师应带着崇敬的心情,深情地演唱歌曲《我的肯塔基故乡》,让学生从教师声情并盛的演唱中受感染想唱歌唱。

4、听音乐、朗读歌词。播放《我的肯塔基故乡》音乐,创设意境启发学生从音乐中、教师的范唱中感受情感,并有表情的朗读歌词。

5、唱唱比比。学生模仿教师的范唱,一句一句地学唱此曲,比比谁模仿得最好。

6、结合表演。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达歌曲内容及情绪。可以女生问,男生答;或同桌两个学生一问一答;或教师问,学生答等。并让学生创编简易律动边唱边表演,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第2课时《图画展览会》(第12周)教学内容:欣赏《图画展览会》 教学过程:

1、漫步主题从我们迎面走来,让我们感受到了19世纪沉重的历史步伐;穆索尔斯基把握们带到了多彩的历史画廊面前。

2、了解作曲家生平。

3、了解《图画展览会》作品全貌

4、学生活动:欣赏《漫步》主题,感受怡然自得观画的情绪体验。

5、学生活动:欣赏《牛车》主题,在音乐声中描绘联想之物。

6、漫步主题徐徐而来,我们看到了两个滑稽的人物形象——

7、欣赏《两个犹太人:一穷一富》。

8、学生活动:作品用什么乐器刻画了鲜明的人物形象?(讨论)。

9、漫步主题在打击乐与铜管的进行中,把我们带进了中世纪的基辅古城——

10、欣赏《基辅大门》,了解它的三个主题(重点)。

11、生活动:讨论这三个主题使用不同的乐器法(哪些乐器)。《牛车》:大号、小鼓、带弱音器的法国号、低音单簧管 《两个犹太人:一穷一富》:木管乐器、弦乐器、小号 《基辅大门》管乐

12、生活动:(A)评价作品及作曲家;(B)自己有什么收获?

13、小结。教学后记:

第9课 歌曲中前奏、间奏、尾奏

教学目标

1.能理解歌曲中的前奏、间奏、尾奏的概念。

2.能听辨歌曲《黄河颂》《黄水谣》中的前奏、间奏、尾奏,并能用体态和色彩做出相应反映。

3.尝试描述前奏、间奏、尾奏在歌曲中所起到的作用。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难点

能够区分出歌曲中的前奏、间奏、尾奏,并能用体态和色彩做出相应反映。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黄河,我们的母亲河,孕育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哺育了一代代的炎黄子孙。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滚滚东去的黄河浪涛见证了古老中国的兴衰荣辱,黄河澎湃的惊涛,恢弘的气势和那奔腾不息的精神,也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华儿女为之拼搏奋斗。在抗日战争那段血雨腥风、民族危亡的日子里,一首深沉豪迈的黄河赞歌传遍了大江南北,激励了众多爱国志士保家卫国的万丈豪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豪迈的黄河赞歌——《黄河颂》。

二、新授:

(一)检查学生预习效果——话说黄河历史。

1、请学生介绍与黄河相关的地理知识;

2、请学生介绍与黄河相关的历史知识;

3、请学生介绍歌颂黄河的优秀作品。

(二)作家作品及相关文学常识

1、作家作品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本文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颂》。

2、本诗的创作背景。

(三)激发情感——欣赏黄河颂歌

1、欣赏《黄河大合唱》中第一、七、八乐章的片段,并对音乐所要描绘的内容和表达的主要情感进行自由想象。

2、学生说脑中想象到的画面并谈谈从音乐感受到了怎样的感情。

3、带着从音乐中体会到的感情来齐读课文。

4、朗读交流

1)、四人小组中的成员进行朗读交流,相互做出评价。

2)、请两到三名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部分在课堂上朗读,并请全体学生讨论如何读得更好,更能读出感情。发言者也可通过自己朗读来表达意见。

3)、全班齐读诗歌。

(四)内容研讨——探究黄河精神

1、解题。题目《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

2、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这一部分为我们勾勒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这副图画让你感受到黄河怎样的精神特征?你认为哪些词最能体现这些特征?

3、这首歌词的一、三两小节很显然是首尾呼应,但是这两段文字着眼点完全相同吗?

4、第二小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

5、“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诗人歌颂了黄河的英雄气魄,难道只是为了歌颂黄河吗,还表达了什么情感?

(五)合作交流,再读诗歌

小组交流以上的阅读印象,并从以下几种发言形式中选择一种与小组同学交流:

①这首诗歌中我最欣赏的是 ②读了这首诗歌,让我最感动的是 ③这首诗歌让我明白了 ④读了这首诗歌,我有这样的疑问

小结: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伟大的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英雄的儿女,维护了祖国尊严,我们为民族自豪、为祖国歌唱。让我们以黄河为榜样,团结奋斗,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第10课 音乐课

(四)——舒伯特

教学目标

1.了解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生平。

2.能够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呼吸方法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野玫瑰》;能够唱准变化音,了解变化音以及速度的变化在歌曲中所起的作用;能够认识歌曲中渐强、渐弱等力度记号,以及顿音、延音等音乐记号。3.能够听辨出歌曲《野玫瑰》与《老艺人》的前奏、间奏、尾奏,并分析出它们音乐材料的来源,感受它们在歌曲中所起的作用。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重难点

1、学唱歌曲《野玫瑰》。

2、了解作曲家舒伯特及其音乐作品。

第1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野玫瑰》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略)

(二)、听辩变化音。(练一练④)

(三)、音乐知识:常用变化音记号。

1、升记号—将指定音高升高半音。

2、降记号—将指定音高降低半音。

3、还原记号—将已升高或降低的音还原。

4、书写方式。

(四)、视唱带有升记号的练习曲。(练一练①②)

1、学唱《野玫瑰》

2、复习《菩提树》

3、学习新歌《野玫瑰》

(1)、听录音范唱,感受变化音的音响效果。

(2)、学习带声记号的乐句。

(3)、学习曲谱,跟琴进行。

(4)、学唱歌词,注意一字多音的唱法。

(5)、歌曲处理。

(6)、跟录音伴奏演唱。

(五)、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不污染自然,做到环保。

第2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歌曲《老艺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野玫瑰》

二、欣赏《老艺人》

(1)

聆听歌曲《老艺人》,说出自己对歌曲情绪的感受。(2)

出示《老艺人》歌词,学生朗读歌词,说说歌曲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舒伯特的创作意图。(通过一个冬天的寒风中,摇着八音琴卖唱的孤独老艺人形象,反映出作曲家对自己不被社会理解,不被世俗承认,但却坚定自己艺术信念的悲凉复杂的心境。)(3)

聆听歌曲,学生找出歌曲中的前奏、间奏、尾奏。可以让学生听到前奏、间奏、尾奏时用动作示意。(4)

教师在钢琴上弹奏两条旋律:

学生跟钢琴哼唱,熟悉前奏、间奏、尾奏中的旋律。

(5)

再次聆听作品,跟随音乐哼唱前奏、间奏、尾奏。学生讨论,谈谈歌曲中的前奏、间奏、尾奏在歌曲中所起的作用。

(6)

根据学生情况适当拓展欣赏内容。可以欣赏舒伯特著名艺术歌曲《魔王》《听!听!云雀》等音频或视频。

三、课堂小结

期末复习测试

第二篇:六年级音乐第12册教案

第一课

青春放歌 教学内容:

(一)、学唱歌曲:1、《拉起手》。

(二)、欣赏《行星组曲》 活动与练习:

1、常用键盘音及记号。

2、节奏与音乐要素的练习。

一、教学目标:

(一)、从演唱与欣赏活动中,感受与体验青春的气息,激励珍惜青春年华。

(二)、聆听《行星组曲》中的《火星——战争之神》、《金星——和平之神》及《木星——欢乐使者》,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记住主要的音乐主题,并为《欢乐颂歌》配诗或配画。

(三)、认识 常用变化音记号,学唱好《拉起手》中带有升记号的音。

(四)、通过学唱一首歌曲,感受其优美、流畅的旋律特点。

二、教学重点:三连音。

三、教学难点:变化音记号。

五、教具:录音带、四、课时:2。

(2)、读、拍、唱、上述节奏。(3)、复习三连音:X X X ①、唱一唱《国歌》,感受三连音的唱法。②、复习并拍打三连音。

(4)听琴弹奏感受歌曲的弱起小节。(5)、听琴学唱谱,注意三连音的唱法。(6)、听录音范唱,提醒学生歌曲难点。

(7)、学习歌词,体会三连音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8)、指导学生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9)、介绍李存的生平及作品。

(10)、复听录音范唱,感受歌曲的演唱效果。

(四)、堂上练习:

1、复习切分音的种类。

2、按强弱规律排列力度记号。

3、音名知识,结合电子琴课进行。教学反思:

第二课

亚洲弦歌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感受亚洲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喜爱亚洲民族、民间音乐,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世界多元音乐文化。

(二)学会演唱日本歌曲《邮递马车》,体会歌曲的欢快情绪,并能够用较快的速度来演唱歌曲。

(三)聆听印度歌曲《摇蓝曲》和科威特歌曲《运动会开幕曲》,领会这两首歌曲的民族风格特点,能够在3首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歌曲中辨出其中1首亚洲风格特点的歌曲。

(四)知道西塔尔、甘美兰、独弦琴等代表性亚洲民间乐器,并能听辨出这些乐器的音色。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

累计节数: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摇篮曲》,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

2、通过活动与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与巩固所学到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3、知道西塔尔、甘美兰、独弦琴等代表性亚洲民间乐器,并能听辨出这些乐器的音色。

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

累计节数: 教学目标:

(一)、通过听赏《摇篮曲》,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

(二)、通过活动与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与巩固所学到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三)知道西塔尔、甘美兰、独弦琴等代表性亚洲民间乐器,并能听辨出这些乐器的音色。

教学过程:

1.充分利用范唱 通过范唱使学生对歌曲的情绪有一个清晰、完整的印象,激发学生对歌曲学习的兴趣。可充分利用歌曲演唱录音,必要的话可多听几遍。

2.注重歌曲感情处理 引导学生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来演唱歌曲,表达歌曲的情绪。

3.注意教歌方法 学习演唱这首歌曲对六年级学生来说,可能有一定难度。

4.编配打击乐伴奏 选择和设计适当的打击乐器和节奏型为歌曲《邮递马车》伴奏,可使歌曲演唱效果增色。可选用两、三件打击乐器,如串铃、双响筒和铃(或三角铁)等。节奏型可让学自行设计,以模仿马车行驶的音响效果。

第三课

do re mi 一、教学内容:

(一)、学唱歌曲:《do re mi》。

(二)欣赏《do re mi》。

(三)五线谱知识学习

二、教学目标:

(一)知道音乐记谱法是人类为记录、保留、传播音乐而创造的。有乐于通过识谱自己学习音乐的愿望。

(二)欣赏并学唱歌曲《Do Re Mi》,从中体验并表现学习五线谱的快乐。

(三)学习五线谱知识,能将五线谱(高音谱表)C调单旋律译成简谱。

三、教学重点:感受歌曲风格。

四、教具:录音机、教学欣赏带、节奏卡。

五、课时:2。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

累计节数:

一、教学内容:

(一)、学习歌曲《do re mi》。

(二)、五线谱知识学习

二、教学重点:感受歌曲风格。

三、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

累计节数:

一、教学内容:

(一)、《do re mi》。(复习)

(二)、比较五线谱和简谱特点。

二、教学重点:五线谱学习

三、教学过程:

(一)学唱与欣赏《Do Re Mi》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识谱的兴趣选用此教材。学生可以听一听,唱一唱,也可以唱一唱、听一听,达到借助所标注的唱名熟悉五线谱的目的即可。

(二)“实践与创造”

其中的各项活动要分散在教学活动之中进行。例如第二题可以在讲乐谱知识前进行,第三题可以在介绍各种乐谱时做,第四题可以在讲图形谱时做,第五题在本单元结束前做。

(三)小结: 本节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1——能说说这部影片的主要内容吗? ——学生做影片的简单介绍

——聆听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边听边想:

歌曲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听歌曲,用笔在书上划分部分,并做记录 ——学习歌曲

——再次听范唱,学生在心里跟着唱 ——跟着老师一起学习歌曲

——放录音,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自由地学习——老师巡逻指导唱得不好的地方 ——学生和老师一起跟着录音演唱歌曲 ——跟着伴奏演唱歌曲 ——歌曲分析与处理

——歌曲的第一、三乐段歌词和旋律基本上相同,演唱时要注意把握民歌的风格,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和较深的气息演唱

——歌曲第二段要用弹性的声音和充沛的感情来演唱。——分角色演唱:

请学生给歌曲设计演唱形式,按自己设计的方式来演唱,四至八人合作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时间: 累计节数: ——师生问好

——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板胡独奏曲《大起板》 ——《大起板》是根据“河南曲子”中的《小调大起板》改编而成的板胡独奏曲,《大起板》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它将河南人民那种热情奔放、豪爽粗旷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请学生边听边想: 乐曲分为几个部分?

——分析:乐曲的第一个段落带有河南曲子的典型特征:使用了常用的典型音调,具有敲锣打鼓的节奏特点,采用对答呼应及句幅逐步增大的方式。——乐曲的第二段落与第一个段落形成明显的对比。它频繁地变换节奏,采用跳动的节奏,在调性上进行对比,从而造成一种欢快、跳跃的音乐情绪。

——乐曲的第三段落音区移高、速度加快,重现了热情奔放的音乐情绪

——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分析乐曲 ——复听 ——小结

教学反思:

5——学习歌曲,先听范唱,边听边想:

乐曲是几拍子的?你听得出乐曲带有新疆风格吗? ——学生听歌曲,思考问题 ——学习歌词

——学生自由地学习歌词 ——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学习旋律,跟着老师的琴来演唱旋律 ——反复演唱

——学生自己分四人小组演唱旋律 ——学生跟着老师的琴来演唱旋律 ——学习歌曲,词曲结合

——轻轻地和老师一起学习歌曲,词曲结合,跟着老师的琴把三段歌词结合起来演唱 ——跟着磁带伴奏演唱歌曲 ——处理歌曲:

让学生划出强弱记号

——听录音,学生模仿歌曲中的强弱 ——问:歌曲的强弱代表什么呢? ——代表火车渐渐远去 ——学生跟琴模仿 ——小结

教学反思:

7——作曲家是在哪一年创作的这部作品?巴西当时的情况怎样?作曲家使用了哪些方法表现了巴西农场的小火车?(学生通过自己准备的资料回答老师)

——你可以边听边唱音乐中的旋律吗?(学生与老师一起跟着旋律哼一哼)

——这首歌曲的情绪是因乘火车而快乐的,还是因沉重劳动而忧伤的?为什么?农场的人喜欢火车吗? ——学生面对老师提出的一连串的问题,通过再次地欣赏,进行讨论

——音乐中有哪些节奏令你感觉十分独特?与你听过的美洲、非洲、欧洲的音乐节奏、美国的流行音乐有相同之处吗?

——这首作品,作曲家真是描写火车运行和火车乘坐人的心情的吗?

——学生带着老师的问题再次讨论 ——小结 ——师生再见 教学反思:

9第六课 美妙的音乐

教学目标:

一、能用饱满、有力、较有弹性的声音演唱《一二三四歌》,知道这首歌的音乐体裁,愿意参与这首歌的编创活动。

二、喜欢聆听、演唱本课的三首歌曲,乐于了解音乐与人的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愿意参加班级音乐会的活动。

三、聆听《致音乐》和《美妙的琴声》,关注歌曲的内容、旋律、伴奏及结构形式,能够记住其主要的旋律。教学重难点:

一、学习演唱歌曲,体会军营歌曲的气势

二、听赏国外著名作曲家的歌曲,感受古典乐的韵味。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 累计节数: ——师生问好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广为流传的歌曲《一二三四歌》 ——介绍作者:

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 累计节数: ——师生问好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浪漫派作曲家—舒伯特。——介绍舒伯特:奥地利作曲家,父亲是教师,自幼随父兄学习小提琴和钢琴。1808年开始,在维也纳皇家教堂唱诗班任歌童并开始学习作曲。1813年,在其父亲任教的学校任音乐老师,同时从事作曲。1818年辞去教师职务,专心从事作曲。因穷困潦倒、疾病缠身,一度依赖友人资助为生。后来,曾在宫廷任教几年。1828年,因伤寒病逝世。

——介绍《致音乐》的由来:19世纪初,德国诗人肖贝尔写了一首《致音乐》的诗。这首诗的第一段内容,阐述了音乐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赶走了心中的忧郁乃至生活给自己的打击。这段诗的内容,与法国作家罗兰的体验是那样的一致。他说:“当我生病的时候,莫扎特悦耳的音调,好象情人似的,在枕畔看护我……”当舒伯特读到这首诗后,对起颇感兴趣,于是谱写了《致音乐》这首艺术歌曲。——学习歌曲

——聆听歌曲,边听边带着老师对作者与歌曲的介绍展开想象,你想到了什么?

第三课时

教学时间: 累计节数: ——师生问好

——今天的音乐课是非常轻松的一节音乐课,因为我想带大家去欣赏一首非常幽默的乐曲,这首乐曲不仅有钢琴独奏的版本还有女高音演唱的版本 ——是什么呢?你听听:播放《幽默曲》 ——学生马上做出反映,表示听过

——对,这是非常著名的乐曲,我们今天欣赏的是德沃夏克的《幽默曲》,以歌唱的形式来命名的名字叫《美妙的音乐》

——音乐分析:幽默曲是一种风趣、愉悦的小型器乐曲。这种乐曲以节奏鲜明、旋律短小为特色,旋律的歌唱性较强。——再听:

本歌曲分为几段? ——学生听,分为三段

——分段欣赏,第一段:本段运用了什么节奏型最多?——第二段:本段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第三段:和第一段有区别吗? ——再完整地欣赏全曲

教学反思:

5——学生听,然后举手发言

——学习歌曲,再听歌曲,边听边在心里跟着歌曲哼一哼旋律

——很多同学都会唱这首歌曲,请大家跟着录音机轻声地演唱,老师纠正不对的地方

——指导:唱到高音的时候,请同学们用假声来演唱 ——请大家跟着歌曲的伴奏,大声地用圆润地声音来演唱歌曲。

——分小组,最多不超过八个人排练歌曲,要求:声音圆润,有不同的演唱形式,唱出歌曲的情绪,要求加上动作。——学生排练 ——表演 ——评价 ——小结 ——师生再见 教学反思:

第三篇:第12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 青春放歌

教学目标:

(一)从演唱与欣赏活动中,感受与体验青春的气息,激励珍惜青春年华。

(二)能够根据《拉起手》的节奏、旋律等特点,理解歌曲的音乐情绪,并用热情、欢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聆听《行星组曲》中的《火星——战争之神》、《金星——和平之神》及《木星——欢乐使者》,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记住主要的音乐主题,并为《欢乐颂歌》配诗或配画。

(四)聆听合唱《飞来的花瓣》,感受其音乐情绪,并能够为不同段落选择适当的形容词来概括其音乐特点.教学重点: 用热情、欢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课时分配:本单元为两课时。

本课用2课时完成。一课时学唱《拉起手》,欣赏《飞来的花瓣》;另一课时欣赏《行星组曲》,进行创作活动。如果教学时间紧张,《拉起手》的二声部可只唱第二乐段,第一乐段采用齐唱、领唱等形式。《行星组曲》可重点欣赏《木星——欢乐使者》和进行创作活动,《火星——战争之神》、《金星——和平之神》可以略听,只要抓住音乐的情绪对比就可以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拉起手》 教学过程:

1、学唱歌曲前要完整地聆听范唱,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意控制歌曲的节奏、速度及旋律中的大跳。

3、演唱二声部时要注意声部间的和谐与均衡,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和声听觉能力及声音控制能力。

4、歌曲要唱得热情、欢快、亲切,具有载歌载舞的特点。

5、注意乐段之间的对比和力度的变化。唱会之后,可以用增加律动的方式演唱。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行星组曲》和《飞来的花瓣》 教学过程:

1.初听时要完整地聆听作品,并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判断乐器的音色。

2.结合欣赏内容,向学生介绍一些必要的背景材料(如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及创作意图等)。3.要引导学生抓住音乐要素的特点,感受、体验音乐的情感及其鲜明的民族风格。4.聆听《行星组曲》时,要注意各曲之间音乐的对比,可鼓励学生对音乐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像,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表现聆听的印象。

5.聆听《飞来的花瓣》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作品题材及主要情绪,以及表现的特点等方面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各抒己见。

课后反思: 《拉起手》是一首颇具时代特点和青春朝气的少年儿童歌曲,歌词非常简介,歌曲为两段体结构,旋律以跳进和级进为主。对于学生来说,旋律演唱起来还有一定难度的。小学音乐课教学不能过多地讲述乐理知识,于是我让学生跟着音乐的范唱在听见附点节奏时用身势动作表现,起到一个提示作用。确实,一个小小的简单动作帮助学生准确地唱好了附点节奏。

对于弱起小节,学生往往都在跟进的时候不是快就是慢,所以我让学生仔细聆听伴奏,用无声进入的方式掌握弱起小节的进入。其歌词非常简洁,鲜明的表达了和平、友谊、团结的主题,这个主题正是当今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它符合今后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潮流。由于歌曲采用了二部合唱的形式,特别是两个声部间多使用三度、六度和声关系,更显得和谐、爽朗、充满朝气。

教学后记:

第二课 亚洲弦歌

教 学 目 标:

(一)在演唱和欣赏活动中,感受亚洲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喜爱亚洲民族、民间音乐,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世界多元音乐文化。

(二)学会演唱日本歌曲《邮递马车》,体会歌曲的欢快情绪,并能够用较快的速度来演唱歌曲。(三)聆听印度歌曲《摇蓝曲》和科威特歌曲《运动会开幕曲》,领会这两首歌曲的民族风格特点。

(四)知道西塔尔、甘美兰、独弦琴等代表性亚洲民间乐器,并能听辨出这些乐器的音色。教学重点: 学会演唱日本歌曲《邮递马车》,体会歌曲的欢快情绪.教学难点: 听辨出西塔尔、甘美兰、独弦琴这些乐器的音色.(一)单元课时分配

本单元共3课时。课时分配可有多种方案。例如,一种方案是:

第一课时 概括介绍“亚洲音乐”,初步学习歌曲《邮递马车》;

第二课时 继续学习歌曲《邮递马车》,欣赏《摇篮曲》和《运动会开幕曲》;

第三课时 复习歌曲《邮递马车》,欣赏《亚洲民间器乐曲片段》,小结本单元三个课时内容。

(二)也可采用另一种方案:

第一课时 结合浏览性欣赏本单元的欣赏曲,介绍“亚洲音乐”,初步学习歌曲《邮递马车》;

第二课时 主要学习歌曲《邮递马车》;

第三课时 欣赏本单元的两首亚洲歌曲和4段亚洲民间器乐曲片段,结合演唱歌曲作本单元小结。

总之,本单元学习的中心是“亚洲音乐”。学生对某些音乐作品可能比较陌生,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对它的兴趣。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邮递马车》 教学过程:

1.充分利用范唱 通过范唱使学生对歌曲的情绪有一个清晰、完整的印象,激发学生对歌曲学习的兴趣。可充分利用歌曲演唱录音,必要的话可多听几遍。歌曲的介绍可少讲一些,留给学生在聆听范唱后进行简单的讨论或议论,让他们自己去感受、分析。

2.注重歌曲感情处理 引导学生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来演唱歌曲,表达歌曲的情绪。歌曲艺术处理的主要方法,一方面充分利用教师(或音像资料)的示范,另一方面通过讨论、比较,让学生自己来探索歌曲情感的处理,试一试,究竟怎样演唱效果更好。要使学生真正从音乐的表现上,学会如何理解、表达歌曲的感情。

3.注意教歌方法 学习演唱这首歌曲对六年级学生来说,可能有一定难度。歌曲较长,速度较快,其中有男、女声交替演唱等。为使学生尽快学会、唱好这首歌曲,可多利用录音范唱,并辅之以听唱法。尽量不用将歌曲速度放慢、逐句逐段地进行视唱的方法,因为这样会改变歌曲情绪,使学生失去兴趣。

4.编配打击乐伴奏 选择和设计适当的打击乐器和节奏型为歌曲《邮递马车》伴奏,可使歌曲演唱效果增色。可选用两、三件打击乐器,如串铃、双响筒和铃(或三角铁)等。节奏型可让学自行设计,以模仿马车行驶的音响效果。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歌曲《摇篮曲》和《运动会开幕曲》 教学过程:

1.注重感受音乐 这两首歌曲有浓烈的民族特色。可以采用“先听后讲”的方法。教师先不作任何介绍,仅提出

一、两个问题,让学生倾听之后,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讨论,引导得出结论。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感受音乐。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倾听音乐,讲解必须十分精简,切不可将教参上的内容照搬给学生。

2.模唱欣赏曲中的片段 这两首歌曲中部有比较突出的、简短的乐句,可以在欣赏过程中引导学生模仿。比如:《摇篮曲》中的开头第一句(课本上有旋律性示意图)。

3.比较的方法 这是欣赏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对比要有明确的目的(事先提出听辨要求),并注意对比的难易程度(对比力求明显,使多数学生能够辨认),例如课本上要求学生听辨3首歌曲片段各是哪个地区(欧洲;拉丁美洲;亚洲)的歌曲?拉丁美洲歌曲是六年级上学期学习过的,欧洲歌曲也是学生平时熟悉的,只要选择的歌曲对比明显,学生比较熟悉,多数学生应该能够辨别。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亚洲民间器乐器曲片段” 教学过程:

1.感受乐器音色和认识乐器 这里选择的4首器乐曲片段,是为了让学生知道几种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并能够听辨它的音色,不要求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其他方面。结合课本上的画面,注意聆听乐器的实际音响。有条件的话,使用音像资料和软件。

2.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可以采用先不向学生介绍乐器和乐曲,而是先听音乐片段,启发学生自己去感受、体验音乐的情绪,并在此基础上辨别乐器及其音色特点。或者在课本上的4种乐器和乐曲当中做选择。然后进行讨论、归纳。还可以与课外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将平时了解、喜欢的亚洲音乐介绍给大家,也可以让学生尝试制做一两种乐器。

课后反思:这节课我在教学步骤上层层深入,平凡中见深度,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紧紧抓住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在欣赏歌曲<摇篮曲》时,有的学生对某些音乐作品比较陌生,以后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对欣赏课的兴趣。

教学后记:

第三课 教 学 目 标:

Do Re Mi(一)知道音乐记谱法是人类为记录、保留、传播音乐而创造的。有乐于通过识谱自己学习音乐的愿望。

(二)欣赏并学唱歌曲《Do Re Mi》,从中体验并表现学习五线谱的快乐。(三)学习五线谱知识,能将五线谱(高音谱表)C调单旋律译成简谱。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Do Re Mi》,从中体验并表现学习五线谱的快乐.教学难点: 能将五线谱(高音谱表)C调单旋律译成简谱。(一)本单元用2课时

一课时用于简介乐谱及五线谱知识。一课时用于欣赏《Do Re Mi》学唱《Do Re Mi》片段。两课时的顺序可根据学生情况选择。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五线谱知识 教学过程:

1、从文化视角入手,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索愿望,切不可以用传统的灌输方法,让学生机械记忆。

2、因此可以用图片、幻灯、课件等方法对历史途程中的乐谱加以介绍。

3、引入教学的方法可以从传话、传歌游戏开始,使学生认识到为了保留记录传播音乐开始使用记谱法。

4、在历史的长河中,记谱法有多种多样,关于这些记谱方法只要学生在浏览过程中感到好奇,产生进一步了解的愿望就可以了,无需学生着意去记什么。学习重点是能认识五线谱的高音谱表、C调上的每个音的音位、音名,并能与简谱1=C的唱名相对照即可。

教学后记:

第三课

Do Re Mi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欣赏并学唱二声部歌曲《Do Re Mi》,从中体验并表现学习五线谱的快乐。(二)学习五线谱知识,能将五线谱(高音谱表)C调单旋律译成简谱。(三)学会用课堂乐器--竖笛吹奏旋律,帮助提高学生的音高概念。教学重点: 学唱二声部歌曲《Do Re Mi》,从中体验并表现学习五线谱。教学难点: 能将五线谱(高音谱表)C调单旋律译成简谱。教具准备:钢琴、竖笛等。教学过程:

一、学唱二声部歌曲《Do Re Mi》

1、复习第一首《Do Re Mi》。

2、复习用英语演唱版《Do Re Mi》,放电影版的音乐。(第一遍先跟唱,第二次再演唱)

3、导入:学习第二首带二声部的《Do Re Mi》。

4、复习五线谱的音位。看五线谱视唱乐谱。

5、学习第一声部:看五线谱视唱歌谱,再用竖笛吹奏旋律。

6、学习第二声部:看五线谱视唱歌谱,再用竖笛吹奏旋律。

7、分成两个声部,用竖笛C调指法各吹奏一个声部合奏一次,培养学生的音准概念。

8、分成两个声部,轻声合唱。(还可以一个声部唱词,一个声部竖笛吹奏。)

二、小结:

只要我们唱好了七个音符,你就什么都会唱。只要我们有了唱谱的基础,学习音乐就会变得很容易了。

三、复习

做课后的练习《水孩子》,将简谱翻译成五线谱。

课后反思: 这节课我在教学方法上,变难为易,变被动为主动,变机械重复为灵活多变富于创造,既能促进学生智能最大限度的发展,又不加重学生负担,教师始终用饱满的热情,亲切的言行营造一种轻松的生活情境,圆满地完成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后记:

第四课 解其音乐文化。

黄河之滨

教学目标:(一)能够积极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喜欢黄河地区的民歌及民间音乐,并乐于了(二)能够用不同的力度、速度及情感演唱《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并能给这首歌设计一种演唱形式。

(三)聆听女声合唱《看秧歌》,感受、体验歌曲欢快、活泼、风趣幽默的音乐情绪以及山西民歌的地方特点。

(四)聆听河北吹歌《小放驴》、河南板胡独奏《大起板》,能够听辨管子、唢呐、板胡的音色,感受、体验《小放驴》那风趣、泼辣的音乐情绪及河北民间音乐的地方特点,感受、体验《大起板》那热情、奔放的音乐情绪及河南民间音乐的地方特点。教学重点: 能够用不同的力度、速度及情感演唱《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教学难点: 感受、体验歌曲欢快、活泼、风趣幽默的音乐情绪(一)课时分配建议: 1.本单元共用3课时。2.可以有两种方案:

其一,《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1课时;《看秧歌》与《小放驴》1课时; 《大起板》与器乐演奏《沂蒙山小调》1课时。

其二,《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与《看秧歌》1课时;《大起板》与复习《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1课时;《小放驴》与器乐演奏《沂蒙山小调》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演唱《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教学过程:

1.可能的话,在学唱本歌前组织全年级同学观看影片《铁道游击队》。

2.在课上,应当再次聆听这首歌的录音或范唱,并引导学生对歌曲内容作正确的理解,激起学唱歌曲的强烈兴趣。

3.歌曲的第一、第三乐段,歌词和旋律基本上相同,可在学会第一乐段的基础上学唱第三乐段。演唱时要把握民歌的风格,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和较深的气息演唱。

歌曲的第二乐段要用弹性的声音和充沛的感情来演唱。其中,“就像钢刀插入敌胸膛,打得鬼子魂飞胆丧”两个短句最能表现中国人民爱憎分明的感情,务必引导学生唱好。在这里,唱好其中的重音、把握渐慢的速度颇为重要。

4.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无论是在演唱上还是在表演形式上,以致演唱中的情感处理上,都希望学生有创新的想法和做法。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看秧歌》 教学过程:

1.要引导学生注意歌曲的叙事性特征及地方特征。必要时,可给学生提供歌词或歌谱,并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方言性内容,进而理解歌曲的内容及艺术特点。

2.在聆听歌曲的过程中,要把感受、体验、理解其音乐内容(节奏、旋律、情绪、结构、风格等)放在重要位置上。

3.在理解音乐风格的问题上,不要求面面俱到的分析。但必须抓住几项突出的特点引导学生感知、理解、分析、评说。如:歌词的语言特征、歌曲中衬词的使用、旋律的调式特点等。

4.在可能的条件下,可鼓励学生边聆听边做表演。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小放驴》及《大起板》 教学过程:

1.初听两首乐曲的时候,要完整地聆听全曲。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乐曲的基本情绪并记住其中主要乐器的音色。

2.为深入理解乐曲的内容,要引导学生唱一唱乐曲的主要旋律。如:《小放驴》的谱例一;《大起板》第一段落的旋律。

3.复听乐曲时,要重点关注乐曲的地方风格表现在哪里。例如:乐曲的音乐体裁(如:《小放驴》为河北吹歌;《大起板》为河南曲子改编成的板胡独奏曲)。乐曲的主要表现手法(如:《小放驴》的“学舌”、“句句双”;《大起板》的句幅逐步增大及

“螺蛳结顶”)。乐曲最基本的艺术特色(如:《小放驴》是热情奔放、风趣幽默、歌唱性很强的;《大起板》是热情奔放、粗犷豪爽的。二者都具有我国北方地区音乐文化的共性特征,又都有自身独特的个性色彩)。

4.为了更好地认识、理解各地音乐的地方风格,最好将几首作品作有比较地聆听、分析及讨论。

教学反思:这首歌曲的背景有些同学不是很熟悉,但是对电影《铁道游击队》的故事大家还是不陌生的,结合电影故事对歌词的理解就比较容易了。但是对融入主人公的情感学生还是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在教学中我主要是在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情感上下功夫。通过聆听、视频欣赏、演唱、表演等各种方式,学生从一开始的模糊的理解,一步步对歌曲的情感有了一定的理解,但是毕竟那个年代离学生有距离,学生只能尽可能的去感受,结合自身的生活学习和社会上的一些现象,学生对爱国的思想了解的就更深入一些了。教学后记:

第五课

教 学 目 标:

火车印象

(一)能对以“火车”为题的音乐作品产生学习兴趣,乐于进一步体会音乐作品风格上的差异,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创造性地表现对火车及其它现代交通工具的印象。

(二)能够在学习运用歌曲中表情记号的基础上,以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火车来了》。记住并能解释什么是变拍子。

(三)欣赏《凯皮拉的小火车》和《太平洋231》,能够感受、体验节奏、速度、力度、旋律、音色等变化在表现音乐上的作用,并能以语言或动作等形式对音乐做出反应。教学重点: 以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火车来了》 教学难点: 能以语言或动作等形式对音乐做出反应。(一)课时分配

本单元可用3课时。

第一课时,学唱歌曲《火车来了》,欣赏《太平洋231》。

第二课时,欣赏《凯皮拉的小火车》,复习《火车来了》。第三课时,三首作品的分析,进行创作活动。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火车来了》 教学过程:

1.借助于挂图、录相、电影、电视片断及电脑课件等等手段介绍新疆的地理、民族、特产等,然后在朗诵歌词聆听范唱的基础上学习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把握歌曲的情绪。

2.这部歌曲的拍子是二拍子、三拍子反复变换的变拍子,另外还出现了许多表情符号,如保持音记号、下滑音记号、速度与力度记号等。对于这些知识的学习及应用应建立在直接感知的基础上,如请学生先看谱听范唱,提示学生关注自己所未接触或很少接触过的记号。请学生模仿或说出这些表情记号是怎样演唱的?为什么要这样演唱?它们表达了什么感情?

3.全歌可以先识谱再唱词,也可以直接唱词。从一开始就要根据歌曲情绪的需要把握住演唱的速度、力度。衬词及下滑音要自然而有民族持色。

4.可以使用自制的鼓(如纸盒)及自制的拨弦乐器(如橡皮筋)参与前奏、间奏的演奏。也可以用人声模拟火车前进的声音的烘托演唱的效果。

5.由于歌曲要变拍子,变速度、力度,最好由教师或学生指挥学生演唱,以便能统一演唱步调,取得较好的效果。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凯皮拉的小火车》 教学过程:

1.《凯皮拉的小火车》原为美国佐治亚洲塞芬拿市的音乐家埃伦·邓莱普开发并编写的,由盖蒂艺术教育研究院的高级项目官员杰弗里·帕琴博士编辑,并经东南音乐教育研究院院长李·哈里斯博士再次编校。为提供训练8年级学生理解与欣赏《凯皮拉的小火车》使用。该教学的设计是以学科为基础的,将音乐创作、历史、美学和评论诸学科融入到教学之中。

我们虽然也选《凯皮拉的小火车》作为教材,但它只是整个单元中的一部作品。受学科基础、教学目标及教学时间诸多因素影响,我们只能在参考其教学设计的基础上提出适用于我国音乐教学的建议。

2.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每一次欣赏安排不同的活动,提出不同的问题,以引导学生加深对作品的印象与理解。

(1)对作品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乐曲是否把你带上了穿越山野的一次火车旅行?你是否注意了音乐的节奏和音响?

(2)你知道什么是“凯皮拉”?这首乐曲的风格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你知道它是表现哪国文化的作品?

(3)你可以在地图上找到巴西吗?你知道它的地理、历史、民族吗?

(4)巴西的音乐中融合了哪些民族和地区的文化?

(5)作曲家是在哪一年创作的这部作品?当时巴西的情况如何?作曲家使用了哪些方法表现巴西农场的小火车?

(6)巴西的乐器音响效果如何,它们是怎样制做的?为什么要选择这些乐器?你可否制做一两件能有巴西乐器音色的乐器?

(7)你可以边听边唱音乐中的旋律吗?你能不能为旋律填上歌词演唱?这首歌的情绪是因乘火车而快乐的还是因沉重劳动而忧伤的?为什么?农场的人喜欢火车吗?(当时没有汽车、自行车)

(8)音乐中有哪些节奏令你感觉十分独特? 它与哪些你听过美洲、非洲、欧洲的音乐节奏和美国的流行音乐有相同之处吗?

(9)这首作品作曲家真是描写火车运行和火车乘坐人的心情的吗?

(10)此曲是《巴西的巴赫风格》组曲中的一首,从何处你觉得它是巴西的而又具有巴赫风格的作品?

以上的活动及问题仅供参考,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程度及教学时间加以设计。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太平洋231》 教学过程:

1.在欣赏时,应重点关注音乐节奏、速度、力度的变化,可以参考《凯皮拉的小火车》设计提出一些问题并组织相关的活动。

2.可以介绍作曲家奥涅格对机车火车头的感情。

3.比较讨论:对三部写火车的作品可进行比较与讨论。引导学生找出作品有哪些相同之处及不同之处,思考创作中模仿与描述的概念。

教学反思:火车是目前世界上交通运输的重要工具,也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主题,因此,在教学前,我注意让学生搜集有关火车的图片以及一些相关资料,或者是带来火车玩具,让学生更好的感知和回忆,主要让学生参与其中。

教学活动中,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探索创新引导学生从火车的外形特点及色彩上进行大胆想象,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为了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我在学生创作活动中,以小组为单位,要求每个小组或制作或剪贴或绘画的形式进行创作,这样,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群策群力,加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值得注意的是有个别学生性格内向,不太好表现自己,在其他学生制作过程中,他们往往成为旁观者,作为教师,要善于引导,鼓励他们参与到创作过程中。

教学后记:

第六课

美妙的音乐

教 学 目 标:

(一)能用饱满、有力、较有弹性的声音演唱《一二三四歌》,知道这首歌的音乐体裁,愿意参与这首歌的编创活动。

(二)喜欢聆听、演唱本课的三首歌曲,乐于了解音乐与人的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原意参加班级音乐会的活动。

(三)聆听《致音乐》和《美妙的琴声》,关注歌曲的内容、旋律、伴奏及结构形式,能够记住其主要的旋律。

教学重点: 用饱满、有力、较有弹性的声音演唱《一二三四歌》.教学难点: 关注歌曲的内容、旋律、伴奏及结构形式,能够记住其主要的旋律。课时分配:本课共用3课时完成。

采用以下方案:一课时用于欣赏《致音乐》和《美妙的琴声》;另一课时用于学唱《一二三四歌》;第三课时用于组织班级音乐会。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致音乐》和《美妙的琴声》 教学过程:

1.为激发学生的聆听兴趣,两首歌曲的初听务必要完整。聆听前要鼓励学生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音乐要素及音乐表现手段上的艺术表现力,思考歌曲所表达的内容。2.在分析、综合歌曲内容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唱一唱歌曲的旋律,哪怕是歌曲的旋律片段。《致音乐》的分析、综合,要关注歌曲的伴奏、前奏、间奏和尾声,尤其要关注它们与歌曲旋律之间的关系,以便初步认识艺术歌曲的特征。为深入理解歌曲的内容,可引导学生讨论课本上的音乐名言。分析、综合《美妙的琴声》,可引导学生聆听钢琴曲、小提琴曲等,以便学生进行比较地聆听,感受、体验不同表演形式的音乐风格。此外,要关注歌曲的结构形式和情绪变化特点。

3.分析、综合后,一定要完整地复听。在复听中,除了加深感受、体验外,尽量鼓励学生思考音乐与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关系的问题。这种思考,不一定非要得出什么结论不可。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一二三四歌》 教学过程:

1.学歌前要引导学生聆听原唱或范唱,感受、体验歌曲所表现的音乐情绪,思考歌曲所表现的生活内容。

2.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选择学唱的方法。学生识谱能力强的,可采用视唱法或借助乐器辅助的视唱法教唱;识谱能力一般的,可采用部分乐段视唱、另一部分听唱的方法教唱;识谱能力弱的,可采用听唱的方法教唱。

3.教唱歌曲时,要特别关注歌曲的情感表现和艺术处理问题,还要注意在这个过程中适当地渗透歌唱技能的教学和知识性的教学内容。如:呼吸方法、歌唱声音、音乐体裁等。4.要激发学生的创造积极性,鼓励学生编创和进行即兴表演。在这类活动中,要重在学生的参与,对学生编创的、表演的成果都要给予鼓励。

5.教学中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嗓音。不要长时间演唱,多用带弹性的轻声,偶尔地放开声音唱一唱。此处,课本上的记谱,其调高是为了识谱方便,并不适合学生的演唱。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调整调高。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组织班级音乐会 教学过程:

1.要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每个学生都要参与一项表演活动,尽量参与一项辅助性的后勤保障工作,以发掘学生的多种潜能。

2.组织工作对开好班级音乐会颇为重要,要发挥每个学生的创造性作用,还要引导学生骨干做好具体的准备工作。如:排练节目、编节目单、准备表演道具等。

3.班级音乐会是组织学生自评、互评和他评的良好机会,要注意引导学生发挥评价的激励、教育作用。

课后反思: 教师一开始播放学生熟悉的歌曲,让学生边唱边做动作,活跃

了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轻松的完成了教学任务。从这一课来看,我在教学实践中,我运用了练习法,模仿法,律动发,创造性。让学生知道音乐来源生活,而生活离不开音乐的道理。本课我是从欣赏歌曲入手,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给学生留下了初步的印象。以开门见山的提出有关歌曲的内容、要素和情感等问题,为进一步感受、体验、表现歌曲做好了铺垫。

在学生学唱的歌曲的过程中,采用了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判断正误,进而正确的唱好歌曲。还要用恰当的声音,清晰的咬字和吐字,活泼明朗的情绪,有表情地有艺术地有表现力地唱好这一课,这样不仅要引导学生能够、体验、理解、表现音乐的情感和形象,尤其要引导学生能够认识、理解、评价音乐的风格及文化内涵。

教学后记:

第四篇:2016春六年级音乐下册 第3课《黄河大合唱》教案1 花城版

第三课 黄河大合唱

教学内容:

1、介绍黄河及《黄河大合唱》。

2、练习轮唱《黄河大合唱》。教学目的:

1、学生初步了解黄河及《黄河大合唱》。

2、学生懂得轮唱这种演唱形式并能合作演唱《黄河大合唱》。

3、学生懂得从学习的内容想开去,关注音乐与相关艺术。

4、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准备:

1、PPT展示资料

2、学生搜集资料。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PPT展示中国地图,学生找出黄河。教师介绍黄河: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二、学生交流收集到的关于黄河的资料。(音乐与相关文化:古诗)

三、介绍《黄河大合唱》 创作背景: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在次年1月抵达延安后,写出了《黄河》词作,并在这年的除夕联欢会上朗诵了这部诗篇。冼星海听后非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冼星海抱病连续写作六天,完成了这部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型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之后,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传遍整个中国。《黄河大合唱》为我国现代大型声乐创作提供了光辉的典范。在六十年代后期,还被改编为钢琴协奏曲 作品介绍:作品共有八个乐章,每章开首均有配乐朗诵。

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本乐章运用领唱及合唱相呼应的演唱形式,描绘了船夫们与风浪搏斗的动人场 面以及登上河岸时的乐观情绪。

第二乐章:《黄河颂》(男声独唱)这个乐章运用了壮阔、热情、深切的音乐语言,歌唱黄河的雄姿,赞美五千年 的文化,颂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这首配乐诗朗诵由三弦伴奏。痛诉民族的灾难,歌颂时代的英雄。音乐会上往 往略去此段。

第四乐章:《黄水谣》(女声二部合唱)此乐章运用抒情而深切的旋律诉说日本侵略者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

第五乐章:《河边对口唱》(男声二重唱及混声合唱)这个乐章借用了锣鼓伴奏的一些手法,形象地叙述了流亡群众的悲惨遭遇,显 示了“大回老家去”的斗争决心。

第六乐章:《黄河怨》(女高音独唱)这首女高音独唱歌曲以悲惨缠绵的音调,唱出了被压迫、被侮辱的沦陷区妇女 的痛苦哀怨。

第七乐章:《保卫黄河》(轮唱)此曲运用卡农的手法,表现了中国人民奋起斗争的英雄形象,衬词“龙格龙格龙格龙”的加入则别具风格。

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以号角性、战斗性的音调,象征东方巨人为最后胜利发出呐喊,具有强烈的感 召力。

1、介绍轮唱:[轮唱]由两个、三个或四个声部演唱同一个旋律,但不是同时开始的齐唱,而是先后相距一拍或一小节出现,形成此起彼落,连续不断的模仿效果,称之为“轮唱”。属于多声部音乐,各声部既演唱同一个旋律,而又形成互相对比、交叉的效果。我国现代群众歌曲中常用轮唱这种形式。

2、结合《保卫黄河》说明轮唱的表现特点。[此起彼落,连续不断的模仿效果](听范唱、学生谈感受,教师小结。)

五、教师指导练习轮唱《保卫黄河》

1、先跟范唱练习齐唱。

2、练习轮唱。(注意速度要一致,要看指挥)

3、教师指导轮唱的技巧。(轮唱时,每一句的开始的第一个字要重唱,后面的词要唱得轻一点;速度一定要一致,合唱不是比赛,而是合作,在自己唱时要学会听其它声部的声音。

六、学生轮唱《保卫黄河》。

七、课堂小结: 今天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黄河,了解了《黄河大合唱》 及其创作背景和历史现实意义,而且知道了什么是轮唱,还学会了《保卫黄河》这首轮唱歌 曲。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学会从所学知识想开去,学会学习!3

第五篇:12册音乐教案

小学第十二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

青春放歌

教学内容:

(一)、学唱歌曲:1、《拉起手》。

(二)、欣赏《行星组曲》 活动与练习:

1、常用键盘音及记号。

2、节奏与音乐要素的练习。教学目标:

(一)、从演唱与欣赏活动中,感受与体验青春的气息,激励珍惜青春年华。

(二)、聆听《行星组曲》中的《火星——战争之神》、《金星——和平之神》及《木星——欢乐使者》,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记住主要的音乐主题,并为《欢乐颂歌》配诗或配画。

(三)、认识 常用变化音记号,学唱好《拉起手》中带有升记号的音。

(四)、通过学唱一首歌曲,感受其优美、流畅的旋律特点。教学重点:

三连音。教学难点:

变化音记号。教具:

录音带、课时:4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拉起手》 教学重点:

三连音。教学过程:

(一)、听辩节拍

(二)、欣赏《行星组曲》。

要求:(1)、边欣赏边拍出强拍。

(2)、说一说那一首是三拍子、那一首是二拍子?

1、学生欣赏;

2、教师讲解。

3、再次感知。

(三)、学唱一首青春的歌曲《拉起手 》。

1、熟悉歌词;

2、学生有感情朗读;

3、听范唱,感受音乐情绪。

4、听老师弹奏,感受并听辩:

(1)弱起小节。(2)三连音。

5、教师教唱(四)、练习:

1、全班齐唱;

2、分男女生唱;

3、点名演唱。

(五)布置作业:

熟练地唱会这首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活动与练习:

1、听辩节拍练习。

2、写出学习过的切分音节奏。

3、力度记号。

4、复习音名

教学重点:

切分音节奏、三连音

教学过程:

一、复习:

齐唱《拉起手》

二、导入新课:

(1)、节奏听辩:

①、X X | X.X X X | X X X X| X.X‖②、0 X | X.X X X | X X 0 X | X.X X ‖(2)、读、拍、唱、上述节奏。(3)、复习三连音:X X X ①、唱一唱《国歌》,感受三连音的唱法。②、复习并拍打三连音。(4)听琴弹奏感受歌曲的弱起小节。(5)、听琴学唱谱,注意三连音的唱法。(6)、听录音范唱,提醒学生歌曲难点。

(7)、学习歌词,体会三连音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8)、指导学生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9)、介绍李存的生平及作品。

(10)、复听录音范唱,感受歌曲的演唱效果、堂上练习:

1复习切分音的种类。

2、按强弱规律排列力度记号

3、音名知识,结合电子琴课进行。

(三)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一)、歌曲《拉起手》。

(二)、活动与练习:

1、视唱带有升记号的的旋律。2.听辩变化音。

(三)、常用变化音知识。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略)

(二)、听辩变化音。(练一练④)

(三)、音乐知识:常用变化音记号。

1、升记号—将指定音高升高半音。

2、降记号—将指定音高降低半音。

3、还原记号—将已升高或降低的音还原。

4、书写方式。

(四)、视唱带有升记号的练习曲。(练一练①②)

(五)学生自己练习。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一)、学唱《拉起手》

(二)欣赏新歌《飞来地花瓣》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音乐知识:常用变化音记号。

1、升记号—将指定音高升高半音。

2、降记号—将指定音高降低半音。

3、还原记号—将已升高或降低的音还原。

4、书写方式。

(2)视唱带有升记号的的旋律。

二、新授:

1、学唱《拉起手》

2、复习《国歌》

3、欣赏新歌《飞来地花瓣》(设问:情绪、感受)(1)、听录音范唱,感受变化音的音响效果。(2)、学习带声记号的乐句。(3)、学习曲谱,跟琴进行。

(4)、学唱歌词,注意一字多音的唱法。(5)、歌曲处理。(6)、跟录音伴奏演唱。

三、巩固练习:

四、布置任务。

第二课

亚洲弦歌

教学目标

(一)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感受亚洲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喜爱亚洲民族、民间音乐,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世界多元音乐文化。

(二)学会演唱日本歌曲《邮递马车》,体会歌曲的欢快情绪,并能够用较快的速度来演唱歌曲。

(三)聆听印度歌曲《摇蓝曲》和科威特歌曲《运动会开幕曲》,领会这两首歌曲的民族风格特点,能够在3首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歌曲中辨出其中1首亚洲风格特点的歌曲。

(四)知道西塔尔、甘美兰、独弦琴等代表性亚洲民间乐器,并能听辨出这些乐器的音色。教学课时:4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听赏《摇篮曲》《运动会开幕曲》。

(二)、活动与练习。教学目标:

(一)、通过听赏《摇篮曲》,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

(二)、通过活动与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与巩固所学到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三)知道西塔尔、甘美兰、独弦琴等代表性亚洲民间乐器,并能听辨出这些乐器的音色。教具:

录音机、教学欣赏带。教学过程

(一)、听辩音程与和弦:

1、纯五度、大三度、小三度。

2、听辩和弦:大三和弦、小三和弦。

3、要求:听辩和声的色彩。

(二)、听赏《摇篮曲》

1、欣赏录音范唱一次,感受歌曲的情绪。

2、听弹奏看歌词,了解作品内容。

3、复听并找出歌曲中的变化音,体会变化音的作用。

4、感受带X X.X X ― |节奏的旋律效果,出现了多少次?

5、找出相同旋律与不同旋律,感受音乐中的重复与变化。

(三)、听唱歌曲,熟悉旋律。

(四)、与《运动会开幕曲》比较,从下面几方面进行:

1、拍子:变换拍子。

2、节奏:先短后长。

3、旋律的走向:下行。

4、速度:稍慢。

5、小结:音乐要素对歌曲表现的作用。

6、谈谈欣赏后的感受。

(五)、活动与练习:

1、听辩节奏 :按课本要求进行。

2、辨别乐器,说出属于哪个乐器组,并把答案写在括号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听赏亚洲民间乐器乐曲片段;

(二)、学会演唱日本歌曲《邮递马车》。教学目标

(一)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感受亚洲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喜爱亚洲民族、民间音乐,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世界多元音乐文化。

(二)学会演唱日本歌曲《邮递马车》,体会歌曲的欢快情绪,并能够用较快的速度来演唱歌曲。教学过程:

一、复习:

唱《摇篮曲》

二、新授:

1.听赏亚洲民间乐器乐曲片段;

(1)、《七朵丁香花》;

(2)、《狮子舞》;

(3)、《山林》;

(4)、《拉贾斯坦民间音乐》。

2、学唱日本歌曲《邮递马车》;

1、熟悉歌词;

2、学生有感情朗读;

3、听范唱,感受音乐情绪。

4、教师教唱

三、练习:

1、全班齐唱;

2、分男女生唱;

3、点名演唱。

四、布置作业:

熟练地唱会这首歌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一)、通过听赏《摇篮曲》,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

(二)、通过活动与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与巩固所学到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三)知道西塔尔、甘美兰、独弦琴等代表性亚洲民间乐器,并能听辨出这些乐器的音色。教学过程:

(一)新授;

1.充分利用范唱 通过范唱使学生对歌曲的情绪有一个清晰、完整的印象,激发学生对歌曲学习的兴趣。可充分利用歌曲演唱录音,必要的话可多听几遍。歌曲的介绍可少讲一些,留给学生在聆听范唱后进行简单的讨论或议论,让他们自己去感受、分析。

2.注重歌曲感情处理 引导学生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来演唱歌曲,表达歌曲的情绪。歌曲艺术处理的主要方法,一方面充分利用教师(或音像资料)的示范,另一方面通过讨论、比较,让学生自己来探索歌曲情感的处理,试一试,究竟怎样演唱效果更好。要使学生真正从音乐的表现上,学会如何理解、表达歌曲的感情。

3.注意教歌方法 学习演唱这首歌曲对六年级学生来说,可能有一定难度。歌曲较长,速度较快,其中有男、女声交替演唱等。为使学生尽快学会、唱好这首歌曲,可多利用录音范唱,并辅之以听唱法。尽量不用将歌曲速度放慢、逐句逐段地进行视唱的方法,因为这样会改变歌曲情绪,使学生失去兴趣。

4.编配打击乐伴奏 选择和设计适当的打击乐器和节奏型为歌曲《邮递马车》伴奏,可使歌曲演唱效果增色。可选用两、三件打击乐器,如串铃、双响筒和铃(或三角铁)等。节奏型可让学自行设计,以模仿马车行驶的音响效果。

(二)、练习:

1.演唱《邮递马车》并伴奏;

2、演唱《摇篮曲》。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一)、通过听赏《摇篮曲》,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

(二)、通过活动与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与巩固所学到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三)知道西塔尔、甘美兰、独弦琴等代表性亚洲民间乐器,并能听辨出这些乐器的音色。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欣赏歌曲《摇篮曲》和《运动会开幕曲》

1.注重感受音乐 这两首歌曲有浓烈的民族特色。可以采用“先听后讲”的方法。教师先不作任何介绍,仅提出

一、两个问题,让学生倾听之后,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讨论,引导得出结论。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感受音乐。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倾听音乐,讲解必须十分精简,切不可将教参上的内容照搬给学生。

2.模唱欣赏曲中的片段 这两首歌曲中部有比较突出的、简短的乐句,可以在欣赏过程中引导学生模仿。比如:《摇篮曲》中的开头第一句(课本上有旋律性示意图)。《运动会开幕曲》中的:

和 和

可以在欣赏一遍以后,挑出个别的乐句(如上例),让学生模仿学习,熟悉之后再听时要求学生小声随着哼唱。

3.比较的方法 这是欣赏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对比要有明确的目的(事先提出听辨要求),并注意对比的难易程度(对比力求明显,使多数学生能够辨认),例如课本上要求学生听辨3首歌曲片段各是哪个地区(欧洲;拉丁美洲;亚洲)的歌曲?拉丁美洲歌曲是六年级上学期学习过的,欧洲歌曲也是学生平时熟悉的,只要选择的歌曲对比明显,学生比较熟悉,多数学生应该能够辨别。

三、欣赏“亚洲民间器乐器曲片段”

1.感受乐器音色和认识乐器这里选择的4首器乐曲片段,是为了让学生知道几种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并能够听辨它的音色,不要求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其他方面。结合课本上的画面,注意聆听乐器的实际音响。有条件的话,使用音像资料和软件。

2.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可以采用先不向学生介绍乐器和乐曲,而是先听音乐片段,启发学生自己去感受、体验音乐的情绪,并在此基础上辨别乐器及其音色特点。或者在课本上的4种乐器和乐曲当中做选择。然后进行讨论、归纳。还可以与课外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将平时了解、喜欢的亚洲音乐介绍给大家,也可以让学生尝试制做一两种乐器。

四、与社会课相联系

六年级学生在社会课上正在学习世界地理。亚洲部分是否已经学习过,教师要在课前进行了解。本单元涉及到的亚洲国家地区知识,要和地理课上的内容相联系。尽可能让学生自己讲述,教师不必过多讲解。第三课 do re mi 教学内容:

(一)、学唱歌曲:《do re mi》。

(二)欣赏《do re mi》

(三)五线谱知识学习教学目标:

(一)知道音乐记谱法是人类为记录、保留、传播音乐而创造的。有乐于通过识谱自己学习音乐的愿望。

(二)欣赏并学唱歌曲《Do Re Mi》,从中体验并表现学习五线谱的快乐。(三)学习五线谱知识,能将五线谱(高音谱表)C调单旋律译成简谱。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风格。教具:

录音机、教学欣赏带、节奏卡。课时:4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歌曲《do re mi》。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风格。教学过程:

(一)、发生练习(略)

(二)、听拍节奏:

1、XX | X X X X X 0 |

2、XX | X X XXXX X.X X |

3、X | X.X X X X X X X |

(三)、学习《do re mi》。听录音范唱,感受歌曲节奏。

1、分析歌曲节奏的点。

2、读拍难点节奏。

3、再听录音范唱一次。(1)、说出歌曲的情绪

(2)、那些音乐要素影响歌曲的风格/

4、学唱歌曲。(1)、跟琴学唱谱。(2)、按节奏读歌词。(3)、学唱歌词。

(4)、用红笔连起旋律线,分析有何特点及表现作用。

旋律特点:上下起伏 同音反复 上下起伏 歌曲处理:启发学生用不同力度及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

5、再欣赏一次录音范唱,感受歌曲风格。

(四)巩固练习

1、全班齐唱;

2、分男女生唱;

3、点名演唱。

(五)、布置作业:

熟练地唱会这首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五线谱知识学习教学目标:

(一)知道音乐记谱法是人类为记录、保留、传播音乐而创造的。有乐于通过识谱自己学习音乐的愿望。

(二)学习五线谱知识,能将五线谱(高音谱表)C调单旋律译成简谱。教学过程;

一、复习:

演唱《do re mi》

二、新授:

1、简谱;

2、音名、唱名:

3、音符、休止符、附点音符;

4、拍子、拍号;

5、调号。

三、学生看书,记知识;

四、总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一)、《do re mi》。(复习)

(二)、比较五线谱和简谱特点。教学重点:

五线谱学习教学过程:

一、学唱与欣赏《Do Re Mi》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识谱的兴趣选用此教材。学生可以听一听,唱一唱,也可以唱一唱、听一听,达到借助所标注的唱名熟悉五线谱的目的即可。

二、“实践与创造”

其中的各项活动要分散在教学活动之中进行。例如第二题可以在讲乐谱知识前进行,第三题可以在介绍各种乐谱时做,第四题可以在讲图形谱时做,第五题在本单元结束前做。

三、总结。

第四课时

第四课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教学内容:

(一)、音乐知识:介绍各地民歌。

(二)、欣赏一组民歌。

(三)、学唱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四)、活动与练习教学目标:

(一)能够积极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喜欢黄河地区的民歌及民间音乐,并乐于了解其音乐文化。

(二)能够用不同的力度、速度及情感演唱《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并能给这首歌设计一种演唱形式。

(三)聆听女声合唱《看秧歌》,感受、体验歌曲欢快、活泼、风趣幽默的音乐情绪以及山西民歌的地方特点。

(四)聆听河北吹歌《小放驴》、河南板胡独奏《大起板》,能够听辨管子、唢呐、板胡的音色,感受、体验《小放驴》那风趣、泼辣的音乐情绪及河北民间音乐的地方特点,感受、体验《大起板》那热情、奔放的音乐 情绪及河南民间音乐的地方特点。教学重点:

欣赏各类型的民歌。教具:

录音机、教学欣赏带。课时:4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音乐知识:介绍民歌。

(二)、欣赏民歌《看秧歌》、《小放驴》 教学重点:

感受民歌风格。教学过程:

(一)、课前欣赏:VCD民歌片段欣赏并导入“民歌”。

(二)、民歌:自学课本关于民歌的介绍。

(三)、民歌欣赏:

1、民歌介绍。(略)

2、欣赏:《看秧歌》。

(1)、结构:序奏、四个小段、尾声。(2)、启发学生自创图谱表示民歌结构。(3)、欣赏要求:按课本要求进行。

3、欣赏《小放驴》。

(1)、欣赏全曲:①结合放映有关介绍河北景色的VCD,视觉和听觉结合,加强感受。②图谱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介绍地秧歌“跑驴”,帮助了解作品敞产生的背景,激发学生欣赏的兴趣。

4、欣赏《大起板》: ①、简介。(见课本内容)

②、欣赏全曲,感受每段旋律的情绪特点。

③视听结合,着重感受弦乐器音色的柔美与细致。

5、欣赏《沂蒙山小调》 ①、介绍小调的特点。②山东民歌。

③、欣赏,了解这种民歌的节奏特点及乐曲的情绪。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能正确跟唱。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什么是民歌?

2、你知道那些民歌?

二、新授: 学唱歌曲。(1)、跟琴学唱谱。(2)、按节奏读歌词。(3)、学唱歌词。

(4)、用红笔连起旋律线,分析有何特点及表现作用。

旋律特点:上下起伏 同音反复 上下起伏 歌曲处理:启发学生用不同力度及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

(5)、再欣赏一次录音范唱,感受歌曲风格。

三、巩固练习

1、全班齐唱;

2、分男女生唱;

3、点名演唱。

四、布置作业:

熟练地唱会这首歌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一)、学唱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二)仔细欣赏一组民歌。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略)

(二)、演唱《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1.齐唱; 2.分男女唱; 3.分小组唱。

(三)、聆听《看秧歌》

1.要引导学生注意歌曲的叙事性特征及地方特征。必要时,可给学生提供歌词或歌谱,并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方言性内容,进而理解歌曲的内容及艺术特点。

2.在聆听歌曲的过程中,要把感受、体验、理解其音乐内容(节奏、旋律、情绪、结构、风格等)放在重要位置上。

3.在理解音乐风格的问题上,不要求面面俱到的分析。但必须抓住几项突出的特点引导学生感知、理解、分析、评说。如:歌词的语言特征、歌曲中衬词的使用、旋律的调式特点等。

4.在可能的条件下,可鼓励学生边聆听边做表演。

(四)、练习;

(五)、总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仔细欣赏一组民歌。教学过程:

(一)、聆听《看秧歌》

(二)聆听《小放驴》及《大起板》

1.初听两首乐曲的时候,要完整地聆听全曲。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乐曲的基本情绪并记住其中主要乐器的音色。

2.为深入理解乐曲的内容,要引导学生唱一唱乐曲的主要旋律。如:《小放驴》的谱例一;《大起板》第一段落的旋律。

3.复听乐曲时,要重点关注乐曲的地方风格表现在哪里。例如:乐曲的音乐体裁(如:《小放驴》为河北吹歌;《大起板》为河南曲子改编成的板胡独奏曲)。乐曲的主要表现手法(如:《小放驴》的“学舌”、“句句双”;《大起板》的句幅逐步增大及“螺蛳结顶”)。乐曲最基本的艺术特色(如:《小放驴》是热情奔放、风趣幽默、歌唱性很强的;《大起板》是热情奔放、粗犷豪爽的。二者都具有我国北方地区音乐文化的共性特征,又都有自身独特的个性色彩)。

4.为了更好地认识、理解各地音乐的地方风格,最好将几首作品作有比较地聆听、分析及讨论。

(三)、积极调动同学的参与精神

为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积极性,教师要创设师生共同发现、探索、研究音乐的学习氛围。一切结论性的观点和意见,都尽量交给学生去得出。即或是学生中有分歧意见,也应该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观点或留待课后继续探讨,教师要避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

(四)自制乐器的注意事项

用芦苇管制做吹奏乐器应注意以下问题:选择苇管时,要基本成熟但不干透,以免制做中劈裂;将苇管的一端逐步挤压成接近一字形的管口;将压扁的一字管口用小刀适当刮薄,边做边试着吹奏,切勿刮得过分。

用树叶制做吹奏乐器应注意:选类似于柳树叶的叶片;将叶片卷成逐步加粗的圆筒状,管口要保持双簧状;待圆筒做好后,先用细线将其捆住,尔后将双簧管口的一端压扁即成。

制做吹管乐器时,要提醒学生保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

(五)布置任务

第五课 火车来了

教学内容:

(一)、音乐知识:介绍西洋乐器。

(二)、欣赏:《凯皮拉的小火车》、《太平洋231》。

(三)、学唱歌曲:《火车来了》。

教学目标:

(一)能对以“火车”为题的音乐作品产生学习兴趣,乐于进一步体会音乐作品风格上的差异,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创造性地表现对火车及其它现代交通工具的印象。

(二)能够在学习运用歌曲中表情记号的基础上,以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火车来了》。记住并能解释什么是变拍子。

(三)欣赏《凯皮拉的小火车》和《太平洋231》,能够感受、体验节奏、速度、力度、旋律、音色等变化在表现音乐上的作用,并能以语言或动作等形式对音乐做出反应。教学重点:

欣赏《凯皮拉的小火车》、《太平洋231》。教具:

录音机、录音欣赏带、VCD。课时:4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西洋乐器中的圆号、双簧管等。

(二)、欣赏《凯皮拉的小火车》。教学过程:

(一)、课前欣赏,激趣导入: 1.《凯皮拉的小火车》原为美国佐治亚洲塞芬拿市的音乐家埃伦·邓莱普开发并编写的,由盖蒂艺术教育研究院的高级项目官员杰弗里·帕琴博士编辑,并经东南音乐教育研究院院长李·哈里斯博士再次编校。为提供训练8年级学生理解与欣赏《凯皮拉的小火车》使用。该教学的设计是以学科为基础的,将音乐创作、历史、美学和评论诸学科融入到教学之中。

我们虽然也选《凯皮拉的小火车》作为教材,但它只是整个单元中的一部作品。受学科基础、教学目标及教学时间诸多因素影响,我们只能在参考其教学设计的基础上提出适用于我国音乐教学的建议。

2.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每一次欣赏安排不同的活动,提出不同的问题,以引导学生加深对作品的印象与理解。

(1)对作品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乐曲是否把你带上了穿越山野的一次火车旅行?你是否注意了音乐的节奏和音响?(2)你知道什么是“凯皮拉”?这首乐曲的风格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你知道它是表现哪国文化的作品?(3)你可以在地图上找到巴西吗?你知道它的地理、历史、民族吗?(4)巴西的音乐中融合了哪些民族和地区的文化?(5)作曲家是在哪一年创作的这部作品?当时巴西的情况如何?作曲家使用了哪些方法表现巴西农场的小火车?(6)巴西的乐器音响效果如何,它们是怎样制做的?为什么要选择这些乐器?你可否制做一两件能有巴西乐器音色的乐器?(7)你可以边听边唱音乐中的旋律吗?你能不能为旋律填上歌词演唱?这首歌的情绪是因乘火车而快乐的还是因沉重劳动而忧伤的?为什么? 农场的人喜欢火车吗?(当时没有汽车、自行车)(8)音乐中有哪些节奏令你感觉十分独特? 它与哪些你听过美洲、非洲、欧洲的音乐节奏和美国的流行音乐有相同之处吗?(9)这首作品作曲家真是描写火车运行和火车乘坐人的心情的吗?(10)此曲是《巴西的巴赫风格》组曲中的一首,从何处你觉得它是巴西的而又具有巴赫风格的作品?(三)欣赏《太平洋231》

1.在欣赏时,应重点关注音乐节奏、速度、力度的变化,可以参考《凯皮拉的小火车》设计提出一些问题并组织相关的活动。

2.可以介绍作曲家奥涅格对机车火车头的感情。(四)比较讨论

对三部写火车的作品可进行比较与讨论。引导学生找出作品有哪些相同之处及不同之处,思考创作中模仿与描述的概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火车来了》。

教学重点:歌曲学习,熟悉结构特点。教学过程:

(一)学唱《火车来了》

1.借助于挂图、录相、电影、电视片断及电脑课件等等手段介绍新 疆的地理、民族、特产等,然后在朗诵歌词聆听范唱的基础上学习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把握歌曲的情绪。

2.这部歌曲的拍子是二拍子、三拍子反复变换的变拍子,另外还出现了许多表情符号,如保持音记号、下滑音记号、速度与力度记号等。对于这些知识的学习及应用应建立在直接感知的基础上,如请学生先看谱听范唱,提示学生关注自己所未接触或很少接触过的记号。请学生模仿或说出这些表情记号是怎样演唱的?为什么要这样演唱?它们表达了什么感情? 3.全歌可以先识谱再唱词,也可以直接唱词。从一开始就要根据歌曲情绪的需要把握住演唱的速度、力度。衬词及下滑音要自然而有民族持色。

4.可以使用自制的鼓(如纸盒)及自制的拨弦乐器(如橡皮筋)参与前奏、间奏的演奏。也可以用人声模拟火车前进的声音的烘托演唱的效果。

5.由于歌曲要变拍子,变速度、力度,由教师或学生指挥学生演唱,以便能统一演唱步调。

6、小结。

第三课时

第六课 大合唱、组歌

教学内容:

(一)、音乐知识:

1、大合唱。

2、组歌

(二)、欣赏:

1、大合唱:(1)、《黄河大合唱》中的第一、二、八乐章。

2、组歌:(2)、《长征组歌》。

(三)、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教学目标:

(一)、通过介绍大合唱与组歌的形式与特点,增长音乐知识,提高鉴赏音乐的能力。

(二)、通过欣赏《黄河大合唱》与《组歌》,从那委婉动听与气势磅礴的歌声中,了解国内革命战争与抗战中,人民所遭受的苦难与在党领导下抗击敌人的英雄业绩,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的激情。

(三)、指导学生用满怀激情、斗志昂扬的歌声唱出我们的时代面貌。教学重点:欣赏。教具:

录音机、录音欣赏带。课时:6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欣赏《黄河大合唱》。

(二)、学唱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教学过程:

(一)、欣赏《黄河大合唱》。

1、介绍“大合唱”内容,通过讨论引出《黄河大合唱》。

2、介绍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激发学生欣赏兴趣。

3、简介《黄河大合唱》八个乐章。(体现作品的完整性)

4、重点欣赏:(1)、《黄河船夫曲》 混声合唱。

(2)、《黄河颂》 男声独唱。(3)、《黄水谣》 女声二重唱。(4)、《怒吼吧,黄河》 混声合唱。

(二)、欣赏过程:

1、欣赏〈黄河船夫曲〉,先视唱第一、二乐句,加深印象。

2、欣赏《黄河颂》:朗读歌词与介绍歌曲内容相结合,帮助了解作品。

3、欣赏《黄水谣》。:教师范唱,激发学生情感。

4、欣赏《怒吼吧,黄河》:启发学生了解作品的曲势结构。

(三)、欣赏后,师生共同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欣赏《长征组歌》。

1、自学“组歌内容”,了解组歌的组成。

2、重点欣赏内容:《遵义》、,《四渡》、《过雪山》、《吴起镇》、《大会师》。

3、介绍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激发学生欣赏兴趣(1)、作者;萧华。

(2)、背景:为纪念长征三十周年而作。

(3)、表现内容:生动描写了红军长征的壮阔伟大,展示了工农红军的光辉形象,展现了长征中时间十个不同战斗画面。

4、欣赏过程:

(1)、《告别》—— 混声合唱:描绘了红军急切上征途,战略大转移去远方的情景,揭示长征的历史背景。

(2)、《突破封锁线 》—— 二部合唱与轮唱:表现了浴血奋战的场面。

(3)、《遵义会议放光》—— 女声二重唱、女声伴唱和混合。展示了结束左倾、确立毛泽东领导的正确路线,预示了未来革命形势将出现波澜壮阔的胜利场景。

(4)、《四渡赤水出奇兵》—— 领唱与合唱:表现人民支援红军的鱼水之情及四渡赤水的场面。

(5)、《飞跃大渡河》——混声合唱。

31(6)、《过雪山草地》 男高音合唱:结合学过的语文课,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7)、《吴起镇》——齐唱、二声部合唱:胜利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热烈场景。

(8)、《祝捷》—— 领唱与合唱。

(9)、《报喜》—— 领唱与合唱:各方面军到达陕北(10)、《会师 》—— 混声合唱:胜利大会师。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我们走在大路上》。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略)

(二)、学习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

1、听录音范唱,感受歌曲的进行曲风格。

2、解决歌曲难点:学习副歌第二声部。(1)、听、唱六度大跳音程及升F音。(2)、分声部学唱。

3、学唱主歌部分:(1)、视谱。

(2)、学唱歌词。(3)、分声部唱歌词。(4)、齐唱与合唱部分练习。

4、歌曲处理:

(1)、突出强拍,用中速演唱。(2)、听录音范唱,感受进行曲的特征。(3)、完整的演唱。

下载新版花城版六年级下册 第12册音乐教案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版花城版六年级下册 第12册音乐教案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12册音乐教案

    第一 单 元《明天的太阳更美丽》 教学内容:《毕业歌》 《明天的太阳更美丽》 《凤凰展翅》 《共同走向未来》 教学目标: 1、欣赏这首歌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引导学生准确的把握......

    音乐12册教案

    第一课 青春放歌 教学内容: (一)、学唱歌曲:1 、《拉起手》。(二)、欣赏《行星组曲》 活动与练习:1、常用键盘音及记号。 2、节奏与音乐要素的练习。 一、教学目标: (一)、从演唱与欣......

    花城版音乐教案第2册(最终定稿)

    第一单元 我爱珠江●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通过学唱歌曲《翠亨村出了个伟人》,让学生了解我国伟人孙中山,并启发学生爱伟人、爱珠江,爱祖国的情怀。 教学目标二:通过学唱《落水......

    2017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花城版)

    第1课《小白菜》 教学内容 欣赏歌曲《小白菜》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歌曲《小白菜》,体验感受乐曲中音乐作品旋律线条级进下行,每句落音依次下跌,形成带有哭泣性质的音调,深......

    2015花城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音乐的风格 第1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秧歌舞曲》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体验我国北方地区的秧歌舞,培养学生热爱我国民族民间艺术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爱......

    花城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一年级音乐教案 第一课 童谣新唱 教学内容: 1、学唱与欣赏歌曲《落雨大》 2、学唱《海娃变油娃》 3、观看《第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音像视频》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

    一年级音乐下册花城版音乐教案

    第一课 童谣新唱 教学内容: 1 、学唱与欣赏歌曲《落雨大》2、学唱《海娃变油娃》 3、观看《第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音像视频》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学唱《落雨天》《海娃变油......

    一年级音乐下册花城版音乐教案

    一年级音乐下册花城版音乐教案 第一课 童谣新唱 教学内容: 1 、学唱与欣赏歌曲《落雨大》 2、学唱《海娃变油娃》 3、观看《第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音像视频》教学目标: 1、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