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6、《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本站推荐)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表达对雷锋叔叔的崇敬之情,并读出诗歌的节奏感。
2.感悟语言描写的重要,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3.学习能力、朗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4.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激发学习兴趣。
5.通过学习课文教育学生成为一个像雷锋一样乐于助人,对社会有帮助的人。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感悟理解一些词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表达对雷锋叔叔的敬爱之情。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教育学生成为一个像雷锋一样乐于助人,对社会有帮助的人。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及关于雷锋的文本资料。2资源平台。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情感
1播放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出示雷锋的照片。2简单介绍雷锋的事迹。
板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齐读课题
二、品读诗歌,体会情感(一)自读课文,认读生字词。1出示自学要求:
⑴自由读文,划出生字词语,多读几遍。⑵检查生字词语的认读。⑶再读课文,读正确,流利。
(4)指名分小节读课文。(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朗读带,思考,这首诗歌讲了雷锋叔叔几件事?分别是什么事?
2、指名回答。板书:送迷路的孩子
送年迈的大娘
3、“冒”“背”“踏”“泥泞路上的脚窝”“洒下的汗滴”向我们描绘了雷锋全心全意帮助别人,十分辛苦的情景。
4、“足迹”和“露珠”的深刻含义: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是高尚的,大家牢记在心。5指导朗读:重点指导两个“你在哪里”。
第二个比第一个语气加重,语调拖长,要读出深情呼唤的语气,要根据情感的起伏,读出急与缓的变化。小溪和小路的话,语速稍慢,娓娓道来,“瞧”以后的诗句可适当提高音调。
6、读最后一节,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1)预设:雷锋叔叔已经牺牲了,可是诗的最后却说“终于找到了”,这是为什么呢?(愿意奉献爱心的人都是“雷锋”。)
(2)说说最后一句话:“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的理解。雷锋叔叔时时处处都想着别人,把爱心洒遍了祖国各地。联系全诗,我们也许还能领悟到诗人在这句话里寄托的深层含义,那就是希望处处都有活雷锋存在,奉献爱心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三、指导书写生字。
1、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2、指名说书写时要注意哪些格式。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习书写。
5、展示评议。
6、给生字组词。
第二课时
一、导入复习。
认读生字词语
指名朗读课文
二、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1反复朗读,把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读出来。2背诵课文。
3完成课后练习,默读“我知道”中的资料。4读记课后练习中的短语,倡导学生积累词语。
三、寻找身边的雷锋。
1读文后的学习伙伴的话,想一想我们身边有哪些像雷锋叔叔一样的人呢?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由畅谈。
用这样的句式练习:雷锋叔叔就在我们班级里,你看,我们班的 就是小雷锋,我想对他说:“。”
2你想对雷锋叔叔说些什么?
四、拓展。
1、雷锋叔叔做的好事数也数不清,课外大家可以阅读《雷锋的故事》,多了解了解雷锋叔叔的事迹。
2、寻找身边的雷锋。留意观察身边的好人好事,看看谁是助人为乐的活雷锋。
板书设计:
雷锋叔叔 你在哪里
小溪 冒 泥泞
小路 踏 荆棘
哪里需要献爱心 就出现在哪里
第二篇:6、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教学
课
题:
6、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授课时间:2007/3/8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课文的感情朗读、背诵。将奉献旨意内化心灵,外化行动。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投影仪、卡片、轻音乐伴奏带、图片、古筝曲。教学流程:
第 一 课 时
一、激情导趣。
1、小鹿、泉水以为别人带来了快乐,从而自己也感到快乐。然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一个人:他的一生中是在以帮助别人为快乐中度过的。(出示:雷锋画像)看,他是谁?板书:雷锋叔叔,他离开我们已经很多年了,我们到哪里去寻找他呢?板书:你在哪里(齐读课题。)
2、对“雷锋叔叔”的了解随机识记书写:“锋、叔”二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法指导:
(投影出示)标注:标出诗节。
识记:标出生字、新词及不认识的字词,问一问,记一记。
想想:结合“我知道”中的两条消息,想:雷锋叔叔,在哪里?(讨论)
2、讨论小组长检查自学情况,教师巡视。
师生流抽读: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必须快速记准字音),举手抢答组词。齐读:去拼音读(平翘舌、前后鼻音拼读一遍,连 读三遍)
三、写字指导。
1、观察我会写的字,说发现。
2、范写以下几个字:滴:右半部,不要写成“商”。洒:不要写成“酒”。泥:字右下的“匕”先写撇。泞:宝盖宜小,横要略长。
3、学生练比,教师巡视指导。(播放古筝曲)
4、展示交流。
四、认读新词
(投影出示)冒着 泥泞 脚窝 足迹 年迈 洒下 汗滴 寻觅终于 献出 爱心 荆棘
五、重点识字:(读不熟的字放到句子中记一记)
六、同桌互读,打五角星。第二
课
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词。听写生字。
二、朗读感悟。
1、读
范读入境。(播放轻音乐、出示图片)
2、听:脱离课本,看图、倾听。
3、想:就听到的内容展开想象。
4、思:沿着“弯弯的小路、长长的小溪”我们听到了什么。
5、悟
a、练读(四人为一组)
b、汇报(小组比赛汇报朗读)重点指导品读下列句子:第一个“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应“急”。第二个“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应“缓”(体现情感的起伏)小溪和小路的话,语速稍慢,娓娓道来。“瞧”后面的诗句提高音调。(全文的感情基调:深情地)c、配乐朗诵。(全班,再一次感悟)
d、感悟明理:
“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在哪里。”
表层含义:雷锋叔叔时时处处想着别人,哪里需要他,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深层含义:希望人间处处都有像雷锋这样的人存在,把爱大把大把地撒向那些需要我们的人。
e、明理导行:(想得到别人的尊敬你首先要尊敬别人,要想得到他人的帮助你首先要帮助他人。)情境对话练习:一生随意站起来说:“如果我„„”想好的起来说:“我会„„”
三、积累
(投影出示)好词:弯弯的小路
蒙蒙的细雨 温暖的春风 晶莹的露珠名句:
1、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2、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
3、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做好事,不做坏事。
拓展练习:弯弯的()
长长的()
温暖的()
晶莹的()
蒙蒙的()
四、练习背诵课文。
五、作业布置: 准备“雷锋叔叔知多少”的故事会。课后反思:
雷锋的名字经常被人们挂在嘴边,我们都知道他是一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解放军战士。但这篇课文跟孩子们的时代背景、文化底蕴相差太大。因此,孩子在课堂上是否动情是上好这类文章的关键。如何让孩子动情呢?一是树立形象,在导入课文时教师要非常庄严、神圣地介绍雷锋,他的生平、事迹、别人对他的评价等等,让学生对雷锋肃然起敬,帮助学生增加对课文背景及相关内容的了解,激起他们内心深处为雷锋人格震撼这样一种情感和学习的强烈欲望。二是深化形象,就是要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与文字相关的表象,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将语言转化为形象鲜明的内心现像,使语言和生动的表象建立心理联系。怎样让孩子对人物粗浅的认识走向人物内心世界,体察人物的内涵呢?在这篇文章中我采用把诗歌内容让学生编讲故事的方式,通过讲故事使学生把雷锋冒雨抱小孩、踏荆棘背大娘的形象典型化、具体化、鲜明化,在此练习中,学生对雷锋的感动不再肤浅,体验深刻了,学生才会觉得有意思、有趣味,才会有神情并茂的倾诉。三是情感的延伸,就是引导学生体会和揣摩文章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如果文章仅仅停留在“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的表层意思,那我们学习这篇文章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所以通过我们班里也有很多小雷锋,快来夸一夸吧,再用句式的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感悟到,我们的世界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将会变成更美好的明天这一思想思想境界。
课
题:
6、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授课时间:2007/3/8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课文的感情朗读、背诵。将奉献旨意内化心灵,外化行动。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投影仪、卡片、轻音乐伴奏带、图片、古筝曲。教学流程:
第 一 课 时
一、激情导趣。
1、小鹿、泉水以为别人带来了快乐,从而自己也感到快乐。然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一个人:他的一生中是在以帮助别人为快乐中度过的。(出示:雷锋画像)看,他是谁?板书:雷锋叔叔,他离开我们已经很多年了,我们到哪里去寻找他呢?板书:你在哪里(齐读课题。)
2、对“雷锋叔叔”的了解随机识记书写:“锋、叔”二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法指导:
(投影出示)标注:标出诗节。
识记:标出生字、新词及不认识的字词,问一问,记一记。
想想:结合“我知道”中的两条消息,想:雷锋叔叔,在哪里?(讨论)
2、讨论小组长检查自学情况,教师巡视。
师生流抽读: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必须快速记准字音),举手抢答组词。齐读:去拼音读(平翘舌、前后鼻音拼读一遍,连 读三遍)
三、写字指导。
1、观察我会写的字,说发现。
2、范写以下几个字:滴:右半部,不要写成“商”。洒:不要写成“酒”。泥:字右下的“匕”先写撇。泞:宝盖宜小,横要略长。
3、学生练比,教师巡视指导。(播放古筝曲)
4、展示交流。
四、认读新词
(投影出示)冒着 泥泞 脚窝 足迹 年迈 洒下 汗滴 寻觅终于 献出 爱心 荆棘
五、重点识字:(读不熟的字放到句子中记一记)
六、同桌互读,打五角星。第二
课
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词。听写生字。
二、朗读感悟。
1、读
范读入境。(播放轻音乐、出示图片)
2、听:脱离课本,看图、倾听。
3、想:就听到的内容展开想象。
4、思:沿着“弯弯的小路、长长的小溪”我们听到了什么。
5、悟
a、练读(四人为一组)
b、汇报(小组比赛汇报朗读)重点指导品读下列句子:第一个“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应“急”。第二个“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应“缓”(体现情感的起伏)小溪和小路的话,语速稍慢,娓娓道来。“瞧”后面的诗句提高音调。(全文的感情基调:深情地)c、配乐朗诵。(全班,再一次感悟)
d、感悟明理:
“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在哪里。”
表层含义:雷锋叔叔时时处处想着别人,哪里需要他,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深层含义:希望人间处处都有像雷锋这样的人存在,把爱大把大把地撒向那些需要我们的人。
e、明理导行:(想得到别人的尊敬你首先要尊敬别人,要想得到他人的帮助你首先要帮助他人。)情境
对话练习:一生随意站起来说:“如果我„„”想好的起来说:“我会„„”
三、积累
(投影出示)好词:弯弯的小路
蒙蒙的细雨 温暖的春风 晶莹的露珠名句:
1、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2、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
3、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做好事,不做坏事。
拓展练习:弯弯的()
长长的()
温暖的()
晶莹的()
蒙蒙的()
四、练习背诵课文。
五、作业布置: 准备“雷锋叔叔知多少”的故事会。课后反思:
雷锋的名字经常被人们挂在嘴边,我们都知道他是一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解放军战士。但这篇课文跟孩子们的时代背景、文化底蕴相差太大。因此,孩子在课堂上是否动情是上好这类文章的关键。如何让孩子动情呢?一是树立形象,在导入课文时教师要非常庄严、神圣地介绍雷锋,他的生平、事迹、别人对他的评价等等,让学生对雷锋肃然起敬,帮助学生增加对课文背景及相关内容的了解,激起他们内心深处为雷锋人格震撼这样一种情感和学习的强烈欲望。二是深化形象,就是要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与文字相关的表象,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将语言转化为形象鲜明的内心现像,使语言和生动的表象建立心理联系。怎样让孩子对人物粗浅的认识走向人物内心世界,体察人物的内涵呢?在这篇文章中我采用把诗歌内容让学生编讲故事的方式,通过讲故事使学生把雷锋冒雨抱小孩、踏荆棘背大娘的形象典型化、具体化、鲜明化,在此练习中,学生对雷锋的感动不再肤浅,体验深刻了,学生才会觉得有意思、有趣味,才会有神情并茂的倾诉。三是情感的延伸,就是引导学生体会和揣摩文章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如果文章仅仅停留在“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的表层意思,那我们学习这篇文章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所以通过我们班里也有很多小雷锋,快来夸一夸吧,再用句式的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感悟到,我们的世界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将会变成更美好的明天这一思想思想境界。
第三篇:6《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
6《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课文的感情朗读、背诵。将奉献旨意内化心灵,外化行动。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投影仪、卡片、轻音乐伴奏带、图片、古筝曲。
教学流程:
第 一 课 时
一、激情导趣。
1、小鹿、泉水以为别人带来了快乐,从而自己也感到快乐。然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一个人:他的一生中是在以帮助别人为快乐中度过的。(出示:雷锋画像)看,他是谁?板书:雷锋叔叔,他离开我们已经很多年了,我们到哪里去寻找他呢?板书:你在哪里 齐读课题。
2、对“雷锋叔叔”的了解随机识记书写:“锋、叔”二字。
教师个案:简介雷锋的生平。了解毛泽东和周恩来的题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v学法指导:(投影出示)标注:标出诗节。
识记:标出生字、新词及不认识的字词,问一问,记一记。
想想:结合“我知道”中的两条消息,想:雷锋叔叔,在哪里?(讨论)
v讨论小组长检查自学情况,教师巡视。
师生流抽读: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必须快速记准字音),举手抢答组词。齐读:去拼音读(平翘舌、前后鼻音拼读一遍,连 读三遍)
教师个案:
1、配乐诵读
2、学生按自学四步骤学习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① 小老师领读生字
② 小组开火车读
③ 认读生字词语。雷锋、叔叔、曾经、泥泞、脚窝、年迈、荆棘、花瓣、晶莹、寻觅、需要
④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水彩颜色把词语在文中涂出。
⑤ 扩词。
⑥ 全班交流,说说自己用什么办法把生字记住的。
⑦ 同桌互相检查,读全对的给他画上一滴小露珠。
⑧ 指名分节读诗歌,正音。
三、写字指导。
1、观察我会写的字,说发现。
2、范写以下几个字:滴:右半部,不要写成“商”。洒:不要写成“酒”。泥:字右下的“匕”先写撇。泞:宝盖宜小,横要略长。
3、学生练比,教师巡视指导。(播放古筝曲)
4、展示交流。
教师个案:范写“冒、迹、滴”。“冒”字要注意结构。上面部分要写得扁以些,现面的是个“目”,要瘦一些。“迹”字要注意“亦”中的竖撇和竖钩不要些成两个竖。“滴”字的右边注意不要写成“商”。
四、认读新词
(投影出示)冒着 泥泞 脚窝 足迹 年迈 洒下 汗滴 寻觅终于 献出 爱心 荆棘
五、重点识字:(读不熟的字放到句子中记一记)
六、同桌互读,打五角星。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词。听写生字。
教师个案补充:给 “冒、迹、迷”扩词。
二、朗读感悟。
v读 范读入境。(播放轻音乐、出示图片)
a)听:脱离课本,看图、倾听。
b)想:就听到的内容展开想象。c)思:沿着“弯弯的小路、长长的小溪”我们听到了什么。
1、练读(四人为一组)
2、汇报(小组比赛汇报朗读)重点指导品读下列句子:第一个“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应“急”。第二个“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应“缓”(体现情感的起伏)小溪和小路的话,语速稍慢,娓娓道来。“瞧”后面的诗句提高音调。(全文的感情基调:深情地)
3、配乐朗诵。(全班,再一次感悟)
4、感悟明理: “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在哪里。” 表层含义:雷锋叔叔时时处处想着别人,哪里需要他,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深层含义:希望人间处处都有像雷锋这样的人存在,把爱大把大把地撒向那些需要我们的人。
5、明理导行:(想得到别人的尊敬你首先要尊敬别人,要想得到他人的帮助你首先要帮助他人。)情境对话练习:一生随意站起来说:“如果我……”想好的起来说:“我会……”
教师个案补充:
1、教学第一第二节诗歌。
① 理解“足迹”的意思。
② 师配乐朗诵,学生想象,说说眼前彷佛看见雷锋叔叔正在做什么事情?
③ 学生交流自己的 感受。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小组交流,指2名学生上台讲讲故事。
④ 此时,在你的眼里雷锋是一个怎样的人?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 ⑤ 你能用朗读的方式把这种感受表达出来吗?
自由准备——指名读评议——齐读
⑥ 小结学习方法:读——编(根据诗歌内容用自己的话编讲这个故事)——读(把对雷锋的崇拜、对他的怀念融入自己的朗读中。)
⑦ 小组合作学习第三、四节诗歌。
⑧ 展示(略)
⑨ 学习最后小节。
⑴给 “寻觅”找个近义词。
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⑶雷锋还会出现在哪里?可以让知道雷锋其他故事的同学简单讲讲,如果没有,教师拿出《雷锋的故事》,把这本好书介绍给同学们。
⑷雷锋叔叔的精神永远在我们身边闪光,看,我们班里也有很多小雷锋,快来夸一夸吧。
出示句式:我们班()是小雷锋,我想对他说()。
② 是啊,老师多么希望我们的社会哪有困难,需要爱心,哪就有雷锋叔叔啊!请你们再深情地读一读吧!请同学们再来说说对这句话的 体会。
三、积累
(投影出示)好词:弯弯的小路 蒙蒙的细雨 温暖的春风 晶莹的露珠名句:
1、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2、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
3、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做好事,不做坏事。拓展练习:弯弯的()长长的()温暖的()晶莹的()蒙蒙的()
四、练习背诵课文。
教师个案补充:
1、朗读全文。
2、小组朗诵。
3、指5名学生分节配乐朗诵。
4、自己喜欢哪一节就站起来接读。
5、练习背诵
6、总结课文,提出希望。
板书设计:
小溪 小路
抱小孩 雷锋 背大娘
(板书用红线连接成一颗爱心形状)
作业布置: 准备“雷锋叔叔知多少”的故事会。
第四篇:6,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
6、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1、听写下列词语。
冒雨 雷锋 需要 年迈 迷路 足迹 汗滴 洒下 泥泞 叔叔 迈步 曾经 荆棘
1、看拼音写词语。
mào xiǎn léi fēnɡ xū yào mài bù mí lù()()()()()zú jì shū shu hàn dī sǎ shuǐ ní nìnɡ()()()()()
3、我会找反义词。
长——()这里——()温暖——()弯——()年迈——()明亮——()献出——()
4、比一比,组词语。
迈()
雷()
锋()
洒()边()
需()
峰()
酒()
1、我会填。
弯弯的()
长长的()
晶莹的()蒙蒙的()
温暖的()
鲜艳的()()的小路()的春天()的大娘()的小溪()的露珠
()的细雨
2、选择合适的动词填空。
捧 披 抱 背 围 采 摘
风伯伯要孩子们找水妈妈的孩子。一会儿,他们一个个回来了。大娃()着一朵乌云,二娃()着一条彩虹,三娃()着一团浓雾,四娃()来一颗露珠,五娃()了一层白霜,六娃()来一片雪花,七娃最后回来,他()着一座冰山。
3、按课文内容填空。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首诗是赞美_________叔叔的,他为人民做了许多________,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他牺牲后,毛主席曾为他题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帮
4、它们找朋友,找到了用线连起来。
沿着
冒着
抱着
踏着
顺着
小路
小溪
积雪
孩子
大雨
5、我能把下面几个学过的词填入句子中
弯弯的 蒙蒙的温暖的 晶莹的年迈的(1)、大雨打弯了小草,它挂着()泪珠挺直了身体。(2)、妈妈为()奶奶送去新衣。
(3)、在()细雨中,笋芽儿一个劲地往上长。(4)、桃树在()阳光下张开了笑脸。(5)、沿着()小路,小山羊爬到了山顶。
6、阅读训练.乘着温暖的春风,我们四处寻觅。
啊,终于找到了,那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那里。(1)、给下面的词语找近义词
温暖——()
四处——()
寻觅——()(2)、“那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那里。”这句话的意思()
A雷锋叔叔时时处处都想着别人,他把爱心洒遍了祖国大地。B在需要人们成人奉献爱心的地方,到处都有像雷锋叔叔那样的人。
7、夸夸他(她)
我发现了_____ 是身边的雷锋,我想用几句话夸夸他(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篇:6、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6、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浪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习雷锋精神,做诚实、勤劳、关心别人的孩子。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说说为什么把雷锋当成学习的榜样?
2、雷锋叔叔已经牺牲了,可他永远和我们在一起,你能找到他吗?(出示课题)
3、认识生字:“雷”“锋”。
二、自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
1、课件出示教学要求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能准确认读
(2)、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字词后向组员汇报,交流学习情况。
(3)、能顺利的朗读课文。
2、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学习效果,评选出本节课的“小博士”
(1)、闯关大比拼:课件出示要掌握的字或词,让学生认读。
(2)、找朋友,针对“我会写”中的字,让学生说说怎样记住他们,并分别组词,替他们找朋友。优胜者被评为“识字小博士”。
(3)、有难大家帮
学生质疑,大家共同讨论、交流、解疑。
4、生字已掌握了,下面我们来听听大家课文读地怎样。自己再认真读读。
(1)、提出要求
声音宏亮,认字准确,能读准带生字的句子。
(2)、指名读
(3)、老师也来读读,大家帮老师提意见。
(4)、组内练习,试读课文。
(5)、以组评比,选出“朗读小博士”。
5、我们再来学写几个字
多媒体出示:冒、迹、滴、锋、泥泞
(1)、自愿当小老师
选小老师教大家写字。愿意选哪个字就教哪个字。
(2)、巩固练习:教师指导,选出“写字小博士”
三、鼓励
给评为“识字、朗读、写字”博士的小朋友戴上“博士帽”。
第二课时
一、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
二、摆出难题
读完课文,有个小朋友问:“老师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能帮他解答吗?
学生答。
三、细读课文,大胆解答。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说说在哪里找到雷锋叔叔。
小溪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路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照课文检查
2、详读课文1、2小节
(1)、课件出示1、2节课文,男女对读并填空。
哪里需要帮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雷锋叔叔怎么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为什么这样做?
(3)、那我们就好好读读(自由读、对读、指名读)
3、小组内自学课文3、4小节
4、出示第5小节,说说怎样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
四、总结课文,得出结论。
五、朗读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