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经典诵读教案——第八周
第八周教案
教学内容:
《孟子》经典语录:“君之视臣手足------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教学理念
通过诵读经典,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淀学生的文化功底,让学生打好传统的根基,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丰富语言的积累。教学评价:
1、能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激发学生学习经典的兴趣,把经典诵读融入学生生活,感受诵读的乐趣。
3、课堂上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运用经典,提高学生的表达水平。教学重难点:
重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难点:理解重点语句,能有节奏、有感情地读准所学内容。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孟子》中的名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引出“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导入本节课的学习。二.授新
1、教师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新授内容
2、学生自读正音
3、强调易错字:寇、毁、寡、箪、敛、畴。
4、分小组讨论:
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读懂了哪几句。
5、小组代表发言,其他组员做补充。
6、教师点拨。重点名句赏析: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3)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三、练习实践
1、四人小组熟读。
教师相机指导。
2、学生班内汇报
教师肯定基础上纠正错误发音,注意引导断句的节奏,并注意关注全体学生。
3、在熟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个性化诵读。
如:带动作诵读。
4、成果展示,逐组展示,师生评价鼓励。
5、教师小结
联系实际说说本节课的收获:生活中我们可以按照哪一句去做。
四、布置作业
将本节课所学内容读给父母听,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第二篇:第八周教案专题
第三课时 《挤奶舞》练习并表演 8/1 教学目标:
1、组织聆听《挤奶舞》的音乐及录像,引发学生的兴趣。
2、模仿挤奶舞的动作,合着音乐跳一跳。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 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2. 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二、新课学习
1. 欣赏乐曲《挤奶舞》
1)谈谈挤奶的有关知识,组织学生观看挤奶片断; 2)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时想象挤奶的场景。3)复听时可自编动作表演。
2. 复习挤奶舞的基本动作。(硬肩与笑肩。)3. 跟着音乐跳一跳。
4. 挑选跳得棒的小朋友上来领舞。5. 四人一小组进行配合练习。6. 自编动作复习欣赏:《挤奶舞》。
三、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第六课 咯咯哒
一、教学内容:
1、聆听《公鸡 母鸡》
2、聆听《我的小鸡》
3、表演《母鸡叫咯咯》
4、表演《下蛋啰》
二、教学总目标:
1、通过聆听、表演,表现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认识铃鼓和响板,并通过探索式的学习掌握其演奏方法。
3、能够自编动作参与表演。
三、教材分析: 1.管弦乐《公鸡母鸡》
《公鸡母鸡》选自法国作曲家圣-桑1886年所作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这部组曲由13首带有小标题的小曲及终曲组成,分别是(1)序奏与狮王进行曲;(2)公鸡母鸡;(3)骡子;(4)乌龟;(5)大象;(6)袋鼠;(7)水族馆;(长耳朵的角色;(9)森林深处的杜鹃;(10)鸟舍;(11)钢琴家;(12)化石;(13)天鹅。《公鸡母鸡》首先由钢琴和小提琴采用以同音反复组成的音调和顿音,模仿母鸡咯咯的啼叫声,仿佛刚刚下了蛋的母鸡在报喜。接着钢琴模仿公鸡的啼叫声。公鸡和母鸡的叫声交织在一起,乐曲情趣盎然。
2.童声合唱《我的小鸡》 《我的小鸡》是一首阿塞拜疆儿童歌曲,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这首歌的曲式不规范,类似带再现的三段体,和声大调式。旋律活泼、明快,口语化的歌词亲切、上口,词曲结合自然而紧密,首尾呼应。3.歌曲《母鸡叫咯咯》
《母鸡叫咯咯》是一首活泼有趣的德国民歌。歌曲的节奏规整,旋律巧妙地运用了同音反复和小跳、重复和变化重复等手法模仿了母鸡生蛋的啼叫声,很形象、有趣。歌词译配也很有特点,生动地描绘出母鸡生蛋时“脖子伸伸、两翼扑扑”的高兴样子。4. 歌曲《下蛋啰》
《下蛋啰》是一首2/4拍、民歌风的创作歌曲。歌曲形象地表现了大母鸡生蛋的得意样子。歌曲中大母鸡的叫声完全用节奏表示,说说唱唱很有情趣。歌曲的音域只有五度,极适于低年级学生演唱和表演。
四、学情分析
本课的内容非常的有童趣,学生会非常喜欢听喜欢唱,学生掌握起来也比较的轻松。
五、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学唱歌曲《母鸡叫咯咯》8/2
2、表演歌曲《母鸡叫咯咯》
3、打击乐器“响板”学习 教学目标:
1、听唱法学习歌曲《母鸡叫咯咯》,通过教师范唱,学生轻声随唱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歌曲表现母鸡生蛋后人们报喜的意图。并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通过为《母鸡叫咯咯》创编动作,学习用动作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意境与情感,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设计表演歌曲的方式方法。
3、认响板并学习其演奏方法。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 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2. 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3. 小练习:打击乐器: 1)响板的认识(简单介绍)2)学习响板的演奏方法
二、新课学习:
1、听歌曲录音《母鸡叫咯咯》;引导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2、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
3、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
4、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母鸡叫咯咯》,要求自创动作(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响板”为同学作伴奏),从学生的自创运用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三、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第三篇:第八周教案
第八周
(10月17日—10月21日)晨区活动
计算区:计算器、小圆珠、数字卡片(认识5以内的数字)益智区:飞行棋、魔方。结构区:各种积木、三通管。
美工区:美工纸、胶水、剪刀(制作糖果)等。阅读区:幼儿绘本(图书、)体育活动:
早操活动 :器械操、基本动作、音游、歌表演、放松动作 体育游戏:长高了变矮了、传球比赛 分组活动:风车、扔沙包等及大型器械欧罗巴
三、自由活动
户外:散步、跑跑跳跳等
上午:
10月17日 星期一 活动一
语言活动《顶锅盖》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发准“盖、怪、菜”等容易混淆的字音。2.用替换的形式尝试仿编儿歌,边念儿歌边进行游戏。
3.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体验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 1.玩具锅盖一个。2.丰富幼儿对菜名的认识。活动过程: 1.学习儿歌内容。
(1)教师出示锅盖,这是什么?
(2)教师用食指顶住锅盖的中心:看,老师把锅盖怎么样了?猜猜锅盖下面炒的是什么菜?炒菜的时候要加些什么调料?(2)教师用手掌代替锅盖,引出儿歌内容。
教师:老师把刚才的事情变成了一首有趣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顶锅盖,炒青菜,盐放多了不要怪,噗,一口风,噗,两口风,噗,三口风。
(3)带领幼儿念儿歌,帮助幼儿发准“盖、怪、菜”等字音。教师:儿歌里是怎么说的?老师把什么变成了锅盖?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儿歌。2.替换仿编儿歌。
(1)教师:除了炒青菜,还可以炒什么菜?加的是什么调料?(2)教师:谁会用儿歌里的话来说一说?(3)幼儿替换仿编儿歌,教师帮助幼儿提炼词语。3.交代游戏规则。
教师:刚才我们小朋友编的儿歌还可以玩游戏呢!
(1)教师示范“顶锅盖”游戏。(儿歌念完,食指被抓住。)(2)教师:游戏是怎么玩的?什么时候手掌锅盖抓食指?抓到了怎么样?
(3)小结:两人必须边念儿歌边玩游戏。一幼儿做“手掌锅盖”,一幼儿用食指顶住“锅盖”。儿歌念完,“手掌锅盖”才能去抓食指,同时食指赶紧缩回,不让“锅盖”抓住。若被抓住,说出一道新菜名,两人互换角色,继续游戏。4.引导幼儿游戏。
(1)请两名幼儿在集体面前玩“顶锅盖”游戏。
(2)幼儿两两结伴游戏。教师观察幼儿活动情况,对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3)教师:“顶锅盖”游戏还可以三个人、四个人,甚至更多的人一起玩,下次我们一起来试一试。附儿歌:顶锅盖
顶锅盖油炒菜,辣椒辣了不要怪。噗,一口风,噗,两口风,噗,三口风。
《我会用剪刀》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生活礼仪,人际关系及社会性发展。
2、学习安全措施及保护。
二、活动准备:
1、每人手一把剪刀、人手一张纸
三、活动过程
1、教师介绍工作区域。
2、教师拿用具,托盘内放剪刀,教师介绍今天的工作名称。
3、教师展示工作:右手抓握剪刀手柄,左手五指握住剪刀尖锐处,双手五指抓握剪刀尖锐处,尖端朝下,将剪刀手柄传递给别人。
4、请幼儿尝试操作。
5、展示完毕,教育幼儿把剪刀放回原处。提醒幼儿注意:尖端处朝下,不会伤到自己或别人。
四、活动变化与延伸:可以传递其他危险品,如:针、铅笔、刀等。
10月19日(星期三)活动一:《小鸭洗澡》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自然的嗓音,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2、尝试根据自己的经验创编歌词和动作,3、体验创编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木偶 小鸭一只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用自然的嗓音、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难点:尝试根据自己的经验创编歌词和动作。
四、活动过程:
1、引题:组织幼儿谈话:引导幼儿并说出自己洗澡的先后顺序。
2、接着通过木偶表演,讲述小鸭跌倒弄脏衣服的事,引导幼儿想出帮助小鸭洗澡的办法,并引导幼儿理解歌曲情景。
3、教师以小鸭的身份唱范歌曲,引导幼儿理解歌曲情景。
4、接着教师以帮助小鸭洗澡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学唱歌曲,唱歌曲时注意提醒幼儿用自然的声音唱。
5、待幼儿能熟练的歌唱时,可要求幼儿表现愉快的情绪。
6、教师带领幼儿边做动作便演唱歌曲,并鼓励幼儿表现出自己愉快的情绪。
7、教师提问;小朋友还知道或者见过其他哪些动物洗澡的,它们又是怎样洗澡的?通过交流课进行引导幼儿创编成新歌词继续演唱。
8、表演唱形式,课将幼儿分成小组用互相帮助洗澡的办法边表演边唱歌。
9、分组表演:A、幼儿边唱边表演
B、引导幼儿把小鸭或其他小动物洗澡的某一动作画下来 C、让幼儿给小动物洗澡
五、活动小结
结合课题教育幼儿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经常洗澡,勤剪
发、勤剪指甲等习惯。
六、活动延伸
请家长提供小动物玩具,大水盆,让幼儿实际操作为小动物洗澡。
活动二
美工艺培
10月20日(星期四)
活动一:主题活动 :艺术:《小树叶》
一、活动目标;
1、感受作品中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2、尝试用不同的声音、表情表现歌曲中快乐与悲伤的情感。
3、尝试用绘画方式将快乐悲伤的情感表现出来。二;活动准备
童话故事《树妈妈和树叶娃娃》
教育挂图及学习包 三、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感受作品中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活动难点:尝试用不同的声音表达歌曲中快乐与悲伤的情感
尝试用绘画方式将快乐与悲伤的情感表现出来
四、活动过程
1、引题:直接播放故事《树妈妈与树叶娃娃》并出示教学挂图,让幼儿初步感受文学,音乐作品所表现的情感。
2、提问:树妈妈看着树叶娃娃们飘走了心情怎么样?当树叶娃娃们用歌声安慰树妈妈后,树妈妈心里怎么样?鼓励幼儿想出一句话来安慰树妈妈,让树妈妈高兴起来,提醒幼儿说完整话。
3、再次让幼儿感受童话,提出重点让幼儿带着重点,引导幼儿注意倾听树叶娃娃是怎样离开树妈妈的?又是怎样回到树妈妈身边的、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4、学唱歌曲《小树叶》,指导幼儿先用正常的速度来演唱
5、幼儿较熟悉歌曲后,可要求用不同的速度、力度和唱法来演唱歌曲。
6、教师与幼儿分别扮演树妈妈和树娃娃进行对唱,或者女孩和男孩分别扮演树妈妈和树娃娃进行对唱。
7、教师与幼儿一起唱歌曲,并鼓励幼儿边唱边自由表演,表达出故事角色的情感。
8、组织幼儿讨论:秋天的树和春天的树在外形、色彩上有什么不同?树妈妈和事娃娃在春天和秋天的心情又什么不同?为什么?
9、分组活动:A、启发幼儿用不同的色彩表现出春天与秋天的悲伤与快乐的情感 B、引导幼儿互相欣赏作品,比
一比哪棵秋天的树最伤心?哪棵春天的树最快乐?引导幼儿用添画反方式表现出来。
五、活动小结:教育幼儿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大自然。
六、活动延伸:请家长周末带幼儿到户外或公园体验秋天的天气,亲眼体验树叶娃娃离开树叶妈妈的情景。活动二:户外活动
10月21日(星期五)
活动一:主题:艺术:《会跳舞的叶子》
一、活动目标
1、
第四篇:小班数学第八周教案
小班数学第八周教案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高和矮》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高和矮 教学目标:
1.在游戏中感知高和矮明显的区别。2.在情境中尝试区分高和矮。3.积极参与游戏,主动与他人交往。教学重点:感知高和矮的区别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高和矮 教学准备:
1.高矮不等的苹果树若干。
2.长颈鹿两只、篮子一只,字卡“高”“矮”各两张 3.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组织教学,师幼问好,稳定幼儿情绪。2.师幼谈话,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基本部分:
1.播放课件,引导幼儿欣赏
师:小朋友,今天天气真好,果园里的苹果也熟了,妈妈带宝宝们去采苹果。
2.新授知识:高和矮
A到了果园,来到了两棵高高的苹果树下:妈妈说“宝宝们,看看这棵树上的苹果真多呀,让我们来采吧!”宝宝们一蹦一跳争着采。小朋友看看,他们采到苹果了吗?为什么他们采不到苹果呀?”(因为树太高了)(老师在树上贴上一个“高”字)那他们怎么才能采到苹果呢?(让幼儿想办法)看看妈妈能不能采到苹果? “为什么妈妈可以采到树上的苹果呢?”(因为妈妈长得比他们高)
B妈妈说“宝宝们,你们想不想自己采苹果吃啊?”(想)“那让我们去找找有没有能让我们宝宝采得到的苹果”(带幼儿到矮的苹果树下)“宝宝们,让我们再来试试,能不能采到苹果”(幼儿采苹果)“哈哈,宝宝也采到苹果啦!为什么刚才一棵树上的苹果你们采不到啊?”(因为那棵树长得高)“为什么这棵树上的苹果你们能采到啊?”(因为这棵树长得矮,教师贴个“矮”字)
C“你们采到了苹果高不高兴啊?咦?我们看看谁来了?”(长颈鹿)“长颈鹿妈妈和长颈鹿宝宝长得一样吗?”(不一样)“哪儿不一样?”(长颈鹿妈妈高,长颈鹿宝宝矮)她们呀也想吃苹果,我们把苹果送给她们好吗?(把苹果送进篮子里,篮子一个高一个矮)
3.复习巩固对高矮的认识。
A“宝宝们,小猴听说果园里的苹果丰收了,也想来吃苹果,可是树爷爷看到小猴吃了苹果,一定要让小猴回答他的问题,小猴想请宝宝们来帮忙,你们愿意吗?回答对了就有奖品的哦!”
B看多媒体动画,回答问题。
C和老师比高矮:“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和老师比一比谁高谁矮啊?比完了,再说一说,老师高还是你高?好吗?”
三、结束活动:
1.小结:高有高的好处,矮有矮的好处,高矮是可以互补的,小朋友们在一起活动时,要互相帮助,和睦相处。
2.评讲本节课的效果,以鼓励为主。3.听音乐带幼儿到室外活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高和矮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掌握比较物体高矮的正确方法。2.引导幼儿用三个高矮不同的物体进行排序。
3.鼓励幼儿愉快地参与活动,并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教学重点:掌握比较物体高矮的正确方法 教学难点:用三个高矮不同的物体进行排序 教学准备:
1.高矮不等的树、房子、动物图片等。2.幼儿用书、画笔。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组织教学,师幼问好,稳定幼儿情绪。2.师幼谈话,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基本部分 1.幼儿互相比高矮。
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我比XX高,我比XX矮,我和XX一样高。
2.出示动物图片,猜猜谁高谁矮。
(1)出示小猫和小兔的上半部分,猜猜谁高谁矮。(2)出示小猫和小兔的下半部分,请幼儿判断自己是猜对了还是猜错了?说说为什么?
(3)让幼儿明白比较物体高矮的正确方法:被比较的事物应在同一水平线上。
3.操作活动
(一)比较两种物体的高矮。A.提醒幼儿在同一水平线上比较两种高矮不同的物体。B.出示树,请幼儿说说谁比谁高,谁比谁矮。C.出示房子,请幼儿说说谁比谁高,谁比谁矮。D.出示动物图片,请幼儿说说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二)比较三种物体的高矮。
A.提醒幼儿在同一水平线上比较三种高矮不同的物体。B.出示树,请幼儿说说谁最高,谁最矮。C.出示房子,请幼儿说说谁最高,谁最矮。D.出示动物图片,请幼儿说说谁最高,谁最矮。4.打开幼儿用书,幼儿操作。(1)引导幼儿按顺序观察图画。
(2)将最高的物体用红笔连线,将最矮的物体用蓝笔连线。(3)教师指导个别幼儿完成。
三、结束部分
(1)小结:比较物体的高矮时,要看它们是不是在同一水平线上,在同一水平线上高的就高,矮的就矮。
(2)讲评本节课的效果,以鼓励为主。(3)听音乐带幼儿到室外活动。
第五篇:一年级第八周钢琴课教案
钢琴课教案
一 授课时间:第八周二 授课对象:一年级
三 课时:一课时
四 教学内容:回课 哈农 跳音的标记及弹奏方法,半连音的弹奏 作业:钢基《香摈》《练习曲》《民歌》《拜厄》11~20条
五 教学重难点:
1:哈农手指练习应该注意高抬指快速触键,音值均匀:要有序的加速练习;
2:跳音即跳音奏法,在钢琴演奏中,跳音一般分为三种演奏方法,即手指跳音,手腕跳音以及手臂跳音。弹奏时,手腕要有弹性,类似拍皮球的感觉。声音要明亮,集中富有弹性,切忌手臂拍打琴键,以及时值过于短促等不良现象。
3半连音:长跳音,要弹本来音附时值的四分之三,这种跳音时值比纯粹的跳音时值要长一些!弹的时候不要太短!
六 教学过程:
首先,回课检查,复习巩固上节课内容。
然后,新课知识提示:
(一)跳音又称跳奏,是断奏的发展变化形式。音符上标有圆点或小黑三角记号的音,均要求用跳音的奏法演奏。从理论上讲,标有小圆点的音符跳奏,只需要弹出该音符时值的二分之一拍,而其余二分之一拍为休止符的时值;标有小黑三角记号的音符跳奏,只需要弹出该音符时值的四分之一拍,而其余的四分之三拍为休止符时值。然而,演奏实践中的跳音,一般是根据音乐风格的具体表现而加以合理实施。在有的弹奏概念中,跳音(跳奏)与断音(断奏)被视为同类奏法范畴。
(二)跳音的分类:跳音有单音跳奏、双音跳奏和和弦跳奏之分。双音跳奏和和弦跳奏的要领与单音跳奏相同,需要特别关注的是触键双指或三个手指要同步整齐。跳音弹法有多种类型,如反弹力跳音、下弹力跳音、手指跳音、手腕跳音、前臂跳音等,在演奏实践中,许多不同的跳音多表现为音乐风格性的综合适用。
(三)跳音的弹奏要领主要是:以前臂和手腕动作为主,从肩关节至腕关节应放松、有控制力,掌关节到指尖要保持张力(适当紧张)。手指贴近琴键(有一种触摸感),手指着力反弹,触键敏捷,手指离键迅速,声音集中透亮而富有弹性。指尖触键要迅速、敏捷。声音轻巧、短促。多表现欢快、活泼、跳跃的情景。老师演奏给学生看,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如何演奏不同类型的跳音。
(四)半连音:长跳音,要弹本来音附时值的四分之三,这种跳音时值比纯粹的跳音时值要长一些!弹的时候不要太短!老师演奏给学生看,让学生能够更加透彻地理解如何演奏半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