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电子教案(哲学部分)

时间:2019-05-12 18:05: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电子教案(哲学部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电子教案(哲学部分)》。

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电子教案(哲学部分)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课时安排:8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的基本观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理论基础。

教学要点:

1.世界的物质性

2.社会生活本质上实践的

3.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4.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5.唯物辩证法是根本方法 6.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7.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 第二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唯物主义把世界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依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与哲学基本问题相一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是历史唯心主义。

围绕着世界状态怎么样的问题,形成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世界观。辩证法坚持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世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实现了哲学史上的根本变革。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1、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原子;原子的属性就是物

质的属性

2、列宁的物质范畴及其重大意义 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科学界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的物质定义言简意赅,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具有多方面的重大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3、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1)意识的起源: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 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三个环节:

无机物的反映特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人的意识 b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劳动——解放了人的双手

人脑的发育

语言

实践活动

(2)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人脑通过内在的生理机制进行意识

活动

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世界统一于物质

(1)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几种观点 一元论:唯物主义一元论 唯心主义一元论 二元论

(2)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统一性问题的观点

世界有统一性

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

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1)运动的含义:运动是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和过程的哲学范畴。

(2)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不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担当者

割裂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会导致:唯心主义、形而上学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①静止的含义及其表现:

含义: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处于暂时平衡和静止状态的哲学范畴。表现:

第一,是指机械运动中特定事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移动。

第二,是指事物处在量变状态,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②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a运动是永恒的和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暂时的和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

b运动和静止相互包含,相互渗透。“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c割裂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将导致形而上学不变论和相对主义诡辩论。

③把握相对静止的意义:

第一,只有认识了事物的相对静止,才能认识事物的绝对运动;

第二,只有认识了事物的相对静止,才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

第三,只有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才能认识和利用不同事物。

3.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1)时间空间 的含义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其特点是具有一维性或不可逆性。

空间就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或伸张性,是指物体的位置、规模和体积。其特点是三维性。

(2)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关系: 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无法存在的;

另一方面,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

(3)时间与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绝对性:时空的客观实在性不变。相对性:时空的具体特性的可变性(4)时空是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1)有限性:任何一个具体的物质运动的时空是有限的。

2)无限性:时间无始无终,空间无边无际。

无限包含有限 有限包含无限

4.社会的物质性及其表现

社会物质性的表现:

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第二,人类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5、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1.实践的含义和基本形式

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探索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 物质生产劳动实践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科学实验。

2.实践的基本特征。

第一,客观物质性。第二,主观能动性。第三,社会历史性。

(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表现: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8

总之,全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构成社会的人是出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人的实践活动。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范畴

世界发展的状态问题上的几种观点:

辩证法: 联系的观点 发展的观点 形而上学:否认联系的孤立的观点 否认发展的静止的观点

相对主义:夸大联系 夸大运动

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1、联系的含义: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2、联系的特点:

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普遍性; 多样性。

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整体的观点: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全面的观点:看到与事物联系的各个方面。

条件的观点: “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1.发展的实质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生事物是指符合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2.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适应变化了环境和条件。

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比旧事物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新生事物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这是因为:

这个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发展的问题;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一)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1、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辩证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1)矛盾的同一性:

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2)矛盾的斗争性:

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斗争有两种基本形式:对抗性矛盾、非对抗性矛盾。

(3)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得到各自的发展;

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性和发展的趋势。

(2)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推动事物的量变。

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推动事物的质变。

(3)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共同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两种表述: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事物发展的动力。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4)正确理解与处理矛盾与和谐的关系。

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统一。

和谐是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的含义: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具体表述为:其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其二,存在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2)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及每一方面各有其特点。

矛盾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一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指同一事物的矛盾在发展的不同过程、不同阶段上各有不同的特点。

三是构成事物的不同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

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非主要方面 做到两点论、重点论的统一

反对一点论、均衡论(教材第49页)(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是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特殊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体,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二)量变质变规律

1、质、量、度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掌握适度原则。

2、量变、质变的相互关系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是渐变。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又称为突变、飞跃

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相互依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第二,相互渗透。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阶段性、局部性);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第三,相互转化 反对两种错误观点

否认质变的重要性:庸俗进化论、改良主义

否认量变的重要性:激变论、冒险主义

意义:远大理想和脚踏实地的努力结合起来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1、辩证否定

肯定因素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第三,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意义: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否定一切。

2、否定之否定

(1)事物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过程 两次否定,三个阶段:

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反对两种错误观点:循环论和直线论

(2)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和迂回的。

意义:正确认识和处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毛泽东: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简要解释)

(一)原因和结果

1.定义:原因和结果的联系是事物或现象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联系。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就是原因,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原因在先,结果在后,这是因果联系的一个显著特点。2.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首先,原因和结果是对立的。

其次,原因和结果又是统一的。表现在: 第一,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

第二,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第三,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作用的。

3.原因和结果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和因果规律(必然性)的哲学,是唯物主义决定论。否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和因果规律性(必然性)的哲学是唯心主义非决定论。与唯物主义决定论对立的还有神学目的论,它虽然承认因果联系,却把万事万物的原因归之于神的目的。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和神学目的论都是错误的。

4.因果联系的表现形式是复杂多样的:有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同果异因;多因多果,复合因果等情况。

5.掌握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只有找出某一事物或现象产生的原因,才能认识其本质和规律,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其次,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才能很好地总结经验教训,更好指导今后的行动。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

1.定义: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两种不同的趋势。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不可避免的趋势。必然性与本质和规律是同等程度的概念。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

2.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首先,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

其次,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辩证统一的。表现在:

第一,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由此为自己开辟道路,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

第二,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其背后总是隐藏着必然性,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

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辩证的统一,把二者割裂开来就会导致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和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机械决定论把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看成必然的,否认偶然性的存在。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则把一切现象看成是纯粹偶然的,否认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和规律性。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

3.意义: 掌握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有重要意义。首先,我们必须努力发现必然性,按必然规律办事。其次,我们应当抓住偶然性提供的机遇,揭示偶然现象背后的必然性。

(三)可能性和现实性

1.定义: 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时,要经历由可能到现实的转化过程。现实性是指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观事物和现象种种联系的综合。

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把握可能性这个范畴,要注意区分以下几种复杂情况。

第一,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切忌去干那些不可能的、劳而无功的事情。

第二,要区分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非现实)的可能性。现实的可能性是在现实中有充分的根据和必要条件,因而在现阶段可以实现的可能性。抽象的可能性是在现实中虽有一定根据,但根据尚未展开,必要条件尚不具备,因而在目前无法实现的可能性。

第三,要区分两种相反的现实可能性——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第四,区分可能性的大小。或然率(或叫“概率”)是对可能性大小的一种科学说明和测定。

2.可能性与现实性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首先,可能性和现实性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和对立。

其次,可能性和现实性又是统一的。一方面,二者紧密相联、不可分割。另一方面,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掌握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一切工作都要从现实出发,而不要从可能出发。其次,为了使好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我们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坏处着想,向好处努力。

(四)内容和形式

1.定义: 任何现实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内容是指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即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特性、成分、运动的过程、发展的趋势等等的总和。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2.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首先,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的统一。内容和形式是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这两个不同方面,二者是有区别的,对立的。同时,内容与形式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另外,内容和形式的区别和对立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内容和形式可以相互转化。

其次,内容和形式又是相互作用的。第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第二,形式对内容又有巨大的反作用。第三,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构成两者的矛盾运动。形式和内容之间的矛盾运动,就是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不断发展过程。在内容与形式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中,二者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首先,内容决定形式是归根到底意义上的决定,而不是僵死的决定。

在一定条件下,同一内容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同一形式也可以表现不同的内容。其次,在一定条件下,新内容可以用旧形式,旧内容也可以以新形式的面貌出现。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全面认识事物的内容和形式。

3.掌握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首先重视内容,反对忽视内容的形式主义;但也不能忽视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反对抹煞形式作用的形式虚无主义。

(五)本质和现象

1.定义: 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本质和必然性、规律性是同等程度的范畴,但比较起来,本质的含义要更宽泛一些,它是事物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规律性的综合。

现象是指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根据表现本质的方式不同,可以把现象分为真象和假象。真象是指那些从正面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是指那些以否定方式或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同真象一样,是客观存在的,是由各种客观的实际条件造成的。因而不能把它同主观上的错觉混为一谈。2.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首先,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其次,本质和现象又是统一的。

3.掌握本质与现象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本质和现象的对立,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本质和现象的统一,说明了科学研

究的可能性。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把现象作为入门的向导,透过现象,去认识事物的本质。

四、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简要解释)

(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辩证关系。二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则是不同的。

(二)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统一的。由于世界观本来就是普遍理想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因此马克思主义唯物地解决世界本原的问题时,已经内在地包含了辩证法。同样,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规律时,也内在地包含了唯物主义。所以,唯物辩证法的一系列规律和范畴都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

唯物辩证法的方法同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一致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运用于思维个工作中就转化为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矛盾分析法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内容。如“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等。

(三)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归纳与演绎是人类思维从个别到一般,又由一般到个别的最常见的推理方式。归纳就是从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性结论,演绎是从一般性原则推导出个别结论的推理形式。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补充。

分析与综合是更为深刻的思维方法。分析就是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分解成各个部分、方面、要素,以使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综合是在整体分解成各个因素的基础上,再组合为一个整体的思维活动。但这是在思维中把对象的各个方面按其内在联系有机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分析与综合是辩证统一的。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完成。

抽象与具体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这一思维方法是通过从具体的抽象,又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达到了对事物真理性的认识。在认识过程中,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具体,一种是感性的具体,一种是思维的具体。感性的具体是认识事物的起点,通过分析把事物的整体分解成各个方面,再通过抽象,分别认识事物各个方面的本质特征,这就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在这基础上运用综合的方法,把对事物各个本质的认识联系起来,形成统一的事物整体的认识使抽象的规定在思维中再现出来,这就是从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同时就是以逻辑的必然性再现对象历史发展的过程,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内在要求。辩证思维中的历史范畴,一是指扩大实在自身的历史,二是指反映客观实在的认

识的历史。逻辑的东西是和历史的东西是辩证统一的。辩证法认为,逻辑与历史是一致,逻辑进程爷爷历史的进程具有内在统一性。另一方面,逻辑和历史又包含着差异逻辑的东西是修正过的历史的东西。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一方面,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又丰富了辩证思维方法。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一)规律及其客观性

规律就是事物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第一,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

第二,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规律所揭示的是事物必定如此、确定不移、不可改变的趋势。

第三,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

第四,规律是客观的。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唯心主义否认规律的客观性。

人们在实践中可以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

(二)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和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和现象间的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和稳定的联系。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二者之间的联系表现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二者的区别: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的活动实现的;自然规律可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而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在不同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一)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动性、主观能动性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意识的能动作用的主要表现: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二)主动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主动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客观规律性为前提。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性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通过自觉的活动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三)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第二,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第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思考题:

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内容及其意义?

2.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原理及其意义? 3.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辨证关系及其现实意义? 4.为什么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5.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及其现实意义?

6.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和意义? 7.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8.规律的含义及其特征

9.意识的能动性及其表现?

10.主动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阅读书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恩格斯:《反杜林论》(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第一编哲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对一种反动哲学的批判)(节选)有关章节,《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课时安排:4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和理解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认识的本质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以及实践和认识的相互作用;理解和掌握认识过程的辨证运动机制

及其发展规律;树立客观真理的观点,弄清真理和谬误的本质区别,领会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辨证统一,掌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教学要点: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2.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4.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5.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6真理

教学内容:

认识论中的基本派别: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可知论:反映论和先验论(认识论上的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反映论:能动的反映论和消极被动的反映论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二)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都坚持反映论,但旧唯物主义是直观、消极被动的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是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论。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认识发展的总过程: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深化和提高。

(一)从实践到认识

1、感性认识的含义、形式、特点、重要性、缺陷

2、理性认识的含义、形式、特点、重要性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对立 统一

相互依赖 相互渗透

毛泽东: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够深刻的感知它。

反对唯理论和经验论

4、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的条件

(二)从认识到实践——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1、必要性

2、条件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1、认识过程的不断反复

第一,从认识对象看,客观事物是极其复杂的,必须经过多次反复才能认识它; 第二,从认识的主体看,认识还受到主体自身条件的限制;

第三,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还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物质手段、认识工具及科技条件的限制。

2、认识过程的无限发展

世界上的事物是无限的,事物的发展是无限的,社会实践的发展也是无限的,因此,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永远不会终结,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的过程。

人的认识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教材75页)

第二节 真理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一)真理的客观性

1、真理的含义:

2、真理客观性的含义: 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反对主观真理论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第一,真理是客观的。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第二,人类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世界。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就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2、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第一,从整个客观世界看,真理性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扩展;

第二,从特定事物看,真理性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3、真理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第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并不是指两种不同性质的真理,而是指同一真理的两种属性。

第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

第三,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是一个过程,永远处在由相对到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

反对绝对主义,反对相对主义。

意义: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同其它一切真理一样,也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因此,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三)真理与谬误

毛泽东: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真理和谬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对立:

统一:相互依存:相比较而存在

相互转化

在一定条件下,真理转化为谬误

在一定条件下,谬误转化为真理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成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逻辑证明:实践标准的必要而又有效的补充。

(二)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不讲)

(一)价值及其特性

人类的实践活动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

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价值具有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和多维性。

(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它有三个特点:第一,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第二,一般说来,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认识性认识。

(三)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激励、制约和导向是作用。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促进作用。

(四)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取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思考题 :

1、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及其意义?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及其意义? 3.如何理解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4.真理的客观性并批判实用主义真理观 5.真理和谬误的辨证关系?

6.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及其意义? 7.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参考书目:

1.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2.罗素:《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3.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 辩证法 认识论 历史唯物主义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课时安排:6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

学习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力。

教学要点: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4.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及其意义 5.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6.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7.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8.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在对待社会历史问题上,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

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唯心史观: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唯心史观的表现形态:唯意志论、宿命论

唯心史观的两个根本缺陷:

没有考察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 没有看到人民群众的作用。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1)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含义

作用: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地理环境决定论是错误的

十八世纪法国的孟德斯鸠认为,地理环境影响民族性格和心理上的差异,从而使他们创造出不同的社会制度。

(2)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含义

作用: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人口决定论是错误的

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认为,人口增长的“法则”是以几何级数增加,生活资料增长则是以算术级数增加,所以人口的增加总是超过生活资料的增加,这就导致人口的绝对过剩,造成失业、贫困、饥饿和其他社会灾难。这是典型的夸大人口数量作用的人口“决定论”。他主张用战争、传播病菌等手段消灭过剩人口的办法是极其反动的,不人道的。

(3)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生产方式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第一,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第二,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

质和面貌。

第三,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着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2、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的构成

从意识的主体范围看,社会意识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从高低不同的层次关系角度看,社会意识区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从是否属于上层建筑的角度看,社会意识分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成和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一是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基础和根源;

二是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

(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a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b具有历史继承性

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促进或阻碍

其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1、生产力

a含义: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b生产力的三要素

劳动者: 劳动者在生产力诸因素中居于主导地位,生产资料同劳动者相结合才能构成现实的生产力。

劳动资料:是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尺度,又是划分经济时期的物质标志。劳动对象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一,科学技术本身不是现实的生产力,而是以知识形态存在的潜在的生产力;

第二,它可以渗透到生产力的各个基本要素中去,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第三,在当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生产关系

a含义: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它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b三个方面:从静态看,生产关系由生

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与相互关系以及产品的分配关系三个方面所构成;

c四个环节:从动态看,生产关系贯穿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全过程。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及其意义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第一,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第一,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第二,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就会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变革。第二,生产关系的反作用于生产力。

意义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含义

1、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2、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两部分。

3、国家

国家的起源: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第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第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 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时,就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

上层建筑服务的性质,不是看其是否服务于经济基础,而是要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当上层建筑服务的经济基础是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是先进的,那么它的服务性质就是进步的,就会促进社会发展;当它服务的经济基础是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是落后、腐朽的,那么它的服务性质就是反动的,就会阻碍或破坏社会发展。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包含两方面内容:

第一,经济基础始终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 第二,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一)社会形态的内涵

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它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

(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统一性:五大社会形态依次更替,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表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

多样性:

纵向:在一些国家或民族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超越一个或几个典型社会形态的情况,横向:同一种社会形态,在不同国家或民族显现不同的特点。

(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简要解释)

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社会形态的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但是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也是人们的自己的社会行动规律,它并不否定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简要解释)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主要是指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趋势,但这一过程并不否认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和跨越性。一种新制度取代旧制度,往往并不是从旧社会制度发

展较为充分的典型国家开始,而更易于在旧制度发展不很完善或者很不充分的地方突破,这既体现了社会形态更替过程的曲折性,又为社会形态更替的跨越性提供了条件和历史契机。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1、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2、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3、是其他社会矛盾最为深刻的根源,决定并制约着其他社会矛盾的存在和解决。

所以这两对矛盾被称为社会基本矛盾。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再次,社会基本矛盾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一)阶级的实质

(二)阶级斗争的作用

首先,阶级斗争推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

其次,阶级斗争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的质变。

(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哲学部分的参考书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哲学部分的参考书目

2007-11-19 10:33:48|分类: 教学 阅读93 评论0字号:大中小 订阅

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2、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3、列宁:《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4、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论提纲》、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5、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节选)、《谈谈辩证法问题》

6、毛泽东:《矛盾论》、《实践论》

7、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8、毛泽东:《人是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9、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10、马克思:《1844年哲学手稿》(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版。

11、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于结》、《反杜林论》(节选)、《自然辩

证法》(节选)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版)部分习题

1.8 1.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出版的著作不包括(《反杜林论》)。2.下面不是恩格斯代表著作的是(《哥达纲领批判》)。

3.恩格斯在经济、精神和创作上都对马克思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帮助。(√)4.马克思生前只发表了《资本论》第一卷,后两卷主要靠恩格斯创作完成。(×)

2.11 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辩证唯物主义的三观不包括(认识观)。

3.物理学两大发现推翻了旧唯物主义的观点,却推动了物质定义的提出,这说明科学的发展推动着人们认识的发展。(√)

4.把物质和实物区别开来,认为物质和实物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观的根本不同。(√)

2.29

1.下面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的是(福与祸)。

2.形而上学在矛盾概念上的错误是(割裂了矛盾对立统一的关系)。3.下面不能体现矛盾斗争性的是(批评与自我批评)。4.“和”对应的是矛盾的统一性。(√)

3.19

1.下面属于人的价值性认识的是(苹果的营养是否丰富)。

2.下面对价值评价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价值评价中主体追求的是事物本来如此的一种认识)。

3.每个人都需要进行明确的价值选择,树立坚定的价值观,而不是随波逐流。(√)4.在价值评价中,评价结果不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4.29

1.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把人的活动归结为(群众的活动)。

2.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精神因素归根到底也是由物质因素所决定的)。

3.经济因素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不是随时随地的,政治因素有时候也会占据主导地位。(√)4.每个人的意志都会受到其他人的阻碍,这样会削弱推动历史发展的合力。(×)

4.40

1.下面对客观唯心主义思想描述不正确的是(否定了英雄人物的作用)。2.(尼采)提出了超人哲学,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

3.唯物史观的三个基本原理不包括(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是人民群众)。4.民本论归根到底还是属于历史唯心主义的范畴。(√)

5.11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6小时,剩余劳动时间是8小时,那么剩余价值率是(4/3)。2.下面能够提高剩余价值的手段不包括(创造更多的使用价值)。3.剩余价值产生的根源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4.相对剩余价值依靠延长劳动时间获得。(×)

5.12 1.资本积累的消极影响不包括(生产规模的扩大)。

2.下面对再生产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简单再生产的剩余价值低于扩大再生产的剩余价值)。3.资本的构成从自然形式来说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6.5

1.下列关于西方国家的社会福利政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A、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劳动者的生存处境

B、政府和官僚为讨好选民,不断扩张福利和作出不切实际的承诺,造成政府功能超负荷运转

C、作用有限,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剥削雇佣劳动者的实质 D、以上都对

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是(工人阶级与社会主义的挑战,政党与国家的主动调整)。3.待待资本主义新变化中,政治制度的变化是(D)。

A、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 B、公民权利扩大,出现一批改良主义政党 C、加强法制建设来协调社会利益集团间的矛盾 D、以上都对 4.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5.资本主义的股权分散化现象是对生产关系进行了全面化的调整。(√)

7.6

1.革命的根本条件是(生产力的发展)。2.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包括(D)。

A、各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一 B、各国历史文化传统有差异 C、时代和实践发展不同 D、以上都对

3.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4.社会主义不可能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

7.7

1.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社会主义国家?(泰国)

2.“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句话出自(《共产党宣言》)。3我国已经越过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复习重点:1---4章

一、绪论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答: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理解,即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关于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关于事物矛盾运动规律的观点;关于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的观点;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观念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观点;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的观点;关于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一般规律的观点;关于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观点;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建设规律的观点;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观点。

3.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4.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鲜明的政治立场;重要的理论品质;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两方面内容:其一,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坚持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为在实践中理解世界的本质,把握世界的联系和发展,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奠定基础。

3.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能反映的客观实在。4.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含义:

5.唯物主义形态发展三阶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

6.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7.时间空间的绝对性、相对性: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对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8.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9.意识的本质及其能动作用的表现

本质: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使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意识的能动性及其表现:意识能动性是指人的意识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的作用。

10.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和有条件性。11.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原因:第一,新生事物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适应了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而旧事物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经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是不可避免的:第二,就其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不能容纳的新内容。第三,新事物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1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什么?以及为什么?

答:对立统一规律。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10.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答:普遍性: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中。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都是统一的联系网上的一个网结,并通过这个联系之网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食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坚持联系的 客观性,就是要求我们要从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出发,就是在联系的观点上坚持了唯物论。

1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答: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

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矛盾的相互排斥、否定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成新事物。

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但在不同的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

1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运动,即所谓的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方面都有其特点。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即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她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区别:任何一般(普遍)只是大致包括个别(特殊),只是包括了个别的某一部分属性,某一方面特征或共同本质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包括在一般之中。(2)联系: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都是一般,都具有一般的本质或属性。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普遍和特殊的区分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1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两点论与重点论关系

两点论和重点论:两点论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法。在研究复杂事物矛盾发展过程中,既要研究主要矛盾,又要研究次要矛盾,既要研究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研究矛盾的次要方面,二者不可偏废。重点论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法,与均衡论相对立。旨在研究复杂的发展进程时要着重地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研究任何人和一种具体的矛盾时,要着重把握主要方面。

16.质变与量变辩证关系

质变与量变的辩证关系: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证食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的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转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的渐进过程和连无形的中断。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要结果,量变与质变相互渗透。

17.辩证的否定观

辩证的否定观的基本内容: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都顶,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想新事物转变;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1.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认识的主体: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认识的客体: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实践的中介系统分为两个子系统:一是作为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二是作为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

2.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型的唯一标准。

3.认识的本质: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如何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生物的现象、事物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必须以理性认识为基础。

(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要求。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第二,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思考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5.认识发展的总过程: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6.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

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

(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7、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什么?

答: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首先,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其次,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依据,使它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

8.价值的含义: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的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价值的特性: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自由平等 公正 法治、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2.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

理论意义: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

4.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首先,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能动的反作用。

5.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6.生产力基本要素:劳动资料,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7.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产品分配关系。

8、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评价生产关系的标准。

答: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时,起推动作用;不适应时,起阻碍作用。

判断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依据是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标准:现有的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客观要求。

9、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含义及其矛盾运动

答:经济基础: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治地位并巩固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和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10.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性,从根本上规定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的三层意思: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11、阶级: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1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通过阶级斗争表现出来。社会发展的经济动力与阶级斗争动力是联系在一起的。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阶级斗争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13、社会革命的实质: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社会革命的根源:社会基本矛盾尖锐化

14、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一、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

二、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

三、无产阶级革命将会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而创造条件。

15、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采取的革新举措。

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16、正确认识和评价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1)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2)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3)促进了思维方式变革。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意味着能够更多的创造出人们所需的物质财富,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但是,由于对科学技术应用不当等原因,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后果。一种情形是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不够,另一种情形是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

17.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

(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四)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群众观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18、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历史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法

历史分析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阶级分析法要求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评价。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商品的二因素及其关系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一种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就是无用之物。一种物品尽管具有使用价值,但如果不是劳动产品,也没有价值。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另一方面,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它是社会属性。

3.价值规律内容,作用和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的生产,有支配商品的流通。

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德价值自发波动。

作用:第一,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消极后果:

一、可能会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二,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化;三,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浪费。

4.货币: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5.商品价值形成的四个阶段:简单得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

6.劳动力的价值: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包括:一,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二,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三,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7.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把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也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8、资本积累的本质:资本家不断的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9、相对过剩人口: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求。三种形式:流动的过剩人口;潜伏的过剩人口;停滞的过剩人口

10、社会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11、国家宪法的基本原则:私有制原则;“主权在民”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 5.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客观必然性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6.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重点

1、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之所以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2、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其理论意义。

①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会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②哲学基本问题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意识能否认识现实社会的问题③哲学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其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唯一标准。对其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3、简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

①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是在劳动的基础上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正确的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正确反映,错误的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歪曲的、虚幻的反映②社会意识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必然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③社会意识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在阶级社会里,它的某些行式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4、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辨证统一的

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首先,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治地位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其次,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最后,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其变革的方向。

第二,上层建筑队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5、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历史形态、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形式。

(1)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唯物主义发展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世界的本原是精神,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管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6、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1)感性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理性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是: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第三,二者相互渗透。

7、垄断资本主义为什么要大量输出资本

(1)垄断资本家获取大量高额垄断利润后,国内缺少更有利的投资物所,相对于垄断资本追求高额的垄断利润的需求而言,也出现了大量的“过剩资本”,这就是资本输出的财力基础。(2)过剩资本的更佳投资场所是输出到国外,特别是劳动力和土地、原材料价格等更便宜的经济落后国家,输出资本可以得到较高的投资回报。(3)资本输出能带动商品输出,有利于大垄断资本的海外统治的建立和加强。

8、为什么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吸取有利于自身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第一,矛盾的斗争性促使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矛盾统一体过度的决定力量。使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

9、如何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0、如何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表现在:首先,社会意识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其次,社会意思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11、意识的起源、本质是怎样的 意识的起源表现在: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的本质表现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印象。

12、简述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的辩证关系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辨证统一的:①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事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②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③既反对绝对主义,又反对相对主义

13、科学技术革命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首先,科技革命对生产方式的深刻影响。其次,科技革命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最后,科技革命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14、简述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含义

(1)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即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另外的标准。肯定实践标准的客观性和唯一性,就必须承认实践标准的准确性和绝对性。(2)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即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有一定的局限。(3)实践对认识的检验是一个变化的动态过程,是无数个别的、历史发展着的、整个社会实践对真理的检验。

15、简述生产方式的含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①生产方式是人们改造自然,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②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具体表现为: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活动;决定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决定着生活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16、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行、无限性。首先,任何真理必然包含着对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都能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真理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成都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17、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18、简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以及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及其表现

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但社会意识有其相对独立性。表现在:①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19、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20、试述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及这一原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1)规律是事物和现象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和能力。

(2)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是对立的统一。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3)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把严肃的科学态度和高度的热情结合起来。既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反对盲目蛮干、急于求成;又要发扬大胆创新精神,反对因循守旧、不求进取。

21、试述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这一原理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指导意义。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同一矛盾性质相反的两重基本属性,它们本身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立表现在: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同一性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因而是相对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因而是绝对的。

(2)统一表现在:二者紧密联结、不可分割。一方面,矛盾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唯物辩证法所理解的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没有斗争性就有同一性,同一性必然为斗争性所制约。另一方面,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性是具有在内在本质联系的两方面的斗争性,是寓于矛盾统一体中斗争性,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

(3)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战略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质是指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和谐发展状态。它包括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社会结构(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和谐。这一理论和实践对于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各方面协调、快速发展,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有重要意义。

(4)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理论依据是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社会的和谐是矛盾同一性的具体表现,它是对立中的和谐。依据是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为了完成新时期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我们必须为了维护社会的和谐,就必须同破坏社会不和谐的现象作斗争,如同恐怖势力、邪教、贪污腐败、盗窃、抢劫等作斗争。对影响社会和谐因素的斗争、克服,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条件,否则社会和谐无从谈起

22、运用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之间关系的原理,说明参加社会实践与学习书本知识的关系。

(1)直接经验是指个人亲自实践获得的知识,间接经验是指前人、他人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

(2)直接经验和间接知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有感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新中国第一本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科书,主编为艾思奇。也是一本由中共中央书记处决定编写的全国党校和高校通用的哲学教材。在这本书中,我了解到辩证唯物主义是一种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它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它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是唯物主义的一种高级形式。

由于高中时代主修理科,所以对这些也不太了解,而读了这本书后,我明白了许多。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认为物质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它认为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并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促使事物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它还揭示了事物的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的规律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最根本的规律。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用矛盾规律的对立统一的观点来看待问题,每一件事物都有好有坏,我们需要把握事物的主要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运动在人脑中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既唯物又是辩证地解决了人的认识的内容以及来源和发展过程的问题。它认为物质和精神这两种主观和客观的辩证统一的实现都必须通过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认识来源于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在书中,我们看见了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无限发展的过程,也明白了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如我们学习计算机一样,在学习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后,我们有时候还是无法实际操作,只有在我们上机后,才知道怎样运用。

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亦称唯物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用以观察社会历史的方法与以前一切历史理论不同。它承认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它认为,现实的人无非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人格化,他们所有的性质和活动始终取决于自己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只有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物质生活条件去考察人及其活动,才能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描绘出人类发展的真实过程。历史唯物主义考察问题的方法明确规定,它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以社会生活某一局部领域、某一个别方面为对象的各门具体社会科学不同,它着眼于从总体上、全局上研究社会的一般的结构和一般的发展规律。它的任务就是为各门具体的社会科学提供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基础。通过对本书的阅读以及我的一些理解,我发现原来哲学是别有一番风味的。

书中还详述了历史发展史观,马克思把人类社会分为五个阶段,它们分别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并且预见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最高形式为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相应的生产关系又正式所处社会阶段的一种反映,历史是终将前行的,生产力就像永远向前的车轮一样,带着人们向更高的社会阶段前进。另外这本书还告诉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如我们自身而言,我们不能完全把昨天抛弃,我们应该重视之前的经验,处理好每一件事,为以后而奋斗。

每件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关键看怎么运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所以在成功的时候没必要趾高气昂,在失败的时候也没必要一蹶不振,我们需要的只是吸取经验。而且我们学习是为了以后的实践,而现在的实践又促进了学习,我们要讲究学以致用,有时候也在不断发掘新知识,这些都是辨证统一的,也都是这本书的体现。

另外,我们的存在是客观的,我们的感受却是主观的,我们没必要过于关注主观的思维而不注重实际,我们在做决定之前也应三思。这本书还解答了人类将走向何方的困惑,我相信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还会用到这些知识。

下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电子教案(哲学部分)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电子教案(哲学部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复习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主要概念 1马克思主义; 2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二 辨析题 1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梳理与心得 心得: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大学生一门重要的政治必修课。在学习的过程中,虽然少不了枯燥与乏味,但是却的确让我们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论文班级:土木C105 小组成员: 陈益心 (107053) 丁轩(107054) 郭泉熙 (107058) 胡睿(107060) 苗向超 (107066) 宋连峰 (107067)......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通过这一学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习,我掌握了基本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学会了用唯物辩证的方法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思想深度也有所增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玉侠、张鑫鑫、孙曦婷、刘雨薇、刘雪、王楠案例分析(2009级) 题目:我党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院系: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班级:09级3班 姓名:张洪......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范文模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论文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用马克思原理分析和解决雾霾问题 “雾霾”,作为2013年的年度关键词,成为了近年来社会科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雾霾是雾和霾的混合物,早晚湿度大时,雾的成分多,白天湿度大时,霾占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试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与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关系。 答:(1)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全国各族人民的 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